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草原范文

時間:2023-03-15 18:48: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七月的草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七月的草原

篇1

[關鍵詞] 《七月草原》 鋼琴伴奏藝術

歌曲《七月的草原》簡介

作品《七月的草原》采用二段式曲式結構寫成,作品曲調吸取了哈薩克民族民間音樂素材,旋律輕快、靈動、跳躍而活潑。作曲家大膽采用西方作曲技法進行探索和嘗試,充分表現了七月的草原上蜜蜂蝴蝶翩翩起舞、姑娘小伙縱情歌唱、手舞足蹈的歡樂氣氛,進而歌頌了草原牧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筆者認為鋼琴伴奏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以下筆者將著重分析作品《七月的草原》的鋼琴伴奏藝術。

歌曲《七月的草原》的曲式分析圖

歌曲《七月的草原》為帶前奏的二段體。其曲式分析圖如下:

歌曲《七月的草原》的鋼琴伴奏藝術

前奏(1-8小節):前奏部分由弱起的八度音型引入,整個前奏部分主要采用左手八度、和弦半分解、右手奏八度旋律音的節奏型,構成了三聲部的結構,營造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原野景象。演奏時,右手要注意突出八度的高聲部旋律音,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將右手手臂和手腕向右微側,著重突出右手小指旋律音。這里左手的和聲走向為T-D-T-T-S-S-D-D7-T,而左手的伴奏音型分為兩個聲部,一是低音的八度二分音符,另一個是半分解的雙音。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要注意突出八度音的走向,因為它們分別是和聲走向的根音,突出它們有利于更好地鞏固調性,從而推動音樂的發展。對于半分解的雙音音型,演奏者要注意用方向向上的觸鍵方式演奏,盡量將其彈得短促而活潑。要提到的是第8小節,它一改之前的音型,變成雙手交替伴奏音型,這一小節是為引入A段服務的,因此演奏者要充分利用此小節調整好手位,從而更準確地進入到A段。另外,此部分可適當配合“延音踏板”演奏。筆者建議在第1-5、7-8小節加入“切分式”延音踏板,而在第6小節放空踏板,這是由于右手的伴奏音型為單音,不適用“延音踏板”。

A段a(9-20小節):此部分主要采用左手八度、右手和弦交替的節奏型。其和聲走向為T-T-D7-T7-S-T7-S-T-D-T。演奏此部分,演奏者應當注意將右手第一拍的兩個同音反復和弦處理成跳音奏法,最后一拍處理成保持音奏法,這樣能夠更好地表現草原上“蜜蜂成群,蝴蝶蹁躚,調皮的小姑娘正在俏皮地跳著舞”的場景。要提到的是在第14小節的兩拍和弦、15小節的弱拍和弦和16小節的強拍和弦,它們都是T7-S的和聲進行,因此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要注意突出第14小節的八度低音F音和降B音,還有第15小節弱拍上的F音和第16小節的強拍降B音。另外,筆者建議本部分慎用踏板,甚至不用。但是第12小節,這是一個左手切分節奏、右手單音的節奏型,筆者建議配合切分的重音拍運用同時踏板并及時放踏板。

A段b(21-34(37)小節):此部分原樣重復一次,第一段從第21小節-34小節,第二段從第21小節-37小節。其和聲與A段有較大的區別,采用了較多的大三和弦,其和聲走向如下:S(大三和弦)-D-T-S-D-T-S-T-D7-D/D-D(第二段末尾三個和聲為S-D-T)。而其鋼琴伴奏主要采用左手八度和半分解的雙聲部、右手切分音型的和弦節奏型,再一次構成了三聲部的伴奏結構。在演奏第21-23小節時,演奏者要注意保證左手八度的低音,讓聽眾聽到清晰而有力的D音-D音-E音進行,同時要注意突出右手和弦中的D音,這是突出大三和弦色彩的關鍵音。而在力度上,要注意第23小節應該處理成弱奏,這是因為此小節是演唱者第一次進入“花腔”的演唱。第24-28小節,節奏音型多為切分,演奏者應當著力突出切分重音,從而為“花腔”的演唱部分作節奏律動方面的支持。第29-34小節,出現了雙手均是切分音型的節奏音型。這就要求演奏者與演唱者一起律動,飽滿自身的演唱演奏情緒,將音樂推向。其中第32-34小節,和聲序進為D7-D/D-D,演奏者要著重突出E音、F音、E音,使A部分第一段有一個較好的終止感。第二段幾乎是原樣重復,唯一不同的是第35-37小節,和聲為S-D-T,因此演奏者在這三小節要著重突出每小節的強拍音降B音、C音、F音,幫助音樂通過和聲序進進入B部分。另外,此部分也可以配合踏板完成,例如在第21-24、26-37小節,采用“切分式”延音踏板完成。而空出第25小節是因為其中有一拍的休止符,這對于演唱者“花腔”的表現力有重要作用。

A段的兩部分a與b,前者重敘述,后者重抒情。因此在演奏時要充分把握其音樂情緒,特別在強弱的處理上還應該注意到a部分稍微弱于b,而在b部分的后半部分(第29-37小節),其力度應該弱于b的前半部分。如此一來,整個A段在力度上將呈現出先漸強后漸弱的音樂起伏。

B段c(38-66小節):此部分的歌詞簡潔,以抒情為主。此部分伴奏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與前部分類似的三聲部伴奏結構(對于其演奏方法同上,這里不再展開)。第二種為琶音奏法,全曲在這里第一次出現琶音奏法。(例如第40、43、45、46、47、60、61小節)這里的琶音奏法不像鋼琴獨奏那樣,區別在于它要弱奏或者與演唱者一起做漸強,并且要求凸顯和聲效果。這就要求演奏者控制觸鍵高度,既要保持“貼鍵”的觸鍵方法,又要保持每個音的清晰度,同時要找出琶音的規律與和弦組別,從而在演奏的過程中注意聆聽和聲的色彩效果。除了以上提到的兩種伴奏音型,在第56小節出現了短琶音的節奏型,這小節要求演奏者用手腕帶力的辦法和方向向上的演奏方向,從而與演唱部分的“帶滑音的花腔”一起使音樂顯得更加俏皮而活潑。第66、67小節,用斷奏的方法演奏八度音型,最后與演唱者一起在ff力度中結束全曲。

參考文獻:

[1]劉艷芳.論藝術歌曲《七月的草原》音樂特點及其演唱[J].大舞臺,2010(8):117.

[2]張健.鋼琴伴奏對聲樂表演的作用及表現方法[J].大舞臺[J].2011(9) :40.

篇2

上都河是金蓮川的母親河,奔騰不息的河水,滋潤著秀麗的金蓮川草原,也哺育了世代生存在這里的勤勞勇敢的草原兒女。

七月的金蓮川草原生機勃勃,充滿了魅力,展示出草原獨有的風情,百花綻放的特色。金蓮川草原金蓮花盛開,金燦燦的蓮花開遍整個金蓮川草原,映襯出美麗金蓮川草原的秀麗風采。一朵朵綻放的蓮花,爭奇斗艷,一支支含苞待放的金色蓓蕾,隨風搖曳,鮮嫩的花蕾如金子一般令人贊嘆。上都河兩岸的金色蓮花,一片接一片,覆蓋了河畔兩邊的美麗草原。充滿魅力的金蓮花,交相輝映,把這充滿生機的草原烘托起來,把金蓮川裝飾的煥然一新,無愧于金蓮川的響亮名稱,名符其實,讓人贊嘆不已。金色的七月我們又迎來一年一度的金蓮川賞花節。

金蓮川擁有著悠久的文化神韻,她不僅山川秀美,而且孕育了千百年的文化元素——蒙元文化。這里是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的匯聚地,元上都遺址就是其精華亮點。元朝從這里走向繁榮,走向昌盛,走向世界。金蓮川草原從此聞名遐邇,成為世界仰望的元朝上都政治文化中心。

秀美的金蓮川,金燦燦的蓮花,見證了歷史的發展歷程,成就了歷史的輝煌。

夏日雨水充盈,千回百轉的母親河——上都河泛起層層波瀾,潺潺的河水不停向前奔騰流淌,清澈的河水滋潤著繁茂的草原。盛夏時節牧草長勢旺盛,嫩綠的青草如地毯一般,覆蓋了金蓮川草原,金色的蓮花點綴著遼闊牧場。一花綻放不鮮艷,百花齊放才能展示出草原的無限魅力。千姿百態的金蓮花盡情地釋放著芳香,展出金蓮花的優美花姿與獨特花香韻味,誘惑著蜂蝶狂舞,鳥兒盤旋不愿離去,……

放眼金蓮川,生機盎然,草原的魅力盡收眼底,讓人流連忘返。駐足于這沃土上,看著奔騰不息的上都河水,感受著金蓮川的神奇韻味,金燦燦的蓮花,黃金一般灑滿山川,令人陶醉于這美麗的大草原中,沁人心脾的青草芳香味,百花的艷麗令人心曠神怡,……時隱時現的牧歌從草原深處傳來,不由自主讓人傾心地聆聽,引人神往,肥壯的牛羊鑲嵌在草原上,如珍珠,如流云,就象鮮艷的山丹花一般引人注目……嘶鳴的駿馬如閃電般飛馳過草原,向草原縱深馳騁而去,留下的是草原主人朗朗笑聲在耳畔……

篇3

奧林達是一座位于巴西東北部伯南布哥州的海濱小城。這座城市的名字來源非常有意思,據說發現該城的葡萄牙探險家在第一次看到這塊地方時就曾驚嘆:“Oh,Linda(哦,真美啊)”,于是奧林達(0linda)由此而得名。

由于蔗糖業發達,奧林達曾繁盛一時,但在十七世紀上半葉,奧林達遭到荷蘭殖民者洗劫,城內大量建筑被毀。1654年,葡萄牙人重新從荷蘭人手中奪回奧林達,并開始城市的重建工作。

奧林達現存的城市基本結構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1982年,奧林達老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奧林達值得贊美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外觀莊嚴肅穆的加爾默羅會教堂;散發著鄉土氣息的優美房舍;帶有巴洛克風格、裝飾極其華貴的圣貝內迪克托和圣弗朗西斯隱修院……

由于是一座濱海城市,奧林達非常適合七月出游,游客在這里既可以欣賞到古老的城市建筑、絢麗的自然風光,還可以看到蔚藍的大海。或許在那個時候,你也會像昔日的葡萄牙探險家那樣,驚嘆一聲:“噢,多么美麗的地方!”

愛沙尼亞,水邊的國度

七月,愛沙尼亞開始進入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這個電視劇《手機》里提到的神秘的波羅的海小國,面積不過4.5萬平方公里,卻有著大片的森林湖泊和濕地,18世紀古老貴族的莊園更是這里的特色。

愛沙尼亞最值得一去的當然是首都塔林(Taullin),它是世界文化遺產地。作為波羅的海唯一一個保留完好的中世紀風格城市,塔林老城永遠熙熙攘攘,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而塔爾圖(Tartu)是愛沙尼亞第二大城市,城中最吸引人的歷史建筑莫過于愛沙尼亞最古老的教堂――紅磚砌成的圣約翰教堂。

第一大島薩爾瑪島(saaremaa),是當地人的度假勝地,非常涼爽。這里有綿長的海岸線,燈塔、風車、茅屋農合和寧靜的漁村,風景樸素自然,建議你來一次海邊徒步,海風拂過,心神馳往,在島上小憩兩日著實愜意。而西部濱海小城帕爾努則十分溫馨,你可以租上一輛自行車騎行在小城中。

一周時間相信你會喜歡上這個費教授和嚴守一心中的“人間凈土”,雖然沒有意大利的風情,沒有威尼斯的浪漫,它所擁有的,卻是屬于大海與森林的夢幻,以及鄉土彌漫的樸實和寧靜!

阿卡雄,聽聽大西洋的海浪聲

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中有一幕這樣的景象,楊錚懸著左手走向海邊,透過指尖傳來的是大西洋的浪花聲。很多人不知道,這一幕的外景地正是在法國的阿卡雄。

阿卡雄位于阿爾讓(Argent)海岸的凹入處,面朝大西洋,是一座環境幽雅的小城。自十九世紀以來,它以溫和的氣候,連綿數里的白色沙灘及廣袤的森林,成為歐洲王公貴族的濱海度假勝地。

小城的一大特色就是有眾多風格獨特的豪華別墅,仿佛一個微縮版的比弗利山莊,原來這和小城的興起有很大關系。1852年佩雷爾兄弟設計建造了阿卡雄鎮,并建起了飯店和別墅。邀請了拿破侖三世和皇后、畫家等社會名流來此地,以達到宣傳的目的。自此阿卡雄成了上流社會趨之若鶩的地方。這座小城還被浪漫地以四季命名,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片區。

匹拉沙丘絕對是很多人到阿卡雄來旅游的原因之一。這片綿亙于海岸邊的金黃色沙丘形成于約5000年前,延伸約2.7公里,寬度500米左右,高114米,在狂風和氣流的作用下沙丘還在不斷地增大。盡管登頂沙丘不是件易事,但是當你登上去之后,西可以眺望大西洋壯闊的海景,東面則是無垠的森林。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感嘆這個世界上怎么會有如此美的景色!

壩上,在大草原上策馬揚鞭

“壩上”是一地理名詞,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帶,又因氣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壩上在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陡然升高,成階梯狀,故名“壩上”。平均海拔高度1800左右。

篇4

我們到承德時已是中午了,用過午飯后,我們就去參觀了承德避暑山莊廟之一------普陀宗乘之廟,廟好大呀!廟頂是用青銅做的,青銅外裹上了黃燦燦的黃金。導游阿姨說此廟是為慶祝乾隆皇帝六十大壽和其母后八十大壽而建,外觀和內室與西藏的布達拉宮相近,只是規模小了許多,所以也被稱作“小布達拉宮”。從普陀宗乘之廟出來后,我們就乘車趕往另一個目的地------壩上草原。傍晚我們到了塞罕壩大草原(壩上草原),當晚我們住在了綠寶石賓館。

第二天用過早飯后,我們乘車去了草原。在那里我們先騎了馬,坐在馬背上,我一下子高了很多,當馬走起來,又有些顛簸了,不過騎在馬背上的感覺真好。快中午的時候送還了馬匹,我們就去了七星湖岸邊野餐。我們先吃了些東西就開始做游戲,經過我、王浩哲和楊明松的努力,我們三個每人得到一個魔方。結束了野餐活動,又游覽了七星湖,七星湖的景色好美呀: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地上鋪著一層一望無垠的“綠地毯”,“地毯”上點綴著紫的、黃的、粉的、棗紅的等等五顏六色的花。游完七星湖我們又游覽了月亮湖------從高空俯瞰,湖面像月亮而得名。月亮湖上有游船,湖邊有馬兒在靜靜地吃草,很悠閑的樣子。山坡上搭著十幾頂蒙古包,導游阿姨說這里是新版《還珠格格》的一個拍攝基地呢。逛完月亮湖,我們就結束了第二天的游玩,也結束了承德之行。

第三天一早,還沒睡醒,就被媽媽叫醒:吃過早飯,我們就去北戴河海濱看大海。一聽說去看海,我一骨碌爬起來,精神了很多。早晨七點半左右出發,坐了將近十個小時的車,下午五點左右我們到達了北戴河。在北戴河,導游叔叔先帶我們參觀游覽了奧林匹克公園。在公園里我看到了奧運五環,看到了籃球明星姚明、亞洲飛人也就是110米欄奧運冠軍劉翔的塑像,還有許許多多的為國爭光的奧運冠軍的塑像。那里還塑了歷屆奧運冠軍的手印、腳印,我還摸了摸這些為國爭光的手印和腳印呢。我也要努力學習,長大以后為國爭光。之后,導游叔叔帶我們用過晚飯,我們就去海邊舉行篝火晚會。晚會上,我們二一班的小朋友們給老師獻上了鮮花,送上了我們的祝福。小朋友們還在沙灘上堆起了一座座小山和沙堡。我們玩得可開心了。

第四天用過早飯后,我們去了海邊,把塞著愿望的漂流瓶放入大海。因為下大雨的緣故,媽媽擔心我會淋病了,沒允許我在海邊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沙灘排球,失去了一次鍛煉的機會。下次我會勇敢的鍛煉自己。當大家集合后,我們就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北戴河,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篇5

在伊犁生活了多年,去草原也有多次,但是托乎拉蘇草原給我留下的印象卻是久久不能抹去的。流火的七月,懷著激動而又喜悅的心情,我再一次踏上了前往托乎拉蘇草原的路途。

托乎拉蘇草原位于伊寧縣北部山區,是一個河谷盆地草原。當車緩緩向草原的方向駛去時,我無不驚嘆于它的遼闊和美麗。在欣賞草原風光的同時,我們還聽到了許多讓人回味無窮的有關草原故事和傳說。“托乎拉蘇”的哈薩克語的意思是“直直地走”,原來有個旅人到了這個地方,問當地的牧民精河怎么走。牧民告訴他“托乎拉蘇”,意思是“直直地往前走”,于是這個名字就叫開了。

記得上一次來這里是六月中旬,或濃或淡的綠色隨意渲染著這片原野,星星點點的野花幽幽地吐露著芬芳,牛羊恬靜的神情中寫滿了愜意。一抹又一抹的風景從我們眼前款款的走過。曾經讓人覺得神圣無瑕、遙不可及的雪山云嶺也越來越近。在陽光的照耀下,在藍天的映襯中,在微風的吹拂下,微笑著向我們靠近,親切地和我們打著招呼。不遠處,松林層層、重巒疊嶂,皚皚雪山映襯著的草場是那樣的遼闊無邊,雄渾壯美。草原上勁草蔥郁、花團錦簇,令人豁然開朗。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一片翠綠,潔白的云朵漂浮在圣潔的的綠色原野上,宛若一幅流淌的畫卷。讓我們如同走進了人間仙境。

車在緩緩地前行,耳邊也不時傳來了陣陣悠揚悅耳的歌聲:“父親曾經形容草原的清香,讓他在天涯海角也從不能相忘。母親總愛描繪那大河浩蕩,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遙遠的家鄉。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那悠揚深情的曲調將我的思緒牽引向遼闊的草原,也將我的思緒拉向遙遠的山那頭。當我靜心仔細去體會這首歌詞的時候,當我真正見到草原的那一瞬間,當我融入到草原的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

草原的天空瓦藍瓦藍的,云朵潔白潔白的,草地碧綠碧綠的。此行的目的是五媳婦溝。草原上流傳著五媳婦溝的美麗傳說。很久以前,有哈薩克族牧民到這里來放牧,見這水草肥美,便留下來放牧。有一年,五個英俊勤勞的哈薩克小伙在這里同時迎娶了五位勤勞善良的哈薩克少女,六畜興旺之余,“五媳婦”的美名也就流傳了下來。

篇6

無數次被紀錄片中這樣的場景所吸引: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孤獨地聳立著金合歡樹,獵豹在急速奔跑,大象在悠閑踱步,鳥兒在天空飛翔,火烈鳥展開紅色的翅膀……這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每年七月至九月,全世界的游客慕名來到馬賽馬拉,在國家公園里驅車觀賞野生動物和它們的生態環境,尤其希望能夠親眼目睹草原上食肉動物獵殺的精彩場面。

觀賞動物,相機替代獵槍

肯尼亞境內廣袤的馬賽馬拉大草原上棲息著百萬計的野生動物,是世界上大型哺乳動物密度最高的地方,我們所看過的《國家地理》、《動物世界》等描寫非洲野生動物的紀錄片,有很多場景都是出自這里。而更為令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每年七月至九月,數百萬計的角馬和斑馬浩浩蕩蕩,追隨著雨水和嫩草長途遷徙至此,在這里上演著被譽為世界上不容錯過的50大奇跡之一的百萬動物大遷徙。

每當大遷徙到來的時候,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還有不少野生動物攝影師蜂擁而至,一輛輛的越野車、一排排的長槍短炮、一聲聲的驚嘆和回味散落在這片草原的每一個角落。這就是Safari——在斯瓦西里語里面的意思是探險遠行,而在現在英語里面已經成為觀看體驗野生動物或者野外探險的專有名詞。上世紀初期,有錢的歐美游客來到非洲草原狩獵,一度使得非洲野生動物數量驟減。直到上世紀中期,非洲各國相繼宣布禁止捕殺野生動物,才使得這片充滿激情和靈氣的野生動物家園得以保存。現如今Safari旅行已經延伸到使用各種交通工具來實現觀賞動物,手中的獵槍也早已被望遠鏡或者相機鏡頭所替代。

拍攝獵殺畫面,需要運氣和耐心

在馬賽馬拉保護區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乘坐四驅越野車,在司機兼向導的指點下觀賞生活在大草原的野生動物,或者耐心地窩在越野車里,架著夸張的長焦大炮,拍攝周邊的野生動物是一種奢侈的享受,尤其是對于熱愛野生動物攝影和大自然的人來說,能夠有機會目睹動物世界的奇妙和野性,并在機關槍掃射般的快門聲中把這些精彩瞬間記錄下來是何等的快樂。能夠把那些精彩的動物活動瞬間捕捉下來是每一個攝影師或者游客都期待的,然而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就在于其不可預見性。所以良好的器材、耐心的等待和隨時準備,以及一份運氣是拍攝到精彩瞬間照片的必要條件。

每天的清晨時分和日落黃昏都是草原上最熱鬧的時候,獅子、獵豹、花豹、鬣狗等主要獵手在休整了大半天之后,紛紛外出覓食,施展絕殺本領。而此時柔和的光線將草原染上一層金黃色,看似安靜柔和的光線環境下卻四處殺機。此時驅車若即若離地跟隨一隊獵手,或者安靜地等待往往可以拍攝到令人驚奇的獵殺場景。

然而真正能夠拍攝到刺激的獵殺畫面還是需要運氣和耐心的,我也是在第六次肯尼亞拍攝行程中才第一次全程目睹拍攝到的獵殺過程。當時正是清晨時分,我們發現獵豹三兄弟正在草原上行進。從它們腹部的大小可以判斷出還沒有進食,所以此行很有可能就會獵殺。我們遠遠地跟在獵豹們后面,若即若離,過于靠近可能會讓羚羊角馬警惕識別,而影響獵豹獵殺。20分鐘后,獵豹三兄弟開始匍匐靠近一隊前行的角馬群,我們知道一定有好戲上演。果然,距離角馬越來越近的獵豹突然箭一般躥出,直取角馬群中的弱者,而且三個獵豹分頭進攻。瞬間,塵土飛揚,一片混亂。我有幸提前判斷到哪一只獵豹最有可能獵殺成功,并連續追拍,捕捉到了其飛奔獵殺的瞬間。

獅子、獵豹、花豹、鬣狗、禿鷲、鱷魚,這些草原食物鏈頂層的統治者們用自己的速度和力量演繹著大草原上每天的生死對決,用裸的殺戮講述著草原上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不變真理。雖然每一次獵殺都是鮮血淋淋,殘酷異常,但這就是草原上的生活,大自然的一部分。

除了角馬、斑馬和食肉動物外,其他草原動物也同樣吸引眼球。大到長頸鹿、非洲大象,小到貓鼬、松鼠,或是樹林中的各種鳥類,都是草原上動物大片的主角。在這里,人與動物的距離可以如此親近,如此和諧。就像談戀愛每天都是美好的心情一樣,每次在草原上尋找拍攝動物都會體驗到不同的感受,領略大自然的奇跡,等待更多的驚喜。

裝備與技巧 兩者兼需有

很難說沒有好的器材就不能拍到好的野生動物照片,但的確擁有一個大光圈長焦鏡頭會帶來更多拍到好照片的機會,此外,有條件的話配以雙機身,在具備長焦鏡頭(400mm以上)以外配以70-300mm,或者100-400mm相近的中長焦變焦鏡頭便于拍攝場景和突發事件。最理想的裝備是2-3個數碼單反機身配上多個鏡頭,包括中廣角端、長焦變焦以及超長焦鏡頭。

在草原上拍攝野生動物一般在越野車中,拍攝時一定需要提醒司機將車熄火,要知道看似無關緊要的車身抖動會嚴重影響成像清晰,同時可以準備一個豆袋,因為在車里看動物時無法架三腳架,豆袋放置在車頂篷邊框上可以幫助鏡頭減震。

篇7

這時,我想起了一首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二三十年代早期,曾經喚起過多少人心靈悲涼的低沉的歌曲,并不能完全表達我現在的心境,那個國破家亡的時代,畢竟是過去了,它只能是那個時代民族屈辱留下的一個音符。

從低沉的歌聲中走出來,我的眼前閃現著大塊大塊無邊的草原。汽車在黑色的泥土道路上奔馳,在留有積水像撒上了玻璃碎片的大路上,車輪刻下了兩條向遠方延伸的軌跡。這不是一幅令人難忘的油畫么,我望著空曠的路邊上那突然出現的房屋,堆積的木柴以及那些不規則的圓頂建筑的牧包,想起了草地上那個古老的傳說。

那是內地的一個商人,他每年都從科爾沁草原上販去大量的皮毛、藥材和牲畜。他第一次來到草原上的時候,全部本錢和家當僅僅是一頭瘸腿的小毛驢。那驢背上的鞍子,還是從他舅舅那兒借來的呢。可是,在富饒的草地上跑了幾趟,他竟變成了家產萬貫的富商。

據說有一年,他又從科爾沁草原上滿載而歸。沒在意,把幾輛杏木做的破車遺忘在草灘上。第二年,他重返舊地,想把它們順便拉回去,可是他驚呆了。原來這些車居然長成了一棵棵樹,開著雪白的花。奇跡在商人的腦海里激起了更大的發財欲念。他立即沿河找王爺,想買下草原。王爺說:“祖先傳下來的寶物,怎么能賣呢?”商人說,“你只賣給我一小塊,你就可以得到許多金銀財寶,綾羅綢緞,既然是祖先傳下來的寶物,就讓它變出許多東西來吧。”王爺動心了,就問,“你打算買多少?”商人說,“不多也不少,只要把兩張牛皮放下去,它的所及范圍,就是我要買的草原。”王爺哈哈大笑起來,他想,賣掉牛皮那么大的兩塊草地,就能得到那么多令人神醉的東西,又何樂而不為呢?于是便欣然地說,“好吧,你自己挑選一塊最肥最美的草原吧。”兩個貪戀的人成交了。商人當即回去,宰掉兩匹最大的牛,剝下它的皮,作為細得像絨花式的長繩。然后騎上快馬,用著細長的牛皮繩,一下子圈起來大半個草原,從此,他開始在這塊草地上耕種、牧馬、放羊,成為這個草原上最富有的王爺。如今,因為旅游,我來到了這塊神話般長出電視塔,長出尋呼臺,長出影劇院,長出花領帶和超短裙的科爾沁,就有了接近這塊草原的機會。

科爾沁草原上的空氣新鮮,科爾沁草原上的田野新鮮,科爾沁草原上那份厚道的感情更新鮮。

在這塊翻涌著鋪天蓋地地綠浪,飛揚著渾厚的歌聲的草原上,每一張粗糙的臉上都是熱乎乎的問候,每一只長滿老繭的大手都摩挲著摯誠的溫情。

篇8

【中速,不同月份、不同內容,朗讀時請注意語氣語調的變換,其中,有期盼、快樂、憂慮等等,通過變換的語氣語調,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情感——

1 一月大寒

冷也到了頂點了。

高也高到極限了。

再給我一點綠色吧,陽光對山說。

再給我一點溫暖吧,山對太陽說。

再給我一朵云,再給我一把相思吧,空氣對山岡說。

我們互相依偎取暖,畢竟,冷也冷到頂點,高也高到極限了。

2 二月立春

春氣始至。

“日光開始溫柔照耀的時候,請告訴我。”地上的青蟲對荷葉上的綠蛙說。

“我忙得很呢!我還要告訴茄子、白芋、西瓜、蕹菜、肉豆、荇菜,它們發芽·的時間到了。”蛙說。“那么誰來告訴我春天到來了呢?”青蟲說。

青蟲遂伏耳靜聽,先聽見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動的聲音。

3 三月驚蟄

我們可以等待春天的第一聲雷,到草原去,那以為是地震的蟄蟲都沙沙地奔跑。互相走告:雷在春天,不知道為什么這一次打到地下來了。蚱蜢都笑起來,其實年年雷都震動地底,只是蟄蟲生命短暫,不知道去年的事吧!

在童年的記憶中,我們喜歡春天到草原去釣蟄蟲,一株草伸入洞里,蟄蟲就緊緊咬住,有如咬住春天。

童年老樹下的回憶,在三月里想起來,有春陽一般的溫馨。

4 四月清明

這一次讓我們去看四月里碧綠的草與潔白的云吧!但是,別忘了出發前讓心沉靜下來,用一種清明的心情去觀照天空與花樹的對話。

我走出去,感覺被和風包圍,我對著一朵含苞的小黃花說:“親愛的,四月的時候不要睡著了。”

5 五月小滿

天空突然下起雨來,對于天上的雨我們沒有拒絕的權利,只能默默地接受。

五月的雨,總是突然就停了。

陽光笑著,從天上跌落下來。

6 六月芒種

芒種,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負是芒種,麥穗的承擔是芒種,高粱的波浪是芒種,天人菊在野風中盛放是芒種……有時候感覺到那一絲絲落下的陽光,也是芒種。

六月的明亮里,我們能感受到四處流動的光芒。

芒種,是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別的時候,我呼喚著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種植。

7 七月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從去年落了以后就沒有再開,葉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剛強。只是在落雨的黃昏,窗子結滿霧氣,從霧里看出去。

8 八月立秋

夢里醒來的時候,推窗,發現天上還灑著月光。

仿佛剛剛睡去,怎么忽然就從夢里醒來了呢?

我又走進那個回廊,腳步聲是我自己的,千回百轉才走到出口,原來出口的地方滿天紅葉,陽光落了一地。

原來是秋天了,我在回廊里輕輕嘆口氣。

9 九月白露

幾棵蒼郁的樹,被云霧和時間洗過,流露出一種滄桑的神色。我站在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從腳下流過,鳥聲從背后傳來,我好像也懂了站在這里的樹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遠,但也要承擔高的冷,還有那第一波來的白露。

10 十月霜降

霜已經開始降了,風徐徐的,淚輕輕的,為了走出黑暗的悲劇,我只好悄悄離去。我走的時候,感到夜色好冷,一股涼意自我的心頭掠過。

11 十一月立冬

如果要認識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終結的時候。

為花的開放而歡喜。為花的凋落而感傷。這樣,我們永遠不能認識流過的時間是一種自然的呈現。

在園子里紫丁香花開的時候,讓我們喝春天的烏龍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頭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絕美的!

12 十二月冬至

“吃過這碗湯圓,就長一歲了。”冬至的時候,母親總是這樣說。母親親手做的湯圓格外好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又和著成長的傳說。

讀后思考

不同月份的景物變化有什么不同?哪些童話般的想象具有怎樣的詩意?

知識鏈

早在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后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系,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并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后,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篇9

城市里,就跟我寫上的那些字一樣,有著太多多余的修飾。有人想逃,有人想跑;卻也有人始終記得與夏天的約定啊。

我的夏天,看著凝坐在窗臺上,數著被風吹下的葉子;蕩著秋千,聽那棵坡上的大橡樹講夏天的故事:以前人們在四月開始收獲,躺在高高的谷堆上面笑著——撿起鑲著露水的像子,青青的,還未熟呵;拽著白色的氣球,在草地上狂奔;去大草原的湖邊,等候鳥飛回來,等待長大呵——

夏天美好,因為夏天代表自然,可以無拘無束,自由地享受倫敦七月的陽光;也可以把八月變成秘密,像個孩子般,把它藏在心里;

又象九月,看著近秋的樹,由樹梢開始,緩緩由曾經的綠漸變出寂寞的黃,還有被落葉覆蓋的秋的苦澀。連時間,也停止了前進呵。

夏日的夜空,沒有四角的黑色,而真的是最美妙的星空。那星星,象五億個會笑的銀鈴鐺,一齊晃著,又象小王子在笑,又象玫瑰花在哭——星空的美無與倫比,我來自紛擾,身處靜匿,早已被這燦爛馴服。我知道它會出現,便從下午三點開始感到幸福,好象連身體也不再長大。

篇10

三(1)班

杜 涵

假如我有一對翅膀,我要飛到我向往的地方去翱翔。

假如我有一對夠大的翅膀,我要飛到法國的埃菲爾鐵塔上,去了望那遠處的迷人的風景;我還要飛到美麗的國度荷蘭,去看看那里的漂亮的郁金香和在陽光下歡樂轉動著的大風車;我還要飛到非洲的大草原上,去看看那些可愛的野生動物們,一定會遇見我渴望見到的高大的非洲象......

假如我有一對太空的翅膀,我就要飛到金星上,一定會有一個個小金人出來迎接我,來請我吃可口的茶點,帶我去漫游神秘的太空;我還要去寧靜的月宮,去看望孤單的嫦娥姐姐,和那高大的金桂樹。到農歷的七月七日,我還要飛到鵲橋去,看那浪漫的牛郎織女相會。

假如我有一對魔法的翅膀,我要飛到哈里波特那里,和他一起去上有趣的魔法課,和赫敏小姐去密室看那美麗的鳳凰,一起去挑戰巨大的毒蛇。

假如,我的翅膀可以在書海里遨游,我會走進魔法柜,去尋找獅王阿斯蘭的足跡,和醫珊一起去制服冰雪女巫。

假如,我有一對耐寒的翅膀,我要飛到南極去尋找企鵝,和那12只勇敢的哈士奇。

……

其實人人都有一對翅膀——夢想的翅膀,她可以遨游萬里,去尋找自己的快樂。



評語:孩子的想向力非常豐富,運用了許多平時課外書上的知識,這與孩子平常讀書積累是分不開的。此文文筆流暢,語言優美,尤其是結尾,畫龍點睛,上升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