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生活范文
時間:2023-03-31 06:25: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細胞的生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細胞的生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生物學上冊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中的第一章《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中的最后一節內容。也就是在學習了動物、植物細胞的結構之后,知道了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后的一節。在統觀初中生物學教材,并結合自己對《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相關內容理解的基礎上,我認為這一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這一初中生物學的核心概念,在整個初中生物教學中起提綱挈領的作用。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完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這一初中生物學的核心概念,《細胞的生活》中前所未有地出現了許多新概念:有機物、無機物、細胞膜的作用、能量轉換器、受精卵、遺傳信息等,這幾乎是整個初中生物學內容的概述。鑒于此,我覺得對于學生來說,現在學習《細胞的生活》內容,只能做到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就像一個電視劇的序幕,精彩的、主要的情節會在今后的節次中層層展開,步步深入。比如,葉綠體和線粒體如何轉換能量,受精卵怎樣將遺傳信息代代相傳等。而本節的教學活動只是讓學生認識、知道這些概念而已。
《細胞的生活》由兩個主要內容組成:(1)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2)細胞核是控制中心。教學中我將它們劃分為三個部分:(1)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2)細胞的生活需要能量。(3)細胞核是控制中心。學生接受困難主要有三點:(1)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分類。(2)葉綠體和線粒體的作用。(3)遺傳物質?;趯滩暮驼n程標準的理解,我確定了教學目標,對本節教學內容設計了導學案,并輔之以課件。
在導學案的設計中,我從動物、植物細胞的結構來復習引入。讓學生觀察圖片,完成動物、植物細胞異同點的兩道選擇題,來達到強化“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這一二級概念。教學中的第一部分“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通過讓學生閱讀課本第50頁的內容,知道細胞生活需要的物質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兩類,并嘗試區分哪些是有機物,哪些是無機物。這是學生在課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至于什么是有機物,什么是無機物,只需舉種子燃燒的實例略加說明,不能深究。通過觀察圖片讓學生感受這些物質進出細胞是由細胞膜控制的,從而建立“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進出”這一概念。
第二部分“細胞的生活需要能量”由感受汽車和人的運動都需要能量入手,引出細胞內的兩個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和線粒體。通過展示圖片讓學生知道葉綠體和線粒體在細胞中的位置及大致形狀。知道葉綠體是儲存能量,而線粒體是釋放能量。至于如何儲存,如何釋放,提示學生將在今后的生物學學習中加以認識理解,但要告訴學生無論是葉綠體儲存的能量或者線粒體釋放的能量最終都是來源于太陽的光能。
第三部分“細胞核是控制的中心”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本節課的難點。這個概念的引入要從分析“小羊多莉的身世”入手。通過分析資料使學生明確看出“多莉長得像提供細胞核的母羊B”,從而形成“細胞核是控制中心”的結論。同時通過閱讀課本知道:細胞核中控制生物生長發育和遺傳的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展示圖片,了解DNA的結構模型。至于DNA的結構是怎樣的?它如何控制遺傳信息?那是本節課所不能解決,只能為今后的教學活動埋下伏筆,作為激發學生繼續學習和探究生物學興趣的手段和方式。
根據每個內容的目的和要求,導學案中設計了適當的練習題,來檢測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大部分練習題是可以在課本上找到答案的,少數的幾個綜合題,結合前面的知識,大部分學生也有能力完成。在課堂小結后,設計的練習題起回顧、記憶和綜合之功效,使學生對整個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結構框架,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知識體系。
為此,整個教學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完善了“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這一生物學的核心概念。而恰恰課文的最后一段內容又正好是突出和強化這一概念的,所以在課堂的剩余時間里,讓學生識記并熟讀這個內容,我認為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
課件是教學的輔助工具,要為完成教學任務服務,要與學生手中的導學案相輔相成,同時又要盡量避免與教材中的內容相左或重復,以免讓學生眼花繚亂。我在選擇幻燈片的時候,力求少而精,主要是為學生完成導學案中的練習題提供幫助。圖片有復習引入的動物植物細胞的結構、物質的分類、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示意圖,反映生活現象的“汽車和人的運動”。細胞中葉綠體和線粒體的位置、為說明“細胞核是控制中心”的“小羊多莉的身世”資料、DNA的結構模型等。
篇2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化學治療;生活質量;焦慮;抑郁;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3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07-0008-04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0%[1],早期診斷難度大,確診后大多已為晚期。化療是治療肺癌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對失去手術機會的晚期肺癌患者,能有效延長其生存時間。但化療的毒副作用大,患者在化療期間可能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有研究顯示肺癌患者在確診后約31%合并焦慮,45%合并抑郁[2,3],化療可能使心理問題惡化,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本研究通過了解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的轉變情況,對影響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為化療期間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1年5月~2012年12月期間在我科行化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80例,納入標準:經影像學檢查及病理學檢查確診,此前未經放化療;根據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制定的TNM分期分為Ⅲ~Ⅳ期;生存期預期>3個月。排除精神障礙或心理疾病史者;不接受問卷調查或無法配合完成問卷調查者。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齡48~76歲,平均(61.29±11.64)歲;Ⅲ期45例,Ⅳ期35例;鱗癌42例,腺癌38例;高分化15例,中分化27例,低分化38例,均采用臨床含鉑類藥物化療方案。
1.2調查工具
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癌癥患者生存質量問卷第3版(EORTC QLQ-C30 V3.0,下簡稱QLQ-C30)[4],包括整體生活質量量表1個、功能型維度5個,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癥狀型維度3個,以及6個單項,得分越高則表示生活質量越差。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各由20個條目組成,總分均為80分,并計算焦慮和抑郁指數,范圍為0.25~1.00,得分及指數越高表示焦慮和抑郁程度越嚴重,指數0.70為重度焦慮或抑郁。
1.3調查方法
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在化療前、化療4個周期后分別由專人采用EORTC QLQ-C30 V3.0進行詢問,發放SAS和SDS,并當場收回。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雙人雙錄入,應用SPSS18.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構成比表示,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評分相關性采用Pearson直線相關分析,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
2結果
2.1化療前后患者生活質量的變化
化療后整體生活質量、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評分較化療前降低,認知功能評分較化療前提高,化療后惡心嘔吐、食欲喪失、便秘評分、經濟狀況評分較化療前升高,疼痛、氣促、失眠較化療前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
表2 化療前后患者癥狀型維度評分比較(x±s,分)
2.2化療前后患者焦慮、抑郁評分的變化
化療前僅43.75%和38.75%的患者無焦慮或抑郁,化療后焦慮和抑郁患者略有增加,SAS、SDS評分和嚴重程度較化療前升高(P 均
表4 化療前后患者SAS評分比較
表5 化療前后患者SDS評分比較
2.3化療前后患者QLQ-C30與SAS、SDS的相關性
化療前QLQ-C30量表僅疼痛和失眠與SAS評分有顯著相關性,疼痛、氣促、失眠與SDS評分有顯著相關,均呈正相關(P均
表6 化療前后患者QLQ-C30與SAS、SDS的相關性(r)
注:*P
2.4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分析
對相關臨床資料分別進行賦值并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文化程度、經濟收入、SAS評分和SDS評分是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P均
表7 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討論
惡性腫瘤是一種身心疾病,患者在確診后往往會出現嚴重心理問題,進而可能對病情進展和治療帶來不利影響,因此目前對惡性腫瘤患者的治療尤其強調心理護理的重要性,不僅有助于樹立治療信心,更有利于患者積極配合提高治療效果,重新融入社會生活,甚至實現帶瘤生存[6]?;熥鳛榉伟┲匾闹委熓侄?,無論是否接受手術治療,患者都能通過化療獲益,但化療藥物對人體毒副作用較大,不良反應較多,患者可能同時經歷疾病和化療不良反應的折磨,在此期間生活質量不僅無法提高反而會降低,引起或加重生理和心理不良狀態的惡性循環,從而可能影響整體治療效果[7]。
本調查結果顯示,患者在化療前QLQ-C30、SAS和SDS量表所反映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已處于較低狀態,化療4個療程后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均出現顯著下降。其中QLQ-C30量表整體生活質量和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等功能型維度評分下降顯著,惡心嘔吐、食欲喪失、便秘等胃腸道不良反應癥狀評分升高明顯,但認知功能卻得到提高,肺癌損害所致疼痛、氣促、失眠癥狀得到明顯改善,但隨著治療的持續,患者經濟負擔也不斷加重。表明非小細胞患者進行化療后生活質量下降,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癥狀和失眠得到改善,對自身疾病的認知也得到加強,但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導致的不良反應尤其是胃腸道癥狀增加,使軀體、社會角色及情緒功能受到影響而降低?;熐氨窘M合并焦慮或抑郁的患者均過半數,但主要為輕中度焦慮或抑郁,化療4個療程后焦慮或抑郁患者有所增加,而癥狀程度的分布則更趨向中重度。表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后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或加劇已有癥狀,甚至可能增加同時合并焦慮和抑郁的情況,使患者心理狀態更為復雜[8,9]。
心理和生理狀態存在相互作用,正性情緒更有利于提高人體機能的協調和代償,改善腫瘤患者免疫功能紊亂,促進康復;而負性情緒,以焦慮和抑郁最為常見,可促使機體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功能進一步紊亂,對腫瘤治療和康復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10,11]。本調查結果顯示,化療后患者QLQ-C30和SAS、SDS評分的相關性因子明顯增加,并呈現扭轉現象,化療前與SAS、SDS評分相關性較弱的整體生活質量、情緒功能、認知功能、惡心與嘔吐、食欲喪失、便秘、經濟困難等因子在化療后均與SAS、SDS評分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而化療前與SAS、SDS評分有關的疼痛、氣促、失眠因子在化療后則均失去相關性,此結果與化療前后QLQ-C30各因子的變化相應,亦說明化療后的生活質量下降與焦慮和抑郁關系更為密切,化療后出現惡心嘔吐、食欲喪失、便秘、經濟困難是使焦慮和抑郁癥狀加劇的因子,疼痛、氣促、失眠的緩解則可能從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負性情緒加劇可使各項功能因子和整體生活質量均明顯下降,反映了心理狀態對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12]。
本調查結果顯示,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主要受到文化程度、經濟收入、SAS和SDS評分的影響。文化程度越高,患者情緒控制和理性思維能力越好,則有利于自我調節和接受外界幫助[13]。經濟收入則針對QLQ-C30中經濟困難因子,經濟狀況越好對化療方案、療程和不良反應治療的負擔能力越好,則可能減少癥狀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以上兩者都是較為客觀的患者個人條件,而SAS和SDS評分則是當下患者的主觀情緒反映,是最具干預可行性的潛在作用點,可以作為提高患者化療期間生活質量的突破口,在積極預防和緩解患者不良反應癥狀的同時,利用SAS、SDS量表準確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或專業心理輔導,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郭素敏,孫超英,宗會遷. 肺癌患者化療前后免疫功能的研究[J]. 中國醫刊,2013,48(3):48-49.
[2] Chinmoy K,Bose Subhashis Dey,Ashis Mukhopadhyay. Hyponatremia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dian experience[J]. 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and Paediatric Oncology,2011,32(3):139-142.
[3] Myungsoo Kim,Jihae Lee,Boram Ha. Factors predicting radiation pneumonitis in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Radiation Oncology Journal,2011,29(3):181-190.
[4] 李絨,石海燕. 心理護理路徑在肺癌晚期病人首次化療不良情緒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13,27(3):200-201.
[5] 梁驪敏,劉雪蓮,廖英桃. 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及影響因素研究[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38-41.
[6] 李淑芳,王燕,辛士珍. 化療對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及焦慮情緒的影響及分析[J]. 中國肺癌雜志,2012,15(8):465-470.
[7] 王麗軍,王朝娟,宋潤珞. 個性化護理對放化療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135-137.
[8] Tiehong Zhang,Long Meng,Wei Dong. High expression of PRDM14 correlates with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is a novel prognostic marker in 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Medical Oncology,2013,30(3):605.
[9] 李潔,季枚,朱麗娜. 順鉑時辰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隨機對照研究[J]. 中華腫瘤雜志,2013,35(1):43-44.
[10] 陳延治,劉丹,趙玉霞. 手術治療的老年與青年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對比[J]. 腫瘤研究與臨床,2013,25(5):343-345.
[11] 曹建存,王燕,張麗. 肺癌化療前后生活質量及抑郁情緒改變分析[J]. 中國肺癌雜志,2011,14(4):358-361.
[12] 龍偉,劉云貴,周銳. 心理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的影響[J]. 現代臨床護理,2010,9(9):11-14.
篇3
1 教材分析
本節是高中學生學習了必修3的第一節,其主要內容包括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細胞外液的成分、細胞外液的滲透壓與酸堿度、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4個方面。該節內容是學生理解穩態及其生理意義知識的基礎,對學好“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植物的激素調節”等章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2 學情分析
內環境的相關知識在初中新課程中涉及較少。初中新課程僅僅就人體中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做了簡單的介紹,但因初中學生初二下學期會考結束后就沒有再學習有關這方面的生物知識,間隔時間較長,印象也不是很深刻。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引導他們回憶相關知識。由于筆者執教的班級是選修生物的班級,相對而言,他們對學習生物的興趣要濃烈些。通過初中階段已學習到的人體幾大系統功能,總結出內環境如何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不是特別難。
3 設計思想
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細胞與內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內容是比較好理解的。內環境如何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內容,相對于前者要難理解些。教師借助一些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技能訓練,學生既能領悟出模型方法,又能進一步理解有關知識內容,在培養能力的同時還學習了知識。在組織教學過程中,筆者運用啟發教學理念,并配以一些圖片、動畫、探究實驗等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讓抽象的情景更為直觀和真實,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4 教學目標
(1)描述內環境及其作用。
(2)說明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3)嘗試建構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5 教學重難點
(1)描述內環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2)說明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6 教學過程
課前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設計學案。學生預習本節課本內容,完成學案基礎知識內容。教師依據學生的先學情況,考慮實施后教的策略。
6.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視頻:邊防戰士、煉鋼工人、抗洪搶險戰士的工作環境。提出問題:視頻中的惡劣環境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影響?他們是如何維持體溫的?大量出汗后為何要及時補充淡鹽水?這樣使學生知道人體必須維持內環境的穩態,引出本章課題。
教師借用《紅樓夢》里的一句話:“女人是水做的。”通過問題:那男人是不是水做的呢?引起學生的關注。出示資料:成年男性體內含水量大約是體重的60%,成年女性體內的含水量大約是體重的50%,出生一天的嬰兒,體內含水量大約是體重的79%。教師順勢提出體液的概念。
設計理念:讓學生體會這些人工作的艱苦,認識他們工作的重要性,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注重了對學生情感教育的滲透。
6.2挖掘已有知識,切入主題
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頁正文前三段內容,觀察視頻:草履蟲、血液中的血細胞的生活環境,思考并討論二者的區別。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出:單細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環境中,細胞可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多細胞生物的細胞生活在體內的液體環境中,一般不能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教師引出本節課題:細胞生活的環境。
設計理念:從學生熟悉的現象人手,放眼于生命世界中“細胞生活的環境”的廣闊視角。這樣的話,不但可以很好地銜接必修1《分子與細胞》,充分調用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經驗,還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3聯系生活,構建核心概念——內環境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手腳磨出的水泡情景,思考水泡中的液體來源于哪里。并展示血漿的實物,出示內環境的示意圖,要求學生嘗試歸納體液的組成和內環境的組成。
設計理念:生活化的事例,更加有益于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對“細胞生活的內環境——細胞外液”有感性認識。
6.4學習內環境的組成
教師用動畫演示組織液、淋巴和血漿之間物質交換的動態過程,引導學生討論、觀察、歸納三者之間的關系,嘗試構建概念圖。
學生閱讀課本資料分析,歸納出生命起源于海洋,嘗試從組織液、淋巴液和血漿之間聯系的角度分析三者成分的差異。
設計理念: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讓歸納貫穿于教學中,將單調的知識串成知識鏈,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還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6.5分析內環境的理化性質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內環境理化性質之一是滲透壓,拓展組織水腫的相關知識。教師設置疑問:為什么蚊子咬了會起皰,過段時間皰為何又消失?為何嬰幼兒食用劣質奶粉后會變成大頭娃娃?
設計理念:教學融入生活中,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教師要讓學生感受知識源于生活,再用學到的知識回歸生活并解釋一些生活現象。
6.6討論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教師用模式化的方法模擬和展示人體細胞、內環‘境以及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大致過程。質疑:我們每天攝取一定量的食物為機體提供營養物質,這樣的營養物質是如何到達組織細胞的呢?并引導學生回顧消化、呼吸、循環、泌尿系統等相關知識,展開討論,嘗試構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設計理念:學生在建構模型的過程中必然要去探究、交流和學習,并且印象一定非常深刻。這樣對實現新課程的教學目標,提高生物的科學素養有很大幫助的。
篇4
學齡前期是寶寶良好生活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寶寶愿意聽從成人的教導、喜歡模仿別人、特別容易受外界影響,是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時期。
爸爸媽媽如果能夠利用好這個時期,就可以幫助寶寶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使用圖畫書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在這一階段,寶寶們喜歡聽故事,用圖畫書既可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又能寓教于樂,使寶寶在輕松愉悅的親子共讀過程中逐漸模仿、學習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媽咪對照:寶寶的生活習慣達標了嗎?
由教育部頒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不同年齡階段寶寶的生活習慣養成均作了詳細闡述,我們不妨來對照一下:
0~3歲的寶寶
逐漸養成有規律的、自然入睡的睡眠習慣;
愿意吃各種食物,逐漸學會用勺子吃飯、用杯子喝水;
逐漸形成一定的排便規律,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做到便后洗手;
長牙之后,在爸爸媽媽的監督下能夠堅持每天刷牙。
3~4歲的寶寶
在爸爸媽媽的提醒及引導下,能夠按時睡覺和起床,并能堅持午睡;
不挑食、偏食;
愿意飲用白開水;
每天早晚刷牙;
飯前便后洗手。
4~5歲的寶寶
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并能堅持午睡;
不挑食、偏食,不暴飲暴食;
常喝白開水;
每天早晚刷牙,飯前便后洗手,并且方法基本正確。
5~6歲的寶寶
養成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的習慣;
吃東西時細嚼慢咽;
主動飲用白開水;
每天早晚主動刷牙,飯前便后主動洗手,并且方法正確。
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從哪些方面入手?
生活中這么多事情,要一件一件地教給寶寶。那么,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刷牙
寶寶一般在2歲之后開始長牙,這時就需要爸爸媽媽來幫助寶寶學習刷牙的方法,保護牙齒。
怎樣才能讓寶寶喜歡上刷牙呢?首先,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去挑選他喜歡的牙具、牙膏,這樣寶寶就會對刷牙產生興趣。然后,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刷牙,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最后,爸爸媽媽一定要堅持住,不能寶寶不想刷就放棄,想著明天再讓寶寶刷牙,這樣就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寶寶也會認為只要自己耍耍賴就能不刷牙了。
關于刷牙,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做一個有趣的小實驗:
讓寶寶將含氟牙膏擠到玻璃碗或杯子里,將一半雞蛋浸在牙膏里,然后用保鮮膜封住碗口或杯口,放置四天;四天以后將雞蛋取出,擦干凈,再放置一天后,將雞蛋放入醋里浸泡(被牙膏浸泡過的一端做上標識);在醋中浸泡10個多小時后,將雞蛋取出。結果:被牙膏浸泡過的一端蛋殼還很堅硬,沒有被牙膏浸泡過的一端蛋殼明顯變軟。
這個小實驗可以引起寶寶的興趣,同時讓寶寶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噢!
如廁
學者黃小蓮在《嬰幼兒如廁訓練的合理性思考》一文中提到:從生理角度來說,寶寶在1歲半時差不多就學會了走路,也就是說,這時寶寶的神經系統已經趨于完善,能夠自主控制負責排泄的括約肌,此時就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美國兒科學會關于訓練大小便的建議也是在18個月之后。
那么,訓練大小便,具體要怎樣做呢?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梢韵冉o寶寶買一個他喜歡的兒童馬桶,帶著寶寶一起去挑選,看看寶寶最喜歡哪個造型。然后鼓勵寶寶每天在馬桶上坐一會兒,開始的時候可以不脫褲子,讓寶寶慢慢熟悉使用馬桶。
2.爸爸媽媽如廁時,可以讓寶寶在一旁觀看、模仿,這樣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3.最后,寶寶表示有便意時,爸媽應立即帶他到他自己的小馬桶那里排便。
Tips:
1.對寶寶良好的排便行為,爸媽應及時給予鼓勵,以增強他的自信心。當然,也不能忘記告訴寶寶:大小便后要記得洗手,才能把細菌都消滅掉,保證身體健康。通過經常提醒、反復強化,讓寶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2.值得注意的是,在如廁訓練過程中,爸爸媽媽要避免過于關心寶寶的大小便情況;切不可責備寶寶尿床,造成寶寶緊張;戶外活動時,也應該避免隨意選擇大小便的地點,缺乏隱私意識。
3.每個寶寶的生理發育情況不同,應該依據寶寶的自身情況來進行如廁訓練。
飲食
給寶寶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這是令許多爸爸媽媽頭疼的問題。合理飲食是良好生活習慣形成的重要一環,會直接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和他們長大后的健康狀況。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創造輕松愉快的進餐氣氛。
一個整潔有序、輕松愉快的環境,可以讓寶寶保持愉悅情緒進餐,促進消化和吸收。
2.定時、定量、定點吃飯。
a.一日三餐最好有固定的時間,這樣寶寶一到這個時間就會產生饑餓感,知道該吃飯了。需要注意的是,在飯前要避免給寶寶提供零食,否則會影響寶寶的正常進餐。
b.根據寶寶的食量給予適量的飯菜,并且要求他們全部吃完才能離開餐桌。
c.要有一個固定的進餐地點,讓寶寶意識到這是用餐的地方,只要到了吃飯時間就要到這個地方去。這樣持之以恒,才不會養成追著喂才肯吃飯的壞習慣。
3.教育寶寶不要偏食。
a.長期偏食會引起營養不良、貧血等癥狀,嚴重影響生長發育,還容易使寶寶養成任性的壞習慣。
b.爸爸媽媽應該注意的是,不能以自己的飲食習慣來要求寶寶,否則會間接導致寶寶偏食。要按照合理的營養搭配來給寶寶制作飲食。
寶寶吐槽:為什么大人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偏食呢?因為他們買來的都是自己想吃的??!
c.爸爸媽媽可以用語言對寶寶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例如“今天的胡蘿卜真好吃,真甜”等等,調動寶寶的食欲。
d.還可以運用不同的烹飪方法或是好看的擺盤,來調動寶寶的食欲。
睡眠
現在有許多寶寶都是白天睡覺、晚上不睡,這讓爸爸媽媽十分頭疼。那么,應該如何培養寶寶按時睡覺的習慣呢?
1.要給寶寶一個屬于他的空間,也就是單獨的小床。這樣寶寶能夠在固定的地方睡覺,久而久之,他就能夠知道,只要躺在小床上就要睡覺了。
2.給寶寶一個舒適的環境。在睡覺前,可以給寶寶放一些輕緩的音樂或者搖籃曲,創造一個輕松、平靜的氛圍。再把寶寶放在他自己的小床上,輕輕地拍拍他。值得注意的是,爸爸媽媽不能一直抱著寶寶從入睡到睡醒,這樣容易養成不良的睡眠習慣,以后想要讓寶寶自己睡就會很難了。
3.要逐漸養成按時睡眠的習慣。白天到時間就要叫醒寶寶,不能貪睡;中午也要養成睡午覺的習慣,最好是在13~15點之間,如果過了時間就不要再睡了,不然會影響晚間的睡眠。
圖畫書閱讀指導手冊――生活習慣篇
培養好的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爸爸媽媽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幫助寶寶。在寶寶做得對的時候給予一定的獎勵;做錯的時候,也可以給予一定的懲罰。下面就給爸爸媽媽推薦一本關于刷牙的圖畫書。
書名:《小熊不刷牙》
作者:斯伐拉納?提歐利那
出版社:湖北長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年9月
總體介紹
故事中,小熊哈利不喜歡刷牙,在幾天不刷牙之后的一個晚上,它在夢里體驗了一次沒有牙齒的旅程……
分步指導
Step 1:封面
在封面上,一只小熊用雙手扒著自己的嘴巴,露出臟兮兮的牙齒。而旁邊的水龍頭在嘩嘩地流水,小熊卻什么也沒做。
爸媽可以這樣做
這時爸爸媽媽可以問問寶寶:小熊在做什么?為什么旁邊開著水龍頭?進而引起寶寶繼續閱讀圖畫書的興趣。
Step 2:第1頁~第2頁
在書的第1頁~第2頁,可以看到小熊哈利扮成海盜的樣子,和正在牙膏、牙刷進行戰斗,互不相讓。
爸媽可以這樣做
爸爸媽媽可以對寶寶說:“哈利正在做什么呀?它為什么要這么做呀?我們來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么?”
Step 3:第3頁~第6頁
在書的第3頁~第6頁,熊媽媽提醒哈利該去刷牙了,而哈利卻躲在浴室,打開水龍頭假裝在刷牙,而且將牙刷上的牙膏用水沖洗掉。
爸媽可以這樣做
爸爸媽媽可以提前和寶寶一起做個小實驗,讓寶寶自己去理解牙膏的作用。例如:
1.準備兩個煮好的白殼雞蛋。
2.玻璃杯中倒入深色飲料(如可口可樂),將煮好的雞蛋放入杯中,靜置5~6個小時。
3.將雞蛋取出、擦干,跟寶寶一起討論出現在白色雞蛋上的污跡從何而來。向寶寶講解雞蛋殼就像牙齒的釉質,并引導寶寶思考如何將雞蛋殼上的污跡去除。
4.給寶寶牙膏和牙刷,寶寶們會很積極、熱情地給雞蛋“刷牙”的。
Step 4:第7頁~第10頁
在書的第7頁~第10頁,哈利像往常一樣不刷牙就去睡覺了。結果哈里發現自己的牙齒不見了,它特別高興,因為這樣它就再也不用刷牙了。
Step 5:第11頁~第16頁
在書的第11頁~第16頁,哈利向朋友們炫耀自己的牙齒不見了,而它的朋友們卻都嘲笑他。由于沒有牙齒,哈利面對自己喜歡的食物,也不能吃了。
爸媽可以這樣做
鼓勵寶寶:趕緊幫小熊哈利想想辦法吧!
Step 6:第17頁~第20頁
在書的第17頁~第20頁,描述了哈利沒有牙齒的悲傷心情,它十分想要找回自己的牙齒。此時貓頭鷹出現,問哈利今后能不能每天早晚按時刷牙、保護自己的牙齒,而哈利也做出了保證。
爸媽可以這樣做
此時,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注意哈利的表情以及動作,問問寶寶“哈利怎么了?它現在是什么樣的心情?他為什么會感到傷心呢”?引導寶寶自己說出刷牙的重要性。
Step 7:尾頁
在書的結尾,哈利從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的牙齒都在:“啊!原來只是做了一場夢呀!”
爸媽可以這樣做
“哈利已經太久沒刷牙了,都不記得正確的方法了,我們一起來教教他,好嗎?”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復習刷牙的正確方法。
圖畫書推薦
培養寶寶良好生活習慣的圖畫書還有:
飲食類
《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接力出版社,2006年4月)
《肚子里有個火車站》(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年6月)
《胖國王》《瘦皇后》(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年12月)
如廁類
《要上廁所了!》(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4月)
《馬桶的故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年9月)
睡眠類
篇5
【關鍵詞】得力生注射液;TP方案;非小細胞肺癌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eLiShe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P regimen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ANG Yang,WAN Li-xin.Department of Radiationtherapy,Nanyang Central Hospital,Nanyang 47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 of Delishe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P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Methods Combined group including 5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eLiSheng injection combined TP regimen.control group including 48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P regimen.cycles were repeated 3 weeks.Results in the combined group effective rate is 52%.in the control group effective rate is 45.8%.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For the side effect and life quality,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Delisheng injection;TP regimen;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多西他賽是目前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較好的藥物之一[1],它與順鉑聯合治療NSCLC已在臨床廣泛使用,但如何減輕其化療毒副作用是臨床腫瘤學關注的問題之一。臨床研究證明,中醫藥在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南陽市中心醫院放療科自2005 年 10 月 至 2007 年 12 月采用得力生注射液聯合TP方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50例,并與同期單純TP方案化療的48例患者在療效和毒副作用方面進行比較?,F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患者均為我科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均經病理學證實為NSCLC,臨床分期Ⅲ-Ⅳ期(按UFCC1997年TNM分期),均無胸水、心包積液、腦轉移,預生存期≥3月,KPS評分≥60分。隨機分為聯合組和TP組(見表1)。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TP方案:多西他賽(齊魯制藥,商品名多帕菲)75 mg/m2,d1,靜脈滴注;順鉑(齊魯制藥公司生產)25 mg/m2,d1-d3,靜脈滴注。化療前1 d開始地塞米松16 mg/d,分兩次口服,連續3天以減輕水鈉潴留。21 d為1周期,2個周期后評價療效,如病情進展更換化療方案,如病情緩解或穩定繼續原方案2周期后評價療效。聯合組同時配合得力生注射液(步長集團北京正邦制藥生產)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緩慢靜滴,每天一次,每個周期連用20 d為一療程?;熐昂缶鲅R?、肝腎功能、心電圖、胸片或胸部CT、腹部B超,化療期間每周查1~2次血常規。平均隨訪一年。
1.3 評估標準 近期療效按WHO實體瘤評價標準進行評定: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NC)及進展(PD),CR+PR為有效率;臨床受益(CBR)評估標準:止痛藥用量減少≥50%、體力狀態(KPS)改善≥20%、體重增加≥7%,上述指標有一項好轉并持續4周;生活質量按KPS評分減少10分為以上者為改善,減少10分以下者為減退,無增加者為穩定;毒副反應按WHO抗癌藥物毒副反應標準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軟件采用SPSS 13.0。兩組有效率及毒副反應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近期療效 聯合組CR1例、PR 25例、SD 15例、PD 9例,有效率(CR+PR)為 52.0%(26/50);TP組CR0例、PR 22例、SD 12例、PD 14例,有效率(CR+PR)為 45.8%(22/48)。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73 , P>0.05)。
2.2 生活質量改善與臨床受益比較 聯合組改善33例、穩定9例、減退8例,TP組改善15例、穩定10例、減退23例,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54, P
2.3 兩組化療毒副反應情況比較 聯合組50例,對照組48例可評價的化療不良反應見表2。
3 討論
肺癌是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年發病率大約120萬人,死亡大約110萬人[2]。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肺癌80%以上,而且肺癌確診時已為晚期。多西他賽是目前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較好的藥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機制是促進微管蛋白裝配成微管,同時抑制其解聚,導致喪失正常功能的微管束產生和微管的固定,抑制細胞的有絲分裂,導致細胞死亡;它與順鉑聯合治療NSCLC已成為標準一線治療方案,有效率20%~35%左右,中位生存期7.3~8.5個月[1],研究顯示以順鉑為主的聯合化療要優于單藥化療,且毒副作用小于鉑類為主的三藥化療[3]。但該方案同樣面臨著如何平衡療效與毒副作用的問題。
復方中藥聯合化療是提高惡性腫瘤治療效果的重要,得力生注射液是我國第一個獲得國家衛生部二類新藥證書的復方抗瘤中藥注射劑,是人參、黃芪、斑蟊、華蟾素的合成提取液,在體內外均能抑制多種腫瘤的生長[4],晚期癌癥患者正氣虧損,瘀血阻滯占主導地位,所以應當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治療;方中黃芪、人參是傳統醫學中首要的扶正藥物,近年來大量的實驗和臨床研究證明黃芪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殺傷細胞活力[5],人參具有保持腎上腺和骨髓的功能[6],這些有助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復、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減輕化療所致的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而華蟾素和斑蝥具有殺傷腫瘤細胞的功能,對多種腫瘤具有抑制作用[7]。
本實驗以得力生注射液聯合TP方案治療NSCLC并以單純TP方案組對照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均有較好的近期療效,且聯合組略高于單純TP組,但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聯合組患者生活質量、臨床綜合獲益明顯提高(P
因此,我們認為得力生注射液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臨床獲益,并減輕其不良反應,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與TP方案合用有相加協同作用;可以作為治療NSCLC的增效減毒輔助藥物,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 考 文 獻
[1] Schiller JH,Harrington D,Belani CP,et parison of four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 Engl J Med,2002,346(2);92-98.
[2] Parkin DM.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in the year 2000.lancet Oncol,2001,2(9):533-543.
[3] Delbaldo C,Michiels S,Syz N.et al.Benelits of adding a drug to a single-agent or a 2-agent chemotherapy regimen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meta-analysis.JAMA,2004,292(4):470-484.
[4] 劉建新,路華,張玉珍,等,得力生聯合化療的體外抗癌活性.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01,22(5):294-296.
[5] 趙冠英,昊正軍,昊瑞賢,等.參芪扶正沖劑的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3,13:395-360.
篇6
比賽簡介選手簡介
Liqud.NazguI:他是TeamLiquid站點以及戰隊的創始人。作為荷蘭星際爭霸界的靈魂人物,他曾是當年最強的非韓選手之一然而他的大賽成績并不是很理想,幾年前他轉型做了一名職業撲克玩家,不過在星際爭霸2面世之后,Nazgu J在采訪中表示會回到電子競技的舞臺中。
RogaIos:在ZCup第五周的比賽中,波蘭沖族選手Rogalos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最終的冠軍爭奪戰。在和對手大戰五回臺之后,RogaIos以2:3遺憾敗北。不過由此可以看出Rogalos也是一名實力型戰將。
前段時間,神族內戰出現了一套戰術,具體的運作流程是:前期在家中拍下三個傳送門,接著建造控制核心升級折躍門,接著派出一個探針到對手家中造個水晶培,然后利用時空門的召喚技能將部隊傳到對手家中。不過隨著暴雪的補丁更新,控制核心的折躍門研發時間從60秒提高到140秒,也就將這套戰術打入了冷宮。
于是神族內戰就只能另辟蹊徑,本場比賽中,RogaloS很好地利用了星際爭霸2中的新元素來為自己的勝利增加了籌碼,那么,RogaloS究竟是如何擊敗Nazgul的呢?
戰局未開,偵查先行
Nazgul出生在地圖的右上角,Rogalos在地圖的左下角開始運營,兩人都是在9人口補水晶塔、12人口補傳送門。隨后,Nazgul便補充了第二個傳送門,此外Nazgul并沒有在家中補充采氣場,儼然一副前期Rush的打法。不過,這―切都被RogaloS探路的Probe看在眼里,走科技路線的Rogalos見勢優先在家中補充了第二個傳送門來應對對手可能到來的Rush。
Blistering Sands的出生點位相距甚遠,要是想前期Rusb對手的話就必須做好前面的部隊全部陣亡而后續兵還沒趕到的準備。而Rush戰術最講究的就是部隊的銜接,因此在Blistering Sands上這樣光天化日的雙傳送門Rush顯得有點自欺欺人。
沉著應對,巧度險境
在傳送門建造完畢之后,雙方各自訓練狂熱者。不過此時,Nazgul使了一次壞,他在野外偷偷地拍下了水晶塔和第三個傳送門決定將Rush打到底。
當Nazgul的三個狂熱者千里迢迢趕到Rogalos家門口的時候,迎接他的是Rogalos的四個狂熱者,這就是在前文提到的續兵問題。不過RogaloS依舊選擇了鎮守高地,此時,Nazgul只能霸王硬上弓強行交戰,在損失了―個狂熱者之后,Nazgul的兩個狂熱者沖上了高地,但是兩個殘血的狂熱者又能有何作為呢?在對手基地繞了一圈之后,Nazgul又撇了回去。
Nazgul的開局有點問題,既然決心要Rush,為何不選擇家中擺一個傳送門然后在野外偷兩傳送門呢,這樣的話,Rogalos也許就會認為Nazgul也走科技路線,也就不會補充第二個傳送門了。
力場立威,局勢漸顯明朗
隨后,RogaloS補下了第三個傳送門并控制核心中研發折躍門,傳送門中則是開始訓練哨兵,一來可以調整自己的水晶和氣礦的比例,二來可以利用哨兵的力場技能來封死路口防止對手Rush。
另外一邊,RogaloS利用前期探路的Probe在Nazgul家中陰了一個水晶塔,隨時準備召喚部隊到Nazgul家中騷擾。
Nazgul這邊雖是久攻不下,但是此時雙方部隊上還是持平。在集結了九個狂熱者之后,Nazgul再度壓制到RogaIos家中。然而,這一去就真的成了“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了。Rogalos一道華麗的力場將Nazgul的部隊截成了兩段。Nazgul苦苦鏖戰終于突破了這一道防線沖入了Rogalos家中,但是畢竟是異地作戰,在Rogalos后續部隊出現之后,Nazgul全面潰敗。
這里RogaloS的操作細節做得并不是很完美,在路口處防守的話,盡量讓自己的部隊舒展開來,要不后排的部隊只能在那里繞圈圈看戲了。
吹響反擊號角,前后夾擊終獲勝
在扛下這一波進攻后,Rogalos掌握了比賽的節奏。Rogalos直接傳送了三個狂熱者到Nazgul家中進行騷擾,正面部隊也是徑直奔向Nazgul基地。待折躍門CoolDown結束后,Rogalos又傳送了若干部隊到Nazgul家中。在RogaloS的如浪潮般的部隊的壓制面前,Nazgul完全無力反抗,在享受了Rogalos的蹂躪之后,Nazgul爽快地打出了GG。
篇7
細胞膜上鈉泵活動的生理意義是建立起一種勢能貯備、保持滲透壓。鈉鉀泵又稱“鈉泵”或“鈉鉀ATP酶”,使細胞外的NA+濃度高于細胞內,當NA+順著濃度差進入細胞時,會經由本體蛋白質的運載體將不易通過細胞膜的物質以共同運輸的方式帶入細胞。
鈉鉀泵(也稱鈉鉀轉運體),為蛋白質分子,進行鈉離子和鉀離子之間的交換。每消耗一個ATP分子,逆電化學梯度泵出三個鈉離子和泵入兩個鉀離子。保持膜內高鉀膜外高鈉的不均勻離子分布。鈉鉀泵的一個特性是他對離子的轉運循環依賴自磷酸化過程,與之相類似的還有鈣泵和質子泵,它們組成了功能與結構相似的一個蛋白質家族。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關鍵詞]最低生活保障;福利依賴;反福利依賴
我國目前在福利制度方面還有很大的欠缺。①福利對象的方向,側重于城市戶籍居民,我國的戶籍制度捆綁著高福利,限制了廣大的更低收入者無法享受到福利。②福利捆綁帶來的低保邊緣群體的生活困難,許多政策都同時優先考慮低保群體,這使得低保人群享受了多重補貼,而處在低保線邊緣的人群只因沒能劃入低保群體,就得不到任何的福利待遇,使他們成為了“更窮”的人群。③對福利制度缺乏監控,沒有一套完整的監督機制,更沒有督促享受福利的人改善工作能力,減免福利依賴的制度設計;使低保人群一旦進入低保行列就很難出去,甚至出現騙保行為等。④福利統籌層次低,現階段的福利制度,基本上各地為政,經濟條件好的地方,福利也就越好,也就更容易導致收入差距擴大。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存在的“福利依賴”現象使低保對象產生福利依賴心理,不愿意勞動,造成很多不良影響:低保對象“只進不出”,這類人只靠政府低保金維持生計而不愿參加勞動,增加了政府財政的長期負擔;由于低保戶不需要勞動就可以維持基本生活,使得處于工作的人員心理不平衡,可能造成人際效仿,使更多的低保對象形成“福利依賴”,同時增加社會矛盾;導致了社會的不公平,不利于社會的穩定;低保人員不斷增加而真正的貧困者生活水平卻得不到保障和改善,直接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福利依賴”的成因
1.1 有限的就業空間
我國人口基數大,每年近千萬新增勞動力出現,需要就業的人數不斷增加,新增就業人口涌入勞動力市場后,進一步降低勞動力的價格,使個人經濟收入降低,由此產生不愿就業的心理。處于城市貧困的居民能夠享受到政府的低保福利,在社會整體工資水平與低保福利收入差別不大的情況下,低保對象自然選擇放棄工作,依賴低保福利。
1.2 貧富差距的因素
市場經濟的發展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造成貧富差距逐漸拉大的形勢,越來越多的人處于最低生活線以下,盡管有些人有工作,但是工資十分低,有的甚至達不到國家的最低保障金,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得一部分人放棄自己的工作依靠國家的低保生活,在他們看來放棄工作反而得到了生活的改善,所以對低保產生依賴。
1.3 最低生活保障膨脹因素
政府要求各地要努力實現“應保盡?!蹦繕?力求全面解決城市困難居民的生活問題,實現社會穩定。但在一定意義上講“應保盡?!笨赡軐е伦畹蜕畋U系呐蛎?產生很多負面影響:“應保盡?!比菀妆环夯驍U大化的理解,在街道社區、居委會審核低保權利很大的前提下,可能造成這樣的情景。首先,基層社區可能將社區貧困居民擴大化,即使不夠條件的也“?!?;其次,可能導致“關系優則保”;再次,并非將資源用于貧困者身上,而是用國家的錢,盡可能地為本社區創造福利。正是“應保盡保”的泛化,可能助長低保人員“福利依賴”的心理。
1.4 就業歧視因素
根據走訪調查,多數失業工人不甘于享受政府的低保福利,愿意自謀就業崗位,但是在自謀職業過程中,往往受到年齡歧視,性別歧視,經驗歧視,勞動技能歧視和文憑歧視等。一次次的失敗,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并對工作機會表示失望,消極心理客觀上成為他們對政府的低保產生依賴的原因。
1.5 心理失衡因素
與社會歧視相關,低保群體中不愿工作的人都有相似的經歷,他們積極地尋找工作,可是無情的現實卻將他們徹底打敗。無法找到工作的同時還被歧視,這些是他們心理上難以承受的,長此以往他們有了心理陰影不愿再主動尋找工作。于是寧愿選擇放棄,依賴國家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清閑的度日。
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反“福利依賴”的措施2.1 完善法律體制,建立健全的最低生活保障“準入準出”機制由于沒有明確的準入準出機制和監管部門的失誤,使部分有勞動能力的勞動適齡人口混跡于低保人群之中,不僅占用了有限的福利資源還侵占了他人的合法權利,造成社會的不公平和低效率,所以應該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最低生活標準人群的監督監管體制,明確“準入準出”機制,使人們在貧困、走投無路時可以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在獲得能力和機會的時候第一時間退出機制,自力更生,將資源留給更需要幫助的人群。促進社會效率,保證社會公平。
2.2 加強低保人群的就業知識和技能培訓
加強低保勞動人口的再就業培訓,是保障和拓展其發展機會的重要舉措,也有助于減少“福利依賴”。勞動與社保部門要加強對承辦低保勞動人員就業培訓機構的扶持及業務監督,培訓機構根據目前勞動力市場上用人單位及崗位知識和技能的具體需要,對低保人群進行免費的課程培訓。同時民政部門要激勵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參加培訓,并對其培訓效果進行績效考核,將合格者推薦給崗位空缺的企業與部門。
2.3 激勵低保人群參加公益勞動
組織低保人員參與公益勞動的意義有三個:一是使參加者保持勞動意識、能力和習慣;二是通過花錢購買公益勞動,適當增補家庭收入;三是監督隱性就業。政府花錢購買公益勞動是許多國家行之有效的社會政策。例如,可以通過以勞代賑的方式,通過政府提供保潔、保綠、保安等公益性崗位,街道和社區聯系區域內企業提供崗位等多種途徑,幫助促進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就業和脫貧。
2.4 發揮心理關愛的積極作用
心理關愛對于低保人員,有助于緩解他們心理上的焦慮、失落和不滿,重塑生活信心,鼓勵低保人員參加就業,減少社會排斥,也有助于切實了解到低保人員境況,鼓勵其就業,提高生活水平,進一步完善低保制度,減少“福利依賴”心理。
3 結 論
“福利依賴”現象反映了很多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很大一部分人得不到合適的工作,沒有經濟來源,他們只能依賴國家的救濟;還有一部分人是通過特殊的辦法進入到這一保障領域,從而獲得更多的保障,如醫療和經濟適用房等。面對這些不同的人群我們所能做的是加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監控,讓真正需要的人得到保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全民素質,改變人們一直以來喜歡依賴的觀念,使更多的人能擺脫依賴。只有這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才能真正發揮作用,“福利依賴”現象才能更好地解決,當然這不僅需要政府不斷提出好的惠民政策,也需要我們每個人的監督努力。
參考文獻:
[1]彭華民.社會福利與需要滿足[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2]鄭功成.社會保障學[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3]劉燕生.社會保障的道德風險與負激勵問題[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
[4]楊宜勇.我國社區就業狀況及對策研究[N].中國經濟時報,2001-01-09.
[5]嚴建衛.德國人為什么要向“懶人”開戰[N].文匯報,2001-07-30.
[6]郭偉和.福利經濟學[M].北京:經濟出版社,2001.
篇9
【關鍵詞】阿細祭火;儀式;再生產;調研報告
火對人類的發展進化有著特殊的意義,火不僅改善了人們的飲食習慣,而且給人類帶來了溫暖、光明和希望。于是,火便在許多民族的心目中占據了神圣的地位,種種別開生面的祭火儀式已經在不同的民族中沿襲了千年。鉆木取火是人類遠古祖先所經歷的文化創舉。西方有“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天火”的傳說,中國也有自古流傳的“燧人氏鉆木取火”。傳承于西一鎮至今保存完整的阿細祭火儀式乃是九州難尋的活化石,紅萬村的阿細祭火儀式至今保留著人類對火的最原始的崇拜,它向人們展示古老原始祭火崇拜的精彩場面。
一、阿細祭火儀式的再生產歷史淵源
每年農歷二月初三,居住在彌勒縣西一鎮紅萬村的阿細人,都要舉行撼人心魄的神秘祭火儀式,其回歸自然,如癲似狂,視火為萬物之靈的神秘慶典,堪稱“東方狂歡節”。彝族阿細人的祭火儀式是祖輩留傳下來的古老傳統,相傳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祭火儀式再生產的形成,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但都與阿細人對火的崇拜有密切的關系。阿細人崇尚火,認為火具有驅邪逐魔、消災去穢的能力。從生下來在火塘邊進行的命名儀式,到與火離不開的各種活動,一生都與火結緣。關于火種的來源,阿細的創世史詩《阿細的先基》中是這樣記載的:
“天上打起雷來,有一樣紅通通的東西,從天上掉下來,一直鉆進老樹里。這樣好看的東西,人們從來沒見過,這樣稀奇的東西,人們從來沒看過。姑娘和兒子們,在旁邊的樹蓬里,折了些小樹枝,拿來撬老樹,撬著撬著嘛,撬出火來了。人們有了火,會把生的肉,烤成熟的吃,會把生的東西,烤成熟的了?!?[2](P39-40)
這是最早的記載關于阿細人的自然火的來源,火給他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帶來了熟食,驅走了兇猛的野獸,因此他們把火尊為神。《彌勒縣志》里也有關于阿細祭火儀式的記載:
“阿細人崇尚火,祭火是最古老的傳統。以西一鎮紅萬村為代表的阿細村寨,每年二月初二日,先到密枝林祭神樹后,下午在村里擺長龍宴。第二天一早婦女煮好糖雞蛋及粑粑供客人和家人就餐后就把火熄滅。村里選出的祭火隊伍,在畢摩的帶領下,抬著祭品到密枝林祭火神,并在原先備好的朽木上,用干木鉆出火星,引燃火草,點著火把,置于“火神”(事先準備好的紙神人或泥神人)座下的火盒里抬回村內。村里的男人,赤身畫滿紅、黃、褐、白、黑不同顏色的五色圈,代表日、月、星辰、虎、牛、飛禽走獸,無數跳動的火苗和光芒四射的驕陽,還用藤條、樹葉、花草把自己裝飾,戴上鬼怪妖魔的面具,模仿遠古時代原始人的生活形態揮舞刀、叉、劍,簇擁在祭火隊伍的前后,沿街游行?!?[3](P519)
從這則材料可以看出阿細祭火儀式和現在的很接近,但阿細祭火儀式的再生產不是憑空產生的,它與過去人們的記憶有一定的關聯。據紅萬村的何汝貴老畢摩回憶說,從建國以后,他們就一直保持著阿細祭火儀式的傳統,當時人數很少,規模也不是很大。但阿細祭火儀式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即使是期間(當時人們把傳統的民族文化當成了封建迷信),他們也在偷偷地進行,只有畢摩去祭祀,不發動群眾搞活動。改革開放以后各項政策都趨于穩定,阿細祭火儀式的人數比以往增多,但規模仍然不是很大,只有附近的幾個村莊參與,因為群眾心里還是擔心,怕中的情況會反復出現。經過20多年的沉淀,到2000年左右,國家各項政策穩定,經濟蓬勃發展,隨著文化旅游事業的蓬勃興起,加之國家開始重視文化建設,阿細祭火儀式的再生產才開始擴大規模,村委會也開始支持祭火。前兩年主要是精神支持,自從2004年的文化普查之后,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目報道了阿細祭火儀式,才逐漸受到了鎮里的重視。2005年在縣里的大力支持下,紅萬村成功的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區,從2007年以后,不管是鎮里、縣里還是省里支持的力度都比較大,到2012年紅萬村阿細祭火時接待的游客包括大陸、日本、臺灣等已經超過了7萬人。
二、各方對阿細祭火儀式的再生產的態度及影響
西一鎮政府對阿細祭火儀式是全力支持,他們在阿細祭火儀式中不斷表現出強大的凝聚力以及充當組織指揮者的角色?!盀榱朔睒s發展民族文化,挖掘阿細民族文化精髓,擴大和更深層弘揚人類文明、共建美好精神家園,充分展示人類文明最后的火種,以阿細祭火古老神奇莊嚴的魅力,促進西一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業的發展”,他們適時抓住有利時機,自從2005年以后,他們每年都會組織舉辦一年一度的阿細祭火節,以促進西一鎮民族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在祭火節期間,他們積極邀請各種媒體,以擴大對外宣傳,影響甚廣,阿細祭火現已成為彝族文化的重要標志。國內外探尋原生態民族文化的專家、學者及欲一睹原生態阿細文化真容的游客絡繹不絕。他們聘請專家對阿細祭火儀式進行藝術設計,對紅萬村的旅游進行整體規劃,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資源,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如在阿細祭火儀式期間又增加了阿細摔跤,規劃中還要發展農家樂風味餐飲、民族民歌表演、民族民間工藝、民族服飾加工等,但民族文化旅游的發展還處于萌芽階段,對于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還不是很明顯,還需要長期的努力。
筆者在調查的60名紅萬村村民中,除了1名在祭火中受傷保持中立態度外,其余的都是贊成阿細祭火的,他們對阿細祭儀式的態度達到了很高的認同程度。當問到他們為什么支持阿細祭火時,很少一部分人知道是傳承民族文化,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回答不上來,這說明阿細祭火儀式已經深入到了他們的集體無意識,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當問到阿細祭火有沒有給他們帶來收益時,他們的回答都差不多都是一致的,帶來了很少的收益,主要有一些集體收入,個人收入很少。集體收入主要是祭火當天的長龍宴,記者每位100元、旅行團每位80元、個人旅游每位50元,個人收入主要是村里在祭火期間給每位工作人員發的補助,也就是幾十塊錢,并不是每人都有。在阿細祭火儀式期間,工作人員有的是維護治安,有的是主持祭祀(畢摩),有的準備長龍宴,有的是跳火神,還有的是表演阿細跳月。紅萬村的大部分人都沒有參與商業行為,只有在祭火場地旁邊有土地的人將土地租給外村人做生意,以賺取少量的租金,一般也就是二三百塊錢。當問到他們為什么沒有從事商業行為時,他們都覺得阿細祭火是他們古老的地方風俗,必須要參與其中,做生意也賺不了多少錢,而且祭火期間可能還會有很多親戚到家中做客,要招待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做生意。由此可見,在大的市場經濟背景下,他們的觀念還沒有徹底轉變,形成了“本村搭臺,鄰村唱戲”的局面,在阿細祭火期間,他們全村的人基本上都參與其中,而巨大的商機都被附近村莊里的人占據了。阿細祭火僅有短短的三天,并沒有擾亂村民們正常的生活秩序。阿細祭火儀式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民族團結,更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但當地經濟的發展依然緩慢,阿細祭火儀式并沒有成為當地經濟新的增長點。
三、阿細祭火儀式的再生產的藝術設計
在阿細祭火儀式再生產的藝術設計中,起主導作用是西一鎮政府。據西一鎮文化站站長楊文忠介紹,自從1993年他當上文化站站長以來,就一直參與阿細祭火。早期阿細祭火儀式的規模很小,參與人數也僅限于附近的幾個村莊,而且參加祭火的人員全部都是男性,婦女不得參加。阿細祭火期間的跳火神也僅限于男性,是男人的狂歡。然而,祭火儀式中女性雖然在實體上缺失,但人們對女性的崇拜意識卻存在于祭祀儀式的每一個環節里[4],于是有了男扮女裝的表演者,他們裝扮原始人跳舞,模擬先祖們的祭祀儀式。在阿細祭火儀式的表演中,也只是用近乎的身體來進行,沒有一系列的表演工具。祭火儀式的場地也不固定,有些年份在大路邊上,有些年份在學校旁邊。祭火儀式中也沒有火神(木鄧賽魯),火神只是存在于人們的記憶當中。跟著群眾參與了幾年之后,他就有了一些想法,如果把這一古老的習俗開發出來,必定能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于是他就向領導反映,當時沒有得到政府的重視,直到2000年,縣上要發展民族文化大縣,這一提議才受到了重視。
西一鎮對阿細祭火儀式的再生產進行藝術設計主要目的可以從阿細祭火的籌備方案里看到:“為進一步發展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打造民族文化精品,發展西一鎮民族文化生態旅游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 ①他們為了發展民族文化生態旅游,一方面積極對外宣傳,以鎮政府的名義向媒體發送公告,并通過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在網絡上進行炒作,以擴大其影響力。另一方面,他們積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于2006年爭取到上級宣傳部門資金15萬元,群眾出資投勞17萬元,結合2007年新農村建設項目7萬元修建了祭火臺、祭火廣場,使阿細祭火儀式的再生產的場地固定下來,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在阿細祭火儀式中原來沒有火神,出于發展民族文化生態旅游的需要,1993年左右阿細人根據過去的記憶創造出了火神,就像在《傳統的發明》中所說的那樣:“被發明的傳統”意味著一整套通常由已被公開或私下接受的規則所控制的實踐活動,具有一種儀式或象征特性,試圖通過重復來灌輸一定的價值和行為規范,而且必然暗含與過去的連續性。[5](P2) 制作火神的材料是泥土和彩繪,而且火神的外形像原始的動物。至1998年左右,由于用泥土做的火神太重,人們抬著不方便,材料換成了棕櫚樹、布匹和彩繪等,外形更接近于現代的人性。差不多于此同時,村里也允許女性參加裝扮原始人跳舞,從此女性有了與男性同樣的權利。在阿細祭火儀式的狂歡中,逐漸增加了一系列的表演工具,如大刀、木棍等,人們揮舞著大刀木棍等將一系列的不干凈的東西驅逐出去。隨著近些年發展生態民俗旅游的需要,西一鎮于2006年成立了專門的“阿細火文化開發管理中心”,對阿細祭火儀式進行一些列的開發,他們聘請專家對阿細祭火儀式的文藝表演隊進行了指導,包括舞蹈的動作、舞曲的編排等。我們可以從“阿細火文化開發管理中心”的《高舉“火”字品牌,做強特色產業》文件中可見一斑。他們積極組織并招聘人馬,在全縣范圍內阿細人聚居的村寨招收60人青年男女,聘請州級傳承人3人對他們進行業務(民族歌、舞、樂)的培訓,進行經營性的演出,同時對各類文藝骨干進行培訓???②筆者通過西一鎮文化站站長楊文忠了解到,火文化管理中心對阿細祭火儀式的開發還處于初級階段,以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已經初步完成了對紅萬村墻體的整體改造,將紅萬村的墻體統一涂成火紅色并且繪制表現彝族發展史、彝族文化、火文化、圖騰等系列壁畫,與阿細祭火儀式的整體格調相協調。正在規劃當中的有寨門、火神洞和火神廟,據楊站長介紹他們要建造一個特點鮮明,具有彝族文化特點、火文化特點、原生態特質的彝家風格寨門,寨門的主體形象為燃燒的火焰,背面墻體以反映彝族火圖騰雕刻為內容。對于火神洞,主要是利用祭火廣場南側40m長的喀斯特溶洞建一條火神通道,喻示:“火神穿過黑暗,走向光明”,建成火文化旅游產業的一個重要看點。此外,在阿細祭火儀式的取火處建一座火神廟,供奉彝族火神,火神廟的建筑風格與彝族圖騰相符,從村中修建一條石板路到火神廟,以供取火或參觀之用。①雖然西一鎮對阿細祭火儀式進行了藝術設計,但在阿細祭火儀式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祭火場地有限,容納不了太多的觀眾,阿細祭火儀式沒有完全的開發出來,村莊的接待能力有限,后勤保障沒有達到先進的水平,公共的基礎設施較差(衛生間、垃圾桶較少等),交通不便,缺乏必要的財政支持等。
四、阿細祭火儀式的再生產的建議
(1)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在體閑旅游、觀光旅游、度假旅游等各種旅游方式中,生態文化旅游,尤其是“村落旅游”作為一種新的旅游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青睞。除加強宣傳力度對外打出知名度和品牌外,還要加強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改善交通狀況,加強餐飲住宿設施,升級電力設施、增強通信設施的信號,增加衛生間垃圾桶等,將紅萬村建設成知名度較大、旅游形象突出、在省內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優秀鄉村旅游示范點,最終成為云南省著名的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2)進一步轉變觀念。樹立農村文化產業意識,產業的發展需要觀念的進步,發展鄉村文化旅游要糾正長期以來形成的錯誤觀念?!皩Υ迕襁M行旅游文化開發建設與觀念改變的教育著重引導以阿細文化活動形態,成為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的觀念改變上,使公眾日益關注保護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形成自發地將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習俗進行整理、創新、傳承。”1 加強農村公益性文化體系建設。推動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全村農民的整體素質,就必須加強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
(3)加大資金投入。資金是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基本要素,政府應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增加旅游建設投入,主要是基礎設施和公益性事業建設為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提供直接支持,營造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和招商引資的優良環境,為發展產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可采取不同的投入方式,整合財力資源,多渠道籌集資金,并可探索項目制撥款的扶持方式,鼓勵社會力量發展產業。同時增強政策保障,努力營造有利于發展文化產業的良好政策壞境,制訂深化改革政策,提高市場化水平,制定產業發展政策,引導產業升級。
五、結語
西一鎮紅萬村阿細祭火是阿細人的傳統節日,被稱為“最后的狂歡”,它比較完整的保存了古代“鉆木取火的”的儀式,為研究火文化及民族學、民俗學、歷史學、人類學等提供了一部“活”的史料。在文化可以資本化理念的推動下,阿細祭火儀式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正如馬煒指出那樣,云南省彌勒縣驅火妖儀式是把消失了的儀式復活,是“當地人在全球化時代下將文化進行資本化運用,尋求新的發展機會的一種努力”。[6] 在阿細祭火儀式過程中,權力機構以及村民的不同行為產生了不同的作用:西一鎮政府通過包裝阿細祭火儀式來吸引外界的目光,促進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其他成員通過參加阿細祭火儀式與狂歡表演“實踐”了傳統文化的習性,而國家話語在指導阿細祭火儀式時再一次得到了體現。
注釋:
①材料由西一鎮文化站站長楊文忠提供。
②材料由西一鎮阿細火文化開發管理中心李正德提供。
【參考文獻】
[1]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云南省民族民間文學紅河調查隊.阿細的先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
[3]彌勒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彌勒縣志(1978-2005)[M].云南: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
[4]賈平,王海蓉.論阿細祭火中的女性觀――對云南紅萬村阿細祭火儀式的考察[J].湖北:孝感學院學報,2009(3).
篇10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這段名言意思是說:習慣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的。有了好習慣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梢?,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件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是保證孩子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因此,培養幼兒特別是小班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就更重要了。由于他們的認識水平較低,自控能力較弱等特點,在教育過程中我發現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小班幼兒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養成呢?我開展了實驗研究,努力探索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有效途徑。
二、研究步驟與方法
第一階段:前測階段。利用調查問卷法,調查幼兒原來的衛生習慣。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利用行動研究法和觀察法。
第三階段:效果對比。調查問卷法。
第四階段:匯報研究成果,進行反思。
(一)為了全面的了解幼兒生活衛生習慣的基本情況,我在全班范圍內進行了問卷調查,為了確保問卷的真實性,采取了不記名形式。我此次問卷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說明此次問卷的目的;第二步,指導家長進行填寫問卷,要求必須真實;第三階段,進行匯總。我共對全班44名幼兒家長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匯總,統計這些問卷,我掌握了比較實際的真實的情況。
表一:小三班幼兒生活衛生習慣調查問卷表(前測匯總統計表)
調查項目
自己能做到(人數)
所占比例(%)
定時起床和睡覺
18
42
自己穿脫衣服
18
42
獨自睡覺
15
34
不吃手
28
64
用完的東西會收拾整齊
15
34
早晚刷牙
20
45
飯前便后洗手
15
35
每天能喝白開水,少喝飲料
22
50
不偏食,不剩飯菜
16
35
自己吃飯,注意保持桌面干凈
16
35
餐后能主動漱口
10
23
大小便會自理,會提褲子
25
57
睡覺時不蒙頭
30
38
通過表中的數據看,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家長包辦代替的較多,許多習慣還未養成。有一部分幼兒雖然已掌握洗手、漱口的正確方法,但是缺乏自覺性,沒有老師的提醒的監督往往流于形式,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因為幼兒對為什么餐前便后要洗手、飯后漱口等沒有真正理解,不是發自幼兒自身的需要,為了執行老師的指令才去做,處于被動狀態。
(二)據此情況,我實施中的操作方法如下:
1.在一日生活各環節中養成幼兒生活衛生習慣
《幼兒園快樂與發展》教師指導用書中指出:小班幼兒主要的活動方式是游戲化的一日生活,幼兒園應充分認識和利用一日生活各種活動的教育價值,通過合理組織、科學安排,讓一日活動發揮一致的、連貫的整體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動中中。可見,培養小班幼兒的行為習慣在一日生活中進行滲透是首先想到的途徑。我在一日生活各環節中制定規則,吃飯時做到飯菜搭配,不掉飯粒,不玩耍、不說話;吃晚飯要擦嘴漱口,午睡要保持安靜。有正確的睡姿;玩具掉了及時撿起來等。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導幼兒做到。這樣堅持下來,幼兒的行為習慣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形成了。
2.樹立榜樣的作用
根據小班幼兒愛模仿的特點,我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幼兒樹立榜樣。見到地上的紙屑主動撿起,飯前便后洗洗手,吃完飯立刻漱口擦嘴,見到玩具丟在地上彎腰撿起,口渴了喝點白開水等。如果有的孩子做得比較好,我就把他作為幼兒學習的榜樣。比如唐笑小朋友收拾玩具動作比較快,玩具放得也很整齊,我及時表揚到:笑笑小朋友收拾玩具很快,放的也很整齊,你們要向他那樣。浩浩洗手的動作很規范,我在班上樹立榜樣:孩子們,你們洗手的時候,看看浩浩小朋友。他洗手的姿勢很正確。讓孩子們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也為幼兒樹立了明辨是非的思想。
3.在教育活動中,用兒歌、故事游戲等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養成幼兒的行為習慣。
在常規活動中,洗手、入睡、穿脫衣褲是常見的三項活動。在培養和訓練中孩子不是把先后順序弄錯,就是細節達不到要求。在情中之急我想:為何不把它們編成兒歌,這樣既可以熟練地掌握要領又能掌握動作的先后順序。如在指導幼兒洗手時,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兒歌:搓搓小手心,搓搓小手背,兩手搓一搓,搓搓大拇指,手指勾一勾。謝謝水,滴滴答。在指導幼兒漱口時我們學習了這樣的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上眼,咕嚕咕嚕吐出水。小班幼兒常把假想當成現實的特點決定了它們愛聽故事。我利用這個特點,指導幼兒吃飯不掉飯粒時講了《漏嘴巴與大公雞》的故事,孩子們通過看、聽、表演的形式,在玩中學會了正確的進餐方法。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是幼兒園的特殊原則,我們通過娃娃家的游戲,小寶寶睡覺的時候哭了,引導幼兒知道趴著睡覺的姿勢是不正確的,從而知道睡覺的正確姿勢。
4.家園共育,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綱要》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現代家長中,家長對幼兒過分溺愛,怕讓孩子吃苦,認為孩子小,需要成人無微不至的照顧,等將來長大了,習慣就自然養成了。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習慣要從小培養。因此,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只靠幼兒園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為此,在開學初,利用家長會,我向家長介紹了本學期幼兒生活衛生方面的培養目標。讓家長心里有數。告訴家長,要率先垂范,為幼兒做出榜樣,并時刻監督自己孩子的行為。我還利用家園聯系欄向家長宣傳幼兒在園的表現。及時與家長溝通。每學期末,表揚幾位優秀家長。
(三)效果與反思
表二:幼兒生活衛生習慣問卷調查表(后測匯總結果統計表)
調查項目
自己能做到(人數)
所占比例(%)
定時起床和睡覺
40
91
自己穿脫衣服
35
80
獨自睡覺
32
73
不吃手
42
95
用完的東西會收拾整齊
30
68
早晚刷牙
35
80
飯前便后洗手
38
86
每天能喝白開水,少喝飲料
32
73
不偏食,不剩飯菜
30
68
自己吃飯,注意保持桌面干凈
28
63
餐后能主動漱口
25
60
大小便會自理
40
91
睡覺不蒙頭
42
95
根據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通過一學期的實踐研究,幼兒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養成效果很顯著,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減少了不良的生活衛生問題,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在對幼兒實施良好的習慣養成教育的過程中,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進行了反思。
1、要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
2、要家園一致,保教結合,形成合力。
3、持之以恒,不能時緊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