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出真知的諺語范文
時間:2023-03-26 22:01: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實踐出真知的諺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不問的人永遠和愚昧在一起。(東非諺語)
2、學問多深也別滿足,過失多小也別忽略。(蒙古諺語)
3、數不盡的土粒,渡不盡的學海。(蒙古諺語)
4、聰明來自見多識廣。(阿拉伯諺語)
5、少時所學至死不忘。
6、打水靠井繩,學問靠實踐。
7、不愿看的人,比瞎子還瞎;不愿聽的人,比聾子還聾。(法國諺語)
8、路有千條,理只一條。
9、知識無底,學海無涯。(蒙古諺語)
10、打鐵才能成為鐵匠。(法國諺語)
11、學者的一天,比不學無術的人的一生還有價值。(阿拉伯諺語)
12、知識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丹麥諺語)
13、凡事都得從頭學。
14、爛筆頭勝過好記性。
15、思索,就是跟自己爭論。(西班牙諺語)
16、誰游樂無度,誰沒空學習。(法國諺語)
17、山是一步一步登上來的,船是一櫓一櫓搖出去的。
18、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如風。
19、從勝利中學得少從失敗中學得多。
20、天才在于磨煉。
21、無生而知之。
22、快馬不用鞭催,響鼓不用重捶。
23、欲速則不達。
24、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25、一次深思熟慮,勝過百次草率行動。(南斯拉夫諺語)
26、邊學邊問,才有學問。
27、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8、羽毛使孔雀千姿百態,知識使人聰明能干。
29、一分學問,百倍工夫。
30、知識貯藏在謙虛的大海中。(朝鮮諺語)
31、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32、行動是通往知識的惟一的路。--蕭伯納
33、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腳底。
34、實踐是打開理論寶庫的鑰匙。
35、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6、舞劍是一回事,作戰是另一回事。(朝鮮諺語)
37、知識貴于純金。
38、久住坡,不嫌陡。
39、兩腳不出門,難知天下事。
40、耳朵沒有底,可以從早聽到晚。(非洲諺語)
41、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42、誰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亞美尼亞諺語)
43、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44、知識需要反復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爾諺語)
45、十藝半懂,不如一藝精通。
46、麻雀落田要吃谷,狐貍進屋要偷雞。
47、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兒寬。
48、懂得自己無知,說明已有收獲。(拉丁美洲諺語)
49、貪多學百藝,一事無成白費力。
50、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得自己親自嘗一嘗
51、身體越煉越壯,腦子越用越靈。
52、學如駕車登山,不進就退。(日本諺語)
53、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54、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55、學習不日進則日退。
56、追逐雙兔兩落空。()
57、路不平,眾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58、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59、不離家園,滿腦偏見。
篇2
(一)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二) One false step will make a great difference. 失之毫厘,謬之千里。
(三)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 穩扎穩打無往而不勝。
(四) 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塹,長一智。
(五) 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 實踐出真知。
(六)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只工作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
(七) Beauty without virtue is a rose without fragrance.無德之美猶如沒有香味的玫瑰,徒有其表。
(八) More hasty,less speed. 欲速則不達。
(九) 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學到老。
(十)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閃光的未必都是金子。
(十一)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十二)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十三) Easier said than done.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十四) 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五) 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后行。
(十六)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偉業非一日之功。
(十七)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見略同。
(十八) well begun,half done. 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十九) It is hard to please all. 眾口難調。
(二十) Out of sight,out of mind. 眼不見,心不念。
(二十一) Do as Romans do in Rome. 入鄉隨俗。
(二十二) An idle youth,a needy age.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二十三) As the tree,so the fruit.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二十四) To live is to learn,to learnistobetterlive.活著為了學習,學習為了更好的活著。
(二十五) Facts speak plainer than words. 事實勝于雄辯。
(二十六) Call back white and white back. 顛倒黑白。
(二十七) First things first. 凡事有輕重緩急。
(二十八) Ill news travels fast. 壞事傳千里。
(二十九)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難見真情。
(三十) live not to eat,but eat to live. 活著不是為了吃飯,吃飯為了活著。
(三十一)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行動勝過語言。
(三十二) 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草窩。
(三十三) Its not the gay coat that makes the gentleman. 君子在德不在衣。
(三十四) Beauty will buy no beef. 漂亮不能當飯吃。
篇3
一讀。唐代大詩人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想寫出好文章,就必須廣泛閱讀。同學們從初一年級起就要養成廣泛閱覽各種書刊報紙的習慣,不斷獲取新的信息,吸收新的知識。
二看。“看”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觀看,如看電影、看電視、看演出等;二是參觀、觀察,如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動物園、植物園等。生活中,我們要仔細觀察各種各樣的人與事,魯迅先生說過:“要創作,第一須觀察……”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晉丞相謝安和自己的侄兒、侄女觀賞紛紛揚揚的雪景,他想考考晚輩的詩才,便指著窗外的飄雪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他的侄兒略一思索便脫口而出:“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聽了搖搖頭:“不好!誰有那么大的力氣把鹽撒得滿天都是?鹽在空中很快就落下了,豈能準確表現大雪紛飛之態?”侄女謝道韞說:“我倒想好了一句,不知恰當否―――恍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了拍手大笑:“好!風吹柳絮上云霄,正像雪花漫天飛舞,絮白如雪,雪輕如絮。好!好!”謝道韞的詩句之所以好,正是她仔細觀察的結果。
三做。俗話說,耳聞不如眼見,眼見不如實踐。實踐出真知。生活在農村的學生,就有豐富的農業勞動經驗,懂得如何播種、如何施肥、何時收獲,寫農業生產方面的文章,他們就能寫得內容充實;生活在城市的學生,就懂得電梯的功能和用法,知道游樂園中的模擬宇宙飛船、少年宮中的航天模型,寫這類文章,他們就能得心應手。由此看來,課外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就不愁沒有內容可寫。
四記。積累材料需要用自己的頭腦記,但僅憑頭腦記是不行的,還必須養成勤做筆記的好習慣。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俄國著名小說大師契訶夫在深入生活的過程中,十分注意積累材料,隨時把聽到、看到、想到的東西記下來。他曾記錄了上萬個流浪漢和移民的生活狀況。有些同學已經初步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把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下來,這種習慣應當保持下去。
除了寫日記外,還可以寫讀書筆記,把所讀書中的優美語句、精彩段落摘抄下來,可以做卡片摘抄,把名言警句、成語諺語、普通人生活中幽默的語言、景物和人物描寫的精彩片斷,分門別類地摘抄在卡片上,久而久之就可積累成一個寫作材料倉庫。
篇4
一、幽默的產生,需要良好的心境
課堂上,老師笑著看學生,學生就會笑著看老師,只有笑著看學生,才可能有幽默的心境。教師要有一個友善、平和的心境,要有一顆愛心。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幽默者的心是熱的。”如果一個人總是冷冰冰地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他的話可能充滿的就是挖苦、諷刺、火藥味。教師也會常常遇到不順心、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千萬不可將任何個人不良情緒帶進課堂。因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要求老師必須要調節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幽默源于生活
我們可以直接用民謠、諺語、歇后語等表達,也可從相聲、小品、漫畫等藝術中“移植”提煉凈化然后揉合到教學中去,從而增強生物課堂教學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教師語言的新奇生動、形象可感、詼諧風趣、含蓄夸張等均是教學幽默的精靈。教學語言節奏的快慢急緩、語調的抑揚頓挫、語氣的高低緩急等都是形成教學幽默的催化劑。
三、生物教學中運用幽默藝術的方法技巧
(一)移時錯位法
詞語的古今活用,將通俗、新鮮和富有社會生活氣息的語言準確地導入生物教學中,必然會產生很好的幽默效果。
細胞質遺傳的特點“母系遺傳”的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細胞質幾乎全部來自于卵細胞”,可解釋為“在細胞質遺傳中,卵細胞占據了幾乎全部的‘股份’,自然擁有決定權;而在細胞核遺傳中,卵細胞和各占50%的‘股份’,所以兩者平起平坐。”將經濟社會中的“股份”嫁接到生物學科,新穎別致,幽默風趣。
(二)借用歇后語、民謠、諺語、詩詞
在講減數分裂時,聯會可以說是“有源(緣)千里來相會”,而有絲分裂則是有源(緣)無分,同源染色體分離則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總是要分開的。用“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來描述植物的向光性,讓學生通過優美的詩詞來愉快地掌握生物學知識。
(三)歸謬法
直接的批評有時讓人難以接受,學生還可能會認為老師小題大做。而借助于幽默,不正面直接地否定學生的謬誤,而是沿其邏輯引申發揮,在放大其謬誤實質的同時,使其自誤,從而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
在書寫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時,總有些學生在不經意間把氨基(-NH2 )寫成-NH3,老師在講評時說:"請同學千萬注意,別讓你筆下的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帶上濃厚的氨氣味,把我熏暈了,你們可要負責哦!"聽之學生大笑,錯誤在笑聲中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改正。
(四)巧用修辭法
1.比喻在“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中,講到水在生物體中的含量最高時,老師感嘆道:“難怪《紅樓夢》里的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我們明白,男人也是水做的!”學生在哈哈一笑中對“水在生物體中的含量”有了更鮮活的理解。
2.擬人學習“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時,說;“少數特殊狀態的葉綠素a失去電子,心理不平衡,變成了強盜(強氧化劑),然后從水分子身上奪得電子,使水分子妻(氫)離子(氧)散。”
3.夸張某些學生將植物細胞結構圖畫得不合要求,我在講評時,便稍加夸張,用直尺把細胞畫成標準的矩形,學生一見,忍悛不禁,那些不規范作圖的學生抬頭看到我善意的目光,也變得不好意思。
4.反語有少數男生常懷著好奇心偷偷地去學抽煙,怎么去教育學生呢?采用寓教于諧的方式,把嚴肅的思想感情,通過詼諧輕松的形式表現出來。上課時,老師一本正經地對同學們說:“抽煙有兩大好處:一是煙草的營養豐富,燃燒的煙草中含有4 000余種物質,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煙可成為醫學專家,實踐出真知嘛!抽煙可親身體會氣管炎和肺氣腫,還可以與癌癥交朋友,因為煙草所含的物質中,至少已有43種被確認為致癌物了!”這樣,將急切之意化為蘊藉之語。試想,如果只是聲色俱厲地訓斥或和顏悅色地去開導,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嗎!
篇5
【關鍵詞】教學;策略;實驗
教學, 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個富有個性,具有獨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經驗、知識的學生。他(她)們有思考、有靈感、有興趣、有潛能。他(她)們進入"學堂",期待著、等待著我們去挖掘、開發、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要講策略,古人云:"供人一魚,只解一餐,授人一漁,終身受用。"好的教學策略,才能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筆者就九年級化學教學,略談自己教學實踐中的一點策略。
走進實驗,師生邊實驗邊教學,讓學生在"實驗中"、在"做中"進入化學世界,探索化學知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科學探究中的一種方式,又是學習化學的一條重要途徑。走進實驗,在"做實驗"中學習化學知識是我歷年來最常用的最重要的一種教學策略。學好化學,關鍵是課堂幾十分鐘,學生只要專心認真,已經取得了十分之一的成功。為了提高學生聽課的有效性,指導學生直接在教材上相應的地方"標、增、注"。"標":用各種自己常用的符號表示知識掌握的程度。把重要內容,比較重要內容,關鍵詞、字,重要段落,用不同的符號標出,如催化劑概念中"質量""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中的"化學"兩字。"增":對書中難以理解的字詞給予簡要的文字說明,如原子相對質中的"標準",課本中沒有,需補在教材上的一定要補上,"注":在課本對應位置注明哪部分是重點、難點,要求層次,便于復習時按目標進行。
眾所周知,要想學會游泳,即使你有最好的教練,教練教你最好的方法,而且你很用心、很專一,把教練教的全都銘記于心而且能重述。假若你不下水去體驗、去感悟,你也不會游泳。有句諺語說得好:"親身下河之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我們學生學習也一樣。
走進實驗,做化學實驗,在"做中學"。我國著名的化學家戴安邦說:"化學實驗是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做好化學實驗,首先請學生認真閱讀實驗室規則、管理規定,實驗細則,常用儀器的名稱、用途、使用時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實驗儀器和藥品儲存地點,在哪兒進行學生實驗;明白實驗為什么必須遵守規范操作?如何設計、觀察、記錄、分析、交流、討論、反思、報告實驗。其次,更重要的是讓每一位同學對化學基本操作實驗熟練。
進入課題教學,積極準備、認真組織、精心設計、科學指導,師生互動,教師作為"首席"在講桌上演示實驗,同時帶著學生,讓學生在自己實驗桌上跟著、效仿著做實驗。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富有個性地探究學習。將課本靜態的知識變為動態的探究對象,就會使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的發展這些九年級化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使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學生自己找到了學習化學物質的結構、組成、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方法,從中體會到化學的神奇,領略到化學的魅力,感悟到化學的真諦!
課后,學生告訴我:"老師,我們非常喜歡上您的課,非常喜歡您設計的這樣的'學堂'。在這樣的生動有趣的學堂中,我們非常興奮、激動、樂此不疲、欲罷不能,嘗到了'實踐出真知'的甜頭,徹徹底底的弄懂了化學知識的來龍去脈,不但是學會了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會學習知識了。老師,我們真的很感謝您!"
的確,聽來的記不住,看到的記不牢,只有自己親自動手做了,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這種"做中學"的方式把學生的學習情感和生活經歷融為一體,表現了知識的無窮魅力。
這難道不就是教學從"學會"到"會學",從"傳承"到"創新"嗎?適者生存,因為未來社會的文盲,將不是沒有掌握一定知識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
篇6
1、不怕學不成,只怕心不誠。
2、只有千里的名聲,沒有千里的威風。
3、人是實的好,姜是老的辣。
4、寧伸扶人手,莫開陷人口。
5、窮要窮得清,富要富和明。
6、一人修路,萬人安步。
7、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8、寧可無錢,不可無恥。
9、不是你的財,別落你的袋。
10、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
11、打人兩日憂,罵人三日羞。
12、行為不正經,舌頭短三分。
13、寧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敵人的蜂蜜。
14、只可救苦,不可救賭。
15、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
16、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17、鐘不敲不鳴,人不學不靈。
18、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19、人靠自修,樹靠人修。
20、做人心不奸,做事道路寬。
21、一個雞蛋吃不飽,一身臭名背到老。
22、早起多長一智,晚睡多增一聞。
23、有勢不可使盡,有福不可享盡。
24、皮鞭傷肉,惡語傷心。
25、人怕放蕩,鐵怕落爐。
26、人無廉恥,枉披人皮。
27、可以無錢,不可無恥。
28、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9、刀傷易治,口傷難醫。
30、力大可以伏虎,德高降鬼神。
31、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財。
32、人怕沒臉,樹怕沒皮。
33、實踐出真知。
34、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35、大路有草行人踩,心術不正旁人說。
36、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37、只可勸人家圓,不可勸人家離。
38、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39、理正不怕官,心正不怕鬼。
40、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41、不怕怒目金剛,只怕瞇眼菩薩。
42、理不明,眾人評;道不平,眾人鏟。
43、發誓發得靈,監房無罪人。
44、不吃酒,臉不紅;不做賊,心不驚。
45、打空拳費力,說空話勞神。
46、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47、浪費時間,等于縮短生命。
48、知過不難改過難,言善不難行善難。
49、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
50、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51、一山出虎,百家豬死。
52、一字兩頭平,戥秤不虧人。
53、寧叫心受苦,不叫臉受熱。
54、勸人終有益,挑唆害無窮。
55、鳥惜羽毛虎惜皮,為人處世惜臉皮。
56、活到老,學到老,一生一世學不了。
57、人要心正,樹要根正。
58、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59、時間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60、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61、有話說在當面,有事擺在眼前。
62、只有修橋鋪路,沒有斷橋絕路。
63、千金難買心,萬金不賣道。
64、知足得安寧,貪心易招禍。
65、楊柳當年成活不算活,棗樹當年不活不算死。
66、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
67、不要騎兩頭馬,不要喝兩頭茶。
68、人怕引誘,塘怕滲透。
69、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70、花兒凋謝不再開,光陰一去不再來。
71、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72、交人交心,澆花澆根。
73、一人作惡,萬人遭殃。
74、當著真人,別說假話。
75、有心燒香,不論早晚。
76、朋友千個少,敵人一個多。
77、小時偷針,大了偷金。
78、一人不說兩面話,人前不討兩面光。
79、歲寒知松柏,患難見交情。
80、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將忙事待明天。
81、人怕私,地怕荒。
82、追趕時間的人,生活就會寵愛他;放棄時間的人,生活就會冷落他。
83、鄰居好,賽金寶。
84、天憑日月,人憑良心。
85、狗咬人,有藥治;人咬人,沒藥醫。
86、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87、寧可一日沒錢使,不可一日壞行止。
88、不圖便宜不上當,貪圖便宜吃大虧。
89、上梁不正下梁欹,下梁不正倒下來。
90、一好遮不了百丑,百好遮不了一丑。
91、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92、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93、人死留名,草死留根。
94、寧救百只羊,不救一條狼。
95、不怕鬼嚇人,就怕人嚇人。
96、擊水成波,擊石成火,激人成禍。
97、水不流會發臭,人不學會落后。
98、凍死不拆厝,餓死不擄掠。
99、人前若愛爭長短,人后必然說是非。
100、歹馬害群,臭柑豁筐。
101、弱敵不可輕,強敵不可畏。
102、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103、仁為百善本,貪是萬惡源。
10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05、人靠心好,樹靠根牢。
106、小人記仇,君子感恩。
107、知足常樂,終身不辱。
108、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墻。
109、知足稱君子,貪婪是小人。
110、精益求精,藝無止境。
111、寧可明槍交戰,不可暗箭傷人。
112、寧可認錯,不可說謊。
113、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114、不怕慢,就怕站。()
115、人要實心,火要空心。
篇7
關鍵詞:課堂導入;溫故知新;類比;實踐;設疑;演示;故事;強調
現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重教學內容而忽視導入的現象。教師方面:由于各級各類學校及班級之間互相比較分數來評估教學,更由于升學的壓力,迫使教師們繼續用舊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即“穿新鞋,走老路”,不重視教學中“導入”環節,認為導入太浪費時間,不如抓緊時間教書本知識或加強練習;有些教師也很關注導入,可較多形式單一且呆板,譬如:回顧己學過的相關知識和內容,并從這些預備知識中轉入本節課的學習;當然,也有些教師一直都很注重課堂導入,并在實踐的基礎上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特別是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課堂導入越來越受到一線教師的關注,導入方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方面表現在:學習負擔過重加上數學被認為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學生每天需上七節課,不管從生理還是心理都會產生疲憊感;高中生具有好奇心理。因此,學生需要活潑生動的課堂;需要教師用導入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需要教師巧妙地設計導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進入學習準備狀態。只有這樣,教師精心設計導入,以新穎有趣的導入觸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探索心理,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這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數學課堂。
因此,高中數學課堂需要有特色的導入。如何設計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我們一線教師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幾種導入方法。
一、溫固知新導入法
溫固知新的教學方法,可以將新舊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從舊知識的復習中自然獲得新知識。例如:講等比數列的性質時的推導可以先回顧等差數列的性質,通過類比可得其性質。這樣導入,學生能從舊知識的復習中,發現一串新知識。當新舊知識聯系較緊密時,復習舊知識來導入新課也是常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導入新課,既可以復習鞏固舊知識,又可把新知識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由低層次到高層次地遞進。從而有利于用知識的聯系來啟發思維,促進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類比導入法
在有些課題內容與前面學過的知識類似時,可運用類比法提出新課內容,促使知識的遷移,比舊出新,自然過渡。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猜想能力,更體現了知識的內在聯系。在數學考試中類比題型屢見不鮮,通過平時此類練習也會較好地提高學生在習題中的推理能力。
三、親手實踐導入法
親手實踐導入法是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探索知識,發現真理。實踐出真知,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自己得出的結論記的更清。
四、反饋導入法
根據信息論的反饋原理,一上課就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由學生的反饋效果給予肯定或糾正后導入新課。如在上橢圓的幾何性質習題課時,課前可以先擬一個有代表性的習題讓學生討論。
五、設疑式導入法
設疑式導入法是根據高中學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一上課就給學生創設一些疑問,創設矛盾,設置懸念,引起思考,使學生產生迫切學習的濃厚興趣,誘導學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種方法。在復習函數的值域和最值時是否可以直接代入,舉兩個例題一個可以直接代入另一個不可以直接代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同學們議論紛紛。然后,我向同學們說,要解決這個問題要用到求值域的常用方法。現在我們就探討這個問題。
六、演示教具導入法
演示教具導入法能使學生把抽象的東西,通過演示教具形象、具體、生動、直觀地掌握知識。例如:在橢圓的定義時,我找來一根木棍和一條線繩。這樣就有了兩個定點,動點到兩個定點的距離之和為定值的點的軌跡就是橢圓。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記得牢。
七、俗語、諺語、名言警句導入法
在講集合這個概念時,因為它比較抽象,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為了引入這個概念,可用“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引入主題,因為除了感情因素外,人們把同一地域的人看成一個集合,用這句俗語引入再恰當不過;又如講到一一對應時,可用“一個蘿卜一個坑”展開,又如講到極限時,可用一句著名詩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這個具有詩情畫意的詩句引入極限,使學生從形上來理解,讓學生更易感受數學,從而喜歡數學、熱愛數學。在講指數函數的定義時,可和學生一塊做游戲:每人拿出一塊正方形的紙從中間對折,沿折痕撕成2張紙,把這兩張紙重疊后再從中間對折,沿折痕再撕一次,2張紙變成4張紙,把4張紙重疊再折再撕,……若撕了x 次得到了y 張紙,你能寫出y與x的函數關系式嗎?通過游戲,學生很快回答:y=2x .函數特點為:指數形式,底是常數,指數是自變量.從而引入指數函數的定義。這樣可使學生在游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趣味性的故事導入法
在講逆向思維這種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運用時,首先給學生講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叫司馬光,在他7歲時……”。用這個趣味性的故事引入課堂,這樣學生不僅不會感到數學課的枯燥,而且會深刻地銘記逆向思維這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在今后解題中會自然想到正難則反的解題方法,如此引入比直接導入的效果肯定會好得多。
九、強調式導入法
篇8
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這樣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和交際水平。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尤為重要,它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探討:
一、學生的主體作用
正如一句英語諺語說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事實上,我們在現實中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同樣的教材,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學環境,不同的學生所得到的教學效果卻各不相同。每個班級里都有優生后進生,每個老師手下也都有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學生。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發展程度不一。從哲學的角度講,即:內因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事物內在的矛盾性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它決定著事物發展的性質和方向,因而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教學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則是這一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能替代學生學習。
二、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再次引用一句英文:“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 語言的習得一定是經過學習、實踐和運用的過程。正所謂“實踐出真知”,這是獲取知識與能力最有力的途徑。新知識的教學不應該再采用過去簡單的教師傳授學生領悟的教學模式,而是注重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結合日常生活現象,發現問題,自主地探究問題。靠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通過學生觀察、操作、比較、交流等多渠道來自主地獲取。這樣既發揮了學生求知的主觀能動性,又促進了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提高。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成長,真正學到東西。
因此,學生必須明白,英語是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是使自己與世界密切聯系的途徑,學生只有把英語學習的目的與自己的生活目標聯系起來,才能把英語學習作為自己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強自己的主體意識。學生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作用,了解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和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自身的努力方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1.問題――由學生提出
問題是“心臟”。問題是學習的第一動力,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實施的起點。要想學有所得,就要帶著問題學。帶著問題的學習才不是死的學習。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意義,更具有價值。教學中,一定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既要敢于提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問題,也要勇于提出自己進一步思考后所產生的新的困惑、新的問題。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出問題創造條件。在教學難點與關鍵處,教師要精心設計、引導,讓學生去思考、討論、探索,并適度地啟示和點撥。
2.新知――讓學生探索
探索是“生命線”。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探索空間對實現課堂效率是至關重要的。時刻記得,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只有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教授新知識的過程中,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使學生養成主動探索的習慣。首先,讓學生自己獨立看書探索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以及知識的發展過程等;其次,小組交流,展示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一個認識過程;最后,由教師引導、點撥、拓展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更多表現的機會,多體會到更多成功的愉快,最終達到獲取知識的目的。
3.思路――讓學生交流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外殼。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能促進思維的發展。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從學生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充分“說”的環境,變“聽眾”為“主人”,讓他們在小組交流中同思共想,在互說互議的過程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那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也就能很好地實現高效課堂。
4.規律――讓學生發現
篇9
【關鍵詞】地理實驗教學;課內演示實驗;課外實踐性實驗
地理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是中學生基礎知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歷史和現實原因,對于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他們對中學的學習、生活還不是很適應,對地理課程也了解甚少,因此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往往不足。教師應通過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直觀、形象的實驗教學方法,激發起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
達?芬奇有句名言:“實驗是科學知識的來源,智慧是實驗的女兒。”地理實驗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實踐性和探究性,通過實驗手段,高度濃縮地展示人們認識和發現某一知識、原理的過程,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知識、鞏固知識,以及提高他們實際操作能力,也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和獲取新知的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地理實驗教學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學中值得提倡的教學模式。
在新課程地理教學實施過程中,本人主要從課內演示和課外或野外實踐兩個方面對地理實驗教學作了探究:
一、課內演示實驗
課內演示實驗指利用地理實驗器材,采用演示手段,配合講解,使學生獲得地理事物感性認識的一種方法。演示實驗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認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深刻的概念,因其能提供形象的感性經驗,較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高質量、高效率地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地理教學中的實驗多以模擬實驗為主,這是將自然界中不易觀察到的現象和演變過程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的直觀方法,其內容又以宏觀的自然現象和過程為多。這些自然現象和過程,都是時間跨度大、空間范圍廣,無法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的,必須通過實驗,才能讓學生認識和理解。模擬實驗既可以使自然現象和過程形象化、具體化和動態化,使抽象的概念易于理解,又能使學生對地理對象的空間分布和發生規律獲得較為形象而生動的感知。
實驗案例一:模擬地球的運動,理解其地理意義
實驗材料:地球儀、手電筒(或燈泡)
實驗步驟:
(1)用手自西向東慢速撥動地球儀,正確演示地球自轉方向。
(2)分別從北極和南極上空觀察地球的自轉方向。
(3)在光線較暗的地方用手電筒或燈泡模擬太陽光照射在地球上。
(4)當太陽光直射赤道時,觀察地球自轉時晝夜半球的交替現象,注意晨昏圈的位置和全球各地的晝夜長短情況。
(5)當太陽光直射南、北回歸線時,觀察晨昏圈位置的變化,注意全球各地晝夜長短情況的變化。
課內地理實驗可以是教師演示實驗,也可以是學生操作實驗。在教師演示實驗中,教師是表演者,學生是觀察者。學生只是觀察實驗演示,而不參與實驗工作,這使學生的思維和個性發展受到限制。新課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的能力。對于教材、生活中的一些已知的結論,可設計實驗加以驗證,使學生能夠從中體驗“實踐出真知”的過程,對科學研究方法和技能有所認識。學生操作實驗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參與,教師起指導作用,它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多元化的。
二、課外或野外實踐性實驗
課外實踐性實驗指利用現實中存在的地理事物或地理過程,在教師的指導下,應用一定的儀器或工具設備,通過學生獨立作業或實地操作,引出要觀察認識的現象或使其變化,獲得對地理事物親身感受來掌握地理知識的一種方法。該類實驗通過學生的獨立作業或實地操作來完成實驗,具有培養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實際操作能力的作用。
實驗案例二:如學完地圖一節后,要求學生繪制校園平面圖
要求:全班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指導下繪制一幅校園平面圖。
工具:皮尺、指南針、圖紙、直尺、筆等。
在這個實踐性的實驗中要注意地圖上方向的表示如操場、道路、教學樓、圍墻等建筑物和花、草、樹木等綠色植物所處的方向;比例尺的選擇如在平面圖中如何表示所測量操場、道路、教學樓、圍墻等建筑物和花、草、樹木等綠色植物之間的實地距離和它們所占的面積;確定操場、道路、教學樓、圍墻等建筑物和花、草、樹木等綠色植物用什么圖例、使用何種色彩。同時在班上交流的過程中,可著重介紹小組同學是如何合作的?碰到哪些困難?有哪些感想?通過這樣的實踐性操作,不僅使學生對所學地理知識能深刻理解及熟悉運用,還能培養起他們對自己校園、對學校的親切感、及對自己勞作的成就感。
教育諺語說:“告訴我,我忘記了;演示給我看,我記住了;讓我參與,我理解了”。實驗教學強調演示與參與,它能夠有力地改變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觀察記錄、實驗分析研究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得出結論。在設計實驗時,能鍛煉和培養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實驗操作時,需要精細敏銳的感知和觀察力去發現一些重要現象,從而培養了觀察能力;在研究原因、結果、形成概念的過程中,通過分析、比較、判斷、推理等,能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分析能力;還能夠培養組織能力、實際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
地理實驗教學的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中學開展地理實驗的條件有限,地理教師實驗觀念和能力欠缺等原因的影響,當前的中學地理實驗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我們還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學校應不斷完善地理實驗的軟、硬件的建設,使地理實驗成為常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要逐步增添實驗器材,有條件的能建成地理實驗室,為開展地理實驗提供必要的空間和資金保障;學校應建立健全地理實驗制度,如成立地理實驗領導小組,制訂地理實驗操作制度、研究制度、評價制度等等,并在地理教師業務評價中加入實驗板塊,以規范教師的實驗行為,調動教師開展實驗教學的積極性。
(2)地理教師應樹立重視實驗的教學觀念,積極探究與設計有價值的地理實驗。在內容上,教師要著力挖掘教學內容的實驗因素,使更多內容可通過實驗設計來呈現,讓地理實驗貫穿地理教材內容的全過程;在實驗氛圍上,教師要注意營造具有趣味性、創造性和實踐性的實驗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以便引導所有學生全身心地沉浸到實驗活動中;在實驗方式上,除了演示實驗外,可多設計合作、互動的實驗項目;在實驗完成后,要注意引導同學個體及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和磋商,使全體同學置身于全員參與、相互促進、多重互動。
(3)教師要注意在實驗教學中的情感因素的運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因素也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實驗進程中,教師既要及時矯正學生的偏差,更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細微進步和創新思路,以賞識的表情、贊許的目光、精當的語言及時給予激勵性評價,調動其他同學的積極性;實驗結束后,教師既要客觀、科學地評價實驗結果,捕捉并放大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的獨到見解,也要引導學生體驗和反思,真實感受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收獲,體驗實驗帶來的喜悅和成就,形成主動參與實驗的激情和信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