黃芪的功效與作用范文
時間:2023-03-23 20:03: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黃芪的功效與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黃芪以其根入藥,藥用歷史悠久。國內最早的《神農本草經》把黃耆列為“上品”。《藥性歌訣》云:“黃芪入藥,為強壯劑,具有益正氣,壯脾胃,排膿止痛,活血醫危的功效。對表虛自汗、氣虛內傷、精神萎靡、四肢無力、脾虛泄瀉、體虛多汗、氣虛脫肛、子官脫垂、浮腫及癰疽等疾病療效顯著”?!睹t別錄》、《本草綱目》等古藥書均認為它有益氣補虛的作用。
2、藥理研究發現,黃耆含有膽堿、豆香素、葉酸、氨基酸、甜菜堿、皂甙、糖類、蛋白質、核黃素、黃烷化合物、鐵、鈣、磷及硒、鋅、銅、錳等多種微量無素。味甘,性微溫,具補氣固表、利尿、強心、降壓、抗菌、托毒、排膿、生肌、加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止汗和類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虛自汗、氣虛內傷、脾虛泄瀉、浮腫及癰疽等。由于黃芪能防止肝糖減少,對肝臟有保護作用,并能促進人體血液中白細胞的增加,可抵抗化學物質、放射線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人體白細胞減少,顯著提高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但黃芪最主要的仍是補中益氣,利水消腫,對虛胖虛腫癥最為適宜。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1、黃芪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作用,本品味甘,主入脾經,是補氣的良藥,飲食不規律或貪吃冷飲會損害脾胃,而導致食欲不振、腹脹、乏力、面色萎黃,可配合黨參、厚樸。
2、黃芪甘溫偏升,既能補中益氣又能升陽舉陷,可以治療氣虛下陷導致的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臟器下垂,可以跟白術配合使用。
3、黃芪補氣,治療皮膚疏松導致的自汗,配伍白術、防風。甘溫補氣、健脾益肺、利水消腫,可以治療氣虛導致的乏力、尿少、下肢浮腫。中醫認為氣為血帥,有形之血生于無形之氣,配合當歸可以治療血虛。黃芪善于升陽,頭暈、舌苔厚膩不能單獨使用。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黃芪和茯苓可以泡水喝的。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以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壓和抗菌作用。茯苓的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材配伍,不管溫寒,風濕諸疾,都能發揮獨特的功效。用黃芪和茯苓一同泡水喝,能更好的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能起到抗腫瘤,保肝作用。
黃芪和茯苓可以一起泡水喝的。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以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壓和抗菌作用。茯苓的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材配伍,不管溫寒,風濕諸疾,都能發揮獨特的功效。用黃芪和茯苓一同泡水喝,能更好的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能起到抗腫瘤,保肝作用。
配方:黃芪10克,茯苓15克,水適量。做法:將黃芪,茯苓用清水洗凈后,用紗布包起來,放入砂鍋中,加水浸泡30分鐘,開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熬1個小時,晾溫后即可飲用。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關鍵詞:黃芪扶正湯;乳腺癌;術后化療;免疫功能
乳腺癌是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量威脅女性生命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在臨床上呈逐年上升趨勢,乳腺癌術后的化療是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方法,其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1]。但是大部分的化療藥物嚴重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殺滅腫瘤細胞的過程中對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造成抑制,并且在化療中使用的某些藥物本身就是免疫抑制劑。在臨床工作中如何有效提高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免疫功能,成為學術界較為熱門的研究課題。本此研究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報道,探討黃芪扶正堂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黃芪扶正湯組方
黃芪扶正湯是經驗方,其組方主要有:黃芪、黃精、枸杞、靈芝、女貞子。其中黃芪為主藥,藥理功能為補氣升陽,女貞子的藥理功效為養陰益精,枸杞的藥理功效為滋補肝腎,黃精的藥理功效為滋養補脾。黃芪扶正湯的整體組方主要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腫瘤患者和老年人患者,并且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F代中藥藥理研究也證實了,黃芪中的多糖、氨基酸、蛋白分子、生物堿等相關有效成分均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增強抗體生成的能力,并且還可增強脾臟功能,使脾臟生成大量的抗體,從而發揮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2 腫瘤化療患者的病理表現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是與機體免疫肽有著密切的關系,免疫力降低可直接導致腫瘤的發生和腫瘤病情的惡化。曾有專家提出現誘導緩解病情[2],再進行扶正治療,然后鞏固治療,最后在扶正治療的新型只來哦模式,希望在最大限度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幫助患者恢復免疫功能,使機體免疫細胞得到強化,繼續殺滅參與腫瘤細胞的目的。胸腺肽是一種有效的免疫增強劑,其通過提取小牛胸腺中的多肽類激素。胸腺肽自身無明顯的特異性,其不但可以提高NK細胞和LAK細胞的活性,還起到非特異性抗腫瘤的租用,并且在雞腿腫瘤細胞的同時產生腫瘤特異性的CD8細胞毒性。胸腺肽還可修復抑制細胞毒性作用,不但可以殺滅非特異性腫瘤細胞還可殺滅特異性腫瘤細胞,另外還可提高患者因腫瘤和化療藥物引起的免疫力低下。
3 黃芪扶正湯動物實驗
小鼠在化療過程中[3],服用黃芪扶正湯的試驗組,精神狀態較好,覓食積極,小鼠體重也不同程度的增加,對照組的體重增加量則較少,試驗組的肺腫瘤轉移率、外周白細胞和骨髓核細胞影響率、脾臟指數均優于對照組。特別是對脾臟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的影響,與空白組小鼠相比較,試驗組的T淋巴細胞增殖能力基本恢復正常并且明顯優于空白組小鼠。黃芪扶正湯可明顯抑制小鼠的腫瘤生長和腫瘤轉移過程,可降低腫瘤化療小鼠的毒性,還可提高小鼠的脾臟T淋巴細胞的增殖過程,向上調節血清IL-2、IFN-R的體內含量,并且可提高小鼠自身的免疫功能,從而發揮自身抗腫瘤作用。
4 黃芪扶正湯的組方分析
黃芪扶正湯是我傳統補氣重要組方制劑,具有扶正固本、補脾益氣的作用。其中黃芪和黃精等補藥可活化T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并且提高腫瘤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還可調整患者機體細胞的整體代謝過程,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抑制腫瘤化療藥物對骨髓產生的毒性反應[4]。黃芪扶正湯可對T細胞亞群的CD4細胞產生促進作用,可提高T細胞的免疫功能。臨床中長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導致的反復呼吸道感染、化療后患者康復、大病初愈陽虛體弱的患者。黃芪扶正湯可提高腫瘤化療患者的機體免疫力、縮短治療時間、增強患者體質。有文獻報道,觀察組患者在使用黃芪扶正湯后CD4、CD8等相關T細胞亞群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黃芪扶正湯聯合腫瘤化療治療可防治和減輕化療藥物對肝、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作用,維持造血系統正常功能,改善患者因腫瘤化療導致的機體消耗狀態,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強患者的化療耐受能力。黃芪扶正湯可刺激腫瘤化療患者骨髓造血細胞的生成,減輕腫瘤化療毒性作用。
5 小結
乳腺癌是嚴重影響女性生活質量威脅女性生命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在臨床上呈逐年上升趨勢,乳腺癌術后的化療是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方法,其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黃芪扶正湯是經驗方,其組方主要有:黃芪、黃精、枸杞、靈芝、女貞子。其中黃芪為主藥,藥理功能為補氣升陽,女貞子的藥理功效為養陰益精,枸杞的藥理功效為滋補肝腎,黃精的藥理功效為滋養補脾。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是與機體免疫肽有著密切的關系,免疫力降低可直接導致腫瘤的發生和腫瘤病情的惡化。黃芪扶正湯是我國傳統補氣重要組方制劑,具有扶正固本、補脾益氣的作用。其中黃芪和黃精等補藥可活化T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并且提高腫瘤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還可調整患者機體細胞的整體代謝過程,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可抑制腫瘤化療藥物對骨髓產生的毒性反應。黃芪扶正湯具有扶正固本、補益正氣的臨床功效,與腫瘤化療聯合使用,可提高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免疫功能,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狀況,增強患者對化療藥物的耐受程度,改善患者的術后化療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偉平.鄭元峰.方仁桂.黃芪扶正湯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免疫功能及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4,32(6):1422-24.
[2]鐘婷.黃茂扶正湯抗腫瘤與免疫調節作用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學.2010.
篇5
《隨園食單》里面寫道:“取童雞未曾生蛋者內蒸之,四面封口,熟時取出。鹵濃而鮮,可療弱癥?!盵5]可知其主料為“童雞”,即未生蛋的嫩母雞,配料為中藥黃芪。雞,為雉科動物雞。其肉味甘,性平,入脾、胃、腎經。功能益氣,填精,補髓,溫中。主治久病體虛,消瘦無力,食欲不振,腹瀉下痢,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產后乳少等癥?,F代營養學研究表明,雞肉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等多種營養素,尤其是蛋白質較為豐富,并且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6]。由此可知,雞肉可以應用于體質虛弱、產后或病后的調補,對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袁枚在《隨園食單》上寫道,“蒸雞用雛雞,煨雞用騸雞,取汁用老雞;雞用雌才嫩……”,對雞的評價則是“雞功最巨,諸菜賴之”,將雞列為家禽類第一。而《隨園食單》的“羽族單”菜品一共才47條,雞類菜品就占了31條,可見雞在他的飲食生活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是常用補氣藥?!渡褶r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明李時珍認為黃芪“為補藥之長”。黃芪甘,微溫,歸肺、脾經。2010年版《中國藥典》對其功效總結為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主要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等癥狀[7]?,F代藥理實驗研究證明,黃芪具有強心、抗心律失常、調節血壓等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抗肝纖維化,保護肝臟,降低血清轉氨酶,抗消化道潰瘍等消化系統方面的作用;對缺血性腎病有保護作用;抗癌作用,抗菌及抑制病毒作用等多種藥理作用[8]?!峨S園食單》中涉及的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藥只有黃芪和陳皮,其他則為藥食或者食物,可見袁枚對黃芪保健作用的偏愛。
2制作方法及其應用
《隨園食單》中“黃芪蒸雞”作法的記述過于簡單,后世則多有發揮。如《中國藥膳大辭典》中“黃芪蒸雞”條:“取嫩母雞1只,黃芪(生黃芪)30g,食鹽1.5g,紹酒15g,蔥、姜各10g,清湯500g,胡椒粉2g。雞宰殺后去毛、爪及內臟,洗凈,入沸水鍋內焯至皮伸,再用冷水沖洗,瀝干;黃芪洗后立即切成6~7厘米的長段,塞入雞腹內。將雞放入容器內,加入蔥節、姜片、紹酒、食鹽、清湯,用綿紙封口,上屜蒸1.5~2小時,取出加入胡椒粉調味。功能益氣升陽,養血補虛。適用于脾虛食少、乏力,氣虛自汗,易患感冒,血虛眩暈,四肢麻木及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癥。并可作為病后體虛及營養不良、貧血、慢性腎炎,內臟下垂等患者的膳食?!庇秩纭都彝ナ朝熓謨浴分械摹氨避螣鯙豕请u”條針對婦女而選用烏骨雞:“北芪50g,烏骨雞1只。雞治凈,切塊,與北芪同置器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服食。功能補脾氣,養陰血。適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白帶過多,及血虛頭暈等癥。”[9]又如《常見病的飲食療法》中的“黃芪雞汁粥”條:“母雞1只(重1000~1500g),黃芪15g,粳米100g。雞宰殺后去毛及內臟,洗凈,加水濃煎取汁,入米煮粥。早晚趁熱服。功能益氣養血,補虛。適用于久病體虛,氣血兩虧,營養不良及貧血等癥?!盵10]可以看出,以黃芪和雞為基本原料的食療方,在具體應用的時候,可以根據口味喜好、病情輕重、性別、年齡等來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選擇相應的烹飪方法、改變黃芪的用量或者配伍其他中藥的方法來達到最大的滋補效果。比如烹飪方法的選擇,燉、煮要比蒸更好一點,不僅雞肉松軟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黃芪的功效性成分在燉、煮的過程中也更能滲透到雞肉里面去,出來的湯更是滋補人的佳品。又如根據體虛或病情的輕重,可對黃芪的用量進行加減,或者配伍其他的補益類中藥,以增加滋補的效果。又如婦女使用,則雞可以選擇烏骨雞,補血滋陰的效果很好,對其缺鐵性貧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即使是一般人也是可以適當食用的,對于提高耐力、肺活量、免疫力和改善精神狀態都是有助益的,特別適合在冬季食用。但其應用還應辨明體質,因為黃芪補益脾胃,為補氣要藥,而雞肉雖健脾益氣,但性溫,所以肝陽上亢、內熱偏盛、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不過配伍以枸杞子和麥冬以滋陰,可以適當緩解。[11]本文又以《中國藥膳大辭典》為調查對象,從中統計出含有黃芪和雞的食療方16條。其中,益氣健脾類1條,氣血雙補類13條,助陽健身類2條。另外,除了《隨園食單》和《普濟方》各載1條外,其余者收錄著作皆屬于近現代的,可見黃芪和雞為基礎的食療方在后世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
3結論
篇6
皮膚位于人體之表,是人體健康的保護屏障。皮膚的健美是人體健美的主要標志,也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健美的皮膚應白皙光亮,豐滿柔軟,富有彈性。而這美麗的容貌禽不開合理的營養。因為各種營養素的主要來源是食物,所以。食物是面容的益友。
利用食物進行美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的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闡述具有美容作用的品種有:生姜、蔥白、大棗、芝麻、山藥、核桃、百合等20多種。這些美容食物中的蛋白質、維生素、糖等都是面部美容不可缺少的物質。對于我們愛美的女士。不妨參照下面介紹的6種湯譜食用。會使您洋溢出健美的魅力。
玉竹兔肉湯
原料:玉竹100克,山藥50克,大棗4枚,兔肉250克,精鹽10克。
制法:將玉竹、山藥、大棗洗凈,大棗去核;兔肉切塊。將全部用料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旺火沸后,改小火煮2小時,調味即成。
功效:本食譜中玉竹味甘,性平,具有養陰、潤燥的功效;山藥性味甘,溫,具有健睥、利肺的功效,再加上大棗可以促進氣血生化,使面色紅潤,皮膚潤澤;兔肉,性平無毒,補中益氣。長期食用可以治療面色不容、皮膚干枯、體形消瘦。
花生大棗豬蹄湯
原料:花生米100克,大棗10枚,豬蹄2只,食鹽少許。
制作:將花生米、大棗先水泡1小時撈出;豬蹄去蹄甲和毛,洗凈剁開,共入鍋中加水煮熟,調入食鹽即成。
功效:潤澤皮膚,駐顏祛皺。適用于膚色無華、肌膚干澀等。本食譜中的花生有養血止血、養顏美容之功,可以治療貧血及面色萎黃、皮膚干燥等癥:大棗補氣養血,充氣血,悅顏色;豬蹄補血通乳養顏,古醫書記載豬蹄能滑肌膚,有很強的除皺作用。幾味相互合用共奏補氣養血美顏之功效。
豬胰薏苡湯
原料:豬胰臟1~2條,薏苡仁50克,淮山藥20克,荸薺50克,黃芪10克,生地黃10克。
制法:將胰臟洗凈,除去中間脂肪,切塊;荸薺洗凈,削去外皮,切成兩半;薏苡仁用水洗凈。將胰臟、荸薺等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煮沸的熱開水,將胰臟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潤澤皮膚,悅顏色。健美豐肌。本湯以豬胰為原料,功在益肺補脾,潤燥。《隨息居飲食譜》中稱其“潤燥,滌垢化痰,運食清胎,澤顏止嗽?!迸湟越∑⑵胶偷霓曹尤?、山藥、化痰消積的荸薺,補氣的黃芪,清熱涼血、填骨髓、長肌肉的生地黃,共奏健脾豐肌、悅色的功效。
蓮子龍眼湯
原料:蓮子30克,薏苡仁50克,芡實30克。龍眼肉8克,蜂蜜適量。
制法:將上面五味藥加水500毫升,微火煮1小時即成。用少許蜂蜜調味。一次服完,將蓮子與湯同吃。
功效:經常食用可以駐顏祛皺。本湯中的蓮子具有補脾益氣之功:龍眼肉有大補氣血之功能;薏苡仁、芡實、蜂蜜均有平和健脾的作用。五味相合,共施健脾益氣、補血之功。五藥又皆為美容潤膚、悅色的佳品,可通過補脾胃、化氣血,美容于面,祛除面黑、肌膚粗糙、面上皺紋的苦惱,久食使面上皮膚潔白細膩。
歸芪紅棗雞蛋湯
原料:當歸6克,黃芪30克,紅棗12枚,雞蛋4個,紅糖適量。
制法:先將雞蛋煮熟,去殼;當歸、黃芪、紅棗去核洗凈。全部用料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旺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約30分鐘。加紅糖調味即成。
功效:可養生美容。本食譜方中的當歸補血,黃芪補氣,配以紅棗、雞蛋,共奏補血之功,可使面色紅潤,肌膚有光澤。
枸杞山藥甲魚湯
原料:重約800克的甲魚1只,枸杞子30克,山藥30克,精鹽、黃酒、蔥段、生姜片、豬油各適量。
篇7
哮喘
蟲草燉老鴨
【材料】取冬蟲夏草15克,老雄鴨1只。
【用法】將蟲草放于鴨腹內,加水燉熟,調味食用,連食1個月左右。
【功效】可補體內虛損、益肺腎、止咳喘。
黃芪烏骨雞
【材料】取黃芪30克,烏骨雞半只。
【用法】將烏骨雞去毛和內臟,切半只,再切塊,放沙鍋中與黃芪共燉,雞肉熟爛后,加調味品,飲湯食肉,可分作3次食用。連食1個月左右。
【功效】可起到益氣養肺、滋腎養血、固表防感冒的作用。
絲瓜鳳衣粳米粥
【材料】絲瓜10片,雞蛋膜2張,粳米30克。
【用法】 用雞蛋膜煎水取汁,煮粳米粥1碗,加入絲瓜再煮熟,加鹽、味精、麻油少許調味。每日1次,趁溫熱服完。
【功效】 清熱化痰,止咳平喘,調和脾胃。適用于熱性哮喘病人,見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鳴聲,咳嗽陣作,痰黃粘稠,心煩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
風濕病關節炎
生姜雞
【材料】用剛剛開叫的公雞1只,生姜100~250克。
【用法】將公雞和生姜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不放油鹽。會飲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內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
【功效】用于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
苡米粥
【材料】苡米30克、淀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
【用法】先煮苡米,米爛熟放入淀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
【功效】作早餐用,能清利濕熱,健脾除痹。
赤小豆粥
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濕熱。
蔥白粥;煮米做粥,臨熟加入蔥白,不拘時食,食后覆被微汗,能解表散寒。
慢性支氣管炎
梨子川貝湯
【用法】取梨1只,去皮切片,川貝母12克,打碎,加入白糖30克,共燉湯服。
【功效】適用于老年支氣管炎之肺熱干咳少痰者。
百合核桃粥
【用法】取百合50克,核桃肉15克,大紅棗10枚(去核),粳米50克,共煮粥食。
【功效】適用于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腎虧虛咳嗽氣喘者。
冰糖蒸柿
篇8
1 資料
古方組成:黃芪9 g、芍藥9 g、桂枝9 g、生姜18 g、大棗4枚。其功效:益氣溫經和血通痹。
方解:方中黃芪為君藥,甘溫益氣,補在表之氣。桂枝散風寒而溫經通痹,與黃芪配伍,益氣溫陽,和血通經。桂枝得黃芪而振奮衛陽;黃芪得桂枝,固表而不留邪。芍藥養血和營而通血痹,與桂枝合用,調營衛和表里,共為臣藥。生姜辛溫,疏散風邪,助桂枝之力;大棗甘溫,養血益氣,以資黃芪、芍藥之功;與生姜為伍,又能和營衛,調諸藥,為佐使藥。五味藥配伍精當,共奏益氣溫經,和血通痹之效。且現在藥理研究表明,君藥黃芪在機體免疫、代謝、心腦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方面作用顯著。臣藥桂枝抗病原微生物、抗驚厥、心血管等方面療效顯著。因此此方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要比其功能主治范圍更加廣泛。
2 治療
2.1 氣虛外感證 其表現主要為癥見發熱惡風,頭痛肢乏,氣怯神倦,脈浮緩舌淡潤、且遇風寒反復的外感證,可使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某女,36歲,秋冬之際反復感冒,已連續數年。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甘草湯服三劑,效果顯著。又用前方加白術、防風、服用一周未再復發。
2.2 胃脘痛
為虛寒型胃痛,癥見胃脘隱痛,綿無休止,喜冷喜按,得食暫緩,神疲乏力,面色不華,四肢欠溫,食少便溏泛吐清水,脈弱舌淡苔薄白者。多因情志不暢,飲食所傷而致。可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如有潰瘍者可加海螵蛸,白芨、元胡、陳皮等。氣滯者加木香、枳實等理氣藥。熱象重者加黃連等。痰濕重者加半夏,砂仁、蒼術等。效果顯著。
2.3 蕁麻疹
主要風寒型。癥見風寒即發,丘疹,風團色白或淡紅,瘙癢或伴有寒熱用此方。某男18歲,每受風寒即發作,服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防風、蟬蛻、荊芥五劑效果顯著,諸癥減輕。再在原方基礎上加當歸,紅花繼續服七劑,療效顯著。
2.4 頸椎病
即中醫理論的“痹癥 ”多為筋脈不舒,營衛不和所致。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可根據病情隨癥加減。因本方有益氣溫經和血通痹的功效,使筋脈舒暢,使營有所養,營衛調和。風寒濕痹型頸椎病黃芪桂枝五物湯加祛風除濕藥療效更加顯著。
2.5 肩關節周圍炎即肩周炎
也是中醫理論的“痹癥 ”多是因風、寒、濕邪阻絡,致使筋脈收引不暢,氣血阻滯而成。服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再配合其他綜合療法,肩周炎引起的疼痛減輕,活動恢復正常。
2.6 多發性神經炎 癥見肢體遠端軟如無力,感覺障礙,受累肌肉萎縮,皮膚發涼干裂,現代醫學認為與病毒感染、藥物中毒或自身免疫有關。服用黃芪桂枝五物湯隨癥加減,因此方益氣溫經,和血通痹,調和營衛,使津液,氣血輸布通暢,從而能抵御外邪能力增強。
2.7 胸痹
從中醫理論考慮,主要治療寒邪內侵、情志失調、老年體弱等因素引起的胸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瓜蔞、薤白等水煎服,療效顯著。而且據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桂枝、白芍均能擴張心血管、改善心肌缺血。
3 小結
以上幾種病癥多因氣虛不能抵御外邪所致,出現營衛不和,臟腑經絡失養、氣血津液失常所致一系列病理變化。根據中醫理論“辨證論治、異病同治”的原則,運用益氣溫經,和血通痹的黃芪桂枝五物隨癥加減,而且本方重用黃芪增強補氣固本的功效。只要臨床辨證準確,會有非常好的療效。但古今量制有別,在臨床應用中仍應遵循其配伍比例及煎服方法。
參 考 文 獻
[1] 段富津.方劑學.上海出版社,1994,109.
[2] 馬加力.黃芪桂枝五物湯新用.亞洲醫藥,1997:129.
[3] 張保國.黃芪桂枝五物湯現代臨床應用.中成藥,2010,5:32.
篇9
關鍵詞: 中藥注射液;臨床辨證應用
現將中藥注射液的臨床辨證應用介紹如下:
補益類中藥注射液
1.1 黃芪注射液
黃芪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即能升陽舉陷,又能溫分肉、實腠理、補肺氣、瀉陰火,亦能補中氣、益元氣、溫三焦、壯脾陽、利水消腫、生血生肌、排膿內托。黃芪注射液具有益氣固元、扶正祛邪、養心通脈、健脾利濕功能,主要用于心血管病證屬氣虛,尤其是心氣不足者。(1)病毒性心肌炎: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多有不同程度的氣虛存在,藥理研究認為黃芪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功能、抗病毒作用,但病毒性心肌炎在氣虛的同時多有不同程度的熱毒和陰虛存在,因此如熱象明顯者宜加用生脈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以養陰、清熱解毒。(2)冠心?。褐嗅t認為冠心病為本虛標實之征,本虛為心氣虛,標實為瘀血、痰濕,因此應用黃芪注射液有治本的作用,但必須是氣虛明顯而無痰熱之象者方可應用,如屬痰熱內擾,表現為胸痛、胸悶如窒、心煩易怒,口苦、失眠,舌苔黃膩、脈弦數者則不宜應用。
1.2 生脈注射液
生脈注射液是在我國千年古方 “生脈散”(含人參、麥冬、五味子)基礎上用現代科學技術研制成功的中藥制劑。五味子為植物的成熟果實。其味酸、甘,性溫,入心、肺、腎經。本品酸能收斂、甘溫而潤,上能益氣斂肺,下能補腎養陰,益氣生津,退熱斂汗。生脈注射液借五味子之力,適合于心氣虧虛而有心神失養、咳嗽難寧之癥。
2. 活血化瘀類中藥注射液
2.1 丹參注射液
丹參味苦,性微寒,入心、心包、肝經。《本草便讀》云:“丹參,功同四物,能祛瘀而生新”,即能活血化瘀、行血止痛、去瘀生新,又能涼血清心、除煩安神,還能涼血消癰。丹參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脈養心、涼血消癰、清心安神功效,對氣滯血瘀中風亦有療效。
2.2 復方丹參注射液
除了丹參以外,還含有芳香溫通的降香、冰片,具有理氣活血的作用,多用于冠心病屬氣滯血瘀者,癥見胸悶、胸痛、善太息,以呼出為快,舌暗脈弦等。
3. 清熱解毒類中藥注射液
3.1 柴胡注射液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心包絡、肝、膽、三焦經。本品能透表泄熱、疏肝解郁、宣暢氣血、散結調經。柴胡注射液具有清熱解表、和解退熱之功效。對邪郁太陽之表,或邪阻少陽,半表半里之發熱,或外感表熱證,邪在少陽證之發熱,有顯著效果。主治流行性感冒發熱、普通感冒、瘧疾發熱等。
3.2 魚腥草注射液
魚腥草味辛,性微寒,歸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對風溫肺熱證、濕熱證、痰熱咳嗽、帶下色黃有效。與其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調節免疫功能等藥理作用相關。主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膿腫、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腸炎、痢疾、癰癤、婦科附件炎、宮頸炎、陰道炎等。
4.其他類中藥注射液:
4.1 脈絡寧注射液
脈絡寧注射液由玄參、牛膝等中藥經提取精制而成,玄參味甘、苦、咸,性寒,入肺、胃腎經,即能養陰涼血、清熱瀉火、除煩止渴,又能養陰潤燥、清利咽喉、消腫止痛,還能解毒散結;牛膝為苦、酸,性平,入肝、腎經,本品能苦平降泄,行善下行。脈絡寧注射液具有滋補肝腎、養陰清熱、活血化瘀功效,對肝腎陰虛、陰虛內熱、瘀血阻滯證有效,對肝陽亢盛所致中風療效顯著。
篇10
紅茶
紅茶以安徽祁門縣的祁紅最為著名。飲用紅茶可以使骨骼強壯,建議每天服用一杯紅茶,如在紅茶中加上檸檬,強壯骨骼效果更強。沖泡紅茶時,宜用剛煮沸的水沖泡,并加以杯蓋,以免釋放香味。紅茶除了單獨沖泡外,還可在紅茶中加入其他材料,以下介紹幾種方法和功效:
一、牛奶紅茶。
材料:紅茶3克,牛奶100克,食鹽2克。
調制:1、將紅茶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鐘。
2、紅茶葉過濾掉,另以一只鍋煮牛奶。
3、將牛奶煮沸后加入茶汁,加入食鹽攪拌。
功效:每天早上喝一次,可有效地補充氣血,強身健體。
二、黃芪紅茶。
材料:黃芪15克,紅茶3克。
調制:1、把黃芪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約15分鐘。
2、放入紅茶后,再一起煮約5分鐘,即可飲用。
特色及功效:黃芪味甘性平,有補氣生陽、調和脾胃、潤肺生津、祛痰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自汗盜汗,充氣不足,癰疽不潰,退腫排毒等。有效補氣健胃,可改善身體虛弱癥狀。對中樞神經、心血管有利,有降壓作用,還有利尿,抗病毒,抗衰老,抗腫瘤等作用。
三、甘蔗紅茶。
材料:甘蔗500克,紅茶5克。
調制:將甘蔗削皮,切碎,和紅茶共煎。
功效:清熱生津,治療咽干口渴,喉癢咳嗽,過食肥膩食品等,是理想的保健茶飲。
四、糯米紅茶。
材料:糯米50克,紅茶5克。
調制:1、將糯米洗凈,放入鍋中。
2、加入適量清水煮。
3、在煮好的糯米中加入紅茶,即可飲用。
功效:益氣養血,改善身體虛弱癥狀。
黑茶
黑茶品種繁多,有湖南湘尖、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云南普洱茶以及廣西六堡茶等。飲用黑茶時一般選用紫砂壺即可,玻璃次之。因黑茶為發酵茶,所以第一次沖泡的水定要倒掉。在這里主要介紹普洱茶,普洱茶是黑茶中的名品。通常分為散茶和緊壓茶二種,其中緊壓茶包括了普洱沱茶、方茶、圓茶(七子餅茶)、千兩柱茶、團茶、金瓜貢茶等式樣。它具有清熱、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膩、利水、通便、止咳生津、養氣、提神、化痰等功效,一直被譽為一種攻補兼備的良藥。除單獨沖泡外,也可加入其他材料,以下介紹兩種常用方法和功效:
一、普洱茶
材料:干2.5克,普洱茶葉3克。
調制:1、將與普洱茶葉置入有杯蓋的瓷杯中并注入開水。
2、第一泡茶倒掉不喝,再注入開水。
3、約2分鐘即可掀蓋,香味溢出,趁熱飲用。
功效:具有清熱、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膩、利水、通便、祛痰、祛風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氣、延年益壽等功效。(以杭白菊和黃山貢菊為上品)
二、玫瑰普洱茶
材料:玫瑰花15克,普洱茶3克,蜂蜜適量。
調制:1、先將普洱茶放在杯碗中,注入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