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悼念英雄詩詞范文

時間:2023-03-24 04:27: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明悼念英雄詩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清明悼念英雄詩詞

篇1

通過多年的實踐工作得知,當前國內大部分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了解都非常少,五千年傳承的傳統文化已經逐漸被幼兒所淡化。而導致這些情況的因素有多個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1、傳統節日教育的“傷風”現象。

伴隨著社會的持續進步,國際間的來往也越來越密切,國內許多人開始崇洋。當情人節、父親節以及圣誕節等國外的節日開始被人們所接受的時候,國內的傳統節日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清明節掃墓、端午節劃龍舟、中秋節吃月餅等只是簡單的一個形式,幼兒對于這些傳統節日的起源以及風俗等一無所知。與此同時,當前許多家庭,節日只是簡單的追求熱鬧,在這些傳統節日中,通常都是安排吃喝、娛樂以及聚會等活動,傳統節日的文化氣氛開始被淡化,又或者一些年齡較大的老人在傳統節日中開展封建迷信的活動,歪曲了傳統節日的文化,造成歪風邪氣的蔓延。

1.2、傳統節日教育的“吹風”現象。

在幼兒園的活動中,或許有的教師針對傳統節日開展了一些活動,而這些活動通常都非常簡單且隨機性很強,根本沒有將傳統節日的文化滲透進去,導致孩子對傳統節日的認識只是停留在節日的表面現象,孩子根本不能在這些簡單的活動中掌握傳統節日的文化。

1.3、傳統節日教育的“暖風”現象。

當前這種大環境中,我們也必須要看到,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重視發揚傳統節日文化的精髓,開始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吸引人們去關注傳統節日文化,并且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文化得以發揚光大。例如,國內許多城市在每年的元宵節都會開展元宵燈會活動;一些城市在端午的時候會組織劃龍舟活動來紀念屈原。

二、清明節幼兒應該學習什么

2.1、感恩精神

根據相關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在逃亡的過程中,伴隨其逃亡的臣子介子推為了保護重耳的生命,介子推從自己的腿上割肉給重耳充饑。之后重耳逃亡成功,回到晉國做上了皇帝,便將隱居山林的介子推去世的日子定為寒食節,讓全國哀悼介子推。寒食節經過多年的傳承之后,就變成了當前的清明節。祭奠先驅、悼念英雄,這些都將感恩的情節充分展現出來。

2.2、體會生命的意義

清明節中的掃墓活動以及祭奠革命英雄的風俗,雖然只是簡單的一束白,一個簡單的鞠躬,卻可以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義所在,從而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即使傳統的“舍生取義”已經逐漸被當前的“利己主義”與“實用主義”所侵襲,但是當前國內社會無私奉獻的人仍然受到人們的推崇。

2.3、體現忠孝為核心的儒教秩序

在清明節中為已經逝去的親人掃墓以及對先人進行的祭奠活動,這些活動都蘊藏著濃厚的儒家氣息,將忠孝的傳統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可以看出,清明節中蘊藏著豐富的德育教育資源,應用清明節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三、開展清明節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讓幼兒學習清明節知識

在清明節前,教師可以幼兒注意收集與清明節相關的風俗、傳說以及故事等,同時將幼兒收集到的內容進行對比,讓幼兒之間互相傳閱。同時組織相關的活動,例如開展清明節知識競猜或者講故事等活動。

(二)情感激勵

僅僅了解清明節這些簡單的知識對于培養幼兒的民族意識以及激發幼兒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還遠遠不夠,道德行為的源動力是來源于道德情感。通過相關學者證實,道德信念屬于理與情的結合,就是道德情感與對應的道德認識進行有機的融合,才可以產生道德信念。

孔子曾經勸人學詩,因為“不學詩,無以言”,也因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草木鳥獸之名?!笨梢钥闯?,詩詞的應用非常廣泛。而清明節上千年的積累,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幼兒學習這些詩詞可以更好的了解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三)開展接近清明節的活動

首先,采用說服教育的方式來加強幼兒對于延續與發揚傳統節日文化的認知,這樣可以提升幼兒對于社會以及歷史文化的認知,讓幼兒形成正確的道德信念。幼兒對道德觀念認識越準確,其道德情感也會自然而然的得到升華。

其次,創建合適的環境,渲染清明節的氣氛。環境創建屬于幼兒園的一門隱性科目,其可以較好的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而在清明節到來之際,教師要考慮到清明節的情況,讓環境融入到清明節中。比如,在清明節即將到來的前幾天,幼兒園組織進行大型的掃墓活動,并且注重幼兒穿戴的嚴肅性,通過祭奠活動來激發幼兒對于清明節文化的認知。而在追憶革命先烈的時候,要教育幼兒學先的良好品德,讓幼兒心懷敬畏與感恩之心。也可以在清明節假期中,組織幼兒春游,讓幼兒親近大自然,彰顯生命的活力。

最后,培養幼兒的民族精神。當前,要培養幼兒的民族精神,最為關鍵的是必須要以當前社會發展與時代想謀和,不斷為清明節添加全新的富有活力的活動。例如,植樹活動并只是植樹節才可以開展的活動,其作為非常有益的風俗文化,是值得中華兒女繼承與發揚的傳統文化;而清明節祭奠活動也不必局限于一種模式,也不必局限于陳規陋習,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采用文明祭奠的模式,比如在革命英雄墓前獻花來祭奠先烈。采用這些綠色、環保且安全的活動,都是當前形勢下非常好的祭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