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跪拜范文

時間:2023-03-25 08:16: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藏羚羊跪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天大清早,老獵人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懶腰,正準備要喝一銅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兩步之遠對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只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門來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涌上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杈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只肥壯的藏羚羊并沒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後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汨從藏羚羊眼里流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板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區流行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老獵人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但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憐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板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地後仍是跪臥的姿勢,眼里的兩行汨跡了然清晰地留著。

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下跪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么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唯一見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鋪上的他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

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只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得叫出了聲,手中的刀掉在地上……

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地臥著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形,自然是死了。這時候,老獵人方才明白為什麼那只藏羚羊要彎下笨重的身子給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的一條命,以保全懷在腹腔中小藏羚羊的生命啊!

於是,老獵人明白了:原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於是;老獵人停下了手頭的活兒。當天,老獵人再沒有出獵,他在山坡上挖了坑,將那只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生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杈子槍。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高原上消失了,再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篇2

最近,我讀了《藏羚羊的跪拜》一文,很有感觸。

文章主要講了一只藏羚羊為了乞求獵人給它孩子留下一條命,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兩行眼淚流了下來。但老獵人還是扣動了扳機,槍殺了藏羚羊。后來,老獵人發現藏羚羊腹腔中的小藏羚羊,他才懊悔不已。文章贊揚了藏羚羊偉大而無私的母愛精神。

讀到這里,我想到了每個母親都很愛自己的兒女,時時刻刻想著兒女是否溫飽。為兒女們請家庭教師,也要做兒女們的醫生。反正,做一個很好的母親是很不容易的。記得有一次,我在幼兒園,的大廳里玩時,不小心摔交了,老師馬上打電話給我媽媽,我媽媽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叫醫生為我看傷。我在縫針時,媽媽很著急。

媽媽的愛最無私,最偉大,我要以最好的成績報答媽媽,將來長大了,一定要媽媽過上幸福生活。

篇3

這是聽來的一個故事。發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

乘車穿過藏北無人區時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將母愛濃縮

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時候,槍殺、亂逮野生動物是不受法律懲罰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

槍聲仍然帶著罪惡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護區巡視衛士們的腳印難以到達的角落。

當年舉目可見的藏羚羊、野馬、野驢、雪雞、黃羊等,眼下已經成為鳳毛麟角了。

當時,經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個肩披長發,留著濃密大胡子,腳蹬長統

藏靴的老獵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那支磨得油光閃亮的杈子槍斜掛在他身上,

身后的兩頭藏牦牛馱著沉甸甸的各種獵物。他無名無姓,云游四方,朝別藏北雪,

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黃羊肉,渴時喝碗冰雪水。獵獲的那些皮張自然會賣來

一些錢,他除了自己消費一部分外,更多地用來救濟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長頭

去拉薩朝覲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條布滿艱難和險情的漫漫長路。每次老獵人

在救濟他們時總是含淚祝愿:上蒼保佑,平安無事。

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槍是在發生了這樣一

件事以后--應該說那天是他很有福氣的日子。大清早,他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懶

腰,正準備要喝一銅碗酥油茶時,突然瞧見兩步之遙對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只肥

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門來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涌上

來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杈子槍。他舉槍瞄了

起來,奇怪的是,那只肥壯的藏羚羊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后

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從它眼里

流了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區流傳著一句老

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

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憐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

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

是跪臥的姿勢,眼里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獲獵的藏羚羊開宰、扒皮。他的眼前老

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蹺蹊,藏羚羊為什么要下跪?這是他幾

十年狩獵生涯中惟一見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鋪上他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

直顫抖著……

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只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

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得叫出了聲,手中的屠刀咣當一聲掉在地上……原

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臥著一只小羚羊,它已經成型,自然是死了。這時候,

老獵人才明白為什么藏羚羊的身體肥肥壯壯,也才明白為什么要彎下笨重的身子

為自己下跪:它是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圣的。

老獵人的開膛破肚半途而停。

當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只藏羚羊連同它沒有出世的孩

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叉子槍……

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續寫:

又聽到老人呼呼的喘氣聲了,汗水順著他那深深的皺紋淌了下來。他又想起幾年前藏羚羊跪拜的事了。自從那件事之后,他就留在了荒無人煙的藏北草原,他的家就安在一座山的腳下。他開辟出來一塊空地種蔬菜,糧食。勉強過日子。每天一大早,他就會帶著許多食物,來到山上的草叢中,喂給小動物們吃。當年,他那沾滿血腥味的手,如今卻經常在扶摸活蹦亂跳的小動物。

瞧!一只小野兔串到了老獵人的面前,一步步的靠近老人,接著就鉆到了他的懷里。老獵人把自己的頭發攏到了耳后,接著雙手捧起小野兔,胡子在它的背上蹭來蹭去。然后拿出自己種的蘿卜喂小野兔太陽越來越烈,到中午了,它便回到家吃飯,干農活。就這樣他過著安寧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發現這里來了一個獵人,他知道可怕的事就要來臨了......

這一天,和往常一樣。老獵人又來到了山上。突然,他看到那個獵人舉起了槍,似乎正瞄準了什么。這時,他抬頭看到了遠處有一只小藏羚羊,他受了傷,趴在地上,用舌頭舔著自己的傷口。

篇4

進家門的時候,他捧著一只雪白的兔子,和藹地遞給了小兒子。

“孩子,你不是說想養只小兔子么?爸爸現在給你帶來了。”他輕輕地撫摸著兒子的頭。

兒子的臉上洋溢著即高興、又奇怪的神情,不過,也難免他會這樣。

因為小兒子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曾跟父親說過,他想養只兔子。當時,獵人否決了他。因為一個好獵人是絕對不能心軟地放過一只到手的獵物,更談不上要撫養一只小動物了,這是何等的荒謬!當時,兒子雖然有點失望,但也罷了。他明白父親的脾氣。但是現在,父親居然出爾反爾,真的給他帶來了一只可愛的兔子。父親一向都是那種說到做到的人,怎么?

原來,老獵人通過那只藏羚羊的事情后,有感而生:連藏羚羊都懂得親情的可貴,而自己卻丟下了妻兒,獨自一人去草原打獵。他頓時覺得動物也有自己的感情,動物也是一個生命。動物身上也有很多值得讓他學習的東西,例如說親情的可貴。而自己卻獵殺了那么多無辜的小動物,十分過意不去。

篇5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有一個無名無姓的老獵人,一天早上,他發現了一只藏羚羊,正準備射擊。突然,那只藏羚羊跪了下來,懇求老獵人不要殺了它,可老獵人還是開了槍。第二天,他剖開羚羊的肚子時,驚訝地發現里面臥著一只小羚羊!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悔不已,從此消失在草原上。

我覺得這只懷孕的藏羚羊很可憐,為了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子而跪下來求獵人不要殺它,眼里還含著淚水,可獵人早已變得無情冷酷,不顧一切地打死了藏羚羊。因為這件事,讓無情的獵人認識到了錯誤,從此不再打獵,這是多么深刻的教訓呀!

我曾經看過《跪拜藏羚羊》這篇文章主要寫了獵人們在追殺一群藏羚羊,,到了懸崖邊,羊兒們都跳了過去,只剩下了一對母子,母羊讓小羊站在自己的背上,當母羊跳到中間時,小羊就從背上跳到地上母羊就落了下去,獵人們跪了下來……

篇6

為何說藏獒是上天的使者

在,高聳的群山覆蓋著常年難融的冰雪,海拔4000多米以上常年寸草不生,加上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特殊的地理造成了高原缺氧的特定環境。但就是在這片土地上常年生活著一個偉大的民族――藏族。他們一年四季以放牧為生,祖祖輩輩的生活孕育出自己的語言文化,上天賜給他們強壯的身體、廣闊的草原和牛羊,同樣也賜給了牧民生命財產的保護神――藏獒。

獒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神犬,它能看透鬼、能辟邪,是藏族人的保護神。

藏獒又名蕃狗、多啟、大狗,古稱蒼猊犬等。據記載,藏獒距今已有800~1300萬年歷史。2000多年以前藏獒便活躍在喜馬拉雅山脈,以及海拔3000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區。

關于藏獒的來歷,在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布達拉宮腳下,居住著一群勤勞善良的游牧民族――藏族。有一年冬天山洪暴發,大地被冰雪覆蓋,瘟疫流行,正當藏族人民和他們賴以生存的牲畜在饑寒交迫中掙扎時,忽見許多身披袈裟、手搖禪鈴盤坐在高大兇猛的坐騎上的活佛從天而降,而那些坐騎就是藏獒。活佛和藏獒的到來,使冰雪融化、大地復蘇、瘟疫消除,解救了善良的藏族人民。故在青藏高原,藏民一提起藏獒,無不對它崇敬有加,認為藏獒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是神犬,是牧民的保護神,被稱為天山神犬。因此,在廣闊的,勤勞善良的藏族牧民們從不殺犬。

藏獒頭大而方,額面寬,眼睛黑黃,嘴短而粗,嘴角略重,吻短鼻寬,舌大唇厚。它頸粗有力,頸下有垂,形體壯實,聽覺敏捷,視覺銳利,前肢五趾尖利,后肢四趾鉤利,犬牙鋒利無比,耳小而下垂,尾大而側卷。藏獒全身毛長而密,身毛長10~40厘米,尾毛長20~50厘米,毛色以黑色為多,其次是黃色、白色、青色和灰色。藏獒四肢健壯,動如豹尾,搏斗助攻,令敵防不勝防。一只純種成年藏獒重60千克左右,長約四尺,肩高二尺半余,強勁兇猛,即使休憩,其形兇相,常人絕不敢靠近。藏獒對陌生人有強烈的敵意,但對主人卻極為忠誠、親熱至極,是忠實可靠的護衛犬。神奇的藏獒被藏民們喻為“天狗”,而西方人則稱其為“東方神犬”。現在,藏獒已成為安全與富貴的象征,每個愛犬之人都為能有一只純種藏獒而自豪。

標準的純種藏獒多見于牧區,有獅頭型、虎頭型外型之分,有安多系、康壩系、青藏系的類別區分。但多年來由于草原的特殊生活環境以及牧民薄弱的血統保護意識,造成原始藏獒與當地牧羊犬的血統融合,使純種藏獒越來越少。

藏獒因為生活地區不同,在外觀上也有差別。目前品相最好的上品藏獒出于的河曲地區。這種藏獒有典型的喜馬拉雅山地犬的原始特征:茂密的鬃毛像非洲雄獅一樣,前胸闊,目光炯炯有神,含蓄而深邃。喜馬拉雅山脈的嚴酷環境賦予了藏獒一種粗獷、剽悍美、剛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時也賦予藏獒王者的氣質,高貴、典雅、沉穩、勇敢。

藏獒的性格和氣質與中國古典哲學相吻合: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藏獒的目光很典型:總是微微閉著雙眼,眼神之中含有一種蔑視的神態,那種處事不驚的沉穩氣度頗具王者風范。舉個例子,如果有人敲門,藏獒只是機警地把頭朝向門的方向,像往常一樣瞇著眼睛,一種蔑視的目光等待著事態進一步發展。開門后,如果進來的人一邊高聲說話一邊往里走,藏獒才會用低沉的、渾厚的、具有無窮穿透力的、輕輕的嗚嗚聲,警告來人到別人家里說話聲音不要太高!就是這種輕輕的聲音,完全可以讓那些冒失的人突然變得有禮貌。

藏獒不僅在遇到野獸時會表現出雪域神犬令人驚奇的兇猛,更令人驚奇的是,藏獒在經過殊死搏斗后,如果是生命垂危,決不回家求助,而是獨自遠遠避開,默默地死去。那曲縣門堆鄉牧民洛珠養了一只懷孕的母藏獒其米,一天傍晚,洛珠一家發現其米遲遲沒有把羊群趕回來,便去牧場尋找。結果洛珠在牧場發現三具狼尸,卻沒看到其米。他沿著一些斷斷續續的血跡尋找,終于在很遠的一條河邊找到其米的尸體。

難能可貴的是,這些世界名犬還特別適應艱苦的高原生活。據牧民說,藏獒怕熱不怕冷,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高山牧場上,它也能安然入睡。它也不像許多牧羊犬那樣一定要吃肉,在提取過酥油的奶渣水里拌上一碗糌粑就是它的主食。

據說藏獒還有一個奇特的功能。牧區若是碰到大雪暴,牛羊因寒冷和缺草而盡歿,人也因缺糧而快撐不住時,一頭哺乳期的同樣缺吃少喝的藏獒,以它的乳汁,幾乎可以供給三五人每天的吃喝。一個寒冬下來,半人高的藏獒,因其巨大的消耗,足足會矮下去尺余。但它仍能生存下去,且會迅速地得以恢復。這讓我們聯想到沙漠中的駱駝,在缺水之時,數日不喝,仍能于體囊內儲存一定數量的水。駝善儲水,獒竟能生奶,也堪稱為一種奇跡了!

藏羚羊為何被稱作

高原上的精靈

位于青海省西部,青、新、藏三省區交界處的可可西里是世界上僅存的古老、原始而又完整的生態環境之一。

這片人跡罕至的青色山脈,是藏羚羊的樂園。每年6月,成群結隊的藏羚羊翻過昆侖山山脈和一道道冰河,歷經艱險,在雪后初霽的地平線上涌出。它們身形矯健,奔跑如飛,被稱為“高原上的精靈”,亦被視為“可可西里的驕傲”。

藏羚羊背部呈紅褐色,腹部為淺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藏羚羊臉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標記,頭上長有豎琴形狀的角用于御敵。雌性藏羚羊沒有角,身高約75厘米,體重約25~30千克。雄性身高約80~85厘米,體重約35~40千克。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時速可達80千米,壽命最長8年左右。

藏羚羊的活動很復雜,某些藏羚羊會長期居住一地,還有一些有遷徙習慣。而雌性和雄性藏羚羊其活動模式也有不同,因為雌性藏羚羊生育后代時都要千里迢迢地趕到可可西里。有些學者認為:是因為卓乃湖和太陽湖等地水草豐美,天敵少,豐富的食物、相對安全的環境有利于藏羚羊的生產和生長。也有些人認為:卓乃湖和太陽湖的水質可能含有某種特殊的物質,有利于藏羚羊母子的存活。而且,藏羚羊集中產羔后,離開產羔地,有可能回到不是以前它所在的種群。這樣會利于基因之間的交流,增加物種的遺傳多樣性,從而有助于藏羚羊種群的延續。

有“中華水塔”之稱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區是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有關專家研究稱,大群的藏羚羊為瘠薄的高原土壤提供了有機肥料,它們對牧草的適度踐踏又起到分蘗作用,使牧草長勢旺盛。它們產仔后遺留下來的大批胎盤及老弱病殘者,又為狼、禿鷲等許多肉食動物提供了食物,因此藏羚羊在青藏高原的生態系統和食物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某種程度上,如果沒有了藏羚羊,三江源地區的生態將會急劇惡化,許多野生動植物也將面臨滅頂之災。

藏羚羊的繁殖特別有意思。每年的藏歷十一月份,公、母藏羚羊像是接到命令一樣,順著各自規定路線緊急聚集到各自的配種場地。公、母藏羚羊聚集到了配種場以后并不急于求成,留有幾天的互相觀察和了解時間,看中后再接觸,難舍難分。藏羚羊實行一夫多妻,舉行集體婚慶。次年藏歷四月,成年的公羚羊保護成群母羚羊到繁殖基地產仔。

在赴繁殖地的途中,遇到河流時,所有公羚羊在頭羊的帶領下,自覺跳進水中,所有公羚羊一字排好,頭向水的上游,尾部向水的下游緊靠,此時母羚羊像收到一個密碼信號,順序縱隊從“羚橋”上飛快過去,等全部母羚羊過去,從頭羚羊開始快速過河。這樣做為的是保胎,避免因受寒而流產,盡顯仁慈的天性。

藏羚羊是群體分娩的,在天然繁殖基地每個母羚羊都有自己挖好后還要維修干凈、標準的產窩。在母羚羊分娩期間,為了保護母子,成年公羚羊不能睡覺,它要全力承擔保護任務。分娩后20天時間,羚羊群在自己首羚的帶領下,告別產房,帶著兒女開始返程。各羚羊群排好隊,不吃不喝不破壞途中草場,安分守己,各負其責,母羚羊擔當保羔任務,公羚羊重擔護衛任務,急奔故地。

眾所周知,藏羚羊是一種自尊心強又通人性的動物,它們不會屈服于,不會向強悍者低頭。但是,藏羚羊所懷有的那一份母性的愛,卻可以讓它在面對獵人的槍口時,放下自己所有的自尊和驕傲,向獵人跪拜。這是一個凄美的故事:

在過去,槍殺、亂逮野生動物是不受法律懲罰的。經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個肩披長發、留著濃密大胡子、腳蹬長筒藏靴的老獵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那支磨得油光閃亮的杈子槍斜掛在他身上,身后的兩頭藏牦牛馱著沉甸甸的各種獵物。他無名無姓,云游四方,朝別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黃羊肉,渴時喝碗冰雪水。獵獲的那些動物皮張能換來一些錢,他除了自己消費一部分外,更多地用來救濟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長頭去拉薩朝覲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條布滿艱難和險情的漫漫長路。每次老獵人在救濟他們時總是含淚祝愿:上蒼保佑,平安無事。

然而,后來發生了一件事情,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槍――

有一天早晨,他從帳篷里出來,突然看見對面不遠處的草地上站立著一只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趕緊轉身拿來杈子槍,瞄準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它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后向前走了幾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兩行眼淚從它的眼里流了出來。

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著扳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因為藏區流傳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他是一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憐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扣動了扳機。隨著槍聲,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時候,仍然保持著跪拜的姿勢,兩行淚痕也清晰可見。

那天,老獵人并沒有像往常一樣當即把獵物開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覺得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么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唯一見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鋪上他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

第二天,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剖開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驚地叫出了聲,手中的刀子咣當一聲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靜靜地臥著一只已經成形的小藏羚羊!原來,藏羚羊跪拜是為了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老獵人的心顫抖了,他對自己的行為懊悔不已。從此,老獵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歷史上藏族人對藏羚羊的獵殺都是迫于生計。今天,藏羚羊面臨的最大威脅是為獲得其底絨的大規模盜獵行為。

藏羚羊渾身是寶,其纖細柔軟的絨纖維被稱為“軟黃金”,用藏羚絨制成的“沙圖什”披肩在國際非法貿易中十分走俏,“高原精靈”因此遭到瘋狂屠殺。在令人心顫的槍聲中,成千上萬張血淋淋的藏羚羊皮讓“無人區”幾乎成為“無羊區”,藏羚羊種群數量從20多萬只急劇減少到幾萬只,成為世界瀕危物種。

藏羚羊底絨制成的“沙圖什”,是世界公認的最精美最柔軟的披肩。為了獲取底絨就必須將藏羚羊殺死,而一條披肩是以數只藏羚羊的生命為代價而織成的。盡管印度歷史上有使用“沙圖什”披肩做嫁妝的風俗,但西方時尚界對“沙圖什”的追求是直接導致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盜獵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每年大約有2萬只藏羚羊因為“沙圖什”的原因被獵殺。此外,傳統醫藥市場對藏羚羊角的需求、人類和飼養的家畜對藏羚羊的侵犯、人類活動對藏羚羊遷徙和活動的干擾以及對藏羚羊棲息地的侵占,都是造成藏羚羊瀕臨滅絕的原因。

其實,藏羚羊是一種優勢動物。它不是一種自身瀕臨滅絕、適應能力差的動物,只要你不去傷害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只要你看到它們成群結隊在雪后初霽的地平線上涌出,精靈一般的身材,優美得飛翔一樣的跑姿,你就會相信,它能夠在這片土地上生存數千萬年,因為它就是屬于這里的。

1998年,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正式成立。從此,可可西里有了忠實的守護衛士。在4.5萬平方千米的雪域荒原上,“高原精靈”藏羚羊在這批守衛者的悉心呵護下,以它特有的速度、堅韌繼續述說著“生命”的神奇和壯麗。

篇7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趣味性

對于小學語文的拓展閱讀來說,首先不能盲目地拓展閱讀,需要以教材為支點,進行延伸閱讀;其次是閱讀方法,拓展閱讀的題材是方方面面的,對于不同的文本需要掌握不同的閱讀技巧,而這些閱讀技巧需要教師去教授,學生去領悟;最后需要準備閱讀材料,通過多種方式籌集讀本供學生閱讀。

小學語文鼓勵學生拓展閱讀,但閱讀不能是盲目的,需要以教材某篇文章為基礎,橫向擴展訓練。可以是同類題材、同類內容、同類寫作手法等。例如,《藏羚羊跪拜》講述了母愛的故事。藏羚羊是有感情的,它用下跪的方式請求獵人放它一條生路,它哀求的淚水并沒喚起獵人的同情,當然,在射殺母藏羚羊后,獵人發現自己犯了錯誤,最后把他的獵槍,同藏羚羊還有它的孩子一起埋葬。屠格涅夫的《麻雀》同這篇文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屠格涅夫帶著狗散步,看到一只從雀巢上掉下來的小麻雀,狗狗慢慢接近小麻雀的時候,一只老麻雀突然從樹上撲下來,擋在小麻雀面前,對狗狗嘶啞的鳴叫,屠格涅夫趕忙將狗狗牽走。兩篇文章都講了動物的母愛,通過這種拓展閱讀,讓學生明白“愛比死或者死的恐懼還強烈,依靠這種愛,生命才能維持下去,發展下去”的道理。

小學語文的拓展閱讀需要以趣味性為基礎,例如,上文提到的例子《麻雀》一文中,首先學生通過閱讀《藏羚羊跪拜》已經對這類描寫動物的文章有了一定興趣,此時讓學生拓展閱讀《麻雀》一文,讓學生看到動物世界的趣味性,文章中的狗狗作為“反面”形象,實際上對于掉下來的小麻雀是無心之舉,可能只是想靠近看看,畢竟是人類養育的狗狗,并沒有那種野性,但是這里的麻雀媽媽卻已經奮不顧身撲了過來,一臉想要跟狗狗決斗的樣子。這時讓學生站在狗狗的角度去看麻雀的這一舉動,可能會有著莫名的尷尬。

總之,在小學語文的拓展閱讀中,要以教材為基礎,在教學大綱的框架下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要以閱讀興趣為主導,讓學生發掘文章中的趣味,包括一些換位思考、帶入思考等方式,讓學生體會到遨游于書海中的快樂。

篇8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初中閱讀教學的好壞分不開,同時,初中閱讀教學也直接關系到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因此,樹立新的課程理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理解思考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做到的。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體會,簡要分析了做好閱讀教學的方法與策略,希望能夠給業內同行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優化語文閱讀教學設計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讀懂文章是學生進行閱讀的主要目標,此環節分為兩步:認讀和解讀。在認讀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通過引導歸納,把學生的疑惑歸結到一點,再幫助其加以解決。而在解讀教學設計中,教師則應要求學生對文章的閱讀方法和內容做到準確把握,堅持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的閱讀思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差異性為出發點,由認讀到鑒賞,設計出不同層次的活動內容,讓每個參與閱讀的學生都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積極地發揮、專注地投入、深刻地思考,提高閱讀水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培養學生自覺投入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能對自己所感興趣的事自覺地投入。王富仁先生說:“我認為在語文的教學任務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興趣可以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培養,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材的實際,想出更多的金點子,靈活運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給學生創設一種趣味橫生的教學情境,使之進入一種“樂讀愛讀”的境界,自覺地投入到閱讀中去,讓學生真正把學習語文當作一種快樂的事。

例如,教學《藏羚羊跪拜》時,我運用多媒體設計了這樣的情境導入:同學們,平時喜歡看動物世界嗎?你們對哪些動物有所了解?在動物世界這個欄目中,可愛的動物有非洲象、美洲豹、北極熊,還有快樂的河馬,生活在南極冰天雪地中的企鵝……今天,讓我們再一次穿越時空,去我國的藏北高原認識一下生活在那里的珍稀動物――藏羚羊。(觀看影片片段《可可西里》)同學們,這就是被譽為高原精靈的藏羚羊,經過千萬年自然演變,它們與冰雪為伴,與嚴寒為友,生息在世界屋脊之上。但是,隨著西部的不斷開發,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天天面臨著能否生存的危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則感人至深的傳奇故事――《藏羚羊跪拜》。

學生看了這個片段,從影片中了解到珍稀動物藏羚羊正在遭到人類的過度捕殺,保護藏羚羊、與動物和平相處的理念油然而生,從而激發了閱讀《藏羚羊跪拜》的興趣。當然,教學情境可以貫穿于全課,也可以是課的開始、課的中間或課的結束。總之,這個情境的創設既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認知停靠點,又激發了學生自覺閱讀、學習的興趣。

三、激活學生的思維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在現實中的閱讀教學卻存在一個嚴重的誤區,即教師代替學生去解讀和分析,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獲得對文本獨特的體驗和解讀,也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活學生的思維,不但要允許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對文本的看法,更要對他們意見中那些不恰當或者嚴重偏離原則的部分加以修正,從而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思維去思考問題,讓學生真正學會思考問題,喚醒情感的源泉,實現對生命的感悟。

四、讓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課外閱讀也是閱讀教學的有效組成部分,教師應積極創造條件,有計劃地組織學生搞好課外閱讀,養成習慣。為了達到對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教師可以采用很多方法。比如,在班級內建立圖書角,讓學生互相交換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優秀書籍目錄,引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帶領學生讀書的同時,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在班內辦手抄報、墻報等。這樣既可以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使其知識水平獲得大幅度提升,也為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臺,讓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促進了其主動學習。通過這種課內外互補的方法可以讓語文教學取得很好的成果,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語文素質。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更多有效的手段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愿意主動去閱讀,主動去思考,更多地去關注自身和他人的生存,獲得獨特的體驗。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利用閱讀教學有效地增強學生對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知識和信息的吸收,使其最終實現心靈和行為方式的轉變與自身的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壽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 教育導刊,2010(7).

2.常海玉.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 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4).

篇9

[關鍵詞]播音創作 敘述型作品 抒情型作品 有聲語言 形象感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8-0086-01

一、敘述型作品

敘述型作品重點是描述某些具體事物的,播音主體在進行作品的創作時,關鍵把握好文體的情感表述和自身語速,使語音的情感造型與敘述內容的情感基調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夠講得生動形象,讓人身臨其境。其中要注意的細節是:

(一)對人物語言的模仿要真實貼切

模仿本來角色的聲音去表現是播音員處理作品的關鍵所在。不同角色的語言表達特征是不一樣的。比如:心情低落的人說話往往語調比較低沉,透露出對事物漠不關心,無精打采;而心情愉悅的人往往是充滿自信;平和的人語調往往是平而慢的。我們進行創作時,必須盡量完整,真實地表現作品內容。如下面一段作品:我跪倒在繼母面前,“媽,讓我死吧,我愿意把所有的器官都給妹妹,只要妹妹能活著。”我昏昏沉沉地倒下了。

這一段描述了一個身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姐姐得知同父異母的妹妹因出車禍死亡,母親決定將妹妹的心臟移植給她時矛盾愧疚的心情。為了表現出這種情感,在姐姐聲音的處理上要注意表現出姐姐得知這一消息后的突然和懊悔自己當年的嫉妒。還要考慮到,姐姐是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在這么突然的事件發生后,在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后,身體會變得更加虛弱以致后來昏倒。因此,前半部分應是將聲音充分表現出來,后半部分就應將聲音弱化并適當地進行斷斷續續的處理,略帶哭腔,增強現場的真實感。

(二)描繪的情景要達到逼真的效果

1.情境的色調描繪與聲音情感造型保持一致

播音過程中,播音主體必須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文體情景的基礎上用有效的聲音將其展現出來,這樣才能吸引受眾,融入到情境氛圍中。例如,作品《藏羚羊跪拜》有這樣一段表述:

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只藏羚羊開膛破肚。他拿著尖刀的雙手在顫抖,終于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驚訝地大叫了一聲,手中的屠刀咣當一聲掉在了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竟然還有一只小羚羊,它已經發育成型,但已經死在了他母親的腹中。這時候,老獵人才明白為什么藏羚羊的身體那樣的臃腫,也才明白為什么藏羚羊要對他下跪,原來它是求獵人留下自己腹中孩子的一條命!

這一段情景描繪總的情景基調是震驚與悔恨的,包含了場景描寫和心理描寫等。在朗讀時,播音主體要抓住重點詞,把情景的悲慘通過聲音充分表達出來:例如,忐忑不安、顫抖:語速較慢,延長“顫抖”后的氣息。表現出老獵人的餓對藏羚羊下跪這件事原因的好奇。吃驚:加強二字的爆發力,充分地表現出老獵人的意外。

2.動作與語音保持協調一致

在一些作品中,會有很多形象和具體的詞匯描寫關于表現人物的某些連貫動作。對此,播音主體若能通過語言形象表現出來,做到音色與動作的張馳相同,一定會使作品活靈活現,增光添彩。例如:

“沒等扎西張口,單貞一個箭步上前,雙手搶過奶茶,一口氣喝干了。”

這一段里,一連串動作描繪出單貞為救自己丈夫喝下毒藥的場景。她的動作過程是非常緊張的,在播音過程中,用聲音將這個場景表現出來,大家才有身臨其境的感官享受。因此,播音主體必然要加快語速,同時細致處理每個動作,才能使動作聲音形象化。

二、抒情型作品

(一)營造意境展現作品真實性

在進行抒情型作品創作時,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有效地營造抒情的意境氛圍,使作品達到感染人的良好效果。例如:看夠,品夠,秋雨的夜色,仿佛嗅到秋的特殊香氣,卻不忍離去,于是我們緩緩踱步在雨中,盡量延長和秋雨的親近。時而仰望雨空,想細數落下的雨滴,無奈,卻怎么也收不攏。只好遐思:想那散落在寧靜夜空中的雨珠,是送給人們的溫馨夢鄉;想那秋風秋雨奏響的小夜曲,是帶給人們的一種無比和諧的恬靜。輕輕的和朋友耳語:不要再打擾秋雨夜的寧靜,不要再累的秋雨纏綿,悄悄離去吧!

在這段作品中幾組“意象群”組構而成的抒情段落,通過恬美的意象群烘托出浪漫唯美的秋雨。因此,在進行創作時播音主體要注意在處理它們時把握細節。每一個播音員都應該自覺地通過意象組合來協調,避免內容雷同、結構死板。

(二)調控情緒,以情感人

只有對作品內容充分理解和熟悉的前提下,播音主體的創作才能迅速進入狀態,有效控制自身的情緒,與內容步調一致,不論喜怒哀樂,收放自如,迅速調整到位,自然、本真地傳達情緒,讓自己的情緒去感染聽眾。如一些反映生活的文章,我們可以把自己設想為一個旁觀者或者是主人公,去把握感情基調。但是從生活中所得到哲理的時候一般我們都應該在感情上和聲音上有所變化,多加練習,就可以創造出播音主持作品中有聲語言的音聲形象感。

總之,作為播音員和主持人,應該努力通過對作品有聲語言的創作追求這種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吳郁.主持人的語言藝術[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篇10

有人說過"你在可可西里荒原某處印下的腳印或許是第一個人類的腳印"也許在這個嘈雜的世界上也只有那一方凈土令人向往,可以在那里仰望天空.

我看過很多那里的照片.淡藍色的藍天沒有一絲的雜色.沒有城市的烏煙瘴氣.是那么的一塵不染.那么的純潔.孤傲的金雕在這里翱翔..正如他們的名字一樣.他們的羽毛在夕陽的照射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那種美麗.會讓你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種東西叫做神奇...

在外地讀了兩年的書,厭惡了人與人之間明爭暗斗.厭惡了同學那世俗的目光.厭惡了那成堆的試卷和習題.

越是當高考臨近的時候我越希望去到那個離天空最近的地方.希望我能在那里仰望純凈的天空.哈哈.也許是沒有機會..或許時機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