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為話題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21:54: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以生活為話題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Nowdays, more and more person was one child in their family. When they growing up ,they were alone with themselves . When they become a student of university they must live with another classmates. At that times, they may e have some unharmonious things.
In dormitory, i think it is more necessary for us to protect the tune of dormitory.For example if your dormitory unharmonious.it could effect your study, feeling, mood and so on. But the question is how to establish the live of harmonious dormitory.
In my opinion, Those ways may be usefully.
First of all, more intercourse, please talk with your dormitorymates,when you have more conversation, youcan know more and more things about your dormitorymates, and also you attention something about their habits,and avoid something in emarrass.
Besides,have a big heart. If you had some troule with you dormitorymates, please don't break a butterfly on the wheel. give a smile, and discuss the solution about those thing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open your heart, more conversation with your dormitorymates. More understand each other. Do anything about establish the live of harmonious dormitory. I think it is easy for you to do!
以宿舍生活為話題的英語范文【二】
There are two dormitories(宿舍) for our class’s boys. I live in 2110.
We seven boys share the dormitory 2110. Every morning we get up at 6 o’clock. Sometimes one or two boys may wake up a little later. After washing, we go to the playground to do morning exercise.
At night, after the self-teaching classes, we go back to the dormitory. Some roommates enjoy singing loudly before the lights go out, some enjoy sharing their snacks and drinks with others, some go to bed early, and others read books or listen to the pop music late. We often tell jokes in the dormitory. The room is always full of cheers and laughter.
On the evening of , the Chinese national football team got their place in the World Cup. It’s the first time for our Chinese team.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dreamed of it for 44 years. Though the light was out we jumped up and down and shouted: “We are the winner! We are the winner!” At the very moment, “Bang! Bang! Bang!” We heard the noises of knocking at the door and a teacher shouted:“ Don’t be so excited. Go to sleep now.” So we dared not make any noise. We even smiled in our dreams that night.
以宿舍生活為話題的英語范文【三】
How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your Roommates?Everyone has his answer.In my opinion,to Live in Harmony with your Roommates,one should:
Firstly, keep the same pace with roommates. There are usually four people or more in a room. It’s better to have a unified schedule. To maintain the order of the life, everyone should coordinate and abide by the schedule to reduce the disputes.
Secondly, don’t make little “squads” in the dormitory. You should treat every person equally rather than discriminating or isolating someone. We object to establish deep friendship under the cost of sacrificing the friendship’s width and breadth. It’s important to keep balance in the dormitory.
Thirdly, don't invade your roommates' privacy. Everyone has their own secrets and eccentricities. We should not search roommates' privacy. If someone has clearly made a field private, they must have special sensitive to this field and any subject attempting to break into this field will not be appreciated by them.
Fourthly, participate in dormitory’s collective activities actively. The activities of the dormitory is not only a simple activity, but also a way to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to share feelings. Don't be naive to think collective activity as boring and useless action which wastes time and money, and showing a pair of disparaging appearance for company. In fact, it's all emotional investment, and indispensable.
Fifth, provide help and ask for help. Good roommate relationships is based on mutual help. When roommates meet with difficulties, we should voluntarily help. That’s obvious. So, when we have some trouble, is it appropriate to ask help from roommates? The answer is yes. Because sometimes asking for help show that you trust your roommates, which can deepen your relationship.
篇2
一、“話題”就是作文“題目”
例如七年級下冊教科書(人教版)以“成長的煩惱”為話題作文,八年級上冊教科書(人教版)以“愛”為話題作文。學生多直接擬定題目《成長的煩惱》《愛》或《XX的愛》,這樣千人一面的作文題目,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學生的思維,使本來有廣泛選材自由的話題作文變成了狹窄的命題作文,于是出現了”新鞋走老路”,千人一面的局面。
二、“改頭換面”迎合“話題”
在教學實踐中,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學生掌握了一套快速應對話題作文的技巧,他們牢記一個典型事例,可以套進任何一個話題作文中,以不變應萬變。例如有的學生牢記這樣一個題材:“我”考試沒取得好成績,很悲觀失望,天空也為我陰沉、哭泣,后來聽到爸爸或媽媽的一番鼓勵,于是重新對學習、對生活充滿信心。那么,在以“愛”為話題的作文中,他寫了這件事,歌頌媽媽對“我”的愛;在以“成長的煩惱”為話題的作文中,他寫了這件事感謝媽媽幫我解除了“成長中的煩惱”;在以“改變”為話題的作文中,他同樣寫這件事,感激媽媽讓自己從此“改變”;在以“美”為話題的作文中,他仍然會寫到這件事,只不過在文章結尾來段寫景抒情“啊,這時我望望窗外,雨停了,天空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好美啊!”至于“媽媽半夜冒著大雨送我上醫院”“老師給我補課,累得滿頭大汗”這樣的事例,更是許多學生用來開啟“話題作文”的萬能鑰匙。
針對作文教學中出現的這些現象,我深感引導學生寫好話題作文的關鍵是:指導學生學會選材。沒有真心打動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們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寫?他們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話題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學會選材的過程,就是引導他們尋“米”的過程。我認為啟發學生面對“話題”展開豐富的聯想,讓“話題”插上翅膀飛翔在每個學生心靈的廣闊天地中,去觸及那些令他們感動的人、物、事、情、景……這樣學生才會抓住真正優質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導學生寫以“愛”為話題的作文時,我首先啟發學生展開“追憶聯想’一回憶:你曾經感受到哪些人對你的愛?學生紛紛回答:有爺爺奶奶父母等長輩的,有同學、朋友的,有老師的等等。接著我又啟發學生展開“對比聯想’一哪些人需要愛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們關愛呢?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有的同學說,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愛或母愛;有的同學說,街上的乞丐很可憐,他們最需要社會關愛;有的同學說大自然中的小鳥需要關愛……然后,我讓學生靜靜地思考,從眾多與“愛”相關的材料中選出令自己最受感動的人或事來寫作。
從學生交上來的習作看,他們的選材突破了以往單一的“媽媽的愛、老師的愛”這一框框,能抓住許多生活中的細節來表現“愛”這一主題,題材明顯廣泛多了。
篇3
“話題”,就是指談話的中心,以所給的話題為中心,并圍繞這個中心內容而進行選材寫出的文章就是“話題作文”。這類作文題只提供了一個話題,話題一般不含有觀點,寫作內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體裁不限。
以話題為內容的開放式命題與以往的命題作文相比較,它的好處是給考生寫作的空間更大發揮的余地更大。實際上,由于沒有注意擬題這個環節,很多同學寫出的文章還是很不盡人意的,歸納起來,擬題主要有如下幾個誤區:1.直接套用“話題”。以“生活”為話題,就把話題直接作為題目,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拿話題作題目,是不符合“自擬題目”的要求的,因此,話題不宜直接作題目。2.題目太寬泛。以“勤奮”為話題就直接套用話題“談勤奮”,沒有針對性,根據話題作文可寫的內容太多,太寬泛,這樣往往因為擬題過寬而扣題不緊,成為考試作文失誤的硬傷。3.文不對題。有的同學為追求“靚題”,忽視自己文章的話題、中心與布局謀篇,生硬的照搬一些新穎別致的標題,結果題文“分家”,弄巧成拙。4.題目不精煉。以“拒絕”為話題,有的擬題為“不要讓欲望迷惑了你的雙眼,要學會拒絕”,由于字數過多,就顯得拖沓。5.落入俗套。以“成功”為話題就擬題為“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等。這樣的題目雖比簡單套用話題的題目要好,但無新意,平淡無味。
那么考生該怎樣自擬題目,自擬題目有哪些要求呢?自擬題目,總的要求是從自己確立的寫作角度出發,不要太大太空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具體說來,擬題應該注意“三要”:一要貼切鮮明,新穎生動。題目應緊扣文章內容,使讀者一看就能了解文章寫什么,但又不能陳芝麻爛谷子,應讓讀者覺得耳目一新,激起閱讀興趣。二是簡潔凝煉。恩格斯曾說:“題目愈簡單,愈不費解,就愈好。”這主要是因為短小的標題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給人以廣闊的聯想空間。如《應當辯證地看待文憑與水平的關系》就不如《文憑與水平》簡潔凝煉,具有吸引力。三要含蓄雋永,耐人尋味。即要求標題含義豐富,富于啟發性,能夠引起讀者共鳴,帶來一連串聯想。話題作文的擬題的方法很多,這里談談常用的幾種。
1.附加法。就是選取話題中的關鍵詞,在其前后補充成分,由于在話題前面或后面作適當的增補,對寫作范圍加以限制,使話題由大變小,由虛變實,由抽象變具體。這種方法特別適合于以一個詞為話題的作文。比如以“幸福”為話題可擬出《追求幸福》、《追求幸福沒有錯》、《體味幸福》、《幸福是一種心情》、《幸福在哪里》、《為了幸福而努力》等題目,以 “父輩”為話題,采用這種方法,就可擬出下面一些標題:《父輩——艱辛的一代》、《奮斗不已的父輩》、《父輩就是傳統》、《我們怎樣對待父輩的經驗和教訓》、《假如我是父輩》等。這樣擬題,縮小了寫作范圍,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使文章寫得具體而深刻。
2.文體定向法。文體定向法就是根據自己選定的文體進行擬題的方法。不同的文體,對題目的要求不同。記敘文的題目,講究生動形象,講究有意蘊;議論文的題目,則講究鮮明深刻,而說明文的題目,則講究簡潔準確。因此,擬題時要注意切合文體特點。比如,以“樹”為話題,寫成記敘文,可擬為《樹下》、《記一次植樹活動》、《我的小桃樹》;寫成抒情散文,可擬為《松樹贊》、《我愛那片小桃林》;寫成議論文,可擬為《給我一片綠陰》、《植樹,生存的希望》、《小議“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如果擬的標題是記敘文的標題,而寫作時又按照議論文的要求進行寫作,那么,在閱卷者那里就會大打折扣。因此,考生在寫作時,選定了某種文體,就必須按照相應的文體要求擬題。這樣的寫作,才符合要求。
3.巧用歌詞法。歌曲的歌名及歌詞或由魅力十足、準確精煉的詞句充當;或由膾炙人口、富有哲理的詞句充當;而更多的則是由極富思想性、思辨性、口語化、人情味的詞句充當。這些詞句一旦入題就能像磁場一樣吸引讀者。如原汁原味,直接引用歌詞擬題的《血染的風采》,又如舊瓶裝新酒,靈活化用歌詞擬題的《回扣,好大一個“瘤”》都能使讀者懸念頓生,按下他們的情感的電鈕,給他們造成極佳的第一印象。這種擬題法不能不說是制作標題的高招。
4.巧用修辭法。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修辭方法擬題,可使文章題目生動形象,富有文采。比喻法。如《他們都選擇了明月》,把“明月”比做“美好的心靈”。《鳳凰的選擇》,借鳳凰而自喻,表達了自己愿在高考落榜后艱難歷程中涅盤出新我的強烈愿望。又如《靈魂美丑的試金石》、《生命如花》、《放飛靈感的白鶴》、《拾起那一枚貝殼》、《我發現女孩也可以做“太陽”》、《家,我們成長的避風港》、《誠信是漿》等,這樣擬題,更加貼切、形象、新穎。《我渴望老師的“陽光”》,以“陽光”喻暖人的關愛,簡潔含蓄。再如:《別抱怨手上的牌》(“挫折”話題)、《點燃綠色的火焰》(“環保”話題)、《請給老人一輪暖陽》(“孝”話題)、《我愛曲線的生活》(“關注生活”話題),這些設喻佳題也都富于文學色彩。比擬法。如《誠信“漂流記”》,把“誠信”擬人化,通過誠信巧遇“快樂”“地位”“競爭”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結論:沒有誠信不會長久,地位也是虛偽的,競爭也是會失敗的。《出賣誠信》,把誠信當物賣,一斤多少錢,具有強烈的諷刺性。《品味初三》,把初三當做能咀嚼、品味的食物,顯得意味深長。再如《香煙的自白》《我是電》《樹的“嘆息”》《地球就診記》,都運用了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別有韻味。雙關法。語義雙關,如《燈》、《藥》,言在此而意在彼。《古井》、《種子的力》、《挑山工》等課題也采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又如:《冬日暖陽》、《花落春仍在》(話題:溫情)、《從心做起》(話題:親情)等。借代法。如《黑白債》緊扣母親烏黑發絲中的白發展開敘寫,揭示歲月無情、母愛無價這一真諦,借色彩代本體,寄托深情。以“誠信”為話題,巧用修辭法可擬為《豈可棄我》、《如果我走了,你還會愛我嗎》、《一生弄懂的兩個字》。這些標題由于運用了一定的修辭手法,閱卷者一看便有一種耳目一新之感。只標題就跟閱卷者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還用說其它的嗎?
5.畫意詩情法。這種方法就是運用詩歌和散文的語言,營造一種優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見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詩情,又有畫意,韻味無窮。以“愛”為話題可擬為“窗欞邊的梔子花”、“我想握住你的手”、“滴露的康乃馨”。
6.設置懸念法。這種方法,就是在擬題上設置一個誘人的懸念,或表明一個異乎尋常的結局,從而緊緊抓住讀者的心,激起讀者急于探求內容的強烈愿望,引導讀者去追尋。如“烏鴉笑了”、“小鳥哭了”。
7.反向擬題法。運用多角度思維,把一些公認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構成文題,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門》、《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三個臭皮匠怎敵諸葛亮》等,這些標題一反人們的思維定勢,它能引發人們的思考,激起讀者的閱讀欲望。
8.詩句擬題法。引用、活用詩句擬題,也能使人有一種新鮮感。比如,以“誠信”為話題,可改造詩句擬為《若為人生故,誠信不可拋》;以“記憶移植”為話題,借用詩句擬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對記憶移植的困惑》,這個標題引用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的前兩句入題,并意味深長地加上問號,概括“一旦記憶移植成功,古人、今人、來者都因襲同一種記憶,那么人類將變成毫無思想的記憶機器”這一文旨,實在令人注目凝思。
篇4
1.擬好題目
人常說:“題好一半文”。對于命題作文來說,題目已經給定,只能照抄。對于半命題作文來說,只要根據要求寫出另一半就可以了;對于材料作文來說,學生可根據材料內容提煉出中心,然后以中心為話題來寫;對于話題作文,話題只是交代了寫作的范圍,話題不能當作標題,話題作文題目必須自己寫。那么,如何擬好話題作文的題目呢?
1.1 妙用辭格的情趣。如以“生命的芳香”為話題,題目可擬為《生活好比一桌宴席》(比喻)、《我聞到了陽光》(通感)、《綠色可聽》(通感)、《讀書樂,樂讀書》(頂真)、《躺著讀書,站著做人》(對偶)、《最燦爛的花朵――笑容》(比喻)、《忘憂草》(比喻)、《我叫把握》(擬人)、《苦咖啡》(雙關)、《綠色,我的夢》(借代)、《成才全靠父母嗎》(反問)、《生活的真諦是什么》(設問)、《寫滿愛的社會》(比擬)、《做一匹自己的黑馬》(比喻)、《靈魂的乞求》(擬人)、《那角落,那學生》(反復)、《可樂給你,咖啡給我》(對偶)、《朋友,珍重》(呼告)、《成長有誰聽》(通感)《一晌貪歡》(引用)等。
1.2 引用古詩顯典雅。如以“離別母親”為話題,題目可擬為《恨別鳥驚心》;寫人晚年無私奉獻的,題目可擬為《化作春泥更護花》;寫新生事物之類的,題目可擬為《小荷才露尖尖角》、《淡妝濃抹總相宜》、《柳暗花明又一村》、《鄰家有女初長成》、《橫看成嶺側成峰》等。
1.3 巧用歌詞翻新意。如以“真情”為話題,題目可擬為《恰似你的溫柔》;以“親情”為話題,題目可擬為《為了母親的微笑》、《讓我悄悄地告訴你》;以“春夏秋冬”為話題,題目可擬為《大約在冬季》、《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痛并快樂著》、《我是一只小小鳥》、《競爭不相信眼淚》、《愛上“錯誤”沒商量》、《盛夏的果實》等。
1.4 追求時尚亮眼眸。如以“溝通”為話題,題目可以擬為《誰動了我的日記》;以“網絡”為話題,題目可以擬為《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不聊也罷》、《清空回收站》、《人生請帶好兩本護照》、《劉姥姥上網記》、《點擊鄉村畫頁》、《我按下了人生的保存鍵》等。
1.5 反常求異引人思。如以“自嘲”為話題,題目可以擬為《我想當“差生”》、《“遺憾”真美》、《人生應該做點“錯事”》、《“懶漢”辯解》、《我們不要“減負”》《杞人憂天不該貶》等。
1.6 矛盾法。如《才、錢、權,我選擇哪一個》、《?……!》、《N年前VsN年后》等。
1.7 套用名句。這里的名句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可以出自古典名著名篇,也可以出自影視劇片名、歌詞、廣告詞等。某省中考作文題為《生活》,考生運用套用法寫出如下一些好標題:《生活不相信眼淚》、《生活,要說愛你不容易》(套用歌名《想說愛你不容易》)《我對這段生活說不》(套用書名《中國可以說不》)、《生活,你究竟姓什么》等,這些標題相較于《幸福的生活》、《不平常的生活》一類標題就要吸引得多了。我們從其他考場作文中還能找出類似的好標題,例如《都是考試惹的禍》、《將個性進行到底》、《曲徑通樂處》、《我的青春我做主》等。
2.重視開篇,快速切入
為實現考場作文的快速開頭,常見的方式有:
2.1 開門見山,直接切入。一下筆就直奔中心,開篇便能明晰作者的寫作目的。如2012年滿分作文《微笑,讓我與眾不同》:“微笑,是我的人生態度,是微笑,讓平凡的我與眾不同。”開篇直接切入并點名主題。
2.2 交代要素。要素如時間、地點、人物及原因等。如2012年長沙滿分作文《在陽光世界中感悟》:“我來到這里的時候,太陽還在云的后邊,桌上的試卷還是一片空白,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靜。”由人物而自然引出下文的故事。
2.3 描寫人物。利用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等交代人物,為敘事做鋪墊。如滿分作文《一個也不能少》,以人物語言展開:“老師,劉紅回去了,這是他給您的信。”老師剛進教室,班長孫云就遞上一封信。自然引出信的內容和情節的發展。
2.4 創設情境或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創設情境或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這有利于表現人物性格,有利于安排故事情節,烘托氣氛。如2012年鎮江滿分作文《信念,讓我與眾不同》,開頭:“我是一粒種子!一棵樹上,掛著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一陣風吹來,我們都在快樂地搖動著身體,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就要脫離樹媽媽的懷抱,開始自己的成長之路了。”創設了快樂生活的家庭情境。
2.5 議論抒情開頭。對人、事、景、物抒發愛、憎、好、惡的情感,或詮釋文題,為全文奠定情感基調。如2012年黃岡滿分作文《笑是希望的源泉》:“面對困難,我們勇敢一笑,那笑,是勇氣,是信念;心情低落,我們淡然一笑,那笑是快樂,是灑脫;取得成績,我們明媚一笑,那笑,是驕傲,是自豪!”議論抒情確定了文章的情感。
3.寫好中間
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文章最重要的元素如思想情感、人物、事件等都在主體部分,占用大部分篇幅,寫好該部分內容自然重要。
3.1 段落清晰。文章可以分成若干個自然段來寫,這樣顯得段落分明。段落分的好的作文能使讀者一目了然,閱讀方便。如2012年眉山滿分作文《沿著你走過的路》的主題、體部分分為三個層次:“勇敢之路”、“寧靜之路”、“泥濘之路”。
3.2 層次分明。該部分常常按情節的發展,分幾層道出,每個情節就是一個層次,也就是一個自然段。如2012年臺州滿分作文《我會記得》以情節來劃分層次:“我記得那一抹微笑”、“我記得那一腔哭訴”、“我記得那一種無奈”三個情節構建完成整個故事的發展。
3.3 突出重點。能表達主題的情節不要吝惜筆墨,對細節的描寫往往讓作文表現出生動的形象,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2012年遵義滿分作文《孝敬》突出的細節描寫:“此時,我巴望著爸爸揭開瓶蓋,喝上一口,咂咂嘴,瞇上眼睛,躺上一陣子。可是爸爸只是將酒瓶放在桌上,眼里盈著淚花,過了好一陣,他才舒展眉頭,平靜地說:“酒,我戒了,我還想好好地活……”咂嘴、瞇眼、躺、眼里盈著淚花、舒展眉頭等細節形象而逼真。
4.重視結尾
在我們的日常習作中,結尾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沒有結尾段;二是結尾段冗雜羅嗦;三是結尾段空喊口號。其實,結尾和開頭一樣,也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有方法可尋。
4.1 交代結局。把事情的結局作為文章的結尾,事情寫完了,文章也就收筆,簡潔明快。如2012年南京滿分作文《帶一本書去旅行》:“這次湖南之行,讓我對書,對文化重新有了認識,真正理解了父親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深刻感受到人生的旅途中應該時刻帶著一本書。”
4.2 首尾呼應。前面開頭講過的內容,后面還有必要再做呼應,不僅使文章結構完整,還能強化中心。如2012年綏化滿分作文《留下璀璨在心中》開頭:“短暫的絢爛,永恒的璀璨……”,結尾“燃一縷煙花,捎去我對天堂的爺爺的祝福,雖然是短暫的絢爛,但在我心中卻是永恒的璀璨……”首尾呼應,圓潤完滿。
4.3 引用式結尾。引用名言、警句、格言結尾,能起到點明、升華文章主題的作用。如2012年蘭州滿分作文《我是這樣長大的》結尾:“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我同時選擇,我成長在追尋夢想的路上。”
4.4 交代式收束。像猜謎語最后亮出謎底一樣,將文章中一直沒有做交代的內容在結尾處向讀者交代清楚,相當于相聲藝術中的“抖包袱”。如滿分作文《守望,原來是為了那句承諾》,結尾解密:“三十年的守望,原來只為那句承諾:我一定會帶著微笑回來。”
篇5
一、擬人抒情式
例:一直苦苦思索著你,我心中的精彩語文;一直苦苦追求著你,我心中的精彩語文。你給我清風與明月,你給我山光與水色,你給我碧海與晴空,你打通了我與自然的界限(選自2005年江蘇無錫半命題“精 ”的滿分作文《精彩語文》)。
解讀:考生開頭就直抒胸臆:自己一直苦苦思索、追求著“精彩語文”。然后以第二人稱行文,將“精彩語文”擬人化,用排比句具體寫出了“語文”的“精彩”,拉近了人們與語文的距離,讀來有一親切之感。
二、比喻抒情式
例:生活如詩,詩意有盡情難盡;生活如茶,茶香滿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處情難留;生活如酒,酒將醉時笑語盈……(選自2005年江蘇無錫半命題“精彩 ”的滿分作文《精彩一幕》)
解讀:開頭將生活比喻成詩、茶、歌、酒,并以工整的排比句式,抒發了對生活的無比熱愛之情,節奏感強,情意綿綿,令人陶醉。
三、排比議論式
例:我珍惜陽光,因為它給我溫暖;珍惜晚風,因為它給我涼爽;珍惜綠葉,因為它給我生機;珍惜星空,因為它給我遐想(選自2004年江蘇無錫以“珍惜”為話題的滿分作文《懂得珍惜》)。
解讀:這篇文章的開頭緊扣話題“珍惜”,采用議論的表達方式,以排比句的形式寫出了自己珍惜陽光、晚風、綠葉、星空這些自然景物的理由,為下文展開“懂得珍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情景描寫式
例:秋日的黃昏,荻帶著一身的寂寞,走進了那片楓林中。踩著那些干桔的,失去綠色的落葉,嗤嗤啦啦的聲音在腳底響起。荻蹲下去,慢慢撿起一片,一顆淚珠竟無聲無息地滴落在葉子上(選自2002年山西太原以“公平”為話題的滿分作文《被遺忘的角落》)。
解讀:秋日黃昏這一特定時間和落葉這一特定事物有力地烘托了自己寂寞傷感這一特定的心境,可謂渾然天成。使人立即想起魯迅《故鄉》的開頭,“蒼黃的天底下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的景與“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的情的水融。可見考生也是學以致用。
五、懸念提引式
例:我臉紅,我羞愧,我將頭低了下去。雖然耳邊正響著“贊許”我的掌聲。因為我清楚地知道,那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結果(選自2005年江蘇宿遷命題滿分作文《掌聲又想起來》)。
解讀:開頭緊扣題目點明掌聲,設置懸念??為什么這“贊許”我的掌聲,卻“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結果”?以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為下文落實“又”作了很好的鋪墊。
六、引用名言式
例:“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一直相信,人的生存是為了接受不同的挑戰,攻克各式各樣的難題。這樣才會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增長自己的才干,甚至于于完善自己。所以我們要接受不同的挑戰(選自2005年海南省課改區材料半命題“我生活在中”滿分作文《我生活在挑戰中》)。
解讀:開頭緊扣文題中的“挑戰”,引用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名言,闡述道理,具有強大的說服力,然后擺出論點??我們要接受不同的挑戰,為下文展開論述張本。
七、題記單列式
例一:淡淡的,真的是淡淡的,卻讓我一瞬間體味到了一種別樣的馨香…… ??題記(選自2005年江蘇南通以“生命的芳香”為話題的滿分作文《蔓延在梔子花開的季節》)。
例二:家,是溫馨的港灣,是我們這些出海的小船最好的歸宿;家,是一把大大的傘,有風有雨為我遮為我擋;家,也是一首亙古不變的歌謠,是印在我心中最美的音符。 ??題記(選自2005年重慶以“力量”為話題的滿分作文《家庭的溫馨》)。
篇6
【關鍵詞】初中語文;話題作文
1.認真審題是寫好話題作文的前提
審題,就是詳細弄清題目的含義和要求。審題是作文的一項基本功。許多學生認為話題作文不存在審題,認為只要圍繞材料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話題作文需要認真審題,我們不可等閑視之。
“先看話題,后看材料”這是因為“話題作文”審題立意的中心是話題,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語。許多同學在審題時出現偏差,就是這個原因。如:以“共享生命”為話題,許多同學在審題時發生了錯誤,寫偏了題。他們圍繞“提示語”中“生命”做文章,寫成了:珍惜生命、謳歌生命、生命的意義等,沒有看到話題中“共享”一詞的“題眼”作用,沒在“共享”上做文章。
話題作文的話題,一般都是一個詞或短語,話題的字越少,說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話題,觀點比較明確,容易下筆。字少的話題,可在話題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語,來縮小其外延。故審題時首先要準確地把握其內涵和外延,明確選材范圍。如話題“初三生活的煩惱”,它是一個偏正短語,在“煩惱”前冠以“初三生活”,不僅是為了縮小“煩惱”的外延,更是為了豐富和深化“煩惱”的內涵。如寫“初三生活的趣事”,“初二生活的煩惱”,等,就不符合題意了。
2.“擬好題目”是寫好話題作文的基礎
題好一半文,題目猶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靈魂,新穎獨到的題目,可以引人入勝,發人深思,使內容豐富多彩,從而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話題作文也和其他非命題作文一樣,一定要擬好題目,那么如何擬好題目呢?現在,以“書”為話題,介紹幾種常見的擬題方法:
2.1 加詞法。所謂“加詞法”,即在話題的前面或后面盡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飾、限制、補充性詞或短語,將寬泛、抽象的話題具體化、形象化,再選擇自己熟悉的方面確定寫作范圍和作文題目。如:《談讀書》、《書是我的摯友》等等,這種方法可使話題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重點。
2.2 想象法。引導學生由所給的話題想象開去,讓學生的思維在虛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從而擬出新穎獨到的題目。如《假如世界沒有書》、《22世紀的書》等等。指導學生用想象法擬提,既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使寫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2.3 擬人法。就是指導學生把所給的話題擬人化,擬出人性化的題目。如:《書與筆的對話》、《書的自白》等等,這樣的題目使文章生動、形象,引人入勝。
2.4 懸念法。即指導學生巧設懸念,擬出能充分激起讀者興趣的題目來。如將以上話題擬為:《書中這樣說》、《你同意書中的觀點嗎?》,這樣的題目頗具懸念,能使人產生不讀不快之感。
除此之外,還可用引申法,引用法擬題,即分析話題的引申義,由引申義來確定作文的題目。或引用與話題有關的名言、詩詞等加以變更作題目。
3.選好文體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關鍵
話題作文的主要特點之一便是“文體不限”,打破了命題作文規定體裁的單一要求,讓學生有廣闊的選擇余地。但“文體不限”不等于“不要文體”。因此,在話題作文的文體選擇上,變隨意為理性,變無序為有序,變不自覺為自覺,準確地選擇好能整合自己智能優勢,充分展示自己寫作才能的文體,是寫好話題作文的重要基礎。
3.1 結合自身優勢、揚長避短。文章是寫作主體與客體互動的產物,面對同一話題的作文,作者主體素養的高低對文章的成敗往往起決定作用,但主體素養千差萬別,體現在作者的理想情趣、性格氣質、學養專長、生活閱歷等許多方面。
文本天性,所以宜順性為文。性格與文體的對應選擇也是相對的,后天的學習,可以使人移情更性,也可以使人擅長多種文體。
3.2 正確理解題意,因題選體。這一點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審題準確,切合題意,而不僅僅是“符合題意”或“基本符合題意”,更不能偏題;二是在正確審題的基礎上,確定主題,然后根據主題的需要和作者主體的優勢,選擇恰當的文體。如果想直陳觀點,發表見解,宜采用議論文;如果要針砭時弊,激濁揚清,宜采用雜文;如果要抒發感情,情理交融,宜采用散文;如果要寫敘事,借事明理,宜采用記敘文體。總之,以最能表現主題為選擇文體的基本原則。
4.構思上以小見大,立意上創新是寫好話題作文的核心
話題作文的話題,范圍一般是非常寬泛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構思、選材上下功夫,盡量做到以小見大,于“一點水中見世界,一粒沙里說乾坤”。文章要想出新、立意必須新奇。
首先,要從多角度聯想,對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尋求多種答案,從中選擇最佳的角度來立意。其次,要從個人獨特的生活經歷中選取題材,寫別人所未寫,立別人所未立。如以“流水”為話題的作文,如選取“滴水石穿”思路寫凡事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就難免老生常談;但如能選取“流水不腐”的思路談死水一潭易于腐敗,而大浪淘沙才富有生命力,進而聯系社會談改革開放給國民經濟帶來的活力,談競爭機制對陳規陋習和“鐵飯碗”的沖擊,則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篇7
一、單字激活,賦予動態美
古人作文、寫詩最講究煉字造句,煉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精心挑選富有表現力的動詞,很多的古詩詞往往因為一個動詞的妙用而意境頓出,這也就有了賈島“推敲”的千古美談,再看看“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稻花香里說豐年”這些詩句中“綠”、“鬧”、“說”這三個動詞的妙用,使得詩句的意境幽美而深遠,詩意醇厚而濃香。
對于像“墻”、“橋”、“窗”、“路”……這樣單個名詞的話題作文,擬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緊扣話題,精心選擇一兩個富有表現力的動詞,文章的標題就會眉目傳情,雙眸生輝。例如:
1.以“墻”為話題:掀掉心靈之墻;打造“穿透”心墻之術;高墻內外的期盼
2.以“窗”為話題:擦亮你的窗口;別關上你心靈之窗
3.以“橋”為話題:搭起生命之橋;守住你精神家園的大門;理解,串起你我他
4.以“路”為話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在你腳下;人生短暫,緊要處就幾步
5.以“樹”為話題:頭頂烈日,腳踏大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匍匐大地,根深才能葉茂
6.以“燈”為話題:黑暗中的使者;點亮心靈那盞燈;來自燈的溫馨;人生航行需要航標燈
二、巧借詩詞,翻出新意美
古典詩詞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豐富的內涵成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瑰寶,借用人們耳熟能詳的古詩詞,不僅能喚起人們對古典詩詞美好意境的回味,又能引發人們對當今現實的深刻認識。如:
1.教室里頭夸先進,聽取掌聲一片
2.才氣才露尖尖角
3.失敗不是無情物
4.“減”學生苦,“增”學生苦
5.人生自古誰無搏?
6.我寄希望與明日
7.問君何能爾,努力能成功
8.師言抵萬金
以上標題是以學生談學習為話題的擬題,借詩的形象,翻出新意,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利用修辭,增強情趣美
修辭就像是一道大餐中的食鹽,缺其不可。用好了修辭,就會使標題有新意,有情趣,從而熠熠生輝。如:
1.擬人:草原在哭泣;小鳥在呼喚;綠化,繡出一片新天地;歸來吧,自信!;老鼠對貓的秘密挑戰書
2.夸張:減負刮起“龍卷風”;千年等一回;師怒一聲吼,地球抖三抖;千年月色,萬年情
3.對偶:坐著讀書,站著做人
4.比喻:誠信是金;尊重是張通行證;心靈是一棵會開花的樹
5.對比:鮮花與荊棘;勤奮與懶惰
6.頂真:讀書樂,樂讀書
7.回文:“打假”豈能“假打”
8.反語:培養不孝兒女八招
這些標題運用了修辭,因而或生動形象,或含蓄深沉,或文采飛揚,就像一盤盤美味佳肴,膾炙人口。
四、巧賣“關子”,妙設懸念美
評書表演藝術家之所以能讓觀眾、聽眾欲罷不能,除了故事精彩,情節生動,和其娓娓道來,妙語連珠的精湛技藝外,還在于他們對故事情節發展的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他們總是在情節的最關鍵之處打住,給聽眾留下一個懸念。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標題的擬定,也可以翻新俗語或成語,以形成鮮明的反差,給讀者留下懸念。如:理直“氣”壯;班門弄斧又何妨;做“賊”心不虛;臨時抱佛腳也管用;旁觀者未必“清”;成人之美非君子;弄虛作假升級版;“破罐子”不破摔。
也可以巧賣關子,留點懸念,以吊讀者的胃口。如:歡笑中的嘆息;追求生活中的那截樹枝;十六歲,老朽了;考試魔鬼定律;兩個女孩一臺戲;一只老鼠的手記;誰的眼淚在飛;我與168,不得不說的故事。
以上作文標題,個個都吊足讀者的胃口。其實,在擬定文章標題方面,除了議論文的標題可以直露一點,直接表明作者的觀點外,記敘文的標題大多可以含蓄一點,詩意一點,不把話說實說盡,給讀者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這樣的題目才更有吸引力。
五、巧用歌詞詩詞,轉換意境美
話題作文的擬題,也可以根據話題的需要,正面模仿或反面模仿名句名詩、俗語或成語,為我所用,從而展示出文章標題獨特的藝術魅力。請看:
1.“誠信”話題:眾里尋它千百度
2.“思念”話題: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3.“環保”話題:我想有個家――一只小鳥的心聲
4.“寬容”話題:風中有朵雨做的云
5.“理解”話題:對面的老師看過來
6.“親情”話題:世上只有媽媽好
7.“讀書”話題:愛你沒商量
8.“學習”話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再比如巧借俗語、成語等:
1.君子動口不動手
2.當局者清,旁觀者迷
3.弄斧定要到班門
4.道是無情卻有情
5.有心本可貴,誠信價更高
6.酒香也怕巷子深
7.每逢佳節倍思“清”
8.“忠言”也要“順耳”
六、巧用標點,構筑形式美
有人說,標點是“無聲的符號,有聲的語言”,此話不假。不少優秀的文章,精美的段落,總是巧妙地借用標點,“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淋漓盡致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正如魯迅先生的《論雷峰塔的倒掉》最后一句:“活該。”一個句號,力透紙背,對法海之流予以辛辣的諷刺。此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創造性地使用了一系列的標點符號,巧妙而準確地表情達意。
在近年來的中考中,不少考場作文的標題也成功地靠妙用標點,巧配文字,給閱卷老師以耳目一新之感,增添了文章標題的形式美。如:
1.成功的伴侶――誠信
2.誠信,難道也要“出口”轉“內銷”?
3.那人,那山,那狗
4.生活――網?網!
5.,?!……與他
6.5〈2=0
7.?+。=!
8.愛?愛!
巧用標點,不僅增加了文章的形式美,也增加了標題的意蘊,使文章的標題更耐人尋味,引人入勝。如上面的《,?!……與他》,用文題中的四個標點寫出了他“豆芽菜似的身材,愛發問的習慣,豐富細膩的情感世界以及廣泛的興趣愛好”,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產生了“領異標新二月花”的藝術效果。再比如《5〈2=0》,用文題中的數字和符號“〈”“=”組合,反映了當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脫節的情況:在學校五天的學習,比不上雙休日里的放松,最終教學效果等于零。既形象、生動,又含有哲理,是一種有個性的創意。再如《?+。=!》,網癮使“他”陷入困境,學業一落千丈,父母老師傷透了心,怎么辦?最后經過家長、老師的一番開導,“他”終于結束了那場令人不堪回首的噩夢,句號用來表示悔過和醒悟。經過努力,“他”成功了,成了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
篇8
誤區一:對“所寫內容在話題范圍之內”的理解錯誤
有的學生認為話題作文不存在審題的問題,忽略了話題作文中材料和引題對話題的邏輯限制。甚至有人認為“在話題范圍之內”就是只要在行文時出現了話題中的詞語或判斷,就算是符合要求的。這些都是錯誤的認識。
其實,話題作文也存在著審題的要求。我們認為話題作文的審題至少包括兩個層面的要求:
一是對話題本身的理解。我們可以把話題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話題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判斷,如“戰勝脆弱”、“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或話題本身隱含了一個已經為我們的社會規范限定的判斷,如“誠信”、“人文素養與發展”。這樣的話題作文其實已經把作文立意的方向確定了,我們只能在這個方向上作自己的延伸或拓展,我們稱這樣的話題為“偽話題”。另一類話題本身是開放的,或者說從話題來看,并沒有給出判斷。這樣的話題我們稱為“真話題”。
二是對話題之前的材料和引題的理解。有人認為話題作文只要關注話題本身就可以了,前面的材料是可有可無的。這是一種十分片面的理解。可以說任何一個話題作文所提供的材料都不是隨意的,它或者對話題進行解釋說明,或者對話題所涉及的內容作思維的定向,甚至是限定。而引題則更為重要,命題者的意圖往往就隱含在其中。
誤區二:對“可以編寫故事”的理解錯誤
編寫故事,并不意味著可以憑空想象,胡編亂造,脫離生活現實。有的學生不僅虛構故事,而且虛構的是荒誕離奇、遠離生活的故事;有的學生頻頻地采用武俠、科幻的形式,動輒數百年前或百十年后。有的為了作文的需要,不惜讓人間慘劇在自己的家庭重復上演。這些脫離了生活本真的虛構,都是對這一要求的誤解。
其實我們所說的“真”,并不是否定作文中的虛構,而是說任何的虛構都應該是有生活來源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同時情感的生發、觀點的形成也是有因可循有據可依的。用這兩個標準去比照我們的作文,有一批是要完全排除在外的。因為有些作文所敘之事,明眼人一看就是為了作文而編造的,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發生。甚至有的學生說,看了這樣的事自己也不會相信是真的,這樣的作文有何真實可言?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學生作文中所敘之事也的的確確存在于生活中,比如父母雙亡,車禍傷殘,繼承大筆遺產等,但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并不大,這種“為賦新辭強說愁”的思維,就不僅僅是脫離生活造假的問題了,恐怕上升到做人的品格也不過分。
作文,我們更提倡敘真事、抒真情。作文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映,而這種反映是一種“真實”與“本色”的不摻假不走味的反映,即生活的原汁原味。生活是文章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庫,就看你能不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給生活一份特別的關注。有些學生沉湎于虛構,主要是因為平時沒有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勤于觀察,不勤于思考,對自己經歷的生活片斷沒有獨到的發現,忽視了作為文章源泉的自身生活,眼光向天,不關注自己腳下堅實的大地,不關注自己身邊發生的日常小事。其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魯迅的《一件小事》,寫的不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嗎?卻全都成了名篇。所以,我們強調寫身邊的小事,寫經歷過的、有真切感受的東西,把握住了這些,我們就可能寫得更為出色。“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真實、本色是作文的高境界。真實應是學生作文的生命。當然,作文需要寫真實的生活,但不是“照相式”地記錄生活,過分強調是什么就寫什么,想到什么就寫什么,還須經過一番“去粗存精”的思考和加工。
誤區三:對“文體自選”的理解錯誤
文體自選并非沒有文體、不要文體,而是指可以從考生熟悉的各種文體中選擇自己擅長的、適合表達內容的一種。很多考生寫出的是被稱為“四不像”的文章,這種沒有文體意識或文體不純的現象在話題作文中是普遍存在的。
《考試說明》對作文文體的要求是十分明確的:符合文體要求。從表達方式的運用角度來考察,我們一般把文章分為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 而這三種文體都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的。記敘文要求敘寫一個完整的事件,有一定的順序,有敘事的詳略,語言形象生動。議論文要求有觀點,有論據,有合理的層次結構,語言要嚴謹準確。說明文要有說明的對象,說明的順序,說明的重點,語言要求準確生動。在實際寫作中,有些學生選用了應用文體如日記、申請、倡議書、啟事、報告等,也有一些學生使用了小說、寓言、戲劇、神話等文學性更強的體裁,這些從文體的創新上來說,都是可行的,但不管選用什么文體,都要遵循這種文體基本的特點,而不能隨心所欲。
誤區四:對“題目自擬”的理解錯誤
學生擬題隨意,不考慮文章的內容,題目寬泛空洞,平淡無神,甚至有的直接以話題為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讀者閱讀的第一觸點,擬一個好題目也是語言文化素養的體現。特別是考場作文,一個醒目貼切的好題目,顯得尤為重要。
一個好題目的標準是:切合內容,切合文體,簡潔醒目,形象生動,新穎獨特。我們可總結歸納出下列的擬題方法,如:公式式、聯想式、論點式、論題式、論辯式、關系式、比喻式、借代式、引用式、擬人式、仿用式、回環式、呼告式、故事式、應用文式、對聯式等。總結歷屆高考優秀作文的命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擬題:①直接提示文章主題,如《崇高的心靈選擇――談悲劇之美》(2002年);②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一毛錢與誠信》(2001年);③以修辭等方式增強抒情性或標新立異,如《月若有情月長吟》(2002年)《點一盞心燈期待誠信》;④給人以思考,引人入勝,如《為韓寒讓出一條道》(2000年);⑤表明故事基本內容和情節,如《黃河需要誠信》(2001年);⑥故事新編,給人以新的感受,如《赤兔之死》(2001年)《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2000年);⑦以矛盾或不同于常理的說法出奇制勝,如《選擇牢籠》(2002年);⑧表明文章所采用的獨特體裁,如《吊屈原賦》(2003年)。其實,現在使用的語文教材和讀本中的大多數題目就是我們學習模仿的很好的例子,在平時的閱讀中,大家多留意文章的題目,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擬題的能力。
篇9
以讀書為話題的作文參考范文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智慧里沒有書,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當生活失去陽光,當鳥兒失去翅膀,那宇宙將會黯然失色,世界將不再精彩……
讀書帶給我無窮無盡的知識,讀書也可以帶給我快樂。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我心靈的歸宿,也是我心靈的解剖刀。
讀書的樂趣不是在于你讀的書多,而是在于你有沒有用心去讀;有沒有用心去體會;有沒有用心去記住書中帶給你的道理;有沒有真正的運用它。
我很愛讀書,每次借到或買到好書都迫不及待的去讀。我學會了讀書的方法,書里的知識自然而然的印在我的腦海里。慢慢地,我覺得讀書帶給我許多快樂。讀書其實很輕松,只要你有好的方法,書中的知識一定不會忘記。
就是書,讓我的生活變得充實。“書中自有黃金屋”,書是作者給讀者無窮的寶藏,它讓我忘記悲傷,變得快樂。
書是當今社會人類的瑰寶,書中的知識像寶藏一樣,它等待著我們一點點的開啟、挖掘、獲得。書是知識的源泉,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那么你就會體會到書帶給你的無限樂趣。
以讀書為話題的作文參考范文
我是一個愛好廣泛的女生,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讀書。書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我認同這句話。我喜歡看童話書,也愛啃啃情節多變的古典小說,我有時會被令人捧腹大笑的漫畫笑得從床上滾下來;有時會被感動人心的故事感動的流下淚來。我與書之間發生了許多事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件吧!
記得那時,我讀五年級,署假在家十分郁悶,突然我想到了:前兩天我不是買了一本書嗎?我便拿出了那本書-—《嘭嘭嘭》,書中的人物惟妙惟悄,仿佛就出現在我眼前。我津津有味地讀著,到了忘我的境界,忘掉了周圍嘈雜的聲音,也忘掉了夏日的炎熱。仿佛我也到了這本書中,我與童喜喜和寶寶樹在一起和她們一起度過了一個上午,這個上午充滿喜怒哀樂。因為看得太著迷了,所以沒有聽到叫我吃飯。我的肚子早已餓得在喊了:“咕咕—咕咕—好餓啊!我要吃飯!”因為對下一個故事的可求,使我再讀了下去。不知不覺中鼻子酸了一下,淚水浸濕了我的眼眶。落下了兩三顆冰涼的雨點—淚珠。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直到看完。當我下去吃飯時,飯菜都冰涼了,就像冬天結的冰一樣。但是我很開心,因為書籍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讀書不但開闊了我的事眼,而且還讓我的水平提高了許多。我與書為伴,我把書當成我最信賴的朋友。我愛讀書,勝過一切游戲,在讀書時我會忘掉所有的煩惱,只會給我帶來無限的快樂。讓我們愛上讀書,與書為友吧!。讓我們一起讀書,讀一本好書,學會讀書吧!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以讀書為話題的作文參考范文
常聽老師說,讀書能使愚陋著變得聰慧;能使粗俗者變得文雅;能使幼稚者變得成熟;能使空虛者內心豐富;能使憂郁者樂觀;能使驕傲者清醒,能使自卑者自強……讀書有這么大魅力嗎?是的,最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才真正領悟到什么是“真愛”。
《愛的教育》這本書介紹了意大利小孩恩利科生活和學習中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書中處處洋溢著愛,它使我在愛中找到了教育,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精神講話》。
《精神講話》講了這樣一件事:馬可爾的媽媽為了還債,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可是不久,她和家里失去了聯系。家人給她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困難,嘗盡了人生的甜酸苦辣。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人們的熱心幫助,馬可爾終于找到了幾乎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堅強地生存了下來,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馬可爾這種對母親深深的愛令我感觸良深,自愧不如。平常,媽媽每天上學前總給我添上幾句“用心學習啊”“要多向老師問問題”等的話,但我卻嫌她嘮叨,總會不耐煩地敷衍媽媽。媽媽問我幾句學習上的東西,我也懶得回答。還常常為了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跟父母賭氣,甚至向父母發脾氣,卻絲毫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現在想想真是太不應該了。父母對我們問長問短,嘮叨,這正是對我們愛的表現。看看身邊離異家庭的同學,想得到父母的疼愛,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此時此刻,我才真正明白“父愛如山,母愛似水”真愛就在我身邊,它就像茉莉般,藏在媽媽的嘮叨中,躲在爸爸并不結實的臂膀上,透著一股純潔、芳香,雖然平淡卻回味無窮。
篇10
關于今年高考作文是否會考非典,最近媒體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報道。剛剛有媒體報道,非典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進入高考試題的可能性很大。接著,就有人撰文表示:“從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方向來看,多以話題作文為主。非典是今年的社會熱點,但高考作文最好還是別以非典為話題,而教師在做作文輔導時也不宜將目標‘押寶’在非典上。”緊接著又是猜測,“假如我們考非典,那么,做老師的眼下應該如何指導學生作文?將來我們又應該按什么標準來給考生閱卷與評分?”......媒體如此莫衷一是的猜測,使讀者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受更多影響的是那些處在關鍵時刻的高考考生。如此下去,極有可能誤導高考考生。
筆者認為,今年高考會不會考非典,尤其是作文會不會考非典,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況且,不管高考作文是否會考非典,對于復習接近尾聲的高考考生來說,應該是不論考什么,都應該胸有成竹。畢竟,在2003年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作文基礎等級要求是“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明確”。要做到這些,靠的是平時的培養和訓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基礎不扎實,臨時抱佛腳又怎么能行?的確,非典是現在的熱點問題,但熱點年年有。比如去年世界杯,北京考題出了關于規則的問題,但是并不意味著你非寫世界杯,所以話題不取決于熱點。話題作文不一定是當前社會熱點,也不一定是流行的話題,而是有哲理的問題、有文化內涵的問題。由此就可以看出,要在話題作文中勝出,靠的就是平時知識的積累,而不是“沒有把握”的“一時準備”。
更可怕的是,媒體如果強調非典疫情進入高考試題的可能性很大,那么考生以非典為話題作準備,非常容易產生大量的“克隆作文”。媒體上關于非典的文章千千萬萬,多得不計其數,尤其是對于非典的反思,更是層出不窮。按理說,考生準備起來應該是如魚得水,但在資源共享度如此高的現代社會,出現“克隆作文”在所難免。然而,不可忽視的問題是,全國高考作文要求中可是明確指出“不得抄襲”,并且在評分標準里相應規定了處罰措施。如此一來,媒體如果強調非典疫情可能進入高考試題,考生以此準備,不但在作文時束縛了考生的思維,扼殺了他們的自由探索精神,而且可能出現“抄襲”現象,有違高考選拔人才的初衷。
由此看來,關鍵時刻,媒體還是管住自己的“嘴”為妙。關于高考作文,媒體應該慎重行事,絕不可誤導考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