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范文

時間:2023-03-31 03:11: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

篇1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拍攝于1994年的電影,歷經十幾年的時光卻始終閃爍著無盡的魅力。想念電影最后那片蔚藍的海面,平靜而遼闊,亦如安迪的內心。片中那些黑色壓抑的畫面最后都消融于無垠的海域里,給人以豁然開朗的感覺。心里的夢想和希望在經歷挫折和痛苦之后化為寫在笑容里的完美現實。影片傳遞給人的是一種近乎倔強的對希望和自由的堅持,經得起時光雕琢的不屈的信念。細看電影,你會發現電影中有很多東西是值得深思和學習的。

肖申克,并非人名,而是一個監獄,一個原本用來讓人改過自新的地方。在這里,所有的囚犯無論吃飯、睡覺、甚至是上廁所都得報告,最終在肉體和心靈的雙重摧殘下成為失去靈魂的行尸走肉。長久的習慣在這里演化成可怕的悲劇,每天一成不變的生活磨蝕著他們對于未來的憧憬。沒有希望、沒有自由、沒有尊嚴,仿佛生命的價值在這里已經消亡殆盡。正如瑞德所說:“剛進入監獄時,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顯然,在這部電影里,監獄已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

老布,一個已在監獄里度過了半個世紀的七旬老人。對他而言,管理監獄里那個狹小的圖書館已然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在這里,他可以憑借自己受到過的教育贏得一點點其他犯人的尊重。某一天,他突然被告知自己獲得了假釋,恐懼開始占據他早已干枯的心靈。半個世紀的鐵窗生涯將他對自由的渴望沖刷的一干二凈,剩下的只是老朽的軀殼和束縛了的靈魂。像籠中的鳥兒被關的太久之后已失去了飛翔的能力一樣,老布已沒有了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社會淘汰了。

事實上,老布也曾嘗試著融入社會,可是五十年的距離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老去的軀體連同老去的心最終一起結束在昏暗狹小的屋子里,留下的僅是那幾個歪歪斜斜的字:Brookswashere。寫完這些字,他默默地笑了然后從容地結束了生命。在他看來,那些字讓他的死有了些許的尊嚴和價值。

老布的悲劇讓人心痛,也讓我想到了現實生活中很多發生在大學生身上的悲劇。面對巨大的就業的壓力而不知所措的學生們,不正像老布一樣對外面的世界存在強烈的恐懼感嗎?電影里,瑞德認為老布的悲劇是因為體制化,并覺得自己,甚至是整個監獄,都正在淪為體制化的犧牲品。那么從現實來看,一些心理素質不強的學生也正在演繹著同樣的悲劇。有些學生在學校里待了太久,進入社會后,像老布一樣,因為缺乏生存的能力而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在經歷挫折之后,就不堪重負而了斷自己年輕的生命。不同的是,老布是因為太老而無能為力,而他們還沒來得及領悟生命的價值就因為太脆弱而過早地埋葬了自己。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應對這樣的壓力,尋獲屬于心靈的自由呢?電影告訴我們的恰是如何進行這樣的一場心靈救贖。

安迪本是一個年輕而有前途的銀行家,可是一夜之間他被控告殺害妻子和情夫而鋃鐺入獄。事實上,安迪是被冤枉的,殺人兇手另有其人。可是,有時候生活中總會有不公平的事情發生。安迪最終被判兩個無期徒刑,進入了肖申克的高墻之內。這里等待他的除了嚴酷的管理體制,還有來自“三姐妹”的肉體折磨。遇上這樣的事情,誰都會失去理智,然而安迪卻例外。安迪從不抱怨生活的不公,只是默默地努力去把握住自己的命運。冷靜、勇敢、頑強、從不放棄用智慧來進行反抗,這正是安迪的不同之處,也正是我們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所缺乏的。面對困難,我們總是過于浮躁,急著去抱怨而不是去思考;總是過于怯懦,急著逃避而不是去面對。

當所有的人,包括瑞德認為安迪快被體制化壓垮的時候,安迪在一個暴雨滂沱的夜晚爬過500碼的充斥著惡臭的管道后尋獲了屬于他的自由。事實上,安迪始終是自由的,即使他被困在高墻壘起的監獄。正如他所說的:莫扎特的音樂在我的心里,誰也奪不走。是的,誰也奪不走我們堅定的信念和對自由的希望,心靈的自由能夠帶來生命的奇跡。6年,每周一封信,最終令50年不曾改變的圖書館開始有了改變。他改為每周寫兩封信,這樣的堅持使得圖書館的規模不斷擴大,最終成為新英格蘭最棒的監獄圖書館。20年的時間,一把石錘,堅韌的毅力,最后締造出一條瑞德認為要600年才能鑿出的通往自由的道路。

而現實中,我們內心的希望往往被輕易地埋葬在那些平凡的挫折里。我們懼怕失敗,也正是因為我們對夢想和希望的追求不夠執著。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心靈才容易被束縛,甚至脆弱到不堪一擊。因此,很多人才懼怕走出學校來到社會。倘若我們能像安迪那樣,冷靜下來,用理性來看待問題、用智慧來解決問題、用執著來戰勝挫折,那些希望和夢想也就不會離我們而去。

當然,安迪的成功遠不止因為這些。過人的才華使得他在監獄里也能綻放光芒,但這并不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老布在監獄享有對書籍的管理權;而瑞德則能夠幫其他囚犯弄到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但他們都有點沉醉于這一點權利帶給他們的滿足感。安迪在監獄的地位顯然還要高的多,但他始終明白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由:正真的自由是在外面的世界。他能夠真切地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始終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并不因暫時的成功而停滯不前。

這一點,對我們而言是極其重要的。我們中的許多人,因在學校里擔任了某個職務而沾沾自喜,自視甚高。暫時的滿足感阻礙了他們對生活的進一步思考和追求。到了社會中,這種潛在的驕傲情緒讓他們屢屢受挫,壓抑和失望隨之占據心靈,也讓他們離成功越來越遠。事實上,我們生命的價值最終只有在社會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理性地對待自己學校里表現,能夠幫助我們看清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從而更合理地看待自己。

篇2

電影給我們的啟發在于:

1、在極度艱苦絕望環境下的堅定的意志。

當主人公被冤判兩個終生監禁,從人生的高峰跌入低谷以后,并沒有怨天由人,&nbsp;<br>只是默默忍受,積蓄力量,等待那個不知何時才能到達的機會。甚至被毒打,,種種從身體到心靈的折磨。這與我們現實的一些思維不是很相似嗎?合理是訓練,不合理叫磨練,也許在這部電影是最好的注解。現實中很多人都在抱怨,抱怨自己的學歷,遭遇,自己的工作。難道我們的情況比安笛還慘嗎?要知道,成功的前提是堅強和忍耐。

2、培養自己的朋友圈子

主人公進監獄以后,就和red搭上關系,red也很照顧安笛。一起修屋頂就是red搞來的好差事。當然安笛馬上抓助了幫獄警隊長繼承遺產這件事,回報了red一伙,&nbsp;<br>使他更加熔入到red一幫人中。他幫了獄警隊長,而沒有提個人要求,而是請red&nbsp;<br>他們喝酒這點很值得思考。我們做人的時候,可能為了一點小利益就拋棄了朋友,這樣的人是最傻的,因為你永遠也無法知道朋友什么時候能幫上你,也許這就講:幫助別人夢想成真,你一定可以心想事成!而實際上,幫上按笛的人其實只是red,而且是小忙,那個按笛用來挖洞的錘就是red幫忙搞的。但是別忘了,沒了這個小小的東西,如何才能實現后面的計劃?而且重要的是,沒有這些朋友從精神上的支持,他如何度過這些歲月?所以接教什么樣的朋友,你就會得到什么樣的結果!

3、結識或利用有影響力的人

但是安笛幫忙獄警隊長繼承遺產,幫獄長洗黑錢,幫監獄里面的警察報稅。也不能說他故意巴結,而是他知道如何運用有影響力的人去改變自己的處境,搞好人際關系,自己后來也得到很多好處。

4、看到機會存在的可能性

人生至少有一次改變你命運的機會,但大部分人卻抓不住。這好象是鄭淵潔說的。為什么抓不住,我看還是大部分人看不見那就是個機會。機會蘊藏在小事中。當安笛在墻上刻字的時候,掉了一塊土下來。他馬上預料到這是個機會。還有他幫獄長洗黑錢時,也看到這是機會,才留了一手。我懷疑獄長的黑錢計劃是不是安笛策劃的,要不然獄長以前怎么沒想到呢?多數成功者都是化忌諱為機會的高手,他們永遠想法在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問題困住,也許這就是他們注定成功的秘密吧!

篇3

該片以一名無期獄徒阿瑞的口吻講述了另一名無期獄徒安迪追尋自由的感人故事。安迪本是銀行的經理,卻因一起殺人案成了替罪羊,被毫不講理的送入了肖申克(之后敘述出安迪遭遇殺人案的事實)。與別人不同的是,安迪性格怪癖,剛強,在過暗無天日的監獄生活中還有著自己的越獄計謀。他逐漸與阿瑞成了死黨,得到了一個足以改變命運的小錘子。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故事最后安迪成功越獄,阿瑞服刑40年后奇跡釋放,以監獄長的貪污自殺和安迪與阿瑞的重逢為結局。

生命中毅力誠可貴。安迪入獄的第一天起就定下了堅定的信念——用錘子鑿石墻!這個被阿瑞看做120年的工程,安迪用了20年就完成了。可謂是滴水石穿,兩三米場的鋼筋水泥在一把小錘子和20年的毅力前,就如那張海報一般一捅就破。當然,另一位主人公阿瑞也有著不屈的毅力。40年的等待,等白了一頭黝黑的頭發,等皺了朝氣蓬勃的面龐,但等不掉的是樂觀,鎮定的心態。最終他的豁達、信念,使一個無期罪犯40年就出獄了。

生命中智力誠可貴。看完本片,我們無不贊揚安迪那睿智的頭腦。安迪在短短20年間完成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為人不知的鑿開水泥墻;幫監獄長“洗錢”使其無法自拔;借監獄長之手做出一個有名無實的“人物”;開辦屬于自己的圖書館——真是一個傳奇人物。如此說來,不可能的越獄又何談“不可能”

生命中希望誠可貴。影片中安迪與阿瑞的對話實稱為經典。影片前半截阿瑞說,希望是危險的,它會把你越拉越深。安迪成功后,他說,希望是美好的,有了它才有動力。沒錯,希望是一切的動力。安迪心懷希望,他才會在逆境中爬向自由,盡管他的安全只能寄托于一張海報,盡管8000天如一日地擔心,勞累,盡管要在下水道爬行幾英里。

生命的種種可貴在”肖申克的救贖“中都體現了出來。有了感悟,才有阿瑞每隔10年的人生態度變化;有了勇氣,才有最恐怖的監獄頭頭請安迪喝酒;有了樂觀,才有這一對死黨乏味而有趣的監獄生活——

篇4

關鍵詞:影視資源; 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331-01

如何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影視資源因其趣味性強、表現力豐富的特點被廣泛地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逐漸成為培養學生們的藝術鑒賞力、提升學生們的審美價值、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的極為有效的途徑之一,對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進行探討是十分必要的。

一、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要點分析

1、通過引入影視資源激發學生們的自主探索激情

將影視資源引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或是課后教學過程中時,教師應該注意影視資源的引入應該服務于學生的自主思考過程,即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影視資源的運用更多是作為教師的輔助教學手段,用來表達教師的某些教學觀點和看法,即影視資源更大意義上服務于教師的教學過程,而忽略了影視資源本身對于學生創造力、思考力、審美性的培養作用。要想充分發揮影視資源的教學作用,教師應該更多地通過引入影視資源來激發學生們的自主探索激情,在觀看影視資源之后學生們能夠對教學知識點達到更深的理解、學生審美價值觀和藝術鑒賞力能夠得到提升應該是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影視資源所期望達到的一種教學效果。

2、影視資源的應用應符合教學本身的需求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影視資源獲取到很多信息,教師應該對影視資源可能帶來的信息進行合理地把關,確保這些信息資源符合語文教學本身的需求,如果僅僅考慮影視資源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影視資源作為信息體系可能給學生們帶來的影響,那影視資源的運用是得不償失的。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想要影視資源的運用達到期望的效果,應該注重對影視資源作為信息系統可能給學生們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帶來影響的把關,選擇切合教學本身需求而又充滿正能量的影視資源應用于教學過程中。

3、教師應該認真篩選影視資源

語文教師應該認真篩選影視資源,一方面體現在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選擇與教學內容關聯性更大、表現力更豐富、藝術價值更高的影視資源應用于教學過程中,這樣通過觀看影視資源學生可以獲取更多信息;另一方面,語文是一門工具類學科,語文教師應該從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各層面出發對影視資源信息進行篩選,從而篩選出更加專業影視資源。由此可知,語文教師專業素養對影視資源的應用效果影響很大,教師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自己對影視資源把關能力,選擇更多既適合語文教學需求又適合學生發展需求的影視資源。

二、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1、巧妙選取影視資源,創設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

初中語文課本知識是相對較為乏味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激情不高、教學效果較差的現象是極為普遍的,因此,教師應該巧妙選取影視資源,創設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充分利用影視資源的觀賞性激發學生們的參與意識。例如,在講授《音樂巨人貝多芬》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給學生們播放一些貝多芬的一些知名曲目短片,將學生們置身于音樂的世界中,初步感受音樂世界的美好和貝多芬在音樂方面的造詣,這樣潛移默化中便創設了一種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們了解貝多芬的主動意識。通過影視資源的應用可以創設一種良好的教學情境,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教師講授時感情豐富、學生們聽講時全神貫注,教學效果將會得到質的飛躍。

2、合理選擇影視資源,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語文成績的提高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記憶、背誦、閱讀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地運用影視資源,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記憶乃至背誦,長此以往,學生們的語文能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文言文向來是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難點之一,在講授《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播放動畫《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方面,動畫的趣味性十足,可以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另一方面,動畫所表達的內容通俗易懂,通過觀看動畫,學生們可以初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加深對課本的理解。另外,通過觀看動畫學生們可以對這一歷史事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可以幫助學生們翻譯、理解文言文。影視資源具有趣味性強、通俗易懂的特點,學生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充分記憶動畫內容,因此,動畫《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應用還有助于學生的背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們能夠高效地利用影視資源提升自身學習能力。

3、應用課外影視資源,全面提升學生們的語文能力

影視資源的數量極大,在課余時間學生們對影視資源的接觸量也極大,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點,有效、合理地應用課外影視資源來全面提升學生們的語文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推薦勵志視頻《肖申克的救贖》作為課外作業來觀看,讓學生們通過影片感受自由、希望、堅韌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們的藝術鑒賞力。需要注意的是,想要應用課外影視資源來提升學生們的語文能力,教師要注重對影片觀后感的檢查工作,通過影片觀后感的嚴格檢查來激勵學生們認真觀看影片,從而從影片中獲取更多信息,最終用文字形式將發自內心的感悟表現出來,觀后感的書寫對于學生語言創造力、作文靈感的激發十分重要,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影視資源來提升課外教學的教學效果。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地引入影視資源取得了很好教學效果,顯著地提升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符合現代化素質教育的客觀需求。各基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影視資源的運用,結合實踐經驗對影視資源的應用方式進行探索和改進,不斷追求最佳化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字:影視作品;英語聽力;聽說訓練

英語聽說訓練中常用的英語影視作品指的是英文電影、電視劇、記錄片等原版的兼具視頻和音頻的資料。它們在現代化的英語學習中的地位日益凸出,它們因趣味性、視覺性、形象性和文化信息的豐富受到學習者的熱愛。

研究表明,語言智能處于大腦的左半球,空間智能處于大腦的右半球,當一個信息同時刺激大腦的左右兩個半球時,其理解能力、記憶效果和創新能力將會大大提高(劉夏軍,2007)。

英語原版影視作品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及學習資源,通過畫面的形式記錄和描述思維,把語言和語言傳遞的文化轉化為視覺刺激,并利用學習者空間智能存儲上的優勢,對提高教學效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影視作品在英語聽說訓練中的優勢

與傳統的英語教學手段相比,影視資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激發大腦存儲模式、語言輸入、文化輸入等3個方面。

1. 激發大腦存儲模式

原版英語影視資料,尤其是原版電影和電視劇因其精彩的故事講述、精良的制作、純正的發音,深深吸引著英語學習者,有效地調動學習者的興趣。電影、電視的故事講述源于生活,又經過編劇的藝術加工,對學習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影視作品不僅能帶動觀眾的情緒,還能使觀眾深陷其中,啟發一定的思考。這樣的藝術形式正是學生所喜歡的,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習語言的同時,還能學習到電影本身傳達出的觀念,陶冶情操,歷練人格。

2. 語言輸入

影視作品創造了原生態的語言環境。影視作品能提供大量、豐富、真實的語料,使學習者身臨其境,養成正確的發音習慣。同時,影視資料發音地道純正、語音準確,如連讀、弱讀、爆破音、摩擦音等;語調自然、富于變化和節奏感;電影中的日常地道表達法、景點用語和俚語對于學習者擺脫書面化、不自然的表達很有幫助。

3. 文化性

電影、電視是我們了解世界的窗口。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影視作品也具有相似的功能。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具有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風土人情和文化,通過電影、電視劇這種載體,學習者可以生動了解英語國家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二、影視作品的使用誤區

1. 對影視作品的選擇存在隨意性

在歐美國家,電影實行分級制,針對不同觀看群體設置不同的門檻,有些含有太多暴力、血腥鏡頭的影片禁止對未成年人播放。因此,教師在選擇影片時也要先審后播。

2. 影視時間成了娛樂時間

很多課堂上,教師對影視資料的播放沒有合適的計劃和教學模式可依,播放多長時間,如何組織課堂教師也沒有合適的辦法,往往影視時間成了娛樂時間。

三、正確使用影視作品的方法

1. 選擇合適的影視作品

(1)內容積極向上。

影視資料因其強大的感染力,對于觀看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很強的影響,往往在觀影后,影片的主角就成了人們心中的偶像和奮斗的榜樣。因此,教師在選擇影片時也要選擇優秀、有正面引導意義的影片,如奧斯卡獲獎和提名影片。比如,《肖申克的救贖》,讓我們對主人公Andy對自由一刻不息的渴望和追求所震撼,這部影片帶來的是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就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

(2)語言簡單易懂

動畫片是此類影片的代表,動畫片發音準確、清晰,用語規范,畫面簡潔、明朗。推薦的影片有《獅子王》,《美女與野獸》,《泰山》,《玩具總動員》,《馬達加斯加》,《功夫熊貓》等。

(3)畫面感強,語料豐富

生活、愛情、家庭、兒童為主題的影片都是不錯的選擇,而有些影視作品不適合學習觀看,如動作、警匪、驚悚和含有過多片血腥、暴力內容的影片等。

(4)奧斯卡獲獎影片

此類影片都是獲得觀眾和評委會廣泛認可的影片,從故事到傳遞的理念都能深深地打動觀眾,在學習英語的同時,獲得的是心靈的震撼,如《阿甘正傳》,《忠犬八公》,《亂世佳人》等

(5)選擇合適題材

第一,生活片和愛情片。這兩類題材的影片貼近生活,易于幫助我們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如《摩登家庭》,《緋聞女孩》,《絕望主婦》,《實習醫生格雷》等。

第二,校園片。貼合學生實際,容易引起共鳴,如《歌舞青春》,《公主日記》,《搖滾夏令營》。

第三,情景喜劇。此類影片幽默、輕松,片長較短,適合課堂播放,如經典劇集《老友記》,《生活大爆炸》。

第四,記錄片。因其知識性、研究的深入和專業、畫面的精美和制作的精良獲得學習者的追捧,如《遷徙 的鳥》,《帝企鵝日記》。

2.合理組織課堂

(1)觀影前準備

課堂開始前,教師給出觀影前任務,主要是圍繞影片設計一些討論或研究性題目,如觀看《阿甘正傳》,可設計的問題有:二戰至今的美國歷史,中美外交政策,中美乒乓外交,越南戰爭歷史等,學生提前查找相關資料,上交文字作業,或者當堂討論。

(2)觀影過程

這部分是影視教學的核心。主要分幾大步驟:

第一步,熟悉情節,中英文字幕同時播放。一開始就完全不看字幕的方式恐怕連多年的英語學習者都難以聽懂,所以,先從看字幕開始,熟悉影片內容。觀看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暫停播放,記下來,如短語、俚語、巨型、常用表達、詞匯。比如,《阿甘正傳》中,阿甘在表達自己極愛吃巧克力時說 I could eat about a million and a half of these. “million”一詞在本句中是大量的意思,而并非說阿甘有過人之處,可以吃下“一百五十萬塊巧克力”。通過對“million”用法的分析,我們會對美國人的日常用語中用夸張的語氣表示數量多的用法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第二步,精聽。仍然是中英文字幕同時播放,由于已經看過一遍,此時,不需要暫停就能跟得上內容。

第三步,去掉字幕,或者只聽不看,一邊聽一邊復述。弄懂每一句話之后,就是完完全全的模仿和復述,這是驗收前兩遍成果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居然每一個詞都聽得清清楚楚。當然,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看一下字幕,弄明白。這一步特別要注意發音的準確和語調的變化。

第四步,角色扮演。這一步不僅是模仿,更是強化,這時一定要入戲,包括動作,神情,語氣,語調,發音,氣勢,感情,這步是最困難的,因為很難模仿的一模一樣。這個不斷模仿的過程才是最有意義的,這個過程中你會看到不足和進步,不斷地重復模仿后,到達脫口而出的境界,

(3)觀影之后

觀看影視作品要發揮其延伸作用。在觀影中可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培養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在觀影結束之后,可以安排學生寫觀后感、影評、影片復述改編等,進一步提高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影視作品有其強大的魅力和吸引力,給我們提供了真實生動的語言環境,是一種豐富的學習資源。如果掌握了正確的方法,遵循科學的模式,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必將對我們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蔣夏. 英文電影用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的研究.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4

[2]陶小松. 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 經營管理者,2010年01期.

[3]馬玲玲. 英文電影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聽說能力中的應用[J]. 電影文學,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