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女子美貌范文

時間:2023-03-24 04:16: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形容女子美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鴻波。

3、次女本應天上有,人間難得機會聞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4、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5、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6、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

7、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篇2

【關于形容女人美麗的成語】

1、人淡如菊:比喻人淡泊的如同一樣。

2、朱唇粉面: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3、玉軟花柔:形容女子嬌嫩柔弱,如花似玉。

4、白璧無瑕:潔白的美玉上面沒有一點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無缺。

5、花容月貌: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6、秀色可餐: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婦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麗。

7、明眸皓齒: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

8、沉魚落雁: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9、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將要開放時的形態。也比喻將成年的少女。

10、秀外惠中:容貌秀美,資質聰明。

11、羞花閉月: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隱藏。

12、嬌艷欲滴:嬌嫩艷麗得好像要滴下來了。形容植物色彩美麗。一般是用來形容花,也喻女子容貌姣好美艷。

13、盡善盡美:極其完善,極其美好。指完美到沒有一點缺點。

14、遠山芙蓉:遠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遠山一樣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臉色像芙蓉花一樣美麗。比喻女子貌美。

15、人見人愛:形容人長的好看、可愛,人人見了都會喜歡。

16、傾國傾城: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后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17、閉月羞花: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18、裊裊亭亭: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

19、玲瓏剔透:玲瓏:精巧細致;剔透:孔穴明晰。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結構細巧。也比喻人精明靈活。

20、天生麗質:天生:天然生成。麗質:美麗的姿容。形容女子嫵媚艷麗。

21、月貌花容: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22、如花似玉:像花和玉那樣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眾。

23、貌美如花:女子長相美,像是盛開的鮮花,嬌艷,柔弱。

24、亭亭玉立: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形容女子身材細長。也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

25、麗質天成:形容容貌漂亮,就像天造的一般。

26、溫文爾雅:溫文:態度溫和,有禮貌;爾雅:文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止文雅端莊。

27、嬌艷如花:形容女子嬌容艷麗,貌美如花。

28、窈窕淑女:窈窕:文靜而美好。淑女:溫和善良的女子。指美麗而有品行的女子。

29、風華絕代:風華:風采才華;絕代:冠絕當世。意思是風采才華為當世第一。

30、梳云掠月:指婦女梳妝?!霸啤敝赴l髻之形,“月”喻婦女容貌。

31、玉骨冰?。盒稳菖用鐥l的身段和潔白光潤的肌膚。

32、冰雪聰明:比喻人美麗動人,聰明非凡。

33、出塵脫俗:多用來形容一個人氣質好長相好有仙女感覺什么的形容女人較多。

34、鮮眉亮眼:猶言眉清目秀。形容容貌漂亮。

35、楚楚可人: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愜意。

36、品貌端莊:品德高尚,容貌端正,形容人由內到外都很優秀。

37、美艷絕倫:一般是形容女人非常美貌,無人能比。

38、天姿絕色:形容女子長相漂亮。

39、風姿綽約:風:風度;綽約:女子姿態柔美。形容女子風韻姿態柔美動人。

40、婀娜多姿:形容姿態柔和而美好。

41、韶顏稚齒:指年輕而容貌美好。

42、百媚千嬌:媚、嬌:美好。形容女子姿態美好。

43、眉目如畫:形容容貌端正秀麗。

44、美若天仙:美若天仙就是用來形容一個人長得很漂亮,像天上的仙女一樣。

45、眉清目秀: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氣。

46、國色天香: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47、出水芙蓉:芙蓉:荷花。剛開放的荷花。比喻詩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艷麗的女子如出水芙蓉般美麗。

48、冰清玉潔:像冰那樣清澈透明,像玉那樣潔白無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篇3

2、閉月羞花:使月亮躲藏起來,使鮮花感到羞愧。現形容女子容貌異常美麗。

3、桃羞李讓: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讓。形容女子比花還要艷麗動人。

4、月貌花容: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篇4

1、六宮粉黛:六宮:古代皇帝有六個寢宮;粉黛:化妝品,借指美女。指宮內皇后、妃嬪及宮女。

2、一顧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也比喻女子的美貌。

3、二八女郎:十五六歲的美女。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4、皓齒蛾眉:潔白的牙齒,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莊美麗,也喻稱美女。

5、柳腰蓮臉:腰如柳,臉似蓮。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6、楚腰衛鬢:指細腰秀發。借指美女。

7、八百姻嬌:姻嬌:美女。指美女眾多。

8、捧心西子:西子: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皺眉,仍然顯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嬌弱之態。

9、紅袖添香:紅袖:借指年輕貌美的女子;添:增加。舊指有美女伴讀。

10、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凈的水波一樣。形容女子眼神飽含感情。

11、二八佳人:十五六歲的美女。

12、霞裙月帔:以云霞為裙,明月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13、楊柳宮眉:細長秀美如柳葉的宮妝畫眉。借指美女。

14、稚齒婑媠:稚齒:年少;婑媠:美好的樣子。指年輕的美女。

15、美女破舌:破:毀壞。美女用美貌迷惑君主,()使諫臣的話不被君主聽信。

16、越女齊姬:相傳古代越國和齊國出美女,后泛指美女。

17、仙姿佚貌:仙女的姿質,美女的容貌。形容女子姿態容貌都美。

18、長嬌美人:嬌:美好。身材修長容顏嬌好的美女。

19、朱唇粉面: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20、蛾眉曼睩:蛾眉:像蠶觸須似的彎而細長的眉毛;曼睩:亮晶晶的轉動有神的眼睛。細長而彎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形容女子美麗。也指美女。

21、翩若驚鴻:比喻美女的體態輕盈。

22、九天仙女: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絕色美女。

23、西施捧心:西施:春秋越國美女。指美女病態更加嬌美。

24、吹氣如蘭:氣息象蘭花那樣香。形容美女的呼吸。也用于形容文詞華美。

25、天生尤物:尤物:特殊的人物,多指美女。指容貌艷麗的女子。

26、月墜花折: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27、一笑千金:美女一笑,價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難得。

28、西子捧心:指美女之病態,愈增其妍。

29、名花無主:名貴的花沒有主人。比喻還沒有嫁人的名門閨秀或有名氣的美女。

30、花林粉陣:舊時比喻成群的艷裝美女。

篇5

1、花香鳥語:鳥語,鳥鳴如同講話一般。形容春天動人的景象。

2、筆頭生花:形容詩文寫得絢麗多采,非常漂亮。

3、玉慘花愁:形容女子憂愁貌。

4、明日黃花:黃花,。原指重陽節過后逐漸萎謝的。

5、迷花沾草:指拈花惹草。

6、柳嬌花媚:形容女子嬌嬈嫵媚。

7、美女簪花:簪,插戴。形容書法娟秀。也比喻詩文清新秀麗。

8、花攢錦簇:形容五色繽紛、繁盛艷麗的景象。

9、錦團花簇:形容五色繽紛,十分華麗。

10、閉月羞花: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11、五花大綁: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12、柳暖花春:指花柳榮茂,春意正濃。

13、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比喻藝術及科學的不同派別及風格自由發展與爭論。

14、年登花甲:花甲,用干支紀年,指六十歲。年紀已到六十歲。

15、柳市花街:指妓院云集的地方。

16、花遮柳掩:比喻行動或說話躲躲閃閃,不實在。亦作“花遮柳隱”。

17、路柳墻花:路邊的柳,墻旁的花。比喻行為放蕩的女子。

18、口吻生花:比喻談吐文雅。

19、吟花詠柳:猶言吟風弄月。

20、花言巧語:原指鋪張修飾、內容空泛的言語或文辭。

21、彩筆生花:生花,長出花來。比喻才思有很大的進步。

22、寒花晚節:寒花,寒天的花;晚節,晚年的節操。比喻人晚節高尚。

23、枯木生花:枯樹開了花。比喻絕處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24、柳寵花迷:形容媚人的春景。

25、浮花浪蕊:指尋常的花草。比喻輕浮的人。

26、瑤草奇花:指仙境中的花草。

27、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愛情。

28、月墜花折: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29、油漬麻花:形容油污斑斑的樣子。

30、柳昏花螟: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朧情景。

31、柳泣花啼:形容風雨中暗淡的心情。

32、晚節黃花:黃花,;晚節,晚年的節操。比喻人晚節高尚。

33、滿舌生花:比喻能說會道。

34、花貎蓬心:指虛有其表。

35、拈花弄柳:比喻玩弄女人。

36、百花爭妍:美、艷。形容繁華盛開,生氣勃勃的景象。

37、筆下生花: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寫作的詩文極佳。

38、異木奇花珍奇的花草樹木。

39、玉軟花柔:形容女子嬌嫩柔弱,如花似玉。

40、柳街花巷:舊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處。同“柳巷花街”。

41、繡花枕頭:比喻徒有外表而無學識才能的人。

42、月貌花容: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43、鳥啼花落:形容凄涼的情景。

44、朽木生花:指由枯轉榮,比喻事物得以新生。

45、心花怒放:怒放,盛開。心里高興得象花兒盛開一樣。形容極其高興。

46、眠花宿柳:比喻狎妓。亦作“眠花藉柳”和“眠花醉柳”。

47、柳折花殘:比喻女子死或傷。

48、柳亸花嬌:柳絲柔垂,花朵嬌妍。比喻女子貌美。

49、月圓花好:比喻美好圓滿。多用于祝賀人新婚。

50、浪蕊浮花:指尋常花草。

51、柳弱花嬌:形容女子苗條妍美。

52、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鐘情,隨即分離之后,男子追念舊事的情形。

53、百花生日:舊指陰歷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54、花樣翻新:改變方式,轉換手法。

55、萱花椿樹:指父母。萱花指母,椿樹指父。

56、枯樹生花:枯樹開起花來。比喻在絕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57、野草閑花: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58、眼花繚亂:繚亂,紛亂??粗鴱碗s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

59、五花殺馬:毛色凋落的馬。比喻年老體衰。

60、借花獻佛:比喻用別人的東西做人情。

篇6

在《漢語大詞典》里以玉為詞根的詞和詞組就多達1268個。漢語詞匯里面的同根詞恐怕沒有哪一個能夠與之相比了。在如此浩大的玉詞語中與女性相關的詞語又居多數,約占總數的十分之一。為什么人們在描寫女性的時候特別喜歡用玉作為比擬物呢?這中間反映出人們怎樣的審美心理?玉與女性之美又有著什么樣的淵源關系呢?

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

“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這句詩是李白《南都行》中的佳句,此處用“玉色”比喻女子貌美。用“玉”象征美貌的用例,早在《詩經·國風》中就有記載:“彼其之子,美如玉,殊異乎公族”,“白純束,有女如玉”等。以《詩經》為契機,人們沿用以玉比美的傳統,創造出一大批詞匯。這些詞語產生在不同的時代,反映出了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影響力。

戰國時期楚國宋玉在《笛賦》中曰:“赤顏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呂氏春秋·貴直》中記載:“惠公即位二年,暴慢,身好玉女?!边@里的“玉貌”“玉女”都用借代的手法,代稱美貌的女子。晉代王嘉《拾遺記·后漢》中也有類似記載:“靈帝乘船以游漾,使宮人乘之,選玉色輕體者,以執篙戟,搖漾於渠中?!睆倪@些史料中可看出,用“玉”代指的絕代佳人,似乎毫無尊嚴和人格而言,處于一種被欣賞、把玩的附庸地位。

當然,也有單純用“玉”形容女子貌美的詩句。晉代的陸機就有:“玉容誰得顧,傾城在一彈”的絕妙佳句?!伴L眉橫玉臉,皓腕卷輕紗”是南朝梁代丘遲的詩句。詩仙李白也有“玉面耶溪女,青蛾紅粉妝”的佳句。這里的“玉容”“玉臉”“玉面”都是形容女子儀態萬千,貌美如玉。

到了唐宋時期,形容女子像玉一樣美好的詞語大量出現。如:“玉人”“玉仙”“玉姝”“玉童”“玉潤”“玉頰”“玉蛾”“玉奴”“玉芙蓉”“玉兒”“玉真”“玉京人”。這些豐富的詞語大多產生于文人墨客的筆下,從這些描寫女子容貌的詩詞中,可感受到古代的一種審美傾向。古人辨玉的標準,在陳性《玉紀》中概括為“體如凝脂,精光內蘊,質厚溫潤,聲音洪亮。”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內斂含蓄,溫文爾雅,剛柔一體的女子方達到至美的境界。這樣,玉與女性在審美實質,審美方向上形神相合。語言經過長久的積淀,充分反映了這種思維。

到了元明清時期,出現在戲曲中以玉比貌的詞語也不少。如:元朝張鳴善的“霧鬢云鬟,楚宮腰素妝打扮,恰便是玉天仙謫降人間”中的“玉天仙”;班惟志套曲中的“是誰家玉卿?只恁般可憎,喚的人一枕蝴蝶夢兒醒”里的“玉卿”;王仲元套曲中的“把一固玉臂嬋娟,閃在瑤臺月底”中的“玉臂嬋娟”;還有“玉娉婷”“玉靨”“玉盂”“玉簪”都指女子貌美。為什么有這么多以玉為詞根的詞來指美女呢?這與玉在中國社會的審美地位和文化地位相關。在長久的歷史時期內,人們在逐步地對玉的審美變化中,似乎能夠悟出一種時代風尚、一種民族習慣、一種社會心理、一種集團氣質。

玉作為一種豐富的文化載體,不僅體現了人們外在的行為規范和一些典章制度,還進一步滲透到人們的內心深處,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模式。正如清朝俞樾在《群經平議·爾雅二》中所言:“古人之間,凡甚美者則以玉言之?!渡袝分袷场抖Y記》之‘玉女’,《儀禮》之‘玉錦’,皆是也。”“以玉比貌”是眾多玉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辜鴻名曾指出:“一個民族中的女性正是該民族的文明之花,是該文明國家的國家之花”。

中國人對美女的認同或期望,是溫文爾雅,輕柔悠然,內斂含蓄。如《世說新語·賢嬡》中形容兩位女子之美:“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倍褓|之堅潔,玉色之溫潤,真玉之難求,美玉之賞心悅目,這種審美心理和審美享受,與美貌女子帶給人們的心理美感相得益彰。在這種審美的趨同下,產生了豐富的以玉比擬女子美貌的詞語。

青蓮兩瓣開 玉荀雙尖蹺

“青蓮兩瓣開,玉荀雙尖蹺”是明朝玉磬《清江引·蒲靴》中的詩句。此處用“玉荀”指女子經過纏足后的小腳,這在當時被喻為最美。小腳成為中國古代人們審視女性美的一個重要尺度。唐朝杜牧《詠襪》中有詩句:“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荀裹輕云?!逼阉升g《聊齋志異·織女》中也有:“隱約畫廉前,三寸凌波玉荀尖”的詞句。人們用一種很微妙的心理去欣賞這種殘缺美?!坝胥^”“玉弓”也指該含義。見于元代吳昌齡的套曲《端正好·美妓》“襯緗裙玉鉤三寸,露春蔥十指如銀。”以及明代徐霖在《繡襦記·逑葉良儔》中的:“掀羅幕蕩玉鉤,弓鞋裙襯雙鳳頭?!倍加谩坝胥^”再現女子的玲瓏俊俏和美麗無比?!坝窆币娪谇宕繇氲摹豆锰K競渡曲》:“欲識真珠裙帶動,凌波一對玉弓來?!?/p>

人們不僅用“玉”比喻女子的小腳。女性的肢體、身材、音容笑貌、舉手投足都被賦予玉的含義,用來表達人們對女子的贊美、欣賞和傾慕。如:玉甲、玉爪(指女子指甲的美麗);玉尖、玉指、玉蔥、玉粳、玉纖、玉纖纖(手指之纖細、美麗);玉肌、玉軟、玉雪、玉質、玉嬌(肌膚的潔凈細膩);玉柄、玉臂、玉藕(指女子的手臂);還有玉齒、玉腕、玉手玉骨、玉體等玉詞語,幾乎女子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以用“玉”來美化。這些詞語全面展示了女子的靜態美。形容女子動態之美的詞也有很多,如:“玉亭”“玉姿”“玉亭亭”“玉精神”都形象地再現了女子的優美姿態。

還有豐富的以玉比貌的成語,全方位地用玉比擬女子,體現其審美標準。內在之美,冰清玉潤;外在之美,仙姿玉色;具體之美,粉妝玉琢;抽象之美,瑤環瑜珥;身材之美,亭亭玉立;肌膚之美,冰肌玉骨。美女流淚,是拋珠滾玉;美女嬌嫩柔弱,是玉軟花柔、軟玉嬌香、溫香軟玉、溫香艷玉;女子的貞潔之美,是冰滑玉潔,守身如玉;出身名門的女子是金枝玉葉,瓊枝玉葉;女子的不幸身亡是香消玉減、玉殞香消、玉碎珠沉、玉葬得埋、珠沉玉沒。

玉與女子被其中千絲萬縷的聯系緊緊地連在一起。經過歷史長長地積淀,產生了豐富的玉詞語。當我們運用和賞析這些詞語時,一方面我們從中領悟到了人們對女性美的欣賞,對玉價值的認可,以及人們對二者審美價值的認同與首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傳統文化的消極方面。暴露了中國社會里,女性地位極其低下的社會現實。而中國社會重男輕女之觀念,實自殷代即已有之。”《韓非子》里有這樣詳細記載“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這種殺女嬰惡俗,在商代開始流行。即認為生女不嘉不吉,殺而求吉理所當然。當“玉荀”“玉鉤”“玉弓”所代表的審美標準走向另一個極端時,它已成為迫害和約制女性的一個枷鎖。

篇7

1、花容月貌: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2、斗轉星移:星斗變動位置,指季節或時間的變化。

3、海底撈月: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4、眾星捧月:許多星星襯托著月亮.比喻眾人擁護著一個他們所尊敬愛戴的人。

5、星落云散:像星星墜落,云彩散開,形容七零八落的樣子。

6、華星秋月:如秋月那樣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樣閃閃發光。形容文章寫得非常出色。

7、花前月下:本指游樂休息的環境,后多指談情說愛的處所。

8、烘云托月:烘:渲染;托:襯托,原指一種畫月亮的傳統手法,后比喻從側面渲染以顯示或突28出主體。

9、壺中日月:舊指道家悠閑清靜的無為生活。

10、二分明月:古人認為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11、景星鳳皇:傳說太平之世才能風到景星和鳳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12、明月清風:只與清風、明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13、滿天星斗:星斗:星的總稱。布滿天空的星星。比喻事情多而雜亂。后形容文章華美。

14、星流霆擊:謂如流星閃電,形容迅猛異常。

15、移星換斗:形容法術神妙或手段高超。

16、繁星滿天:亮晶晶的就像天上眾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從的人很多。

17、星星落落:形容少而分散。

18、旭日東升: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形容朝氣蓬勃的氣象。

19、荒時暴月:荒:五谷不收;暴:兇,()指荒年或青黃不接的時候。

20、福星高照:形容人很幸運,有福氣。

21、星飛云散:比喻事物四處分散或四散消失。

22、月落星沉: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將亮時。

23、燦若星辰:亮晶晶的就像天上眾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從的人很多。

24、星霜屢移:星霜:星辰運轉,一年循環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歲,表示歲月更換。

25、皓月千里:范圍極為廣闊的千山萬水都處于皎潔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潔,天氣暗和。

26、吉星高照:舊時相信星學的人認為,人的命運與星的位置及運行有關,吉星高照時,但一切隨心、順利。

27、花好月圓: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于祝賀人新婚。

28、星星點點: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許或細碎。

29、嚴霜烈日:比喻艱苦環境下的嚴峻考驗或經受此考驗的剛毅節操。

篇8

網絡流行語來自于網絡語言,即最初出現于網絡并在網絡上流行,由網民創造或者引用并被賦予特殊含義的詞語和句子。這里的特殊含義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指它表達的是網絡上特有的在某個時期內流行的虛擬事物和虛擬行為以及與電腦網絡技術相關的事物;第二層意思是指它表達的是與日常自然語言體系中截然不同的,獨有的含義,這種含義是一定時期內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及網民心理活動等因素的綜合產物。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絡語言的應運而生,傳統的修辭手法在新興的語言中并沒有消亡,網民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從而達到幽默、愉悅、易懂的效果,使得網絡語言更加簡潔生動、豐富多彩。

(一)諧音修辭

諧音修辭就是指利用漢字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來代替本字的一種修辭現象。網絡語言中常見諧音修辭主要有以下幾種:

1、漢語諧音。漢語普通話諧音例如,“斑竹”與“版主”,“驢友”與“旅友”,“大蝦”與“大俠”。漢語方言諧音,例如源于粵語的 “稀飯”是“喜歡”的諧音, “木有”諧音“沒有”;閩南語中的“蝦米”諧音“什么”;臺灣普通話網絡語言中“偶”便成為了“我”的諧音。

2、英語諧音。例如:表示追星族的“fans”諧音為“粉絲”;電子郵件“e-mail”被諧音為“伊妹兒”,“貓”則表示“modem”等等。

3、數字諧音。例如:“886”意思是拜拜了;“995”表示救救我;“1314520”則表達的是一生一世我愛你的意思。9494、7456、8147、5314分別被諧音為“就是就是”、“氣死我了”、“不要生氣”“我心已死”等等。

(二)仿擬修辭

防擬就是有意仿照人們熟知的現成的語言材料,根據表達的需要臨時創造出新的語、句、篇來,以使語言具有或生動活潑,或諷刺嘲弄,或幽默詼諧,或妙趣盎然的特征。

1、詞語防擬。例如:仿照詞語“”網民們創造出了“花癡”、“機癡”、“睡癡”、“玩癡”;仿照“上班族”網民們創造出了“月光族”,繼“酒吧”興起后,出現了“車吧”、“網吧” “名草有主”就是仿照“名花有主”而來的。

2、句子防擬。例如,王朔有一句著名的流氓語錄:“我是流氓我怕誰”,有的網民則仿照出了“我是垃圾我怕誰”。網站電影《修女也瘋狂》播映后, “籃球也瘋狂”、“上帝也瘋狂” “德甲也瘋狂”等等撲面而來。

3、篇章防擬例如:電影《大話西游》中至尊寶的經典臺詞被仿寫為,曾經有一份簡單的試卷放在我面前,我沒有認真去做,等我補考的時候我會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的一次的機會,我一定會仔細復習積極備考。如果非要在備考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個星期。有人防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填出了一首《念奴嬌.彩民心情》:大獎東去,真掃興,運氣依舊特差。把酒臨風,悵凝思,有怎重大失誤。精心選號,外加靈感,希望又破滅。餡餅如畫,英雄差點氣絕。遙想那次開獎,老婆出差了,躊躇滿志,傾囊而入,不留神,私房菜灰飛煙滅。種種失算,請君莫笑我,如此財迷。收拾心情,還我最后一回。

(三)其他修辭

1、比喻修辭。可以分為三類,即明喻、暗喻和借喻。例如,圍繞水,把空洞的帖子表示為“純”,把無何內容的帖子稱為“水蒸氣”,將水分大的長篇大論稱為“灌水”,將那些喜歡“灌水”的人稱為“水手”,而且如果是一名女性稱呼,叫“水母”。

2借代修辭。借部分代整體,借產地代產品,借具體代抽象,專名代泛稱等等。最具代表性的詞匯,即“美眉”一詞,眉毛是女性美貌與否的一個關鍵因素,自古就有用“眉清目秀”“柳葉彎眉”來形容女子美麗之說。很明顯“美眉”要比“美女”更形象,更有魅力。

3夸張修辭。夸張一般分為擴大夸張,縮小夸張,超前夸張三種類型。例如:“暈”,“我被他的打扮‘雷’到了”。 “暈”、 “雷”在網絡語言中的使用頻率相當高。 “你長的拖慢網速,你長的太耗內存”,用來描述一個人的長相,凸顯相貌丑陋無比,極具夸張效果。

4緊縮修辭。網絡語言的緊縮分為三種;漢語拼音緊縮,英語單詞緊縮和漢語詞匯緊縮。

首先是漢語拼音緊縮,例如:PF表示“佩服”首字母拼音的縮寫:DD有兩種解釋,其一表示弟弟,其二表示東東,指代東西的意思:ZT同樣也有兩種意義,分別是“轉帖”,“豬頭”的縮寫;還有“美眉”的縮寫是MM;LZ則是“樓主”的縮寫。

第二是英語單詞緊縮,例如,DIY是do it yourself的縮寫,是自己動手做的意思;SOHO是office home officer的簡稱,意思是在家辦公;BTW則是詞組by the way的縮寫,表示順便的意思。類似的還有BF表示boy friend;GF表示gril friend;CU表示see you再見等等。

篇9

關鍵詞:帶有“頭”字(“Kopf”)的熟語;對比分析;共時研究;隱喻

卡西爾把人定義為“符號的動物”。語言、神話、宗教、藝術、科學、歷史都是這個圓的各個扇面。本文著重研究中德兩種語言中的熟語,它是操某種語言的民族集體的記憶,是文化的長期積淀。德語中關于人體部位的熟語不勝枚舉,《周易?說卦傳》將八卦在身體觀上表達為:“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北疚牡难芯繉ο蟊闶巧眢w部位之首――“頭”“Kopf”。根據著名德國語言學家August Schleicher提出的譜系樹理論Stammbaumtheorie, 德語屬于西日耳曼語支,而漢語歸為漢藏語系,因此很多語言學家對中德熟語直譯的不可譯性深信不疑,因為它們并不屬于一個Sprachstamm/Sprachfamilie. 而兩種語言中極為相似的表達如Kopfschmerzen(頭痛),Kopfsteuer(人頭稅). Kopfbahnhof(終點站),而同時存在很多看似與Kopf作為身體器官的含義無關的詞語:Kopffüer, Kopfnu等有趣的現象激起了我的研究興趣?!把哉Z具有創造的和構造的功能,而不是單純復制或模仿事物的既定秩序或現成秩序,這樣具有至上重要性的就不是語言的“功”,而是語言的“能””①漢語中人們常說河口、山頭、壺嘴、針眼、桌腿、玉米須等, 用人體的部位比喻事物的組成部分,形象而生動。德語中Mund與Mündung(口與河口,不難想到漢語中成語口若懸河), Arm與Armee(手臂和軍隊類似的防御功能)等都存在著隱喻的特征。當然也存在喻體不對等的情況,如:雞皮疙瘩――Gnsehaut,太陽斑――Sonnensprosse漢語及德語熟語中都普遍使用人體詞“ 頭 Kopf ”,下面對此做簡要分析:

(1)德語中帶“Kopf”一詞的隱喻熟語分析

(一)“Kopf”隱喻“生命”“核心”(中譯為“首”)“Kopf”作為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古代囚犯以斬首作為極刑處決,沒有“Kopf”更無從談起呼吸傾聽訴說和觀看。因此,“Kopf”便成為維持“生命”的“核心”。mit dem Kopf für etwas haften 用腦袋為某事擔保Kopf und Kragen riskieren/wagen/verlieren 冒生命危險/生死攸關den Kopf aus der Schlinge ziehen 死里逃生den Kopf in die Schlinge stecken自掘墳墓den Nagel auf den Kopf treffen 擊中要害

(二)隱喻“思維”、“理智”(中譯為“腦”)德語口語中有 jn. Kopfscheu machen以表示使某人驚慌害怕的用法,Schafkopf可譯為“榆木腦袋,笨的像飯桶”,Schaff 在德語中為“木桶”;除此以外還有眾多短語表示失去理智的狀態。einen harten Kopf haben/mit dem Kopf durch die Wand rennen wollen一意孤行/不撞南墻不回頭den Kopf verlieren失去理智,被……沖昏頭腦einen kühlen Kopf bewahren 保持清醒的頭腦jm den Kopf zurechtsetzen 實現nach seinem Kopf handeln馬首是瞻sich(D)den Kopf zerbrechen絞盡腦汁sich die Kpfe hei reden 頭腦風暴/唇槍舌劍。

(三)隱喻“某個人”(譯為“人/口”)“Kopf”是身體的重要器官,一個人只有一個頭,因此根據“部分替代整體”的借代原則,“Kopf”可以指人Viele Kpfe, viele Sinne./So viel Kpfe, so viel Sinne/Viele Kpfe gehen schwer unter einen Hut.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Zwei Kpfe sind besser als einer。人多力量大。

(四)作為“容器”的相關隱喻:“Kopf”不僅從詞源上來看與容器有關,功能上也有相似之處“德語的Flasche(瓶子)和flechten(編織)是同源詞,它的最初含義是umflochtenes Gef(用編織物包裹的容器),Flasche最初更多的是指向瓶子外面的“草做的編織物”②”因此就產生了有趣的隱喻:用某人是個草包形容笨頭笨腦。按照容器隱喻可將下列熟語或固定用法歸為此類:etwas im Kopf behalten 熟記于心sich(D)durch den Kopf gehen lassen琢磨考慮etwas aus dem Kopf schlagen 放棄……念頭etwas geht/fhrt/schiet jm durch den Kopf 計上心頭groe Rosinen im Kopf haben 腦子里有泡/好高騖遠Was man nicht im Kopf hat, muss man in den Beinen haben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2)漢語中帶“頭”一詞的隱喻熟語分析

“Kopf”在漢語中可譯為“頭、首、腦”,其中不乏有特定的隱喻用法則來自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學典故、俗語或人們的具體生活經歷等。如狗血噴頭、首丘之等。另外德語有關“Kopf”的熟語常單獨使用,而漢語中帶有“頭、首、腦”的熟語常與特定動物或與其他身體器官連用組成了特殊的隱喻概念。(一)特定的動物“頭”的隱喻:虎頭(威猛、健壯:燕頷虎頭);馬頭(指揮或方向:馬首是瞻);蟬頭(女子美貌:螓首蛾眉);獐頭(猥瑣鄙俗:獐頭鼠目); 蠅頭(微?。合夘^小利);龍頭(好、重要:龍頭蛇尾);鰲頭(第一:獨占鰲頭)(二)“頭”與其他身體部位一起組成的隱喻概念:頭臂喻能力;頭臉喻身份、表面;頭、腦喻思維能力、來由;頭尾喻前后(首尾夾攻 )、始終(徹頭徹尾)、喻相互(首尾相應、首尾共濟)(三)“頭/首”代指“頭發、發式”“白首/白頭”喻為老年。德語中 ,,jm die Haare schneiden”在漢語中則直接譯為“剃頭”。成語有白首窮經、白首同歸、白首如新、白首齊眉、白首一節等 (四)“頭”代指喻時間上的較早或一等、最好:首善之區、文章魁首、首屈一指(四)“頭/腦”喻理智條理:頭角崢嶸、摸不著頭腦、千頭萬緒 (五)“頭/首”隱喻領導者、負責人:罪魁禍首、群龍無首、不為戎首(六)“頭”隱喻某物的尖端或盡頭部分:百尺竿頭、刀頭舔蜜、筆頭生花、劍首一傘 針頭線腦、船到橋頭自然直 (七)隱喻某個人:布衣黔首、冤家對頭、冤有頭債有主(八)“頭”出現在方位詞后的情況也是隱喻作用的結果:“頭”可以指沿著水平或垂直方向延伸的事物的兩端。比如“上頭”“下頭”一方面量級上可表示較高或較低的等級地位(頭等,頭兒),德語中的Kopfende便是“上席”的含義,一方面可指如“君住長江頭 ,我住長江尾?!钡纳舷挛恢藐P系(“頭”指河流的上游,“尾”指河流的下游);“前頭”“后頭”可指時間的先、后,空間上頭尾、始終(從頭到尾);“里頭”“外頭”即充分展現“頭”作為容器的隱喻概念。由此可見,通過“頭”的隱喻可產生“前―后”、“上―下”、“里―外”的范疇。

對比結論:

(一)相關熟語的共同點:我們甚至可以發現中德熟語中存在一一對應的情況,即用同樣的表達方式指示同一種含義。den Kopf hngenlassen 垂頭喪氣sich den Kopf zerbrechen 絞盡腦汁die Kpfe zusammenstecken 交頭接耳Der Erfolg ist jm. zu Kopf gestiegen沖昏頭腦jm. zu Kopf steigen酩酊大醉,中文中也有“喝酒上頭”的表達wie vor den Kopf geschlagen sein當頭一棒Kopf an Kopf rennen齊頭并進Von Kopf bis Fu 徹頭徹尾 jm im Kopf herumgehen縈回腦際Kein Augen im Kopf haben頭上沒長眼睛jm fllt ein Stein im Herzen心里一塊石頭落地Schwere hren und volle Kpfen neigen sich。飽滿的谷穗總低頭。

(二)相關熟語的不同點:Andere Lnder,andere Sitten我們可以通過找到在形象、情感、語體上符合的表達方式或對應喻體來展現相同的含義:(1)不同方式表達相同含義;nicht wissen, wo einem der Kopf steht 焦頭爛額den Kopf in den Sand stecken(鴕鳥心態:掩耳盜鈴)jemandem auf dem Kopf herumtanzen 太歲頭上動土bis über den Kopf in etwas stecken 埋頭苦干kein Dach über dem Kopf haben 居無定所sich die Augen aus dem Kopf weinen抱頭痛哭jm. eine Beleidigung an den Kopf werfen 評頭論足 die Tatsachen auf den Kopf stellen張冠李戴sich die Augen nach jm. aus dem Kopf gucken 望眼欲穿etwas auf den Kopf hauen揮金如土etwas auf den Kopf stellen(倒立、顛倒)本末倒置jemandem über den Kopf wachsen任重才輕sich an etwas den Kopf einrennen竹籃打水一場空 ein Haar in der Suppe finden 雞蛋里找骨頭 den Kopf über Wasser halten 不破產(2)不同喻體表達相同含義:etwas geht/fhrt/schiet jm durch den Kopf 計上心頭jm der schwer Kopf sein憂心忡忡einen schweren Kopf haben/den Kopf voll haben滿腹心事einen roten Kopf bekommen面紅耳赤mit dem Kopf durch die Wand gehen wollen以卵擊石um den Kopf und Kragen gehen生死攸關Viele Kpfe, viele Sinne眾口難調jm. den Kopf verdrehen心醉神迷sich die Kpfe hei reden唇槍舌戰mit jm ein Kopf und ein Arsch sein同流合污jm steht der Kopf nicht nach etwas 意興闌珊über Hals und Kopf 迫在眉睫den Nagel auf den Kopf treffen 擊中要害/一針見血 sich(D)etwas in den Kopf setzen 下定決心。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發現,漢語中“頭”的隱喻項相對較多,且多與其他身體部位連用, 并與特定動物連用形成獨有的隱喻概念和所指。而德語中與“Kopf” 這兩種情況都較為少見,只有如:den Kopf unter dem Arm tragen 生重病;mit jm. ein Kopf und ein Arsch sein 與某人非常親密,且與動物連用較少表達隱喻概念。另外,當漢語中“頭”隱喻某物的尖端或盡頭部分(最前端)時,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現實生活中,水平運動時,鼻子相較之更處于前端,因此德語中除用“Kopf”表示最前端之外,還用Nase一詞。如:當對某件事物感興趣時,人們首先探出腦袋,鼻子自然作為最前端第一個到達事件發生區域,于是seine Nase in etw. hineinstecken喻多管閑事; eine Nase vorn haben表示勝人一籌,此語來自賽馬中jm um eine Nasenlnge voraus sein。鼻子作為最先到達的不問,以一鼻之差便只能惜敗而歸;jn. an der Nase herumführen愚弄某人,此處Nase代表的更類似于漢語“頭”表示方向(如掉頭)的意味。

結語:語言中某一詞匯的起始功能并不在于詳盡無遺地指稱,而是選取特定視角側重展示某一個側面。如希臘語的“men”是指月亮衡量時間的功能,而拉丁語的月亮“luna”則指月亮的清澄狀況。當然,在漫長的演變中會逐漸形成對該詞普遍的概念和范疇。Nase一詞在很多德語熟語中可代替Kopf, 如以下表達兩詞均可表達相同含義:die Nase/Kopf hngen lassen; den Kopf/Nase hoch tragen; jm auf der Nase herumtanzen; pro Nase/ Kopf.不同的民族特征性和文化語境,對“頭”這一始源域的認知不完全相同,因此同一始源域映射到目標域的過程和結果并不完全一樣,因此相同的目標域會通過不同的始源域進行投射,而相同的始源域會被投射到不同的目標域之中。即使是同一隱喻投射過程在不同的語言中也會體現出豐富多樣的表達式。因此我們應當了解目標語國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包括軼事傳說、專有名詞、表達習慣等,并遵守等效原則,且在詞匯選擇上注意簡短精確、韻律和深層的附屬義,如情感即詞義的褒貶;形象化及語體。有關熟語的分析今后仍需進一步研究,從而挖掘出更多的文化訊息。(作者單位:武漢大學德語系)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