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范文
時間:2023-04-04 06:25: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釣魚的啟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今天我不要去暑期培訓班,一大早就去了外婆家。我在外婆家玩了一會,我就到河邊走走,忽然看見一個正在釣魚的老伯。我饒有興趣,便走近看看,只見老伯拿著一根黑色的長長的魚桿,邊上有一個小盆子。我以為是魚,沒想到是一條條惡心的黃色小毛毛蟲。我輕輕的問老伯:‘‘ 老伯,這是什么毛毛蟲?是干嘛用的?”老伯說:“這是黃粉蟲,是當魚餌用的。”我又問:“釣一條魚大概要多久呀?”老伯說:“有時才,有時短,只要有耐力和毅力,就能釣到魚。”我聽懂了老伯的話。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魚還沒有上鉤,我有點坐不住了。忽然魚鉤線抖動了幾下,我輕輕地問:“老伯,是不是上鉤了?”老伯說:“沒有,要魚標沉下去了才是魚上鉤了,現在可能是魚兒在試探魚餌。”
我和老伯都目不轉睛地看著魚標。過了一會兒,魚標終于沉了,老伯抓住機會使勁將魚桿一抬,收緊魚線,一條魚在空中亂蹦,老伯迅速將魚放進水桶里。到了中午,老伯已經釣到許多魚了。老伯提著魚笑著回家了,我也跟著笑著回到外婆家,我想老伯的家人一定會很高興。
釣魚能修身養性,使人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精神飽滿。下次我也要跟著老伯學釣魚,讓自己更有耐心,更專心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篇2
今天讀了《釣魚的啟示》一文,感慨頗多。
文章講的是“我”11歲時,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晚上,隨著父親到新漢普斯湖中的小島上去釣魚。正當“我”欣喜于意外釣到一條很大的鱸魚時,父親卻平靜的,也毫無商量余地的要我把鱸魚放回湖里去……因為父親看看時間,是晚上10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雖然,四周靜悄悄的見不到任何人的影子,無人知道“我們”是在什么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
如今,34年過去了,“我”已是紐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了,雖然再沒有釣到過像34年前那個夜晚釣到的那樣的大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的“魚”。當一次次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曾告戒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就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法官的兒子就是法官,賊的兒子就是賊。”這句話雖然有點偏激,但卻揭示出了家庭教育對孩子終生的影響。俗話說“知子莫若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自己的孩子。不難看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之所以能抵擋住許多充滿誘惑力的“魚”,與這次釣魚的啟示,與父親告戒“我”的話是分不開的。所以,為人父母者,切記言傳身教呀!如今,部分父母往往只注重孩子的文化素質,忽視了孩子品德的形成。殊不知,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受益終生呀。
篇3
那是星期六的早上,空氣無比新鮮。我和爸爸懷著舒暢的心情,來到清澈的小河邊釣魚。我們快速穿好魚餌,同時把魚鉤往河的遠處一拋,便席地而坐,等待著魚的上鉤。
等了將近三十分鐘,魚的影子還是沒有浮出水面,我有些不耐煩了,可看看爸爸,依然一動也不動,全神慣注的盯著水面。“該死的魚”,我忿忿的低聲說道。我一連換了好幾個地方,魚都沒有上鉤,我生氣的把桶往地上一摔,“沒戲了”,我滿臉失落的說。我抬頭眺望遠方,嘆了口氣。就在這時,爸爸的一條大鯉魚上鉤了,隨著“嘩”的一聲,我終與如夢初醒,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于是,我又撿起了小桶,重新回到了河邊,把魚桿往水里猛的一扔,又一如繼往耐心的等待著。
轉眼間,二十分鐘過去了,可對我來說,又似乎熬過了半個嚴冬。魚還是沒有上鉤。而此時,強烈的陽光正火辣辣的烤著我,汗珠也簌簌的往下淌,我的手腳也開始麻木起來,可我還是咬了咬牙,沒有動。
篇4
驅車二十分鐘左右,我和媽媽來到逸仙湖的釣魚池旁。“真美呀!”我興奮地說。釣魚池的周圍有許多高大挺拔的樹木和幾棵柳樹。這些樹木把一部分強烈的陽光遮擋住了,在地下留下了黑黑而明顯的陰影。有許多小蜻蜓在釣魚池的上空自由自在地飛翔,這美麗的景色真讓我想到了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的詩:“泉眼無聲惜細流,照水愛晴柔……”這時,我和媽媽各自拿出了魚竿和魚餌。只見媽媽熟練地把魚餌套上魚鉤,然后甩起魚竿,把釣線拋向遠處。魚餌劃破水面,沉入水中,池面頓時乏起了一圈圈的漣漪。我也照著媽媽的樣子去做,把套上魚餌的魚鉤拋向水面。
一分鐘、二分鐘、三分鐘、五分鐘過去了,我的釣線卻一點動靜都沒有,而媽媽已經釣了一條魚了。我的心情頓時急切起來。但我依然在等。
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過去了,我的釣線仍然沒有一點動靜,而媽媽的水桶里已經裝有四條魚了。這時,我不耐煩地說:“我不釣了!”
篇5
今天我們學了《釣魚的啟示》,他講的是主人公釣了一條又大又漂亮的魚,可是離鱸魚開放日還有兩個小時,父親讓他們把鱸魚放回湖里,最后主人公深深體會到了從小說到這樣嚴格教育的話,就會獲得實踐勇氣和力量的道理。
其中“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師了。”這句話對我感受最大正是因為那晚“沮喪”,正是因為父親對“我”以后在后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有足夠的力量戰勝自我,這是“我”日后成為著名建筑師的重要原因。由這句話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在平時對我要求很嚴格。現在,我有些理解爸爸了,他們都是為我好。以后,我一定聽爸爸的話。
讀完這篇文章,我想:這不是生活實際活生生的例子嗎?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去歸還,還是不去,過馬路時,紅燈亮了,但周圍沒有民警叔叔,沖過去,還是等一會兒......
記得有一次,我考試老師多給了五分,我考試老師多給了五分。得了第一名,可是,我沒跟老師說,事后,我的心里是后悔莫及,早知道告訴老師,這真是不光彩呀。
現在我懂得了,一個人要誠實,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篇6
我們學校地處農村,學生缺乏閱讀材料,對于一些規則尤其是生態保護方面的規則了解甚少。因此,課前需要搜集有關資料,豐富學生的認識,同時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發現一些真實的反面資料。通過將近四年的培養,學生已經具備了自能讀書、擅長批注、樂于交流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出現的生詞;
2.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充分感知、體驗和表達,感受詹姆斯在服從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為,懂得遵守規則的必要性;
3.通過作者在文中運用的描寫技法,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感悟的同時將學文與導行相結合,使學生懂得如何結合實際,遵守規則。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聯系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設計理念:
一個人學習語文,閱讀和寫作幾乎占了語文課的大部分時間。大家知道,閱讀和寫作在語文教學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和借鑒,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和創造。沒有閱讀修養的寫作,視野狹窄;沒有寫作欲望的閱讀,人的潛在創造能力就會受到抑制。基于這個粗淺的認識,是我設計《釣魚的啟示》的初衷和目的。同時我在思索兩個方面的問題,如何設計好本堂課,一方面讓學生吸收信息,接受作者的智慧,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另一方面,如何通過文章的表層結構語言,去探究文章的深層結構思想。根據《釣魚的啟示》一文的教材解讀要求,我鎖定教學目標后,抓住課文在敘事中插入不少細節描寫以及人物的描寫這一表達特點,通過講解促進學生對課文主旨的把握。讓學生從文章中初步感受行動、語言、心理、景物描寫的方法。如果是學生注意的話,文章前半部分是敘述“釣魚”,后半部分是議論“啟示”,文章還運用了夾敘夾議的寫作方法。從釣魚到啟示,是文章的明線;而作者的心理變化,則是文章的暗線。我是圍繞著這兩條線來展開教學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在中國文化史上,有三個著名的漁翁。一位是商朝末年影響久遠的杰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被尊為“百家宗師”的姜子牙;一位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好友嚴子陵;還有一位是《江雪》的作者唐宋家之一柳宗元。就拿姜子牙來說吧!他的魚鉤是直的,他哪里是在釣魚呢?他在釣誰?釣周武王。所以有一句話叫“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你看他,一釣就釣出了周武王,釣出了周朝500多年的基業。厲害吧!這叫智慧。
同學們!《釣魚的啟示》里,這位著名的設計師釣出了什么呢?
生:答,并誦讀。
師:一件釣魚的小事,卻讓作者獲得了終身的啟示,這種選材文章你們知道有什么特點嗎?(以小見大)
二、解讀文章
師:那么課文中用了哪些描寫,如何把我們引入文章中去,讓我們接受感染和熏陶,又是怎樣把我們從作品中引出去,讓我們在感受作品的基礎上舉一反三,更廣闊、更深入的認識生活呢?
請讀第一自然段吧!
生:讀一自然段。
師:交代了什么?學生從時間、地點、人物三方面回答。師:對了,用交代的語氣,把咱們引入了課文。學生再讀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師問:今晚能捕撈嗎?為什么?生答。(為了保證鱸魚的繁衍,正值產卵期,不能捕撈。)生接著讀第二句。師問:這是什么描寫?(行動描寫)用了哪些動詞?(放、舉、拋)這一連續的動詞,你讀出了什么?(“我”和父親釣魚動作連續的畫面,使人物栩栩如生。)學生接著讀第三句。師問:這是什么描寫?(景物描寫)
第二自然段里,作者在描寫時,人中有景,景中有人,使人和景相互輝映,畫面更加充實、生動,同學們再走進景物描寫中,能用一個字來想象一下畫面嗎?(動、活)這一絕妙圖畫離不開哪些優美的詞語呢?
生:找、勾畫,回答,并感悟畫面。
師:是啊!作者用了這些優美的動詞、形容詞,化靜為動,繪出了一幅闊大幽深、富于變幻的美妙圖畫。讓我們再來背一背回味一下吧!生背。
此時此刻,作者的眼睛好像被月色下的湖面粘住似的,久久不想移動。看著湖面上的漂筒,心里充滿了什么?(希望)信心怎么樣?(信心十足)他想今晚“我”一定會怎么?(釣到大魚的)
奇跡發生了嗎?請接讀下一自然段。
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作者在寫作時,總會把個人靈魂帶到文章中去。你讀出了作者那份什么心情了嗎?(引導學生從“我”和魚兩個角度的動作描寫體會出作者釣到“大家伙”時的激動,鱸魚甩動、跳躍想擺脫魚鉤時“我”的擔心以及把鱸魚拉上岸時的驚喜。)
所以作者由衷地贊嘆道――“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鱸魚。”這是一條既怎樣(漂亮)又怎樣(可愛)的大鱸魚啊!作者非常什么?(得意)讀到這里,老師覺得遺憾地是,作者沒有“得意”的描寫,這也許是作者讓我們進行創造性閱讀吧!來給他想一句好嗎?老師先開頭: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我心里樂得像吃了蜜糖一樣,甜滋滋的。(心理描寫)
生:(1)我“咯咯咯”地笑了起來,兩只眼睛瞇得像兩個彎彎的月牙兒。(2)我得意地好像腳下駕著云朵,輕飄飄的,快要飛起來似的。
師:正當我得意忘形的時候,情況出現了轉機,請接讀課文四至九自然段。同學們,這幾個自然段最突出的是什么描寫?(語言描寫)這些語言描寫,作者還綜合運用了多種描寫,你知道嗎?生答。(神態+人物+說話。神態+人物+語氣。)舉個例子,某位同學做錯了事,老師非常生氣。為了表示老師的嚴厲,可以這樣寫――老師瞪著眼睛,狠狠地厲聲道:“站起來!”這種描寫,能揭示人物的形與神,使我們聞其聲而知其人,你能學著這種方法,品出父親的態度嗎?(堅決)你是從哪些描寫品出來的呢?(“得、平靜、不容爭辯的聲音、沒商量的余地”等詞語看出。)
生:勾畫出來,并品出父親的態度。
師:父親這一堅決的態度,進行過思想斗爭嗎?從哪兒知道?(“好一會兒”)
這個詞隱藏著爸爸的什么內心活動呢?(矛盾、正在經歷道德的考驗)這就對應了三十四年前作者想起那句告誡“我”的話,那就是什么?(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但是,面臨這樣的道德實踐,面對誘惑,父親卻怎么做?(沒有妥協,反而讓我拿出勇氣和力量,受到了嚴格的教育。)
同學們,面對父親堅決的態度,我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得意――急切――乞求、委屈或難過――無可奈何、沮喪或依依不舍)請填寫61頁第二題。
(抽學生解答后,并有老師當“父親”,學生當“我”,有感情地用角色朗讀對話描寫)。
這個課時,我們一起學習了“我”和爸爸怎樣的過程?(釣魚)但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從開始激動到最后依依不舍,猶如大海上激起的波瀾,一上一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這也是寫作的一種技巧――波瀾。同學們!這一課里還有其它的寫作技巧,下節課我們再一起探索吧!
下課!
板書:
行動描寫――連用動詞
景物描寫――活用動詞、形容詞,化靜為動
篇7
一、關于我國玉雕文化的介紹
我國是最早運用玉器的國家之一,并且也是用玉及賞玉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玉石在我國被賦予了極為深厚的文化內涵,并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在政教合一的時期,人們對于自然懷有極大的敬畏心理,而玉器作為人和自然之間的橋梁,也逐步變成了系統化的玉禮器膜拜[1]。玉在我國的文化觀念中代表著高尚的品德,并且囊括了豐富的文化信息以及宗教內涵。秦漢過后,玉器流入民間,到了商代開始出現許多圓雕作品。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玉雕業愈加發達,制作出大量的龍形、虎形玉佩,體現出我國民族特色。唐宋時期的玉器則尤其注重質地與光澤的打造,其色如凝脂,品質精美,并且表現出了雕塑藝術與繪畫藝術的日趨成熟,做到了形神兼具。元明清時,南北地區的玉雕文化都獲得了繁榮發展,我國也步入了玉器史上的光輝時代。當時的玉雕不但傳承了以往玉器的特征,同時還受到了文人書畫的影響,傳達出文人雅士的高潔志趣。發展到現代,玉雕的政治意義與宗教含義開始逐步淡化,但美學價值及精神內涵得到了進一步弘揚。比如北京故宮的清代玉碗,潔白的底色上絲絲飄翠,就像片片白云游蕩在藍天。現代人們會結合玉石原有的特點進行雕塑和創造,并且還會把古今文化融匯在一起,利用現代工藝手法,使玉雕作品同時具備歷史感和現代氣息。
二、玉雕及其繪畫教學的探索和實踐方法
(一)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
在進行玉雕教學時,首先要提升學生的繪畫水平,將繪畫融入到玉雕實踐中,秉持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思想,把造型與設計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的繪畫水平得以提高。當學生剛開始學習玉雕繪畫時,有的學生會缺少對客觀對象的認知與把握[2]。即使其視覺感受是合理的,但卻很難準確解析出目標的形象特點,且未能樹立整體的結構觀念,所以在繪畫雕塑過程中感到心有余力不足。對此,教師應當予以科學的指導,找出學生存有的問題,并贊同學生的正確觀點。要讓學生全面了解目標的內在構造,以此幫助學生建立整體觀。在實踐操作中,教師可以采用石膏幾何模型,以分層次的方式進行講述,從而滿足學生玉雕及繪畫的學習需求。比如,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讓學生自主尋找一些鵝卵石,將這些石頭打磨之后拋光,最后再涂上一層白色。這樣看起來就與和田玉的籽料非常相像。這時,教師再讓學生將鵝卵石最初的形狀作為基礎,自由設計內容與圖案,用線條起草之后就采用適合的顏色進行繪畫。經過這樣的練習后,學生就能夠自主設計并制作出相應的作品,教師對學生的作品予以評估,學生就會獲得強烈的成就感。
(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不論是玉雕還是其繪畫學習的實踐,都離不開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只有培養出學生較強的觀察能力后,才能確保其精準地把握好繪畫和造型的?N種細節。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是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要著重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捕捉能力以及感受能力,讓學生的“目測”水平獲得不斷提升。例如,當學生下筆開始繪畫的時候,老師要教導學生不能焦慮,而要靜下心來,仔細觀察,通過對目標事物的嚴謹審視,找準其主要特征和細節。要對目標事物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做到胸有成竹,并發現其中所呈現的規律,以此進一步加強對事物感受的敏銳程度。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要放下浮躁的心態,不能盲目為之。而要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觀察,在下筆繪畫之前對事物建立起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認知。
(三)突出學生玉雕作品的傳神之感
篇8
關鍵詞: 多處理器系統; RMS調度算法: EDF調度算法; 實時任務調度模型
中圖分類號: TN40?34; TP3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21?0124?04
0 引 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多處理器系統的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在航空、導航領域不僅要求系統擁有良好的并行性,還要保證系統的實時性。因此,好的調度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里針對多處理器的結構提出了一種RMS和EDF算法相結合的實時任務調度模型,通過閾值的設定使任務能夠在處理器上進行遷移。該調度策略充分利用了RMS和EDF算法的優點,為了充分保證實時性在模型的驗證中對EDF算法做了改進,較大程度克服了EDF調度算法引起的多米諾效應,提供了較好的實時調度性能。
1 理論基礎
1.1 RMS算法
為解決周期性任務,提出了速率單調調度算法(Rate Monotonic Scheduling,RMS),任務優先級的確定基于任務的周期,優先級最高的任務周期最短。當有多個任務可供執行時,周期最短的任務首先得到服務。RMS算法需要滿足以下假設的前提[1]:
①所有任務都是周期性的;
②任務間不需要同步,沒有共享資源,任務間的切換時間可忽略不計;
③CPU必須總是執行優先級最高的任務,必須是可被搶占的。
在以上假設的基礎上衡量RMS算法有效性需保證不等式(1)成立:
若把任務的優先級描述成關于它們速率的函數,其結果是一個單調遞增函數。表1給出了這個上界的一些值。當任務數目增加時,調度上界收斂于ln 2。即在單處理器中它的使用率為69.3%。
RMS算法的優點是開銷小,在任務的截止時間等于其周期的條件下,速率單調算法已被證明是靜態最優的調度算法。
1.2 EDF算法
截止期最早的任務優先調度算法,該算法規定任務的截止期限越小,優先級越高。EDF(Earliest Deadline First)是一種動態的優先級調度算法,優先級與任務的最后截止期限成反比。理論上每個時刻都要計算處于等待調度狀態的任務調度優先級,系統下個時刻調度的任務是不確定的,與系統中其他任務有關系。其調度有效性的驗證需滿足不等式(2)成立:
EDF的主要優點是:任務的優先級能夠根據需要動態改變,使得系統適應性比較好。在軟實時消息的調度上要優于靜態調度算法。
EDF的缺陷是:如果一個實時任務在其執行時間之前提前完成本周期內的工作,則在這個周期內剩余的空閑時間里其他任務也不能運行,CPU將處于相對空閑狀態;如果一個實時任務超出了自己的執行時間,工作沒有結束,則將保持當前的優先級繼續執行,這樣就會順延本來已經安排的后續任務,形成多米諾效應,造成多個任務超出截止時間。
EDF算法的改進如下:
(1)當一個實時任務在分配的執行時間之前完成本周期的工作,并且此時有多個任務在等待,剩余的時間片應該分配給優先級最高的任務。
(2)當一個實時任務超出了自己的執行時間,工作沒有結束,這時采用向下一個周期借入的策略,以當前的優先級運行完成余下工作,保證到來的下一個任務的有效執行,解除了連續多個任務超出截止時間的多米諾效應。
2 多處理器系統的實時任務調度策略
多處理器調度就是將[n]個任務分配到[m]個處理器上(需要滿足前后約束關系),確保每個任務能準確迅速地完成。任務調度概念圖如圖1所示。
因此,在多處理器任務實時調度中涉及以下2個相關的問題:
(1)如何把任務分配到各處理器。在這里使用全局調度策略,任務到來時首先將任務放入公共就緒隊列中,使用RMS算法確定任務的優先級,完成任務到處理器的分派,周期越短優先級越高越優先被分配。接下來的工作就可被看做是單處理器上任務的調度。
(2)在單個處理器中如何調度就緒任務。當就緒任務被放入到各處理器就緒隊列時,我們使用改進后的EDF算法進行調度,保證任務的執行。
2.1 調度算法相關參數
任務集定義為[T={t1,t2,t3,…,tn}。]
任務使用4元祖定義[ti(Ai,Ci,Ti,Di)。]
其中,[Ai]:任務[i]的到達時間;[Ci]:任務[i]的執行時間;其中,[Ti]為任務[i]的周期;[Di]為任務[i]的最后截止期限。
定義:每一個處理器的利用率為總任務在特定的處理器上執行利用率之和,即:
2.2 算法思想
在這里使用全局調度機制來維護一個全局調度隊列,即公共就緒隊列將到來的等待被分配的任務分配到獨立的不同處理器上。在全局調度隊列中使用RMS算法將任務分配給各處理器,擁有最高優先級的任務被分配到第一個處理器所對應的就緒隊列中,依次分配;如圖2所示,當任務依次順序放入QUEUE(0…[n])隊列后,等待各個處理器的調度(在初次任務分配時假設QUEUE(0…[n])隊列均為空),在此處QUEUE(0…[n])隊列要求與處理器一一對應。在各獨立的處理器中使用改進的EDF算法進一步執行任務調度。
對于單處理器而言,改進后的EDF算法能夠很好地完成調度工作,但是對于超負載的問題出現時改進后的EDF算法也不再有效。因此,在多處理器系統中,當系統超過它的利用率限制(即閾值)時需要進行任務的遷移。在任務遷移前先要對閾值做如下的計算:
(1)閾值計算:[f=U1+U2+…+Unn。]
(2)超負載處理器:該處理器的利用率[Ui]>1或者[Ui>f。]
(3)輕負載處理器:該處理器的利用率[Ui]
(4)遷移任務的選擇:在此調度模型中,改進后的EDF算法根據截止期限的長短確定任務的優先調度順序。因此,處于最低優先級的任務就成為被遷移的對象。
此時,EDF算法的改進以及任務的遷移都有助于解決多米諾效應,并保證各獨立處理器利用率的平衡。
2.3 實時任務調度過程
實時任務調度流程圖如圖3所示。
具體過程如下:
(1)開始;
(2)周期任務集到達;
(3)根據RMS算法確定任務的周期指定任務的優先級;
(4)在任務優先級確定的基礎上將任務分派到各處理器上;
(5)在各處理器上使用改進后的EDF算法進行任務的調度,在此處被調度任務的優先級與任務的截止期限成反比,即截止期限越短優先級越高,越優先被調度;
(6)各處理器上利用率與計算的閾值做比較,如果[Ui>f,]則該處理器被認為超負載的,需要進行任務的遷移,將超負載處理器上的任務遷移到輕負載的處理器上進行調度;
(7)結束。
2.4 調度算法的實現
上節給出了多處理器實任務實時調度的模型,在本節將運用上面提出的調度模型對任務進行模擬調度,進一步了解所提出的調度模型的思想與調度過程。
在此多處理器系統中假設存在4個處理器,每一個處理器被視為同構本身無優先級高低之分,且每一個處理器對應一個QUEUQ(0…4)隊列;等待分派的任務集[T={t1,t2,t3,t4,t5,t6,t7,t8,t9},][t1](0,1,2,2),[t2](1,3,6,6),[t3](1,2,2,2),[t4](1,2,4,4),[t5](3,1,5,5),[t6](4,2,8,8),[t7](2,1,6,6),[t8](5,2,10,10),[t9](4,4,12,12)調度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任務集[T]中的任務分派到QUEUE(0…[n])就緒隊列:
根據RMS調度算法的思想,任務集[T]按照任務的周期的大小排序依次為:
[t1]=[t3]
周期越小越優先被分派,因此,任務[t1]被分派到處理器0所對應的QUEUR0隊列中,[t3]被分派到QUEUR1隊列中,同理, [t4]、[t5] [t2]、[t7]、[t6]、[t8]、[t9]依次順序被分派到QUEUR2、QUEUR3、QUEUR0、QUEUR1、QUEUR2、QUEUR3、QUEUR0隊列中。分派結束后在各QUEUR(0…[n])隊列中的調度序列如圖4所示。
3 結 語
本本提出的多處理器實時任務調度模型,利用RMS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既滿足了任務到處理器的分配,又保證了短任務優先被調度的優勢。在單處理器上任務的調度使用改進后的EDF算法并能夠對任務進行遷移,充分保證了任務調度的實時性。在未來的工作中將進一步完善實驗以提高系統的性能。
參考文獻
[1] 王永吉,陳秋萍.單調速率及其擴展算法的可調度性判斷[J].軟件學報,2009,15(6):799?814.
[2] 尹江會,劉捷,管素清.實時系統中傳統調度方式的一種改進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5(6):72?74.
[3] 謝敏,李橋梁.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任務調度算法優化[J].電子科技,2005(12):24?26.
[4] LIU C L, LAYLAND J W.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multiprogramming in a [hard?real?time] environment [J]. Journal of ACM, 1973, 20(1): 174?189.
[5] 楊立身,王中海.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任務調度算法改進[J].計算機應用,2009,29(9):2517?2519.
[6] 梁紅兵.《計算機操作系統》學習指導與題解[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7] 譚耀鉻.操作系統[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8] XU L H, BRUCK J. Deterministic voting in distributed systems using error?correcting code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d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1998, 9(8): 813?824.
篇9
暑假里爸爸帶我去釣魚。我非常開心,因為這是我第一次釣魚,我早早地起了床。
一路上,天空萬里無云,小鳥在枝頭蹦來蹦去。我和爸爸來到池塘邊,我把漁具拿出來,做好準備工作,爸爸則往池塘里撒魚食。我坐在池塘邊,學著別人的樣子,抓了一團魚食,套在魚鉤上。我還怕魚鉤被魚食包住了,釣不到魚,特意把魚鉤露了出來。我自以為萬事具備了,于是一甩竿,誰知甩的太用力,魚線纏住了旁邊的水草,我使勁了幾下,可它纏得更緊了,沒辦法,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魚線拿下來.第二次甩魚竿,我小心翼翼地一甩,總算沒發生意外,我看了好半天,可一直沒有魚,我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莫非這魚食不好吃?這魚也太挑食了吧.”爸爸聽了哈哈大笑:“如果你是魚,看到魚食旁邊就是鉤子,還敢去吃嗎?我聽了,恍然大悟,趕忙把鉤子藏進食里.我再次甩出魚竿,過了一會兒,終于有動靜了,我一拉魚竿,豈料扯出的卻是一只破塑料袋.
我一次又一次地揮動發酸的手臂,把釣線拋扔出去,但提出水面時卻總是空空如也.而一旁的爸爸卻釣了好幾條大魚了.這時,爸爸對我說:“釣魚得有耐心,你這樣心不在焉怎么釣得到魚呢?"突然間,好像有什么東西在拽我的魚線,我往上一拉,立刻看到一條逗人喜愛的小魚,我把它放入水桶之中,頓時間心里無比的激動.我再次......
在回去的路上,我總結了一下釣魚的經驗:釣魚是個慢工活,要有耐心才行,只要堅持就會有收獲.而在學習上不也是這個道理嗎?
篇10
調查背景:
根據20XX年暑期社會農村調查我們得知:盡管國家已經免除九年義務教育的學費,但是仍有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為拿不起食宿費而輟學在家務農,每個月僅僅40元錢就能夠幫助一個孩子完成上學夢。
這個暑假我有幸參加這個團隊進行為期14的支教和助學活動,通過這一活動了解孩子的學習和家庭情況。
實踐目的:
熟悉農村,體驗生活,通過教學及助學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對大學里所學知識進行實踐,以充實暑期生活。
實踐內容:
暑假里,在三門峽盧氏縣文峪鄉張村小學支教,在其周邊貧困的鄉村展開助學活動。在那里我度過了忙碌又充實、辛苦而愉快的暑假。之所以辛苦是因為我不斷地從內心去學習、理解、完善工作中的新事物;之所以幸福是因為戰勝困難是我不變的目標,成功的喜悅是我永恒的追求。
通過總結,我將自己從暑期實踐活動中取得的收獲分為以下四項:
一、教學總結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的心靈很純凈——就像一塊碧玉,就像一潭清泉,就像一片綠蔭。
考慮到他們心智發展程度,我采取了“玩與教相結合的方法”,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是正確的。我將教學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學時:利用多個游戲讓孩子了解心理學,畢竟心理學存在于生活的各個角落。
第二學時:講述若個故事讓孩子從中總結道理,并讓孩子們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
第三、四學時:教授歌曲《感恩的心》,引領孩子感恩社會、集體、父母、朋友、兄弟姐妹。
第五、六學時:教授歌曲《少年強》,激勵孩子尋求夢想,做一個有關理想的游戲“美麗島”,幫助孩子確定夢想,給他們鼓勵。
第七、八學時:講述有效的學習方法及怎樣高效率的學習。
因為有孩子們很配合,教學進行的比較順利。孩子們渴望學習、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聰明活潑可愛用來形容他們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了我的專業優勢,把我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了實踐里,鞏固了我的所學,也讓我體會到我儲備知識的不足,回校后要加強學習。
二、助學總結
盧氏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它所下屬的鄉自然很貧困。
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直到現在還有人家在窯洞里度日,家里的平地很少,一般情況下,戶主出去打工,女人留在家里種地、養孩子。
我走訪的一家情況是這樣的:家里現有3口人,有父親、姐姐和妹妹,母親因病早逝,家里背了幾萬元的外債,大姐已婚,二姐外出打工自己還顧不住自己,父親先天右手有殘疾,現又患有腎結石,妹妹上高二,學習成績很棒。
在調查的過程中父親強調說無力供養小女兒上學,想讓她輟學,她死活不答應,還好孩子爭氣,成績總是排名前三。
這樣的家庭在那很常見,盡管家庭貧困,可孩子們學習非常認真。
本著不讓一個孩子輟學的理念,我們會將調查結果反映給我們的學校,以便學校給予相應補助。
三、素質總結
1、扎實的專業知識。
2、思想統一,目標明確。即俗話說:“大家的心要齊”。切不可各懷心思,南轅北轍。因為思想指導行動,只有大家的思想高度統一了,才會真正把支教和助學落實到行動中去。
3、團隊作戰的精神,不強調個人英雄主義。
4、強烈的責任感。個人要在團隊中找好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職能。一旦發生問題,千萬不可相互推委,要有勇于承擔責任的勇氣。如果缺乏這點,那團隊將無法凝聚,也就更加談不上發揮超強戰斗力了。
作為一名學生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會努力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增強協調能力,使自己不斷進步。
四、心智發展
兩周的實習中,我同樣在心智方面有了很大的收獲:
1、正確對待挫折
實習中遇到很多不順利的事情,何去何從?古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經過實習進一步明白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分析,從客觀、主觀、目標、環境、條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樹立一個辯證的挫折觀,經常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認識到正是挫折和教訓才使自己變得聰明和成熟,正是失敗本身才最終造就了成功。學會了自我寬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懷坦蕩,情緒樂觀,發奮圖強。善于化壓力為動力,改變內心的壓抑狀態,以求身心的輕松,重新爭取成功,從而讓目光面向未來。
2、更加重視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當書本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很多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做事情也變得簡單、輕松和高效。
3、正確處理人際關系
1)注意領導的指示,認真領悟其中的意思。要認真仔細的領會判斷,學會察言觀色。同時面對多個領導時更要注意保持平衡,要不偏不倚。對領導要熱情,要多關心領導。
2)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最重要,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要管閑事。
3)對工作認真負責,對領導熱情外,對來訪人員也要好,要一視同仁。對領導熱情是為了自己,對其他人好是為了良心和生命的意義。
4)不要貪小便宜。盡量不要讓單位的公共設備私人化。
5)要熱情大方,要處理好和同事關系,那對于自己工作的開展非常重要,甚至比和領導的關系更加重要。
4、自學能力很重要
在實習中認識到很多自己的不足。剛開始一段時間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實踐經驗不足,不會運用。但漸漸認識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大學里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除了英語和計算機操作,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非常少。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點知識肯定是不行的。必須在工作中勤于動手動腦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
實踐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