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兔子范文

時間:2023-03-23 17:32: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兩只兔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家有兩只兔子,一只公兔子,公兔子身上是雪白色的像雪山一樣,耳朵是紅紅的,爪子是灰色的,眼睛是亮紅的,另一只母兔子,母兔子身上也是雪白的,耳朵是灰色的,爪子是白色的,眼睛也是亮紅。

我放學后,回到了家第一眼就看見了兩只小兔子,小兔子餓了,小兔子看見我,抬起兩爪子向我要吃的,我拿起紅蘿卜趕緊喂它們,他們美美地吃了一頓,好像說:“謝謝小主人”。

我們的兩只小兔子多么可愛。

福建泉州惠安縣惠安中心小學五年級:吳海瑞

篇2

1、不可以。

2、兔子具有強烈的領域意識,與其他兔子生活在同一空間會感到壓迫感。一個籠子同時飼養兩個以上可能會引起戰斗。所以如果要同時飼養兩個以上,最好將它們放在不同的兔子籠子里。

3、您可以在飼養它們之前將兩只公兔放在籠子里。 如果它們見面并打架,則意味著公兔具有不同的個性,無法一起飼養。 可以將兩只異性的兔子放在一起飼養,以便它們可以更輕松地生活在一起。 如果您擔心母兔經常并生下許多小兔子,可以考慮對它們進行絕育。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黑炭和白雪是一個既聰明又乖巧的小兔。有一次,我趁外公去喂兔子的時候,一起跟去了。黑炭和白雪看見外公來了,就爭先恐后地趴在籠口,黑炭力氣比白雪大,一擠就把白雪擠到了一邊,準備吃獨食時,白雪一撞,又把黑炭撞到了一邊。正當黑炭完全不知情的時候,白雪已經津津有味得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黑炭恍然大悟,立馬去搶。看來它們兩“上輩子有仇”啊!

黑炭有時也會犯“宅男病”,無論怎么叫,它都不出籠,呆在里面“走來走去”,妹妹開玩笑道:“黑炭,黑炭,包拯大人!走來走去像學生在思考問題!”后來,黑炭就有了“動物界的包拯大人,書呆子”的名號。為了讓白雪也有“名號”,我就把白雪當成了“動物界的公孫策,師爺”。叫哪個名號,哪個就會跑到你腳下,在你的鞋子上蹭來蹭去,把鞋子上的臟東西全理到它們的毛上,于是,它們“兔毛撣子”的名號就產生了。

有時,我會抱起它們,給它們理毛,它們都乖乖的在那里,等我把它們的毛發整理好。可它們也有不乖巧的一面,那就是在我給它們洗澡的時候,一會兒跳出盆子,一會兒跳到草邊吃草。好幾次惹得我不開心……

篇4

關鍵詞:數字地形圖;質量評價;量化方法

中圖分類號:P2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09)08-0039-02

當前進行科學的質量評定的關鍵問題是怎樣將定性評定轉變為定量評定。但是,量化方法的實現,存在著相當的難度。因為每項地形圖的繪制工作,工序繁多,上工序質量直接影響、制約下工序質量;每個測區、每幅圖都不可能相同。這種產品的繁雜性、多樣性,給地形圖質量的科學評定帶來了許多困難。因此數字地形圖質量評定的量化方法,是廣大測繪科技人員、管理工作者多年來努力探索的課題。

一、數字地形圖質量評價傳統方法

(一)加分法

加分法是在傳統方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地形圖質量等級評定的量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根據地形圖質量特性部分,按其重要性、作業難度及工作量等因素,用百分制分別給出不同的滿分值(已顧及權重不同):數學精度30分,屬性精度40分,邏輯精度25分,整飾精度5分。每個質量特性中詳細列出各個子項及其優、良、合格及不合格可規定的分值。通過對地形圖的檢查,將發現的問題一一對號入座,并給出相應分值,將各子項得分一一相加,即為該圖幅的總得分。按90~100分為優,75~89分為良,60~74分為合格,確定地形圖圖幅的質量等級。有的城市勘測單位采用了這種方法評定地形圖的質量,并編制了專門的計算機程序,屏幕顯示檢查表格中的內容與得分,操作方便,檢查人員的勞動強度大為降低。是質量檢查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

(二)模糊數學法

該方法主要應用在批量檢查中。經抽樣樣本的檢查后,根據模糊數學原理,建立批質量綜合評定的數學模型-模糊矩陣,依“隸屬度最大及聚類分析原則”確定批質量等級。現簡介如下:

1.評價因子集合。將影響數字地形圖質量的因素,如:(1)各要素地形圖制圖綜合的正確程度;(2)各要素之間關系處理的合理程度;(3)地圖數學基礎的精度和各要素的制作定位精度;(4)地圖內容表示的現勢性;(5)地圖上表示內容的錯誤和遺漏程度;(6)線劃描繪質量的好壞等,列出Z1,Z2……Zn,則評價因子的集合為:

Z={Z1、Z2、……Zn}

2.評價標準集合。將各評價因子,依據有關質量標準,按實際檢查驗收的情況得出各自的四種質量等級:優、良、合格、不合格。評價標準的集合為:Ri={ri,1,ri,2,ri,3,ri,4},由此n個評價因子的模糊評價矩陣為:

3.評價因子權的確定。由于各個因素對數字地形圖質量的影響程度不一樣,所以要給這些因素分配不同的權重。在普通地圖編繪質量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要素地圖制圖綜合的正確程度,各要素之間關系處理的合理程度,它們的權重要大一些。地圖上表示內容的錯誤和遺漏程度,線劃描繪質量的好壞,可以在檢查后基本得到糾正,因此它們的權重要小一些。權重可以由地圖制圖專家給定,也可以通過統計分析方法獲得,比較科學的方法是用層次分析法確定。

權的計算公式為:P i = i種指標實現值/i種指標規定值

將影響成圖質量的各因子所求得的權經“歸一”化(即P1+P2+…..+Pn=1)處理,得到權的模糊矩陣:

A=(P1、P2、……Pn)

4.綜合評定批質量。質量綜合評價為總的模糊矩陣:

在A與R復合時相加取最大值,具體運算采用清晰域較大的算子,即矩陣運算法:B=(b1、b2、b3、b4)

按照“最大隸屬”原則,其最大的b為質量評定之相應等級,若b1>b2>b3>b4,說明批質量等級優;若blb3>b4,說明批質量等級良;若b1

(三)缺陷扣分法

缺陷扣分法以“幅”為單位,采用百分制對每幅圖的質量按重缺陷和輕缺陷分類,各類缺陷所扣分值如下:

重缺陷的缺陷值12/T分;

輕缺陷的缺陷值1/T分。

其中T為缺陷調整系數,根據單位產品的復雜程度而定,一般取值范圍為0.8-1.2。設單位產品從簡單到復雜分別為三級、四級或五級,則T可分別取0.8,1.0,1.2或0.8,0.9,1.0,1.1或0.8,0.9,1.0,1.1,1.2。缺陷值保留一位小數,小數點后第二位四舍五入。

其質量特性的得分數ai為:

式中T:缺陷調整系數;M1:重缺陷的個數;M2:輕缺陷的個數。

由此每幅圖的質量分值為:N=a1P1+a2P2+a3P3+a4P4

式中代表地形圖相應質量特性的權重。質量分值確定后,它與質量等級標準對應關系與加分法介紹的一致。當一個測區中包括若干圖幅時,在驗收或行業質檢中,不可能檢查每一幅圖。因此有一個隨機抽樣的樣本檢查問題,即對批質量的判定,它涉及樣本大小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數的確定問題。

二、各質量評定方法存在的缺陷

1.加分法以地形圖的單位產品“圖幅”為單位進行質量評定的。這在評定城市勘測單位作業部門的成圖質量或評定批質量之前,是不可少的工作,方法簡捷,因而也較適用。但是它對各個質量特性中的各子項分值的確定,還缺乏嚴格的標準,又缺少批質量的評定方法。因而,推廣應用前還有進一步健全的必要。

2.我們從模糊數學法可以看出,它是一種評定批質量并能給出批質量等級結論的一種方法。應該說方法具有其科學性、嚴密性和統一性。但對影響成圖質量的各評價因子的質量分級(優、良、合格、不合格)的百分比,是如何確定的,尚不夠明確;對隨機抽樣的樣本大小的確定,也缺乏規定,這是模糊數學法的不足之處。

3.缺陷扣分法的評定批質量中有一整套確定樣本大小和合格與不合格判定數的方法。但不夠簡捷,不便操作。制定合格質量水平、檢查水平以及樣本大小字碼表、抽樣方案表等,也很繁瑣。但在實現系統自動采用扣分法進行質量等級的評定后大大提高了評價速度,操作也比較方便。

三、本文所研究的評價辦法

本文所研究的質量評價體系,采用的是加分法與扣分法相結合的方法對數字地形圖做出質量評價。根據其特征重要性決定相應的權重:取數學精度權重為0.3,屬性精度權重為0.4,邏輯一致性權重0.25,整飾精度權重為0.05;在對每一部分做出具體評價時則采用扣分法,利用上節所述扣分公式給出評分,最后根據權重及具體項得分利用公式計算出圖幅的質量分值,系統將自動給出評定等級,即分數在90~100分者為優,75~89分者為良,60~74分者為合格。

根據上節所述的扣分法規則及為了計算簡便易操作,系統自定義缺陷調整系數為1. 0,將圖幅名及圖幅號注記錯誤定義為嚴重錯誤,每錯一處扣分為12/T,即12分。其它錯誤則均定義為輕缺陷,每錯一處所扣分值為1/T,即每錯一項扣1分。

具體每項錯誤符號塊所能標注的錯誤分類如下所示:

(一)數學精度類

(1)點移位大:三角點標注格式不規范,植被有方向的符號方向錯誤(如密集灌木林的符號),各點狀地物符號移位大;(2)線移位:境界、等高線、道路、河流等線狀地物移位嚴重;(3)圖形接邊錯誤:等高線延長到內圖廓線上,內圖廓線被刪除,相鄰圖幅地物不接邊;(4)面變形大:依比例尺房屋不為直角多邊形,房屋、河流、水庫等面狀地物移位嚴重;(5)面移位:房屋、水面等面狀地物移位。

(二)屬性精度類

(1)圖幅名及圖幅號注記錯誤:圖幅坐標系、圖幅號及圖幅名不正確;(2)點屬性錯:各類點狀地物符號用錯,高程點錯誤賦值;(3)等高線交叉:等高線交叉;(4)面屬性錯:房屋、水庫等填充符號不一致;(5)線屬性錯:等高線錯誤賦值,省縣鄉界混淆,行政界限變動帶來的境界不整合,不同等級道路及河流等線型混淆;(6)注記屬性錯:注記屬性錯;(7)等高線丟漏:等高線遺漏;(8)點漏:高程點、控制點、植被等點狀地物遺漏;(9)面漏:房屋、河流、水庫等面狀地物遺漏;(10)線漏:境界、等高線、道路、河流等線狀地物遺漏;(11)注記漏:高程值遺漏,各項注記遺漏。

(三)邏輯一致性類

(1)等高線高曲矛盾:計曲線首曲線識別錯誤,高程點值與等高線值矛盾;(2)地物關系處理不當:等高線與其它地物的空間關系處理不當,點線矛盾,雙線道路與河流遇到等高線及橋梁等未斷開;(3)點多:高程點、控制點、植被等點狀地物重復;(4)面多:房屋、河流、水庫等面狀地物重復;(5)線多:境界、等高線、道路、河流等線狀地物重復;(6)注記多:文字注記重復,文字注記多注。

(四)整飾精度類

(1)注記錯:高程值標注錯誤,各項文字注記錯誤、圖幅左下角的說明資料填寫錯誤;(2)注記移位:文字注記移位大。

四、質量檢查中的智能化算法

在對數字地形圖進行檢查的過程中,有些要素的檢查是可以通過程序設計達到自動檢查的目的的。比如比較規則的房屋的封閉性,規則線狀地物如道理、河流等之間的相互關系,地貌數據等多項檢查可實現自動檢查。

在地貌數據檢查中下列問題可實現全自動檢查:(1)高曲矛盾;(2)標高列數值;(3)標高列方向;(4)首曲線是否內插完整;(5)包坑問題:包與上曲線同高、坑與下曲線同高、坑里有包、包里有坑等。

參考文獻

[1]范愛民,景海濤.地圖數字化質量問題研究[J].測繪通報,2004.

[2]陸淑芬.地圖學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3]羅志清.測量學[M].云南大學出版社,2006.

篇5

關鍵詞:自密實混凝土;施工工藝;施工質量控制;工作性;耐久性

中圖分類號:TU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09)04-0032-02

自密實混凝土是第四代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發展方向,20世紀80年代日本東京大學罔村甫教授研究室率先提出自密實混凝土的概念并研制成功。它具有優良的變形能力和抗離析性,在澆灌過程中能夠完全依靠自重作用自由流淌,穿越鋼筋間隙填充模板空間,同時具有足夠的黏聚性防止離析泌水,拌合物均勻密實,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學和耐久性能。本文探討了自密實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一、自密實混凝土施工工藝

自密實混凝土具有特殊的工作性能,這使得它在原材料上比普通振搗混凝土要求更為細致嚴格,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必須摻用高效減水劑和礦物質摻合料。減水劑的摻量以及與水泥、礦物摻合料的相容性應經試驗確定。礦物摻合料可采用各種母巖的磨細石粉、粉煤灰、磨細礦渣、硅灰等,配制自密實混凝土通常將兩種礦物摻合料復合使用。

因為自密實混凝土中含有大量超細粉摻合料,因此加料順序很重要;攪拌時間要適當延長;更為重要的是要嚴格控制加水量。生產自密實混凝土的投料順序分兩步進行。第一步,用水泥、適當地摻合料、砂、水與高效減水劑配制出具有良好流動性的砂漿;第二步,在上述砂漿中加入粗集料,充分攪拌,視拌合物流動情況適當增加高效減水劑用量,若仍不能滿足要求則需調整配合比。

若泵送澆筑自密實混凝土,為減少截留空氣,應從模板底部開始進行澆筑。泵送時采用幾個軟管輸出口同時操作,以便減少澆筑時間避免混凝土凝固。普通混凝土澆筑層間的冷接縫可通過振搗消除,自密實混凝土則不能,因此,澆筑過程要連續進行,盡量避免中斷防止冷接縫。自密實混凝土由于粉體系數大,砂率高,缺乏更多的抵抗收縮的粗集料組分,施工澆注后很容易產生塑性收縮。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養護,混凝土固化后還極易產生干燥收縮以致開裂。因此,自密實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加以覆蓋防止水分散失,并在終凝后立即灑水養護,灑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以防止混凝土出現干縮裂縫。

二、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一)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評價

自密實混凝土的最大優點在于其良好的工作性能。與普通混凝土和一般大流動性混凝土相比。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內涵有所擴大,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高流動性:保證混凝土能夠在自重作用下克服內部阻力(包括膠凝材料的黏滯性與內聚力以及骨料顆粒間的摩擦力)和與模板、鋼筋間的黏附性,產生流動并填充模板與鋼筋周圍。

2.高穩定性:保證混凝土質量均勻一致,在澆筑過程中砂漿與骨料不會離析,澆筑后不會泌水與沉降分層。

3.通過鋼筋間隙能力:保證混凝土穿越鋼筋間隙時不發生阻塞。

4.填充密實性:保證混凝土填充模板,并自行排出澆灌過程中帶入的氣泡達到成型密實,是流動性、穩定性和間隙通過性的綜合表現。

有關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評價方法,都是圍繞上述四個方面展開試驗的。如坍落擴展度試驗反映了拌合物的流動性,擴展度主要由屈服值決定,屈服值越大,擴展度越小。而倒坍落度筒試驗中的流動時間主要反映拌合物的塑性黏度,同時也部分反映了屈服值的大小。擴展度則量化了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克服屈服應力、黏度和摩擦后的流動狀態;擴散越接近圓形表明混凝土勻質變形能力良好,直徑大則表明間隙通過能力強。中邊差反映了石子在砂漿中的懸浮流動能力和抗離析性,其值越小表明這些性能越好。

除此以外,還發展了一些新試驗方法,如L型儀、U型槽、J環、牽引球黏度計、密配筋模型填充試驗等。在文獻中有相關詳細介紹。

(二)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控制

日本土木工程協會(JSCE)對新拌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有詳細的規定,國內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檢測方法的規定。筆者認為,對此應該力求簡單實用性原則,尤其是在現場施工中,例如可以同時采用倒坍落度筒和L型儀或U型槽試驗綜合評價實際工程中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西卡建筑材料天津分公司就是采用該方法向客戶展示其自密實混凝土產品性能的。

新拌自密實混凝土的工作性控制除了嚴格執行上述工作性評價外,還應嚴密控制施工澆筑過程。在施工過程中,澆筑速度不應過快或過慢,過快容易卷入空氣,影響混凝土的外觀質量,而過慢容易喪失其高工作性。為了防止自密實混凝土在垂直澆筑中因高度過大產生離析現象,或被鋼筋打散使混凝土不連續,應對自密實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進行限制。在非密集配筋情況下,混凝土垂直自由落下高度不宜超過5m,從下料點水平流動距離不宜超過10m。對配筋密集的混凝土構件,垂直自由落下高度不宜超過2.5m。

三、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學及耐久性能

(一)影響自密實混凝土力學及耐久性能的因素

混凝土硬化后的性能包括機械性能和耐久性能兩個方面。自密實混凝土的強度范圍從中、低強度等級直到超高強混凝土,因此,強度對于自密實混凝土而言并不是主要問題。

自密實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與各種礦物摻合料有關。摻入硅灰能明顯降低硬化水泥漿的孔隙,以及骨料與水泥漿之間過渡區的孔隙,能降低混凝土的干縮與滲透系數。硅灰還能與鋁酸鹽反應,明顯地降低水泥漿中與硫酸鹽反應生成膨脹性復鹽如鈣礬石的鋁酸鹽成分。此外,硅灰還能抑制堿――氧化硅反應,一方面是由于它降低滲透性從而有效阻止水分的滲透;另一方面是它能迅速降低孔縫溶液中堿離子濃度,這樣就使得堿活性骨料無法與堿反應。

高爐礦渣具有改善硫酸鹽的特性,含磨細礦渣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和抗凍性,且C1-的滲透深度比硅酸鹽水泥混凝土的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使大孔和小孔都有增多,總的孔隙體積高于對比的空白混凝土,但粉煤灰水泥漿的C1-擴散系數低;粉煤灰的抗硫酸鹽性能與其化學成分有關。粉煤灰中CaO與Fe2O3比例越低,抗硫酸鹽侵蝕的性能越高;高體積含量的粉煤灰混凝土抗凍融試驗差。

(二)硬化混凝土的質量檢驗

硬化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應按現行國家標準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檢驗,并按現行國家標準GBJ107-1987《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進行合格評定。硬化混凝土的長期性能和耐久性應按GBJ82―1985《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進行檢驗。試塊制作方法與普通混凝土相同,在試塊制作過程中,成型時無需振搗。分兩次裝入,中間間隔30s,每層裝入試模高度的1/2,裝滿后抹平靜置24h,轉入標準養護室養護到規定齡期即可。

當施工過程中抽檢的試件強度或耐久性不合格時,應按有關規范要求對實體混凝土的質量及耐久性進行檢測。如依據TB 10426-2004對鉆芯取樣的具體要求,在現澆混凝土實體結構上隨機鉆芯抽取混凝土芯樣,測定實體混凝土的含氣量、氣泡間距系數和氯離子滲透電量。

篇6

關鍵詞:CL剪力墻;自密實混凝土;質量控制

Abstract: is used for raw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so has improved to a great extent. CL shear wall is one of the supporting point of the whole building, its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buildings. Theconstruction of CL shear walls are made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so for the control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quality is the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of CL shear walls.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rom raw material, mix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aspects ratio,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to illustrate it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CL shear wall;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0.引言

自密實混凝土是一種依靠自身重力來產生流動,保證密實性,就算模板擁有致密鋼筋中也能保證填充的密實性、勻質性較好且不需要進行振搗的混凝土。現自密實混凝土已廣泛應用于各類建筑的施工當中,成為了建筑行業的“十項新技術”之一。但是因原材料的差異及配合比的不同而使得自密實混凝土的質量很難控制,因而現自密實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成為了人們研究的重點。

1.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控制

自密實混凝土的原料主要包括水泥、細骨料、粗骨料、外加劑、礦物摻合料以及水等[1]。對于自密實混凝土質量的控制,最為基礎的就是對于原材料質量的。在控制原材料質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因自密實混凝土需要加入礦物摻和料,因此選擇水泥時就注意選擇普通的硅酸鹽水泥,因其所含的礦物摻和料較少或沒有,可保證混凝土的強度以及其強度增長的速度。第二,要選擇細度模數較大的中砂作為細骨料,并且要保證砂的含泥量要保持在1%以內,以保證混凝土的粘聚性,同時還可減少外加劑及水的使用量。第三,粗骨料應選擇連續級配的石子,同時要注意所含針片狀石子要保持在10%以內,孔隙率要在40%以內,以避免增加水泥漿的用量,同時還能減少水化熱及干縮的現象。石子的粒徑不能超過25mm,若CL剪力墻需要配筋,那么石子的料徑不能超過20mm,以避免出現分層或是離析情況[2]。第四,若只使用水泥來拌合自密實混凝土其成本較高,因此需要加入礦物摻合料。礦物摻合料可選擇粉煤灰及礦粉雙層加入,以保證自密實混凝土的耐久性及穩定性。第五,外加劑對于自密實混凝土來說非常重要,其直接影響了整個混凝土的性能,一般來說,外加劑可選擇使用羧酸系減水劑,因其緩釋及空間位阻作用較強,可有效控制自密實混凝土的坍落度,且不影響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另外其還具強抗縮性,使混凝土的耐久性強。第六,水則可使用普通的自來水。

2.配合比的確定

基于自密實混凝土的特征,其配合比的設計方法自然也與普通混凝土的設計方法不同。但至今為止關于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方法卻未統一,通常是利用經驗結合試驗來共同完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現使用得比較多的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固定砂石體積法、改進全計算法和參數法。通過實踐發現其中最為科學、合理的方法便是固定砂石體積法,其所使用的參數明確、設計結果清晰,且其理論基礎較好,具有強適用性,因此多采用固定砂石體積法來設計自密實混凝土的配合比。

固定砂石體積法最初是由崗村甫提出,其主要是在對自密實混凝土的流動性及抗離析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影響配合比的因素,通過試驗及研究以確定最終與自密實混凝土特征與需求相符的配合比。因此要分析自密實混凝土的配置強度、水膠比、用水量、砂率、礦物摻合料以及膨脹劑的使用量等,然后再通過性能試驗對混合比進行反復調整。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主要有流動性、抗離析性以及填充性。配合比恰當的自密實混凝土應具有以下特點:砂率高、水膠比低、礦物摻合料含量較高。具體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應滿足的要求可見表1。

3.混凝土施工工藝控制

自密實混凝土進行攪拌時所采用工藝類似于普通混凝土,但其所使用的攪拌機、攪拌時間、投料順序和投料精度還是有所不同。因自密實混凝土的粘性較大,故要選擇強制式的攪拌機以保證攪拌的均勻性;攪拌時間要比普通混凝土更長,以保證各原材料充分混合;自密實混凝土的投料應先投入膠凝材料進行干拌,攪拌均勻以后加入砂石進行干拌,攪拌均勻以后加入水和外加劑,也可選擇將膠凝材料、砂、外加劑和水加入攪拌均勻以后再加入石子進行攪拌。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投料的精度,一般來說,自密實混凝土投料的精度要保持在±1.4%的水泥、±0.9%的砂、±0.9%的石子、±2%的礦物摻合料、±2%的外加劑以及±1.5%的水,重點以骨料為主。另外在生產時要注意根據骨料的含水率來調節用水量。

4.混凝土澆筑控制

因自密實混凝土的流動性較強,因此要以液壓核算來計算模板的側壓力。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的屈服值較低,其完全不能支撐自身的重力。因此在澆筑時,位于下層的模板其所受到的側向壓力會根據澆筑高度的不斷增加而不斷增長,所以澆筑自密實混凝土時其所需要的模板風度及硬度要更強,應選擇鋼模進行自密實混凝土的澆筑。

在澆筑自密實混凝土之前要對模板的支撐體系進行檢查,看其支撐是否到位,模板內是否存在雜物,若有則要進行清理。其次,為避免出現漏漿的情況,要將自密實混凝土的模板縫隙不能超過1.5mm。在澆筑自密實混凝土時還要注意澆筑的高度,一般來說,若是垂直下落,其高度要保持在2m以內;若是水平澆筑,其水平流動距離要保持在10m以內;若配筋比較密集且自密實混凝土本身就具有高粘性,那么可利用在人工敲擊等方法在模板外側進行輔助振搗而加強其密實性,此方法還可將混凝土表面的氣泡消除以使混凝土的流動更快。另外,自密實混凝土在進行泵送時要注意保持其連續性。除此之外還要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在施工現場進行監督,以保證混凝土質量的均勻性及穩定性,若有問題要立即暫停施工進行調整。

5.混凝土的養護

因自密實混凝土的流動性較強,在澆筑以后其可自動找平,但還是會出現突起石子,因此還需要進行人工抹面找平。找平之后就要進行覆膜以避免因水分蒸發而產生收縮裂縫。混凝土終凝之后要進行至少14天的灑水養護,以保持表面的濕潤度。

6.結語

自密實混凝土的質量不僅與其本身原材料、配合比有關,同時也與施工工藝、運輸、澆筑及后期的養護有關,同時施工人員的技術也會直接影響到其質量。因此要使自密實混凝土的質量得到保障,就需要注意原材料的選擇、配合比的確定、運輸方式及澆筑工藝,同時還要注意后期的養護以及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培訓,這樣才能盡可能全面地保障自密實混凝土的質量,以保證CL剪力墻的施工質量,保障整個建筑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篇7

作者:謝超 張振輝 單位:軍事經濟學院

清晰美觀的顯示效果對于美觀清晰的地圖顯示而言,一方面要求地圖符號和圖例制作精美以及繪制的準確性,再就是動態注記,另一方面要求地圖能夠內容分層顯示和動態載負量調整。對地圖符號及圖例可以采用圖像、矢量符號來顯示,圖像符號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圖形圖像技術制作成立體符號和陰影符號、動畫符號等,使符號具有立體感、層次感、更加突出醒目,同時也增加了地圖符號的種類,豐 富 地 圖 的 符 號 庫,矢 量 符 號 可 以 采 用GDI+技術來進行編程繪制,使符號更加光滑和美觀[9],這些都有利于提高地圖技術美,增強地圖的藝術性,提高地圖的審美價值。符號繪制的準確性主要解決要素圖形關系處理問題,其目的是處理好圖面的一致性和可辨別性關系,信息表達和地圖感受之間的關系,著重從三個方面處理:①優先級處理:地圖上各地理要素從其表現形式看有一定的優先級次序,優先級高的壓蓋優先級低的。屏幕顯示輸出優先級的確定可依以下原則進行:優先級低的面狀要素先顯示,線狀要素次之,點狀要素最后顯示;對同一要素層處理時,根據目標的分類分級確定顯示級別,低級別的先顯示,高級別的后顯示。如變通層處理時,顯示的順序為小路、大車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最后是鐵路;根據不同地理要素的重要程度分為不同的要素層,次要的層先顯示,重要的層后顯示;②目標間關系處理:包括面與面目標,線與面目標,點與面目標,線與線目標,點與線目標之間的關系處理。電子地圖對于目標間的關系處理可以利用各要素圖形間的壓蓋關系加上一些算法,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③要素特征轉換:由于地圖顯示在屏幕上的比例尺是可變的,所以必須進行地理要素圖形的幾何特征轉換。當顯示比例縮小時,原來的線狀要素(如半依比倒尺橋梁),按實際尺寸已經無法顯示,必須改用點狀符號,原來的面狀要素(如居民地),也要變成圈形符號表示。另外美觀的地圖顯示還要以地圖的視覺效果為顯示依據。在許多電子地圖中,注記通常放置在固定位置上。然而,這種注記方式常常帶來很多不便:有時為了能清楚地瀏覽地圖,經常需要在有限的屏幕內放大或者漫游地圖,有一部分與屏幕邊界相交的要素的注記常常被屏幕切割,部分或全部落在屏幕外,嚴重地影響了地理要素的表達,甚至引起表達的錯誤。高積糧、楊崇俊等人從點、線、面三類要素著手,提出適合屏幕瀏覽的自適應注記,很好的解決了以上問題,達到良好的地圖表達效果[10]。另外電子地圖注記的字體、顏色的使用要尊重習慣。如水系注記采用藍色左斜宋,便于用戶更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保持注記字大的穩定性,電子地圖在一定的范圍內具有無級放大的功能,但注記的字大不應隨視圖比例尺的增大而增大等等。本系統實現了動態標注,并對諸如線路轉彎、畸形區域等特殊情況做了一定的處理。當然動態標注問題中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電子地圖要求信息豐富,滿足不同類型和層次用戶的需求。由于計算機的屏幕顯示區有限,如果不進行內容分層顯示和動態載負量調整,用戶很難快速、直觀地獲得有用的信息。在電子地圖的顯示設計中,應針對用戶的需求和圖形信息的層次,設計地圖要素顯示的分層方案和動態載負量調整的參數。地圖要素的分層顯示方案設計取決于地圖的數據情況和電子地圖的目的和功能。本系統中根據圖層組織地圖要素數據,可讓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要顯示的信息圖層,而用戶不感興趣的圖層處于關閉狀態。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增強了用戶的可控制性,方便了用戶對電子地圖的閱讀和使用,另一方面減少了顯示圖形的數據量,加快了計算機的操作響應速度。實現動態載負量調整的核心問題是建立數據的多層存儲結構。本系統首先劃分了地圖視圖比例尺的級數,在建立地圖數據庫時采用增加地圖要素綜合屬性,給每一個要素與繪圖符號類型增加顯示控制參數并與視圖比例尺的級數對應。在對地圖進行縮放操作時,系統自動計算地圖的視圖比例尺,根據比例尺所在的級,提取要顯示的地圖要素并進行顯示。

快速的地圖顯示在地圖瀏覽查詢過程中,由于要不斷地查看新的地圖或新的地圖區域,這時顯示漫游查詢速度比較慢,很難達到人眼運動和視覺變化的要求,因此要求在保證一定美觀的前提下,地圖的顯示速度要盡可能的快。為了達到快速顯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節省時間。完善數據組織結構本系統的設計過程中,采用了面向對象的設計思想。①根據二維地圖的矢量元素類型(點、多點、折線、多段折線、區域和多區域)并結合每種類型矢量元素的相關操作建立起與矢量元素類型相對應的對象;②將具有相同性質的對象(道路,水域,建筑物等)進行再次歸類,由層對象對相同性質的矢量元素對象集合進行管理;③在層對象的基礎上,又建立了一個地圖對象對層對象進行管理;④建立了一個具有多叉樹結構特征的對象集合。該對象集合為電子地圖系統的上層模塊提供了一個方便管理、查找和操作的基礎,為后續的地圖快速顯示功能的實現創造了有利條件。改善符號庫的數據存儲結構繪制符號往往占用了地圖顯示的很多時間,符號庫的存儲、管理機制影響符號調用的效率,符號庫的數據結構影響符號繪制的復雜程度。本系統中符號庫采用的是索引與數據存放于同一文件中的數據庫結構,便于符號搜索和符號庫的分發。在數據組織上,本系統采用參數化數據結構存儲符號及圖元,存儲圖形的幾何參數如圖形的編碼、外接矩形、畫筆的顏色、填充顏色、線寬、線長、線的標示符等,其余數據都由程序在繪制符號時按相應的算法計算出來。采用參數化數據結構進行組織,占用的存儲空間小,符號化地圖時搜索符號快,因而符號顯示的速度也快,且繪制精度高,無級放大時,符號不變形。實時的數據壓縮地圖圖形放大時,顯示的要素數量相對較少,速度將很快;而縮小時,不但要素數量增多,隨之而來的是幾何點的相對集中,造成嚴重的重復計算和繪制,所以實時的數據壓縮相對也能提高顯示速度。本系統中數據壓縮采用“道格拉斯一普克(Douglas-Poik-er)”算法,這種算法對矢量數據進行抽稀,既可以保持矢量線條的形狀特性,又可以根據實際制圖需求確定抽稀容差,從而在保證擬合精度的同時最大限度的壓縮數據,大大減少圖形縮小時計算和繪制的時間。LOD的使用[11]、改善圖形顯示的效率、減少需要顯示和操作的冗余數據、空間索引的應用都對地圖的快速顯示起著一定的作用地圖空間索引的使用無疑是提高地圖顯示速度最為重要的方法。建立空間索引是按特定條件對空間目標進行篩選,將無關目標排除,是從根本上提高空間操作效率和速度的方法。它不僅提高了空間數據處理的有效性,而且提高了空間數據讀取的有效性。實時的地圖顯示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地圖的元素數量較大,用戶可能頻繁地對地圖進行移動,縮放和旋轉操作,如果每進行一次操作,都將屏幕擦除,然后再對所有元素進行重畫,其代價較大,從而有可能達不到實時顯示的要求,并且簡單的重畫還會導致畫面的閃爍,影響界面的友好性。本系統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種優化方案:①在重畫過程中,首先判斷元素是否在屏幕的顯示范圍內,若是,則重畫該元素,否則忽略;②在內存中建立虛擬屏幕緩存區,該虛擬屏幕的區域大于屏幕顯示區域,事先在虛擬屏幕上“畫”好用戶可能用到的顯示數據,當用戶新的操作完成后,系統直接將緩存中相應部分的數據“整體”拷貝至顯存,以提高顯示速度;③采用多線程技術,即讓輔助線程完成數據的準備工作。輔助線程主要有兩類:其一,為顯示線程準備即將可能用到的顯示數據;其二,當坐標轉換參數發生變化時,事先調度坐標轉換模塊為顯示線程完成下一階段顯示的坐標轉換工作[12]。

從大規模的制圖生產到按需制作地圖、由完全地圖標準到近似的類地圖表達、以及地圖系統以開發者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設計。總之地圖在出現個性化和機動性的今天,電子地圖可視化質量的研究更顯得迫切和重要,地圖工作者應該在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在當前空間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支撐下,開展電子地圖的可視化質量探討,建立電子地圖質量評價標準,提高電子地圖的可視化質量,為電子地圖的廣泛推廣和應用奠定基礎。

篇8

關鍵詞:鋼-混凝土工字梁橋;剪力滯效應;剪力滯系數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three-span steel - concrete the word continuous beam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ombined with shell elements and solid elements of the steel - concrete the word continuous beam Shear Lag Analysis Based on ANSYS.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each load case of steel - concrete I-beam shear lag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eel - concrete I-beam, wide-span ratio (B / L), its shear lag the greatest impact, followed by the deck load is applied in the form.

Keywords: steel - concrete the word girder bridge; shear lag effect; shear lag

中圖分類號: TU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一. 鋼-混凝土組合梁橋在我國的發展概況

鋼-混凝土組合梁的研究工作在我國起步較晚,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最初用于房屋及廠房結構。進入90年代后,開始用于城市立交橋的主體結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橋梁由于兼有鋼橋和混凝土橋的優點,使其具有跨越能力大、建筑高度小、抗震性能好以及施工速度快等優點,適合我國基本建設的國情,近20年來已得到迅速發展。另外,為解決大跨度跨線橋及高架橋的施工難題并降低結構高度,我國很多省市開始采用鋼-混凝土組合梁橋。1991年上海市建成的南浦大橋是我國第一座鋼-混凝土組合梁斜拉橋。其后,我國建成的上海楊浦大橋、青州閩江大橋、重慶觀音巖長江大橋均采用了這一橋型。2004年在云南建成的祥臨瀾滄江大橋則是我國首座鋼-混凝土組合梁懸索橋。

二.剪力滯系數定義

鋼-混凝土組合梁是由外露的鋼梁或鋼桁梁通過連接件(剪力鍵)與鋼筋混凝土板組合而成的結構。鋼與混凝土兩種材料可以相互揚長避短,各自發揮它們的材料特性,可以更好的協同工作。

典型的組合橋面系通常由多根鋼梁與混凝土板構成,設計時則可以簡化成一組平行的T或工形截面組合梁。按照基于平截面假定的初等梁理論,組合梁某一截面在豎向彎曲作用下,混凝土橋面板相同高度處的彎曲壓應力為均勻分布。但實際上鋼梁腹板內的剪力流在向混凝土橋面板傳遞的過程中,由于混凝土橋面板的剪切變形而使得壓應力向兩側逐漸減小。混凝土橋面板內的剪力流在橫向傳遞過程中的這種滯后現象稱為剪力滯后效應。剪力滯后效應使得混凝土橋面板內的實際壓應力呈中間大而兩邊小的不均勻分布狀態,因此距鋼梁較遠的混凝土并不能有效起到承受縱向壓力的作用,如圖1所示。圖1中B為混凝土板寬度,Be為混凝土板等效寬度。在混凝土板截面軸向力相等的條件下,有,由此可以求出橋面板有效寬度Be,則λ=Be/B即為剪力滯系數。

圖1 鋼-混凝土工字梁橋面板應力分布 圖2 鋼-混凝土工字梁截面尺寸(單位:mm)

有效寬度的定義直接影響到組合梁的內力計算以及撓度和抗剪連接件的設計。通常情況下,有效寬度的取值對承載力極限狀態的影響較小,但對正常使用階段的變形驗算的影響較大,而后者往往控制大跨組合梁及承受動力荷載組合梁的設計。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斜拉橋中所采用的組合梁橋面系主要受軸壓作用,其混凝土橋面板有效寬度的取值與通常以受彎為主的T或工形截面組合梁有所不同。

三.剪力滯效應分析

混凝土橋面板有效寬度Be不僅與結構的幾何尺寸有關,同時受荷載類型、約束條件、截面特征、受力階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3]。通常情況下,混凝土橋面板有效寬度主要受混凝土板寬度與跨度之比以及荷載形式的影響。

本文的計算算例為一片三跨連續鋼-混凝土工字梁,跨徑布置為3×25m,鋼-混凝土工字梁截面尺寸如圖2所示。其中混凝土板寬度B=1.2、2.4、3.6、4.8m,對應的寬跨比分別為B/L=0.048、0.096、0.144、0.192。橋面板混凝土采用C50,鋼工字梁采用Q345鋼材。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對該算例進行有限元模型分析,其中橋面板采用Solid65單元,鋼工字梁采用Shell63空間殼單元。有限元分析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鋼-混凝土工字梁有限元分析模型圖4 自重荷載作用下鋼-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滯系數

工況一:在自重荷載作用下,對應的四種寬跨比的鋼-混凝土連續工字梁沿梁長的剪力滯系數分布規律見圖4。從圖4中可以看出,支墩附近處的剪力滯系數比跨中的剪力滯系數要小的多,此外,隨著寬跨比(B/L)的逐漸增大,全梁剪力滯系數都在減小,即橋面板有效寬度變小,剪力滯效應增強,尤其是支墩附近區域的剪力滯系數減小的幅度要大于跨中區域。

工況二:在集中外荷載作用下。a)當集中荷載作用在邊跨跨中時,對應的四種寬跨比的鋼-混凝土連續工字梁沿梁長的剪力滯系數分布規律見圖5。b)當集中荷載作用在中跨跨中時,對應的四種寬跨比的鋼-混凝土連續工字梁沿梁長的剪力滯系數分布規律見圖6。從圖5~6中可以看出,集中荷載附近區域以及支墩附近區域的剪力滯系數小于跨中區域。隨著寬跨比(B/L)的逐漸增大,集中荷載附近區域以及支墩附近區域的剪力滯系數減小,但其他區域的剪力滯系數不隨寬跨比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集中荷載作用位置的變化只對其作用附近區域的剪力滯系數有影響,而對其他區域的剪力滯系數無影響。

圖5 邊跨跨中集中荷載作用下鋼-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滯系數 6 中跨跨中集中荷載作用下鋼-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滯系數

工況三:在均布外荷載作用下。a)在均布線荷載作用下時,對應的四種寬跨比的鋼-混凝土連續工字梁沿梁長的剪力滯系數分布規律見圖7。b)在均布面荷載作用下時,對應的四種寬跨比的鋼-混凝土連續工字梁沿梁長的剪力滯系數分布規律見圖8。從圖7~8并結合圖4可以看出,在均布外荷載作用下(包括均布線荷載以及均布面荷載),鋼-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滯系數分布及變化規律基本同工況一,有一點不同的是,在均布線荷載作用下,其全梁區域的剪力滯系數要大于自重荷載作用工況以及均布面荷載作用工況。

圖7 均布線荷載作用下鋼-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滯系數圖8 均布面荷載作用下鋼-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滯系數

四.結 論

總上說述,鋼-混凝土工字梁剪力滯系數的分布及變化規律,對其剪力滯系數的影響可以到如下結論

1.在各個荷載工況作用下,隨著鋼-混凝土工字梁的寬跨比(B/L)的增大,橋面板的剪力滯系數逐漸增大,尤其是集中荷載作用區域以及支墩附近區域的增幅特別明顯。

2.自重荷載作用工況下鋼-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滯系數分布及變化規律同均布荷載作用工況。

3.集中荷載作用位置只對其作用附近區域的剪力滯系數有影響,而對其他區域的剪力滯系數無影響。

參考文獻

[1]黃僑 橋梁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設計原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2]聶建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橋梁[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3]聶建國鋼-混凝土組合梁結構——試驗、理論與應用[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篇9

關鍵詞:數字化制圖技術 礦山測量 現代測繪 電子計算機

礦山測量是礦山生產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隨著社會的進步,礦山測量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各種測量制圖儀器也相繼推出,數字化制圖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礦山測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然而現代化數字制圖技術應用起來十分復雜,想要更好的應用到礦山生產建設中,還需要我們認真探究,由此可見,本文的研究內容具有現實意義。

1、數字化制圖技術的工作流程簡介

總體而言,數字化制圖技術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四個環節,即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編輯圖形、輸出圖形。

1.1 收集數據

數字化制圖技術需要信息依據,因此首先要收集數據,例如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掌握地形圖實體的形狀以及空間位置,數字化制圖技術需要了解到各點的坐標,了解各點的連接方式。一般情況下,數字化制圖技術收集數據的形式主要有外業收集和內業收集,其中外業收集主要是指在野外收集數據信息,采用的儀器設備通常有全站儀、經緯儀等,首先通過這些測量儀器收集地形數據,然后再將數據信息傳給計算機,最終計算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制成地形圖,而內業收集則是采用掃描儀等設備對現有地形圖進行數字化處理。

1.2 分析數據

收集到數據之后,數字化制圖技術需要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處理,若要運用野外收集的數據繪制地形圖,首先必須要轉換編碼,此外數字化制圖技術在繪制地形圖的過程中,通常都是以圖幅為單元,而收集數據過程中,對地形的描述主要是以線狀地物作為邊界,沒有具體的劃分圖幅,因此數字化制圖技術還需要對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再進行分幅,分幅過程中需要設定范圍參數。另一方面,很多地物的形狀都具有規律性,而收集數據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測量誤差,導致這些地物形狀失去原有的規律,這時數字化制圖技術就要糾正測量結果中存在的偏差,進而保證制圖準確。

編輯圖形就是根據實際要求,將已經生成的圖形繪制成地形圖,一般情況下,編輯和修補數字地圖都要通過數字化成圖軟件來實現。

在測量地形時,有時會采用非坐標測量方法,測量結果不會進入電子手簿,不參與自動成圖過程,這時數字化制圖技術需要運用成圖軟件,將測量結果融入地形圖。在注記地形圖時,要預先設置各項參數,例如字體、注記走向等,注記地形圖之后就要完成圖幅的裁剪以及接邊,其中圖幅裁剪就是將需要的圖幅從圖形界面中提取出來,此外不同圖幅中有時會存在同一個實體,在描述該實體的屬性和位置時,各個圖幅之間會產生矛盾,圖幅接邊就是分析相鄰圖幅之間的關系,消除這樣的矛盾。

輸出圖形就是按照實際要求,將繪制完畢的地形圖傳輸給工作人員,例如將地形圖打印出來等。

2、數字化制圖技術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字化制圖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對于礦山測量工作而言,很多地形圖的繪制都需要運用數字化制圖技術,主要包括臺階分層地形圖、礦山現狀地形圖、排土場地形圖等,下面筆者列舉項目實例,分析數字化制圖技術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

2.1 項目資料

某礦業集團在施工設計時,首先審核通過了1:500的設計電子圖紙,之后運用CAD制圖軟件,將其轉化為1:1000的CAD電子圖,轉化后的電子圖如圖1所示。

圖1:設計電子圖紙轉化后的CAD電子圖

圖中點1、點2、點3均是四等永久導線點,各點的坐標和標高如下:

點1―X:3964911.508,Y:20451941.530,Z:-317.452;

點2―X:3964915.557,Y:20451975.471,Z:-317.463;

點3―X:3964923.175,Y:20452037.326,Z:-316.219.

圖中岔道A為上盤運輸巷岔道,岔道B是2號穿脈巷岔道,岔道C是3號穿脈巷岔道。

2.2 巷道放樣和實測

施工到岔道A時,在CAD電子圖中選取巷道中線上任意一點L1,如圖2所示。

圖2:點L1示意圖

讀取L1點的坐標和標高為X:3964966.899,Y:20452192,Z:-317.394,之后根據設計坐標,運用全站儀放樣功能,在巷道頂板上放樣,采用全站儀進行實測,結果顯示X:3964966.900,Y:20452192.054,Z:-317.382。

2.3 腰線放樣和實測

使用全站儀測出的L1點的實際坐標和標高之后,將測量結果輸入到CAD電子圖中,即可得到L1點與巷道兩邊的距離,在通過圖中給出的軌面高,即可推算出L1點的腰線標高,經計算為-319.594m,然后現場放樣,仍然采用全站儀進行實測,結果L1點實測腰線標高為-319.592m。

2.4 岔道中線的設置

按照上述方法,在巷道中線上選取點L2、點L3、點L4,如圖3所示。

圖3:點L2、點L3、點L4示意圖

讀取點X2的坐標為X:3964974.023,Y:20452200.000,點X3的坐標為X:3964981.298,Y:20452203.328,點X4的坐標為X:3964994.161,Y:20452202.016,再采用全站儀將點X2、點X3、點X4在巷道頂板上放樣,之后進行實測,制成彎道大樣圖。

2.5 巷道中線點的設置

在實際工作中,不僅要確保巷道建設符合設計標準,并且還要考慮美觀因素,為了滿族這些要求,首先在巷道中線上確定點L5、點L6,如圖4所示。

圖4:點L5、點L6示意圖

點L5與點L6的距離大約15米,讀取點L5的坐標為X:3964997.275,Y:20452200.586,點L6的坐標為X:3965002.793,Y:20452198.068,采用全站儀放樣,連接點L4、點L5、點L6,即得到巷道中線,與此同理,運用以上方法,可以完成岔道B、岔道C的防線工作。

總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字化制圖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該技術融合了電子計算機技術以及現代測繪技術,其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編輯圖形、輸出圖形。對于礦山測量工作而言,臺階分層地形圖、礦山現狀地形圖、排土場地形圖的繪制都需要運用數字化制圖技術,筆者在本中簡要介紹了數字化制圖技術的工作流程,并結合項目實例,分析了數字化制圖技術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希望對相關工作有所幫助,以后如何進一步提高礦山測量工作的整體水平,還需要各位同仁繼續研究。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 電子專業 校企合作 教學質量

電子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要求高、知識性更新快的專業,要培養出本專業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單憑學校是很難做到的。在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中,要想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進行校企合作。2010年3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全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年度工作會,會上袁貴仁部長明確指出,當前職業教育的重點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提高質量的關鍵是推進校企合作。我結合本校電子專業辦學的成功經驗,提出校企合作是提高電子專業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我校電子專業是省級示范專業,開辦之初,學校就注重與有關電子企業進行合作,先后實行了“2+1”、“工學交替”和“訂單式”培養模式,建立了校內實習工廠和校外實訓基地,為學校辦學創造了多方面的優勢,尤其在學生就業方面,不僅就業質量高,學生在合作單位的待遇好,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而且就業率每年都達到100%,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普遍認可。這一成果充分反映了我校電子專業辦學質量的提高,充分體現了校企合作的優越性。

1.校企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多種素質的綜合品質,素質是內化了的心理品質,其中各素質之間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無論是道德素質、專業素質、人文素質還是身心素質,都需要在相關知識傳授的基礎上,經歷實踐的磨煉才能形成。敬業精神、責任心、質量意識、團隊精神在學校教育中很難培養,只有經過實踐的錘煉和熏陶才能逐漸養成和內化。通過校企合作,學生可以在電子企業中進一步錘煉,提高職業素養。

2.校企合作有利于培養“三師型”教師隊伍

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根本保證,教師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優劣。“三師型”教師是職業教育對專業教師的一種特殊要求:一是具備把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的能力;二是具備把本專業技能有效傳授給學生的能力;三是具備教科研能力。電子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通過校企合作,學校教師可以利用假期深入企業第一線進行在職學習,參與企業的工作和管理活動,體驗企業的科研氛圍,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行業動態。這樣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豐富了教師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研知識,為培養出“三師型”教師奠定了基礎。

3.校企合作有利于教學改革

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不斷更新變化的,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依據和動力,學校只有通過企業,才能真正了解教學改革的內容和重點及必須達到的目標。通過校企合作,讓學校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討論專業培養目標、人才規格,共同參與專業建設和課程設置,共同編寫實用教材和崗前培訓教材等,使電子專業教學改革更具有針對性和應用性,培養出企業需要的對路人才。

4.校企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行職業學校課程設置只注重知識的學習,忽視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缺乏綜合運用多方面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通過校企合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第一,由于企業的參與,能準確界定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素質能力和專業技能,使學校課程設置、內容與教學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第二,借助于企業大量的技術革新、技術研發實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重點講授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采用啟發式、探索式、研討式、實驗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第三,以解決企業的現實技術問題為目標開展學生課外科技競賽活動,積極鼓勵、指導學生參與企業的產品開發和技術革新,等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5.校企合作有利于學生參與企業實踐

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實踐環節,電子專業技能的培養可以在校內實習室進行,但校內實習場所與企業車間相比仍有許多局限性,有些不易言傳的經驗、習慣和職業素養等,只有在現場環境中才能體會和領悟。通過校企合作,學生可以方便地參與企業實踐,在實際生產崗位上接受師傅手把手的指導,和企業員工同勞動、同生活,可以切身體驗嚴格的生產紀律、一絲不茍的技術要求,感受勞動的艱辛、協作的價值和成功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應變能力等這些職業崗位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培養和鍛煉,為畢業與就業接軌及畢業后頂崗工作鋪平道路。

6.校企合作有利于學生順利就業

在人才市場,諸多用人單位都希望錄用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員,能直接頂崗工作,這對一直在學校學習的學生來說是不切實際的。通過校企合作,可以方便地解決這個問題,學生一方面按照企業實際的生產和服務要求參加工作實踐,獲取工作經驗和掌握專業技能,另一方面熟悉企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了解企業聘用新員工的意向,有助于順利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