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露珠的句子范文

時間:2023-04-05 00:21: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描寫露珠的句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描寫露珠的句子

篇1

1、晶瑩的露珠是快樂的。你看!它們笑著,滾著,從一片葉子滾到另一片葉子上;你瞧!它們滾著,跳著,漸漸地變小;你聽!當植物們紛紛感謝露珠的時候,露珠們卻笑著說:“我奉獻,我快樂!”接著,用自己甘甜的乳汁,犧牲給植物們。

2、朝霞閃著耀眼的金光,花草葉瓣兒上的露珠兒,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一閃一閃地滾動著。

3、當夜幕籠罩的時候,它像慈母的乳汁哺育嬰兒一樣地滋潤著禾苗;每當黎明到來的時候,它又最早睜開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隱身于空氣中,夜晚無聲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風那樣挾風雷閃電以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樣對一切殘酷無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暫的一生,獻給人類,而對禾苗卻從來無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園丁,培育著祖國的花朵;多么像我們敬愛的老師,伏案在燈下夜以繼日地工作,把畢生的心血滴滴灑在孩子們的心田上。

4、夏,是一個多雨的季節,亦是一個多露珠的季節。但我每次觀看露珠總是那么的匆忙,總是那么的急迫,亦不曾欣賞露珠的滑落。然今天我是帶著好奇的心情來觀看露珠。不久,我望到了懸掛于葉尖的露珠。在那,我頓然發覺露珠里似乎擁有著另外一個世界,一個充滿綠的世界。即使我已知道那是現實的倒影,但我依舊躲避。因為我不想破壞如此美好的夢想。它和我相似,都有著幻想,都有著夢想。

5、一直喜歡在夏的初晨,用雙手撐著臉頰,靜靜地注視著那濃霧中的荷花上晶瑩剔透的露滴。此時的荷是那么的美,而那露珠是那么的純潔,那么剔透。它們滾圓于荷瓣上,似一個個嬌小的孩子在打著盹兒,若用手去輕碰那花瓣,他們就突然從夢中驚醒,睜開朦朧的大眼,晶瑩剔透,天真無邪。然后就打著滾,盡情地徜徉在荷寬大的懷里。它們是那么有靈性,那么惹人憐愛。像少女嬌羞的粉面上一滴淚,凄美得讓我無法用言語形容,又讓我悵然難以釋懷。

6、晨霧慢慢褪去,火紅的太陽撩開它的面紗。在萬道霞光中呈現出一個美妙嶄新的世界。看!那無邊的綠葉上,閃動著無數顆晶瑩的珍珠,一顆兩顆千顆……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滿了寶石,又像千百雙閃光的眼睛。啊!露珠!這就是極普通而又為人們所喜愛的露珠。

7、雨后的白蓮卻另有一種風采。蓮葉上水珠滾來滾去,閃閃熠熠,如斷線的珍珠。苞子上清水滴滴,乍開的白蓮,更出脫得晶瑩可愛,銀裝素裹,光明似月。

8、鉆石般的露珠,在茂盛的青草上到處顫動,閃爍出五彩繽紛的光點。看!那寬大的荷葉上,閃動著晶瑩的珍珠,一顆,兩顆,千顆,萬顆……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滿了寶石,又像千萬雙閃光的眼睛。

9、它,不被人注意,在無私地奉獻著,奉獻著,不想讓任何人注意,只是默默地奉獻。它,沒有繽紛的色彩,卻有晶瑩剔透的身軀。它的晶瑩,在太陽的照射下,變得閃閃發光。有時,會有人注意到它,想去摸一下,但它卻羞羞答答地落下去了,不留一點痕跡。它,生命雖短,但還在做著貢獻,生命的短暫,甚至只是幾分鐘幾秒鐘,便悄悄地落到地上,滋潤土地。有人說,嬌艷的鮮花最美麗,還有人說,純潔的百合最美麗。而我卻覺得,平凡的露珠最美麗!

10、懸掛的露珠終于從葉尖悄然滑落,形成了曼妙的弧線,亦流露出一個生命的定格。在敲擊地面的瞬間,夢亦支離破碎。我頓然心頭一陣疼痛,惶恐,迷惘。就如此,它的夢就在滄桑的歲月里,在生命的盡頭消亡。

11、看這些露珠們,一個一個亮晶的,圓滾滾的,有大的,也有小的,大到小姆指甲蓋,小到一個句號,一個一個都是那么的可愛。

12、露珠她并非平凡。她美麗得可以跟高貴的人見人愛的珍珠相比;她潔白得像自由的天鵝在空中無憂無慮地飛翔;她有時像一個有理想的靈魂。露珠是怎樣來的呢?她是天上的仙女們因沒有了自身的自由而感到痛苦,哭是她們訴苦中的一種。每當他們回想到自己的以前,眼淚便不由自主地流出來了。然而,就形成了現在既美麗又晶瑩透亮的露珠了。

13、露珠的生命很短暫。夜間水蒸氣的蒸發,形成了露珠。露珠是沐浴露,每天凌晨和清晨,露珠都在給植物們洗身軀,()因為她們知道:太陽一出來她們就會消失。在太陽出來那一刻,露珠不見了,但是植物變得綠光閃閃,好像翡翠。露珠好似我們的老師,夜間馬不停蹄的,默默地工作,清晨我們都在睡夢中,露珠還在工作,等你醒來,出了家門會感到一陣清香,你以為這是自然現象。但是,這不是,這是露珠一夜辛苦的工作換來的。

14、露珠的身體很小,生命也很短暫,但它卻是不平凡的。當夜幕籠罩的時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嬰兒一樣地滋潤著禾苗;每當黎明到來的時候,它又最早睜開它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隱身于空氣中,夜晚無聲地辛勤工作。它不想暴雨那樣挾風雷電以炫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樣對一切殘暴無情。它把短暫的一生獻給樹木。

15、露珠雖然沒有珍珠那樣高貴金錢那樣歡喜。但是,你只要細細地看她,欣賞她。這時,你就會覺得她(露珠)更高貴更讓人歡喜。但是,世界上總有人不愛想事或物的,更加不注意這渺小的露珠了。盡管如此,我還是希望大家想一想,社會為什么會有搶劫?有的甚至為了搶到了東西,竟然可以不顧他人的生命。這是誰造成的?是他們(金錢珍珠),他們是社會的罪魁禍首啊!

16、露珠的身體很小,生命也很短暫,但它卻是不平凡的。當夜幕籠罩的乳汁哺育嬰兒一樣的滋潤著禾苗;每當黎明到來的時候,它又最早掙開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隱身于空氣中,夜晚無聲的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樣炫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樣對一切殘酷無情。它給樹木莊稼……而對他們卻無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園丁,培育祖國花朵的敬愛的老師,伏在桌邊燈下夜以繼日的工作,把全部心血灑在我們的心田。

17、早晨,聚在那鮮綠的葉子上的一顆顆小露珠,晶瑩透亮,像一顆顆璀璨的小珍珠撒在那翠綠的葉子上,葉片輕輕搖動了一下。幾顆小露珠就調皮地躲進了草叢,再也尋不著它了。

18、夏日的清晨,我來到野外散步。在萬道霞光中,一個美妙的。嶄新的的世界便呈現在我眼前。看!那無邊的草地上,閃動著晶瑩的露珠,一顆。兩顆。十顆…啊!像夜空中璀璨的點點繁星,像碧波上撒滿了寶石,又像千百萬閃爍的眼睛。啊!露珠!這就是極普通而又為人們所喜愛的露珠。

19、天快亮了,露珠靜靜地躺在葉片上,它環視著四周,不久前,它剛剛離開母親的懷抱,帶著新奇與不舍,降生在這個向往已久的世界上。菜園里住著許多居民。離它最近的是紫油油的茄子,再過來是辣椒。露珠躺著的小白菜生長在茄子腳下,聽說是那個年過半旬的老奶奶不小心將小白菜籽漏了一顆在這,于是它就在這扎根了。

20、太陽剛剛揭開層層的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愛地注視著這熟睡了一夜的大地。清涼的晨風中,小露珠仰起了圓圓的腦袋,向太陽微微地點頭。太陽那絢麗多彩的光映照在小露珠上,露珠上便呈現出一顆顆金燦燦的太陽。在溫柔的晨風的吹拂下,它便在寬大的葉片上高興地打滾起來。

21、露珠從樹葉上滑下,從花瓣上滾下,跳進了寧靜的小水潭中,激起了一圈圈波紋。不久又平靜下來,可小露珠卻躲在小潭深處,再也找不著了。

22、露珠身體很小,生命很短暫,但他卻不平凡,但夜幕籠罩的時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乳嬰兒一樣滋潤禾苗,每當黎明,它盼著睜開那不知疲倦的眼睛,隱身于天空的空氣中;夜晚,無聲無息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風那樣扶著閃電,炫耀自己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樣對一切冷酷無情。

23、我還發現了一顆晶瑩而透明的露珠,在一片小荷葉上,閃閃發光。妹妹瞇著眼睛說:“姐姐,那露珠真像一顆顆白色的園糖一定是甜絲絲的。”弟弟搖了搖頭,說:“不對,我看像一粒粒小玻璃球,可好玩了!”他們倆各說各的,誰都不讓誰。我說:“露珠是萬物的母親,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嬰兒一樣地滋潤著萬物。”

篇2

語文學習的評價方法很多,最客觀有效的評價方法是測試。這種評價方法對試卷的要求非常高,試題質量直接影響著評價效度和信度。所以多做試卷,積累經驗。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梳理歸納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試題一、讀一讀,在正確的音節上畫√。

晶(jīnɡ jīn) 尖(jiān jān ) 粒(lì lí) 說(shuō shōu) 也(yě iě) 園(yuán yǘán)

二、分一分,合一合。

Jūn ( )( ) j-i-ao( ) shui ( )( ) x-ǚ-e ( ) jiang ( )( )( ) h-uo ()

三、看拼音,連一連。

bái cài

力氣

lì qi

母親

mǔ qīn

他們

tā men

白菜

四、寫出意思相反的詞。

來( ) 左( ) 前( ) 西( ) 新( ) 分( )

五、根據偏旁先寫字再組詞。

亻(

)(

)

シ(

)(

)

六、選詞填空。

(1)小紅( )小就怕( )子。

(2)大( )頭的( )面有一頭小馬。

(3)村里有一( )井,井的旁邊有一( )羊在吃草。

七、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1)爸爸去———————————。

(2)小鳥————————————。

(3)——————喜歡吃—————。

(4)————————————真美麗。

八、閱讀。

1.猜

一猜 。

身穿綠衣裳 ,肚里紅瓤瓤 ,結的黑籽籽,入口涼又甜。

謎底是(

)

2、讀兒歌,完成后面習題。

秋天的歌

秋天的歌是豐收的歌。

稻谷沉甸甸,葡萄一串串

蘋果紅通通,梨子黃澄澄。

(1)這首兒歌描寫的是_____的景象。

(2)兒歌中分別寫了___,__,__水果。

(3)我知道秋天是_________的歌。

(4)照樣子,寫一寫。

一串串 _________。

九、寫話

春節快到了,你一定有很多祝福的話想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吧!把想說的話寫出來吧!注意把句子寫通順,不會的字可以寫上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一年級語文試題一、我會選,給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6分)

xiāng()

bàn()

chēng()

xiān()

bang()

chèng()

cháng()

cì()

guài()

chán()

chì()

guàn()

二、拼一拼,寫一寫,我能把字寫好看。(9分)

māma

yìqǐ

chūnyǔ

quánjiā

kànjiàn

shuōhuà

gānjìng

nǐmen

kāixīn

三、比一比,再組詞。(4分)

有()聲()話()跳()

友()生()活()桃()

四、寫出帶有下面部首的漢字。(6分)

五、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4分)

百()奇()

()暖()開

()清()秀

()語()香

六、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6分)

晚—()假—()丑—()

長—()是—()哭—()

七、我會找朋友。(6分)

八、選詞填空。(4分)

呀、吧、呢、嗎

1、這是怎么回事()?

2、我們一起玩()﹗

3、你奶奶在家么()?

4、這里的風景真美()!

九、照樣子,寫詞語。(3分)

游來游去

()來()去

()來()去

()來()去

十、連一連。(10分)

美麗的

眼淚

長長的

楊樹

有趣的

天氣

高高的

小路

悶熱的

夏夜

綠綠的

陽光

閃亮的

星星

溫暖的

草坪

傷心的

問題

精彩的

球賽

十一、連詞成句。(8分)

1、很美很美的小魚兒一朵朵捧起水花

2、操場在小朋友做游戲上

3、是一片這里松樹林茂密的

4、公園里鮮花開滿了

十二、填空。(8分)

1、小荷才露(),早有蜻蜓()。

2、花對(),桃對(),和()對細雨,山清對(),鳥語對(),萬紫對()

十三、照樣子,寫句子。(5分)

例:我仿佛聽見鳥兒的歡唱。

1、()仿佛()。

例:花蝴蝶一邊唱歌一邊跳舞。

2、()一邊()一邊()。

十四、讀短文,做練習。(10分)

桃花

桃枝上,探出了一個個粉紅的小腦袋。

這些小姑娘像剛睡醒一樣,睜開眼睛,望著這新奇的世界,看!她們慢慢地張開小嘴,美啊,笑啊,笑出一個美麗的春天。

1、這個短文有()個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有()句話。(2分)

2、根據短文,填上合適的詞語。

(4分)

()的桃花

()的世界

()的小姑娘

()的春天

3、短文中的“小姑娘”是指()。

(2分)

4、你能把描寫桃花顏色的詞語用“—”畫出來么?(2分)

小學語文一年級試題一、拼一拼,連一連。(6分)

lǐnɡ dǎo

yīnɡ xiónɡ

jiāo ào

zūn zhòng

huānɡ zhānɡ

zhù hè

驕傲

尊重

慌張

領導

英雄

祝賀

二、看拼音,規范地寫詞語。(10分)

shuō huà

nǎi nai

yuǎn fānɡ

nián jí

shí jiān

xiǎng niàn

zhào liànɡ

bāng mánɡ

kuài lè

jiānɡ hú

三、照樣子,再組詞。(6分)

1、換一換

例如: 跳——(桃)(桃子)

地——( ) ( )

很——( )( )

2、加一加

例如: 木+(幾)=(機)( 飛機 )

亥+( )=( )( )

攵+( )=( )( )

3、變一變

例如: 常-(吊)+(云)=(嘗)( 品嘗 )

孩-( )+( )=該( )

秋-( )+火=伙( )

四、比一比,再組詞。(10分)

趕( ) 明( ) 凈( ) 同( ) 園( )

起( ) 朋( ) 涼( ) 童( ) 原( )

五、我會填上適當的詞語。(14分)

1、火紅的(

)

透明的( )

親切的( )

( )地跑

( )地寫

輕輕地( )

2、陣

座 頭 雙 個 篇 件 只

一( )涼風

一( )烏鴉

一( )辦法

一( )花園

一( )課文

一( )大象

一( )衣服

一( )鞋子

六、在( )填上我們學過的一對反義詞,使句子意思通順。(8分)

例:找一找 姐姐長得高,弟弟長得矮。(高——矮)

1、紅紅得了100分,高興得直笑,小剛沒考好,急得直哭。

( —— )

2、小華跑得快,我跑得慢。

( —— )

例:填一填 我們做事要分辨(是 )(非 )。

1、這根繩子(

),那根繩子( )。

2、對待客人不能(

),應該( )。

七、我會按課文內容填空。(5分)

1、只有(

)( )種,才有( )不( )的菜。

2、烏鴉(

)( )旁邊有( )( )小石子,想出( )( )來了。

八、選字填空,再把句子讀一讀。(8分)

嗎 呢 啦 啊

1、你知道天要下雨了(

)?

2、大自然的語言多奇妙(

)!

3、浪花為什么又要跑回家(

)?

4、這本新書可好看(

)!

為 辦 生 升

5、我想出一個好(

)法。 |

6、太陽從東方(

)起來了。

7、你(

)什么哭了? |

8、我是一年級的小學(

)。

九、我會默寫古詩(任意寫一首本學期學過的古詩)。(8分)

十、照樣子,把下面句子補充完整。(9分)

例:鄧爺爺把小樹扶正。

小樹 被 鄧爺爺扶正。

1、王二小把敵人帶進埋伏圈。

被 。

2、花瓶被小明打破了。

把 。

3、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

那么 ,那么 。

十一、快樂閱讀。(8分)

一池碧綠的荷葉一個挨一個地擠在一起,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擺。荷葉上擺動著一顆顆晶瑩閃亮的露珠。一朵朵鮮艷的荷花從大圓盤似的荷葉中冒出來,有的還含羞似的包著花朵,有的則綻開粉色的花瓣,露出了黃色得花心兒,正散發著誘人的清香。

1、在(

)里填上合適的詞。

( )的荷葉

( )的露珠

( )的荷花

( )的花瓣

2、用“

”畫出描寫荷葉的句子。

3、用“_”畫出描寫荷花的句子。

十二、寫話。(6分)

篇3

一、精選內容,教學設計準確而本位

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曾說過: “課前,老師得先和文本對話,即鉆研好教材。只有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學生交流。”可見,研讀教材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教材的解讀一定程度上帶有個性色彩,不是所有的教師對文本的解讀都是正確的,不是所有解讀的內容都適合展開教學,也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所執教的學生。因此,要有精彩的教學設計,就要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審核,使教學內容具備以下兩個特性。

1.準確性

俗話說:“師父領進行門,修行靠自身。”教師對學生的引領不是反復的叨念以及無質量的重復,而是精準有價值的指導。如果教師在課堂中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錯誤的,還對此通過教學設計的精細化來強調、夸大,后果是不堪設想的。筆者在第一次解讀《小露珠》時,關注了文中描寫小露珠變化的時間的語句,按照時間的順序,很自然地在板書的括號中寫下了“烈日當空”四個字。理想是美好的――學生可以通過查生活的無字詞典來理解詞語;現實是骨干的――在大自然中小露珠消失的時間大概是在上午的9點左右,此時太陽還沒有達到毒辣的程度。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烈日”是指正午時分的太陽。乍看無礙,但是教學設計是一個嚴謹的過程,方向錯了,停下就是進步。在第二次設計時,筆者把“烈日當空”改為更恰當的“紅日當空”。

2.本體性

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的性質就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這是語文課堂的聚焦點,是語文課堂的本體性內容,體現了語文課程區別于其他課程的獨特價值。例如,在感悟小露珠與植物的關系時,出現如下兩次教學設計:

【第一次】

1.朗讀第六小節。

2思考植物為什么也喜歡小露珠?學生暢談。

3.教師總結點評:小露珠幫助了大家,大家表示感謝,所以她感到很快樂。這叫――樂于助人;這叫――無私奉獻。

【第二次】

1.指名朗讀第六小節,思考植物為什么也喜歡小露珠,學生暢談。

2.相機點出“裝點”并聯系實際生活理解“裝點”的意思。相機理解“俊俏的小姑娘”和“美麗的珠寶”分別指的是什么。

3.過渡:我們一起去大自然看一看吧!(出示大自然露珠點綴植物的圖片)你能選擇其中一幅,試著用上優美的詞句,或者打比方的方法來說說你所看到的景象嗎?

比較兩次教學設計的內容,同一個問題卻引向了兩個不同的方向,正是教學內容選擇的不同。第一次選擇的教學內容僅限于價值觀的樹立、純思想的感悟,是思品課還是語文課?一目了然。這樣的教學內容即使進行精巧的設計也是形式大于意義。所以,著眼于語言文字的品味與實踐的教學內容才是“語文”,才是教學設計的核心與指向。

二、明確目標,教學設計有向而有力

教學設計如果沒有目標,就會信馬由韁。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準確的教學目標。

1.從整體出發,強調細化

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從整體出發,表述要具體化、細化,努力使目標層次分明,便于操作。在《小露珠》一課中,筆者在課時總目標中這樣設計:通過情境朗讀、對比體悟、想象說話、互動表達等方式,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對文中語句反復地朗讀咀嚼,在交流互動中逐漸形成新的認知――準確形象的比喻、小小的語氣詞、優美的詞句可以表達豐富的情感。針對具體的“比喻”的教學環節,筆者還制定了板塊目標:把文中三個句式工整的比喻句作為整體進行教學,把這組比喻句的教學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認識喻體事物,了解比喻的豐富性;二是理解事物本質特點,聚焦比喻的準確性;三是感悟夸獎背后的喜愛,探究比喻的情感性。“磨刀不誤砍柴工”。課時目標和板塊目標相結合的制定方式,讓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能尋找到。比喻這一教學重點就分解成了三個小的教學目標,三個目標呈層層遞進的關系,教學難點通過三個教學環節逐個突破。

2.化零為整,形成核心目標

新課程標準提到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教學目標。這三個維度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目標的整合性影響著教學設計的整體性。在《小露珠》的課時目標中,知識與能力一項的目標,我修改了三次:第一次是“鞏固小露珠的變化過程”;第二次是“鞏固小露珠的變化過程,理解并靈活運用 ‘越來越…’的句式”;第三次改成“用串聯關鍵詞的方法簡潔地闡述小露珠的變化過程,理解并靈活運用 ‘越來越…’的句式”。這項目標的三次變化是教學內容的三次整合,教學設計也隨之不斷豐富。圍繞最后一次教學目標,此版塊的教學設計如下:

1.課件出示兩組詞語,分別讓學生開火車讀。

2.讀完這些詞,談談有什么發現。(在學生交流中相機點出“越來越…”表示著變化。文章按時間順序寫了小露珠的變化)

3.用上這些詞說說小露珠的變化過程。(根據學生表達的情況,相機指導如何說得簡潔、流暢;教師示范在評價語言中用上“越來越…”)

4.教師總結: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對小露珠也越來越了解了。

在此目標下的教學設計整合了文中的科普知識,學生對“越來越…”的理解、運用以及概括與表達等能力都得到提升。此類目標往往能以少勝多,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三、巧架結構,教學設計靈動而多元

李政濤教授在《教育常識》中說:“萬物皆有結構,教育之事也有自己的結構,尋教學之道,須從教學結構入手。”教學設計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一定也有自身的結構。探究、優化結構是實現教學設計生長的關鍵。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兩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主體。因此,教學設計不僅要有教師教的結構,還要有學生學的結構。

對于教師而言,教學是把自己解讀的知識架構,通過教學手段轉化為學生內心的結構。其中的“教學手段”的結構化正是教的結構。在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手段要豐富多樣,需要在課前進行反復的推敲。如,在教學《小露珠》的比喻句板塊中,筆者教的結構可以概括為:朗讀片段,明確比喻――看圖辨析,認識喻體――生活解詞,深入喻體――賞讀句子,體會情感。這樣結構化的設計最終變成了結構化的教學,使得一個教學片段把認識鉆石、珍珠、水晶三個事物,理解“閃亮”“圓潤”“透明”三個詞語以及工整的句式、表達的喜愛之情等教學任務串聯了起來。

經常有教師抱怨:在課上我講了很多遍,而且講得那么清楚和生動,為什么學生還是不會呢?其實這正是在教學設計的環節中缺少了學生學過程的設計。相互作用的聯系在過程的整體功能中起著決定的作用,只有在學生和教師的積極作用中才會產生出效果。在教學設計中,只有展開學習過程,保證學生的積極活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的價值。所以,在設計《小露珠》2-5小節的教學過程中,本來我這樣設計:

1.用“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小動物們是喜歡小露珠的”這一主問題串聯出知識點的教學。

2.在學生相互交流時相機教學比喻句、語氣詞,理解它們作用和意義。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4.師生情境表演互動。在互動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拓展小動物的種類,“小蜻蜓”“七星瓢蟲”等;為學生作好比喻句的示范,如:“早哇,像舞蹈家那么輕盈的小蝴蝶。”

在設計最后一點時,我反復思:前面已經有了有感情朗讀了,還有必要再進行情境表演、對話嗎?這樣會不會顯得拖沓?最后還是留下了這個環節。現在,再次推敲這個設計,第四步是一定要留住的。前面三步的主體都是教師,側重的是教。朗讀雖然為學生深化理解服務,但是語言僅僅在理解的層面是不夠的。最后一步的設計激活了學生對語言的運用。學生在對話過程中離開書本,將靜態的文字轉換成靈動的表達,加上相應的動作、表情,讓文字的情感通過活動表演外露出來。學生學的過程在這個教學設計中完全地展開,并且教師的兩次拓展不僅起到了總結本教學環節的作用,同時也為學生的思維拓展、情境拓展奠定基礎,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只有展開的、多元的教學設計,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成長。

四、關注發展,教學設計開放而深入

《現代教學設計論》中將教學過程區分為以下要素: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組織形式,師生互動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學結果、評價等。其中,教學結果及評價也納入教學設計中,使得教學設計更具有發展性。在學生群體中,對學生個體而言,是一般發展和特殊發展的統一;對學生群體而言,是共同發展和差別發展的統一。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千方百計地加強學生獨立的、開放的學習活動的設計,使他們成為積極的學習主體。

于是,筆者在《小露珠》的教學設計中,圍繞“比喻”這一教學重點,除了對2-5小節重點精講外,在第六小節設計了看圖想象說話環節,并對學生提出“選擇一幅小露珠裝點大自然的畫面,試著用上文中優美的詞句,或者其他打比方的句子來說說你所看到的景象”的要求。在最后的小練筆環節,我這樣設計:其實小露珠也很舍不得大家,它和大伙兒一一告別,它會和大家說些什么呢?請你選擇其中一句,發揮想象寫一寫,試著用上比喻的方法。

小露珠對小蝴蝶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露珠對蒲公英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露珠對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兩個教學設計都是對第五小節比喻教學的呼應,同時兩項設計又有區別。后者的設計在許多維度比前者更開放。比喻主體從文中的小露珠,拓展成為大自然的事物,開放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對比喻句的運用要求從口頭向書寫轉化,開放學生書面語的使用平臺;情境由文中的贊美表達喜愛變化成告別表達不舍,開放了學生比喻句使用的環境。從現學現用向活學活用的開放,滿足不同層級能力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需求,將一般性融入特殊性,共同性體現差異性。在這樣開放的維度中,個體和群體都將發現自我存在的價值,把握獲取成功的尺度,找到不斷激勵自己前進的生長點。

篇4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精選的課文,語言優美且規范,是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的典范。教師要緊緊依靠這些范文,把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語言表達的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指導學生隨課文練筆,幫助學生逐漸提高習作能力。

一、仿寫遷移,架設積累與運用的橋梁

小學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特別愛模仿,學習寫作時一般遵循由模仿、遷移再到自我創造的過程。因此,仿寫是小學生學習寫作的重要途徑,是溝通閱讀與積累的橋梁。借助范文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遷移,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小露珠》一課中,三個小動物分別向小露珠問好,贊美了小露珠的美麗,文中用了三個相同的句式,語言非常優美。我在指導學生熟讀這三句話的基礎上,適時地要求學生另外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模仿文中的句子“‘早哇,像( )一樣的小露珠。’( )對小露珠說”,向小露珠打招呼。有教材為依托,有朗讀為基礎,學生們都寫得非常生動,可以說已內化積累了此句式。

對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段的訓練一直是重點。讓學生模仿教材中典型的構段方式,是有效進行段的訓練的途徑。如學習《東方之珠》第四自然段(描寫香港美麗的夜景)時,讓學生也采用“總―分”的結構,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一到節假日,大街上可真熱鬧啊!”為中心句寫一段話。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掌握,使遷移得以成功。

二、品味揣摩,步入語言與精神的殿堂

閱讀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傾吐。在作文中如何謀篇布局、確切表達,需要學生在閱讀中習得一定的方法。而閱讀文本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在與語言文字對話的過程中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去感悟的。因此,教師要在文本的關鍵語句處讓學生品味揣摩,培養語感,動筆體悟,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對文本新意義的發現與構建。

在教學《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理解普羅米修斯“忍受折磨”的境遇時,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寫話訓練: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普羅米修斯忍受了怎樣的折磨?面對折磨,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選擇其中一幅場景,將你對這幅場景的感受寫下來。

烈日炎炎,_______;

冰天雪地里,_______;

疾風驟雨中,_______;

鷲鷹啄食時,_______。

普羅米修斯盜火是需要堅強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才能完成的,通過這樣的練筆,學生從內心深處對這個偉大人物肅然起敬,對文本的理解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三、留白填補,譜寫詮釋與延伸的篇章

我國古代詩人寫作時很講究含蓄和意境的創設,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其實就是文本的意義空白。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在這些地方引導學生填補空白,對文本進行有效的詮釋,使文本所塑造的形象更立體地展現在學生的心里,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我們所期待的最優化的閱讀效果。

在教學《第八次》時,我在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留白處”設計了兩次練筆。

第一次練筆,我緊扣“唉聲嘆氣”,讓學生進行演示,明白“唉聲嘆氣”是指人因心里痛苦而不斷地嘆氣。繼而,讓學生聯系上文讀懂“唉聲嘆氣”的原因是七戰七敗。最后,讓學生想象寫話:

他躲在磨坊里不斷地唉聲嘆氣,此時此刻,他在想: 。

第二次練筆,我緊扣“布魯斯動員人們和軍隊起來抵抗”,啟發學生:假如你就是布魯斯王子,現在要動員你的軍隊和人民起來與你一起抵抗外國侵略者,你會怎樣動員他們?要知道,他們與你一樣經歷了七次失敗,幾乎失去了信心。你該怎樣說服他們,激勵他們?請你拿起筆,寫一份簡短有力的動員書。

學生們充滿激情的語言,表明他們已經完全進入了布魯斯的內心世界,在傾吐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領會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時,這次寫話訓練掀起了課堂的,讓師生的心靈為之震撼。

四、續寫拓展,插上想象與創新的翅膀

文章的結尾部分,作者通常寫得比較含蓄,每位讀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自己的認知情感進行延伸,打造感動自身的藝術魅力。因此,我們可以抓住文本的結尾,拓展練筆,給學生營造一個想象和創新的空間,讓學生放飛思緒,加深體驗,升華情感。如學習了《一路花香》后,我讓學生續寫:“聽了挑水工的話,那只破水罐心里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在與文本的親密接觸中,學生們既鍛煉了自己的寫作能力,又進行了一次思想教育,深刻地認識到世上每樣東西、每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既不能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這次訓練可謂一舉兩得。

篇5

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這霞光染成了紅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壯觀。因為它是活動的,每當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時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閃爍著,滾動著,涌了過來。

天空的霞光漸漸地淡下去了,深紅的顏色變成了緋紅,緋紅又變為淺紅。最后,當這一切紅光都消失了的時候,那突然顯得高而遠的天空,呈現出一片肅穆。最早出現的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個廣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個在那里放射著令人矚目的光輝,活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夜色加濃,蒼穹中的“明燈”越來越多了,城市各處的燈火也相繼亮了起來,尤其是圍繞在海港周圍山坡上的那一片燈光,倒映在烏藍的海面上,隨著波浪,晃動著,閃動著,像一串流動著的珍珠,煞是好看。

在這優美的夜色中,我漫步在濕潤的沙灘上。海水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發出溫柔的“刷刷”聲。晚來的海風清新而涼爽。我的心里有著說不出的興奮和愉快。 (有刪改)

練習題:

1.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 )的夏夜 ( )的晚霞 ( )的光輝

( )的海面 ( )的珍珠 ( )的夜色

2.短文第二、三自然段主要描寫的是什么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晚霞的顏色變化是從( )到( )到( )到

一切紅光消失。

4.“夜色加濃,蒼穹中的‘明燈’越來越多了。”“明燈”指的是( )。

A.晚霞 B.星星 C.照明的燈

5.將文中描寫“我”的心情的句子用直線畫出來。

6.下面的句子是動態描寫還是靜態描寫?動態描寫的在括號里畫,靜態描寫的畫。

(1)這是一個迷人的海濱的夏夜。( )

(2)最早出現的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 )

(3)海水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 )

參考答案:

《滄海日出(節選)》

1.lán liáo yín kuò rǎn hú

2.壯麗 寥寥 耀眼 紅彤彤

3.擬人句:到后來,就已經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

比喻句:在那太陽剛剛躍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別強烈,仿佛是無數個火紅的太陽,鋪成了一條又寬又亮又紅的海上大路,從太陽底下,一直伸展到鷹角亭下的海邊。

4.粉紅、橘紅、鮮紅等。

《朝霞和日出》

1.魚肚白淡紅深紅金黃

2.顏色和形狀。

3.是抓住樹木、花草、山、水和露珠進行描寫的。

4.打對號的:(2)(4)

篇6

róng yì shuì jiào dí rén gǎung chǎng

shè jī jué ding yán shì yīn wèi

二、 組詞。(8分)

像( )支( )搖( )坐( )

象(  )枝( )遙( )座( )

三、 選字填空。(9分)

撓澆燒 ()水 ()火 ()癢

鋒蜂峰 ()利 蜜() 山()

永詠泳 歌() 游() ()遠

四、 變字小魔術(加上不同的偏旁,變出更多的字來)。(9分)

倉()()()馬()()()青()(   )()

五、 好朋友,手拉手(連線)(5分)

美麗的雨絲兒

溫暖的露珠

嫩綠的蝴蝶

晶瑩的春風

細細的筍芽兒

六、 詞語接力填空(8分)

例:朝陽 陽光 光線 線團 團結

⒈將來 ( ) ( ) ( ) ( )

⒉科學 ( ) ( ) ( ) ( )

七、 我會默寫古詩。(7分)

() 眼 無聲 () 細 流,()() 陰() 愛 晴 柔。

()()才露()()角,()()蜻蜓()()()。

八、 按要求寫句子。

⒈把下面句子補充完整。(8分)

⑴的小白兔 捉迷藏。⑵ 小猴子 蕩秋千。

⑶同學們地玩耍。⑷ 的老師地注視著同學們。

⒉把下面的詞語組成通順的句子。(4分)

⑴人們 會有 感覺 的 一種 美妙

⑵不 的 可能 爬 根本 想 上去 要 你

九、 把下面的句子換個說法。(6分)

例:老師把同學們分成三各小組。 同學們被老師分成三個小組。

⒈東東把文具盒放進書包里。

⒉大風把小樹苗吹倒了。

⒊方老師把丁小紅叫到辦公室去了。

十、句子排隊(填寫序號)(4分)

小剛連忙放下手里的書包,跑出屋子。

他把掛在院子里竹竿上的一件件衣服收回屋去。

有一天,小剛坐在窗前看書,突然下起了大雨。

媽媽回家一看,高興地笑了。

十一、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0分)

沙漠里的駝鳥的第一件寶貝是兩條長腿。這雙長腿一小時能跑幾十里,而且不怕沙

子燙。有了這雙腿,找東西吃就不成問題了。它的第二件寶貝是一個長脖子。它有了長

脖子,就能望遠方,就能捉正在飛行的昆蟲,正在跑著的小獸。它的第三件寶貝是兩扇

翅膀,它張開兩扇翅膀,好象船兒張開兩片帆,使鴕鳥跑的更快了。

⒈鴕鳥身上有三件寶貝,它們是( )、()、()。(3分)

⒉寫出鴕鳥每個寶貝的好處。(3分)

長腿:( )

長脖子:()

兩扇翅膀:( )

⒊用“”劃出短文中打比方的句子。(2分)

⒋找出短文中描寫鴕鳥動作的五個詞,寫下來。(2分)

()()()()()

十二、看圖說話。(14分)

篇7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筆下最美的散文篇章,字里行間顯出無上的美感與淡淡的哀愁,如同一位籠著輕紗眉尖輕蹙的中國古典美女,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從書中向我們款款走來。

一是文辭之美,就好比是這位美女的容貌與穿著,一下子就能吸引住人們欣賞的目光。首先是“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層層”等疊詞的使用,讀起來不僅朗朗上口,而且還有一種柔和之美,仿佛是這位美女嘴里低喃的江南小調,舒緩而又輕松。其次是修辭手法的使用,“有裊娜地開著的”,“裊娜”二字用的極妙,顯出了美女綽約的風姿,更讓盛開的荷花亭亭玉立的形象躍然紙上;“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用擬人化的手法塑造出了美女羞赧的模樣,而用擬人手法來形容重重葉子包圍之間露出的荷花花苞,心思精巧,引人入勝。一種盛開的荷花,一種是含苞待放的荷花,兩種不同的風情同時展現,有所比較又相互襯托,微風過處,暗香浮動,視覺嗅覺雙重享受,再矛盾的心情在這樣的美景之下也會舒緩很多。“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使用比喻手法,既展現了荷花數量之多,又寫出了月光下花瓣上的水珠折射出美麗光線的畫面。“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句形容荷花清香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手法,將嗅覺的感觸移到了聽覺之上,由體會這種“渺茫歌聲”可以體會到這種清香是淡淡的、隱隱的、若隱若現的,但反而是這種似有若無,才會讓人更加好奇,忍不住接近去探索更清晰的所在,這樣更會激發讀者的興趣,讓人帶著好奇讀下去,看看月光下的荷塘還有什么奇妙之處。“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不僅描寫出了荷葉之密,更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荷葉之間親密之態,有一種靜靜的熱鬧。荷葉接著荷葉,形成一種流動的綠色,這就賦予了荷葉一種動態美。“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荷葉之下是流動的水,這也從側面表現出了荷葉之多,在一個池塘里,一眼望去都是荷葉,不見流水,細細探尋之下卻又發現流水淙淙,目視之下看不清水的顏色,但見葉更綠,香更濃。這是怎樣動人的場景啊。

二是文章暗含音樂之美。文章中不僅有“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這樣明顯的帶著旋律和音樂的句子,更把這種音樂之美糅合到了作者對美景的描繪之中,好像給這位古典美女注入了靈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是輕靈的舒緩的鋼琴之音,“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琴音漸起,愜意之中隱有淡淡的哀愁。“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這便形成了一種欲語還休的別樣輕愁。“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輕柔的琴音加入了大提琴的低沉之音,無端端給人一種蒼涼冷寂之感,暗合了此刻作者看似輕松自由卻又掩不住心底擔憂煩惱的心態。

三是意境之美。正如美人就該處于百花盛開、微風過處清香浮動的場景中一樣,作者同樣給這位美人營造了一個絕美的意境。碧葉、粉花層層疊疊,微風過處幽香陣陣,露出荷葉之下泠泠流水,此為作者眼前美景,視線上移,明月當空朗照,偶有云朵經過,為月亮平添幾分哀愁與含蓄。天上地下相互輝映,荷葉上的露珠在月光照耀之下更顯分明。一幅荷塘月色圖已呼之欲出。再加上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偶爾相應和,靜中有動,動處卻又更顯出幽靜之美,更給眼前的這片美景增添了真實之感,它是實實在在存在于作者眼前的,并不是他主觀臆想的。作者只是把它真實又細致的描繪出來了而已。

《荷塘月色》中不僅文辭優美動人,更兼隱有音樂之聲,再加上作者無與倫比的造境之能,使得本文具有了濃郁的美感,這才是這篇文章廣為流傳經久不衰的真正原因。

篇8

1、岸邊的小草不知什么時候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在春風的吹拂下輕盈地舞動。

2、含羞草那密生的小葉片,怯生生的,靦腆得很,它不禁羞見暮色,就是在白天觸動它,也會馬上自動合攏,對葉相閉,因此得名含羞草。

3、一陣風吹來,小草們在風中擺動著,好似正在翩翩起舞,慶祝它們快要結束的一生。 告別了 秋天,它們來到了沉默的冬天。詩人白居易曾經描寫過草,那首詩的第二句:“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這正是描寫草的詩句。

4、小草也在微風的吹拂下晃動著,好像隨著晨風在輕輕的唱歌起舞。

5、小草發芽要從巖石縫里鉆出來的時候,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拼命向上長。它雖然落到了巖石縫里,卻沒有傷心,而是暗下決心:“我一定要長成最好的小草!” 小草不向困難低頭,真頑強呀

6、我贊美草,我更要高聲贊美那些具有堅強意志的人

7、春天的陽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開了笑臉,太陽那紅紅的光束射過來,溫柔地撫摸你,像年輕的母親的手。隨著春姑娘輕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在公園里,到處都可以看見這一些生命力頑強的小草。

8、雨落在小草上,看,草兒輕輕的在微風中擺動,雨珠順著他那翠綠流下來,有一滴一下子鉆到土里,有一滴鉆到了另一棵小草的嘴里,找不著了。

9、草葉碧綠 ,帶著一顆顆露珠 。陽光一照射 ,露珠似珍珠, 晶瑩發亮。 青草在微風中翩翩起舞 ,姿態十分優美。

10、小草沒有樹木那樣高大挺拔,也沒有花朵那樣鮮艷多姿。可是,沒有小草襯托,大樹不會引人注目,沒有小草點綴,花朵也不會光彩奪目。

12、一棵棵小草種被風帶離母體,不論這些小生命來到何方,只要有水,有泥土,有陽光,它們就立即扎下根來,迅速成長,把那可愛的綠色帶到每個地方。不論在高山上,荒灘中,還是村莊小溪邊,到處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影。

13、小草在絢麗的鮮花面前顯得很單調,在參天的大樹腳下又顯得很弱小。然而,颶風雖能把大樹連根拔起,將鮮花刮得粉碎,卻奈何不了扎根大地的小草。

14、那小草的顏色豐富多彩,一片片連起來,賽過巧手編織的花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諧。

15、一到夏天,蒿草長沒大人的腰了,長沒了我的頭頂了,黃狗進去,連個影也看不見了。

16、夏天,百花爭奇斗艷,道路兩旁古木參天,小草把它那一點綠色奉獻給了人們、它不求回報,這種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17、茸茸的綠草,隨著地形的連綿起伏,直達天際,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絨毯。起風時,它們跳著輕松快活的舞曲,風止時,它們肩并肩,搖擺出草原柔柔的綠意,令人忍不住駐足在它們的舞步中,掏一把欣然的綠意在身上。

18、凜冽的寒風把可怕的冬天請來了,小草的身軀被寒風吹萎縮了,但是,它的根部卻像一條條蚯蚓似的,深深地鉆進泥土里。

19、青草從根的地方起都是發了黑的濃綠顏色,草尖在太陽底下閃著金屬一樣的光亮。到處長滿了亂蓮蓬的,還沒有成熟的羽茅草;蔓生的常春藤盤旋著,從茅草的頂上爬過;速生草的結了籽的小腦袋,拼命地往有太陽的地方伸出去。有些地方生著矮小的馬鞭草。中間稀疏地夾著些馬尾草;再走過去又是一大片羽茅草,像湖潮一樣鋪展開去,當中夾雜著各種野花,燕麥、黃山芥、大戟和陳葛——這是一種喜歡孤獨的草,在它生長的地方一定要把其余的草都給驅逐掉。

20、是誰最早把春天到來的喜訊報給人們,是楊柳、迎春花,還是布谷鳥 不,首先報告我的,卻是那些平凡的小草

21、無需肥沃的土壤,無需園丁的細心呵護,哪怕是在貧瘠的巖石縫里,給點陽光,給點春風,它就能成長,它的生命力真頑強啊

22、春天,小草從那枯黃、死去的母體旁站了出來,嫩綠嫩綠的,又短又細,像是幾根很短的綠絲線簇成,仿佛那么弱不禁風,一口氣都會吹倒一樣。

23、沙崗上長滿了茂密的茅草,已是初秋時節,草勢少了鋒芒,開始枯衰冷黃,在風中更顯得柔軟無力。

24、那一簇簇的小草頂破了地面,悄悄地探出了嫩綠的腦袋,神氣地立在地面上。

25、看溪水中,那一簇簇嫩綠的小草,向柔軟的綢帶,像堅強的輕葉,一會兒在水面上輕盈的卷曲浮動,一會兒又舒展開來,比畫的還要美。

26、最會跳舞的是小草,起風時,它們跳著輕松快活動舞曲,風止時,它們肩并肩,搖擺出草原柔柔的綠意,令人忍不住駐足在它們的舞步中,掏一把欣然的綠意在身上。

28、你是那樣的渺小,令人瞧不上眼。可每當看見你從墻縫、瓦礫、屋脊,甚至堅硬的石縫里鉆出來的時候,就不能不為你那頑強的生命力所折眼,發出由衷的贊嘆。

篇9

境界一。在內外聯系中建構意義

文本的意義是模糊而又立體的,這種文本往往散落在文章中的不同地方。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敏銳地根據意義的核心內容也就是意義之“魂”去發現這些“點”,然后再連“點”成“線”,組“線”成“面”,通過多角度的解讀,引導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建構出有骨有肉、有情有義的立體意義。由此通過內聯文本盤活整體意境,下面以《夾竹桃》教學片段為例說明此問題。

師:你是如何理解夾竹桃的“韌性”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4自然段,拿出筆,注意聯系上下文。在書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跡。(學生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理解?

生1:我從“在和煦的春風里,在夏日的暴雨里……無日不迎風吐艷”這句話,感受到了夾竹桃的堅強。因此,我把“韌性”理解為堅強、頑強。

生2:我從“在和煦的春風里,在夏日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無日不迎風吐艷”、“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無不奉陪”讀出了夾竹桃的花期之長。因而我把“韌性”理解為持之以恒。

生3:讀了“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我感受到了夾竹桃頑強的生命力,因而我把“韌性”理解為頑強的生命力。

教師的一句“拿出筆,在書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跡”引導學生在品讀文本的過程中去努力發現前后內在的聯系,這是指導閱讀的一種基本策略。學生通過這種內部聯系的建立之后,在腦中對“韌性”的理解就不再是干癟的、符號化的內容,而是與文章整體意境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種有血有肉的領悟。這正是我們引導學生感悟文本所應當追求的一種最基本的境界。但僅僅做到這些是不夠的,接下來還需要通過外聯生活激活體驗的張力。

師:悄悄地,一聲不響的,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夾竹桃目睹了百花爭艷的繁華美景,又親見了百花的無奈凋零,它始終如一。它的堅強、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無聞以度頑強的生命力,使我們想起了很多……

生1:我想到了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鋒,他就像夾竹桃一樣默默無聞地奉獻著。

生2:我想起了每天清晨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一年四季,他們總是迎著朝陽用雙手打扮著世界。

生3:我回想起了以前學過的《天游峰的掃路人》。那一級級清清爽爽的臺階和老人那爽朗的笑聲至夸還回響在我的耳畔。

生4:我想到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青草。

教師將夾竹桃人性化的導語,激發了學生更廣泛的聯想,“目睹”、“親見”等詞語激活了學生無限的生活體驗。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靈性在“外引”中得到點燃,原來“韌性”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我們打開心靈的“窗口”,就會發現“韌性”在我們的身邊。經過老師巧妙的點撥,學生對話的靈性得到進一步的張揚。“韌性”不僅僅是一種堅強,更是一種獨一無二、持之以恒的“堅守”!此時,學生終于探究出了豐厚的“韌性”,品味到了夾竹桃所獨有的魅力!

境界二,在情感交融中發展關系

閱讀教學中的對話是主體間性的對話,各對話主體間的關系值得我們關注。“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必須認識到關系對人類生活的根本性。”“對話把關系與理解置于學校生活的核心地位。”課堂是一種前社會組織,閱讀教學中的對話在建構文本意義的基礎上,還必須追求一種更高的境界,即創造、撫育和發展各主體之間的關系。以下以《航天飛機》教學片段――“了解航天飛機的外形”為例說明問題。

1 我們去瞧瞧它的樣子吧!讀故事第二段,找出相關的詞句讀一讀。

2 自由讀,請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3 說感受:航天飛機的外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外形很大。是巨無霸,是大塊頭、大胖子,是飛機中的老大。很奇特!方方的機尾還會噴火呢!)

4,說外形:如果結合文中詞句介紹航天飛機的外形,該怎么介紹才有趣呢?

①指學生進行介紹。(評:不錯,還能加進自己的感受呢!還能用上中心句。還挺幽默的呢!)②轉換語言:假如你就是這架巨無霸,你會怎么介紹自己呢?③學生創造性地述說。(評:一架幽默的航天飛機、能說會道的航天飛機、自信的航天飛機、聲音洪亮的航天飛機。)

從以上片段中我們可以洞察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的關系,幾處標志性的語句不是淺層次的稱呼與說法的改變。而是深層次關系觀念的轉變。開頭一句“我們去瞧瞧他的樣子吧!',教師把自己與學生置于很親切的學習伙伴關系中,一起走向文本,積極營造了與文本之間的親近感,這對整個閱讀教學過程起著奠基性的重要作用。在學生對課文語言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悟以后,引導學生進行快樂換位“假如你就是……”,將學生置于語言內化所必需的一種角色關系情境之中,使學生的語言內化與各主體間關系的快樂重構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境界三,在智慧引導中成就學生

閱讀教學中教師、學生、文本三方主體間對話的終極目的是讓學生有成就感,最高境界應當是這樣的:學生從中獲得一種成就感,真正自主建立起屬于他自己的閱讀思維和具體可操作的閱讀方式,并不斷得到更新。有較穩定的內在動力,語文素養的培養得到自主、持續的發展。我們日常閱讀教學中的對話應當為學生造就點滴的成功,逐步積累語文素養提高的成就感。

下面以《小露珠》教學片段為例說明問題。

學生讀課文2―5自然段,通過交流就知道了這部分內容:太陽出來后,小青蛙、小蟋蟀和小蝴蝶都來了,它們都來和小露珠打招呼,都來贊美小露珠閃亮、透明、圓潤。

師:剛剛小動物們都向我打招呼了,我們再來做個小游戲:比眼力,看哪個同學的小眼睛最會發現。再讀讀這三段描寫小動物們招呼的話,你有什么發現?

(實物投影,出示段落。)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教師要善于讓學生成為成功的發現者。]

生:提示語都在說的話的后面。

師:你發現了每個段落表達上的相同點。真好!

生:打招呼的時候都說:“早哇,像什么一樣的什么。”它們都把小露珠比作美麗的珠寶。

師:是呀,說得對。那再想一想,為什么要把小露珠比作美麗的珠寶呢?

【肯定后的追問,引導學生走向深入。】

生:因為小露珠和它們有一樣的特點。

師:說得好,比喻的手法不是亂用的,事物之間一定要有相同的特點才能作比。再想一想:小露珠形成的時間,你還能發現其他的原因嗎?

【“再想一想”鼓勵學生進一步發現。前面對比喻的解讀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生:小露珠是非常不容易的,它爬、滾了一夜才會這么圓潤、閃亮的。因此才會像寶石那么美麗。

師:是啊,小露珠在把全部生命的光彩都綻放出來。在小動物的眼里才會美得像珍貴的寶石一樣。

【接著學生的回答作了精練的概括和肯定,無形中給了學生最有效的激勵。】

生:三只小動物的動作都不一樣:蹦到大荷葉上、爬到草稈上、落在花朵上。

師:你覺得這樣說好嗎?

生:好的。因為符合動物的生活習性。而且一點都不重復。

師:同學們的小眼睛真厲害呢,在對幾段話的比較、思考中發現了很多語言表達方式上的特點。

【通過總結,強化了對學生成功發現的肯定。】

篇10

一、閱讀中學習方法

(一)初冬的早晨

初冬的早晨是多么奇特和神秘啊!

瞧!乳白色的濃霧籠罩著大地,看上去仿佛天空中的白云飄到了地面,眼前的一切都隱沒在一層縹緲的輕紗里,樹枝和電線都變得毛茸茸的。遠遠的山坡上、樹林里,野盛開著,有白的、黃的、紅的……五顏六色,美麗極了,還散發著一陣陣清香。槐樹和楊樹的葉子都落光了,它們在寒風中抖動著光禿禿的樹枝。而那四季常青的松柏,都挺著筆直的腰桿,像威武的哨兵,迎著呼呼的北風,一點也不屈服。還有那淡黃色的蠟梅,葉子上的露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有紅的光、藍的光、紫的光……我愛蠟梅,更愛它不屈向上的精神!

初冬,是迷人的,是奇特的,是美好的。我愛那迷人的初冬的早晨!

1.請用“____”畫出短文的中心句。這句話在文中起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2.本文是按照________順序來寫的,分別寫了早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寫下來。(不重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找出文中的一個比喻句,畫上“

”并仿寫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初冬,是________,是________,是________。”本句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在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乙)云還沒鋪滿天,地上已經很黑,極亮極熱的晴午忽然變成了黑夜似的。風帶著雨星,像在地上尋找什么似的,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撞。北邊遠處一個紅閃,像把黑云掀開一塊,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風小了,可是利颼有勁,使人顫抖。一陣這樣的風過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連柳樹都驚疑不定地等著點什么。又一個閃,正在頭上,白亮亮的雨點緊跟著落下來,極硬的,砸起許多塵土,土里微帶著雨氣。幾個大雨點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兩下。雨點停了,黑云鋪滿了天。又一陣風,比以前的更厲害,柳枝橫著飛,塵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風,土,雨,混在一處,聯成一片,橫著豎著都灰茫茫冷颼颼,一切的東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樹,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亂,全響,全迷糊。風過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

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條條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陣,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幾分鐘,天地已經分不開,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處流,成了灰暗昏黃的,有時又白亮亮的,一個水世界。

1.下列對詞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段中“別惱”一詞表達了人們對長時間下雨的厭惡之情和作者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B.(甲)段中“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從側面烘托春雨閃亮的特點,和“像花針”相照應。

C.(乙)段中“亂撞”一詞形容風和雨點的急驟、猛烈,神韻畢現。

D.(乙)段中“砸”字既突出雨點的氣勢和威力,又照應下文祥子的“哆嗦”,寫得準確,精彩。

2.(甲)段中間接描寫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中間接描寫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舉一例即可)

3.(甲)段從視覺角度寫雨,運用了一些表色彩的詞語,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給人一種清新、溫和的感覺。(乙)段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夏雨猛烈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邊遠處一個紅閃,像把黑云掀開一塊”一句中的“掀”能否換成“撕”?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兩段文字都是景物描寫,但其表達的情感與作用不同,請回答。

(甲)段表達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方法

1.以上文章都是______的文章。

A.寫人

B.記事

C.寫景

2.片段(一)按__________順序描寫了初冬早晨的美景,而片段(二)中兩位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力,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出了雨的特點。這幾篇文章都抓住了景物特點,均是因作者______。

A.看了很多書

B.觀察細致

三、習作指導

1.審題:

觀察一種自然現象或一處自然景觀,重點觀察景物的變化,寫下觀察所得。

2.選擇主題,補充題目:

A.窗外即景

B.雨中即景

C.田野即景

D.日落即景

E.車站即景

F.雪中即景

3.有條理地描寫景物,可選以下幾種順序:由遠及近、由近及遠、時間順序。

習作:________即景

一、(一)1.我愛那迷人的初冬的早晨!

點明主旨

2.空間 濃霧 樹枝 電線 野 槐樹 楊樹

松柏 蠟梅

3.乳白、白、黃、紅、五顏六色、青、淡黃、藍、紫

4.而那四季常青的松柏……哨兵 示例:平靜的湖面像一面鏡子。

5.迷人的 奇特的 美好的 對初冬的早晨的喜愛之情

(二)1.A

2.密密地斜織著 柳枝橫著飛,塵土往四下里走

3.綠 青 黃 “射起”“箭頭” “落下”“瀑布”

4.不能。因為“掀”是整個的,面積更大,比“撕”更能表現出紅閃的威力。

5.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襯托出祥子謀生之艱難。

二、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