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精神范文
時間:2023-03-21 12:29: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竹子的精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喜歡什么?”我會毫不遲疑地回答:“我最喜愛竹。”我從小就對竹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完全可以說是一種偏愛,一種超乎尋常的愛青青翠竹,亭亭玉立,它有著修長的身軀,好似苗條的妙齡少女又有著挺拔的姿態,好似威武的堅。
竹的最大特點是“腹中空空”。把竹子縱向剖開,里面只有橫隔的竹節,其他一無所有。我國有一個成語叫“虛懷若谷”,虛,就是謙虛懷,是指胸懷谷即為山谷。整個成語連起來解釋就是謙虛的胸懷像山谷一樣。而竹的“腹中空空”正好形象地表明了它謙虛之至。腹中無物就必須從外界不斷地汲取營養,不斷地充實自己,永不滿足。
謙虛,這就是竹最顯著的精神!
不僅如此,它每成長一步,都留下印記。在生命的旅程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困難不能使它害怕挫折不能使它畏縮,竹節足以作證,它將竹的前進過程
作了生動詳細的記載,這難道不能給人一些啟發嗎?我們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做一件事情,學一樣本領,均應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前進,切不可操之過急,急于求成。否則,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前功盡棄,這與我國春秋時期的那個“揠苗助長”的宋國人有何本質區別呢?莊稼本來應該按自然規律慢慢地長,人把它拔高后,表面看苗頓時長高不少,但結果是必死無疑。我們干事不也應該吸取“揠苗助長”的教訓,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干嗎?竹不開花。它沒有牡丹的高貴,也沒有君子蘭的艷麗它沒有月季的引蝶濃香,也沒有茉莉的誘人清香。竹樸素,不炫耀,不賣弄,因而不為人們所注意,在姹紫嫣紅的春天,則更引不起人們的青睞。但它獨特的美,卻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成為他們的愛物。著名“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不僅擅長畫竹,在生活中還以竹自喻,他曾在《竹》一詩中寫道:“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在這首詩中,鄭板橋巧妙地抓住竹不開花這一特點,表白自己寧愿保持本色,也不愿鉆營取寵的態度,這也是竹的品質的寫照。在春天,竹不引人注目,而在冰封大地的冬天,只有松、梅與之作伴,故人們把松、竹、梅親切地稱作“歲寒三友”。竹能夠抗嚴寒、斗傲雪,它的生命力強。一首題為《題畫竹》的詩中寫道:“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風池。”生動地寫出了竹的旺盛的生命力。竹扎根深。鄭板橋在《竹石》一詩中寫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俗話說“根深才能葉茂”,因此干事一定要打好堅實的基礎,發揚竹的堅勁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篇2
回到家,爸爸媽媽還沒回來,不過我知道,這只是暴風雨的前奏而已。我明明這么努力了,可是為什么還是說我退步了呢?我也有錯,但你們也不能這樣對我啊!看著灰蒙蒙的天,我心里壓抑的委屈,難過,在這一瞬間傾瀉而出。
收回眼淚,我盯著窗外發呆。在一個被遺忘的窗戶角落上,我發現了一只蜘蛛。
蜘蛛很小,看起來剛剛學會織網不久??上x的位置不大好,在窗戶旁邊,而且還要下雨了。
它開始織網,織出的網又細又薄,仿佛風一吹它就會斷似的。偏偏這時刮來大風,風一吹,有下起了雨。蜘蛛網瞬間斷了。
看著這只蜘蛛,我第一次有了同病相憐的感受,瞧瞧,這只蜘蛛多么悲慘!
我本以為它會狼狽的逃走,可結果卻出乎意料,它并沒有逃走,而是毫不氣餒的從新來過。我不禁暗暗嘲笑,這樣努力,有用嗎?
仿佛為了驗證我的話似的,雨越下越大,大顆大顆的雨珠砸在那透明的網上,看的我都于心不忍,它卻不停地織著,一絲一線,這么的努力……
篇3
【關鍵詞】 腹腔鏡; 子宮頸癌; 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子宮切除術; 可行性
子宮頸癌是女性器最常見的生殖器惡性腫瘤,發病年齡多為40~55歲,其次為60~69歲。該病的發生與性生活紊亂、早婚早育及通過傳染的某些病毒(如人病毒HPV16、18型、人類巨細胞病毒和人類瘤病毒等)感染有關[1-2]。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48例子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腹腔鏡下子宮頸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子宮切除術的可行性?,F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48例子宮頸癌患者,納入標準:子宮頸癌Ⅰb1期-Ⅱa期;均進行病理診斷,按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臨床分期標準進行子宮頸癌分期[3]。排除標準:宮頸癌b期甚至b期以上患者;排尿功能方面存在障礙以及進行了放療或化療的患者。將48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24例。對照組年齡31~68歲,平均(48.75±6.43)歲;體重40~78 kg,平均(51.47±7.85)kg;宮頸鱗癌20例,宮頸腺鱗癌3例,宮頸腺癌1例。試驗組年齡32~67歲,平均
(48.65±6.35)歲;體重42~77 kg,平均(51.36±7.65)kg;宮頸鱗癌19例,宮頸腺鱗癌3例,宮頸腺癌2例。兩組患者年齡、體重和腫瘤類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對照組患者行腹腔鏡下子宮切除手術:常規進行腹腔鏡子宮切除術,不保留盆腔神經。(2)試驗組患者行腹腔鏡下子宮頸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子宮切除術:暴露主韌帶,將分離輸尿管,暴露輸尿管和子宮骶骨韌帶。鈍性分離韌帶表面的結締組織,暴露左腹下神經束,切斷宮骶韌帶,注意保留保留輸尿管系膜及左腹下神經束結構。從根部切斷子宮動脈,膀胱淺靜脈,切除子宮深靜脈和周圍脂肪組織,保留盆腔內臟神經結構。在輸尿管頂部將淺層膀胱宮頸韌帶切斷,鈍性分離陰道旁間隙,向宮頸方向牽拉子宮深靜脈斷端,暴露膀胱中靜脈及下靜脈,切斷下腹下叢的子宮支,整體外推含有下腹下叢及膀胱支的神經平面,于距離宮頸約4 cm處將剩余的主韌帶切斷,保留下腹下叢的膀胱支。于膀胱支內側將深層膀胱宮頸韌帶的靜脈叢切斷,注意保留膀胱支的終末段。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陰道切除長度、住院時間、術后治療率及術后膀胱功能差異。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術中及術后情況比較 試驗組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和術后治療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膀胱功能比較 術后試驗組使用尿管8~17 d,
平均(10.5±2.6)d,對照組使用尿管10~23 d,平均(18.2±4.7)d,試驗組拔除尿管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7.023,P
3 討論
當前子宮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且發病年齡逐漸小齡化,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隨著現代醫療水平和人們對生活質量關注度的提高,婦科癌癥患者的生存期不斷延長[4]?;颊呱钯|量與手術方式直接相關,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外科技術的目的是為了保留和膀胱功能,該技術到20世紀90年代開始用于治療子宮頸癌。該技術的應用不但能達到根治子宮頸癌的效果,還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損傷盆腔自主神經功能,且能保留支配膀胱的神經纖維,并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使治療子宮頸癌的效果得到很大幅度提升[5]。
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子宮切除術是通過保留整個“神經平面”達到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目的。手術通過腹腔鏡的放大作用,清楚地暴露視野,詳細了解盆底結構,使盆腔解剖標志及神經的走向更易識別[6]。術中逐步分離和保留左腹下神經束、盆腔內臟神經和下腹下叢,以此建立需要保留的神經平面,使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手術步驟簡單化。實踐證明,保留下腹下叢的膀胱支很容易導致失血和并發癥的發生[7]。在神經平面內側逐一結扎膀胱靜脈,這樣就可以保證根治性手術所需的陰道切除長度的同時可減少出血。既保留自主神經使患者生存質量得到提高,又不影響治療效果是保留盆腔自主神經手術的關鍵[8-9]。保留神經的手術中,因為外側的宮旁組織和部分遠端組織未能完全切除,增加疾病復發危險。但是腹腔鏡的放大作用能使解剖更精確地進行并準確地切除病灶,有效地彌補了這一不足[10]。本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和術后治療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頸癌有效可行,優于腹腔鏡下子宮切除手術,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陳勇,李燕,徐惠成,等.腹腔鏡下保留盆腔植物神經的解剖性廣泛性子宮切除術37例臨床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9,44(5):359-363.
[2]魏偉鋒,吳成勇,楊海坤.腹腔鏡廣泛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1):31-32.
[3]佟麗,房立琴,趙曉娟,等.宮頸癌的預防及早期診斷[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112-113.
[4]文仲勇,黃詩敏,黃浩,等.腹腔鏡下系統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廣泛性子宮切除術的比較研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1(10):875-878.
[5]盧艷,姚德生,莫凌昭,等.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平面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的初步臨床研究[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2,17(4):347-351.
[6]李麗.93例廣泛性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后膀胱功能恢復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4):54-55.
[7]羅岳西,伍燕,劉先平,等.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近期療效觀察[J].西部醫學,2012,24(12):2365-2367.
[8]龍穎,姚德生,高琨,等.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治療宮頸癌的臨床研究[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0,15(12):1083-1088.
[9]朱前勇,郭偉平,申沛,等.腹腔鏡下系統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廣泛性子宮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38例[J].重慶醫學,2011,40(21):2128-2130.
篇4
心房顫動是胸外科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雖然較少造成致命性危害,但卻造成血液動力學不穩定甚至低血壓,使患者監護室停留時間和住院時間延長,甚至會造成腦栓塞等嚴重并發癥。胸外科術后房顫發生的機制并不明確,本文通過對心率變異性在房顫發生前的變化,研究自主神經系統在胸外科房顫發生機制中可能的作用。
一、資料與方法
1.病例選擇本研究經251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認可,入選病人簽訂知情同意書。我們選擇在2007年至2013年之間進行肺切除術的60歲以上的281患者進行研究,排除指征包括術前非竇性心律、口服Ⅰ類和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或靜脈應用地爾硫卓類藥物,因為這類藥物會降低房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簽署了同意書但手術為開胸探查、肺楔形切除術或肺段切除而導致房顫發生危險性降低的患者也排除在外。術前服用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術后繼續服用,避免中斷;術前因為高血壓或冠心病服用鈣離子拮抗劑的患者術后第1天重新開始服用。所有的手術均為同一名有經驗的外科醫生進行標準化的手術操作,麻醉為同一名麻醉醫生進行麻醉,術后給予靜脈內鎮痛治療。
2.房顫的診斷及檢查病人進入監護室后進行96h的動態心電圖監控,此項研究的終點是新發生的持續大于30s的房顫,房顫的診斷通過記錄術后96h內的Holter記錄診斷。我們檢查第一次房顫發生時的心電圖記錄,因為這時沒有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治療而影響我們的檢查結果。在這281例病人中,有48例患者出現房顫,發生率17.1%,選擇其它符合標準而年齡與性別相匹配的沒有發生房顫的48例同期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研究。
3.動態心電圖的心率變異性分析心率變異性分析由北方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電圖室完成。雙重導聯心電圖記錄通過Marquette8500Holter記錄儀記錄。從術后進入監護室開始連續記錄72~96h,然后將數據輸入Marquette8000掃描儀進行自動數據分析,信號采集在128Hz,并由一名經驗豐富的心電圖分析師和心內科醫生進行校正分析。當分析心率變異性指標時,只應用正常R-R間距進行心率變異性分析,剔除期前收縮前后的RR間距及所有比前一個R-R間距延長20%以上的RR間距,計算并顯示心率變異性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資料。分析房顫發生前2h的心率變異性以及未發生房顫患者相對應時間窗的心率變異性。時域指標:①總體標準差(SDNN):房顫發生前2h所有正常竇性心律R-R間期的標準差,單位ms,反映自主神經功能整體的變化;②差值均方根(RMSSD):全程相鄰NN間期之差的均方根,單位為ms,用于反映快變化成分的大小;③PNN50:相鄰NN間期相差大于50ms的個數占總心跳次數的百分比,描述心動周期的逐博變異,是心率變異性中快速變化成分。頻域指標:①高頻帶(HF):0.15~0.4Hz,它反映迷走神經調節功能,與呼吸性心律不齊有關;②低頻帶(LF):0.04~0.15Hz,與壓力感受器反射系統的活動有關,反映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的復合調節功能,某些情況下可反映交感神經張力;③低頻帶和高頻帶的比值(LF/HF):反映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的均衡性。頻域分析用快速傅立葉轉換方法獲得心率功率譜密度,并分析低頻成分、高頻成分及低頻與高頻比率并將具體值轉化成自然數的對數以LnLF、LnHF表示。4.統計學處理各心率變異性指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對比研究用房顫發生前的4個時間點進行配對t檢驗,分別在房顫發生前5min、30min、60min、120min。統計使用SPSS11.5軟件包完成。所有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臨床情況的比較48例發生房顫的患者和未發生房顫的患者兩組之間的臨床特點、手術方式等無差別(表1)。房顫發生前5min房顫組患者心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3±16vs.82±15bpm,p=0.03),房顫發生前2h房顫發生的病人平均房性早搏的次數明顯多于對照組(395±521vs.27±59,p<0.0001),室性早搏的次數也明顯高于對照組(30±67vs.7±21,p<0.0001)。術后無心肌梗死的發生。
2.心率變異性時域指標的比較房顫患者RR間期明顯低于對照組,而總體標準差、差值均方根、以及PNN50等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率變異性指標在房顫組和對照組有明顯的差異,房顫發生前5min,反映迷走神經張力的時域指標SDNN、rMSSD、pNN50房顫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表2),表明迷走神經張力明顯增高。
3.心率變異性頻域指標的比較房顫發生前2h內的4個時間點,房顫組的HF和LF與對照組有顯著不同,在房顫發生前5minHF、LF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LF/HF比值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3),表明迷走神經張力在房顫發生前存在反彈性增高。
三、討論
心房纖顫是胸外科肺葉切除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因此在預防性治療的研究中治療效果也不盡相同。近些年來大量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心臟自主神經系統在房顫的啟動和維持中占有重要作用,過度活躍的心臟自主神經系統是啟動和維持房顫的起因。研究表明部分有器質性心臟患者陣發性房顫的發生是由交感神經介導的,而部分非器質性心臟病患者陣發性房顫是由迷走神經介導的。盡管存在某些局限性,但使用心率變異性來區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心臟的影響已經被廣泛使用,是臨床評估自主神經對心率調控作用的客觀指標,時域指標主要反映迷走神經張力,而頻域指標反映迷走神經/交感神經平衡的參數,其中HF反映迷走神經張力,而LF反映交感神經張力或交感/迷走神經平衡。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在胸外科術后發生房顫的患者在房顫發生前2h心率明顯增快,而反映迷走神經張力的心率變異性的時域指標SDNN、rMSSD、pNN50和頻域指標HF在房顫發生前均有明顯的升高,而反映交感神經/迷走神經平衡性的指標,只有在房顫發生前5min明顯降低,表明房顫發生前2h迷走神經張力在高交感神經張力背景下持續增高,在房顫發生前5min迷走神經張力超過了交感神經張力,交感/副交感神經的平衡向副交感神經方向傾斜。心率變異性在房顫發生前2h的變化表明在胸外科手術后交感神經強烈激活的背景下存在迷走神經的激動反復增強或競爭,這種競爭可能是導致胸外科術后房顫發生的重要機制。
交感神經興奮可提高心房肌的自律性,可能誘發房顫的發生。刺激迷走神經可縮短心房肌細胞的動作電位時間,并使激動傳導的波長縮短,這樣心房組織可同時容納更多的折返環,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還可增加心房有效不應期的離散度,有利于折返環的形成。房顫常由起初的一個房性早搏激發,之后產生更多的折返循環,房顫一旦形成,心臟可產生電生理和結構方面的變化,這些改變可維系房性心律失常的延續,當房性心律失常被終止,這些改變還可引起房顫的復發。在研究中我們發現術后發生房顫的患者房性和室性異位節律的次數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推測在胸外科肺切除術后交感神經強烈激活可能促進了迷走神經反彈性張力增高而引起房顫發生。早在1909年Rothbeger就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刺激迷走神經可將房撲轉化為房顫。Zimmermann等研究發現肺靜脈局灶性心房顫動的發生主要依賴于發作前迷走神經張力的增高。Yoshida觀察到環肺靜脈隔離術后,顯著的迷走神經損傷發生在3~6個月后,并且有助于預防晚期房顫的復發。推測消融術后通過迷走神經去神經支配,抑制房顫的觸發機制,可能會讓心房重構逆轉,預防房顫的長期復發。Pappone等提出通過短暫的迷走神經損傷效應,逆轉房顫誘導的點解剖結構,可能會有助于預防房顫的復發??梢娒宰呱窠浽诜款澋陌l生中有重要作用。我們目前的研究中發現在房顫發生前5minLF/HF的比值房顫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與迷走神經的激活相一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組之間的變化并無顯著性差異,可能與交感和迷走神經張力平行性增高有關。
篇5
1、北京的春節第八自然段主要寫: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放著昨夜的爆竹紙皮,全程都在休息。
2、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過節的盛況,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人們的各色活動豐富多彩。
3、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的是這樣熱鬧、開心,字里行間都彌漫著滾滾的年味。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關鍵詞:嚴羽;論詩;自信氣質;主觀精神
中圖分類號:1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02(2012)01-0117-06
《滄浪詩話》是一部具有完整理論體系的詩話著作,反映出嚴羽深厚的學術修養和寶貴的探索精神,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該書在眾多詩話中脫穎而出,不僅開啟了明清“神韻”說、“格調”說和“性靈”說,成為諸多理論家立論的基石和效法的經典,并且在問世后的數百年里“一石激起千層浪”,導致錢謙益、馮班等人的激烈批判和猛烈攻擊,可謂歷經磨難,命運多舛。因存在一些稍顯武斷甚至過激的看法,以及部分并未明確的概念、觀點等,《滄浪詩話》具有極大的闡發空間,使之歷來備受關注并引起諸多爭議,時至今日,這部頗有特色的詩話著作仍然引起了學者們從不同角度的深入探討和廣泛爭鳴。筆者以為,《滄浪詩話》之所以能給歷代讀者留下鮮明而獨特的深刻印象,原因不僅在于其詩學觀點的思辨性和詩學體系的完整建構,更在于嚴羽論詩體現出的自信氣質與主觀精神,這二者是其著述的整體風格和綜合表現。這里筆者結合嚴羽論詩所處的時代環境、文化氛圍及其具體觀點等,從心理學、人格學及話語表達的角度來進行剖析。
一
不論泛讀還是研究《滄浪詩話》,我們都會深深感受到嚴羽論詩時那種自信氣質。他絕不迷信權威,敢于大膽破除世俗陳腐之見,公然向那些廣有影響甚至被尊為經典的理論觀點提出挑戰。在全書五篇中,嚴羽論述具體問題時所顯示出的自信,似乎真理在握,無可挑剔;他批評文壇流弊時的姿態、口氣,往往使論敵感到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體現出一種氣吞山河的氣勢。
概括來說,嚴羽論詩的自信氣質大致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闡發具體觀點時,他非常自信,絕不含混,顯得把握十足。如在《答吳景仙書》中他說:“仆之詩辨乃斷千百年公案,誠驚世絕俗之談,至當歸一之論?!彼_信自己的理論觀點必將是空谷足音、不刊之論。不容置辯,這與傳統儒家倡導做人、言行應保持謙卑之風是格格不入的。但從這種主觀性的、非常自信的言辭來看,嚴羽的確是很外向和狂放的詩人理論家。
二是在他闡發觀點時,在不同細微地方所使用的遣詞、語氣,也是非常自信的,絕不拖泥帶水。且看:
“學者須從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義,……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p>
“夫學詩者以識為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p>
“工夫須從上做下,不可從下做上,先須熟讀楚辭,朝夕諷詠,以為之本?!?/p>
無需多引,僅從這幾句中嚴羽使用的“須”、“惟”、“一味”、“乃為”等詞匯絕不含糊來看,他的語氣是極其肯定的自信。再如:
“……漢魏五言皆須熟讀;……謂之向上一路,謂之直截根源,謂之頓門,謂之單刀直入也?!?/p>
一連數個“謂之”,以一種一瀉千里的氣勢顯示出對自己話語的確定不移。又如:
“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蓋寡也。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然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其至?!?/p>
后人據嚴羽論詩的自信氣質和語氣口吻,標點用“!”是很恰當的?!拔弊诛@示出嚴羽對李杜詩風的極度推崇;而用雙重否定――“非……不能……”,則把觀點的唯一合法性推向了極致,也顯示出很強的思辨性。
三是表現在批駁那些在他看來入門不正、立志不高者所顯示出的不屑一顧:“則是見詩之不廣,參詩之不熟耳……倘猶于此而無見焉,則是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識,不可救藥,終之不悟也。”這種論述還有很多。許志剛先生認為:“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式的論述,往往表現為對自己理論觀點的斬釘截鐵式的闡述?!薄八肯聰嘌?,給人以不容置疑,無可商量的感覺?!彼麍孕抛约豪碚摰纳羁膛c正確:“李杜復生,不易吾言矣。”嗍其言外之意是只有那些藝術修養極高的詩人和理論家才能和我對話,即便是李白、杜甫仍在,也無法改變我的思想和觀點!
二
嚴羽何以在《滄浪詩話》中能自始至終保持這種自信?或者說,這位詩人理論家何以具有如此強烈的學術自信?我認為,嚴羽話語表述和理論建構所體現的強烈自信,與其個性基因及文化培育密不可分。
從許志剛先生根據嚴羽全部詩歌勾勒出的嚴羽生平年譜與人生軌跡來看,嚴羽出生于名門望族,自幼就有一種“少小尚奇節”的個性。他深受縱橫家的影響,自謂:“平生錯負縱橫策?!鼻髮W時就不單純滿足于跟老師學習科舉考試的枯燥內容。他讀書涉獵范圍極廣,尤其喜歡戰國時代縱橫家著述。他學習劍術,經常佩劍在身,一身英風劍氣。正是縱橫家的思想和喜好賦予嚴羽自幼“尚奇節”而自信有為的獨特氣質。此后無論是在社會交往、朋友聚會中,還是詩歌創作與學術切磋中,甚至在人生道路的輾轉和拼搏進取中,嚴羽的個性都是非常鮮明和突出的,都表現出強烈的自信。他性格豪爽、慷慨,不拘小節,具有“隨緣放曠,任性逍遙”和風流倜儻的特點,嚴羽的這種性格特征必然會體現在其生活交友以及詩論和創作中,成為他學術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縱橫家思想對少年和青年時期的嚴羽影響是相當深遠的,奠定了他一生創作、論詩和做人的基本底色:一身英風劍氣,不懈地追求著人生的理想,以張揚的個性,求得自我價值的實現。此外,嚴羽的這種自信氣質還來自于佛教特別是禪宗思想的啟發與熏陶。應該說,佛教和儒學因各自理論主張的不同和修煉方式的差異,對人心靈的熏陶和人格的構建是不同的。儒家文化講究持之以恒的修身,要克己復禮,而禪宗在論道、求悟時往往巧斗機鋒,妙參公案,這個過程中是沒有權威可言的,是近乎對權威崇拜的解構。誰參透了禪機,誰就是悟道的高僧或佛法的傳人。從嚴羽對臨濟宗的推崇,我們可以看到嚴羽與臨濟宗在思想深處的聯系。而此派之掌門人義玄公然提出,具備大善的僧人要敢于毀佛毀祖,指陳天下是非,還要敢于排斥三藏教。應該說,這在中國千余年信奉權威的社會中,是一股進步的思想潮流。這種敢于反抗傳統的思想對于嚴羽有著深刻的影響,是與嚴羽善于獨立思考和求新的氣質相吻合的。
不單這種外部文化環境給嚴羽思想以深刻影響,他求學過程中從老師身上獲取的精神氣質也許更為直接。據載,嚴羽“嘗問學于克堂包公”(朱霞《嚴羽傳》),包揚是嚴羽的老師,曾先后師從陸象山和朱熹。
在他進入朱熹門下前,曾對朱熹進行了猛烈的攻擊,競公然指責這位儒學大師只知“讀書、講學,充塞仁義”。他進入朱熹門下后編輯老師語錄時,又把自己平時常說的“書為溺心之大井”一句,作為朱熹的話混入“饒后錄”中。這里作為嚴羽的老師包揚身上至少有兩點對嚴羽的思想氣質和行文習慣有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一是包揚反對成為書袋子,不主張人成為“兩腳書櫥”。嚴羽論詩時針對江西詩派一味習古、擬古,從書中尋找典故獲取法式的做法有觀點鮮明的批判,強調作詩的“別才”、“別趣”,只不過他更加辯證罷了。二是老師在否定讀書的言論中大膽地蔑視和否定權威,甚至把自己的話插入朱熹教誨中,這在當時是“大不敬”的。嚴羽長期在包揚這樣的老師門下求學,必然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潛在的影響:即敢于叛逆和質疑,敢于彰顯自己的個性,敢于堅持自己認為是正確的東西,哪怕被孤立和嘲諷也絕不動搖。我們從嚴羽論詩的風格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那種勝券在握、在論敵面前絕不萎縮、咄咄逼人的氣勢,感受到他對自己詩學觀點的絕對自信。
在中國上千年的詩歌發展史上,論詩中極度自信者,嚴羽并非第一人。早在魏晉六朝時期,鐘嶸就是一個頗有自信心的文論家。在具體論述中,鐘嶸對于自己的觀點是堅定不移的,而在對自己詩學進行自我評價時卻流露出一種謙恭之態:“嶸之今錄,庶周旋于閭里,均之于談笑耳?!笨梢?,鐘嶸并不像嚴羽那樣蔑視權威、咄咄逼人。嚴羽的絕對自信,不符合儒家講究謙虛做人的傳統,甚至讓很多正人君子難以接受和認同。
不過,嚴羽的這種自信是建立在嚴肅思考基礎上的學術堅守,是一個理論家希望自己觀點得到社會傳播和認可的正常心理。他主“妙悟”,倡“興趣”,強烈認同盛唐“氣象”的詩風,并不是隨意的。他自幼廣泛的閱讀和廣博見識,他對古代詩歌研讀的深厚積累,正如他的好友戴復古所說“風雅與騷些,歷歷在肺腑?!睂磐駚聿煌娮鞯谋容^,對文學史的了如指掌,使他能夠從中鑒別優劣,區分高低。他對詩歌創作的評價不是即興之辭,總而言之,而是采取了辯證的態度。如對杜甫詩“杳杳東山攜漢妓,泠泠修竹待王歸”的質疑(他認為杜甫絕句常用對偶,推斷“攜漢妓”應為“攜妓去”方能和“待王歸”相配),以及他對王安石編輯《百家詩選》選詩失當提出的尖銳批評,都是憑借著自己的悟性和理解,來進行考證和判斷的,并沒有提供學理性的證據。他推崇經典但絕不盲從和迷信,在他身上,可以看出一個詩人兼學者應有的對學術觀點和個性見解的堅持。這是一種寶貴的素養和難得的品質。
但問題是,強烈的自信是需要把握好“度”的,過之則成了自負和狂妄。嚴羽對于他認為是正確無疑、獨一不二的詩學見解,是堅信不疑的。他的自信主要表現在理論構建而非創作實踐上,論詩是他的長處,他有自信的氣質,有開闊的視野,有獨特的發現,他敢于發出石破天驚之語,也敢于公然對抗所謂權威和世俗;但就創作而言,他卻流露出少有的謙虛之辭。在答復繼叔吳陵時,他說:
“仆于作詩不敢自負,至識則自謂有一日之長,于古今體制若辨蒼素,甚者望而知之。”
客觀來說,嚴羽的詩歌創作并沒有取得與其詩論一樣突出的成就,有很多擬古的痕跡,他在創作上的自我認識還是很清醒的。但在詩歌鑒賞上,他無疑是杰出的;在詩歌批評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這段話,是他真性情的坦率告白,是文如其人的真實流露。他沒有絲毫的掩飾,顯得真誠而率性。
三
自信氣質是嚴羽學術個性的展現,是一種蓬勃的生命力的流露。中國古代的文藝理論家往往首先是鑒賞家,基于對作品文本的直觀感受,提出自己的詩學主張,是一種即興式的、感悟和直覺式的詩學觀,是閱讀過程中的一種感悟,充滿詩性智慧,不乏真知灼見。這與清代講究考據和小學的研究方式截然不同,也和當今西方文化影響下的嚴密推理和論證的風氣大異其趣。與嚴羽論詩體現出的自信氣質相伴隨的是其強烈的主觀精神,有一種無須考證的玄妙和神秘。
這種主觀精神首先表現在嚴羽論詩方式中。如上所引,他讀杜甫詩時,只是憑借著自己的理解認為應當怎樣,更多是對自己閱讀經驗和審美感悟的自信,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又如他對那些創作成就不如杜甫的前代詩人,就直截了當的憑借自己的理解來提出修改意見。如他認為謝眺的《新亭渚別范零陵》應由十句改為八句,刪除了其中的七、八句后,“尤為渾然”。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從陸機、劉勰到司空圖,從嚴羽再到葉燮等文藝理論大家,首先是基于詩人的身份,他們對詩作具有特殊的感受力和獨特的審美發現,然后將一己之思“點鐵成金”地上升為理論表述,成為中國古代文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個個光輝閃耀的浪花。這種文化環境下產生的諸多詩學理論――從孔子“興觀群怨”說到鐘嶸的“詩味”說,從劉勰的“風骨”說再到殷瑤的“興象”說等等,無不體現出非常鮮明的主觀色彩,這在嚴羽建構自己的詩學理論體系時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對此前歷代詩人的詩作是了然于胸的,對一切符合他的“興趣”、“妙悟”和“入神”等詩歌創作主張的詩作,大加贊賞;他對論敵江西詩派甚至四靈詩派的批駁也是以此為準則的。他希望言直道見,表現出“雖得罪于世之君子不辭也”的氣概。
嚴羽論詩的主觀精神不僅表現于論詩方式和操作層面上,也體現在他的一系列詩學理論話語上,尤其是“興趣”說與“妙悟”說。嚴羽反對以文字、才學、議論為詩,主張詞、理、意、興的融混合一,使詩歌具有一唱三嘆的余韻。在他看來,作詩的關鍵在于敏銳的先天感受力,在于以“妙悟”為標準的對生活美和詩藝的把握。他追求以“興趣”為主,以“妙悟”為主的詩的整體美、意境美,認為“盛唐詩人唯在興趣”,即講究運用形象描繪出作品中的詩情畫意,讀者能夠從中感受體會到詩的某種韻味。其中,“興”和“趣”在古代文論中常常單用,嚴羽在繼承鐘嶸和殷瑤詩學觀的基礎上將二者有機融合,但又有所揚棄和變革,使之成為詩學中具有創新意義的理論范疇。而他自己在創作中也非常注重詩歌興趣、意境的營造。而“興趣”、“妙悟”,都是極富主觀意味的詩學觀點。
對于“無跡可求”詩境的追求,嚴羽借鑒禪宗術語,以禪喻詩,提出妙悟、悟人說,即接受主體通過對藝術作品的反復品鑒、不斷玩味而達到心領神會。但這并非嚴羽獨創,江西詩派也談及識、悟和致悟之法,不過二者著眼點不同,差異很大。兩相對比,嚴羽論詩的主觀精神更為強烈。江西詩派認為“學”而要“悟”:
后山(陳師道)論詩說換骨,東湖(徐府)論詩說中的,東萊(呂本中)論詩說活法,子蒼(韓駒)論詩說飽參,人處雖不同,然其實皆一關旎:要知非悟入不可。(曾季貍《艇齋詩話》)
博學多參,工夫歷練,這“學”而得“悟”是相對于實踐的,比較客觀,加之提出了學的方向:煉字、用典、押韻等,對于學詩者來說就比較容易了。嚴羽之“悟”又如何呢?且看:
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
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一知半解之悟。漢魏尚矣,不假悟也。謝靈運至盛唐諸公。透徹之悟也;他雖有悟者,皆非第一義也。
如果說江西詩派之悟側重于法式的學習,嚴羽之“悟”則首先關注的是詩人主體,其藝術修養、審美趣味和獨特感受。這里嚴羽是從詩歌創作的特征著眼,強調作詩時那種排斥一切理性因素,天籟自然、任由心發的情感狀態。妙悟完全依靠瞬間的興感神會,這是一種非常主觀的、甚至難以用語言描述的詩學觀,與江西詩派相比就顯得非常迷離和神妙了。詩人之悟參差不齊,則詩作水平高下、優劣各異,這完全取決于詩人創作時“悟”的程度,或悟之深,或悟之淺,或悟之透徹,或悟得一知半解――這種“悟”具有極強的主觀色彩,是一種不可言說的審美體驗,是純粹個體式的感受,是一種“佳句縱橫,若不可遏,宛若神助”(皎然《詩式》),興感神會的直覺式思維。
四
就如何獲得妙悟,嚴羽提出醞釀、熟參說,相比江西詩派也主觀得多,缺少可操作性。江西詩派強調在博學的基礎上“悟入”,強調“悟”之前長時期的工夫歷練。如黃庭堅認為詩歌創作的過程,必須是由學習、臨摹古人作品人手,而終將出神入化,自成一家:
然學書時時臨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書細看令入神,乃到妙處,唯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這是在具體教給人們如何去讀書去積累,相對而言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尤其適合初學者。呂本中也格外強調工夫、勤奮和專注,實實在在地指引人們如何去作詩。他們講“參”時強調精錘苦煉,提倡的是一種漸悟,比較具體和明確,體現了學習的普遍規律,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學詩方法(盡管這種學詩的方法過于嚴謹和理性而有損詩性的獲得)。相比而言,嚴羽所講的“參”就顯得有些形而上學了:
工夫須從上做下,不可從下做上。先須熟讀楚辭,朝夕諷詠以為之本;及讀《古詩十九首》、樂府四篇、李陵蘇武漢魏五言,皆須熟讀。即以李、杜一集枕藉觀之,如今人之治經,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醞釀胸中,久之自然悟入。
這里,嚴羽具體列出了他極度推崇的符合“興趣”觀的詩人和作品,參遍諸家,廣泛博取。但其悟是與禪宗的頓悟相通的,不太講究具體之法,是在一定范圍內的主觀感受和體驗,是不受太多條條框框限制的“醞釀”于胸,時至則心融,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它與江西詩派言“悟”有相似之處,即都高度重視對前人作品的長期學習,達到深刻的領會與把握。但嚴羽之“悟”主觀色彩更濃厚,更顯著,偏重于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是一種在審美過程中不斷感受和受熏陶的過程,沒有具體而明確的方法,可操作性也不強。在“參”什么上,嚴羽說:“須參活句,勿參死句?!本烤故裁词恰盎罹洹?,什么是“死句”,這些都是主觀判斷、沒有定準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嚴羽是從培養創作主體藝術修養的角度來論詩的,其詩論具有很強的詩性色彩。
當然,嚴羽論詩的主觀精神在《滄浪詩話》中遠不止此,可謂無處不在。嚴羽是一個詩性氣質很濃厚的文論家,他在建構詩學理論時必然表現出很強的主觀色彩,依據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做出各種評判。他首先占據了“興趣”和“妙悟”的高地,將盛唐詩歌作為高峰,推舉李杜詩篇作為經典,然后拿歷代詩歌和詩人與之對比。他始終以“盛唐氣象”這把尺子來衡量不同詩派和作品。即便他給此前不同朝代詩作及詩人區別等級,定下優劣時,也都是以此為標準的,他論詩的主觀色彩達到了極端。連同其無與倫比、咄咄逼人的自信氣質,其主觀精神就格外彰顯,其詩論也由此獲得了振聾發聵的文壇轟動效應。
嚴羽論詩的主觀精神與其自信氣質一脈相承,是對中國文學批評諍性傳統的繼承和弘揚。他在當時的時代條件下敢于提出如此具有價值的詩學理論,并引發后世不斷地闡發、質疑和批駁等,也和其論詩的主觀精神密切相關。強烈的主觀色彩使他的某些命題并不是那么嚴謹,甚至前后矛盾,難以自圓其說。而嚴羽的學術姿態卻是堅守立場而毫不退縮,可謂理論探索上值得欽佩的真正斗士。
五
在中國古代眾多理論家中,嚴羽絕對是個性極其鮮明、對自身理論見解極其自信的獨特的“這一個”。用傳統的“文如其人”說來形容他毫不為過。從他的求學環境、成長經歷和所受影響來看,嚴羽以如此口吻和姿態論詩絕非意氣用事,他的詩歌創作體現出的志向情操,與他的詩學理論所表述的見解和主張以及語氣口吻是一致的。嚴羽從個人生活情趣到人生態度,就是這樣一個率性和睿智的人,他對文壇弊病犀利地直陳其辭,對作家作品的尖銳批判,對詩學詩風的經典評述,對詩學獨行機杼理論主張的探討,對前代傳統的直觀感受,等等,都是他自信氣質的多元色調。他自信而不自負,他在理論表達和話語表述上顯得有些真理在我、勝券在握的意味,也有些舍我其誰、任君評說的風范。但我以為,這恐怕不在于他想通過此種看似極端的方式來提高知名度,引起詩壇的關注(如此觀點未免有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也非特意地為了標新立異。應該說,這都是他為人、生活、創作、論詩的自信氣質的真實表現,是一種發自肺腑的真情流露。
文學藝術本身就是一個需要主體充分發揮個性、施展才華的領域,詩學理論探索也是需要發揮主體才智、張揚個性,更離不開必要的銳氣和勇氣,需要有開拓的精神和創新的追求。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嚴羽的自信氣質顯示了一個理論家可貴的探索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其自信氣質是對理論創新的一種堅持,是一種不可阻擋的銳氣。正是這種自信氣質奠定了他論詩的底色,托起他詩學理論探索的主觀精神。
嚴羽的詩學理論承傳了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詩性傳統和直觀感受的一面,但又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他以“悟”為理論本體、以“興趣”為詩本體、以“入神”為最高藝術境界建構其完整而嚴密的詩學體系,區別于松散式和隨感式的詩學風格。其論詩體現出的強烈主觀性,也是他倡導性情、張揚意境詩學觀的必然。從理論內在本質來說,這種主觀精神和他的諍性理論主張息息相通。嚴羽主張興趣,倡導妙悟,推崇“無跡可求”的盛唐氣象等,是力圖使被理學壓抑的情感復蘇起來,還原此前詩歌吟詠自然性情、抒發真摯感情的本性。這種詩學觀力主情性本體,主觀色彩濃厚,是不能受太多束縛和壓制的。他論詩方式和具體觀點中體現出的主觀精神,是對傳統詩性文論的繼承,也是他學術個性的重要表征。一個想表達深刻思想、在理論上有所建樹的人,一個具有詩人氣質的理論家,一個深受禪宗頓悟和主觀心性之學影響的人,不可能在論詩時表現出純粹的客觀和嚴謹的推理來。正是嚴羽論詩這種主觀精神使其許多詩學范疇具有相當大的主觀闡發空間,也引發了后世不斷的爭鳴,一次次把他推向時代潮流的風口浪尖。
參考文獻:
[1]錢振鍾,謫星說詩[M]馮班,嚴氏糾謬[M],轉引自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10.284
[2]蔣述卓等,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學術研究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349.366.任先大,20世紀國內嚴羽研究述評[J],甘肅社會科學,2006,(3)
[3]許志剛,嚴羽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277
[4]嚴羽,答吳景仙書[M]
[5]嚴滄浪先生吟卷卷三[M]
[6]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七[M]
[7]宋元學案卷七十七[M]
[8]鐘嶸,詩品?總論[M]
[9]戴復古,石屏詩集?視二嚴[M]
[10]嚴羽,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M]
[11]嚴羽,滄浪詩話?考證[M]
[12]查清華,主識?悟入?忌俗[J],南昌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0,(1)
篇7
一、心臟自主神經分布
釋放于交感神經末梢的去甲腎上腺素和來自腎上腺的腎上腺素都作用于心臟的α、β腎上腺素能受體,心臟β受體的密度高于α受體,β受體對心臟的支配占優勢,其中又以β1受體為主,在心室肌尤其如此。迷走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作用于心肌的M受體。各受體根據其分布和功能的不同又可進一步分為若干個亞型。
心室肌的交感神經纖維分布在心外膜下,迷走神經在通過房室溝后在心外膜下走行1~2 cm,然后進入心內膜下。心室肌迷走神經纖維的分布特點使其容易受缺血損傷的影響,如心絞痛、心內膜下心梗時,缺血區迷走活動減弱,交感活動增強。在透壁性心梗,梗塞區遠端交感和迷走神經均受損,形成去神經支配的高敏狀態,表現為心室肌不應期縮短和興奮性增強,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1]。
二、β腎上腺素能受體對心肌電活動不穩定性的影響
間接作用是對心肌氧代謝的影響,心率增快、代謝增加以及心臟前后負荷的改變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狀血管收縮(尤其是當有血管內皮損壞時),進一步影響心肌血供[2]。直接作用是對心臟電生理特性的影響,通過細胞內腺苷酸環化酶和蛋白激酶的介導,使鈣離子分布不均勻,心肌復極離散度和電活動不穩定性增加。可表現為心臟起搏點從竇房結移至房室交界區,P波形態改變、P-R間期縮短、蒲氏纖維興奮性增強、早期后除極增加[3]、QT間期延長、TQ段下降(急性心肌缺血時容易形成折返)、心室顫動(室顫)閾值下降等[4]。星狀交感神經節切除術作用相反。
三、α腎上腺素能受體的作用
α受體興奮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冠脈血流下降,影響心肌血供[5]。生理情況下,α1受體興奮通過對細胞膜離子通道的調節,使心肌興奮性下降、不應期延長,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心肌缺血時,局部兒茶酚胺聚集、α1受體密度增加,使α1腎上腺素能受體作用增強,以及心肌對α1受體作用反應的不一致性都可引起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α1受體在其他病理情況下的作用仍然不清楚[6]。
四、交感和迷走神經的相互作用
交感和迷走神經對心臟的作用是相互影響的,這種相互影響可發生在神經心肌突觸連接前后不同水平上。分布接近的交感和迷走神經末梢是其產生相互影響的解剖基礎。在突觸連接前,乙酰膽堿激活M受體,抑制鄰近交感神經末梢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而乙酰膽堿的釋放也可被連接前迷走神經末梢α1受體所抑制[7]。神經肽Y和去甲腎上腺素一起存在于交感神經的末梢,交感神經興奮時和去甲腎上腺素一起釋放,對乙酰膽堿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都有抑制作用[8]。突觸連接后的相互作用發生于心肌細胞水平,主要機制是心肌細胞膜上交感和迷走神經受體激活后對腺苷酸環化酶的相反調節作用,決定了心肌細胞內環-磷酸腺苷(cAMP)的水平,cAMP是調節細胞離子泵、影響心肌除極和復極過程的重要活性物質。
五、自主神經對心率的影響
正常人固有心率高于休息時的心率表明,休息時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支配占優勢。心率常被作為衡量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的指標,但近來的研究表明,自主神經對心臟不同水平的支配是不一致的[9]。同樣的心率,心房、心室肌不應期和房室結傳導功能可有很大的差異;如急性下壁心梗時,竇性心動過緩和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并不總是同時出現。迷走神經對心率的影響與迷走興奮到達心動周期的時相有關(時相-反應曲線),在心動周期不同時相到達的迷走興奮,可使下一個竇房結除極明顯延遲、輕度延遲或提前[10]。因此,連續適時到達的迷走興奮可使心率越來越慢,也可使其越來越快。交感興奮拮抗迷走興奮的作用,也可通過影響竇性心動周期而改變迷走神經在心動周期中的作用時相,使迷走興奮對心率產生不同的影響。
六、自主神經對心臟房室傳導的影響 ;
迷走神經的優勢支配作用在房室結不存在,雖然迷走神經對房室結的作用也與迷走興奮到達心動周期的時相有關,但同一個體的竇房結和房室結迷走神經時相-反應曲線并不相同,迷走興奮所引起的心率(AA間期)和心房希氏束間期(AH間期)變化可完全不同。迷走神經對房室結作用的時相-反應曲線可能是心房早搏刺激時裂隙現象的產生機制之一[11]。
七、自主神經對心肌電生理特性的影響
交感和迷走神經活動增強都可使心房肌不應期縮短,迷走興奮使心房肌不應期更加不均勻[12]。兩者在心室肌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乙酰膽堿延長心室肌動作電位時間的作用可被腎上腺素抵消,迷走興奮所引起的心內膜和心外膜不應期延長也可被交感興奮所拮抗。心肌缺血時交感興奮引起室顫閾值下降和心肌電活動不穩定可被迷走興奮抵消,但是沒有交感作用時,迷走興奮對室顫閾值沒有影響[4]。
八、自主神經在臨床常見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1. 心房顫動(房顫):交感興奮使心房肌不應期縮短、迷走興奮使心房肌不應期更不一致都可引起陣發性房顫,即自主神經介導的陣發性房顫[11]。交感和迷走神經介導的房顫有不同的臨床特點。迷走神經介導的陣發性房顫主要見于無器質性心臟病患者,房顫主要發生在夜間、休息時、餐后尤其晚餐后以及飲酒等迷走神經活動增強時,在房顫發作前可見心率減慢呈竇性心動過緩。交感神經介導的房顫多見于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白天尤其早晨發病為其特點,常在情緒激動或運動中發作,發作前有心率的加速[13]。
2. 室上性心動過速(室上速):迷走活動增強可終止或減少室上速的發生,尤其是當房室結是折返環的一部分時。交感活動增強有利于室上速的誘發和持續。
3. 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室性心律失常可在迷走活動增強引起竇性心動過緩(如下壁心梗)或減弱引起竇性心動過速時發生。不同情況下,自主神經對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不同。一般情況下,迷走興奮通過減慢心率延長舒張期供血時間和其負性肌力作用減少心肌耗氧以及對心臟電生理特性的直接影響而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迷走興奮抑制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在急性心肌缺血時較非急性心肌缺血時更明顯,這可能是由于在后者產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梗塞區域神經纖維和受體功能被破壞,減弱了迷走神經的作用[14]。迷走興奮也可抑制非心肌缺血時室性心律失常的產生。
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常伴有心臟迷走神經活動的減弱,表現為心率變異性和壓力反射敏感性的下降。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心梗和心力衰竭患者,心臟迷走神經活動的減弱伴有心臟猝死和總死亡率明顯增加[15]。β受體阻滯劑與迷走神經興奮的作用相近,它降低心梗后死亡率的主要機制是抑制β腎上腺素能受體對心肌氧代謝和心臟電生理特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Inoue H, Zipes DP. Time course of denervation of efferent sympathetic and vagal nerves after occlus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y in the canine heart. Circ Res 1988,62:1111-1120.
2 Verrier RL. Autonomic modulation of arrhythmias in animal models. In: Rosen MR, Wit AL, Janse MJ, eds.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a textbook in honor of brian Hoffman. Mount Kisco, NY: Futura,1990.933-949.
3 Janse MJ, Wit AL. Elect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resulting from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infarction. Physiol Rev,1989,69:1049-1169.
4 Morady F, Kou WH, Nelson SD, et al. Accentuated antagonism between beta-adrenergic and vagal effects on ventricular refractoriness in humans. Circulation,1988,77:289-297.
5 Folts JD, Crowell EB, Rowe GG. Blood flow reduction in stenosed canine coronary arteries: vasospasm or platelet aggregation? Circulation,1982,65:248-255.
6 Lee H, Martins JB. α-Adrenergic receptors and cardiac arrhythmias. In Podrid PJ, Kowey PR, eds. Cardiac arrhythmia: mechanism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Williams and Wilkins, Baltimore, Waverly, 1995:181-194.
7 McGrattan PA, Brown JH, Brown OM. Parasympathetic effects on in vivo rat heart can be regulated through an α1 adrenergic receptor. Circ Res,1987,60:465-471.
8 Warner MR, Levy MN. Inhibition of cardiac vagal effects by neurally released and exogenous neuropeptide Y. Circ Res,1989,65:1536-1546.
9 Inoue H, Zipes DP. Changes in atrial and ventricular refractoriness and in atrioventricular nodal conductio n produced by combinations of vagal and sympathetic stimulation that result in a constant sinus cycle length. Circ Res,1987,60:942-951.
10 Jalife J, Moe GK. Phasic effects of vagal stimulation on pacemaker activity of the isolated sinus node of the young cat. Circ Res,1979,45:595-607.
11 Mazgalev T, Dreifus LS, Michelson EL. A new mechanism for atrioventricular nodal gap-vagal modulation of conduction. Circulation,1989,79:417-430.
12 Tsuji H, Fujiki A, Tani M, et al.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rial refractoriness and the dispersion of refractoriness in atrial vulnerability. PACE,1992,15:403-410.
13 林治湖, 劉少穩. 自主神經在陣發性心房顫動中的作用.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6,24:462-463.
14 Meesmann M, Karagueuzian HS, Ino T, et al. The role of enhanced vagal activity on ischem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harmacologic basis of inefficiency. Am Heart J,1991,121:1703-1713.
篇8
關鍵詞 直腸腫瘤 手輔助腹腔鏡 外科手術 盆腔自主神經保護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087
盆自主神經保留(PANP)是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ME)的重要內容之一,強調了在保證腫瘤學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直腸癌患者術后的排尿和障礙,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1]。本文總結普外科同一專業組應用手助腹腔鏡技術行直腸癌全直腸系膜切除術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探討術中保護盆自主神經的手術技巧。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8月同一醫療小組應用手助腹腔鏡完成的直腸癌全直腸系膜切除術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齡35~72歲,平均年齡59歲。術前均經纖維結腸鏡檢查,取組織病理切片檢驗確診并排除多原發癌;行胸部X線片、腹部及盆腔B超和(或)CT等檢查術前分期;沒有嚴重的合并癥,可耐受腹腔鏡手術。其中高分化腺癌8例,中低分化腺癌17例,黏液腺癌10例。Dukes分期:A期5例,B期19例,C期11例。
手術方法:取平臥分腿位,于正中繞臍切口長約4cm逐層切開入腹,置入手輔助器藍蝶(Lap Disc),左手通過手輔助器進入腹腔,在手輔助下會正中線旁穿刺l0mm Trocar作為觀察孔,于右麥氏點穿刺12mm Trocar作為主操作孔。按照開腹TME入路和模式,超聲刀游離乙狀結腸和直腸系膜及其周圍的系膜組織,遇小血管給予超聲刀固化,遇較大的血管則用鈦夾或尼龍夾夾閉后用超聲刀切斷,并清除周圍的可疑淋巴結。游離系膜后用腔鏡下直線型切割縫合器距腫瘤遠端3cm處切斷直腸,近端從手輔助切口拉出體外,切斷近端腸管。在結腸斷端內置入管狀環形吻合器頭座,手輔助下與遠端腸管作端端吻合。整個手術過程就是沿著盆自主神經走行方向行全直腸系膜切除的過程,全程尋找并保護盆自主神經特別重要。
結 果
本組無手術及住院期間死亡病例。手術時間平均110.0±20.5分鐘,術中出血<150ml。術后1周不能自行排尿為近期排尿功能障礙,術后6周不能恢復排尿功能為遠期排尿功能障礙。本組患者術后近期排尿障礙發生率8.57%,遠期排尿障礙發生率0。男性評價指標為功能和功能。本組患者功能障礙發生率10.53%,功能障礙發生率21.05%。
討 論
手輔助腹腔鏡(HALS)手術作為一種微創手術方式,是結直腸全腔鏡手術的有力補充[2]。它兼備腹腔鏡手術微創和開腹手術直觀的優點[3]。在手輔助器藍蝶的幫助下,引入術者手的操作,可直接接觸擬切除的臟器組織,觸摸常規腹腔鏡手術時難以察覺的微小病變以及重要組織結構的解剖定位標志,減少誤傷;有利于控制出血,避免出血造成的視線不清,使腹腔鏡手術難度降低,安全性提高;手可以更靈巧的協助進行牽引和顯露,避免了器械對組織造成的副損傷。同時在腹腔鏡輔助下,放大了狹小區域內的解剖結構,便于進行精細操作,減少對周圍臟器的損傷。因此,認為HALS技術更有利于保留盆自主神經的全直腸系膜切除術的完成。具有開腹直腸癌TME手術經驗的外科醫生通過HALS手術,完全可以根據開腹手術的入路和模式高質量的完成保留盆自主神經的直腸癌TME手術。
本組病例平均手術時間110分鐘,術后近期排尿障礙發生率8.57%,遠期排尿障礙發生率0;術后功能障礙發生率10.53%,功能障礙發生率21.05%。取得較好效果。掌握直腸周圍間隙和盆自主神經走行的解剖學特點及解剖學標志是保護盆自主神經的前提。術中認清“三個間隙,注意”四個保護“是保護神經的關鍵。
在直腸壁后方與骶骨之間存在3個筋膜層[4]:覆蓋直腸系膜的直腸固有筋膜;骶前筋膜其向上于骶岬處與腎前筋膜延續;梨狀肌筋膜與骶骨骨膜的融合筋膜。在第四骶椎水平,直腸固有筋膜和骶前筋膜融合并向盆腔延續。直腸前方和內生殖器之間存在Denonvilliers筋膜,由前后兩頁組成,后葉與直腸固有筋膜延續,前葉與骶前筋膜延續。因此,在直腸周圍有兩個相連續的筋膜環,直腸固有筋膜和Denonvilliers筋膜后頁組成的筋膜環,骶前筋膜和Denonvilliers筋膜前葉組成的第二個筋膜環。筋膜環把直腸周圍分成直腸后間隙、骶前間隙和Denonvilliers筋膜間隙三個重要間隙,TME手術中理想的外科平面是直腸后間隙環繞直腸擴展,術中認清該平面,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損傷。
根據盆自主神經走行和易損傷部位的特點還要注意4個保護[5]:①保護腹主動脈叢左干。②保護上腹下叢和腹下神經。③保護下腹下叢和盆內臟神經。④保護神經。
總之,熟練掌握局部解剖學特點,術中認清層次,仔細操作是神經保護的前提,手輔助腹腔鏡技術結合手的觸覺反饋和腹腔鏡的放大作用,有助于直腸癌全直腸系膜切除術中盆自主神經的保護。
參考文獻
1 侯寶華.直腸癌全直腸系膜切除術的解剖學基礎.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2,20(1):76-77.
2 鄭民華.微創胃腸外科的發展趨勢與規范實施.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0,13(1):16-18.
3 李明,詹天成,姚云峰,等.手輔助腹腔鏡在結直腸腫瘤手術中的應用.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1,14(5):375-377.
篇9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靈魂”,是學校核心的競爭力,也是優質教育生命根基所在。一所沒有文化的學校就是沒有靈魂的學校,也是沒有品位的學校。作為一位優秀的學校管理者,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創造令全體師生奮發向上、欲罷不能的氛圍,能以學校歷史為基礎,面對未來,立足現在,倡導一種精神,一種傳統,形成一種文化,由此形成“校魂”。
2012年8月,我調入西夏墅中心小學工作。西夏墅中心小學是一所有著80多年辦學歷史的農村學校,學校有教學班34個,學生1581名,在冊專任教師76人,其中江蘇省特級教師2人,市、區級以上骨干老師29人,占38%;中學高級教師24人,碩士研究生2人,大學本科學歷53人。進入這所學校,我在腦海里一直思考:為什么這樣一所偏遠的、簡樸的農村小學,會培育出2位特級教師,培養了這么多的五級梯隊的名師,學校為什么會取得這么豐碩的成果?但與學校教師交流,教師普遍自我感覺并不優秀,感覺學校特色不明顯。那么,這種自我評價不高、優越感不強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們研究認為,歸根結底在于管理者對學校特色的認識不清晰,提煉不準確,以致概念不清,目標模糊,造成諸多誤解。如果在新一輪學校發展中,這些問題理不清,突不出,那么學校就不會再有質的飛躍,更大的發展。學校經過認真思考分析,確立了“弘自立自強精神,育自主自覺生命”的辦學理念,形成全體師生的核心價值觀,從而來形成“自強”文化,推動學校發展。
一、辦學理念的確立基于學校的歷史傳統
縱觀學校發展的歷史,學校在建校過程中,全校師生發揚艱苦創業的作風,堅持自立自強的精神,完成學校硬件建設,建成美麗校園,并獲得了江蘇省模范小學(連續三屆)、江蘇省實驗小學、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榮譽。教師隊伍建設中提升學歷教育,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獲得相應的專業稱號,培育了2位特級教師,學校在同行中被戲稱為培育教師的“黃埔軍?!薄W校的校樹——“青藤樹”,就是西小人的象征。每一位教師都說,常青藤能在艱苦的環境下,不畏懼,不嬌貴,不柔弱,生機勃勃,茁壯成長。傳統的核心——“自立自強”,就是學校長期積淀的學校精神。正是這“自立自強”精神,引領一代又一代西小人奮進和拼搏,西小人在“自立自強”精神的浸潤下,健康成長,穩步前進?!白粤⒆詮姟背蔀閷W校的“魂”。
二、辦學理念的確立基于面向未來
面對新的時代,學校在“自立自強”精神的引領下,我們全體師生將以何種生命狀態呈現,表現出更有時代精神的目標追求呢?
我們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從關注師生個體的成長到關注師生群體的發展,從關注師生個體成功到關注師生群體生命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去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因此,我們認識到,在“自立自強”的基礎上必須培育出“自主自覺”的生命,這才是一種積極的生命狀態,也是一種有意義的生命狀態,更是一種人生要努力追求的生命狀態。尤其是我們加入了“新基礎教育”研究,生命、實踐是“新基礎教育”的核心價值理念,人只有擁有生命的自覺,才會成為主動發展的新人,教育的內涵就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轉型既要秉承“自立自強”的傳統精神,又要在“新基礎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強調人的“主體”意識與“自覺”狀態,關懷生命,讓生命煥發活力,讓全體師生有積極的人生狀態和充滿自信的生命態度,奮力進取的生命過程,在進取中實現人生的價值,享受職業的幸福。這是深入到內心的狀態,更是高層次的引領。
三、辦學理念的確立立足于現在
現在西小師生在傳統“自立自強”精神的引領下,不斷進取,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首先,培育了西小老師特有的潛質,如,責任意識、自主意識、勤儉和樸實意識。其次,學校在發展特色項目上也取得顯著成績,確立的“一動一靜”兩個特色項目,成績斐然。“一動”是乒乓,目前是市特色學校,學校在普及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代表區參加市比賽,也能獲得較好的名次?!耙混o”是書香校園的建設,學校成為全國書香校園基地。最后,培育著西小學生特有的品質,行為規范,舉止文雅,富有個性,畢業的學生得到高一級學校的一致好評。這些為學校的進一步騰飛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篇10
昆山正儀中心校 杜琴芳
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跨世紀教育變革的根本任務之一。作為新一代的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重書本知識傳授,輕實踐能力培養;重學習結果,輕學習過程;重間接知識的學習,輕直接經驗的獲得;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探索;重視考試成績等弊端。因為這一切不僅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學習負擔加重,探索精神萎縮,而且極大地妨礙了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影響了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落實,影響了跨世紀一代新人的培養。
人類跨入一個新的千年歷史,新世紀將對人的培養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未來的教育要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未來的教育決不能只滿足于給學生一點知識和技藝,它必須將學生置于一個有尊嚴、有個性、有巨大發展潛能的活的生命體的位置上,全面關注他們的發展需要,關注他們的精神生活,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不斷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和生存價值,進而使他們在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過程中真正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準備。這是一個至高的目標和境界,它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對傳統教育從思想觀念到操作方法進行徹底的全方位的變革。
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在學生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實現的,不是外界強加于學生的。從這個角度看,創新教育的關鍵或教學的直接任務,是要創造出學生的活動,是要給學生提供適宜的活動目標和活動對象,以及為達到創新精神培養目標所需的活動方法、條件和環境。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他們主體性、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多方面素質的整體發展。教學過程中建構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實踐性,自主性活動為基礎的動態、開放的教學過程;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為基本特征,以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及整體素質全面提高。
一、以活動促發展
人的發展是在主體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中實現的,“以活動促發展”的主張是活動教學的立論基礎和實踐切入點,是活動教學的靈魂。對學生的發展來講,學生主體活動是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發展的基礎,無論是學生思維、智慧的發展,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都必須經過學生主體自覺參與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動來實現。為此,教育教學的關鍵就是要創造出學生的真實活動,讓學生作為主體去活動。寫作中也一樣,沒有活動,沒有體驗,寫出來的文章枯而無味。我組織學生調查家鄉特產,寫《青團子的未來》,學生就是通過去“文魁齋”參觀,學習制作青團子的過程,感受青團子的“色香味形”,回到學校展開討論,怎樣讓青團子四季飄香、青團子的未來等。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培養了他們為家鄉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發展了他們的創新精神。
二、學習者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