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的文章范文

時間:2023-04-11 23:27: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感動的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感動的文章

篇1

開始的開始總是甜蜜的

后來就有了厭倦、習慣、背棄、寂寞、絕望和冷笑

曾經渴望與一個人長相廝守,后來,多么慶幸自己離開了

曾幾何時,在一段短暫的時光里,

我們以為自己深深的愛著的一個人。

后來,我們才知道

那不是愛,那只是對自己說謊。

(二)

你以為不可失去的人,原來并非不可失去,

你流干了眼淚,自有另一個人逗你歡笑,

你傷心欲絕,然后發現不愛你的人,

根本不值得你為之傷心,

今天回首,何嘗不是一個喜劇?

情盡時,自有另一番新境界,

所有的悲哀也不過是歷史。

(三)

愛情總是想象比現實美麗,

相逢如是,告別亦如是。

我們以為愛得很深、很深,

來日歲月,會讓你知道,它不過很淺、很淺。

最深最重的愛,必須和時日一起成長。

(四)

因為愛情的緣故,

兩個陌生人可以突然熟絡到睡在同一張床上。

然而,相同的兩個人,在分手時卻說,我覺得你越來越陌生。

愛情將兩個人由陌生變成熟悉,又由熟悉變成陌生。

愛情正是一個將一對陌生人變成情侶,又將一對情侶變成陌生人的游戲。

(五)

相信愛情可以令一個人改變,

是年輕的好處,也是年輕的悲哀。

浪子永遠是浪子。令男人改變的,

也許是上帝的愛或者佛祖的慈悲,但絕對不會是女人。

最不宜結婚的是浪子,最適宜結婚的也是浪子。

往往不是女人改變一個浪子,而是女人在浪子想改變的時候剛好出現。

(六)

想男人的一生,不過對女人做兩件事:

超乎她想象的好和超乎她想象的壞。

女人用他的好來原諒他的壞。

如果有一天他們不能在一起,不是他太壞,而是她太好。

我們一生之中,要牢記和要忘記的東西一樣多。

記憶存在細胞里,在身體里面,與肉體永不分離,要摧毀它,等于玉石俱焚。

然而,有些事情必須忘記,忘記痛苦,忘記最愛的人對你的傷害,只好如此。

(七)

時間會讓你了解愛情,時間能夠證明愛情,也能夠把愛。

沒有一種悲傷是不能被時間減輕的。

如果時間不可以令你忘記那些不該記住的人,我們失去的歲月又有什么意義?

如果所有的悲哀、痛苦、失敗都是假的,那該多好?

可惜,世上有很多假情假義,自己的痛苦、失敗、悲哀,卻偏偏總是真的。

(八)

他縱有千個優點,但他不愛你,

這是一個你永遠無法說服自己去接受的缺點。

一個人最大的缺點不是自私、多情、野蠻、任性,而是偏執地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

暗戀是一種自毀,是一種偉大的犧牲。

暗戀,甚至不需要對象,我們不過站在河邊,

看著自己的倒影自憐,卻以為自己正愛著別人。

(九)

愛情和情歌一樣,最高境界是余音裊裊。

最凄美的不是報仇雪恨,而是遺憾。

最好的愛情,必然有遺憾。那遺憾化作余音裊裊,長留心上。

最凄美的愛,不必呼天搶地,只是相顧無言。

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

因為有所期待,才會失望。

遺憾,也是一種幸福。因為還有令你遺憾的事情。

追尋愛情,然后發現,愛,從來就是一件千回百轉的事。

(十)

最浪漫的愛是得不到的。

最浪漫的情話,是當哪個已經跟你分了手的人打電話來問:"你好嗎?"

你稀松平常地回答:"我很好。"

而其實你還愛著他,你一點也不好。

篇2

從小,我就是一個愛“翻”箱“倒”柜的小女孩,現在依舊如此。

今晚,我輕輕踏入父母的房間。他們的房間總是干凈整潔。可說,與我的房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媽媽卻總幫我收拾,直到現在也是。房間里有一個顯眼笨重的書桌,我特別討厭它,因為它是搬家時令人頭疼的舊書桌,爸爸卻愛著它。它珍藏了近十多年的回憶,現在它成了我眼中的障礙物。它的存在,使浪漫主義的房間變“丑”了。

我突發奇想,“吱呀——”地打開抽屜,在抽屜角落里是一個外表精致的粉色糖盒。我不禁撲哧一笑,這不知是哪年的盒子了,那時候家里辦喜事就特流行這種喜糖盒。原來,我總把一些小飾品收藏在此盒子中,現在仿佛煥然一新被我不知丟哪兒的盒子卻被父親收藏著。

我輕輕打開盒子,里面只有一張卡片,還是“Hello-Kitty”圖案的呢。我更樂了,難道嚴肅的老爸還愛這個?無意中,我忽然覺得它好眼熟,禁不起誘惑翻到了反面,潔白的背面上是幾個稚嫩的字母“Dad, happy Hallowmas”《爸爸,萬圣節快樂》。這是用鉛筆寫的,時間讓它有點模糊,好像是在三四年級萬圣節時送給爸爸的。我趴在桌上回憶著,好像送卡片在學校里流行,我也學著他人一樣,2元錢在小店里買了一摞,也隨意找了一張給父親,哪知還是“Hello-Kitty”的。因為只覺得好玩,以后幾年因學習或長大再也沒有送父親什么,有時送也只送母親康乃馨什么的,不管是父親的生日,還是其它的節日都沒送過,而父親送給我的卻有一大堆,大部分不是遺失就是玩壞,沒幾個還在我身邊。但是,這張泛黃的卡片,幾分錢都不值的它卻一直被父親珍藏著。

淚水情不自禁地滴落下來,在卡片的鉛筆字跡上溢開了一個圓圓的圈,好似高山上的雪蓮……

篇3

一天下午,一位學生要坐校車回家,車要停了,可又突然失控,瘋狂的向前駛來。眼看校車就要撞上學生,可學生早已被嚇得呆若木雞。就在這個千鈞一發的時刻,勇敢的張老師一把將學生推開,卻把自己壓在了車輪下……

其實,張麗莉老師就在這個近在咫尺的城市——哈爾濱成為了盡人皆知的英雄。

120急救車的車聲響起,想挽救住的是一顆純潔無瑕的心。這是,全國權威的專家齊聚哈爾濱,而張老師仍在搶救中,專家們竭盡全力,張老師的生命體征終于平穩了,可那雙腿骨頭碎得連專家都無能為力。無奈之下,她只好高位截肢,就這樣,正處于金色年華的她將要在輪椅上度過她的下半生。

她像一把大傘,保護著她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她像一棵蓬勃的大樹,為稚嫩的春芽遮風擋雨;她又像蔚藍的天空,讓潔白的云彩輕輕飄蕩;她還像一條清澈的溪流,讓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玩耍。可這天,這把傘碎了,這棵樹倒了,這天空陰了,這條河干了,盡管這樣,張老師仍舊愛著她的孩子們,她用行動證明了“師者父母心”!

張老師,您真的不像春蠶,因為春蠶到死也會后悔;您更不像蠟炬,因為蠟炬成灰也會流淚。

篇4

為貫徹《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勞部發〔1996〕266號)的精神,我局先后印發了《北京市企業職工工傷范圍和保險待遇暫行辦法》(京勞險發〔1997〕228號)和《北京市企業勞動者工傷認定辦法》(京勞職安發〔1997〕303號),對1949年10月1日以來的企業職工陳舊性工傷由我局進行認定并補辦《工傷證》,對1997年10月1日以后的工傷及職業病按屬地管理原則由市、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進行認定并發《工傷證》。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已完成絕大多數陳舊性工傷認定工作。為進一步做好工傷認定工作,針對目前工作實際情況,特提出以下要求,請你們認真貫徹執行:

一、認真掌握工傷認定標準,嚴格執行有關政策。

各企業要按照工傷認定政策規定,在勞動者發生工傷后,依規定時限及時報送《企業職工工傷認定申請表》和相關證明材料。

各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按照工傷認定的政策規定和標準,認真審核有關證明材料。遇有政策性疑難問題要及時向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通報情況,慎重處理。對職工與企業有爭議的認定案件,要詳細調查取證,同時與企業主管部門配合,做好調解工作,化解矛盾。減少工傷認定爭議引發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

二、企業或職工(家屬)申請進行工傷認定的,必須按照政策規定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一)企業為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應提供以下證明材料:

1.《企業職工工傷認定申請表》;

2.受傷時的車間以上級別(含車間)的《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

3.受傷時的醫院診斷證明(或住院病歷);

4.重傷(1997年以后)人員要有事故報告書;

5.市、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重傷(1997年以后發生)的事故結案批復;

6.先進行傷殘等級鑒定、后進行工傷認定的,報送鑒定表原件(復印件無效);

7.符合市勞動局〔1997〕228號文件規定工傷范圍中的交通事故,報送企業出具的事故經過的詳細證明材料、當時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裁決書或相關證明;

8.符合市勞動局〔1997〕228號文件規定工傷范圍中的突發疾病,報送企業關于工作緊張的證明材料。

(二)職工(或家屬)為個人申請工傷認定的應提供以下證明材料:

1.《企業職工工傷認定申請表》;

2.受傷時的醫院診斷證明(或住院病歷);

3.符合市勞動局〔1997〕228號文件規定工傷范圍中的交通事故,報送事故經過的詳細證明材料、當時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裁決書或相關證明;

4.符合市勞動局〔1997〕228號文件規定工傷范圍中的突發疾病,報送關于工作緊張的證明材料;

5.其它證明材料。

(三)企業與職工(或家屬)對職工申請工傷認定有爭議的,企業必須在接到市、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調查通知書》7日內提供不同意認定工傷的證明材料。企業逾期未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市、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將依據個人提供證明材料并調查核實后做出認定結論。

三、各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公開辦事制度、嚴格審核相關證明材料,按時限完成工傷認定。

各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按照工傷認定有關政策規定,制定辦事制度并予以公布,接受企業和職工監督。

各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接受企業或職工(家屬)工傷認定申請時,要按照本通知第二條要求嚴格審核相關證明材料。證明材料不齊全的,暫不受理并通知企業或職工(家屬)限期(15個工作日內)補齊有關證明材料;不能提供完整證明材料的,駁回企業或職工(家屬)工傷認定申請;受理企業或職工(家屬)工傷認定申請后,發現申請方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駁回工傷認定申請。

各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受理企業或職工(家屬)申請,應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認定,特殊情況在60個工作日完成認定。

四、1999年9月底結束1997年10月1日以前陳舊性工傷認定工作。

1997年10月1日以前工傷及職業病的申請認定最后時限為1999年9月底。企業或職工(家屬)逾期未提出認定申請的視同為放棄權利。

各企業及主管部門要將此規定告知職工。由于企業原因造成職工未能申請陳舊性工傷認定所引發的問題,由企業承擔相關責任。

市、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通過新聞媒體將此規定告知企業和職工。

五、市、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分工負責。

鑒于1997年10月1日以前的工傷及職業病的認定和《工傷證》補發工作已基本結束,為圓滿完成這項工作、方便企業和工傷職工,自本通知之日起,對1997年10月1日以前的工傷認定問題,已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受理的工傷認定案例,仍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辦理;自本通知之日后企業或職工(家屬)申請工傷認定的,按屬地管理原則由市、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辦理。

對1997年10月1日以后發生的工傷,繼續由市、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分級辦理。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直管企業的工傷及職業病的認定工作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保險處負責辦理,其它企業的工傷及職業病的認定工作由企業所在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辦理。

六、加強基礎管理工作。

篇5

〔中圖分類號〕 G633.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8)

09(A)―0059―01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多年來一直是中學語文課本必選的經典之作。雖然文章敘述的事情發生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距離現在已十分久遠,但至今讀起來仍感人至深。這篇文章感人的力量從何而來?下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語言感人

文章中父親送兒子上車時僅僅說了四句話,都很簡短,意思也很平常,但句句流露出憐愛兒子的深情。如到了南京,父親說的一句話“不要緊,他們去不好。”我們要注意父親說這句話的背景:1.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并再三囑咐了茶房,甚是仔細。2.但他還是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3.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么要緊的了。盡管父親事情繁忙,盡管已托付了熟人,盡管“我”已長大成人,但父親仍然放心不下,惟恐路上有所閃失,最后還是決定自己親自送,愛子之心躍然紙上。

再如到了車站,父親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這時父親已送“我”上了車 ,各方面都照顧到了,我也勸他走,父親又有事,但他總覺得沒有盡夠心意,總想再為兒子做點什么,想到兒子路上口渴,就不顧自己年老體弱親自去為兒子買橘子,同時還為兒子的安全著想。總共四句話,句句都飽含深情。父親就是這樣無微不至地疼愛兒子,怎不讓人產生感動之情呢?

二、動作感人

文章最讓我們感動的是父親為了給“我”買橘子而爬月臺的那段描寫。這段話主要突出的是父親的動作,突出他買橘子的艱難。如“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要爬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再加上父親往回走的一系列動作描寫,作者刻畫出了父親因體胖艱難攀爬的感人情景,表現出父親甘愿自己受累也要兒子平安的愛子之心。他的背影給人一個動態的過程,可充分調動讀者的想象力,這是全文的焦點,是對背影最精彩的描寫,也是最能觸動讀者心靈的一個特寫鏡頭,每一個人讀到這里,定會為這樣的父愛而感動。

文中還有幾處,雖然不如這段寫得詳細,但也能看出父親愛子的感情。比如,中間的“照看行李、講價錢、給‘我’揀定椅子、囑‘我’路上小心、囑托茶房照應”等,可見父親對“我”是事事操心、時時牽掛。

父親的形象就是在這眾多的描寫中讓人感覺逐漸豐滿、真實而且感人的。

三、“我”的感受――父與子的互愛

這篇文章的感人之處還在于既寫了父親對兒子的愛,也寫了作為兒子“我”的感動與懷念,這兩種感情交融在一起,更能打動讀者。如“我當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我心里暗笑他的迂”……這是當時心理活動的真實描寫,但作者寫文章時終于明白了自己的不懂事,責備自己,也是兒子對父愛的一種回應。除了自責,感動更多,如作者在文中幾次寫到自己流淚:“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的眼淚又來了”、“在晶瑩的淚光中”等等。這都是因為作者被父親的愛所感動,明白了父親的苦心,悟到了父親的愛心。父愛的深沉,兒子的感動、懷念,不但使文章的寫法更有新意,也使文章的情感更加豐富。

四、背景交待――艱難中的父愛

文章開頭交待了當時家庭的狀況,作者用了“慘淡”一詞來形容。家庭遭了變故,“我”倍覺凄涼,不覺簌簌地流下了眼淚;父親“變賣典質”、“借錢辦了喪事”,又沒了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父親心情本來就夠難過的了,但依然不忘對“我”的照顧,并勸慰“我”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艱難之中的父愛更珍貴,這更加表現了父親愛子的深情。

篇6

凡世里的微感動,在那家老藥房里。我體弱多病,常看中醫。記得一格格的紅木抽屜,正楷的標簽,精致的銅拉手泛著古舊的氣息。我踮起腳尖,看一味味草藥從抽屜里取出,心里癡癡地想,再尋常不過的植物,竟有這般標致的名字――半夏、茵陳、當歸、佩蘭、紫蘇、忍冬、青黛……看著它們躺進陶瓷藥罐里,文火慢熬,淡淡的藥香彌漫開來,心里便充滿了細微的感動。好像是古時候一位位溫婉的醫家女子,與須發皆白的老中醫一道,將一滴一滴的心血熬進一碗碗中藥里。我的身體,也因這些中藥的浸潤逐漸強壯起來。

草藥里繚繞著中醫千年的精魂,微藥香,讓我微感動。

凡世里的微感動,在外婆的戲本子里。空閑時,我常坐在外婆身邊,聽她講那些老故事。外婆年輕時是戲班子里的青衣,十分出色。她講昆曲,講京劇,講崔鶯鶯待月的西廂,講陳妙常盟誓的秋江,講李香君血染的桃花扇,講杜麗娘尋夢的牡丹。她亦講夢里的簾外海棠,錦屏鴛鴦,庭院春深,咫尺畫堂。

我聽外婆用云淡風輕的語調講著這些故事,內心微微感動,為戲曲中的人物,也為外婆無人再懂的寂寞。

凡世里的微感動,在開片的瓷花里。我家書房里,住著一件鈞瓷。青色如月夜晴空的瓶身,紅藍紫三色如行云流水,又分明一幅山水畫,“恍覺暮沉霞飛,秋山無重數”。瓷是父親帶回的。他常對著鈞瓷,一看就是半天。他說,這紋看著像裂痕,一摸,卻是光滑的,這紋,使瓷活了,它是瓷的血管,它在不停地“開片”,就是說,它的紋路,在不斷變化,開出一朵朵瓷花。

父親的神情,寧靜而執著,一如瓷花,讓我內心微微感動。

這些凡世的感動,雖然細小,但它們像美麗的花朵,綻放在我的心中,讓我看到了生命的美好。

【評點】

這篇文章,給人以說不出的美感,一如文中的藥香、外婆、開片的瓷花。細細品來,微微感動。

篇7

——題記

5歲的感動

在幼兒園時,無憂無慮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從秋千上摔了下來,其實也沒有摔傷,只不過是有點疼而已,便扯起嗓子哭起來。老師走過來,把我扶起來,一句安慰的話像一股暖流般涌進我的心房。我便停止了哭泣,燦爛的笑容又掛在了我的臉上。那時我還不知道這股暖流是什么。

12歲的感動

已經六年級了,小學的同學就要各奔東西了。我心中多么舍不得,舍不得與我一起歡呼,一起懊惱的朋友。當同學們對我說,我們永遠是朋友時,我的心洋溢著幸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讓我們在不同的地方共同守望我們永恒的六年級歲月。

13歲的感動

篇8

1、這是我收到最好的禮物,女兒偷偷在學校空余時間畫的,只為給我一個驚喜,感謝親愛的寶貝,感動感恩

2、寶貝女兒真是貼心啊,提前收到寶貝送的生日禮物,感動感動一早就收到女兒自己做的生日禮物,開心,感動。剛讀一年級,很多字都要查課本。用的是自己的卡紙。很用心。

3、來自女兒凌晨的祝福,沒有比這讓我更幸福的了,這是有生以來收到最珍貴的禮物,除了感動,還有作為母親的驕傲

4、今日又到女兒獎學金的禮物,依然給了我一個驚喜,這樣的感動與溫暖一樣會蔓延好久好久……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原唱:蔡淳佳

作詞:葛佳慧

作曲:梁偉豐

演唱:洪俊揚

沉默來了很久 待更久

在 右邊 擔憂 背后的痛

飄移的心前進 又退后

愛到了街頭應該怎麼兜

我真的有抱緊你的沖動

我真的有想起你而感動

但誰能夠保證這次不同

她已滲透滲透你的心中

我真的有抱緊你的沖動

我真的有想起你而感動

但播放的回憶屬於朋友

我已沒有沒有資格逗留

怎能不放手

我真的有抱緊你的沖動

我真的有想起你而感動

明白心動不碰就不心痛

多年以后我們除了問候

還可以握手

我真的有抱緊你的沖動

我真的有想起你而感動

但誰能夠保證這次不同

她已滲透滲透你的心中

我真的有抱緊你的沖動

我真的有想起你而感動

但播放的回憶屬於朋友

我已沒有沒有資格逗留

怎能不放手

我真的有抱緊你的沖動

我真的有想起你而感動

明白心動不碰就不心痛

多年以后我們除了問候

還可以握手

我真的有抱緊你的沖動

我真的有想起你而感動

但誰能夠保證這次不同

她已滲透滲透你的心中

我真的有抱緊你的沖動

我真的有想起你而感動

但播放的回憶屬於朋友

我已沒有沒有資格逗留

怎能不放手

篇10

處于青春期的我們,擁有與他人媲美的資本;大人們辛苦得來的、揮灑無數汗滴的成果,不必羨慕,因為我們年輕,汗滴、有大把的時間讓我們去揮灑。是的,現在的我們,擁有狂妄的資格。

感動,就算狂妄、每個人的生命里也都不會缺少這樣東西。為了自己的成熟而感動,為了自己的進步而感動,為了自己超越他人而感動……有很多很多的理由可以讓我們為了自己而感動。

其實,我這個人向來不輕易去言述感動,我只會把感動深埋在心底,把它們當作只屬于自己的小美好。但不可否認的是,屬于我的小美好很多很多,多得我的心都充斥幸福的味道。

曾幾何時我也為了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感動過,比如說:在我活了將近16個年頭時,第一次為自己而寫下的一封信;里面寫滿了自我鼓勵的話語,也告誡自己對友情要自始至終;記得信里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親愛的,縱使悲傷彷徨,不要哭泣,請堅強;要習慣于向湛藍湛藍的天空粲然一笑,記住最初最純粹、最簡單的快樂。那時,我為自己所寫的這些字眼所感動(當然,里面包含了自豪的成分)

話說,最近本人迷戀上了那種散漫、夾雜這淡淡憂傷的散文小說。而我,也嘗試著自己動手描繪出自己的一些感受。每一次停筆回味,心里都有一股莫名的悸動,那些章節帶給了我前所未有的感動。雖說這些文章不算完整和美極,但也是我一番勞苦的“杰作”,字里行間參雜著我最真實的感受。或許這些略顯憂傷的字眼,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因為一向只知道笑不曉得哭的我,在內心深處有一顆名為憂傷的種子正在滋生。我感激自己的憂傷,是它為我的世界展現另一番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