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范文
時間:2023-04-11 01:06: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詩詞歌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總是覺得詩詞當中有一種獨特的沒干那事,再看故事當中所體會不到的。那么簡短的致辭就能夠給別人那么強悍又深刻的意境,我想那是現在的文學也不一定能夠達到的。
但是沒有關系,未來來日方長,我們還可以繼續發展繼續鍛煉。
就好像在你讀到一首詩的時候,你會看到大雁飛過那些草都有了生機與活力,他們可以比喻成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也可以在其他的地方表達自己的人生敢想。
無論是你對其他人的思念也好,還是對自己的壯志難酬表達抱怨也罷,這些都是有一種更深刻的意見。
也許在獅子當中春風都成了你的朋友,他變成了有生命有意識的存在。
也許在我們的故事里面,每次你去創造一種新鮮的事,我都顯得極其有動力。
我知道他看書的時候我們會感慨良多,我們會想到那些詩詞是不是應該背誦,還是說即便是不被送,你體會到了它的意境之后也能夠有更好的學習和收獲。
篇2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一名有文學素養的地理老師可以將詩詞歌賦信手拈來,為我所用,達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完美結合,極大地提升地理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地理文學素養。只要我們平時注重積累,在這兩大方面體現地理原理與規律的詩詞歌賦都可以為我所用、為地理教學服務。
一、詩詞歌賦與氣候的聯系應用
案例:“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的語文意境是:秋空中的陰云終日不散,飛霜的時節也遲了。留得凋殘的荷葉,讓人們在夜里去聽那雨打荷葉的秋聲吧!完全是一派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境界,令人心酸而又別出心裁。作為語文老師,我想大多只關注字里行間蘊藏的情意,很少會挖掘其中所蘊藏的地理學原理。所以即使學生能參透其中的感情,我認為仍是不求甚解。
“秋陰不散”四字表明當時的天氣現象是連續幾天陰雨不斷,“霜飛晚”則是“秋陰不散”的結果。用地理專業術語來講,如果夜晚陰天且云層密度大,那么大氣逆輻射就較強,能較多地補償地面的熱量損失,大氣的保溫效果就強一些,所以陰天時的夜間降溫速度與幅度較晴天時都要小得多,地面溫度不至于很快就降到0℃以下,自然也就形成不了霜了。“留得枯荷聽雨聲”則是對降雨天氣的描述,因為連續的陰天不僅會延遲霜的到來,還會產生降雨。
二、詩詞歌賦與地形的聯系應用
案例:“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從語文的角度來講, 這里晴雨的“晴”是用來暗指感情的“情”,“道是無晴卻有晴”也就是“道是無情卻有情”。從地理的角度來講,此詩所描述的降雨屬于對流雨,這種現象在氣象上稱為降水量水平分布的不連續性,夏季尤為突出。由于下墊面受熱不均勻,導致地面上空熱空氣的上升運動強弱不一,受熱較多的地方空氣上升運動強烈,遇冷成云致雨,相反受熱較少的地方則不會產生降水,因此就形成了局部小范圍內此時此處有雨而不遠的彼處卻是晴天的現象。詩人巧借地理現象明確但又含蓄地表達了少女微妙的感情。
三、詩詞歌賦與水文的聯系應用
案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講水循環的時候可以引用該詩句,引導學生思考其地理內涵及其嚴謹性。
從地理的角度來講,本組詩反映了水循環的原理。海水經蒸發變成水汽,水汽通過大氣環流被輸送到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凝結形成降水,補給黃河水,這就是所謂的“黃河之水天上來”。然而,根據水循環原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說法是不夠嚴謹的,因為流入海洋的黃河水可再次參與海陸間水循環,即跟海水混為一體的黃河水會重復以上水循環過程,再次成為黃河水的補給水源。如果黃河水真的“不復回”的話,我想黃河可能早就不存在了。
四、詩詞歌賦與地球運動的聯系應用
案例:“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升春又來。”(杜甫《冬至》)
篇3
愛。就要全力以赴
當年,剛認識我丈夫的時候,他算得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鉆石主老五”吧,所以那個時候我就開玩笑叫他“小鉆”。
我們成為戀人之后,我曾經問過“小鉆”:“你怎么會看上我的?”他對我說:“傻丫頭,永遠不要問一個男人為什么愛你,因為那樣顯得底氣不足。他愛你。必定有愛你的理由。你所要做的,就是做你自己,做最好的自己。”這句話讓我頓悟:是的,既然他愛我,必是我有值得他愛的理由。他能愛我多久?這份愛能否開花結果?不是我能把握的,我所能把握的,是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說是這么說,可是在很多時候,我還是覺得自卑。比如有一次,“小鉆”帶我去和一位英國客戶談生意,他們用英文交流,我在一旁聽得一頭霧水。那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自己報了一個英文培訓班。那時候我工作非常忙,經常在開完一個會議之后,又匆匆趕去聽課。而朋友總是笑話我:“至于嘛,你為了男朋友這么受累?”是的,是很受累,可是這個世界上哪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要想嫁個好老公當然得努力付出。我刻苦學習英文的結果是,現在“小鉆”再帶我去和外國客戶談生意,我一口流利的英文,讓“小鉆”“倍兒有面子”。他悄悄對我說:“人家都問我,你女朋友是不是在英國待過?”
我還開始努力減肥。關于我減肥,朋友們之間流傳的一句話是:千萬別和胖星兒吃飯,那哪兒叫吃飯啊,簡直是受罪!因為我隨身帶了一沓卡片,上面詳細地記錄了每種食物的熱量。每次吃飯之前,我先將卡片攤開來,算一算餐桌上食物的熱量,然后再將進食嚴格控制在多少卡之內。吃飯的時候。我的口頭禪是:“天哪,不能再吃了,這個菜有600大卡呢!”減肥這件事情,讓我知道自己真的是一個有著非凡毅力的人,兩個月之內,我就減掉了15斤,并且在之后的時間里,我的體重從未超過60公斤。
我努力地完善自己。讓自己越來越好,目的只有一個――和“小鉆”結婚。我們相戀6年里的每一天,我都在渴望婚姻。可是“小鉆”不急,在我們談戀愛的第六年,我決定要主動出擊。我對“小鉆”說:“我們也一起走了6年了,你也足夠了解我,可是你還是不能下定決心和我結婚,想必你是認為,你還可能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這樣吧,我給你3個月的時間,你好好盤點一下身邊那些和你有發展可能性的女孩子,仔細打一個綜合分數,我相信我的綜合分數是最高的。如果不是,我退出,我們就此結束。”結果。我沒有用等3個月,就等來了“小鉆”的鮮花和大鉆戒,花叢間的卡片上寫著:你是那個最高分!
新婚的那個早晨,我和“小鉆”從睡夢中醒來,他親昵地拍了拍我的臉,說:“追了我這么多年,終于如愿以償了,現在踏實了吧。幸福了吧,睡著覺都會偷偷地笑吧?”我捏了捏他的鼻子:“誰追你啊,我追的是幸福。”我覺得自己這句話說得真好――我追求的是幸福,不是你,不是一個男人。追求幸福,有什么不好意思?有什么好顧及的呢?
做妻子,也要講職業道德
婚姻的幸福,取決于你要做一個怎樣的妻子。我覺得妻子也是一種職業。但凡是職業,都得有一個職業道德,也就是說。做妻子,就得有個妻子的樣兒!
要抓住男人的心,首先得抓住男人的胃,于是,我開始刻苦練習廚藝。在娘家,我屬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型的。但是現在做了人家老婆就不能這樣啦。
“小鉆”每天中午不吃飯,說中午吃飽喝足了工作效率不高,因此早上在家里的這一頓對于他來說尤其重要。我們家的早餐是四菜一湯的標準,這就意味著我每天天不亮就得下廚房,洗、切、烹、炸。月月年年,可以說我從未睡過一個懶覺。累嗎?是有一點兒,但我從沒有過怨言。為啥?因為“小鉆”每天在外面為了家庭的幸福打拼,他不也累嗎?每次我問他:“你累嗎?”他總是說:“沒啥,這是我應該做的。”那么我作為妻子,每天給丈夫做好吃的飯菜,讓他可以精神抖擻地投入職場,也是應該做的。
“小鉆”不愛吃蔬菜水果,為了讓他多吃些蔬菜水果,我真是絞盡腦汁。特地買了榨汁機,每天琢磨著用什么樣的蔬菜和水果搭配在一起味道最好。我總是先自己一遍遍品嘗,覺得不錯才端給“小鉆”。為了哄他喝下去。我像對付小孩一樣一每天他乖乖喝下一杯蔬果汁。我就在書房的小黑板上貼一朵小紅花。如果一星期有7朵小紅花,他就可以吃一頓喜歡但我一直限制他吃的紅燒肉。有了這個方法,每天“小鉆”都會乖乖喝下一杯蔬果汁。“小鉆”的中度脂肪肝經過我的“蔬果療法”,居然沒了。我太高興了!覺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此外,我還努力營造溫馨愉快的家庭氛圍。我總覺得,一個男人,在外面累了一天,回到家來,就應該是放松的。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每天“小鉆”下班回家,看見的一定是一張笑臉。
還有,我認為夫妻間一定要有共同的愛好。“小鉆”喜歡下象棋,我也培養自己這方面的愛好。這樣我們吃完飯,就會坐在一起殺兩盤,誰輸了誰就沿著客廳爬一圈,既好玩又鍛煉了身體,這都是很有情趣的事情。
有一次,“小鉆”的同事告訴我:“從沒見過這么戀家的男人!每天一到下班時間。全公司的男人,最高興最急切回家的人就是他!”身為妻子,我覺得這就是對我最好的肯定。
做一個不斷升值的女人
和“小鉆”結婚以后,我就把報社的工作給辭了,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就是一個全職太太。我認為女人可以不上班,但是必須要有自己的事情做,否則會變得無趣和乏味,直接影響婚姻生活的質量。
每天我都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來寫我的博客――我將平時為了“喂養”“小鉆”而刻苦鉆研出的許多私家菜譜發到博客里,再配上一些自己對于愛情婚姻生活的領悟和體驗。點擊率非常高。很多人給我留言,和我分享生活上的心得,向我請教感情上的困惑。這一來我雖然待在家里,但是生活一點兒都不枯燥。平時在餐桌上,和“小鉆”也有了許多聊天的話題,他常常取笑我:“你待在家里,可是信息比我還靈通呢,什么都知道!”
博客的點擊率高了,出版社也上門了,電視臺的也來了,很多飲食、生活欄目讓我去做嘉賓,我這個在家里待著的人也威了一個知名人士。有一次和“小鉆”逛商場,一個女孩子走過來對我說:“你是胖星兒吧i我特喜歡看你的博客。看你的書I”“小鉆”一連聲地替我說“謝謝”,比我還得意呢!
由于我兩本書的銷量都不錯,出版社就和我一起策劃出一套雜志書。每兩個月出一本,作者就我一人。這下我忙得不可開交了,每天在家里策劃啊寫啊拍啊。我從忙碌中體會到了快樂和充實,體會到了自我的價值。
“小鉆”很支持我做事,對此他有一番很精辟的理論:“娶老婆其實就像買房子。這房子越升值他就會越滿意――雖然自己住著,這房子也不會變現,可是想著自己的房子從100萬已經升到200萬,那也是心滿意足越住越高興。反過來,一旦這房子貶值,別說貶值了,就算沒升值,想起來也夠讓人窩心的,還怎么對這房子越住越高興越來越喜歡呢?”
篇4
一九八四年莊稼還沒收割完
兒子躺在我懷里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電影沒時間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縫紉機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鄰居家再借點錢
孩子哭了一整天啊鬧著要吃餅干
藍色的滌卡上衣痛往心里鉆
蹲在池塘邊上狠狠給了自己兩拳
這是我父親
日記里的文字
這是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后我看著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個影子
一九九四年
莊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親去年離開了人間
兒子穿著白襯衫跑進了校園
可他最近有些心事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來
我老成了一堆舊紙錢
那時的兒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漢
有個可愛的姑娘和他成了家
但愿他們不要活的如此艱難
這是我父親
日記里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后
我看著淚流不止
可我的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個影子
這是我父親
日記里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后
我看著淚流不止
可我的父親在風中像一張舊報紙
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
幾場風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跡
這片土地曾讓我淚流不止
篇5
一、 形容詞和副詞都有三個等級:原級、比較級和最高級,判別方法如下:
1. 原級的判別方法
(1) 根據句意(上下文語境)判別
沒有作任何比較,只是陳述一個事實,用形容詞和副詞的原級表示。例如:
She is good. 她很優秀。
The woman drives her car carefully. 這位女士開車很小心。
(2) 根據標志詞、短語判別
too, very, quite, so和rather等副詞后面一般接原級; so ... that, as ... as, not as/so ... as, too ... to do sth., ... enough to do sth. 等短語中一般接原級。例如:
This film is as interesting as that one. 這部電影和那部電影一樣有趣。
2. 比較級的判別方法
(1) 根據句意(上下文語境)判別
兩者之間進行比較,其中一個比另一個“更……”,用比較級。例如:
Which country is bigger, Chine or Indian? 哪個國家比較大,中國還是印度?
Who writes more carefully, Jim or Marry? 誰寫得更仔細,吉姆還是瑪麗?
有時兩個比較的對象或比較范圍不明顯,需要根據句意(上下文語境)把隱藏在句中沒有明說出來的比較對象或比較范圍找出來。這是中考的出題趨勢,也是難點所在。例如:
A: I am sorry I am late. 對不起,我遲到了。
B: Please come earlier next time. 下次請早一點來。
分析:比較對象是(遲到的)“這次”和“下次”。
A: I was ill yesterday. 昨天我生病了。
B: I think you are better today. 我想你今天好多了。
分析:比較的對象是“昨天的病情”和“今天的病情”。
(2) 根據標志詞判別
much, even, still, far, a little, a bit, a lot等詞語一般修飾比較級。例如:
This car runs much more quickly than that one. 這輛車比那輛車跑得快得多。
He is a little fatter than Jim. 他比吉姆胖一點。
3. 最高級的判別方法
(1) 根據句意(上下文語境)判別
最高級比較的對象或范圍是三者或三者以上,做題時要根據句意(上下文語境)尋找比較對象或比較范圍。例如:
Which goes (the) most quickly, a car, a bus or a bike? 哪種車跑得最快,轎車、公共汽車還是自行車?
有時三者或三者以上的比較對象或比較范圍不明顯,需要根據句意(上下文語境)把隱藏在句中沒有明說出來的比較對象或比較范圍找出來。例如:
Summer is the hottest season. 夏天是最熱的季節。
分析:此題比較的對象是一年中的四個季節。
Sunday is my busiest day. 星期天是我最忙的一天。
分析:此題比較的對象是一周中的七天。
(2) 根據標志詞判別: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范圍的詞語有of all ... (所有……中), in ... (在……中), among(在……之中), of the three(在三者中), of us/them(在我們/他們中)等。例如:
Our library is the tallest of all the buildings in our school. 我們的圖書館是學校大樓中最高的。
注意:有些短語中的形容詞和副詞用的是比較級或最高級形式,常見的有: more or less(或多或少), more than(超過、大于), less than(小于、少于), no longer/more (= not ... any longer/more)(不再), the more, the better(越多越好), sooner or later(遲早), at most(至多), at least(至少), try one?蒺s best (= do one?蒺s best)(盡某人最大努力)。
二、 形容詞和副詞三個等級的句式
1. 使用原級的句式
(1) “... so + 形容詞或副詞的原級 + that從句”意為“如此……以至……”。例如:
He studies so carefully that he learns well. 他學得如此認真,以至于他學得好。
(2) “... as + 形容詞或副詞的原級 + as ...”意為“和……一樣”。例如:
The car runs as quickly as my car. 那輛車和我的車跑得一樣快。
(3) “... not as/so + 形容詞或副詞的原級 + as ...”意為“不如、沒有、和……不一樣”。例如:
He is not as/so tall as Jim. (= Jim is taller than he/him.) 他沒有吉姆高。
(4) “... too + 形容詞或副詞的原級 + to do sth ...”意為“太……而不能做某事”。例如:
The girl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 這個女孩太小了,不能去上學。
2. 使用比較級的句式
(1) “……比較級 + than + 比較對象”意為“比……更(較)……”。例如:
The sun is bigger than the earth. 太陽比地球大。
(2) “……比較級 + than any other + 單數名詞 + 比較范圍……”意為“……比某個范圍內的任何其他的較……”,注意,比較的雙方在同一范圍內進行比較,其中的“any other + 單數名詞”可轉化為“all the other + 復數名詞”。例如: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any other city in China. 上海比中國其他城市大。
相當于: Shanghai is the biggest city in China. 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城市。
(3) “……比較級 + than any + 單數名詞 + 比較范圍”意為“……比另外一個范圍的任何(即所有)……的較……”,注意,雙方沒有在同一范圍內,進行比較時,其中的“any + 單數名詞”可變成“all the + 復數名詞”。例如: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any city in India. 上海比印度的任何城市大。
相當于: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all the cities in India. 上海比印度的所有城市都大。
(4) “... + the + 比較級 + of the two ...”意為“……是兩者中更……的”。例如:
He is the taller of the two boys. 他是這兩個男孩中個子較高的。
(5) 表示“越來越……”的方法有兩種:
① 加?鄄er構成比較級的結構為“比較級 + and + 比較級”。例如:
bigger and bigger 越來越大, longer and longer 越來越長
② 在多音節詞和部分雙音節詞前加more構成比較級的結構為: “more and more + 形容詞或副詞原級”。例如:
more and more tired 越來越累,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越來越美麗
(6) “the + 比較級 + 主語 + 謂語, the + 比較級 + 主語 + 謂語”意為“越……(就)越……”。例如:
The harder we study, the more we can learn. 我們越努力學習,我們就能學得越多。
The busier he is, the happier he feels. 他越忙,越覺得高興。
(7) “... be + 倍數(次數) + 比較級 + than ...”意為“……比……幾倍”。例如:
This building is twice larger than that one. 這幢樓比那幢樓大兩倍。
He works three times faster than us. 他干活比我們快三倍。
(8) “……基數詞 + 單位名詞(單數/復數) + 形容詞比較級 + than ...”意為“……比……幾倍”。例如:
She is two years older than I/me. 她比我大2歲。
3. 使用最高級的句式
(1) “... one of the + 形容詞最高級 + 名詞復數 + 比較范圍”意為“……最……之一”。例如:
Shanghai is one of the biggest cities in the world. 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 “the + 序數詞 + 形容詞最高級 + 名詞單數 + 比較范圍”意為“……第幾……”。例如:
篇6
關鍵詞:傅雪漪;古典詩詞歌曲;創作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5-0219-03
中華古詩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我國既是詩之邦,也是樂之邦。《尚書》中說:“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可知詩歌與音樂幾乎是分不開的,正所謂“詩為樂心,聲為樂體。”歷史上,古典詩詞原本都是可歌可唱的,然而,遺憾的是,由于歷史的緣故我們現在只能夠看到文字形式的詩詞,詩歌原有的曲譜大部分都沒有記錄和流傳下來。
到了近代,我國的音樂家們紛紛開始為古詩詞譜曲,并陸續產生許多優秀的作品。例如黃自的《花非花》(唐代白居易詞)、青主的《大江東去》(宋代蘇軾詞)、黎英海的《楓橋夜泊》(唐代張繼詞),石夫的《長相知》(漢代樂府)等等。
為古典詩詞譜曲,作曲家既要有深厚的音樂創作功底,又要有對古典詩詞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才能對古典詩詞文化內涵作出準確的詮釋。已故昆曲大師、作曲家傅雪漪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杰出的代表。
傅雪漪一生鐘情并致力于古典詩詞歌曲的創作、演唱及教學,是古典詩詞歌曲研究與創作很具權威的專家,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古典詩詞歌曲。近年來,他的作品也越來越得到廣泛的熟知和演唱。
傅雪漪一生創作了50多首古典詩詞歌曲,同時他又根據古譜整理、改編了一些古曲作品,有的基本保持原作風格,有些則加入新的元素。如部分古典詩詞歌曲加入了許多戲曲元素,使作品富有韻味,可歌可演。傅雪漪創作的古典詩詞歌曲旋律多采用傳統的五聲調式,節奏變化豐富多彩,曲式結構的選擇上與詩詞的內容相得益彰。
一、傅雪漪古典詩詞歌曲歌詞特色
古典詩詞歌曲是歌詞和旋律高度藝術性的統一。就歌詞而言,古詩詞本身就蘊藏了無盡的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無論唐詩中的律詩、七言絕句或者宋詞的長短句,語言中都包涵著大量的音樂元素,如詞句的節奏韻律性和語言的旋律起伏性。我國著名聲樂美學家范曉鋒曾指出:“我國古典詩詞的語音具有旋律性的特征,從某種意義上講,其形式特征的旋律意義,更傾向于音樂,這恐怕也是我國傳統音樂形式美的重要基礎之一。[1]”
(一)選材廣泛
傅雪漪在歌詞的選擇上非常廣泛,上至遠古時期的詩歌下到明清時期的作品均有所涉獵,如下表:
傅雪漪在歌詞的選擇上不僅跨越了各個歷史時期,而且在題材上豐富多彩,有的作品描繪了山川美景,秀麗風光,如《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西江月》(宋?辛棄疾);有的作品表達了對即將離別的友人的依依不舍情懷,如《別董大》(唐?高適)、《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有的作品敘述了封建社會生活中下層民眾的疾苦,如《賣炭翁》(唐?白居易);有的作品則表達了遠離家鄉的游子深深思鄉之情,如《憶江南》(唐?白居易);有的作品書寫了詩人對人生的思索與感悟,如《行路難》(唐?李白);有的作品表達了一些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傷感,如《登高》(唐?杜甫)。這些作品的寫作風格或雄奇或文雅,或深刻或質樸,反映了作曲家極為深厚的文學修養和廣泛的藝術情趣。同時,也說明一位作曲家只有具備廣博的文化素養,才能創作出真正優秀的作品。
(二)合轍押韻
詩詞音樂性,簡單講就是朗朗上口,唱起來流利、自然、有節奏,它主要的特點就在于押韻。《韻轍常識》一書中講到:“押韻能造成和諧的韻律,使語言具有鏗鏘動人的音樂美。押韻合轍加強了詩歌、戲曲、曲藝唱詞的節奏感,猶如鼓點,可以使一首歌或一段戲曲、曲藝唱詞音調更加諧調響亮,增加聽覺上的美感。[2]”傅雪漪在歌詞的選擇上也十分注重詩詞的合轍押韻。如: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fēi),
桃花流水鱖魚肥(féi)。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gui)。
這首詩合的韻腳是“灰堆轍”
再如:
《西江月》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chán)。
稻花香里說豐年(nián),聽取蛙聲一片(piàn)。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qián),
舊時茅店社林邊(biān),路轉溪橋忽見(xiàn)。
這首詞合的韻腳是“言前轍”。
其他如《芙蓉送辛漸》(姑蘇轍)、《次北固山下》(言前轍)、《秋浦歌》(江陽轍)、《關山月》(言前轍)、《鳥鳴澗》(中東轍)《長相思》(言前轍)、《江畔獨步尋花》(一七轍)、《行路難》(言前轍)、《登高》(懷來轍)、《錢塘湖春行》(一七轍)、《泊秦淮》(發花轍)、《江南春》(中東轍)、《釵頭鳳》(由求轍)、《南鄉子》(江陽轍)、《過垂虹》(搖條轍)、《十二月堯民歌?別情》(人辰轍)、《山坡羊?潼關懷古》(姑蘇轍)、《烏夜啼?石榴》(中東轍)、《感懷》(江陽轍)、《消夏灣》(中東轍)、《朝天子?詠喇叭》(發花轍)、《阮郎歸》(言前轍)、《菩薩蠻》(也斜轍)、《醉桃源》(搖條轍)、《梧桐樹?一舸》(姑蘇轍)等等不勝枚舉。
二、傅雪漪古典詩詞歌曲音樂本體分析
(一)詞腔完美結合的旋律
漢族語言中的每一個字,都存在著高低升降傾向的字調,當將這些字連接為唱句時,便可以顯示出字調的旋律因素。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聲樂作品的創作。作曲家在創作時為了準確的表情達意,首先就必須處理好音樂與語言的關系,詞腔如果配合的不恰當,就會出現“倒字”、“破句”甚至詞意顛倒等現象。清代徐大椿在《樂府傳聲》中說:“曲之不入調者,字句不準、陰陽不分、平仄失調也。”
現代漢語的聲調分為四種,即: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凡屬陰平和陽平的字都歸為“平聲字”,凡屬上聲和去聲的字都歸為“仄聲字”,詩詞中的格律就是這樣的平仄規律。旋律創作與聲樂演唱上歷來講究“字正腔圓”的傳統。“字正”就是詞腔結合時,要求保證字調四聲調值的準確性。“腔圓”則是不僅要求旋律的流暢、順達,而且要體現獨特的風格并完整的表現作品內容。“字正”和“腔圓”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字與腔在結合中相互補充又相互制約。傅雪漪在旋律寫作中就十分重視語言中的平仄與四聲的處理。筆者從以下作品中單字的音調處理予以舉例說明。
1.陰平字。“陰平字在旋律安排上,通常是在同一旋律音調上進行保持”[3]。例如《南風歌》中的“兮”,根據陰平的特點,處理成強拍上穩定的長音。
【譜例1】《南風歌》(倒數第2、3小節)
再如《七月流火》中的“庚”同樣也是在強拍上構成了穩定的長音。
【譜例2】《七月流火》(第15、16小節)
2.陽平字。“陽平字在旋律的走向上,一般采用級進上行或者是跳進上行的音調。[4]”如《陌上桑》中有一句“采桑城南隅”中的“隅”字根據上述特點級進了一個大二度。
【譜例3】《陌上桑》(第22、23小節)
而《江畔獨步尋花》中“留連戲蝶時時舞”中的“時”字則是跳進上行了一個小六度。
【譜例4】《江畔獨步尋花》(第42、43小節)
3.上聲字。“上聲字在旋律的安排上,通常采用一字多音,且第一個音在音高上略低于第二個音的形式。[5]”如《江南逢李龜年》的第一句“岐王宅里尋常見”中的“里”字。在音高上為#f1,其前后的音高都為a1,這樣使“里”字在音調上與上聲的聲調保持了一致。
【譜例5】《江南逢李龜年》(第3、4小節)
再如《惠崇春江曉景》中第三句“蔞蒿滿地蘆芽短”中的“短”也遵循了上聲字的聲調規律。
【譜例6】《惠崇春江曉景》(第14、15、16小節)
4.去聲字。“去聲字在旋律的安排上,通常采用一字多音,且第一個音在音高上略低于第二個音。[6]”如《江南春》中的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寺”字的旋律寫法便運用了上述手法。
【譜例7】《江南春》(第17、18、19小節)
同樣的例子還有《漁家傲》中“殷勤問我歸何處”中的“處”字。
【譜例8】《漁家傲》(9、10、11小節)
(二)詞曲節奏的合理對接
“節奏的廣義理解,可以看作是樂曲各個部分之間平衡、對稱、再現、交替、大小比例的組合關系及樂曲發展中音樂材料變換或持續長短,速度快慢的各種組合。[7]”在古典詩詞歌曲的創作中,詩詞內在的節奏對歌曲旋律的節奏安排有很大的影響。傅雪漪在創作中就十分注重旋律節奏與詩詞節奏的合理對接。作品《別董大》(唐?高適)的音樂節奏安排就基本按照詩歌本身的慣用節奏來劃分的: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同時,為了刻畫塑造各種音樂形象,表達不同的情緒需要,傅雪漪在古典詩詞歌曲的創作中運用了豐富的節奏類型。既有莊重平穩規整性的節奏,又有灑脫舒展自由性的節奏。《別董大》的寫作基本運用的就是規整性的節奏,作品秩序井然、一氣呵成。而另外一首作品《南風歌》中則是運用了各種不同的自由性的節奏。這首作品分三個音樂段落對同一段歌詞進行變換節奏陳述,使作品的情緒變得更加奔放舒展。
(三)五聲性的調式運用
“調式是音樂思維的重要部分。在調性音樂中,任何旋律或和聲都要受到調式的約束,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調式基礎上的。它是一條紐帶,一條把所有樂音串聯起來、并賦予情感生命的紐帶。[8]”我國民族音樂中的調式種類極其繁多。占全國人口大多數的漢族和少數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等),大都使用五聲音階作為旋律的調式基礎。五聲調式旋律一般以五聲骨干音構成,有時也用到六聲、七聲,或四聲,但仍然可以表現出統一的旋律素質:即符合我國傳統民族習慣的、特有的五聲性(沒有或不強調半音傾向)的旋律手法。
不同于其他很多作曲家的創作,傅雪漪古典詩詞歌曲中,全部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民族調式。如《南風歌》便運用了F宮調式,而《別董大》則使用了b羽調式。其他作品如《關山月》g徵調式轉c宮調式;《觀獵》f宮調式;《鳥鳴澗》c徵調式轉f宮調式;《江南逢李龜年》a徵調式;《江畔獨步尋花》d宮調式;《登高》c宮調式等等,不勝枚舉。
(四)與內容相得益彰的曲式結構
一首音樂作品之所以是完整的,歸根到底,是由于它用恰當的形式表現了生動而且深刻的內容。在曲式結構的安排上,傅雪漪通常根據古詩詞內容表達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曲式結構形式。
比如,傅雪漪的一部分歌曲根據古詩詞的原有結構構思而成,樂曲短小而精悍。運用了中國音樂傳統的起、承、轉、合的發展原則:第一句為主要樂思和主題材料的原始陳述;第二句對原始樂思作繼承式發展;第三句則為原始樂思新的對比的音樂內容的呈示;第四句則是原始樂思再現或在更高水平上的強調,是對前面樂思的總結。這種音樂陳述方式不僅邏輯清晰,樂思表達也比較圓滿從容。比如作品《別董大》就是典型的運用了“起承轉合”原則貫穿創作而成的。它的曲式結構如下:
一部曲式
調性:b羽調式
作品從第9小節到11小節開始對原始樂思進行陳述;接下來的12到17小節在基本樂思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展開;18到22小節則非常明顯的出現了轉折,相比前兩部分在音區的選擇上要低一些,音樂情緒上變得內在、深沉了一些;23到25小節則是對a部分的變化再現。總之,這部作品完全遵循了“起承轉合”的原則創作完成,與詩歌的內容表達完美的結合起來。
三、結語
傅雪漪以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扎實的傳統音樂作曲手法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古典詩詞歌曲,他的創作與所選詩詞的意境、風格基本實現了完美的結合,同時,在歌詞題材上的選擇非常廣泛,體現了傅雪漪對古典詩詞的摯愛和深刻理解。
傅雪漪古典詩詞歌曲在旋律的寫法上通常根據詩詞作品韻律的需要進行行腔走調,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在節奏的安排上更是豐富多彩,靈活多變;而在調式調性的選擇上傅雪漪創作的所有古典詩詞歌曲都運用傳統的五聲、七聲等調式;在曲式結構安排上則結合詩詞作品結構進行恰當的組織。傅雪漪創作的古典詩詞歌曲為后代作曲家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資源和財富。
參考文獻:
〔1〕范曉峰.聲樂美學導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131.
〔2〕魯允中.韻轍常識[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03.
〔3〕〔4〕〔5〕〔6〕黃承箱.藝術歌曲《大江東去》創作手法分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9(4).
篇7
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大部分營養及兒科專家都認為:在嬰兒4~6個月時,開始為他添加輔食最理想。在4個月前,寶寶應完全由母乳或配方奶喂養,不必添加任何食物及其他飲料。當嬰兒滿4個月后,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助食品了。
為什么選擇這一時期添加輔食呢?從4個月開始,寶寶進入了學習咀嚼及味覺發育的敏感期。一般情況下,嬰兒五六個月開始對食物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此時添加輔食,寶寶樂意接受,也很容易學會咀嚼吞咽。如果過早(4個月以前)添加輔食,因消化器官未發育成熟,會影響營養的消化和吸收,進而影響寶寶的健康。而過晚添加,嬰兒不能獲取額外的食品采填補能量和營養素的缺額,必將導致生長緩慢,增加營養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的危險性。
有些認真的媽媽問:我是在寶寶4個月零1天加輔食,還是4個月30天時候給寶寶加輔食呢?其實你完全不必拘泥于某一天,而要學會看下列信號:
寶寶的頭可以直起來,并且能夠自由轉動。
寶寶能夠靠著坐起來。
當食物靠近嘴邊,對新食物表現出興趣。
當媽咪吃東西的時候,寶寶想要抓或者舔自己的嘴唇。
之前寶寶的身高體重指標一直正常,最近卻生長緩慢。
每次吃完奶之后,寶寶看上去意猶未盡。
淀粉酶
有點陌生的詞吧!但兒科醫生對它很熟悉!還是了解一下吧!它的主要作用是消化淀粉類食物。嬰兒的腸道在開始幾個月尚未充分發育,早期體內淀粉酶的活性較低。而且,小寶寶在出生后前3個月里唾液腺分泌非常少,唾液腺中所含的淀粉酶和消化道里的淀粉酶也是相當少的,淀粉酶要在嬰兒4個月左右才達到成人水平。所以,淀粉類食品要4個月后的寶寶才有能力消化。
4個月前吃淀粉類食品,基本上不能消化、吸收,而是全部排泄掉了。
果汁
4個月的寶寶,可以放心地添加果汁啦!但嬰幼兒不宜喝市場上的合成飲料,要用專門的嬰兒果汁,或自己鮮榨的果汁且需兌水1:1稀釋后才能飲用。
在不同的季節內選用新鮮、成熟、的水果,如橘子、柑橘、西瓜、梨等為寶寶制作果汁。制作果汁前要洗凈自己的手,再將水果沖洗干凈,去皮,把果肉切成小塊狀放入干凈的碗中,用勺子背擠壓果汁,或用消毒干凈的紗布過濾果汁。
制作好果汁后,果汁中加少量溫開水,即可喂哺,不需加熱,否則會破壞果汁中的維生素。
水果汁大多是酸性的,如果馬上喝奶,水果中的果酸(植酸)與牛奶中的蛋白質相遇后,即可發生凝固,影響鈣的吸收和果汁中營喬的吸收。因此最好在喂奶后1小時再喂,或在兩次喂奶之間,這樣更有利于奶汁及維生素的吸收。
米粉
對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米粉相當于我們成人吃的主食,它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是寶寶一天的主要能量來源。4個月時每日添加一頓輔食就夠了。5個月后,可以在傍晚6點左右再加一頓米粉。第一次可以調得稀一點,逐步加稠。
沖調米粉的水溫在40℃左右,摸起來稍熱的,調好后溫度剛剛好。
蛋黃
蛋黃是4個月以上寶寶首選的蛋白質類輔食,它的致敏性低,比蛋清或其他蛋白質類食品更加安全;蛋黃中含有豐富的鐵,新生兒體內儲存的鐵主要來自母體,僅夠出生后四五個月造血之用;蛋黃中還含有卵磷脂、脂肪和蛋白質,營養很好,也很容易咀嚼、消化。
添加蛋黃時,將雞蛋煮熟、剝殼,取出蛋黃,用勺背壓成泥,加1勺水調成糊狀。開始時每天喂一只蛋黃的1/4,以后逐漸增加到1/2,直至整個蛋黃。依然如同米粉一樣,要調成糊狀喂食。
觀察
每次喂食一種新食物后,必須密切觀察寶寶皮膚、大便、體重等情況。
皮膚:添加輔食后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皮膚,看有無過敏反應,如皮膚紅腫,有濕疹,應停止添加這種輔食。
大便: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當嬰兒進食新食物時,它的大便顏色改變是常見的,如顏色變深、呈暗褐色,或可見到未消化的食物等。但是,寶寶在添加輔食后大便稀、發綠,可能是輔食添加得有點過急、過多,超出了胃腸的消化能力所引起;寶寶添加輔食后如有食物原樣排出,應暫停加輔食,過一兩天后,寶寶狀況較好才可進行。寶寶不吃不要強迫,下次再喂也沒問題。
體重:每個月給寶寶稱一次體重,如果體重沒增加,奶量就不能減少。體重正常增加,可以繼續喂輔食,并減少母乳或牛奶的攝入量。
循序漸進
添加的品種――由一種到多種:給寶寶添加輔食,只能一樣一樣地加,寶寶習慣一樣加一樣。要等寶寶適應后,再添加新的品種。例如:添加米糊,就不能同時添加蛋黃,要等寶寶適應米糊后才能開始添加蛋黃,等寶寶適應了米糊和雞蛋黃后,再添加胡蘿卜泥。
添加的量――由少到多:每添加一種新的食品,必須先從少量喂起。而且大人需要比平時更仔細地觀察寶寶,如果沒有什么不良反應,再逐漸增加一些。例如:添加蛋黃,先從1/4蛋黃加起,如果寶寶能夠耐受,1/4的量保持幾天后再加到1/3,然后逐步加到1/2、3/4,最后為整個蛋黃。
添加的濃度――由稀到稠:添加初期給寶寶一些容易消化的、水分較多的流質、湯類,然后從半流質慢慢過渡到各種泥狀食品,最后添加柔軟的固體食品。
添加的形態――由細到粗:添加固體食品時,大人可先將食物搗爛,做成稀泥狀;待寶寶長大一些,習慣一些,可做成碎末狀或糜狀,以后再做成塊狀的食物。
糊狀食品
從習慣吸食乳汁到吃接近成人的固體食物,寶寶需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無論吃母乳還是使用奶瓶,奶水都直接到咽部,有利于寶寶吞咽,而糊狀食品是需要用舌卷住食物,并把食物送到咽部,再吞咽下去。所以最初寶寶可能會把食物吐出來,這是由于他還不熟練,需要不斷學習。在這個階段,不要把米粉或蛋黃放入調好的奶中,用奶瓶喂寶寶,而要用水或果汁把米粉或蛋黃調成糊狀,用小勺來喂。
P&P溫馨提示
1 健康時添加。加輔食時寶寶的吃奶、大便要有規律,選擇無疾病時添加。寶寶生病或對某種食品不消化時不能添加,以后再試試。
2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次喂新的食品或固體食物時,寶寶可能會將食物吐出來,這是因為他還不會吞咽或不熟悉新食物的味道,并不表示他不喜歡,多嘗試幾次。
3 創造愉悅的進餐氛圍。最好在寶寶心情舒暢、你自己感覺輕松的時候,給寶寶添加新的食物。
4 讀懂寶寶進食時的肢體語言。肚子餓、寶寶對食物感興趣時,他會興奮地手舞足蹈,身體前傾并張大嘴。相反,如果不餓,寶寶會面對食物緊閉嘴巴,把頭轉開或者干脆閉上眼睛。
5 吃奶前添加。添加輔食最好安排在寶寶喝奶之前,這樣不會因為飽了而無興趣嘗試輔食。
6 不放調味品。添加輔食的初期,原則上不放糖、鹽等調味品。
篇8
那么,詩詞歌賦如何同語文教學結合,又怎樣發揮其作用呢?
一、造成氣氛,激發興趣
講課前,利用三五分鐘指導學生抄錄背誦有關的詩詞,不僅利用點滴時間傳授了知識,且書聲瑯瑯,情緒昂揚,造成了課堂上應有的文學氣氛,使學生從心理上把語文課同其他課區別開來,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語文課。同時,多次這樣訓練,潛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例如,學習《雨中登泰山》,抄錄杜甫的《望岳》一詩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導朗誦,領會意境,引起學習欲望。學習《勸學》,抄錄背誦漢樂府詩《長歌行》,體味詩中“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純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學生產生對課文的喜愛之情。學習《〈指南錄〉后序》,背誦《過零丁洋》或岳飛的詞《滿江紅》,激發師生對祖國的摯愛情感,造成濃厚的學習氣氛。
二、補充課文,加深理解
利用詩詞歌賦同課文在內容上的聯系,適時引入教學環節,作為課文的補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南州六月荔枝丹》,將白居易的《荔枝圖序》抄錄給學生,引導學生深入認識比喻說明法的特點及由整體到局部的說明順序,還可使學生了解:古人早已對荔枝不耐貯藏有真切的認識、生動的記載,體會課文引用古詩文的準確、精妙。學習《秋色賦》,把歐陽修的《秋聲賦》印發給學生。通過閱讀,引導學生將峻青筆下絢麗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筆下肅殺悲涼的秋景加以對比,從而體會出課文作者寫秋色的時代特征,有利于領會文章主旨。
上述兩例,前者可在課文講讀后抄錄補充,以印證體會;后者在講課前印發補充,以對比認識。有些詩詞歌賦,根據需要,亦可在講課過程中補充。
三、追根溯源,領悟題旨
有些課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淵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這時,有必要借用詩詞歌賦追根溯源,使學生從思想本質上認識作者的人格、情操、愛憎,以更準確地領悟課文的主題,體會文章的感情。
例如,學習陶淵明的詩《歸園田居》《飲酒》,可同時學習作者的《五柳先生傳》,使學生了解作者的處世態度,以盡快地把握詩的主題。唐弢的《瑣憶》以魯迅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作為貫穿全文的紅線,故教師可將全詩《自嘲》介紹給學生,使其認識魯迅先生鮮明愛憎的思想根源,幫助學生領悟作品主旨。
四、聯系體會,借鑒練筆
在寫作教學中也可提供有關詩詞為寫作引用材料,使之聯系所寫內容,體會意境、感情,達到借鑒、練筆目的。
如布置學生寫《我愛校園的綠樹》,練習用比喻寫景狀物,描寫校園里的白楊、垂柳、果樹等,可提供賀知章的《柳枝詞》,使學生回憶、觀察垂柳的情景,體會“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意境,借以描寫垂柳的情態。寫《春蠶賦》,練習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可提供李商隱的詩《無題》,使學生在吟誦過程中體味“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品格,將物的生物特征與人的精神品德聯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寫法和主題。
五、了解民俗,開闊視野
許多詩詞歌賦反映了我國民俗節日的來歷及有關情景。適逢民俗節日,可向學生介紹有關的詩詞,吟詠背誦,借以了解民俗節日的情況,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向學生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登高、賞菊、飲酒、插茱萸等;吟誦的詞《采桑子·重陽》和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清明之前,可向學生介紹清明的來歷;講述丙辰清明天安門廣場悼念的情景;抄錄杜牧的詩《清明》。
篇9
2、“告訴我這不是真的,你騙我的!”(然后雙手捂著臉嚎啕大哭。)
3、女:“我一直把你當作大哥。”男:“我一直當你是我妹妹。”(每每聽到這個武俠劇臺詞就想踹死寫這個編劇,八成是吃腦白金長大的。)
4、“你知道,感情這東西是不能勉強的。”
5、某女與某男“不小心”摟在一起,某男的女朋友回來了,撞個正著,然后這女朋友一般都會搖頭,流淚,然后喊著:“這不是真的!這不是真的!”飛奔出去……(也可能甩男的一巴掌再跑)男的接著追:“XX,你聽我解釋!”女的沒跑遠的話,觀眾們還會聽她說:“我不要聽!不要聽!”
6、“爹,我已經是他的人了!”
7、男:“對,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女:“那你就不無情!?不殘酷!?不無理取鬧!?”男:“我哪里無情!?哪里殘酷!?哪里無理取鬧!?”女:“你哪里不無情!?哪里不殘酷!?哪里不無理取鬧!?”男:“我就算再怎么無情,再怎么殘酷,再怎么無理取鬧也不會比你更無情,更殘酷,更無理取鬧!”女:“我會比你無情!?比你殘酷!?比你無理取鬧!?你才是我見過最無情,最殘酷,最無理取鬧的人!”男:“哼!我絕對沒你無情,沒你殘酷,沒你無理取鬧!”女:“好,既然你說我無情,我殘酷,我無理取鬧我就無情給你看,殘酷給你看,無理取鬧給你看。”男:“看吧,還說你不無情,不殘酷,不無理取鬧!?現在完全展現你無情、殘酷、無理取鬧的一面了吧!”(這詞,“牛”就一個字。)
8、男:“自從我見到那一天就喜歡上你了。”女或為難狀,或害羞低頭。(這橋段,在幾十個影視劇中出現,大家還樂此不疲。)
9、“如果我猜得沒錯,那么……”“兇手比我們早了一步!”“我一定要找出真兇,替**報仇。”(額滴神啊……兇手要比你晚一步,那到底誰殺誰啊?)
10、女:“我懷孕了”男:“誰的?”(還有什么好說的?)
11、紫薇和爾康有一段我記得特別清楚,背景是紫薇吃晴兒的醋,含著淚委屈地說:“她說你們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我都沒有和你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爾康:“都是我的錯我的錯,我不該和她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我答應你今后只和你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太佩服瓊瑤阿姨了,能一溜說出來不梗著也是功夫。)
12、“***這么些年,我一直在找你”“閉嘴,我不要聽,你知道不知道這些年我一個人是怎么過來的?”(失散n年后,見面的最經典對白。)
13、“你們不要管我!!!快走!!走!!!”(這人離死不遠了)
“我肚子里懷了你的孩子”“你說什么”(男的的賤)
明明聽清楚了,非要說:“什么?再說一遍”(裝蒜)
“我想得到的東西沒有得不到的”(裝x)
“你為什么這樣對我?為什么々為什么?”(因為你賤唄)
“別過來,別過來,再過來我就跳下去”(靠,有能耐你跳!)
14,紫薇嗔怒道:“爾康……你好過分哦~~”(……三……秒……鐘……過去了……)
篇10
對話:
Q_《能源》雜志記者 武魏楠
A_杰里米·里夫金 未來學家,《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
我們的工業文明正處于十字路口。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日薄西山,而我們也需要對未來的經濟模式進行大膽的描述,以進入更加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世界面臨挑戰
Q:在您看來,第三次工業革命不同于之前兩次的最突出之處在哪?
A: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出大量的工廠和集中化的生產方式。第三次工業革命利用信息技術將實現分散化的生產方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生產者,擁有自己的公司,而實現這一過程的關鍵是3D打印技術。
第三次工業革命通過互聯網與新能源相結合,使人人都能制造信息、新聞、提供能源,以五大支柱為基礎,催生新的經濟模式,即能源互聯網經濟。能源互聯網的核心是分享能源,在能源互聯網上,每一個微型電站生產的多余能源都可以跨洲出售和傳輸。
Q:目前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在哪些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未來還需要世界各國做出怎樣的努力?
A:德國是引領世界進入新經濟時代的先鋒。境內生產的電力有25%來自可再生能源,并有望在2020年超過35%。同時,聯邦政府和德國電信公司已經和德國國內六個地區合作,實驗引入一個“能源因特網”。“能源因特網”可使數十萬德國企業和數百萬德國家庭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以氫氣的形式儲存,并在智能能源因特網上共享綠色電能。
在歐洲,已經有幾百萬幢建筑可以自己產生能源,在建筑內將太陽能、風能轉換為可使用能源的技術也會越來越便宜,就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我們的預測是,10年以后,將有數千萬幢建筑可以自己產生能源。25年之內,在歐洲、中國甚至全球范圍內,這項技術將幾乎完全免費。
過渡到第三次工業革命需要大規模重構世界各國的經濟基礎設施,可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和無數新的商品和服務。世界各國需大力投資新能源技術,將無數建筑改造成發電廠,將氫能和其他能源儲存技術植入到全國基礎設施,將使用內燃機的汽車替換為插入式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并建立一個能源因特網。
重塑世界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更新產業設備需要對工人重新培訓,規模之大將不亞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初對工人的大規模職業和專業培訓。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高新技術勞動力需掌握以下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綠色建筑、IT和嵌入式運算、納米技術、混合動力和氫動力運輸,以及許多其他領域的相關技術。
世界面臨挑戰
Q: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源于歐洲和美洲,那么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會這樣么?
A:英國人的時代有煤和電,美國人的時代有石油和汽車。我認為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德國等歐洲國家正在領先,中國也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突破也許會從歐盟(德國)和亞洲(中國、日本)某種形式的合作開始。
我不止一次的說過,中國很有可能借助這次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機會處于一定的領先地位。歐洲和亞洲曾屬于同一塊大陸。亞洲向歐洲學習先進理念和技術,中國等亞洲市場則經濟增長強勁,可以建立起非常有趣的合作關系。
第三次工業革命會更早在亞洲發生的一個原因是,歐美自啟蒙時代后就信奉個人主義,深信個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而亞洲人則仍然抱持一定的集體主義信念,認為個人是整體的一部分。第三次工業革命要求每個人既是有能力、有企業精神的個體,又可以合作形成合力,并回報給整體。這也是互聯網的精神本質,似乎也與亞洲的傳統哲學一脈相承。亞洲人可以很快地從歐洲學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觀念,并將之本土化。
Q: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必將超越歐美?
A: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風力渦輪機生產國。其太陽能光電產業生產總值更是占世界的30%,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國。但是,中國所生產的可再生能源科技產品幾乎均銷往海外。目前,非水力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中國國內能源消耗總量中的比例只有0.5%。鑒于中國豐富的可再生能源,這一事實無疑令人失望。
目前的情況是,歐洲已處于領先地位,中國等國家正在努力跟上,我想未來的風向可能會偏向這里。
能源互聯網的核心是分享能源,在能源互聯網上,每一個微型電站生產的多余能源都可以跨洲出售和傳輸。
目前的情況是,歐洲已處于領先地位,中國等國家正在努力跟上,我想未來的風向可能會偏向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