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名言范文
時間:2023-04-03 02:30: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梁啟超名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泱泱中華五千載,代代帝王將相見證了世代更替歷史變遷。也正是他們演繹著‘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規(guī)則。大禹治水,秦統(tǒng)天下,垓下之戰(zhàn),三國歸晉,貞觀之治,康乾盛世,是他們,是大禹、贏政劉邦、李世民康熙乾隆,是這些英雄開辟歷史新天,或將歷史推向。商紂王昏庸,周幽王無能,楚霸王無奈,唐后主無力……也正是這等悲劇“英雄”見證了歷史的低俗,卻也見證了另一片不屬于自己的那榮耀的新的起點。
中華民族智慧無窮,才高八斗。歷代風流才子出演斗智斗才的主角,見證著中華的博大智慧。勾踐臥薪嘗膽,嵇康醉酒佯狂,孫臏賣癲而逃,鄭板橋難得糊涂……他們見證了以謙待人以迂當直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退為進、以少勝多等高層次謀略。項羽破釜沉舟,孫武兵法修列,諸葛孔明八卦陣法,張良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們見證了一次次軍事奇跡。孔明舌戰(zhàn)群儒,紀昀巧對絕對,蘇小妹智辯對手……是他們見證了文化奇跡。戰(zhàn)國百家爭鳴,東漢獨尊儒術,明宋理學,清初思想批判……是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墨子孟子董仲舒、朱熹、顧炎武、黃宗羲,是他們見證了思想奇跡。
歷代文人騷客才子雅士見證了賦的發(fā)展,豪放浪漫派李白,沉郁挫折之杜甫,田園詩人王維,詩鬼李賀,小李杜,他們見證了詩的興盛,愁思千縷的易安,欄桿拍遍的稼軒,煙雨任平生的東坡,他們將詞推向巔峰,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月》王實甫的《西廂記》見證著元曲的榮光,曹雪芹、羅貫中、施耐庵又書寫著小說的另一片天。也是他們見證了大好河山,秀美風景,滄海桑田,世代變遷。西山的疊疊蟲唱,陶然亭的疏月柳影,瘦西湖的荷葉田田,雪域高原,駝鈴西風,想必隨時光的推移,我們得到的最好答案就應該在他們的筆下了。他們的見證給予了我們的見證。
過去的英雄見證了過去的歷史,今天的我們要見證今天的歷史將來的歷史。點評:
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誕生了多少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現在作者竟給他們全體提供了一個自我介紹的舞臺,實在讓人想不到。如果不是以“見證”為題,怕是他們很難這么集中亮相了。可就是這道作文題,又有誰能夠這么想呢?怕是只有本文作者。也正因為這樣,這篇文章得獲高分。
篇2
1、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梁啟超
2、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雷鋒
3、責任感以及有效地派任職務是成功企業(yè)經營的要素之一。——洛德福特
4、一個人能承擔多大的責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心有睛天
5、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
6、對上司謙遜,是一種責任。——富蘭克林
7、有良知的人有責任心和事業(yè)心。——蘇霍姆林斯基
8、我們?yōu)樽鎳眨膊荒芏疾捎猛环绞剑總€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歌德
9、生命和崇高的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車爾尼雪夫斯基
10、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魯迅
11、真理的發(fā)現或道德責任的完成都會引起我們的歡欣。——克羅齊
12、生命跟時代的崇高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就會永垂不朽。——車爾尼雪夫斯基
13、藝術應當擔負起哺育思想的責任。——白朗寧
14、真正的管理者必須有不推卸責任的精神。——佚名
15、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
16、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梁啟超
17、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歌德
18、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19、現代企業(yè)管理的重大責任就在于謀求企業(yè)目標與個人目標兩者的一致。——毛仲強
20、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劉易斯
21、對培養(yǎng)好幼兒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徐待立
22、我所享有的任何成就,完全歸因于對客戶與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李奧貝納
23、責任感與機遇成正比。——威爾遜
24、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易卜生
25、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毛姆
26、責任到此止步。——杜魯門
27、提出目標是管理人員的責任,實際上這是他的主要責任。——巴納德
28、當勞動是一種責任時,生活就是奴役。——高爾基
29、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30、真正的責任是信自己。——佚名
31、自由的第一個意義就是擔負自己的責任。——阿來
32、凡是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梁啟超
33、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馬卡連柯
34、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馬卡連柯
35、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離不開責任二字,生活的美好與幸福離不開責任二字。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成為一個深諳責任之重要的人,成為一個時時處處都盡自己應盡的責任的人。
36、先生的責任是教人做人。——陶行知
37、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恒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
38、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梁啟超
39、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
40、友誼是一種責任。——紀伯倫
篇3
在當今的社會中,就象是群雄逐鹿的草原,但比的不是誰勇敢,也不是誰勇猛,而是比誰更有智慧。大雁遠飛萬里,鳥雀不能比及。自古英雄出少年,項襄七歲為孔師,甘羅年方十二任秦相。我雖不及前面的兩位英雄少年,但我卻有我的理想目標。為了能實現它,我必須從現在做起。
1、勵精圖治,不怕艱苦。不怕艱辛。
2、面對自己所不了解的,先問自己,再問他人。
3、學會靜下心來學習,該玩就玩,該學就學。
4、尊敬師長,成為一名文明之士。
5、遇到事情莫著急,須要冷靜思考。
6、假期不忘學習,作題目的時候,閱讀題目至少兩遍。小心陷阱。認真思考。
7、應用題學會一步一步做題的好習慣。
8、考試的時候,要冷靜思考,然后再寫。
9、堅持鍛煉身體。
篇4
1、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這種觀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爾遜
2、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愛因斯坦
3、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羅曼·羅蘭
4、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侖
5、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愛默生
6、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fā)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培根
7、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徐特立
8、地球上的任何一點離太陽都同樣地遙遠。——伯頓
9、我寧愿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雨果
10、不管我們踩什么樣的高蹺,沒有自己的腳是不行的。——布萊希特
11、地獄中最熾熱的地方是為那些在偉大精神考驗中保持中立的人準備的。——但丁
12、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愛默生我只有一個忠告給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侖
13、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權。——大仲馬
14、我們對自己抱有的信心,將使別人對我們萌生信心的綠芽。——拉勞士福古
15、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于失掉自信心了。——培爾辛
16、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蕭伯納
17、堅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yè)。——馬爾頓
18、哥倫布發(fā)現了一個世界,卻沒有用海圖,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釋疑解惑的“信心”。——桑塔雅娜
19、能夠使我飄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但丁
20、無論如何,“流言”總不能嚇啞我的。——魯迅
21、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聃《老子》
22、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23、恃人不如自恃也。(恃,依靠。)——先秦《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24、自信與驕傲有異;自信者常沉著,而驕傲者常浮揚。——梁啟超
25、吾無過人者,但生平行為,無不可對人言耳。——司馬光
26、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腳跡,學人言語。——陸九淵
27、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名人名言 )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史典》
28、自信是一根柱子,能撐起精神的廣漠的天空,自信是一片陽光,能驅散迷失者眼前的陰影。
29、個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則不能帶給別人信心;已經信服的人,方能便人信服。
30、許多人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他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至于縮小了自己的成就。實現明天的惟一障礙,是對今天的懷疑。
篇5
1、莫把丹青等閑看,無聲詩里頌千秋。——明·徐謂
2、畫素描是從我們看不見的東西開始,而以看見的東西結束。—— 博巴
3、屋中有畫,等于懸掛了一個思想。——雷諾茲
4、美術一旦脫離了真實,即使不滅亡,也會變得荒誕 。 ——托·卡萊爾
5、科學家不創(chuàng)造任何東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現成的隱藏著的真實,藝術家創(chuàng)造真實的類似物。——岡察洛夫
6、藝術家用腦,而不是用手去畫。——米開朗基羅
7、文學家是以抽象化了的,即以觀念來表現自己。但是畫家以素描和色彩把自己感覺和知覺到的具體化。——塞尚
8、在油畫的后面,跳動著畫家的脈膊,在塑像之中,呼吸著雕刻家的靈魂。——里爾夫
9、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唐·張彥遠
10、藝術家對于自然有著雙重關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隸。——歌德
11、照搬自然景色是絕對畫不出傳世之作的。()——喬·雷諾茲
12、最接近雕刻的繪畫最完美。——朗費羅
13、美術所以能產生科學,全從”真美合一“的觀念產生出來。他們覺得真即是美,又覺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從求真入手。 ——梁啟超
14、戰(zhàn)斗場面和繪畫,都要在遠處觀看。——英國
15、筆墨亦由人品為高下。——清·方薰
16、石濤善畫,蓋有萬種,蘭竹其馀事也。板橋專畫蘭竹,五拾余年,不畫它物,彼務博,我務專,安見專之不如博乎?石濤畫法千變萬化,離奇蒼古而又能細秀妥帖,比之山人殆有過之無不及處。然名滿天下,石濤名不出吾揚州,何哉?純用減筆,而石濤微茸耳。且無二名,人易記識;石濤弘濟,又曰清湘道人,又曰苦瓜和尚,又曰大滌子,又曰瞎尊者,別號太多,翻成攪亂。只是,板橋亦只是板橋,吾不能從石公矣。 ——鄭板橋
17、作畫貴在似與不似之間,不似則欺世,似則媚俗。 ——齊白石
18、近精微致廣大。 ——徐悲鴻
篇6
在國人的種種娛樂中,最普及、最受歡迎的首推麻將了。麻將是國人自創(chuàng)的休閑游戲,似乎是清朝晚期才流行起來的。到20年代初,民國山河一片“麻”,沉迷于麻將者不計其數,就連民國大師們,也抵擋不住麻將帶來的娛樂魅力,個個玩起來樂此不疲。
梁啟超是麻將的超級愛好者,被友人稱為“麻仙”,他曾有一句名言:“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他的很多社論文章都是在麻將桌上口授而成,其文不僅流利暢達,而且感情奔放,頗有特色。
1919年,梁啟超從歐洲回國,有一次幾個知識界的朋友約他某天去講演,他說:“你們訂的時間我恰好有四人功課。”來客不解,聽他解釋后方知,原來就是約了麻局。可見,麻將對其的誘惑力、吸引力之大。而坊間也有其曾發(fā)明三人與五人麻將的玩法,以及他能快速解牌的傳說。
論打麻將,徐志摩的戰(zhàn)斗力最強。牌去如飛,不假思索,有如談笑用兵,十戰(zhàn)九勝。其對鴉片與麻將還有一番妙論:“男女之間的情和愛是有區(qū)別的,丈夫絕對不能干涉妻子交朋友,何況鴉片煙榻,看似接近,只能談情,不能愛,所以男女之間最規(guī)矩最清白的是煙榻,最曖昧最嘈雜的是打牌。”
張恨水也與麻將有不解之緣,他小說中的人物多半都是搓麻將高手。每天晚上,報館來索稿的編輯便在張家門口排隊等候,張恨水低頭在稿紙上奮筆疾書,一氣呵成,悉數交之。一次,他在麻將桌旁上了癮,報館來人催稿,他左手麻將,右手寫稿,麻將、交稿兩不誤。
聞一多年輕時不會玩麻將。留美期間,一次到教授家做客,用餐完畢,美國教授提出玩幾圈麻將助興。聞一多忙解釋對麻將一竅不通。美國教授驚愕,根本不相信聞一多不會打麻將,以為他有意推托。聞一多只好硬著頭皮上陣,臨時抱佛腳,參閱說明書,邊看邊學邊打。一晚上他沒和一牌,甚是難堪。此后,他在友人的幫助下,才慢慢學會了打牌,以應付類似的局面。
梁實秋家教甚嚴,直至讀書,才方知世上有麻將這玩意兒。有一次,他請教父親麻將的玩法,梁父正色道:“想打麻將?到胡同去!”嚇得他再不敢提“麻將”二字,從此對麻將再無好印象。
但梁身邊好友徐志摩等人個個都是麻將高手,有幾次硬被拉上桌,他玩起來還是吃力,覺得打牌還不如看牌輕松過癮。以后好友酣戰(zhàn),他總是坐在旁邊觀戰(zhàn)。旁人不解,他解釋道:“我缺乏機智,自己的一副牌都照顧不過來,遑論揣度別人的底細。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如何可以應付大局?打牌本是娛樂,往往返尋煩惱,又受氣,又受窘,干脆不如不打。”
老舍是玩麻將深受其害最深的一位。他年輕時曾沉溺于煙、酒與麻將之中,雖然打牌屢戰(zhàn)屢敗,但只要有人張羅,他就樂此不疲,常常至深更半夜。時間一長,老舍漸漸消瘦,咳痰中帶血,終于體力不支,生了一場大病,昏迷不醒。治愈以后,頭發(fā)幾乎全部掉光。從此才下決心戒除麻將等種種“惡嗜好”,專心讀書、教書、寫作,成為一代文豪。
葉公超曾以“慢、穩(wěn)、剛”三字來形容梅貽琦,寡言、慎言的梅貽琦,有著嚴肅而沉默的形象,讓人很難將他與打麻將聯(lián)系在一起。
梅貽琦在其日記中,不寫打麻將,多改用“手談”或“看竹”加以取代。據日記所載統(tǒng)計,僅在1956-1957年,就打了85次之多,平均一年42.5次,大約每周有一次。
一周一次看似不頻繁,但這兩年里,清華在臺灣“復校”如火如荼,梅貽琦又屢屢赴美洽談公事,公務之余,打麻將可以說是他重要的娛樂項目了。在85次方城之戰(zhàn)中,梅貽琦共贏25次、輸46次、平盤14次,前后輸了1650元,民國時期,千元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對麻將原本不屑一顧,即使三缺一十萬緊急,想拉他亦難如趕鴨子上架,但其夫人江冬秀嗜牌如命,終究抵擋不住夫人的苦苦糾纏,也偶然為之,但其技藝低下,幾乎每戰(zhàn)皆輸,只好以“手氣不佳”解嘲。
篇7
從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不屈不撓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膽忠心;從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的豪情壯志到“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在天安門上空回蕩時的莊嚴激昂……中華民族精神,在歷史長河中閃爍著燦爛的光芒!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世界硝煙彌漫的今天,中華的民族精神仍然在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且不說為了祖國的利益,有多少人在艱苦環(huán)境中努力奮斗;且不說在抗擊“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有多少醫(yī)護人員為了患者的生命而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就說說我們少年兒童,就在我們的身邊的小事里,也閃爍著民族精神的光芒。
中國人向來是愛和平的,這也是中華民族一個可貴的民族精神。說到“和平”,就不得不提在去年3月份爆發(fā)的世界矚目的伊拉克戰(zhàn)爭。我看過這么一件事情:當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已是箭在弦上,一觸即發(fā)的時候,美國駐華大使館收到了中國一位純真的7歲的小女孩王燕梟寫給布什總統(tǒng)的信。“請您想一想,如果您打伊拉克,多少父母會因為您失去孩子,多少孩子會因為您失去父母,他們以后怎么生活?他們更談不上學習了,我想到這些就很想哭……”一個7歲的小女孩,一個熱愛和平的中國人,她以自己純真的語言和想法勸說和質問布什總統(tǒng)不要攻打伊拉克。這封不同一般的帶有些孩子氣卻又充滿了勇氣和智慧的信,深深地感動了美國駐華大使館的每個人。與此同時,伊拉克駐華大使館也收到了王燕梟安慰伊拉克小朋友的信。王燕梟這種熱愛和平以及不同他人的勇氣,事雖小,但不正是一個民族精神的閃光點嗎?
篇8
1、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2、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易卜生
3、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4、我所享有的任何成就,完全歸因于對客戶與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李奧貝納
5、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梁啟超
6、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擺脫自然規(guī)律而獨立,而在于認識這些規(guī)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guī)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又說,“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對事物的認識來作出決定的那種能力。——恩格斯
7、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歌德
8、藝術應當擔負起哺育思想的責任。——白朗寧
9、在他握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動時,他才能對他的這些行為負完全責任。——馬克思
10、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雷鋒
11、真正的責任是信自己。——佚名
12、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梁啟超
13、有良知的人有責任心和事業(yè)心。——蘇霍姆林斯基
14、遇到問題說這是我的責任,你就立刻成長。
15、責任感與機遇成正比。——威爾遜
16、自由的第一個意義就是擔負自己的責任。——阿來
17、真理的發(fā)現或道德責任的完成都會引起我們的歡欣。——克羅齊
18、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fā)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馬克思
19、責任感以及有效地派任職務是成功企業(yè)經營的要素之一。——洛德福特
20、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21、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丘吉爾
22、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劉易斯
23、敬字工夫,乃是圣門第一義……無事時,敬在里面;有事時,敬在事上,有事無事,吾之敬未嘗間斷。——朱熹
24、鞠躬盡瘁,死而后己。——諸葛亮
25、對上司謙遜,是一種責任。——富蘭克林
26、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馬卡連柯
27、如果他要進行選擇,他也總是必須在他的生活范圍里面、在絕不由他的獨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間去進行選擇的。——馬克思
28、我們制作銷售產品的廣告,但也請記住,廣告負有廣泛的社會責任。——李奧貝納
29、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梁啟超
30、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guī)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馬克思
31、對一個人來說,所期望的不是別的,而僅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獻身于一種美好事業(yè)。——愛因斯坦
32、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毛姆
33、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魯迅
34、溫順的青年人在圖書館里長大,他們相信他們的責任是應當接受西塞羅,洛克,培根發(fā)表的意見;他們忘了西塞羅,洛克與培根寫這些書的時候,也不過是在圖書館里的青年人。——愛默生
35、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36、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林肯
37、友誼永遠是一個甜柔的責任。——紀伯倫
38、一個人能承擔多大的責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心有睛天
39、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據我們的熱忱,我們持之以恒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的成本意識,我們承擔責任和樂于助人的愿望,我們的敬業(yè)精神,以及我們簡潔的行為所構成的。——英格瓦·坎普拉德
40、我們?yōu)樽鎳眨膊荒芏疾捎猛环绞剑總€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歌德
41、父愛就像佛的禪,無法言說,沒人能說清,只能用心去領悟,用愛去感知,用責任去深深體會。父愛更像茶一樣甘甜、醇香,但只有慢慢品方能體味。
42、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
43、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
44、友誼是一種責任。——紀伯倫
45、當勞動是一種責任時,生活就是奴役。——高爾基
46、自己無論怎樣進步,不能使周圍的人們隨著進步,這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極其有限的,絕不以‘孤獨’、‘進步’為滿足,必須負擔責任,使大家都進步,至少使周圍的人都進步。——鄒韜奮
47、現代企業(yè)管理的重大責任就在于謀求企業(yè)目標與個人目標兩者的一致。——毛仲強
48、生命跟時代的崇高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就會永垂不朽。——車爾尼雪夫斯基
49、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蕩之謂也。——朱熹
50、對培養(yǎng)好幼兒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徐待立
51、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恒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
52、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托爾斯泰
53、真正的管理者必須有不推卸責任的精神。——佚名
54、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復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維克多·費蘭克
55、“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成功和失敗。這在人與人的所有關系中也無所不及。”——托爾斯泰
56、生命和崇高的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車爾尼雪夫斯基
57、喜歡是種感覺,愛是一種責任,你不可能永遠都像小孩一樣地任性,你要學會長大,不會父母永遠地為你擋風遮雨。
58、同時,變革者往往錯誤的期望那些墨守成規(guī)、不負責任和退步的超國家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就是最好的例子-來解決這些本是他們自己幫助制造出來的難題。
59、中國的足球不缺乏技術,不缺乏金錢,但他們缺乏責任感,哪怕是對消費者的責任感。
60、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荀子
篇9
美讀法
對文言文,尤其是其中的名句,不妨在“讀”上下工夫,讀得新,讀得美,讀得有調,讀得有情,讀出名句的意蘊。
對于一些情感豐富的名句,要求學生化身為作品的主人公,在美讀中真實地再現作者的情感,物我兩忘,如,朗讀《念奴嬌?赤壁懷古》,朗讀者猶如身在赤壁,心融入其中,聆聽大江東去的奔騰,感受驚濤拍岸的氣勢,“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首句高起,讀得激情澎湃,充滿壯志豪情。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重讀“穿”“拍”“卷”,盡可能用聲音讀出赤壁的壯美。最后的“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用自嘲的語氣,“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讀得綿長,讀出夢的意味,讀出淡淡的無奈。如果學生能夠忘記自己,真正體會出作者的感情變化,讀來是感人肺腑的。
對于一些政治色彩較濃厚的名句,最好讓學生能學習古人,搖頭晃腦地讀,用文言腔調讀,體味語言的波瀾起伏和實虛詞之間的節(jié)奏變化、語調變換,讀出輕重緩急、抑揚頓挫、高低起伏。在美讀過程中,在與古人邂逅交流中,觸摸他們的思想,體悟他們的品質,啟迪自己的智慧,陶冶自己的情操。
摘錄法
中學階段接觸到的文言名句不少,如果平時有意識地摘錄下來,不管是對學習文言文,還是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如,荀子的“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說的是學習需要堅持不懈;孟子的“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說的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意志堅定……這些都可以作為名言,摘錄下來。
這些具有深刻的思想底蘊的名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某些句子進行點評或寫讀后感,或者是用其他名句來對此進行補充,如,學習《五人墓碑記》,為了使學生更好理解“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這句話背后的思想,教師可以補充顧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以及梁啟超據此修改而成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兩個句子,讓文言名句的內涵深入學生心靈。
對摘錄下來的名句,要求學生經常翻閱記憶,鼓勵學生在作文中恰當引用。這些名言名句,定會使文章增色不少。
比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學習文言名句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句含義,理解詩文主旨,感受作者心境,不妨試一試這種方法。
篇10
記者:當代華人詩壇為什么出現作品數量多而質量不高的情況呢?
余光中:為什么詩不好?就是因為大家不認真寫,一揮而就,認為有靈感就寫得好了,結果有幾個共同的毛病。一是句子太長,我們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最多也就是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10個字,“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11個字,了不起了,后來新月派有10個、12個字。現在有的詩則是20個、25個字一行,連副刊都很難把它排版出來,可是到第三行,又5個字,這一長一短,毫無章法,違背了人類的呼吸規(guī)律。……真正的藝術家是自己發(fā)明出一套規(guī)則來,自己可以遵守,也便于后來者遵守。
謝冕:對,現在很多詩沒有章法,其實詩歌是最講規(guī)則的文體。
余光中:第二個毛病是回行太多,一句話第一行沒講完,到第二行,第二行也沒講完,到第五行才講完,就是斷句斷得不對!不斷地回行,引起誤會。第三個毛病是細節(jié)太多,從頭講到尾一共28個細節(jié),主題在哪里,看不清楚。這三個大毛病不克服的話,根本成不了氣候。
謝冕:現在諸如“今天我去找你,你媽說你不在”這樣的詩,很多,別說回行了,根本談不上是詩,甚至比普通的說話還要糟。
記者:前一陣,網絡上有一位自稱詩人的,他寫下諸如“媽媽,我餓了,媽媽,我沒錢了,媽媽,我寫詩了”的句子,他認為這也是一種詩歌,引起很大的爭議。對此,您怎么看?
謝冕:“詩”和“不是詩”有很大的差別,兩者沒有界限讓我感到很不安。對于這種現象,一方面,我尊重大家的寫作權利,另一方面,我們要維護詩的尊嚴。詩,是很美麗的,是表達美好情感的。我要告訴這些年輕人,詩不能隨便寫,這是對詩的不敬。不知道余先生是否同意?
余光中:我完全同意。每個人都可以上網發(fā)表詩,但另一方面你發(fā)表的是不是詩?還是有藝術標準在那兒衡量的,不是你一高興就一揮而就的。從文學史看,某一位詩人,在某一時代很叫座,可后來就衰退了。像龔自珍,梁啟超就說過,當年自己很崇拜龔自珍,但后來看也不夠好了。不過,像屈原、陶潛、李白、杜甫傳到現在,還是新的,是萬古長新的。所以,詩還是要靠一點時間來考驗的。
(選自《光明日報》2012年4月24日,記者:王慶環(huán),有刪節(jié))
本報編審郭文才之“詩歌觀”
詩的語言應該是一種音樂性、繪畫性非常強的精致語言,必須以一當十,即簡練而富有表現力和穿透力,以極少的語言表達極其豐富的內容,應力避毫無意義的大白話入詩。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對于作家來說,用詞就是他的事業(yè)。”詩人更應精心選擇和錘煉自己的語言,發(fā)揚古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為求一字穩(wěn),“耐得半宵寒”的認真推敲精神,使自己的詩作不僅沒有冗詞贅句,還能出現震撼人心的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好詩常以名句傳,我一向認為:有傳世警句應是好詩的標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