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意義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2 04:35: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數的意義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數
的
意
義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結合現實情景,進一步認識小數及小數的計數單位,理解相鄰兩個計數單位的十進關系。
2.
讓學生清楚明確的歸納小數的意義。
3.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小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結合現實情景認識小數及小數的計數單位。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及十進關系。
教學準備:
師:課件、米尺等。
生:直尺。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師:同學們,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要進行測量和計算,下面,老師請一名同學到上面來,用這把米尺測量黑板的長度,其他的同學用直尺測量數學書的寬度。(操作完,讓生說測量的結果)
2、師:測量下來黑板的長度是3米多一些,余下的不足1米,用米作單位,就不能用整數示出來,你們知道可以用什么數表示?(生回答,師板書:小數)
師:剛才下面的同學用直尺測量了數學書的寬度,用厘米作單位,數學書的寬度能用整數表示嗎?那可以用什么數表示呢?(生回答)
師:那什么是小數呢?這個問題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探索。(板書課題)
二、展開新課
㈠、復習以前學過的關于小數的知識。(出示課件)
㈡、教學例1。(出示課件)
1
、一位小數的意義
問:這里有一個完整的正方形,孩子們數一數,它被平均分成了幾份?
問:現在看被涂成紅色的占其中的幾份?(1份)用分數表示是多少?小數呢?(點擊課件,兩份)現在呢?
問:再數一數(師操作7份)現在涂紅色的占整個正方形的幾份?(7份)
問:那么怎么用分數來表示涂色部分呢?(生答)
提問:用小數又怎么表示呢?(生答)
這個7/10和0.7你是怎么想的呢?
(7/10表示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7份,而0.7也可以表示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7份。)
提問:0.7里面有多少個0.1?(生答:7個。)也就是說0.7是由7個0.1組成的。
小結:像我們剛才接觸到的0.1,0.3,0.5,0.7這些一位小數都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或3份、5份或7份,也就是說,一位小數表示的是十分之幾。(板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教學1和0.1之間的進率及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出示課件)
①孩子們再看這兩個正方形,老師把它們平均分成了10份,再給它們分別涂上顏色。
(點出課件)出示問題1。提問:圖⑴和圖⑵的涂色部分用數怎樣表示?(生答:1、0.1)
②兩個涂色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
看一看,數一數,1里面有幾個0.1?多少個0.1是1?1是0.1的幾倍?
③由此可見,1和0.1之間的進率是多少?(10)
剛才,我們知道了0.7是由7個0.1組成,那么0.5是幾個什么組成的呢?0.8呢?
④由此可見,一位小數都是由若干個什么組成的?(0.1)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什么?一起回答老師:0.1(師板書:計數單位0.1)
⑤做一做(出示課件)
3、兩位小數的意義(課件)
①師:孩子們,請看這個正方形,老師把它平均分成了100份,把其中的一份涂成紅色,用分數表示是多少?(1/100)用小數表示呢?(0.01)
②點擊3份繼續問:現在紅色的占3份,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用小數呢?點擊7份問:現在呢?(7份,分數:7/100.小數:0.07)點出45份問:現在紅色部分有多少份?用分數表示是多少?小數呢?
這里的45/100和0.45代表的是同一塊紅色的面積,它們都表示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45份。一個紅色的小格代表0.01,現在紅色部分是0.45.看一看0.45里面有多少個0.01?
4、討論(出示課件)
現在,請前后的孩子們討論一下:百分之幾寫成幾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生答,師板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5、教學0.1和0.01之間的進率及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出示課件)
①師:這是兩個相同的正方形,第一個老師把它平均分成了10份,第二個平均分成了100份,分別給它們的一份涂上紅色
點出問題1,問:圖⑴和圖⑵的涂色部分用小數怎樣表示?(0.1,0.01)
②老師現在把代表0.01的紅色部分平移到代表0.1的紅色部分里去,大家仔細看。(師平移圖形)
③點出問題2:現在請孩子們想一想,兩個涂色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
④點出問題3:這說明0.1和0.01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10)
⑤剛才,我們知道了0.45里面有45個0.01,也就是說0.45是由45個0.01組成的,那0.08是由幾個什么組成的?0.15呢?
由此可見,兩位小數都是由若干個0.01組成的,所以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應該是多少?(板書:計數單位0.01)
⑥出示課件“做一做”
6、反饋練習(課件)
剛才我們學了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知識,老師這里有幾個題目我們來算一算,前面括號填分數,后面括號填小數。抽生回答。
㈢、例2教學三位小數的意義(課件)
1、師:我們知道,1米等于10分米,等于100厘米,也等于1000毫米,當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是1毫米。誰能用分數把1毫米是多少米表示出來?(1/1000米)小數呢?(0.001米)
146毫米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小數呢?(抽學生回答)
如果是正方體來分呢?請孩子們打開書看到70頁第4排,把一個正方體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25份,107份……各是這個正方體的千分之幾呢?自己在書上填一填。(生填后,抽生回答,師糾正。)
2、討論:現在請前后桌的孩子們討論一下:表示千分之幾寫成幾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什么?(抽生歸納,師板書。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0.1,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0.01,那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多少呢?(抽生回答:師板書計數單位0.001)
三、小結:(出示課件)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發現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單位是0.1;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計數單位是0.01;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計數單位是0.001.那四位小數呢?(萬分之幾,計數單位是0.0001)
小數位數不斷增加,它所表示的分數也不斷變化。(板書:……)但不管怎么變化,小數都是表示的分數。現在請前后的孩子討論并歸納小數的意義,小數的計數單位有哪些?生討論后,抽生歸納。
請孩子們看到70頁下面,把表示小數意義的這段話勾下來,自己讀一讀。
四、鞏固練習
1、練習
①課堂活動第1題。
②課堂活動第3題。
③課堂活動第4題。
2、練習十四第4題(課后做)
3、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劉翔叔叔嗎?喜歡他嗎?來,我們來讀一讀這段話。出示課件。
4、對學生進行克服困難的教育。
五、總結本課內容。
(出示課件)
板書
小數的意義
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計數單位
0.1
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計數單位
0.01
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篇2
關鍵詞:教學案例;目標樣題;教學目標;重難點
隨著“三分教育”在我們開縣的廣泛傳播和應用,以及“課改興校”口號的提出,同時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廣大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出要求,鼓勵并提倡教師作為研究者,開展校本教研。我校圍繞“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與實踐”的活動主題將校本教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下面我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談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我在上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商的近似數”這節課時設計了六個環節,第一個環節:復習科學計數法;第二個環節:學生列舉生活中的數據,如:班級的學生數、自己的身高、體重等,以此引入新課;第三個環節:介紹近似數的精確度并完成教材第32頁的引例;第四個環節:介紹有效數字的概念并補充出示了五道練習題且進行了逐一的分析和講解;第五個環節:課堂小結;第六個環節:布置作業(含補充作業)。聽完課后,我有許多疑惑,于是調查了該班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發現效果欠佳。事后我對本堂課進行了認真的解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目標不夠明確;二是目標樣題缺乏典型性和概括性;三是講解的層次性和邏輯性不強。所以導致這節課重點不夠突出、難點尚未突破。反思我們的教學,提出自己淺顯的見解,供各位同仁參考。
一、確立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用定量描述的教學目標管理課堂,指導教學,這樣教師才能做到心里有教材,心中有學生;才能面向全體學生,使大部分學生達到目標;才能有效避免重復提問同一優秀生的現象。筆者認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①85%以上的學生理解并掌握有效數字的概念以及近似數精確度的兩種表示形式;②70%以上的學生掌握帶有計數單位和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出來的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確定;③95%以上的學生會將一個較大的數按要求取近似值。
二、明確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近似數精確度的兩種表示形式,即精確到哪一位、保留幾個有效數字,要突出落實這一重點必須精挑細選目標樣題;難點是帶有計數單位和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出來的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確定以及怎樣將一個較大的數據按要求取近似值,讓學生獨立思考之后,再通過合作交流使難點得以突破。
三、精選目標樣題
根據本堂課的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我認為例題不在多而在精。除了教科書第32頁的例6之外,我認為只需再選擇一道目標樣題就足夠了。
例: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數,各精確到哪一位?
4.8÷2.3(保留一位小數) 1.55÷3.9(保留兩位小數) 14.6÷3.4(保留整數)
這道目標樣題的設計不僅考慮到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而且既有利于突出本節課的重點“近似數精確度的兩種表示形式”,又有利于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帶有計數單位和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出來的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確定”。這道目標樣題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典型性,從而使課時教學目標得以順利達成。
四、選擇教學方法
學生在小學已經了解到生活中存在許許多多的近似數,不僅會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還會確定一個近似數精確到哪一位。所以我認為老師可以借助從課堂引入學生所列舉的數據和教材中的例6,介紹近似數有效數字的概念,即一個近似數,從左起第一個非0的數開始,到精確到的數位為止,所有的數字就是該近似數的有效數字。然后出示例題中的(1),這基本上不需要老師講解,學生就可以自己獨立完成。待學生完成后老師適當地加以小結,這些近似數是小數或整數,其精確度的確定,應從精確到哪一位和有效數字的基本概念入手,在確定有效數字時,0不能多算也不能少算。以從左至右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為界,左邊的0不算,右邊的0都要算。接著出示例題中的(2),老師講解帶有計數單位的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確定方法,即這些近似數都帶有計數單位,其有效數字的確定與計數單位無關,在確定精確到哪一位時,若計數單位前面是整數,它就精確到計數單位;若計數單位前面是小數,則整數部分的個位與計數單位相同,再根據近似數的位數,從小數部分的十分位數起,數到哪個數位,就精確到哪一位。采用(2)中的方法,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即這些用科學計數法表示的近似數,其有效數字的確定只與乘號前邊的部分有關,在確定精確到哪一位時,就只需要把10的幾次方當計數單位來理解就可以了。接下來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老師再適當地出示一些練習題目,讓學生加以練習。最后教師再出示幾個較大的數,先讓學生試著將這些大數按要求(精確到哪一位或保留幾個有效數字)取近似值,此時教師得注意一點,如將1789這一個數精確到十位,學生有可能出現的答案是1789≈1790,認為近似數1790精確到個位,有四個有效數字或近似數1790精確到十位,有四個有效數字等錯誤答案。這時老師就得引導學生回歸到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概念中去,講明后邊的0是補位的,不表示它的精確度,因此不能算作它的有效數字。同時為了更好地減少這種錯誤的出現,還可以將例題中(3)的方法倒過來運用,把一個較大的數據按要求(精確到哪一位或保留幾個有效數字)取近似值可以先將它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出來,再按要求對乘號前面的部分取近似值。所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介紹簡便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商的循環小數的出現原因。
以上僅是我對這堂課教學設計的幾點思考,供同仁參考。總之,“有效教學”是一個古老而又極具時代意義的話題,是值得我們廣大一線教師潛心研究的課題。
篇3
消化池攪拌器及其配套的附屬設備和備件具有設備多、預埋件多、設備價格高等特點。消化池攪拌器的安裝需要和其他工序相互配合,牽涉到的協作單位多、交叉作業多,如果某個環節沒有考慮到,可能會給以后的工作造成極大的不便。同時,攪拌器的安裝質量和精度都有嚴格要求,不得出現安裝質量缺陷,因為良好的攪拌可提供一個均勻的消化環境,是得到高效消化效果的前提,完全混合攪拌可使池容100%得到有效利用,但實際上消化池有效容積一般僅為池容的70%左右。對攪拌控制不當或攪拌器安裝質量有缺陷可使消化池的有效容積降至實際容積的50%以下。大量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數據證明,攪拌是高效消化的最關鍵操作,因此有必要對我公司承接的武漢三金潭污水處理廠(30萬噸/日)設備安裝工程中消化池攪拌器的安裝工藝進行歸納和整理,方便同行們今后在消化池攪拌器安裝過程的項目施工及管理。
武漢市三金潭污水處理廠設計卵型消化池2座,單池容量14000m3,池高44.6米,采用機械攪拌方式。
消化池本體為紡錘形結構,消化池攪拌器大部分安裝在消化池內,僅有和聯軸器連接的部件以及油泵在消化池外:聯軸器和電機依次安裝在攪拌器上,攪拌器依靠三個定位螺栓同消化池池頂突出的牛腿聯結進行支撐。
消化池攪拌器的導流筒自下而上從消化池的底部一直安裝到距離規定液面約600~700mm處,導流筒安裝后的高度根據消化池的高度不同,最高可以達到40m。攪拌器的葉輪從上部深入導流筒內約300~400mm。導流筒采用球墨鑄鐵材質,導流筒之間采用法蘭聯接,依靠螺栓固定。導流筒依靠兩層8根不銹鋼拉索進行固定,拉索一頭和導流筒進行連接,另外一頭和預埋在消化池內側的預埋件進行連接固定。
攪拌器的電氣控制設備一般情況由承包商或業主提供。包括現場防爆控制箱,軟啟動柜(針對于22kw以上的電機),控制柜(其內容,原理圖和注意事項將單獨進行闡述)。
攪拌器安裝的重點和難點
消化池攪拌器的安裝是泥區設備安裝的重點和難點工程。導流筒在消化池內進行垂直組裝,組裝高度一般在30~40米;導流筒在池內、外吊裝的安全性要求很高,要求吊裝前有詳細可行的安全吊裝方案。安裝在消化池頂部攪拌器的葉輪外沿和導流筒上部內側之間的距離僅為5mm,因此安裝精度要求較高。同時考慮到消化池在運行后,設備基本不能再進行調整和更改,因此對于安裝的質量要求高。基于以上兩個方面,一般消化池攪拌器的安裝需要設備供貨廠家的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安裝指導,并對于安裝工程進行全程記錄。
安裝重點:攪拌器支座定位、支座水平度測量,導流筒垂直度測量定位,攪拌器的吊裝就位、調整、固定安裝、二次灌漿處理;
安裝難點:導流筒拉索的安裝,攪拌器的安裝
安裝方法:
①支座定位:利用消化池頂部牛腿找中:
②支座水平度:框式水平儀找平;
③導流筒垂直度:多功能垂直矯正器調整;
④拉索安裝:拉力計和框式水平儀進行安裝:
⑤攪拌器安裝:利用千斤頂和框式水平儀同時進行攪拌器的調整定位和水平矯正。
施工準備:
消化池攪拌器需要安裝的部件很多,安裝時需要快速、高質量地完成部件的安裝,安裝工作需要供貨廠家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往往廠家技術指導時間有限,因此安裝單位的施工前期準備工作是攪拌器安裝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
1、熟悉設備技術資料
首先,安裝單位技術負責人或項目經理需要認真閱讀設備的相關資料,并且根據設備資料編制施工組織計劃和施工安全操作章程,并且提交給相關單位和設備廠家審查。
2、工機具和施工人員準備
根據攪拌器安裝要求和現場實際施工條件,組織施工設備工機具進場;制訂工程進度計劃,合理組儲備施工技術人員和各工種施工人員。
3、導流筒的檢查
國內目前還沒有離心澆注一體法蘭鑄鐵管的場所,鑄鐵管上的法蘭同鑄鐵管需要采用焊接聯接,法蘭制作處理不當就無法保證法蘭面的水平度,而一旦水平度不夠,將會直接影響導流筒的垂直度,導致設備運行時導流筒震動。因此在導流筒出廠時,需要有專業的人員到生產廠家去進行法蘭平整度的檢查,如果平整度達不到要求則需要在車床上再車一遍,直到合格為止。關于法蘭平整度的資料需要保存以便提交給監理備案。導流筒的標注為:帶有法蘭的導流筒遵循標準DIN28611,法蘭的標準為DIN28604 PN10。導流筒的壁厚一般要求為19.6mm(國內最多能做到16.8mm),導流筒的外側為瀝青圖防腐層,導流簡內側粉刷有混凝土抹面防腐。
4、預埋件的埋設
導流筒的預埋件有拉索的預埋件,一般設計8塊預埋鋼板;攪拌器支腿的預埋件,共3塊預埋鋼板。預埋件的埋設工作需要安裝單位或設備生產廠家進行指導、土建單位埋設。預埋件埋設時需要向土建單位交待預埋件的位置,埋設的方向以及其他注意事項。預埋件需要同消化池內的鋼筋焊在一起,預埋件上的螺絲孔需要在澆灌混凝土之前利用泡沫或報紙填充,防止螺絲孔內進入混凝土。由于預埋件埋設時間和設備安裝時間有時相差時間很長,因此預埋件在澆筑之前需要用明顯的標志標出,以便在今后的安裝工作中能夠便捷的找到預埋件方位。
5、腳手架的搭設
腳手架可以借用土建公司的腳手架或者由安裝公司自行搭建腳手架。如果借用土建公司的腳手架時,需要根據設備安裝要求對土建腳手架進行局部改造以滿足設備安裝要求。如果不滿足,則需要考慮增加或減少腳手架,同時考慮不影響土建單位的施工或腳手架的安全結構:如果會有所影響,則需要考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解決困難。到土建腳手架條件不允許時,需要安裝單位自行搭設腳手架,搭設前要編制方案,確定腳手架搭設的方式。搭設方式一般采用十字搭設,十字方向為預埋件的埋設方向,中心為6x6-2x2米見方的塔井,塔井外邊長6米,內側留有2米見方的天臺。十字搭設利用斜桿相互固定。腳手架的搭設需要滿足國家相關標準,
并且經過仔細的計算,計算書提交給監理備案,保證安全。
6、吊裝設備
吊裝設備可以采用塔吊或汽車吊。但是究竟是使用塔吊還是汽車吊?要根據施工現場的條件、吊車的活動范圍、起吊重量,起吊高度、吊裝成本等進行綜合考慮;在安裝之前需要吊車司機到現場進行實地察看,研究具體的安全吊裝方案。
(1)如果選用塔吊(三金潭污水廠選用):
A、塔吊的高度是否合適?塔吊的高度需要考慮消化池的高度,設備的高度,以及最高荷載下,塔吊是否有足夠的起升高度;
B、塔吊的服務半徑是否合適?塔吊的起吊位置,消化池的吊裝位置是否在塔吊的服務半徑內;
c、塔吊的荷載是否合適?塔吊是否能夠將相關重量的設備吊裝到相關的地點;
D、塔吊的作業是否有局限?塔吊是否是同其他單位一同使用?使用的時候是否有沖突?在使用塔吊的時候是否會出現極端天氣,尤其是狂風,暴雪,暴雨等因素;
E、塔吊的租用費用是否可以接受?如果租用正在廠區內使用的塔吊,則租借的費用應當遠遠小于租用汽車吊的費用(根據2008年武漢項目的情況,塔吊一個月的費用為3萬元人民幣,土建單位按月收取3.6萬人民幣):
(2)如果選用汽車吊:
A、汽車吊的起吊高度,重量和服務半徑是否合適?汽車吊的數據可以參閱相關的規范;
B、汽車吊的作業面是否滿足要求?地面是否有足夠的地方?地面的硬度是否合適;
c、是否可以在當地租用到相關的汽車吊(例如150噸汽車吊在某些小城市無法租用到)?汽車吊進場是否可行?汽車吊的寬度,進場的地面,汽車吊進程的路線應當事先查明,最好是要求汽車吊的租賃公司現場踏勘,選擇多少噸的汽車吊,以及現場的條件是否具備:
D、一般汽車吊的費用較塔吊要高。尤其是選擇超過50噸以上的汽車吊,費用十分昂貴(根據2008年武漢市場價格:100噸汽車吊:10000元/臺班,80噸8000/臺班,50噸3000元/臺班,出場費和過路費單算,因此汽車吊的價格必須在吊車租賃公司到場勘查后進行報價);
7、照明設施
消化池內安裝需要設置照明設備,一般說來4~6盞100瓦的碘鎢燈即可滿足要求。
8、現場條件
設備轉運到消化池附近的道路需要能夠承受轉運車輛和設備的重量路基。設備的裝卸區域需要留有足夠的空間供吊車作業,以及車輛進出場的情況。
9、人員
8名熟練的安裝工人,不包括塔吊司機。安裝人員中需要有設備調平的工程師、技術嫻熟的起重工、合格焊工。
10、施工主要機具
千斤頂,力矩扳手,防水植筋膠,鋼絲繩切割刀,手拉葫蘆,螺絲脂,鉛垂,框式水平儀,絲錐,電動磨光機,電焊機等。
11、基礎復測與放線
(1)基礎復測與放線工作應當在消化池設備安裝前至少10天前進行。基礎復測應當會同業主及監理工程師一起進行,對土建基礎進行復測,并且對復測內容、結果進行記錄和簽字認可。復測的主要內容有:消化池底部尺寸、消化池底部是否平整、消化池底部是否已經清理干凈、池底有無滲水的現象、消化池底部的基點、消化池頂部地面標高、消化池頂部預埋件頂標高、消化池預埋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如果有條件還可以測量拉索預埋件的標高、預埋件的位置等等;設備基礎的質量經檢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并有驗收資料或記錄(基礎復測表)。
(2)設備基礎表面、地腳螺栓和預埋件螺栓預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積水等均應清除干凈。
(3)消化池內部的鋼筋,模板等等物體需要清理干凈(避免在攪拌器安裝完后再清理時,這些雜物掉到鋼索上損壞鋼索,同時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4)工程技術人員應熟悉施工圖及使用說明書,按施工圖中的基礎圖進行設備安裝的施工放線,對不符合設備安裝要求的基礎部位及時提出并加以處理。
(5)中間交接記錄:在業主、監理、土建單位參加下檢查完畢后,做后檢查記錄,讓參加單位各方簽字后送資料室保存,并交監理工程師備案。
12、設備開箱檢查
設備的開箱,應會同設備廠家、設備安裝單位,監理單位和業主一同進行。開箱時按裝箱單清單中所列項目進行逐一核對、檢查,并做好記錄;重點檢查是否有缺件、設備是否有碰傷、變形、銹蝕及損壞情況等;對設備的包裝和外表進行詳細檢查并且進行現場照相記錄;在開箱的同時最好進行設備的安裝技術預交底,由供貨廠家向安裝單位對照圖紙說明主要部件和主要配件,同時對于安裝中的易出現的問題加以強調說明并提交文字記錄。在明確設備安裝具置并記錄后分類保存,為日后的設備安裝提供良好條件。整個檢查工作完成后,及時將設備包裝防護好,以免設備淋雨、碰撞、防碰撞及防盜等。
13、腳手架搭設
(1)用于攪拌器及配套設備安裝施工的腳手架為鋼制扣件腳手架,腳手架的搭建一般分包給具有專業資質的公司搭建,腳手架搭建的人員需要有從業資格。在腳手架搭建之前需要腳手架公司到施工現場進行踏勘,測量位置并且編寫腳手架施工方案和腳手架搭建受力計算書,確保搭建安全和設備安裝安全。施工方案和計算書需要提交給監理和業主審核批準。
(2)腳手架的搭設需要嚴格按照我國有關腳手架搭建的規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l30-2001)》執行。在施工之前需要檢查架子工的從業資格證書、安全設備是否齊全和有效,并進行施工前安全教育。在架子工施工期間,池內嚴禁其他單位進行交叉作業。
(3)腳手架搭建的要求:
a)每段導流筒的法蘭之下1.5米處鋪設安裝面。安裝面的鋪設應當為兩層踏板,兩層踏板應當互相垂直放置。
b)工作面的尺寸為3×3m到6×6m,中心開孔的尺寸為1.5×1.5m到2×2m。尺寸的選擇主要還是根據導流筒的尺寸和安裝方面程度來考慮的。
c)伸展臂從中心塔架到消化池池壁,伸展臂不能依靠在消化池墻體或預埋件上。伸展臂的重量應當依靠腳手架本身支撐。
d)為了滿足二次灌漿的要求,腳手架需要搭設到至少消化池頂坡口之下1米處。
e)如果架子高度超過1.8m,則需要在底部加強支撐;
f)腳手架的材料主要通過消化池底部的人孔運輸,在人孔和塔架之間需要搭設走道板。
g)走道通道的凈距需要超過2米以方便安裝人員的作業。
h)腳手架如何和塔體(池壁、池底)接觸,需要用墊片將腳手架和塔體分開。塔體不應承受腳手架的重量。
i)導流筒的安裝管井四周需要搭設爬梯,爬梯旁用欄桿圍住。
腳手架的搭建需要參照DIN4420第一部分VBG37。如果腳手架的搭設時間超過4個星期,則需要重新進行安檢查和安全評估。
由于腳手架同預埋件之間的角度為90度。因此
沒有必要搭設滿堂架,只需要在預埋件的方向上搭設從下而上,寬度為1.5米寬的腳手架即可。在通向預埋件的位置安置踏板,并安裝欄桿。
如果不借用土建單位的腳手架,安裝公司重新搭建腳手架的時間一般為10~13天時間。
如果需要土建的腳手架,則需要供貨廠家和安裝公司一同對土建的腳手架進行檢查、安全和適用性評估,進行必要的調整以滿足設備安裝要求。
預埋件的位置應當在從導流筒法蘭到預埋件之間的走道正中,走道頂面應當比預埋件的標高低1.2米,以便操作人員能夠進行繩索的拉伸。鋼絲繩索的路線不得物體阻礙,如有阻攔則必須將阻隔物切除以避免影響鋼絲拉緊強度。
14、導流筒底座安裝
底座的安裝在池體內底部進行。首先將底座按照圖紙要求與支架連接在一起。底座的就位和調平為導流筒安裝的重點和難點。首先需要確定底座的中心位置。包括底座的中心位置和底座的支腿位置。底座的中心位置由消化池頂部預留孔的中心位置確定。具體方法是依照消化池池頂3塊攪拌器支座預埋鋼板的位置來確定消化池池頂預留孔的中心,然后由此中心吊一個線錘直到消化池底部。此線錘指示的點即為底座的中心點。
將組裝好的底座中心移至和線錘中心一致的位置,誤差不能超過1mm。
然后需要對底座進行調平。安裝調整調平螺栓,在螺栓底部墊入鋼板,框式水平儀放置在底座法蘭上。調整三個支腿上的調平螺栓,直到框式水平儀在三個邊上的水平度在0.1mm之內。
上述工作就緒后開始鉆孔,安裝化學螺栓。待化學螺栓凝固后,將支腿上露出的調平螺絲切除,并且用混凝土澆灌消化池底,使混凝土蓋住支腿。
15、導流筒(攪拌軸)的安裝
導流筒安裝在底座上,自下而上進行安裝。根據消化池設計的不同,導流筒共有n節,每節長x米,每節重y噸。導流筒可以在池外先期組裝2~3節(根據現場吊裝條件定,主要看吊車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將組裝后的導流筒吊裝到池內相應的位置),再吊入消化池內,或者在消化池組裝。如果采用組裝的方式,則組裝時用粉線調節其直線度,直線度調節好后,再用吊機吊裝至池體內安裝。每次吊裝均需要1名專業起重工在消化罐頂鳴哨指揮,池體外需1名起重工配合捆綁導流筒,池內另需3~4人在設備就位后安裝法蘭聯結螺栓,安裝螺栓時需要配備力矩扳手。螺栓在安裝之前必須涂抹油質,否則螺栓可能出現滑絲或咬死的現象,嚴重影響法蘭的垂直度。
當導流筒安裝到拉索處時,需要在預埋件上安裝配一對滑輪。每一層有四根鋼索。鋼絲繩分別從法蘭和配對滑輪穿過,兩頭用吊鉤拉住。吊鉤掛在拉力計上,拉緊鋼索,當拉力計的讀數達到規定讀數時,將鋼索用膠布緊緊纏住。一個小時后,再觀察拉力計的讀數是否有變化。如果變化幅度在規定允許范圍之內后,用卡環鋼索卡住,去掉拉力計。拉索需要對稱拉緊,一邊調整拉索的拉力,一邊需要調整導流筒的垂直度,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16、攪拌器本體及電機的安裝
設備供貨方式有攪拌器和電機整體到貨的,也有攪拌器和電機分開到貨然后在現場組裝的;武漢三金潭污水工程是攪拌器、電機分開到貨的。攪拌器重3.5噸,電機0.80噸;使用吊裝導流簡的起重機把設備吊裝就位后,在調節螺栓之下墊入鋼墊(在吊機的配合下進行),利用調解螺栓調整其水平度及垂直度,用千斤頂進行微調、緩慢地移動攪拌器,使葉輪能夠進入導流筒內,并且葉輪的外沿同導流筒內壁的凈距在5mm之內,攪拌器的葉輪在手動旋轉時沒有任何阻礙。在其符合安裝要求后,焊死調解螺栓、鋼墊板和預埋件,切斷露頭的調解螺栓頭。然后可以安裝聯軸器和主電機(分開到貨的設備)。這兩項設備的安裝比較簡單。最后,進行攪拌器本體的二次灌漿。值得注意的是二次灌漿的混凝土的強度需比原混凝土的強度高一標號,且灌漿用的混凝土采用不膨脹混凝土,以免在混凝土凝固收縮后出現縫隙。灌漿后一周后可以拆除底模;后續工作是測試電機、通電試運轉。
攪拌器安裝完畢后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拆除腳手架的時候,嚴禁有物體撞擊導流筒拉索。
2、拆除完腳手架,需要將消化池底部清理干凈,切除導流筒的支腿上露出的螺栓頭,然后在消化池池底澆注混凝土,混凝土高度超過支腿上表面5mm。
篇4
您好!暑假即將來臨。暑假氣溫高、雷雨天氣多,是安全事故多發季節,為確保您孩子的安全,我校已對孩子進行了系列教育,但孩子暑假期間的安全更需要家長的教育和監護。只有共同教育,共同防范,才能保證孩子的生命安全,確保家庭的平安幸福。為此,學校希望各位家長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孩子加強安全教育,加強監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安全良好的環境。
1.防暴雨教育。雨天路滑,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不能在路上逗留,走安全路線,并抓緊到室內;不能到河邊、水庫等不安全地點活動;指導孩子要正確地使用雨傘,不能用雨傘當玩具在路上玩耍等;教育孩子隨時收聽天氣預報情況,帶好雨具,降雨天氣,氣溫也變涼,孩子要及時注意保暖工作;下雨時,不要為了免遭雨淋而橫穿馬路;刮風下雨天氣不要到戶外玩耍,不要靠近施工工地或高大的廣告牌,尤其不要靠近危險的圍墻行走。
2.防溺水教育。由于夏季來臨,氣溫逐漸上升,要對孩子進行防溺水教育,提高他(她)防溺水的自覺性和識別險情、緊急避險、遇險逃生的能力。重點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到水塘邊玩耍或下水游泳;不擅自與非成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孩子不擅自下水施救。特別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時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并立即尋求成人幫助。
3.防雷擊教育。雷雨天要盡量遠離大樹,不應在大樹下避雨;乘車遭遇打雷時千萬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打雷下雨時,不要打帶有金屬尖的傘,最好是用沒有帶有金屬物件的傘;打雷下雨時,應關好門窗,避免直擊雷與球形雷進入屋內,并且人不要離窗戶太近;打雷和下暴雨時盡量不開啟電視和電腦,不打電話和不使用水龍頭。
4.防中暑教育。夏季活動量大流汗就多,容易中暑,要避免劇烈運動(特別是在陽光下的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后,要及時補充水分。外出活動時,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尋找陰涼通風之處,解開衣領,降低體溫。可以隨身帶一些仁丹等藥品,以緩解輕度中暑引起的癥狀。如果中暑癥狀嚴重,應該立即送醫院診治。
5.防食品中毒教育。重點教育孩子勤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保持個人衛生,不吃過期變質食品,不吃生冷不潔食品,不喝生水,不買街頭無證小販出售的飲(食)品,不采摘和食用野果、野蘑菇,防止“病從口入”,發生食物中毒事故。同時增強孩子的衛生防病意識,做好防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防治工作,發現疫情及時報告學校。
希望每一位家長提高認識,加強對自己孩子的監管力度,并主動和學校育要求,共同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讓您的孩子健康快樂地過好暑假!最后,祝您家庭幸福安康!
篇5
—廊坊市第四小學
高陽
大家好,今天我要給大家說的課是---河北美術出版社小學第二冊第三課《愛美的小鳥》,本課屬于美術教學中的綜合實踐課。
教學目標:用喜歡的方式表現小鳥,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鍛煉學生大膽利用各種材料表現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鳥類的環保意識。
教具準備:各色彩紙、羽毛、剪刀、膠棒、各種扣子、各種
糧食、線繩等
教學方法:多媒體欣賞與實物演示結合
教學重點:通過多種材料表現小鳥
教學難點: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動手能力差,在造型表現上困難較大。
教學過程:
1、
課的導入:教師利用肩膀上小鳥造型引入課題,師:老師肩膀上面站了一只小鳥,他特別喜歡交朋友,今天他來和我們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了,它還有許多鳥類的朋友也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喜歡他們嗎?生:喜歡,教師多媒體播放鳥類圖片,同學欣賞,同時板書課題《愛美的小鳥》
(本情節,教師通過一只小鳥引入課題,介紹朋友讓學生欣賞到更多鳥類的圖片,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潛移默化中進入授課內容)
2、
進一步引入:小鳥的朋友真多,同學們能不能說說怎樣才能和他們做朋友?生:愛護他們、給他們喂食物和水等,你們說的都很好,漂亮的小鳥我們要細心愛護,他們才愿意和我們成為朋友,你們能說說他們都什么地方漂亮?生:羽毛、聲音、外形等,教師總結,他們有漂亮的羽毛,嘹亮的歌喉,優美的身形是森林里的小精靈,真的是很美。我們大家都想和他們交朋友。
(本情節在本次授課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帶領學生逐步進入學習內容,讓學生對小鳥的身體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為下一步的教學做好了鋪墊工作。)
3、
帶領學生進入學習內容,愛美的小鳥好多同學都和他們交朋友了,教師都媒體展示愛鳥行動,他們還用他們的巧手表現出他們的好朋友,教師播放多種材料制作的小鳥,他們做得真好,你們想不想和他們比一比?生:想,那我們就用我們的靈巧手表現一下小鳥吧
(本情節中,教師通過展示,向學生提出愛護鳥類的環保意念,各種鳥的制作方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為接下來學生制作作業奠定了基礎。)
4、
布置作業:有一顆樹很爺爺傷心,因為春天到了,可是他聽不見他的好朋友小鳥歌聲,同學們,你們幫助樹爺爺找回它的好朋友吧,(教師發放工具包,分組合作完成。)
(本情節,布置作業,因為一年級學生動手能力較低,但想象能力豐富,思想活躍,所以我才用分組合作,并提供給學生小鳥的基本圖形,讓他們利用工具包中的各種材料加工小鳥,這樣即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意識。)
5、
作品展示環節:隨著優美的音樂,各組一名代表上臺將本組的小鳥粘貼在大樹上,并簡單介紹一下材料,最后老師把大樹的哭臉換成笑臉。
(本情節作品展示,激發了學生學習欲望,也是本課的有部分。)
6、小結:我們的小鳥在大樹上歡唱,大樹爺爺找回了他的朋友們,他的笑容又回到了臉上,他謝謝同學們,所以發給你們樹葉獎章,作為獎勵,希望同學們在課下繼續愛護小鳥,和他們做朋友。
以上是我這節課的說課內容,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謝謝。
板書:
第二課、愛美的小鳥
一、
小鳥的朋友們。
二、
小鳥什么地方美麗?
三、
篇6
張 超,女,江蘇徐州人,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廣播電視專業藝術管理方向碩士生,主要從事藝術管理研究。
1982年,林兆華的《絕對信號》標志著中國小劇場戲劇在中國大陸的再次興起,內地小劇場戲劇的發展,從先鋒實驗,轉變為貼近大眾的商業性表達,這與我國市場的開放程度密切相關。而臺灣地區小劇場戲劇,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蘭陵劇坊推出的《荷珠新配》,掀起了小劇場戲劇更加激進反叛的新潮流,由于臺灣“政治話語”的不斷消解,戲劇不再是精英階層的專寵,而成為大眾消費的一部分。臺灣戲劇從業者始終追求小劇場戲劇的“實驗精神”,使得臺灣的小劇場戲劇呈現出更具藝術性的表現方式。
一、兩岸小劇場戲劇的發展
兩岸小劇場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的“家班”,它是私人創辦,目的在于提供娛樂消遣的戲曲演出團體,“家班曾是一支非常活躍的演出力量,在我國戲曲的發展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1]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戲劇家李漁和他的喬王二姬。臺灣地區家班的形式留存至今,歌仔戲家班“明華園”依舊活躍在戲劇舞臺上。
后,我國宋春舫先生的《小劇場的意義由來及現狀》發表,標志著小劇場藝術在我國真正的出現。1982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上演的林兆華作品《絕對信號》喚起了觀眾對小劇場戲劇的關注。該劇將舞臺安置于觀眾席中間,通過縮短舞臺與觀眾間的距離,使得觀演關系更自由、更密切,形成推倒“第四堵墻”的效果。
此后,小劇場戲劇在我國劇場界開始迅速發展。特別是近些年,孟京輝、林兆華、牟森等小劇場導演掀起了中國大陸小劇場戲劇運動的。孟京輝的先鋒戲劇作品一部比一部更具實驗性,他的作品充斥著對傳統戲劇的反叛和突破。“蛙劇團”創始人牟森的實驗戲劇采取即興創作的方式,演員在臺上隨性發揮,觀眾主動感受戲劇,這與主題鮮明的傳統話劇大相徑庭。
小劇場話劇的“先鋒性”,逐漸成為吸引觀眾的商業標簽。在商業需求下,夸張化包裝、過度迎合市場需求、大玩形式主義等等現象逐漸凸顯。
臺灣小劇場戲劇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進入了一個激進反叛的新階段,小劇場戲劇更傾向直面社會,表達自我。其中翹楚便是蘭陵劇坊推出的《荷珠新配》,該劇徹底打破了傳統戲劇的敘事模式,以荒誕的方式呈現,又將傳統的戲曲美學和現代話劇藝術相融合。標志著“臺灣當代話劇在趨向于現代性的同時,成功將民族文化傳統和臺灣本土現實融合。”[2]
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今,后現代主義實驗戲劇和商業戲劇成為臺灣小劇場界發展的兩大主流。其中環墟劇場、河左岸、莎士比亞的妹妹等劇團,以更加叛逆的姿態挑戰實驗戲劇,并不斷地進行新的探索;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果陀劇場等則逐漸趨向商業戲劇的路線。但是臺灣小劇場戲劇的總體發展,依舊遵從他們自身建立的美學架構,反對主流文化,不斷為觀眾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二、兩岸小劇場戲劇藝術性與商業性之比較
(一)藝術性的比較
1.傾向迎合觀眾和注重表達自我
內地小劇場戲劇的創作主流逐漸從“先鋒性”轉為“大眾性”。可以說,小劇場話劇逐漸隱去先鋒實驗的棱角,選擇更加符合觀眾的品味,這是“話劇走向市場化道路的必然之選。” [3]不斷大眾化了的戲劇創作者們,開始積極地了解觀眾的審美心理,滿足他們的審美需要,使原先晦澀的小劇場話劇藝術品,逐漸變為大眾消費品。
臺灣戲劇注重“表達自我”,他們更強調藝術性,而非票房。商業性在臺灣小劇場內部,甚至是個“貶義詞”。臺灣小劇場的導演更喜歡以獨特的表達方式,不同的溝通形式挑戰觀眾的需求,進而達到相互滿足的目的。
2.關注當下與融合傳統戲劇
大陸的戲劇更愛關注當下社會與人的生活。通過對經典劇目翻演,表達當下人們內心世界。例如當下許多話劇作品中時常穿插一些網絡語言,流行歌曲或者對某些社會現象的諷刺,引得臺下觀眾捧腹大笑。這些笑點建立在戲劇情境中,利用對流行元素的夸張化,無形中拉攏了觀眾與舞臺的距離。這種討巧的方法,可以引發觀眾熱議,卻也容易進入低俗化的誤區。
而臺灣戲劇善于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戲劇藝術形式融合,他們更強調傳統是現代的根。就像白先勇先生說的:“不能棄擲掉傳統,使現代成了無根的游魂。”他們重在將民族傳統融入現代舞臺: 一是從中國傳統曲藝藝術中吸取靈感,二是從民族戲曲傳統中借鑒藝術創造。例如賴聲川大膽地將相聲與“集體即興創作”、“拼貼”等西方后現代戲劇藝術相結合, 創造了“相聲劇”。屏風的《京劇啟示錄》在話劇中嵌入京劇這個極具民族性的符號, 促進傳統戲曲古典美與小劇場話劇現代美的融合。特別是劇中的京劇片段,不僅僅展示國粹的魅力, 而又以京劇的歷史發展線索反映當代臺灣以及中國的社會變化。
(二)商業性的比較
1.政策背景不同
政策背景的不同,是造成兩岸小劇場戲劇商業性差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陸,由政府的文化政策引導藝術走向。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開啟了一系列的演藝聚集區和劇院院線開發的項目;而在臺灣,則處于眾生喧嘩之狀態,民間團體各自發展,但是政府會對其提供一定的扶持和鼓勵。例如臺灣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于1996年成立,主要功能就是提供藝文團體補助,任何藝文團體均可申請,而且過程公開透明。
2.大陸戲劇產業化運營的實現
“品牌式打造,院線式演出,加盟式復制是小劇場產業化經營的三大法寶。”[4]借助戲劇“品牌化”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是近年大陸小劇場話劇的經營策略之一。在小劇場戲劇市場上較活躍的話劇導演們,如林兆華、孟京輝、田沁鑫等紛紛成立了自己的戲劇工作室,力求憑借個人聲望擴大小劇場作品的社會影響。
院線式演出是當下小劇場話劇采用最多的經營手段,一些票房較好的作品,會安排好系列演出計劃,到全國多個城市巡演,例如《戀愛的犀牛》演出了一千多場,這在臺灣是從未發生過的。一些戲劇院線有自己的固定劇目,例如蜂巢劇場主打孟京輝的話劇,繁星戲劇村的常駐劇目是《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和《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品牌化和院線化是我國戲劇市場的常用手段,這種形式也許會緩解小劇場戲劇人的生存壓力,但是長此以往會滋生出一系列過于商業化的作品,不利于對我國小劇場戲劇的長遠發展。
3.臺灣戲劇品牌化打造
賴聲川創立的表演工作坊、李國修的屏風表演班、梁志民的果陀劇場, 是臺灣現今最出名的三個戲劇團體。他們通過對作品精益求精的打造,累計一定的知名度,為劇團贏得不錯的口碑。三大劇團還走差異化路線,各自具有精準的品牌定位,例如表演工作坊走戲劇高端精品線,如《暗戀桃花源》、《如夢之夢》、《寶島一村》等等;果陀劇場主打商業情節劇,如《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屏風的戲劇更偏本土化原創。
三、追求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平衡發展
小劇場戲劇若要形成良性的發展,便需要努力在藝術性和商業性上保持平衡。劇團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需要面對市場、面對觀眾,因此在題材選擇和表現形式上應該更偏重大眾最為關心的問題,運用大眾愿意接受的方式進行創作。創作者應打破相對僵化的創作模式,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挖掘作品的深度。小劇場戲劇在起步之初,是為了突破“僵化的舞臺”,追求強烈的實驗性。而如今,大陸的小劇場一再強調商業性,忽視了對“藝術精神”的探索。而在臺灣地區,一再追求藝術性和先鋒性,將商業性視作“貶義”。商業性是小劇場藝術發展的基石,藝術性是小劇場藝術得以向前發展的必備條件,只有將二者結合,互相平衡,才能創造出小劇場戲劇更加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楊惠玲.明清家班[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4.
[2]彭耀春.臺灣當代戲劇論[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218.
篇7
[關鍵詞] 教學暗示;年齡階段;教學藝術
[中圖分類號] G6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4634(2015)04-0113-04
教學暗示藝術是指“教師有意識地、自覺地運用暗示原理,以多種多樣含蓄間接的方式影響學生的心理和行為”[1]的一種教學藝術形式,它綜合運用了教育學、心理治療學、腦神經科學等的相關知識和原理,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環境,借助表情、言語、手勢等暗示手段,間接地對學生施加影響,使學生的情感、意志發生變化,從而調動他們的內在潛力,提高學習行動力。由于教學暗示藝術“通過刺激無意識心理活動使學生在感覺、知覺、記憶、表象、思維、情感、意志等方面受到暗示,為接受環境信息服務”[2],所以它能激活學生的心理潛能,讓學生產生積極心理傾向,從而創造強烈學習動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巧妙地運用暗示藝術能引起學生注意、提高學習興趣;能傳遞期望、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能放松身體、提升學生潛能。教學暗示藝術通過作用于學生的潛意識,提高個人的記憶力、創造力和想象力,為學習創造條件。因此,它的最終目的是調動學生知情意的積極性,使個人的智慧潛力轉化為現實的巨大心理活動能力,即“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個人的潛能,使之達到充分的自我發展”[3]。
小學生的年齡跨度較大,不同學段的學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點,每一階段都有特殊的受暗示性,這就決定了教學暗示藝術在小學課堂上具有極強的可為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遵循小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心理特點(如表1所示),巧妙地運用暗示手段對他們的情感、情緒產生影響,就能激起小學生探究的強烈愿望,喚起創新的潛能,激活小學生個體內在的成長潛能,使他們朝著期望的方向發展,從而幫助學生加速學習進程、提升學習效率。
1 教學暗示藝術在小學低年級的運用策略
小學低年級學生由幼兒園過渡而來,幼兒園生活的主要內容是游戲,小學生活的主要內容轉向了學習,相對于有趣的游戲,學習顯得單調和枯燥。因此,在小學低年級實施教學暗示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表現和情緒比較外露,教學暗示藝術的實施要從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入手。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動機來自于外部,主要依賴于外在的鼓勵與獎勵,即獲得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和贊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巧妙運用評價性暗示,充分發揮暗示的積極作用,盡量避免消極作用。多用表揚、肯定,少用批評和訓斥,懂得將贊許的態度通過各種隱性或顯性的暗示手段傳遞給學生,如語言的表揚、身體的擁抱、溫柔的輕撫、眼神的關注等喚起學生積極的學習動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往往易于掌握具體、形象、可感知的概念,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應盡量具體直觀,如內容的呈現可以是實物、畫面、掛圖、視頻、板書、模型等,它們能直接訴諸于學生的視覺,可以運用直觀形象進行信息滲透。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轉移,只注意有趣的、吸引人的事物和學習材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巧妙地采用藝術暗示,因為藝術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暗示,它借助色彩、音樂、空間等手段,發揮非理性直覺的作用,通過顏色、形狀、聲音、圖像等的變化引起學生注意,觸動學生的情感和心理。這一階段學生好動、善問、模仿力強,教學暗示的手段可以為開展活動,也可以做游戲,形式盡量活潑有趣。針對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難于集中、好動的特點,教師還可以充分地利用距離暗示,用不同座位形式和空間位置呈現師生間不同暗示關系,教師可定期將教室空間做調整[4],見圖1,通過環境空間的改變,給學生新奇感,以激發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多走進學生身邊,尤其是注意力難于集中的學生身邊,通過近距離接觸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
圖1 教室座位空間示意圖
低年級學生情感外露,情緒調控力差,依賴他控來調節自我。因此小學低年級教學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課堂覺察力。覺察力是“教師對外在世界本身以及自我如何與這一世界進行接觸并展開行動的覺察”[5]的能力,這一能力要求教師要尤為觀察處于情緒兩端的學生,繼而用有效的方法加以暗示提醒。情緒過于沉悶的學生要用眼神、表情、手勢激發他們的熱情,當課堂情緒發生變化、學生顯得異常興奮時要借助肢體動作暗示(手勢、頭部、身體、腿腳等),如擊掌、跺腳、轉身等,讓學生平靜。
此外,小學低段學生模仿能力很強,他們善于模仿周邊的事物,尤其是教師的言行舉止,因此教師榜樣暗示的作用非常重要。
2 教學暗示藝術在小學中年級的運用策略
篇8
一、 活動目標
1. 經歷閱讀、思考、解答并與同事交流,關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和如何實施算法多樣化的相關資料與問題。
2. 能夠思考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節課的情境創設;能夠比較不同版本教材中情境創設的異同。
3. 通過了解兩位教師的不同教學設計的目標,能夠思考不同的數學教學價值觀。
4. 能夠思考算法優化的標準,并能夠在自己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
二、 活動內容、形式與時間
1. 數學組每位教師獨立解答關于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如何實施算法多樣化的相關問題,不集中,由每位教師自己抽時間書面解答問題,時間約2小時。
2. 與同事交流獨立解答出的問題答案,時間約1小時。
3. 教研組確定一位教師上一節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研課,數學組其他老師聽課。時間約40分鐘。(也可以上一節新課,再上一節練習課)
4. 評課與交流。(1)結合聽課筆記,獨立寫出評課提綱,時間約15分鐘;(2)數學組教師進行評課交流,時間約45分鐘。(一個年級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學教師,可以在獨立寫出評課提綱的基礎上,先進行年級組數學教師交流,并確定一人代表年級組到交流會上發言。最后,全體數學教師評課交流。)
可以根據學校教研活動的時間和教研組教師的情況,選擇下面“活動前準備”中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與交流。
三、 活動前準備
解答下面的問題,并準備交流。(注:以下帶有“*”號表示問題有一定的難度。)
1. 根據你們學校使用的這套教材,學生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節課之前,有哪些經驗、知識、能力與之關系密切?
2. *你認為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節內容,應該在哪一個年級進行教學?查一查不同版本的教材,了解一下它們是安排在哪一個年級進行教學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3. *如果你去上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節課,你會通過創設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情境,來引出要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問題嗎?還是直接出示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師生共同解決?為什么?
4. 如果你上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節課,并想創設一個現實生活的情境,你會創設一個什么樣的情境?你會用一個怎樣的算式,作為第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算式讓師生共同來解決?你用的第一個算式是進位乘法,還是不進位乘法?為什么?
5. *查一查不同版本的教材,看一看這些教材中用到的第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是什么?這些算式中的兩位數有什么特點?從算法多樣化的角度看,在計算這些算式的結果時,哪些算式容易出現多種算法?哪些算法會少一些?為什么?
6. 閱讀下面三個版本的教材,看一看它們各用了哪些現實生活的情境?你喜歡哪一個情境?為什么?
7. 上面三個版的教材中,每一套教材都創設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現實生活情境,有的要求先提出問題,有的在情境中還有對話。
(1) 你在教學時,會要求學生根據上面的情境與對話,表達成一個完整的數學問題嗎?如果以人教版教材為例(下同),你是否先要求學生根據買書的情境和人物的對話,說出一個完整的數學問題,如“已知一套書是12本,每本書是24元,買一套這樣的書一共要付多少錢?”如果這樣做,有什么利弊?
(2) 根據教材體系,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內容,你會先要求學生獨立嘗試列算式嗎?為什么?會有學生能夠列出算式24×12嗎?如果能,原因是什么?如果有些學生不能列出24×12的算式,可能是哪些地方遇到了困難?
8. 你覺得,如果讓學生獨立地去解決24×12=?這個計算問題,學生可能會出現哪些不同的計算方法?下面的這些計算方法學生有可能出現嗎?
(1) 24×12=24+24+…+24(12個24相加);
(2) 24×12=12+12+…+12(24個12相加);
(3) 24×12=24×10+24×2;(4) 24×12=12×20+12×4;
(5) 24×12=24×3×4;(6) 24×12=24×2×6;
(7) 24×12=12×4×6;(8) 24×12=12×3×8;
(9) 24×12=24×20-24×8;(10) 24×12=12×30-12×6;
(11) 24×12=24÷8×12×8;(12) 24×12=12÷6×24×6
(13) 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9. *你覺得,上面的這些方法都能夠結合教材創設的情境說出它們的實際意義嗎?比如對于24×12=24×10+24×2這樣的算法,可以解釋為:10本書是24×10(元),2本書是24×2(元),所以24×10+24×2表示了12本書一共需要的錢數。你覺得,上面六套教材的情境中,哪一個情境更能夠解釋上面這些算法的實際意義?
10. 如果有學生只是用上面的加法計算,也就是用24個12相加或12個24相加計算出了正確的結果288,對這樣的學生你怎么進行評價?你會表揚他們嗎?為什么?你認為如果學生有其他的方法,他們還會用加法進行計算嗎?為什么?有位教師認為應該表揚,并且用了下面的評價引導語:“你很了不起,很有耐心與毅力,做了一般的同學與老師都沒有做的事。你也很清楚什么叫乘法,用的方法是萬能的,計算的結果也是正確的。但你的計算方法的步數比較多,請你與其他同學交流,看一看他們運用了什么方法,有沒有你認為更好的方法。”你覺得這樣的反饋評價語言合適嗎?為什么?
11. 在解決24×12這個題目時,有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你會要求學生至少要用兩種方法計算出結果,還是只要求學生計算出正確的結果就可以了?為什么?
12. 提倡計算方法多樣化,是要求每一個學生對計算題都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計算方法?也就是算法多樣是不是教學的一個基本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做到,還是只要求能力強的學生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對一般的學生來說,先要求用一種方法計算出結果,并進一步思考有沒有其他的算法?算法多樣化是對一個學生集體來說的,還是對每一個學生個體而言的?
13. 在上文中列舉了解決24×12的13種方法,在這些方法中,有的是具有一般性的方法,運用這種思路可以解決所有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問題,如上面的第(3)種方法:24×12=24×(10+2)=24×10+24×2,它是把一個兩位數分拆成一個整十數與一個一位數的和,然后運用乘法分配律,把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問題化歸成兩位數乘整十數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和。這種思路是帶有一般性的。而像第(5)種24×12=24×3×4的方法,只是適合這個兩位數能夠分解為兩個一位數相乘這類計算問題。運用這種思路就不能解決像29×13這樣的問題。因此,這種方法帶有特殊性。你認為應該重視引導學生學習帶有一般性的方法,還是應該重視引導學生學習帶有特殊性的方法?為什么?
14. 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意識到有些方法具有一般性,有些方法帶有特殊性?你覺得引導學生對多種算法進行分類有什么教學價值?如何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標準對多種計算方法進行分類?
15. 浙教版教材的編排中,先創設了多個不同的情境,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從計算籃球場的面積入手,展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過程。請你先讀一讀下面的教材,再回答問題。
(1) 在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計算28×15后,為什么要讓學生去比較23×19與28×15的大小?
(2) 讓學生計算23×19與計算28×15在算法多樣上有什么不同?學生經歷這樣的過程有什么好處?
(3) 你覺得在教學中,有必要把23×19的豎式計算的三步過程都展示出來嗎?為什么?
(4) 以前的教材常常會出示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計算法則,現行教材一般都不出示這個法則,你覺得有必要出示計算法則嗎?出示筆算的計算法則有什么利和弊?為什么?
16. 下面是兩個不同的教學主要流程,請你先閱讀,再回答問題。
課堂教學流程一:
1. 復習舊知: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
出四個題目:24×6、24×10、16×20、16×4。讓四個學生到黑板上進行板演,其他學生在草稿紙上獨立做。完成后,反饋校對,并讓學生說一說,如何進行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的計算。
2. 引入新知:從兩位數乘一位數引出兩位數乘兩位數。
在學生用豎式計算24×6的基礎上,在乘數的十位上寫上一個數1,從而使得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題目(1),變成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題目(2)。
3. 展開新知:教師與學生一起重點研究第(2)個算式,研究第二個乘數16十位上的1應該怎樣乘,逐步得出兩位數乘兩位數中乘的順序,積的定位。
得出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三條法則:先用一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這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4. 鞏固新知:讓學生根據筆算法則,解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題目,做練習,以便能夠較好地應用法則進行計算,能夠鞏固技能。出題目時,從不進位到進位,從一次進位到兩次進位。如讓學生計算12×34、34×13、76×58等等這樣的題目。
5. 回顧小結:讓學生回顧這節課學習的內容,說一說有什么收獲。
6. 課外作業:布置學生做課本上或課堂練習中的題目。
課堂教學流程二:
1. 創設情境,明確待解問題。
上課開始,教師出示問題:某種飲料一箱是24瓶,買這樣的飲料16箱,一共有多少瓶?請每一個同學都估計與猜測,大約是多少瓶。并把自己估計的數寫在紙上,然后想一想,有什么辦法來說明,你估計與猜測的結果是正確的或者比較接近正確答案,學生得出需要計算:24×16=?
2. 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
要求每個學生都安靜地獨立思考,嘗試解決24×16=?這個問題。如果已經找到一種方法計算出了結果,想一想,有沒有其他的方法,盡量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3. 梳理思路,準備小組交流。
先整理一下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想一想也可以寫一寫:如果你在小組里發言,你準備講哪幾點,說哪幾句話?(準備的過程是學生對自己的算法進行反思與梳理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提升的過程)
4. 小組交流,相互取長補短。
一般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每個學生的計算結果與方法。在小組內交流時,要一個一個輪流發言。一個同學在發言時,其他的同學要注意傾聽,并作適當的記錄,主要記錄自己沒有想到的方法。每位學生盡量不要重復其他同學已經說過的方法。
5. 整理成果,準備全班匯報。
小組交流結束后,組內的同學要討論與整理,把自己組中的計算方法加以歸類,并指定一個同學向全班進行匯報。
6. 全班匯報,匯總歸納策略。
讓部分小組的代表報告研究成果,其他小組可以補充。原來自己小組中沒有想到的計算方法,可以記錄下來。學生一般有以下幾種解題策略:
(1) 24+24+…+24=384(16個24相加);
(2) 16+16+…+16=384(24個16相加);
(3) 24+24+…+24=192(8個24相加),192×2=384;
(4) 16+16+…+16=192(12個16相加), 192×2=384;
(5) 24×2×8=384;(6) 24×4×4=384;
(7) 16×4×6=384;(8) 16×3×8=384;
(9) 16÷2=8,24×8=192,192×2=384;
(10) 24×10+24×6 =384;(11) 16×20+16×4=384;
(12)
(13) 24×20-24×4=384;(14) 16×30-16×6=384;
(15) 16×10+16×10+16×4=384;
師生共同總結、歸納這些解題方法的共同特點:把一個“新”的問題轉化成為一個“老”問題來解決。即把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題目轉化為加法或兩位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一位數來解決。
7. 回顧過程,總結學習方法。
師生共同回顧,這節課我們研究的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問題,研究的過程是:猜測結果—獨立解答—小組交流—全班匯報—歸納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如果飲料一箱是24瓶,這樣的飲料16箱,一共有384瓶。解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問題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方法。我們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常常會學到一些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請你解決以下問題:
(1) 你覺得,在第一個教學流程中,學生會有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嗎?為什么?如果沒有,教師在引導中起了什么作用?
(2) 你覺得,在第二個教學流程中,學生自己能夠想出很多計算方法嗎?如果能,主要原因是什么?學生能夠產生多種計算方法,教師起了哪些作用?
(3) 比較上面的兩個教學流程,你覺得主要有什么不同?用第一個教學流程進行教學的教師,他們可能想追求什么教學價值?用第二個流程的教師呢?
(4) 如果讓你給這兩個教學過程寫上課堂教學目標(分過程性目標與結果性目標進行闡述),那么,你分別會寫出哪些目標?請你寫一寫。
(5) 如果一位教師基本上采用流程一的模式進行教學,而另一個教師基本上采用流程二的模式進行教學,那么,這兩個教師教學的學生可能會有什么差異?為什么?
(6) 上面兩個不同的教學流程都是新課教學,當新課教學結束時,就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技能來說,運用哪一個教學流程學生的技能會更熟練?一般的教材都在新課后,還安排一節兩位數乘法的練習課,當再上一節練習課后,學生的運算技能是否還會有差異?為什么?
(7) 教學流程二中所創設的現實生活情境(買飲料),是否比前面六套教材所創設的情境更容易實現算法多樣化?更容易解釋每一種計算方法的實際意義?為什么?
17. 下面是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問題,你覺得學生可能會怎么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去解決這樣的問題,有什么價值?
問題:小明在解決“三(1)班共有36人,如果每人要買27本作業本,那么一共要買多少本作業本?”這個問題時,列出了以下的豎式,他的計算是正確的嗎?
(1) 如果每人買7本作業本,一共要買多少本?
(2) 如果每人買20作業本,一共要買多少本?
你覺得,一個班級中有百分之幾的學生會重新列豎式計算,來解決上面的這兩個問題?有百分之幾的學生會利用上面的豎式解決這兩個問題?不能利用上面的豎式解決問題的學生,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8. 學生如果用豎式計算45×67=?,那么要多少步計算才能正確計算出最終結果?如5×7=35(第一步),4×7=28(第二步),28+3=31(第三步)等等。學生可能會在哪一步出現錯誤?為什么?怎樣才能避免學生發生這種錯誤?
19. 你覺得,讓學生多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題目,是不是就能夠讓學生正確和熟練地計算?如果讓學生機械做題,會不會因枯燥乏味而注意力不集中,正確率下降?
20. 在文學中有一些句子,從左往右讀和從右往左讀是完全一樣的,如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歌唱家在家唱歌等,這樣的句子稱為回文句。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練習中,也可以利用回文的思路,讓學生探索與練習。如對于算式21×24,從左往右讀是二十一乘二十四。從右往左讀是四十二乘十二,即42×12,兩個算式顯然不是兩個完全一樣的算式,但21×24與42×12的積會相等嗎?可以讓學生用豎式算一算,學生很快就會發現:21×24=504,42×12=504,所以21×24=42×12。我們不妨稱這樣的算式為回文算式。又如,對于算式63×48,從右往左讀是84×36。這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是不是也會相等呢?讓學生用豎式算一算,也會發現63×48=3024,84×36=3024,所以又可以得到一個回文算式63×48=84×36。讓學生探索:①請先寫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再從右往左讀得到另一個算式,算一算,這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相等嗎?如果有人說:“任何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把這個算式從右往左讀得到另一個兩位數乘法的算式,這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一定都是相等的。”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為什么?②下面的這些等式成立嗎?算一算。42×48=84×24;36×42=24×63;14×82=28×41;76×34=43×67;26×93=39×62。③什么樣的兩個兩位數相乘,可以使得從左往右讀與從右往左讀得到的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相等?你能找到這樣的算式嗎?動手找一找。
你覺得,讓學生去解決上面的問題,除了能夠進一步熟練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技能外,還有哪些教學價值?
21. 你能夠證明下面的這個命題嗎?試一試。
命題:如果a、b、c、d是四個數字,ab上面畫一條短線,表示由a、b這兩個數字組成的兩位數,那么等式ab×cd=dc×ba成立的充要條件是ac=bd。
22.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中,也有像兩位數乘兩位數這樣的回文算式嗎?如等式132×42=24×231成立嗎?如果也有這樣的規律,請你寫出一個類似第21題這樣的命題,并對命題進行證明。
本刊將在2012年第3期繼續刊發“如何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算法多樣化教學研究”校本教研活動方案(二),敬請關注!
篇9
前測,就是教學之前的測試。通過對前測產生的數據分析,能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狀況,準確了解學生的思維誤區。前測,是教學預設的“奠基石”,是教學行為的“風向標”,是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有效地運用前測,能為課堂教學創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學境界。
緣起——“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教學困惑
偶然的一次機會,我承接了一堂縣級教研活動的展示課,上課內容為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認識三角形”。這是一堂典型的概念課,在概念教學的同時還要進行“畫高”技能的教學。為了將概念的揭示和技能的落實能在本堂課完美地結合,對此進行了一番思考和磨課。
根據對教材的解讀,本堂課應重在概念的理解和畫圖技能的教學上,尤其是高的概念的揭示和畫高的方法。因此,在概念的揭示及畫高方法的指導上設計了“自學高的概念——以概念畫高——畫高技能講解”這樣三大環節,以此突破重難點。在試教后發現,在此環節花了大量時間,學生學習效果也并不樂觀:部分學生對概念的學習興趣低,部分學生對高的概念無法清晰理解,部分學生對畫高的方法不得要領。
面對這一現象,我感到很困惑:在重難點上花了大量的時間來分解和落實,為什么學生還是不能很好地掌握,而且毫無學習興趣?
經歷——“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前測嘗試
基于試教后產生的困惑,我作了這樣的思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對學生的前認知有所偏差?抑或是對難點分解上存在誤區?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對未授課的四(3)班51位學生做了問卷調查式的前測。
【前測內容及反饋】
1.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三角形?至少寫三個。
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寫出三角板、支架、自行車……
2.畫一個你喜歡的三角形。
全班學生都能畫出三角形。
3.三角形有高嗎?有()條。
有32人認為三角形有1條高,占全班人數的62.7%,;有7人認為三角形有3條高,占全班人數的13.7%;還有4位學生認為有無數條高,占全班人數的7.8%。
4.請試著畫出它所有的高。
準確畫出1條高(水平方向上的)的有34人,占全班人數的66.7%;準確畫出3條高的有4人,占全班人數的7.8%。
5.生活中有很多物體設計成三角形(如屋頂、自行車的三角架等),你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1)節省材料;(2)美觀 ;(3)方便; (4)牢固。
有44人選擇“牢固”,占全班人數的86.3%。
【前測數據分析】
基于對前測的統計數據分析得到:
1.學生的認知基礎分析
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不是空白的,而是有著非常感性、形象的認知,只是缺少一種精煉的概括。另外,學生由于在前期的學習中有了對“平行四邊形”高的概念的充分認知,80%的學生認為三角形是有高的,而且也有近80%的學生能正確畫出1條高(水平方向上),甚至有個別學生能準確畫出3條高,說明三角形的高對學生來說也并不陌生,只是缺少更理性的感知和拓展。
2.學生的學習難點分析
對于本堂課的難點——畫高,學生的認知從調查數據中可見一斑。66.7%的學生能準確畫出一條高,7.8%的學生能準確畫出三條高。為什么大部分學生已對高的概念有了較好的認知,且能畫出一條高,卻畫不出另兩條高?是在概念上有認知盲區還是技能上存在問題?針對這一現象,問卷調查后,對學生進行了談話式的前測,了解到畫出一條高的學生的思維認知是“當三角形轉一下后,高變斜了,它就不是高了”,也就是說學生對高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水平方向的高”。
在對前測數據進行理性分析后,我重新思考了本堂課的定位和設計。
【教學再設計】
教學片斷一:
師:你認為三角形有高嗎?(有)
師:你能畫出來嗎?(生動手畫高,師展示生第一次獨立嘗試畫的“高”)
師:你覺得畫高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從頂點開始畫,要畫一條垂線,往對邊上畫……(根據學生不完整的表述出示反例,引導學生完整表述)
師:你能說說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嗎?(從一個頂點往它的對邊畫一條垂線,這條垂線就是三角形的高……)
改變概念的揭示方法,從概念的發生過程引入新概念,也就是通過畫圖演示去解釋事物的發生過程。
教學片斷二:
1.高的概念的擴展
師:這是高嗎?(課件演示,出示圖1)這還是高嗎?(出示圖2、圖3)
生:是……不是……
師:為什么認為不是高?(因為斜了)
師:為什么有的同學認為還是高呢?(它還是從頂點出發的,往對邊畫的一條垂線)
師:你有什么想說的?(只要是從頂點往對邊畫的垂線都是三角形的高)
師:你覺得三角形還有高嗎?還有幾條?你能畫出來嗎?
2.畫高層次一:轉紙
生匯報畫高方法:畫哪條底邊上的高,就把紙轉至這條底邊在水平方向時再畫。
3.畫高層次二:轉尺
師:如果老師想畫出黑板上三角形的高,是不是也要把黑板轉一轉呢?
生:不行,可以轉尺子(動手實踐轉尺畫高)
基于對前測數據分析后的思考,完成了本堂課的教學再設計。課堂實踐效果證明:這樣的設計非常成功。
前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學境界
從第一次試教后的迷茫、困惑,再到成功教學后的喜悅,在追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學境界的同時,也讓我對前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
1.前測——教學預設的“奠基石”
一方面,前測能準確定位教學預設。通過圍繞具體課時的二維目標展開的教學前測,能為教師提供一個更準確的學生起點認知。在知識與能力的前測上,可以了解講授新課前學生已經具備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基本能力。對于教師的教學設計,如果學生在教師預設的探究過程中,不需要探究也明白了,那這種設計就是無效的;如果教師預設的教學環節難度很大,學生無法回答、不能操作,沒有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那么這樣的教學設計也是失敗的。那么,怎樣的教學預設才是有效的呢?第一,它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第二,它必須重視新舊知識的過渡。要做到這兩點,必須做好前測。
另外,我們還可以選擇在一個學年、一個學期、一個學段或者一個學習單元開始之前,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測試,主要用于了解學生普遍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思維水平、興趣愛好和意志品質等。從而了解學生在這一具體時段,對于知識的認知、構建存在的差異。
2.前測——教學行為的“風向標”
首先,前測為教學行為提供數據支持。
感性使數學課堂更具人性化,更精彩生動,而理性則使數學課堂多了一些數學化。在現今數學課堂追求數學生活化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數學本身的東西,應讓課堂多一些理性,讓我們的教學行為更嚴謹、更科學化。而前測就是讓數學課堂科學化的第一步。
我們的課堂教學是立足于具體數據之上的,有了具體數據的支持,設計的教學行為才有據可尋,而且實踐證明建立在具體數據上的教學行為非常成功、到位,學生的學習也變得輕松、和諧。
其次,前測為教學行為選定最佳策略。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過:“影響學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狀況進行教學。”教師在設計教學行為時,總是對學生已有的知識認知不到位,所以,設計的教學行為與預設的效果存在偏差。而通過前測的數據分析,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行為上找到最佳的策略,讓教學行為更具針對性、更有效。
縱觀現今的課堂教學,很多教師常常感慨嘗試過很多方式去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但是課堂效果總是和自己的預設背道而馳,很大原因是因為教學行為的方向不明確。那么,前測無疑是教學行為的“風向標”,它能讓教師的教學行為在數據的支撐下,尋找到一種最佳的教學行為策略。
3.前測——教師成長的“催化劑”
眾所周知,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很多條件,而前測,也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手段,它能將經驗和反思有機融合。
第一,前測設計,幫助教師研讀教材。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學生發展的可能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所以,前測的內容設計既要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同時要了解學生對后續知識的認知水平,這樣才能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那么前測的設計就要遵循教材的編排,需要教師對教材的知識點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解讀。對于前測的設計,不光要求教師對縱向的知識體系了然于心,同時,還要求教師涉獵橫向的知識體,從而做到觸類旁通,從深度和廣度等方面研讀教材。
第二,前測分析,促進教師積累經驗。教學經驗的積累是積跬步后而達到千里,但是前測卻可以為教學經驗的所得另辟蹊徑。數據是理性思維的工具,它能為教學經驗提供有效數據支持。通過對前測的數據分析,能準確掌握學生的認知起點、認知盲點,為教學行為提供借鑒。通過前測,能快速、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前認知,對前測數據的分析,可以使經驗得以提升,失誤得以避免。可以說,前測,是教師積累經驗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在前測分析中所得到的具體數據是教師定位學生認知的依據,同時也是教師了解學生思維、技能等特征的寶貴財富。
第三,制定對策,提高教師思辨能力。對前測的數據分析后所做出的相應教學對策,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挑戰。教師在教學前對學生進行充分前測,達到對學生總體情況與個體差異的準確了解,從而根據學生的現實起點、學習需求、個性差異、思維方式與學習特征等,充分預設課堂生成情況,盡可能地對每一種課堂生成情況都作出充分的、有針對性的思考與應對。在把握每一教學環節具體目標的前提下,構建出非直線型的教學路徑,以便調控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教學情況,上課時就可以根據不同的解決策略進行有層次的展示,從而有效調控課堂。
篇10
[關鍵詞]疏血通注射液;單硝酸異山梨醋注射液;不穩定性心絞痛
[中圖分類號] R54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4(a)-0045-03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huxue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sosorbide Mononit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ZHANG Rong-hua HUANG Chao-fa HUANG Xiao-rong ZHENG Gui-y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Cardiovascular,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rao County in Jiangxi Province,Shangrao 334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huxue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sosorbide Mononit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Methods 56 patients with UAP of CHD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2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uxuetong Injec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uxue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Isosorbide Mononitrate Injection.The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fibrinogen (FIB) and serum creatinine (SCr) 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86%,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1.43%),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Shuxuetong Injection;Isosorbide Mononitrate Injection;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冠心病是一N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心臟疾病,該病的發病機制為冠狀動脈發生狹窄和缺血,造成心肌功能出現障礙[1-4]。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冠心病,其發病機制為不穩定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堵塞,使心肌暫時出現急劇缺血缺氧,引起患者出現胸痛和胸部不適[5-6]。近年來,隨著UAP發生率和死亡人數的不斷增加,UAP的防治愈發受到人們的重視[7]。本研究選取我院診治的冠心病UA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疏血通和單硝酸異山梨酯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56例冠心病UAP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觀察組中,男15例,女13例;年齡46~75歲,平均(63.4±6.7)歲;類型:初發型9例,惡化性12例,靜息型7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14例;年齡45~76歲,平均(62.8±6.9)歲;類型:初發型8例,惡化性14例,靜息型6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字確認。
1.2方法
入院后叮囑患者注意休息,健康飲食,對患者其他合并癥進行治療,及時吸氧,保證患者的氧飽和度>90%。口服藥物包括: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0078,100 mg/片),劑量為100 mg/d;美托洛爾片(煙臺巨先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225,25 mg/片)劑量為25 mg/次,2次/d;依那普利片(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 83604,5 mg/片)劑量為10 mg/次,2次/d;阿托伐他汀鈣片(浙江新東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270,20 mg/片)劑量為20 mg/d。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注射劑量為4100 U,12 h給藥1次,連續治療5~7 d。對照組除基礎治療外,加用單硝酸異山梨酯注射液(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170, 2 ml∶25 mg),靜脈注射,劑量為40 mg+250 ml生理鹽水,1次/d,連續治療14 d。觀察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10100,2 ml)和單硝酸異山梨酯注射液進行治療,靜脈滴注,疏血通注射液的劑量為6 ml+250 ml生理鹽水,1次/d,連續治療14 d。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纖維蛋白原(FIB)及血肌酐(SCr)等指標的變化情況。
1.4療效判定標準
①顯效:患者的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程度及次數降低>90%;②有效:患者的心絞痛發作程度、次數及持續時間降低30%~90%;③一般:患者的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程度及次數降低10%~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86%,高于對照組的7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治療前后FIB、ALT及SCr變化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的FIB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UAP的發病機制主要為患者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的內膜下發生出血或者硬化斑塊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而釋放血小板因子,將患者的凝血系統激活造成血栓,最終導致冠狀動脈的部分阻塞,以至于心肌缺氧缺血[9-11]。中醫認為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屬于“胸痹”“心痛”“厥陰痛”“心脾痛”等范疇,臨床上該病多為本虛標實,其病機主要是心陽虛衰或者心氣不足導致心脈麻痹、阻滯,氣血瘀滯造成脈道不暢,進而引發疼痛,形成發作性胸痛[12-14]。疏血通的主要成分提取于水蛭及地龍,中醫學中水蛭和地龍具有清熱、通絡、破血之功效,現代藥理學顯示,疏血通的有效成分為水蛭素、抗凝血酶、蛋白質、肝素及氨基酸等,對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抑制作用,還可以降脂、提高患者心臟血流[14-15]。單硝酸異山梨醋的主要成分為二硝酸異山梨醋,該藥對血管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單硝酸異山梨醋可以釋放氧化氮,其作用和內皮舒張因子類似,能夠使血管平滑肌松弛,達到擴張靜脈及外周動脈的作用,其擴張靜脈的效果更佳[16-18]。研究顯示,采用以上兩藥物治療UAP能夠降低心絞痛的發作次數和持續時間[19-2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的FIB水平低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疏血通注射液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醋治療冠心病UAP效果顯著,適合推廣。
[參考文獻]
[1]馬春梅.他汀類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67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8):84-86.
[2]余汀.運動平板試驗對男性及絕經前后女性冠心病的診斷價值[J].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2015,24(6):449-451.
[3]許永順,劉剛,王美方,等.平板運動試驗在冠心病診斷及預后風險評估中的價值[J].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2016, 25(4):244-247.
[4]孟素芳.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對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診斷價值比較[J].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2014,23(6):433-435.
[5]顧劍玲,陳思,徐克雷.疏血通治療慢性肺心病并發陣發性房顫的效果和安全性^察[J].天津醫藥,2016,44(2):244-246.
[6]Ji Q,Lin Y,Liang Z,et al.Chemerin is a novel biomarker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but not of stable angina pectoris[J].Cardiovasc Diabetol,2014,13(1):145.
[7]王靜.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護理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9(5):45-46.
[8]臧召霞,劉志強,劉永丹,等.疏血通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凝血-纖溶系統及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2):189-191.
[9]Li N,Katzmarzyk PT,Horswell R,et al.BMI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among low-income and underinsured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 Care,2014,37(12):3204-3212.
[10]任瑞r,侯俊秀.疏血通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3):369-370.
[11]張靜怡,張博男,李燕,等.強化他汀治療對不穩定心絞痛患者自身免疫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5,44(1):42-44.
[12]周亞濱,高楊,孫靜.中醫藥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進展[J].河南中醫,2014,34(2):242-243.
[13]Luo J,Xu H,Yang G,et al.Oral Chinese proprietary medicine for angina pectoris: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meta-analyses[J].Complement Ther Med,2014,22(4):787-800.
[14]Sun Q,Jia X,Gao J,et al.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serum microRNAs in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d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tic patients[J].Exp Cell Res,2015,333(2):220-227.
[15]王莉,侍曉云.維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例[J].藥品評價,2014,26(19):36-38.
[16]劉文立,陳娟.益心舒膠囊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酯片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6): 627-629.
[17]淳澤利,劉文芳,林陽,等.單劑量與多劑量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膠囊的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17):1727-1731.
[18]周立文.靜脈滴注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5,13(1):63.
[19]石順華,廖春鋒,傅廣.尼可地爾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膠囊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4,31(11):2176-2178.
[20]Wang X,Diao Y,Liu Y,et al.Synergistic apoptosis-inducing effect of aspirin and isosorbide mononitrate o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J].Mol Med Rep,2015,12(3):4750-4758.
[21]Baxter T,Eadie CJ.Twenty-four hour plasma profile of sustained-release isosorbide mononitrate in healthy volunteers an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na.Two open label trials[J].Br J Clin Pharmacol,2015,43(3):333-335.
[22]趙鑫峰.疏血通注射液聯合注射用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0):112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