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下揚州上一句范文

時間:2023-03-15 13:55: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煙花三月下揚州上一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唯見長江天際流”的上一句是:孤帆遠影碧空盡。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前兩句旨在點題,引出了相互惜別的人物、地點、時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是從詩人的眼光和角度寫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順流而下,李白佇立樓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遠,船上的白帆逐漸消逝在藍天盡頭遙遠的水天相接處,最后只能看見長江仿佛是流向天邊。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5—0080—01

一、知詩人,解詩題

“知詩人”不僅要知道詩人的名字,還要了解詩人的性情,以及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創作背景,因為詩人的性情往往能顯示出其詩風,而“背景”常常是詩的“產床”。所以,有人說當你手握一卷新書最先做的不是看內容簡介,也不是看序言,而是了解作者。例如,李白性格奔放灑脫,不拘泥于塵俗,常貽情于山水,詩中流溢出豪邁、壯麗、雄奇的色調,內容大多贊美大好河山。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可窺之一斑。

詩題是詩的一個窗口。有的概括詩的事件,如《送孟浩然之廣陵》;有的點明所詠對象,如《草》;有的表達思想感情,如《靜夜思》等。詩題一般簡短精練,解題時可依靠書下的注釋,逐字逐句地分析全詩。如,《楓橋夜泊》,“楓橋”書下的注釋為: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楓橋鎮;“夜”指傍晚;“泊”是停靠的意思。因為泊與水有關,那么,停靠在水邊江岸的必定是船,所以題目可譯為:夜晚把船停靠在楓橋岸邊。教師在教學古詩時,在解釋好題目以后,還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從“窗口”處揭疑,引發問題。

二、學字詞,明詩意

要想了解古詩的意思,必須從字詞入手,解釋字詞意思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今非昔比。古今詞意有很大的出入,如“床前明月光”一句中的“床”是井欄桿的意思,并非今“床”。2.字序顛倒。作者為了使詩句韻律和諧,對仗工整,常顛倒字的順序,翻譯時應按現代文語法,正確排列字序。如,《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最后一句“唯見長江天際流”,意思是只看見長江水流向天的盡頭。為了和“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州”押韻而把“天際”提到“流”的前面。再如,《絕句》中的“兩個黃鸝鳴翠柳”應譯為:兩個黃鸝在翠柳中鳴叫。為了和“一行白鷺上青天”對仗,把“鳴”提在翠柳之前。3.補充省略部分。詩的語言高度濃縮,作者遣詞用句就十分惜墨,常省略一些枝節。教師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將詩句中省略的部分補充完整,從而正確地理解詩意。如,《望廬山瀑布》中的“疑是銀河落九天”,落的后面省去了介詞“自”,教師在教學時,應將省略的“自”譯為“從”補充到詩歌中。

教師在古詩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學習那些有特殊含義和特殊形式的千古名句。千古名句是詩歌的傳神流彩之筆,是作者智慧的精華與靈點,也是使詩歌生輝的妙筆所在。如,《草》中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中把草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的韌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其象征著一種永遠不會被摧滅的正義力量。“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等都是千古絕句,教師在講解這些句子時,不僅要讓學生明其理、悟其意,還要讓學生在現實中遇到與句子相吻合的情境時,能吟誦出這些千古名句來。

三、想詩意,表感情

篇3

揚州最著名的是茶館,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滿滿的。吃的花樣最多。坐定了沏上茶,便有賣零碎的來兜攬,手臂上挽著一個黯淡的柳條筐,筐子里擺滿了一些小蒲包,分放著瓜子花生炒鹽豆之類。又有炒白果的,在擔子上的鐵鍋爆著白果,一片鏟子的聲音。得先告訴他,才給你炒。炒得殼子爆了,露出黃亮的仁兒,鏟在鐵絲罩里送過來,又熱又香。還有賣五香牛肉的,讓他抓一些,攤在干荷葉上;叫茶房拿點好麻醬油來,拌上慢慢地吃,也可向賣零碎的買些白酒――揚州普通都喝白酒――喝著。這才叫茶房燙干絲。北平現在吃干絲,都是所謂煮干絲;那是很濃的,當菜很好,當點心卻未必合適。燙干絲先將一大塊方的白豆腐干飛快地切成薄片,再切為細絲,放在小碗里,用開水一澆,干絲便熟了;潷去了水,摶成圓錐似的,再倒上麻醬油,擱一撮蝦米和干筍絲在尖兒,就成。說時遲,那時快,剛瞧著在切豆腐干,一眨眼已端來了。燙干絲就是清的好,不妨礙你吃別的。接著該要小籠點心。北平淮揚館子出賣的湯包,誠哉是好,在揚州卻少見;那實在是淮陰的名產,揚州不該掠美。揚州的小籠點心,肉餡兒的,蟹肉餡兒的,筍肉餡兒的且不用說,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燒賣,還有干菜包子。菜選那最嫩的,剁成泥,加一點兒糖一點兒油,蒸得白生生的,熱騰騰的,到口輕松地化去,留下一絲兒余味。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點兒糖和油,燥濕恰到好處;細細地咬嚼,可以嚼出一點橄欖般的回味來。這么著每樣吃點兒也并不太多。

揚州是一座精致、優雅的城市,走馬觀花地逛,一目十行地讀,讀不出滋味來;需要慢慢走,細細品。干脆啊,就讓咱們跟隨朱先生,踱進“揚州茶館”,坐下來品味一番吧。

好咧,閑話少說。各位客官,里面請,雅座恭候著您呢。

第一道:品園林“清茶”

閱讀美文《訪瘦西湖》,完成后面的問題。

訪瘦西湖

張佐香

①瘦西湖是綰在揚州腰際的一條綠絲帶。

②踏入瘦西湖的南門,我便A入裊裊婷婷的柳樹中。柳是揚州的市樹。長堤煙柳是一頁序章。虹橋至徐園一段,沿堤遍植垂柳,皆是臨水的姿勢,通體透散著清新的調子,無數婉約的柳枝曼妙飄灑,作出種種造型,輕甩溫婉而蔥綠的水袖。碧水連天,柳因水漾,像潑墨,洇成純粹的寫意。

③行到柳盡頭,便是徐園。園內怪石突兀,亭臺樓閣,格局別致,花木扶疏。正廳前立著兩株輕搖綠扇、靜觀歷史風聚云散的古銀杏,樹冠如傘張開,綠葉叢中疏疏密密地點綴著粉綠的果實。園內四周植滿各色花卉。凌霄攀著古樹俏然zhàn( )放。皎白如雪的繡球,在枝頭抱成一團。

④離開徐園,環湖而行。目之所及,曲曲折折潺潺如綠綢緞向天際伸展的是瘦西湖的碧水,高高低低錯錯落落連名字都很好聽的是美麗的橋。有水總有橋。橋永遠是水最死心塌地的守護者。踏上如長虹臥波的虹橋,舉目遠眺,條條畫舫靜靜地駛過湖面,渲染出幾分古典情致。過一座橋就換了一道風景,再往前行便是名聞xiá( )ěr( )的五亭橋。五亭橋狀如五朵盛開在湖面的并蒂蓮,世稱蓮花橋;又因上置五亭,故名五亭橋。若逢月圓之夜,十五個蓮瓣形的橋洞各B一月,十五輪圓月倒懸水中,爭相輝映,更能見出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詩意。亭內石欄朱柱雕梁畫棟,檐角銅鈴輕灑樂音。

⑤二十四橋如一雙明眸,拭去歲月的風塵,閃亮亮地夾在唐詩宋詞中,靜靜地和我互望。“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二十四橋的明月不知溫柔了杜郎的多少相思?編織了多少揚州夢?我們只是走過此橋的匆匆過客,這座橋其實永遠只屬于一個人。

⑥一路行來,一路游目騁懷,一路灑下點點思緒。回眸處,湖面煙霞給花木亭閣罩上了朦朧的面紗,顯得縹緲、空靈、清淡、幽雅……瘦西湖像一杯醇香的酒,需要慢慢地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根據拼音書寫漢字。

① zhàn( )放

② 名聞xiá( )ěr( )

2. 給文中A、B兩處選填適當的詞語。(只填序號)

A.①走②落③鉆

B.①現②映③銜

3. 圖文互相對照,說說下圖所示的是文中描繪的虹橋、五亭橋、二十四橋中的哪一座,并請簡析理由。

4. 第④⑤兩自然段引用古詩詞,有什么作用?

5. 仿照第⑥段畫線的句子,再續寫兩句,以增添結尾的余韻。

【鏈接】

揚州園林素負盛名,《揚州畫舫錄》中有“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林勝,三者鼎峙,不分軒輊”之句。后來,歷經多次變亂,揚州園林有很多都荒廢了。但是,直到現在還保留著一些很有特色的、秀麗多姿的園林,如個園、何園等。有專家認為,揚州園林是北方皇家園林與南方私家園林之間的一種過渡、銜接,既具有北方皇家園林金碧輝煌、高大壯麗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園林中的建筑小品,自成一格。

第二道:嘗小巷“ 甜點”

揚州小巷

解飛飛

飄過一陣微雨,黛色的小巷里,軟軟的雨絲拍打著青青的磚瓦,粉色的月季花在柔柔的風里搖曳生姿,散發著陣陣清香。揚州的小巷,仗著有二千四百年歷史文化的沉淀,理所當然地成了一幅古典的水墨畫,粉墻烏瓦、蒼苔綠藤、淡煙輕籠、小路逶迤。在這只有十幾平方公里的老城區,居然有五百多條小巷,或長、或短、或大、或小,彎彎曲曲,首尾相連,內外相通。真是巷連巷,巷通巷,大巷里面套小巷。它們如同一本本書的扉頁,紅木窗格小巧,門面狹窄,卻是藏著掖著的。那扇門的后面,往往是一個精致的院落,一色的烏青樓閣,一段不同尋常的典故。有歷史味濃的益人巷、二郎廟、三義閣、四望亭,有惹人想像的狀元巷、黑婆婆巷、螺獅結頂巷,還有的單是念來就好聽的:粉妝巷、大描金巷、小描金巷、瓊花巷……

每年不曉得有多少外地游客,嘻嘻哈哈地游完瘦西湖、登過平山堂,唯獨到了這小巷口,便收斂起了沒心沒肺的模樣,謹慎了。聽來的人文典故擾得他們心癢癢的,是很想走進去看看,但是總覺得不好意思隨隨便便邁進去,仿佛打攪了什么似的。也難怪,這里不比北京的胡同,一大排的黃包車停著,一聲一聲地吆喝:“北京胡同游!”生怕你不知道似的。這里也不比上海的里弄,多少里弄搖身一變成了飯莊,那是裝飾著燈火鋪著雪白的臺布,等著你去懷舊的。這里是一個居家過日子的小世界,是都市里的世外桃源,是如入畫境又是人間煙火。不過是一步之遙,巷子口就是馬路,馬路上有公交汽車,坐上去,便是都市了。不過是咫尺天涯,對面商場里的促銷叫賣聲竟是可以傳過來的。但,就這一步,就這一尺,卻是可以分為“里面”和“外面”的。“外面”的音樂一潮一潮的,從90年代的港臺四大天王到如今的周杰倫、張靚穎,追星族已經瘋狂得不成樣子了;“里面”的音樂卻總是不變的。淡淡的黃昏沉淀下來,打扮一新、和小姐妹一同下館子的女人唱著《粉紅色的回憶》《往事只能回味》之類的歌,那賣鹽水鵝的老伯哼的是咿咿呀呀的揚劇,老式的流行歌曲和地方戲是小巷里的主流音樂。再說“外面”的服裝,如今是一味的小,一味的緊,個個穿得如同裹起的粽子似的,仿佛是中了服裝設計師省布料的陰謀,但似乎人人渾然不覺,甘為所謂的“時尚”勒得胳膊都彎不了。“里面”的女人不屑一顧,有一陣子,風行那種背后交叉系繩的衣服,她們議論:“好像人被綁起來似的,再低著頭,就更像了。”又有一陣子,冬日里最流行那種高跟黑絨面繡花靴子,又說:“分明是京劇里老生穿的。”于是,她們抱怨根本沒有衣服買,只好買來布,勤勤懇懇地請裁縫師傅做,式樣雖然不會畫,但用嘴巴說也管用,什么“燕子領”“青果領”“護士裙”“八片裙”,說得溜極了。量身腰的時候也是心里有數的,總要叮囑幾句:“記得縮水!”“腰身放一點,我還沒吃早飯呢。”裁縫師傅知道差一點都會被她們看出來,哪敢有絲毫的馬虎。再說那“外面”的馬路,排山倒海的汽車喇叭交響曲,嘈雜得讓人心煩,“里面”的小石板路上是自行車的銀鈴聲,細碎得動人。“外面”的天空是樹立著的一張張的廣告牌,顏色鮮麗,字句醒目。“里面”的天空是裁剪的一小匹布,或是淺藍底子綴白云,可以做小襖的;抑或深藍底子綴小星,可以做棉裙的。“外面”的晨曦,是安靜得有點懈怠的,而“里面”呢,卻是早起的人,買油條、打豆漿,騎著自行車一路過來,簍子里是叮叮當當作響的牛奶瓶。“外面”的夜晚,是燈火輝煌、觥籌交錯的;“里面”的夜晚呀,是豆蔻的小燈下,家里的男人沙沙地翻著報紙,女人說著貼己的閑話,時不時地拍打著笑罵幾句。

揚州的小巷如今成了一道風景、一幅畫,甚至一個謎,引起了無數的談論說頭。那有什么關系?縱然有好奇的闖了進來,一路走一路掩唇驚嘆。小巷里的人聽著這些,無所謂地笑笑,心里惦記的是爐上還燉著的銀耳蓮子湯,聊上幾句便趕緊回去了。屋檐上的貓倒是探出頭來偷偷地瞥了幾眼,不過瞥的是熟菜鋪里的熏燒魚。

【賞析】

作者寫揚州,不寫瘦西湖、平山堂,不寫個園、何園,而寫“小巷”,這是他在選材上的獨到之處。寫揚州小巷,重點不在渲染其悠久的歷史,不在描繪其曲折回環的結構布局,而在表現小巷里的生活氣息,用作者的話說,“這里是一個居家過日子的小世界,是都市里的世外桃源,是如入畫境又是人間煙火”。于是,作者將重點放在寫人、寫市井生活上,又反復運用對比,遠取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突出揚州小巷的平易與樸素;近取小巷的“里面”與“外面”,突出揚州小巷的鮮活與寧靜。作者可謂揚州小巷的知音,得其真味。

第三道:飲方言“美酒”

方言最能代表地域特色,展現地方風情。讀讀下面揚州方言版的評書話本《武松打虎》片段,猜猜其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走了五六家店面,只看見左邊有一家,三間簇嶄新的草房,檐下插了一根簇嶄新的青竹竿,青竹竿上掛了一方簇嶄新的藍布酒旗,藍布酒旗上貼了一方簇嶄新的梅紅紙,梅紅紙上寫了五個簇嶄新的大字“三碗不過岡”。再朝店里一望,只見簇嶄新的鍋灶、簇嶄新的案板、簇嶄新的桌凳、簇嶄新的柜臺、簇嶄新的人。旁的東西有新的,人哪里還有新的舊的?有。柜臺里頭坐了個小老板,二十多歲;柜臺外頭站了個跑堂的,十八九歲。俗語云:“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從小老板到跑堂的,都是些小伙,這也算得上一新了。武松站在店門外向里望望,小二站在店堂里頭,圍裙頭兒系得俏波波的,面帶笑容,也望著武松。

(《水滸》原文對照: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梢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

【小資料】

揚州方言屬于北方方言,全國各地的人基本上都聽得懂。但下面三個常見于書面的揚州方言詞句,你不了解一番還真不一定懂。

八怪

“八怪”最初在揚州話里并不是指八個人,而是對不遵守“八戒”的人的稱呼。后來慢慢演變成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不合規范,便稱這個人或這種行為為“八怪”。

乖乖隆地冬

這是金庸筆下的韋小寶(《鹿鼎記》的主人公)的口頭禪。“乖乖隆地冬”相當于“媽呀”,用時髦一點的話講就是“My God”,是并無實際含義、表示驚嘆的感嘆語。

現在多晚子啦

“現在多晚子啦”是句典型的揚州話,意思是現在幾點啦,現在什么時間啦。

第四道:咂詩文“咖啡”

揚州是一座浸潤在古典詩詞里的城市,自古至今,歌詠揚州的詩詞文賦數不勝數。請仿照下面的示例,結合自己對詩句的理解,為下面膾炙人口的詩文名句各寫一句點評。

示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點評:這句詩最為膾炙人口,也最廣為人知,簡直成了代表揚州秀麗風景的一枚經典徽章。

1.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2. 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張祜《縱游淮南》

3.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徐凝《憶揚州》

4. 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

――王建《夜看揚州市》

5.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姜夔《揚州慢》

參考答案

第一道:品園林“清茶”

1. 綻遐邇

2. A. ② B. ③

3. 是五亭橋。因為圖片中橋的形狀和文章第④段“五亭橋狀如五朵盛開在湖面的并蒂蓮,世稱蓮花橋;又因上置五亭,故名五亭橋”的描述相吻合。

4. 一是為瘦西湖上的橋增添了古典的詩意美;二是表明瘦西湖不僅美在自然景觀,而且美在人文意蘊。

5. 示例:瘦西湖如一首典雅的詩,需要輕輕地吟;瘦西湖是一壺碧螺春茶,需要悠悠地品。

第三道:飲方言“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