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31 05:37: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明時節雨紛紛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俗話說得好,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個兒我可算是體會到惹。你能想象得到大早上的就冒雨跑到山上白受罪?那雨可是嘩嘩嘩的掉下乃的。然后一拜二拜三拜。
中午的時候看著他們走到這走到哪的,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從我眼前一閃而過,看樣子我是幫不上他們什么忙惹,不過估計他們也不會要我,還是乖乖站到一旁玩手機去吧。
不過呢,雖然早上大雨傾盆,但是下午也算是綿綿小雨,可媽媽那個笨蛋,還要跑到美發店去躲雨,結果躲著躲著,雨不但沒有小的痕跡,反而越下越大,根本停不下來。
無奈啊,趁著雨小一點后,那是一顆都不容緩,馬上趕回去,我的小脖子喲,都要一百八十度大旋轉惹 。為什么?還不是因為那把傘太小,三個人帶不過,頂多擠2個,第三個就只能被擠在中間,還要不是仰著頭才能防止臉跟傘柄親親我我。
俗話說得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話說的真不錯,大雨傾盆,我欲斷魂
篇2
───《如果有一天》
[1。]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總有一種無以名狀的感知,女孩子總是應該向往繁華的城市的。那些高樓林立,光怪陸離的景象在腦海里揮之不去,散光著死亡氣息的黑夜,沒有月光朗照,沒有孤星點綴,仿若一匣鏡子,倒映著城市的龐大光芒,抑或歌舞升平,抑或靜默無聲。這些剪影來源于一個叫做云南的城市。
我還記得在幻想萌動的小學,你常常以期望的姿態對我說“我遲早離開這昏暗的重慶,到一個有花有草的地方,就這樣生活下去。到時候,我們在一起幸福的生活,用竹子做我們的小窩,然后一起做飯,吃飯。”。我還記得,當時我們為了那時候該誰做飯而爭得面紅耳赤。現在想來,為何會那么遙遠。云南,我的好姐姐,那個有花有草的地方還等著我們的不是嗎。
[2。]
記得剛進二班的時候,聽到身為班頭的你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大家要發揚“主人翁”精神,要讓這個班產生凝聚力,讓大家成為一個集體.至今,這句話還不厭其煩的在腦海中重復著。然而,我卻看不到重復著這句話的你。
看著有些褶皺的大頭貼,你笑得是那么燦爛。而記憶卻總是會回到南兒姐在電話里嘶喊著去醫院的情景,你親戚們給你穿著衣服。臉上早已布滿了我所陌生的蒼白,思兒姐不敢相信的喊著你是睡著了。一下子,記憶又轉移到那座小小的墳墓,沒有人為你披麻帶孝,你媽媽被你氣得腦溢血送進了醫院。可是姐姐,不是說過了等謊言被拆穿后一起從江北水中飄然直下嗎。為什么你不守諾言。
[3。]
在家里,翻到了你曾遺留下的日記:
靜默的仰望天空,思念數里之外的幸福所在,哪怕遙不可及。
我知道,我是迫切的愛著云南的。那是我和夢的幸福,我渴望把我們成年后的盛典與云難聯系起來。
然后,數年之后,所有的人都等待我們盛大的歸來。
我們的云南。高廈,霓紅,車流,人浪。一切繁華,無聲上演。渴望站在市中心的高層建筑上,俯瞰喧鬧的都市,正如初登上觀望臺看紅心水汩汩流一般。車水馬龍的地方。
我們的云南。白領,西裝,琉璃,陽光。一切繁華,無聲上演。渴望站在寫字樓的綠光玻璃前,仰視天空的碧澈,整齊的制服,世上女性,摩登女郎,頂級白領小資,這正是世人所夢寐以求的生活。
我的好姐姐,你寫的是我們,而不是我,更不是你。你可是又騙了我一次。知道你是無奈,可是姐姐,我好恨你,好想你。
[4。]
《最小說》。
最近,習慣于在空閑里到街角書店去翻翻書。那個被你稱為家的書店,店長是一個很帥的哥哥,同時賣著好吃的羊角豆腐干。你說,我們可以一邊吃,一邊看。這樣流口水也就可以有個正當的借口。
指間摩挲著嶄新的扉頁,就有些莫名的心動。以前的日子里,冷落了文字,冷落了書。而現在我再撫摸著它們的時候,有種刺骨的寒冷。你曾拿著一本叫“最小說”的東西,在街上邊走邊看,狂吼著“好好看,怎么看都比瓊瑤寫的那些垃圾好看”。于是,又爭斗起來,可我依然是不知道,你是瓊瑤的。比如你如同游戲中的人物掛掉后的那封寫,滿頁的寫著對不起。還記得[清清河邊草]中阿水死后的那封信嗎,滿頁的對不起。而草草說了什么,好姐姐,可是我現在相信了我不是一個很正經的瓊瑤迷,因為我原諒了你。
最小說,曾經在班上被傳來傳去的一本郵購的書目,上面花花綠綠的書照,下面的價格驚人的低廉。五折。四折。三折。然后的日子,你急切的在上課時把書一點點抽出來取出來津津有味的看著。而書,卻被老師無情的拿走,撕碎。你趴在桌子上,當中午去吃飯的時候,才發現,有很多水珠。 那,是你的淚嗎。
姐姐,現在學校的門口有幾攤小店,一些女生的小飾品碼在貨架上。你應該知道我是不喜歡逛小店的。但現在,只因為看到瀟姐的桌子,包了一張很靚的包裝紙。她說那是在門口買的。我選了一卷透明的包裝紙,認認真真的裁成8,蒙在《最小說》上,用膠布封好。久久的看著,覺得很溫馨。瀟說我很浪費錢,浪費時間。可是沒人可以明白,我所愛的書都是你曾推薦的。姐姐,曾經沒有陪你一起看著那些書,現在,晚了吧...
[5。]
現在,未來。云南都注定不會有我們的足跡。
而我,也只能通過零散的文字了解。
云南。在夢境中,迷人。旋轉。光芒萬丈。冷漠。龐大。迷宮一樣。有距離。閃動著魔力。
地鐵帶著白光呼嘯在黑色的地下隧道里。
無數寶馬法拉利拉動起炫目的氙氣燈在高架上掠出一道一道發光的長線。
時尚的白領從地鐵里走出來,踩著10厘米的細跟鞋,面無表情地走進尖銳的金屬大廈,陽光照在她們外套上的名牌LOGO上閃閃發光。
在大街上聽見英文像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如同某種外地口音一樣自然地存在著。
小說里頻繁出現的星巴克和法國梧桐,在土地上密密麻麻地出現。路上迅速奔流的高級黑色轎車,街邊巨大的法國梧桐把陽光過濾投影下來。干凈得一塵不染的奢侈品櫥窗里,模特展示著下一季的流行。他們有著陰郁而邪氣的五官,卻也英俊逼人。
高檔寫字樓里,女孩子化著精致的妝容,穿著黑色的制服,腋下夾著一個黑色文件檔,一邊踩著高跟鞋飛快的穿梭,一邊用英文講電話。回蕩著“噔噔”的聲音。
……
[6。]
我好想好想到云南去。
[7。]
你說。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關于少年時代,冷暖自知,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
這一切將在被回憶肆意篡改的書寫下,漸漸抽象成一些霧一樣的塵埃,浮在夢境之外的空茫黑暗中,日日夜夜不停墜落,終會塵埃落定。
的確。
大多數關于傷害的碎碎念,都在被窩里完成,荒蕪的時光無可取代,青春的日子一去不返。
有你存在的時代的云南,幻想與否,我自己明白。而現在,落空也罷,冷則已;實在也罷,暖則已。
如今的生活,被日子折磨得不得不樸素。
只因思念。姐姐,想你了。
[8。]
被窩。青春。墳墓。
少年。冷暖。樸素。
我最遙遠的夢想。我的幸福所在之傷害。
這些。那些。如此這般美好。
我的青春和妄想,正在飛快流逝。
當我達到某一個年紀的時候,就聽見自己身體里,某一種類似沙漏的聲音清晰跳動。
青春一邊是依然歌舞升平的璀璨熱鬧。
年華一邊是即將靜默無聲的緩慢長路。
[9。]
姐姐。曾經,我們有美好的未來。
姐姐。曾經,我們有充足的資格幻想著一切。
姐姐。現在,你們都沒有了未來。
姐姐。現在,沒有了你我還能幻想什么。
姐姐。清明將至。你在最后一封信上說。清明時節雨紛飛,雖然沒有真正的下雨。而我的世界,卻充滿了雨滴。
姐姐。你成功了。你的預言實現了不是嗎。
可是上海。姐姐,我會努力實現。
[10。]
未來。在一個有花有草的地方----云南。
你。我。生活在一起。
直至生命的終止。
夜,好靜好靜,靜到都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聲,一下一下地,沒有節奏的跳著,好似亂了章法。一閉上眼就想到你那張流著雨水的臉龐,那張我所深愛的臉龐,那張我最愛的臉龐,笑了,夢了,夢中的云南。有你,有我……
----后記
這一刻 突然覺得好熟悉
像昨天 今天同時在放映
我這句語氣 原來好像你
不就是我們愛過的證據
差一點 騙了自己騙了你
愛與被愛不一定成正比
我知道被疼是一種運氣
但我無法完全交出自己
努力為你改變
卻變不了 預留的伏線
以為在你身邊 那也算永遠
仿佛還是昨天
可是昨天 已非常遙遠
但閉上雙眼 我還看得見
可惜不是你 陪我到最後
曾一起走卻走失那路口
感謝那是你 牽過我的手
還能感受那溫柔
那一段 我們曾心貼著心
我想我更有權力關心你
可能你 已走進別人風景
多希望 也有 星光的投影
努力為你改變
卻變不了 預留的伏線
以為在你身邊 那也算永遠
仿佛還是昨天
可是昨天 已非常遙遠
但閉上雙眼 我還看得見
可惜不是你 陪我到最後
曾一起走卻走失那路口
感謝那是你 牽過我的手
還能感受那溫柔
可惜不是你 陪我到最後
曾一起走卻走失那路口
感謝那是你 牽過我的手
還能感受那溫柔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今天我就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按照舊的節日習俗,清明節要掃墓來表達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掃墓俗稱上墳,是祭奠死者的一種活動。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除了掃墓,清明節還有許多豐富有趣的習俗。由于清明節正值初春。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好時節,大家經常踏青、游玩。放風箏也是大家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里也放。
有的人把風箏放上天后,剪短牽繩,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去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正是播種的好時節,我國民間經常在這一天植樹。同時,清明節還有插柳的風俗。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
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是不是很有趣呀!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讓我們走進清明,共同體驗它豐富多彩的.風俗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和紙錢去墓地悼念死去的親人。
今年的清明節天氣特別冷,時而大雪紛飛,時而狂風大作。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二十幾人要到太爺爺的墳墓前祭奠。坐車來到了山腳下,大家都沉默不語,過了十幾分鐘,走到了半山腰,那里雜草叢生。走著走著,就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墳墓周圍到處是雜草,它們仿佛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一點生機。
爸爸和叔叔、姑奶等人先把墳墓周圍的雜草除去,接著爺爺在墳墓上用小泥塊壓了一張黃紙,然后在墳墓前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和爸爸跪在太爺爺墳墓前,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墓前念念有詞,訴說著這一年來家里的大事小情,還讓太爺爺保佑我們一家大小平安。我心里想,太爺爺一定會聽到我們的話,我要好好學習,他一定會感到欣慰的……
最后,我們把紙錢燒了,爸爸用土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的墓前有幾塊大石頭,我們坐在大石頭上休息吃東西,這時爺爺把酒灑在墳墓前,我好奇地問“為什么要灑酒呀?”爺爺說“我來敬酒,太爺爺會和我們永遠在一起的。“人死了,明明就什么都沒有了,怎么會喝酒呢,怎么還能和我們在一起呢?哦,太爺爺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吧!下山的路上,大家說說笑笑,看起來很輕松的樣子。
這次掃墓,我知道了清明節掃墓是對親人的懷念,也是家人團聚、踏青賞春的好時機。這個清明節過得很有意義,明年我還會去看太爺爺的。
今天是清明節,是中國傳統掃墓節日,爸爸開車帶奶奶、媽媽、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縣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們經過了1個小時的環山公路終于到達目的地——我夢中熟悉的家鄉。
一下車,我們就聞到一股清新的鄉村氣息,四周青山環繞,整個鄉村顯得那樣祥和。我們步行幾分鐘就看見一座泥巴蓋得老房子,這是爺爺、奶奶、爸爸以前住過的地方,現在只有曾奶奶、曾爺爺住在那里。一進門就看見曾爺爺和曾奶奶,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見我們到來,那爬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問候完曾爺爺和曾奶奶,我們要去掃爺爺的墓了,我們爬上了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陽光燦爛,小路兩旁都開始熱鬧了。
有嫩綠的小草展露著小腦袋,忙碌的螞蟻在春運,春筍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腦袋,山間的小路上真有趣,一會兒小雞、小鴨和我們嬉戲,一會兒小羊、小狗與我們賽跑。遠處綠油油的麥田和金燦燦的油菜花為家鄉的春天添加了亮麗的色彩。不一會功夫,我們來到了爺爺墓前,爸爸帶著媽媽和我認認真真地向爺爺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爺爺還活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享受這美好的世界!
【2020清明節的作文范文三篇】相關文章:
1.2020清明節的作文300字三篇
2.2020清明節的作文
3.2020描寫清明節的作文范文三篇
4.2020最新關于清明節的作文范文三篇
5.2020有關清明節的作文范文三篇
6.2020清明節的作文范文350字
7.有關于2020清明節的作文范文
篇4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優秀作文范文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眨眼的時間,就到了清明節,我們一家人決定去給烈士掃墓。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床,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是紅色的,真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致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臺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屬于烈士們的寶地。這里可真壯美啊!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是這些烈士們的化身嗎?都說現在的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到人為的跡象,這不正說明我們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們的犧牲,哪能得到今天這安穩的日子?哪能守衛得住我們的國土?在這兒,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的淚花。是啊,他們畢竟是經歷過流浪不平的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的感情,絲毫不亞于在溫室里長大的我們……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我在心中對每一位烈士吶喊:“安息吧,國家到現在很好,不再是‘東亞病夫’不會再受到其他國家的劫掠了。”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優秀作文范文二我的理想,幸福是什么,給校長的一封建議書,紅領小清明節見聞只見碧空襯著淡藍,一會兒,淡藍變成橙黃,邊上鑲著緋紅,這紅光越來越多,從空中直射海面,先是一點,接著一片,飛快地向四面擴散。
清明節見聞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著一顆白亮耀眼如鉆石的星星——啟明星。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秋雨洗刷過的天空,像大海一樣湛藍碧透。朵朵白云猶如起航的輕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飄浮著。看他年紀不過二十來歲,臉色蒼白,像沒有睡好覺似的皮泡臉腫。他老是皺著眉頭,不大說話。笑紋幾乎在他的臉上是絕了跡似的。他穿著一個褪了色的藍布大褂,好像永遠是穿著這么一個一樣。清瘦的下巴殼,亮聳的肩膀,顯得很沒生氣。我最敬佩的人,小學生上網利與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s光傷了自己的翅膀。他雖然只四十剛出頭,卻早已兩鬢飛霜,瘦削而蠟黃的臉上皺紋密布,青筋暴露的雙手長滿了硬生生的繭皮。墨藍色的天空中掛著許多小星星,它們仿佛剛剛從銀河里洗過澡似的,亮晶晶的。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優秀作文范文三喂,快點我起床了,你沒忘,今天要去看外公的嗎?”媽媽那定時鬧鐘打破了我的美夢。對,今天我得去北侖掃墓,再晚就要來不及了。我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洗漱完畢后,跳上了老媽的車。
每年的清明節,總會伴隨著蒙蒙細雨,人們的心情也會在這煙雨中沉寂,今年也不例外,坐在車上,讓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我們來到北侖的墓地,很快就來到了外公的墓前,外婆就迅速地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供品放在桌上:清明果、糕點、水果、酒…… 我和爸爸在墳墓上加了些泥土,媽媽再把鮮花插在上面。點上香火,我們就一一給外公叩頭。最后一環節就是把“金元寶”吹鼓,送給外公。
篇5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于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后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只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與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念書,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欲斷魂”,爸爸跟母親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干凈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著一張張寄托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卷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清明即將到來之際,老天爺放了太陽一星期的假。這幾天來,風雨雷電在人間暢游嬉戲,豆大的雨點落在地上,劈啪做響,譜出一首歡快的雨中交響曲。可我有點兒沮喪,萬一清明那天雨神還不走,多惱人啊!到了這一天,太陽公公又出來工作了,睡了一星期的它精神特足,放射出強烈的光芒。
“萬歲!”天公作美,太陽出來喜洋洋。我樂不可支,急急忙忙吃完早飯,就上了路,陪我上路的,還有那撲朔迷離的清明夢:九泉之下的外公過得快樂嗎?我們又來“看”你了;
山媽媽是否依然青春綻放?小鳥是否依舊歌聲嘹亮……
我迫不及待地加快了步伐等我們到山腳下時,不少掃墓的人家已經上山了。我三步并作兩步走,大步流星地追趕,很快就趕上,然后把他們遠遠地甩在后面。是誰說“路上行人欲斷魂”我看是“路上兒童皆歡喜”,因為,一年當中,難得有踏青的機會。你瞧我,又蹦又跳的,活像個調皮的小精靈,哪來的“斷魂”呢?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郊游機會呀!平時,我們被關在“監獄”里學習,整天戴著個“緊箍咒”在那茫茫題海中奮戰,身心疲憊,多想放松一下,借清明掃墓,給大腦放個假,你說我能不快樂嗎?
到了山頂,哇!墓地上的野草又鉆出來,雖然是春風吹又生,但今天你們也在劫難逃。我套上手套,幫大人拔草,我用力一拔它倒是沒啥動靜,我卻差點摔倒在地,呵,這小草還挺倔強,我不信拔不起,我搓搓手,站穩腳,雙手握緊小草,用力一拔,終于拔出一撮草,可我也因為用力過猛而摔了個四腳朝天。哥哥、姐姐都笑彎了腰。
我整個人都成了跳跳球,上竄下跳,好不調皮。一會兒拔拔草,一會兒摘摘花,一會兒嚼嚼泡泡糖,一會兒又把紅花油倒在毛毛蟲身上,看它如何垂死掙扎……
可沒過一會兒,我的肚子就又唱起了“空城計”咕嚕咕嚕地叫個不停。我只好靜靜地蹲在地上畫餅充饑。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肚子的埋怨聲也越來越大,此時它就像個干癟的氣球,有氣無力。
通過我們的努力,野草們終于“全軍覆沒”了,我們征服了它,我們戰勝了它!開始燒紙錢了,烏煙瘴氣,我還咳嗽了幾聲。隨后,再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狼吞虎咽地吃起東西來。這些食物真是美味可口,在加上一覽無余的山間美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滋味,更是回味無窮。
快樂的你,快樂的我,快樂的我們在清明。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興寧神光山森林公園踏青,同學們都懷著激動的心情早早來到班里,老師向大家講了活動的規則之后就帶我們下去排隊上車。
我們坐上豪華的大巴車,向興寧前進,雨過天晴空氣特別的清新,只見路旁的樹木急速地向后倒退,同學們的談笑聲此起彼落,不到兩個鐘頭就到達了目的地。
下車后大家先集合,老師用廣播再一次強調了注意事項,就開始自由活動,我們看到這里森林資源豐富,林木參天,到處都長滿了奇花異草,流傳著許多美麗而神奇的傳說,還有古色古香的“寺、壇、池”,確是一個美麗的旅游景點。讓人心曠神怡、留戀忘返。
最讓人驚心動魄的就是去“神光洞”(恐怖屋),我們班的何志成首先買票進去后,我們聽到里面怪叫聲陣陣,都很懼怕,何志成出來了之后我們有問他里面是怎樣?他驚得說不出話來了,過了好久才說:“我不去了,殺了我都不去了!”這時徐權峰壯起了膽子要去體驗一下,我當時被那個可怕的聲音都嚇得毛骨栗然,但是溫杰明邀請我一起進去,只好硬著頭皮進去了,進入第一道鬼門關見到的是兩個黑白無常的鬼怪,讓人膽戰心驚;第二道鬼門關見到了一只突然撲過來的全身黑色的鬼怪,讓人心里撲通地跳個不停;第三道鬼門關是張牙舞爪的鬼怪,嚇得人舌頭都大了起來,總之每過一道鬼門關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鬼怪,經過一陣恐怖過后我倒不怕了,因為我鎮靜下來了,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鬼,這些鬼怪是燈光作用的圖景。吃了午飯后,有一個同學因為驚恐把書包和錢包都丟在洞內了,我便自告奮勇進去幫同學找回書包和錢包,同學們都說我夠大膽。
這次踏青意義重大,收獲很大,首先是過了一次集體生活,其次是觀賞到了神光山的美麗景色,感受到春光無限好,再次是體驗了恐怖屋的驚險,鍛煉了膽量,增強了與鬼神作斗爭的勇氣。
我今天真的太高興了!希望學校能多組織我們外出參觀,讓我們多見世面!
學校把春游的日子安排在了清明節的前一天,地點定在了的西山腳下的“小西湖”。清明節時人們總少不了祭拜先祖,游山踏青。如此一想,學校的安排也別有一重意味。
走在綠蔭遮天的盤山公路上,雖然總有一些人小打小鬧,但總體依舊蕩漾著一番清靜的氛圍。路邊的參天大樹下有著一簇簇還透著些許嫩黃的新綠,期間還有一兩個含苞欲放的野花苞;
青草叢里能隱約瞧見路過的甲蟲,以及一隊隊剛從冬日里掙脫出來,開始建造新巢的野螞蟻;
斑駁的樹影里有幾只矯健的蜜蜂迎風飛舞,卻驚得隊伍里一大片同學驚聲尖叫,紛紛逃避;
樹林里偶爾傳出一聲帶著春睡初醒的慵懶,又不失清脆的鳥鳴,立刻引得同學們駐足細聽,議論紛紛……也許,這個時候你才能充分體會大自然的動靜之美吧。
出了盤山公路,但那陽光卻沒有早春的溫柔,一失去了樹蔭的遮蔽,便狠狠地潑在了人的身上,針扎一般疼痛。平日里呆在教室里不用擔心日曬雨淋的同學哪里受得了這些,紛紛奪路而逃,跌跌撞撞跑進隧道里。那里漆黑一片,大家終于按捺不住心底的激動,紛紛尖叫起來,開起了善意的玩笑……
西山腳下的那片“小西湖”并不大,但是兩面圍山,一面建起了長廊,一面筑起了一座小石橋,兩邊連著矮矮的堤壩。湖面還散落著幾處蓬船,堤壩旁的水里,在幽綠的水藻間還能看見成群的蝌蚪和小魚。這可激起了眾多同學的玩心,大家紛紛手持瓶瓶罐罐,滑下堤壩捉起蝌蚪來,一時間,水邊好不熱鬧,人聲嘈雜,水花四濺,熙熙攘攘,看得岸邊的茶館老板心直發緊,在橋上高叫“小心、小心”。
在茶館門前的一把把大遮陽傘下,不少同學圍在一起,一邊大嚼著方便面,一邊打起了撲克牌。在吆三喝四的高喊聲中,一個同學垂頭喪氣地退出了比賽,開始賣力地收拾起大家遺留下的方便面碗來。而在乒乓臺邊,一些同學則熱火朝天的打起了球賽。沒有球網,大家就把書包里的"字典摞成一排,沒有球拍,同學們就以掌代拍,不由分說的展開了大戰。跳動的乒乓球在空中畫出來歡樂的弧線……
在這清明時節里,我們懷著對先人的思念,以及對這美麗自然的無比喜愛,迎來了又一個嶄新、美麗的春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后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里,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么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么這么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里包扎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么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么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后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嘗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600字匯總5篇】相關文章:
1.【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500字匯總9篇
2.【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300字匯總8篇
3.【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600字匯總6篇
4.【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00字匯總7篇
5.【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00字匯總七篇
6.【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400字匯總7篇
7.【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200字集合八篇
篇6
今天我去看姥爺、太公、太婆好開心啊!今天我的任務終于完成了。
昨天,是清明節,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回到姥姥家,給姑爺爺燒紙。
到了姥姥家,我就看見姥爺在那里剪白色的紙條,我很好奇:“姥爺,您在干什么?”姥爺笑了,小聲地告訴我:“保密啦!”姥爺剪好了,把它們掛在釘耙上,我拿著一大把紙錢,爸爸拿著一盒蠟燭、媽媽拿著一個小打火機。
到了姑爺爺的墓前,我們把旁邊的雜草除掉,在給姑爺爺的墓上培上了新土,爸爸把蠟燭小心翼翼地點燃,姥爺把那些白紙掛到姑爺爺墓上的樹枝上,媽媽把打火機點燃,我把紙錢一張一張地放到火里,紙錢燒完了,我們給姑爺爺我們就回家了。
昨天是清明節,是祭祖的`日子。祭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表示我們對祖輩的尊重。
一大早,媽媽開車帶著我和姐姐回老家去。沿路我看到好多 去秦嶺山里的車,粉紅的桃花,綠油油的麥田和金黃金黃的油菜花,許多游人半路停下在桃園或者在油菜花邊照相。
不知不覺我們就到老家了。
到家后我發現我們回來有點兒晚了,大舅一家和小姨他們已經回來了。爺爺帶領大家給老奶奶和老爺爺去燒紙,我當然也加入其中。我學著大家跪著,由于人多,我們圍成好大一個圈燒紙和紙錢,然后磕頭。爺爺怕引起其它東西著火,讓我們多等會,等火完全熄滅我們才回家。
回到家奶奶和舅媽做好午飯,大家有說有笑地吃著香噴噴的飯,我在心里想:老奶奶、老爺爺你們在天堂一定要過得很好哦!
【【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00字3篇】相關文章:
1.【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200字集合八篇
2.【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500字匯總9篇
3.【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200字4篇
4.【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600字合集六篇
5.【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300字匯總8篇
6.【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00字合集5篇
7.【必備】清明節踏青的作文100字集錦6篇
篇7
家鄉清明節習俗作文范文一我的老家在貴州,那里離寧波好遠好遠,因此那里的風俗習慣也和寧波的有一定的差別,今天我就講講我家鄉清明節的習俗。
家鄉的清明節和全國各地一樣,都要去祖先墳前掃墓,但家鄉的掃墓的那一天,我們都要清早上山去,并且是不吃早飯空著肚子去的,為的就是讓逝去的祖先先“吃上”早飯,等到在墳前祭掃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們再把那些供奉先祖的食物當做我們的早飯,盡管那些食物已經涼了,但我覺得這是對祖先的尊敬。供奉完祖先,大人們會清理一下墳上的雜草,然后從不知哪里砍來的一根樹枝插在墳墓旁邊,我不知道這是什么含義,只聽得大人們說是為了給祖先們遮風擋雨。
當然家鄉的清明節不只只有這些。在掃完墓后,村里的人就會聚在一起,舉行一年一度的“斗雞”大賽,那場面是我見過的最熱鬧的場面,人山人海,大家都圍著看兩只大公雞在那里斗來斗去。我和伙伴們則喜歡在村口那臨時搭起來的秋千上蕩秋千,常常玩得忘了回家。
家鄉的清明節還有很多的活動,我想這些活動習俗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吧!
家鄉清明節習俗作文范文二我的家鄉在南昌,在我們家鄉清明節的主要習俗就是掃墓祭祖。所以又把清明稱為“鬼節”。
民間還有上墳、添墳的習俗。晚輩帶著燒紙,供品等,到已去世的親人墳上,燒紙磕頭。最后給墳墓上添新土,還要在墳頭上壓白紙條。聽老人們講這是給已去世的親人修房屋,防備夏天,下大雨漏水。以此來表示對死去親人的悼念。此時我想起了大詩人杜牧的一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正值春天,萬物復蘇,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除掃墓之外,還有踏青郊游的活動。這時,人們就會帶著家人到野外去游玩,以此來放松放松自己因工作而緊張的情緒,還可增加家庭的和睦氣氛。古代也有踏青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就生動形象的描繪了當時清明節都城人民郊游踏青的熱鬧景象。
清明節還是植樹的好季節。因此又有插柳植樹的活動。聽老人們說舊時候有“清明不插柳,來年變黃狗”的諺語。
除了以上的風俗以外,還有吃蛋的習俗。這就如同春節吃餃子,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一樣。這些習俗隨著社會的發展,有的已經被淘汰,有的流傳至今,有的還增加的新的內容。
清明除了這些習俗之外,還有我們小伙伴的歡樂活動,蕩秋千,放風箏。最好玩的要數放風箏了。大家在一片寬闊的空地上,跑來跑去,歡聲笑語,共同把風箏送上蔚藍的天空,大家一起放飛歡樂,放飛夢想,放飛希望……
我們家鄉的清明習俗是不是很有趣,大家也來分享你們家鄉的清明習俗吧。
家鄉清明節習俗作文范文三又是一年清明到。明天周六,我們準備去做清明。每年清明,我們都是步行去祭祖。大概要走8里田間小路,才把幾處祖墳跑過來。到處都是花的世界,油菜花金黃一片,高過人頭。路窄處不得不沾花惹草。
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的馬蘭頭就忍不住摘一把。家鄉有句俗語:清明前,馬蘭甜;清明后,馬蘭臭。馬蘭的吃法我知道的有這幾種:
1、炒馬蘭頭
把摘回來的鮮馬蘭洗凈,放在開水中焯一下,控干水,再像炒白菜用油鹽那樣炒熟。
2、做馬蘭粑
先炒好馬蘭頭備用,再炒干米粉(面粉不必炒),把馬蘭頭倒入米粉中攪拌,太干再加些開水(面粉加冷水)攪拌,揉成面團。做成粑。將鍋燒紅,放油,燒5成熱,把粑放入鍋中煎至兩面有點黃,再向鍋中倒點水,蓋上鍋蓋,烹5至8分鐘就OK了。
篇8
介紹清明節英語作文【1】
Last qingming Festival,i return home to worship my grandfather.qingming Festival is a folk Festival.In the past,In the past, the qingming Festival was called "Arbor Day". But Today, Chinese visit their family graves to tend to any underbrush that has grown. Weeds are pulled, and dirt swept away, and the family will set out offerings of food and spirit money. Unlike the sacrifices at a family's home altar, the offerings at the tomb usually consist of dry, bland food. One theory is that since any number of ghosts rome around a grave area, the less appealing food will be consumed by the ancestors, and not be plundered by strangers.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this celebration of life became a day to the honor past ancestors. Following folk religion, the Chinese believed that the spirits of deceased ancestors looked after the family. Sacrifices of food and spirit money could keep them happy, and the family would prosper through good harvests and more children.
介紹清明節英語作文【2】
The qingming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is one of the 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 in China, falling on April 4-6 each year. After the festival, the temperature will rise up and rainfall increases. It is the high time for spring plowing and sowing. But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not only a seasonal point to guide farm work, it is more a festival of commemoration.
The qingming Festival sees a combination of sadness and happiness.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day of sacrifice. Both the Han and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t this time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and sweep the tombs of the diseased. Also, they will not cook on this day and only cold food is served.
The Hanshi (Cold Food) Festival was usually one day before the qingming Festival. As our ancestors often extended the day to the qingming, they were later combined.
On each qingming Festival, all cemeteries are crowded with people who came to sweep tombs and offer sacrifices. Traffic on the way to the cemeteries becomes extremely jammed. The customs have been greatly simplified today. After slightly sweeping the tombs, people offer food, flowers and favorites of the dead, then burn incense and paper money and bow before the memorial tablet.
In contrast to the sadness of the tomb sweepers, people also enjoy hope of Spring on this day.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 time when the sun shines brightly, the trees and grass become green and nature is again lively.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have followed the custom of Spring outings. At this time tourists are everywhere.
People love to fly kites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Kite flying is actually not limited to the qingming Festival. Its uniqueness lies in that people fly kites not during the day, but also at night. A string of little lanterns tied onto the kite or the thread look like shining stars, and therefore, are called "god's lanterns."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to plant trees, for the survival rate of saplings is high and trees grow fast later. In the past, the qingming Festival was called "Arbor Day". But since 1979, "Arbor Day" was settled as March 12 according to the Gregorian calendar.
清明節英語作文【3】
Ching Ming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has a history of two thousand five hundred years; Its main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are: grave, outing, cockfighting, swing, play mat, pull hook, tug-of-war), etc. The members (the grave), is very old. Tomb-sweeping day, as a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a full of mysterious colorific festival, on this day, the pedestrians on the road are missing people who died, to express their respect and grief!
Ching Ming festival, in hainan many locals call it the "qingming festival". Middle age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very important, if not as a legal holiday, they will also take time to go home "qingming festival". This suggests that the qingming festival has become a culture, become a man of the late express a way of missing loved ones.
qingming festival, is a ki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cognition and respect. qingming festival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ancient tradition of a festival,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of festivals, was the day of ancestor worship and the grave. This grave, the shrine of the dead an activity.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some minority are mostly in the tombs. According to the old tradition, the grave, people to carry goods such as especially fruit, paper money to the grave, will be food for offering in the family tomb, then paper incineration, new soil up to the grave, fold a few branches pale green branches ed in the grave, and then salute kowtow worship, finally eat especially home. The tang dynasty poet tu mu's poem "qingming" : "rains fall heavily as qingming comes, and passers-by with lowered spirits go. Restaurant where? Boy pointed apricot blossom village." Write the tomb-sweeping day is special atmosphere. Until today, tomb-sweeping day ancestor worship, mourning the late relatives customs still prevail. And the more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people.
Chinese is influenced by its culture, make clear the Chinese memorial ancestors festival. Ancestor worship in qingming festival people are back, this is a kind of culture, a kind of habit.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主要的傳統文化活動有:上墳、踏青、斗雞子、蕩秋千、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即掃墓)之俗,是很古老的。清明節,它作為傳統文化,是個布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在這個日子里,路上的行人都在思念去世的人們,表達對他們的尊重與哀思!
過清明節,在海南的許多本地人中稱其為“做清明”。中年人對清明節十分看重,即使不是作為法定假日,他們也會抽空回老家“做清明”。這說明清明節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成為了一種后人對已故之親人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清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認可及尊重。清明是古人傳統習俗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奠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奠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非凡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中國人受自身文化的影響,使清明成為了國人追思先祖的節日。在清明人們紛紛回鄉祭拜祖先,這已是一種文化,一種習慣。
清明節英語作文【4】
Today is April 5, ching Ming festival.
My father and I went back to the countryside hometown for ancestor's grave. We came to the ancestral grave, dad with his shovel the tombs to repair, and then put the tribute to the grave, took me to the ancestors on three head, got up and down a bowl of wine, spilled a circle around the tombs. In the grave, we walk in the mountains You'll also be able to contribute, on a mountain high, there are lush trees, there are green grass, there are clear lakes, beautiful!
On the way home, winter jasmine, plum and cherry blossoms are scrambling to in full bloom, fragrance of flowers floating around, a lot of visitors to take photos in front of the flower, laughing faces as beautiful as flowers, how happy ah! Dad told me: tomb-sweeping day is our memory of martyrs, ancestor worship festival, festival is blooming, play for an outing. He told me the martyrs brave fight, fear no sacrifice revolutionary story. I listened to the very touched, it is our predecessors bloody sweat, hard working, just have our good life today, so we should cherish the happy life today, study hard, healthy growth, grow up contribution strength, serve the country!
今天是四月五日,清明節。
篇9
清明節思念親人優秀作文范文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蒙蒙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么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么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采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哪個緊隨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著爺爺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直到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于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思念親人優秀作文范文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原來在心目中并不重要的一個節日,因為爺爺的離去成了心里的祭奠日。時間會讓人忘記很多事情,即使在高興的事情也會在平淡的生活中慢慢流逝,但血脈相連的親情,至死都不能忘記的。時光輪回,年復一年,敬愛的爺爺離開我們已經十年了,爺爺那高大的形象像巍峨的山峰,永遠聳立在我的眼前,十年了,彈指一揮間,許許多多的事情仿佛如昨天......清明節來臨,從微冷和陰郁的空氣里能夠感受到一絲悲傷。爺爺:我敬愛的爺爺,您走了,走得那么快,您還沒有盡享天倫之樂。
您走了,走得那么急,您的離去給全家人帶來了致命的打擊。
爺爺,我知道您舍不得走啊!為了這個家,您還有操不完的心,還是沒有辦法,從您發病到您走,沒有一分鐘不為您提心吊膽,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您狠心扔下我們走了,那么不情愿地走了......永遠忘不了20xx年正月初八,您去了另一個世界,從此我們陰陽兩隔,您是平靜的走了,卻讓我們糾心……,沒有哪一天不想您啊!沒有辦法會把您忘記!現在,只能靠回憶,回憶與您在一起的點點滴滴···聽爸爸說:他們小時候您金長起早出去干農活,供他們念書;教他們做人處事,為了他們您付出的太多太多,真的不能忘記您為他們所付出的一生辛勞,在您離開大家100天日子里,我們又回到您的墳前,您感覺到了嗎?那天天空很一直陰沉著,直到我們為您焚燒您所必備的葬品的那一刻下起了瓢潑大雨,所有在場的人都被淚水和雨水傾注著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這也許是老天對爺爺您生前為人的肯定,是對您老人家的依依不舍和眷戀…·
現在回家,再也看不到爺爺了,往日的歡聲笑語沒了,往日的熱鬧場面因少了您而凄涼。最怕看到的是奶奶的眼淚,奶奶的孤苦,奶奶的無助……您對她好一輩子了,感情那么深,您讓她一個人怎么過完下半生?做兒女的只能盡孝,永遠代替不了您啊,如果您真的在天有靈,就保佑我們的奶奶吧!請爺爺您放心,我們會盡全力讓奶奶晚年過得幸福,把我們對您的孝心也都一并給她!
爺爺,您離開我們整整十個年頭了,好多好多的話想對您說,可每次夢到您,您都不說話,正在我們高興的時候,一切都結束了,原來是一場夢。大家對您的哀思和追憶,天堂的您能感受到嗎?
爺爺,作為晚輩的我,只能在清明節時給您獻上幾束鮮花,對您說幾句心里話,以慰您的在天之靈。
敬愛的爺爺,永別了!
愿逝者安息,生者幸福地活著!
清明節思念親人優秀作文范文三清明,又叫掃墓。中國自古以來,絕大部分地區人死后都是土葬,做有墳墓,正如《紅樓夢》所言:“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后人常在墳墓上鐘樹木,已進行保護,蔭及子孫,同時做為紀念的標記。今年,又是國家新增法定假日中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第一個清明節。
我和爺爺,爸爸去掃墓,經過一年的風吹雨洗,墳墓本身不免土壤流失,樹木凋零。因此,到了春日清明,我們前去看望,帶上食物供奉,并整修墳墓,清除雜草掃墓。壘一些新土,使墓地從換春光。
宋代詩人晏殊在《春景》詩中曰:“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農歷三月的清明節,為親人掃墓祭祀,是中華民族充滿人情味的一種民族習俗,是對已故親人表達哀思與懷念之情的傳統方式。其間蘊含著濃郁的親情,深沉的寄托,虔敬的孝心,自是此俗綿延千年而為廣大民眾所認同的主要原因。
我猛然看到墓地上一個大姐姐悲痛,傷心欲絕的在一座新墳痛苦,“媽媽,您怎么走了,丟下女兒不管了,爸爸老早前病故,我要上學啊,上學誰給我做飯,誰給我輔導作業呢!都是女兒不好,您在世時和您頂嘴,學習不用功!傷透了媽媽的心,”“她邊哭邊傷心,泣不成聲”“媽媽我好想你,給你燒紙錢,不要丟了我不管,我會時時來看您的,從現在起我要刻苦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不辜負您的一片苦心。”我在一旁也忍不住眼水順著臉頰往下淌。聽爺爺了解她媽媽在一次車禍中不幸身亡。
清明掃墓,卻有不和諧的地方。在清明前后,有些人上墳時,祭祀燃品從紙錢,冥幣到真正的人民幣從紙制的摩托車,電視機,空調到紙制的小車,別墅,在不斷的“升級”。甚至有的還有紙制的警衛和小姐,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可以說是祭祀燃品,在于時代同時進步,社會上有什么,祭祀燃品就有什么。
唐代詩人王建在他的《寒衣行》詩中曰:“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哪得到黃泉?”寒食節,即清明節的前三天,意思是,在寒食節這三天,在人間已經禁止生火做飯,所吃的都是冷食品.
掃墓為死去的親人焚燒大量烏七八糟的祭品,有礙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風尚,而且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污染我們的生存環境,甚至引起火災,在我國因清明節上燒祭品所引起的火災,幾乎年年都有發生。
篇10
小的時候,我們就會背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就是這么寥寥的一首七言絕句,悠悠念出來的時候,你會覺得憂傷嗎?
春天的憂傷有時候很深,深到“春恨”的地步,比如他鄉客子春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是隋代著名的詩人,歷經北齊、北周,隋朝建立以后任內史侍郎,隋煬帝時曾經出任刺史,后來又任司隸大夫。這首詩寫的是他在江南做官時遇到的早春。詩題《人日思歸》,人日就是每年農歷正月初七,剛好是鴻雁從南方躍躍欲試要回北方的時候。雖然新的一年(“入春”)剛剛七天,但是他離開家鄉已經兩年,他回家的旅程將遠遠遲于鴻雁,但他的“思歸之心”早已經萌發于花開之前。這就是春恨。
這首詩里有著鮮明的主題和意象,意象就是鴻雁、春花。
所有的春天里都滿滿生長著意象,先來選一個意象說,就是春草。
冬去春來,鶯飛草長。春滿人間的時候,春風染綠了萋萋春草。李白這樣樂觀飛揚的詩仙,在灞陵邊送別的時候也會說:“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西安往東南三十里的地方有一條灞水,漢文帝陵就在這個地方,所以叫做灞陵。唐朝時的送別,人們出長安東門,都在這里分手。“上有無花之古木,下有傷心之春草”,抬頭遠觀,花還沒開上古木枝頭,但地上的草已經繚亂,李白說這叫“傷心之春草”。
再看白居易那首著名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樣年年生發、歲歲茂盛的春草,都是萋萋別情。草色萋萋,寄寓了他無窮的心事,尤其是別恨離愁。
亡國的后主李煜寫的《清平樂》,短詞小字詠出無限長情,故國故人,都在其中。“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這個場景如果是內心歡愉的人,不失為閑情雅趣。人走在春景之中,梅花似雪,撲簌簌地落在人身上,剛把它撲打掉,一下又落滿了。但是在李后主看來,斷腸人眼中的春天都是斷腸風景,這些花不惹人喜,而惹人煩,一落到身上他就要撣掉,撣掉后立刻又落滿了。“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雁來空空,不銜音信,故國迢迢,歸夢難成。滿眼唯有春草遠遠近近,愁緒如織。“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人走多遠,草就有多遠,愁有多悠長,草就有多綿密。
所以,春天的“恨”都是漸漸滋長出來的,它不強烈,不洶涌,但是它纏繞在身上,牽絆在心中,久久揮之不去。
還是那個“吹皺一池春水”的馮延巳,在《南鄉子》中寫過:“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在雨霧中朦朧的春草,綠得透明,就像飄動的流光,被細細的春雨給打濕了。在江南的早春里雨是那種細得讓你無法察覺的“雨絲”,風是薄薄的“風片”。“細雨濕流光”這五個字,王國維評價“能攝春草之魂”。春草是有魂魄的,誰抓住了它的魂魄?細雨打濕“流光”,簡直把春草的魂魄都吸走了。
春已漸漸老去。“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一個“飛”,一個“繞”,眼前一切風景都在流動,亦幻亦真。“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春風扶搖,殘存的柳絮越來越少,柳條漸密,時在暮春。這一個時刻,放眼四望,芳草萋萋,遍布天邊,“天涯何處無芳草”,已經找不到沒有綠意的地方了。這是生機蓬勃的春天,“春草如愁”,這就是寄托在春草上的時間的流逝感。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也有他的一片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