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詩有哪些范文

時間:2023-04-03 07:35: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蘇軾的詩有哪些,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生活中含激素的食物還是比較多的,最主要的有比如油炸類的食物,例如肯德基、麥當勞、烤雞、炸薯條和炸薯片等,都含有非常高的熱量、脂肪和激素,油炸類的食物,脂肪不容易被氧化消耗掉,容易使人體脂肪堆積,使人肥胖,吃得過多,容易導致激素分泌增多。還有就是蜂蜜、轉基因大豆和催熟類的水果也含有比較多的激素,食用含激素的飼料的雞肉和鴨肉也含有較多的激素,過多激素的食物對人體會造成十分有害的影響,容易讓人性早熟,而且對身體功能有一定的損傷,還容易使人的內分泌系統平衡失調。

所以,為了身體健康以及兒童正常的生長發育,不要吃含激素過多的食物,要多吃綠色的健康的食品。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我國的刑事強制措施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五種,這五種措施是依照強制力度由輕到重的順序依次排序的。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人的素質主要有以下特征:

1、素質是先天遺傳性與后天習得性的辯證統一。

2、素質是相對穩定性與動態變化性的辯證統一。

3、素質既有統一性又有差異性。

4、素質是個體性與群體性的統一。

篇4

江蘇省靠海的城市有連云港、鹽城、南通。江蘇省沿海地區陸域面積3.2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54公里。地處中國沿海、沿長江和沿隴海蘭新線三大生產力布局主軸線交會區域,區位優勢獨特,土地后備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江蘇都是淤泥質海岸,只適合養殖,不適合旅游和深水港口

沿海城市是指有海岸線的直轄市和地級市(包括其下屬的全部區、縣和縣級市)。2017年7月將淮安、泰州、宿遷納入沿海地區開發整體布局。江蘇沒有沿海大城市很大原因是地理位置造成的,真正的海港就一個連云港,南通實際上就是一個內河港。如果位于沿海的話,因為海浪的沖擊肯定會有很多的島嶼,海岸線也會有一些曲折。而江蘇省幾乎沒有島嶼,海岸線也是非常平。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1、這種電熱水器是新型產品,所以技術是很重要的,推薦大家在購買的時候,盡量選擇大品牌,這種品牌的生產技術非常成熟,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也很好,所以消費者在購買以后,可以放心使用,不需要有任何的顧慮。

2、一般來說,速熱電熱水器的售價是比較高的,畢竟是一個新型產品,各方面的性能都要比傳統的電熱水器優越很多,大家在購買之前,可以先去了解一下,然后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一定要記得把資金準備充足了。

3、這種電熱水器的體積并不大,安裝起來很簡單,建議安裝在廚房、衛生間,這樣后期維修起來會比較方便,并且空間是比較大的,不用擔心會出現空氣無法流通的情況。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一)夫妻一方要求離婚,另一方不同意離婚的;

(二)夫妻雙方都愿意離婚,但在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問題上不能達成協議的;

(三)未依法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且為法律承認的事實婚姻。

【法律依據】

《新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篇7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的規定,自訴案件包括以下案件:

1、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侮辱、誹謗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

2、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故意傷害案、非法侵入住宅案、侵犯通信自由案、重婚案、遺棄案等;

3、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2022清明節是農歷初幾

2022清明節是農歷三月初五。

清明既然是農歷節氣,它自有遵循的規律。清明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春季第五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5度,便是清明。清明時,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作為節氣,清明是春耕春種的大好季節;作為節日,清明是民間寄放情感和慰勞自己的傳統日子。

2022年清明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2022年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二。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每年清明節都是4月4日或者5日,這兩天應該是那一天要看是閏年還是平年,閏年2月份是29天,清明節就是4月5日,平年2月份是28天,清明節就是4月4日。今年是平年,當然清明節是4月4日了。

清明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有句俗言,十里習俗大不同。那里的習俗都是抨惡揚善,積極向上為出發點的理念。清明節是二十四節的第五個節,立春代表正月之始,清明代表三月之始(農歷),五為陽,三為陽,以陽生陰遁之理,農歷正月為三陽,三陽開泰是也。

四月為四陽,四為雙為陰,三月為五陽,三、五為奇為陽,清為純,明為陽,清明表示純陽之氣。習俗踏青,人納純陽之氣,是向上理念的踐行。清明祭祀,祭,際也,祀,巳的時間為上午9點至11點,巳表示火之意,火向上。

篇9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征

(一)強烈的責任性

(1)把人類世代創造積累起來的知識、經驗和技能認真負責地傳授給下一代。

(2)主動、積極努力地塑造學生的靈魂,培養他們的思想和品德,激勵自身在提高人類素質中起表率作用,在提高人的能力上起引導作用,在促進社會發展中起推動作用。

(二)鮮明的繼承性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教師的職業勞動和教育的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是教師在長期的教書育人過程中不斷總結提煉出來的,是世世代代的教師調整與學生、同行、上級、學生家長等關系中最一般關系的經驗和結晶。

(三)獨特的示范性

教師勞動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職業道德本身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準則,同時還是一種教育的手段。 教師職業道德具有教育人和感化人的作用,無論是教師個人的道德品質,還是教師的集體風貌,都具有獨特的示范性。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是教師職業道德區別于其他職業道德的明顯標志,對學生行為轉變起到了顯著的示范引導作用。

(四)嚴格的標準性

教師勞動的性質和特點,不僅決定了教師職業道德具有強烈的示范性,因此,對教師職業道德應具有更嚴格的標準。

(1)教師在工作中,不僅要用自己豐富淵博的學識教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質去影響人;

(2)教師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不僅通過語言傳授知識,而且以自己的品格去陶冶學生的品格。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一)“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1.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

2.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義務權利。

3.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敬業”是所有職業對從業者的共同要求,“愛崗”是人們在職業工作中取得成就的前提條件。

【例題】 教師職業道德的本質要求是( )。

A.愛國守法 B.愛崗敬業

C.關愛學生 D.教書育人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敬業”是所有職業對從業者的共同要求,

“愛崗”是人們在職業工作中取得成就的前提條件。

1.對工作高度負責。

2.認真備課上課。

3.認真批改作業。作業批改是教學相互溝通的重要形式之一。

4.認真輔導學生。

5.不得敷衍塞責。

【國考2014上-中綜-職德-單選-15】遲老師編寫的校本教材出現了不少錯誤,遭到同事的質疑,遲老師說:“這不過是一本校本教材而已,沒必要那么認真”遲老師的做法( )。

A.不合理,違背了終身教育的師德規范

B.不合理,違背了勤懇敬業的師德規范

C.合理,精心用于校本教材編寫不值得

D.合理,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把課上好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教師編寫教材態度不端莊,還敷衍了事,違反愛崗敬業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國考2013上-幼綜、小綜-職德-單選-15】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優秀教師總是耐心地進行個別輔導,支持他們這樣做的關鍵因素是其( )。

A.敬業精神

B.教學水平

C.知識水平

D.教學風格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是對于工作的奉獻精神,也就是敬業精神,所以選擇A。

(三)“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核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本質和真諦都是愛。教師只有充滿愛心,才會熱愛教育事業,才會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而無私奉獻。“關愛學生”是本質性的要求。

【國考2012上-小綜-職德-單選-3】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 )。

A.愛崗敬業

B.依法執教

C.為人師表

D.關愛學生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核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本質和真 諦都是愛。教師只有充滿愛心,才會熱愛教育事業,才會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而無私奉獻。“關愛學生”是本質性的要求。所以選擇D。

1.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

2.平等公正的對待學生。

3.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4.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5.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這是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禁止性”規定。

【國考2012上-中綜-職德-單選-14】小宇上課時經常插話,老師生氣地說:“管住你的嘴,不然我就封住你的嘴。”老師的做法( )。

A.錯誤,應該杜絕當堂批評

B.正確,應該嚴格要求學識

C.錯誤,應該尊重學生人格

D.正確,應該加強課堂管理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教師應當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所以這句話是錯誤的;應該批評

的時候還是需要批評的,但是不能侮辱學生,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所以選擇C。

【國考2014上-小綜-職德-單選-14】小麗考試不理想,發卷子時,劉老師對她說:“你還穿‘耐克’,趕緊回家換‘特步’吧。”耐克的標志是√,特步的標志是×。小麗頓時羞紅了臉。這表明劉老師( )。

A.教學語言有失嚴謹 B.無視學生人格尊嚴

C.批評學生嚴而有格 D.教育學生嚴慈相濟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老師不能侮辱和挖苦學生,應該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尊嚴和人格。所以選擇B。

【國考2013上-中綜-職德-單選-11】劉老師很少留意那些考試成績一般的學生,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培養成績優秀的學生,劉老師的做法( )。

A.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B.有助于教學任務完成

C.違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D.違背了嚴慈相濟的要求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老師應該平等公正的對待學生。所以選擇C。

(四)“教書育人”是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目的。

1.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

2.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教師,要注意層次性,選擇科學合理的方法,講究智慧,充滿熱情和耐心。

3.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

4.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國考2013上-幼綜、小綜-職德-單選-5】對于課堂上有的能引發爭議的問題,高老師總是事先進行試驗,檢驗各種假設,這突出體現了高老師具有( )。

A.求真務實的精神 B.團隊協作的意識

C.獨立自主意識 D.人文關懷意識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高老師對待課堂上有可能引發爭議的問題,事先運用試驗、檢驗假設請教學者等

方式以求得到問題的正確解答。這是一種求真務實的精神。

【國考2012上-小綜-職德-單選-4】要做到嚴謹治學,最重要的是要( )。

A.一視同仁

B.實事求是

C.寬宏大量

D.以書為本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實事求是是教師嚴謹治學的基本原則。

(五)“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1.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

2.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

3.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

4.作風正派,廉潔奉公。

5.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國考2013下-幼綜/小綜/中綜-職德-單選-14】有位學生將幾片紙屑隨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師路過時順手撿起并丟進垃圾桶,該學生滿臉羞愧。王老師的行為體現的職業道德是( )。

A.廉潔奉公 B.為人師表

C.愛崗敬業 D.熱愛學生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考查考生對教師職業道德“為人師表”的認識。教師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語

言得體,舉止文明。

【國考2014上-幼綜-職德-單選-14】朱教師一邊要求幼兒安靜地玩玩具,一邊和同事聊天說笑。該教師的行為( )。

A.正確,應該培養幼兒習慣

B.錯誤,應該小聲聊天

C.正確,利用融洽同事關系

D.錯誤,應該以身作則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錯誤,教師不應該聊天,應該以身作則。

(六)“終身學習”是教師行為規范中教師職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1.提高內在素質。

2.提高教學水平。

3.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教學發展的需要。

5.帶動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6.累計專業知識。

【國考2014上-幼綜-標準-單選-4】李老師認真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并制定了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李老師的做法體現了( )。

A.終身學習的理念

B.先進的管理策略

C.良好的溝通能力

D.高超的教育技能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終身學習”是教師行為規范中教師職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制定專業發展規劃,

積累專業知識,是終身學習的理念。

【例題】“活到老,學到老”,要求教師堅持( )的職業道德規范。

A.為人師表

B.關愛學生

C.終身學習

D.教書育人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終身學習”是教師行為規范中教師職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教師職業道德之主觀題

如何閱讀材料

1.認真仔細逐句閱讀材料

2.人——找出關系

3.動詞

4.情感態度

【國考2013上-中綜-職德-材料分析-31】材料:

莉莉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一直在班上借讀。訂教材時,考慮到家里的經濟條件以及馬上要轉回老家讀書的實際情況,我沒有為她訂新教材,而是幫她找了一套用過的教材。有幾個同學看到她的教材,不禁問道:“怎么新書上寫了這么多字?”“你的教材怎么是舊的?”她也以為是我弄錯了,跑過來換新教材,我沒多想,就當著大家的面講明了原委。她嘟囔了幾句,用力把教材扔進了課桌。我心里有一絲不高興,但也沒計較。

沒想到,下課后,她氣沖沖地來到我的辦公室,當著許多同事的面,把教材甩到了我的辦公桌上,并說道:“我不要你的憐憫!”我非常尷尬,一氣之下,說了她“不僅不知恩圖報,還不知好歹”一類的話。她當即哭了,一口咬定我歧視她,嫌棄她是農村來的,是在想方設法趕她走。 摘自一位中學教師的教學札記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材料中“我”的教育行為。

【答題思路】

1.開門見山表明觀點

2.逐件事情進行分析

(1)積極——贊同,意義

(2)消極——不贊同,不贊同的原因(違反師德的哪一條),(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指出正確做法。

3.結論或結合自身進行表述

『正確答案

1.在這則材料中,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手段欠妥,因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2.(1)在本則材料中“我”考慮到莉莉家里的經濟條件以及馬上要轉回老家讀書的實際情況,我沒有為莉莉訂新教材,而是幫她找了一套用過的教材。體現了“我”關愛學生,對學生有仁慈之心。

(2)材料中“我沒多想,就當著大家的面講明了原委”體現了“我”雖然關愛學生,但是并沒有注意學生的的身心發展特點,中學階段的學生自尊心強,教師當著大家的面講明了原委沒有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在莉莉聽來就是諷刺挖苦。“我”的正確做法應當是在發課本前單獨跟莉莉說明;如果在課堂上發生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表揚莉莉環保、節約資源才用舊課本,課后找個無人的地方向莉莉說明原委。

(3)材料中莉莉氣沖沖地來到我的辦公室,我尷尬,一氣之下,說了她“不僅不知恩圖報,還不知好歹”一類的話。“我”一氣之下的做法說明“我”沒有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緒。在學生與教師發生沖突時,尤其是像材料中由于教師的不當行為引起師生沖突時,教師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根據實際情況,適應各種變化,進行自我調控和自我反思,運用教育機智來解決問題。

篇10

一、同一詩人作品的縱向拓展

同一詩人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寫出的詩歌的意境、思想各有不同,但前后的詩歌作品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拓展延伸同詩人的作品,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詩人語言風格的感受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該作者寫作風格的把握。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片段:

師:時間一天天過去,可是王維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仍然是那么的強烈。許多年后的一天,家鄉的一位朋友來到長安,王維心中有千萬句話想問這位朋友,但話到嘴邊卻只問了一句:我窗前的那株梅花開花了沒有?這就是王維的另一首思鄉詩《雜詩》。

生:“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師: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生:讀出了王維對家鄉深深的思念。

通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和《雜詩》的前后對比,學生很容易發現這兩首詩的地點不同,時間也不同,但心情是一樣的,都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無限思念之情。學生通過比較學習,加深了對《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理解、感悟,實現了文本與超文本的有機結合。

二、同題材作品的橫向拓展

面對同一自然景觀、同樣的邊疆戰事,詩人們有不同的感慨。面對離別,詩人也各有情懷。圍繞同一題材而抒寫的詩作,在詩的海洋中比比皆是,倘若能適當延伸,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片斷:

師:你知道蘇軾和西湖都有哪些不解之緣嗎?

生1:蘇軾在杭州做知州,他為西湖疏通河流,還造了蘇堤。

師:不光是蘇軾和西湖有緣分,我們的詩人白居易也和西湖有著特殊的感情,他游了西湖后寫下了《錢塘湖春行》。

師:為了紀念白居易,我們把白沙堤稱作白堤。請大家背一背這一類的古詩。(生背有關西湖的古詩)

學生在品讀交流中豁然開朗:同樣是西湖,卻承載著詩人不同的心境和情懷。這樣對教材內容進行開發重組,既豐富了課程內容,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空間。

三、同主題作品的集約拓展

小學階段的古詩詞雖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達的情感、主題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教師在教學時能改變傳統的“逐首教學”“逐環教學”的模式,整合資源,凝聚主題,學生就能在把握基點中生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片段:

師:《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以酒相送的送別詩。(出示《贈汪倫》)這首詩是以什么相送的送別詩?

生1:以歌相送。

師:(出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是以什么相送的?

生2:以目相送。

師:(出示《別董大》)這首詩又是以什么相送的?

生3:以話相送。

師:仔細讀讀這四首詩,你會發現,它們都有一個相同的主題。

生4:都是以情相送。

師:對,詩由情生。這些送別詩都飽含著詩人的感情,對親人,對故土,對朋友的真情。

這個環節巧妙地運用了“精讀一首,帶讀一組”的方法,使學生不僅讀懂了一組送別詩,而且領悟了這一類詩歌的表達方法,以詩帶詩,舉一反三。

《鄉村四月》教學片段:

師:“綠遍山原白滿川”這是一個怎樣的綠色世界啊!許多詩人也寫過這種綠,你們知道有哪些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師:在蒙蒙細雨中,除了子規的叫聲,你還聽見了哪些聲音?(青蛙的鳴叫、白鵝的歌唱、蟲鳴的聲音……)

師:是啊,這些聲音,詩人們也聽到了。(出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教師運用了“一句帶多句”的遷移法進行延伸性閱讀。用古詩中的“綠”、古詩中的聲音的同主題進行集約式拓展,讓學生領略古詩中同主題詩句的魅力,一方面使學生了解詩文的意思,另一方面使學生的閱讀有一種廣闊感和縱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