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員簡歷范文
時間:2023-04-07 15:43: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營業員簡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個人基本簡歷姓
名: xxxx先生 國籍: 中國
目前所在地: 廣州 民族: 漢族
戶口所在地: 河南 身材: 178 cm 70 kg
婚姻狀況: 未婚 年齡: 20 歲
求職意向及工作經歷人才類型: 應屆畢業生
應聘職位: 財務類:財務文員,助理,銷售、
工作年限: 0 職稱: 無職稱
求職類型: 全職 可到職日期: 隨時
月薪要求: 1500--2000 希望工作地區: 廣州 深圳
個人工作經歷:公司名稱: 河南裕基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08 ~ 2008-11
公司性質: 所屬行業:
擔任職務: 營業員
工作描述:
離職原因: 離開單位所在城市
公司名稱: 中信銀行河南分行起止年月:2008-02 ~ 2008-07
公司性質: 所屬行業:
擔任職務: 信用卡推廣部部門主管
工作描述:
離職原因: 實習期滿
教育背景畢業院校: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最高學歷: 大專 畢業日期: 2008-07-01
所學專業一: 財務管理 所學專業二:
受教育培訓經歷:起始年月 終止年月 學校(機構) 專 業 獲得證書 證書編號
2005-09 2008-07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財務管理 大專
語言能力外語: 英語 良好
國語水平: 良好 粵語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工作認真,細心,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熟悉WORD,OFFICE辦公軟件,以及用友財務軟件。
詳細個人自傳月薪要求:1500-2000元/月
個人聯系方式通訊地址: 廣州市天河區棠下
聯系電話: 130xxxxxxxxxxxx 家庭電話: 020-xxxxxxxxxxx
手
機: 130xxxxxxxxxxxx QQ號碼: xxxxxxxxxxx
篇2
在“十二五”工業轉型過程中,著力優化組織結構,是IT產業的重要任務之一。賽迪顧問認為,大力推進產業聯盟的建設是實現IT企業優勢互補、擴展發展空間,進而優化產業組織結構、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構建產業聯盟的好處顯而易見。由于企業之間的聯合,產業聯盟能在某一領域形成較大的合力和影響力,通過“共同投入、聯合開發、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整合市場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不但能為聯盟內的企業帶來客戶、市場和信息,也有助于企業專注于自身核心業務的開拓。此外,相對于企業并購等模式,產業聯盟能以較低的風險實現較大范圍的資源調配,避免了并購模式可能耗時數月乃至數年的整合過程。
不過,IT產業聯盟在運行過程中,也可能會面臨一些問題:
首先,目標不一致。聯盟運行過程中存在多種不確定性因素,可能使聯盟的發展偏離既定的目標,比如外部環境的變化、內部成員間的沖突等。而目標不一致將使產業聯盟難以發揮1+1>2的合力。
其次,各成員缺乏互信的基礎。IT產業聯盟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但事實是,由于缺乏互信,各成員企業往往不能正確處理相互之間的合作和競爭關系,使聯盟關系流于形式。
再次,喪失靈活性和相對獨立性。IT產業聯盟是介于市場與企業之間的組織,兼具市場和企業的雙重特征。聯盟要求企業各方能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迅速做出戰略調整,且各企業既不能企圖控制對方,也應確保其自身不喪失獨立性。這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難。
針對上述問題,賽迪顧問認為,產業聯盟的運行,應堅持合作的原則,對聯盟內部企業進行動態管理和過程控制,保證聯盟目標的一致性,同時各成員在合作的過程中應保持靈活性和獨立性。此外,在運行過程中,IT產業聯盟還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建立以契約為核心的市場協作機制。這是聯盟內各成員單位開展各項合作的基礎。契約的內容應包含聯盟合作的內容、成員的權力和義務、聯盟內部的決策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獎勵和懲罰條款以及爭議的解決方式等。
第二,建立信息溝通與共享機制。聯盟要逐步建立市場信息、技術產品信息和配套資源信息的信息溝通、、共享和獲取的平臺,降低企業的信息獲取和溝通成本。
第三,制定激勵方案。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是減少聯盟成員間的利益沖突、保持聯盟穩定性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激勵方式包括利益激勵、信息激勵、技術激勵、組織激勵和淘汰激勵等。
第四,逐步建立監督和協調機制。通過制定相關制度明確聯盟內部民主監督的內容、方式、主體等內容,規范成員的行為,降低聯盟的運行風險。
第五,堅持成果共享。聯盟內部的成員單位,應按照投資構建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權力的相互制衡,使聯盟真正成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
篇3
一、促進企業正確認識人力資源管理
很多企業的領導者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認識較片面,錯誤地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即是為企業招聘高素質人才,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適當地調整。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任務也做出了相應地改變。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指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對企業員工進行招聘、培訓、運用、考核、獎懲、調整等管理的工作。其目的在于發揮企業員工的潛力,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培訓、保持和利用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四個重要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是不容忽視的。針對企業領導者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認識出現誤差的情況,應該根據上述所描述的相關內容進行改進。通過正確認識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從而推動我國企業的良好發展。
二、健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很多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不健全,有的企業甚至照搬其他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這兩種情況都使得企業的人力資源并沒有得到有效地管理和運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對人力資源管理行為的一種約束,是保證企業人力資源得到有效運用的前提條件。不同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之間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企業應該對自身情況進行充分地了解之后,對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做出相應地改進。通過結合企業文化和企業的發展需要,制定出嚴格、健全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從而合理地配置企業資源。在實際工作中,嚴格按照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行為進行約束,將所制定的人力資源管理落實到工作中,從而推動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
三、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培訓
很多企業在員工上崗之前,會對員工開展一項崗前培訓工作,從而幫助新員工了解企業文化和工作事項。但是僅靠一次崗前培訓是遠遠不夠的,經濟的飛速發展會導致知識和技術的更新,因此定期培訓對企業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為了能夠增加企業人力資源的總體價值,必須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培訓。企業的培訓工作不要局限于企業的崗前培訓,還需要定期進行相關的職業培訓,不斷地更新和完善員工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另外,除了對員工的職業技能進行培訓之后,還應該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建設。保證員工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推動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四、推動人性化管理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企業對人才資源的保留工作是相當重要的。如若不能將高素質人才留在企業,會給企業的發展造成巨大的損失。為了有效地避免這一情況的產生,必須在企業中推行人性化管理理念。推動人性化管理在企業的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向心力;有利于提升企業與昂的工作榮譽感和歸屬感;有利于改善企業上司和下屬之間的管理,為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企業要想有效地推行人性化管理,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制定獎懲分明的管理機制。通過對企業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考核,表現優秀者及時給予鼓勵,表現較差者給予一定的懲處。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堅持公平、公正的考核原則。
(二)建立良好的企業溝通制度。企業上下間的溝通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通過交流加強對彼此的了解。領導者積極聽取下屬建議,推動上司和下屬友好關系的建立,為企業的工作營造和諧的氛圍。
篇4
Sex: Male
National: Zhuang
Ultimately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Graduate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Date of birth: January 7, 1983
Graduation time: autumn 2006
College: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olitical landscape: the Chinese Communist Youth members
Height: 169cm
Health status: good
Students to: Guangxi
Fixed-line telephone:
Mobile: 1355555555
Pager:
Contact Addres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06 class 2
Postal Code: 430074
Email:
MSN:
English Level: skilled
Computer capability:
1. Familiar with Windows 98/2000/XP operating system platforms can use the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proficiency items such as World, Excel, PowerPoint, etc.;
2. Proficiency in C / C + + language programming, proficiency in the application of relevant tools to Turbo C 2.0, Visual C + + 6.0a for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database systems;
3. Familiar with SQL language, familiar with the SQL Server2000 database applications can be skilled C + + Builder 6.0 and SQL Server2000 build a C / S structure of the database system, database system design aspects of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experience;
4. Familiar with software engineering ideas, the principle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etwork with the network protocol TCP / IP protocol;
5. Of computer hardware considerable understanding can be completed independent of the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machine and maintenance, and system installation; to solve the general software and hardware issues.
Personal Hobbies:
Special skills:
Awards and achievements: the third "Challenge Cup"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ubei Silver
School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in 2003 and other awards 3
Social activities (including individual representation): 2. In April 2008 to June 2008 period, participated in the third "Challenge Cup"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ubei Province, in the marketing team is responsible for part of Wuhan city in the related market research.
3.2008 in LG has a period of computer sales practices; in 2008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once a city of Guangxi Guigang Lenovo sales representative.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篇5
關鍵詞:帶壓作業; 自動檢測 ; 研究; 應用
中圖分類號:TP2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國內帶壓作業技術的高速發展,各油田對高壓油、水、氣井的帶壓作業需求逐年增加,為滿足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的需求,帶壓作業裝置也逐漸向模塊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帶壓作業是在高壓環境下進行油管及工具起下操作,整個工作環境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內完成,液控操作工人無法觀察到各防噴器的工作狀態、防噴器內環空壓力、油管接箍的位置、工具的位置等。由于無法知道工具變徑部分的準確位置,就只能在環形防噴器抱緊管柱的狀態下,讓油管接箍及工具變徑的部分通過,由于油管接箍及工具直徑大于管徑,這樣極大的縮短了膠芯的壽命,同時也降低了帶壓起鉆的安全性。
為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降低綜合成本。長城鉆探國際鉆修分公司研制了帶壓作業裝備自動化監測系統,該系統可以實現變徑工具在帶壓作業裝置內位置的實時模擬顯示以及其它相關部件狀態的實時可視化。
一、帶壓作業自動化控制監測系統
該系統是由油管接箍檢測、位移檢測、環形密封器及固定卡瓦開關狀態檢測、平衡泄壓閥自動控制、實時模擬顯示器、控制終端裝置等技術組成。
(一)油管接箍檢測裝置
油管接箍檢測裝置本體結構內嵌入帶壓作業裝置下橫梁短節內部。檢測裝置采用電磁感應原理設計,在井口高壓狀態下,油水混合介質中,當接箍通過油管接箍檢測裝置時,檢測裝置線圈的電感量會發生變化,從而使線路中電壓或電流的輸出量發生變化,采用信號分析處理技術,可以判斷油管接箍是否經過。
由信號發生電路產生正弦波,經過功率放大電路,將比較大的信號加到線圈原端,次端產生感應信號,經過整流、放大電路,對信號數據進行采集和處理,來檢測油管與接箍的區別。
(二)油管位移檢測裝置
油管位移檢測是利用兩組測速輪來實現的,與油管接箍檢測裝置配合即可確定油管接箍在帶壓作業裝置內的實時位置。整個機構可繞底部固定心軸擺動,兩組測速輪可在各自軸向滑移,而且本裝置能夠較好的去適應在起下作業過程中油管的偏移。
(三)上、下環形防噴器及固定卡瓦開關狀態檢測裝置
檢測上、下環形防噴器和固定卡瓦開關狀態,為兩個平衡放壓閥的自動打開提供信號。根據環形防噴器和固定卡瓦在打開和關閉時油路壓力的不同來檢測環形防噴器開關狀態。
(四)平衡泄壓閥自動控制系統
對現場手閥進行改造,采用電磁換向閥,實現對平衡泄壓閥的自動控制。上、下環形防噴器的開關狀態為平衡泄壓閥提供打開信號。通過判斷上、下環形防噴器之間(中倉)的壓力狀態為平衡泄壓閥提供關閉信號。
二、現場應用
長慶油田陳12-10井,該井井口壓力14Mpa,井深1996米,套管壓力14.8Mpa,油管壓力15.1 Mpa。采用橋式偏心分層注水技術對陳12-10進行分層注水。具體工藝為:井口泄壓后起管柱,下入吸水管柱,測試各儲層吸水狀況,獲得各儲層注水壓力,繪制各儲層吸水指示曲線;然后按設計管柱結構下入橋式偏心分層注水工藝管柱;管柱下到設計位置后坐好井口泵車按設計打壓坐封封隔器。封隔器坐封結束后上測試車投橋式偏心配水器內絲堵,水井正常注水。高質量完成了任務。
陳12-10井管柱結構為(由下至上):絲堵+篩管+水力循環閥+油管短節+預置工作筒+油管+橋式偏心配水器+油管+封隔器+油管+橋式偏心配水器+油管至井口,如下圖所示。
電磁感應原理圖
截止目前,該帶壓作業自動檢測裝置已完成帶壓作業現場試驗井8井次,完成了帶壓起下管柱、通井、換井口等工序,詳細見表1。
結語
1帶壓作業已發展成為提高油氣田采收率和保護油氣藏的重要生產手段,是發展的必然;
2該油管位移檢測裝置,檢測誤差不大于3%;
3帶壓作業主要是指通過外力將管柱抱住,讓地層壓力封住,因此對密封裝置要求高,通過該接箍監測,使接箍過環形防噴器時,打開環形,減少了膠芯的損壞,節約了成本;
4實現帶壓作業平衡放壓閥的自動開關,防止了誤操作,提高了帶壓作業的安全性;
5通過可視化面板集成顯示,便于觀察和操作,提高了帶壓作業的安全性;
6該帶壓作業自動監測裝置能檢測接箍位置和油管位移,上、下環形防噴器、固定卡瓦開關狀態,實現平衡泄壓閥自動控制,并通過控制面板實時模擬顯示,提高了帶壓作業安全性,并經過8口井的現場應用,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篇6
一、醫院經濟管理的新內涵
經濟管理具有十分廣泛的內涵,涵蓋多種學科。醫院的經營管理者要樹立醫院以及科室的經營是否要采取經營的理念的經濟管理理念。市場是經濟最佳的展示舞臺,市場運作的必定離不開經營。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步伐逐步深入,醫院的經濟管理也具有的新內涵。醫院的經濟管理不但拘泥于傳統的獎金的計算、價目表的管理等內容,而是需要在綜合分析醫院財務、醫保及其他相關信息的基礎上,開展具體的經濟管理工作,從而為醫院的管理者作出相關的經濟決策以及其他經濟管理決策提供依據。醫院的經濟管理工作要有利于對經營成本的有效控制、有利于醫院經濟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充分激發醫院全體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有利于對所籌備的基金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有利于醫院的良好運作,并為醫保人員的順利就醫提供便利。
二、當代醫院經濟管理思路與實踐
1.提高醫院影響力。醫院內部的各個科室很難實現均衡的發展,為了實現經濟效益的增長,醫院要立足于自身實際,在對醫院的宏觀經濟效益進行考量的前提下,客觀的評估醫院各科室的發展水平,加大對那些患者數量大以及醫療技術過硬項目的資金投入和宣傳力度,支持經濟效益好的科室、扶植發展前景廣闊的科室,而對于小科室,要在遵守醫院相關規定和政策的基礎上,做到管理手段的靈活和多樣,做到適度的放開,提供足夠的空間實現科室的自我轉變,積極鼓勵各科室尋求符合實際的發展思路,促進品牌的建立,提高醫院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從而帶動醫院獲得全面的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2.處理好藥品收入和醫療收入間的關系。醫院從藥品收入中所獲得的利潤只是藥品進價和售價之間的差額,在藥品招標規范出臺后,在加上藥品價格相關政策的影響,藥品的進銷差會逐漸縮小,對于醫院而言,僅依靠藥品的進銷差作為提高醫院整體收益的途徑,無疑是沒有前途的,勢必會將醫院帶入到發展的瓶頸。然而醫療收入中含有較高的技術含量,所擁有的利潤空間也較大,因此,依靠醫療收入的提升會帶動醫院整體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說促進醫療水平的提高才會為醫院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醫院醫療技術的進步也會為醫院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給醫院帶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3.重視醫保群體。國家進行醫療體制改革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施行,醫療保險制度的指導思想和最終目標就是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醫療需要。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國各個省市逐步施行了醫療保險制度,參保人員的范圍也逐步擴大,已經由開始的國家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逐步擴展到企業以及其他靈活就業的相關人員,此外,各省也逐步將醫保范圍向農村推進。可以預見到,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國組主要的就醫方式將會是基本醫療保險,所以,對于醫院而言,在促進具有本院特色的專業建設的過程中,要對基本醫療檢查手段、基本項目以及醫保目錄相關藥物的補充等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視,從而為參保人員的就醫提供最佳的就醫條件,確保參保人員就醫的便利性,增加醫院對參保人員就醫的吸引力,通過規模經營實現小投入大產出,使醫院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4.管理創新。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醫院的管理模式不能固守陳規,要及時轉變思想、更新觀念,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促進橫向發展的實現,廣泛的吸引有效資金,倡導聯合辦院的指導方針,堅持你投資我發展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掘和利用自身優勢,不斷推進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從而提升醫院的整體競爭優勢和實力。
三、需要注意的問題
醫院預算管理足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醫院編制預算的過程同時是醫院優化資源配置和使用的過程醫院通過科室床位數分配,制定相關的支出定額,通過預算強化各部門的成本管理意識,將成本管理的意識深入到醫院每一經濟事項預算要做到數據準確,對每一個具體項目都有明確的預算,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在規范的流程控制下,醫院通過高水平的預算,提高各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和醫院的運行效益。一方面,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在市場環境中,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競爭的影響,只有保持較低的成本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只有生存才能獲得發展的機會,所以,醫院要對經營成本進行嚴格控制,對醫院的收支情況進行細致的計算,結合醫院的實際,將對變動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作為核算工作的重點。成本管理是以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以增加醫院財富為目標而進行的各項管理工作,它對醫院的經濟效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篇7
Zhang Xing, Xie Peng, Wang Yurong, Liu Li( Coastal people’s Hospitital of Tianjm, Tianjin 300280)
Abstract: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iciency index,pay attention to process management, it is a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many hospital managers nowadays increasingly formed. Our hospital spirit of "the time back to the doctor, the doctor returned to the patient" purpose, gradually carry out the specialist business assistant system.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mean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accounting system,strengthe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awareness of departments and wards, improve the ability to increase revenue and reduce expenditure, to achieve the maximization of resource efficiency.
Key words: hospital, business assistant specialist, system
在新醫改形勢下,管理相對滯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傳統的經營方式已不能滿足醫院科學發展的需要,為把醫生從繁重的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把時間還給醫生,讓醫生全身心地投入醫療專業領域,去研究醫療前沿,探索新技術、新療法,更好地發展學科建設,同時將醫生還給患者,為患者提供最先進的醫療服務。結合我院組織機構調整和部分職能機構設置,2012年,我院開始探索專科經營助理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組織架構與職責劃分
(一)組織架構
從經營管理的層面看,我院把各個臨床科室認定為利潤中心,科主任主要擔負經營管理專科的重大責任。從實踐的視角觀察,如果單純依靠科主任去管理,他其實只是醫療技術專家,而不是經營管理專家,因此很難發揮利潤中心的管理職能,也難以執行和推動專業管理機構的各項政策。
為了充分發揮專業分工的優勢,使科主任在主導科室發展的同時,也能夠集中精力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醫學研究,同時也為加強對專科經營的管控,減少管理層次,我院在機關職能部門中選拔了13名經營管理人員進行專科經營管理工作,并在試點運行一年后,最終確定了4名既懂得管理、又從事過醫療專業的人員負責全院臨床28個科室、22個護理單元及7個醫技科室的各專科經營管理,這些人員即被稱為近幾年由臺灣長庚醫院等提及的“專科經營助理”。
(二)專科經營助理的職責
專科經營助理的職責主要是通過創建各醫療科室的經營動態報表,明晰各類經營收入和成本支出數據,分析醫療服務項目經營的損益情況,探討改善措施,持續改進科室經營狀況。根據專科規模和服務量,每位專科經營助理平均負責7個臨床科室及其主要護理單元和1-2個醫技科室,確保每位助理能夠全面地參與到醫院各類科室的經營管理活動中來。因此專科經營助理除了需要對專科各類基本信息詳實了解外,還需要足夠熟悉醫療專科技術和管理特征,如健康管理中心側重客戶服務質量、超聲影像科側重檢查效率及報告準確率、護理病區側重成本控制等。專科經營助理與科室主任之間的關系總體上是合作關系,在服從醫院目標和專科經營方向的約束條件下,協助科室主任開展科室經營管理工作,分攤專科行政事務工作,確保科室日常運營始終圍繞醫院的戰略目標,不斷提升和改進自身的經營績效。
二、實踐過程
(一)建立臨床科室數據庫
1.科室基本狀況:了解科室人力資源情況,建立臨床科室醫師及護理人員職稱、學歷、年齡等人員信息檔案;著重明晰各個首席專家、主診組、主診醫師的情況以及主要開展檢查治療項目的相關信息及流程。床位情況包括各個科室開放床位數及實際使用情況。
2.科室資產情況:掌握各科室的設備情況,弄清設備的原值、凈值、月折舊及其服務能力、使用效率,查找有無閑置設備;計算每月的設備回報率;分析評估新引進設備的可行性論證,對項目的使用需要、市場需求、發展前景等因素進行分析評價,為醫院投資決策提供依據。
3.科室收入:主要包括門診收入、住院收入、查體收入、掛號費、材料收入及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與其他科室合作的收入。
4.科室成本:主要分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及返聘費用、藥品成本、醫療材料、醫保拒付費用、辦公及醫用低值易耗品、水電分攤費用等。不可控成本為房屋折舊、設備折舊、各類物業費用、設備維修、其他管理費用等。
(二)完善制度建設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經營助理工作能夠順利實施的前提和基礎。我院制定了《專科經營助理崗位職責描述》,確定了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工作職責。出臺了《專科經營核算細則》,對科室的收入按照可控成本收入比例這一考核項目,界定的臨床科室收入中包括門診收入、住院收入、掛號收入、查體收入、專項費用等所有科室名下的不分割收入和分割收入。臨床科室合作完成的收入按一定的分成比例計入各臨床科室收入。成本費用包括各種形式用工的人工成本及返聘費用、醫保拒付費用(不含責任人承擔部分)、庫存期末盤點損失費用、醫療物品損壞費用(不含責任人賠償部分)、不計價藥品、不計價醫用耗材、辦公及醫用低值易耗品、水電分攤費用等可以控制的費用。對各類指標做出了明確的界定,確保專科經營助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三)強化培訓管理
我院積極為經營助理搭建培訓平臺,將所有經營助理納入教育培訓規劃,堅持培訓常態化,堅持專題學習與常規培訓相結合,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定期邀請人事勞資科、醫療保險科、醫務(社區)科等專業科室的工作人員,對專科經營助理進行人力資源、醫保、醫療等方面知識的培訓;聘請臺灣中山大學、天江等知名醫院的管理人才,集中傳授醫院管理理論和知識,并不定期赴北京、天津等地先進醫院學習,以拓寬管理思路,全面提升經營助理的業務水平。
(四)深入搞好臨床與政策宣傳
每周一召開經營助理例會,匯報、總結工作,交流經驗,統一思路,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周三上午全體經營助理深入負責的臨床科室了解情況,通過各種形式,收集科室所發生的問題,掌握臨床科室的第一手資料,并將其歸類匯總后,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積極加強與臨床科室的聯系,及時向科室宣講醫院制定的各類管理政策,包括績效考核分配方案、成本控制及相關指標等,幫助科室聽懂政策、理清思路、有的放矢。
(五)加強臨床科室經營管理分析
經營助理向經營管理部及各臨床科室分別提交月度、季度、年度經營分析報表,包括《臨床成本核算統計表》、《護理成本核算統計表》、《成本收入率完成情況表》、《人均工作量積分統計表》、《專家考核統計表》等。定期撰寫科室運營管理分析,并向醫院及臨床科室主任匯報,內容包括科室的可控成本收入比率、藥品占比率、設備使用率、醫保拒付、主診組經營情況等。通過對相關數據的解析,使醫院和各科室對實際發生和醫療指標完成的情況做到“了然于心”。 醫療指標包括門診人次、出院人次、手術人次、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等。
篇8
【關鍵詞】現狀分析;創新能力;建議
現在是新的經濟環境,農業院校的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在專業競爭方面,學科建設發展滯后,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劣勢,學生都是死讀書,沒有創新意識,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自身發展,這些問題都需要亟待解決。
一、農業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問題
(一)在農業院校,英語專業相對而言起步比較晚,實力還遠遠不足
在農業院校中,對英語專業的重視度不夠,英語專業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基本上都是依靠其他專業而得以生存。如果與專業的外語院校相比較,那么農業院校的英語專業更是相差甚遠。近些年以來,出現了國際合作辦學,這無疑對英語專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力,更是給農業院校的英語專業當頭棒喝,使農業院校英語專業的發展難上加難。
(二)農業院校英語專業自身存在問題
在我國的農業院校中,仍然存在著應試教育的思想,而且這個思想占據主導地位;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課程設置極其不合理,教學設施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英語專業的發展,而且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無法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三)國際形勢相對復雜,農業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就業前景不明朗近年來,英語專業已經不再是熱門專業,農業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沒有立足之地,社會沒有太多的市場。各大高校不斷進行擴招,國民的英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無疑給英語專業的學生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礙。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都希望選用一些不僅英語水平高,而且專業能力強的人才,對于農業院校的學生而言,這無疑是不可逾越的挑戰,因為他們的專業過于單一,即使畢業,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所以,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大環境下,農業院校怎樣才能發揮自身的優勢,順應時代的發展,是當前我們最棘手的問題。
二、培養農業院校英語專業創新
社會永遠都需要人才。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的發展,多元化的人才也越來越搶手。當前的市場需要的是既具有實踐能力又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國的高等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場所,創新型人才不僅僅是個人需要,更是國家和社會的需求。所以,在當前高校的英語專業,主要任務就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能力不是單純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它是一個綜合能力,尤其在農業院校的英語專業中,創新能力更加重要。然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實施創新教育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由于傳統的教育,學生們的思維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學生們的個性被一點一點地壓制,即使曾經有創新意識,也已經被打壓得無影無蹤。
三、提供創新能力培養的平臺
(一)樹立創新觀念
在指導思想之上,我們必須要求學生樹立創新意識,讓學生們在思想上樹立創新理念。教師要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們樹立起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運用科學的創新方法,讓學生樹立起創新意識,把學生們培養成一個創新型人才。
(二)創新教學內容
教師要從自身條件出發,要充分地考慮農業院校英語專業的專業特點,考慮到整個時代的要求,考慮學生們的個性發展,要不斷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能力,把農業院校英語專業的特色突顯出來,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結構更加具體化,為社會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三)創新教育課程,完善課程設置體系
課程的設置不能死板,要靈活變化。農業院校的英語專業不能只是單一的英語專業,應該設置不同的英語專業方向,創設多門學科和課程,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身的長處,培養創新型人才。教師要鼓勵學生們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探究活動,把學習的專業知識和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學生還應該掌握與本專業有關的專業的相關知識,使英語專業成為一門綜合性的課程。
(四)創新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也不能滿足農業院校中英語專業學生們的需求,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應該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發展特點,使用創新的教育模式,運用多種多樣的教育方法對學生開展教育。不能只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樣學生會完全被動,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們積極思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教師也要注重把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夠最大限度地適應市場的需求。在農業院校的英語專業教學中,教師要把創新能力的培養滲透在教學的每個環節。
(五)培養教師的創新素質
教師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和標桿,在農業院校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教師無疑是最重要的執行者和促進者。作為農業院校的英語專業的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適時地啟發、引導學生,使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有一個質的飛躍。無論是在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都是不可替代的引導者,在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無疑是基石。
(六)創新實踐環節
除了對課堂上的教學進行創新之外,創新實踐環節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創新實踐環節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的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把學生們學習的專業知識與學生們的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活動,使學校的創新氛圍更加濃厚。比如,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英語演講比賽、安排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組織學生去相關單位實習,讓學生們在親身經歷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學生們的實踐活動和學生們將來的就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學生們邁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為學生們安排研討會、交流會等,讓學生們與最前沿的知識相碰撞,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四、結語
篇9
關鍵詞:專業建設,建環專業,獨立學院專業研究
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 A
一、獨立學院的特點
獨立學院一般在管理上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有獨立的校園和辦學設施。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通常是由該獨立院校自行簽發,與所屬的大學關系不大。所以,普通獨立學院與傳統的本科院校所培養學生的目標略有所不同。傳統本科院校一般只注重的是學生的理論知識而普通獨立學院,既注重于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是培養面向科研崗位和基層職業崗位的科研型、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的全職型人才。比較注重傳授學生理論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增加學生的專業技能。
對于獨立學院來講,就業率是學校的生命線,高校招生計劃基本上與就業率掛鉤,所以設置就業率高的專業非常重要。2013年6月9日上午,麥可思研究院與《麥可思研究》編輯部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2013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暨研討會”。在《2013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提供的就業率排行榜中,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排名高居第七名。所以在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建設之初就設置了該專業。
二、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研究和建設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迅猛發展的基礎建設事業對高層次的暖通空調設計與運行管理技術人員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長,因而開設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高等院校從建國初期的八所已發展到一百多所。
建筑業是我們國家國民經濟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隨著建筑生產的集約化進程,對建筑業的工程技術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綠色建筑、健康建筑、節能建筑、智能建筑、生態小區等概念的提出,說明了一個良好建筑環境的創建,越來越需要綜合知識和能力。這表明除掌握流體力學、傳熱學、工程熱力學等基礎知識外還需要掌握越來越多的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的知識,如生理學、心理學、生態學、氣象學、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學、社會學、美學、光學、聲學等。隨著科學與技術的進步,建筑類的學科活動越來越頻繁地活躍于學科的邊緣交叉領域帶,專業學科的綜合性、交叉性、邊緣性正日益明顯,一些科學技術概念的提出和設計思想的產生,常常得益于其他學科的進展與啟迪,常常出現在邊緣交叉學科群集區。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正是在邊緣交叉區設立的學科,其研究領域也正在邊緣交叉區得以迅速擴大。作為新設專業學科,它一成立,就涉及到了當代建筑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許多新概念、新思維、新理論、新技術以及新要求。
目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致力于建設現代航空都市。以綠色、低碳、智能發展的新理念,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高品質的公共服務;注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培育出產業、居住、生態功能區共同支撐的航空都市。打造這樣一個航空大都市必然需要大量的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人才。
在我國,目前有一些新型建筑內部的環境與設備尚存在不盡人意之處,許多方面仍然處在探索和嘗試的階段。如某些高層寫字樓和外觀華麗的建筑物內部,明顯的存在通風不好導致的空氣質量下降,或者夏季制冷、冬天供暖不到位等問題。這都需要從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的技術人員與建筑設計師進行良好配合,以對建筑結構和用戶需求有完整的認識和了解,做出切實可行的設計。可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的專業人員有很大的施展空間。
這種社會的需求和學生各方面的需求都亟需對建環專業的建設進行深入研究,以便培養出適應社會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三、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特色
以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為例,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自然科學基礎、建筑環境學、傳熱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建筑、機械、自控相關領域的基本知識,接受建筑環境與能源供給系統的工程設計、設備開發與使用、施工組織與安裝、系統運行調試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的規劃、設計、研發、生產、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堅定的追求卓越的態度、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
2)具有從事建筑環境控制與能源供給系統工程領域工作所需要的相關數學等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管理基礎;
3)具有良好的資源、能源、環境、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工程質量、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的意識;
4)掌握扎實的建筑環境控制與能源供給系統工程的公共基礎理論知識、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術知識,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5)具有綜合運用所學專業技術理論提出解決工程應用的技術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決一般專業工程問題的能力;
6)具有能夠參與生產及運行系統的設計以及系統運行和維護能力,具有能夠進行產品開發、設計、技術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獲取信息和職業發展學習的能力;
8)具有建筑環境控制、能源供給及節能技術工程中應對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關行業的政策、法律及法規和本專業領域的技術標準和規范;
10)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和合作的初步能力。
辦學特色主要體現在:
(1)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先進的授課模式
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教室、網絡信息中心等先進設備開展教學。在網絡信息中心或實訓基地教師邊講邊演示,學生邊學邊練習,學練并重。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堅持暖通空調與制冷并重
本專業自辦學之初即采用暖通空調與制冷相結合的培養方案和以暖通空調為主、結合制冷的主干課程模式,形成了暖通空調與制冷相結合的學科特色。
(3)突出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體系合理
專業建設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實踐、重創新”的人才培養思路,建立了“加強基礎、拓寬專業面、融入學科前沿”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堅持工程特色,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本專業畢業生,參加工作進入社會適應速度快、工作能力強。此外,進入天津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山東建筑大學、鄭州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理工大學等繼續深造的學生則以厚實的理論知識、嚴謹的工作作風,得到了其他院校的認可和好評。
(4)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全國數學建模大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電子設計大賽、中南杯機械設計創新大賽、挑戰杯等諸多國家級和省級重要競賽中摘金奪銀。學生通過參加各種競賽,參與教師的設計研發工作,培養自身的創新實踐能力。這種方法在教師中營造一種學術氛圍,同時在學生中也創造了一種“比、趕、超、學”的學習風氣,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敬業精神和實際動手能力,增強了就業競爭力。
(5)加強校企聯合,服務地方經濟
本專業積極與省內建筑企業、設計院等保持良好關系,就業渠道通暢。本專業與核工業第五設計院第六設計所、河南朝陽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河南希芳閣綠化工程有限公司、中原工學院建筑工程學院、中原工學院能源與環境學院等企業與學院廣泛發展協作關系,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鼓勵老師積極申報校企合作項目,促進科研工作的發展,服務地方經濟,豐富了教學內容。
四、專業建設取得的成效
我院土建類的專業(土木工程、建筑學、工程造價等)集中于建筑工程系,形成了土建專業集群。便于各個專業資源共享,如師資、實驗室、實踐基地,便于教師共同做科研、教研,便于相近專業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便于發揮集群優勢。土建專業集群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力平臺。
目前已建成建筑環境基礎實驗室和建筑環境專業實驗室2個實驗室,共有價值50萬元的設備,基本能夠滿足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實驗教學要求。
1)注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始終將突出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作為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培養特色。近幾年來,本專業積極探索校企聯合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新模式,積極與核工業第五設計院第六設計所、河南朝陽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河南希芳閣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合作,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2)學科競賽成果豐碩
本專業學生在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全國電子設計大賽、中南杯機械設計創新大賽、挑戰杯等諸多國家級和省級重要競賽中摘金奪銀。
3)考研成績碩果累累
目前,本專業已有50名學生考取研究生,他們分別被天津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山東建筑大學、鄭州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理工大學、廣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東華大學、西華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長安大學、云南師范學院、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中原工學院等高校錄取。
參考文獻
1、許為民,《獨立學院的發展與運行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2、李銳,郝學軍等: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特色專業研究與建設,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10月
篇10
關鍵詞:管理創新 人力資源 民營企業
隨著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的價值觀及行為方式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這種巨大的變化反映在務工群體中,表現出來的就是就業和擇業觀念的改變,機會、成長、環境、氛圍等已經成為影響他們擇業和工作的重要因素。實踐證明,民營企業長期沿用的重“物”輕“人”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已經成為擺在民營企業面前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一、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人員招聘欠規范,員工培訓流于形式
人員招聘與甄選是企業選人用人的第一關,是保證企業生產經營人員數量充足勝任能力達標的基礎。但是在現實中,由于許多民營企業缺乏科學規范的人才甄別測評體系,設置的用人門檻和標準存在許多誤區,導致在人員招聘階段出現許多失誤。例如,在相當多的情況下,人才招聘的標準往往被招聘人員的個人喜好所替代,他們選人的標準不是嚴格按照崗位需求來進行,而往往憑借的是個人主觀印象。這樣,自然難以給企業招聘到合格的員工。
員工培訓是企業為提高在職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技能的需要,采用各種形式和手段對員工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和訓練活動。員工培訓對于提高職工工作技能和效率,保持較高的工作熱情,豐富員工職業生涯具有重要的意義。就民營企業培訓工作來看,目前存在兩種現象。一是完全沒有意識到企業培訓的重要意義,至今未開展任何針對員工的培訓活動。另一種情況是很多民營企業已經意識到員工培訓的重要意義,紛紛引進、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課程。但培訓過程往往流于形式,培訓內容和方法脫離員工的需要,講述的內容無法吸引員工,沒有產生實際作用。
(二)激勵手段過于單一,激勵效果不明顯
管理學理論指出,激勵是促使個體的行為和目標與集體目標達成一致并努力付出的重要手段。激勵的要點,在于把激勵手段和方式與員工的需求和特點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長期以來,民營企業在員工激勵方面表現出來的一種現象就是只重視物質激勵,輕精神激勵,他們通常采用高薪酬、高獎金的物質激勵模式,這對提升員工工作熱情和主動性、能動性確實能起到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然而他們尚未意識到,人的需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群體也有著各自不同的需要。當前,新生代務工群體已經逐漸成為民營企業員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價值觀與父輩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相對而言,他們更看重人際關系、工作參與、工作環境、職業培訓等方面的需要。依然采用簡單的物質激勵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需求得不到滿足,導致員工頻繁跳槽。
(三)缺乏專業性管理人員,管理技能偏低
由于企業規模小,大部分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由非專業人也人員兼任。由于缺乏專業背景,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就回到了以往的傳統人事管理的老路上。從工作內容上看,僅僅滿足于員工招聘和工調動、記錄考勤、管理檔案、發放工資等一般事務性工作,而深層次的管理,如崗位設置與人員配置、員工培訓與開發、薪酬和績效管理、員工職業生涯設計等工作則難以開展。雖然許多企業引入了績效管理手段,但在進操作時所涉及的許多關鍵因素往往缺乏科學的依據,無法實現規則的一致性、連續性和權威性。在實施績效管理的過程中,企業的員工并沒有真正參與到績效評估的工作中來,對構建企業績效評估系統及其實施缺乏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的途徑,一旦出現不合理的績效評估結果,他們也無法進行申辯。這種情況長期存在,必然會使員工的積極性受挫,大大降低員工的工作熱情。
二、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創新途徑
(一)改變方法,優化流程,創新企業招聘模式
民營企業降低員工流動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加強招聘的領導和組織工作,通過明確招聘條件,嚴格招聘流程吸納錄用到適合的員工。要引進先進適用的招聘模式,充分保證企業在初始階段就雇傭到合格的高績效的員工。要根據崗位特質需要,按照崗位的工作特點和要求,耦合各方面特質與崗位吻合的人選上崗。人力資源部門的任務,就是發現并篩選出具有符合崗位特質的潛在的企業員工。考察遴選員工時特別要對以下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視。首先是考察應聘者擁有的知識容量和結構,確保被選中的人員具有與工作崗位相匹配的文化素質和心里特質。其次是考察應聘者所擁有的專業技能,保證應聘者具有勝任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在這里,應特別注意在考察和遴選時吸收專業部門的人員參與招聘工作,讓他們從專業的角度對應聘者進行全面的考察。第三是關注應聘者的應聘動機或真實需要。總體而言,在招聘階段,一定要根據崗位的要求選人,結合組織的環境特征選人,確保遴選過關的員工能夠勝任崗位工作,并最大程度確保其發揮最大的潛能。企業招聘模式創新,不僅可以保證企業錄用到績效水平高合乎崗位要求的員工,使人員崗位相互匹配,而且這樣的員工在工作中更容易產生較高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大大降低員工的流失率。
(二)轉變觀念,科學設計,創新薪酬模式
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和實踐證實,績效工資的具有兩大功效,一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員工的生產效率,二是能夠大大降低員工流失率。基于以上兩點,民營企業必須徹底轉變原有的薪酬觀念,從降低員工流失率,提高員工工作效率著手,重構薪酬體系。
首先,是要保證企業薪酬具有明顯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科學管理之父泰勒早就指出,在薪酬管理方面,企業除了要為員工提供與期工作崗位相匹配的必須的薪酬外,還應該為其增加一份超過其薪酬標準的激勵薪酬。比較來看這份激勵薪酬在數量上應該是這個員工在其他企業難以或無法獲得的。今天來看,這句話意味著,如果享受激勵薪酬的員工一旦從企業離職,他將難以或根本不可能在其他企業得到同樣優越的工作酬勞。具有較大競爭力的薪酬,將會大大提高了員工跳槽的機會成本,大大減少員工跳槽行為的發生。
其次,是確保薪酬具有的驅動作用得以完全發揮。薪酬體系設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是要發揮、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確保其行為對業績產生直接作用。心理學實驗證明,薪酬是企業對員工行為進行指向性驅動,最大程度滿足、改善員工生存條件和促使企事業發展的最有利的工具之一。要改變或強化員工的行為,實現員工和企業目標的高度一致,就必須設計合理的具有巨大驅動力的薪酬體系。要保證薪酬驅動作用得以發揮,離不開薪酬構建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否則有可能出現適得其反的情況。這就要求企業在薪酬制度設計時,必須做到員工的貢獻程度與其待遇水平相匹配,通過多方面的比較把貢獻與待遇密切結合起來,使員工獲得最大程度地公平感和認同感。
(三)重視員工需求,豐富員工閱歷,創新培訓模式
管理工作的實踐證明,在同樣的環境和工作條件下,是否接受過培訓和橫向調動對員工職業生涯的影響非常明顯。日本豐田公司的一項調查表明,參加過企業培訓或進行過企業內部橫向調動的員工,其職務晉升速度比那些從未接受過培訓或者沒有進行橫向調動的人要快得多。調查還表明,凡是獲得過職務晉升的員工或者是有過平級調動經歷的員工,他們在公司里穩定工作的平均時間要比其他員工更長。其背后的邏輯是,員工們普遍認為,職務升遷可以證明其有較高的工作能力,崗位調動可以豐富其職場閱歷。這些經歷能夠大大提高他們的職場競爭力,增加他們的穩定感和自信心,提高他們對企業的認同感,進而大大降低員工離職的欲望。基于此,企業應該主動考察評估員工的能力和欲望,把員工個人的欲望、能力和企業的希望和需求高度的契合起來,幫助員工建立一個基于自身能力和欲望及其企業需求相一致的清晰、正確的目標,使企業和員工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炳申,羅明忠.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基于企業成長的視角[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2]蓋勇,李英等.論家族企業的職業化管理[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3]趙曙明.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研究現狀分析[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