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愛范文

時間:2023-04-08 17:59: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城大愛,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第二天早晨,大火還沒撲滅,切已傳來了噩耗——已經有三女一男喪生在這次的火海中,她便是其中的一個,親人們通過辨認手上家傳的手鐲找出了她,用床單和木棍做成簡易擔架,把她抬了回來,當我看到她的時候,她已面目全非,全身上下沒有看到一處完好的皮膚……

她,只不過時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每天過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日子——過著在普通不過的生活。但是,她卻用她的血肉之軀撐起半邊天空,她用她對家鄉的熱愛詮釋了她的一生,盡管她只用三十四歲。

三十四歲啊!對于一個人來說,這只是剛過而立之年,上有年近古稀的老母親,下有懵懵懂懂的孩子,身邊還有一個相愛相伴的丈夫……可是她義無反顧,把自己年輕的生命獻給了那座大山。不只是她,在大火中喪生的人,最大的不過三十五歲,所有人都一樣,有著自己的家庭。但在災難面前,所有人都沒有退縮,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無論是男是女、或老或小,都挺起自己的脊梁,和大火做殊死搏斗。那一刻,所有人都忘記了恩恩怨怨,緊緊的團結在一起,忘我的奉獻自己的一切。

這就是生生不息的救災精神。

在平日,人們或多或少有些不愉快、有些矛盾、有些沖突……有的人生性膽小、懦弱……在災難來臨之際,所有人都被洗禮,成為了一群百折不撓的英雄。是災難讓所有人明白:什么是讓中華五千年文化璀璨奪目的東西。是的,那就是不向任何災難屈服的靈魂!

篇2

患病之后他變得沉默寡言,拒絕出門并且越來越自閉。父親為了讓他好起來,帶他看了一場鋼琴音樂會,就是這場音樂會改變了他的一生。

當音樂聲響起時,父親驚奇地發現他黯淡的雙眼突然變得炯炯有神,隨著音樂的延續,他臉上竟然露出了久違的微笑。父親激動得泣不成聲,他意識到,或許音樂能打開兒子緊閉的心門。回家后,父親買來一架鋼琴,他行動不便,父親就每天抱著他上下鋼琴座。為了幫助他更好地控制鋼琴,父親在鋼琴上安裝了一個特殊的輔助器,使他無力的雙腳能更容易牽動鋼琴踏板。

為了學好鋼琴,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每天,他拖著殘疾的軀體,在鋼琴旁一坐就是八個多小時。他的左手嚴重變形,手掌、手腕往內傾斜,視力、聽力不健全,行動極為不便,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堅持不懈地練習。

13歲時,他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演出。演出開始前,他在臺前最接近觀眾的地方站了足足三分鐘,最后他笑著問:“都看夠了吧?”滿場觀眾會意地笑了,并報以禮節性的掌聲,他這才回位演奏。在眾人懷疑的目光里,他在黑白色的琴鍵上縱情揮灑,隨著音樂的流淌,滿場觀眾如癡如醉,當一曲結束,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后來,有人問他為什么要先站三分鐘,他說:“許多人是好奇我的身材才來的,先讓他們看夠,才能仔細聽我的演奏,才能看到我靈魂的高度。”

陶醉在音樂里,他忘記了身體上的痛苦,在不斷拔高靈魂高度的同時,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15歲,他推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閃光》;16歲,他成為美國爵士樂團的臺柱子,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180場;20歲,他的專輯《樂曲》轟動世界,使他正式跨入“巨星”的行列。不到十年時間,他的足跡已遍及紐約、倫敦、米蘭、東京、巴黎,所有人都不再對他的身材好奇,聽眾都是閉目傾聽,讓自己的靈魂仰望“高度”!

成名之后,他的演出任務異常繁重,但每天8小時的練習他卻從不間斷。有人不解他為何如此刻苦,問他:“你的靈魂還不夠高嗎?”他說:“身材屬于父母,是有限的,但靈魂屬于自己,是無限的!”

32歲那年,他在鋼琴上折斷指骨,再也無法彈琴,他痛苦萬分,病情也逐漸加重。4年之后,他因肺炎病逝于紐約,36歲的他倒下時的軀體還是100厘米,但是在音樂王國,在許多人心中,他永遠都是“不朽的巨人”。

篇3

夾縫求生,小男人在愛心中砥礪前行

今年34歲的范利軍出生在湖南省隆回縣一個普通農家。因父母是表兄妹近親結婚,3歲時范利軍的身體就基本停止了長個兒,永遠停留在了不足1.2米的高度。此外,他還患有嚴重的先天性近視,即便戴上2000度的眼鏡,視力都不到0.02。從此,小小的他在人們異樣的眼光中背負上了兩個倍受煎熬的稱謂――侏儒和睜眼瞎。

眼見兒子先天殘疾,范利軍的父親嘆息之余,決定與人合伙開煤礦,為兒子的未來早做打算。但事與愿違,他與合伙人翻山越嶺歷時5年都沒有找到煤礦,相反還背上了50多萬元的債務。

一天,身陷困境的父親將范利軍叫到跟前,愧疚地說:“都怪爸爸沒本事,不但沒能給你一個健全的身體,也不能給你創造優越的物質條件……”范利軍聽完似懂非懂地說:“那我就不讀書了,外出打工去。”父親含淚接著說:“兒子你太天真了,像你這樣的小個子,走到哪都沒人要你!記住,只有知識才能改變你的命運,再苦再累,你也要堅持讀書!”范利軍看著父親,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范利軍的確是不幸的,他既沒有健康的身體,也沒有良好的家境,但他又是幸運的,盡管鄰里街坊和親朋戚友的生活都不寬裕,但他們都憑著農村人特有的質樸和善良,在他成長的道路上,一直給予他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

有一次,范利軍上學途中不慎摔折了左腿。別人都勸他在家休息養傷,可他想起父親的話,心一橫,硬是咬緊牙關每天拄著拐杖去上學。同村的一名同學見他行走不便,于是主動來到他家,每天背他上學放學,這一背就是將近一個月。對此,范利軍打心底里感激對方。腿傷恢復后,他問對方:“你為什么對我這么好?”這名同學靦腆地笑笑說:“我們住同一個村子,又一起上學,你身體不便,我能忍心不幫忙嗎?”那一刻,同學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范利軍的心里,讓他倍覺溫暖。

上初中后,因為學校離家太遠,范利軍每天要往返近40里山路,經常是起早貪黑兩頭見星星,累得直想哭。得知他家的困境后,學校附近一個做小生意的好心人找到學校,主動提出要范利軍住到他家,還給他免費提供一日三餐。說實話,范利軍做夢都盼著有這么一天,自己能夠像其他同學一樣過上不用走讀的“寄宿生活”。當時,他激動得語無倫次,只知道搓著手一個勁地說“謝謝”。他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讀書,不辜負好心人的期望。

1994年,范利軍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湖南省重點中學――隆回縣一中。可此時,面對不菲的學雜費和每天上門討債的債主,再也借不到錢的父親整天唉聲嘆氣。為了不使父親為難,范利軍默默地把錄取通知書收好,他準備輟學外出打工。

就在開學的前幾天,在廣東打工的表哥郭紅衛得知情況后,特地趕回家給范利軍送來了學費,并叮囑說:“你只管讀書,學費的事我來想辦法。你讀到哪一天,我送你到哪一天!”表哥的支持無異于雪中送炭,這讓身陷絕境的范利軍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和可貴,也讓他冥冥中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苦讀三年,1997年,范利軍順利考入湖南中醫學院,表哥郭紅衛得知喜訊后,再次給他送來了大學的學費,并再次承諾,只要表弟想繼續讀書,將來就是考研讀博士,他都會支持到底。

四年后,范利軍大學畢業。考慮到表哥一直義無反顧地支持自己讀書,甚至連找女朋友都耽擱了,他不想虧欠表哥太多,于是幾經考慮放棄了考研的打算。然而,因為身體缺陷,他找工作時又一度陷入絕望。這年年底,隆回縣城建宏門診部的老板無意中得知范利軍的情況后,于是熱心地“收留”了他。

上班后,因為自己特殊的成長經歷,范利軍特別能理解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貧困患者,因此他對待患者如同親人,總是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能不打針的盡量不打針,能少開藥的盡量少開藥。這樣一來,他在患者中很快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前來找他看病的患者絡繹不絕。與此同時,他不放過一切臨床學習的機會,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一旦碰到疑難雜癥,他就不恥下問,虛心向門診部輪流坐診的兩位老醫生請教。另外,他還樂于給人打下手,趁此機會,他偷偷學習,積累經驗。這樣,不到一年,范利軍的醫術就突飛猛進,得到了極大提高。

因病結緣,妙手回春贏得美人歸

2003年初,一家門診部的老板因為舉家移民海外,打算將門診部以20萬元轉讓。得知消息,許多曾經找范利軍看過病的病友因稱道他的醫術和醫德,紛紛建議他接手。可是,范利軍打工的薪水僅夠養活自己,家里又一貧如洗,他根本無法湊齊這筆巨款。眼看絕好的機會就要溜走,曾經請范利軍給她們做過中醫推拿的兩名銀行職員感念他的為人和醫術,主動找上門來,想方設法為他辦理了20萬元低息貸款。這樣,范利軍終于順利接下了這家門診部。

開業那天,范利軍沒有大張旗鼓地張燈結彩,甚至連一掛鞭炮都沒燃放。但是他卻利用自己的“身材優勢”,做了一個效果奇好的廣告。身材矮小的他身披紅色授帶,親自站在門口當起了迎賓門童。同時,他在店門外豎立起一塊醒目的招牌,公開承諾:凡病患是殘疾人、五保戶、特困戶,診費全免,藥費減免或減半。此舉一出,頓時一傳十十傳百,他的門診部常常“人滿為患”。

一天,一個中年男子領著一個滿臉長滿青春痘的女孩來到范利軍的門診部,說是慕名而來。女孩患有腎結石,范利軍熱心地接待了這對父女,并為她開了三個療程的中藥。臨走時,女孩狐疑地看了一眼范利軍,心中忐忑不安:“他個子那么矮小,連抓藥都要站在凳子上,有時甚至還要踮起腳尖,他真能治好我的結石病嗎?”

不到一個月,女孩的結石病竟然痊愈了。此時,驚喜不已的女孩完全改變了對范利軍的最初印象,她想:“別看他個頭矮小,醫術還真不錯!而且他待人熱情,心腸也好,對病人都這樣,那對待自己的家人豈不是更好?看來,還真不能以貌取人啊!”這么一想,女孩覺得自己的腎結石他能治好,說不定青春痘也能治,要是他真能治好,自己就跟他交個朋友……

不久,女孩再次來到門診部,看到一直忙個不停的范利軍送走了最后一個病人,她這才紅著臉說:“范醫生,感謝你的妙手回春,困擾我多年的腎結石治好了!如果……如果你能將我臉上的這些痘痘治好,我就……以身相許嫁給你!”話到嘴邊,“交個朋友”不知怎么變成了“以身相許”!

聞聽此言,范利軍一下子愣住了,他仔細地打量了對方一番,以為她在逗他開心。說實話,盡管范利軍也像正常人一樣渴望愛情,渴望擁有自己溫暖的小家,但因為雙重的身體缺陷,他從來就不敢吐露自己的心聲,只能將找女朋友的念頭深埋在心底。他想,這輩子能自食其力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哪里還敢找女朋友,奢望愛情!

女孩名叫賀小冬,是該縣七江鄉鳥樹下村人,身高1.61米,時年21歲,小范利軍兩歲,在隆回衛校念過3年護理專業。如果沒有那滿臉紅得刺眼的青春痘,模樣俊秀的她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小美人兒。

見女孩一直羞澀地盯著自己看,不像是開玩笑,范利軍滿心疑惑,他連珠炮似地問對方:“你了解我的情況嗎?你不嫌棄我這么矮的個子?還有,我先天性高度近視,基本上是個‘睜眼瞎’,你又愿意接受嗎?退一步,就算你愿意,你家里又會同意嗎?如果結婚,你不怕將來生的小孩也和我一樣?”

賀小冬再一次臉紅了,她羞赧地說:“我知道你家里的情況,我圖的是你的為人與醫術。我父親從側面打聽過你,他對你的為人很是滿意。我也學過醫,知道這些是不會遺傳的……”

聽對方這么一說,范利軍頓時感覺自己像做了一場美夢。他半開玩笑地說:“你臉上的痘痘我只需五副中藥即可治愈,到時你可別反悔哦!”賀小冬有些喜出望外,連忙說:“我說話算話,只要你治好了我的痘痘,我保證嫁給你!”

吃完五副中藥,賀小冬臉上的青春痘果然治愈了。帶著驚喜和感恩,也為了兌現當初的愛情承諾,賀小冬再次來到了范利軍的門診部。范利軍一見,眼前的賀小冬與此前已判若兩人,既美麗自信,又落落大方。他調侃說:“喲,你該不會是來兌現承諾的吧?”賀小冬撲哧一笑,說:“難道你不愿意?我就賴上你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愛情,范利軍既幸福,又糾結。他冷靜地想,自己的“硬件”擺在那里,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而且又高度近視,人家一個漂亮的大姑娘憑啥看上自己?是感恩,還是一時頭腦發熱?出于對雙方的負責,他鄭重地說:“你可想好了,如果你是一時沖動,你勸你還是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就當以前的一切都沒發生過。畢竟戀愛結婚是一輩子的事,不是小孩兒過家家,我可不愿被人說成是趁人之危要挾你,借治病之名逼你就范。”

范利軍的一番肺腑之言,讓賀小冬欣喜不已。那一刻,她更加覺得對方可敬可愛了。坦率地說,因為滿臉的青春痘太折磨人,一開始她還真有些“下賭注”的意思,但此時此刻,她覺得眼前的這個“小”男人,就是她今生想要托付的。一個人的外表無法改變,但只要有一顆善良寬厚的心,這就足夠了。

這以后,范利軍和賀小冬開始了正式交往。其間,看到他們出雙入對,有說有笑,很多人不理解,說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還有人說范利軍肯定給對方灌了什么迷魂湯,不然一個高挑漂亮的姑娘怎么會看上他呢?對此,賀小冬懶得搭理,相反出門時總是親熱地牽著范利軍的手,她說:“我知道別人的想法,如果自己的男友自己都不珍惜,別人就更加不會尊重,所以我特別珍惜自己的男友,他也值得我去珍惜。”

女友的呵護和擔當,讓范利軍感動不已,他真誠地說:“小冬,雖然我現在負債累累,一無所有,但我今后一定會好好努力,做個模范丈夫,讓你過上紅紅火火的好日子!”瞧著小個男友臉上流露出的豪情壯志,賀小冬幸福地笑了。

經過大半年的交往,2003年底,范利軍和賀小冬在人們異樣和猜疑的目光中,他們終于修成正果,喜結連理。

夫唱婦隨,愛心成就最美家庭

婚后第二年,范利軍和賀小冬有了愛情的結晶。為此,范利軍特地為兒子取名“鑌漢”,希望他長大后,做個“響當當的錚錚鐵漢”。如今快10歲的小鑌漢聰明機靈,懂事乖巧,沒有遺傳任何身體缺陷,個頭已經高出爸爸半個頭了。

在妻子的協助下,范利軍如魚得水,門診部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前來看病的患者每天都是人頭攢動,絡繹不絕。短短幾年,他們就還清了貸款,在縣城建起了新房,還購買了小車。

2007年,在賀小冬的提議下,范利軍對門診部進行了重新裝修,并更名為“特惠藥房”,專門銷售中藥、中成藥和西藥,繼續實行藥品微利潤經營。與此同時,考慮到農村就醫不便,留守在家的大都是體弱多病的老人和孩子,范利軍又在老家開辦了醫務室,并一直以來堅持減免收費。

該縣石門鄉水安村特困老人黃金蓮,目前已84歲高齡,生活極其困難,卻還要照顧一個53歲的連吃飯都要喂的腦癱癡呆兒子。多年來,范利軍定期為她免費診療、治病,而且每年都要上門看望,每年都要資助她2000多元的生活費用,幫助她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生活難關;西洋江鎮米家村的寧桂梅老人,丈夫早年患癌癥去世,兒子因車禍喪生,7歲的孫子又患有腎結石、膽結石,范利軍不但免費將她孫子的病治好,還跟妻子買來幾套嶄新的衣服送給老人和小孩,并利用自己是邵陽市殘聯代表的身份,跑上跑下為老人爭取來了救助金……

類似黃金蓮、寧桂梅老人這樣的特困家庭,范利軍夫婦一共資助了6戶。僅此一項,除了免費給他們看病,每年還要另外資助1萬多元生活費。

對此,范利軍感恩地說,自己之所以堅持這么做,就是為了回報社會上的好心人當年對他的無私幫助,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沒有被遺棄,而是被濃濃的愛心包圍,所以今天有條件有能力了,他應該反哺這個社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

有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范利軍這個“小”男人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漸漸地,他發現了自己善于投資和經營的天賦。夫妻倆一商量,決定在經營好特惠藥房的基礎上,向多元化發展,這樣既能分散投資風險,又能解決社會就業。

2010年,夫妻倆在老家種植了10畝名貴中藥材,還貸款100萬元投資興建了2000畝的生態農場,種植砂糖柑、楊莓、水蜜桃和櫻桃等果樹,還放養了10多畝的龍蝦、草魚、鳙魚、鯉魚和甲魚。2012年,他們利用自家養殖場和農場的上等原材料,聯手表哥郭紅衛又在隆回縣城開辦了一家名叫“鄉里鄉親”的土菜館。由于食材綠色有機,沒有污染,再加上地道正宗的農家菜廚藝,土菜館從開業至今,一直顧客盈門,生意十分興隆……這些投資項目,給范利軍夫婦帶來滾滾財源的同時,也解決了上百人的就業。

與此同時,范利軍和賀小冬一直堅持著當初門診部開業時減免藥費的承諾。10年來,夫妻倆一共減免了近萬人次的醫藥費,累計達30多萬元,資助困難家庭近15萬元。

篇4

這些數據,是長沙學院的4名“校報”記者雷鴻濤、丁琴琴、趙爽、張瑜,在5月至6月間走訪調查了湖南省7所高校的205名大學生而得出的。

調查省會7所高校

長沙學院新聞專業大二學生雷鴻濤是此次調查報告的負責人,也是調查小組4個成員中目前唯一在談戀愛的。

雷鴻濤說,進行這個調查的初衷,是因為校報老師交付了他們一些和大學生息息相關的調查選題,大學生戀愛是其中的選題之一。“我們4個人首先將設計出來的調查問卷初稿,在長沙學院進行了調查,然后回來完善,再分別到湖南中醫藥大學、中南大學、大眾傳媒學院、長沙師范(大專)、湖南農大、湖南大學進行調查,絕大多數大學生對來自同齡人的問卷調查比較配合。

從5月13日至6月3日,每個周末他們都沒有閑著,戀愛調查采用人工問題調查,合計205名大學生。

“成功率”太低女友生疑

調查完畢,4個成員都對大學生談戀愛的成活率僅為1.5%表示意外。

“大學時代的愛情竟如此脆弱?”文秘專業大一女生、調查小組成員趙爽還沒有談男朋友,她坦言會認真對待大學時代的愛情。

正在談戀愛的雷鴻濤為這個低得可憐的“成功率”和女朋友吵了嘴。女朋友瀏覽了調查的草稿,結果兩人吵了一架。雷鴻濤說他尊重自己的調查數據,然后再跟女朋友做工作。

還有一個數據也是讓調查小組覺得“不太真實”。只有7.1%的有戀愛經歷的大學生承認自己曾有過性行為或同居,調查組認為這只是“冰山一角”,在一些高校附近,一些大學生租房同居,共筑小巢,與合法夫妻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數據不一定準但體現了眼界

一名畢業生說,他打算畢業后在長沙工作,可女朋友堅持去深圳,現在都輪到彼此互道“珍重”的話了——好聚好散。

一名男生在填寫問卷調查,女朋友一旁看著,最后兩人吵了起來。因為男生在問卷上一個又一個的鉤,把兩人之間的一層紙給捅破了,她也許看到了他對以后結婚的態度是選擇了“想過,但好像不現實”,這個大實話對戀愛中的女孩子來說,無疑是致命一擊。無獨有偶,一位女生看了調查結果后,說她在大學一定不談戀愛,因為談了也白談。

但雷鴻濤說,如果一味把焦點放在結果上,也許錯了。他們的調查只是一種原生態的展示,不一定準確,但至少可以告訴社會,當代大學生在思考那些更深遠的問題,在這種思考中,他們的目光也將錘煉得更深邃。

[調查摘要]

[數字]

在問到你如何看待“門當戶對”這一觀念時,52.7%的受訪者選擇了“沒必要,真心相愛就行”。37.1%的受訪者認為“門當戶對”還是有參考價值。看重的僅占8.8%。

[觀點]

新時代的“門當戶對”應該是指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背景、興趣愛好等精神方面的“門當戶對”。——中南大學的羅同學

[數字]

51.7%選擇“靠別人不如靠自己”。16.1%贊成“學得好不如嫁(娶)得好”。

[觀點]

財富解決不了人的幸福問題。

——長沙學院學生工作處處長夏湘遠教授

[數字]

7.1%的有戀愛經歷的大學生承認自己曾有過性行為或同居。認為對待婚前性行為“要慎重考慮,最好不要”的受訪者占了53.2%,而堅決反對的僅為11.7%。35.1%的受訪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是“只要雙方愿意,可以接受”。

[觀點]

大學生應學會更理性地對待性,并有意識地加強對性知識的正確學習,將婚前性行為的風險降到最低。

——長沙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賀革

[數字]

23.9%有戀愛經歷的大學生很希望和自己的戀人結婚。22.1%有戀愛經歷的受訪者是為了“尋找未來伴侶”。大學生談戀愛能結婚的僅占1.5%。

篇5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心理障礙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 (2010) 03-163-01

目前,在校貧困大學生的“心理貧困”突顯出來,若不及時妥善給予解決,不僅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和前途發展,還會給學校、社會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和不和諧的音符。因此,關注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是全社會和各高校值得關注的問題。

1高校貧困學生心理障礙成因及表現

(1)經濟負擔壓力。經濟貧困是貧困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他們大多來自于農村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據,讀大學需四處舉債。入學后面對和城市學生的消費水平的對比,使他們感到自卑,憂郁、焦慮、煩躁,有的甚至走向極端,心理不平衡,憤恨周圍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嚴重者可導致心理疾病。

(2)社會不公平性。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貧富差距懸殊,社會分配不合理等現象。部分貧困學生對上大學的實效和意義產生了懷疑,覺得即便自己如何努力也無法改變命運,認為找工作必須要依靠家庭背景和經濟實力,對前途感到迷茫。由此一些貧困學生會對社會產生仇恨,開始厭學,厭世,用網絡來麻醉自己或在不良群體中尋找刺激和慰藉。

(3)思想觀念落后。城鄉差異導致了理念上和教育上的差異。貧困學生大多思維比較禁錮,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貧困當作“身份證”,認為別人總是以有色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尊交錯在一起,導致他們心理過于敏感,從而造成人際交往困難。過度的自尊也會讓他們覺得接受別人的資助是羞恥的。

(4)家庭環境影響。不是所有貧困學生都會產生心理問題。不同的家庭教育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一些貧困家庭父母以不良的心態和行為方式教育孩子,干預孩子的思想和行為,那就造成了他們早期人格發展的扭曲,使他們一生都處在痛苦之中。

(5)校園環境影響。校園文化具有一種潛在的教育力量,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行為、情感。在當今大學校園里,講求吃喝、穿戴、娛樂等攀比風日益盛行。貧困學生因為經濟上的窘迫,很難在這一消費群體中找到心理歸屬,進而容易產生心理失衡。

2克服高校貧困學生心理障礙的相關對策

(1)提供完善的資助體系。貧困學生最大的心理壓力來源于經濟壓力,所以建立完善的社會、政府、學校資助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國家應加大資助力度;社會各界落實好助學貸款政策;學校作為資助體系的具體實施者,應進一步健全“獎、貸、助、補、勤”和“綠色通道”等體系,并且配合監督和跟蹤體系,確保每一筆錢達到真正貧困學生的手中。讓完成學業的基本費用得到了保障,從而使貧困大學生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原因引起的悲觀、絕望、焦慮心理。

(2)建立平等的社會環境。要呼吁全社會都來關心和愛護貧困學生,凈化社會風氣,創建和諧的社會氛圍,為每一名學生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讓貧困學生的付出得到應有的回報。還應淡化“貧困生”這一特殊稱謂,保護特困學生的經濟隱私。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探索建立與大學生家庭和整個社會聯系溝通的機制,整合社會資源,讓大家都來關心貧困學生的成長成才,為貧困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3)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校園內應大力倡導平互愛,勤儉節約,自立自強的文明風尚;充分尊重貧困學生的人格,鼓勵他們要正視貧窮,通過自己雙手搭建自己美好的未來。還有鼓勵其他學生關愛貧困的同學,幫助他們擺脫心理困惑,在學習和生活上積極為他們提供幫助。同時學校相關職能部門還應積極開展符合貧困學生心理特征和實際困難的校園文化活動,以全面提升貧困學生的綜合素質,消除心理障礙,培養健全人格。

(4)強化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認識偏差是貧困學生產生消極心理的重要原因,我們應加強這一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讓貧困學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針對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中存在的認識偏差,利用思政教學、黨團教育、情感教育等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教會他們辯證的思考問題,合理定位自己;教育他們轉變觀念,正視貧困,自強不息;客觀的看待周圍的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應學會自我調適,提升自身幸福感。

(5)提供心理教育和咨詢。高校應積極對貧困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解除心理困惑,預防和控制心理疾病的發生和加重。第一,應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普及心理學知識,開設心理學課程或講座,通過教學和自學讓貧困學生學會自我調節,增強自信;第二,在入學初建立貧困學生檔案和心理健康檔案,兩種檔案交叉并用,有針對性的進行早期干預和跟蹤治療。第三,完善心理咨詢體系,正規、科學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預防心理疾病產生。第四,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配備心理醫生,以便對嚴重的心理問題學生進行及時治療。

(6)提供實踐平臺釋放空間。絕大多是貧困學生在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和教育環境中成長,對社會缺乏了解,綜合能力整體水平偏低。尤其在就業時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突顯出來,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實踐活動不僅是增強他們心理素質的有效手段,更是他們培養能力,解壓心靈的最佳途徑。社會和學校應多給他們提供實習、志愿服務、掛職鍛煉、勤工助學等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磨練意志力,培養競爭力,增強承受力,從而有效防止心理障礙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熊忠東.賈春水.高校貧困生心理問題探析[J].文教資料.2006.8.

篇6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β) and the angiogenesi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MVC and expression of TGFβ1 in 50 carcinomatous specimens and expression of TGFβ1 in 35 paracarcinomatous specimens from the same 50 cases with NSCLC were detected by SP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Active angiogenesis in NSCLC was detected and it was related with NSCLC progres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but not related with histological typ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was found between stage Ⅰ and Ⅱ (P

【Keywords】 NSCLC; TGFβ; angiogenesis; immunohistochemistry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與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表達及其相互關系. 方法:通過應用SP免疫組化方法檢測50例NSCLC組織內微血管計數(MVC)及50例NSCLC組織和35例癌旁組織中TGFβ1的表達. 結果:NSCLC癌組織中存在活躍的血管生成,血管生成與病變分期進展和淋巴結轉移有關,與組織分型無關. TGFβ1陽性表達在NSCLC的I期與II期及I期與III期之間有顯著意義(P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轉化生長因子β;血管生成;免疫組織化學

0引言

腫瘤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的全過程密切相關. 肺癌細胞通過合成、分泌血管生成因子調節腫瘤組織的血管生成從而影響肺癌的發生、發展和轉移,其中的轉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在原發性肺癌的表達、生物學作用及其與血管生成的關系為人們所關注. 為進一步了解其在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進展和轉移中的表達及與血管生成的關系,我們采用免疫組化的方法對TGFβ1在非小細胞肺癌及癌旁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腫瘤血管生成的關系進行了觀察.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99801/200012經手術切除的NSCLC標本50(男35,女15)例, 年齡33~85(平均58士9)歲. 其中35例含癌旁組織. 鱗癌29例,腺癌21例(包括肺泡細胞癌3例). TNM I期18例,II期20例,III期12例. 有肺門、縱隔淋巴結轉移32例,無淋巴結轉移18例. 兔抗人多克隆TGFβ1抗體,濃度1∶60(武漢博士德生物技術公司);鼠抗人VIII因子相關抗原抗體,濃度1∶100(北京中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鏈霉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酶免疫組化染色超敏試劑盒(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公司)等.

1.2方法

石蠟標本切成5 μm厚度切片,脫水、透明、中性樹膠封片. 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SP免疫組化染色. 取已知含有待檢抗原的切片作為陽性對照,用PBS緩沖液代替第一抗體同上方法染色作為陰性對照. TGFβ1表達以每張切片不少于3個視野中的細胞內棕黃色顆粒狀染色,且著色明顯高于背景或背景不著色而細胞著色者為陽性表達. 按染色強度(未著色、弱、中、強)及染色陽性細胞的百分數(0%,1%~25%,26%~50%,>50%),分別積分為0,1,2,3,兩項分數之和為0~2分者計為染色(-),3~6分者計為染色(+). 以癌旁間質細胞中出現同上染色顆粒為癌旁組織陽性表達. 微血管計數(microvessel count, MVC)按照Fontanini(J Pathol, 1995;177:57)的方法,用抗FVIIIRA mAB標記血管內皮細胞,可見呈棕色或棕黃色染色的血管內皮細胞,先在低倍鏡(4×15)下觀察確定微血管數量最多的部位,再在高倍鏡(10×15)下,以與周圍細胞和結締組織成分明顯區別的任何一個棕色染色的內皮細胞、或細胞叢為一個血管,只要結構不相連,其分支結構也計作一個血管計數. 腫瘤內硬化區及與腫瘤交界處軟組織內的微血管,有厚的平滑肌及管腔直徑大于8個紅細胞的血管除外. 在高倍鏡下分別計數3個視野內取其平均值即為該例的平均MVC.

統計學處理: 數據以x±s表示,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多組間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組間比較采用最小顯著差法;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時采用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等級資料秩和檢驗.

2結果

2.1NSCLC組織中的微血管生成NSCLC患者50例的平均MVC為(16.0±4.7)/HP,鱗癌、腺癌的平均MVC值分別為(15.5±4.2),(17.1±5.7)/HP,二者無統計學差異(P>0.05);癌組織與癌旁組織比較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

2.2TGFβ1在NSCLC組織中的分布在50例NSCLC中30例可檢測到TGFβ1表達(Fig 2),陽性表達產物主要分布于癌細胞的胞質內(Fig 2A,B);癌旁組織中檢測到的TGFβ1蛋白表達主要分布于間質細胞胞質內和極少數吞噬細胞胞質內(Fig 2C,D). 癌組織TGFβ1陽性率高于癌旁組織(P

3討論

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伴隨著新生血管的形成[1]. 腫瘤組織內MVC反映了新生血管生成的強度. 本結果表明NSCLC中存在活躍的血管生成,與癌旁組織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

NSCLC細胞由于其異常的生物代謝,可通過合成、分泌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調節腫瘤組織的血管生成[4]. 體外實驗表明TGFβ通過對VEGF的旁分泌調節作用促進內皮細胞的長入和毛細血管腔的形成,因此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的生長而發揮了促腫瘤血管生成作用[5].

參考文獻

[1] Cox G, Jones JL, Walker RA, et al. Angiogenesis an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Lung Cancer, 2000; 27(2): 81-100.

[2] Kang Y, Prentice MA, Mariano JM, et a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and its receptors in human lung cancer and mouse lung carcinogenesis [J]. Exp Lung Res, 2000; 26(8): 685-707.

[3] Wieser R.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in tumorigenesis [J]. Curr Opin Oncol, 2001; 13(1): 70-77.

篇7

    被告:會同縣金龍鄉衛生院(以下簡稱衛生院)。

    1996年10月7日傍晚,原告向愛茂送其妻梁玲麗到被告衛生院三門診部急診。值班醫生何政接診檢查時,該院另一醫生梁莊坤向何政提出,梁玲麗的病可能是鉤端螺旋體但何政診斷認為梁玲麗患的是婦科病、肺炎及心臟病,并據此開藥留院治療。次日上午8時許,梁玲麗突然煩燥不安,全身冒汗,其家屬要求轉院治療。何政在請示衛生院后同意轉院。當梁玲麗被抬上車不久即出現口鼻流血時,衛生院未采取應急搶救措施,仍讓病人轉院,行車途中,梁玲麗心臟停止跳動,送到縣醫院時已死亡。事發的第二天,會同縣衛生局、金龍鄉政府進行了調查。10月10日凌晨1時,會同縣衛生局、金龍鄉政府、衛生院的領導組織原告向愛茂及死者的其他親屬與何政就此事件進行調處,達成如下協議:1、死者的喪事由向愛茂負責,不得向何政提出任何要求;2、何政一次性賠償向愛茂6000元,限當日12時前兌現,由梁莊坤醫生負責擔保;3、本協議自調解之日起,雙方不得以任何借口鬧事,否則造成不良后果,由肇事者負責。協議簽訂后,衛生院即以何政的名義向死者家屬支付了6000元賠款。

    事后,向愛茂多次口頭向縣衛生局等部門要求對其妻死亡原因作出鑒定,但沒有結果。1997年1月30日,向愛茂向懷化地區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書面申請作醫療事故鑒定,該會有關人員在其申請上簽署了"請會同縣衛生局按程序進行處理"的意見,但無結果。1997年4月10日,向愛茂又書面向會同縣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作醫療事故鑒定被接受。該會于1997年5月22日出具鑒定結論:死者梁玲麗所患疾病為鉤端螺旋體病(肺出血型),何政醫生診斷失誤,治療錯誤不得力,患者終因肺大出血窒息死亡,屬一級醫療技術事故。事隔一個月后,何政對該鑒定結論提出異議,會同縣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于同年74日以死者家屬申請鑒定超過3個月時限為理由,下通知撤銷了原裁定。

    梁玲麗與向愛茂有一個11歲的女孩和一個4歲的男孩。梁玲麗之父為退休人員,其母務農。向愛茂因認為運賠償太少,經多次向衛生院索賠未成,便于1997年7月6日向會同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值班醫生何政不聽梁醫生的意見,將我妻的病當做婦科病治,導致我妻死亡,給我造成極大精神痛苦和家庭經濟重大損失。請求判令衛生院賠償小孩及老人的撫養費、贍養費4萬元,精神損失費5萬元,誤工費、經濟補償費等1萬元,合計10萬元。

    被告衛生院答辯稱:原告說患者死于鉤體病沒有依據。對于患者的死亡,原告也有過錯,因是在疾病晚期才送我院治療,患者死后,經有關部門組織調解,雙方已自愿達成了協議,我院已按協議全部履行了義務。這次事件不屬醫療事故,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審判會同縣人民法院經審理確認上述事實。認為:衛生院在對患者診治過程中,醫務人員過于自信,診斷失誤,治療措施不力,對梁玲麗死亡有一定的過錯,應當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但事情發生后,在會同縣衛生局、金龍鄉人民政府、衛生院的主持下,原告及患者的其他親屬與何政就該醫療糾紛達成的調解協議,并按協議兌現。該協議是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的,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原告及患者的親屬對自己的民事權利進行了處分,現又反悔,要求衛生院賠償10萬元,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之規定,該院于1997年8月26日判決如下:駁回原告向愛茂的訴訟請求。

    向愛茂不服此判決,向懷化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上訴,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自相矛盾,判決結果不符合法律規定。賠償協議并非與衛生院達成的,而是與何政醫生個人簽訂的。衛生院沒有承擔醫療事故責任顯失公正。請求二審法院判令衛生院賠償各項損失159900元。

    衛生院答辯稱:一審判決正確,請求維持。

    懷化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確認一審認定的事實,認為:衛生院醫生何政對患者診斷失誤,治療措施不力,以至患者被延誤治療,造成肺大出血窒息死亡,經鑒定屬一級醫療事故。對此,衛生院應承擔過錯責任,賠償死者家屬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扶養的人的生活費等。原醫療事故鑒定雖在后來被撤銷,但并非從事實上否認醫療事故,而是以超過申請鑒定時限為理由撤銷。事實上,死者家屬在事發后即多次口頭申請鑒定,因而認定死者家屬超過申請鑒定時限不客觀。事故發生后,雙方所達成的賠償協議顯失公平,衛生院以此協議為據拒絕承擔責任,于理于法無據。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責任劃分處理不當,向愛茂上訴理由成立,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十八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該院于1998年3月19日判決如下:一、撤銷一審判決。

    二、改判衛生院賠償向愛茂所花喪葬費、誤工費、交通費及死者生前撫養、扶養的人生活費共計21611.60元(已付6000元),限在判決后10日內付清。

    評析一、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明確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所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衛生院醫生何政對患者梁玲麗診斷失誤,治療措施不力,以至梁玲麗被延誤診斷與治療,造成肺大出血窒息死亡,經鑒定屬一級醫療技術事故。所謂一級醫療技術事故,是指行為人的過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的醫療事故。何政的行為是一種嚴重的失職和侵權行為,因為他是衛生院的正式醫生,是代表衛生院對患者履行醫療職責的,因此衛生院應承擔過錯責任,賠償死者家屬喪葬費、死者生前所扶養的人必要生活費等。

    二、會同縣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雖在后來撤銷了原來作出的關于梁玲麗的死亡事件屬一級醫療技術事故的鑒定,但并未從事實上否認梁玲麗的死亡系醫療事故所致,而是以申請人超過三個月的申請鑒定時限為由予以撤銷。事實上,死者家屬在事發后三個月即多次口頭申請對死者死因進行鑒定,因而,會同縣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認定死者家屬超過申請鑒定時限不客觀,與事實不相符合。

    三、事故發生后,雖經會同縣衛生局、金龍鄉政府、衛生院主持調解,何政醫生與向愛茂死者的親屬就醫療糾紛達成的協議,并已兌現,但是這個調解協議是在梁玲麗死后第三天、死因尚未徹底查明的情況下達成的,而且賠償額僅僅6000元人民幣,明顯偏低,損害了死者家屬的合法權益。我國法律規定調解必須遵循自愿、合法及查明事實、分清是非這三個原則,否則,調解協議無效。本案中,醫患雙方所達成的調解協議雖然是自愿的,但它違背了必須合法和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原則,以至調解結果顯失公正,因而是無效的。衛生院在賠償6000元之后,以雙方在調解協議上簽了字為由拒絕再承擔民事責任,顯然于理于法無據。

    責任編輯按:接診醫生何政屬被告衛生院的職工,其接診行為屬當班履行職務的行為,故因此接診和治療行為造成患者損害的,無論是否被認定為醫療事故,發生的應是醫療單位與患者親屬之間的醫療損害賠償關系,而不是接診無醫生(行為人)個人與患者或患者親屬之間的醫療損害賠償關系。即在這種情況下,應以轉承責任的理論來確定責任(訴訟)主體,行為人不能成為責任(訴訟)主體。這是本案的一個基本點。

    依此基本點,本案原告作為死亡患者的丈夫,以對死者負有責任的醫療單位為被告,訴訟主體及責任主體均正確。據此,又可以產生對本案有關調解問題上的幾個問題的規定性認識:一是調解協議的效力問題。被告本身即為責任主體,是無權以調解人身份主持和組織調解的,有它參加主持和調解的協議,即便有調解的雙方當事人簽字,也是無效的。二是本案所涉及的調解協議,如果認為它有效,它解決的只是受害方和醫生個人之間的賠償問題,并不涉及被告的任何責任,也不能因為6000元賠償實際是被告所出,就是被告承擔了責任,原告已向被告追究的責任。所以,被告是無權以調解協議作為自己不承擔責任的抗辯依據的,或者作為自己已經承擔了責任的反駁理由的。依損害賠償"實際損失實際賠償"的原則,該6000元賠償已由原告收取,在計算全部賠償額由被告賠償時是可以扣除的。三是如認為調解協議有效,也僅能在協議上簽字的請求方有權放棄的民事權利范圍內對簽字人有效,對其他應獲得的賠償的人無效無效。因為,原告作為死者的丈夫,同時也是死者的兩個未成年子女的父親,原告作為兩個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只應當維護被監護人的利益,不能代表或代替被監護人處分其利益,故而被監護人應獲得賠償的利益,是不能由監護人代為放棄的。四是該調解協議是在事件發生后,事故原因不明、責任人不清的情況下急迫達成的,如為賠償也只能是預為賠償,不能是定賠,更何況協議中有強迫請求方放棄繼續追索權之嫌,這樣的協議無論如何是不能認為屬請求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依上述理由,調解協議對本案的作用,只是在計算被告衛生院的賠償額多少上產生事實作用,在確認被告有無責任或已承擔責任上沒有任何作用,即不發生原告方對被告方放棄民事權利的問題,也不發生在原、被告之間顯失公正的問題。

篇8

2014年10月28日,美國猶他州的小城西喬丹到處掛滿了圣誕彩燈,街上隨處可見圣誕老人在派發禮物,廣播里也播放著圣誕歌曲,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圣誕氣氛。

離圣誕節還有兩個月的時間,當地人為什么會提前過圣誕節?原來這是小城的市民們專門提前為一名叫伊桑的4歲小男孩舉辦的圣誕狂歡。

在伊桑1歲10個月大時,他被診斷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兩年多來,伊桑一直都表現得非常勇敢,不管是化療還是吃藥,他都乖乖配合醫生,從沒有哭過一聲,也沒叫過一聲痛,看到父母心疼得掉眼淚,他還會笑著安慰和鼓勵父母。

2014年10月初,伊桑的父母被醫生告知,伊桑的病情非常惡劣,他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可能只有兩天或幾個星期了。痛心之余,伊桑的父親梅里爾決定想盡一切辦法讓伊桑在最后的日子里過好每一天。

父親裝作無意的樣子問伊桑最想做什么,伊桑回答自己最想和別的孩子一樣,能在家里快快樂樂地過節,例如萬圣節、生日,還有圣誕節。伊桑的話讓梅里爾瞬間淚流滿面,因為最近的萬圣節要3天后,距離伊桑的生日和圣誕節也還有一兩個月。他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幫孩子實現最后的愿望。

伊桑的父母一邊竭盡全力照顧伊桑,一邊祈禱上帝保佑伊桑多堅持些時日。同時,梅里爾還在“臉書”上發出呼吁,他呼吁人們幫忙轉發消息,讓更多的人為伊桑祈禱、祝福。一夜之間,4歲的伊桑在生命彌留之際想過完3個節日的消息在網上被人們瘋轉。同時人們也被伊桑積極與病魔做斗爭、樂觀面對生活的態度深深感動,紛紛要加入伊桑父母的行列,為伊桑完成愿望。

因為怕伊桑的身體堅持不了多少時日,無法親歷這些節日,人們決定提前為伊桑過節。一開始,市民們為伊桑舉行了為期10天的萬圣節活動。在萬圣節活動上,人們輪流推著伊桑挨家挨戶玩“不給糖果就搗亂”的游戲。

看伊桑在萬圣節活動上玩得非常開心,幾天后,市民們決定提前一個月為他慶生。慶典當天,伊桑身著“超級英雄”的服飾,有近百人裝扮成“黑武士”、冒險英雄“印第安納?瓊斯”和“風笛手”陪著他一起到街上游行。前兩次節日的順利舉行,讓小城居民非常欣慰,他們緊接著便開始為伊桑籌辦圣誕節狂歡活動。

篇9

曾經,許下一個生命的諾言,諾言中你我相許生死不離!

如今,天災突降,你由一個不知名的小城,頃刻間變成全社會的焦點!8.0級的大地震,多少樓房頃刻間變成了廢墟。一雙雙渴望的眼睛,透出了恐懼,一雙雙求生的雙手,詮釋了你的內心

那一分鐘前還在讀書的孩子,此刻已魂歸天堂了吧,那一秒鐘前依然快樂的天府之國,如今卻被撕心裂肺的哭聲充斥了。

大災,有大愛。我看見無數人再向你伸出援手 ,我看見一個摧不跨的民族 真實的影印,大地在顫抖,震魔在咆哮,而我相信汶川會選擇堅強,中國會選擇堅強!如今在天災面前,你我選擇死守承諾:汶川,生死不離!血染了十指,我仍努力的尋找你,拉住天使的手,來!無數人會選擇用一生呵護你 。

也許許多人一生都未見過如此慘烈的場面,遍身是血的學生,為了保命,選擇親眼看著自己截肢。一片片廢墟中再也沒有了生存跡象,我每晚祈禱著來自生命的奇跡。欲哭無淚。欲喊無聲。面對這一切,我仍然死守生命的諾言!

在這樣一場災難中,我看到生命是脆弱的,它甚至經不起任何風吹雨煉,而我又看到生命是頑強的,不拋棄不放棄,奇跡正在到來。

篇10

發行公司:豐華唱片

專輯語種:國語

在線視聽:h

>> 《海角七號》電影原聲等 《海角七號》的電影情感藝術分析 電影《海角七號》的語言解讀 電影《海角七號》的敘述技巧探析 從接受美學看電影《海角七號》 《海角七號》:臺灣本土電影的一道亮麗彩虹 論臺灣本土電影《海角七號》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 海角七號 《海角七號》 《海角七號》宣揚了什么 從《海角七號》到《1895》 “海角七號”與《小城故事》 在墾丁尋找《海角七號》 你私人的海角七號 《海角七號》,炒熱南臺灣 《海角七號》的政治闡釋 兒童電影《長江七號》的音樂魅力賞析 《海角七號》:那些流淌過歲月的情書 《海角七號》的兩種解讀 海角七號 最美的過期愛情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在臺灣爆紅的《海角七號》終于登陸內地,雖沒掀起意料之中的觀影,但娓娓道來的旁白,觸動心弦的輕柔音樂,成為許多影迷的大愛。日前,由14首原聲歌曲集結而成的《海角七號》電影原聲音樂專輯正式引進內地發行。

專輯《海角七號》由導演魏德圣執筆的七封日文情書的朗誦片段串聯,既有備受影迷喜歡的《國境之南》、《無樂不作》,也有貫穿全片、讓影迷久久難忘的主題音樂《1945》,還有由名作詞人鄔裕康填詞寫成的歌曲《情書》。《情書》的歌詞相當完整傳神地串起七封情書所傳達的愛意,像是為電影里這段令人悵然的故事寫下一個完美句點。專輯還收錄了人氣頗高的日本民謠《野玫瑰》,經重新編曲后由范逸臣演唱。此外,原聲碟還收錄一首很有個性的全新歌曲《愛你愛到死》,來源于影片中大大在電梯中哼唱的那幾句“愛你愛到不怕死,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

電影將民樂、西洋、流行一網打盡,片中的樂團更是打動了不少觀眾,但在現實中,這些演員其實都是真正的歌手,他們都有自己的主打歌,借著《海角七號》的勢力,他們也紛紛推出新專輯。

專輯:《無樂不作》

推薦指數:

歌手:范逸臣

影片角色:主唱/吉他。三天內要寫出兩首歌,還要把日籍老師的情書送到“海角七號”。

來自臺東山水之間有著阿美族血統的范逸臣,出道多年一直不紅不紫,終因《海角七號》咸魚翻身。《無樂不作》是新歌加精選,除結合搖滾、抒情等五首多元曲風的新歌,展現其創作能力外,更加入了大家耳熟能詳的24首經典情歌。

專輯:《愛的詩篇》

推薦指數:

歌手:梁文音

影片角色:與日籍男老師相戀,打算拋下臺灣的一切私奔,卻在港邊苦苦守候。

由《我愛黑澀會》轉戰《超級星光大道》,憑借穿透力的歌聲及音域在星光二班中取得第二名的梁文音,因參與《海角七號》而人氣急升。《愛的詩篇》是她的處女大碟。專輯中最受關注的歌曲,肯定還是與《海角七號》有關的《最幸福的事》。

專輯:《觸動心弦》

推薦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