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特征范文
時間:2023-03-17 06:28: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個性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李賀詩歌意象美學特征
李賀的詩以凄艷詭激詩風,“驚邁時輩”,屹然別立于中國詩歌長河,其詩歌意象風格獨具,體現了詩人獨特的美學追求。對李賀詩歌意象的個性特征,本文擬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虛荒誕幻”
黑格爾曾說過:“詩人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艾青也認為:“沒有想象就沒有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李賀可以說是最富于想象的作家之一。李賀的想象,是一種常人的思維很難進入的、甚至近于病態的天才幻想。正是這種豐富奇特的想象,使得李賀筆下的詩歌意象“幽深詭譎”、“奇而入怪”。對李賀詩歌意象的這一美學特點,杜牧在《李長吉歌詩敘》里有非常形象的概括:“鯨吸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李賀詩歌意象的“奇而入怪”、“虛荒誕幻”首先表現為大量超現實意象的塑造。在詩歌極度繁榮的唐代詩壇上,能作超現實想象、并以構建超現實意象為審美追求的詩人寥寥無幾,李賀無疑是這極少數詩人中最為杰出的一位。李賀深受屈原、李白的影響,為表達其苦悶情懷,總是竭力創設虛幻的、超現實的意象世界,如:“長眉凝綠幾千年,清涼堪老鏡中鸞”、“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百年老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等。比如同樣是稱頌絲織品的精美奇絕,白居易的《繚綾》基本上是從現實存在的事物中提煉出意象來進行比喻:“應似天臺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而李賀《羅浮山人與葛篇》卻是大量借用讓人感到詭異莫測的意象來表達:“依依宜織江雨空,雨中六月蘭臺風。博羅老仙時出洞,千載石床啼鬼工。蛇毒濃凝洞堂濕,江魚不食銜沙立。欲剪湘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
李賀詩歌意象的“虛荒誕幻”還表現為在塑造現實意象時,不按照客觀事物本來的樣式去加以描摹,而是經過移位和變形,重新拼合在一起,帶有很大的虛幻和想象的成分。比如在李賀的筆下,風可以是酸的:“東關酸風射眸子”;魚能夠當坐騎:“放妾騎魚撇波去”;金釵可以言語:“曉釵催鬢語南風”;浮云會發出水聲:“銀浦流云學水聲”,馬骨嶙峋剛硬,敲打時其響如銅:“上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太陽光潔明亮,擊之則聲如玻璃:“羲和敲日玻璃聲”;銅人能哭且淚重如鉛:“憶君清淚如鉛水”;香氣有形且能咚咚作響:“玉爐碳火香冬冬”……如此等等,無不給人以新奇的感受。錢鐘書有一段話雖然不是直接評價李賀的,但用它來概括李賀詩歌意象的這種特點,則是再恰當不過的了:“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體質。”①——李賀詩中的意象的確就是這樣的怪詭。
二、“陰幽颯沓”
李賀生活在各種矛盾復雜交織的唐貞元元和年間,雖然才華橫溢、富于幻想、有遠大的抱負,但腐朽的政治、險惡的世態、淪落的家境、卑微的官職,乃至孱弱多病的身體等,無不給他以致命的打擊,使他陷入了未老先衰的生命悲愁之中:“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龐眉秋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年輕的身軀內包裹著的竟是一顆臨老之心。正是這種與其生理發育極不相稱的臨老心態,賦予了李賀以老人般的審美感受能力,將他的審美發現和審美選擇引向了一個相當特殊的范圍,那就是“于昏黑杳冥中寫出一派陰幽颯沓景象,令人毛悚”。王思任曰:李賀“人命至促,好景盡虛,故以其哀激之思,變為晦澀之調,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如此之類,幽冷溪刻”;謝榛云:李賀詩“險怪如夜壑風生,暝巖月墮,時時山精鬼火出焉;苦澀如枯林逆吹,陰崖凍雪,見者靡不慘然”;張表臣說:“李長吉錦囊句,非不奇也,而牛鬼蛇神太甚,所謂施諸廊廟則駭矣”;錢鐘書先生指出:“求若長吉之意境陰凄,悚然毛骨者,無聞焉爾。……《神弦曲》所謂‘山魈食時人森寒’,正可謂長吉自作詩境。”②的確,李賀在刻畫物象時,津津樂道于物象的老、死、枯、瘦、冷,而對物象雄渾壯闊的一面仿佛視而不見,由此也就形成了他詩歌獨特的意象群,如:牛鬼蛇神、白骨幽魂、血雨腥風、荒墳野墓、寒蟾老兔、青貍白狐、老木魅、漆炬陰火、怨月啼花、枯枝敗葉、瘦蛟毒虬……這些意象無一不具有“陰幽颯沓”的美學特征。《南山田中行》一詩較能體現李賀詩歌意象的這一特點:
秋野明,秋月白。塘水繆繆蟲唧唧。云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驕啼色。荒畦九月稻叉芽,蟄螢低飛隴徑斜。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詩寫秋野凄清幽冷之景:月色如霜,西風蕭瑟,寂寥的曠野上雜草叢生,苔蘚遍地,莊稼谷物稀稀落落;秋蟲在夜幕下唧唧哀鳴,山花在寒風里幽幽啜泣,流泉在石縫中低低嗚咽,殘存的螢火在荒蕪的田隴小路上飛來飛去,更有那鬼燈似的磷火,在黑暗的松林間飄蕩閃爍。秋月、寒蟲、冷花、荒畦、蟄螢、鬼燈等等意象,織成了一張陰冷的網,使人不寒而栗。
如果說《南山田中行》關于“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之類的描寫尚有現實依據性可言的話,那么李賀在生機勃勃的三月看到的卻是“花城柳暗愁殺人”、“曲水漂香去不留,梨花落盡成秋苑”的蕭條,并將花團錦簇、風景秀麗的四月描繪成“老景沉重無驚飛,墮紅殘萼暗參差”,則更多地顯示出了他對幽凄陰冷意象的獨特嗜愛。
三、“設色秾妙”
李賀是我國古代詩人中運用色彩最具特色的一位。眾所周知,我國古典詩歌是講究恬靜、不重色彩的,李賀卻敢于突破傳統的局限,他“穿幽入仄,慘淡經營,都在修辭設色”,把自己對社會、對人生、對生命的感觸,破譯成復雜變幻的色彩意象,呈現在讀者的眼前。對李賀詩歌這種奇詭非凡的色彩美,前人有許多精辟論述。宋代詩人陸游說:“賀詞如百家錦衲,五色眩耀,光奪眼目,使人不敢熟視”;清代方扶南云:“李賀如鐵網珊瑚,初離碧海,映日澄鮮”;今人錢鐘書認為:“長吉詞詭調急,色濃藻密”,“幻情奇彩,前無古人”。這些評價頗有見地。據一位日本研究者統計,李賀的詩歌每三十個字中就有一色彩字,而王維詩在六十七個字里才有一色彩字,由此可見李賀對色彩的偏愛程度。可以說在中國詩歌史上,還找不出像李賀這樣對色彩意象情有獨鐘的詩人。法國印象畫派藝術大師莫奈曾說過,畫畫的時候,他忘記了眼前是什么東西,“看到的只是色彩,只是色彩的關系”。李賀在塑造詩歌意象時,其實也和莫奈畫畫一樣,關注的“只是色彩,只是色彩的關系”。大千世界的眾多物象,在被李賀捕捉到詩里成為他的詩歌意象之后,有的失去了名稱,有的失去了形狀姿態,最終這些物象留在詩中的就只有秾麗的色彩。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中一針見血地指出:長吉“好用代詞,不肯直說物名”。縱觀李賀的詩歌創作,我們不難發現,被李賀用來借代物名的,大多數是與此物有關的色彩詞語。對于李賀詩中的這種借代,茲舉數例說明之,比如“甘露洗空綠”:“空綠”代指天空;“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代指血;“新翠舞衿凈如水”:“新翠”代指春柳;“紫膩卷浮杯”:“紫膩”代指菜肴;“冷紅泣露嬌啼色”:“冷紅”代指秋花;此外李賀還常以“細綠”代春草、以“碧華”代暮云、以“長翠”代水等等。除好用純色彩詞語來代指事物本體外,李賀還有意使色彩意象在詩歌繁多密集、層現疊出,如《殘絲曲》、《昌谷詩》、《春歸昌谷》、《雁門太守行》等,其中以《雁門太守行》最為人稱道。《雁門太守行》是一首寫戰爭的詩,按照朱世英先生的說法,寫悲壯慘烈的戰斗場面一般不宜使用表現秾艷色彩的詞語,而李賀的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意象,比如黑云、甲光、金鱗、秋色、燕脂、夜紫、紅旗、玉龍等,這些意象共同構成了一幅濃重艷麗的面畫,有力地烘托出了酷烈的戰爭場面,產生了極強的表達效果。
四、“雕鎪剛硬”
李賀寫詩,求新求奇,刻意雕琢,用其母的話來說就是“要嘔出心乃已耳”。關于這一點,前人早已明確指出,如高棅:“若長吉者,天縱奇才,驚邁時輩,所得離絕凡近,遠去筆墨畦徑”③,胡震亨:“長吉天才奇曠……故能鏤剔異藻”④,黎簡:“從來琢句之妙,無有過于長吉者”,葉衍蘭:“李長吉詩,如鏤金雕玉,無一字不經百煉,真嘔心而出者也”,如此等等。李賀自己有詩為證:“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正因為李賀“字字句句欲傳世”,所以其詩歌意象雖然新穎奇特,但“過于劌鉥,無天真自然之趣”,人工斧鑿痕跡比較明顯,“字字皆雕鎪”,“微情固掩,真質大傷”,不如李白詩歌意象那樣清新飄逸。我們不妨以《惱公》中“歌聲春草露,門掩杏花叢”為例子來進行說明。這句詩乍一看確實令人費解:歌聲怎么會像春天小草上的露水呢?原來這里用了邏輯思維的推移法:歌如珠,露如珠,所以歌如露。“劫灰飛盡古今平”也是如此:劫乃時間中事,平乃空間中事,兩者并無關聯;然劫既有灰,則時間變如空間之可掃平矣。
值得注意的是,李賀在雕刻意象時,如錢鐘書先生所說,“好取金石硬性特征作比喻”,“變輕清者為凝重,使流易者具鋒芒”,所以其詩歌意象剛硬堅銳,富于力量和官能感受。眾所周知,自然界中的聲、光、月、云、風、霜、淚、水等本是虛空易流、輕清柔婉之物,但一旦進到李賀的詩中,就搖身一變,轉化為凝重、堅銳、剛硬的意象,如“臨歧擊劍生銅吼”、“劍光照空天自碧”、“曉月當簾掛玉弓”、“黑云壓城城欲摧”、“剔天磨刀割紫云”、“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霜重鼓寒聲不起”、“憶君清淚如鉛水”、“荒溝古水光如刀”等。
綜上所述,李賀不愧是一位天才詩人,他在匆匆二十七年生命之旅中,以五彩之筆構筑了一個多姿多彩、瑰麗奇異的藝術世界。雖然他的藝術追求和風格也遭到了一些批評家的非議,但其嘔心瀝血,用全部生命和智慧澆灌出來的這些散發著幽香的藝術之花,將魅力永存,使人獲得歷時難忘的美感享受。
①錢鐘書.錢鐘書散文〔M〕.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
②錢鐘書.談藝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4.
篇2
一、時尚性
民間語文的內容緊跟普通群眾生產生活的腳步,民間流行什么,大家都在談論什么,民間語文資源中很快就會出現什么。有關于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如《校園拜金規則》中寫到現在中文專業的學生“投筆從融”,歷史專業的學生“談股論金”,外語專業的學生“西游取金”,醫學專業的學生“精益求金”。用諧音的方式巧妙地諷刺了部分大學生功利性學習的心態。有關于時事熱點的,如一位明知被騙仍固執的給騙子匯款54萬元的“老劉”讓網友們總結出了“有錢就是任性”這句話,“任性”一詞隨之迅速走紅。又如隨著近年來眾多奢華樓堂會所的曝光和國考再次升溫的現狀,很快就有網友發文《政府大樓“豪奢風”增溫“國考熱’,》,熱議相關話題。
二、創新性
民間語文的形式非常新穎和多樣,有單獨說出來的字、詞,有唱出來的戲曲和唱段,還有各種對聯、語錄體、順口溜等等。例如2012年最流行電視劇之一《甄娛傳》在全國熱播之后,甄娛體迅速在網絡上流行開來,不少網友張口閉口自稱“娘娘”,描述事物時常常用“真真”、“方才”、“極好的”。后來,甄娛體也被運用到節目主持、小品、相聲等場合中,比如在相聲《這事兒不賴我》中,兩位演員把“吃炸醬面加不加蒜”這件事用甄娛體拐彎抹角地說出來,讓觀眾出其不意,大笑不止。又如說去年演員某演員夫婦遭遇婚變后,女方在微博中寫道“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后來被網友改編成眾多版本,如“吃飯雖易,減肥不易,且行且珍惜”、“醒來雖易,起床不易,且行且珍惜”等。
三、生動性
民間語文常以挪榆、夸張、幽默的形式出現,制造引人入勝的情境,讓人回味無窮。比如《河南兒歌》中有這么一句:“走到半路下場雨,小大姐滑了個仰八叉”,“仰八叉”是河南方言,形容摔倒時四肢朝上的滑稽姿勢,讓人捧腹。又如民間諺語“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用來形容做人要低調,不要顯山露水,這種諷諫方式既生動又含蓄。再如著名相聲《蛤蟆鼓兒》形容“蛤蟆”:“這么大(手勒,四條腿兒,白肚皮兒,花脊梁背兒,金眼圈兒,大嘴岔兒,一叫喚呱兒呱兒的。”一是抓住了蛤蟆的六個特征進行描述:有形狀,有顏色,有聲音;二是使用“脊梁背”、“大嘴岔”、“叫喚”這類方言詞匯;三是使用了兒化韻“腿兒”、“肚皮兒”、“眼圈兒”,這些元素的使用讓這則相聲更加生動,更加富有表現力。
篇3
[關鍵詞]廣播主持人 音樂節目 個性化主持
所謂主持人的個性化。主要是由主持人的性格特點、形象特征、語言風格形成的,更重要的是取決于主持人豐富的學識修養和不斷的創新發展。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已經成為滿足受眾群體的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必備條件2_--。
湖北音樂廣播是湖北廣播界率先采用Format Radio,即標準化、類型化電臺的播出模式。而類型化電臺,Formatradio,又稱格式化、標準化、風格化電臺。它淡化節目,凸顯整個頻率的面貌;聽眾不需要節目表,打開收音機隨時收聽所需內容。
在這種新節目形態下,頻率的整體風格被記住,而主持人的作用在凸顯頻率風格中被越來越淡化。是否還需要個性化的主持人似乎成為了很多同行爭論的話題。表面上看主持人似乎說話的時間少了,展示主持人個性魅力的平臺在縮小,因此很多的主持人出現了不適應,有失落感。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格式化電臺在發展變化中用較短的時間贏得了聽眾的歡迎,同時不再記得為他們主持節目的主持人的名字,這確實讓人傷感。
類型化主持人的工作量一般為每天2-3小時,如何保持較長時間主持人的興奮和積極良好的態度,需要的不僅是體力上的付出,還有精神上的堅持。擺在主持人面前的還有一個小時里的四次廣告開口。節目被零散的劃分為4個部分等等問題。是不是主持人在現代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已經喪失了主持人原本的職業特點?時代變化的過程中主持人的職業特征需要發生些許改變?
從某種意義上說,類型化音樂頻率對主持人的要求更高。他們在節目中話不多,但得字字在點、句句到位;他們在節目中個性不能太張揚。但卻要契合聽眾的情緒和感受。音樂與主持人、主持人和頻率、頻率和聽眾渾然一體,主持人同這些因素存在著主導關系(性格化的,帶有情感而且相當自由的播音風格)和陪伴關系(自我設限,不出風頭,有聽眾熟悉的表演風格和情緒)兩種,兩種都是需要的。
而在實際的工作中擺在類型化主持人面前的依然是傳統收聽率的高低,就是調查公司每月沉浮不定的收聽率。它聯系著荷包里的輕重和市場物價的上漲,每個主持人都深深的感受到了壓力的具體存在。所以對于類型化節目主持人依然要在節目大時段,說話少、廣告開口多的情況下與傳統節目進行抗衡。因此主持人的個性特征就顯得相當重要了,它從屬于類型化頻率的整體特征,又凸顯各自時段和主持人的個性風格。
類型化電臺的主持人個性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對音樂所表現的精神文化有獨到的感知和表達;2 對頻率確定需要的音樂有深度的理解和把握;3 對類型化聽眾收聽需求和接受心理有準確的把握和判斷。
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打開節目的知名度?如何在同時間段名牌節目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又如何與類型化廣播越來越多插播的廣告和諧相處并使之不影響節目風格?主持人做了認真的思索并付諸實踐。
段偉露主持的《音樂放對昧》是在類型化模式的前提下。以人文關懷的角度,用主持人的音樂品位來詮釋和打造有品質的好歌曲,在音樂中體味職場人生冷暖,分享都市豐富多彩的時尚生活。釋放忙亂煩躁的下班心情,等待夜生活的精彩開始……等等!
為了豐富節目內容,設計了《當日重要新聞》、《私車生活》、《有車心得》、《人生勵志名言》、《心理測試》、《美食休閑》、《相約城市夜》、《堵車不煩》等眾多小欄目,與聽眾時刻相伴,與大家心靈相連。
沒有主持人個人魅力的節目是沒有靈魂的節目。傳統的廣播節目需要主持個性時,即使主持人性格特征有所欠缺也可以從大量的語言或輔助手段進行彌補。但在類型化音樂節目中,如果主持人和音樂的聯結欠缺個性,將會論為純粹的點歌機器,整個節目也會變得死氣沉沉。而主持人的個性魅力又從何而來呢?主持人的實踐體會如下:
一、豐富多樣的版頭和標志性語言
主持人的語言風格,是體現主持人個性特點的更為突出的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語言就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言為心聲,語言的表達,不僅可以實現交流的目的,表現出個人對于客體世界以及對于主體世界的認識,同時,又可以通過不同特色的語言,呈現出自身的個性與認識世界的方式。
《音樂放對味》節目針對不同的時段、季節、工作、愛情、天氣、主持人形象等制作了45條特征鮮明的節目版頭,并通過共同的一句結束語“我是小露,我在這里!”而將節目的整體風格串聯在一起。例:黃昏,冬日的溫暖的陽光透過玻璃窗,懶洋洋地傾灑在車窗上。歡迎你來到這個親密相處,又可靜下心來思考的美麗季節。我是小露,我在這里,Fun Music Radio,音樂放對味,我們在音樂中一起體味溫暖的冬天!
在大時段的類型化節目中為了讓聽眾在大量歌曲和較少語言的情況下記得節目名稱。可反復多次重復節目時段的宣傳口號:“請踩對人生的節奏,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
將每一天劃為不同的心理暗示標志性語言,來帶給聽眾不同的情緒感觸,亦即:建設的禮拜一,淡泊的禮拜二,快樂的禮拜三,整合的禮拜四,ok的禮拜五。
二、具有統一風格的“類”歌曲
類型化歌曲的選擇決定著節目的風格和氣氛,因此歌曲的選擇和搭配都顯得非常重要。以三首歌為特色環節編排歌曲:最新流行并已被認可的新歌+經典的外文歌曲+旋律感較強并已流行的經典歌曲。并且歌曲的旋律應具有釋放性質,下班路上會有很好的釋放、聆聽的效果!
三、具有主持人個性色彩的語言、資訊
不同的節目主持人將自己的氣質特點貫穿和融入節目之中,使節目感染上主持人氣質的特點,這種特點不是體現在一時一事,而是時時處處都能反映出來,是每個人內心自然流露出來的一種性格化的處事方式和情感表露。語言風格是主持人個性化的集中體現。語言的個性,即個人獨特的語言表達習慣,是指個人慣用的組織方式和特有的表達手段。是在其個人心理素質和社會環境及語言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而主持人的個性特征是相對很難多變的,唯一多變的就是我們的生活,用多變的資訊彌補不變的性格,就會讓節目每天都有新意。很多聽眾在聽過節目后反饋的意見就是:下班路上知道的新聞,第二天打開報紙才看到。想想看,聽著輕松美好的音樂。分享著當日重要的新
聞評論、有意思的勵志名言、股市的收評情況等等,即使多么沉重的步伐也會變得輕松如意吧。
四、創造虛擬的主持人的個性多樣化
一個相對穩定和不變的人,面對新鮮的生活,我認為還是可以通過聲音的調試和化妝、版頭的引領、歌曲的帶動等多種途徑去嘗試多變的虛擬的個性。
優雅,是一種品位,她致力于傳達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倡導善意寬容、精神獨立、事業努力、健康精致、美麗快樂的生活方式。我是小露,我在這里,Fun Music Radio,音樂放對味。我們用新物質主義的理性光芒照亮日常生活的細節,倡導精神價值的實現。節目打造的《音樂放對味》,主持人的個性特征就是:熱愛生活、成熟優雅、感性分享城市夜生活的小露。
五、打造主持人聲音的高辯識度和忠誠度
每個人的聲音特質都是不一樣的,怎么樣放大自己的優點,提高自己的閱歷和知識面,用真情去感染聽者。對于提高主持人的個性魅力,對于節目忠誠度的提升都有較大的幫助。不過,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確實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和領悟。
六、學識修養是主持人個性化的根本保證
主持人在開口說話時,就受到受眾對他們的智力水平、知識結構、修養程度的評判。有的主持人學識豐富、見多識廣,即使在現場采訪、主持過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也能從容不迫、應付自如、駕馭全局,這種知識的力量自然也會表現在主持人外在情態氣質上。有的主持人學識淺薄、閱歷貧乏,在現場采訪和主持中語言簡單重復,甚至說一些不合邏輯的話或犯一些常識性錯誤,這樣的主持人不可能被觀眾認可。所以說,知識的魅力是永恒的,不斷豐富、更新自己的知識,加深對人生的體驗,就會長久地保持一種魅力。
七、主持人的個性感情特征應該包含社會責任感
每次做節目案頭工作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內容的即時實用性:花哨的節目可以生存幾天,但不會長久,那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媒體人的責任,做一個有情的傳播者?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音樂放對味》當天就開辟了《大愛無疆――心系汶川》特別節目,努力用真情去感染聽眾,傳達一種信念和力量。
八、創新發展是主持人個性化的必然選擇
既要形象鮮明、追求與眾不同的風格,又要善于把握分寸,避免空泛地表現“自我”;既要保持主持人跟節目整體效應相適合的固定形象,又要善于在不變中求變化,時時給觀眾一定的新鮮感,這也是節目主持人個性魅力得以形成發展的途徑。
主持人一旦被確立在某一節目上。首先要研究的是:具有這樣內容的節目。應該以怎樣的一種風格來表現?受眾的普遍心理需求是怎樣的一種狀況?自己怎樣通過主持來恰當地表現節目的這種風格。使內容、風格達到協調統一?主持人的獨特形象,也正是在所主持節目的創作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而且主持人的形象只有在其所主持的節目中反復出現,成為主持節目的一種成熟、穩定的形象特征時,才能形成風格。
主持人的形象應具有穩定性,但不是在任何時候情況下都沒有變化。一成不變是不利于主持人發揮個人魅力的。事實上,突然的質變、大變也是不可能的,那只會是十分別扭、造作的。從主持人主觀角度來說,他應該在可能的情況下,除了不斷努力主持好原來已為受眾所熟悉的那檔節目外,還可以做一些其他類型的節日,體會其他節目主持人的角色,這或許能更豐富自己的風格層次,使自己的形象更為立體化,即使仍在自己原先這檔節目中持續不斷地做,也要出些新意才好,新鮮感本身就是魅力的一部分。
篇4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395.6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08-0758-02
【關鍵詞】 焦慮;危險行為;個性;交流障礙;兒童
近年來,兒童行為問題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兒童行為問題包括情緒和行為2個方面的異 常,是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和智能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這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 普遍關注,如行為問題兒童的學習能力及其家庭環境、父母養育方式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研 究較多[1-2]。筆者就行為問題兒童的社交焦慮、個性特征及其相關性進行了研究 ,為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6年2月隨機整群抽取淮安市2所普通小學四~五年級學生(年 齡10~11歲)為研究對象,按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CBCL)的評定標準[3],有任 何一個因子分超過正常上限98百分位數或(和)行為問題總分超過90百分位數,即評定為有 行為問題。有效回收問卷445份(93.3%),其中82人有行為問題(行為問題組),男、女各半, 平均年齡(10.63±0.57)歲,排除精神發育遲滯和精神疾病兒童。在無行為問題的363人中, 按照匹配原則選取50人作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生28名,女生22名,平均年齡(10.45±0.57 )歲。2組的性別構成、年齡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48,P=0.503;z =1.855,P=0.064)。
1.2 方法
1.2.1 兒童行為問題評定 采用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CBCL)[3] ,該量表共113個條目,歸納為8~9個因子,不同性別、年齡組的兒童因子組成不同。每一 條行為問題按0,1,2評分,要求父母按兒童最近6個月的表現填寫。
1.2.2 兒童個性評定 采用艾森克人格問卷兒童修訂版(EPQ)[3], 該問卷共有88項,包括精神質(P)、內外向(E)、神經質或穩定性(N)、掩飾性(L)4個分量表 。將原始分轉換為標準T分,分為5個等級,反映不同程度的個性心理特征。EPQ內部一致性 系數為0.68~0.81,各分量表間隔1個月重測,其相關系數達0.83~0.90。
1.2.3 兒童社交焦慮評定 采用兒童社交焦慮量表(SASC)[4],該 問卷共有10道題目,采用3級評分(0=從不這樣;1=有時這樣;2=一直這樣)。量表條目涉 及社交焦慮所伴發的情感、認知及行為,包括2個主要因子,即害怕否定評價和社交回避及 苦惱。此次測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0,2周重測信度系數為0.88。
1.2.4 測試方法與統計分析 采用團體施測。首先利用開家長會的時間,向 家長說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CBCL由家長帶回家填寫,次日收回。對篩查出的行為問題組和 正常對照組兒童分別進行EPQ,SASC的集體施測。在班級教師的協助下,由主試宣讀統一指 導語,由被試一次性完成填寫。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偏態資料 采用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P值均為雙側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 結果
2.1 行為問題組與對照組兒童SASC評分比較 由表1可見,行為問題組兒童 的害怕否定評價、社交回避及苦惱和社交焦慮總分均低于對照組兒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值均<0.01)。
2.2 行為問題組與對照組兒童EPQ評分比較表2顯示,行為問題組內外向( E)維度的量表T分低于對照組,情緒穩定性(N)維度的量表T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 意義(P值均<0.01)。
3 討論
社交焦慮并不是從青春期開始,而是可以提前到小學階段[5-6]。調查結果顯示, 行為問題兒童害怕否定評價、社交回避及苦惱2個維度和社交焦慮總分均顯著低于正常對照 組兒童,說明行為問題兒童的社交焦慮水平較高。由于這類兒童存在較多的行為問題,諸如 多動、攻擊破壞、品行問題、學習不良,或情緒焦慮、抑郁等,往往使他們成為不受歡迎的 兒童,影響其社交地位和交往技巧,進一步產生社交焦慮,焦慮情緒又會加重兒童的行為問 題,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7]。從得分情況來看,2組兒童的害怕否定評價均明顯高 于社交回避及苦惱,這是否說明兒童期更關注他人對自己的社交評價,而與青春期以后有所 不同,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正常組兒童的社交焦慮均值低于嚴標賓等[5]的報道 ,與劉勇[8]報道相近,可能與地區、城鄉之間的文化差異有關。此次研究取樣于 中小城市,兒童的競爭壓力不太高,但兒童父母的文化層次、家庭經濟狀況和教育資源又優 于農村,為兒童獲取更多的人際技能提供了條件,因此兒童整體的社交焦慮水平偏低。
研究結果顯示,行為問題組兒童與正常組兒童的個性也存在差異,行為問題組兒童的內外 向(E)分低于正常兒童、穩定性(N)分高于正常兒童,說明行為問題兒童個性偏內向,情 緒穩定性差,緊張易怒,往往會有焦慮、抑郁以及情緒激發后不易平復的神經質傾向;對照 組兒童的性格傾向外向樂觀,善于與人交往。2組兒童在精神質和掩飾性的個性特征方面差 異無統計學意義。事實上,“問題”兒童作為心理適應不良的表現,可以是兒童成長過程中 共有行為模式的夸大、缺陷或障礙性組合,因此,行為問題兒童并不比正常兒童有更多的孤 僻、古怪、缺乏是非感等精神質傾向和更低的社會性樸實幼稚水平。
本研究還表明,兒童的情緒穩定性差,容易產生行為問題,也容易產生社交焦慮,個性具有 神經傾向容易出現抑郁,好傾訴、攻擊行為、社交焦慮等行為問題。個性與行為問題、社交 焦慮之間不一定是簡單的歸因關系,但彼此之間可能存在多通道的反映聯系,培養兒童良好 的個性,有利于兒童社交能力的發展,減少行為問題和社交焦慮的發生。
4 參考文獻
[1] 王傳升,李梅香,梁艷枝.學齡兒童行為問題及其與家庭環境的關系.中國心理衛生 雜志,2005,19(6):417-418.
[2] ELLIMAN D,LYNCH MA.The physic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Arch Dis Child,2 000,83(3):196-198.
[3] 張作記,主編.行為醫學量表手冊.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36-38,45 5-459.
[4] 汪向東,王希林,馬宏.主編.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生 雜志社,1999:248-249.
[5] GULLONE E,KING NJ,OLLENDICK TH.Self-reported anxiety in children and a dolescents:A three-year follow-up study.The J Genetic Psychol,2001,162(1) :5-19.
[6] 嚴標賓,鄭雪.農村小學生父母養育方式與社交焦慮的關系.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 6,20(5):291-294.
[7] 王軍,李永超,伍毅,等. 初中生焦慮情緒與家庭養育方式相關研究.臨床精神醫學 雜志,2006,16(2):98.
篇5
【關鍵詞】 孤獨;雙親;個性;精神衛生;兒童保健服務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39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2-0131-03
個性及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而孤獨癥兒童父母其個性可能有較明顯的趨向性特點(冷淡、離群、冷酷)[1]。這種不良個性特征本身就會影響其社會生活的順利進行。由于孤獨癥(Autism)兒童主要癥狀表現是交流障礙、語言障礙和刻板行為[2],并且尚無確切的治療方法,預后較差,實際治療所需長期高強度的康復訓練,給兒童家長造成了很大物質、精神負擔,加劇了孤獨癥兒童父母的壓力,導致其心理健康狀況受到影響,情況令人擔憂。本次研究旨在比較孤獨癥兒童父母個性特征與正常兒童父母之間的差異,關注并減少孤獨癥患兒父母心理問題的發生,預防由于父母個性問題而導致的孤獨癥兒童養育環境的不良因素發生。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病例組:收集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之間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兒童發育行為研究中心進行行為訓練的患者67例,上述患兒均經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門診至少副高以上職稱的精神科醫生或兒科醫生診斷,符合美國DSM-IV兒童孤獨癥診斷標準。以這些兒童的父母作為病例組的調查對象(其中65名患兒父親、64名患兒母親參與了本次調查)。患兒平均年齡為(4.45±1.26)歲。對照組:在普通幼兒園兒童中,將經體格檢查、神經系統檢查、精神狀況檢查未發現有軀體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發育延遲的67名正常兒童為入組對象。根據兒童年齡、性別、父母文化、職業因素進行匹配。要求與病例組兒童年齡相差不超過3個月,父母文化程度、職業基本接近,將該兒童的父母納入對照組(其中有56名對照組兒童父親、62名對照組兒童母親參與了本次調查)。對照組兒童的平均年齡為(4.52±1.32)歲,與病例組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職業構成與病例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
1.2 方法
1.2.1 父母個性特征評定 采用龔耀先修訂的艾森克個性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 EPQ)成人版進行個性測試與評價[3],共88個項目,4個維度。測試后按EPQ手冊分別計算精神質(Psychoticism, P),內外向(Extrovision-Introvision, E),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 N),掩飾(Lie, L)各維度粗分,然后根據其年齡和性別的常模轉換為T分,按T分分界值(43.3,56.7)將內-外向E維度分為內向型、中間型、外向型3種個性類型,將情緒穩定性N維度分為穩定型、中間型、不穩定型3種個性類型,分別進行病例組和對照組兒童父母個性特征的分組判定。
1.2.2 質量控制 病例組兒童由2名臨床經驗豐富的兒科或精神科醫師依據美國DSM-IV兒童孤獨癥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并且結合孤獨癥評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的得分情況。病例組家長問卷由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指導填寫;對照組家長問卷由幼兒園統一召開家長會,集中指導填寫。
1.2.3 統計分析方法 所有資料統一編號,利用EpiData 3.02軟件建立數據庫,將數據雙份錄入,并利用VisalFoxpro 6.0軟件進行雙份檢核,確保數據準確性。運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病例組兒童與對照組兒童父母個性測試各量表分均值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病例組兒童父親的內-外向、情緒穩定性、精神質、掩飾性4個維度與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2.2 病例組與對照組兒童父母E,N維度各類型的分布比較 由表2可知,病例組與對照組兒童父親的情緒穩定性維度中穩定型、中間型、不穩定型3種類型的構成有很大差別,病例組的穩定型少于對照組,而不穩定型多于對照組(χ2=8.84,P=0.01)。內外向維度的3種類型構成中,病例組的內向性格多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52,P=0.28)。病例組與對照組兒童母親的情緒穩定性維度中穩定型、中間型、不穩定型3種類型的構成有很大差別,病例組的穩定型少于對照組,不穩定型多于對照組(χ2=9.72,P=0.01)。內外向維度的3種類型構成中,病例組的內向型多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85,P=0.15)。
3 討論
兒童孤獨癥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它可能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所致的一種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近年大量的研究使孤獨癥的遺傳基礎已得到普遍的認同, 與此同時, 孤獨癥親代的精神狀況的研究也成為孤獨癥主要表型研究的一部分,開始日益受到關注。Bishop等[4]研究發現,孤獨癥兒童父母的人格表現出較多的焦慮、沖動、孤僻、退縮、過度敏感等特質,且這些特別的人格特征可以聚集出現在孤獨癥的家族成員中,其中一些特質可能體現出孤獨癥的易患性。
本結果顯示,孤獨癥兒童父親較正常兒童父親的個性更內向傾向,情緒不穩定、精神質得分高,與劉漪等[5]、郭海燕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但在內外向分型各類型分析時,孤獨癥兒童父親的內向性格所占的比例雖然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某些研究結果[7-8]一致。考慮可能是樣本量帶來的影響,應繼續擴大樣本深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孤獨癥兒童父母同時還表現出了情緒不穩定、精神質的個性特征。孤獨癥兒童父母親明顯不同的個性所體現的生物學特征,也印證了遺傳學上關于孤獨癥病因的探索[9],佐證了兒童孤獨癥發病是有家族因素影響的。有報道顯示,情緒不穩定型(N分較高) 的母親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能力差,孕期及產后容易產生抑郁、沮喪癥狀[10]。結合本次研究中孤獨癥兒童母親情緒穩定性差的個性類型,是否情緒不穩定的母親圍產期的心理變化對胎兒的生長形成了與孤獨癥發病有關的危險因素,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孤獨癥兒童父母個性的不良特征表現,還預示著這樣的負性性格特征在營造教育環境中埋下了隱患。有研究證明,遺傳主要決定了人格形成和發展的基礎,環境因素則決定了人格的后天發展[11]。父母的個性不但會直接影響兒童的氣質類型,而且還會通過對孩子的期望、態度等產生間接影響[12]。提示孤獨癥兒童的父母需注意克服自身可能出現的不良的、激進的個性特點,改善教育方式,調整健康的應對疾病和兒童康復治療的心態,創造自然和諧的家庭氛圍,才能讓父母在保證孤獨癥兒童康復的同時,創造良好心理健康環境,并減少在環境因素上對孤獨癥兒童造成的傷害。
本次調查還顯示,孤獨癥兒童父母的個性已與正常組出現了明顯差異,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尤其作為主要撫養者的母親,擔負著孤獨癥兒童長期進行康復訓練的主要任務。特殊的病情和長時間的康復治療使母親的情緒表現出比正常兒童母親更加不穩定、精神質程度更高的特點。有研究證明,孤獨癥患兒的母親所承受的壓力比患有慢性病孩子的母親所受的壓力要重, 更易產生抑郁、焦慮情緒,診斷為焦慮癥、抑郁癥的比例也更高[13]。提示社會工作者及專業人員應該更多地關注孤獨癥兒童父母在實際康復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提供有效的幫助措施,減輕父母的壓力,關注父母心理健康發生的變化,避免不良心理狀況的出現,保證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健康、有序的生活。
4 參考文獻
[1] 李雪榮.孤獨癥診療學.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33:105-109.
[2] 鄒小兵,靜進.發育行為兒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64.
[3] 龔耀先.艾森克個性手冊.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6:1-49.
[4] BISHOP DV, MAYBERY M, MALEY A , et al. Using self-report to identify the broad phenotype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A study using the Autism-Spectrum Quotient.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04,45(8):1 431-1 436.
[5] 劉漪,杜亞松,趙志民,等.孤獨癥患兒家長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6):602-604.
[6] 郭海燕,李智永,劉淑華.孤獨癥患兒家長心理狀況調查.社會醫學雜志,2006,4(12):3-4.
[7] 馮淑瑜,朱明芬,張繼永,等.孤獨癥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4,13(2):175-176.
[8] 韓瑛,張萍.兒童孤獨癥的病因及早期干預分析.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9,17(7):123,135.
[9] 戴旭芳.自閉癥的病因研究綜述.中國特殊教育,2006(3):84-87.
[10]DAVIS EP,GLYNN LM,DUNKEL SCHETTER C,et al.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during pregnancy is associated with infant temperament. Dev Neurosci, 2005,27(5):299-305.
[11]翟書濤,楊德森,著.人格形成與人格障礙.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 201.
[12]KOCHANSKA G, FRIESENBORG AE, LANGE LA, et al. Parents' personality and infants' temperament as contributors to their emerging relationship. J Pers Soc Psychol, 2004,86(5):744-759.
篇6
[關鍵詞]平民女兒;典型;個性特征;識;烈;情;女中丈夫
縱觀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人們不難發現,作品中女主人公為情而生,為情而死者真是數不勝數。德國詩人歌德在《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書的扉頁上題了這樣一首詩:“青年男子誰個不善鐘情,妙齡女子誰個不善懷春?這是人性中的至潔至純,為什么有慘痛從中飛迸?”[1]金元之際的詩人元好問也曾發出浩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2]是啊,為什么愛情會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這是因為,女人的愛情是女人的整個生命。一旦她在愛情方面受阻、走投無路的時候,她就會像一道光焰被一陣可怕的感情風暴吹滅掉。
紅樓女兒為情而喪生者也大有人在,她們之中使我最受震撼的,是尤三姐的壯烈殉情。尤三姐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奇女子,美麗、敏慧,知人論世,識見不凡。她的婚姻觀具有超前意識,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牢籠,不顧一切地追求自主婚姻。她把希望寄托于柳湘蓮,誰知湘蓮卻是個“冷郎君”,辜負了她的一片癡情。為了自己的愛情理想,尤三姐毅然拔劍自刎。其命可亡其志不可奪,這種崇尚愛情的精神將她剛烈豪俠的性格表現得如聞如見。“富貴不能,威武不能屈”[3],她以青春和生命譜寫了一曲以“情”抗理的豪壯凱歌。我們感謝曹雪芹他在《紅樓夢》這部小說里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昂首天外、俯瞰古今的叛逆女性的英雄形象。
恩格斯在談到作家應該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時曾經指出:“每個人都是典型,但同時又是一定的單個人,正如老黑格爾說的,是一個‘這個’”[4]。尤三姐是封建社會里平民女兒的典型,她的個性特征可用三個字加以概括,即識、烈、情。茲詳析如后:
一、識,指才識、見識、膽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眼光”
1.自知人最難認清的其實是自己,諺云:“人貴自知之明”。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充滿自信和智慧的力量。
尤三姐自尊自重,自處很高,認識到自己在人格上比賈珍之流高得多。她說自己是“金玉一般的人”,而賈珍、賈璉不過是“現世寶”,要被他們“玷污了去,也算無能。”[5]521這就使她在精神上處于優越的地位,居高臨下地俯瞰著賈珍、賈璉這般蛆蟲一樣卑污的小東西。
自尊是一個人靈魂中的偉大杠桿,是人們賴以自立的強大的內在力量。尤三姐懂得做人要自立自強,不能任人擺布,要爭取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尤三姐自重自強,又顧影自憐:“向來人家看咱娘兒們微息,不知都安著什么心?”[6]851她意識到自己出身微賤,又寄人籬下的險惡處境,要想頂住賈珍,賈璉這般惡勢力的進攻,就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同他們斗爭。你不狠過他們,就保不住自己。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尤三姐勝利了。通過斗爭,她取得了自主擇夫的權利。
2.知人尤三姐知寶玉,識湘蓮,獨具慧眼。
三姐“冷眼看去”,寶玉尊重女性,對這一弱勢群體呵護有加。“只不大合外人的式”[5]525卻與自己意氣相投。“人之相交,貴在知心”,她和寶玉都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追求自由,率性而為,不受禮教約束,以清高自許。這就是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吧。
對湘蓮,三姐惺惺相識。對他的俠義寄予無限期待,渴望他將自己救出樊籠,夢想與他縱然浪跡天涯,也勝做籠中之鳥。惜哉,湘蓮有眼無珠,不識“和璧”,如此癡情女子,雖走近身旁,終于失之交臂。湘蓮痛失知己,頓悟人生,揮劍削發,遁入空門。三姐曾經視他為知己,如今總算有了回報,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最終還不失為三姐的千古知音。三姐地下有知,也可以釋懷而無悔了。
3.知世尤三姐頗有見識,既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統治階級的本質有較深刻的認識,又對男性中心社會中婦女的命運有較清醒的認識。
不像尤二姐貪圖富貴,以為嫁給賈璉作妾,就有了人生歸宿,就可以安身立命了。面對賈璉之流的詭計,尤三姐痛斥道:“你別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們不知道你府上的事呢!這會子花了幾個臭錢,你們哥兒倆拿我們姐妹兩個權當粉頭來取樂兒,你們就打錯了算盤了!”
[5]520她看透了賈府老、少爺們玩弄女性的卑鄙和虛偽,洞悉其奸;她不愿當,不愿受他們的擺布。她追求自由和真愛。心目中已有自己心儀的白馬王子。那么,她的意中人究竟是誰呢?賈璉以為,尤三姐一定是看上賈寶玉了;尤三姐卻輕蔑地碎了一口,說道:“難道除了你家,天下就沒有好男人了不成!”[5]522她蔑視權貴,什么金錢權勢,功名利祿,在她眼里都視同糞土。原來,她寧可愛上雖則貧窮但頗有才情的柳湘蓮,而絕不稀罕賈府中的酒囊飯袋。
二、烈,指強烈,猛烈,剛正不阿,勇敢而有氣節
1.激烈意指動作、言論劇烈;也可指人的性情,情懷激奮。
尤三姐性情激烈,不守閨范,任性而行,置封建禮教于不顧。什么“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5]510,一概不在話下。六十五回寫道:“尢三姐天生脾氣不堪,仗著自己風流標致,偏要打扮的出色,另式另樣,做出許多萬人不及的風流體態。”[5521]
她不僅打扮時髦、性感,思想觀念也超前、激進。她追求自由戀愛,主張自主擇婚。她認為:“終身大事,一生一死,非同兒戲”;“要憑你們揀擇,雖是富比石崇,才過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5]522她直言不諱,大膽宣稱:“這如今要辦正事,不是我女兒家沒羞恥,必得揀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她。”[5]522這種在當時看來“沒羞恥”的激烈言辭,驚世駭俗,卻使人耳目一新。
尤三姐的擇偶標準不是以金錢、權勢,相貌優劣為前提,而是強調情投意合,以愛情作為婚姻的基礎。這種愛情觀、婚姻觀打破了沿襲千百年來戲曲小說中才子配佳人的陳詞濫調,不僅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而且即使在今天也沒有失去其進步意義。
2.剛烈意為剛強有氣節,如稟性剛烈。
尤三姐性格火焰般剛烈,刀斧般的決斷。她不畏,敢于反抗。她決不受騙,不當被人玩樂的粉頭。不像尤二姐那樣既被公子哥兒所玩弄,又成為他們另尋新歡的祭品。
賈璉偷娶尤二姐后,企圖撮合三姐和賈珍。尤三姐識破了珍、璉二人狼狽為奸的陰謀,就指著賈璉憤然斥道:“你不用和我花馬吊嘴的,清水下雜面,你吃我看見。見提著影戲人子上場,好歹別戳破這層紙兒……我也知道你那老婆太難纏,如今把我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來的鑼兒敲不得。我也要會會那鳳奶奶去,看她是幾個腦袋幾只手。若大家好取和便罷,倘若有一點叫人過不去,我有本事將你兩個的牛黃狗寶掏了出來,再和那潑婦拼了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5]520尤三姐義正辭嚴,豪氣沖天,一副拼命三郎的姿態。作者將她的豪俠義勇的氣概表現得栩栩如生!
尤三姐乘勝追擊,要跟賈璉賭酒,酒桌上一場龍爭虎斗,把尤三姐性格剛烈的一面展示得更加光彩奪目。
“喝酒怕什么,咱們就喝!”[5]520說著,自己綽起壺來斟了一杯,自己先喝了半杯,摟過賈璉的脖子來就灌,說:“我和你哥哥已經吃過了,咱們來親香親香。”[5]520[HK]
好個尤三姐!雖是女孩兒家,卻有幾分男子漢的強悍、霸氣,又有幾分玩世不恭的樣子,任情由性,把賈璉之流玩弄于股掌之間。這是一朵火紅的野玫瑰,渾身長滿了尖尖的刺兒,熱烈得令人目眩,可遠觀,不可褻玩。
3.壯烈指勇敢有氣節;也指雄壯激烈。
在賈府那樣一個的環境里,把人推入污泥或火坑,逼良為,是司空見慣的。二尤這兩個“外來妹”,也在劫難逃。可是,尤三姐偏不信邪,內心里燃起了反抗的烈火,她豁出去了。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7]306;難道女人就只能忍辱偷生嗎?“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8],尤三姐以特有的那種潑辣酣暢的女性進攻方式,在男女關系上,向來的男子中心主義在她那兒翻了個。“她那態風情,反將二人(賈珍賈璉)禁住。那尤三姐放出手眼來略試了一試,他弟兄兩個竟全然無一點別識別見,連口中一句響亮話都沒了,不過是酒色二字而已。”[5]521尤三姐的行為近乎癲狂,以嘻笑怒罵作孤注一擲,捉弄嘲戲曾經傷害過她的賈珍兄弟,借以發泄內心的積忿,表達她被迫失身之痛,于雄壯之中透露出一股英雄的悲涼情懷。
尤三姐用“取樂作賤男人”來反抗自己被取樂,所謂“竟真是她了男人,并非男人了她”[5]521。一個女性恰恰是以作為自己向對手開戰的武器,反抗別人強加于自己的屈辱,卻要用屈辱的手段,這是在當時那個社會條件下,尤三姐所僅能做的,也只有她才能做得出來,這真是一幕真正的壯烈悲劇!
她雖然看似取得了與賈珍、賈璉之流抗爭的勝利,但并沒有跳出封建惡勢力的包圍圈。為了爭自由,求真愛,活得有尊嚴,尤三姐拼命掙扎,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可是,到頭來,卻依然是“風塵骯臟違心愿”[9]。最終,還是沒有逃脫以壯烈殉情的悲劇結局。
三、情,指男女之間相悅相愛之情
1.癡情指癡心的愛情。
愛情是神奇的,不知不覺之間,它會突如其來地叩動你的心扉。待字閨中的尤三姐就是這樣被愛神叩開了心扉。原來,五年前給老娘做生日拜壽,老娘家請了戲班,內中有個英武小生,名叫柳湘蓮。他唱念做打,表演十分精彩。尤三姐慧眼識英雄,一下便相中了他。自那次邂逅之后,一直珍藏胸中,時過五年,仍不忘情。
尤三姐決意非他不嫁,她對愛情誠摯、執著而又專一。她發下毒誓:“這人一年不來等一年;十年不來,等十年;若此人死了再不來,他情愿剃了頭當姑子去,吃長齋念佛,以了今生。”[5]526這是何等濃烈的情感,又是何等癡迷的追求!
尤三姐一旦相愛,就愛得一往情深,海枯石爛,生死相許。
2.恥情是說三姐以為恥。
尤三姐出身寒微,寄食寧府,誤落陷坑。她不甘被侮辱被蹂躪的地位,決心自拔,挺立起來,她希望自己向傳統社會回歸。知妹莫如姐,尤二姐熟知她的脾性,“三妹子從不會朝更暮改的。他說了改悔,必是改悔的”[5]526。
自她以身相許柳郎后,判若兩人。從此“改過守分”[5]522,重塑自我。她以玉簪為誓,此后“真個非禮不動,非禮不言起來”[5]526。知恥為勇,她說到做到,“她小妹果然是個斬釘截鐵的人,每日侍奉母姊之余,只安分守己,隨分過活。”[5]528春秋時晉人士會說得好:“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7]394
3.殉情為愛情而死謂之殉情。
到明清時期,“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訓,仍然像一把利劍懸在婦女頭上。在那“萬惡為首”的黑暗社會里,只要“有了一個‘’字,憑她有甚好處也不算了”[5]521。
尤三姐,她長得很美,“是個古今絕色”[5]528。她追求自由戀愛,向往美好的明天。可是,她失過足,盡管是被迫的,但有了一個“”字,就被打入“另冊”,無法立足于傳統社會。尤三姐既不見容于社會,也不被自己的情人所諒解。俠義的柳湘蓮可以于盜賊中援救昔日冤家薛大公子,卻不肯出手救援尤三姐脫離風塵。她滿懷深情地把希望的翅膀寄托在柳郎身上,可是等來的卻是一副立逼退婚的無情嘴臉。
當認識到她的一片癡情終被辜負之后,她毫不遲疑地拔出劍來,寶劍照丹心,熱血見真情,她橫鋒當頸,神態自若,竟如一個義無反顧的壯士!
尤三姐的死是悲壯的,它激起人們的悲憤與崇敬!曹雪芹熱情地歌頌了尤三姐向往自由的壯烈殉情。
四、結語
尤三姐在那“除了兩個石頭獅子干凈”[5]529的污濁環境中,卻能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抗爭的勇氣,不畏權勢,敢為天下先。為爭自由,為追求純真的愛情,從貧窮、孤弱、被侮辱被損害的境地中奮然崛起。她堅決、果斷,臨死不屈。寧肯站著死,不愿跪著生,尤三姐以她的生命向冷酷虛偽的禮教作了最后的一搏。這是高貴的一搏,也是偉大的一搏!
尤三姐這個人物既是現實主義的,又是浪漫主義的,她植根于現實,又比實際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典型。她不是高不可攀的英雄,不過是一個底層弱女子;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敢怒敢罵敢愛敢恨的女中丈夫。她是那個特殊時代的產物,又以其耀眼的光芒劃破了漆黑的夜空。
[參考文獻]
[1]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2]喻懷澄.歷代名著欣賞辭典[M].北京:宇航出版社,1987:594.
[3]杜宗義,張晨輝.新編中外名言大典[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11.
[4]安寶英,高旭良.文學概論150題[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25.
[5]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長沙:岳麓書社,1987:521.
[6]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851.
[7]劉忠信,王平偉.人生格言大全[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306.
篇7
【關鍵詞】 食管癌;人格特征;應付方式;心理社會因素
【摘要】 目的 探討食管癌患者的人格特征及應付方式。 方法 對25例食管癌患者及其相匹配的25名鄰居采用艾森克個性問卷和簡易應付方式量表進行評定分析。 結果 食管癌患者艾森克個性問卷評定,內外向維度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情緒穩定性維度及掩飾性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極顯著性(P
【關鍵詞】 食管癌;人格特征;應付方式;心理社會因素
Investigations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oping styles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esophagu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oping styles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esophagus. Methods Assessments were conducted in 25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esophagus(research group) and 25 patients' neighbors with 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and Miniscale for Coping Styles(MSCS).Results From the EPQ, score 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
【Keywords】 Carcinoma of esophagu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coping style;psychosocial factor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各種競爭壓力的加劇,心理社會因素在食管癌發病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醫學界的重視。為此,我們對食管癌患者及其鄰居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旨在探討人格特征和應對方式與食管癌患者的關系,為開展心理社會干預提供科學依據。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病例選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和腫瘤科住院的25例食管癌患者。均經胃鏡及病理活檢確診為食管癌的新發病例。對照組為25例病例同村鄰居,其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基本匹配。
1.2 方法 采用艾森克個性問卷(EPQ)[1],簡易應付方式量表[2]對兩組對象進行調查分析。調查前由研究者對被調查對象詳細講解調查目的,統一指導語,要求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情況如實做出評定。所有數據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EPQ個性特征各維度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EPQ個性特征各維度分比較(略)
表1顯示,EPQ評分食管癌組內外向(E)維度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情緒穩定性(N)維度及掩飾性(L)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極顯著性(P<0.01)。
轉貼于
2.2 兩組簡易應付方式量表評定應付方式結果的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應付方式量表評分比較(略)
表2顯示,研究組積極應付方式的強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本研究顯示,EPQ評定食管癌患者E分低于對照組,N分、L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極顯著性(P
應付方式是個體在應激時所做出的認知行為努力,積極應付方式對心理健康有益,而消極應付方式對健康有害[4]。本研究顯示,對照組積極應付強度明顯高于研究組(P
綜上所述,食管癌的病因不僅受生物學因素的影響,同時還受心理社會因素影響,心理社會因素在其發生、發展、轉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內、外科治療食管癌的同時,應注重心理社會干預。
參考文獻
[1] 龔耀先,李秋香,陳明,等.修訂艾森克個性問卷手冊[J].湖南醫學院學報(專刊),1983:4
[2] 汪向東.心理衛生量表評定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增刊):33;42;160
[3] Kiecclt-Glaser JK,Garner W,Speicher C,et al.Psychosocial modifiers of immunocompetence in medical students[J].Psychosom Med,1984,46:7
篇8
[論文摘要]目的 探討北京市某5家三級甲等醫院護士個性特征與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方法2008年12月一2009年2月采用艾森克個性問卷(Eysenck pers0nal Questi0n.naire,EPQ)和癥狀自評量表(Thesympt0mchecklist90,SCL一90)調查了北京市某5家三級甲等醫院147名護士的個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狀況。結果護士的內外向、神經質、精神質得分高于全國常模,其中內外向與全國常模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護士在軀體化、強迫、焦慮、敵對、恐怖、精神病性6個因子和總分上的得分高于全國常模,其中在軀體化和精神病性因子與常模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護士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和總分與個性特征中的神經質和精神質維度呈正相關,與內外向維度呈負相關。結論護士的個性特征有較高的外傾向;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低于一般人群,突出表現在軀體化和精神病性兩方面;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其個性特征的影響。
護理工作是整個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競爭日趨激烈的醫療市場中,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反映了醫療水平的高低。心理健康是一個人可以依賴的最重要的內在資源,護士心理健康水平影響著整體護理的質量,從而直接影響病人的治療和康復效果。因此,護士的心理健康維護是十分重要的。為了研究目前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我們對北京市某5家三級甲等醫院的147名護士的個性特征與心理健康水平進行了調查分析,旨在為提高護士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08年12月一2009年2月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某5家三級甲等醫院147名護士,其中男8名,女139名,年齡19—54歲,平均(29.48±6.81)歲,其中30歲以下90名,30一40歲42名,40歲及以上15名;學歷:中專17名,大專104名,本科26名;職稱:護士60名,護師67名,主管護師20名;婚姻狀況:已婚82名,未婚65名;工作科室:手術室45名,內科13名,兒科8名,外科20名,眼科11名,特需病房8名,急診13名,ICU(重癥監護室)29名。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采用艾森克個性問卷(Eysenckpers0nalQuesti0n.naire,EPQ)]對護士的個性特征進行測試,此問卷包括:神經質維度(N)、內外向維度(E)、精神質維度(P)和掩飾性維度(L)4個分量表。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和信度。每個項目只回答“是”與“否”,每題1分,①E量表:測量性格的內、外傾。②N量表:測量情緒的穩定性。③P量表:單極量表,即:只有P分高時才有意義,P分低被認為是正常。④L量表:原本為一個效度量表,測量回答問題的真實性,同時,它本身也代表一種穩定的人格功能。采用癥狀自評量表(Thesympt0mchecklist90,SCL.90)對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評,此量表共包含90個項目,概括為9個因子,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每個項目根據其有無及嚴重程度,依次記為1、2、3、4、5分。分別表示無、輕度、中度、相當重、嚴重,以因子分作為評價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標,分數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分析指標包括:總分≥160為陽性,陽性項目數≥43為陽性和9項因子分≥2為陽性。
1.2.2調查方法采取方便抽樣的方法。于2008年l2月應用自編一般資料調查表、SCL.90和EQP對北京市某5家三級甲等醫院的護士進行調查。共發出問卷165份,回收問卷152份,有效回收率92.12%,剔除問卷或調查表填寫不全者,有效問卷共147份,有效率為89.09%。
1.2.3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方法采用t檢驗與相關分析。
2結果
2.1護士個性特征評分與全國常模比較
護士個性特征評分與全國常模比較見表1。由表1可見.護士內外向量表得分高于全國常模,掩飾性量表得分低于全國常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
2.2護士SCL.90評分與全國常模比較
護士SCL一90評分與全國常模比較見表2。由表2可見.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與全國常模比較在軀體化,人際敏感及精神病性方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
2.3護士個性特征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分析比較
護士個性特征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分析比較見表3。由表3可見,個性特征中神經質和精神質得分高的護士心理壓力大,心理健康水平差,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
3討論
3.1個性特征與國內護士常模的比較分析
表1結果顯示北京市三級甲等醫院的147名護士的內外向量表得分高于常模,傾向于外向人格。典型的外向者主動性強、情感外露、熱情大方、善于社交、樂觀隨和、喜冒險,表明外向個性的護士社交的主動性較強。但同時護士掩飾性量表得分低于常模,提示護士不擅于抑制和調整自己的需求、愿望和情緒,順應性和容忍性差。由于個性是個體由遺傳和環境所決定的實際和潛在的行為模式的總和.這說明本組護士的性格中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矛盾性,有可能是工作壓力大、護患關系緊張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環境原因所造成。同時也說明護士的心理調節能力差,缺乏正確的健康心理指導。護理管理者要因人而異,對護士適度授權并委以重任,一方面可以提高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護士自身的自信心。還可以定期對護士進行人際關系、社會技能、自信訓練、時間管理等培訓,引導護士正確對待壓力,合理地宣泄消極情緒,提升積極情緒。
3.2護士心理健康水平與國內護士常模的比較分析
表2結果顯示,北京市三甲醫院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低于一般人群,突出表現在軀體化和精神病性兩方面。這可能與護士的工作性質有關,護理工作的嚴謹性、細致性、重要性,需要她們注意力高度集中,導致精神高度緊張,而且工作處于長時間高度的應激狀態,研究表明,長期慢性應激可導致皮質激素水平升高,使人產生焦慮、抑郁、敏感等不良情緒;另外,長時間的頸椎前屈位站立或彎腰進行操作,則容易產生軀體疲勞不適。管理者對下屬的溝通管理可以進行人員優化組合以及科學、合理的分工;同時改善工作環境,增加護士編制,適當增加護士待遇,并按責任大小、任務輕重、工作環境的優劣等具體情況在報酬上拉開檔次,調動護士的積極性,變壓力為動力,提高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3.3心理健康狀況與個性特征的相關性分析表3結果顯示,個性特征中神經質(N)和精神質(P)得分高的護士心理壓力大,心理健康水平差。神經質(N)分高的護士情緒不穩定,表現為焦慮、緊張、易怒,敏感多疑,對各種刺激反應過多強烈,易沖動,具有攻擊性,又或是郁郁寡歡、憂心仲仲,有強烈的情緒反應,以至出現不夠理智的行為,心理狀態差。神經質(P)分高表現為孤獨,不關心他人,難以適應外部環境,不近人情,感覺遲鈍,與他人關系不佳,喜歡尋釁鬧事,心理健康水平差。掩飾性(L)量表分與SCL-90各因于平均分之間均呈負相關關系,這似乎可以說明L量表分越高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其實這是一種假象。L量表屬掩飾量表,當L量表和N量表得分均高時說明被試者掩飾性高。由于掩飾性高,可呈現明樂暗悲的矛盾心理。她們在人前往往表現樂觀、豁達、開朗等,但其內心可能極度悲傷或絕望,不善于表達和疏泄自己的負性情緒以及情緒不穩定。護士職業責任大、工作繁重、地位低、護患關系緊張等,使護士無法適應內在與外在因素所帶來的壓力,處于不平衡狀態,這種狀態持續一定時間就會導致心身疾病的發生,心理的疲憊可導致工作無成就感。工作壓力會使護士產生工作疲潰感,最終影響護士工作質量,削弱團隊的力量。醫學實踐證明,人格特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最為密切。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和標志,不良的人格特征本身就是一種心理不健康因素,也是許多心理疾病的根源。醫院應該重視護士身心健康,定期評估護士的壓力狀況,及時獲取信息,及時消除護士工作中的壓力。
篇9
關鍵詞:當代工筆;工筆花鳥;都市題材
中圖分類號:J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4-0188-01
工筆花鳥畫,是中國古代繪畫史上一個重要的流派,在新石器時期的陶片紋樣上可以追尋到它的雛形。傳統工筆花鳥畫的內容形式比較單一,題材大多選取古人身處的“自然”環境,以常見的花木、山石、禽鳥、畜獸等大自然的動植物為描繪對象來抒感;而現代工筆花鳥畫內容表現豐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其中以都市化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元素與花鳥相結合,從而反映作者內心、映射都市生活和文化等現狀的一種新題材稱之為“都市工筆花鳥畫”,是現當代的一些史論家和畫家按照畫面傳遞的內容而特指的一片新領域。這一類的畫家有何曦、高茜、雷苗、徐累、韋少東、李水歌等人。作為新一代的創作群體,都市的生活經歷給他們帶來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和靈感頓悟,即便是些小情小景,也能從細微處打動人心。
生活是藝術的本源,不同的生活境遇讓人產生不同的生活理念。古人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彼時的審美與思想,和現代人有著天壤之別。經過千百年來的努力,畫家們終于將原本屬于統治階層與貴族小眾的審美意趣漸漸轉向了流行于普通百姓中大眾的通俗審美,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質的飛躍。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畫家們還把視角轉向社會道德、生存環境、戰爭和平等國內、國際嚴峻的問題上,他們借當代都市生活中豐富的表現資源和手法引發人們更深層次的理性思考。
筆者分析了當代幾位具有代表性的都市工筆花鳥畫家,如何曦、徐累、高茜、韋少東等人,嘗試總結其都市題材作品的美學風格和個性特征:
一、托物言志和象征寓意
當代都市工筆花鳥畫的一些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與諷刺意義,其最大的特點即隱喻性。畫家們把現實生活中的真切感受隱晦地轉化為花鳥形象并結合都市元素,將自己豐富的情感與思辨寓意于作品中,適時地反映時代的思想和作者的心聲。如畫家何曦,他善于將自己耳聞目睹的都市小細節幻化成作品中看似不相關卻又緊密相連的藝術形象,給人強烈視覺震撼的同時,也引發深思和啟迪。其系列作品《二手植物》描繪的是一些樹木被粗陋的麻繩所纏繞,像是正要被強行移植到某個新的“家”,這些畫隱喻了每天忙碌于快節奏都市生活中現代人的身不由己和萬般無奈,畫面簡單明了卻寓意深刻。他的作品具有巧妙的弦外之音,一眼即明,無需多釋,能從內心深處抓住人們的渴望與訴求,繼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二、超現實主義手法的運用
當代的一些畫家在造型上吸取了西方的繪畫觀念,強調光影和寫實、注重造型和透視,運用超現實、超理智的手法塑造背離現實卻又反襯現實的作品。如徐累的作品《茫》,他摒棄傳統,打破邏輯和理智,將潛意識和夢幻場景揉和在形式感很強的畫面中,給人神秘、夢幻、怪誕的色彩和超自然的理念。具有現代主義構成意味和超現實主義的組合使得平淡的畫面中透漏著詭秘的氣息,暗示著欲言又止的畫外音:都市人的生活充滿陰謀和兇險,多元的世界、離奇的幻想、膨脹的欲望、矛盾的焦灼和不斷加劇的心理負擔讓人透不過氣……
三、都市時尚元素的點綴
當代都市工筆花鳥作品中,很多點綴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易見的物品,或是當下流行的符號元素。如高茜作品《若屐若梨》中的高跟鞋,畫面審美仍然沿襲傳統的趣味,但表現手法明顯帶著西方構成主義的觀念。她的創作中除了華麗的高跟鞋,還有咖啡杯、吊帶裙、蕾絲等這些西式的且極具當代都市意味的物品,體現了都市女性畫家獨有的敏感與視窗。作品名稱“若屐若梨”與“若即若離”諧音,暗示著都市中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都市男女情感的游離與彷徨。
四、裝飾性語言的探索
篇10
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整體化護理的不斷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在臨床上越來越普及,醫務工作者亦越來越意識到只有高質量的健康教育才能更有效地使患者掌握預防疾病的知識,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這對于促進患者的康復、改善其生活質量、延長其壽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才能做到高質量的健康教育;如何才能使患者掌握更多預防疾病和保健的知識是廣大臨床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我科在工作中發現具有不同個性特征的患者,其對疾病的認識、態度有所不同,配合治療、護理的程度也各異。為此,我科于2010.2-2011.4對198例患者從個性特征人手進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198例,男112例,女86例;年齡20-73歲。大專以上文化42例,中等文化103例,小學文化33例,文盲20例。應用氣質調查表[1]確定患者氣質類型:多血質型32例,膽汁質型76例,粘液質型43例,抑郁質型47例。不同氣質類型患者對疾病的反應有明顯的不同,見表1。
表1 不同氣質類型患者對疾病的反應(n,%)
2 護理體會
2.1 對新入院患者,護士在與之交談的過程中,除了要收集與疾病有關的資料,確認需注意的的護理問題外,還應注意根據患者的言行特征,了解其所屬的性格特征、氣質類型,為開展健康教育做準備。如:觀察患者的性格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氣質是多血質型、膽汁質型、粘液質型或抑郁質型。①多血質、膽汁質型的患者,因其精力充沛、活潑好動、處事樂觀、莽撞、不考慮后果等特點[2],發病后對疾病缺乏認識,對護理措施不夠重視,常表現在對一些強制性的治療、護理措施不重視、不合作。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病1周內,需要絕對臥床休息,而患者則自信體質良好,認為稍活動是沒有問題的,因此常不接受護士的護理措施(如協助翻身、洗漱;喂飯、床上大小便等),甚至背著醫務人員下床活動。對這類患者,護士要及時、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在不影響保護性醫療制度的前提下,向其闡明病情,講述目前所采取護理措施的重要性,介紹如果不采取這些措施可能會出現哪些后果等,使患者對疾病有足夠的認識,對護理有足夠的重視,從而達到自覺配合治療、護理的目的。在本組病例中,有25例多血質型及62例膽汁質型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對疾病認識不足、未完全配合護理的現象,經采取上述措施后均能提高認識,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②粘液質型、抑郁質型的患者,因其性格內向,處事過于小心謹慎,耐受力及適應性差[2],雖然其對治療及護理措施比較易接受,但會因為疾病的不適或擔心預后,產生敏感、多疑、焦慮、緊張、悲哀等不良的心理反應。如:同樣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對絕對臥床休息1周的護理要求易接受,但其過度緊張、焦慮的情緒易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對這類患者護士要著重于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多安慰患者,向其講述同種疾病治療好轉的病例及情緒與疾病的關系;介紹同室病友與之相識,使其減輕緊張、焦慮的情緒;同時在護理過程中,要多給予患者關懷和照顧,使其盡快熟識環境,安心養病。本組病例中,有77%的粘液質型和83%抑郁質型的患者存在明顯不良的心理反應,經采取上述措施后均能緩解或消除。
2.2 進行健康教育時,注意根據患者的個性特征、氣質類型選擇適合患者的教育方式,使其更好地掌握預防疾病的知識,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①對多血質、膽汁質型的患者,根據其情感語言豐富的特點[2],多采取口頭宜教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因為這樣能更好地與患者溝通,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且在實施健康教育計劃的同時又能及時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了解患者某方面知識的不足,及時地調整教育內容,這樣既豐富了健康教育的內容,又提高了健康教育質量。我科對108例多血質、膽汁質型的患者采取了這種教育方法,患者很樂意接受。108例患者都能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了自我保健的能力。②對粘液質、抑郁質型的患者,因其性格內向、喜安靜、觀察力強、善思考等特點,[2]除了采取必要的口頭宜教外,應多側重于書面宜教形式。因為書面材料較直觀且全面,反復閱讀能加深記憶,并且能為患者提供較長時間的思考空間,所以采取書面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對粘液質、抑郁質型的患者尤為適合。但其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健康教育,患者必須有較高的文化層次,并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如果是文化層次較低、閱讀有困難的患者,則仍然應以口頭為主,同時注意通俗易懂,宣教中多應用形象的類比手法,使患者易于接受、理解,從而達到牢固掌握的目的。本組90例粘液質型和抑郁質型的患者均文化層次較高,經采取書面語言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后,62例患者均能全面掌握所學的知識。另外28例患者用文化層次較低,閱讀有困難,臨床采取了通俗易懂的口頭宣教形式進行健康教育,使其基本掌握了所學知識,并主動改變了不良的生活習慣,積極配合治療。
2.3 根據患者的學習能力進行健康教育:在收集資料、制定健康教育計劃時,注意根據患者的接受、理解、記憶等能力,安排健康教育的內容、程序。對能力較強的患者,每次進行健康教育的內容可多一些、廣泛一些;對能力較差的患者,每次進行健康教育內容可少一些、簡單一些,必要時可重復進行,直到患者掌握為止。
綜上所述,從患者個性特征人手進行健康教育,可以根據患者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育方法,患者易于接受、理解;記憶,從而使患者能更有效地掌握預防保健的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