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03-27 23:02: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雪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降脂減肥。雪菊中含有多種天然活性成分,這些物質被人體吸收以后,能加快人體內脂肪的燃燒與代謝,可以防止脂肪在人體內過量堆積,平時經常用它泡水喝,能起到降脂減肥的重要作用,它能讓人們的身材變得越來越苗條。
2、消炎抗病毒。雪菊中還含有一些天然藥用成分,它們消滅人體內的多種炎癥,而且能抑制一些病毒的活性,特別是在流感高發的季節中,人們多用雪菊泡水喝,能減少流感病毒,對人體的傷害,能防止病毒性感冒發生。
3、維持酸堿平衡。人們都知道酸性體質容易得病,而且平時人們的飲食多以酸性食物為主,如果不及時補充一些堿性成分,就會讓人體內部環境酸堿失衡,而雪菊就是一種典型的堿性食材,平時用它泡水喝,能維持人體內部酸堿平衡,能增強身體素質防止疾病發生。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瑞雪兆豐年”是我國廣為流傳的農諺。在北方,一層厚厚而疏松的積雪,像給小麥蓋了一床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溫度低,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好處。所以又有一句農諺“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p>
雪的作用很廣,但雪對人類有很大的好處。首先是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因雪的導熱本領很差,土壤表面蓋上一層雪被,可以減少土壤熱量的外傳,阻擋雪面上寒氣的侵入,所以,受雪保護的莊稼可安全越冬。積雪還能為農作物儲蓄水分。此外,雪還能增強土壤肥力。據測定,每1升雪水里,約含氮化物7.5克。雪水滲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養家畜家禽、灌溉莊稼都可收到明顯的效益。
雪對人有利也有害處,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節,如突然因寒潮侵襲而下了大雪。就會造成凍寒。所以農諺說:“臘雪是寶,春雪不好。”
朋友們,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對雪更加喜歡和了解了呢?
篇3
【關鍵詞】 積雪草 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
積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 ) Urb又稱崩大碗、落得打、連錢草、半邊錢等,為傘形科積雪草屬植物,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是廣東民間地區常用中草藥,我國醫學上用積雪草外用及內服治病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積雪草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止血、解毒消腫之功效。全草主含三萜類,多炔烯烴類,揮發油類等成分。臨床多用于濕熱黃疸、癰腫瘡毒、跌打損傷、傳染性肝炎、皮膚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傊e雪草具有多種重要生物活性,是個值得開發利用的藥用植物資源。本文對其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為更好地研究和利用資源提供基礎資料。
1 化學成分
1.1 三萜類積雪草全草主要含大量的三萜皂苷類成分,如:積雪草苷(asiaticoside)、羥基積雪草苷(madecassoside)、玻熱模苷(brahmoside)、玻熱米苷(brahminoside)、參枯尼苷( thankuniside )、異參枯尼苷( isothankunside ) 和斯理蘭卡積雪草苷(centelloside)[1],積雪草二糖苷(asiaticodiglycoside)[2]等,均為五環三萜皂苷, 最近報道發現新的三萜類成分, 積雪草皂苷B(centellasaponin B),積雪草皂苷C(centellasaponin C, ),積雪草皂苷D(centellasaponin D)。積雪草中還有多種游離的三萜酸:積雪草酸(asiatic acid)、羥基積雪草酸(brahmic acid or madecassic acid)、異參枯尼酸(isothankunic acid)和Ternomilic acid[1],馬達積雪草酸(madasiatic acid),centic acid,Centoic acid, cenellic acid,indocentic acid[2] ,6-羥基積雪草酸(6-β-O-Hhydroxyasiatic acid)[3]等。
1.2 多炔烯烴類積雪草中還含有多炔烯烴類成分, 如:C16H21O2,C19H27O4,C19H27O3,C15H20O2[2],C19H28O2,C17H24O3和11-oxoheneicosanyl-cyclohexane和dotriacont-8-en-1-oic acid,3-isoocladecanyl-4-hydroxy-a-pyrone[4] ,3-o-[a-L-arabinopyranosyl]-2a,3a,6a,23a-tetrhydroxyurs-12-ene-28-oic acid[2] 等。
1.3 揮發油類秦路平等[5] 應用GC-MS分析,從積雪草中鑒定了45 個長鏈的揮發油類成分。其中含量較高的有石竹烯(caryophyllene) , 法尼烯(farnesol), 欖香烯(elemene), 長葉烯(longifolene) 等。
1.4 其他成分除上述化學成分外積雪草中還含有其他成分,Srivastava R[6] 在積雪草提取物中分離得到Stigmasterol,Stigmasterone 和Stigmasteroi-B-glucopyranoside。。Holeman 等[7] 從積雪草中分離得到了倍半萜類成分。何明芳等[8] 在積雪草中分離得到了胡蘿卜苷(daucosterol) 、香草酸(vanfllic acid) 。另外在積雪草中還發現含有內消旋肌醇、積雪草糖、胡蘿卜烴類、葉綠素、山萘酚、β-谷甾醇、谷氨酸、天冬氨酸、維生素B1 、生物堿以及鞣質等成分。
2 藥理作用
2.1 抗抑郁的作用陳瑤等[9]
給長期未預知應激刺激致大鼠抑郁模型灌胃給藥,結果與正常大鼠比較,抑郁癥模型組動物血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甲狀腺素(T4)、和3,3’,5-三碘甲狀腺原氨酸(rT3)濃度顯著降低,血清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濃度顯著升高;積雪草總苷各劑量組血漿ACTH水平、血清TSH、T4和rT3水平不同程度增加,血清T3水平減少。結果表明積雪草總苷在對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HPTA),有促進垂體血清促TSH的合成與分泌,改善甲狀腺功能的異常的作用;在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HPAA),不同程度提高ACTH的水平,并對下丘腦促腎上腺素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和糖皮質激素有影響。積雪草總苷可能是通過提高機體對各種非特異性刺激的抵抗力,避免過度應激刺激所致機體HPAA和HPTA等調節功能紊亂而發揮抗抑郁作用的。
早期的研究資料[10]表明,積雪草的揮發油和乙醇初提液具有抗抗抑郁作用。近期研究報道表明積雪草的抗抑郁作用是通過降低單胺氧化酶的活性,調節腦內氨基酸的含量[11];抑制血清皮質酮水平的升高,增強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傳遞[12]等而發揮作用的。
2.2 抗胃潰瘍作用樂錦茂等[13]
發現復方積雪草浸膏治療胃潰瘍兩周以后, 大鼠血流加快, 血流呈流線型或線粒型,血細胞聚集減少,胃潰瘍愈合面積達99.5%。發現復方積雪草浸膏對組胺所致的胃液分泌,胃液游離酸和總酸、胃蛋白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隨著積雪草對胃潰瘍的臨床和藥理作用的研究不段深入,近幾年有許多研究證實積雪草對胃潰瘍有治療作用。如:發現積雪草提取物對乙醇胃黏膜具預防作用;對乙酸胃潰瘍具有治療作用;可以降低過氧化物(MPO) 、丙二醛(MDA) 、IL8的產生;可以增加胃黏膜細胞的存活率[14]。通過加強黏膜的自身阻礙以及減少自由基的損害來扺抗小鼠乙醇所致的胃黏膜損害[15];通過增加粘蛋白和糖蛋白的分泌 ,增強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而發揮抗潰瘍作用[16]。
2.3 對纖維細胞合成的影響謝舉臨等[17]
研究了積雪草苷對纖維細胞核DNA 合成和膠原蛋白合成的影響,發現積雪草苷可以影響成纖維細胞的超微結構,表現為核分裂相較少,核仁變細小或缺失,使成纖維細胞的增殖變得不活躍,合成和分泌蛋白的活性能力減弱。積雪草苷還可以抑制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和膠原蛋白的合成。
王瑞國等[18]發現積雪草苷在一定劑量范圍內能促進小鼠成纖維細胞DNA 合成和膠原蛋白合成, 并呈劑量依賴關系。湯麗霞等[19]也有積雪草酸抑制肝星狀細胞 HSC-T6細胞Ⅰ型膠原蛋白表達的報道。潘姝等[20]積雪草苷可抑制瘢痕的成纖維細胞從S期進入M期,減少成纖維細胞中的磷酸化Smad2的含量,增加細胞中Smad7的含量。此外,章慶國等[21],黃茂芳等[22]研究積雪草提取物對人成纖維細胞增殖及膠原合成的影響,也得到了同樣的結論。
2.4 對皮膚系統的作用張濤等[23]
報道了積雪草苷在燒傷創面愈合過程中能有效促進細胞周期蛋白B1和增殖細胞核抗原的表達,使細胞周期的S + G2 期明顯提前,從而加快細胞增殖,促進創面愈合。毛維翰等[24]對積雪草苷作了治療皮膚病的臨床多中心開放性研究,結果發現,積雪草苷對皮膚潰瘍治療有效率為 91. 7%,對瘢痕疙瘩的有效率為 67.9%,對局限性硬皮病的有效率為 89%,對皮膚淀粉樣變形的有效率為 76%,對萎縮性硬化性苔蘚等其他一些皮膚病也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此外還有用積雪草配成的燒傷膏用于治療淺Ⅱ度及深Ⅱ度燒傷,發現患者疼痛緩解快、創面滲出少、愈合周期短、瘢痕形成率低[25]。還有積雪草苷可直接作用于黑素細胞, 抑制黑素合成,是一種無細胞毒性的皮膚脫色劑[26]。
2.5 對腎的作用
復方積雪草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顯示能改善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患者癥狀 ,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及 24 h 尿蛋白量[27]。實驗研究提示能抑制系膜細胞增殖 ,減少細胞外基質沉積,下調腎組織中 Ⅳ型膠原、纖連蛋白(FN) 、層 黏 蛋 白 (LN) 以 及 轉 化 生 長 因 子 β1(TGF -β1)和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 - 1 的表達 ,降低血清和腎組織勻漿丙二醛含量 ,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抑制脂質過氧化[28,29];能夠下調α-SMA 、Vimentin mRNA 表達水平[30];阻止系膜細胞由 G1 期進入 S期;下調佛波酯刺激的系膜細胞清道夫受體表達[31];抑制炎性細胞因子 TNF-α上調所致的腎局部補體 C3 過度產生[32]。王軍等[33]用基因表達譜芯片檢測表明:復方積雪草可抑制PDGF-α、PDGF-β、PDGF受體、VEGF mRNA的表達;能抑制 IL-9、IL-7R2、MIP等因子的mRNA的表達;經復方積雪草刺激后,腎組織中癌基因 c-Myc , Jun 表達被抑制; 覃志成等[34]研究發現復方積雪草可以明顯減低高 IgA 血清刺激足細胞表達的 VEGFmRNA;張邊江等[35]報道了積雪草提取物對血管緊張素 Ⅱ(Ang Ⅱ)刺激下的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MC)增殖和 Ca2+水平有抑制和降低作用。
2.6 抗腫瘤作用
Bahu T.D 等[36]報道積雪草純化物體外對腫瘤細胞增殖有抑制的作用,并顯示一定的劑量依賴關系。同時他們還發現, 口服積雪草提取物或經層析法獲得的積雪草純化物,能抑制小鼠腹水瘤的生長并延長這些耐受小鼠的壽命,而且還發現它對人體正常的淋巴細胞沒有毒副作用。
1996年有人報道了積雪草具有抗癌作用,之后陸續出現了很多積雪草提取物抗腫瘤作用的研究報道,如:積雪草的醇提取物有抗艾滋病毒逆轉錄酶的活性[8];積雪草苷對體外培養的L929細胞和CNE細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對移植S180細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同時能提高荷S180小鼠的存活時間[37];積雪草苷對B16細胞的生長有絲分裂過程有明顯抑制作用,能夠誘導細胞凋亡或死亡,提示積雪甙有抗黑素瘤細胞生長作用[38];積雪草苷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并與長舂新堿顯示協同作用, 有可能作為生化調節劑應用于腫瘤化療[39]。積雪草苷對宮頸癌Hela 細胞的生長有顯著抑制作用并且呈濃度和時間依賴性;可能通過抑制Survivin表達,促進Capase- 3表達而在誘導宮頸癌細胞凋亡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40]。
2.7 對心血管系統作用
有人報道[41]將積雪草總苷用于制備防治冠心病、心肌梗塞、腦血栓形成、腦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藥物中的新用途。周建燮等[42]也有積雪草苷促進內皮細胞生長、內膜修復的作用 ,初步提示其具有治療PCI術后再狹窄的作用的報道。
Cesarone,M.R [43]研究發現, 積雪草的三萜類成分可以增加患者的毛細血管通透性, 改善微循環, 改善結締組織血管壁功能, 減輕踝部水腫, 可以治療靜脈高血壓。 Incandela L[44]研究發現,積雪草的三萜類成分具有調節靜脈管壁成纖維細胞的作用, 能增加膠原蛋白和組織蛋白的合成,刺激靜脈壁周圍膠原的重塑,可以用于治療靜脈功能障礙。李桂桂等[45]對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 (M IRI)模型研究,發現羥基積雪草苷(MC)可明顯減小左心及全心心肌梗塞面積;對心電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明顯改善心功能,降低 LDH及 CK的升高程度。并且,MC可明顯降低 CRP升高程度;升高 SOD酶活性 ,減少 MDA含量;可明顯抑制 M IRI引起的心肌細胞凋亡,使 Bcl-2表達上調。MC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具有明顯的預防和保護作用 ,作用機制可能與抗脂質過氧化物產生、提高 SOD活力、抗炎以及抗心肌細胞凋亡有關。
2.8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積雪草水提物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變形桿菌有抑菌作用,對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副大腸桿菌、宋氏痢疾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和炭疽桿菌均無抑菌作用[46]。張勝華等[47]報道了積雪草苷對37株標準及臨床分離菌株顯示較強抗菌活性,尤其對各種耐藥細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葡球菌(MRSA)、表葡菌(MRSE),耐5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產鈍化酶的糞腸球菌、產β-內酰胺酶的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桿菌和醋酸鈣不動桿菌,以及耐哌拉西林的銅綠假單胞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值與三金片相近。積雪草苷對小鼠膀胱上行性腎感染大腸埃希菌26的清除細菌作用較強,可知積雪草苷具有良好的體內外抗菌活性,尤其對于泌尿系統感染。
2.9 增強記憶的作用
孫峰等[48]通過對慢性鋁中毒癡呆小鼠模型的研究,羥基積雪草甙可明顯減輕鋁過負荷所致的海馬神經元損傷,明顯縮短小鼠尋找平臺潛伏期,降低小鼠腦組織中MAO-B活性,對慢性鋁中毒小鼠的海馬神經元具有保護作用 ,從而改善學習記憶能力,產生對擬癡呆模型的治療作用。陳明亮等[49]用復方積雪草連續灌胃30 d阿爾茨海默病(AD) 模型大鼠,做跳臺實驗和 Y迷宮實驗發現治療組學習記憶能力顯著升高。
2.10 對肝的作用
明志君等[50]用二甲基亞硝氨(DMN)制備的大鼠肝纖維化模型研究積雪草總苷抗實驗性大鼠肝纖維化的作用,發現積雪草總苷能改善肝功能,并且肝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具有抗肝纖維化作用,可知積雪草總苷對 DMN 誘導的大鼠慢性肝纖維化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抑制肝纖維化可以通過抑制肝星狀細胞(HSC)的增殖,促進HSC細胞的凋亡。湯麗霞等[19]的研究表明積雪草酸能抑制活化的HSC-T6細胞的Ⅰ型膠原蛋白表達水平。馬葵芬等[51]也報道了積雪草酸對化學損傷原代培養大鼠肝細胞有保護作用。
2.11 其他作用
除以上綜述的藥理活性之外還有許多作用如:調節免疫和降低血糖的作用[52],抗炎作用[53],抗乳腺增生的作用[54],降溫作用[55]等。
3 小結
積雪草為我國常用中藥,近20年來對積雪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兩方面。因此,必須提高實驗技能和更新實驗方法,加快對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同時還要注重進行藥理活性的檢驗和臨床實驗,以便更好地利用積雪草的生物活性,促進積雪草在多領域的應用,以便更合理地綜合利用積雪草資源。
【參考文獻】
[1]趙宇新,李曼玲,馮偉紅,等.積雪草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2,9(8):,81.
[2]張雷磊,王海生,姚慶強,等. 積雪草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05,36(12):1761.
[3]Shukla YN,Srivas tava Ritu, Tripathi AK,et al.Charicterization of an Ursane triterpenoid from Centella asiatica with growth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Spilarictia oblique Pharm Biol[J].(Lisse Neth),2000,38(4):262.
[4]Srivastava Ritu,Shukla YN.A disubstituted pyrone from Centella Asiatica[J].Indian Chen,Sect B:Org Chem Incl Med Chem,1997.36B(10):963.
[5]秦路平,丁如賢,張衛路,等.積雪草揮發油類成分分析及其抗抑郁作用研究[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1998,19(2):186.
[6]Srivastava Ritu,Shukal YN,Tripathi AK. Antifeedant compounds from Centella asiatica[J].Fitoterapia,1997,68(1):93.
[7]Holeman M,Theron E,Pinel R.Centella asiatica:Analysis by GC-MS and IRMS[J].Cosmet Aromes,1994,120:52.
[8]何明芳,孟正木.沃聯群積雪草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0,31(2):91.
[9]陳瑤,韓婷,芮耀誠,等.積雪草總苷對實驗性抑郁癥大鼠血清皮質酮和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J].中藥材,2005,6 (6):492.
[10]秦路平,丁如賢,張衛東,等.積雪草揮發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抑郁作用研究[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1998,19(2):186.
[11]陳瑤,韓婷,秦路平,等. 積雪草總苷對小鼠抑郁行為和腦內氨基酸含量的影響[J].中藥材 ,2003,26(12):870.
[12]陳瑤,韓婷,芮耀誠,等.積雪草總苷對實驗性抑郁癥大鼠血清皮質酮和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J].中藥材,2005,6(6):492.
[13]樂錦茂,浦培英,雷穎. 復方積雪草浸膏對大鼠慢性實驗性胃潰瘍及微循環的影響[J].江蘇中醫,1992,13(3):42.
[14]陳寶雯,紀寶安,張學智,等.積雪草提取物對胃粘膜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J].中華消化雜志,1999,8(19):4,246.
[15]Cheng CL,Koo MWL.Effect of Centella asiatica on ethanolinduced gastric mucosal lesionsin rats[J].Life Sci,2000,67(21):2647.
[16]Sairam K.Electrosp ray characterization of selected medicinal plant extracts[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adical, 2001, 39 (2):39.
[17]謝舉臨,利天增,祁少海,等. 積雪草苷對體外培養的成纖維細胞的作用[J].中山醫科大學學報,2001,22(1):41.
[18]王瑞國,王錦菊,于祥彬,等.積雪草苷對成纖維細胞DNA 合成與膠原旦白合成的影響[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1,11(2):41.
[19]湯麗霞,楊光,譚家駒. 積雪草酸抑制HSC2T6細胞Ⅰ型膠原蛋白表達[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 2007, 28 (13) :1178.
[20]潘姝,利天增,祁少海,等.積雪草苷對瘢痕成纖維細胞增殖與磷酸化Smad2和Smad7表達的影響[J].世界臨床藥物,2004,25(2):99.
[21]章慶國,王磊,呂洛,等. 羥基積雪草甙對體外培養人成纖維細胞增殖及膠原合成的影響[J].江蘇醫藥雜志,2003,29(2):91.
[22]黃茂芳,陳明春,曾凡欽,等.3種中藥有效成分對瘢痕成纖維細胞生長影響研究[J].中國熱帶醫學,2007,7(1):24.
[23]張濤,利天增,祁少海,等.積雪草苷對燒傷創面愈合中細胞周期蛋白、增殖細胞核抗原表達的影響[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5,22(1):41.
[24]毛維翰,方麗,吳伊旋.積雪苷治療皮膚病的臨床多中心實驗[J].新藥與臨床床,1997,16(3):133.
[25]崔文華,劉光亮,李堯賓,等.積雪草治療燒傷的止痛、防瘢痕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康復,2002,6(6):839.
[26]劉棟, 朱文元. 積雪草苷對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對 Cloudman S91 黑素瘤細胞黑素合成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4,3(1):7.
[27]王永鈞.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實踐和體會[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3,27(2) :1.
[28]朱曉玲,王軍,周大為,等.復方積雪草防治腎小球硬化的實驗研究[J].中華腎臟病雜志 ,2001 ,17(3) :199.
[29]朱曉玲,王永鈞,王軍,等.復方積雪草對腎小球系膜細胞及細胞外基質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02 ,3(11) :632 .
[30]馬麗娟,楊汝春,魯盈. 復方積雪草對 UUO 小鼠腎組織細胞轉分化與腎纖維化的影響[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30(6):614.
[31]陳洪宇,童孟立,王永鈞,等.加減下瘀血湯對人腎小球系膜細胞清道夫受體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3,4(2):67.
[32]朱曉玲,王永鈞,楊汝春,等. 復方積雪草有效組分對人腎小管上皮細胞補體 C3 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7,8(3):131.
[33]王軍,程曉霞,楊汝春,等.復方積雪草對局灶硬化性腎小球腎炎模型小鼠腎組織內細胞因子表達的調控作用[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3,8(6):638.
[34]覃志成,陳洪宇. 復方積雪草對高 IgA 血清誘導小鼠腎足細胞表達VEGF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6,13(5):307.
[35]張邊江,黃懷鵬,徐華洲,等.積雪草總苷對大鼠系膜細胞游離鈣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6,12(1):22.
[36]Babu T.D,Kuttan G,Padikkala J.Cytotoxic and antitumour properties of certain taxa of Umbelliferae with special refernce to 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1995,48(1):53.
[37]王錦菊,王瑞國,王寶奎,等. 積雪草甙抗腫瘤作用的初步實驗研究[J].福建中醫藥,2001,32(4):39.
[38]桑紅,倪容之,沈獻平,等,積雪甙對黑素瘤細胞生長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4,37(2):71.
[39]黃云虹,張勝華,甄瑞賢,等. 積雪草苷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及增強長舂新堿的抗腫瘤作用[J].癌癥,2004,23(12):1599.
[40]孫盛梅,李佩玲,吳雅冬,等. 積雪草甙誘導人宮頸癌Hela 細胞凋亡及其機制的探討[J].黑龍江醫藥科學, 2007,30(2):42.
[41]Cui FG The application of asiat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in treatment of cardi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P].CN:1582946, 2005-02-23.
[42]周建燮,蔣宏偉,衣蕾,等. 積雪草甙防治PCI 術后再狹窄的實驗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醫學版),2005,26(5):491.
[43]Cesarone,M.R. Flightmicroangiopathy inmedium to long- distance fights:Prevention of eedema and micro- circulation alterations with total triterpenic fraction of Centella asiatica[J].Angiology, 2001, 52(S2):33.
[44]Incandela L. Total triterpenic fraction of Centellaasiatica in chronic venous in sufficiency and in high -perfusion microangiopathy[J].Angiology, 2001, 52 (S2):9.
[45]LIGui-gui,BIAN Guang-xing, REN Jian-ping, 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madecassoside against 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regional ischemia in rabbit heart in vivo[J].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07,42(5):475.
[46]趙宇新,李曼玲,馮偉紅,等.積雪草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2,9(8):81.
[47]張勝華,余蘭香.積雪草苷的抗菌作用及對小鼠實驗性泌尿系統感染的治療作用[J].中國新藥雜志,2006,15(20):1746.
[48]孫峰,劉穎菊,肖小華,等.羥基積雪草甙對慢性鋁中毒癡呆小鼠的治療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10):1363.
[49]陳明亮,房娜,葛振英,等. 復方積雪草對阿爾茨海默病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7,13(4):6.
[50]明志君,劉世增,曹莉,等.積雪草總苷抗DMN 誘導大鼠肝纖維化的作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24(8):731.
[51]馬葵芬,張相宜,齊羅揚,等. 三萜類化合物對化學損傷原代培養大鼠肝細胞的保護作用[J].浙江大學學報( 醫學版),2007,36(3):247.
[52]王雪松,鄭蕓,方積年.積雪草中降血糖多糖的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5,40(22):1697.
[53]明志君,孫萌. 積雪草總苷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2,9(1):62.
篇4
雪花是一種美麗的結晶體,它在飄落過程中成團攀聯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單個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間。雪花很輕,單個重量只有0.2——0.5克。無論雪花怎樣輕小,怎樣奇妙萬千,它的結晶體都是有規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說法。雪花多么美麗而輕盈呀!我越來越喜歡雪花了,如果能夠再次目睹大地白雪皚皚,綠樹披銀裝,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趣事。
“瑞雪兆豐年”是我國廣為流傳的農諺。在北方,一層厚厚而疏松的積雪,像給小麥蓋了一床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溫度低,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好處。所以又有一句農諺“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雪的作用很廣,但雪對人類有很大的好處。首先是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因雪的導熱本領很差,土壤表面蓋上一層雪被,可以減少土壤熱量的外傳,阻擋雪面上寒氣的侵入,所以,受雪保護的莊稼可安全越冬。積雪還能為農作物儲蓄水分。此外,雪還能增強土壤肥力。據測定,每1升雪水里,約含氮化物7.5克。雪水滲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養家畜家禽、灌溉莊稼都可收到明顯的效益。
雪對人有利也有害處,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節,如突然因寒潮侵襲而下了大雪。就會造成凍寒。所以農諺說:“臘雪是寶,春雪不好。”
朋友們,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對雪更加喜歡和了解了呢?
篇5
關鍵詞:歌唱;感受力;道德情感;獨特氣質
歌唱是所有藝術形式中最親切、最直觀、最富有活力的表演形式。歌曲演唱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易于接受和樂于參與的表現形式,它在音樂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歌唱有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情感因素在歌唱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只有對音樂產生情感,才能更好地演唱歌曲,歌曲由于歌詞的文學形象,其抒情性比較明確,教師只有對歌曲做認真細致、簡明扼要的分析、講解及進行范唱,才能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在教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時,學生很難理解歌曲的意境,因為很少有學生去過草原。我就借助多媒體,通過直觀教學的方法,給學生放了一段關于大草原牧區的畫面,并配上音樂,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些畫面一下就吸引了學生,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萌發了學習這首歌曲的興趣,并增強了他們對音樂的
感受力。
二、歌唱有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
情感是包括音樂在內的任何藝術的組成部分。在歌唱教學中,我們常用“以情帶聲,聲情并茂”這句話來啟發指導學生演唱,為了使學生產生“情”,讓他們在真實的生活情感氛圍中直接體驗特定的情感。
三、歌唱有助于促進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氣質
在學生的藝術道路上,教師擔負著培養學生歌唱氣質的重要職責,一個高素質的教師應該一邊教給學生歌唱技巧,一邊培養學生的歌唱氣質。
如《我愛你,塞北的雪》,這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歌曲,歌曲充滿詩情畫意,既描寫了大自然的雪景,又把雪比作具有純凈性靈、滋潤萬物生長的春的使者。歌唱家演唱時聲音明亮,給人奮發向上的感覺,而殷秀梅的聲音寬厚,給人以蕩氣回腸之感覺。這就是不同歌唱氣質產生不同的演唱效果。所以在教學中,先引導學生仔細認真地聽兩位歌唱家的演唱,然后再在理解歌唱音樂的基礎上,合理演繹聲樂旋律,形成自己獨特的歌唱聲音。
歌唱教學是我們每個音樂教育者在音樂教學中必須重視的教學手段,要想你的學生對音樂感興趣,我們應多在歌唱上下功夫,用生動美妙的歌唱教學感動和折服每一個學生,使得他們熱愛音樂、熱愛歌唱。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有效學具 學具操作 作用
隨著現代化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作為工具性基礎學科的小學數學,不僅肩負著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肩負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智力,全面提高素質的重任。而其中學具的操作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實踐、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學生動手操作學具,調動了手、眼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促進手腦并用,和諧發展,在促進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主要從以下四方面,結合教學實際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科學使用學具,促進學生形成數學概念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認識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學具符合這一規律,能使學生變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并誘發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如在教學“平均分”這個概念時,可先讓學生把8個梨(圖片)分成兩份,通過分圖片,出現4種結果:一人得1個,另一個人得7個;一人得2個,另一個人得6個;一人得3個,另一個人得5個;兩個人各得4個。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第四種分法與前3種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第四種分法每人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這樣通過學生分一分、擺一擺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物圖片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使學生悟出“平均分”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征――每份“同樣多”,并形成數學概念。
二、科學使用學具,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算理
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在數學中相互滲透,相互轉化。數學家華羅庚指出,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這就要求在研究數學問題時,把數形知識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數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進行抽象思維,從形的方面進行形象思維。我們可以通過學具的操作,促進這一過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級學生學習一位數除法,用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十位上除后出現有余數的情況。如42÷3,學生難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幾個十要和個位上的數結合起來繼續除。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可采用擺小棒的方法,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體會:4捆(4個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個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個10,要繼續平均分只能拆開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個1),個位商4。通過擺小棒體會剩下一捆繼續平均分,怎么分,使學生感知有余數的除法繼續除的算理,以此讓學生把動手操作活動和豎式相對照,數形結合,在操作中從形的方面進行具體思考后逐步過渡到數的方面進行思維,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較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時促進了學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協調發展。
三、科學使用學具,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知識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巧妙運用學具進行教學,可以成功地實現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將枯燥乏味的文字述說和教師的灌輸式講授,通過學具進行消化,既可發展學生思維,又可輕松的化解教學難點。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借助學具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展示出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將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形象化,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學具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性認知,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如在教學小學數學第一冊進行20以內進位加法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其口算方法,就要運用學具,讓學生通過擺一擺,算一算,湊一湊,捆一捆等操作活動,看到“一湊,二分,三拼”的湊十法的計算過程。以9+4為例:(1)9根小棒要和幾根小棒才能湊滿10根小棒?(2)另一根小棒應從哪里來?怎樣擺?(3)最后的結果是多少?怎樣擺出來?怎樣列式?通過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這樣一種認識,即“從()里拿出()與()湊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這樣,不僅強化了學生對“湊十”規律的認識,而且恰在認知的結合下加強了同化作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如果再輔之以反復訓練,就能比較容易地使學生做到20以內的進位加法脫口而出。
俗話說,“眼見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眲邮植僮魇撬季S的基礎和源泉,是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的良好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難點處,選擇恰當的時機,讓學生通過擺學具,畫圖,折紙,拼圖等形式突破重難點,使每一個學生都掌握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的,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科學使用學具,滲透數學
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突出數學本質,提高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數形結合的思考方法,變換思想,對應、集合的思想,估測意識以及分析、綜合、轉化、歸納、類比等基本思考方法,這些都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素質不可缺少的金鑰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學具,可有助于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如教學"同樣多"時,讓學生先擺5朵紅花,然后讓學生在下面一個對一個的整齊地擺,就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通過學生剪、拼等操作活動,把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就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通過學具的操作,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就滲透了等積變換的思想,等等。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準確把握教材特點,充分發揮學具的重要作用,能夠刺激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是學生在生動活潑、友愛和諧、充滿情趣的智力活動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自主完成對知識的構建,促進學生自主發展,自主探究,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7.
[2]小學數學心育藝術.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5.
篇7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溝通
大學語文教學是一個師生之間依靠母語進行情感、思想和信息傳遞與反饋,以求感情通暢、思想和認識達成一致,從而提升語文素養、人文知識和實現人格全面發展的過程。大學語文教學作為母語教育,具有其他學科教學不具有的語言、情感和文化優勢,其溝通存在交流無障礙、情感易共鳴和文化價值易認同等特點。借鑒多學科的溝通理論,探討教育溝通的有效性,合理運用各種溝通手段,讓教師能更自由地傳授知識,學生能夠批判性地接受知識,雙方在和諧溝通中實現教學相長,是大學語文教學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徑。
一、奧斯古德與施拉姆的循環模式
奧斯古德與施拉姆的循環模式是控制論模式的代表,它突出了傳播過程的雙向循環性,強調了傳受雙方的相互轉化;并且引入了“反饋”的機制,認為信息會產生反饋,并為傳播雙方所共享[1]。從大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來看,教師和學生是一組既能發射消息又能接受消息的傳播單位,學生在接受教師傳播的新知識時,作為傳播受眾會按照自己的母語經驗解釋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認知和理解,并把自己的主張反饋給教師,教師傾聽學生的語言反饋,角色又變成了受眾,這是一個高度循環的溝通模式。奧斯古德與施拉姆的循環模式形象地揭示了傳播過程的幾個特點:平等性、互動性、循環性和共通性。平等性,是開展傳播的基礎條件,循環模式的傳播要求師生要建立一種平等的、和諧的課堂關系和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互動性,表現在參加傳播的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譯碼者、釋碼者和編碼者的角色,這種角色是處于不斷的轉換中,雙方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互動中傳授學業,激發興趣,解答疑惑,學生們在交往中進行語文知識學習和語文能力訓練[2]。循環性,師生傳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映信息的過程是循環往復、持續不斷的,并非單一的傳播。共通性,大學語文作為母語教育,師生之間有“共通的意義空間”,這包括相同的語言、相近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相似的生活經驗等。如對于魯迅《傷逝》的教學,從教師角度講,首先要詳細地介紹相關背景知識,可以通過觀看電影等方式使學生了解劇情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再通過閱讀相關的文學批評,引導學生思考涓生和子君命運悲劇的必然性;然后,組織指導分組討論,各自發表意見;最后,由教師帶領學生共同解讀,接受學生的互動提問,做出總結評價。在本課例中,教師的講說圍繞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進行編碼和解釋,通過選擇電影等傳播介質進行控制性傳播,體現了編碼者的主導性;學生將接受到的教學內容進行譯碼,并根據自己的原有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重新編碼達到認知的目的;在互相討論中學生各抒己見,一方面充當了信息的傳遞者,另一方面又從其他人口中得到了新的信息。老師對學生的所提的問題進行譯碼,如此循環往復,教師與學生一直在編碼者、譯碼者、傳遞者、接受者的多重角色中不斷轉化,保證了教學始終處于你來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體現了大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自主開放和互動,課堂教學成為了師生獲得知識分享見解的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從學生角度看,循環互動是受眾意見、需要、態度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學生可以更為積極和主動地介入教學過程,主動思考和使用語文知識,在學習和討論中,不斷發現和提出教師未考慮到的疑難問題,促使教師對教學進一步思考。從教師角度看,對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解釋,反過來又促使教師不斷地思考,也就產生了科研的方向和思路。教師和學生在循環模式中均是受益主體,通過循環互動,教師不斷地根據學生的反饋來調整和規劃當前以及未來的傳播行為,為下一次的教學傳播積累了經驗、做好了新的準備。學生則在循環中收獲了新知識,提高了主動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特立普和森特的有效溝通理論
美國著名的公共關系專家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溝通理論,要求通過聽、說、讀、寫等載體,將思維準確、恰當地表達出來,以促使雙方互相接受。有效溝通理論涉及傳播學中控制分析、內容分析、媒介分析、受眾分析、效果分析、反饋分析等主要內容,極具價值。課堂教學效果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師生的有效溝通,而最有效的溝通是語言的交換活動,在溫暖、接納、支持的環境中,通過語言的交換激發了學生的理性潛能。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溝通的“7C原則”:即傳播者的可信賴性、環境的一致性、內容的可接受性、表達的明確性、渠道的多樣性、持續性與連貫性、受眾能力的差異性。有效溝通的基本原則,對大學語文教學傳播來說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指導意義。傳播者的可信賴性,大學語文教師有別于其他學科教師,他要在課堂中投入包含著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的情感,滲透著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教師首先要成為既有學術素養,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傳播者,使自己成為對學生有吸引力的具有人格魅力人。環境的一致性,又譯為情境架構,指傳播須與物質環境、社會環境、心理環境和時間環境等相協調,如在講授《古詩十九首》時,教師就要營造出士子宦途失意、游子思鄉和哀嘆鳴怨的悲情文學基調,讓學生深刻地體會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內容的可接受性,要求教學內容須與學生有關,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滿足他們的需要,大學語文教學的側重點不再是背誦和記憶課文的知識點,而在于引導學生掌握語言運用能力、文學鑒賞能力和思辨創新能力,感受人類的豐富的心靈和智慧。表達的明確性,要求大學語文教學使用的詞語要準確、語法要規范、表達要簡練,教師教學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易于學生接受。渠道的多樣性,大學語文本身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運用不同的傳播媒介和傳播方式,以實現傳播的最優化。持續性與連貫性,就教學過程來說,要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必須對語文知識實施持續性教育,母語教育的根本在于體驗和使用,即使在大學階段諸如對字詞、語法和習作仍要不間斷地使用和練習,同時不斷地補充新的內容,否則很難維持語文素養的持續提升。受眾能力的差異性,學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個人具有不同的智能結構,注意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行為能力也會有所不同,表現在口語表達、文字表達、文學創作等不同方面,大學語文教學尤其要注意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教學方法以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三、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
尤爾根•哈貝馬斯認為交往行為的主體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語言和行為能力的人,手段是語言,形式是真誠的對話,目的是實現主體之間的協調一致[3]。大學語文課堂的交往行為從本質來看是師生依托母語媒介,通過師生間的教學交往,實現師生之間相互理解、協調一致,共同完成學習新知識的行為。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有四個重要功能:一是理解功能;二是合作功能;三是社會化功能;四是社會轉型功能。理解功能,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的相互理解是教育交往的重要手段,只有建起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師生關系,教師充分地相信學生,理解學生,接納學生,允許學生各抒己見,引導學生在學術討論中學會“自圓其說”“自成一家”,相信學生能充分發展;學生也要充分理解和信任教師,也要尊重老師的課堂勞動,遵循老師的課堂設計,維護老師的課堂尊嚴,從而奠定教育交往的理解基礎。合作功能,合作交流是大學語文教學交往的主要方式,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是深入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識結構、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思想感情的優勢互補,不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生自我展示的欲望。社會化功能,語文本身就是語言文字記錄和反映社會生活的載體,其育人功能在于能夠使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習得認同當代社會規范和價值取向,從而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社會轉型功能,語文的習得可以在客觀上影響人的觀念、思想和價值,推動社會結構轉型、結構變遷和社會進化。在教育交往中,教師作為交往行為的主導者,要讓學生產生信任,對知識產生追求向往,在潛移默化中自覺地培養自我的求知行為和責任感,提高尋求真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作為教育交往的另一個主體,也要逐步摒棄中小學教育中“唯課本論”“唯老師論”的被動接受心理,消除師生之間心理距離、生活距離和認知距離,主動與老師和周圍同學交往,爭取更多的語言交換機會。如講授《關雎》時,教師通過提問、討論、辯論等方式,可以使學生理解其作為《詩經》開篇之作,既承認男女之愛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對這種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社會美德,通過共同體驗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和詩詞的美妙,心靈受到凈化和感悟,實現師生精神的統一、情感的共鳴和視野的一致,以達到精神層面的合作,實現理解和合作功能。文學的唯一源泉來自于社會生活,又如劉震云的《一地雞毛》塑造了一個思想單純、意氣風發、書生氣十足的大學生踏入社會后,隨著經濟的困頓、住房的狹窄、事業的不順等各種矛盾的交織,使他心力交瘁,不得不向物質生活和庸俗的世俗關系低頭的真實生活圖畫,引導人們去肯定和贊揚、否定和批判社會,實現其社會化功能。文學有其特殊的價值,是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無法取代的,作為審美的社會意識形式,文學反作用于社會生活,是通過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靈魂的途徑實現的。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整首詩浸透著強烈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悲憤的感情,揭示了當時中國在戰爭情況下的種種屈辱和悲哀,也潛含了覺醒的民族的痛苦和復仇的火種。這種作用是精神的,它雖然歸根到底會影響人的實踐活動,促使社會歷史的變革,但是它的社會轉型功能作用畢竟是有限的。
四、海德格爾和狄爾泰的“親在—體驗”理論
解釋學派認為溝通的發生即體驗和理解的過程。體驗是一種親歷性的東西,海德格爾稱為“親在”,即“親臨存在”的意思,又譯作“此在”,更看重的是“將來”對存在的意義。在狄爾泰看來,它與“經驗”相對,更看重“過去”對生命的意義。教師利用多媒體、言語和動作等各種手段和方法,精心創設滿足教學需要的模擬場景或真實意境,讓學生親力親為參與,依靠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親在”體驗,來獲得新的感受和覺悟,并通過交流和分享,喚起對“存在”的關注,以實現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和超越,從而達到認知體驗的自由之境。大學語文的“親在—體驗”教學過程,主要分為興趣激發、感知體驗、分享交流和應用遷移等幾個階段。學生是學習體驗的主體,作為設計者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需要提供情景材料,這些材料要貼近學生知識和生活經驗最近發展區,能誘發學生產生體驗的興趣和動機。在感知體驗階段,教學內容要以教材的知識學習為基礎,通過參加活動,以觀察、行動和表達的形式進行,這種感知和體驗是整個過程的基礎。體驗結束后,學生要主動分享他們對人物形象、事件、語言等知識的認知和觀察結果,通過與其他體驗者探討交流,總結原則或歸納提取出新的經驗和認識。體驗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人的自然性、社會性、自主性的和諧發展,并生成新的主體。[4]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的經歷不同,每個學生的體驗都是獨特的,允許存在差異,只要是真實的體驗,就無對錯之分。以的《雷雨》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扮演其中人物角色表演話劇或者通過觀看電影的方式來體驗戲劇文學沖突,揣摩和討論劇中角色可悲可恨可嘆的人物性格。通過“親在—體驗”,學生就會不自覺地將自己與主人公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潛意識地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將主人公的命運夾雜自己的生活經歷,對作品進行自我解讀,而絕不是一個單純的讀者角色,體驗過程往往能折射出學生自己的“親在”小世界。大學語文教育的目的在于知識的應用和遷移,將親在的體驗關聯到今后的生活體驗中去,開始新的認知活動、道德活動和審美活動,也就實現了語文的教育溝通。
五、結語
大學語文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非權力支配,溝通行動實現程度依賴于教師的素養、學識和課堂的實際氛圍,以及學生的文學基礎、理解感悟能力和求知的主動性等各種因素。教師熟練掌握多學科視野下的溝通理論,恰如其分地運用有效的溝通手段 ,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董璐.傳播學核心理論與概念[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8-29.
[2]尹風霞.語文教學師生互動方法初探[J].教師論壇,2003(12):21.
[3]哈貝馬斯.交往與社會進化[M].重慶出版社,1983:3.
篇8
關鍵詞:合作學習;互相配合;自主學習;科學探究;分工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8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工作。但搞好合作學習更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它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參與討論、交流和實踐的基礎之上獲得的一種學習結論。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擴大學生參與學習的接觸面,對教師提高課堂效率,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都有非常大的好處。讓學生在學習或實驗中學會與同學相互協同、互相討論、交流從而促進他們學習的進步和知識的擴展。通過合作,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探討和思考一些問題,培養其參與意識、創新意識。而合作學習,將是一種出效益出成果的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是值得大家去深挖細植的一種教學模式。下面是我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多年的有關合作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 明確學習目標、搞好分工合作
要切實地使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的組織和引導是關鍵,為了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搞好學生的分組很有必要。教學中,我給全班的學生實行嚴格的實驗分組這是第一步,每小組有固定的人和輪流的小組長,小組長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協調本組的分工和合作以及組織本組與其他小組的交流和討論,例如在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及性質實驗中,小組長的職能重點在人員的分工及協調上,誰負責取水,哪一位負責用試管取用藥品,又由哪一位負責實驗記錄等等,在實驗中需要注意哪些實驗操作要點,怎樣進行實驗則需要小組成員共同探討來完成。實驗中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和效果,是需要小組長總體把控的,因此小組長的是否稱職是重中之重。為了培養學生具備更好的協作伙伴關系,每一學期我都要對少數差生進行1―2次指導培訓,交他們怎樣樹立威信、合作學習的步驟與方法,如何發言、如何討論、如何分工等等。有時也根據教學內容及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解決在討論及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第二步,強化以小組為學習單位,要求他們在理論學習中互幫互助,對落后的學生進行幫扶和學習指導,每一次單元考試我都要對小組成員的學習成績進行比較,不時詢問互幫互助的學習情況,對互助學習搞得很好的小組以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同時不同小組間還進行橫向比較,以激勵全體學生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
二、科學把握小組合作的時機
學生的小組合作通常在以下幾個時候開展:1在做學生實驗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分工和團結協作,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與參與意識,2在進行知識的對比、分析和歸納時需要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
三合作學習中教師的地位及作用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此話說出了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學習過程,實現知識認知的目的,同時,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認為教師的地位及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組織作用。
2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作用。
3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調控作用。
四合作學習中應堅持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在教育教學當中,由于有的教師怕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得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又怕學生花時過長,影響教學進度,當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總是自覺不自覺地介入學生的探究過程之中,生怕他們不能得出令自己滿意的探究結果,于是在學生的自主性探究學習中指手畫腳,必須怎么樣怎么樣,使得學生的學習完全失去了自由思考的空間和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應把握好組織、指導、調控的原則,不能越俎代庖包辦代替,這樣會適得其反,背離了科學探究的精神。
五合作學習的效果反饋及合理評價
篇9
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的數學結論,更應注重學生對數學結論形成過程的理解。在數學教學中只有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與探討知識的形成過程,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而小學生明顯是以具體形象思維活動為主,所以小學教學應加強與生活的聯系,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識的數學學習活動中來,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教師再引導學生到實際中驗證,到生活中運用,使學生明白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還可用于生活,這種操作化理論為實踐,化難為易,既還原了數學本質,又促進了學生對生活的認識,操作本身還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和諧發展。下面我們具體談談數學教學中所感受到的操作的妙用。
一、操作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想象泉涌,生理機能協調發展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一年級數學教學中,我們多想一些辦法,就能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情趣化,學生就能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對數學產生興趣。
在教學10以內數的認識后,為使學生加深印象,擴展思維,我組織學生進行擺小棒游戲。先讓學生拿出一根小棒,并讓學生想象,一根小棒像什么?有的同學說像阿拉伯數字“1”,有的同學說像一根電線桿,還有的同學說像漢字“一”,還有的同學說像減號,還有的同學說像一條線段……。我又讓學生拿出兩根小棒,讓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想像,有的同學擺成數11、7,有的同學擺成漢字“二”、“十”、“八”、“人”、“入”,有的同學擺成等于號(=)、大于號(>),小于號(
二、操作使學生思想清晰,方法多樣,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面對小學生進行數學的純理論性講授,不僅是抽象的,而且是枯燥的,勢必會造成理解接受慢,注意力持久性差,思維線性化,甚至連線性都不能保證,當然就很難談開發智力了,而操作則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化理論為實踐,化教師講授為學生游戲性探索,化枯燥為趣味,化被動理解為主動總結創造,化線性思維為發散思維,既可開發智力,又可提高能力。由于是把數學還原于兒童的生活實踐,所以他們在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也是在解決自己的日常問題,甚至是幫助他人解決日常問題。因而隨著問題的解決,他們的生活能力、生活質量也明顯提高。
在教學“十幾減9”這部分內容時,我讓所有學生當售貨員,想辦法解決一個問題。問題是:現在有12個乒乓球(一盒10個,另有2個),顧客要買9個,你怎樣拿給顧客9個乒乓球?通過實際操作,有的同學說從1盒里拿出9個給顧客,有的同學說先拿盒子外面的2個給顧客,再從盒子里面拿出7個乒乓球給顧客,還有的同學說從盒子里拿出一個留下,把盒子連同里面的9個乒乓球給顧客,這樣顧客方便拿乒乓球。我肯定了學生們的各種做法,表揚了學生能為別人著想、方便顧客的做法后,又問剩下幾個,你是怎樣想的?能把想的過程寫出來嗎?然后學生表述自己的過程,有的同學說:“把12分成2和10,10減9等于1,2和1合成3?!奔?2-9=3;有的同學說:“把
9分成2和7,12減2等于10,10再減7等于3。”即12-9=3。我又加以肯定,并且說你喜歡哪種方法,通過你喜歡的方法計算16-9。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算理,掌握了“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而且思路清晰,方法多樣。
兒童的理解來自他們作用于物體的活動,認識圖形的關鍵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礎上認識圖形的特征。在教學“圖形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我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了一個學具袋,里面裝有各種各樣的長方體小盒、正方體小盒、魔方、丸藥盒、圓桿鉛筆、飲料桶、乒乓球等,此外還放有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上課時每個學生都邊觀察邊摸,把自己的感覺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出來。學生不僅用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出各種形體的基本特征,而且找出了一些形體的主要區別。在掌握圖形特征、形成空間觀念的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了考查學生是否真能辨認幾種形體,我讓學生閉上眼睛從自己的學具和袋里摸出指定的形體,并給自己的學具按不同形狀分類。學生對這些活動很感興趣。當讓學生用幾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拼長方體時,他們擺成了不同的長方體。不但加深了對長方體的認識,也初步發展了學生的靈活性和創造性。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下課了,學生圍著我說:“老師,這堂課真有趣,明天還上這樣的課吧!”
又如,在教學“左盤有3個桃,右盤有5個桃,怎樣使兩盤桃子的個數同樣多?”這一問題時,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想出多種辦法,①從右盤拿出1個放在左盤,兩盤各有4個。②從右盤拿走2個,兩盤各有3個。③從左盤拿走一個,從右盤拿走3個,兩盤各有2個。④從左盤拿走2個,從右盤拿走4個,兩盤各剩1個。
三、操作使學生明確結論,洞察原因,思維深度大大加強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發展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的邏輯思維正在逐步發展,但是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著具體形象思維,這就需要借助具體圖形的直觀和各種學具的操作,為學生提供感情材料,以作為思維的支柱,降低思維的難度。
如教學5的組成時,我提出問題:5是由哪兩個數組成的?用學具擺出來,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有幾種擺法?看誰擺的又快又好。學生興趣很濃,多數學生能按照一定順序擺,少數學生的擺法仍有隨意性。于是我引導他們交流擺的方法,明確只有按一定順序擺,才能既不重復,又不遺漏。這樣學生就逐漸學會了有條理地思考,把數的組成按一定順序排列的方法。同時邊擺邊敘述擺的結果,即4和1組成5,3和2組成5……(或1和4組成5,2和3組成5……,做到手、腦、眼、口同時并用,調動各種感官進行有序思維。擺完之后,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幾種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分成的兩個數相同,只是位置不同。最后歸納出5的組成只記1和4組成5,2和3組成5,由1和4組成5,可以想到4和1組成,由2和3組成5,可以想到3和2組成5。這樣充分運用學具的操作,學生對數的組成理解很深,掌握得牢,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隨著操作的熟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贊美以教8、9、10的組成時,學生完全可以擺脫實物操作,通過類推,有規律地依次講出它們的組成。
篇10
關鍵詞:互動教學;小語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8-064-01
教學過程的傳意互動,核心是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創新?;诱n堂教學的具體要求是: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它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是否參與學習,更重要的是解決一個學生如何參與的問題,即如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問題。我們所追求的是在學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時候,通過全過程參與習得新知。
具體地說:其一,參與教學目標的確立,通過“我們應當學會什么”、“我想學會什么”引導學生參與確立學習目標。這一過程是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化。 如:教學《四季》這篇課文時,課前,在熟透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一開始,師生交流,確立學習目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畫,我們一起來看看,畫了什么?你看了以后還想說什么?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子,課堂就非常熱鬧,你一句,我一句,大家都無拘無束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與同學交流,教師在學生間走動,聽到了許多驚訝的談話。這樣,學生對學習本課有了明確的目標,產生了濃厚地學習興趣。
其二,參與教學過程中重難點的確立,通過對重難點的討論和對不同意見的分析,學生主動向教師進行即時反饋,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實現多向互動。這一過程是由“我要學”向“我會學”的轉化。如:教學《四季》這篇課文時,在出示四幅圖后,讓學生自主觀察,想象的基礎上,根據圖意,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1、一年四季,哪個季節最美?為什么?2、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在同學自由討論的基礎上,自主選擇。有的說,春天花兒開了,是最美的季節。有的說,夏天我們可以到小溪里洗澡,還可以到小溪里捉小魚,我喜歡夏天。也有的說,秋天最美,秋天桔子成熟了,黃黃的桔子掛在枝頭上多漂亮。還有的說,冬天最美,冬天下雪了,我們在雪地上,追跑,玩耍,堆雪人,滾雪球……多有趣啊,我喜歡冬天。通過學生的討論,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其三,教師要在學完一課之后帶領學生參與回顧,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由“我會學”向“我學會”轉化,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學會學習。如:教學《四季》這篇課文后,師生共同反思:師:學了這課,你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告訴你的好朋友好嗎?生:暢所欲言。但是,互動教學課堂不應成為學生“自由”學習的課堂,所以需要創造一種“雙主”和諧、充分參與的氛圍,在這一過程中,必須重視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
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深鉆教材,了解“學情”,搞好教學設計(即備教材,備學情,備教法,備學法),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學習目標,為學生架好從已知邁向新知的橋梁。創設好基本事實情境,并啟發學生感悟基本原理,為學生的主體參與提供機會,留出空間。組織必要的討論,對重點、難點進行適時點撥。進行學法指導,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引導學生將注意力和思維活動指向問題求解的過程。設計好練習,指導實踐運用,啟發創新意識。那么,具體如何操作呢?
互動教學中師生、生生交互作用發展過程分三階段:啟動階段(發動—萌動);聯動階段(調動—主動);能動階段(助動—自動)。學生在教學互動中行為狀態分為七個環節:引發、投入、耦聯、加速、深入、強化、拓展?;影l展分為七個過程:準備互動——開始互動——初步互動——充分互動——深化互動——內聯互動——發展互動。各階段、各環節的基本含義和特點及其與認識過程的對應關系如下:
準備互動——引發:學生開課后即不同程度地被引發互動學習的欲望創設情境、展示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了解學習目標,產生求知興趣,進入學習角色, 感興趣,開始引起內在興奮復習舊知。
開始互動—— 投入:學生已將互動學習的欲望推入準運轉狀態 架設橋梁,揭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喚起學習愿望 ,在新舊知識的聯系上產生問題,引發解決問題的學習動機 ,從內在興奮轉化為外在興奮——感受新知。
初步互動—— 耦聯:學生已將互動學習的欲望外化為互動學習的運行,提出學習提綱,教師指導學法,組織學生自學, 運用學法,了解、攝入學習內容,質疑問難 ,興奮趨于明顯熱烈——理解知識。充分互動—— 加速: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在相應的層次上達到與環境互動的最大頻率, 以疑難為線索進行比較、分析、組織討論,幫助學生理解、消化知識 ,在討論中暢所欲言,
主動思考,多向交流,理解、消化知識, 情緒高漲,外在興奮達到最高點——消化知識。
深化互動—— 深入:形式上暫時降低互動頻率,以鞏固、內化獲得,為更具創造性互動作準備。以反復訓練為手段,進行評價反饋,把新知識綜合為完整的體系,加深理解, 加強練習,矯正錯誤,把知識內化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去。鞏固知識,從外在興奮再轉化為強烈的內在興奮——鞏固知識。
內聯互動—— 強化:學生各自在理解的基礎上作內在能動式的學習 ,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再現、聯想,誘發學生的想象力,進行有深度的交流。 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系比較異同,找出規律,舉一反三,出現多向交互活動的沖動,情緒強烈,再一次外在化——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