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家鄉的歌范文

時間:2023-04-01 06:20: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贊美家鄉的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贊美家鄉的歌

篇1

幸福主人公:鐘舒漫 28歲 香港女歌手

家庭成員:

爸爸 媽媽 妹妹鐘舒祺(27歲 香港女歌手)

廚藝高超的老爸

和愛著急的老媽

香港地區歌手鐘舒漫出道后的第一張專輯里,有一首歌叫做《乖女仔》,當問到她對乖女仔的認識時,她搖了搖頭說:“我從來沒有刻意去給這個詞下過定義。”她對“乖”的體驗很簡單,“當媽媽對著我說:‘我女兒真乖。’的時候,我就是乖的啦。”

選擇做藝人,就意味著選擇了“漂泊”的生活,不能像普通的兒女一樣,每天按時上下班,有很多時間在家陪父母。比如這次來內地宣傳,鐘舒漫就必須和父母分開好一陣子。在休息時間,只要有條件上網,鐘舒漫就會泡到網絡上,跟媽媽和妹妹聊天視頻。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媽媽怕影響女兒工作,不敢給鐘舒漫打電話。“我說,你可以發短信啊,其實我心里挺難受的。”后來,女兒教會了媽媽上網。

鐘舒漫是通過參加歌唱比賽出道的,說到底,很像是內地參加選秀比賽一戰成名的普通女孩,有著普通的家庭,和一顆喜歡音樂的心。“我媽常說,在你的事業上,父母確實幫不上你的忙,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是把你和妹妹的身體照顧好。”在香港時,但凡遇到通告、錄音或拍片,媽媽總會燉上各種十全大補湯到各個現場探班,這些湯補到什么程度?鐘舒漫曾經喝得流鼻血!當女兒比劃著給媽媽表演喝湯喝到流鼻血的“盛況”時,媽媽便突然變得很緊張,一個勁兒地說:“不煮了不煮了,以后不煮了。”下一次卻又依舊提著湯按時到達。“我媽就是個特別容易緊張的人,可能在我和妹妹看來丁點大的事情,在她那兒,就是世界末日。”

相比媽媽,爸爸在鐘舒漫的眼中是一個“無聊的人”。“他太悶啦!”而“悶”并不是老爸唯一的特點,鐘舒漫的爸爸是家里的首席廚師,廚藝堪稱一絕。每逢節日,鐘舒漫家都會舉辦小型家宴,主廚永遠是爸爸。“爸爸一邊煮飯一邊嘲笑媽媽,你做的是什么飯啊,你做的飯哪有我做的好吃啊。可他的眼睛里,滿滿的全是幸福。”

你傻不傻啊?

“這是我妹妹。”

為了不想媽媽擔心,如今工作上有個什么事兒,鐘舒漫都“藏”起來不告訴她,或者和同為藝人的妹妹鐘舒祺討論――互相掩護,這是兩姐妹從小就形成的默契。比如,兩姐妹從小在畫畫上都很有天賦,而妹妹經常被姐姐以“多畫畫練習”為借口,委托其幫她完成美術作業。

從提到妹妹開始,鐘舒漫的嘴里出現了一句頻率極高的話:“我說,你傻不傻啊!”乍看是個貶義句,其實全是親昵。在2009年參加比賽出道后,妹妹已經獨自在臺灣地區呆了3年,鐘舒漫還記得妹妹離家時的情景,“她一個人,背著背包,提著一個箱子就去了。下飛機走在臺北大街上,就開始哭。”對于從小在香港長大的鐘舒祺而言,臺北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而就在她決定參加比賽前,她在姐姐鐘舒漫的眼里,還是一個“你是個天才哎,可你到底有沒有目標?”的傻姑娘。畫一幅畫,鐘舒漫需要嚴格按照繪畫的流程來,底稿、修改、上色,而妹妹從來不在乎這些,總是直接就畫,“卻也畫得很好。”可是,她并不想做畫家。“從小到大,我問過妹妹很多次,你想要什么?你將來做什么?她好像沒有想過。她一直很依賴我這個姐姐,甚至有段時間曾對我抱怨:‘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唄。’”

好在,妹妹終于清楚了自己的目標,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藝人,做一名有個性的藝人。如今她所有的演出服都是自己設計制作,還即將推出自己品牌的潮服,而她仍然保持著對姐姐鐘舒漫的依賴,姐姐不在身邊的時候,也常常開著網絡攝影頭,體會姐姐就在身邊的感覺。“她很奇怪,開著視頻,也不理我,也不和我說話,一個人在那邊修眉啊,剪指甲啊,玩兒啊,也開心得很。我就說,你傻不傻啊?她還是自得其樂,哈哈。”

說妹妹“傻”的鐘舒漫其實是開心的,她并不覺得親妹妹也做歌手對自己而言是壓力,相反,她覺得這是對這個家庭,尤其是對母親的一種慰藉。鐘媽媽是一個非常喜歡音樂的女人,從姐妹倆很小的時候開始就很舍得花錢送她們去學習樂器,希望一雙女兒能夠進入交響樂團,巡游世界。姐姐學鋼琴,妹妹學習中提琴――可與姐姐相反,妹妹鐘舒祺對樂器毫無興趣,常常翹課。有次鐘媽媽請假到妹妹練琴的學校搞“突擊檢查”,想看看鐘舒祺練習。可妹妹當天下午根本沒有去上課,媽媽坐在臺下,看著臺上空空的板凳,幻想著妹妹坐在那兒彈琴的樣子,眼淚就一個勁兒地往下掉。這段煽情的往事,是全家人在為妹妹鐘舒祺拍攝家庭MV時,媽媽對著鏡頭講出來的,充當攝影師的鐘舒漫差點當場就哭了出來,“媽媽還說,妹妹,你終于還是找到了自己的夢想,我為你開心。”那一刻,媽媽真正放下了自己關于交響樂團的夢想,全心全意支持兩個女兒的夢想。“當妹妹偶爾在電話里對我抱怨工作里的辛苦時,我就會裝得很兇地說:‘你傻不傻啊,這算得了什么!’”

我也會

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

因為妹妹去了臺灣地區發展,鐘舒漫一家人已經有幾年沒能在一起過春節了。龍年春節,鐘舒漫和爸爸媽媽一起飛到了臺北,和妹妹過了一個團圓年。過年期間,臺北大街小巷的商店都是大門緊閉,一家4口在小屋里度過了快樂的幾天。“睡覺睡到自然醒,醒了就曬曬太陽,抱著薯片看電影,很簡單,卻也很滿足。幸福是什么?不就是一家人在一起么。”

而父母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看到兒女成家立業。就快28歲的鐘舒漫也曾遭遇過媽媽的“警告”。有段時間,媽媽老是在自己耳邊嘮叨,快結婚,快生小孩。“我開玩笑地回了句:‘媽,你哪兒是在乎我結不結婚,你其實就想要我的那個BABY吧?’”竟一句話把媽媽嗆了回去。當時的鐘舒漫對婚姻,還沒有一絲半點的想法。

可這半年來卻不同了。即使鐘舒漫依然處在事業的上升期,扛著巨大的壓力,可她突然對婚姻有了強烈的期盼。“我想要有一個由自己創立的家庭,有愛的人,有可愛的孩子,我想要學著去經營一個家庭。”80后鐘舒漫將愛情和婚姻看得很通透。

就像她在第一張國語專輯《我可以》里重新改寫的那首《給自己的信》的歌詞一樣:“寫一封給自己的信,寫下來給自己鼓勵。我要敞開我世界,打造我個性,我要戀愛,一定找到愛我的人。”這個“愛人”也許已經出現,也許她還在尋找,好在鐘舒漫已有一份好心境,祝愿那份屬于她的緣份早日到來。

幸福問卷

Q=《成都女報》 A=鐘舒漫

Q: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覺得最驕傲?

A:我從小到大性格都很男子氣,很多朋友說和我相處覺得很舒服,無論男女朋友,遇到任何事情都愿意且喜歡和我聊天,我覺得很滿足!

Q:你的畫畫得非常不錯,沒有想過做畫家?

A:在14歲以前,我的理想都是做畫家。可后來慢慢又迷戀上了音樂,直到入了行。我曾經以為畫畫和做歌手的兩個愛好也許永遠不能兼顧,但其實可以的。今年6月,我會在香港開一個個人畫展,是一個策展人朋友主動聯系我的。你看,只要你熱愛,機緣總是在的。

Q:你有后悔的事情嗎?

A:以前有,但現在不覺得這是多后悔的事情了,生活里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成長。

Q: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A:駕駛咯!很可惜我一直沒有時間去拿到駕照,但我覺得女生開車真的非常帥啊!

Q:你最喜歡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質?

A:要很搞笑,幽默。

Q:現在覺得幸福是什么樣的?

A:有一個完完全全屬于自己的家庭。

篇2

我心中有一支歌

我生活在歌一樣的世界中,從小喜歡唱歌,唱那充滿童稚、充滿向往、充滿活力的歌。現在,我心中正醞釀著一支新歌,一支贊美家鄉的歌。

我的家鄉多么美麗啊!春天百花怒放,爭奇斗艷;夏季樹木蔥蘢,濃蔭如蓋;秋季天高云淡,瓜果飄香;即使到了冬天,你也到處可見蒼松翠柏、修竹茂林。西施故里、五泄景區、龍王殿、湯江巖等等,這些名勝古跡自然不必多說了,單是我外婆住的那個小村莊,就有許多吸人眼球的美景。小時候,我常常在碧綠的田野里奔跑,在清澈的小溪邊嬉戲,在漂亮整潔的燈光球場玩耍,有時還跟媽媽一起到山上去采些野花,插在花瓶里,可以香好幾天呢。不過,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可沒有這么幸運,那時燈光球場那兒是一個不平整的曬谷場,山上的柴草也經常被砍得精光,不像現在,家家戶戶都用煤氣灶。

我的家鄉多么富饒啊!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暨陽大地的變化真是日新月異啊。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片片住宅小區如雨后春筍似的涌現出來,勤勞的家鄉人民紛紛告別了從前低矮的平房,笑逐顏開地搬進了現在的新居。大商場越來越多,里面的貨物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休閑場所層出不窮,適合各種需要的人們。我家附近有一個很大的體育公園,占地好幾十畝,里面健身設施應有盡有,每天清晨和傍晚,公園里到處都是鍛煉的人們,散散步,溜溜冰,打打球,多么愜意呀。家鄉的道路也越來越寬闊,村村通了公路,四通八達,像一條條鮮活的血脈。路上各種汽車歡快地跑著,仿佛去尋求無限美好的前程。

“深深地愛著你呀,美麗的土地。”家鄉,你聽到我的歌聲了嗎?

篇3

我的家鄉有山,有水,有樹,還有花。在這里,山環繞著水,水到映著山,紅花襯托著大樹,大樹依偎著紅花,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諧。

我家鄉的水清澈見底,水平如鏡。最有特色的便是她的綠。河水倒映著綠樹,倒映著青山,讓你感覺到這仿佛是一塊碩大的綠色的寶石。

家鄉的水不但綠而且十分靜。它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她在流動,靜得這仿佛是塊透明的鏡子。白云姐姐,綠樹哥哥,還有青山大伯正在照鏡子呢!

篇4

王自強

我深深的愛著我的家鄉-臨澤。我愛臨澤的一年四季,因為不論什么時候它都給我美的享受,不論什么時候它獨特的性格陶治著我的情操。

臨澤的春天是溫柔的。清明過后,春天跋山涉水千里迢迢的走來了。幾陣春風,到處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嫩綠的小草尖從枯黃的草根下探出頭來,四下張望著,田園換上了淡綠色的新裝,大地也散發出泥土的清香,柳樹的枝條都眨著青色,在微風中搖曳……

臨澤的夏天是豪放的。在夏天,最值得贊美的是夏雨。在午后,在黃昏,夏雨來了!噼啪噼啪,雨的腳步像炸了鍋的豆子,敲得房上的瓦片丁冬直響,由輕到重,由緩到急。最初,她的身體像斷了線的珠子,頓時變成一條線垂直而下,像一張巨大的網,罩得天也茫茫,地也茫茫……

臨澤的秋天是豐碩的。金黃而飽滿的麥穗都垂下頭來,面對著它的母親-----大地。一陣風吹來,大豆便手挽手唱起那豐收的歌。果園里,蘋果、梨、葡萄等豆是果實累累。

臨澤的冬天是純潔的。雪粒,像一把大壺向地面不停地倒著白糖,又似空中掛著一幅巨大的雪簾,直垂到地面……啊!這是多么素雅的美!這粉妝玉砌的世界,連綿的山脈如銀鑄玉琢一般。

篇5

我向往那氣勢雄偉的長城,贊美那水勢洶涌的長江,但我更愛家鄉那美麗的竹皮河。

我家和竹皮河只是一墻相隔,站在我家陽臺上,放眼望去,竹皮河就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擺在我眼前。

中午我和媽媽來到竹皮河邊,只見竹皮河邊上嫩綠的小草偷偷的鉆出地面,舒展著幼嫩的綠葉,連成一片片柔軟的草坪,猶如一塊塊綠色的地毯;柳樹抽出了新芽,枝條隨風瓢揚;一棵棵樟樹桂花樹枝葉茂盛;清澈見底的河水中,小魚在自由自在地游動,水底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石頭,清晰可見。小鳥發出悅耳的歌聲……

再向上走我們到了一座拱形橋邊,一束束金黃的迎春花在向我點頭微笑,桃樹上的桃花含苞怒放,還有幾個護提綠化工人正在修剪花壇。

聽媽媽說以前的竹皮河是一條雜草叢生的臭水溝,里面盛滿了垃圾。以前和現在相比,我深深體會到家鄉的發展,祖國綠化建設的美好。竹皮河象征著荊門城市的美麗!我愛家鄉。我愛竹皮河!

篇6

從正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白塔,這塔潔白無瑕 ,約有三層樓房高。塔頂掛著許多可愛的鈴鐺,每當有風時,鈴鐺就會唱起悅耳動聽的歌,好象贊美我們可愛的家鄉。

白塔內有很多佛像。站在塔頂,公園里的景色盡收眼底。往南走,到了人工湖畔,湖旁的人們三五成群,湖里的水清澈見底,湖中央還有一個小島,島上樹木郁郁蔥蔥,在樹蔭懷抱中有一個涼亭,尤如一只展翅欲飛的白天鵝。春天,人工湖脫下了厚厚的棉衣,春姑娘給它換上嫩綠的新裝,湖邊的小草探出了頭,湖里的小蝌蚪游來游去,你看,那邊還有幾條黑白相間的金魚正在嬉戲呢!

在公園西側,有一個長長的木吊橋,人一上去,木橋就晃晃悠悠,顫顫微微的,讓人覺得心都到了嗓子眼上。

篇7

至于把“歌唱與生命”兩個詞并列擺在一起,也許就有了別致的新意。歌唱是人娛樂思維的一項意識形態活動,是自然世界的一種動態影響。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生物,就絕對沒有歌唱。而歌唱又可能是一種虛擬形象,因為文學家們的歌唱思維是包括一切自然之聲。這種歌唱是廣角歌唱,如果你聽到歌唱也就會發現生命。因為有生命就會有歌唱。

“歌唱與生命”延伸意大概是說只有生命才能歌唱,沒有生命就沒有歌唱。我聽到這樣一個傳奇故事,有幾個人被埋沒在煤礦井下,已經幾乎沒有一點生命的回還余地。但是地面上正在組織一切力量想方設法營救。也就是因為聽到這些微弱生命在歌唱,這幾個人被神奇地營救了,因為是聲音傳播了生命信息。但我們看到這些面臨生命危險的難友,他們為什么要歌唱。也就是因為他們要戰勝生命的挑戰,為生命而歌唱,這是在安然地對待生命,在演唱自己生命的極限,也是表現生命的頑強。所以生命也是一種歌唱,生命也是一種歌唱的運動軌跡。

同時生命與歌唱又是一種樂觀主義情懷,憂郁而死只能在悲觀中提前告別人生,而用歌唱告別人生則是一種視死如歸表現,是一種大度的氣節。在這里我不禁想起歌劇《江姐》中那種繡紅旗的場面,那是在敵人的屠刀面前,面對著死亡,高歌化著金星繡紅旗,與其說是悲來不如說是喜,繡出一片新天地。歌樂山下的英雄正是用生命高唱了這首歌,這就是壯美生命的歌唱。

為什么把歌唱與生命緊密相連呢,我這里又想到關于我們鄉土民歌的生命問題。鄉土民歌正是因為歷久彌新地歌唱,才久傳不衰,才留下如此永久的生命,才成為家鄉土地上精美傳統文化篇章。才成為家鄉世代父老鄉親文化傳承的血脈。

由此我想到歌唱是一種旋律的靈動,也是跳動著的脈搏,是不停地歌唱把傳統鄉土民歌變成了家鄉鄉土傳統文化的潺潺流水,不舍晝夜地流向遙遠,流向未來,南閘民歌就是家鄉父老鄉親的一種生命歌唱。

要說到傳統的鄉土民歌,其實它的價值就是家鄉土地上世代沿襲傳承的生命。有人說地球上有了人類就有了民歌,還有人說自從有了生命就有了民歌。因為民歌的歌唱源泉就是為靈動的生命歌唱。不過,在幾千年前,祖先生命力量非常脆弱,生命享受所得也特別少,他們的歌唱只能是一種吶喊,柔美的音符很少。

要說南閘民歌的源頭,應該也是生命的歌唱,在地處重大災害頻發地段的湖鄉世代鄉親生命很是艱難,他們就是靠歌唱才度過那很無奈的艱難。是這些無奈的歌唱譜寫了水鄉農民貧困的歷史,形成了傳統的南閘民歌。

要說生命就是歌唱,不如說鄉村的文明歷史就是歌唱。在那傳統的歷史年代里,勞動有歌唱,生活有歌唱,歡悅有歌唱,痛苦有歌唱,是歌唱編織了生活,是歌唱充實了生活,是歌唱優美了生命。在歷史長河里是歌唱旋律激起層層浪花,讓歷史的生命更多彩、更光彩。

我是鄉野農夫,雖然還說不請這生命與歌唱的道理。但知道歌唱是一種欣然地心情奔放,生命只有鮮活地盡情奔放才是閃光的生命。只有有生命的人才能欣然地歌唱,只有欣然歌唱的人生命才會心態年輕青春不老。這也許就是生命和歌唱的聯姻哲理。

音樂學家會陶然地為生命歌唱,而哲學家們也會引用歌唱來闡述生命,還有一些信仰主義人士認為生命贊美詩的歌唱。總之,生命與歌唱是在緊密地相連。我們沒有理由放棄生命,更沒有理由放棄歌唱。生命是永恒的,歌唱是恬然的,我們只有把生命與歌唱緊密地聯系到一起,生命才有無限的光輝。因此歌唱是生命的能動也是生命的光彩。歌唱會壯美生命,生命也會因歌唱而延續,生命是歌唱的助燃氣,而歌唱又是生命的風向標。是啊,只有生活得光彩生命才有意義,只有歌唱才讓生命更賦予光彩。生命需要完美,而歌唱則是完美的典型,生命和歌唱的完美結合就會形成社會的發展軌跡和歷史的車輪滾滾,為夢想而奔走,為生命而歌唱,為光彩而燦爛。歌唱是一種激情,也是一種生命,我們只有把歌唱唱響,我們只有把歌唱的旋律調度得完美,這樣生命才是靈動的歌唱。這樣就形成我們沒有理由不歌唱,這樣也就“叫我怎能不歌唱……”。

篇8

夏天的黃昏,是家鄉最美的時刻,天空很高,也很藍,湖水是那么清澈,湖里的水草,是那么綠,像是可以擠出水的顏色,是那么靈動。湖里的野鴨也即將歸巢,而我們,卻還舍不得告別今天的太陽,那天邊的殘紅,訴說著它一天的疲憊,太陽,卻不舍得離去,久久的眺望著大地的一切。

遠處的黑頸鶴,緊緊相依,似乎是即將分別的情人,在做最后的告別,在不舍的互相擁抱。眼前的一切,像一幅令人繾綣的畫卷,總是不愿離開。這樣的時候,劃一葉小舟,飄向湖面,也是趣味盎然的事情。

我們向遠處劃去,有那么點詩情畫意的感覺,很高興,也很興奮,能夠享受到如此美景,我還像孩子一樣,伸手撈起湖里的水草,迎著陽光看那五彩的葉與滴落的水珠,那閃光的水珠,像一顆顆閃爍的明珠。我們卻像傍晚打漁的漁夫,那樣滿足于一條條魚兒,那樣滿足于在野鴨與黑頸鶴間游走。

坐在小船中,我想起小學課本里的白洋淀,也想起泛舟河上的浪漫詩人李白。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是詩人,那樣的話,我就會在此時吟幾首了,然而,力不從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刻,只希望時間會定格,讓我就在這副畫里,暢游不復醒。站在船頭,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突然想起了家鄉人的山歌”威寧草海寬又寬,四面八方都是山,郎是青山不會老,妹是海水不會干……“簡單而通俗的話語,道出家鄉人的淳樸,唱出了家鄉女子的柔情似水和愛情的堅貞。

盡管從小就被灌輸著“長大了就要走出家鄉,去遙遠的地方尋夢”的思想,然而,我并不這么認為,我愛自己的家鄉,盡管那里的房子不高,盡管那里沒有車水馬龍,沒有繁花似錦,沒有時尚長流。我愛她,如柔情少女,似熱情似火的男子;我愛她,如一幅山水潑墨畫,放眼望去,眼光可及之處都是美妙的畫境,讓我如癡如醉,令我深情繾綣,不愿醒來。

樸素的人們總是用自己的語言訴說著那些平凡人的快樂,我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景。我不舍,她給我的那些美妙的回憶,忘不了那夏天傍晚小船上的我們,是那么的快樂,是那么的脫俗,仿佛置身陶潛的桃花源。如若我是一個詩人,我一定會用最美妙的詩句來贊美她,如果我是畫家,我多么想用水彩描摹那些溫柔的線條。

別人會認為我是一個墮落的人,因為我不祈求做官,不奢望發財,只想活得淡如靜水,我只愿生活得平平淡淡、安安靜靜,那些大起大落的生活經歷并不是我想要的。

如今,大學時光對于我的人生旅途來說,就像是流星的尾巴,只有那么若隱若現的點點光線,不舍,卻怎么也抓不住。畢業后,就再也不能假裝還是孩子了;畢業了,就離那些天真的想法越來越遠了;畢業了,就再也不能這樣的肆無忌憚的玩、沒心沒肺的大笑了。

很多時候,多么想把自己想象成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不必去察言觀色;有時候,我多么想讓自己一直待在那個傍晚,美麗的晚霞、美麗的水草、富有詩意的水上小舟;還有那傍晚相依的黑頸鶴,一切是那么唯美。

這里的人就像這湖水那樣柔美,這里的小伙子就像那高山一樣高聳,讓人有安全感。可以和每一個人融洽相處,可以閑時竄門,可以不去計較那些所謂的人民幣又幾天沒了蹤影,餓了,去地里取吃的,累了,可以躺在那飄蕩的小船上,吃那些淡水里的美味,樂得逍遙。

篇9

迎豐路小學四年級(2)班 蔡粟茜

指導老師:劉彥

家鄉的一年四季都十分美麗動人。春天,小池塘活躍著許多可愛的小音符——蝌蚪,山上開滿了顏色鮮艷明麗的花兒;夏天,蛐蛐鳴叫,樹木蔥綠;秋天,落英繽紛,大地一片豐收的金黃;冬天,雪花兒紛紛揚揚,到處一片銀裝玉砌。家鄉的每一個季節都是那樣獨特美麗,惹人喜愛。可我最喜歡的要屬家鄉的春天。

三月的家鄉,下著蒙蒙細雨,池塘里的小蝌蚪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很是快活。我便用雙手一捧,這些可愛的小精靈悠閑快活地到了我的小掌心,我仔細地觀察著,它們聚在一起,不知在做什么。頭湊到一起,好像在說著悄悄話。一會兒扭動著身子,一會兒在我的手心里游來游去,弄得我的手心怪癢癢的。我感覺它們似乎是在用自己柔軟的身體盡力掙扎,仿佛要逃脫危險。看著這可憐的小生靈,我于是把它們放回池塘。頭頂上電桿、電線倒映在水中,好像五線譜似的,黑色的小蝌蚪成了 “五線譜”上一個個歡快活潑的小音符……它們正在演奏者一首贊美春天的歌。池塘里的魚兒也不時加入演奏的隊伍,讓平靜的水面蕩起層層漣漪,好像在為春天的贊歌伴以歡快的舞蹈……

家鄉的春天,大山媽媽也十分愛打扮。為了迎接春姑娘的到來,她換上了一件翠綠色的衣裳。還套上了一件用各種花兒組成的彩色背心。舉目眺望,大山像是一位年輕的少年,笑著,說著……家鄉的那些山總有不同的顏色,也能讓我們看出她的年齡:嫩綠的山是孩子;湖綠色的山是年輕的媽媽;褐綠色的山是偉岸的爸爸……幾座山依偎在一起,像是一家人,更像連綿起伏的大海中的波浪……

山上開滿了各種各樣的花兒,桃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盡情地綻放著自己的美麗和濃香。紅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漫山遍野到處都是花香兒,閉上眼睛,伸出舌頭仿佛就能舔著那滿樹花兒的甜味。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蝴蝶兒飛來飛去,顯得分外的忙碌與熱鬧。野花遍地都是,有名字的,沒名字的,雜樣的,散在山間,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篇10

——題記

我的家鄉在食用菌之都“古田”,現在這里一瞧,幾條縱橫交錯的街道,有25層高的摩天大樓,十字街中心的音樂噴泉,學生街的飾品千變萬化,琳瑯滿目,讓人看著這個,又摸著那個。

在食用菌市場里有許多“銀耳” “金針菇”等,銀耳的膠質子實體呈純白色或淡黃色,由眾多的平伏片狀或浪形葉狀瓣片聚生成叢,或由瓣片叢聚腦狀或瘤狀;金針菇是秋冬與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蓋滑嫩、柄脆、營養豐富、味美適口而著稱于世。我們古田還是“水果之鄉”哩!有白里透紅的桃子,還有甜中帶酸的油奈,看了讓人垂涎三尺。

走進翠屏湖,映入眼簾的是300多個島嶼嵌在湖中,好像一個個美麗的翡翠嵌在一個大玉盤里。翠屏湖其中“鳥島” “鎖島” “蛇島”深受外來賓客的贊賞。鳥島中有會說話的鸚鵡,有可愛的鴿子,還有百鳥之王——孔雀。它五顏六色的羽毛多么美!鎖島有各式各樣的鎖,心形的,方形的,菱形的,它們緊緊“鎖”住了人們的心。蛇島有讓人害怕的眼鏡蛇,有保護莊稼的黃風蛇,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蛇。蛇島里有精彩的演出讓游客不由自主地拿出手中的相機,拍下這美好的瞬間。

回望原來的古田,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沒有現在這么壯觀的大樓,小河里的水又黑又臭,邊上堆滿了生活垃圾,山上郁郁蒼蒼的樹木被人們砍去,多么讓人痛心啊!

咦,是什么,使落后的山村成為今天繁榮的城鎮,是什么,使社會的經濟發展進步得如此之快呢?是這方土地勇敢勤勞的人們!千百年的實踐,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蘊藏著這偉大的力量,形成了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敢為人先的有力精神,勇敢拼搏的團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