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雨霏霏范文
時間:2023-03-21 21:35: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春夜雨霏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14年 2月26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和民生改善的戰略舉措。以改革的思路辦好職業教育,對提升勞動大軍就業創業能力、產業素質和綜合國力,意義重大?!睆娬{“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激發年輕人學習職業技能的積極性,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大力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做到學以致用”。春風勁吹,全國職業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
對于全國職業教育來說,2014年的春天呀,充滿了驚喜與希望,可謂是春風和煦! 而這個春天,對于福州第二技師學院同樣也是春風和煦呀!2014年3月, 學校經專家評審通過,由福建省政府批準設立了“技師學院”,正式更名為“福州第二技師學院”,迎來了又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回望十年前的2004年春天,也是那樣的春風和煦,萬物勃發,這所學校實行規范化管理,在全省技工學校率先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成為福建省首家建立“技工院校質量管理體系”的學校,并被確認為全省技校唯一的質量管理咨詢單位;隔年春天學校即被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認為“高級技工學?!保麨椤案V菔械诙呒壖脊W?!?,成為福州市屬第一所高級技工學校。有人說,學校從此就在明媚春光里進入了一個發展的快車道。歷史竟是這樣充滿周期率,這樣充滿意味。再回望十年吧,1993年學校也是在春天里被福建省政府評為首批“省級重點技工學校”,而后又在90年代末又一個春天里,被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國家重點技工學?!焙汀皣壹壘C合職業培訓基地”。再往前回望十年,學校原是經福建省政府批準成立的一所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公立學校,原名“莆田地區技工學校”,1983年又一個春天隨福清劃歸福州市管轄而更名為“福州市第二技工學?!?。學校就這樣在數度春光里發展壯大,不斷提升著辦學層次和質量,如今已成為省內七家技師學院之一,是省內技工院校的排頭兵之一。目前,學院占地面積191.4畝,建筑面積80157平方米,實習實訓場地面積28239平方米。在職教職工162人,專職教師121人。已是一個教學設施設備雄厚、生活設施完善、環境幽雅的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搖籃。
彰顯特色
采訪中,筆者對不同的人問了個相同的問題:您認為,你校的辦學特色是什么?得到了幾個不同的回答,歸納一下,福州第二技師學院的兩大鮮明特色就彰顯出來了。
其一,德育為先、突出技能。有人這樣說:“現在很難用一個口號、一個榜樣、一個行動將青年凝聚起來。”但福州第二技師學院的人說:有!有一個口號、一個榜樣、一個行動可以將青年凝聚起來。那就是:你十八歲了,你成人了,你應該像成年人、像男子漢一樣行動了!
請看,在福州第二技師學院大禮堂舉行了以“成長、感恩、責任、夢想”為主題的“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活動。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180多名參加成人禮的同學一起在鮮紅的五星紅旗下,莊嚴的宣讀了十八歲成人禮宣誓誓詞,之后成人學生代表校團委組織部部長林偉佳同學代表成人學生發表了感言,校領導副校長對成人及全校同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并激勵大家發奮學習爭取成長為合格公民。最后,儀式在充滿青春味道的校歌――二技校之歌中落下帷幕。
采訪中得知福州第二技師學院始終堅持“德育首位”原則,精心設計各種生動活潑的德育教育活動,活躍校園氣氛,創設良好育人環境,從入校教育、入學軍訓到節日文藝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節,再到主題班會、常規管理;從教學實習到畢業分配,從課堂到寢室,從衛生到紀律,從禮節禮貌到專業意識養成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探索職業道德教育、文化基礎教育、職業能力和身心健康教育的途徑、模式和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構建和諧、文明校園,形成了自己的德育教育特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先后被授予“全國抗震救災突出貢獻學?!薄叭珖械嚷殬I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福建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2000年起連續四屆被評為“福建省文明學?!?。
福州第二技師學院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把大量資金投放到技能教學方面,購置了一大批比較先進的實訓設備,總值達4154萬元。建成“電氣實訓中心”“計算機實訓中心”“烹飪實訓中心”“機加工實訓中心”“汽修實訓中心”等,現已成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綜合職業培訓基地”、“國家電工電子職業教育培訓基地”、“福建省產業技工培養基地”、“福建省農民工技能培訓示范基地”、“福州市退役士兵崗前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福耀玻璃集團緊缺技術工種技能培訓基地”“社區矯正對象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等。實習工位達2882個,完善的設施設備,能滿足多工種、多層次技能訓練需求。學院注重教學質量,深入開展一體化教學、模塊化教學、項目教學和案例教學改革,強化學生技能訓練。畢業生“雙證書”取證率達100%。近三年師生參加國家、省、市級技能競賽,80多人次獲得獎項。
學院老師頗有意味地說:我們希望從我們這里走出去的人,都是“德技兼備”的人才,這樣,我們心里才踏實,才覺得當技工院校的老師有奔頭??!
其二,創新辦學理念,強化培訓。學院有兩個“率先”:一是在全省技工院校中率先建立學校質量管理體系和技能鑒定站質量管理體系,并為全省技工院校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提供咨詢;二是率先實行“學分制”改革和“3+1”高級工培養模式,并在全省技工院校得到推廣。同時,學院創新了“校企合作”模式,按照CBE/DACUM理論和教育思想,探索一種以勝任崗位要求為出發點的教學體系,目標具體,針對性強,不斷強化行業(用人部門)和學校間的合作,與福耀玻璃、冠捷電子等知名企業開展聯合辦學,實現校企對接、訂單培訓。學院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與41家大、中型知名企業建立密切關系,積極開展就業推介服務,畢業生當年就業率均達98%以上。學院榮獲“福建省優秀公益職業介紹機構”稱號。專業設置緊貼海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形成了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特色,以機電制造加工技術、信息技術、汽車維修、商貿餐飲服務為主體,涉農、幼教專業共同發展的技工教育體系。
學院還努力發揮“國家級綜合職業培訓基地”“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電工電子實訓基地”功能,積極開展農民工、企業緊缺工種、退役士兵、庫區移民等職業技能培訓,積極承擔閩臺合作高技能人才培訓等任務,成績突出,近三年為社會培訓各類技能型人才6876人,榮獲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先進單位”。
在辦學層次上,學院也努力做著積極探索與提升,實行多層次、多形式教學。與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福建教育學院、天津工程師范學院等高校聯合辦學,形成中、高等教育相結合的教育培訓模式。與日本村上學園、九州測量專門學校等機構建立合作關系,致力于國際文化交流,積極為學生出國留學和勞務開通綠色通道。
桃李芬芳
從學院走出的畢業生,已經成千上萬,都是藍領工人,他們的共同名字叫做“高技能人才”。就最近的5年來看,學院培養了6892名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等高技能人才,為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增添了動力。許多畢業生已成為所在企業的技術骨干,在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1980屆食品專業畢業生黃培強獲“莆田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1982屆鄭立獲“福州市十佳首席帶徒名師”;1983屆電工專業畢業生何宗祥獲“福州市技能大師工作室成員”;1988屆電工專業畢業生林春獲“福建省技工學校優秀教師”等;1994屆電工專業畢業生葉堅獲“全國電工技能競賽優秀獎”、“省電工技能大賽第一名”、“福建省技術能手”、“福州市首屆優秀高技能人才”、“福建省優秀高技能人才”、“福清市十佳首席技師”稱號;1995屆電工專業畢業生柳振宇獲“福州市技能大師工作室成員”;2003屆電工專業陳曉斌,現任貴州“7+1”商務酒店總經理;2009屆高級烹飪專業畢業生王命亮獲“第三屆全國飯店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總決賽果蔬雕刻金獎”、“福清市十佳首席技師”稱號……真可謂桃李芬芳,人才濟濟呀!
篇2
夜雨霏霏,拍亂我心愁,
望明日天晴,舍一把落花。
再也不能將柔情私藏,
今朝的酒今時醉,
不枉紅塵里幾許惆悵。
在等你,隔岸千萬里,
并不知你在天涯何處,
唯有南燕歸去,又是一年盡,
好想連同把晚春隱去,
猶如落花且飄散一片敗絮。
煙雨不知身在小巷,
唯有一陣霧靄一種癡心,
終將會離去在濛濛中,
讓過客不會當初的路,
好怕再次被煙火靡麗。
自顧嘆息中,已隨風影浪花去,
不念不生梵悟,我頓感悲惻,
于輪回重來時,安心超度。
在等你,炊煙裊裊起,
篇3
立春晴,雨水勻。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
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雨水節氣諺語
有關雨水節氣的天氣諺語很多,特別是在長江流域和江南廣大地區廣為流傳的諺語有:
雨水日晴,春雨發得早。(贛)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滿。(湘)
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贛)
雨打雨水節,二月落不歇。(贛)
雨水明,夏至晴。(湘)
雨水節氣的寒、暖、風、雷現象對未來天氣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長江流域及江南有關這方面的氣象諺語也有不少,例如:
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桂)
暖雨水,冷驚蟄,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蘇)
雨水節氣南風緊,則回春旱;南風不打緊,會反春。(湘)
雨水節氣時,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預兆出未來不同的天氣,這方面的諺語有:
雨打五更頭,午時有日頭。(浙)
早晨下雨當天晴,晚間下雨到天明。(蘇)
早雨不會大,只怕午后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開門見雨飯前雨,關門見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難晴。(蘇、浙)
篇4
封塵的記憶一一打開,畫面猶如黑白電視的畫面,以懷舊帶著緩慢的速度在腦海里回放,點點滴滴,在鍵盤的敲擊下帶出無限的眷戀與淡淡的憂傷。
那個美麗的邂逅,舒展著精彩的浪漫;深情的凝眸,激蕩著美好的吶喊;漫瀉的溫柔,如飲著千年的酒;飄逸的心情,揚灑著朦朧的溫暖。
春雨浸潤花蕊,不知何時,一朵小花悄然綻放。莫名的就會很心酸,眼淚會滾落下來。
今夜,我安靜了,我悲傷了,又是一個難以入眠的夜晚,又一陣春雨的灑落,除了傻傻的我,誰能讀懂雨點的苦惑?依靠軒窗前。傾聽春雨憂傷的歌曲,不覺中淚流滿面,寂寞的淚兒不知何時停息。此刻,還會有誰像我這般,由雨而悲,而泣。
心情好像是進入了懸崖邊,一不小心就會跌落。莫名的孤單感,感覺身邊沒有人陪伴。
告訴自己這種輕睡眠狀態是由于自己不夠累,其實我心里明白,是有很多包袱壓著,讓我喘不過氣,這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煩惱和憂慮,面對這個被自己摧毀的不成樣子的身體,只有知道肉體的侵蝕并沒有使我感到絕望和消沉。
心碎是什么,心碎就是看著鏡子里的自己眼淚慢慢劃落下來。
我一個人的失眠,一個的空間,一個人的想念,兩個人的畫面。是誰的眼淚?是誰的憔悴?灑滿地的心碎,我一個人的冒險,一個人的座位,一個人想著一個人。
雨夜聽雨濕心雨,孤影獨影念單影。朝暮起妝,捻梳浴洗,卻是一湘相思雨。力已相殘,魂夢不斷,待得輕捻指尖揉碎了我。不是眼淚就能挽回失去;我們都有不愿跟人分享的傷痛,所以只有選擇隱藏、選擇一個人承受、一個人流淚,一個人悲傷,然后,一個人慢慢蛻變,漸漸遺忘、變成回憶,不再過問。
當夜靜下來時,我會煩惱鬧鐘滴答的聲音太吵鬧,而這個雨夜的晚上,即使是緊閉的窗戶也掩蓋不了雨聲。氣溫驟降,我像個嬰兒一般蜷縮在被窩里,用手捂著微微泛疼的胃,雨聲淅淅,聽的是那么的清晰,即使是被窩,也掩蓋不了周圍寒氣逼人。
落雨霏霏,孤單的把歲月寫到老,憂傷卻鐫刻下永恒。掌心里也會下雨,夢里也會潮濕。掌中的筆在文字里痛,伴著燈火闌珊,獨自狂舞。
思緒在雨夜下分外活躍,心靈在雨聲中分外純靜。將雨夜當作一首夜曲,輕輕彈,慢慢湊,會很美很美;將雨夜當作一粒糖,柔柔吸,靜靜舔,會很甜很甜;將雨夜當作一滴淚,深深藏,淺淺流,會很咸很咸。
雨夜里,思念著親人,在雨里,幾多故事,幾多人物,幾多歡喜,幾多憂傷,幾多愁怨,和黑夜連成一片,死寂和心傷混淆一起,待一縷風過,好似有人用刀切割靈魂般疼痛。
綿雨霏霏,雨在微風的吹拂下飄忽著,像是條條透明的玻璃絲,輕輕地落在大地上,發出一片沙沙的響聲,也仿佛滴落在我的心頭,泛起一層涼涼的漣漪。
沒有荷塘月色的靜,沒有斷橋殘雪的清,蒙蒙細雨,飄飄灑灑,窗外的景色籠罩在薄薄水霧中,遠的,近的,都像水墨畫一樣恬淡。
窗外的雨聲越來越大了,夜風傳遞著過往的聲音,淅淅瀝瀝,回憶在窗外哭泣,好像找不到歸宿似的??墒窍掠陼r聽雨,是否靜了心?又是否能完全靜下來?
瞬間,想起對雨寄思念的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對雨訴愁腸的溫庭筠"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滳到明";對雨吐心曲的李煜"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運來去;桃杏依稀香暗度,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馨淚物語既是如此,一半在景里,一半在心上。是多情的夜雨蘊涵了這特有的韻味和意境,才讓才子佳人的靈感如蓮花般在筆尖層層綻放。今就在這個雨夜,我的世界下著雨,千絲萬縷全是你。
原來時光也可以在文字里盛開。繁華的時光,催艷了絢麗的花朵,素錦的時光,擱淺淡淡的情愫!
借一抹淺淡的紫,潤一縷淡紫的微笑,散落一些微醺的文字,溫暖你的流年!文字的彼岸,有你溫暖的身影不離不棄,捻在指間的花纏綿了歲月,留下生命里傾城的香。
篇5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ㄖ劐\官城。賞析:
詩歌一開頭(首聯)就用一個“好”字贊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來贊美那些做好事的人。這里用“好”贊美雨,會喚起關于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的確,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是多么“好”。
第二聯(頷聯),進一步表現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稱贊春雨霏霏、悄無聲息的特點,而且表現了它無私的品質。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細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著冷風,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著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樣的雨盡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边@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這兩句也是名句,常比喻無微不至的關愛與和風細雨的教誨?!皾撊胍埂焙汀凹殶o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云散天晴,那“潤物”就很不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第三聯(頸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此時放眼四望,“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樣黑。看起來,準會下到天亮。
尾聯寫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艷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市南)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艷艷、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
篇6
②進入了“境界”,長短句就有了一種音樂流程般的美。讀來,滿口噙香。順著音樂流出的是:如七弦古琴的低低哀訴,如吳儂軟語的綿綿溫柔,如朔風胡馬的悲壯,如大漠風沙的豪邁。深山古寺的空靈,天地一沙鷗的浩渺,江湖夜雨的漂泊,銀鞍白馬的飄逸,盡融于此境界中。
③心中印滿了詩詞,以至稍有觸動,就要流出來。窗外下雨--“暮雨蕭條過鳳城,霏霏颯颯重還輕”“雨滴梧桐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點燃一盞孤燈--“落葉他鄉村,孤燈獨夜人”“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皓月當空--“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每天發生在身邊的事何止聽雨、觀燈、弄月?于是都在詩詞的感覺中度過。心細膩到了極點,就會變得多愁善感,如那位林妹妹?;ㄩ_花謝,草青草黃,雁來雁往,都能惹人灑幾滴淚珠。然而就在悲傷的一剎間,又感覺到一種詩詞境界的美,它的名字叫憂郁。
④在古詩詞中,好像那流傳千古的名句中都有一絲淡淡的憂郁。“丁香空結雨中愁”“一江春水向東流”“人比黃花瘦”,莫不如此。當讀到這些詩詞時,細細吟誦品味,于是心也沉浸到這種氛圍中了,好像自己就是那位紅樓怨女、天涯游子。
⑤愛品味這種憂郁的滋味,也喜愛那些悲涼的怨歌。如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每句話都是一幅畫,每幅畫都能引發人的許多聯想。讀它,就如同在清冷月光下長吟,幽深、清遠又寂寥。
⑥常有人問我:“你工作之余的生活是什么?”我說:“讀古詩詞?!庇谑牵环N異樣的眼光就無可回避地落在我身上了。古詩詞太靜,太遙遠,靜得有些枯燥,遙遠得又捉摸不定。但可愛的就是這靜,就是這遙遠,靜中卻能激起心上的驚濤駭浪,遙遠卻能向你心中更深處靠近。
⑦當一本本詩集詞集刻在腦中,詩詞的精華也融于精神中,忽然發現:不管是在象牙塔內還是飄然于塔外,只要我愛,時光就會靜靜地流過,拂過面頰。
⑧身外有個世界,雜亂紛繁的世界。心中有個世界,古詩詞的世界,靜靜的,靜靜的……
1.請你對第③段“心中印滿了詩詞,以至稍有觸動,就要流出來”中加點的“流”字進行賞析。
2.第③段中加點的“林妹妹”指的是《 》中的______,這本書的作者是_____。
3.古詩詞中寫“月”或“雨”的句子很多,除了作者在文中引用的,請你再寫出兩句寫月或雨的古詩詞。
4.結合上下文,說說第⑤段作者“愛品味這種憂郁的滋味”的原因。
5.第⑥段畫線的句子中,“靜”與“驚濤駭浪”、“遙遠”與“靠近”是否矛盾?為什么?
6.作者心中有個什么樣的世界?作者為什么充滿深情地贊頌心中的這一世界?
篇7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終落中國,“諾獎”由神話變成國人的身邊故事。這個有幾千年文學傳統的國度,成為一片沸騰的鄉土。千言萬語,何若莫言。百年中國現代文學的艱難歷程和痛苦經驗所換得的整體成就,終于在國際上贏得應有的地位。
去年10月11日,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中國作家莫言獲獎。諾貝爾委員會給他的頒獎詞為:將虛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莫言本名管謨業,1955年生于山東高密河崖鎮大欄鄉。他是母親最小的孩子。和絕大多數那個年代出生的孩子一樣,他是被餓大的。他對童年的回憶,最多的就是饑餓。
不久前的2012年12月7日,他在瑞典學院演講。說他記憶最早的一件事,是提著家里唯一的熱水瓶去公共食堂打開水。因為饑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他嚇得鉆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傍晚時,他聽到母親喚他的乳名。他從草垛鉆出來,以為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打也沒罵,只是撫摸著他的頭,口中發出長長的嘆息。
他記憶中最痛苦的事,是跟隨母親去集體地里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人們紛紛逃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個耳光。母親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他們撿到的麥穗揚長而去。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臉上那種絕望的神情讓他終生難忘。多年之后,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莫言相逢,莫言沖上去想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他,平靜地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并不是一個人?!?/p>
童年時的經濟貧困和政治歧視,直接影響了莫言后來的小說創作。12歲讀五年級時,莫言因“”輟學回家,在農村勞動多年。1976年應征入伍,歷任戰士、政治教員、宣傳干事。曾在藝術學院和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學習。
自1981年在河北保定的《蓮池》第5期上公開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始,莫言已發表了八十多篇短篇小說、三十部中篇小說、十一部長篇小說,出版過五部散文集、一套散文全集、九部影視文學劇本,兩部話劇作品。他的作品還被廣泛地翻譯成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瑞典語、俄語、日本語、韓語等十幾種語言。是中國當代最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作家之一。
莫言的文學創作,風格獨特、語言犀利、想象狂放、敘事磅礴,在新時期以來的中國文學創作中獨具魅力。《紐約時報》書評曾說:莫言是一位世界級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對莫言的文學成很推崇,認為他的創作代表了亞洲的最高水平。
迄今為止,莫言和他的作品榮獲了海內外諸多獎項:1987年全國中篇小說獎、1988年臺灣聯合文學獎、1996年首屆大家·紅河文學獎、2001年第二屆馮牧文學獎、2001年法國儒爾·巴泰雍外國文學獎、2002年首屆鼎鈞文學獎、2004年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茅臺杯·人民文學獎、法國“法蘭西文化藝術騎士勛章”、2005年第十三屆意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2006年日本第十七屆福岡亞洲文化獎、2007年“福星惠杯”《十月》優秀作品獎、2008年香港浸會大學師姐華文長篇小說紅樓夢獎、2011年獲因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篇8
【關鍵詞】古典詩歌 植物意象
古典詩歌意象可分為五大類: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社會生活的,如戰爭、游宦、漁獵、婚喪等;人類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臟腑、心理等;人的創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飾、城市等;人的虛構物,如神仙、鬼怪、靈異、冥界等。
中國古典詩歌中植物意象豐富,如楊柳、梧桐、梅花、、竹林等,在詩歌中具有獨特的文化內蘊。下面試淺析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植物意象。
楊柳。屬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它源于《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態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古代詩歌中離情常常與柳相關合,以折柳表惜別, 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間具有一種“同構”的關系,柔弱的柳枝那搖擺不定的形體,能夠傳達出親友離別時那種“依依不舍” 之情;由于“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 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別人對離人的美好祝愿。折柳贈別的習俗在唐時最盛, 唐代西安的灞陵橋, 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 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 “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典故的出處。柳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歷史文化積淀的產物,受到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規定與制約,具有一定的約定俗成性。
梧桐。屬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痹诵煸偎肌峨p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都以梧桐葉落來寫凄苦愁思。
芭蕉。屬愁苦類意象。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宋詞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股腦兒傾吐出來。
。屬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或抒發感慨)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痹娙艘燥嬄恫突耐兴怯駶嵄?、超凡脫俗的品質。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寫了很多詠菊詩,將素雅、淡泊的形象與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聯系在一起,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宋人鄭思肖《寒菊》中“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宋人范成大《重陽后二首》中“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等詩句,都借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
紅豆。屬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紅豆又稱“相思子”,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痹娙私枭谀蠂募t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蓮。屬愛情類意象。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 例 1: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蓮子”即“憐子”,“青”即:“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例 2: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膘F氣露珠隱去 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 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連理枝。屬愛情類意象。連理枝,指根和枝交錯在一起的兩棵樹;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其他,如丁香:愁思或情結。黃葉:凋零, 成熟 ,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 。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紅葉:代稱傳情之物,后來借指以詩傳情?;ㄩ_:希望,青春, 人生的燦爛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桃花:象征美人。蘭:高潔。牡丹:富貴, 美好。不再一一贅述。
篇9
古典詩歌意象可分為五大類: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社會生活的,如戰爭、游宦、漁獵、婚喪等;人類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臟腑、心理等;人的創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飾、城市等;人的虛構物,如神仙、鬼怪、靈異、冥界等。
中國古典詩歌中植物意象豐富,如楊柳、梧桐、梅花、、竹林等,在詩歌中具有獨特的文化內蘊。下面試淺析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植物意象。
楊柳。屬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它源于《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態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古代詩歌中離情常常與柳相關合,以折柳表惜別,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間具有一種 “同構”的關系,柔弱的柳枝那搖擺不定的形體,能夠傳達出親友離別時那種“依依不舍” 之情;由于“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別人對離人的美好祝愿。折柳贈別的習俗在唐時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 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 “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典故的出處。柳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歷史文化積淀的產物,受到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規定與制約,具有一定的約定俗成性。
梧桐。屬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都以梧桐葉落來寫凄苦愁思。
芭蕉。屬愁苦類意象。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宋詞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卑褌摹⒊類炓还拍X兒傾吐出來。
。屬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或抒發感慨)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痹娙艘燥嬄恫突耐兴怯駶嵄濉⒊裁撍椎钠焚|。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寫了很多詠菊詩,將素雅、淡泊的形象與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聯系在一起,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宋人鄭思肖《寒菊》中“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宋人范成大《重陽后二首》中“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等詩句,都借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
梅花。屬抒懷類意象。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堅強、不屈不撓的品格,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痹娙俗プ∶坊ㄗ钕乳_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苯杳坊▉肀扔髯约簜涫艽輾埖牟恍以庥龊筒辉竿骱衔鄣母呱星椴?。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币彩且员逵駶嵉拿坊▉韺懽约翰辉竿骱衔鄣钠焚|,言淺而意深。
松柏。屬抒懷類意象?!墩撜Z子罕》中說:“歲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弊髡哔潛P松柏的耐寒,來歌頌堅貞不屈的人格,形象鮮明,意境高遠,啟迪了后世文人無盡的詩情畫意。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痹娙艘源司涿銊钐玫芤袼砂啬菢訄载?,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唐人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詩中的“后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也以松柏來象征孤直堅強的品格。
竹。屬抒懷類意象。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的品格,贏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張九齡的《和黃門盧侍御詠竹》詩言簡意賅地贊美道:“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碧K軾的《於潛僧綠筠軒》有詠竹名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將竹視為名士風度的最高標識。鄭板橋一生詠竹畫竹,留下了很多詠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辟澝懒肆⒂趲r石之中的翠竹堅定頑強、不屈不撓的風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稟性。
黍離。屬抒懷類意象?!笆螂x”常用來表示對國家今盛昔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典出《詩經王風黍離》。舊說周平王東遷以后,周大夫經過西周古都,悲嘆宮廷宗廟毀壞,長滿禾黍,就作了《黍離》這首詩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離”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國之悲。如姜夔《揚州慢》中有:“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p>
紅豆。屬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紅豆又稱“相思子”,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痹娙私枭谀蠂募t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蓮。屬愛情類意象。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例 1: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 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例 2: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 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 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連理枝。屬愛情類意象。連理枝,指根和枝交錯在一起的兩棵樹;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p>
草: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喻離恨。(1)生命力強,生生不息,希望、荒涼、偏僻、離恨、身份、地位的卑微?!冻o?招隱土》:“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薄拜螺隆笔切稳荽翰菝?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歸,不免引起思婦登樓佇望。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币赃h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2)草木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斑^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保ń纭稉P州慢》)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 路,如今長滿了青 青薺麥,一片荒涼了。
篇10
1、秋悄悄地來了,來到田野,來到小溪邊,來到了山上。
2、秋雨,沒有春雨般細膩溫柔,也沒有夏雨般豪爽熱烈,卻是如此地寧靜、典雅。秋雨中,我領略到了一種煙霧般的渺茫,一種水晶般的清爽。那是一位靦腆的小女孩,羞澀地卻又如此靜謐地傾聽我的心事。
3、漫步在雨中,獨自一人感受著雨的寂莫、孤獨。憑寄離恨重重,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秋雨絲絲,仿佛生命已到盡頭,無比絕望。驀然間,一朵秋菊傲然于風雨中。惜春更選殘紅折。這又讓我看到了生命的活力。剎那間,心中愁云煙消云散,我又顯現出了活力和生氣。
4、這便是秋雨。沒有春霖可帶來的希望,也沒有夏雨可帶來的繁榮,甚至連冬雪可帶來的醞釀也蕩然無存。它只會帶來失意,帶來沉痛。難怪人們常說秋天永遠不會是戀愛的季節!而是分手的好季節!
5、我喜愛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那絲絲清涼。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對人們的“洗禮”,對世界萬物的“洗禮”。伸出雙手,雨水落入你手中就像牛奶一樣光滑;用嘴去品味雨水,帶有一絲絲的甘甜;用鼻子去細聞那秋雨的味道,似有幽幽的芬芳;用眼睛去欣賞秋雨,那秋雨就如同一個個精靈跳躍著歡樂的舞蹈,從天空中歡快的落入人間。
6、夜雨瀟瀟,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躺在床上,聆聽窗外的雨聲,如歌般美妙,如詩般愜意,好似行云流水,又宛似一位嬌滴滴的姑娘在竊竊私語。這是秋雨嗎?是,它是。但它不再是那令人憂愁的秋雨,而是充滿希望的。就像生命一樣,有傷心也有快樂。這條路上也許風景凄清,但也許下個轉折口,將會看到一個全新的景色:微雨朦朦,煙云籠罩,小徑紅稀,芳野綠遍,翠葉藏鶯,朱簾隔燕……
7、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像一幅沒有盡頭的畫卷。
8、獨自散步于鄉間小路,也許是因為秋雨的陪伴,似乎不感到寂寞。秋雨淋漓了我的心事,撫平了我的心緒。所有的孤單都隨秋風而去,只剩我和秋雨互相訴說對方的心事。仿佛它就是思夢。
9、我喜愛秋雨,更喜愛在秋雨中漫步。秋雨瑟瑟,在雨中感受秋天的詩情畫意,卻有別樣的情趣。秋雨不像春雨那樣的溫和,不像夏雨那樣的急驟,秋雨的雨點很細,牛毛細雨灑在身上如玉般涼爽宜人。
10、秋雨渲染了一幅靜秋雨韻圖,秋天的大地上原本是那樣的喧鬧,但是在經過秋雨的洗禮后,一切都是那樣的靜,更加顯示出了秋雨的韻味,靜秋雨韻,凄涼淡雅……
11、秋雨是那么的纏綿,凄涼,她推開了秋天的大門,預示著我們:秋天已經來到。她的美麗感染了棵棵樹木上的葉子,葉兒欲追尋她的足跡,隨風飄落,在空中不停的舞動,給人以靜靜的遐想和沉思。
12、秋雨冰涼,因為它從那么高那么高的九重天上掉落,太高了太高了?!案咛幉粍俸?,所以怎會不冷呢?秋雨苦澀,從那么高那么高的天空掉落又滲入那么深那么冷的地下,怎會不苦、怎會不澀呢?秋雨是淚,是天空的淚水,冰冷徹骨,所以挨到秋雨的東西,才會都準備冬眠吧?只有松柏不會,因為松柏的根扎得那么緊那么深,深到秋雨都無法到達,深到讓松柏有一顆古代斯巴達戰士般的心,早已容不下柔情,早已感受不到秋雨的冷、秋雨的苦、秋雨的痛……
13、打開窗戶,清新的芬芳隨著泥土的飄香撲面而來,那意蘊仿佛詩歌般凝練優雅。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約,三份東坡的豪邁,三分陶潛的淡泊,三分李白的曠達,三分納蘭的心緒,湊成何等的愜意,再來傾聽這自然的雨聲。
14、也許因為是秋雨吧,所以雨滴總是帶著一絲淡淡的哀愁。忽然感到無比的思念,思念去年那一場秋雨,思念那雨中蕭瑟的背影,思念那令人心寒的笑容。
15、毛毛細雨,悄悄無聲地飄落著,像是無數蠶娘吐出的銀絲。千萬條細絲,蕩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輕紗,披上了黑油油田野。
16、秋雨,它是豐收的前兆,秋雨會給成熟的莊稼最后一次澆灌,使農民們得到了豐收。同時每場雨都會給每個孩子帶來快樂。他們在秋雨中嬉戲,即使是雨水把它們的頭發、衣服打濕了也不覺得冷。這就是秋雨的快樂之處!
17、俗話說得好“一場秋雨一場寒”,當你躲在房檐下躲雨的時候,當你躲在空曠地方的時候,當你躲在沒人地方的時候,你似乎就會聽到了秋雨“沙沙沙”的聲音,我打開窗戶,伸出我的小手,“嗒”一滴秋雨落在了我的手里,我看了看雨滴,秋雨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這秋雨不光代表著凄涼和傷感,還代表著一種非同尋常的氣息,對啦!我明白了,這里面還含蓄這一種豐收的氣息,秋雨落在高粱上,高粱笑紅了臉,秋雨落在稻谷上,稻谷笑彎了腰,大地一片金黃……??!好一派豐收的景象!
18、風追著雨,雨趕著風,風和雨聯合起來追趕著天上的烏云,整個天地都處在雨水之中。
19、秋雨帶來了豐收的喜悅,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地上的花果,稻田貪婪的吸收著秋雨的露水,秋雨用它的露水毫無保留地滋潤了大地萬物。稻田上,田野里,農民伯伯們歡樂的笑容感染了我,更讓我感謝了秋雨,他們春天滿懷希望地將一粒粒蔬菜籽撒入田野,整個夏天都在耕田,施肥,澆灌,到了秋天,他終于能品嘗到豐收的喜悅,正如辛棄疾在詩中寫道: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而這一切,都是秋雨的功勞,她將自己的露水無私的奉獻給了大地。
20、雨不大卻下個不停,這場秋雨似溫柔的春風,卻又似那冷酷的冬風,飄落在我身上,沖洗我內心深處的那份傷感。我在憶夢中飄逸,仿佛除了秋雨,這個世界與我無關。今晚的雨格外清新,而我今夜的心情似那秋雨,有一絲淡淡的哀傷。
21、大雨瘋狂地從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來。
22、秋雨,悄然無聲的飄落著,像是無數蠶娘吐出的銀絲,密密地斜織著,凄涼幽怨早已顯露出來,她的雨簾是那樣的密,為天地間掛上了一道珠簾。
23、秋雨霏霏,飄飄灑灑。如絲,如絹,如霧,如煙。落在臉上涼絲絲,流進嘴里,甜津津,像米酒,像蜂蜜,使人如醺,如夢,如癡,如醉。
24、傾盆大雨下個不停,從房檐上流下來的雨水在街道上匯集成一條條小溪。
25、當我憂愁時,倚樓聽秋雨,不禁嘆道:“這此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躺在床上聽雨,雖沒“倚樓聽秋雨”的情調,卻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這是一種撩人心弦的天籟之音,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縹緲的又是極現實的,像泉水的叮咚作響,像母親的慈愛嘮叨,像貝多芬在演奏樂曲,像朋友在傾訴心事。
26、我喜歡在秋雨中扔掉傘,大膽地淋雨。秋天的雨涼絲絲的,像喝過薄荷茶,喉口的感覺,在秋雨中,一任淋洗,一種淡淡的凄涼,淡淡的憂愁像薄紗般蒙住心靈。時常在我憂愁時,淋到秋雨,會感覺它也如此憂愁,有個伴,心里也好受些。淋雨,讓我全身解脫,零距離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它為我的思想增添美感,腦海中總會跳出一些詩文來點綴她;它為我的感情渲染色彩,心里常會躍出一些感受來修飾它。于是它便成為了我心中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