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造句范文

時間:2023-03-20 04:57: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到底造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到底造句

篇1

學校里沒有流浪貓,沒有流浪狗,更沒有流浪的人。(怎么感覺怪怪的。)

2. 用“不如”造句

你不如去死!(該生有暴力傾向。)

3. “一……就……”

一個娃娃就要100塊,太貴了。 (學生在教室上社會課,我在后面笑到不行。)

4. “一時”

爸爸半夜一時竟然還在喝酒。 (小朋友,此“一時”非彼“一時”。)

一時想不通,開車去撞墻。

5. “一……先……”

一馬當先。(真是傻眼,這叫造句嗎?)

6. “你看”

你看什么看 ! 沒看過啊! (造句的是一年級小朋友。)

7. “突飛猛進”

當我回家打開門時,我家的狗對我突飛猛進。(啊,這個這個……)

8. 照樣造句

例題:你(唱歌) ,我(跳舞) 。

學生:你(好嗎) ,我(很好) 。(同學,請問你是在寫英文翻譯嗎?)

9. 寫出跟數字有關的成語

例題:一心一意 七上八下

結果有個小朋友寫:四蛇五路。剛開始我完全看不懂,后來才發現原來是“四舍五入”,小朋友……這不是成語,而且跟蛇和路也沒關系。

10.“欣欣向榮”

我的弟弟長得欣欣向榮。(孩子,你弟弟是植物人嗎?)

11. “謝謝……因為……”

我要謝謝媽媽,因為她每天都幫我寫作業。(露餡了……原來你的作業是媽媽寫的!)

12.“皮開肉綻”

停電的夜晚,到處很黑,我嚇得皮開肉綻! (這……有這么怕嗎?)

13.“一……就……”

她一接到電話就昏倒了。(現在的小孩也看瓊瑤嗎?)

14.“有的被……有的被……都……”

農場里的雞有的被抓去做雞精,有的被拿去煮雞湯,最后它們都死了。

15.“一干二凈”

我把銀行搶得一干二凈。(這是一個很乖的二年級女生寫的。)

16.照樣造句

例題:別人都夸我( ),其實我( )。

學生:別人都夸我( 很帥 ),其實我(是戴面具的)。(什么面具這么好用?)

別人都夸我( 長得很奇怪 ),其實我(根本不是長這樣的)。

17. “能……真是……”

例題:能認識你這個朋友,真是我的榮幸。

學生:小明能長這么丑,真是他媽媽的錯。 (小明好可憐,常在他的造句里當悲情人物。)

18. 照樣照句

例題:我是 (小鳥 ),想要(飛到天空) 。

學生:我是( 小偷 ),想要( 偷錢 )。 (他大概想錢想很久了吧。)

19. “因為……所以……”

因為小狗很可愛,所以沒人愛。(什么邏輯?我還以為你要把它帶回家。)

篇2

【關鍵詞】封閉母線;通風;改造

1 裝置結構及特點

浙能華光潭水電站為梯級電站,一級站為兩臺30MW發電機組,二級站為兩臺12.5MW發電機組。一級站10.5KV開關室使用富士電機廠家提供的整套全部高壓配電柜,其中一號主變低壓閘刀型號為:GN22-10,制造廠為:河南森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出廠日期:2001年10月,編號:7368。一號主變低壓閘刀柜型號為:VC—V12/—,符合標準GB3906 IEC298,額定電壓:10KV,額定頻率:50HZ,額定電流:5000A,主母線額定電流:5000A,外殼防護等級:IP4X,出廠編號:04004—005,制造日期:2004年12月,制造廠:上海富士電機開關有限公司。

2 現象描述

圖1 閘刀紅外成像測試圖

一級站一、二號機組帶滿負荷運行6小時以上時,出現一級站一號主變低壓閘刀溫度偏高現象。2012年5月3日檢查發現反光顯示型變色測溫貼片(型號為BCW-678)均已變色,顯示為黃綠紅,鑒于5月2日到5月3日兩臺機組滿發時間達到10小時以上,故可初步判斷閘刀發熱溫度高于80℃; 2012年6月5日天氣小雨,環境溫度23℃,濕度60%,閘刀額定負荷電流5000A,實際負荷是3400A,兩臺機組共運行16小時后,再次紅外測溫測得一號主變低壓閘刀A相溫度為70℃,B相溫度為72℃,C相溫度為73℃;2012年7月2日,天氣晴,環境溫度35℃,濕度50%,閘刀額定負荷電流5000A,實際負荷是3400A,兩臺機組共運行21小時后,測得一號主變低壓閘刀A相溫度為82℃,B相溫度為86℃,C相溫度為85℃。

2012年7月18日,對閘刀做紅外成像測溫試驗,參見上圖1

根據紅外成像測試圖像分析,一號主變低壓閘刀柜內整體溫度在55℃以上,閘刀過流銅排溫度基本在80℃到90℃之間,閘刀觸頭處溫度也在80℃左右,沒有明顯的過熱點。

3 原因分析

經過2012年4月閘刀試驗報告見表1、表2及紅外成像測溫報告結果分析,初步認為一號主變低壓閘刀溫度偏高是由于過流銅排在通過負荷電流時產生熱量,而熱量無法及時排散引起的;咨詢廠家意見也是由于閘刀柜里熱量散不去引起溫度偏高。

4 處理辦法

(1)在閘刀柜頂部擋板上開洞,安裝兩臺風機,風機頂端采用紗網隔離,以防止小動物等進去柜內,柜底端前、后擋板各開兩個百葉窗,百葉窗內安裝紗網,以此在柜內形成循環的通風系統。

(2)10.5KV開關室原為封閉環境,為達到較好的降溫效果,10.5KV開關室墻上安裝兩臺功率0.29KW風機。風機外側加裝活動百葉窗,當風機開啟時,因風力作用,百葉窗自動打開;當風機停止時,百葉窗自動關閉,形成密封洞口的效果。風機內側安裝可活動的紗網,不僅滿足方便風機電機維護的作用,又可以滿足雙重阻擋外部小動物等進入10.5KV開關室的作用。

(3)10.5KV開關室原為木門封閉結構,為滿足10.5KV開關室內通風效果,加裝一道不銹鋼紗網門。

(4)在夏天高溫天氣,機組處于大發電時,打開10.5KV開關室風機及一號主變低壓閘刀柜風機,保持10.5KV開關室大門敞開,僅關閉不銹鋼紗網門。

篇3

一、《曹沖稱象》寫了曹沖小時候動腦筋想出了稱大象的辦法的故事,表現了他關于觀察,愛動腦筋,能大膽表達想法的品質。

重點語句: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墻,腿像四根柱子。這句話用比喻的修辭,把大象的身子比作墻,把大象的腿比作四根柱子,寫出了大象的“又高又大”的外形特點。此句在課內閱讀中會設計為“畫出描寫大象外形的句子”或者“仿寫句子 ”仿寫句子時一定要寫成比喻句。曹操的兒子才七歲。(用“才”造句。注意“才”和“剛才”意思不一樣,造句時不能混淆。)他叫人照曹沖說的辦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用“果然”造句,體會“果然”的表達效果——表明了曹沖稱象的辦法可行,“果然”是指在意料之中。)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用“到底”造句)

二、《玲玲的畫》寫玲玲在爸爸的啟發下,將畫上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使壞成了好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重點語句:

1、水彩筆啪的一聲掉在了紙上,把畫弄臟了。(改為被字句——水彩筆啪的一聲掉在了紙上,畫被弄臟了。)“把”字句轉換成“被”字句,要弄清“施動者”和“被動者”,“被動者”要放在“被”字前面才行。

2、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反問句改為陳述句,也可設為“給句子換一種說法”——在這兒畫點什么,很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全文告訴我們的道理。以填空的形式出現或在試題中課閱讀中出現。)

三、《一封信》通過露西給爸爸寫兩封信的故事,第二封信體現了露西是一個關心爸爸的女孩。告訴我們家人之間應該互相理解,默默支持,而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也應該樂觀地面對生活。

篇4

究竟的同義詞及造句

一、【同義詞】

終究、到底

二、【詞語注音】

jiū jìng

三、【基本詞意】

原委,有深入研究的意思。佛教語表示至極,所指最高境界。

四、【英文翻譯】

outcome; what actually happened

五、【詳細解釋】

基本解釋

1、結果;原委

不管什么事,他總愛問個究竟。

究竟怎么了?

2、到底

他究竟想要去什么地方?

意思:為什么 到底 原委

引證詳解

窮盡。

①《史記·三王世家》:“夫賢主所作,固非淺聞者所能知,非博聞彊記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

②漢 馬融《廣成頌》:“上下究竟,山谷蕭條,原野嵺愀,上無飛鳥,下無走獸。”

③《魏書·儒林傳·劉獻之》:“獻之善《春秋》、《毛詩》,每講《左氏》,盡《隱公八年》便止,云義例已了,不復須解。由是弟子不能究竟其說。”

結束;完畢。

①《三國志·吳志·魯肅傳》:“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②南朝 陳 徐陵《雙林寺傅大士碑》:“洗浴究竟,扶坐著衣。”

結局;結果。

①元 李壽卿《度柳翠》第三折:“師父,我柳翠將來的究竟,可是如何?”

②清 黃宗羲《<明名臣言行錄>序》:“破城陷邑,智窮不能自免,則以亡鹵降人為究竟。”

③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此事余不知其究竟,后數行,乃畢公權撰成之。”

④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孔子的人生哲學正是以個人為本位,它的究竟是望人人成為俯仰無愧的圣賢。”

佛教語。猶言至極,即佛典里所指最高境界。

①《大智度論》卷七二:“究竟者,所謂諸法實相。”

②唐 王維《西方變畫贊》序:“究竟達于無生,因地從于有相。”

③明 李贄 《六度解》:“此六度也,總以解脫為究竟,然必須持戒、忍辱以入禪定,而后解脫可得。”

畢竟;到底。

①宋 蘇軾《觀妙堂記》:“欲求多分可以說者,如虛空花,究竟非實。”

②《古今小說·游酆都胡母迪吟詩》:“檜索筆署名,手顫不止,落墨污壞了奏牘。立刻教重換來,又復污壞,究竟寫不得一字。”

③清 李漁《奈何天·崖略》:“紅顏薄命有成律,不怕閨人生四翼。饒伊百計奈何天,究竟奈何天不得。”

④《雷雨》第二幕:“這些年我也學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⑤郭沫若《今昔集·再談中蘇文化之交流》:“他們的作品固然有永不可磨滅的價值,值得我們寶貴,但古代人的生活和現代人的生活究竟不同。”

⑥宋·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推求;追究。

①《高子遺書·會語四》:“人要於身心不自在處,究竟一箇著落,所謂困心衡慮也。”

②《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我兩個連忙就朝著那盞燈磕了頭,算領了父母之命。究竟起來,他的父親--我的公公,還在山陽縣縣監里,他的母親--我的婆婆,還在淮安城飯店里呢!”

深入研究;通曉。

①明 陶宗儀《輟耕錄·狷潔》:“﹝鄭所南先生﹞晚年究竟性命之學,以壽終。”

②清 黃宗羲 《<趙漁玉詩鈔>序》:“少年向予欲學詩古文者,每阻之曰:‘究竟時文,而后可從事於此也。’”

猶多少。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八:“老孫頭說著,把手里的貂皮遞給蕭隊長看:‘這有啥好?我看和狗皮貓皮差不究竟。’”

猶打算。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汝居此樓,作何究竟?”

六、【拓展延伸】

1、聽到喊聲,大家匆忙趕過去看個究竟。

2. 究竟參加哪個課外活動小組,我還得算計算計。

3、結果究竟怎么樣,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4. 究竟去不去,還得你自己拿主意。

5、曉紅養成了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究竟的習慣。

6、遠方傳來一個孩子的呼救聲,人們趕緊跑過去看個究竟。

7、孩子們天性好奇,什么事都想問個究竟。

8、不知道那束花究竟暗示著什么?

9、他究竟是你的兒子,你就原諒他吧。

10、她究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說話很有禮貌。

11、這件事關系到每個人的利益,大家都想知道個究竟。

12、事態究竟將怎樣發展,誰也難以預料。

13、門前圍滿了人,小勇也想去看個究竟。

14、我怎么也猜想不出究竟是誰在廚房里弄得叮叮當當地。

15、在這次運動會上,究竟誰是優勝者,人們都拭目以待。

16、雙方勢均力敵,究竟鹿死誰手,目前還很難估計。

篇5

用猶豫再三造句有。

晚上到底是先寫作業還是先打游戲呢,猶豫再三我還是選擇了先寫作業;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他始終是左顧右盼、猶豫再三,下不了決心;他進退兩度、猶豫再三,心里一直在想要不要把那封書信拿出來。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1、假若你有自信,有經驗,有實力,你就可以成功。

2、假若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我就會好好把握那次的機會。

3、假若人類沒有戰爭,世界就將變的多么美好啊!

4、假若你同意我的,就贊一個吧。

5、假若小寶寶想干一件對他來說艱難的事情,你就要鼓勵他堅持到底!

篇7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篇8

關鍵詞:蒙授高中;漢語;同義詞;語境教學法

在單純的漢語詞語教學過程中,詞匯教學被突出到不應有的地位。老師把主要精力用于詞匯教學,習慣于用詞匯教學來代替一切教學。學生也把詞匯學習當作學習語言的大敵,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練、背,以為學好了詞匯就學會了一門語言。結果是許多學生覺得自己會讀、會認許多漢字,但就是一張嘴卻不能流利地說出一個非常完整的句子。即使學生能造出通順的句子,也會存在意思相同的詞語混用的現象發生。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使老師和學生困擾的問題是:學生在學習新詞語造句時總是用原來學過的、該詞語的同義詞或近義詞進行造句。因為學生按蒙古語注釋理解該詞語的意思,在蒙古語理解的基礎上意思是對的,但句子造出來就會發現整個句子不符合漢語語法規范和邏輯要求。例如:用“涉足”這個詞語進行造句,漢語注釋是指進入某種環境或生活范圍,學生容易用“涉及、干涉”造句,因為這三個詞的蒙古語意思非常相同里都有“涉”字。在學到“究竟、到底”時,兩個詞的原義在蒙古語里沒有相同之處,但在漢語中這兩個詞語都作副詞,表示追問語氣時,用法是相同的。“你究竟是想買手提電腦還是臺式電腦?”與“你到底是想買手提電腦還是臺式電腦?”的用法是相同的。這種傳統的詞匯教法和學法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統治著漢語教學,這也是傳統漢語教學成效甚微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將詞語的學習放入課文、具體的語言情境中進行是非常必要的。

一、同義詞教學應在課文中進行

目前高中漢語詞語教學來看,首先詞語教學有一定的難度,這是因為我們把語音、漢字、語法等語言要素教學都貫穿在詞匯教學中,擴大了詞語教學的范圍。其次,詞語教學本身也比較復雜。一個詞含有音、形、義之間的聯系不相同。不同詞的搭配能力也不相同;同一個詞,意義不同時,搭配也不相同,這就增加了詞語學習的難度。第三,要有一定的詞匯量,學生至少要掌握3000以上的詞才有可能進行簡單的交際,這么多詞匯的學習、積累、記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高中的漢語詞語學習要在課文中進行,要通過課文中的句子來學習詞語,避免孤立地教詞語。詞匯知識包括定義知識和語境知識,“認識一個詞”是一個掌握詞匯定義知識和語境知識的連續過程。如果詞匯圖式只建立在一種知識基礎之上,那么學生的詞匯知識就會有嚴重缺陷,他們就很難在教學語境之外靈活運用這些詞匯。因此對學生進行詞匯教學時,應該注意既教給學生詞匯的定義知識,也交給語境知識。

在句子、段落中教詞語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學生要了解一個詞的宣言知識并不難,常常依靠生詞表的解釋就可以,但是要掌握一個詞的句法功能、與其他詞的搭配關系、褒貶色彩、語體等,就必須領先具體的語境。在句子中、在段落中教詞語,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定義知識,還可以學到語境知識,這樣,他們在教學語境之外運用生詞,就可以減少錯誤。特別是對反義詞、多義詞、虛詞的教學,更要在句子中進行。在語境中學習詞語,就是鼓勵學生利用語境猜測詞語的意義。學生可以利用詞外線索和詞內線索去猜測詞語的同似意義。

有效的運用詞匯的前提是牢固掌握詞匯意義以及詞與詞之間相互關系的知識。如果詞匯學習成為一種沒有目的的死記硬背的活動,那么它的效果就會很差。如果詞匯是圍繞一定的主題或中心呈現,學生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這種知識結構使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能夠更加有效的運用詞匯。

將詞匯教學貫穿到整個課文之中,即聯系文化在實際交際中學習,用聽說讀寫的方式,教會學生詞語的學習方法、思考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語言的方法,養成自學的習慣。

二、同義詞教學應在分析異同中進行

篇9

2、出處:清·張南莊《何典》第二回:“歸根結柢,把一場著水人命一盤摙歸去,還虧有錢使得鬼推磨。”

3、近義詞:歸根結蒂、歸根究柢、歸根就底。

4、造句:

(1)勞動生產率,歸根結底是保證新社會的制度勝利的最重要的東西。

(2)我個人認為,重要的是交朋友的能力,歸根結底,其實也就是欣賞別人優點的能力。

(3)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逢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4)一切都取決于觀點,野心,奢侈,貪婪,歸根結底都取決于觀點。

篇10

生吞活剝,漢語成語,拼音是shēng tūn huóbō,形容那時人類還過著野獸的生活;比喻對別人的經驗、理論、方法生硬地接受,機械地照搬。也指生拉硬扯。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成語生吞活剝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一、生吞活剝成語解析原指生硬搬用別人詩文的詞句。現比喻生硬的接受或機械的搬用經驗、理論等。唐·劉肅《大唐新語·譜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人為之諺云:‘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二、生吞活剝成語近義詞生搬硬套 [ shēng bān yìng tào ]

不顧實際情況機械地搬用別人的方法、經驗等。

囫圇吞棗 [ hú lún tūn zǎo ]

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經消化理解,籠統接受。

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說讀書只領會精神實質,不咬文嚼字。現多指只求懂得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茹毛飲血 [ rú máo yǐn xuè ]

指人類在學會用火以前,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的生活。《禮記·禮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

食古不化 [ shí gǔ bù huà ]

指學了古代的文化知識不善于理解和應用,跟吃了東西不能消化一樣。

三、生吞活剝成語造句1、在學習中要學會融會貫通,不要只是生吞活剝一些知識。

2、我們要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力的東西,決不能生吞活剝,食古不化。

3、學寫文章,固然可以仿名家寫作的手法,但可不能生吞活剝,否則就難有自己風格了。

4、這文章太難,我又沒時間好好研讀,只好生吞活剝先死記下來再說。

5、他發起脾氣真可怕,活像要把人生吞活剝一般。

6、目前許多學生學得很死,讀書不求甚解,生吞活剝,死記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7、牙仙,回家吧!在這里他們會把你生吞活剝的。

8、張老師告訴我們,學習上不要囫圇吞棗,生吞活剝別人的理論。

9、然而她也不是照貓畫虎,或生吞活剝,而是在前人的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10、這堆海鮮都是要生吃的,等一下大家就生吞活剝大啖一場。

11、靠死記硬背,生吞活剝是學不好文化課的。

12、我們決不可生吞活剝地搬用他人的經驗。

13、學習外國長處要考慮國情,生吞活剝地套用是不行的。

14、我哪懂什么叫資料庫處理系統?我是生吞活剝地硬學。

15、上作文課前,他去圖書館翻了翻書,便生吞活剝套用進去,因此,他的文章模仿痕跡很重。

16、這部電影的情節,根本就是把外國作品生吞活剝地抄襲過來。

17、這種生吞活剝式的學習方法,到底會有多少效果,值得大家考慮。

18、學知識貴在舉一反生吞活剝是沒有用的。

19、一句話,這些人生吞活剝自由的概念,卻毫不考慮其所帶來的責任。

20、蘇菲亞:要是有人犯錯,她簡直就要把他們生吞活剝了。

21、決不可生吞活剝地搬用外國的經驗。

22、那時候的人,吃東西都是生吞活剝的,因此經常鬧病。

23、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了。

24、對于古代和外國的文學作品,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生吞活剝地全部吸收。

25、望著還站立著楚恒,都恨不得將這個廢物生吞活剝了。

26、我去,嚇死我了,狗養娘的兔子,爺詛咒你今晚讓人生吞活剝了。

27、武大也是一臉咬牙切齒的模樣,恨不得將李楓給生吞活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