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美范文
時間:2023-03-17 13:23: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發現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列車飛馳過鄉間的田埂,一片金燦燦的野花從我眼前掠過,美得扎眼,令我不禁想起《滿城盡帶黃金甲》中那片驚世駭俗的絕美海。很奇怪,不知多少次經過此地,也不知多少次見過野花,卻從未仔細欣賞過,如今才發現質樸的小野花原來也可以開得這么美!
的確,美需要發現,就像哲學家所說:“沒有人去發現和欣賞,羞答答的玫瑰也只能靜悄悄地開。"女子的美又何嘗不需要發現呢?
說到女子的美,最善于發現的莫過于自己的愛人,你換了一個發型、一件衣服、甚至一款眼影,他都會及時發現,給予贊美。而你也會在這種被人欣賞的感覺中陶醉――因為有些美你自己都未發現。
是的,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
2007年,創美時為愛美的女子開拓了“發現你,發現美――創美時眼部明星產品代言人選拔大賽”的美麗之旅,因為創美時相信,每個女子都有蝶變的潛質。
記得有位女畫家說過:“人體最美的地方是眼睛,在藝術作品中,無數雙美麗的眼睛都成功傳達出深邃的力量。”
完美的眼睛不能有浮腫、松弛、黑眼圈等問題,且要生動、富有靈氣,透出女性的知性與美麗。
現在,只要你有一雙靈動的眼睛和一顆永遠年輕的心,就不妨帶著你的自信之心、優雅之美,與我們一起踏上發現美麗之旅,將最美麗的“睛彩”定格!
美麗眼睛定格1:趕走黑眼圈
對焦:黑眼圈表現為眼眶部位的膚色較暗,它與肌膚本身的色素多寡、眼部血液循環情況以及光線投射方向等因素有關。
定格:若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我們統稱的黑眼圈也有著細微差別,這是由于其產生原因不同所致。
缺氧性青黑色眼圈
青黑色眼圈通常發生在20歲左右的年輕女子身上,若生活作息不正常,就更為嚴重。這種狀況一般是由于血管內血液流速緩慢,導致氧氣消耗量提高,從而使缺氧血紅素大增。從外表來看,皮膚就會出現暗藍色調。大部分人的黑眼圈都屬于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應歸咎于熬夜、長時間勞作等不良作息習慣。
解決:青黑色眼圈是一種暫時性眼部問題,只要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并配合適當的保養,就可逐漸消除。
遺傳性黑眼圈
眼輪匝肌先天性肥厚或眼周皮膚中的黑色素先天就比鄰近部位顏色深且含量多,就會呈現出明顯的暗灰色眼圈,即所謂的遺傳性黑眼圈。這類黑眼圈一般從小就會出現表征。
解決:由于遺傳因素而無法徹底消除,只能采取常規護理方法來減輕癥狀。
美麗眼睛定格2:趕走眼袋
對焦:眼袋通常是指下瞼皮膚松弛、眶隔脂肪堆積及眼輪匝肌松弛肥厚所造成的下瞼皮膚下垂、臃腫的征象。
定格:因皮膚老化即膠原蛋白減少、膠原纖維斷裂,導致新陳代謝緩慢、血液循環不暢、皮膚松弛,從而形成眼袋。但也有因腎功能不全等原因造成的病理性眼袋。
解決:如果是因皮膚衰老引起的眼袋,那么首要工作自然是抗衰老了。除了必要的補水保濕之外,還應適度加強保養,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骨膠原、修復膠原纖維,從而使下眼瞼皮膚變得緊致,以便讓眼袋得以消失。此外,還可通過到專業美容院進行全套除眼袋護理來達到緊致眼周肌膚的目的。至于病理性眼袋,雖然仍可采取常規美容保養方法來減輕癥狀,但專家建議還是最好求助于專業醫師。
美麗眼睛定格3:趕走皺紋
對焦:老化、干燥、表情過于豐富、過度減肥都是形成皺紋的原因。
定格:眼部皺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補充不足、失去支撐力所致。此外,如果皮脂腺機能下降、皮脂分泌減少、皮脂膜不易形成、角質層水分容易流失等,也會使肌膚變得干燥,從而形成皺紋。
干紋
主要是由皮膚干燥引起,多出現于眼角,無表情時不會出現。
解決:每天早晚涂抹具保濕、滋潤功效的眼霜。
細紋
比干紋要深一點,也嚴重一些,多出現于25歲以上女子。
解決:居家時使用滋潤型眼霜,如含維生素、具有防曬和防止皮膚老化功效的眼霜,此外還可定期去美容院做眼部護理。
表情紋
主要出現于眼角,多呈魚尾狀,不易消除。
解決:可使用含抗皺成分(如膠原蛋白)的眼霜,也可定期去美容院做眼部護理,以預防真性皺紋的形成。
真性皺紋
篇2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9-008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50
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審美觀念是使其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小學生的素質教育也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也是提高他們情感能力的有效手段。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實踐,將在本文中簡單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
一、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語文教材中的內容豐富多樣,滲透著許多美的因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美的感受與體驗,提升審美能力。
大自然是神奇而美麗的,一說起美,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自然優美的風景,以及自然界的奇觀。語文教材中也不乏這樣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課文,引導學生感受美。例如,在教學《觀潮》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誦讀的方式體會“潮來時”的壯觀景象;在教學《頤和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細細品味課文中的語句,像是“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中的“滑”等,讓學生在品味語言文字的同時,體會到頤和園優美的景色,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審美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陶冶學生的身心,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例如,在教學《生命 生命》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命的內涵,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偉大,認識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意義;再如,在教學《長城》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更多的與長城有關的故事與圖片,讓他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長城的雄偉與壯麗,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主義的情感,進而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擴展學生的情思,培養他們的審美理解力。
二、誘發學生的審美體驗
誘發學生的審美體驗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審美激情,體驗是學生靈感的源泉,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造體驗的平臺與空間,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教材的內容引導學生尋找審美亮點,使他們在觀察與尋找中體會到美好的事物,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教學課文《荷花》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荷花的圖片,并配上一些舒緩清涼的音樂,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沖擊下感受到荷花之美,進而誘發學生的審美體驗,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此外,學生僅僅感知到外在的美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讓他們認識道理中的美,理解美的本質。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自己與父親之間發生的一些事,讓他們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體會文中的孩子的想法與情感,進而使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父親的堅持、孩子的堅定,并對父愛有更多的思考與感悟,體會到父愛的深沉與偉大,也更加理解父親。
三、引導學生審美鑒賞
鑒賞是在理解與品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更為深層的審美活動。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處于比較基礎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看法與評價都比較單一,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審美鑒賞,在不斷的思維鍛煉中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對古詩進行審美鑒賞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教學的必然選擇,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時不知道應該如何讓學生去鑒賞,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其實教師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品鑒,對于學生不懂的地方教師可以引導講解。例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小學生有無盡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他們在想象的同時就會在腦海中構建出一幅幅精美的圖畫,將詩中描繪的情景生動地展現出來。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成進行學習,讓他們將腦中的情境講述出來,并引導學生從“孤帆”“碧空”“長江”等詞入手,體會詩人的依依惜別之情。輕松的學習環境,熱烈的討論氛圍會有效地調動起小學生的鑒賞興趣,并且通過小組成員的討論,他們會對這首詩有更深的理解與感悟,體會到詩中情、情中詩,進而深化自己的審美情趣。
四、總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是時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開展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是促使他們全面發展、養成良好的品德與習慣的基礎。因此,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積極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為學生創造審美體驗的平臺與空間,深化學生的情感認識;引導學生進行審美鑒賞,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審美觀念,使其能夠感受美、發現美,為他們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而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3
回家之后,因為天氣比較涼,因為什么原因的,所以就沒有把它打開吃,這兩天才想起來把它打開吃掉,才發現里面的紅油有一點點的發干發黃。
嚇我一跳,我以為不能吃了然后百度搜了一下,才發覺原來是因為放的太久了,不新鮮了,所以才會發干發黃,吃倒是不耽誤吃,只是口感可能會不好一些。
這下又學到了一些東西。
也許本來就應該在生活當中的每個小細節當中發現生活的美吧,只不過以前的自己太過于執拗了,總是覺得那種美是陽春白雪的高大上的。
或者說是那些不來源于生活之中,柴米油鹽的,才會感覺那些有著更深層次的含義,所以喜歡那樣的古風,喜歡那種歌頌著別人不懂的曲高和寡的姿態。
現在才發現原來的自己打錯特錯。
篇4
合肥市樂農小學奧林分校4(1)班
徐鵬展
這天是國慶節,爸爸命令我去菜市場買只光雞。
我飛快來到菜市場的雞攤上。嗬!買雞的人真不少,都排了十幾個人了。“可這么多雞,該怎么挑呢?”我心中犯起了嘀咕。我探著頭看著叔叔阿姨們買的雞,好像都差不多。“那就隨便拿一只吧,反正爸爸也沒說要什么樣的。”我有了主意。終于輪到了我,攤主見我太小,便替我揀了一只雞,還說這只雞是上上等的。看上去還不錯,我就將信將疑地把雞拿走了。
一到家果然都說雞不錯,我很高興,因為這可是我第一次買雞呀。我想把剩下的三元錢還給爸爸,可是錢怎么也找不到了,一想,肯定把錢丟在雞攤上了。我轉身要去菜市場,爸一把攔住我:“干什么?”“去要錢!”爸又問:“賣雞的多大年紀?”“二十多歲。”“算了。”爸說,“這種做個體生意的人見錢眼開,怎么肯承認?”他又說上個星期在小店買酒,明明多給了營業員兩元錢,但對方心不在焉,一直在和別人閑聊,最后只說多給了一元,怎么解釋也沒用,還污蔑爸爸要賴錢。媽也說:“你吵不過他的,別為了三元被打。”唉,真是倒霉,可是,我的心怎么安定的下來?!
過了一會,一想到一件好事被我搞成了這樣,我心里就憋屈得慌。“我必須要把錢拿回來。”這樣下定決心后,我便說要去外面玩,其實直奔雞攤。那賣雞的一見我,沒等我開口,便說:“你這小鬼真是粗心,多余的三元也不拿回去。”聽到這話,我有點哭笑不得。原來爸爸一直用老眼光看人,差點冤枉了好人。
篇5
在每一個媽媽眼里,孩子都是喜歡涂鴉的繪畫愛好者;在每一個孩子手里,圖畫都是心愛的游戲;其實,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顆愛美和發現美的種子!
海風藝校的宗旨,是培養兒童的“寫生能力”。這是令不少第一次來報名的家長驚愕的教學目標。的確,黑板上沒有教師事先準備的臨摹范畫,畫桌上滿是畫家寫生的瓶瓶罐罐。然而,孩子的能力是完全超越家長的想像的,他們的小手抓起畫筆,一樣能對著靜物畫出繽紛的花朵,畫出古樸的陶藝,一樣能把各色水果畫得讓人垂涎。
兒童寫生畫不是拔苗助長的幼兒素描課,但許多繪畫的知識卻可以用淺顯的話語融入兒童的心里。中心線、折紙、人臉和花瓶,讓孩子理解左右對稱;錯落有致的物體,讓孩子感受空間與比例;紅花綠樹,讓孩子體會到對比色。雖然他們的線條時常是歪歪的,涂色偶爾是亂亂的,但是從眼睛觀察靜物開始,從筆下拖出第一根線條開始,他們已經將眼睛、頭腦和手充分調動起來,擺脫了原先對范畫的依賴,不再僅畫書本上的太陽小鳥,而是能畫目光所及的大千世界。
繪畫是造型藝術,更是用頭腦思考,用眼睛觀察的過程。讓孩子描述所觀察的靜物,幼兒園的孩子會很細致地講出物品的大小、花瓶上的圖案、花瓣的特征,小學生則會分析色彩的微妙變化,并能用速寫表現物體的細部結構。寫生培養觀察能力和對細節的表現能力,深入些,更深入些,孩子就能真正學會體味生活。
孩子畢竟是年幼的,培養對于寫生的興趣尤為重要。在課堂里,畫瓶花、畫水果、畫風景,還畫小積木、畫禮物盒、畫玩具車。在家里,畫家具、畫人物、畫花園。從進校的第一天起,每個孩子都有一本速寫本――一本像大畫家的速寫本一樣的速寫本。每次上課,我都和學生,和家長一同欣賞速寫本上的大作:心愛的文具、熟睡的爸爸、媽媽的電熨斗、一雙臭鞋子、商店里降價的咖啡機、家里的客廳與樓梯,甚至是衛生間的抽水馬桶。有的孩子在吃麥當勞的時候畫開心樂園餐的玩具,有的孩子旅行中用速寫記錄異國風情,他們用畫筆寫下日記,厚厚的速寫本珍藏了成長的點點滴滴。
篇6
韓冰,你真的"冰"嗎 你是一盞燈,溫暖了整個揚城.你創造了一個奇跡,揚州為你祝福,為你魂牽夢繞,為有你這樣一個好兒女而感到驕傲.我發現了你的美,在你的身上讓我知道我曾經經歷的種種困難都是微不足道的.你知道,你的生命不會太久,老天沒有給你機會,你卻以一顆堅強的心,讓生命之旅一次又一次如夏花之絢爛.
你說,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你像雨一樣,悄悄來到人間,又不留一絲痕跡離開大地.生命的旅途,你已堅強走過.一朵花,正在群花中怒放.美麗,韓冰你看見了嗎 金色的陽光照著那朵花.
你的美,出自于你一顆堅強的心.
你的美,出自于你的堅強走過來的生命之路.
篇7
詩一般的風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一般的國度,李白的浪漫,辛棄疾的沉郁,劉禹錫的豪邁。
詩一般的語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一般的年華,“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詩一般的時代,“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中的春景,詩中的春風。在王安石的筆下春風的到來以及帶來的變化,曾添了詩人對家園的思念的心情,詩一樣的春色。那一刻,我發現了詩的美!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詩中的水碧波粼粼,詩中的花香增添了鮮艷的色彩,夏天充滿了醉人的芬芳。在高駢的筆下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然而我們在欣賞這首詩時,詩一樣的夏景。那一刻,我發現了詩的美!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詩中的夕陽,詩中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在馬致遠的筆下透露了斷腸人的悲涼情懷,以景托景,景中生情,詩一樣的秋暮。那一刻,我發現了詩的美!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詩中的梨花,詩中的冬雪,在岑參的筆下漫天飛舞,這是冬的靈魂,這是冬的樂曲,詩中的雪,詩中的冬,詩一樣的雪天。那一刻,我發現了詩的美!
那一刻,我發現了詩的美!就像“詩言志,歌永言。”一樣,就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一樣,就像“詩所以合意,歌所以詠詩也。”一樣。
那一刻,我發現了詩的美!詩,是在這歷史塵埃中綻放的絕世之花。
那一刻,我發現了詩的美!詩,是中國流傳華夏千年的不老傳說。
篇8
觀察,就是對事物或現象仔細的察看。很多小學生因受到觀察對象外部特征的影響,或受到個人情緒、興趣的支配,或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很難自覺地、持久地觀察某一事物,往往出現觀察錯位、頻繁更換觀察對象的表現。同時,當教師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觀察對象時,他們不會將感覺轉化為知覺,不會用簡單的色彩、線條等美術符號進行記錄。對此,筆者在美術教學中,采取了以下幾點對策:
一、引領學生有針對性地觀察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觀察的對象有所不同。筆者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引領他們有針對性地觀察事物。低年級的學生觀察能力相對較直觀、簡單,筆者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一些相對靜止、顏色鮮艷、輪廓大而清晰的物體,如花瓶、書包、文具盒、汽車、校園里的高樓、大自然中的樹木、特征明顯的蝴蝶和蜻蜓等;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筆者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一些比較復雜、有細節的物體,如車庫里的自行車、校園全景、我的同學、我的老師等;高年級學生應該觀察動態的事物、比例的把握和遠景的描述等。在選擇觀察對象時,不僅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要符合學生的觀察認知規律。
二、引領學生有情趣地觀察
大自然是神奇多彩的,具有新鮮而巨大的魅力。大自然也是個無拘無束、充滿趣味的觀察課堂,它的一草一木、鳥獸蟲魚都是學生喜歡觀察的對象,能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同時,豐富的色彩、動靜的結合還能調動學生使用更多的感官去觀察。筆者常把學生帶進大自然的懷抱,讓他們仔細觀察,使學生從大自然中尋找美、發現美、采擷美,從而激發學生的情趣,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另外,筆者還通過靈活多樣的游戲教學手段,如找別扭、摸物背形、亮眼睛等游戲,讓學生在有趣的觀察體驗中,主動地去看、去聽、去觸摸,由觀察產生情趣,由情趣引發觀察。
三、引領學生有目的地觀察
觀察的目的和任務是否明確,將直接影響觀察的效果。為了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觀察,筆者總要向學生提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讓學生明確觀察的對象和觀察的方式,使學生逐步學會觀察與學習和生活有關的事物,進而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低年級學生善于從點入手,筆者便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鼓勵低年級學生抓住觀察對象的幾個重要特征,引導學生遵循一定的規律,從而更有效地觀察事物。由于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筆者便引領他們從物體的特征、形狀、顏色、比例及空間關系等方面進行觀察,要求他們由一般的觀察逐漸進入細微的觀察。
四、引領學生有規律地觀察
所謂有規律的觀察,就是要求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先觀察事物的整體,再深入局部進行細致的觀察,最后又回到整體上來觀察。整體觀察是為了把握整體物質框架結構和物質虛實等;局部細致觀察是為了把握事物的個性特征。細致的觀察既可以讓學生感悟到“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又使學生在描繪同一對象時,彰顯不同的藝術生命和藝術個性。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快速地記錄整體觀察的總體印象,然后畫出自己最感興趣的細節,促使學生的注意力由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換。最后回到整體是為了把局部納入整體之中,避免強調個性而忽略總體效果。因此在美術教學中,筆者總是想方設法地引領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回到整體,有規律地進行觀察。
篇9
是的。這是因為生活中需要發現“美”的眼睛,這些景點并無什么特別之處,但卻能成為旅游景點,這就是因為生活中有不少發現“美”的眼睛,以美的心態去看待身邊的景物,那么你們便可以發現我們身邊處處是旅游景點。
因此,生活需要發現“美”的眼睛。
著名雕塑家羅丹曾有過一句很好的話:“對于我們的眼睛而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意思是說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好的景物,而是缺少一顆會欣賞的心靈和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當然,這并無社會之分,時代之分,生活中的美好景物也不是因時而異的。古代我們的祖先也有著發現“美”的眼睛。
晉代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而過起隱居生活,在那荒蕪人煙的地方,如果沒有發現“美”的眼睛,怎會有那千古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正因為有了發現“美”的眼睛,所以那荒蕪人煙的凄涼一面被隱蓋下去了。
朱自清的散文《春》將春的形態栩栩如生地描繪于筆尖之間。也正因為有了他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才有了他筆下活力四射,頑強的從土地中“鉆”出來的小草。
正因為朱自清有了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才有了那渺小的小草成了頑強代言人的活力。
宋代詩人蘇軾當時被貶,成為了“閑人”,在那心情郁悶,偏僻的地方,如果沒有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怎會有“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的月下美景。
正因為蘇軾有了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才會有了那苦中作樂。
然而,不僅有自然之美,也有“人文之美”,所謂的“人文之美”是指每個人身上也都有閃光之處,我們也應善于從每個人身上發現“美”。
懷著愉悅的心態,去發現、感受和吸納他人所表現出來的優美和可愛之處。
美國當代著名企業家和思想家-----戴爾.卡內基當年如果不是他繼母對他的欣賞眼光,找出他身上的美,會有現在的這番成就嗎?
管仲原本是在獄官手下服役的囚犯,如果齊恒公沒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怎么會發現管仲身上的美,當年會有管仲助齊恒公成就一番大事業的故事嗎?
所以,當我們擁有一雙懂得欣賞的慧眼時,你會發現你身邊的人和物都有動人的光彩:人有著不同體態的美,人有著不同性格的美……
篇10
張老師一直是九(1)班的班主任,全校都知道,他教學很有一套,所教班級的成績也遙遙領先。他是個相貌普通、不茍言笑的老頭,常常表情嚴肅,讓人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覺。只要你犯了錯誤,他就瞪著大大的眼睛逼視著你,好似一只老鷹捕食時的樣子,嚇得人直出冷汗。別人都這樣說:“他管理班級就像老虎一樣狠!”據小道消息,有時他也很慈祥,笑起來也很燦爛,大眼睛里充滿了智慧。
很快,我們就開始和這位老教師打交道了。他對紀律要求特別嚴,好動的我在他的課上只能夾著尾巴做人,即便如此,我還是因為在座位上左搖右晃被他點了大名。我在心里直嘀咕:“不就是沒坐好,值得大驚小怪嗎?真掃興!”有次上課時,輪到我回答問題,由于過于緊張,我支吾著答不上來,只見他和藹的目光正對著我,似乎在說:“勇氣,勇氣,你僅僅需要勇氣!”我的心倏地一下變沉了,于是,我拿出勇氣,流利地回答,博得了全堂的喝彩。
張老師還有一個讓人不解的愛好:他喜歡打聽學生的私事。他常常問同學:你家里幾口人?都是干什么的?每天吃飯花多少錢?平常都買什么牌子的衣服?……
我的逆反心理特重,感覺他這種行為有些不可思議:你是老師,應該關心學生的學習,其他的和你有關系嗎?簡直是狗拿耗子。一次,當他打聽到我時,我開始瞎編:父早亡,母有病,生活實在困難,就差拉棍要飯了。他聽了,唏噓不已,我在心里暗自偷笑。
一天,學校給貧困生分發生活補助,我看到那個古板的老頭一徑跑到校長跟前,很大聲地質問:“為什么沒有李想的?”原來他是想幫我申請生活補助。結果校長非常生氣。看到這一幕,我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和可笑。一會兒,張老師走進教室對我說:“你也看到了,不是老師不幫你,實在是能力有限,沒能為你爭取到應得的生活補助,對不起啊。”此時,我發現,原來張老師臉上的每一條又黑又深的皺紋里既充滿了歉意,又飽含著慈愛。現在,他那條最丑陋的皺紋都不顯得那么可怖了。我羞愧地站起來,泣不成聲,感覺有些對不起他。
現在我明白了,我的張老師是最美的!
點評:
“高興”與“惆悵”二詞形成鮮明對比,這兩種矛盾的心情引起了讀者閱讀的興趣。
此段中既說張老師嚴厲,又說慈祥,二者出現于同一段落中,表意不明確,且無主次之分。
此段前寫張老師的嚴厲,后寫對“我”的鼓勵,表意不明確,不知作者是意在褒揚還是貶斥。
文末缺少畫龍點睛句來提升主旨,升華情感。
【病文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