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生活范文

時間:2023-03-20 02:19: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生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愛生活

篇1

生活有時讓你傷心難過有時讓你高興快樂。雖然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的悲傷和難過,但是我還是盼望新的一天快點到來,因為我會把一切煩惱拋之腦后,在快樂的生活中成長。

有一次,老師要來個模擬考試,我雖然不緊張,但是,有點興奮。我抱著卷子,來回看著卷子上的題,心里暗自高興,想:呵呵,這題太簡單了一定能考個高分。我認真的寫了起來。終于打了下課鈴,我高興地交了卷子。可是令我一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竟然才考了九十六,這次應該考滿分的,究竟怎么搞的,原來是我看錯了一個符號。哦,好可惜啊!但是我又想:這可能是老天故意捉弄我,這幾次我太驕傲了。沒有事,下次努力就行了。

還有一次,我老是玩電腦,媽媽對我說:“快點關上電腦,出去活動活動。”我雖然只玩了一小會兒,但是我還覺得這是老天在幫我,不讓我近視了。出去活動一下也不是一件壞事。

雖然有很多難題在我左右,但是我總是樂觀向上,我非常熱愛生活。

篇2

關鍵詞: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生命誓言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

從昨天下午接到要發言的通知到現在,我一直為“該講什么內容”糾結著。說句心里話,平常之事倒是真的不少,也時常實實在在地為了心中的那一份追求或者說是為了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而絞盡腦汁,但每每回頭重新審視的時候,又覺得有點幼稚,甚至不堪入目。年年歲歲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啊。不是學生的“發型“不好,而是這個世界變化實在太快了。為什么現在很多老師都怕做班主任,包括我在內,真的怕得不得了。怕什么?怕班級里出亂子,怕家長、學校不滿意,更怕學生走極端,因為我們現在面對的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想法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對社會、學校、家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父母甚至祖父母的包辦寵愛,他們的責任意識、興趣愛好、生存追求已經發生了變化,怎么辦?我的想法是不回避任何敏感問題,盡最大努力,與時俱進,接受繼續教育,努力跟上學生的腳步,抓住一些關鍵點,精心準備相關教育話題。

環節一:大家來說說生命是怎樣產生的

播放:與卵子的結合、胎兒形成及變化過程的紀錄片。目的是引起學生對生命的好奇,感受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環節二:人生下來發出的第一個聲音是什么,這個聲音讓你想到了什么

對于這個哭聲,學生想到了人生下來就是要受折磨的,人生是曲折的,人生應該是先苦后甜的,困難、挫折是人生必有的經歷。還有的學生說,孩子的哭聲是父母的笑聲,他給父母帶來了希望和未來,父母知道孩子要在吃苦和挫折中才能成長起來等等。

環節三:動物為什么要歷盡千辛萬苦群體遷徙

把動物世界里一些非常悲壯的遷徙畫面放給學生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寶貴,生存的艱難,同時也感受了生命之間的關系(好幾個學生看到一只老虎為了把自己的孩子從鱷魚的口中搶回來,最后自己壯烈犧牲的場面時,哭了)。

環節四:黃思雨同學讓你看到了什么

老師用充滿愛和激昂的感情講述下面的故事:2008年5月12號,地震發生時,12歲的黃思雨正在映秀小學上美術課,樓房開始晃動時,思雨和同學一起從4樓教室朝樓下奔跑。當從三樓跑向二樓時,房子一下子倒了,一塊巨大的預制板坍塌下來,把思雨的左腿砸斷并死死壓住,無論怎么努力,思雨都無法掙脫。危險隨時還會發生,思雨以驚人的膽量和勇氣用盡全部的力量,活生生地把斷腿從身體上撕裂下來。思雨拖著斷腿,忍著劇痛,拼命爬,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活著(故事講完了,停頓兩分鐘)!同學們,生命的價值到底有多少?生命遠比我們想象的強悍,無論生命的經歷有多殘忍,哪怕是不完整的生命體,也同樣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無論生命是以怎樣形式存在,我們都要完整的接受和善待。

環節五:一起安靜地默讀和體會孟郊的《游子吟》

在這一環節中同時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的背景音樂和電影畫面。讓學生與自己形成對照,讓生命的意義升華。

環節六:生命誓言

篇3

“取景是一門學問,有時需要來點創意”,獲獎旅行攝影師克瑞斯?布爾卡德對此深有體會。“別擔心爬樹會摔倒,也別不好意思趴在地上。我總是不放過每一個不同的視角。”

布爾卡德表示:“諸如大山、峽谷之類的風景,其雄渾的氣勢來自于恰到好處的比例。如果沒有人做參照物,很難突出宏偉的氣魄。”在拍攝這些環境下的人物時,將景色置于靠近圖像角落的地方,能達到放大的效果。

“例如四合一的外掛鏡頭Ollolip(魚眼、廣角、10倍、15倍微距),讓手機攝像頭如虎添翼。”

食物

在食物攝影師、《萬花筒廚房》作者布瑞塔尼?懷特看來:“人們往往對著最后成果猛拍。事實上,烹飪過程也是美的,未經加工的原料也有屬于自己的魅力。”

“通常來說,餐廳要么光線偏暗,要么餐桌上方的吊燈刺眼。靠窗的位置才是首選。不妨把盤子端到窗邊,再按下快門。”

“多動動手腳,比如改變紙巾的位置,換種方式擺放刀叉。有面包屑?很好。此種照片傳遞出一個聲音:這才是充滿生活氣息的真實記錄,而非偽裝。”

動作

華蓋創意體育攝影師艾爾薩?葛瑞森曾在奧運會等重大賽事上擔任攝影工作。他說:“在照明充足的場所或白天的戶外,最能拍出心滿意足的作品。”

站在動作發生的地點,例如邊線或終點線,得到清晰的動作照片并不費勁。一旦遠離,難度隨即加大。此時,不妨把目標定為展現整體氣氛與活力。

葛瑞森的法寶是一款叫做camera+的應用,內置手動對焦、圖像穩定功能,讓你輕松收獲更流暢的照片。

人物

在專注街拍的攝影師寶拉?弗蘭克眼中,手機的默認攝影應用是個好幫手――只要你好好利用各項功能。選擇HDR模式(高動態范圍圖像),可以平衡光影,讓目標顯得更自然;同時打開網格線,有助于將人物定位在鏡頭框左側或右側三分之一處,而不被擺在正中間。

弗蘭克稱:“如果知道有鏡頭對準自己,人們會本能地變僵硬。假如我看見兩個人在聊天,我不會出聲打擾。專心傾聽的人在某個時刻流露出的

寵物

用雪莉?布拉哈的話說:“美味的零食是萌照的最大保障。有了它們,寵物才會乖乖看鏡頭。”她的Instagram賬號marnjethedog上全是自家14歲汪星人的各種照片,吸引了將近兩百萬名粉絲。

篇4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特喜歡喝麥當勞的咖啡。其實,倒也不是那兒的咖啡有多香,奶精有多濃,糖有多特別,可就是喜歡,發自內心的喜歡。可能是那兒的氣氛吧,又或許以前在那兒有值得我懷念的事情抑或人。一直到現在都弄不清,也許以后也弄不清吧。

可話又說回來,干嗎要弄清那么多事情呢。

有一天,在家里找著些東西,無意間搗出一些舊照片,竟一下子愣在那兒。母親在旁催促:“找到了嗎?”等她也見到那些照片時,也靜靜地緘默不語。那些發黃的舊照片,那些甜蜜的某個瞬間,令我們回到過去的溫馨。經受了時間的洗禮,似乎有些黯淡,可是在母親乃至在父親眼里仍是那么熠熠生光。

人,很奇怪,一直逃不出一種叫做“回憶”的東西的玩弄。它可以被信手拈來,卻時常讓人覺得遙不可及;它玩世不恭,卻讓人如此感動流涕。

都市的一角,有一位(說“一位”似乎有些抬舉了)“瞎子”,戴著墨鏡,深情地拉著二胡。他的背略略有些佝僂,皺紋密集地分布在身上各個地方,手上的青筋一根一根的。他的身前放著一只小碗,零零星星地躺著幾個鋼蹦兒,細細搜尋,依稀可見有個把一元的。說實話,二胡演奏得(姑且歸為“演奏”)并不動聽,卻甚為流暢。

一個男孩走過,對著“瞎子”淺淺一笑,投出一枚硬幣。“瞎子”說謝謝,男孩走了。

旁邊一個女孩說:“又一傻子。”

“瞎子”摘下墨鏡,睜開眼睛說:“傻子有什么不好,傻子天天都快樂。”說完,又戴起墨鏡,繼續演奏。

女孩笑了,走過去,也投入一枚硬幣,說:“聰明人從不快樂,還不如傻子,呵呵。”

“瞎子”拉著二胡,說:“謝謝。”

我有一個朋友,開了家小吃店。店開在學校籃球場對面,一到傍晚,汗津津的學生絡繹不絕地過來買些飲料漢堡,生意很是不錯。

之所以稱“朋友”,是因為我們之間有太多的默契,喜歡打籃球,喜歡聽吵得讓人發瘋的外國搖滾音樂,共同詛咒那貴得嚇人的哈根達斯……甚至他也寫一手讓人溫暖的文字。只不過他比我大了十幾歲。

很多傍晚,我披著夕陽,滿頭大汗地來到他的店里,喝著他冰了幾十個小時的可樂,讓那些稍有些刺嘴的碳酸液體在口中暢快地流淌、奔騰、消失……然后安靜地坐在一旁,看著他忙前忙后地跑。然后人群漸漸變成幾個,最后只剩下我們兩個。

他曾經對我說過,這忙前忙后的時刻對他而言,是極為復雜的,既感激,又痛恨。說這話的時候,他講得很慢,眼睛沒有看我,而是看著遠方已倦得快下崗的路燈,中指和食指之間夾著的香煙頭一閃一閃。“這就是生活。”

我當時并不了解他的心情,甚至對那“感激”“痛恨”乃至“生活”都有些懵懵懂懂。現在想來他感激的或許是忙碌給他生活的倚柱,痛恨的或許是那忙碌使他不得不放棄一些對他而言很重要的東西,至于那“生活”我一直未能參透。

而大多數我們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坐在蒙的月光中,談論著一切我們所熱衷的話題。我們有時討論三毛和劉庸誰更有才,有時討論科比和喬丹誰的最后一投更準,有時候他會念一首他剛做成的小詩,有時我們都沉默著。

有一天,他問我,生活像什么?

我皺著眉。像天堂。

那生活是什么?

我聳了聳肩。是地獄。

我說,該怎么生活?

他點燃了一根煙,臉上沒什么表情,嘴一張一合,很吃力地說,to be or not to be。

后來,他忽然間搬走了……

我將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寫在作文本上。這次作文是同學間互改,然后老師過目。同學給我寫的評語都是“不知所云”“看不懂”之類的話,還有的干脆就是一串省略號。

我藏起嘴角的一絲無奈的笑容,合起作文本,猜到了下面將要發生的事情。

“小A,你出來一下,我有些話要和你說。”語文老師抱著講義在門口等著我。

“這作文我讀第一遍的時候,也不大懂。為什么要寫這個?”

“自己想寫的東西。”

沉默。

“很少看到這樣的文章。你的文章我有時也要回過來看第二遍才懂,這樣含蓄的文章不太適合你們,你們應該直接亮明自己的觀點。而且關于生活,太多的人說不清。”

“我知道,也不會有人說得清。”

“考場作文,老師閱卷就是一遍,不大懂,就不會給高分。你知道我的意思,寫些屬于你們的作文。”

“必須嗎?”

老師看著我,似乎有些詫異,卻很快避開了我的眼神,轉過頭去,點了一下頭:“嗯。”

“哦,我知道了。”

“還有……”

“什么事?”

“你寫的評語我看到了,考試別這樣議論,千萬。”

……

轉頭離開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了老師略帶無奈的臉。

那個“評語”是寫在另一個同學的很特別的作文后面的。作文寫了一個女孩經常夢到山一樣的書、海一樣的試卷壓在她身上,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后來找到了一種放松的方式――在蔚藍的天空下,盡情地狂奔著。

當時,我的心像是被什么東西撞了一下似的,疼。在猶豫不決中,我寫下了這樣幾句話:這篇文章給人的印象只是簡單的兩個字:唯美。像老謀子的電影,震撼――共鳴――無奈――心痛,我又何嘗不希望能擁有那樣一片蔚藍的天空。可我們呢,固守著掙扎著的那片天空注定是鉛印的宋體字和耀眼得像血一樣的分數。并不想承認自己是宿命主義者,可令我無奈的是我的天空不是蔚藍色。

我最終寫出了自己喜歡的評語,而之前我寫的N篇都是老師喜歡的:引用、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運用得當,前后呼應,結構緊湊,如果×××能××,那就更好了等諸如此類自己寫得手都酸的評語。

家里。

“你怎么還是這樣,怎么說你都不改啊?”作為教育戰線上的一分子,父親總對我一貫的思想和寫作風格十分惱火。他看了那篇評語和作文。

“我只是想寫自己心里所想的。”

“其他同學給你的評語是‘不知所云’啊,你寫的東西別人都看不懂,有什么意思?到最后,也不就是個低分!”

我沒回答。

“你又不是不會寫那些文章,抓住中心,兩個排比,一段議論,少一些你鐘愛的消極和頹廢,就不一樣了。”

“惡心,我寫不出來。”

“你……”父親生氣了,點燃一根煙,“你就把你那些分數扔了吧!”

“考試真就那么重要嗎?”我第一次在父親面前吼道。

“啪!”一記巴掌。

“不求上進!”

我沒有落淚,回房間拿來我寫了一年多的小說和自己喜愛的文字,在父親面前一頁一頁地撕掉,一頁一頁地……

父親囁嚅著嘴唇,一根一根地抽煙,一根一根地……

晚上,父親走到我房間,我坐在窗子前看星星,我知道父親在背后,卻不出聲,父親知道我在想什么,也沉默著……

“我沒事了。”

“向現實屈服吧。”

“我在等……”

父親拿來一張凳子坐在我旁邊,陪著我看星星,看到很晚。那晚的星星很亮。

那位搬走的好友來找我了,在考完試的時候。我當時在打籃球。

意外的重逢總讓人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嘿,一起玩吧。”

“算了,我已經忘記什么時候打的了,很長時間不碰了。”

我竟一時不知怎么接下去,他也沒什么話,氣氛很尷尬。

“今天大老板找我什么事啊?”終于打破沉默,可話說得連自己都覺得很酸。

他顯然也不大自然。終究很長時間不見,或許期間有不少變化發生。他十分紳士地說:“帶了幾張CD給你,重金屬的,好東西。”

我已經好長時間沒碰CD了,卻也十分禮貌而平淡地說:“謝了。”沒有當初的欣喜若狂。

被他一覽無余。氣氛又凝滯了。

不知最后怎樣和他道別的,只記得我問他最近混得怎么樣了,他說很好,真的發了。可我知道他比以前更不快樂了,因為我看見他笑的時候咬了嘴唇。

而那次以后,我真的再沒看見過他。

225001江蘇省揚州市揚州中學教育集團

篇5

張 慧

做人要學路邊的小草,以堅韌的毅力去贏得新生。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個男孩神情沮喪地回到家中。母親看到孩子的表情就問他不高興的原因。男孩說,這次測驗沒考好,心里很煩。母親從孩子講述中得知孩子對這次測驗看得很重要,因為沒有考到高分,孩子感到很失望。母親靜靜地聽了一會兒,就去屋里拿出一張白紙,并用筆在白紙上涂了一個黑色的小圓點,然后將紙拿給男孩看,并說道:“孩子,你能先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嗎?”孩子接過白紙看了看說:“這紙上有一個黑色小圓點啊。”母親又強調了一遍說:“就只有這黑點嗎?”看著孩子不解的眼神,母親拉著孩子坐下來說:“你就沒有看到黑點之外的那大片的空白嗎?”男孩有點醒悟地想:是啊,除了黑點,紙上的確都是干凈的空白!事隔多年以后,男孩長大了,還用這個啟發性的問題幫助朋友解決了許多困惑。

這個故事很有意義。人在一生中總難免會遇到不如意之事,這時候心情感到沮喪是情理之中的,但怎樣找到合適的“理由”說服自己、讓自己盡快從沮喪的心態中擺脫出來才是最重要的。在這樣的時候,不能憑自己的一時感性沖動而自暴自棄、自我放縱或者隨波逐流,應該用人的理性因素來克制自己、調整自己,想明白了,就不會再在痛苦之中掙扎徘徊了。尤其是現代快節奏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承受著來自諸如家庭、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壓力,這時就需要我們及時為自己減壓,就需要我們愛生活、愛自己。

首先,我們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美好的感情。我們長大成人了,要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心中要充滿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要知道,我們的生命不僅僅只屬于我們自己,而且還屬于我們的父母,無論你身在何方,都始終是父母不變的牽掛。如今,你長大成年了,你應該盡可能地在孝順父母的同時愛護好自己,打點好自己和父母的生活,在理解父母的同時讓父母安心。

其次,我們不僅要保持身體的健康,更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誰都想得到成功的喜悅,然而得到它并不容易。許多事務纏身,你需要一件件有條有序地處理;很多煩惱在你心里,你需要沉靜下來花上一天兩天的時間調整自己。你需要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比如說跑跑步、看看書、養養花、聽聽音樂、唱唱歌,等等,以便在感到壓力、心情沉重之時緩解一下。凡事都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看待,引導自己向好的方向走,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自己。

人的一生,就像路邊的小草。小草的生命是短暫的,而人類幾十年的壽命在漫漫宇宙、時空的長河中又是何其短暫!小草要經過酷暑的曝曬、風雨的洗禮,并會以一種頑強的毅力贏得新生。我們在困難和不幸面前也要依然微笑著去愛、去擁有。“痛并快樂著”似乎是矛盾的,卻也是有道理可言的,能做到痛并快樂著也可以說是達到了一種人生境界吧!

寂寞是一種空靈的美

程子涵

寂寞,是一種空靈的美。她美得讓人難以琢磨、難以置信,更有一種難求的收獲。

寂寞不是孤獨,寂寞中不忘卻火熱,這才是一種空靈的美。平靜的表面掩飾不了內心的沖動與火熱,就像蔚藍的天空掩飾不了驟雨的蠢蠢欲動,玻璃般的湖面掩飾不了下面生命的鮮活與雀躍。寂寞的黃山屹立著,入云的山峰上的怪石、奇松展示著大自然的神韻;寂寞的漓江仿佛一條飄逸的白練,美麗的黃布倒影和九馬畫山更體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道行深厚的大師總是在寂靜與默然中修行,因為佛說:“只有這種寂寞、這種周圍的平靜,才能讓人心定、神定,揣摩經文的博大精深。”

有多少科學巨匠多年如一日地遠離喧囂,甘于寂寞,埋頭于自己喜愛的工作中,在他人迷惘的領域之中發現造福人類的科學真理,推動著人類前進的腳步。許多作家在成名之前更是在寂寞中沉思構想,揮筆造就了一部一部的傳世佳作,流芳千古。

朋友,也亦當是這樣。朋友,不是那種平日殷勤、只會“有福同享”而不知“有難同當”的人;不是那種對我只會褒獎、不會批評的人;更不是那種整日整夜泡在我身邊、讓我不得平靜的人。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那種整日聚集在一起談天說地、指東畫西的朋友怎能算是真正的朋友?充其量只是一種在一起消磨時光的玩伴。真正的朋友,應當相濡以沫、相敬如賓:應當明白在寂寞中才能產生美麗、造就真誠,才會體會到“朋友”這兩個字的真諦與精髓。

尋找綠色的心態

謝紅霞

在個這競爭激烈、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很多的時候,我們都在疲于奔命,心中充滿了太多的無奈。

焦慮、郁抑和傷哀吞噬著我們脆弱的心靈,漸漸地,我們忘記了青草的綠意,忽略了大樹的蒼翠,遠離了森林的蓊郁、草原的廣袤,眼里心里只有名利、地位、金錢和榮耀。我們不記得自己最需要什么、什么才是最本原的需求。

其實,當我們津津樂道于自己富足的物質生活時,我們已在不知不覺中遠離了大自然的美,生命中也就少了份恬靜,少了份綠色。

讓我們到大自然懷抱里去尋找那份最質樸的綠色心態吧!它平和、淡然、寧靜、質樸,富有生機,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

綠色心態是清晨的第一滴露珠,是黃昏的最后一縷晚霞;是大海的洶涌澎湃,是高山的雄壯巍峨;是垂柳的婀娜多姿,是水蓮的娉婷清純……

擁有了綠色心態,我們會發現世界如此美妙,內心會變得更加豐腴、善良、柔和,且充滿睿智,我們沿著綠色心態指引的最原始的生存之道,去探尋樸素的養生理論,去感受那份恬淡虛無,讓疲憊的身心得到撫慰,使低俗的情趣有了升華。我們不再患得患失,不再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我們活得更加灑脫、坦然。

篇6

庭院樣本:武清區曹子里鎮西掘河村村民院子。

庭院女主人:陳立英,村民。

600平方米的庭院內,有一條紅磚鋪就的彎彎甬道,甬道兩旁栽種著各種果樹20多棵,小院里春有花香,秋有果香。院子的西南角開有一片菜地,辣椒、香菜、西紅柿、黃瓜……雞糞做底肥,從不用化肥和農藥。摘下的蔬菜蔥翠欲滴,水靈靈的,陳立英大多會送給四鄰八舍的鄉親們。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陳立英的艱辛、快樂和純粹,是大多數人無法感知的。她自幼患小兒麻痹癥,要靠雙拐行走。1992年春天,她嫁給了同樣患有小兒麻痹癥的陸占榮。

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絹花工藝,是曹子里鎮的主要產業,目前已發展絹花專業戶近500戶,從業人員近萬人,產品行銷全國各地并出口到俄羅斯、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地,年出口額達3600多萬元。10多歲時,陳立英就到村里的工廠打工做粘花。父母心疼她,一再說家里不缺錢,不需要她那么辛苦。可她堅持拄著雙拐早出晚歸,為了多晷┣,下班后她還帶些零活兒回家。隨著粘花的種類、數量不斷增多,陳立英的手藝越來越好。這時候人們再提起她,最先想到的是“粘花能手”。

陽光的心態使陳立英的生活充滿著正能量,她不僅對生活現狀充滿感恩,還用開朗樂觀的個性感染著每一個與她接觸的人,更以無私助人的熱心腸贏得人們的尊重和敬佩。她是鄰里間排憂解難的貼心好大姐,是社區里文化活動的踴躍參與者。

也正是這種正能量讓陳立英把庭院打理得漂漂亮亮,因為她熱愛生活。她的插花作品“中國夢”,帶著她的感恩之心在武清區首屆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了二等獎。報名參賽時,她還不懂什么是插花、什么叫花藝呢,但奪得獎金的目標和展示自己才藝的信念成為她從零學起的動力。

白天粘花,晚上利用手機學習理論知識,在準備比賽的日日夜夜中,陳立英每天都要學到深夜。這期間,她知道了插花的起源、流派,各國插花的特色,還掌握了“五個原理”、“六個法則”、點、線、面構圖、花與花器的比例等專業知識。她在心中反復設計,并不斷動手嘗試,終于插出了表達自己心聲的作品……新穎的立意、別致的手法、深刻的寓意,得到眾多評委的一致好評。

隨后,她就把插花技巧放大到庭院內,這里擺幾盆花,那里栽幾縷草,院子越發透出幾分精秀的美。陳立英的手機攝影作品《好爸好媽》,榮獲武清區婦聯“平安家庭攝影故事”一等獎。

陳立英有兩個女兒,她一直把教育孩子放在首位,大女兒永遠都記得母親說過的話:別的孩子都是從地平線上開始成長,而你們姐妹是從地平線以下開始成長,所以你們一定會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但是你們得記住,辦法總比困難多,所以一定不要低頭,更不能服輸。

后來,大女兒考上了內蒙古師范大學,同時攻讀了信息與計算科學和教育學專業的雙學位。由于學習刻苦,成績突出,她上學期間每年都獲得學校的獎學金。

篇7

我感謝媽媽賦予我生命,把我帶到這個可愛的世間,春天我們呼吸那春風的芳菲,如醉如癡,看百花在大自然的心中綻放,夏天看萬物在太陽仁愛的光芒普照下,茂盛成長,大樹們如亭似蓋,秋風里送來果子的清香,那怕樹葉落下也似蝴蝶們在舞蹈,冬天里瑞雪讓大地一片潔白,銀裝素裹,似夢如幻,一年四季大自然都令人心蕩神迷,情懷難抑,口中的贊歌唱不完,生命如此的令人留戀,生活如此的令人贊美。

生活就象一幅畫,一首詩,童年無憂,讓你盡情歡樂,少年時如海綿吸取營養,琴棋書畫任你游覽,電腦、球類你要啥有啥,青年時代,間氣奮發,世界是我們的,幸福的晚年會讓你更覺得生命如此可貴,生活多么的充實。

社會的發展一日千里,科學的進步讓生活更精彩,一日如一瞬,天塹變通途,生活每天帶給我們驚喜,催我們奮進。

我熱愛生命!我熱愛生活!

篇8

被冷落時間長的人,叫煩人人;

生活中掙扎的人,叫苦人人;

制造麻煩的人,叫怪人人;

愛講笑話的人,叫樂人人;

取長補短的人,叫學人人;

苦心經營的人,叫秀人人;

豪邁義氣的人,叫爽人人;

脾氣大的人,叫火人人;

包容他人的人,叫水人人;

傳統思想的人,叫老人人;

豁達開朗的人,叫喜人人;

善良易交的人,叫好人人;

試著談判的人,叫銀人人;

裝扮自己的人,叫銅人人;

冷漠無情的人,叫鐵人人;

面朝地背朝天的人,叫忙人人;

面朝天背朝地的人,叫閑人人;

篇9

不能說是宅男,因為Geek其實比宅更高層次。或者都是漫畫迷,都是科幻癡,但Geek極有可能是貨真價實有各樣學識之仕,只不過Geek男們有一般傲氣。他們就是不屑看得起趨之若鶩的花花時尚,他們寧愿自成一格,有他們的穿衣混搭方式。也許一直以來他們的獨特風格都被笑話成老土。但近年幸運地有一眾設計師慧眼相看,但最應該感謝的,應該是美劇《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所帶領的Geek Style吧。

美劇《生活大爆炸》的三位主角,奉行了充滿生活感的Geek時尚風格,劇中的主角們,除了將Geek男的基本服穿上身,他們充滿喜感的生活化態度,將一切Geek男的執迷都變成可愛的笑點。也因此劇成為火熱處境喜劇,我們的一流設計師們也同感一靈地在T臺上將這個Geek Style發揚光大了。

正如《生活大爆炸》里的頭號主角Sheldon,Geek男Style的一個簽名式,就是必須有一件科幻或動漫的標志T恤來做主軸,然后巧妙地利用Layering的方法將Tee成為百搭必需品,例如Sheldon便喜歡利用星球大戰、電玩游戲的基本款式短袖Tee,配另外一件不同顏色的長袖衛衣。也可能開始時是因為懶惰,不想找衣服就胡亂穿上身,但反而造就了一種長短袖的Layering效果。當然我們可以跟隨爆炸男們入手電玩、星空奇遇T恤做搭配,但型男們可以更進一步,抽取其神髓再發揚光大。近年有不少一線設計師,例如美國3.1 Philip Lim的春夏潮男就以這種短袖Polo恤、T恤配長里上衣。但設計師就聰明地利用黑白及純白Tone-on-tone為這種Geek男層次穿法增加時尚感。

另外一個不可錯過的Geek男造型經典的書院學生風格,一副厚粗框眼鏡,加上恤衫及V領毛衣或Jumper,一派書生味道便出來了。在今日的T臺上,品牌如Daks便在此黃金組合內加入上乘的材質,色彩也豐富了。讓這種書生風格現代化的要點,是有別于一般的Geek偏沉色顏色外加進更多鮮艷的光譜、如一抹粉藍和橙,令一位書生的青春氣質加強。如果想再加一點復古元素,跟隨Prada的六十年代Geek就更妙,綠條上更有60年代的Boxy 感,如果怕口味太重,試試不要用全套Full Gear裝備。上下分開用其他單品去除Full Gear味,例如珊瑚綠上衣配一條普通深沉顏色短褲,讓觀眾有一個喘息位。

Geek Style重要配備

篇10

美麗的大自然:最好的啟蒙老師

爸爸媽媽平時很忙,一到假期,思玥就會到鄉下奶奶家。在那里,思玥見到了許多城里孩子體驗不到的美妙景致。

夏天,老屋的四周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花,紫色的、粉紅色的牽牛花在晨光里吹奏著動人的小曲,蝴蝶和蜜蜂被這迷人的樂曲吸引得流連忘返;色彩絢麗的百合散發出濃郁沁人的香,日日夜夜彌漫在小院里……在鄉下,思玥還見到了在河里撲騰著翅膀自在嬉戲的鴨子,整個夏日呱呱叫個不停的青蛙……思玥為這一切深深著迷。美妙無比的大自然成為韓思玥最好的啟蒙老師,在這里,她對觀察、探索產生了無限的興趣。

多才多藝:因為熱愛生活

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不算什么,讓同學欽佩的是,韓思玥還很多才多藝。她喜歡國學,在班上做了《弟子規》國學講座,反響特別好。四年級時,她的古箏就過了十級。她畫的鋼筆素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她用手中的畫筆描繪世界,體會世界,而她畫筆下的世界也分外迷人。

每到節日或其他特殊的日子,媽媽總是特別期待。自從會做簡單的手工以后,思玥不時地會為媽媽送上一份自己親手制作的禮物。購買卡紙,設計造型,裝飾音樂盒,思玥還在賀卡上寫上富有個性的祝福,這些話語幽默又喜慶,媽媽看了心里總是甜滋滋的,覺得女兒與自己最貼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韓思玥是個愛書的小精靈。她的臥室就是一個小型圖書室,各色圖書擺滿了書架。對于一些自己特別喜愛的書,她百讀不厭。她喜歡長襪子皮皮并為她深深著迷,她夢想自己也能成為皮皮那樣神通廣大的女孩。讀了好故事,思玥總是迫切地想找個人來分享。這時,媽媽便是她最忠實的聽眾。媽媽分享著女兒的一切快樂和煩惱。

韓思玥去過茅盾的故鄉烏鎮、美麗的西湖、影視城橫店,她還在今年暑假去了澳大利亞的悉尼。每次游玩回來,思玥都會將有意思的見聞寫下來,貼在博客空間里,與大家一起分享。有時候,她會把自己去各地游玩的照片配上簡短的文字,做成幻燈片,成為圖片資料以便保存。

悉尼,迷人的美景讓她沉醉——

這下,大家看得就更清楚了,同在飛機上俯視一樣,近處,郁郁蔥蔥的樹林和綠茵茵的草地讓人眼前一亮,馬路邊是鱗次櫛比的樓房,間雜著筆直的摩天大廈。遠處,停泊著輪船的海港顯得那么的異國風情,眺望,只見水天相連,天藍水也藍,好像還有幾座樹木蔥蘢的小島分布在海上……一切盡收眼底,一覽無余。

學了課文《西湖》,思玥親眼看到了真正的西湖——

啊!簡直跟課文中寫的一模一樣!令人心曠神怡、目不暇接!長長的蘇堤真是美極了!輕柔地漂浮在西湖上。因為我們走在西湖邊,所以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隱隱約約看不清楚,可就因為看不清楚,讓人感覺神秘無比。西湖邊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遍植柳樹和桃樹,真是“一株楊柳一株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