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p認證申報材料范文

時間:2023-03-19 10:12: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gsp認證申報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gsp認證申報材料

篇1

行政法規科(紀檢監察室)負責認證資料的受理、打證發證和認證過程中的紀檢監督。

藥品安全監管科負責認證申報資料的審核、檢查方案的制定、現場認證的實施和認證結果的審核。

二、時限要求

嚴格按照國家總局《關于貫徹實施新修訂的通知》(食藥監藥化監[2013]32號)精神。對藥品批發企業和零售連鎖企業按照藥監局《關于印發市2014年新版gsp實施工作方案的通知》(常食藥監通[2014]37號)實施進度要求進行;對新開辦單體藥品零售企業,要求其在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3個月內通過GSP認證;對《藥品經營許可證》、《GSP證書》中任意一證到期的單體藥品零售企業,應該在證書到期前通過GSP認證;2015年12月31日前,所有藥品經營企業無論其《藥品經營許可證》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證書》是否到期,必須通過新修訂GSP認證。

三、工作要求

1、認真梳理、統籌規劃。按照分類指導、穩步推進、全面實施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梳理本轄區內新開辦未進行GSP認證、《GSP認證證書》到期、《藥品經營許可證》到期的藥品零售企業,統籌規劃、合理安排GSP認證與指導,確保新修訂GSP實施工作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工作任務。

篇2

一、積極推動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圍繞建立食品綜合監管的剛性約束機制,強化食品安全綜合評價,抓好食品安全責任目標考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強化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和重點品種的整治;探索食品企業信用監管機制和模式,建立完善企業信用檔案和部門監管檔案,實現信用信息、部門監管信息的共享和互通;依法組織查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對新聞媒體曝光和群眾投訴舉報的食品安全問題,組織力量進行明察暗訪,推動食品安全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

二、全力以赴打好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攻堅戰。建立健全生產企業月巡查制度,強化藥品GMP、GSP認證以及跟蹤工作,完善向生產企業派駐監督員工作;全面檢查藥品批發和零售企業,依法查處和取締各種形式的無證經營、掛靠經營、出租、出借許可證和“走空票”、“體外循環”等違法經營活動。進一步完善藥品零售企業駐店藥師的管理辦法,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立足“有報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繼續保持藥品、醫療器械打假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各種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的違法犯罪行為。

三、切實加強規范化建設。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所有設計藥品和醫療器械審批、審查、轉報的行政審批項目以及和群眾直接接觸的業務工作全部納入市行政服務中心受理,并對服務內容、審批程序、申報材料、承諾時限、收費標準等公開,實行“一站式”陽光服務,由窗口統一辦理各項許可、審批事項,本著“速度和效率提高,但標準不降,質量更優”的原則,結合實際,對各許可、審批項目的時限進行重新設定,比上級規定的時限平均壓縮30%-75%以上,對特需、特殊項目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辦理結果及時通過市局網站公開結果。建立和完善藥品監督執法責任制,做到監督檢查、受理舉報、調查取證、決定處罰、文書制作、辦案程序“六個規范”,實現執法隊伍素質、依法行政水平、依法辦案水平“三個提高”。積極開展行政執法回訪和執法監察活動,加強對執法行為的監督檢查。圍繞打造“執政為民、科學公正、文明誠信、高效廉潔”的行業精神,全面啟動以“機關文化、廉政文化、專業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三化”建設,在全系統大力倡導“明晰、積極、主動、創新”的“八字工作法”,為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堅持廉潔從政、秉公執法。堅決執行國家局出臺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八條禁令》和《廉政建設五項制度》。嚴禁借故刁難、拖延、有意不作為或亂作為,嚴禁索拿卡要、謀取私利,嚴禁參與藥品生產經營活動,違者一律依法依紀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改進工作方式,轉變工作作風,切實做到為民、便民、利民,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篇3

依法行政

促進醫藥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臨沂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制定政策過程中,正確處理監管與服務的關系,圍繞全市經濟發展戰略,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在凈化市場環境、打造公平競爭平臺的同時,主動作為,真情服務,通過有效監管,推進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積極培植醫藥生產、流通企業,做大做強醫藥產業。利用藥品監管的政策導向功能,依托藥品行業的獨特優勢,充分發揮這個市較為規范的醫藥經濟發展的軟環境和藥業資源的效應,為引進醫藥項目積極獻計獻策。

這個局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發展的中心任務,科學規劃全市醫藥經濟發展藍圖。在深入全市藥品生產、經營、使用企業,廣泛開展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臨沂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十一五”規劃》,為全市食品藥品經濟發展勾畫了宏偉藍圖。為促進食品和醫藥服務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臨沂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食品和醫藥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了12項發展措施,受到了監管相對人的好評。2007年,根據臨沂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臨沂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提出了壯大全市醫藥經濟發展規模、提升醫藥企業核心競爭力、建立完善藥品供應網絡的目標,推動全市醫藥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臨沂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根據《行政許可法》有關規定,對承擔的所有審批項目進行了集中清理,全部納入市政府政務大廳管理,實行許可內容、許可依據、申報材料、辦事程序、承諾時限、許可范圍、許可條件、收費標準“八公開”,為監管相對人提供一條龍服務。2007年共受理1028件,按時辦結率100%,辦件量和辦結率在68個部門中名列前茅,并被評為“紅旗窗口”。目前,全市已有涉藥單位8000余家,魯南制藥、羅欣制藥、翔宇制藥、臨沂醫藥集團等一批骨干優勢企業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醫藥經濟已成為全市七大支柱產業之一。

科學監管

確保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臨沂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按照“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突出重點,帶動全面”的原則,保持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違法犯罪活動的高壓態勢,重點打擊一些涉及面廣、影響較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的大案要案。堅持把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結合起來,把治標和治本結合起來,把嚴格執法和科學管理結合起來,既在完善工作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又在扶正祛邪、尋找治本之策上亮新招,把好人民群眾用藥安全關。

這個局抓住全國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有利時機,把藥品安全工作提升到政府層面上來抓,強力推進藥品市場專項整治。一方面,狠抓源頭治理,圓滿完成了市內301個品種的藥品注冊現場核查工作和大容量注射劑14個品種的工藝和處方核查工作,核查品種數量居全省第3位。同時,對全市174家藥品生產企業、藥包材生產企業、醫療機構制劑室等進行了現場檢查;向全市4家高風險品種藥品生產企業派駐了監督員,68次駐廠監督并全部制作了駐廠日志,從源頭上確保了上市藥品質量安全。另一方面,大力整治藥品流通秩序,開展了GSP認證跟蹤檢查、藥品購銷行為聯合衛生、公安、城管執法檢查城區藥品市場專項整治活動,監督檢查覆蓋面達到了100%,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保護合法守法經營企業。特別是在城區藥品市場整治中,堅持疏堵結合、打防并舉、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方針,大力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在整治中,共出動藥品執法監管人員18817人次,檢查涉藥單位10191家,立案查處3699起,依法查處有影響的大案要案20余起,移交司法機關4起、刑拘5人,有效打擊了各類制售假劣藥品行為,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

技術先行

構建藥品安全技術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