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英語范文
時間:2023-04-10 03:05: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元宵節英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Festival of Lanterns.I spent the Festival of Lanterns with my grandparents this year.
My family went to my grandparents' home and had dinner with them.We had lots of sweetdumplins.After the dinner, my grandparents and I went out to play fireworks.
We had a very good time together.
我今年元宵節是和我姥姥姥爺過的。 我爸爸媽媽和我都去了姥姥家,和他們一起吃了晚餐。我們吃了很多元宵。晚餐過后,我們一起出去放花。我們在一起過得很愉快。
篇2
The evening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my parents and I a line of six people went to the square to see fireworks together.Along the way, the lamp can be more people, men and women, old and young, they happily juggle said laughing, the whole city is a festival atmosphere.
Suddenly, a "missile" spray a fly to the sky, almost like flying, exploded in the sky, the colorful paratroopers float however, disappeared when fast to the ground.A few "meteor across the sky," see, the meteor shine, fly to the clouds, then there is countless small fireworks, small fireworks scratching noise frighten my brother quickly cover your ears, for a while, small fireworks then vanished without a trace.
Lantern Festival can be noisy at night, watching lanterns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people laugh by words, I thought it was dreaming, but it is indeed true.
【譯文】
元宵節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行六人一起去廣場看禮花。一路上,看燈的人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有,他們興高采烈地邊說邊笑,整個城市一派節日的氣氛。
篇3
Lantern Festival is a 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 It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I,anter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biggest holidays in China. Several days before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begin to make lanterns. Lanterns are made in the shape of different animals, vegetables, fruits and many, other things. While making lanterns people usually write riddles on lanterns. On the eve of Lantern Festival, all the lanterns are hung up.
On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go outside to have a look at the lanterns and guess the riddles on the lanterns. Perhaps you call see some wonderful folk performances,Dragon Dance and Yangko. Everything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everyone is very happy. Our life is rich and varied.
元宵節
元宵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通常在陰歷年的第一個月的第十五天慶祝。
篇4
節日作文網權威元宵節英語作文:The Origin of Chinese New Year_1500字,更多元宵節英語作文相關信息請訪問節日作文網。 The Chinese New Year is now popularly known as the Spring Festival because it starts from the Begining of Spring (the first of the twenty-four terms in coodination with the changes of Nature). Its origin is too old to be traced. Several explanations are hanging around. All agree, however, that the word Nian, which in modern Chinese solely means "year", was originally the name of a monster beast that started to prey on people the night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a new year.
One legend goes that the beast Nian had a very big mouth that would swallow a great many people with one bite. People were very scared. One day, an old man came to their rescue, offering to subdue Nian. To Nian he said, "I hear say that you are very capable, but can you swallow the other beasts of prey on earth instead of people who are by no means of your worthy opponents?" So, it did swallow many of the beasts of prey on earth that also harrassed people and their domestic animals from time to time.
After that, the old man disappeared riding the beast Nian. He turned out to be an immortal god. Now that Nian is gone and other beasts of prey are also scared into forests, people begin to enjoy their peaceful life. Before the old man left, he had told people to put up red paper decorations on their windows and doors at each year"s end to scare away Nian in case it sneaked back again, because red is the color the beast feared the most.
From then on, the tradition of observing the conquest of Nian is carri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term "Guo Nian", which may mean "Survive the Nian" becomes today "Celebrate the (New) Year" as the word "guo" in Chinese having both the meaning of "pass-over" and "observe". The custom of putting up red paper and firing fire-crackers to scare away Nian should it have a chance to run loose is still around. However, people today have long forgotten why they are doing all this, except that they feel the color and the sound add to the excitement of the
篇5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will try to solve the puzzles on the lanterns and eat yuanxiao (glutinous rice ball)。
In the Sui Dynasty in the sixth century, Emperor Yangdi invited envoys from other countries to China to see the colorful lighted lanterns and enjoy the gala performances.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seventh century, the lantern displays would last three days. The emperor also lifted the curfew, allowing the people to enjoy the festive lanterns day and night.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festival was celebrated for five days and the activities began to spread to many of the big cities in China.
篇6
一 指導思想:
為了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每個孩子開口講英語的自信心,同時也為了更好地豐富校園英語文化,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創造更好的英語環境,我校舉辦2019年校園英語節活動,即學校第三屆快樂英語節。
二 活動目標:
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質,力爭使每個孩子人人參與,人人快樂,人人有收獲。讓校園英語節成為每個孩子的節日,讓每個孩子從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感受英語、應用英語、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讓每個孩子在活動中找到自信,讓英語走近每個孩子,使他們想說,敢說、能說、樂說。
三 活動主題:Kiss English,kiss the world! 親近英語, 擁抱世界!
四 活動口號:I believe, I can do it!我相信我能行!
五 活動對象:三——六年級
六 活動時間: 11月11日-11月25日
七 領導小組:
組長:程建林 副組長:范炳坤 成員:全體英語老師
八 活動項目
比賽項目
參賽對象
比賽地點
比賽時間
比賽形式
備注
英語書寫比賽
三、四,五,六年級全體學生
各班教室
11月11、12日
三年級抄寫字母和單詞簡單句子;四年級抄寫詞組句子和簡單段落;五,六年級抄寫短文。內容統一。
全員參與,賽后每班推選1件優秀作品,參與評獎(每年級一等獎2人,二等獎3人)
圣誕卡片制作
三到六年級
各班教室
11月18日
內容: 根據圣誕節的文化,制作圣誕節賀卡(可以是送給朋友的,父母的或是老師的)。
全員參與,每班選出1份作品參加評選(每年級一等獎2人,二等獎3人) 。
英語才藝競賽
三到六年級
錄播室
11月21日
如有音視頻等材料提前安裝
全員參與,每班選一位學生參加,朗讀結束后回答評委老師的幾個問題
評委:科任教師
九 活動評比:每項活動獲獎選手授予“英語書寫小能手” “英語才藝小達人”等稱號。
十 有關英語節開幕式和閉幕式
(一) 有關開幕式
時間: 11月11日,大課間
開幕式程序:
1、范校長致開幕詞,宣布開幕
2、英語組長介紹英語節內容和參與方式
3、學生代表發言
4、呼喊口號:I believe, I can do it!我相信我能行!
(二)英語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
時間:11月25日,大課間
閉幕式程序:
1、范校長宣布比賽結果。
篇7
國內娛樂營銷現狀
《南都娛樂周刊》主辦的首屆娛樂高峰論壇,提供了娛樂營銷經驗交流平臺,匯集了各路娛樂營銷精英,分享娛樂營銷價值。率先登場的美國科特勒集團中國區總裁曹虎,對娛樂營銷戰略布局作出分析,向在座的嘉賓介紹了國內娛樂營銷的形勢。小馬奔騰集團副董事長鐘麗芳女士,以電影《黃金大劫案》為例對娛樂營銷的運作與實施進行了詳細解說。長隆集團市場總經理熊曉杰、前奧美南中國區副董事長、榮思傳播總經理梁榮志、《幸福迷途》張全欣導演、北京壹八零品牌營銷咨詢公司總裁雷少東、采納營銷顧問品牌總監梁曉剛,則進行主題為“娛樂營銷,一張可能的王牌?”的圓桌對話,更是引起了全場的熱烈討論。
論壇期間,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副總經理肖明超代表《南都娛樂周刊》,就2012年中國娛樂傳播趨勢作報告,該報告詳細呈現了關于娛樂營銷市場調研的主要成果,公布了中國娛樂行業發展的現狀、娛樂消費與營銷傳播的發展趨勢以及娛樂營銷的經典案例,這一調研成果獲得了在場嘉賓的一致認可和贊賞。在隨后進行的“中國娛樂營銷傳播中心”揭牌儀式中,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南都全媒體運營管理委員會總裁、南方都市報總編輯黃常開,《南都周刊》《南都娛樂周刊》總編輯陳朝華,協同《南都娛樂周刊》執行主編謝曉、華誼兄弟集團總裁王中磊、藝人張雯、張子萱等嘉賓,掀開中國娛樂營銷傳播研究中心牌匾的神秘面紗,也預示著中國娛樂營銷傳播中心正式成立。
楊冪獲“年度最佳代言人”
送戲服賀營銷研究中心成立
當天的最佳娛樂營銷案例頒獎,也是論壇的重磅壓軸環節。頒獎對上一年度娛樂營銷進行了全面總結,專業評委從去年所有營銷案例中選出24個最佳營銷案例、6個最佳營銷策劃,對案例及案例策劃者給與頒獎和鼓勵。其中競力媒體、星際傳播等六家傳媒公司獲得年度最佳娛樂營銷策劃獎;上海通用雪佛蘭、北京聯想、凡客誠品、上海家化等被評為年度最佳娛樂營銷案例;新晉演員張雯和張子萱獲得年度最具潛力代言人獎;而張涵予、楊冪則獲頒年度最受歡迎品牌代言人。
過去一年人氣急升的楊冪,作為年度最受歡迎品牌代言人,雖然因拍戲而無法親自到現場領獎,但卻十分有誠意地特地錄制獲獎感言VCR,對未能到場感到抱歉,同時更感謝《南都娛樂周刊》對她的肯定。楊冪還貼心地拜托公司同事,把她在《大武當》里第一次當打女的戲服帶到現場,作為禮物贈送給中國娛樂營銷傳播研究中心。而陳朝華總編輯則代表營銷傳播中心接受楊冪的賀禮,開心表示會把它掛在研究中心的墻壁上。
“最具潛力代言人”
張雯、張子萱談自我營銷
娛樂營銷從最初的自由無序發展到如今行業細分階段,即使是藝人本身想要獲得更多的代言,得到更多的演出機會,也得有適當的營銷方法,而剛獲得年度最具潛力代言人獎的張雯和張子萱,在自我營銷上自有一套秘訣。張雯憑借在《夫妻那些事》里扮演“小三”蘇珊一角,演技被觀眾認可,此次她獲得“最具潛力代言人獎”,她坦言這對自己是極大的肯定:“這是自己入行以來的第一份嘉獎,十分感謝汪俊導演,以及《南都娛樂周刊》的厚愛。作為演員,我會努力在今后的每一年呈現更多優秀的作品回饋給觀眾朋友。”科班出身的她,說做好自己、擁有好的演技,就是自我營銷的最佳方式,為了獲得角色她試戲時也會在形象上動些小心機,比如遇到土氣一點的角色,會故意找一些好幾年前的衣服來穿。愛美的她曾因扮演比較男性化的角色,將近兩個月沒有穿過裙子,原本說話低聲細語,也為了靠近角色而變得粗聲粗氣。而在《失戀33天》里飾演拜金女李可的張子萱,在簽約“小馬奔騰”后星路也更加平坦,開始參與多部電視劇的演出。
營銷回歸電影本身,
手段不斷推陳出新
華誼在電影營銷形式上做了很大程度的創新和發展,在電影營銷大量利用明星效應的潮流中,王中磊卻提出要減少明星營銷的部分,讓娛樂營銷回歸到電影本身。他認為明星效應更多是吸引眼球的成果,是一些偏電影以外的營銷方式,而現在單單依靠明星去闡述一部電影其實越來越難,“我覺得我們的明星不夠真正意義的進入營銷系統里面,因為他們一個比較忙,一個是我覺得專業性的培養比較弱。”以今年即將推出的《太極》為例,他表示在國內電影里,《太極》也算是明星云集,但華誼在做營銷時并沒有拿明星當主打,而是通過兩次制作精細的素材,靠不斷的娛樂營銷透露出的氣質來表達這部電影的本質。也許正如王中磊所言,“如果你們有一天看到,中國電影在我們最強有力的電視頻道都會有電影預告片的時候,不光僅僅與我們做訪問,甚至讓演員到一些娛樂節目中去耍寶啊什么的,這個之外的部分已經有很嚴肅的電影營銷的時候,我覺得我們這個國產電影真的娛樂營銷到了一個很好的位置。”
而作為近三年來電影圈的黑馬,小馬奔騰對電影營銷也有其獨特思路。鐘麗芳承認他們走的并非明星路線,而是通過明星效應來帶動導演,“我們認為在這個產業最有價值的是創作,你有了好的創作力量就有了好的項目,再來找星相對是容易的。”小馬奔騰最初是廣告業出身,這對后來進入影視行業在思路和資源方面都大有影響。鐘麗芳介紹,他們早在做電視劇的時候已經開始植入廣告,到后來做電影之時又考慮如何讓品牌需要進入娛樂行業,“這兩年我們這個產品的各種植入、參與還是挺多的,從《將愛》里面大家很自然地看到整個巴特農地法國酒莊,事實上這是一種植入。在我們拍《幸福額度》的時候,全部是宜家的產品植入,線上線下還有互動,我們自己做了個小游戲,你點到什么可能你就能定價搶購,跟我們的現場活動是互動的。這次寧浩的《黃金大劫案》,我們跟柯南鉆石合作史上最貴的純金電影票,這款金牌做出來銷售得特別好。這其實也是一種商業的操作手法。”
如今電影營銷手段愈加豐富,競爭也更為激烈,王中磊強調不同的電影娛樂營銷包裝方式也不一樣,“有的電影離不開符號,比如說我們推《十二生肖》也很難離開成龍大哥回歸這個概念,那《1942》也離不開馮小剛要講的故事概念。”鐘麗芳也持相同的意見,她認為每一部電影定營銷方案前,都要不斷去創新,不斷去觀察,不斷分析其跟以往的電影,或者現在市場上同類型的電影的差別,“從我們這個《將愛》的微情書開始,后面其實很多人復制我們這個方式,有的成功了有的不成功,就連我們再去用都不一定會成功。”
做電影全產業鏈,
保證回收對沖風險
篇8
【關鍵詞】英語園本教材 幼小銜接 語言環境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7-0077-02
幼小銜接,是一個大家并不陌生的話題。《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與小學密切聯系, 相互配合, 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可見, 幼小銜接對孩子們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許多幼兒園對開展英語幼小銜接這個內容并沒有太多的重視。從幼小銜接與社會需求的角度出發,幼兒園英語教學應該列入常規課程,成為園本課程來開展,興趣班形式的英語教學不可能達到幼小銜接的效果與目的。結合我院開展英語活動的實際,我對英語園本教材中如何做好幼小銜接談幾點看法。
在英語園本教材中,如何才能更好地體現幼小銜接的內容呢。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廣州市小學英語教材。廣州市現行的小學英語課程是這樣開設的:小學一、二年級開設英語口語課程,小學三年級才正式開設小學英語。由此可見,幼小銜接中的英語園本教材更應側重與小學一、二年級的英語口語內容相銜接,我自己概括為:“聽說為主,讀寫跟上”。
一、聽:在孩子語言敏感期,讓孩子聽最標準的英語發音
神經學專家Lise Eliot博士在介紹嬰幼兒大腦發育過程的書中提到:語言是由大腦中一個獨立的神經元控制,就像電腦中的插件一樣,這個“插件”使得人類和其他動物有了本質的區別。對于幼兒來說,早期的語言環境以及練習是促進這個“插件”發育的因素,同時也是掌握任何一門語言的關鍵。幼兒一歲以前,這個語言“插件”就會被他/她所處的語言環境逐漸定型,從而形成了幼兒特定的語言方式。研究者通過對嬰幼兒大腦的研究發現,幼兒在剛出生的時候就能夠辨別母語和其他語言之間的區別,但從幼兒六個月起,這種能力就開始弱化,不過由于他們的大腦還處于變化的階段,一旦他們身處另外一個語言環境中時,立刻就能重新產生對新的語言的敏感,而成人是無法做到這點的。這就是為什么幼兒在說第二語言的時候發音很準確,而成人會有口音的原因。所以,在幼兒3―6歲的語言敏感期中,應該讓幼兒聽最標準的英語發音。
同行的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幼兒園幼兒只能聽懂自己英語老師所說的英語,當他們和外國人或者另一個英語老師交流時,就會出現聽力的障礙。原因是什么呢?我把它歸結為聽力習慣的問題。上文說到,成人都會有口音。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口音,所以也就不難想到,為什么幼兒園的幼兒只能聽懂自己英語老師所說的英語了。所以,在設計英語園本教材時,要配套標準發音的英語磁帶或光盤。特別是小、中班的英語教材,應該強調聽說為主,讓孩子多聽地道的英語兒歌童謠。在幼小銜接的英語聽力方面,應該培養孩子聽磁帶的能力和聽磁帶的方法。小學老師經常都會布置這樣一個家庭作業――聽磁帶默寫單詞。很多孩子由于不習慣聽磁帶里的發音而寫不出本已掌握的單詞。在幼小銜接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學會放磁帶給幼兒聽,剛開始的時侯應由教師帶領幼兒聽、讀磁帶;一段時間后,當大部分幼兒已經理解了練習聽力的方法,這時教師只需要做簡單的引導,幫助幼兒卡住磁帶,給幼兒重復磁帶和回答提問的時間。聽力的練習方法很簡單,每次請幼兒專心聽8―10分鐘即可。
二、說:為孩子創造開口說英語的環境
語言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從幼兒英語教學的目標來看,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幼兒發音清楚、正確、學習說普通話,豐富幼兒詞匯,發展幼兒思維和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1]。幼兒3―6歲是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期,且這一時期掌握外語與掌握母語具有相同的生理機制。幼兒無法像聽說母語那樣流通地聽說英語的原因,是他們缺乏像母語那樣的英語語言環境。因此,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是幼兒英語教育的關鍵。幼兒英語教學應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游戲活動及一日活動的隨機教育,激發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良好學習習慣,學得最基本、最簡單的、和日常生活經驗有關的詞匯、句型和用語。應強調對幼兒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培養,強調在“使用中習得語言,而不是學習語言”[2]。所以我覺得,在英語園本教材的設計上要注重以下幾方面:
(一)從幼兒日常生活入手,發掘、生成教學內容。
教育部2012年9月頒布的《3―6歲幼兒發展指南》中寫到: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3]。越是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孩子接受起來就越輕松、越自然。根據幼兒社會性發展規律,英語園本教材的設計上我們可以從孩子對自我的認識開始,加上簡單的交往、禮貌用語。如小班英語教材中應設計 “My body”等內容引導幼兒在探索“自己”的過程中學習與同伴進行簡單的交流并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鼓勵孩子開口用英語介紹自己。當幼兒掌握最基本的自我認識內容后,教材的設計上應進入幼兒家庭生活主題,如“My family”等內容,幫助幼兒表達自己的家庭成員、家庭生活環境及簡單人際關系。逐漸地,教材內容可添加例如我的班級幼兒園“My Kindergarten”、我喜歡做的事情“I Like…”、我的朋友“My friends”等等幼兒生活常接觸的內容,引導幼兒以多種方式再現生活并與同伴形成一種合作,互助的交流形式。大班英語教材上可加入操作材料,調動幼兒主動學習和交流的積極性。在語言區、英語角或樓道里,老師可根據近期英語主題活動目標設計出一些掛飾,掛在孩子們垂手可得的地方,這樣,共同復習、鞏固和互動式學習交流就順理成章了。另外,在智力游戲區,投放大量單詞、句子和圖片閃卡,小朋友可以玩“撲克牌”,一邊打撲克,一邊猜或說出圖片給出的內容和問題等等。總之,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了合作的樂趣也增強了自信心。
(二)將英語滲透于一日生活的各環節,教材內容緊扣生活
周一幼兒回園時,老師熱情地上前和孩子打招呼“Good morning”;外出活動時,用英語整理隊形“Attention! One, Two.”上課前提問“Who is on duty today?”進餐時,問孩子“What do you want? Rice,noodle or soup.”回家前,問孩子“What time is it now?”我們還可以利用與幼兒的談話活動來解決個別孩子不敢開口和發音不準的問題。就這樣在一日活動中,盡可能地提供機會創造機會,讓幼兒把所學的英語知識自然地遷移到生活活動中去自由的交流。有的家長會提倡與孩子全英文交流,我不贊成這個觀點,我覺得,孩子還在學習的階段就完全沒必要用全英文交流,如果效果適得其反,學習英語就變成一種壓力了。我們提倡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三、讀:自然發音法與分享閱讀的自然融合
在上文中,提出了在幼小銜接的英語教學中應強調“聽說為主”,那“讀寫”是不是就可以忽略了呢?很多人都認為,英語中的聽說能力是最重要且最基本的技能,幼兒園孩子只要學習這兩種技能就可以了。其實,幼兒園英語課程的重點應放在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注重孩子能參與學習的過程,即使是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從聽與說開始學習也是有益的。透過聽與說學習語言,就像是學習母語或其他語言一樣。聽與說的技能發展,奠定日后讀與寫的基礎。所以,在中大班的英語教材中,我們應該教孩子“自然發音法”。自然發音法強調讓孩子看字能讀,能讀即能拼。最初我通過“找字母”的游戲,練習認讀字母及簡單的單詞拼讀,比如在一段或幾張圖片中找出老師讀出的四個字母以內的單詞,通過這樣的游戲方法逐漸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應教會孩子指讀的閱讀方法,讓孩子聽磁帶或老師的發音指讀書上的單詞、句子。當孩子們對單詞、句子能達到看字能讀的程度,教材中就可以增加內容豐富有趣的英文短故事、歌謠。讓孩子和同伴一起閱讀圖書,共同分享有趣的英文故事。在分享閱讀這方面,我推薦教師使用操作大書Big Book,便于老師指讀單詞、句子,能和孩子更好地互動。
四、寫:感知字母筆順
孩子進入小學后,經常都會出現一種情況:許多孩子都會寫字,但不能用正確的筆順寫字,英語字母、阿拉伯數字或漢字的筆順都寫錯了。所以,在大班下學期的英語教材中,應加入臨摹字母筆順的內容,讓孩子學正確的書寫筆順。但我不贊成在幼兒園階段過多地讓孩子“寫”,例如朗文與牛津幼兒英語教材中都會在練習書Excise book上較多地出現寫出單詞或單詞填空等內容,這樣難度會太大,改為臨摹字母或單詞會更適合幼兒的掌握。孩子的書寫習慣,我主要用游戲的方法進行培養。例如我會請孩子用手指臨摹,讓孩子跟著我在空氣中夸張地“寫大字”;或者我會出示一張單詞閃卡,請孩子到黑板前臨摹;我還會請孩子玩字母貼紙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熟悉字母筆順,當孩子真正拿起筆來寫字時不至于寫錯筆順。
幼兒的發展既是階段性的,又是連續性的,一個孩子決不會在入學的那一刻就能立即做出改變,幼小銜接更不是到幼兒園大班才突擊完成的任務。堅持“聽說為主,讀寫跟上”,幼兒園英語園本教材,既要體現院所地區的特色,又要符合孩子年齡特點、語言發展要求,更要達到幼小銜接的目的,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張正東,外語教育學[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1999年.
篇9
【關鍵詞】 資源 興趣 情境教學 微信 思維
1. 情境教學法激活學生思維
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英語在很多國際場合都用得上。而英語的練習不能憑空想象或者只是一個人的行為,需要多人交流和在真實的情境中展現,因此我們看到教材也做了調整,更加符合學生的接受情況。為了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情境表現,我們可以利用身邊的有效資源,如課本插圖、教學掛圖、實物展示、多媒體等為學生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幫助學生建立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避免母語干擾。學生在英語情境中交流,所產生的情感會幫助他們完成練習,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從教學開始,我就盡量避免使用漢語,逐漸過渡到全程都使用英語授課,為學生提供全英語環境。而課堂上也避免“填鴨式”的灌輸教學,多運用肢體、動作、表情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如在學習單詞stomachache, toothache, headache和句型What’s your trouble? What’s wrong with you?的時候,我沒有進行直接講解,而是做出了胃疼、捂著臉牙疼、摁著額頭等痛苦的樣子,于是學生就問我“What’s your trouble?”然后我回答“I have a stomachache.”反復的幾次練習,或者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練習,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句型,知道該怎么問,單詞的意思等等,這樣生動的授課方式比直接告訴他們死記硬背要好很多,同時也讓學生感覺英語課堂很有趣。
2. 課余時間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
只要有心,英語是無處不在的。作為高中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其水平相較于初中生來說,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們可以閱讀簡單的英語文章,甚至能看得懂一些短片。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在課余時間或者自習時間,為學生創設一些有助于提高英語成績的方式,例如讀一些英語報紙,看英文電影等等,對他們的興趣提高和鞏固成績,有很大幫助的。
例如我選了一些貼近學校生活的英文周報,Shanghai Daily、China Daily、21 Century等等,讓學生在課下閱讀,由于是貼近學生生活的,他們閱讀起來沒有特別吃力,而且沒有任務感,沒有壓力感,帶著輕松的心情去閱讀。一些平時學不到的單詞我鼓勵學生查字典做筆記,及時豐富自己的頭腦。這樣一來,學生在無形中掌握了好多詞匯,尤其是報紙上的新聞時事類、科技類、生活類內容,和高考閱讀有許多相通之處,學生由于閱讀量的積累,對考試成績和寫作水平都有所提高。除此之外,我還給學生播放英語電影,在課堂上,會用多媒體制作課件播放一些片段,以及《The world anima》、《The Lion King》等科教片、動畫片,學生聽到純正的英語,興趣大增。最后我鼓勵學生閱讀英文原著,一些深受讀者喜愛的名著如《簡?愛》、《霧都孤兒》、《巴黎圣母院》等等,都有英文原著,學生可以嘗試著慢慢閱讀,體驗異國風情所帶來的感覺。還可以觀看莎士比亞的戲劇,讓學生分飾不同的角色,表演戲劇內容,這樣不僅加深了外國文化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國外文學素養,而且對理解英語的語言環境有很大的幫助。
3. 利用微信、QQ等方式加強英語學習
現代生活,若說誰沒有微信、QQ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很多人特別熱衷于微信聊天、QQ聊天。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我覺得可以利用好這一現代化通訊工具,為英語學習服務。眾所周知,微信和QQ的便捷、快速,已經深入到尋常百姓家,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微信群、QQ群,讓學生們在里面交流,尤其是用英語對話,有很多好處,其一是可以讓學生形成英語在身邊,隨時隨地用得上的感覺;第二是日常對話加強了英語口語和書面語的訓練,讓學生信手拈來,加深印象鞏固知識;第三是鍛煉了讀與寫的能力,語音對話鍛煉口語表達,看別人、聽別人的講話鍛煉讀與聽。尤其是有什么問題和困難,可以向學生進行請教,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增強師生之間的關系。尤其強調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應該全程使用英語,指導學生通過語音聊天進行對話,還可以一些英語小知識、英語學習資料,資源共享,對于提高英語成績和興趣非常有幫助。
4.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除了在課堂上下功夫,我們也不應忽視課外活動。在學校,我們可以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語言,掌握語言。例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作文征文大賽、英語角等等,讓學生在日常可以參與其中,我們還開展英語書法大賽、英語歌曲聯唱,舉辦英語文化節和設置英語日。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英語在學校里的普及,讓學生感受無時不刻不在的英語。有的時候我還會開設趣味英語講堂,比較中外文化的差別。
英語其實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轉折期,也關系著學生今后的發展方向。學好英語用處多多,尤其是走向國際化后,英語已經成為重要的社交工具。只要我們立足自身條件,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不斷總結,定會受益匪淺。
篇10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學英語 專業英語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2-0005-01
1.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與專業英語之間的關系
專業英語又被稱為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簡寫為ESP),到目前為止,對專業英語的定義學界尚未有一AQ個一致的意見,一種觀點認為專業英語僅僅是專門用途的英語教學,另一種觀點則將其描述為用于學術研究或職業目的的英語教學。[1] 而大學英語是所有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一門必修公共基礎課程。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2] 從專業英語的教學目的來看,其主要是指傳授與特定的專業或學科領域相關的英語知識和交際技能,是學生在掌握了一般的英語交際技能的基礎上對應用到特定專業或學科的英語交際技能的拓展和掌握。因此不難看出,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是專業英語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專業英語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延伸和擴展,兩者是相互銜接、承上啟下的關系。
2.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與專業英語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專業英語師資問題
從我院的情況來看,目前專業英語教師主要有兩類:一是各專業院(系)英語基礎較好的專業課教師;二是來自本科院校的外聘英語教師。專業課教師精通專業,認真負責,但缺乏必要的語言教學理論和外語教學法知識,對語言習得的過程不夠了解。而本科院校的外聘英語教師雖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但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且責任心不強。因而在教學中,這兩類教師都很難全面顧及專業知識和語言技能的有機結合,教學質量也就可想而知。因此,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盡快培養大批高職院校自己的“雙師型”教師。筆者認為,“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可通過以下途徑解決:其一是有目的的組織一些大學英語教師接受某些專業的培訓,使他們掌握這些專業的基本原理,鼓勵他們獲得各類專業任職資格證書。二是鼓勵英語基礎較好的專業教師到外語系或大學英語教學部學習,使他們掌握一定的語言學基礎和語言教學理論。三是從校外,尤其是從相關行業或企業聘請一些既具有豐富的專業背景又具備較好英語基礎的復合型人才到高職院校擔任專職或兼職專業英語教師。
2.2專業英語教材問題
目前,專門為高職院校編寫的專業英語教材還十分匱乏。這首先是因為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成立的時間還比較短,很多高職院校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或本世紀初由原來的中專學校或職業學校發展而來,而此類學校過去很少開設專業英語課程。其次,隨著社會分工和專業領域的細分,很多新的行業和職業應運而生,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高職院校紛紛開設了許多新興專業,而這些專業不可能有現成的專業英語教材可用。面對這樣的現實筆者認為,要解決適合的專業英語教材匱乏的問題,各高職院校可以聯合相關企業,結合學校開設專業和學生的特點,依靠本校的專業課教師和英語教師及企業一線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力量來共同編寫適合高職院校實際的專業英語教材。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材的編寫應當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系統性。專業英語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延續和發展,是英語技能在某些專業領域的具體應用。因此,專業英語教材的編寫不僅要體現專業特點,還要注意其在詞匯、句法、語用等知識點上與大學英語教材的銜接,盡量在難度上做到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二是實用性。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的是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型人才,且學生在校學習專業英語的時間有限。因此,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材不能像本科院校的專業英語教材那樣高深,只要能滿足學生對涉及其專業領域一般難度英語材料的翻譯和理解就可以了;三是前瞻性。教材的編寫是一項費時費力、點多面廣的系統工程,其中凝聚著眾多教師的努力。一套教材出版后,應盡可能地延長其使用年限。要做到這一點,編寫者就應該考慮把本專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一些前瞻性的信息收納進教材之中;四是通用性。眾所周知,一套教材能否順利出版除了教材本身的質量問題以外,每版的印數也是出版社必定考慮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材的編寫就必須考慮通用性的問題。
2.3教學法問題
專業英語與大學英語的教學側重點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教授專業英語時就不能照搬大學英語的教學方法。首先,專業英語的教學不能僅僅把教材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而應結合具體的專業情境展開教學。其次,要鼓勵師生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把學生真正融入到教學中來,讓他們在用英語交流中培養起交際技能和合作意識。再次,強化專業翻譯和閱讀技能訓練。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需要處理最多的往往就是外文資料的翻譯和閱讀。因此,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專業翻譯和閱讀能力,注意技術資料中常見句式和常用翻譯方法的介紹。最后,利用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以訓代教”,“以練代教”,鼓勵學生利用英語在實踐中拓展專業知識,訓練英語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結語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和專業英語之間的銜接是必然的。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其銜接的過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水到渠成的。雖然我們已經明確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是專業英語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專業英語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延伸和擴展,兩者是相互銜接、承上啟下的關系。但不可否認,兩者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都存在許多不同之處。因此,要完成大學英語教學和專業英語教學之間的有效銜接和自然過渡,高職院校的管理者首先要明確大學英語教學和專業英語教學之間的關系,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幫助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之后更有效地結合自身專業學好專業英語。其次,廣大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使自己成為既掌握專業知識又精通英語的“雙師型”教師。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大學英語與專業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確保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