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天使范文
時間:2023-04-09 12:29: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棒棒天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她買完醬油后,回家時會途徑一個小小的公園,這公園雖然小小但卻是她的樂園。
“啊~救命吖!我不要這樣,求你放過我!”好甜美的聲音,至少她是這樣認為的。聲音甜美的美少女正遭“毒害”。
她雖然年紀少少,卻富有正義感。她絕對不準許這種事在她眼前發生,尤其是在她的“樂園”。她想都沒想,就把手上的醬油往有聲音傳來一丟過去(希望她不要砸錯人就好!)接著就想都沒想,往里一沖一手捉住一個自認為是受害者的人,一直往前沖,沖到無力在跑為止。(幸好她并沒有捉錯人)
“呼~呼~呼”她在喘氣。
“謝謝你!”那位美少女先開口說話,她覺得聽這種甜美的聲音是一種享受。
“不用謝!你叫什么名字吖?我叫紫冰,今年十六歲,看你應該是和我同年的!對吧?”美少女并沒有回答她的問題,只是從衣袋里拿出一顆棒棒糖。這時她才看清楚“她”,她不僅聲音甜美而外貌也像洋娃娃一般!她看間“她”手中的糖果,問了一句“給我的嗎?”
“她”點了點頭,她就剝開包裝紙,津津有味地吃糖。“好吃嗎?”
“當然好吃,如果你不想告訴我你地名字,我以后就叫你棒棒糖,好嗎?”
“好吖,云云!”“云云”這是我的名字嗎?
“棒棒糖,我不要云云,我是叫紫冰,你知道嗎?”
“我就喜歡叫你云云!答應我好嗎,云云?”她受不住“她”的撒嬌。只好答應。
從此她倆就成為好朋友,“她”對她很了解,而她只知道“她”是神秘的美少女,但一點也不影響她們的友誼。因為她們都喜愛吃棒棒糖。
可是“她”真正的身份卻被她知道:
那天,她又來到小公園,聽到一聲甜美的聲音“媽咪!”她知道“她”來了。她剛想跑過去找“她”時,卻聽到“媽咪!別讓我在這樣打扮!別人都以為我是女孩子了啦!”
蝦米? ”難道“她”不是女孩子嗎?她再也按奈不下去,她往里沖了進去。卻看見“她”被一個女人捉住,準備扎辮子。而那個女人又點眼熟,不就是那天去救“她”見過的嗎?!她覺得自己被擺了一道,不管三七二十一拼命往家里跑!
篇2
云還是純白純白的
我對著天空說煩惱
天空,難道曾經
牢不可破,無堅不摧的友情
就這樣脆弱,不堪一擊嗎
天空,難道曾經
一起經歷過風風雨雨的朋友
就這樣離我而去了嗎
天空,難道曾經
包含著歡笑淚水的記憶
就這樣被我丟失了嗎
天空,你在聆聽我說話嗎
天空,你能回答我的問題嗎
我失落地低下頭
我知道,沒有任何能力能挽回
這段已經逝去的友誼
也許,都是我的錯吧
也許,朋友不理解我吧
也許,我不應該對她這樣
也許,我的心結還沒有被打開吧
……
當初,有一份真摯的友情擺在我的面前
我沒有珍惜,當失去時
我才追悔莫及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會對你說八個字:我和你永遠是朋友
篇3
傳說把栗子糖放在窗臺上引天使,天使就會幫放糖的人實現好多愿望.
有一個小女孩用栗子糖引天使,卻引來一個剛剛逃到人間的小惡魔
小女孩并不知道這個頭上長著黑色獨角,長著黑色翅膀,尾巴象黑色箭頭的家伙是小惡魔,小女孩還以為他是天使,于是向他許愿.小惡魔喜歡這個單純的小女孩,就幫她實現了愿望. 漸漸地,他們成了朋友,小惡魔幫小女孩實現了很多愿望,盡管有些愿望在實現的過程中讓小惡魔吃了很多苦頭,但他一點也不在意因為只要能看到小女孩一直開心地笑著,他就覺得很滿足了. 而小女孩也不只道陪伴在她身邊的這位”天使”是小惡魔.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訴小女孩,天使都長著白色翅膀,有黑色翅膀的是惡魔.于是,當小惡魔又來到小女孩面前時,小女孩許愿要見真正的天使.小惡魔實現了小女孩的這個愿望.可他沒有想到,小女孩從此以后只和天使一起,在也不理睬他. 小惡魔悲傷地重新返回地獄,他覺得這個淚珠一樣的藍色星球比地獄更讓他害怕.....
有黑色翅膀的天使,就是惡魔……是墮落到無法守護的天使,是無法的到愛的天使
篇4
我想這句話很經典。真的很經典。
--題記
十四歲的冬天我遇上了波。她站在雪中的操場上穿著厚厚棉棉的大衣。像熊寶寶一樣對著天空開心的笑。她一笑,整個世界都笑了。
我只是忽然感覺到,她是我的朋友。必定是我的朋友。
波是愛雪的,但這只是因為她愛這里的一切。相比之下她更愛陽光。那種暖暖的能把人曬得一身香氣的東西。我從沒有見過她的眼鏡反射像老師們那種怕怕的光。她會努力睜大眼睛讓我明白自己的私語也有聽眾,很隨和友善的女孩子。
也許若干年之后,等我們都垂垂老去,她在我這里唯一留下的,只有在陽光中如精靈般跳躍的短發,靈動的眼眸和純純的笑。
我們都不大喜歡風天。北方的風都總是把人吹的東倒西歪的,心也隨之蕩漾,卻記住了,在一個風天里的對白。波說,你頭發被風吹亂時好美。
我也是這樣想的,從很小時候開始并固執的認為只有我這墮落的孩子才會發現這一點。自由而放蕩,不羈的美。
她講這句話時我忽然發現她的嘴角是向上翹的。天生的,沒辦法去改。她注定要就這樣活一輩子,去笑,無論愿意或者不愿意。
那一天夜里,我對Vien講波的話,她停了好久才開口:“我不相信天使這種東西。”
我知道她下一句話的內容了。因為我們同時說:“我寧愿回天堂。”
Vien是我見過的第二美的女孩子。對不起Vien,第一應是我。但倘若深一層追究下去,我便遜色了。我們都在走自己想走的路,只是我的還存在于夢想而她已付出行動。她的劉海好長,遮住眼睛,那美的眼睛。
用很美的音階講話只為自己而美麗。
我不及她,至多在秋夜點一盞孤燈把自己裹在長發之中安全,唱一兩句突上突下跌蕩的歌,用刀子在腿上寫字卻不留下傷。第二天依舊打點好一切,一絲不茍梳著辮子去上學。什么也沒發生。
Vien說過,我的眼睛只有在夜里才能發出動人的光。
我和Vien嘗試著吸煙,因為我們喜歡云中的世界。然而每次都只帶煙不帶火,每次都是。也許,我們并不是骨子里的壞孩子,只是在一直大步走著,并且每走一步都留下后路。
篇5
關鍵詞:教師與學生; 愛
中圖分類號:G63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10-081-001
老師愛孩子,在沒有一些突發的、偶然的大事件時,是細水長流、是不為人知。沒有固定的哪件事可以顯示,因為我們秉承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沒有針對哪個孩子,因為我們每年都接受著不同的新面孔。
愛,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字眼。什么樣的愛恰到好處?也是一種學問。用我不成熟的觀點去體會,大概就是責任、關愛、堅持吧。
一、以“責任”為動力,當好多功能機器人
有人說,老師是天才,因為他(她)集管家、保姆、演員、修理工、警察……不同的角色于一身。每天,我進學校第一件事情就是進教室:開窗、指導早讀、收好作業。然后認真備課、上課、批作業。時不時協助班主任處理一下班級小糾紛,每天抽空給孩子們讀點小文章……哈!不失為忙碌的一天吧。低年級孩子還小,冷了我要提醒他們穿衣服,熱了要像趕小雞一樣,讓他們脫衣服、喝水……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周而復始地運作著。當社會的五彩繽紛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固守著一方凈土。我把每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去對待著,為某個孩子的成功而高興、自豪,為個別孩子的不認真煩惱、揪心。或許應了這么個說法:老師是多功能機器人。當物質飛漲的時候,我們一如既往地守著并不起眼的工資,做著不因金錢進行衡量的工作。任何時候,我總是想著,如何讓我的孩子能在學校安全、溫馨地度過每一天,這就成了我們工作的重心。
二、借“關愛”為翅膀,經營天使之心
上帝在創造人類的時候,在每個孩子的心里都藏下了一個天使,只是天使自己不知道,需要有人去發現。有些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被人發現,有些卻會幸運的成為人間的天使。老師不可能成為唯一一個發現天使的人,但至少,老師可以借給每個孩子一對翅膀。
不管班級怎么分,我們都會發現,總歸會有一部分的孩子因為個性張揚或者成績優秀,往往能得到很多人的青睞;有一部分孩子調皮搗蛋或者學習成績差,也同樣引起了很多老師的注意;也有部分孩子,他們的性格很中庸,不會引起很多人注意。一個班集體,就是一個社會的小縮影,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孩子都出類拔萃,但是可以教育每個孩子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給優等生機會的同時,不要讓他們產生太多的優越感,讓他們學會為他人服務、學會團結協作、學會與人相處。挖掘調皮搗蛋和學習困難的孩子的能源,提供符合他們的機會,讓他們知道你是集體的一員,你也必須為我們的集體付出努力,為我們的集體爭光添彩;讓中庸的孩子動起來,他們意識到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也能幫助他人,集體也離不開自己。
那些調皮、成績差的孩子也并不是一無是處,他們有的腦子靈活,有的熱心助人,有的大方不計較,有的手腳麻利、力氣大。我只有不斷地尋找契機,發揮他們特殊的作用,讓他們享受到你的重視。“哎呀,陳老師忘記拿本子下來了,小瑞啊,麻煩你幫我拿一下,好不好?”“好!”一眨眼,人影就不見了,一會便看見他一路小跑著過來了。“哎呀,我們班的水沒了,誰去跟門衛叔叔說一聲啊?”一片的“我!我!”聲音,我會選中成績不是很好的小張,這個事情他肯定也能做。“誰給我搭個手啊,我一個人拿不了那么多東西?”這時我又選擇了調皮的小恒。就這樣,隨時,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是喜歡我的,老師是重視我的。
三、用“堅持”作助推器,點燃教育之火
做任何事情,需要恒心、需要堅持。堅持是一種辛苦,堅持也是一種責任,堅持更是一份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對于低年級教學來講,沒有恒心,沒有堅持,就沒有辦法把教學工作落實。
篇6
上課了,晨來到了座位上,只見然快速遞過來一張紙條,這個時候,正巧琳看見了,嘴巴嘟了起來,眼眶里面盛滿了淚水,大家都知道,琳本來和晨是一對的,琳和晨都是郎才女貌!!
晨沒有理睬然,更沒有理睬琳,晨根本就不喜歡琳,只是大家都誤認為他們是戀人,可是誰知道,琳從8歲開始就暗戀晨,可是晨心中一直都只有然,而然卻一直把晨當作哥哥,直到12歲,然摔了一下,就失去了以前的記憶,可是然現在一點都不記得了!
下午放學后,然走到校門口,突然想起上課時答應晨的事情,便在那里等了一會兒,過了不久晨就來了,帶著一個臟臟的籃球和一身的汗臭味,晨帶著然來到了學校的小花園,坐了一會兒,晨便開始敘述以前的故事,希望然能夠想起一些什么,可是晨一開始說,然的頭便開始疼了起來,直到晨說完后,然已經暈倒了,晨立刻把他送到了醫院,醫生說沒有什么事情,只要不刺激然,他就暫時不會有生命危險!晨頓時沒有什么顧慮了,琳聞聲趕來,雖然平時和然勾心斗角但是畢竟這個世界上琳只有然這一個親人了,所以也很關心,不過不是一般的人才知道,琳心中一直悔恨著然,然昏倒了,琳心中更加高興,可是琳是一個很有心計的女生,心中的表情她可是不會輕易的表現出來的,正是因為這樣,大家才會被他給蒙騙!!
然足足在醫院躺了3個星期才出院!
篇7
那個名叫志華的女孩,不幸在放風箏中失去了寶貴的雙手,對她來說是個多么沉重的打擊!她開始面對不了事實,自暴自棄,也許是那一聲聲的鼓勵,使她重新拾回內心的勇氣。
她那雙奇跡般的雙腳讓她百折不回,沒有雙手怕什么!那是上天對她的考驗:看見她夜晚認真地用腳做作業,我在心中為她吶喊:加油!下一刻的勝利正等著你;看見她的腳磨出了泡,我的心也在微微作痛;看見她被大學錄取了,我也在內心為她歡呼:好樣的,成功就屬于你的堅強!她不是溫室中的花朵,而是傲立這種風雪中的臘梅,讓她更加堅強!
看著這樣一個堅強不屈的女孩,我回想自己,心中不由翻起一層波浪:難題就會阻止我前進的步伐;困難就會讓我灰心喪氣,艱苦就會讓我埋怨不已,我的臉會不由一陣火辣辣的疼,但我在心中受益匪淺。我向女孩志華學習,做一個面對困難堅強不屈的人,也想成為秋天飽受寒露的小草!
在最后,我看見志華仰天歡呼,我仿佛看見那對潔白的翅膀正優美的扇動。
篇8
我獨自走到大街小巷領略城市之美景,看見凡人們都三三兩兩地走在一起,那個快樂,正好對應了我的孤獨,內心的孤獨想哭。
突然,有一個和我一般大的女孩和我打了個招呼,我一楞,仔細打量著她,我認為她很漂亮,聲音也很好聽。我很感動,所以一句話也就說不出來,半天沒有有回音。她見我在發愣,就用那百靈鳥似的聲音,
她對我說:“怎么不愿意和我說話么?”
我說:“怎么會呢?”她又問:“你叫什么?”
我說:“恩,叫我伊琳把!”
她閃爍著大眼睛對我說:“以后我們就是朋友,可以叫我美熙的!~”
“好的,美熙我真的好高興!”
“小琳,你老實告訴我,你從那里來?”
“小熙,如果你是別人,我絕對會隨便說個地方敷衍你的,可是,也許是上天讓我們認識的,我就告訴你把!”
“......”
“恩,小熙,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我,我還是告訴你,我是天使,因為種種原因我誤入凡間,不知道你相不相信?”
“這個嘛,當然,直覺告訴我,我們會成為好朋友,琳,我相信你,因為我看得出來你不會騙人,而且你的身上有種不凡的氣質。”
“謝謝,謝謝你,熙。”
篇9
段江華的近作多描繪巨大的古今建筑,他把那些體現了(或正在體現著)特定歷史階段人的力量和特定地域文化影響的建筑,置放在深邃無盡的空間,形成永恒的時空與短暫的人力之間的較量。從哲學的角度看,這場較量是不成比例的。人的力量顯然沒有任何獲勝的希望。正是這種宿命的悲劇,賦予人的力量以審美的崇高,這曾是歷史上的詩人和畫家反復吟誦的主題。但段江華的作品蘊含著更多的歷史、文化與心理的感慨。畫家展現的流逝的歲月和消融于流逝歲月的巨大建筑使我想到人類歷史上輪番登場的文明與文化。如果一種文化在當下的文化格局中已經失去功能,它昔日的功能已經淪為陳腐和無關緊要的文化風俗和制度,那末這種文化可以稱之為“遺俗”。如青銅器所象征的一整套與祭祀禮儀相關的社會制度和思維方式,和今天計算器時代的信息和基因編碼文化,全然不在同一象征體系中。又比如今天的人們在博物館看到的青銅禮器,與市場上出售的青銅仿制品之間,也沒有文化上的對應性。玩具般的仿制品不產生恐懼、崇拜的情感威懾力量,不再是等級、威權的制度象征。
由于千百年文化的熏染調教,人類已經具備了“優柔寡斷”的“品性”。表現于一方面人們熱情展望未來,為想象中的前景激奮;另一方面又眷戀昔日,“今不如古”就這樣成為一代又一代人們對現實世界不滿和疑慮的口號。與此同時,他們又困惑于未來難于把握的不確定性。這種復雜的心情,流傳千載,并體現在古往今來的文學藝術里。在人的心目中,時間的不可掌控性顯示了存在的不確定性和未來的不可知性。而當下的意義又無法從世俗溢出,人的欲望對應現實,是缺陷,雜亂,瑣細,不完美,無方向。人在欲望的黑色海洋中漂浮和掙扎,無法保有完整和清醒的主體。隨著生命走向盡頭,主體意識也就歸于空無……由此,生命和文化,就如此與死亡聯系一起。這些困惑一直無所忌憚地纏繞著人們的思想,無休止地觸動人們的感情神經,呈現了“生”與“死”話題的“永恒”特性。
從段江華2007年以來的系列油畫作品中,能夠感到對這類文化命題的思考和表達。他的作品主題是關于“人類居住地”的意象,畫面由城市、城墻、樓堂殿宇、紀念碑、祭壇等建筑和周圍的環境組成,表現與人有關的存在問題,以及人與人造物之間的復雜關系,和由此造成的人觀看世界的態度,以及對人的命運和前途的預想。畫中的建筑物常常孤立地被暨放在暗色的空間。“天如穹廬”,但那是晦暗的幽冥世界,壓抑而陰郁:而它們賴以存在的土地表層,如戰爭破壞后的瓦礫碎石一望無際,只冷冷地反射著鐵色的光。那些曾經是高大堅固的建筑物,在這種空間顯得無所依托而即將崩潰。這場景的暗調不是一般意義的夜色,它加強了情緒的絕望。天空流宕的微光,也不是午夜天空能夠暗示的飄渺希望,而是恐懼和陰暗壓力的猙獰顯露,象征永恒黑夜的漫無涯際。這黑夜就如一座座龐大、空曠、無表情的墓場,死寂凝固,了無生機;好像無法擺脫的噩夢,體現著異化的人造物與人的生存關系的糾結。
透過這靜止、凝固令人窒息的場景,仿佛看到的綿延中的人與自己營造的物體共同被一種不可知命運任性地淘洗和異化的結局。藝術家挖掘和想象時間痕跡的圖像,并在這痕跡中注入歷史時間意識流帶來的“破壞性”意味,由此演繹出“廢墟”的圖式。讓這種“廢墟”圖式作為人類文化的瞬間定格,不僅以個人的方式展開對某種文化樣式現狀和軌跡的演繹,同時也表現一種對文化和歷史的感知方式,聯系著刻骨銘心的感情和思考。
這里當然不僅僅是有關“居住地”被“廢墟”化的含義,不僅僅是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形成人造物自然地“廢壞”的痕跡,而是此過程更多指向歷史、文化、社會、種族的問題。因為這些建筑物不僅僅表現了“人居住此”的痕跡,也體現了人對這些物體的態度和觀念的痕跡,也就是人為什么要這樣建筑自己的居處?人如何“居住”在一起?為什么是“這種”方式而不是“那一種”方式等。這里透析出的是一種文化意識和時間的關系,就是在更廣闊的時間場域中觀察人類文化行為得失和功過。從作品里,尤其是建筑物的形制,和周圍環境關系,在其中的位置,象征意義,視覺作用等,能看出藝術家對此的分析和判斷。
首先藝術家揭示的是,人在“居處”是被自己的所造物埋沒的觀念,這是一種自覺自甘的行為,類似于自殺。如何能夠被自己的制造物所埋葬,這在理論上是不可思議的事,但在現實中卻一再發生。常常看起來好像是由于自然的威力,如地震、颶風肆虐致人死地,但普遍的卻是人死于自己建造的居所,被自己的制造物壓住、致殘、窒息而死。深入一層要追究的是人的責任,是文化影響下的人的行為和觀念的結果,和人的精神狀態聯系一起。選擇這樣的主題,表明畫家所思考的問題不僅是畫面上所看到的正在“風化”和趨于瓦解的人類建筑,也是喻意人的精神的困境。要說明這種精神體系并不是由于表征的文化符號的“高大堅固”而永恒,而是同樣經不住侵蝕而毀壞,最后成為依稀的影子而消散于大地之上。就如在畫中看到的那些當年帝王參拜天地的祭壇,曾經的旌旗號角,鮮花供果,到如今只剩下孤零“石墳”,面向蒼穹。而《廣場》、《遺址》系列,表現更為凄涼和衰頹的意象,因為過去它們對應人山人海,萬頭攢動的景象,如今卻是斷垣殘壁,西風殘照。這些曾與人群激昂情緒合而為一的集聚地,即將徹底沉淪入永恒的黑暗。
再有,這即將被時空所湮滅的建筑,是某種社會模式或文化體系的象征,因為它的承載超出了社會生存所需的限度,而不堪重負。如《城》、《樓》、《館》系列作品。暗示人類空間占有欲的極度膨脹。在畫家筆下這些曾經被視為人類智慧、權力和財富的巨大城市建筑,現在畫面中就像被抽離了骨架的萎縮模型,顯得貧乏而空洞。這不僅僅是城市為廢墟的精神抽離,更是在建造這類畸形建筑的開始,一種要與宇宙平衡規律相抗衡,與物理引力相對抗的人類決心和意志的體現。可脆弱的人類,最經不起宇宙的哪怕是一點點玩笑,所以要制造堅固的實體庇護,但實體是人造的,也就和人有同樣的命運。是人的有限,決定了這些外觀奇特的建筑群必然的下場。《墻》、《關》、《臺》高大和厚重,似乎為了家族或種族的利益,以它來對付同類的反抗和爭奪,隔絕千百萬人的流動;也為了兌現威權,登高一呼,四海歸心……而當沒有人的精神生命注入時,這些廢棄物也失去了威權和力量象征的意義。它們必然地融入大地,成為最普通的土石,好像那些轟轟烈烈的“事情”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一切將回歸宇宙洪荒的原本面貌。
建筑既象征人,也同時存在人的制度和規范。思維和行為方式。
它們凸現人類帶來的環境和制度,最終建筑物反過來對人的拋棄,或者說是人類對自己的拋棄和敵視,造成了荒蕪。畫家對這一點表達很清晰。如在《廣場》、《壇》、《殿》、《碑》、《臺》系列中所展示的那樣,占據所有畫面中心的,是一個突出的,具有象征符號的建筑物,它被廢墟圍繞,并作為一個控制全場的頂端。光影在此對比聚焦,用筆觸用色,氣氛烘托圍繞此物。這也是畫家這一系列的作品所要表達的中心意義,就是作為人類制度的等級,以及對人類的統治方式和手段,最終帶來的是世界的繁盛還是滅亡?是宇宙秩序的象征還是謬誤?是人類的希望還是絕望?悖謬的是,那些以死亡挾持世界的威權頂端和體系核心,也是死亡的開始和終端的象征。
對人文歷史的深度思考,并沒有減低段江華對繪畫形式表現力的探索。他前期作品將多種材料運用于平面的繪畫,在傳統的繪畫材料如畫布、顏色、油料中間,毫不猶豫地裱貼了粗糙、厚實的紙板和紡織品,這種綜合材料的色澤和質地,改變了繪畫的優雅與柔和,實際上畫家是以一種強硬的方式,來改變了人們習慣性的欣賞心境,扭轉對畫面形象和藝術效果的習慣聯想去向。在他的掌控下,高貴的“王與后”顯出前所未有的感情張力。近年以古今建筑為題材的作品,他沒有在畫面上添加異質材料。而是以一種個性化的方式涂刷、堆砌顏料。這種畫法既強調了描繪對象(如磚瓦、土石與天空、云霓)在質與量上的對比,也賦予對象可以“觸摸”的歷史滄桑感。當人們在近處觀看他的作品時,不能不被畫家講述的歷史故事、建構的可“觸摸”的歷史場面所震撼。
篇10
我尋找天使
當我剛學會走路時,有一個人扶著我一步一步地走,慢慢的教我,我跌倒了扶我爬起來,我摔疼了她會心疼,我管她叫“媽媽”,我那是就聽說過天使很美,很善良,我問媽媽你是天使嗎?媽媽笑了笑,打趣的說我才是個小天使。
我遇見天使
我十一歲那年發了一次高燒,家里只有媽媽,背起我來就往醫院跑,媽媽很瘦,力氣小,但是不知那時媽媽哪來那么大的勁,,醫生給我打上點滴,媽媽就陪在我身旁,直到凌晨輸完液,我哭了……
我確定她就是天使
那時還不確定媽媽就是天使,因為在我心中天使都是有翅膀的,而媽媽沒有,但現在卻定了,媽媽就是天使,不會錯的,媽媽只是把我生下來之后,就把她的翅膀隱藏起藏起來了,所以我現在才確定媽媽就是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