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計算機范文

時間:2023-03-13 19:42: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微型計算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微型計算機;維修;保護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2-0081-01

微型計算機是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或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制成的微處理器、存儲器和配套的輸入輸出接口等組成的計算機。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已經逐步滲透到人類的各個領域,并且逐步改變傳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這樣計算機的系統維護并保持計算機使用的的穩定性就顯得舉足輕重。計算機維護是提高微型計算機使用時間和延長計算機使用效率的主要措施。

一、微型計算機常見的故障及處理方法

(一)硬件故障

在計算機的使用和維護中,引起計算機硬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硬件故障、軟件故障、使用不當等原因導致的。如果是因為硬件出現故障我們維護的方法有:1.先檢查電源后查看。2.先易后難。微型機計算有毛病時,首先從最根本的原因開始檢查起。很多時候故障是因為數據線連接不牢固,付給的灰塵多,插卡接觸不良等引起的。再檢測是否是硬件的故障問題。對于硬件故障的應對方法有:插拔替換法、直接觀察,手動檢用,專門的診斷軟件檢測等。

(二)軟件故障

軟件主要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部分。軟件故障通常是由硬件驅動程序安裝不當引起。主要有以下幾種:軟件與系統不兼容引起的故障、軟件相互沖突產生的故障、計算機病毒引起的故障、不正確的配置引起的故障。對于軟件故障的應對方法有:1.利用一個第三方的Ghost 軟件對系統進行備份,但系統出現大問題時,用備份文件還原系統。2.學會防毒。一般情況下,就算有硬件防火墻,也要其他殺毒軟件。并隔一段時間對殺毒軟件進行升級和對補丁進行修補,保持對新病毒的警惕能力。3.學會對待死機。很多人遇到死機就可能之間進行冷啟動,長久下去這樣對電腦的損傷是很大的。不要害怕死機,而是要學會在發生死機的情況時如何正確應對。

二、日常的系統維護

(一)理想的工作環境

1.理想的溫度 5 ~35℃。 電腦的安放位置應盡可能地遠離熱源的。2.適合的濕度30%~80%的相對濕度太高會影響配件的性能發揮甚至引起一些配件的短路太低則易產生靜電。3.注意環境清潔灰塵侵入電腦內部,經過長期的積累后容易引起軟驅光驅讀寫錯誤。嚴重時還容易引起電路的短路。電腦在運行一段時間后,應進行相應的清潔工作。4.遠離電磁干擾,在強電磁干擾信號作用下,微型機的運算或邏輯將出現錯誤。微機保護在強電磁干擾信號作用下,有可能使微型機的運算或邏輯將出現錯誤,使得存放在RAM中的數據發生變化;另外,在進行讀或寫一個數據時,微機的數據總線和地址總線也可能由于干擾的作用出現數據或地址總線的地址碼出現錯誤,從而發生讀寫到錯誤的地址上,甚至還將會導致運算邏輯出現錯誤等問題;在強電磁干擾信號作用下,會使微機保護運行程序的執行順序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微機保護的運算程序出錯或出現死機等情況;微型機中半導體芯片遭受損壞,致使計算機的保護裝置無法正常運行。由于微機裝置周圍的環境,存在著強電干擾這些干擾信號頻率高、幅度大,通過電磁藕合很容易進入微機計算機的裝置內部,微機保護裝置中的微型機在其內部的時鐘控制下高效率的運轉,不能用直接的超時信號要保護裝置系統,當防礙信號進入微機保護裝置內部時,將造成微型計算機的半導體芯片遭受破壞,致使內部的保護裝置無法正常運行。5.注意電源的穩定性,如果市電電壓不夠穩定最好考慮給電腦配備一個穩壓電源如果市電經常停電考慮數據的安全性就應該給電腦配備一個 UPS 現在般的 UPS 都帶穩壓功能。

(二)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

1.正常開關機、開機的順序是:先打開外設,如顯示器、打印機、掃描儀等的電源。關機順序則相反,先關閉主機電源,再關閉外設電源。2.不要反復的開機或者是關機,每次關開機之間的時間間隔應不小于30 秒。3.定期清潔電腦周圍的灰塵。4.在增刪電腦的硬件設備時必須要斷掉電的連接后并確認身體不帶靜電時才可進行操作這包括上面提到的清潔操作。5.電腦在加電之后,不應隨意地移動和振動電腦。以免由于振動,而造成硬盤表面的劃傷。以及意義情況發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三)微型機保護裝置要采取電磁干擾防護措施

為減少保護裝置故障和錯誤出現的幾率,微機保護裝置必須優化設計、合理制造工藝以及元、器件的高質量。同時還要采用屏蔽和隔離等技術來保證裝置的可靠性,從而提高抗干擾的能力。

(四)微機保護裝置的接地要嚴格按規定執行

微機保護裝置內部是電子電路,容易受到強電場、強磁場的十擾,外殼的接地屏蔽有利于改善微機保護裝置的運行環境;微機保護提高可靠性,應以抑制干擾源、阻塞耦合通道、提高敏感回路抗干擾能力入手,并運用微型計算機的自動檢測系統和干預措施保證微機保護裝置的可靠性;容錯即容忍錯誤,即使出現局部錯誤也不會導致保護裝置的誤動或拒動。干預措施就是容錯設計理論,就是利用冗余的設備在線運行,以保證保護裝置的不間斷運行。采用容錯技術設計是為了自動還原系統在一般情況下所不能達到的高度可靠性,確保微機保護裝置的正常運轉。

(五)減少磁干擾的有效措施有磁屏蔽和雙絞線兩種方式

磁屏蔽:一般選用高磁材料作屏蔽體,可增強抗干擾能力。

雙絞線:使干擾產生的感應電流在負載上相互抵消來消除磁干擾信號。

信息時代,而信息和計算機有著必然的聯系,但人們更多想到的是,計算機軟件和網絡技術,認為這是主要的,從技術角度看它們要比硬件如計算機組裝更勝一籌,但是微型計算機維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基礎,只有打好了根基,我們離成為向更高的方向邁進。

篇2

【關鍵詞】微型計算機接口技術發展輸入輸出

世界上第一臺可以有程序控制的計算機稱為電子數字積分器與計算器,它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為了彈道設計的需要于1946年研制出來的。而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微型計算機的類型已經很多,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強。

微型計算機與大、中、小型計算機相比,微型計算機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其中央處理器是集中在一小塊硅片上的,而大、中、小型計算機的CPU是有相當多的電路組成的。微型計算機除了有作為MPU的中央處理器外,還有大規模集成電路制成的主存儲器和輸入輸出接口電路,這三者之間是采用總線結構聯系起來的。因此,對連接外部設備的輸入輸出接口電路做以簡單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一、接口技術的簡介和分類

接口技術即就是采用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的方法,研究CPU與外設之間如何實現高效、可靠的信息交換的一門技術。微型計算機輸入輸出接口是CPU與外部設備之間交換信息的連接電路,它們通過總線與CPU相連,簡稱I/O接口。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實際的需要,I/O接口也多樣化,其基本類型有三類。第一類是總線接口,作用于緩沖、鎖存、隔離和驅動;第二類是人機交互接口,是微型計算機與操作人員之間相互傳遞信息的窗口;第三類是監測與控制接口,主要用于自動化與自動化儀器。

二、輸入/輸出接口的交換信號

計算機I/O接口電路與外部設備交換的信號,一般可分為以下4種:(1)數字量:以二進制表示的數據(已經過編碼的二進制形式的數據),以及以ASCII碼表示的數或字符。最小單位:“位”bit,8為稱為一個字節(BYTE)。(2)模擬量:用模擬電壓或模擬電流幅值大小表示的物理量。模擬信號不能直接進入計算機,必須經過A/D(模擬/數字)轉換器,把模擬量轉換成某種形式的數字量,才能進入計算機。當外部設備需要模擬量控制時,I/O接口電路 D/A(數字/模擬)轉換器又能把數字量轉換成模擬量信號。(3)開關量:只有兩種狀態,即“開”或“閉”。例如電機的啟與停,開關的開與關。這樣,只要用一位二進制數表示,如:可用0,1表示。(4)脈沖量:在計算機控制系統中還經常用到計數脈沖、定時脈沖或控制脈沖。脈沖信號是以脈沖形式表示的一種信號。

三、輸入/輸出接口的位置

I/O接口是連接外設和主機的一個“橋梁”。I/O接口的外設側、主機側各有一個接口。主機側的接口稱為內部接口,外設側的接口稱為外部接口,內部接口通過系統總線與內存和CPU相連,而外部接口則通過各種接口電纜(如串行電纜、并行電纜、網線或SCSI電纜等)與外設相連。I/O接口與系統和外設的連接:I/O接口通過數據線、地址線和控制線與系統相連;I/O接口通過數據線、控制線與外設相連。

四、輸入輸出的控制方式

(1)程序控制方式。這是指在程序控制下進行信息傳送。可細分為:無條件傳送和條件傳送兩種。(2)中斷控制方式。一般用來傳送低俗外部設備與CPU之間的信息交換。(3)DMA控制方式。直接存儲器存取控制方式是一種成塊傳送數據的方式。(4)輸入/輸出處理機控制方式。這種方式適用于大量輸入/輸出設備的微型系統,此時需要CPU工作在最大工作模式。

在微型計算機系統中,可采用的輸入/輸出控制方式一般就是以上四種。

隨著系統升級和科技的發展,在微型計算機系統中,輸入/輸出接口技術也逐漸多樣化。I/O接口的分類和受系統控制的方式各不相同,在實際應用中要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微型計算機與外部設備交換信息更加便捷和快速。在了解接口技術在微型計算機中的重要性后,也希望微型計算機隨著輸入/輸出接口技術的快速進步而發展,在更多方面的應用中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偉.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探析.科技與生活. 2012,(1)

[2]鄭學堅,周斌.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第三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11

篇3

關鍵詞 計算機技術;仿生;決策

中圖分類號:TP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3)16-0015-02

現在常用的計算機采用的是“馮·諾依曼結構”:即內存和處理器是分開的,兩者之間通過“總線”來傳輸數據。在過去的60多年中,計算機內存容量和處理器速度不斷增長,但這種速度遠遠大于雙方之間流量的增加,讓計算機的整體效率受到嚴重限制,這被稱為“馮·諾依曼瓶頸”。

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仿生計算機,人工神經網等計算機,與目前大多數計算機的運行方式截然不同,這些計算機增強了并行計算能力,實現了專家庫和處理器的有機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類似于人腦的決策計算。

1 結構設計

1.1 系統結構

設立包含專家知識庫的微型計算機,與微型計算機的輸出端相連設存儲單元陣,存儲單元陣與處理單元陣相對應連接,與處理單元陣相連設運算器組,與運算器組分別相連設控制器、總運算器,總運算器通過輸出接口輸出決策結果信號。

由于采用存儲單元和處理單元直接聯接,以及存儲、處理單元對應分層網絡設置,因而系統在沒有CPU微處理器控制系統時也可進行決策計算。

在實際應用中,上述結構所制成的決策機常常與“馮·諾依曼結構”結合使用,兩者可以取長補短,既實現了高運算速度,又達到了仿生決策計算的目的。

1.2 決策方式

根據基礎對照信號引入的先后,可實現以下兩種決策方式:

分類決策,即各類原始決策因素信號和基礎對照信號,同時輸入各層存儲單元網絡,每一層均得到每一類的中間決策信號,再將各中間決策信號通過總運算器進行匯總;

集團決策,將原始決策因素信號和基礎對照信號當做兩個相對獨立的信號系統,分別進行決策得到中間決策信號,再將兩個中間決策信號通過總運算器進行匯總。

1.3 結構優點

能夠充分逼近任意復雜的非線性系統:能夠學習和適應嚴重不確定系統的動態特性;系統具有很強的容錯性;采用并行分布處理方法,使得快速進行大量運算成為可能。

2 決策原理

2.1 差異決策原理

系統由極多功能、結構大體一致的單元聚集成,因此,無論是基團級、集團級還是系統級決策,均同時存在,并相互“配合”,相互轉化,信息相互傳遞;即可認為整體是一個運作系統,各分區是一個運作系統,各基團又各自一個運作系統,且所有系統運作模式是一致的。

然而各級決策系統雖然模式一致,但畢竟會有組合、位置、數量、層級、對應存儲信息等諸多差異,這樣一來,對于同一個命題,同樣的信息輸入,也會產生有一定差異的決策結果;系統繼續比對、決策,調整并減小這些差異,反復決策,最后得到正確結論。

2.2 不確定性因素和反饋的引入

不確定性因素的引入包含差異信息和差異控制信號的引入等。

引入輸入(外界)模塊,比如使用各類傳感器來自動獲取現場信息。

對各處理單元引入“放大控制”(隨機控制),類似于人腦的“情緒控制”,如可采用電壓變化端控制放大倍數。

利用分組決策、集團決策來實現決策的多重性。

工作頻率(強度)的控制。

信息反饋機制的建立,根據決策結果的差異,可將該差異反饋到信號輸入端,再次比對,調整并減小這些差異,最后得到正確結論。

2.3 立體數據庫的建立

專家庫的知識信息是分類存儲的,比如某一片區域可存儲某一類型的數據,并且數據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修改、更新。從仿生角度看,各類信息是分布存儲的,是一種立體的存儲結構,立體存儲可以實現與現實三維存儲的一致性,并且使所存信息之間的相互聯系更直觀的顯現出來,從而強化了這些聯系。

人們長期以來,習慣了平面方式處理問題,常用的二維電子表格無法滿足立體存儲的需要;三維點陣構成的存儲單元陣,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比如以三維圖形點陣存儲為基礎的數據庫軟件。

2.4 系統決策的方向

根據差異決策原理,系統決策就是要逐步減小差異,即實現決策運算的通暢性,這種決策運算的通暢性如果用幾何曲線來描繪,在很多情況下可以表現為曲線的線性或者平滑性。如果經過多次決策,差異沒有減小反而不斷擴大,此時可采用不確定性因素引入等方法,對決策結果加以修正。

從系統總體看,根據中心極限定理,當n充分大時,獨立同分布的隨機變量之和的分布近似于正態分布,由此可以得到,大量的功能、結構大體一致的單元的決策之和的分布近似于正態分布。

3 決策分析

3.1 決策分析的步驟

決策分析一般分四個步驟:形成決策問題,包括提出方案和確定目標;判斷自然狀態及其概率;擬定多個可行方案;評價方案并做出選擇。確定型決策分析技術包括用微分法求極大值和用數學規劃等,而常用的風險型決策分析技術有期望值法和決策樹法。

3.2 不確定性推理

不確定性推理包含以下基本問題:不確定性的表示與度量,不確定性知識的匹配,組合證據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的傳遞算法,結論不確定性的合成。不確定型決策步驟是從每個方案中選一個最大收益值,再從這些最大收益值中選一個最大值,該最大值對應的方案便是入選方案。或是在各種最不利的情況下又從中找出一個最有利的方案。

總的來說,決策分析涵蓋了工作系統的軟件、硬件、原理、過程、方法、目的等諸多方面,在仿生決策系統中可以起到控制中樞的作用。

4 系統檢測

為了實現對系統決策水平的量化評估,可以引入系統的能耗比系數k。

該系數反映了系統決策水平的高低,

令:k=E外/E內

能耗比系數k定義為:單位能耗(內耗)下的對外作功(作用)。

根據該除式,可以通過檢測系統的能耗比系數k,并設法不斷提高能耗比系數值,使系統決策水平得到提高。

5 應用前景

仿生決策微型計算機,可應用于各種決策處理,尤其是政府、企事業單位等的政策性決策,以及智能控制設備的決策控制。經過大規模的研發和實驗,尤其是芯片集成度的大幅度提高以及電路設計的不斷完善,可以制作為決策器,決策處理芯片,成為智能控制的核心部件,能夠推動并最終實現智能處理進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參考文獻

[1]王守覺,李兆洲,陳向東,王柏南.通用神經網絡硬件中神經元基本數學模型的討論[J].電子學報,2001,29(5):577-580.

[2]古勇,蘇宏業,褚健.循環神經網絡建模在非線性預測控制中的應用[J].控制與決策,2000,15(2):254-256.

[3]達飛鵬,宋文忠.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滑模控制[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0,17(1):128-131.

篇4

關鍵詞:微型計算機;特點;軟件升級;措施

中圖分類號:TP31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22-0000-01

計算機憑借其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得到普及推廣,并且成為互聯網時代最為重要的應用設備。近年來計算機開始朝著微型化方向發展,這一趨勢改變了傳統計算機設備的結構模式,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網絡運行環境。計算機設備是信息時代科技應用典范,在商業辦公及工業生產方面均得到了多元化應用。隨著信息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發展,計算機開始從傳統大型裝備模式轉向微型化發展,這是計算機時代變革的新趨向。軟件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構成之一,注重軟件系統功能改造與升級關系著用戶的操控效率,這是現代微型計算機(簡稱“微機”)研發的先進內容。本文分析了微型計算機的應用特點,對其軟件結構升級提出科學的改進措施。

一、微型計算機特點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數字信息時代,人們每天要面對大量的數據信息資源,如何獲取對自身有價值的信息資料,這就要依賴于計算機設備的多功能應用。早期計算機設備采用大規模集成式控制中心,無論是計算機設備本身的占用面積或者硬件設備的外觀形式,均偏向于“大型”計算機操控系統為主。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逐步朝著“微機”方向轉變,如圖1。根據實際應用情況看,微型計算機具有“體積小、易攜帶、效率高、功能全”等諸多特點,尤其在使用性能方面與原始計算機設備完全一致,這更加促進了微型計算機在社會信息調度中的應用范圍。

二、微機軟件系統主要構成

伴隨著微型計算機設備的大范圍利用,用戶們對于微機系統應用功能的認知水平提高,這使得軟件系統結構改造得到了普遍認識。軟件系統是計算機程序執行的主控平臺,軟件系統功能決定著大部分的計算機功能,深入分析軟件結構組成對其升級改造具有指導性作用。微機軟件系統構成:

(一)系統軟件

是指管理、監控和維護計算機資源的軟件,它主要包括:操作系統、各種語言處理程序、數據庫管理系統等,其中操作系統是系統軟件的核心。軟件能夠按照用戶發出的程序指令完成相關操作,如圖2,主要是系統軟件在程序執行時發揮了調度作用,保證了微機應用系統功能的全面發揮。

(二)應用軟件

是為某種應用目的而編制的計算機程序,如文字處理軟件、圖形圖像處理軟件、網絡通信軟件、財務管理軟件、CAD軟件等。從使用功能來看,應用軟件是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自動安裝的控制工具,商業辦公、工業控制、個人操作等均有不同的應用軟件,用戶自行選擇安裝即可。

三、微型計算機軟件結構升級措施

基于計算機工程專業理論研究下,如今對于微型計算機軟件系統結構有了更加詳細地劃分,主要包括:界面系統、語言系統、服務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等內容。為了更好地發揮微機的綜合使用性能,對微機軟件結構優化升級是不可缺少的,這就要求對微機各部分結構進行統一改造。

(一)界面系統

當多個程序同時運行時,解決處理器(CPU)時間的分配問題。作業管理的任務主要是為用戶提供一個使用計算機的界面使其方便地運行自己的作業。為各個程序及其使用的數據分配存儲空間,并保證它們互不干擾。根據用戶提出使用設備的請求進行設備分配,如圖3,同時還能隨時接收設備的請求。

(二)語言系統

語言是人與計算機溝通交流的載體,自然語言必須要轉換為計算機語言才能準確地執行操作。軟件語言系統升級應添加智能識別器,利用數字程序識別解決語言轉換問題,將用戶操作指令準確地傳輸給計算機。例如,微機軟件設置語言電子感應儀,將語言信號轉變為計算機程序指令即可執行操作。

圖3 微機處理系統圖

(三)服務系統

服務系統在軟件結構里負責程序的檢測與搜索,同時為用戶及時提供程序編碼,合理地編排操作任務中的指令執行流程。現代微型計算機對服務系統的級別要求更高,除了診斷程序、調試程序、編輯程序等基本功能外,還要添加存儲、檢索、共享、保護等功能,創造更加優越的軟件服務工作環境。

(四)數據系統

數據庫是用于存儲數據的應用型倉庫,也是軟件系統發揮數據處理功能的有效方式。因微型計算機體系較小,軟件數據升級需注重便攜式組裝,方便用戶在不同時段的智能化操控。共享式數據庫是軟件結構的最新應用,微機連接互聯網之后完成遠程式傳輸調度,促進了數據資源的高效調度利用。

四、結論

微型計算機是信息時代的先進產物,充分利用微機處理各項數據資源具有多方面的靈活性。為了提升微機設備的應用價值,對計算機軟件結構實施功能改造是很有必要的。軟件系統改造主要從界面系統、語言系統、服務系統、數據系統等方面進行,根據不同用戶群體提供相對應的升級方案,確保計算機設備功能的全面發揮。

參考文獻:

[1]祁立勛.淺談計算機控制技術原理及發展趨勢[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12(08):10-13.

[2]劉開茂.談談計算機控制技術及應用[J].四川建材,2006,16(05):43-44.

[3]王華本.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J].今日科苑,2007,30(22):19-21.

[4]萬琦.微型計算機技術發展綜述[J].計算機時代,2005,12(08):7-9.

[5]費琳琳,單洪偉.虛擬機在計算機組裝維護實訓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8,17:225-225.

[6]李紹偉,歐曉聰,戴宗坤.利用軟件模擬漏洞――模擬漏洞在掃描器測試中的作用與實現方法[J].計算機安全,2004(11).

[7]蔣偉,佘.嵌入式環境中消息控制系統的一種基于狀態機的實現[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6,01.

[8]李暉,吳俊敏,陳國良.一種新的高性能計算機互連網絡及其并行仿真[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2010,09.

篇5

關鍵詞: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信號隔離;抗干擾技術

在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實際運行過程中,信號隔離是比較常用的抗干擾方式,能夠對外界環境的共模電壓計電磁干擾進行有效隔離。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的運行環境日趨復雜,為保證信號傳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加大力度對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信號隔離及抗干擾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信號干擾對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干擾

干擾有多種形式而且還有多種傳導模式,干擾可以通過耦合通道來傳入計算機控制系統,使得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穩定性顯著降低,干擾對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影響如下:

1.1 數據采集誤差變大

干擾會入侵到控制系統信號的輸入通道,使得有用信號中包含干擾信號,那么在數據采集的過程中就會產生較大的誤差,如果有用信號的強度較小時,那么干擾信號對于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數據采集干擾就更加嚴重。

1.2 控制狀態失靈

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所傳出的控制信號非常強,在傳播過程中較難被外界干擾,但是輸出的控制信號會與狀態信號結合,一旦狀態信號受到干擾就會使得影響控制信號,從而導致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控制失常。

2 信號隔離器抗干擾技術

就該項抗干擾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導入單路或雙路電壓后,在途經信號隔離器的過程中,能夠對信號進行一定處理,進而輸出相應的電壓或信號。在這一過程中,電路相應部分的隔離功能明顯增強,在保證信號傳送穩定性上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信號隔離器抗干擾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保持信號輸入與輸出處于隔離欄狀態,降低信號傳送過程中所受到的干擾,尤其是其內部半導體構建能夠實現信號的轉換,在相關元件的輔助下以及運行機制的處理后,信號得以恢復,并不會影響信號傳送質量。應當注意的是,在應用信號隔離器抗干擾技術的過程中,輸入與輸出部位、對應的電壓部分都需要進行有效隔離,以減少信號所受干擾,提高信號傳送穩定性。

2.1 光電隔離

光電耦合隔離器是信號隔離及抗干擾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其運行原理來看,在實際應用中以光為載體,實現信號的傳輸,將發光體安置在輸入部分,將受光器安置在輸出部分,充分發揮其在電路中的具體作用,有效的將干擾隔離在一側位置,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護作用。

2.2 繼電器隔離

繼電器隔離抗干擾技術在提高信號傳送穩定性上具有良好應用價值,在線圈承載信號的基礎上,以觸點對信號進行處理,在實際應用中,便于實現強電信號與弱電信號的有序隔離,最終實現抗干擾目的,保證信號傳送質量。

2.3 變壓器隔離

變壓器隔離抗干擾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以數字信號為隔離對象,具有良好的隔離效果。尤其是在數字信號的傳遞過程中,應用變壓器隔離抗干擾技術能夠保證傳輸機制與計算機信號處理機制保持高度一致,進而對共模噪聲干擾進行科學化控制,保證信號傳送的穩定性。

3 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其它類型的抗干擾技術

3.1 合理接地技術

就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運行的實際情況來看,信號傳送過程中極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所受到的干擾程度與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自身信號種類也存在一定聯系。為保證信號傳送的穩定性,提高抗干擾效果,應當結合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實際情況加以具體化分析,對線路進行合理部署,盡可能將信號干擾情況控制在最低范圍內。

在應用接地技術的過程中,為保證導線傳輸的可靠性,應當對環路電路電阻進行有效控制,確保直接分布長度處于最短水平,妥善處理轉彎部位的尖銳角度,提高導線及地下導線設置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上,應當實現強弱信號相應傳輸線的有序隔離。在低頻線路方面,可以通過單點并聯的方式實現接地。在高頻線路方面,可以采取多點接地方式。為保證信號傳送質量,應當嚴格按照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運行的相關規范,合理選取接地方式,并對接地各部分進行妥善處理,確保接地的順利實現,進一步對外界影響因素進行有效隔離,充分發揮抗干擾技術的實際作用。

3.2 供電系統抗干擾技術

供電系統抗干擾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為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提供可靠的電能供應,促進信號穩定傳送的實現。供電系統的運行效率直接關系著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運行的可靠性,甚至導致控制系統電壓與規范電壓之間出現較大偏差。此種情況下,隔離變壓器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通過內部隔離部件的有效應用,能夠有效控制共模干擾,從而保證信號傳送的穩定性。供電系統抗干擾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通過供電個體實現,其中各供電部分的功能具有一定獨立性,在實際應用中各部分之間不會相互干擾,系統供電穩定程度高、可靠性強,從而使得控制系統具備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切實改善信號傳送效果。

3.3 過程通道抗干擾技術

在其發揮作用的過程中,在其信號進入的部分使用光電耦合隔離的技術實現對電磁等現象的對抗。如果傳送距離相對過遠,傳送的導線應該選擇雙絞線。還應該使用相應的平衡措施對其進行抗干擾加強。如果傳送的信號較弱,使用相應的方法將原本較弱的信號增強,然后進行傳輸。使用調制解調器對其中的信號進行轉換,隨后便可以在傳送的過程中抵御各種類型的擾動。使用此項技術的時候應該注意,必須將原本存在的各種信息進行判定,對于能夠產生較為重大的影響的因素優先進行處理,如此才能夠使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受到較小的干擾。

3.4 軟件抗干擾技術

在信號輸入過程中,軟件抗干擾技術可以對各種干擾因素進行控制。使得相關技術可以在現實情況下得到根本改善。也可以應用寬帶判別等方式予以應對。如果相關的狀態已經失常,那么便可以利用自檢程序地內部的各種狀態信息進行記錄,一旦出現問題隨時進行調整,使得系統可以在現實條件的約束之下實現較好的抗干擾目的。這種內部檢查具備不問斷的性質,使得計算運行的各種狀況都可以在其監控之下得到反映,使得各種干擾因素在其發揮作用的過程中控制在較低范圍內。

結束語

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進步,在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內也逐漸得到廣泛應用,但就工業領域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運行穩定性不足,為強化其抗干擾能力,應不當對信號隔離等技術進行合理運用,切實保證控制系統的安全有序運行,促進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實際應用價值的有效發揮。

參考文獻

[1]盧學燕.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信號隔離及抗干擾技術概述[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9):70-70

篇6

【關鍵詞】計算機;故障;快速定位

計算機的應用隨著社會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遍布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隨著應用的普及,隨之而來的就是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故障,計算機故障有很多,用戶應該對常見的故障和問題簡單了解,提高計算機使用的效率。而且也要將計算機故障定位和排除作為一項常識來掌握。

一、微型計算機故障診斷原則

微型計算機硬件較為繁雜,如果想要對故障快速定位,就一定要遵循一定原則。筆者根據經驗總結了幾點原則:由簡單到復雜:微型計算機故障有很多種類,有的故障比較簡單,所以可以優先處理,而對于難度較大的故障,可以放在最后處理。

但是有的故障看似簡單實際卻很復雜,可能是因為簡單故障積累而成,先處理簡單的故障能夠提高故障診斷效率。分析后再維修:在處理微型計算機故障時,一定要先分析再動手。想好從哪里動手,如何修理。在分析前可以翻閱有關材料,對故障排除的技術和特點有所掌握,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結合資料準確分析后,再對其采取維修措施。先軟件再硬件:一般都是先確定是否是軟件故障,如無軟件故障再查硬件故障。首先先檢測軟件是否正常運行,如果軟件不存在故障再對硬件進行檢查。計算機故障多數是軟件故障,軟件主要檢測系統設備等問題。硬件故障檢測主要是兼容、損壞、沖突等問題。

二、微型計算機故障點的快速定位

1.提示定位

微型計算機出現故障時,大多數情況下顯示器會有提示信息,可以根據信息對故障進行定位。如Keyboar Erro表示鍵盤錯誤,可以檢查鍵盤是否損壞或接觸不良;CMOS CheckSun Fail-ure,表示CMOS校驗失敗,通常是因為CMOS的電路或信息出現問題;KB/Interface Erro表示鍵盤借口有問題,主要原因可能是鍵盤借口的主板電路有故障;FDD Controller Failure表示軟件驅動器有問題,可能的原因有軟件驅動器連接故障,接口設置出錯或軟件驅動器控制電路故障等;Address line Shoa表示地址線發生短路,可能圓心是主板地址譯碼電路故障;Diskette boot Failure表示磁盤引導失敗,一般是因為系統文件受到損壞;Cache Memory bad表示高速緩存故障,可能是因為高速緩存芯片損壞或接觸不良;HDD Controler Fail-ure表示硬盤控制器故障,可能原因是硬盤控制電路故障、硬盤連接故障或者IDE接口設置故障。提示信息還有很多種,可以查閱相關專業書籍或資料了解。

2.時間定位

一般根據微型計算機故障時間可以確定部分故障:微型計算機啟動時故障,或已經正常啟動,但由于運行某個程序而發生故障,基本是系統或軟件問題,通常采用殺毒軟件掃描,同時對系統驅動程序進行更新,還可以將軟件卸載或重裝系統來解決;主機開機正常但顯示器無圖像,也沒有任何聲音,通常來說是硬件故障。

3.報警音定位

BIOS自檢過程如果發現硬件故障,檢測過程會發出聲音,通過聲音可以判斷故障部位:報警聲音為一聲短音,可能是內存ECC檢驗出錯、內存刷新失敗、鍵盤控制器出錯、系統時鐘出錯、CPU出錯或ROM BIOS檢驗出錯等;如果是一聲短音,三聲長音,表示內存已經損壞;一聲短音,八聲長音,表示顯示測試出錯。

三、微型計算機常見故障的排除

1.操作系統故障排除。微型計算機開機時,硬件會自檢,自檢完成會加載操作系統,如果此時發生如下情況:顯示器黑屏,左上角白色光標不斷閃爍,而且操作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在重新啟動之后還是如此。在硬件自檢后,操作系統載人之前發生,基本是引導階段主引導記錄出錯。

解決方式基本為修復主引導記錄,一般使用DOS命令fdisk,也可以在系統故障恢復控制臺對主引導記錄進行恢復。使用fdisk這種DOS命令修復時,需要利用啟動盤引導系統,在DOS截面輸入命令fdisk/mbr,就能完成對主引導記錄的恢復;如果采用恢復控制臺的方法,就要利用系統啟動盤引導系統,在故障恢復控制臺輸入Fixmbr命令,即可完成對主引導記錄的修復。

2.內存故障排除。微型計算機在按下電源后,主板沒反應,屏幕無內容,內存報警聲一直響。造成這種故障的原因是:依據內存報警情況,可以基本判斷是內存接觸不良。一般情況下,內存接觸不良有如下三種情況,內存條厚度薄,在插入槽中時沒有和槽壁貼合;內存條質量差,金手指表明鍍金不足,過了一段時間氧化層加厚,造成內存條接觸不好;內存槽質量差,槽內的簧片和金手指接觸不牢靠。可以按照如下步驟解決:先打開機箱后蓋,取出內存條,認真查看金手指表明是否形成了氧化層;然后用橡皮擦仔細擦拭內存條的金手指,擦干凈后放回卡槽內重新啟動測試。值得注意的是,在取出或插入內存條時,切記關閉主機電源,以防燒壞內存條。

3.CPU故障排除有些電腦在開機時會有較大噪聲,啟動后又消失,這種情況一般是由以下三個原因引起的:風扇沉積太多的灰塵;風扇不夠;主機外殼質量不合格。針對灰塵多的情況只要及時清除灰塵,確保風扇運轉穩定,防止風扇運轉失衡而帶來噪聲。對于第二種原因,加入適量劑可以解決。主機外殼質量不合格,在啟動時會發生共振,進而造成開機噪聲大,此時最好更換外殼。在微型計算機運行期間,有的會有溫度高、反應速度慢的睛況,這是因為CPU散熱較差,可以更換大功率的風扇解決。設置的CPU頻率過高,微型計算機就會發生黑屏。可以將CMOS電池放電,刷新重新設置就可以解決。

4.顯卡故障排除。計算機在移動后會出現不能開機,但是電源指示燈、硬盤指示燈、顯示器指示燈都亮,風扇正常運轉。這種情況一般是由于配件接觸不好造成的。可以按照以下步驟解決:將內存條、顯卡取出清理干凈后重新插入,開機測試。如果仍然沒有排除故障,查看顯卡和顯示器之間的線是否連接正常,插頭是否牢靠,用手感覺CPU的溫度,如果溫熱說明CPU沒有問題。接下來檢查主板插槽和線路,我們發現主機后蓋的擋板有稍微變形,于是把顯卡重新插人再次查看,顯卡在插好后,金手指有一部分是露在卡槽外的。正確處理顯卡和卡槽,將內存卡固定牢靠。連好線路,開機測試。正常運轉說明故障排除。

微型計算機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在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微型計算機的同時,其故障也就不斷增加。而計算機的維護工作比較復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中也可能遇到一些小故障。為了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提高計算機的使用效率,計算機用戶最好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故障排除和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勝利.計算機硬件日常維護[J].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學報,2009(02).

篇7

一、實驗教學的思想

1.從認識規律看,實驗教學是驗證理論的最佳方式

理論往往是抽象、枯燥的,甚至是繁雜的。特別是微機原理課,許多內容要從其內部、微觀的層面上想象認識,在教學上很難構建教學模型進行說明,有時候表述一個問題,從理論到理論會越講越復雜,學生越聽越糊涂。教學現狀是學生在學習這門課時,剛開始興致都很高,渴望知道計算機究竟是如何工作的。隨著課程的進行,學生普遍感到這門課不是那么好對付的,表現出對原理學習的乏味,提不起精神,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實驗教學可以驗證理論,同時也是加深理論認識的必要手段。正是處于這樣的考慮,使我們統一認識,走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路子。

2.從技能培養看,實驗教學是形成和增長技能的唯一途徑

通過實驗可以使學生掌握操作技能。微機原理課的實驗教學不是讓學生簡單地做一些手工操作,而是以理論指導操作,是計算機原理論與操作相結合的計算機技術的集中體現。從匯編語言的編輯、到調試、到運行,有一個正確的思維和方法過程,學生只有身臨其境才能親身感受,把握操作要點,才能學會、提高操作技能。

3.從教學方式看,實驗教學是全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近幾年由于高職大專的擴招,各地中職類學校把高職考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就或多或少地擠掉了一些實習課時,或實驗教學被不同程度地輕視了。在課時有限的條件下,合理、有效地做好實驗教學設計和實施,成了一個需要重點考慮的工作。不能因為加強基礎課學習,而忽略實驗課的教學。其基本要求是:既要保證必要的實驗項目開展,以求足夠的實驗教學課時;又不至于面面俱到而占有過多的教學課時,確保正常、合理的實驗教學課的進行。

4.從發展創新看,實驗教學是創新能力發展的基礎

實驗教學對于教師來說,既是教學要求,又是一個挑戰。傳統的教學模式習慣于課堂上講解,教師“動口不動手”,這對現代教育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制約。在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和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同時兼備理論和實踐數素質成了基本要求。通過實驗教學可以提高教師的動手能力,有利于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有利于教學過程的正常展開。實驗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從實驗教學中培養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動手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學習知識,更多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更快地適應社會需求。

二、實驗教學的設計和實施

1.結合微機基本結構的實驗

微機的基本結構式本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習匯編語言的基礎,必須認真掌握。通過debug下有關命令的執行,可以顯示/修改寄存器或存儲器單元的內容,在顯示屏上能真實地看到寄存器、有關存儲單元及其信息狀態。由實驗過程可以看到這些微觀構成已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實實在在的。不僅如此,學生還可由此學到相應的操作方法,也能學到計算機的有關結構特征。該項目的實驗,有助于學生對微型計算機組成的感性認識,加深對其基本結構和信息狀態的了解。

2.結合程序設計的實驗

用匯編語言進行程序設計是本課程學習的核心,但是光在理論上討論程序設計不是目的,而要在微機上設計程序、調試運行程序,達到理想的運行結果才是真正的目的。選擇若干個典型問題,如實現數的連加循環程序設計、比較判斷的分支程序設計等,通過上機編輯、調試和運行等,使學生體會設計、編程、調試程序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通過程序的運行,驗證程序設計的思想,學會上機操作的方法和技能。

3.結合輸入/輸出系統的實驗

完備的外設使微機功能得以充分體現,但它離不開輸入/輸出系統的支持。該實驗項目著重讓學生認識i/o口地址,如何與i/o口聯系,實現對外設的控制功能上。如要求在顯示器上顯示字符串“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等,可以讓學生認識一個完整微型計算機的結構體系,特別是與外設

轉貼于

的聯系及工作過程。

4.結合專門技術的實驗

微型計算機由于有了諸如堆棧技術、中斷技術、數組參量的不同表示,串/并行數據傳送等,功能更加豐富、完善,這部分內容恰恰是學生在學習時感到抽象、不易理解。例如,如何建立堆棧,在利用調用指令(call)時堆棧所起的作用;利用中斷矢量表實現某種中斷類型的響應等。這對這類專門技術,安排相應的實驗項目,使學生在實踐中體會那些在理論中難以想象的問題,使他們對計算機技術掌握得更全面、更深入。

5.結合提高發展的實驗

以上四類微機實驗教學是最基礎的內容,因而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但在實驗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對微機原理具有濃厚的興趣,上述實驗似乎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為了鼓勵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有進一步開拓發展的機會,我們在實驗教學別安排一些結合具體實際的項目,如微機在線控制系統、微機數據采集系統等實驗,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

三、實驗教學的保證

1.硬件建設是開展實驗教學的物質條件

開展以上各項實驗教學,建立專門的實驗室是必要的,以免與其他課程實驗公用造成沖突。實驗微機可以以舊帶新,采用早期使用的80386型機等,可使建設成本大為降低。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做到人手一臺,有利于學生的獨立操作。還需配備有關測試儀器、儀表,接口卡和外設等,保證全部實驗教學升級項目的順利進行。

2.軟件建設是開展實驗教學的保證

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時間技能的教師,是實驗教學進行的保證。實驗教學教師需全面把握整個課程的教學內容,熟知教學要求,正確體會課程的重、難點之處,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做好各項實驗。理論課教師兼任實驗課教師,可以起到對課程內容、教學要求的確切把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其薄弱環節更加了解,更有利于實驗教學的實施。

3.合理安排是開展實驗教學的必需

對實驗教學的組織安排,要突出兩點。一是要把它作為課來對待,決不僅僅是簡單的上機,更不是工廠工人的操作,而是貫穿整個教學理念和教學要求的過程。二是體現在實驗上,學生的實驗過程,始終伴隨著探索、驗證、釋疑和發現的過程。因此,首先要對學生的實驗心理和行為操作有一個充分的估計,要有應對其變化的思想準備和措施,保證實驗教學在預期的過程中進行;其次,是在理論課適時安排對應的實驗教學課,使學生的實驗起到幫助理解理論,并為指導實踐服務;再次,要充分估計到同一班級學生之間的差異,利用較優秀的學生,帶動幫助稍差的學生,可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也有利于整個實驗教學過程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篇8

賣方(以下簡稱甲方):_________

買方(以下簡稱乙方):_________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微型計算機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等有關規定,經雙方協商一致,簽訂本合同。

為使合同內容具體確定,請在選定項目前打√,空置內容請劃去。

一、合同標的及價款

乙方向甲方購買下列微型計算機商品,各商品的具體配置詳見隨機清單:

臺式計算機品牌_________;型號_________;單價_________元;數量_________臺;小計_________元

筆記本計算機 品牌_________;型號_________;單價_________元;數量_________臺;小計_________元

臺式計算機品牌_________;型號_________;單價_________元;數量_________臺;小計_________元

其他相關商品

1. 品名_________;型號_________;單價_________元;數量_________臺;小計_________元

2. 品名_________;型號_________;單價_________元;數量_________臺;小計_________元

3. 品名_________;型號_________;單價_________元;數量_________臺;小計_________元

以上所選商品的總價款為:人民幣(大寫)_________元,即(小寫)_________元

贈品_________

二、支付方式

雙方約定采用下列方式付款:

即時結清貨款:合同標的交付時,以 現金 信用卡 支付

分期支付貨款:合同訂立時,首付人民幣_________元,以 現金 信用卡 其他方式支付;余款支付方式_________

其他方式:_________

三、商品驗收與交付

(一)驗收方式:由甲乙雙方共同驗收。

甲方向乙方說明商品的配置,核對商品品牌、型號和編號,包括附件和贈品,通電調試,保證商品能運行預裝的系統軟件,符合使用說明書中的配置和產品質量狀況,經乙方確認后,驗收完畢。

(二)交付方式

自提 提貨地點_________;

送貨上門 送貨時間: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送貨地址_________;運費由_________方承擔。

四、商品售后服務

甲方按照《微型計算機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中銷售者的義務向乙方提供質量保證和售后服務;隨機附帶的保修服務標準若高于《微型計算機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按照該標準執行。

贈品的售后服務見合同附件。

五、甲方承諾

(一)所售商品質量符合國家質量標準或行業標準,符合國家有關的強制性認證規定,技術性能指標與說明書相吻合。商品為首次使用。

(二)商品包裝符合國家質量標準或行業標準,符合品牌廠商在說明書中規定的包裝標準。實物與原包裝內的配置清單相符。

六、乙方須知

(一)開票后15天內,應保留商品的原包裝和充填物;在質量保證期內,應妥善保存商品的發票、配置清單和三包憑證。

(二)品牌產品經過嚴格的兼容性測試。不應隨意改變配置及任意擴充功能。

七、特別約定

在接受硬件維護前,乙方應自行備份保存在硬盤中的數據資料。因硬件維修而造成的數據丟失,責任由乙方承擔。

甲方特別承諾:在服務過程中,未經乙方允許,不得復制或泄露硬盤中的信息;商品更換回收后,對原硬盤不進行數據恢復。

八、違約責任

(一)若乙方采用分期支付貨款方式的:

1.甲方未按約定時間交貨,每日按合同總價的_________%向乙方支付違約金。甲方逾期_________日未交貨的,乙方有權解除合同,甲方應返還乙方全部已付款項,并賠償乙方所受損失。

2.乙方無故拒收商品的,甲方有權解除合同,乙方應賠償甲方所受損失。

(二)甲方違反本合同第五條的,乙方有權要求退貨及返還全額貨款;

(三)甲方違反本合同第七條第二款,并對乙方造成損害的,乙方有權要求甲方進行賠償。

(四)開票后15天內,若乙方要求退、換商品,但不能提供商品原包裝的,由乙方承擔相應的包裝費。

九、爭議解決方式

合同履行中若發生爭議,由雙方協商解決,或向有關行業組織及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申請調解。

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協商、調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____種方式解決:

(一) 向上海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二) 向人民法院起訴。

十、合同的生效

本合同自雙方簽字或蓋章之日起生效,一式兩份,具有同等效力,其中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十一、其他約定

_________

賣方(簽章):_________???????買方(簽字):_________

企業(個體工商戶)注冊號: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_________ 聯系地址: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___ 郵編:_________

銷售地址: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聯 系 人:_________

郵編: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件

附件

商品附件清單:

──┬─────┬──┬────

│名稱│型號及規格│數量│質保期限│

├──┼─────┼──┼────┤

││ │││

──┴─────┴──┴────

注:商品附件在質保期限內可修理或更換。

贈品清單:

──┬──┬────

│名稱│數量│質保期限│

├──┼──┼────┤

││││

├──┼──┼────┤

││││

├──┼──┼────┤

││││

篇9

早在90年代,美國信息科學家洛夫·格羅弗和彼得·肖爾就已經從理論上證明,量子計算機可以比傳統計算機更有效地搜索大型數據庫和執行長數字的質因數分解。這也意味著量子計算機可以更迅速地破解AES和RSA加密算法,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因為目前數據保護主要依賴于這些算法。雖然同樣通過量子位工作的量子密碼已經成為一種商業解決方案,但是它只能夠確保密鑰交換的安全。

極其嚴格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持懷疑態度的聲音,懷疑D-Wave所謂的量子計算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機。多年以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一直不懈努力地研發量子計算裝置,但都沒能夠走出實驗室階段,沒有獲得太多實質性的進展。這是因為對于量子計算機的要求是極其嚴格的。首先,需要通過原子粒子的性質來制備量子位,這是量子現象發生的必要要求;其次,該系統必須從環境中隔離并冷卻到幾乎絕對零度,因為量子現象會受到外部影響;其三,人們必須謹慎地從外部進行干預,并分配單個量子位的初始值,觸發量子力學的“糾纏”進行所需的算術運算;其四,讀取結果。

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利用單個離子或光子、原子核自旋的原子或者超導電子對作為量子位,這些已經超出了平常人的想象。而按照D-Wave的記錄,他們2011年在因斯布魯克大學通過鈣離子取得14量子位的糾纏鏈,并于2012年在布里斯托爾大學成功分解數字21的質因數3和7,這些都是很普通的成功,是什么讓D-Wave那么的與眾不同?物理學界許多對D-Wave的量子計算機持懷疑態度的人猜測,D-Wave公司那個所謂量子計算機的龐大黑盒子,所使用的量子位實際上是微芯片上的超導環,通過傳統的電子設備進行控制和讀取。因此,批評者們質疑這個系統量子位之間有沒有量子糾纏效應,或者說計算機是否真正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計算,懷疑這只是一臺普通的計算機。

應用范圍有限

除了在生產技術上的優勢以外,D-Wave的秘密還在于它的計算機概念。它被用于編程求解所謂的“旅行商問題”(給出城市的名單和每對城市之間的距離,要求給出訪問每個城市一次并返回到起點城市的最短路線),D-Wave的系統能夠根據物理“能量最低原理”逐漸進入并給出最佳的解決方案。量子計算機的結果需要通過電子設備來讀取,這是量子計算機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既然量子位包含一定概率的“0”和“1”,那么也只是有一定的概率獲得正確的結果,因此需要重復足夠多次數的計算,以達到統計學上可接受的確定性。

篇10

地面天線幾何的位置是指需要傳輸信息的衛星相對于地面站或地球站的空間坐標,其值由三個量來確定的。通常取衛星到地面天線的距離d,地面天線指向衛星的仰角γ和方位角φ。在這里仰角 實際上是地球站所在平面與衛星視線間的夾角,而方位角需要確定基準0°的位置,按常規0°位處于赤道上空的衛星而言,波束指向偏南方向,為方便計算,以正南方位為0°,若以常規正北計算,需加上180°。方位角推算習慣上以逆時針為正值,順時針為負值,若以正南為基,則方位角偏東為正值,而正南偏西為負值,附圖(a)中展示地面天線幾何位置確定的方法。

圖中表明了地面天線G相對于衛星S的幾何位置,其中h是衛星相對于赤道對應位置的距離,即靜止衛星的高度,通常設h=35786 km。若以地球核心作為球坐標的原點,則從地球核心到衛星的距離為h+R,式中R是地球半徑。而衛星到地面站的間距為d,顯然,可引用三角中的余弦定律來得到

在這里角∠β是 SOG中對d的張角,其值可通過球面三角有關公式,用經、緯度來求得。鑒于地理經、緯度的交角是一個直角,為此,由衛星在地球上的對應點S和地面站G所處經度沿伸到赤道的位置點G,所形成的球面直角三角形S'G'G中∠ S'G'G=90°(附圖1(b))。若引用球面直角三角形公式(“Hand book of Mathematical Tables and Formulas”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 1973見31頁),可找到

式中θ是北緯度,α是相對經度,即衛星經度αS和地面站經度αG的相位差 α= αS- αG 。把式(2)代入式(1)中,可得

引用球面三角有關公式,可得

式中φ角是方位角,以正南方為基準來換算。上式的另一種寫法為

采用簡單三角變換可求得地面天線的仰角γ

若取地球平均半徑R=6370km,衛星高度h=35786km,則 ,上述幾個公式可簡化成

以南京地區為例,南京所在的地理位置為東經118.78°,北緯32.7°,若接收今年7月5日發射的中星6B (China Set-6B)通信廣播衛星,它處于東經115.5°,引用式(7)、(8)、(9)來計算南京地球站天線相對于中星6B的坐標,在這里θ=32.7°,α=αs-αG=115.5°-118.78°=-3.28°,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