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母親節的句子優美范文
時間:2023-03-26 22:54: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母親節的句子優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讓學生到高年級能寫出好文章,就必須從年級起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一、二年級的寫話目標這樣描述:“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在綜合性學習中也提到:“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應當說,課標中的字字句句都透露著對低年級學生寫話興趣的保護,來不得半點強制,來不得絲毫懈怠,這不禁又使我對寫話啟蒙教學戰戰兢兢起來,不敢輕舉妄動。我根據一年級孩子特別喜歡畫畫的特點,將繪畫與寫話相結合,從畫入手,通過“拼拼畫畫寫寫”這一嶄新的平臺,鼓勵學生畫圖寫詞、畫圖寫句、畫圖寫話,循序漸進,激發學生對寫話的興趣。
一、“拼”出世界——放開詞語的世界
剛上一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有限,可將拼音教學與畫畫相結合。“拼拼畫畫”就是讓學生畫一幅圖畫,然后給畫注上拼音并向大家介紹自己畫的是什么。如學生畫一個“蘿卜”,就在圖畫的上面注上拼音“luo bo”。沒有主題,沒有限制,學生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想寫什么詞就寫什么詞。用一個孩子的話說就是:世界上有的東西都可以拼出來。
用拼音介紹自己畫了什么,這無疑是對拼音的一種鞏固,還可以訓練學生根據字音寫拼音的能力。同時,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成了學生拼拼畫畫的內容。這樣的拼拼畫畫在有意無意中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種種事物產生了興趣,擁有一種新鮮感,并學會了提取,表現在自己的圖畫拼音之間。自然地,學生對學習知識的興趣也在不自覺中提高。(見下圖)
二、“畫”出生活——放手句子的組建
隨著學生所學拼音的不斷增多,拼讀能力的不斷提高,所畫圖畫的畫面變得越來越豐富,而我也開始了第二步“拼拼畫畫寫寫”,要求學生將所習得之字寫在相應的句子里。學生可以任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形式來寫句子,可以任選自己所畫的一幅畫寫一句話,也可以給畫的每幅圖寫一句話,還可以將自己所畫的事聯系起來寫一段話。無論是單幅圖還是多幅圖,句子長還是短,孩子們寫的每一句話對于自己來說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為今后形成段落篇章打下基礎。再則,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就是微型的生活素材,是低年級學生寫話的“米”,取之身邊,豐富得很。更關鍵的是,不受時間限制、地點約束,也自由得很。使得學生融入生活之中,做生活的小主人,擁有發現生活的眼睛。“放”的藝術,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當學生在句子中寫上正確的學過的字,可獲得額外的獎券,這些在識字課中學過的字逐漸地被學生搬上了“拼·畫”本,并串聯成一個個豐富多彩的句子。(見下圖)
三、“寫”出心聲——放聲多樣的表達
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從孩子們的作品來看,真是豐富多彩,不得不為孩子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喝彩。這個學期,我又開始了第三步“畫畫寫寫”,就是讓孩子展開豐富的想象,畫出一幅有故事情節的畫,然后寫出畫中的故事來。只要語句連貫、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算是好作文。
為了讓孩子們有內容可畫,有內容可寫。每周我會從學生學習的教材或生活實際中挖掘畫寫內容,給孩子啟示。例如:開學第一周,孩子們重返校園興奮不已,于是第一次“畫畫寫寫”的主題是“開學第一周”,孩子們可以任意選擇在這一周里想畫的事。在學完第一單元,我給孩子們的主題是“春天”,可以仿寫《春雨的色彩》,可以是自己在校園中或大自然中找到的春天,可以是自己在春天里做的某一件事,比如放風箏、植樹。學完第二單元,我們的主題便是“關于愛的故事”,可以是發生在家里、學校里、小區里、公交車上的各種事。學完《小壁虎借尾巴》我便問孩子:“小壁虎還會向誰借尾巴?”請發揮想象畫一畫、寫寫。借著母親節,我就將這一周的“畫畫寫寫”的主題與母親節相結合,可以是給媽媽的一幅畫、制作的一張賀卡、為媽媽做的一件事。結合校本課程“繪聲繪色”,讀完繪本,創作繪本也是常用方式之一。(見下圖)至此,學生對于表達頗有“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的感覺了。
篇2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問題;策略
引言
我國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其目的是“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生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1]。《英語課程標準》語言技能二級目標對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要求是: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看懂英文畫片和程度相當的英語教學節目。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小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因此,除了跟隨教師課堂上的精講之外,還需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來提高英語閱讀和理解能力。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在小學尤其是高年級階段,英語閱讀教學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研究中的重點之一,越來越受到重視。閱讀短文并理解是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各級考試中占有很大比重。小學階段英語教學主要是以課堂上精讀為主,而且精讀的文章或故事篇幅短而少,大量的廣泛閱讀還沒有被足夠重視起來。就這個現象,現在來談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英語閱讀問題。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存在的問題
就連云港市來說,小學從三年級開始安排英語課程學習計劃,每周三節課,每節課40分鐘。從字母、拼讀、句子、語法等方面對小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方位訓練和培養。為了培養小學生盡快更多地熟悉和掌握英語,小學階段的英語教育里加進了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每年連云港市教育局在推薦小學生閱讀的書目里都有英文版的《跟上兔子》。盡管英語閱讀對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英語閱讀在小學生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開展還不夠普遍。其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學校和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和課時安排的制約,學校和教師對于英語閱讀重視的程度不夠。基于要嚴格按照學校課時計劃和教學進度完成教學計劃中的教學內容,教師在學校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只能把教學重點放在學校所要求的任務上來完成。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所學內容,教師通常對課本里的知識點進行精講解精練習。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定以學生考試成績為標準,所以教師布置的課后任務多與課堂上的書本內容密切結合,多布置考試的英語閱讀理解題型給學生做,功利性較強,忽視了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培養。在學校對語文和英語課外閱讀推薦書目的數量上,能看出明顯的數量差異。每年小學生所獲得的推薦閱讀書目中,英語閱讀推薦書只有兩三本。平時學生的英語閱讀量太少,課外英語閱讀習慣沒有養成,英語閱讀沒有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對課本知識依賴性加大,英語學習的被動性較強。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完全養成,平時都是跟從學校教師的指導和步驟進行學習,課后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以后,很少主動進行英語閱讀。教師平時布置的英語課外閱讀量較少,再加之課堂檢查考核的力度不夠,所以課后學生用在主動英語閱讀上的時間非常少。因此,對英語拓展閱讀訓練被忽視了,嚴重阻礙了小學生英語發散思維的培養和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家長重視力度不夠以下為筆者在連云港市蒼梧小學附近的幾個小學生家長群里所做的問卷調查,蒼梧小學的家長總體學歷層次相對比較高。調查的對象是已經開始學習英語的三年級及以上學生,其中三年級和五年級學生占被調查總學生數的68.13%。問卷調查有效填寫人數662人。(調查問卷收集時間是2020年6月17日)第10題:到目前為止,你閱讀過的英語課外書大約有多少本?“沒有”(13.14%),“10本以內”(60.27%),“10—20本”(16.47%),“20本以上”(10.12%)。第16題:家長給你買或借的英語書刊雜志類的多嗎?“沒有”(15.41%),“很少”(48.64%),“每年10本左右”(28.7%),“每年20本以上”(7.25%)。第17題:家長會陪你一起英語閱讀并指導你嗎?“沒有”(22.66%),“偶爾”(25.83%),“有時”(33.08%),“經常”(18.43%)。第10題和第16題的調查結果顯示,實際被調查對象中,大部分(70%以上)的小學生借閱或購買英語課外讀物的數量不超過10本,超過10%的小學生沒有閱讀過英語課外書。在進行英語閱讀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小學生的閱讀量很小,90%以上學生自學習英語以來,每年閱讀英語課外書的數量不超過兩本。大部分學生家長也很少買或借此類讀物給孩子看。第17題結果顯示家長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的閱讀指導,部分家長沒有同孩子一起進行英語閱讀。由此可見,大部分家長沒有真正重視英語課外閱讀。小學生在成長發育過程中,學習習慣受家長的影響非常大,家長對英語閱讀的不重視或者不夠重視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小學生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的機會很少。因此,家長的不重視,也是造成小學生們普遍英語閱讀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孩子接觸的英語課外讀物較少適合小學生的英語課外讀物主要以繪本為主,以及部分閱讀報刊。英語繪本價格比較高,一般家庭不愿意承擔英語繪本的開銷。英語課外讀物相對于漢語課外讀物來講,沒有漢語課外讀物那樣豐富多彩,更有趣味性,更容易理解或得到家長的輔助講解。有的家庭愿意買或者借閱英語課外讀物,但是由于部分家長對于英語知識的欠缺,在孩子看英語繪本或故事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起輔助講解的作用,導致小學生最終看英語課外讀物的積極性不高。英語繪本雖然有圖有畫,對于三年級以上學生尤其是六年級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認為英語繪本內容幼稚且又有不認識的單詞,生詞不能得到及時解答,對閱讀情緒易產生消極影響,因此閱讀興趣不夠濃厚。久而久之,學生對英語繪本的借閱遠不如對中文書籍的借閱積極。家長們普遍沒有意識到英語閱讀對孩子英語學習的幫助,平時在借閱和購買課外閱讀書籍時,更多的是考慮中文書籍,加之部分家長對于英文書籍的不了解和一些英文書籍價格偏高,很多家庭中的英文讀物很少,孩子接觸的機會少。
二、培養和提高現階段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雖然連云港市教育局對小學三、四、五、六年級推薦的書目里有英語讀物,但是總體內容趨少,加之學校對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的考查力度不大,導致教師對課外讀物的閱讀指導力度不夠。家長們普遍對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又因為各自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所以對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輔助能力差異較大,部分家長無力指導孩子進行英語課外閱讀,導致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進行有一定的難度。鑒于以上因素,建議在日常的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學校可以聯合家長從以下幾大方面入手,加強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視力度。
(一)提高學校和家長的重視程度1.宣傳到位學校每周的科研例會可以留一定的時間做英語閱讀研討,針對每周課本上所學內容,大家集思廣益,尋找和推薦好的英語課外讀物,而且課本內容相對應并要與符合該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宣傳到每個班級。組織學校范圍內的英語比賽,比如閱讀、演講、朗誦等比賽,增強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意識。教師每周適量地布置英語課外閱讀,并進行適當的檢查或考察,讓家長和學生都意識到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家長和學生對英語閱讀的重視程度。教育主管部門每年在對各個學校進行閱讀指導書目的推薦工作的同時,要求各學校認真落實好各階段英語閱讀任務,引導學生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享受閱讀樂趣[2]。建議增加英語課外閱讀書目的數量。2.篩選材料在閱讀材料的篩選上,教師應具備很強的鑒別能力和專業指導能力。不同的英語教學階段,有不同的閱讀教學目標和閱讀教學計劃,學校和教師可以根據所在年級孩子的英語水平,尋找和篩選切合小學生實際水平、簡單易懂、容易引發興趣的各種課外英語讀物,例如兒歌、繪本故事、動畫片、報刊雜志等適合本年級孩子英語水平的讀物,推薦給學生和學生家長,鼓勵小學生業余時間多讀多看,逐漸培養小學生獨立自主的英語閱讀能力,并形成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循序漸進,切實地提高英語水平,扎扎實實地從基礎抓起[3]。3.教師重視教師每周拿出一定的時間在班級對英語課外讀物進行梳理和講解,讓學生展示其閱讀的內容,學生用1—2分鐘時間在班級用英語講故事或者說出自己覺得優美實用的句子,教師給予點評和表揚,適度的表揚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和積極主動性,從而帶動小學生對閱讀的渴望和興趣。學校或教師對每月每生閱讀的書目和數量進行班級或年級排名,讓學生體會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和排名帶來的榮譽感。組織一些與英語閱讀相關的年級或班級活動,比如演講、話劇或者唱歌等小節目,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和能力,增加小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增強英語語感。積極創設多角度、開放式教學氛圍。在一些節日里,例如元旦或母親節等,適當地鼓勵孩子們寫英語短信或制作英語卡片等,不但加強了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也加強了對祖國下一代的親情和感恩之情的教育。學生會感到英語不僅是要考試的科目,還是日常生活中實實在在需要的交流工具,對英語閱讀的重視程度也會提高。教師的思想是孩子行動的風向標,教師的重視直接促使家長對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視,大家共同積極投身到英語閱讀的行列中來。4.家長重視家長充分利用小學生大量的空余時間段來增加孩子英語閱讀的機會和培養孩子英語閱讀的興趣。例如,購買或去借一些符合自己孩子年齡特點和閱讀水平的英語閱讀刊物,搜尋一些英語動畫片或電影給孩子看,平時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共同閱讀,甚至可以報名課外相關的興趣班。語言學家認為,閱讀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是注意、記憶、思考、綜合、判斷、推理等過程的總和,是積極獲取信息的過程。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需要多說多看多練習,家長應重視孩子的英語閱讀,積極采取措施對孩子增加英語閱讀量,擴大英語閱讀面,如此學生的詞匯量會隨之擴大,語感增強,口語和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對英語的認知能力也會得到增強。
(二)培養孩子的英語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小學生自然會加大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可以查找一些與課本以及推薦讀物的相關內容來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在課堂上適當做些游戲或者針對某些節日上給學生們編排一些英語小節目,通過表演來促進對英語的靈活運用。1.閱讀材料以連云港市教育局推薦的《跟上兔子》一書為例,小學英語學習階段的每個年級都接觸到這本書,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講解英國人和動物之間的關系。例如,另一個兔子———來自英國的彼得兔。這只棕色白肚皮的可愛小兔子,作為英國家喻戶曉的卡通明星,自1902年起至今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贏得了世界各地小朋友們的喜愛。有很多經典的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英文兒童故事,例如三只可愛的小豬、夢游仙境的愛麗絲、風靡全球的哈利波特、永遠也長不大的彼得潘等等。通過閱讀,孩子們看到了美國粗獷的鄉村、英國優雅的農莊,清澈的湖水和峰巒疊嶂的群山,體會到不一樣的歐美風情。不同國度的風景和生活的差異,會引發學生們巨大的好奇心和濃厚的閱讀興趣。2.鼓勵和表揚教師借助英語故事、兒歌、對話等激發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教師的鼓勵和表揚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很大的動力,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閱讀興趣。教師巧妙地設計一些問題和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們帶著好奇心走進課外讀物,激發孩子們的閱讀欲望。在課堂上,允許學生犯錯誤,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積極引導學生與教師及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逐漸對所閱讀文章或故事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無論課內課外,都應該給學生營造寬松的閱讀氛圍。把學生們平時的英語讀后感貼在黑板報上,讓大家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通過朗誦比賽、美句摘抄、英文對話表演等形式,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到英文課外閱讀中來。對于做得好的認真的學生,多予以肯定和表揚。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學生能感受到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體會到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3.家長的參與總書記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4]所謂“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是一個標桿。家庭對孩子的性格、道德價值觀的培養和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積極參與到孩子的英語課外閱讀中,陪伴孩子,共同查閱字典,共同欣賞美句,既是一項有意義的親子活動,又能增強孩子的被認同感和學習自信心。
結束語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門語言教學,英語教學離不開文化教育。閱讀是讀者和作者進行交流的過程,是孩子探索外部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英語課外閱讀,小學生們能拓寬視野,了解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有助于加強對英語學科的理解和學習。因此積極開展英語課外閱讀,拓展學生文化外延,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又加強了跨文化交際能力[3]。小學生們平時要進行大量的中文課外閱讀以增強理解力、提升文學修養,英語作為外語在日常生活中則很少用到。要想熟練掌握并使用英語,課外閱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閱讀,增加詞匯量,增強語感和用英語思維能力,并為以后中學階段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關于公布中小學“真閱讀工程”2017年推薦書目的通知(連教辦研[2017]21號)[EB/OL].連云港市教育局,2017-12-14.
[3]陳麗紅.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北極光,2019(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