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驚喜范文

時間:2023-03-18 17:21: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意外驚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意外驚喜

篇1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朗讀;新嘗試;反思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課程標準也要求學生要具備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能力。在詩歌、散文和文言文教學中朗讀尤為重要。詩歌和散文相對較容易把握,而文言文是最難的。流暢地朗讀文言文能夠加深學生對內容的把握、對重點文言詞語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故此,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要非常重視朗讀教學,以此培養學生的語感,培養學生的興趣。而初中的學生對朗讀的技巧把握還不夠,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鼓勵和對不同的課文進行指導。

前不久,聽了護城中學黃老師上的一節《核舟記》,課下與其交流,覺得他這節課對朗讀教學的方法的運用還是十分成功的,步驟簡單明了,但效果很好。

這節課朗讀主要教學步驟是:范讀、齊讀、分組讀、單獨讀。

范讀。讓學生根據示范讀用心去感受、感悟朗讀的技巧。隨后,黃老師發揮了主導者的作用,講解了朗讀的一般要求:重音、語速、停頓及語調的知識,希望學生在接下來的朗讀教學中有章可循。學生分四人為一組,討論文章中哪些詞語要重讀、哪里需要停頓、語速該如何變化。

齊讀。學生齊讀之后教師讓學生分析自己在朗讀時出現的一些不足,甚至是錯誤。剛開始,學生都不好意思講。于是教師就開始引導說:每個人都會有不足,都會犯錯誤。知恥而后勇,意思是說知道自己的羞恥了,才能發揮出力量和勇氣。講出自己的不足,其他同學并不會笑話你,相反,他們會認為你很勇敢。而你自己也會因此在朗讀中發揮出更大的勇氣。聽老師這樣講之后,學生紛紛講述自己的不足以及如何改正。

分組讀。關于這個環節,黃老師采用的方式是男生齊讀及女生齊讀。男生讀奇數段,女生讀偶數段,在讀完后又設置了一個“找茬”環節,三次齊讀、三次找茬。并提到:咱們現在是朗讀對抗賽,在讀的時候自己盡量不要出錯,否則就會授人以柄;在聽對方讀的時候,一定要非常認真,找出對方的錯誤。在雙方讀完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列舉對方的錯誤之處。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學生將注意力集中起來,通過“聽”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與把握。

結果,第一次“找茬”時,學生都興趣激昂,講述時不僅聲音大,有的同學在別人沒講完時就進行反駁,甚至出現了爭吵,場面幾近失控。這出乎我們的意料。為了控制住場面,教師又在黑板上寫下“風度”“風范”兩個詞語,班級中的喧鬧自行安靜下來。于是,黃老師就講:大家都知道,男士要有紳士風度,女孩要有淑女風范。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風度”“風范”就是靜靜地聽對方講,哪怕是講己方的缺點。如果你認為對方講得不夠公允,也要等對方講完之后,而我要求你們進行反駁或者辯解的時候再講自己的看法。無論對方怎么樣,自己先不要失了“風度”“風范”。

這樣,學生徹底安靜下來了,接下來的“找茬”進行得很順利,在反駁時男生沒失了“風度”,女生也很注意“淑女風范”。看到這種情況,黃老師臨時將第三次“找茬”改為找對方優點。聽到這時,我們都很詫異。黃老師似乎看出了我們的疑問,就說:找別人的錯誤,你自己應該不應該熟練掌握課文?在找茬時,會不會促進自己水平的提高?學生答:會。很自然地,黃老師講出了最終目的:找茬是為了水平的提高,找優點是為了相互間關系的和諧。學生的興致再一次被調動起來,也都能很有風度地稱贊對方的優點。

單獨讀。在單獨請學生讀的環節中,同學們都靜靜地聽,大家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周圍的同學,紛紛舉手要說出朗讀好的同學好在哪里。

下課時,學生紛紛議論起這節課都表示對課文的印象更深刻了,也知道了如何讓自己讀得更好,并且發現了別人很多的優點,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課后,通過反思那次聽課的經歷,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一次教學新嘗試比之以往只是教師單純的泛讀或者叫個別同學朗讀效果大大不同。關鍵是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除此之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體現,學生更會欣賞別人了,而且不再那么自以為是,也更加懂得了做人、做事要謙虛的道理,這比單純的說教效果好多了。這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但同時我也在考慮,不是每篇課文都是一樣的讀法,朗讀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只要用心去教,多站在為學生終生發展的層面考慮,像黃老師一樣敢于嘗試,一定會帶來許多“意外”“驚喜”的。

篇2

江山市中山小學

五(1)班

祝舒文

今天是一個母親的節日,也是她們一年中只有一次的快樂節日,那就是——“三八婦女節”。

如果你今天才開始做賀卡的話,可能就有點遲了。看看我,早在昨天晚上趁媽媽出去有事的時候,就在自己房間里悄悄的做著準備今天送給媽媽的節日賀卡。

這天晚上,我用選好的紅色卡紙做了起來。我生怕媽媽突然間回來,看到正在做的節日賀卡,而這樣的節日賀卡就變得一點也不驚喜了。所以,只要一聽到一點兒聲音,我就會立刻停下手中的筆,一動不動得坐在那里,仔細聽聽看是不是媽媽回來了。如果不是的話,就再次拿起筆,小心得做起賀卡來。

我小心翼翼得一筆一筆畫著,在賀卡周圍畫上了一條條色彩艷麗的繩條。畫好了周邊的色彩,那么中間這一大塊空白地方用來畫什么好呢?不用畫,就在上面寫上八個醒目又五顏六色的大字:“媽媽祝您節日快樂!”終于,在媽媽沒回來之前,我完成了這張漂亮的節日賀卡。為了畫好這張賀卡,我整整花了半個多小時,但是為了媽媽,這樣也是值得的。

當媽媽回來的時候,我對她先說了一句:“媽媽,祝您節日快樂!”才把這張賀卡給了她。記得上一年“三八婦女節”,我送了一本自己做的只有十幾頁的日記本,媽媽見了激動得很,不知道今年會怎么樣呢?

篇3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要給爸爸做一個生日禮物。我想了想,決定要給爸爸做雙拖鞋。我先找一只拖鞋比著,再剪下來,用另一只拖鞋也比著,也剪下來,用兩個瓦楞紙粘在一起,把那兩個紙粘在瓦楞紙上,再剪下來,在用海棉紙做一個帶子。一只紅色的,一只紫色的,漂亮的拖鞋做好了。

很快到了下午,我象導演一樣,告訴媽媽要站著唱生日歌,奶奶要坐在沙發上唱。因為奶奶年齡大了,所以奶奶坐著。我呢?就跳著從廚房出來給爸爸生日禮物。媽媽在窗上看到爸爸回來了,我們就做好準備。爸爸一開門,我們就唱了起來。我給爸爸生日禮物的時候,爸爸感動地說:真是意外的驚喜,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次生日了。

我也喜歡這個生日。

青島銀海學校二年級:大眼苗苗

作文 zuowenku.net

篇4

星期三早上,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從床上跳了下來,頭也不會地開始吃飯,我不管現在幾點,就將一碗八寶粥裝入肚子。又將紅領巾掛上,背上一只笨重的書包。準備上學,但周婧婧還沒來,我望了窗外一眼,地上滑滑的,而且也還沒干,看來秋游不能去了,我垂頭喪氣地坐在椅子上,對媽媽說了一句:媽媽,看來,去不了。”媽媽卻說:一定會去,等你們出發,地早就干了。”這句話讓我放心三分。”但秋游的概率還是有的,因為上次春游沒去,同學們不滿意,這次應該可以去,要是不去,同學一定會火冒三丈,如果更嚴重,一定會出大事的。車子來了,我進了車子,周婧婧與她爸爸也在打賭,她爸爸說不會去,我開始反對:不就地濕了點嗎,不會影響我們秋游的。”這句話也讓她爸爸放心了。

果然如此,秋游順利地進行了。這讓我幸災樂禍,這個驚喜來得正是時候!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從床上跳了下來,頭也不會地開始吃飯,我不管現在幾點,就將一碗八寶粥裝入肚子。又將紅領巾掛上,背上一只笨重的書包。準備上學,但周婧婧還沒來,我望了窗外一眼,地上滑滑的,而且也還沒干,看來秋游不能去了,我垂頭喪氣地坐在椅子上,對媽媽說了一句:媽媽,看來,去不了。”媽媽卻說:一定會去,等你們出發,地早就干了。”這句話讓我放心三分。”但秋游的概率還是有的,因為上次春游沒去,同學們不滿意,這次應該可以去,要是不去,同學一定會火冒三丈,如果更嚴重,一定會出大事的。車子來了,我進了車子,周婧婧與她爸爸也在打賭,她爸爸說不會去,我開始反對:不就地濕了點嗎,不會影響我們秋游的。”這句話也讓她爸爸放心了。

果然如此,秋游順利地進行了。這讓我幸災樂禍,這個驚喜來得正是時候!

篇5

韓雨芹并不是丟在一群大腕兒中能立刻被認出來的耀眼明星。剛開始,她不過是個平凡的表演系畢業生,初為人知,是因為演活了《大生活》這部戲中追求夢想的張紫云。憑借這部戲,韓雨芹被稱為“新晉玉女接班人”,并獲封“星尚潛質先鋒人物”稱號。

除了《大生活》,她還參演了不少影視劇,無論是《鐵齒銅牙紀曉嵐4》中溫婉嫻靜的閨門小姐梅映雪,還是《相伴》里堅韌勇敢的女護士鴿子,抑或是《不如跳舞》中孤傲獨立的舞者丁歌,每一個角色都在她的精心詮釋下栩栩如生。因此,大家逐漸記住了這個擁有甜美笑容和曼妙身姿的小女人。她的清新像夏日里一陣拂面而來的風。

在都市情感劇《不如跳舞》里,韓雨芹扮演的舞蹈老師丁歌性格倔強、矜持,秀外慧中。在戲外,說起自己的性格,韓雨芹總結說,她是一個獨立、大膽,甚至有些莽撞的人,但又像仙人掌一樣,能夠適應惡劣的環境,在沙漠中頑強生長。

的確,韓雨芹的堅韌一直讓身邊的人感慨不已。《不如跳舞》中的丁歌是一個以舞蹈為生命的人,想要詮釋這個角色,不可能只是擺擺舞蹈動作的樣子,對舞蹈的理解也不可能只有皮毛之功。韓雨芹雖然小時候學過舞蹈,具備一定的舞蹈功力,但從來沒有接觸過國標舞。因此,要把戲里的跳舞情節做到完美,她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練習,去思考。在拍攝過程中,她過著白天拍戲、晚上練舞的日子。膝蓋紫了,大腿傷了,腳趾磨破,頸椎疼痛,舊傷好了又添新傷……在最后沖刺趕戲的那幾天,她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精疲力竭,硬是咬著牙堅持下來,那份堅韌讓張國立和劇組人員都豎起了大拇指。但很少有人知道,那段日子,她常常獨自放聲大哭,釋放堆積在心頭的疲憊與壓力。

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的韓雨芹說,自己當年考上北影完全是個意外。一起“趕考”的幾個同學里,她是年齡最小的一個,沒有一技之長,沒有專業輔導,也沒有任何壓力,甚至對北影沒有太多概念。但她竟然成為同學中唯一踏入這個門檻的人。大學四年,韓雨芹的成長不僅僅在于年齡,而在于她深深愛上了表演。起初,演戲對她來說就是件“很好玩兒”的事,第一次演戲,韓雨芹并不緊張,用她的話說,“玩兒得還挺開心”。幾年的經驗積累,加上放松的心態,讓她在表演道路上越走越寬,因此她剛一出道就應邀出演了《少年王》《動感豪情》《愛在陽光燦爛時》等電視作品,與她搭檔的是吳奇隆、郭富城、陳坤等名聲響亮的一線明星。

如今,事業上逐漸順風順水的韓雨芹頻頻出現在張國立身邊,有人稱她為張國立的“御用”女演員。毫無疑問,張國立就是韓雨芹演藝道路上的貴人。不過,人們不知道,張國立發現韓雨芹是在為《濟公新傳》選演員時,率真的韓雨芹讓他眼前一亮,一下子就找到了“打女”黃月的影子。如果說見第一面時,韓雨芹則是憑借單純的個性打動了這位影視圈中地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那么在拍戲過程中,韓雨芹是憑借百倍的努力和心血征服了這個大人物。為了演好“打女”的角色,韓雨芹提前半個月就進組練習武打部分,也因此每天磕磕碰碰、小傷不斷。她不怕吃苦的性格和堅韌執著的態度,在現在的年輕女演員中是不多見的。而站在鏡頭前,她那份難能可貴的輕松和自然,也讓張國立對她刮目相看。

篇6

天空的云飄來,向我招手,仿佛有什么好事要發生了。鳥兒叫地正歡,似乎也預示著不久之后就有好事發生。

一只貓頭鷹從我家陽臺掠過,我繼續眺望遠方:貓頭鷹在我們這里很常見。

不料,它突然拐了個彎,“砰!”

“哎喲!”我驚叫起來,同時也有點生氣。剛才那只討厭的貓頭鷹飛過來撞到我的腦袋了,但我注意到了它撞到我的時候在我腳下丟了個什么——仔細一看。呵!是信!

我有點不可思議,還沒有人給我送過信呢,而且沒有貓頭鷹送信,我知道都是郵遞員送信。

我撿了起來,看見上面有一個奇怪的蓋章,有一只蛇,一只獅子,一只獾和一只鷹圍繞著一個字母H。我拆開看了起來:

漳平市

大深路

22號樓106

陽臺上

博林·安克斯先生收

“媽!快來看!”我叫道。

“怎么了?”媽媽問。

“看信!”我叫道。

“信?”媽媽問,“什么信?”

“我讀給你聽吧!”我發現里面還有附信。

“好吧。”媽媽說。

于是我把信拆開來,讀道: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校長:阿不思·鄧不利多。國際魔法聯合會會長,巫師協會會張,梅林爵士團一級魔法師。

親愛的安克斯先生,我們愉快地通知您,您已獲準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就讀。隨信附上所需書籍及裝備一覽表。

學期定于九月一日開始。請乘車到對角巷去買裝備。

副校長(女)

米勒娃·麥格 謹上。

“讀完了。”我說。

“去魔法學校?”媽媽難以置信。

“是啊,還有裝備一覽表和書籍呢,讀給你聽。”我說著,又讀道:

霍格沃茨魔法學校

制服

一年級新生需要:

1.三套素面工作袍(黑色)

2.一頂日間戴的素面尖頂帽(黑色)

3.一雙防護手套(龍皮或同類材料制作)

4.一頂冬用斗篷(黑色,銀扣)

請注意:學生全部服裝均須綴有姓名標牌

課本

全部一年級學生均需準備下列圖書:

《標準咒語,初級》,米蘭達·戈沙克著

《魔法史》,巴希達·巴沙特著

《魔法理論》,阿德貝·沃夫林著

《初級變形指南》,埃默瑞·斯威奇著

《千種神奇草藥及其產地》,菲利達·斯波爾著

《魔法藥劑與藥水》,阿森尼·吉格著

《怪獸及產地》,紐特·斯卡曼著

《黑暗力量,自衛指南》,昆丁·特林布著

其他裝備

一支魔杖

一只大鍋(標準尺寸2號)

一套玻璃或水晶小藥瓶

一架望遠鏡

一臺黃銅天平

學生可攜帶一只貓頭鷹或一只貓或一只蟾蜍。

在此特別提請家長注意,一年級新生不準自帶飛天掃帚。

“好了。”我說。

“真的?”媽媽還是不相信。

“是啊!上面還寫如出身麻瓜家庭,可去古靈閣巫師銀行兌換麻瓜貨幣,十塊等于一加隆。”我說著把信拿給母親看。

媽媽滿臉喜色:“你是個巫師呀!孩子!太棒了!”

“媽媽,那什么時候去對角巷?”

“下午吧?反正我沒事。”

“好啊!”我高興地大叫一聲,那只貓頭鷹一驚,差點摔下來,它責備地看了我一眼,飛走了。

篇7

房子不夠用,看來需要換了

我是前兩年房價剛要漲起來的時候買了一處二手房,地點在水上公園附近。房子的內在質量我心里有數,在天津肯定是一流的。面積適中,也就110平米左右,二樓,三室兩廳,房型老點,但也不算落后,我和夫人倆人住,足夠寬敞了。經過一番精心設計和簡潔的裝修,去掉了一些瑣碎的隔斷,屋里頓時顯得十分通透,在一個喧鬧擁擠的城市里,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安靜的空間,感覺還是十分的愜意。同學朋友來家誰看了都說好,有的甚至還托我盯著點,再有這樣的房子趕緊透個信息給他。

我們從S市搬來天津的時候就是在這個地方買的房。當時這里的房子已經售罄,湊巧,還有一套一樓三室兩廳的房子,是人家買了又退掉的,我們覺得還不錯,可著整個天津市也找不到這么合適的房子,就買下了。我們一家還有一個老岳母就一直住在這里。房子的面積是110平米左右,這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逐漸放開,房子越蓋越好,看著別人都住上了更好的房子,老太太心里就越來越不平衡了。她總是不斷地抱怨太擠,來個人就住不下了;太黑,住在一樓光線暗;太臟,一開門塵土就往屋里鉆;太吵,窗外人來車往噪音不斷;太露,總得提防他人偷窺……總而言之,就是想換一套更好的房子住。

我又何嘗不想呢!倘若光是為自己安個“窩”,房子也早就買了,可還有一個年已80多歲的老岳母和我們一起過,這是我們買房首先要考慮的重大問題。但我的想法和老太太不一樣:我們畢竟年齡越來越大,長期和岳母住在一起總有好多的不方便,東西堆得滿滿的,已經沒有一點余地;電視要兩臺,因為愛好興趣不一樣;我的年歲也逐年增加,時常感到疲勞,可你得忍著,老人都還站著你卻躺著,像個什么樣子!我自己的弟妹很少招徠,怕人家煩;小孩兒的姨呀舅呀的來了,要說點私房話,我還得回避,不然大家都尷尬。我就是想;最起碼也應該有一個回避的地方才好。

有老同事的孩子住在華苑“碧華里”的高層,說那的房子怎么怎么好,說得老太太動心了,后來有外甥也在那邊買了房,還把老人接去同住,老太太就更上心了,非要我們到華苑去找房子。我們就干脆找了個車,拉上老太太讓她自己過去看房。誰能找到的同學、朋友、親戚的家幾乎是轉了一遍,看的時候我們都說不錯不錯,可出來之后就是一通,直到把老太太說得沒了心氣兒。小舅舅來說,新開盤的瑞江花園房子挺好,老太太又動心了,夫人就趕緊找車把老太太拉過去看房。房子還真的不錯,五樓帶電梯,一層兩戶各140多平米,光線也好,老太太就說定下來就買這兒的吧。這回該著我實行“否決權”了,我當然不同意,我的親朋好友都在西南一帶,那套房子跑到東北邊兒去了,要是看一趟老娘,騎自行車沒有倆小時肯定走不到。我鐵定了心就是不去,可也不能說不買,掃了老太太的興,于是就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要買就買一個單元,讓老太太兩邊住,這邊的房子先不賣,我在這邊留守,那邊住著不好了,或者老太太需要看病了再過來。老太太見我不同意,沒招了,也就不再提起。

大寺村有別墅小樓,聽人說還不錯,就跑過去看,最小的有二百多平米,大的四五百平米,樓上樓下,樓梯又窄又陡,沒有豁亮的感覺。靠近楊柳青那邊也有小別墅,我還有個親戚已經在那里買了房,并且已經住在那邊。種了不少的果木蔬菜,還養了一群雞和不少的鴿子。我們趕過去參觀,老親戚還不住地勸我趕緊把房子買下,將來讓我媽也住到那邊去做伴,在一起聊聊天該有多好。對于這種別墅我也只是看看而已,根本就沒有買的欲望。我發誓決不買別墅,就連躍層、錯層的房子都不予考慮,房子不在大小,夠住就好,但屋子里一定是無障礙的,家么,就得要怎么舒服怎么來。

中意的房子也不是完全沒有,在我們家附近有一處樓盤,是一個較高檔的住宅區,銷售經理恰好是我們同學,可以用比較優惠的價格拿到一套相當不錯的住房。他還多次催促我趕緊下決心買,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可那時正趕上我的女兒準備出國留學,我得給她籌措銀兩,沒錢買房了。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事情就這么拖來拖去,總沒有著落,一直拖到了2005年的夏天。老太太欲住新房的要求更加迫切,夫人的哥哥姐姐也都勸我抓緊買房,我不能總是坐視不理,無動于衷吧?有個搞房地產的外甥甚至幫我預定了一套住房,我們帶著老太太一起過去看。在王頂堤,一個高層的八樓,面積將近240平米,一個大廳就有六、七十平米,放一張臺子打乒乓球沒問題。我并不滿意,一客廳太大且沒有窗戶,不好安排,二則公攤面積太多,也不覺得房子有多大了。可老太太滿意,連自己將來住在哪間房子都規劃好了。我也不便再從中作梗討人嫌,買房的事情似乎就這么定下來了。下面的事情就是交預付款,聯系裝修隊,準備開工裝修了。

十一黃金周,一家人正在熱熱鬧鬧地包餃子,夫人采買回來帶回一個消息:與我們同一棟樓的四門(我們在二門)二樓有一家要賣房。因為和買方在價格上談不攏,還沒有成交。聽了這個消息之后,我好像連一秒鐘的猶豫都沒有,立刻就作出反應:告訴夫人,飯也不用你做了,立馬就去核實情況,一分鐘也別耽誤,如果情況屬實,這套房子咱們一定要拿下,多給他一兩萬塊錢都沒有關系。

這個機會我已經等待好久了!我一直希望能在這個小區里再買一套合適的房,即方便照顧老人,又有了回旋的余地,還不用離開這個黃金地段。我們這個小區地理位置太好了,離一中心、總醫院、腫瘤醫院、兒童醫院等等都是等距離的,小區里面還有醫院;四面都有公交車,可以通到全市的各個角落,大小超市距離也都不遠。有津河環繞,左近還有天塔湖和水上公園……哪找這么好的地方去?我們這個小區賣房的人實在太少了,也有賣的,但樓層不對,我也不能買。這套房子對我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房型和面積也都和我的原住房―模一樣,只是樓層多了一層,光線更好一些。房主也是為了解決照顧老人的問題,新近買了一梯兩戶的房子,急著要賣這套房子交預付款。

篇8

關鍵詞:對外貿易 一帶一路 經濟發展

“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在2013年被提出后,在社會上得到了廣泛的注意和多方的支持,這一經濟的新型發展方式,不僅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更加強了中國貿易與世界經濟的進一步聯系,彌補了傳統貿易方式的不足,提升了我國經濟在世界各國中的競爭力,更有助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一、“一帶一路”實施的必要與意義

(一)新的經濟模式實施的必要

自2010年以來,我國作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上的對外合作逐漸增加,并與世界大多數的國家與地區存在著固定的貿易往來,產業結構也在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而不斷的改革深化。但當前階段,世界經濟都處于一種下滑的狀態,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在這一大背景之下不可逃避的受到了影響,發展腳步不得不放緩。由于我國還是處于發展中國家的階段,人口基數大,總體上的第二大經濟體平在每個人的時候,就處于一種相應的劣勢。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對外依賴較大,容易受到外國的債務危機的影響,從而導致國內的股市等金融機構容易受到震蕩,進而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其次,由于我國的國情影響,我國相關的對外貿易法律法規有所不足,導致我國的對外貿易受到了諸多的限制,深層次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使我國對外經濟模式長期僵化,不利于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在這種經濟背景下,必須尋找新的經濟發展方法。

(二)“一帶一路”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所謂的“一帶”指古代絲綢之路所經過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帶,對應的是我國的內陸地區;“一路”則指的是“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重點發展海上地區的對外貿易。這“一帶一路”的海路雙邊的經濟帶,是我國在新時期推動的重要的經濟戰略。有利于加強不同國家間的區域性的合作與交流,對周邊國家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在進行更深層的對話之后加強合作,并擴大國家間的經濟合作范圍,豐富對外開放的內容,根據各國的實際國情對合作的方式進行洽談,有利于為政府之間的政治合作打下基礎。

其次,“一帶一路”發展的重點溝通對象,大對數是同屬于發展中國家的欠發達地區,面積廣大,范圍包括了歐洲亞洲非洲的相關國家,將三個大陸的發展中國家聯系在一起,可以促進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發展,促進資源配置的優質化,通過建立區域合作的方式組成一個臨時的經濟體,以提高規避經濟風險的能力。在經濟合作的過程中,各國之間文化的交流與理解也在不斷的加深,減少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國家間的摩擦,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借鑒,促進新時期國家文化的多樣化的發展。

二、影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因素

(一)對外貿易相關體制規定不符合經濟發展需求

在進入新時期后,包括我國在內的極大多數的國家的經濟發展迅速,發展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的發生著變化。但在制度層面,不同的國家制定的相關制度不同,對于經濟的適應性差,由于政治問題很難做到與時俱進,而體制制度的修改將會耗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難以頻繁執行。這就導致了法規規定不能滿足對外貿易的發展的需求,從而阻礙了國家間經濟的發展。

(二)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影響對外經濟的發展

除制度外,產業發展的資源分配不合理,也是影響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大部分的優質資源都會被大型的國有企業所壟斷,但大型國有企業的政府控制色彩較重,在整個經濟結構中,市場調節的作用相對較弱,不利于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而受市場操控較大的中小型企業因為經濟資源的不足而很難承擔支撐我國對外貿易的責任,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

三、“一帶一路”實施的要求

(一)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由于“一帶一路”經濟發展合作對象多是欠發達的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相對于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來說相對薄弱,所以,想要加強經濟合作,促進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是前提。只有滿足相關交通運輸建設、原材量供應設施建設等設施條件,才能讓“一帶一路”穩定的進行。

(二)加強能源與信息建設

能源與信息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另兩種必不可少的關鍵部分。而“一帶一路”的實施目的之一,就是進行油氣開發。我國的地理位置相對來說更多的接近內陸,油氣資源部不夠豐富,進口能源的費用支出和運輸難度都較大,運輸安全受到威脅。在實施“一帶一路”的過程之中,國家間的合作加強了能源合作,保證了能源運輸的安全,促進了我國油氣等工業的發展。

而加強信息建設,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能源工業,對信息傳遞都有著極大的依賴。而通信設施的建設,能夠有效的加強國家之間的聯系,同時,對于經濟落后的地區,進行通訊設施的建設,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契機,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三)加強金融支持

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金融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因為金融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因此,想要實現“一帶一路”戰略中的貿易暢通,必須要有金融的支持,即貨幣流通的支持。因此戰略參與國貨幣的互換及結算將更加有利,各幣種的投資及融資也將更加方便。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道路、管道以及海港的建設將為我國貨幣的國際化帶來極大的投資和融資機遇以及市場,能夠擴大我國貨幣在戰略參與國經濟圈的使用范圍以及規模,有利于我國貨幣的國際化。而我國貨幣的國際化又可以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進行及發展。

四、結語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尚且存在著很多的不利因素,“一帶一路”策略的提出,是我國發展的新的機遇。我國政府應積極的發揮本國的優勢,加快“一帶一路”的推進實施,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董紅,林慧慧.“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對外貿易格局變化及貿易摩擦防范[J].中國流通經濟,2015,(05).

篇9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624.1億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億元,增長了49倍多,年均年增長9.4%。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從1%左右提高到近4%,在近30年時間里保持這種高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跡。現在,我國的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六位。迄今為止,只有韓國、新加坡和我國香港地區3個經濟體在20世紀連續40年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的記錄。

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概況

在對外貿易方面,我國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的206億美元,增長到2004年的1.15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6.7%。我國的外貿規模已由世界第32位攀升到2004年的第3位,利用外資也連續12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截至2004年底,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累計5600多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累計370億美元。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累計308億美元。

繼2004年我國對外貿易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后,2005年更是達到14221.2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23.2%,相當于2001年的2.8倍。2005年1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398.1億美元,創當月進出口總值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0%。2005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5948.1億美元,增長21%。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與前6大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額均超過千億美元規模,與歐盟、美國的雙邊貿易分別突破2000億美元。自2002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已經連續4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長,2005年繼續穩居全球第3位。

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變化趨勢

日本經濟學者小島清的觀點是,要揭示貿易對經濟增長所起的作用,把貿易量的擴大同國民經濟的增長加以對比更為合適。因此,本文從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變化趨勢上加以分析。

外貿依存度是反映一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包括外貿整體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與進口依存度三種。就世界范圍來看,在2000年當中,世界總貿易依存度為25.1%,發達國家為21.8%,發展中國家為35.6%。貨物貿易依存度:世界為20.5%,發達國家為17.4%,發展中國家為30.1%,中國為21.1%。服務貿易依存度:世界為4.6%,發達國家為4.3%,發展中國家為5.5%。

結論與對策建議

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具有很明顯的時期性。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條件下,進口是對經濟增長的漏損,進口的增加將減緩經濟的增長,加重進口國的失業,對經濟增長起負面作用,但經濟的增長將會拉動進口的增長;出口則是對經濟增長的一個純拉動,出口有利于增加國民收入,增加國內的就業。

在供給不足的情況下,總需求的變動不會引起國民收入的增加,而只會引起價格水平的大幅上升,加速通貨膨脹,此時的國民收入的提高取決于供給能力的改善,這時的進口會增大本國的供給而減少通貨膨脹的壓力。而進口產品又分為進口消費資料和進口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的進口會提高國內的暫時供給,減輕通貨膨脹的壓力,生產資料的進口能增加國內的長期供給能力,從而拉動國民經濟的增長。出口則會降低國內的供給能力,加速通貨膨脹,并不能增加國民收入,而出口初級產品和大量的原材料則會降低國內的生產能力,導致國民收入下降,這就是有名的“貿易貧困化”理論。但另一方面,出口能增加進口,從而增加國民收入。

篇10

【關鍵詞】 凈出口消費指數 地區環境基尼系數 環境成本轉移說

一、引言

貿易與環境關系一直是國際貿易領域的研究重點,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環境成本轉移說”。Roldan Muradian和Joan Martinez-Alier(2001)認為,資源密集型產品的生產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這類產品由于國際貿易而產生了環境成本的轉移。根據“環境成本轉移說”,在自由貿易的情況下,具有嚴格環境規則的發達國家可能會專業化生產并出口“干凈型”產品,并從環境規則較松的發展中國家進口污染密集型產品,從而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污染產業。因此,國內學者對開放經濟下的中國環境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沈利生等(2008)、張友國(2009)等利用投入產出模型對貿易的環境代價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貿易對中國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響已不容忽視。李小平等人(2010)也認為,發達國家向中國轉移的產業并不僅僅是污染產業,同時也向中國轉移了低排放系數的“干凈產業”,中國并不是發達國家的污染天堂。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是國際貿易的快速增長和污染排放的急劇增加。而作為中國首都的北京,在貿易迅速發展的同時,環境狀況不斷改善。入世后的2001—2008年,北京市年貿易總量平均增長率為26.8%,工業廢水排放從2.12億噸降至0.84億噸,工業SO2排放量從12.63萬噸降至5.77萬噸,貿易增長情況下污染卻在降低,這種貿易與環境關系與全國總體狀況相悖。

二、北京市貿易規模、結構及總體環境狀況

1、貿易規模擴大,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在中國入世前,北京市的對外貿易量增長緩慢。1983—2001年,年平均增長率為2.93%。入世后,2008年貿易量為2717億萬美元,與2001年相比,平均增長率為26.8%。同時,進口增長速度快于出口增長速度。2008—2009年,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北京加大政策力度,繼續保持了貿易的平穩。

北京市環境質量方面,大氣、水體、固體廢棄物的產生總量呈現出遞增趨勢,然而各個環境要素中的污染物單項含量只有部分指標超出環境標準。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中只有吸入顆粒物超過國家二級標準(2008)22%。全市廢水排放總量逐年增加,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所占比重卻顯著下降,從2000年的27%下降到2008年的8%。SO2排放中工業所占部分從2000年的65%下降到2008年的47%。2009年大氣和水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08年均削減2%。

2、進口量快速增長,污染減少

北京市在貿易總量迅速增長的同時,進口額大于出口額,同時進口增長明顯快于出口。2009年進口額為1664億美元,是1983年的10.46倍;出口額為483億美元,是1983年的3.29倍。根據“內含污染”的解釋,產品中包含著污染的成本。若進出口行業結構不變,進口增速大于出口意味著減少出口產品的生產,有利于北京地區環境改善。

3、污染密集度低的行業出口比重迅速上升

北京市產品結構偏向于污染密集度較低的機電產品生產。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是北京市主要進出口產品,兩者同時表現為出口比重上升,進口比重下降。2000—2009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增加17個百分點,進口比重降低6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比重增加27個百分點,進口比重降低7個百分點。

三、污染轉移的實證分析

1、污染密集度的行業劃分

基于基尼系數判斷收入分配均等化的原理,結合環境污染狀況及經濟狀況,將經濟效益指標納入到污染統計中,引入地區環境基尼系數RDC。

i表示行業,P代表行業污染物排放量,GDP代表行業工業增加值。為了更好地對污染行業進行重分類,采用“工業三廢”作為衡量標準。在此,結合北京市自身環境狀況,當RDC的值大于1時,我們認為是污染密集度高的行業;當RDC的值小于1時,我們認為是“清潔”行業(大于1的數字在表1用“*”標注)。2007年的全國污染源普查是中國歷史上環境狀況統計最準確的一次,因此選擇2008年度的數據計算污染行業分類標準。

由表1可見,工業廢氣排放密集度較高的行業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飲料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造紙及紙制品業。

廢水排放密集度的行業有:食品、飲料、煙草及制品業、紡紗及制成品、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化工、醫藥制造業。

固體廢物排放密集度較高的行業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造紙及紙制品業。

綜合以上3種污染排放,將所分析的13個工業行業分為兩類。一類是高排放系數行業:食品、飲料、煙草及制品業,紡紗及制成品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化工、醫藥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9個行業。另一類為低排放系數行業:木材、家具及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橡膠、塑料制品業,金屬制品業,機械、電氣、電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4個行業。

2、凈出口消費指數的投入產出分析

在區分污染行業后,本文利用北京市的投入產出狀況綜合分析貿易所帶來的污染行業轉移。凈出口消費指數(NETXC)可以用來檢驗污染天堂假說:該指數可以衡量本國污染產業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凈出口相對于該產業在本國消費的比重,根據該指數的趨勢就可以判斷是否存在“污染產業”轉移的現象。我們設凈出口消費指數為NETXC,其中,C=P-(X-M),C、X、M、P分別代表地區的消費、出口、進口和產值。對于地區而言,污染排放是由當地經濟活動所造成的,而進出口報關產品并不是全部由該地區生產,這就存在一個數據不匹配的問題。為此,需要采用投入產出表中的數據,調減調入并調增調出的產品,排除非北京市生產的產品計入出口。對NETXC進行修改,X代表出口與調出之和,M代表進口及調入之和。如果某產業的凈出口消費指數在研究期間呈上升趨勢(即平均增量大于0),則說明外國向北京轉移了該產業,如果該產業是污染產業,則“污染產業轉移”成立;反之,則說明北京轉移出了該產業。

2000—2009年間,機電產品在北京市對外貿易總量中所占比重平均在52%以上,有必要對其細分。表2中,將機械、電氣、電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劃分為通用、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通信及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機械制造業。同時,由于投入產出表利用生產屬性分類而不是產品分類,投入產出表將化工、醫藥制造業、橡膠、塑料制品業合并為化工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合并為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由表2可知,1997—2007年,凈出口消費指數平均增量大于0的行業有:食品制造及煙草加工業;通用、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而這些行業都為清潔型行業,說明對外貿易向北京市轉移了清潔行業,北京市不屬于“污染天堂”。北京市實施嚴格的環境標準,尤其是在“綠色北京”之后,制定了《北京市地方環保標準的體系構建及“十二五”北京市地方環保標準規劃》,通過制定較高水平的環保標準,既可以限制高耗能產業的發展,又能保護資源環境,減少污染排放。

3、貿易中內含污染的行業結構

在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中會產生污染,而在產品中就構成了內含污染。在分析進出口所帶來地區的污染時,內含污染量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標準。在判斷進出口所帶來的內含污染量時,采用出口與進口的相對比重(出口進口彈性):Ki=,Xi、Mi表示i行業的出口和進口,當Ki>1時,表明i行業的出口產品帶來內含污染,加劇北京市的污染排放,用“?鄢”標出)。

從近三年北京市各行業的出口進口相對比重來看,出口進口彈性大于1的行業分別是紡紗及制成品、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木材、家具及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這些都是污染密集型行業。

出口進口彈性小于1的行業有:食品、造紙、石油加工、化工、有色金屬、機電等行業的,其中食品、飲料、煙草及制品業為廢水密集型行業,造紙、石油加工、化工、有色金屬都為污染密集度行業,而機械、電氣、電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屬于清潔型行業。

4、行業進出口量及貿易結構對比

從行業的進出口分析,北京市主要的進口產品集中污染密集度高的行業有:造紙及紙制品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工、醫藥制造業、橡膠、塑料制品業。這種貿易結構使得北京市的出口能夠改善環境,減少污染排放。2007—2009年污染密集型產品比重保持在39%以下,2009年達三年來最低(0.34)。

就進出口總量來說,北京市在出口方面主要是出口機電產品、電子設備等污染密集度低的產品,這樣就相對減少了北京的污染排放,同時Ki由2007年0.62減少到2009年0.58,利于北京市環境改善。

四、結論

1、進出口總體狀況看,污染產業轉移在北京不存在

利用投入產出表數據對貿易轉移進行分析可知,北京市對外貿易過程中,從外國轉入了清潔行業,主要產業為食品制造及煙草加工業,通用、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同時,對照出口進口比重小于1的行業,北京市進口既包括污染密集型行業,又有清潔型行業,但是總體表現為環境狀況的改善。這是因為北京市制定了高標準的環境政策,同時重點發展高新技術及附加值較高產業,避免了污染產業的進入。企業繳納的環境成本(如排污費和環境稅等)限制了外商直接投資的使用。

2、進口貿易迅速增長,貿易結構趨于污染型產品進口

北京市進出口貿易量呈現進口大于出口局面。出口進口彈性小于1的行業有:食品、造紙、石油加工、化工、有色金屬、機電等,其中食品、飲料、煙草及制品業、造紙、石油加工、化工、有色金屬都為污染密集度行業,這些行業的產品進口具有“內含污染”,從而替代了北京市自己生產,有利于減少污染排放。機械、電氣、電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屬于清潔型行業,但是進口比重連年下降,2003年為58.86%,而2009年為30.6%。清潔型行業的進口比重下降,同時側重于污染行業產品的進口,說明北京的貿易結構趨于清潔型。

3、污染型行業出口比重小,清潔型產品出口利于降低污染

從內含污染角度看,出口進口彈性大于“1”的行業都為污染密集型行業:紡紗及制成品、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木材、家具及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說明這些行業的出口增加了北京市的污染。但貿易結構總體表現為,2000年以來機電產品出口占總出口平均比重52%以上,清潔型行業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的大量生產和出口,降低了北京市污染程度。由于高新技術產品的能耗及污染排放低,這無疑使得北京的環境狀況得以改善。北京市加大清潔型產業的投入及外資引進,中關村科技園、亦莊經濟開發區等重點區域和產業的發展,使得北京市的產業結構、貿易結構傾向低污染行業。

【】

[1] 尹顯萍、李茹君:我國工業制成品對外貿易對環境的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2008(2).

蘭天:貿易與跨國界環境污染[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