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茶館范文

時間:2023-03-17 22:18: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揚州茶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微風輕輕吹過太陽照耀的河面,反射出點點銀光,像誰在江中撒下了一把碎銀。江面上波光粼粼,昔日渾濁的江水,今天變得清澈見底。江底的巖石上附著密密麻麻的黑螺絲,仿佛一個個黑墨點。江濱花園和樓房倒映在水面上,猶如海市蜃樓,在水中逶迤而動,快樂的小孩把小石子拋入江中,激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留下一圈圈美妙的漣漪……我差點想跳下去,在這美麗的仙境里盡情遨游一番。

榴槎洲上草木繁茂、環境十分優雅。中心廣場上,男女老少三五成群,迎著初春的陽光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草地上梅樹簇簇,俊俏的梅枝上綻放著朵朵紅梅,吸引了無數的游客,“咔嚓!咔嚓!”,大家都拍照留念。是啊,“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經歷了寒冬,第一個告訴人們:春天來了!

榴槎閣巍然屹立在留槎洲中央,它分上中下三層,均呈淺褐色,古色古香。我來到它前方,只見飛梁斗拱的正中,掛著一塊黑色鑲金大匾,上面寫著三個鎦金大字“榴槎閣”,筆法蒼勁有力,有氣貫長虹的氣勢,原來正是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的提字,許多游客駐足觀賞,不肯離去。

篇2

關鍵詞 老人 營養平衡米 秈米 微量元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244

營養學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包括食物進入機體內的變化,如參與生化反應和結合到組織細胞中;還包括指導人們如何選擇食物以保障機體的正常生長、發育與繁殖。所以營養學除了有其生物學意義外,還有其社會經濟意義。生物從低級到高級,從單細胞生物到高等動植物,從水中生活到陸地生活,所處的環境不同,生態各異。所需要的養料和攝取養料的方式也不相同。生物所需的養料,其元素組成,大量的有氫、氧、氮和碳。這些是組成生物體的蛋白質和儲存能量的主要元素。此外,還有少量的硫、磷、鈣、鎂、鉀、鈉、氯和多種微量元素。有些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僅有痕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論是在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就我國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人口已經逐步開始向老齡化過度。據2000年調查統計,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達到13 200萬人,占我國總人口的10.6%;65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到9200萬人,占7.4%;總結來看,60~65歲以上占總人口的18%,已達到國際公認的“老年型”國家標準。眾所周知,老年人不論是在身體還是在精神上相對于年輕人來講,都是很脆弱的。機體的代謝率低,細胞的功能下降,器官功能的不斷老化,因此,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各種疾病也隨之而來,如非傳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等。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多加注意,則會引起不少的健康隱患。盡管對人體衰老機制尚無定論,但合理的營養有助于延緩衰老[1]。由于老年人容易缺鈣,引起骨質疏松癥和骨折等多發病,對鐵的吸收利用能力也下降,造血功能減退,很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同時,對老年人來說消化功能下降,造成礦物質等元素不同程度的丟失和缺乏,為此,本文對微量元素進行了研究,目的在于尋求一種合理膳食,因襲,在研究中用中國營養平衡米為主食,為中老年人制定合理膳食營養提供依據。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均是廣州某養老院中的老人142例。

測試:由廣東測試分析研究所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測定Fe、Zn含量,用2,3-二氨基熒光測定Se含量,用ETDA法測定Ca的含量,用鉬藍比色法測定P的含量。

方法:膳食調查方面一般會選用3天稱重法,即求得每人每日食物攝入量,根據食物成分表,求得每人每日微量元素攝入量,然后再進食營養平衡米后,在等量主食和相同副食條件下求得每人每天微量元素攝入量,做前后的比較。見表1。

結 果

在給老年人進食秈米后,對礦物質Ca、P、Fe、Ze、Se的攝入量分別為403mg/日、407mg/日、17mg/日、14mg/日、0.046mg/(日•人);在給老年人進食營養平衡膳食后,對礦物質Ca、P、Fe、Ze、Se的攝入量分別為1153mg/日、863mg/日、45mg/日、45mg/日、0.111mg/(日•人),極輕體力勞動成年人每日膳食礦物質Ca、P、Fe、Ze、Se的攝入量標準為800mg/日、800mg/日、18mg/日、15mg/日、0.05mg/(日•人)。

討 論

對比營養平衡米和秈米,對礦物質的攝入量來看,老年人礦物質營養不良,主要是由于主食秈米中營養不平衡所致。進食營養平衡米老人礦物質營養明顯高于秈米膳中的營養,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營養平衡米中添加微量元素后的營養平衡所致。進食中國營養平衡米可以提高老年人對礦物質Ca、P、Fe、Ze、Se的營養水平,達到極輕體力勞動成年人每日膳食礦物質需求量,由此,建議開發推廣食用中國營養平衡米,改善老人營養狀況,增強老人體質,利于健康長壽。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壽命也有所增長,生育率下降,世界人口年齡老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就我國人口普查資料表明,2000年比1982年新增加人數占5.46%,平均是每10年增加3.03%。若再過幾年,到2012年,預期我國將有3億多老人。若按78%有非傳染性慢性疾病來算,則會有2.34億老年人患慢性疾病,因此,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在飲食上多加調節如進食中國平衡營養米,則可延緩壽命,使老年人健康長壽[2]。當前的狀況來看,我國現在是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良同時并存的發展趨勢,因此,推廣食用中國營養平衡米,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和社會效益。

營養平衡可使身體健康,延緩衰老,有著一定的科學依據,如下所示。主食營養平衡-膳食營養平衡-人體營養平衡-細胞營養平衡-細胞代謝由基礎代謝率降低而衰老的狀況得到改善-細胞活力增強-組織器官活力增強,功能正常-身體健康。主食營養平衡-細胞營養合理-細胞合成、分解代謝-細胞功能正常-細胞生命力增強-細胞分裂繁殖旺盛-細胞分裂次數增加-健康長壽。

綜上所述,主食營養平衡,人體的營養平衡,可以延緩衰老,健康長壽,是有著一定的科學依據的。老人進食中國營養平衡米可改善老人的營養狀況,補充機體所需的礦物質,延緩衰老,健康又長壽,因此,建議推廣中國營養平衡米,改善人類的健康狀況,此推廣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頸動脈粥樣硬化;滌痰逐瘀湯;辛伐他汀

中圖分類號:R543.5 R28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9(2011)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頸動脈粥樣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是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主要明顯特征。臨床研究發現如對其進行有效干預,可以顯著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1,2]。本病的西醫治療主要從調節血脂、穩定斑塊、抗炎、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等方面入手,但療效欠佳[3,4]。2006年6月―2010年9月采用自擬滌痰逐瘀湯聯合辛伐他汀治療CAS 94例,取得顯著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1.1.1 西醫診斷標準 CAS診斷標準,頸動脈內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膜厚度(IMT)≥1.00 mm定為頸動脈粥樣硬化[5]。

1.1.2 中醫證候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技術監督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腎虛證、血瘀證及痰濁證的診斷標準。

1.1.3 納入標準 經頸部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符合頸動脈粥樣硬化診斷標準;并且符合中醫證候診斷標準。

1.1.4 排除標準 半年內曾患急性心肌梗死、冠脈搭橋術后、腦出血、嚴重創傷或重大手術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合并肝、腎、造血系統嚴重原發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不能按照規定服用藥物或治療療程不足,無法判定療效者,或資料不全者。

1.2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內科2006年6月―2010年9月94例住院及門診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齡69.8歲±10.3歲;高血壓病38例,冠心病12例,高脂血癥42例,糖尿病19例,腦梗死7例。對照組46例,男22例,女24例;年齡67.8歲±12.6歲;高血壓病41例,冠心病9例,高脂血癥39例,糖尿病21例,有中風病史者9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西醫常規治療,每晚飯后服用辛伐他汀 20 mg及腸溶阿司匹林100 mg;有高血壓、糖尿病者均繼續采用服藥及控制飲食,控制血壓、血糖。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滌痰逐瘀湯。組方:半夏、天麻、桃仁各20 g,茯苓、白術各15 g,當歸、紅花、赤芍、牛膝、川芎、焦山楂、決明子各10 g。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兩次飯后服用。

兩組治療6個月。治療過程中均采用患者定期門診或電話隨訪,治療前后查頸部血管彩色多普勒對比。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1.4.1 臨床癥狀 觀察治療前后主要臨床癥狀,包括頭暈、頭痛、耳鳴、肢麻等。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高脂血癥癥狀分級量化表及臨床實際情況制定計分方法,將主要臨床癥狀按無、輕、中、重4級分別記為0、1分、3分、5分。

1.4.2 頸部動脈硬化 采用美國GE公司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7.5 MHz的線形探頭,由固定專職人員操作,患者取仰臥位,頭后仰并偏向對側,先將探頭置于頸動脈起始處,逐漸向上,依次做縱切和橫切面檢查雙側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沿血管長軸測量雙側頸總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值,確定血管內膜情況;在此處及前后1 cm處測3次,計算平均厚度值。并觀察有無斑塊及斑塊的大小、數量,有無管腔狹窄及血流情況,并對AS進行評分。AS的分級積分如下[6]。正常:內膜無增厚,IMT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Crouse積分法[7]。將IMT>1.2 mm定為斑塊形成,不考慮各個斑塊的長度,而將各個孤立性斑塊的最大厚度相加,得到兩側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積分之和,即為其斑塊總積分。

1.5 不良反應監測 入組患者于治療前后24 h內留取血、尿、便標本。檢測治療前后血、尿、糞常規及肝、腎功能,并詳細記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對有不良反應患者進行跟蹤隨訪每周1次,連續隨訪3個月。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軟件處理,采用雙側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

2 結 果

2.1 兩組中醫癥狀積分 治療組頭暈、頭痛、耳鳴、肢麻癥狀積分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

表1 兩組中醫癥狀積分(x±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 P

2.2 兩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比較 治療組治療后AS評分、Crouse評分及斑塊數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

表2 兩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比較(x±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 P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48例患者治療前后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和肌酶檢測,1例患者在服藥期間出現腹瀉,其他未發現異常。對照組46例患者中,有2例出現便秘、胃部疼痛等,有1例出現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明顯升高,超過正常值的上限,但在停藥后隨訪1個月恢復正常。

3 討 論

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風險隨頸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增加而增加[8],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密切相關[9]。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是血管損傷因素和修復能力失衡的結果,在其治療中不僅需要消除血管損傷的危險因素外,而且增強血管修復能力至關重要[10]。因此,通過影響AS形成或者對已形成的AS斑塊予以干預性治療,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腦血管病事件的發生。頸動脈IMT增厚是頸動脈早期粥樣硬化的標志,且超聲能夠直接檢測,這已得到病理學的證實。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病變主要累及大、中動脈的內膜,首先是IMT增厚,使內膜變為粗糙,逐漸形成斑塊[11]。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可以對IMT進行無創定量檢測,便于腦動脈粥樣硬化的及早發現,并可有效監測動脈硬化與斑塊的加重及治療后硬化與斑塊消退的定量評估[12]。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干預治療后,能明顯改善CAS患者中醫證候積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CAS多涉及祖國醫學眩暈、中風、胸痹、健忘等病范疇,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以腎虛為主,標實以血瘀、痰濁為主 [13];腎乃先天之本,人過勞或至中老年則腎之精氣漸虧。腎陰不足,虛火內生,灼津煉液,而成痰濁;兼之日常生活調攝不當,飲食不節,過食肥甘,痰濁內停,日久痰凝血滯,痰瘀互結,著于血脈,致血脈不通,變生諸證,故治療當滌痰除濕、逐瘀活絡為法。滌痰逐瘀湯方取半夏白術天麻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半夏白術天麻湯出自《醫學心悟》,有燥濕化痰,平肝熄風的功效,血府逐瘀湯出自《醫林改錯》,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兩方共奏滌痰除濕、逐瘀活絡之功效,方取半夏燥濕化痰,天麻化痰熄風,桃仁活血祛瘀,和白術健脾燥濕,茯苓健脾滲濕,當歸、紅花、赤芍、川芎助桃仁祛瘀,牛膝引血下行,焦山楂、決明子消肉食油膩之積。現代研究也表明[14],血府逐瘀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變血液流變性,調節血液循環,使細動脈及細靜脈內徑明顯擴張,毛細血管開放數量明顯增多,血液流速加快,紅細胞聚集和白細胞黏壁、滾動及堆積等現象明顯改善,血液停滯現象消失,對于動脈斑塊的形成和發展有明顯抑制作用。且在研究過程中治療組和對照組相比較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較為安全。故本方聯合辛伐他汀治療CAS療效顯著,對于臨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都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諸駿任,范維琥,朱文玲.他汀類藥物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刊,2009,44(4):7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2] 魏宇森,廖玉華.高血壓性動脈粥樣硬化干預的新策略[J].中國內科雜志,2009,48(10):8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4.

[3] Austin PC,Mamdani MM.Impact of the pravastatin or atorvastatin evaluation and infection therap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22/Reversal of Atherosclerosis with Aggressive Lipid Lowering trials on trends in intensive versus moderate statin therapy in Ontario,Canada[J].Circulation,2005,112(9):12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0.

[4] Urbich C,Dimmeler S.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haracterization and role in vascular biology[J].Circ Res,2004,95(4):3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3.

[5] Pignoli P,Tremoli E,Poli A,et al.Intimal plus medial thickness of the arterial wall:A direct measurement with ultrasound imaging[J].Circulation,1986,74(6):139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6.

[6] 黃錚,龔蘭生,施仲偉 等.頸動脈超聲結合危險因素調查冠心病高危病人[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1998,14(3):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7] Pini R,Cavallini MC,Bencini F,et al.Cardiovascular remodeling is greater in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than in diastolic hypertension in older adults:The insufficienza cardiaca negli anziani residenti(ICARE)a dicomano study[J].J Am Coll Cardiol,2002,40(7):12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9.

[8] Sacco RL,Benjamin EJ,Brogerick JP, et al.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revention ConferenceⅣ.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stoke risk factors [J].Stroke,1997,28(7):150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7.

[9] Brunzell JD,Ayyobi AF.Dyslipidemia in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Am J Med,2003,115(Suppl 8A):24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s.

[10] Zenovich AG,Taylor DA.Atherosclerosis as a disease of failed endogenous repair[J].Front Biosci,2008,13:36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36.

[11] 張炳英,王紅,任莉,等.頸動脈粥樣硬化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系[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4,20(2):2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6.

[12] 袁麗婷,趙衛.中藥復方制劑干預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遠期療效的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09,27(1):6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13] 牛崇峰.從中醫“痰濕互結證”認識動脈粥樣硬化的成因[J].江蘇中醫藥,2008,40(3):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14] 謝鳴.方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0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

作者簡介:李孝次(1976―),男,畢業于揚州大學醫學院,主治醫師,現工作于江蘇省儀征市中醫院(郵編:211400)。

(收稿日期: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464

頸動脈斑塊是心血管事件發生的一個危險因素,其發生與腦卒中有密切關系。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及飲食結構的變化,其頸動脈斑塊發生率不斷升高。調脂治療已成為防止頸動脈斑塊發生和發展的重要手段。他汀類藥物能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內皮等功能。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治療可以顯著降低腦血管意外的發病率,接受頸動脈內膜切除術的患者經過他汀類藥物以后動脈斑塊的炎性反應降低。現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3年期間經超聲檢查證實頸動脈斑塊患者以阿托伐他汀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探討。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共84例,男50例,女34例;年齡35~85歲。其中合并血脂異常76例,高血壓病58例,缺血性卒中42例,2型糖尿病28例。除外以下病人:①2周內服用降脂藥物者;②肝功能損傷,血清轉氨酶高于正常上限2倍;③急性手術創傷;④腎功能不全;⑤合并感染性疾病。

1.2治療方法 給予服用阿托伐他汀,每晚20mg,并依病情應用抗高血壓、降血脂或抗血小板藥物,監測肝功能,有異常或其他嚴重并發癥患者則給予排除。治療周期為6個月。

1.3指標測定于每療程開始及結束時進行頸動脈超聲、血脂檢測。

1.3.1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檢測:參照國內有關文獻[1],以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TMI)≥1.2mm為增厚標準。檢查儀器型號為東芝SSA-790A,高頻探頭檢查雙側頸動脈,檢查范圍為雙側頸動脈分叉前4cm至分叉后1cm,同一病例有多處斑塊者測定最大斑塊的厚度。

1.3.2 血脂檢測:研究前后各抽取禁食12小時靜脈血。血脂指標包括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膽固醇(HDL-C)。

1.4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用SPSS11.5 軟件包作自身治療前后比較配對t檢驗。

2結果

2.1患者治療前后IMT變化、血脂水平比較 入選患者治療后IMT與治療前相比明顯減少(P0.05),見表1.

2.2患者治療前后 入選患者治療后血脂水平明顯下降,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1.

2.3不良反應有2例用藥后第1周覺輕度上腹部不適感。在繼續用藥過程中均自行緩解。用藥過程中多次復查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等無異常改變。

3討論

頸動脈是人體較大的淺表血管,其斑塊可進行定量的檢測。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IMT)被認為是動脈硬化嚴重程度的參考指標。臨床研究表明,頸動脈IMT增厚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表現【2】,斑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典型標志。Liapis等認為頸部血管的病變,特別是頸動脈斑塊的形成,與腦梗塞發生有明顯的相關性,應給予積極治療,與預防因斑塊引發的腦部其他疾病的發生。他汀類藥物具有調脂作用,還具有改善血管功能、抑制炎性反應及平滑肌細胞的增生的作用,同時還能減少脂質在血管內皮層的沉積、減少泡沫細胞的形成、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和聚集等,從而達到穩定斑塊的作用。筆者在臨床四年中利用高分辨率超聲診斷儀觀察結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可以達到調整血脂水平,具有減緩或逆轉頸動脈IMT的功能,穩定了頸動脈斑塊,對頸動脈斑塊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具有重要的臨床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葉酸 高血壓 頸動脈粥樣硬化 冠心病

高血壓病頸動脈粥樣硬化在臨床工作中是常見病,近年來有研究發現,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1】。本研究旨在探討葉酸治療H型高血壓對勁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 入選H型高血壓患者122例,所有患者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病診斷標準,血HCY>15mol/l。其中男88例,女34例,年齡30-70歲,平均55.6+14.8歲,將入選患者分為兩組,1組62例,男45例,女17例,平均年齡為56.1+13.9歲;2組60例,男43例,女17例,平均年齡為55.8+14.2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吸煙史、血脂、血糖水平等方面無明顯差異。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選后測血HCY,做頸動脈超聲檢查,超聲檢查由專人操作,檢查部位包括雙側頸總動脈及其分叉部,頸內頸外動脈。首先自頸動脈起始處做縱向掃描,依次顯示頸總動脈及其分叉部,頸內頸外動脈,盡可能掃到頸動脈最高位置,然后探頭轉90°,沿血管走行做橫向掃描,觀察有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局部內膜-中膜厚度>1.2mm即為斑塊【2】).根據斑塊影像學特點將其分為不穩定斑塊(低回聲和不勻質回聲斑塊)穩定斑塊(強回聲斑塊),不穩定斑塊率=不穩定斑塊/斑塊總數。1組給予戒煙、控制飲食、調整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脂及降壓藥物,2組在1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葉酸5mg,3次/日 口服。隨訪24個月予6、12、18個月時化驗血HCY,做頸動脈超聲檢查作好記錄,并記錄冠心病急性事件(心絞痛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發生情況。兩組在降壓藥物的應用及隨訪期間血壓控制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3結果

3.1 兩組治療前血HCY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組治療后血HCY無明顯變化P>0.05;2組治療后6、12、18個月血HCY顯著降低,P

兩組入選時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P0.05;組間比較P

3.2兩組治療前不穩定斑塊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1組不穩定斑塊率呈上升趨勢,2組不穩定斑塊率呈下降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p

兩組治療前比較P>0.05;同組不同療程比較*p

3.3冠心病急性事件(心絞痛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發生情況比較,入選時、6、12個月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8個月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4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HCY水平與動脈硬化有關,其促進動脈硬化機制可能為:(1)直接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引起內皮細胞損傷破壞血管壁彈力層和膠原纖維,脂肪、糖、蛋白代謝紊亂;(2)促進血栓調節因子的表達,激活蛋白C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從而促進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導致血栓形成。(3)促進脂質沉積于動脈壁,泡沫細胞增加,還可改變動脈壁糖蛋白分子纖維結構,同時加快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促進斑塊形成。葉酸是影響血HCY水平的重要輔因子之一,缺乏葉酸可使血HCY水平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葉酸干預治療血HCY明顯下降,但到12、18個月時下降不顯著,提示長期服用葉酸治療,血HCY降到正常水平不再進一步降低。而頸動脈超聲不穩定斑塊率隨著葉酸治療時間的延長呈下降趨勢,時間越長下降越明顯。

自1976年Wilchen【3】發現高HCY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并首次提出高HCY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以來,相繼有研究表明高HCY血癥與心腦血管疾病存在相關性【4】,可獨立于血壓水平預測心腦血管事件【5】。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著共同的病理生理學基礎和危險因素。臨床醫生通過口服葉酸降低血HCY,從而減緩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穩定斑塊,降低不穩定斑塊發生率,從而延緩減少冠心病的發生。從本研究結果看服用葉酸時間越長,血HCY保持低水平時間越長冠心病急性突發事件發生率越低。從而得出結論;口服葉酸來控制血HCY經濟、簡便、效果顯著,可使H型高血壓人群獲益,可以用做防治冠心病的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篇6

1.1性別因素:男性發病率顯著高于女性,且發病年齡早也比較重,女性發病比男性年齡大,而且女性的冠心病發病率在絕經期與男性接近,可能與男女激素水平有關。

1.2年齡因素:年齡因素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男性在50歲以后,女性在60歲以后發展較為迅速。

1.3工作因素:從事腦力勞動靜坐工作者較體力勞動者發病高。

1.4飲食因素:營養過剩,攝入熱量過高及含較多量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的飲食,引起血中膽固醇與甘油三酯的增高是公認的重要致病因素。

1.5不良嗜好因素:吸煙者和吸煙多的人患病率高,在年輕患者中差異尤為明顯。

1.6疾病因素:患有高血壓及原發性高血脂癥糖尿病等患此病比率高。

1.7體質因素:腦力勞動型較體力勞動型發病率高,肥胖者也較發多。

1.8遺傳因素:有家庭發病傾向。

2、發病理論分析

2.1血小板集聚理論:

動脈粥樣硬化最初為動脈內膜上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后發生纖維蛋白的沉積形成血栓,血脂質過高及神經、精神因素可引起血液兒茶酚胺過多,從而促進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傾向而在發病中起作用。高血壓及血液兒茶酚胺分泌過多可反作用于血管內膜表面的機械損害,而致使動脈內膜發生血小板粘附和血栓形成。

2.2脂質滲入理論:

動脈壁本身能合成脂質但粥樣硬化斑塊內脂質主要來源于血漿,而且是以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滲入動脈壁。隨著年齡增長,動脈壁的通透性增加,血脂蛋白的滲入增加,各種因素引起高血脂癥、血液粘稠、動脈壁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后斑塊堵塞冠狀動脈引起輕重不同的心肌缺血而形成冠心病。

3、臨床表現分析

3.1心絞痛:系心肌暫時性缺血而引起的癥狀,多發生在體力勞動和情緒激動后,發生典型癥狀為心前區,胸骨后悶痛或絞痛陣發性常向左肩及左臂內側放射到上腹部,病人面色蒼白、心率快、血壓升高。我科所收治21位患者中勞力型心絞痛17人,靜息狀態睡眠中自發型4人口服硝酸甘油后絞痛癥狀不同程度緩解。

3.2心肌梗塞(AMI):系冠狀動脈完全封閉,心肌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而引起局部心肌缺血性壞死,是嚴重的類型。

此病癥多發于40歲以上男性,發病前數日有乏力胸悶、氣促或心絞痛等前兆癥狀。主要表現:劇烈胸痛多數病人有突發性胸骨后或心前區劇痛可持續數小時或數日,同時有煩躁、出汗、頻死感,交降支梗塞阻滯。我科收治18例患者,15例表現為惡心、嘔吐、上腹痛,伴心律失常早期出現,2例出現嚴重室顫心源性休克,病人表現為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呼吸淺快、脈搏細弱、皮膚濕冷、大汗淋漓、血壓下降、尿量減少、心跳驟停死亡。1例急性心力衰竭表現為紫紺、呼吸困難、咳嗽、肺水腫,搶救無效而死亡。

3.3急性冠狀循環功能不全(中間型綜合癥):它與心絞痛相比,心肌缺血程度較重,胸痛持續時間較長,但臨床上無急性心肌壞死證據。收治6例患者中,有4例為心膜或室壁內局灶壞死,2例在入院2~3天轉發急性心肌梗塞(AMI),因發現及時,搶救而轉危為安。

3.4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急性心肌梗塞時或之后并發充血性心里衰竭,可在心絞痛反復發作之后發生,可也成為冠心病早期癥狀或主要癥狀。

3.5心律失常:當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而引起心肌缺血,累及心臟傳導組織時,可引起各種心律失常。我科收治34例中,常見過早搏動13例,陣發性心動過速10例,心房顫動與撲動3例,竇房功能不全4例,房室傳導阻滯4例,患者通過4~8周治療好轉出院。

4、治療護理

4.1防治要則:治療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的其它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合理的飲食,防止血脂質過高,腦力與體力勞動的調整,適當參加體力勞動與運動,但要注意勞逸結合。高血脂癥的治療,如血脂康、舒降之、魚油降脂丸對降低甘油三酯、膽固醇較有效。維生素B6和維生素C可作輔助治療。祖國醫學中的中醫中藥對血脂降低也有明顯效果。

4.2心絞痛:發作時,護士讓病人立即安穩靜坐下或半臥,給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吸氧,改善心肌缺氧度,嚴重時囑吸亞硝酸異戊脂。當病人出現頭暈、頭疼,面部與頸部潮紅等,為藥物反應,應向病人解釋說明,避免過度緊張。心絞痛病人在緩解后,要做系統的檢查與治療。

4.3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病人的病情有突發性、易變性與多樣性。因此,心梗患者更需要精心治療與護理,絕對臥床休息,時間不宜少于一個月。護士要監護好病人,協助翻身、進食、洗臉、擦身等。2周后允許在床上活動肢體,防止血栓閉塞脈管炎的發生。4周后可坐起,下床在床邊站立與走動。護理飲食,宜吃少鈉產氣少無刺激的飲食。應少食多餐,嚴禁飽食,患病第一周用流質飲食,第二周改為半流質,第三周可吃軟食,一月后可改用普食,護士要限制病人進食速度,不宜過快。

5、心理護理

5.1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變化分析。

悲觀厭世心里:患者知道自己患病后,心理受到打擊,特別是有一定文化水平者,對疾病了解一些,但不完全了解,會產生更多的焦慮和不安,患病后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感到自己活著對家庭和社會帶來累贅,以至產生悲觀厭世情緒。

篇7

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人民醫院 突泉縣 137500

【摘 要】目的:對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予以探討分析。方法:隨機選取2013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2 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對其實施有效分組,分別作為對照組(31)與觀察組(31),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阿司匹林腸溶片,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提供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55% 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7.74%,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提供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的綜合治療方法應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能夠明顯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關鍵詞 中草藥;針灸療法;針藥結合;心絞痛;冠狀動脈疾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臨床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 心悸、氣短、胸痛、胸骨后疼痛、喘息、放射痛、胸骨后悶痛等,如果該疾病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將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當前藥物治療是治療該疾病的常用臨床治療手段,本文就主要對隨機選取2013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2 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2 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對其實施有效分組,分別作為對照組(31)與觀察組(31),其中對照組的31 例患者中有13 例患者為女性患者,18 例患者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齡分布在35 歲到77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68±4.17)歲,患者的病程分布在11 天到7 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2±0.8)年;其中觀察組的31 例患者中有14 例患者為女性患者,17 例患者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齡分布在36 歲到78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63±4.31)歲,患者的病程分布在13 天到8 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4±0.9)年;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常規治療方法:如臥床休息、常規吸氧、合理膳食(低脂、低鹽),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西醫藥物治療,如20mg 單硝酸異山梨醇口服、每日給藥2 次,20-80ug/min 硝酸甘油靜脈滴注、每日給藥1次。

對照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由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S.r.l. 提供), 每日給藥1 次、每次口服100mg。

觀察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其中阿司匹林腸溶片給藥方法同對照組[2],氯吡格雷(由賽諾菲- 圣德拉堡公司提供)每日給藥1 次、每次口服劑量為75mg。

1.3 療效評定標準

無效表示的含義是:接受治療后患者的心絞痛發作次數、持續時間以及臨床癥狀同治療前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有效表示的含義是:接受治療后患者的心絞痛發作次數、持續時間同治療前減少了50%以上,且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顯效表示的含義是:接受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完全消失[3]。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處理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 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應用t 檢驗;計量資料應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數據表示采用均數± 標準差( );計數資料應用X2 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4]。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55% 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7.74%,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阿司匹林(ASA)屬于COX-1(環氧化酶-1)抑制劑,是臨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研究表明,阿司匹林給藥后可與血小板中環氧化酶活性位點絲氨酸形成共價位點,通過對環氧化酶活性進行抑制從而達到降低前列腺素環內過氧化物含量的給藥目的,機體內血栓素A2 形成量隨之下降,有利于血液中血小板成功維持在較低活性狀態并有效抗凝。氯吡格雷屬于新型噻吩吡啶類衍生物,于人體中經氧化、水解等途徑產生相應活性代謝物并結合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體P2Y12(不可逆),有效阻斷機體中二磷酸腺苷抑制腺苷酸環化酶過程,腺苷酸環化酶所依賴的前列腺素E1 水平隨之上升,纖維蛋白原受體GPIIb/IIIa 活化情況得到有效抑制,最終獲得滿意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效果。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臨床疾病,如果該疾病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將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研究顯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間存在個體差異,部分患者經常規治療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單純抗凝后療效并不理想,有學者提出對此類患者實施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抗凝效果應顯著優于單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患者。本次研究結果得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55% 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7.74%,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5]。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提供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的綜合治療方法應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能夠明顯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呂金陽. 針藥結合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62 例臨床觀察[J]. 河北中醫,2013,20(10):712-713.

[2] 莊賀, 侯王君, 曹江山, 李亞茹, 莊慧魁. 芪參益氣滴丸聯合西藥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臨床研究[J]. 河南中醫,2013,23(12):425-427.

[3] 曹寶國, 葛健文, 王國泰, 馬育鵬,秦少華, 馬琳.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90 例[J]. 中醫研究,2014,19(11):672-674.

篇8

關鍵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治療;阿托伐他汀

【中圖分類號】R57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0-0048-01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指由于脂質代謝異常,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造成動脈腔狹窄或阻塞,在此基礎上引發心肌負荷引起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的臨床綜合征[1]。該病作為內科常見病之一,以中老年人最為常見,發病率及病死率較高,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理想而有效的治療藥物應是增加冠脈血流量的同時又降低心肌耗氧量,在某種狀態下降低心肌耗氧量尤為重要,對于冠心病的治療通常有藥物治療(西藥、中藥)、手術治療(搭橋手術)、介入治療(支架術)、運動療法等。我院對收治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對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進行比較,現將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資料:選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80例,冠心病患者選取標準參1986年全國內科學會議《關于冠心病命名與診斷標準的建議》,其中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28例,勞累性惡化型心絞痛24例,陳舊性心肌梗死18例,自發性心絞痛10例。男46例,女34例,年齡40-75歲,平均(57.3±10.62)歲,將上述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體重指數等方面的差異性進行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不全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的患者。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80-160mg/d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80mg/d,療程12周。囑咐患者治療過程及治療后不要過度進食,避免過勞或過度緊張,堅持服藥,禁煙忌酒,可進行適當活動鍛煉,但不要在飯后立即運動,運動量不宜過大。

篇9

【關鍵詞】 肛周瘙癢癥;封閉療法;中藥熏洗

自2002年我科對100例肛周瘙癢癥患者采用確炎舒松-A穴位封閉聯合中藥熏洗法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瘙癢癥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齡13~68例,病程1個月~20年。特發性瘙癢55例,繼發性瘙癢45例。破裂肥厚及苔蘚樣變36例,輻射性皸裂15例,繼發性濕疹樣變49例。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確炎舒松-A穴位封閉組)及對照組(維生素局療注射組)各50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并發癥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藥物制備

1.2.1 中藥熏洗劑的制備 取苦參12 g,地膚子8 g,蒼術6 g,路路通12 g,黃柏8 g,白礬5 g,冰片3 g,將藥散裝入專用煎藥布袋,加水2 000 ml浸泡1 h,煮沸后用文火沸10~15 min,取藥汁溫洗患處。

1.2.2 局部封閉藥液的配制 觀察組取確炎舒松-A 5 ml加2%利多卡因1 ml混勻備用,對照組將維生素B1 100 mg針劑與維生素B12 500 μg針劑混合備用。

1.3 治療方法

1.3.1 觀察組 取側臥位,常規消毒肛周皮膚,用10 ml注射器吸取確炎舒松-A與2%利多卡因混合液,用5號針頭注入長強、會陰、關元穴位,將混合液均勻注入各穴位,每次藥液用量

1.3.2 對照組 取側臥位,常規消毒肛周皮膚,用10 ml注射器吸取維生素B1與維生素B12混合液,用5號針頭將藥液注入肛周皮下,每周1次,瘙癢嚴重者每周2次,3~4次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1~2個療程。每次便后用溫鹽水坐浴30 min后外涂皮康王軟膏,連續1周。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癥狀體征消失,局部皮膚恢復正常;有效:主要癥狀體征明顯減輕,局部皮膚病變明顯好轉;無效:主要癥狀體征無改變,局部皮膚病變無變化。

2.2 兩組療效比較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注:兩組比較,χ2=48.92,P

3 討論

篇10

摘 要 目的:觀察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頸動脈粥樣斑塊臨床療效。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頸動脈粥樣斑塊患者14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n=72)和治療組(n=68)。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及生活指導加阿司匹林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鈣治療。療程12個月,療程結束后2個月復查血脂、CRP及雙側頸動脈彩超,并將數據統計分析。結果:與治療前對比及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治療組在降低血脂(TC、TG、HDL-C、LDL-C)、CRP及IMT等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頸動脈粥樣斑塊 阿托伐他汀鈣 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theromatous plaque in 68 cases

Li Xuemei1,Ren Jiankun2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umadian City,Henan 4630001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Hebi City,Henan 4580002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at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theromatous plaque.Methods:140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matous plaqu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he control group(n=72)and the treatment group(n=68).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foundation treatment,living guidance and aspirin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torvastati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twelve months,reviewed blood lipid,CRP and 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ultrasonography in two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then we analyzed the data.Results: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blood lipid(TC、TG、HDL-C、LDL-C),CRP and IM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Carotid atheromatous plaque;Atorvastati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頸動脈粥樣斑塊患者14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n=72)及治療組(n=68)。其中對照組男41例,女31例,年齡56~72歲,平均(63.52±2.18)歲;基礎病方面,高血壓24例,糖尿病21例,冠心病12例;雙側頸動脈斑塊23例,單側頸動脈斑塊49例。治療組男38例,女30例,年齡55~75歲,平均(65.33±2.06)歲;基礎病方面,高血壓21例,糖尿病17例,冠心病9例;雙側頸動脈斑塊20例,單側斑塊4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基礎疾病、斑塊分布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經我院超聲科彩色多普勒超聲(PHILIPS SONOS 5500型)雙側頸動脈檢查證實存在頸動脈斑塊,且最厚處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1.0mm。

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②有影響血脂代謝的疾病(肝病、甲狀腺疾病、結核等)及1周內服用過影響血脂代謝的藥物(如激素等);③腦出血者;④年齡>75歲者;⑤不能接受本組所需檢查及治療者。

治療方法:治療前所有患者均進行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并記錄斑塊部位及IMT數值;均空腹采靜脈血,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及血脂水平。①對照組根據病情指導生活飲食及基礎病藥物治療外加用阿司匹林口服100mg,1次/日。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口服20mg,每晚1次。兩組療程均12個月。療程結束后2個月,復查雙側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CRP及血脂,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統計學方法:應用統計軟件SPSS 13.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數據用(x±s)表示,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結 果

兩組治療前后IMT對比,見表1。

兩組治療前后CRP、血脂情況,見表2。

討 論

目前認為,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導致內皮細胞功能障礙,血管內膜脂質沉積,且內膜損傷導致血小板聚集易形成斑塊、血栓;另一方面,沉積的脂質及局部產生的細胞、炎性因子等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使之增殖,使內膜增厚,從而導致動脈粥樣斑塊形成[1]。而炎性反應在動脈粥樣硬化特別是不穩定斑塊形成、進展以及破裂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選擇血脂及CRP作為療效觀察指標。

他汀類藥物可有效減少肝細胞內膽固醇合成而起到降血脂作用。而阿托伐他汀鈣是抗高膽固醇血癥的首選藥物,在降LDL-C方面明顯優于其他他汀類藥物,且不良反應少[2],它能通過抑制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內源性TC的合成,而降低血TC水平,同時能有效升高HDL-C水平,具有抗氧化、抗炎、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管內皮祖細胞的增殖能力等作用[3,4];尚能通過增加NO的生物合成及生物利用度,增強斑塊的穩定性,有效減小IMT[5]。

分析觀察結果可以看出,阿托伐他汀鈣治療組在降低血脂(TC、TG、LDL-C、HDL-C)、CRP、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療效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較好的降血脂、抗血管炎癥、延緩斑塊進展的作用,治療頸動脈粥樣斑塊療效確切。

參考文獻

1 吳連仲,韓卉.動脈粥樣硬化與神經肽[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3,24(3):232.

2 郭亞東,徐安定.他汀類藥物預防缺血性卒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08,24(1):1-3.

3 李立新,李桂平.阿托伐他汀治療伴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高血脂患者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0):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