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方舟子范文
時間:2023-03-24 23:02: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韓寒方舟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詞匯的積累,無論是學習什么語言都需要一定的詞匯積累,就像我們學習英語一樣,上學的時候還要每天都背單詞。然后根據之前學的語音去練習詞匯的讀音。
3、語法的學習是很有必要的,韓語是主賓謂結構,其中還有時態,例如:過去時態、將來時態等等,都是需要掌握的。
4、如果想練習自己的韓語口語的話,那么可以先從小篇幅的韓語故事開始,邊聽邊跟讀的效果比較好一點。
篇2
一時間,韓寒與政界、體育、演藝、文化等各界名人的合影被紛紛扒拉出來,大量網友運用電腦技術和數學工具進行分析演算,極盡能事。黃曉明、賈樟柯、李承鵬等“躺著也中槍”,又因身高被八卦了一次。
在你心目中,韓寒到底有多高?這個身高,又有多重要?一個男人的魅力標志,是否和身高有關,又是否只和身高有關?
張炅璐(安徽省黃山市屯溪一中):虛報身高其實就一小事,只是因為主角是韓寒便成了新聞。男人的外在魅力里,身高占很大因素,至于內在魅力,和身高又有什么關系?在我心中,韓寒的形象無法用幾個數字去衡量。
汪穎(潛江中學):喜歡他,是因為他的文字和內涵,身高不過是外在。作為作家不需要多么好的外在,關鍵看能否帶給讀者心靈上的感觸。
繆秋露(浙江省瑞安第十中學):對一個男人來說,身高固然可以提升個人魅力值,但如果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那么這附加值就完全沒價值。
張濛(赤峰二中):一個男人的身高和個人魅力關系不大,雖然個子矮有時會被人議論,但沒有內在只有身高更會被人議論。
劉琪(山西省洪洞二中):我一直很欣賞韓寒的文筆,我覺得他很真實,即使再矮也掩蓋不了身上散發出的光芒。而方舟子,他再高,也還是有那么一股讓人討厭的味道。
祝彤(江蘇省鹽城中學):靈魂的高度不在于身長幾尺,而在于磊落到什么程度。
邵鵬(湖北省黃岡中學):要是把高度作為衡量男人的標準,拿破侖終其一生也不可能征服歐洲,姚明也不是NBA老大。
張欣(寶雞市春玲美術高中):韓寒的才華和車技,不論身高多少,都是改變不了的。關注名人,不應該是八卦,而是成功的方向和過程。
張吟雪(蓬溪中學):身高不能代表一切,“濃縮才是精華”也沒有根據。高與矮不是自己能決定的,關鍵在于自身含金量。
吳恙(安徽省安慶市其林中學):韓寒的高度不在于身高,而在于他對這個時代的影響。這樣的高度,方舟子怕是永遠也算不出來的吧。
李震(山東省高密市第一中學):韓寒就算是個侏儒又怎樣?他能寫出代表公眾呼聲的文章,方舟子能嗎?方舟子是不是把自己當成了明朝的言官,想彈劾官員但是又不敢,只能拿公眾人物開刀。
篇3
韓寒是80后,我是70后,雖然他出生比我晚,但對社會的認識,思想意識等都比我領先很多倍。
以前,我從來沒看過他的書,覺得80后除了吶喊憤青罵娘沒有啥特色,最近看到微博上方舟子早一條,晚一條地盯著他舌戰,甚至普陀區法院還受理了韓寒父子的方舟子的案子,感覺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韓寒的作品。
于是乎,我這期的青蚨送書選了韓寒的《青春》,花了3天零碎的時間看完了這本《青春》,這本書由59篇獨立的雜文拼湊而成的,是韓寒最近的文章,有當今熱點新聞的評價,有關于賽車的一些事情。
這本書看起來不累,覺得很爽口,像是早餐吃了“烏江牌爽口菜心”,微酸微甜很爽口,很下飯。
我是心里由衷地佩服韓寒的,比我小7歲,對世事看透領先我38年,我真白活了。
我白活是因為從小受到的傳統教育就是贊美黨熱愛社會熱愛人類,從小啥都喜歡自己忍,啥都能夠接受,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聲音。
看這本書,讓我想到:
1、我中學畢業前中考時候,目標考安亭師范,因為當老師是我從小的夢想。當時我們學校有8個名額,有4個班級而已,以我的成績絕對能夠考上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自費請老師教我聲樂舞蹈,因為有面試分。最后臨面試,校長卻不讓我去了,不是因為我成績不夠好,而是我家沒送禮,這個施姓校長,改變了我的人生。我氣憤卻不懂得維權,最后一月復習課也沒去上,考試是考了,考上了中專而已。我只懂得作踐自己委屈自己,沒有想到應該也讓他臭一臭。現在他也退休好多年了。哈哈哈
2、我們村里,在20__騙了我爸爸的碾米加工廠,花2萬補償就沒收了,美其名曰是要整頓村容,他們接手后再租給外地租戶,一年就收2萬多。而我爸爸是個不認字的人,啥都不懂,也不跟我們說下,就協議上簽上大名,把自己下輩子的生活養老的產業賣了。當時也沒想到去村里罵罵娘,泄一下憤也好啊,還是沒有。
3、前年,我婆家村莊有10戶人家,受到環境污染,于是讓我們搬遷重建,政府來估算房價補貼,我家14.5萬。別人家都去講一講鬧一鬧,都在原來估價的基礎上增加了3-8萬的額外補貼,只有我家老公是老師,讀書人,哪好意思去要錢呢,我家公婆也是善良的人,覺得可以造新房子已經很滿足。所以我們家沒鬧就沒多給補償,這個社會哪里都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
包括我上班后,還有很多的事情都不懂的維權,所以傷害到自己,現在想來,醒悟的太晚。
篇4
春節過后,持續了一段時間的以方舟子為代表的對于韓寒的作品是否有“”的爭議并沒有結束,反而一直是公眾的焦點。韓寒本人的著作權顯然不可能受到根本性的沖擊,但事情發展到今天,網上輿論的走向和公眾的看法卻在發生著某種深刻的變化,而雙方的支持者的狀況也在發生變化,原本支持一方現在趨于沉默,而另一方則有了更多“騎墻者”加入其間,這樣的變化過程似乎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發生的。這里韓寒作為一個80后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和天才少年作家的聲譽則發生了重要的、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一事件現在會繼續發酵和延伸,但其走向已經日漸明晰。目前的關鍵點有兩個:一是2012年4月1日韓寒的手稿是否按期出版,這是韓寒在爭議開始時做出的嚴肅的承諾,這會引發新的爭議和探討。二是相關的訴訟是否持續。這些都還會讓這一事件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由這一事件引發的思考仍然會延續。
這場爭議雖然并沒有動搖韓寒的著作權,卻給作為80后的代表人物韓寒的聲譽和影響帶來相當強烈的沖擊。有人說韓寒不代表80后,但他所塑造的年少英俊、瀟灑率性的形象,確實具有一代人象征的作用,起碼外界談論80后時都拿他作例子,也是2008年后某種思潮最好的代言。
應該說,2008年以前,韓寒是單純青春偶像,曾經以蔑視文學界的老輩人物而聞名,同時又通過不羈的形象,瀟灑地出現在賽車場的風度引人注目。2008年奧運和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中的中國三十年經濟成長的成果被世界所矚目,這讓中國到了新高度,使一種思潮產生焦灼感。同時80后年輕人物質精神困擾凸顯,個體幸福感低迷和對社會的期望形成反差。2008年之后,80后基本上已經進入社會,他們既面臨諸如房價過高,職場中的完成不足,感情渴望得不到回應等復雜的“問題群”。年輕人的諸多現實的困擾難以找到一種解決方案和精神上的慰藉,而年輕人和那種思潮的連接點是韓寒,“公民韓寒”成形。2011年經歷了一系列變化,社會進入新階段,韓三篇也是征兆,但韓寒面臨的風暴是超出左右的誠信問題。曾經網上最流行的說法是當年《對話》里的好學生去了國外,韓寒卻成了社會的某種象征。 這讓青少年偶像和傳統政治話語“嫁接”,以淡化傳統政治話語固有的悲彩,顯得時尚。爭議使得這一嫁接斷裂了。他又是80后的許多人的認同所系,現在沖擊的既是這個人,也是其形象后面的東西。
關于韓寒“是否”的爭議是中國社會2008年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對于公眾人物的誠信問題的高度關注和輿論監督所達到的高點。韓寒本人所形成的思潮上的巨大的影響力和方舟子所代表的對于公眾人物誠信的越來越嚴厲的要求在此不期而遇。這就形成了一種新的態勢。
篇5
樸散:師父還未教我寫作。
吾師:百無一用是書生,你學來做什么?
樸散:我看那韓寒與方舟子罵戰甚好,總有用處。師父不就酷愛古龍嗎?
吾師:小心!小心!有關部門認可的是金庸。
樸散:何懼?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沒有人知道我從哪里來又往何處去。沒有人知道我說過什么,因為聽到的人都已死了。
吾師:咳咳……
樸散:師父自然例外。
吾師:已五六分像了,只是他并不算是大家。
樸散:莫不是大明湖畔的金庸?俠之大者,為家怕老婆,算得上什么大師呢?
樸散一頓,頭頂被師父狠敲了一下。
吾師:他自然也不能及。姑且不論他喜歡介紹主角的祖宗三代這冗長的壞毛病。他也太往規則里走。形是好的江湖,可魂卻固步于市井朝廷。你不可學。
樸散:是了,還是拯救失足婦女的古龍好些。
吾師:他也不能學。
樸散:師父嫉妒徒兒?莫忘記他是男人。
吾師:非也。他魂是好的。可形太孤苦。
樸散:難道要我去學那個穿CK內褲的郭四娘嗎?莫忘記我是男人啊!
吾師:他未必不可取。身高不是差距,他一邊賺錢一邊傳播文化,簡直如同買鞋子送鞋墊令人奇爽無比。你要記得,寫作是開始,傳播才是目的,弘揚方為宗旨。
樸散:可怎么辦,我喜歡的是韓寒。
吾師:咳咳。莫忘記你是男人。
樸散:還不只是“你我”的差別。
吾師:錯。是“你我他”的差別⑤。
樸散:而且我也不是釋然那個和尚⑥。
吾師:所以文化也因人而異。你寫作的派別風格以及中心內容都與人不同,不可照搬,不可仿寫。你寫不出余秋雨的苦旅,也遇不上曹文軒草房子里的大病,故而不要去想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力場和方舟子的賴上誰誰倒霉。你就是想學羅永浩砸冰箱,也要有那個經濟實力嘛。
樸散:師父說得這樣難,莫不是要我找個天使替我去學習吧?完了,天使一定是坐校車和高鐵來的,我等不到了……
吾師:經你一提,我又想到了頂要緊的一點。那真真是極重要的。
樸散:師父您在cos《甄嬛傳》嗎?那想必沒有東阿阿膠是行不通的。
吾師:話到此處,為師問你,《甄嬛傳》和二人轉有何區別呢?
樸散:這問題和您給我起這名字一樣的千意百解。莫不是《甄嬛傳》里人多?
吾師一頓,樸散的頭上又挨了一記狠敲。
吾師:《甄嬛傳》只是娛樂介質,可二人轉呢?那是文化傳承。并且是和老東北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寫作既然是反映文化,便要與人民與社會相輔相成。校車、高鐵雖有不足,但卻為社會敲響警鐘,如此題材也是為國為民。
樸散:審查能過嗎?
吾師:這便是郭敬明的拿手戲了。《小時代》地批判,可人家三本書五年內暢銷無阻,這也是本領。
樸散:謝師父教誨,徒兒已悟了。
吾師:還不夠。
樸散:還差什么?
吾師:還差魯迅。
樸散:為何?
吾師:至此,為師已交給你三點:一是形魂都要佳妙,不艱澀,又近人情,不為組織寫文,不唱古典頌歌;二是創新當首,不走舊路,不比他人,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心;三便是文化與社會的關系,用文字撫平創傷,用文字改造世界,用文字將社會人民發展永昌。而魯迅棄醫從文則要告訴你最后一點。如此,你便能做到你名字那二字了。
樸散:哪點?
吾師:擔當。他擔當救國大任,你卻要復興文化。匹夫有責的事情,舉泰山若茶幾。要擔得起,才能樸散則為器。爾后,將《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的前兩句背給我聽。
篇6
“我在小學的時候,雀巢咖啡進入中國。那一年是1989年,這個紅杯里的咖啡不僅是一種飲料,更代表了一種西方文化與精神。我當時一年的壓歲錢也就二三十塊錢,想去嘗嘗。可當時很奇怪,雀巢咖啡竟然是在我家附近的文具店里賣?!我進去就能看到有黑的白的兩種,黑的要三十多塊,太貴了。白的便宜,我就買了白的……所以你們該知道了,我第一次喝的咖啡其實是咖啡伴侶。”韓寒開場白如此自嘲,卻也帶領在座每一位來賓回想起自己和雀巢紅杯的相識與相見。
韓寒這次受邀擔任雀巢咖啡內地品牌代言人。也許,今后這紅色杯中物不再僅僅是 “味道好極了”的時尚代名詞,更是激發“敢性”精神的靈感之源。
BQ:你在什么狀況下會喝咖啡?
H:我一般在半夜寫作時喝咖啡,也就是一杯。巴爾扎克一喝就是四十杯,我做不到。我喝咖啡是為了不睡覺,但不是為了睡不好。還有就是賽車時,特別是拉力賽,我會在行駛路段之間用它提神。
BQ:你和雀巢咖啡間有何故事?
H:在中國,像我們這個歲數的城市青年,誰沒喝過雀巢咖啡?只是,像我這樣一開始沒有喝成咖啡,卻把一整罐咖啡伴侶喝完的恐怕不多(笑)。
BQ:現在的你名字前有很多title,我想知道從小到大,你寫過簡歷嗎?
H:我覺得人生的一切努力,就是為了不寫簡歷,無需用簡歷向別人介紹自己來為自己贏取機會機遇。和我相關出版物上的簡歷都是別人寫的,我從沒寫過自薦信。
BQ:而立之年的你,真的敢于活出敢性嗎?
H:對我而言,真的有許多不敢做的事情,比如我不敢參加摩托比賽,比如我恐高。好在那些真正放在心里的事情、姑娘,我都做到了敢作敢為。
篇7
羅永浩做手機的公司已經提交了注冊申請,他也開始找人組建操作系統開發團隊。用一年左右推出一個“接近完美”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用操作系統圈住一定量粉絲,大概在明年年底前啟動手機硬件項目。雷軍的小米已經驗證了這個思路的可行性。不過,對老羅來講,最大的挑戰是從紙上談兵到實操演練的諸多變數,以及他跳入的這個競爭激烈的“紅海”。
數字商業時代:你在微博上說,目前一些手機企業的表現是“土鱉和笨蛋”?
羅永浩:因為他們不重視用戶體驗,不是他們不想重視,是他們沒有能力重視,這是他們笨蛋的地方。土鱉的是,現在的手機從外觀上看精美的還挺多,但是打開界面全都土得要死,全都像是一群基本審美訓練都沒有的土鱉做的。只有蘋果做得比較好。當然,喬布斯也只做到了讓審美上有話語權的人更容易接受它,后邊的人就會跟著說好。
數字商業時代:你要做的手機是針對手機發燒友的?
羅永浩:不是發燒友,是大眾。我覺得最牛的企業家就是為人民服務的。
數字商業時代:討好大眾,估計不是容易的事?
羅永浩:老有一些人跟我們說,去填補市場空白,在我聽來是特別可笑的事。填補空白就是大塊的市場已經被人占了,有一小塊讓我們賺小錢。我要做的是最大眾那一塊,就是跟他搶地盤,而不是填補冷門的空白地帶。
數字商業時代:智能手機已經有了蘋果iPhone,你還做什么呢?
羅永浩:東西總是在發展的,我也不認為蘋果公司死了一個喬布斯以后還有第二個喬布斯。我自己覺得我能做好這一塊,不一定能超越喬布斯,但是只要做到他的八成就沒有什么對手了。
數字商業時代:大家公認做手機是個挺復雜的事。
羅永浩:當然復雜,會無比的麻煩,所以很多人以為我沒有充分估計到那個難度,但是我打心眼里熱愛數碼產品,超過我一切的愛好。比如一個手機有成千上萬個零件問題,我在解決每一個問題的過程中都充滿愉悅,所以別人告訴我的難度在我看來很好玩。這個社會很怪,如果你做了一件事情,一群笨蛋就認為你只會做那個事情,這些人認為他們比你自己更清楚你的正業是什么。這是我們中國文化里讓人惡心的部分。
數字商業時代:你覺得你在手機方面有多專業?
羅永浩:作為用戶,我肯定是最專業的那種。跟喬布斯比,用戶體驗、審美、營銷推廣、戀物、完美主義傾向,這五項我都不輸他。
數字商業時代:你說你就差一個“現實扭曲場”?
羅永浩:對。我覺得它對做企業非常重要,但不是必須的,何況我人格力量遠勝喬布斯,這個我也在微博上吹過牛了。
數字商業時代:你估計你們的手機定價介于蘋果和小米之間,你憑什么讓大家相信UI設計、用戶體驗能吸引人?
羅永浩:我還會營銷,這個很重要。擅長營銷的人,東西不怎么樣都可以賣出去。你見過一個老板講自己創業史的演講,單個視頻能有上千萬的點擊嗎?如果說大家是把它當相聲聽,你解釋不了為什么聽完了所謂的“相聲”后有那么多人來我這里報名學英語。
“理想主義者”繼續前行四十歲依然困惑
羅永浩說他現在會把90%的精力放在手機上。他明確最晚到明年,要把老羅英語CEO的位置交出去。老羅英語讓外界看到了一個理想主義者創業的艱辛與堅信。他不否認“做生意就要掙錢”。有的人是為了更多的錢而掙錢,有些人是有了這些錢以后可以做更多的事。羅永浩說他是后者。
數字商業時代:堅持和西門子較勁,是不是因為有太多人圍觀,不能辜負觀眾?
羅永浩:支持我的人在后面看著,包括我累的時候也不能停下來,這是必然的,如果我停下來,他們會認為我達成某種妥協、某種交易。
數字商業時代:和方舟子的爭斗還要繼續下去嗎?
羅永浩:有的人被流氓無端騷擾了,他的方式就是不理他,圖眼睛干凈就完了;有的人一定要斗下去,這跟性格有關,沒有什么對錯。
數字商業時代:拋開方舟子和韓寒的爭論不提,你覺得韓寒有沒有被包裝?
羅永浩:所有人都有被包裝的成分,韓寒是一個偶像,怎么可能會沒有包裝,我們要考慮的是有沒有偽裝而不是包裝。我們每個人自己也在不停地包裝自己。我們剛談戀愛的時候在對方面前既不放屁也不摳鼻子,你覺得這是虛偽嗎?如果把這個認成虛偽的話,所有人都是偽君子。
數字商業時代:一直以來你都被視為一個“理想主義者”,這是不是一個標簽,會不會累?
羅永浩:裝肯定要累,但我本來就是理想主義者,而且給我帶來巨大的好處,怎么會累呢。
數字商業時代:你“人生的正業”還有哪些?
羅永浩:生意上的可能沒有了,比如拍電影是將來的計劃。
數字商業時代:你今年40歲,怎么評價自己?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羅永浩:我很惑,沒有不惑。我的困惑非常多,比如我就很納悶為什么有那么多笨蛋比我更清楚我的正業是什么。
數字商業時代:在創業上還有什么困惑的事嗎?
羅永浩:商業上沒有什么大的困惑,事實證明,一個陌生的領域我沒進去之前,不懂所以感覺有困惑,進去以后要不了太久就發現跟我以前熟悉的所有領域一樣: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笨蛋。
數字商業時代:創業經歷得越來越多,會不會對你以前堅持的要有所放棄?
羅永浩:有點妥協吧。以前我說話說得很直,現在我可以選擇不說,以前一些東西沒有顧忌,現在有顧忌了。
篇8
當父母離家的背影消失在遠方,我們卻守望著那一片孤獨的田野。生命中本該有的色彩一下子變得蒼白,心與心的距離隨著離站的列車漸行漸遠。失去了父母的呵護,情感的天空布滿陰霾。“學會獨立,要堅強地活著”早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修課,稚嫩的雙肩早早承擔起艱辛的生活背囊。真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嗎?其實,在我們這個年齡,需要的是關愛,渴望溫暖陽光般的擁抱,驅散心靈的烏云。
當話語權被父母霸占,溝通成了一個奢侈品,我們只能從虛擬的網絡里尋找心靈的慰藉。于是,網癮如毒瘤一般慢慢地吞噬著我們的生命,甚至讓我們陷入萬劫不復的悲劇深淵。誰愿意渾渾噩噩地在虛擬世界里虛度光陰?誰愿意被稱為“網癮少年”而被送去那虐待生命的戒癮所?為什么不想想心理疾患的根源所在?是我們拋棄了社會還是社會遺忘了我們?其實,在我們這個年齡,需要的是理解,渴望春風化雨般的感化,洗滌心靈的塵埃。
當我們的心智如雛鳥的羽翼一般漸豐時,我們不再愿意像風箏那樣按父母的意圖升降,而要像雄鷹那樣展翅飛翔。都說我們不夠成熟,沒有什么文化品位,然而我們對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渴慕之心,我們會欣賞周杰倫的音樂才華,敬佩方舟子不畏威脅的打假勇氣,羨慕韓寒那特立獨行的個性,感動于孫氏兄弟接力擔當的信義……同時,對劉翔的奧運棄跑會唏噓不已,對艷照門的會嗤之以鼻,對高曉松的酒駕會義憤填膺……只因我們敢愛敢恨。難道我們不能判定是與非?其實,在我們這個年齡,需要的是自信,渴望得到伯樂的賞識,澆灌心靈的荒漠。
所以,請不要給我們貼上那非議的標簽!因為我們都希望在青春的紀念冊上寫下最美好的回憶……
(指導老師:袁安老師)
篇9
眼不見心不煩,微博拉黑
新浪微博提供了5個屏蔽名額,這明顯不夠用,目前以微博為戰場的鬧劇太多了,對于這樣的微博,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其拉黑,免得它以后不時竄出。而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可以使用“眼不見心不煩”這款應用幫忙。
目前此應用只支持Chrome和Firefox兩種瀏覽器,它屏蔽的方式除了指定關鍵詞、作者外,還可根據需要屏蔽掉來自指定來源的微博,并可自動隱藏微博頁面的某些版塊,比如廣告、熱門話題和可能感興趣的人等。下文便以Chrome為例。
在Chrome中進入http:///p/weibo—content—filter/頁面,下載并安裝extensionSources.reg文件,重啟瀏覽器再次進入上述鏈接,根據使用的微博版本,安裝相應的插件。
完畢后登錄新浪微博,在“全部微博”標簽欄的右側,會看到多出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標簽按鈕。單擊后,在“眼不見心不煩”設置對話框中,依次設置需屏蔽微博所含的“關鍵詞”、“鏈接地址”、“用戶”以及“來源”等項。需注意的是多個關鍵詞中間可用空格隔開,此外,每設置完一項,別忘單擊“添加”按鈕使其生效(如圖1)。然后在左側選擇“版面模塊”項,進入相應的頁面。在這里,可以選擇要屏蔽的版面,如廣告、微博看點和勛章等。設置完畢,單擊“確定”按鈕。再打開新浪微博頁面,就會發現微博清靜了許多。
優酷廣告,OpenGG.Clean.Player清除
看免費視頻,在緩沖時看看廣告,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視頻前的廣告越來越長,如此一來,就得想點辦法將煩人的廣告屏蔽掉。OpenGG.Clean.Player就是專業廣告清除利器,黑屏和廣告立即不見。
OpenGG.Clean.Player支持的瀏覽器比較廣,幾乎所有的瀏覽器它都能支持,在http:///scripts/show/120679頁面中單擊“Install(安裝)”按鈕進行安裝后就能正常使用(如圖2)。但在Chrome 21中,由于該系列增加了對擴展安裝的限制, 用戶只能安裝Chrome Store 內的擴展, 因此要在該版本中安裝OpenGG.Clean.Player腳本,需要經過一些簡單的設置才行。
篇10
究其原意,山寨是指筑有柵欄等防守工事的山莊,泛指山村,舊時綠林好漢占據的山中營寨。
現代漢語中,“山寨”一詞源于廣東話,有著不被官方管轄的意思。其主要特點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在網絡上,“山寨”成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最早始于山寨手機,也就是黑手機,然后得到了最為廣泛的引申和詮釋。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山寨版,如山寨明星、山寨代言人等。
一時間,“山寨”一詞廣泛被引用,在社會上競相流傳――有單打獨斗的山寨品牌、山寨禮服,也有自成系統的山寨一條街,不過最令人欽佩和期待的,非山寨春晚莫屬。草根階層的“山寨”VS精獒分子代表的“廟堂”,這場對決正在上演,2008年也因此成為“山寨元年”。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本來想買瓶“脈動”,喝了兩口覺得味兒不對,仔細一看發現是“脈劫”;改喝旺仔牛奶吧,忽然發現旺仔少了個“單立人”成了旺子……像康帥傅方便面、云碧飲料、斯大舒胃藥、周佳牌洗衣粉、NLKE運動鞋這些忽悠人的冒牌貨,統統被稱為山寨品牌。
可評為年度山寨品牌的不是脈劫也不是康帥傅,而是南京的一條街道,名為文安街。這條街上的店鋪,可以說把山寨品牌演繹得出神入化,曲同氏、必勝糊、李明、巴克星、哈根波斯,河北百度總……這些聽起來耳熟看起來更眼熟的品牌同時現身,是商家自編自演的山寨大片,還是商家和網友一起被惡搞。結果不得而知。
再看互聯網。有句話叫內事不決問百度,外事不決用谷歌。若是你實在拿不定主意用哪個,不如試試咱網民自個兒智慧的結晶――“百谷虎”搜索網站。
是呀,不違法,山寨又何妨。山寨這個話題很有說頭,又不容易說。因為山寨這個詞的內涵和外延一直在無限地擴大,還沒有人明確地給出過一個定義。仿造一個東西說是山寨,你原創一個東西,規格低、質量次,也說你山寨。
具體說來,一些仿造商品的商標和設計,很明顯就已經是抄襲或犯罪了。這種山寨的目的也很明確,省自己的腦子和成本,順便蹭別人的名氣和廣告費。有的則處在一種灰色地帶,法律可能也沒規定那么詳細,說不上犯不犯法,反正不是那么光彩。比如,照搬國外的電視節目,超女啊,丑女(林無敵)啊,記歌詞啊,當麥霸啊都屬此列。還有一種山寨,比如,民間自拍各種戲劇。插個花就是迎春,披個蚊帳就是白娘子。基本上就是一種惡搞或者DIY的模式。
第一種仿造還是該止則止吧。有人本來就擔憂我們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利,缺乏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我們自己再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不以為恥反以為樂,實在是沒有自知之明。灰色地帶的山寨還有自己的理由――我們總要先模仿克隆,發展自己,再圖創新。這些話好像也有幾分歪理。
最后一種DIY倒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它繼承惡搞的衣缽。又比惡搞多了一些創造性。它解構精英和壟斷,發出草根的聲音,彰顯大眾的力量,還能自娛自樂。這方面,山寨春晚最終吸引貴州衛視和央視的注意,并打算合作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然,山寨不只停留在娛樂的層面,誰也不能忽略當中的民意。比如,山東農民自拍的不良電視購物廣告,就用無以復加的效果表述了對這種節目的嘲諷和厭惡。《南都周刊》推選出了賀衛方、方舟子、韓寒等網絡知識分子,并評價說“傳統的言說門檻正在被一個又一個的ID與帖子打破。在網絡締造的話語江湖中,傳統精英已經無法壟斷權力,草莽英雄們同樣在論壇與博客上占山為王。”沒錯,從某個角度說,這種人也是山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