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色彩范文
時間:2023-04-07 12:52: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裝飾色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寫實色彩寫生與裝飾色彩寫生既有共性又有很大的不同,在實踐創作中,借鑒兩者的某些特點,追求創造某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十分有必要。
一、寫實色彩和裝飾色彩的區別
1.寫實色彩
從寫生色彩的角度看,客觀物象的色彩處在特定的環境中,寫實色彩是從客觀真實的角度來觀察、分析和再現色彩關系的,它不僅僅研究物體的固有色,而且整體地表現物體在光照下的所有色彩的整體關系,側重于繪畫基本造型規律。因此,評價一幅寫生色彩的繪畫作品,主要看它是否準確、真實、生動地表現出對象的色彩關系。寫實色彩寫生能夠全面培養與提高我們的色彩感覺能力,可以讓我們更高層次地去感受、欣賞裝飾色彩。
2.裝飾色彩
與寫實色彩相比,裝飾色彩并非強調再現描繪物象的色彩變化規律和客觀存在狀態,而是強化人們各自不同的主觀感受,將形式美的構成和個性追求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它一般不受光源色與環境色的影響,把自然界中的色彩關系整理、概括、抽象出來進行色彩的藝術創造,在畫面中注重色彩之間的和諧關系及新的表現形式研究,通過運用均衡、對比、節奏、韻律等形式法則或采用排列、組合、打散、分解、重構等手法,構成新的、豐富的色彩視覺效果。
裝飾色彩可以不再是物體本身的自然顏色,而是人們根據審美需要,對色彩進行多種藝術處理、加工,是對自然色彩的再創造,是人們主觀賦予物體的一種抽象色彩。裝飾色彩更多地應用在裝飾畫壁畫、工藝美術、民間藝術、包裝設計、服裝設計等眾多方面,與人類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
從色彩學的角度來說,寫實色彩更多偏重于再現客觀自然的真實色彩關系,而裝飾色彩則更多偏重于表現色彩的抽象裝飾效果,一個是客觀真實的再現,一個是主觀審美需要的表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追求造就了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與風格。所以,不能用裝飾色彩的標準來衡量寫實色彩繪畫作品,也不能用寫實色彩的標準來評價裝飾色彩的效果,兩者有不同的標準和規則,不能混為一談。
3.歸納色彩
歸納色彩寫生雖然面對客觀物象進行寫生,但在造型觀念上與中國畫的美學思想十分相似,它不追求表現對象的客觀實在,而是注重表現作者對自然物象的理解,心境交融,充分發揮藝術想象力,發散思維,把握對象的內在美,強調裝飾意味,這是它與寫實色彩寫生的根本區別。在色彩組合、形態構成、形式美感和裝飾趣味的體現上,即“意象”的形成上,它的靈感來源必須是作者從客觀物象中生發出來的,不是主觀臆造,這是它與裝飾色彩的不同之處。
二、學好裝飾色彩寫生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以歸納色彩寫生為例)
1.轉變思想,激發學習興趣
寫實色彩寫生應具備一定的繪畫寫生造型能力,裝飾色彩寫生也一樣,同時必須打破一般繪畫性寫生的常規觀察和表現方法,建立新的造型觀念和新的思維模式,在感性認知中強化理性的分析和表現。有些寫實色彩畫得好的學生,卻畫不好歸納色彩寫生,究其原因,除了沒掌握好歸納色彩寫生的特點、方法和要求外,沒能轉變思想認識是重要的因素;還有受純藝術思想影響較深,認為油畫、國畫才是藝術,有寫實造型能力的才是高手。因此,可以看一些著名設計師的故事和大師的經典作品,分析繪畫發展趨勢和設計市場前景,啟發其對歸納色彩寫生的認識,培養學習興趣。
2.構色問題
色彩給人視覺上造成的沖擊力最直接、迅速。色彩實驗證明,在初看物象時,人眼對色彩的注意力占80%,而對形的注意力僅占20%;兩分鐘后,對形體的注意力可增加到40%,而對色彩的注意力降至60%;5分鐘后形體和色彩才各占50%,由此可以看出色彩在視覺中的效應。
這里的“色彩”寫生二字,不應該理解為一般概念下的形和色的分離關系,也不是相對于形而著重說的色的范疇,而是形色同構、互相交織的造型問題,它包容了繪畫造型中諸如構圖、構形、構色以及表現形式、表現方法和風格樣式等內容。造型時,形和色的表現力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孤立地拋開形象談色彩,也不能忽略色彩對形的作用,生活中幾乎所有的物象都是既呈現著形,又同時呈現了色。而從寫生造型的本質上看,我們所面對的物象幾乎都是同時由色和形構成,很難找到只是由形或色單獨構成的形色分離的物象。因此,人們的寫生造型行為正是通過對形和色的感受及相互關系的認識來描繪、表現客觀物象。
3.胸有成竹,主動探索,求新、求異
每個人在表現客觀對象時,都會因個性、愛好及創作觀念、審美意識的不同,在畫面形式和藝術風格上呈現出不同的傾向。未經過歸納色彩寫生訓練的學生,往往缺乏一個預想的作畫計劃,只憑一時的感覺東抹西涂、反復修改,毫無裝飾趣味。歸納色彩寫生與寫實色彩寫生不同,在觀察感受的基礎上,要認真進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從客觀物象中發掘剖析形式美和裝飾趣味,想好作畫的方法和步驟,做到心中有數;在造型方式和風格形式及表現手法上追求多樣性,主動探索,培養求新求異的創造意識。
4.造型意象問題
歸納色彩寫生的形式美感和裝飾趣味,即造型意象是從所寫生的客觀物象中“情思”“遷想”生發出來的,這是歸納色彩寫生畫的靈魂。如果完全摒棄對客觀物象的感受和理解,不是從客觀物象中生發創意靈感或裝飾意象,全憑主觀臆造去表現,則失掉了歸納色彩寫生的意義。無論采用哪種表現方法,作畫者在寫生中均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分析,從中生發出美的形式和裝飾意味,并努力探索其適合的作畫技法,這是培養藝術創新能力,形成藝術個性的有效途徑。
實踐證明,歸納色彩寫生,不僅對設計專業提高色彩組合能力、拓展色彩領域、豐富色彩語匯有好處,對國畫、油畫提高色彩概括能力,把握畫面色調傾向、明暗關系和主要色塊構成也很有幫助。大自然蓄存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色彩源泉,隱藏著豐富多彩的形式美感和裝飾意味,有待我們去發掘和提煉。面對充滿生機、色彩紛呈的自然物象進行裝飾色彩寫生,能不斷點燃我們的創作熱情,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活躍我們的創新思維,激發我們的創作靈感,永葆我們的青春。
參考文獻:
[1]趙云川,安佳.色彩歸納寫生教程[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0.
[2]鐘茂蘭.裝飾色彩寫生[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91.
[3]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魯微微系海南師范大學2012級
篇2
【關鍵詞】裝飾畫;色彩;繪畫
裝飾畫這門課在藝術設計教學實踐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培養學生藝術創作的審美情趣、創意想象力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個性及體驗社會共性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裝飾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人類最初時期與會話沒有本質的區別,都起源于原始的壁畫、巖畫、圖騰繪畫等。但隨著人類物質生活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繪畫隨之便從裝飾功能中逐漸脫離出來,并發展為“純審美”的藝術形式。而裝飾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始終緊隨著生產實踐而不斷發展、變化與更新。
現代裝飾畫作為裝飾藝術中的獨立畫種,歷史悠遠,光輝燦爛,裝飾畫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并不僅僅作為單純的裝飾,而是一種藝術創造,一種具有自己獨立語言的視覺藝術。進一步說,裝飾畫藝術的創作構思與表現都有賴于對功能、材料、工藝、美學等方面詳盡了解,如何將四者有機的結合也是藝術家始終探索的客觀規律。
伴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的進步,追求生活、美化生活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和追求的目標,裝飾功能愈來愈被重視,并被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裝飾畫,它大到建筑裝潢,小到案頭擺飾,都是人們對美的追求是心靈美在繪畫藝術中的表現和流露。在視覺藝術中,裝飾畫作為一個畫種,所顯示的簡潔明快是其他畫種所樂意采用和借鑒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國傳統美學所倡導的“以簡敘繁”,就是把描繪對象提煉概括,這是形式美的需要,要有利于突現繪畫對象豐富的內涵,使裝飾美感染觀眾。
1 裝飾畫的色彩
裝飾畫色彩是畫面美化的重要內容。色彩不僅能在心理上改變物體的形體結構和材料的質地機理,而且能產生冷暖、明暗、遠近、輕重、大小,以及興奮、緊張、輕松、安靜、煩燥和優郁的效果。
裝飾畫色彩受工藝限制,具有簡練、純樸、浪漫、夸張的特點,一般用在實用品的裝飾上。裝飾色彩的運用,從遠古,我國原始社會山頂洞人用紅色粉末涂染裝飾品,仰韶文化時期的人用紅色、黑色(有時用白色)繪制陶器花紋,戰國時期人們用5種顏色來裝飾大鼎,代表陰陽五行,以及后來唐朝人用雍容華貴的金黃色裝飾家居、著裝、壁畫等。
裝飾畫色彩創造著純粹的藝術色彩形式,裝飾畫色彩的表現力裝飾畫面色彩的魅力和感染力不能簡單地被理解為顏色的鮮艷程度或深淺程度。因為它不是單一的。譬如璧畫,是建筑的一部分、又是裝飾環境的裝飾畫(既是壁畫,又是裝飾畫);又譬如漆畫,是裝飾漆器的裝飾畫(既是漆畫,又是裝飾畫)。
當然裝飾畫色彩不是信手亂涂,而是要結合實際情況,反復推敲,那準色彩最終達到我們想要的理想色彩,加以理解性的、知識性的色彩運用,以達到裝飾畫的效果,同時裝飾色彩也是人文色彩的借鑒,通過聽音樂、講故事等,從中感受色彩在心中的想象與感受,使我們所創作出的裝飾色彩富有單純、秩序、節奏、鮮明、對比、統一與比例。
2 裝飾畫個性化色彩的表現
裝飾畫與一般繪畫一樣,都是由構圖結構和造型結構以及色彩結構共同組成畫面的結構特征。其中色彩結構特征是個性化色彩的具體表現。色彩結構包括畫面色調,色彩形狀大小、色彩位置的比例安排,色彩的明度、純度、冷暖關系、色彩對比與協調法則,色調的調節,色彩的變化筆觸等。個性色彩表現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色調,色調的類型取決于“三大色系”,即“冷色系列”、“暖色系列”和“調和系列”(凡帶有不同色彩傾向的黑、灰、白均屬調和色系)。冷暖系比重大的為“對比色調”。“調和色系”比重大的為“調和色調”,在調和色調中黑、灰、白的比重不同的,有可形成“低調子”、“中調子”、和“高調子”。二是畫面的主調色,占畫面最大面積,決定色調冷暖傾向和色調個性。
個性化色彩是由作者的修養、素質、生活經驗、經歷、社會背景以及作者情緒對色彩的喜愛等方面決定的。如古典主義繪畫中醬油色傾向,大多采用黃色、黑色、白色、暖和色和紅色。這是合乎當時的審美觀念,以及當時的的。是由社會環境決定的。如凡?高等對輝煌、高純度的色彩,特別是對黃色的偏愛,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地出現。蒙德里安喜歡用紅、黃、藍、白、灰。個性化色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畫面色調。色調一般分為對比色調、類比色調、調和色調。色調的類型取決于“三大色系”的比重,即“冷色系列”、“暖色系列”和“調和色系”
二是裝飾畫面的主調色。占畫面絕大部分面積,決定色調冷暖傾向和色調個性。
三是主色與膚色的搭配處理方法。這是由作者作畫的習慣決定的。
四是色形狀。如康定斯基喜用紅、黃、藍、黑色塊相互交融,用筆熱情奔放,縱橫交叉的線條、形狀各異的點富有強烈的節奏感。他與蒙德里安相比,一個偏向感性,一個偏向理性。
總之,個性化色彩的形成有色彩的形狀、大小、色彩位置的比例安排,色彩的明度,純度,冷暖關系,色彩對比與協調關系,色調的調節,色彩的變化、筆觸、色調等。
3 裝飾畫中色彩心理分析
色彩的視覺是一種生理機制和心理現象,色彩的視覺分為明覺、暗視覺、色彩視覺的補色性。
明視覺是指眼睛在光線明亮的情況下,能辨別顏色細微的變化,辨認物體的細節。暗視覺是指光線暗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分辨不出顏色,只能見到敏感不同無色彩層次。色彩視覺的補色性,既指人看任何一種顏色時,都要求這種顏色的相對補色,如果這種補色不存在,眼睛便自行調節,視覺上制造相對補色,以求心理的平衡。如:春節時在紅紙上寫春聯,黑色的字在紅紙上泛綠味。
影響色彩是覺得因素,首先,決定性的因素是色彩自身的屬性,即色相、純度、明度以及冷暖。其次,影響人們色彩視覺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環境色。也就是當色彩的條件不變,一個色盡快與另一個色塊并置時,由于對比作用,視覺對于同一色彩呈現出不同的感受。裝飾色彩常利用色塊配置視覺效應來強化感染力和組織形式美。
色彩的視覺作用于心理,產生或鮮或灰、或暖或冷的感覺的同時,心理反過來也作用于視覺色彩,如對色彩的理解、感受、創造和發展,這就是一個心理過程。
心理作用與視覺色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傳統色彩心理和現代色彩心理。傳統色彩心理追求的是客觀的自然中瞬間多變的光、色視覺想象,稱“視覺性光色”現代色彩心理追求的是將客觀色彩作為主觀創造性造型的要素,稱“觀念性光色”。裝飾畫也正是追求這種色彩心理。
4 結論
色彩是組織裝飾畫形式美的一種重要表現要素。裝飾色彩不拘泥于固有色、環境色、光源色的束縛,更多的是從主觀情感和工藝技術出發。立足于色彩三要素的變化規律。裝飾色彩的“主觀性”是指提煉、鬼男、變化、夸張等特征。因而裝飾色彩具有強烈的象征性和浪漫性。
參考文獻:
[1]章利國.《設計藝術美學》[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
[2]阮榮春,胡光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1911-1949》[M].天津美術出版社,2005年
[3]俞劍華.《中國璧畫》[M].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1958年
篇3
在建筑裝飾設計中,色彩是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藝術語言,正確地認識和理解把握建筑裝飾中的色彩是運用好色彩的前提和基礎。在設計室內色彩時,既要注重色彩的功能性(人們在不同環境下對色彩的不同需求),又要重視室內色彩的文化性和人的情感因素,以滿足人們的心理情感和生理行為的需求。畢加索說過,色彩和形式一樣,與我們的感情形影不離。色彩是最富有表情作用的藝術語言,它能引起人們不同的感覺和聯想,產生不同的情感,這對于室內色彩色調的設計和選擇是十分重要的。華為總部工程的建筑色彩就是正確地掌握客觀物體的色彩規律,運用色彩與形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從形與色產生的建筑形能力,達到了建筑色彩表現的關鍵。因此,華為總部設計使我們獲得了藝術的享受。
一、強化色彩意識室內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科學的運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內色彩除了必須遵守一般的色彩規律外,還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光源色是光自身的色彩傾物體的色彩來源于光源的色彩和不同質物體對向,它影響物體的色彩。自然界中的色彩現象正是由光的選擇吸收與反射的能力。對于物體的色彩,不同光源色的差別及其變化才使物體的色彩變得豐富。
1.色彩與建筑裝飾色彩
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與色彩要素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是形成色調的基本條件,而人的主觀把握是組成色調的關鍵。人們的視覺上形成了不同的顏色,我們稱物體科學實踐證明,物體的色彩是因光的照射形成上所呈現的顏色為固有色。“固有色”是一個不確定的,沒有光就沒有色彩。色彩是光的刺激而產生的概念,世上本無“固有色”。因為物體的色彩是受光種視覺效應,光是其發生的原因,色是其感覺的結果。物體本身并不呈現恒定的色彩,人們所說的建筑裝飾中的色彩分裝飾色彩和建筑表現色彩兩大類。裝飾色彩著重研究物象固有色的對比、協調光源色和周圍物體色彩的變化而變化, “固有色”及顏色組合、色調問題,在色彩運用上較之建筑表現不會是固定不變的。固有色有存在的必要和價值,觀色彩變化以及色彩之間的相互影響而產生的各種它不僅適應于人們的直觀與習慣,而且方便人們對物色彩關系。它們之間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補充、相互體的色彩觀察、分析和研究。世界上任何物體都處在具體環境之中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色彩也不例外。環境色正是由于色彩的反射作用,造成同一空間物體的色彩相互影響而形成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強調被描繪的建筑物體受周圍環境色彩的反射光影響,所呈現出的色彩是與光源的照射分不開的,具有客觀真實的視覺。因此,同一建筑場景不同的建筑體上,通過吸收與反射,相互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光影響,光源色、固有色和環境色三者有主有次并相互制約,形成和諧統一的色彩整體。
2.把握空間色彩。 室內空間的色彩設計是一個多空間、多物體的構成,室內色彩的設計比較復雜,受到光線、材料顏色、物體自身的顏色、人為因素的影響,其色彩表現豐富,各部分色彩關系復雜,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在室內設計中,根據設計構思,首先應使主色調貫穿整個建筑空間。如室內的六大界面――頂、地及四大墻體在室內所占的比例較大,設計時可作為室內色彩的主色調。主色調要力求反映主題,即通過主調色彩達到預期的室內色彩效果,統帥整個室內的色彩關系,形成一種色彩傾向。主色調確定以后再考慮色彩的安排和比例分配,局部的對比和變化,達到既有對比變化又有調和統一,構成一個有機的色彩空間。色調的確立是進行色彩設計的前提,因此,在觀察物體色彩時,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從自我意識中去感受物體色彩,分析物體的色調形成規律,通過全面的觀察、分析、提煉、概括,形成整體的室內色調感受,做到心里有數;根據設計構思,采用不同的色彩層次,調整主次關系,從而突出視覺中心。室內視覺中心的色彩設計是室內設計的重點,它除了在立面造型上進行重點刻畫外,還要在材料上和色彩上作突出處理,以不同于周圍界面的造型語言、材料、肌理和色彩,來加強它的突出地位,在與其環境相協調的前提下,加強視覺中心的表現力。除此之外,由于室內的裝飾造型和各物體使用的材料繁多,即使色彩統一,因材料肌理不同而對光的反射不同,也會顯得色彩豐富而不單調。人類喜愛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陽光直接引入室內,以消除室內的黑暗感和封閉感,特別是頂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內空間更為親切自然。光影的變換,使室內更加豐富多彩,給人以多種感受。要正確認識和理解色彩與空間的關系才能解決本質問題。把握色彩靠感覺,由于色光波的散射程度不同,光波的長短也不同,色彩在空間的傳遞中也產生變化。空間距離近的,物體輪廓清晰,明暗色調差別大;空間距離遠的,建筑物體輪廓模糊,明暗色調差別小,建筑物體明暗面層次不清且色調統一。空間色彩的基本規律是近暖遠冷,近純遠灰,近鮮明、遠模糊,近對比強、遠對比弱。華為總部的裝飾設計,除了要考慮它的實用性,還要考慮建筑裝飾的美觀以及與周圍環境的色彩協調性;建筑物裝飾不僅反映出其本身的實用性,同時也能帶給人們美的視覺感受。華為總部正是運用了中庭采光玻璃幕和大面積的玻璃窗,通過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而使室內色彩變得豐富多彩。玻璃采光空間利用了色彩與空間的關系,在二度空間乃至三度空間上表達出具有長、寬、深的三維空間。
二、建筑裝飾色彩應用的整體觀察和表現
室內色彩設計要從整體出發,用高度概括的設計手法,將室內繁雜的物體色彩歸納為不同空間層次的大色塊,如背景色、主體色和重點色。在室內色彩設計時,應將大范圍的室內色彩處理成協調關系,形成室內色彩的基本調子,再分析色塊和色塊之間的內在聯系,明確室內色彩重點表現的對象,以反映出室內的冷暖、性格和氣氛。同時,在統一的主色調中重點突出某些色塊,使室內色彩統一中有變化,和諧中有對比,形成一定的色彩節奏,將色彩有規律地布置,以達到產生色彩的韻律感及引導視線運動的效果。這種色彩節奏感不一定安排在大面積上,可以用于相關的或接近的物體上,并且色彩的面積和數量可以靈活多變,如在沙發、靠墊、地毯、裝飾畫、室內綠化及燈具等物體上都出現相同的顏色,從而取得符號的統一,形成視覺上的聯系,產生相應的內聚力 。事物都有兩面性,在室內色彩設計中除了強調背景色、主體色和強調色三者之間的協調統一形成色調外,還可以通過色彩的創新獲得豐富的室內色彩效果。比如利用色彩的重復與呼應,將能表達設計概念的顏色用到一些關鍵的部位上,使整個室內空間在這種色彩的統治下。如將家具、窗簾、地毯設計成同類顏色,使其他色彩處于從屬地位;同時,使室內色彩之間相互聯系,取得呼應關系,使人在視覺上取得聯系和運動的感覺,形成一個多樣統一的室內色彩空間。
(一)整體觀察任何物體的色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認識色彩的唯一正確方法就是整體觀察、互相比較,分析和發現色彩的關系。整體觀察是為了把握和控制畫面的基本色調和大的色彩關系而對描繪對象的整體進行全方位的觀察。比較是整體觀察的深化,是認識客觀對象的第一要素,因為有比較才有鑒別。只有通過對建筑體間的色相、明度、純度、冷暖等進行反復比較,分辨色彩傾向,尋找色彩之間的微妙變化和差異,才能掌握對象諸種因素的正確關系。
1.比色調。色調是指各種顏色不同的建筑體所構成的色彩在明度、冷暖、色相、純度等方面的總傾向,也指建筑效果圖的主要特征。調子之間的比較,目的是為了確定調子的明度、冷暖和色相的傾向,使描繪內容有一定的氣氛特征,統一本來彼此不協調的色彩。調子起著色彩的支配作用,色調不統一時整個建筑效果圖畫面會產生紊亂。因此,首先要看到一個整體的、和諧的大小色塊所組成的總的色調特征,其次把對象、光源、環境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全面地觀察比較,在整體比較中捕捉色彩。如早上的景物,受光面在陽光色的暖調之中,暗面受天光影響而統一于冷調之中。冷暖調不明確或較亂,則色調也不統一。2.比明度。建筑色彩的明暗差別,即深淺變化為明度。建筑色彩的差別又包括某種建筑色彩的深淺變化和不同色相間存在的明度差別。在比較明度時一定要把重要的顏色找出,再把亮的顏色找出,然后由深到淺排列,建立一個次序。同時根據對客觀對象的認識與理解,把握住大的黑白灰關系,將對象的層次進行概括,進行對比,使建筑畫面視覺效果豐富多彩。3.比冷暖。冷色與暖色是人們的生理感覺和感情聯想。建筑色彩的冷暖是互為條件、互相依存的,兩種色彩相比較是決定冷暖的主要依據。沒有暖的對比,冷色也不可能單獨存在,它們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色彩的冷暖感覺是通過整體分析比較而得出的。一般情況下,暖色光使建筑體受光部分色彩變暖而背光部分呈現其補色的冷色傾向;冷色光使建筑體受光部分色彩變冷而背光部分呈現其補色的暖色傾向。即感覺中偏紅的為暖,偏藍的為冷。4.比色相。色相是顏色的相貌。只有在明度相同、冷暖難分的情況下,才用色相來比較。
因此,在室內色彩設計過程中,主色調的形成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決定著室內色彩的總體意圖,是對豐富變化的色彩進行有序的、有規律的整合過程。室內色彩的主色調主要由色彩的三屬性――色相、明度、純度及面積大小的比例構成。從明度上看,有亮調子、暗調子;從純度上看,有鮮調子、灰調子;從色相上看,有暖調子、冷調子和中性調子等。面積與比例也是構成色彩主色調的主要因素,在室內色彩設計中,主要是指室內各界面的色塊與色塊之間的搭配和組合,以及大小、多少等關系。它們是決定和體現室內色彩設計主色調的重要保證。通常情況下,室內的六大界面――頂、地、墻是室內空間所占面積較大的,易在室內色彩設計中形成室內色彩的主色調,在室內色彩主調的基礎上,加之其他可視物如柱、屏罩、門、窗、樓梯、家具、燈具、紡織品、陳設藝術品、室內綠化等的色彩對其呼應調和,形成有統一又有變化、有對比又有調和,營造特有氣氛的色彩環境。(二)整體表現正確表現色彩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整體一局部一整體。無論是方法步驟的設立,還是表現中的建筑體塑造過程,都是嚴格遵守這一原則的。步驟應從整體開始到整體結束,局部調整也應是整體、局部、整體不斷反復,不斷深入。
1.首先控制建筑場景的基本色調,把建筑場景的背景與主體、一處風景的天空遠景與近景等概括歸納為幾大色塊,抓住對象的總的感覺,通過比較找出較為細微的變化,找出局部在整體中應處的位置,并始終以整體調子和冷暖、明暗關系來檢查反光和環境光對色調的影響,又以大的色彩關系去衡量局部細節的準確度,再提煉概括。整體的觀察和表現始終貫穿在這一過程中,而不能讓局部明顯地、孤立地跳出畫面,從始至終都要在整體的大關系中表現對象,直至完成。2.對比是建筑色彩中的一種表現手段,沒有對比就沒有表現力。運用對比來突出形象,加強建筑主題的表達效果,同時也運用各種不同屬性和不同機理的表面材料,加強空間、距離、體積等畫面效果。常用的對比方法有冷暖、明度、純度等;而調和與對比恰是矛盾的。調和的方法有主導色、鄰近色、光源色、對比色等。對比給人以強烈的感覺,調和則給人以協調統一的感覺,是對立的統一。在建筑色彩表現中,強調對比時,也要注意調和,反之也一樣。因為建筑色彩在空間中有一定的傾向性,單純的中間狀態是不大可能的。利用這一矛盾可以使裝飾色彩產生生動而真實的變化統一效果。
篇4
一、色調
所謂色調是畫面色彩的總的傾向。一般在藝術作品中所占面積大的顏色便從視覺上成為主要色調,即主調,它是統一畫面的主要色彩。主色調起協調色彩關系作用,非主色調色彩必須服從主色調的協調。非主色調圍繞主色調調整色彩,可避免色彩的零亂、紛雜、不和諧的弊病,因此畫面主色調是繪畫、裝飾性繪畫,以及工藝美術設計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人們習慣上將色調從色度上分有亮調子、暗調子、中間調子;從色性上分有暖色調和冷色調;從色相上分有紅調子、綠調子、藍調子等等。
在裝飾藝術創作中還常以單一色組成色調,如各種不同的紅、不同的綠、不同的藍等組成的同類色系。而在色彩純度方面,可用改變飽和度的辦法,形成強純度和弱純度色調。強純度稱之為鮮艷色調,弱純度稱為含灰調。一般來說,單一色調總的特點是柔和的,越是色彩純度低的,色彩越柔和,與柔和相關的是清晰度低。因為同類色系主要是基于明暗深淺的變化,因此要防止造成色階的混淆,平淡和不明快的后果。
亮調子和暗調子,主要是由色彩的明暗狀態形成的。色彩的明暗變化無窮,掌握色彩的明暗變化,是設計色調的關鍵。在畫面上不僅要組織色調和色塊的結構,還要考慮畫面的黑白關系。在藝術創作中亮與暗、黑與白要統盤考慮,但一定要特別注意明度的對比和點綴,只有這樣才能使畫面更生動、活潑。
在裝飾畫創作中黑、白、灰、金銀色這些被稱之為極色的色彩,屬于無彩色系,有人也把其稱之為"補救色"。如黑色能增進鄰近暖色之暖,白色能減弱鄰近暖色之暖,反之冷色近于黑就失去光明,鄰近白色則增進光輝。金銀色在藝術創作中主要起點綴和中和作用。
二、色彩對比
色彩本身不是單獨存在的,在生活中總是一種同多種色彩并存的,即任何存在的色彩總是被周圍更多的色彩所包圍,正是由于色彩之間的相互關系,才產生交相對應的作用。一盞燈的光,無論白天還是夜晚,視覺感受都是一樣的,但我們的眼睛所看到的燈光感受卻是隨周圍環境變化而變化。同樣感受,一種色彩感覺,通過背景色彩的變化有如色彩本身起著變化,這僅僅只是視覺上的錯覺。在裝飾畫中的色彩效果往往是運用這種對比和反襯的視覺上的錯覺來增強或減弱色彩感覺。
通常色彩的對比包括:色相對比、明度對比、冷暖對比。
色相對比包括對比色、鄰近色、同類色對比。色相差別越大,對比越強烈,色彩越鮮艷明朗;反之,則減弱,色彩變得單純、柔和幽靜。其次是明度對比,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具體說就是有色彩系的明度是以無色彩系的明暗來確定的,在自然界中同樣的色彩因光照差異可產生不同的明度變化。如從人們的視感覺來測定,被減弱光照之后的紅、橙、黃,看上去比常規下的這幾種色彩要暗些,而綠色和藍色則亮些。第三,冷暖對比。冷暖色調屬于色光的物理特性上的區別。所謂冷暖,主要是人們對色光的一種心理聯想。往往人們對色彩冷暖的判斷不僅依靠眼睛對色彩的感覺,而且還依賴聯想,所以色彩冷暖及其對比屬于色彩心理作用的范疇。如紅、黃、橙光度較強,有擴張及迫近視線的現象,產生熱能的大部分是這類顏色。火的紅、霞光的橙黃,使人有溫暖之感,稱之為暖色;青、紫、綠光度較弱有收縮感和遠離視線的現象,使人產生冷的感覺,稱之為冷色。樹陰、海水、雪地屬于這類色彩。
三、色彩象征
篇5
【關鍵詞】裝飾藝術;裝飾色彩;裝飾壁畫
色彩是裝飾藝術作品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對藝術起一種裝飾作用,有助于促進作品的真正完美,也為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色彩之美。分析裝飾色彩有利于我們創作出具有時代、民族感的優秀作品。
一、裝飾色彩的發展
裝飾色彩的起源是從裝飾藝術的出現為標志的,它是構成裝飾藝術不可缺少的基礎組成部分。裝飾色彩的應用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四萬至一萬五千年前原始社會的石器時代晚期。至今,裝飾色彩主要經歷了三個的時期:原始裝飾色彩、傳統裝飾色彩、現代裝飾色彩。
1、原始裝飾色彩的藝術特點
原始裝飾色彩以紅、黑、白、橙黃幾種色彩作為原始裝飾藝術的專用色,它以樸拙清新的藝術特點在彩陶紋飾的圖騰符號中體現的十分充足。彩陶是一種繪有黑色、紅色的裝飾花紋及圖騰紋飾的陶器藝術,它是原始人類利用泥土燒炙的生活器物或供奉品,這種裝飾藝術的由來,也是與原始人對圖騰崇拜密不可分的,體現了當時人們由于思想的愚昧,在萬物有靈觀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原始宗教形式和文化現象。
2、傳統裝飾色彩的藝術特點
傳統裝飾色彩是指傳統藝術中普遍使用的色彩,它主要繼承了古代貴族藝術華麗的色彩特點,主要體現在建筑、服裝、工藝品、宗教藝術的形式上。傳統裝飾色彩的發展是建立在原始裝飾色彩的基礎上,在發展的過程中吸取了華麗的宮廷藝術和民間藝術而逐漸形成的。其色彩的應用較以往更豐富多彩,再也不是原始裝飾色彩單一性的體現。在文化方面,傳統裝飾色彩也是一名優秀的“文化大使”,它在傳承中很好體現了商周文化、秦漢文化、唐宋文化等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文化現象,使我們現代人找到了一條了解古代藝術的捷徑。
3、現代裝飾色彩的藝術特點
裝飾色彩發展至今,融入了古時優秀的文化和藝術形式,很好的將它們各自的色彩特點融合在一起,構成了綜合性的藝術元素,使裝飾藝術在藝術設計中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極大的滿足了人們對生活審美性的需求。
二、裝飾色彩在中國傳統裝飾藝術中的應用
沿著藝術發展的軌跡,中國傳統裝飾藝術中裝飾色彩風格各異的時代流變及其所反映出的不同色彩特點,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研究。中國傳統裝飾藝術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作為一種比較成熟的藝術形式。據記載,早在春秋后期,周代都城的政治性建筑“明堂”里,就繪有“堯舜之容,桀紂之像”,及周公抱著幼年的成王接受諸侯朝拜的壁畫。到了戰國時期,大型建筑物普遍的采用裝飾壁畫作為裝飾。其富麗堂皇的藝術形式,為我們現代人嘆為觀止。
從漢、唐至明、清這段文化藝術鼎盛時期來說,涌現出了數以千計不同風格的裝飾藝術作品。其中漢畫像石、畫像磚藝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它們大致分布于我國的山東、南陽及四川等地,它們的藝術表現形式各有不同。山東畫像石藝術的風格古樸深厚,在技法上多采用剔地凸像的“薄肉雕”,以陰線表示面部和衣紋,人物形象多為正側面角度,只見大略外形,具有剪紙般的裝飾效果。河南南陽是漢畫像石藝術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其藝術作品以潑辣豪放的藝術風格而著稱,作品造型簡潔,神態生動,構思大膽奇巧。四川畫像磚藝術的藝術風格清新明朗,有全用陰線刻畫的作品,也有以浮雕結合凸線陽紋表現的作品,手法靈活多變。漢代畫像石畫像磚雖然分布于不同地域,受不同風格的影響,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以黑、白兩種裝飾色彩的面貌出現的。漢代人之所以將黑、白兩色應用在畫像石、畫像磚上,由于當時人們對陰陽學的癡迷,認為黑、白兩色已經超越色彩本身而具有強烈的情感象征意義。由此可以進一步領悟到,漢代裝飾畫的色彩結構運用黑、白重復,反轉形式的空間關系和“求平、求滿、求穩”簡約的形象特征,所顯示的淳樸、深沉、厚重的藝術特點里蘊涵著神秘的藝術魅力。
在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組成元素當中,不得不說敦煌莫高窟的裝飾壁畫。它大約從十六國時期到元代,歷經一千余年,在現存近五百個洞窟里有壁畫四萬多平方米,其風格各異,豐富多彩的壁畫精品構成了一條燦爛的藝術長廊,為后人很好的研究中國傳統裝飾藝術色彩的風格流變和文化內涵提供了一個異常廣闊的藝術天地。敦煌壁畫含概了從南北朝一直到晚唐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顯現出不同的風格特點。南北朝時期的裝飾畫多以石青、石綠為主用色,利用中間灰色和冷暖對比的手法突出當時時代的嚴肅保守。如北朝描寫佛教題材的《薩琳那王子本身故事》、《鹿王本身的故事》的兩幅作品邊是這個時期的經典之作。到了隋唐時期確立了華麗豐腴為主流的裝飾藝術新風格,其裝飾用色除了石綠、石青、藤黃外,開創了金色作為畫面分割色的使用方法,使畫面更加富麗堂皇,藝術審美性更有張力。除了這些裝飾壁畫外,在唐代的裝飾藝術中,還有例如牙雕的“拔鏤”,將象牙染成紅綠諸色,再刻以花紋;木雕的“木畫”,是用染色的象牙、鹿角、黃楊木等制成裝飾花紋,鑲嵌在木器上;等等。這些不同藝術形式的出現,為中國的傳統裝飾藝術營造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新氣象。
五代宋元時期是中國藝術史上一個燦爛輝煌的鼎盛時期,裝飾色彩的應用在這時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裝飾用色比以往顯的更加成熟,色調大多采用溫暖濃郁的金橙色調,使其煥發出一種絢麗多彩的活力。宋代的裝飾藝術題材涉及的方面也比以往更加豐富,如宗教、宮廷、市井小民生活方面等。可見當時藝術文化環境的寬松,創作出了大量的優秀藝術作品,如宋代的裝飾壁畫《西度母》的藝術特點突出,其造型柔美俊秀,色彩濃郁穩重,集中反映了宋代的裝飾用色與造型追求統一和諧優美的藝術風格。元代時期的藝術受到一些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再融入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的藝術形式,使中國的傳統裝飾藝術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由于當時主要受道教文化的影響,創作出大量與道教相關聯的裝飾壁畫,如山西永樂宮壁畫《朝元圖》最具特色。在表現宏大場景的畫面中,色彩強烈對比,主次分明,綠色主調中穿插紅、白、藍各色覆蓋于整個畫面,互相襯托,冷暖相映,使得裝飾色彩既豐富又不失其和諧統一的美感。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成熟時期,同時也是衰弱時期。這一時期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因素的增長孕育了民間裝飾藝術的勃然興起,其中版畫裝飾藝術最能體現明清時期民間藝術的水平和當時的文藝思潮以及人們的審美趣味,用色豐富多彩,如楊柳青年畫、桃花塢年畫、朱仙鎮年畫、濰坊年畫等裝飾版畫之間,在畫面中大紅大綠及各種純色對比應用比較頻繁,這種特殊的色彩關系創造了明清時期燦爛的民間藝術形式,也充分反映了當時裝飾藝術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我們在現代藝術創作中追求東西方文化的統一,不盲目追求西化,才能夠在現代設計中既表現中華民族傳統精髓,能使設計作品更具說服力和精氣所在。而裝飾作為將傳統裝飾藝術和現代設計穿針引線結合在一起的重要角色,必將在現代社會中體現出無比巨大的能量。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室內設計;裝飾材料;色彩搭配;實踐方法
新世紀以來,國民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物質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環境下,人們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文化元素與新事物。在日常生活當中,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由色彩搭配的事物,色彩作為極為重要的藝術元素,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與環境變得豐富多彩。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也越來越注重色彩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色彩的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大的同時,已經不只是局限于裝飾元素,將裝飾材料色彩應用到室內空間設計當中,也能夠充分體現人們對于美好事物與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室內設計中裝飾色彩搭配的重要意義
室內設計中,裝飾色彩搭配是非常關鍵的部分,對提升室內環境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且通常成本較低,可有效改善室內環境,讓整個空間變得富有層次感。還應當注意的是,在對色彩進行搭配時,如果與室內整體結構不符合,便會讓室內環境變得雜亂無序,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科學合理的裝飾色彩搭配,在帶給人們視覺美感的同時,也能夠為居住者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空間環境,讓居住者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1.1 裝飾色彩搭配對生理功能產生的影響
顏色能夠帶給人視覺上的體驗,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心理狀態,同時,也會對生理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人們在面對不同顏色時,情感、性情等都會發生改變。如紅色帶有一種喜慶的感覺,讓人變得興奮。橙色可使得人們變得更加有活力。綠色具有促進消化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顏色都能夠短時間內快速適應,當人們長時間盯著一個物體觀看時,會逐漸變得疲勞。因為色彩變得疲勞時,可通過變換為另外一種顏色能夠有效減輕疲勞癥狀,也能夠充分體現出色彩搭配的重要作用和價值。如在醫院當中的色彩多為冷色調,醫生的工作時間比較長,長期接觸到紅色的鮮血,這個時候通過其他顏色能夠有效緩解視覺上的疲勞[1]。
1.2 裝飾色彩搭配對心理功能產生的影響
不同的色彩帶給人們視覺上的體驗是不同的,自然心理感受也有著很大的不同,在室內設計當中,人們善于運用不同的色彩,從而營造出一種獨特的生活情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設計與調整。比較常見的紅、黃等顏色便是暖色調,帶給人一種溫暖的感受和意境,而一些冷色調,如深藍色、紫色等會讓人覺得寒冷。
2 室內設計中裝飾材料色彩的重要作用
2.1 調節室內光線,增強空間感
眾所周知,不同的色彩帶給人們的視覺體驗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通常,冷色系會讓人覺得寒冷,讓人變得平靜,而暖色系會讓人覺得溫暖,帶給人一種活力滿滿的感覺,在視覺上也會有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如對于一些高大的建筑物,且占地面積也比較大的情況下,想要盡可能縮小空間,通常會將屋頂顏色改變為暖色,空間如果比較小,居住環境也會比較狹小,此時可將墻壁顏色變為冷色系,這樣能夠讓人覺得整個空間更加的寬敞。其次,色彩也具備反射陽光的作用,對調節室內的光線具有一定的作用。當色彩比較明亮,光線反射效果自然也就越強,室內空間也會越亮。如果色彩越暗,便會削弱光線的反射能力,導致整個室內光線比較暗。如果室內的光線比較充足,可采用冷色系,可以起到減弱光線反射效果的作用。
2.2 色彩對人們心理產生的影響
人們的視覺第一時間感受到的便是物體的顏色,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到思維活動,兩者之間產生相互作用,不同的顏色帶給人們的視覺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對人們的心理自然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學習與工作中,想要保持良好的狀態,好心情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科學合理的室內設計能夠有效緩解人們的視覺與心理疲勞,讓人變得更加豁達,激發人們的工作熱情。
2.3 營造良好的色彩結構與環境氛圍
科學合理的室內色彩搭配能夠帶給居住者一種良好的體驗,讓人覺得非常的享受。在室內設計中,對色彩進行搭配時,應當注意顏色的搭配一定要豐富多樣化一些,不要太單調,單一的色調顏色會讓人產生視覺疲勞。同時也不能隨意搭配顏色,要將各種顏色進行合理搭配,使其相互融合,通過恰當的表達技巧精準地表現出來,如室內的家具、地毯等,便可以設計為不同顏色,不同的顏色進行相互搭配,同時也能夠起到輔助的作用,能夠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也營造出豐富多彩的室內環境氛圍。
3 室內空間與裝飾材料色彩之間的內在聯系
不同室內空間的主要用途不同,因此,在進行色彩搭配過程中必須要進行充分考慮,包括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環境下,室內設計的主題與氛圍自然也是不同的。并且每個人對于空間色彩的喜好與需求也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室內空間設計中,對于色彩的搭配要針對居住者的愛好與性格特征,能夠體現出居住者的內涵素養,這樣才能夠創造出符合不同人群的室內居住環境,只有充分全面考慮到各個方面要素,才能夠保障室內設計的層次感與豐富性。空間的分布、大小等方面因素也都會對色彩搭配的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即使是同一居住空間中,因為空間明暗程度不同,也會產生一定的區別,對色彩與空間之間的有效統一產生不同程度地影響,因此,可充分利用色彩的特性,對室內光線進行適當調節,從而保障室內光線的充足合理性。其次,在進行色彩搭配時,還應當充分考慮到不同室內空間的具體作用以及活動時間長短,如人們在臥室與客廳等不同區域的活動時間是不同的,這些區域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整。因此,在對色彩進行合理搭配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存在的差異,從而進一步提高室內的整體舒適度。人們在活動時間比較長的區域空間內對色彩的感知要比活動時間比較短的環境里的更加強烈。因此,在對色彩進行設計與搭配過程中,要綜合考慮色彩的明暗、活動時間長短等多方面因素。還應當注意的是,對于活動時間比較長的區域,要保障色彩的合理搭配,盡可能避免在長時間的活動與居住下出現視覺疲勞的情況[2]。
4 室內設計中裝飾材料色彩的搭配方式
4.1 同種色彩搭配
同種色彩,主要指的是相同或是比較類似的顏色,色澤明度不同從而產生不同的色調,這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簡單色彩搭配方式。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品味與習慣逐漸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建筑室內設計簡約風,喜歡簡單、清新的風格,如室內環境統一設為藍色或者白色,這樣在室內設計過程中,各類裝飾顏色就要找那些與藍色或者白色相類似、相匹配的顏色,并通過調整彩色、明暗度,達到色彩之間的合理搭配,要在材料與顏色質地等方面深入思考。從而保障最終的室內環境效果具備統一性。同種顏色的使用,可針對實際情況,適當增加白色或者黑色,這樣能夠使得室內環境氛圍比較輕松活躍。
4.2 相近顏色之間的合理搭配
相近顏色主要指的是色度相似度在九十度以上的顏色,如紅色、橙色,這兩種顏色便是相鄰色,在室內環境設計過程中,可以適當通過相鄰色進行調節與搭配,這樣的裝飾風格在室內裝修設計過程中也是比較常見的。與單色調相比較,更加生動豐富,帶給人一種整體統一的感受,同時也會結合空間面積大小以及明暗層次色度等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3]。
4.3 對比顏色之間相互搭配
在當前室內設計中,對比顏色的運用也是比較常見的方法之一,一般情況下,要結合室內空間的大小情況與差距,對比不同色彩純度,避免過度強烈,影響人們的視覺。
5 室內設計中裝飾材料色彩應用中需注意的問題
5.1 居住者方面
我們每個人的愛好與性格都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對于美的看法和理解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設計者在進行室內設計過程中,要針對不同人群的特點與愛好,以及對室內環境的不同需求,開展室內構思設計。充分全面地分析室內設計及實用需求,還應當充分考慮居住者的身份狀況、文化程度以及民族特點等,將所有的因素與室內設計有效結合起來,從而設計出居住者滿意的室內環境,保障室內色彩之間的合理搭配。
5.2 室內色彩圖構問題
室內設計過程中,色彩搭配一般情況主要是由不同背景色共同組成,且運用于空間結構規模相對比較大的區域,如天花板、室內地板等,這些都具有重要的輔助陪襯作用。部分情況下也會選擇一些相對安靜的顏色,如灰色與白色,這些顏彩都比較艷麗。需要注意的是,在室內設計中,強調色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主要被應用于室內比較狹窄的面積區域,如比較鮮明格調的掛飾,主題色通常會結合物體的實際情況,如室內的大型家具電器的顏色往往結合室內環境,與主題色相符合[4]。
5.3 色彩的搭配與對比
室內色彩設計目前主要面臨的問題是色彩之間的和諧搭配,不同顏色之間進行不同的組合,運用效果自然也不同,從而給人不同的視覺效果。即使是相同顏色通過不同色澤背景襯托,也會讓人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因此,在進行色彩搭配過程中,就一定要充分了解不同顏色之間的具體情況和聯系性。人們在長時間盯著同一種顏色時,很容易會產生視覺疲勞,這個時候就應當對不同顏色進行測試,根據其對眼睛造成的疲勞程度,選擇其他顏色進行調劑,這樣也能夠最大程度上保持視覺的整體平衡性[5]。
6 室內設計中裝飾材料色彩的具體應用
6.1 保障裝飾色調的統一協調性
在對室內設計過程中,裝飾色彩除了會對空間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色彩之間同時也會相互作用影響,也是室內空間設計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在選擇色彩的時候,要選擇恰當的主色調,使其充分主導作用,并且以主調色為中心,圍繞主色調對不同區域環境進行色調搭配。只有有效結合色彩的色度、明度以及對比度,才能夠保持各種顏色之間的協調統一性。在應用裝飾色彩過程中,只有各類顏色之間整體統一,才能夠達到預期效果[6]。
6.2 裝飾材料色彩多樣化的應用
室內設計中,即使是相同的顏色,但是其具體物質材質是不同的,這樣便會帶給人一種各不相同的視覺體驗與感受,在室內色彩設計中,為了保障整體色彩效果,一般情況下至少會選擇兩種以上的色彩進行搭配,色彩的應用也應當注重設計秩序,色彩的不同搭配,要保障合理性,從而盡可能避免色彩表現過度的夸張化。注重裝飾色彩多樣化的運用,對空間的整體界面風格以及功能、材料之間的搭配都要進行整體化的規劃考量。
6.3 裝飾色彩對比性的應用
通過對裝飾色彩進行具體化的觀察,能夠發現不同顏色通過對比后,會造成一種排斥感,如,黑色與白色、紅色與綠色等,一些類似相關的顏色在實際設計過程中也是比較常見的。設計者可通過對色彩的明亮度、純度等方面的對比,從而營造出冷暖適宜、明暗、深淺恰當的色彩效果。而且明亮色也能夠使得空間更具空間感與層次感,將空間的形狀關系等更加具體化地呈現出來。空間中的冷暖對比也是非常常用的組合,設計者通過對裝飾色彩進行科學恰當的組合,使得空間更具整體性,從而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
7 結束語
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同時對于室內環境與空間的整體要求也越來越高。室內設計除了要具備實用性之外,還應當結合居住者的需求,為其營造出舒適和諧的空間氛圍。在室內設計中,裝飾色彩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利用色彩呈現技巧,將色彩與室內環境完美融合,科學合理地運用裝飾色彩,在精準表達設計者思想理念的同時,也能夠為居住者營造溫馨舒適的室內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裝飾畫;色彩;形式;造型藝術
一、色彩是表達人們情感的語言
色彩,是一切視覺元素中最活躍,最具沖擊力的元素,它在裝飾藝術領域中更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色彩是由于光的作用而產生的。光源照射到物體表面,被吸收,然后反射的光通過眼睛,特定波長的光波刺激視網膜的視覺細胞,因而產生了色彩的認知,也就是我們所見到的物體色彩。
在藝術的視覺里,色彩是第一視覺語言,它能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心里,喚起人們的感情,它可以傳達意念,表達某種確切的含義,也有影響人的情緒和增強識別記憶的的作用。色彩對一幅畫的構成至關重要,是吸引和激發觀眾情感的首要語言,是增強作品效果非常有力的手段。畫中不同色彩的散布,使得畫幅非常活潑,色彩的強烈對比更是給人以奮斗、引人注目的感受。
裝飾色彩是以客觀色彩為依據,以主觀情感為出發點,研究物體色彩間的對比、調和關系的。裝飾色彩來源于大自然。它是按創作的要求在觀察自然生活的寫生色彩基礎上,經過概括、提煉、歸納、集中、夸張、變化而成的一種色彩。不受物體固有色、光源色以及環境色的約束,具有象征性、浪漫性、裝飾性。一幅好的裝飾畫,必須構圖、造型和色彩三位一體巧妙配合,才能達到完美的協調統一。在裝飾構圖中,色彩往往首先引人注目,也就是說一幅畫第一印象往往是色彩,色彩是構成裝飾畫的主要因素之一。裝飾色彩的表現具有很強的主觀性,高度概括簡練,富于想象等特點。
二、人物裝飾畫中色彩的和諧組合和巧妙運用
(一)色系與色相環的構成
大自然中,色彩斑斕,然而這些色彩,都主要由兩大種色系組成,那便是有彩色系和無彩色系。有彩色系是指可見光譜中的各種顏色,無彩色系是指黑白以及不同深淺的灰,它們只有明度上的變化沒有色相和純度,但是它們都有完整的色彩特征。然而表現色彩的重要內容就是色相,明度,還有純度,這是色彩的三要素,這三個要素中,要是其中有一種發生變化,那么也會影響一幅畫中的整體色彩表現,它們各自獨立,又相互之間制約著。
艾維斯,他以紅,黃,藍三原色構建了一個色相環,其他顏色則是三原色的不同組成的效果,將原色和另一種間色相混合就會出現第三組顏色,這個就叫復色,它們相互調合,就形成了色相環。色彩理論為設計提供了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只要改變個別的色相的明度或者純度,便能使那些無法相容的色彩和諧的組合在一起。
(二)人物裝飾畫中色彩運用的表達意境
裝飾畫由于受到環境、材料、工藝加工以及某些特定的形體的限制,一般立足于二維空間的表現,它既不十分需要形象與周圍環境間的三維空間關系,又不太需要形象自身的體量感。在平面范圍內的空間占有,是它區別于其他繪畫的一大特點。這種二維空間的運用,除客觀條件的要求之外,一般來自作者自覺的探索和追求。
一幅畫的專屬色是它表面的實際顏色,而不是這個物體在色彩環境下所呈現的顏色,我們都注意到,一個光潔的物體表面反射可視范圍內的顏色,而粗糙的表面也可能具有這種反光的特質。所以,一幅畫當中,運用不同的色調和顏色,給人的視覺空間也不一樣,無論是暖色還是冷色,都會顯得空間更加寬敞些。為心理學家早就知道,特定的色彩能激起觀眾特定的情緒反應,這是冷色和暖色具有的象征性,人們對這種的心理溫度又有相應的反應,顏色的深淺會給人一種遠近感,也就是說感覺越近的話顏色也就越深,這也是取決于人們的生活體驗。同時能給人溫暖的向前突出的感覺,被叫做進色;冷色向后退,被叫做退色。墻壁使用冷色的涂料,可以使一個小房間的意義變得更大,暖色則會讓房間感覺變得渺小。
三、裝飾畫中人物圖案的創作與色彩表現的關系
色彩的調和與視覺效果有著重要的關系,色調主要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配合在一起的關系來表達畫面色彩的總傾向。一般在畫面上所占面積大的顏色便從視覺上成為主要色調即為主調,它是統一畫面的主要色彩。如果畫面中的色彩運用很雜亂,失去對比,那么整幅畫就會失去調和與統一的關系,在視覺上也會給人一種不安定的感覺,會使人心情煩躁,而且因素的對比也缺乏調和,亦會讓人產生單調感,從而讓色彩在畫面中發揮不了感染力,所以,色彩的調和,在色彩運用中是一種很普遍但是又很重要的原則。
(一)調和與對比
色彩的明暗變化無窮,掌握色彩的明暗變化,是色調的關鍵。在一個畫面中,根據表現主題的不同要求,色調既可以以對比因素為主,也可以以調和因素為主。一般感情上的反映,都是以對比為主的色調來表現的,比如積極的、快樂的、令人興奮的、富有異國情調的。宜用調和為主的色調一般用舒適、安靜、保守、柔軟、、沉默來表現。在畫面上要組織色調和色塊的結構。在色彩運用中亮與暗、黑與白要統盤考慮,但一定要特別注意明度的對比和點綴,只有這樣才能使畫面更生動、活潑。
(二)調和與色彩運用的關系
所謂“五彩彰施。必有主色,它色附之”,在人物裝飾畫中,色彩的主從關系,應該根據圖案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定,當人們一眼看到畫中色彩的時候,就能從色彩中感受到畫中的含義,感覺到作者的情感。調和與色彩的運用關乎到作者的表達傾向,是視覺效果的體現,是作者的內心所在。
四、總結
人物裝飾畫的色彩在視覺的領域上,越來越受到重視,它是直接運用色彩來表達作者的主觀感受,是我們認識色彩世界的最直接的媒介,我們必須深入地了解裝飾畫中人物色彩的意義與作用,以及它的各種表現技法,通過表現出來的色彩畫面效果,透漏著一個怎樣的藝術家,一些藝術家認為,色彩本身就已經構成了一種藝術,他們只是通過自身的感受來巧妙運用而達到他們心中的理想效果。在這3個月時間里,由我對人物裝飾畫的初步了解到深入研究,都讓我受益匪淺,我付出的同時也感受到收獲,在這里面我學到最多的就是,要有耐心,要有研究的精神,同時要有疑問,這樣,自己的知識才會得到增長。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室內裝飾風格 色彩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色彩是人類生活中必要的因素,通過色彩,可以形象地表達出民族風俗及精神狀態。在室內裝飾中,色彩也十分重要,在不同風格流派的室內裝飾中,都由獨特的色彩來表示,包括墻地面、吊頂、裝飾品色彩等。
對于室內色彩的應用,要科學的進行搭配。一方面要通過視覺的效果,對人的心情和狀態產生積極地影響,提升人們的生活愉悅度。另一方面,要通過色彩的變化,體現出各部件的功能要求,搭配出更具美感的效果,不論是室內的家具款式,還是吊頂、吊燈等,在搭配中,要以實體空間環境為基礎,注意色彩和形態的配合,而色彩比形態在室內裝飾中,產生的效果更為突出。
室內裝飾風格流派與色彩的關系
室內裝飾風格代表了主任對自己風格的肯定,體現了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品味素養、職業特征等,也反映出居室主人對文化傳統、時尚潮流的追求和認可。而在裝飾過程中,色彩作為最直接的視覺效果,對于整體的風格有著決定作用。只有充分利用色彩的合理搭配,通過分析個人的心理對色彩的表達,才能突出所要達到的裝飾風格。在裝飾過程中,要注意色彩在運用的基本原則,例如黃色代表暖意,給人帶來的是心靈的溫暖。在非統一的整體色調中,要通過多種活潑色彩進行組合,而灰色調,則會表現出相對粗糙、僵硬的視覺影響。
色彩屬性的影響
色彩具有三大基本屬性,即明度、色相、純度。明度主要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不同色物體由于自身的反射光量不同,產生著顏色的強弱明暗。明度有兩種情況的產生,一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二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在實際裝飾過程中,要合理把握色彩的明度,才能得出良好地視覺效果。色相是色彩最重要的特征,是指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示某種顏別的名稱。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色相的產生,是由人眼的光線的光譜成分決定,可以分為單色和混合色。純色也稱之為彩色和飽和度,是指色彩的純凈程度,表示顏色中包含的色成分比例。色彩成分的比例越大,則表示色彩純度越高,反之,則越低。色彩的純度同時與物體的表面結構有關,所以,在裝飾過程中,要成分考慮這一因素。
色彩屬性的差異,對人的心情影響也不同,通過心理學和色彩學的研究發現,各種色調都能有效地對人的心理狀態發生影響。例如面對黃色時,人們內心表達的是一種樂觀、希望、陽光的精神感受;面對綠色時,產生的是一種平靜舒適的感覺,使人能夠心情放松;面對藍色時,凸顯的是一種理性,有著較強的穩重感;面對紅色時,則是激情、活躍的感受,能給人振動的力量;面對橙色時,更多的是一種溫馨和快樂的感覺。而單色調的運用,譬如黑色和白色的單純運用,所表達的感覺就相對單調。在實際裝飾過程中,可以通過多色調的搭配,會帶來不同的視覺沖擊力。
色彩在室內裝飾風格的運用
在現階段,室內裝飾風格可分為:古典歐式風格、現代風格、后現代風格、簡約風格、地中海風格、混合式風格等。由于各風格所表達的意境不同,這也要求色彩在運用中,各具特色。
古典歐式風格
古典歐式風格主要有洛可可式、巴洛克式等類型,這種風格,大體以淡色、白色為底色,由于風格的統一 ,家具等裝飾品的色料也基本上以白色為主,輔之以深色搭配。這種風格的形成是由室內構件、家具、裝飾等要素共同形成,在整體規劃中,強調著統一性和協調性。在洛可可式中,主要是注重曲線在裝飾中的運用,使室內呈現平面化,色彩配置以鮮艷為主基調,相對明快和活潑,線腳為金色,并配備光澤鮮艷的飾品,凸顯迷離的效果。而在巴洛克式中,更多的是強調變化和動感,室內色彩主要以純色為主,通常運用的是紅、黃色。
現代風格及后現代風格
現代風格追求的是潮流和時尚,以實用為目的,強調的是造型的新穎簡介,要求室內裝飾的合理規劃和功能的運用。在色彩運用中,追求“少就是多”的觀念,盡量保持單一的色調風格,表現出大方、舒適、簡潔的藝術效果。
而后現代風格則與現代風格截然不同,強調的是室內設計的繁多復雜。在色彩運用中,更多的是具有刺激性的視覺感受,強調色彩的多元化和多樣化,通過創新手法加以組合實現,帶來視覺的沖擊力。
簡約風格
這種風格是現代室內裝飾的主流風格,追求的是簡單的視覺效果,做到盡可能的藝術簡化。在設計中,強調的是回歸自然,形式明了,去除不必要的裝飾。在色彩運用中,是對“少就是多”的更高層次的體現,克服現代主義所出現的單調和缺少人文精神的現象,追求色彩的情感內容,用多層次、多方位的手法進行表現。
地中海風格
地中海風格具有特色的色彩風格,他們的設計元素主要是白灰泥墻,配合拱門與拱廊,陶磚,海藍色的屋瓦和門窗。在地中海風格的色彩運用中,主要是以藍、白為主題,充分發揮二者的搭配,把二者的對比和組合發揮到極致,并輔之以配件的融合。
由于時代的發展,精神和物質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室內裝飾色彩的方面也要不斷突破和變革,打破以往固定的風格流派,為室內裝飾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利用各種色彩表達出個性化的精神狀態,體現出更多的人文因素和視覺效果。
參考文獻:
【1】黃鷺;室內設計中的色彩人性化[J];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07年07期
篇9
關鍵詞:室內裝飾;色彩;物理效應;生理反應;心理影響
0引言
倫敦泰晤士河上的波利菲爾大橋十分著名,但它的著名并不在于橋的設計和外觀,而是因為每年都有很多人在這里投河自盡。由于自殺者數目太驚人,倫敦市議會便請皇家醫學院研究人員幫助尋找原因。皇家醫學院的普里森博士提出了一個看似荒謬的觀點,認為發生在這里的自殺事件和橋是黑色的有很大的關系,這個論斷當即遭到了許多人的嘲笑。但是,由于一直不能找到更好的辦法阻止跳橋自殺事件繼續上演,政府只好嘗試采納普里森博士的建議,把橋身由黑色換成了綠色。豈料這一舉措竟產生了驚人的效果:當年在此跳橋自殺的人數就減少了56%!無獨有偶,一些市場調查員也先后發現:很多快餐店的裝飾色彩以桔黃色或紅色為主,而這種裝飾色彩風格的快餐店年銷售額遠高于其他裝飾色彩風格的快餐店!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當橋的顏色從黑色變成了綠色事情就發生了這么大的改變?為什么以桔黃色或紅色為主要裝飾色彩的快餐店其銷售額會遠高于其他的快餐店呢?
1色彩對人心理和生理影響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看到不同顏色的時候,自然就會聯想到一些不同的東西,這些不同的聯想,造成了我們對不同色彩的感覺,比如冷暖、遠近、輕重和大小等。這些由色彩導致的心理錯覺,再通過人的聯想產生一系列心理效應,從而影響了人們的情緒及心理。[1]由此,可以對上述兩個事例做出合理的解釋:之所以黑色的大橋會吸引人前去自殺,是因為黑色帶給人黑暗、肅靜、絕望、毀滅的感覺,進而導致人心理上的極度壓抑。這種壓抑,正好對那些想要自殺的人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讓他們沉浸在極度的絕望之中,并在消極的心理暗示下跳了橋。而把黑色換成了綠色后,橋的黑暗和壓抑感覺就消失了。綠色使人感到清新、活力、安全、平靜,代表著生機勃勃和希望,無形中打消了自殺者的壓抑和悲觀的情緒,從而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同樣,桔黃色或紅色極易吸引人們的關注,有使人心情愉悅、興奮及增進食欲的作用。[2]聰明的設計師們利用桔黃色或紅色為主要裝飾色彩把顧客吸引到快餐店里,一方面讓顧客在這種色彩環境中產生愉快、興奮的感覺,激發出他們的食欲,從而增加了消費額度;另一方面,桔黃色或紅色的環境能讓顧客產生時間的漫長感,容易誘發他們產生“我在這里呆得太久了”的時間錯覺,從而導致顧客快速離店,增加了客流量,使銷售額隨即上升。由此可見,設計師們正是科學合理地運用了色彩對人產生的正向、積極方面的心理效應,對人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來實現理想的預期設計目標的。
不同色彩對人產生的心理和生理影響是截然不同的,西方色彩學家及心理學家研究揭示了不同色彩的色相特征和它們與人的心理及生理關系。比如:紅色是所有色彩中對視覺沖擊最強烈的色彩,給人的感覺是刺激、熱情、積極、奔放和力量。在生理上,紅色會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和促進血液循環,所以,心情不好或者有抑郁癥的人可以多接觸紅色,但高血壓患者最好遠離紅色。粉紅色給人的感覺是溫柔、順從和女性的性質。粉紅色會使腎上腺激素分泌減少,從而使肌肉放松、使暴怒的情緒逐漸穩定。孤獨和抑郁的人可以多接觸粉紅色。學者們還在色彩與疾病之間發現一些對應關系:紫色――神經錯亂;靛青――視力混亂;藍――甲狀腺和喉部疾病;綠――心臟病和高血壓;黃――胃、胰腺和肝臟病;橙――肺、腎病;紅――血脈失調和貧血。在上述研究結論的指引下,人們又開始研究如何利用色彩對人產生的生理刺激反應來治療疾病。[3]
2室內設計中色彩的應用
現代的室內設計不僅要求室內空間能夠滿足現代人對居住功能的合理需求,還要滿足不同個性居住者的審美需求,實現環境和氣氛的和諧,使空間更具有人性化、個性化的特征。室內裝飾色彩設計是實現這些需求的有力手段,設計師可以根據居住者對室內使用功能和裝飾風格的獨特喜好來靈活選擇搭配色彩,達到既和諧統一又富于變化的整體裝飾效果。色彩在室內裝飾中起著改變或創造某種格調的作用,具有表現性格、調節光線、調整空間、配合活動及適應氣候等許多功能。色彩還是營造氣氛和表達心境的重要因素,它不僅能創造室內視覺藝術效果,影響人的視覺美感,還能通過影響人的心理及情緒感受,進而影響人的工作、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
篇10
主題一詞來源于德國,最初是一個音樂術語,指樂曲中最具特征并處于優越地位的那一段旋律――主題旋律。它表現一個完整的音樂思想,是樂曲的核心。后來這個術語被廣泛用于文學、藝術的創作之中。日本將這個概念,譯為“主題”。
因為主題是建筑裝飾(室內)設計師通過各種方式方法、風格確定以及色彩運用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它滲透、貫穿于設計方案及實施的全過程,體現設計方案的全部意圖。所以色彩運用必須要服從和適應設計方案的主題的需要,這樣才能夠在主題和色彩運用上相得益彰。
2建筑裝飾(室內)設計的色彩運用要考慮生理、心理及物理因素
2.1色彩具有讓人產生某種聯想、寓意的特點
紅色,讓人聯想到太陽、火焰和鮮血。富刺激性,象征熱烈、吉祥、喜慶和鮮美而且又是具有危險、警覺的信號和帶有鮮血恐怖的寓意。
橙色,讓人聯想到陽光、鮮花、水果,或者是成熟的季節,有明朗、活潑、華美的含義。
黃色,是光明的象征,讓人聯想到黃金、陽光、鮮花和水果。黃色明度最高,代表明快和歡樂,顯得高貴又嬌媚。
綠色,充滿生機象征和平與安全。寓意青春和希望,嫩綠色讓人聯想新生與春天,墨綠卻可以聯想到深沉平靜的湖水和樹林。
藍色,讓我們聯想到海水與天空,具有清爽、涼快、純潔、理智和寧靜的含義。代表現代科技的常用色。
紫色,是一種鮮花與水果的顏色,也是中外帝王將相服飾的專用色。具有高貴、古樸、莊重而神秘的感覺。明度提高后的淡紫色,有柔雅的氣質,能制造尊貴、豪華、不凡的氣氛。
白色,是純潔、神圣和光明的象征,在所有顏色中最為明亮。與各種顏色相配均有好的效果,同時白色也代表冷漠和哀傷。
黑色,是最暗的顏色,象征嚴肅、堅毅、質樸和穩重、與各色相配效果均佳。黑色也會使人聯想到黑暗、壓抑和罪惡。
灰色,是介于黑白兩者之間的色彩,淺灰近似白,而深灰接近黑。灰色是非常沉著與樸素的顏色,其中,有其他顏色傾向的灰色叫傾向色的灰,如紅灰、藍灰等。如果單獨使用灰色容易聯想到空虛和陰冷,所以灰色常和藍白色相互搭配。
金、銀色,是特有的金屬光澤色,金色使人聯想到黃金與富貴,銀色使人聯想到白銀與月光,它們與其他各色相配都有協調和自然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的運用應注重特定環境下色彩的個性表現;不能只憑個人的好惡和直覺,或片面追求色彩對人心理的感染力與震撼力作為設計方案的出發點。當然,心理感受也是色彩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
2.2色彩具有可認知的感覺
色彩在一定的條件下對人視覺產生刺激,引起人們一定的感覺,這種感覺就稱之為色彩的感覺。
(1)色彩具有重量感
色彩的明度決定色彩的輕重,一般高明度較輕,而低明度則較重。
(2)色彩具有體量感
一般明亮、鮮艷、灰黑色、冷色有縮小感覺。實踐證明感覺上色彩的擴大或縮小面積可達4%左右。
(3)色彩具有距離感
在同一視距條件下,明亮、鮮艷、暖色有向前感覺,而暗色、灰色、冷色有后退感覺。
(4)色彩具有溫度感
紅、橙、黃色讓人聯想到火光與太陽,從而產生溫暖的感覺。藍、綠色讓人聯想到海水和樹林,產生涼爽的感覺。
(5)色彩具有興奮與恬靜感
色彩的興奮、恬靜與色相、明度、純度等都有關系,特別是受純度的影響大。紅色與紅紫色有興奮感,橙色與紫色是中性色,此外的顏色都有恬靜感。一般地說,暖色系中越傾向紅味色相的,興奮感越大。冷色系中越傾向藍味色相,恬靜感越強。
(6)色彩的華美與質樸感
顏色的華美與質樸感,受純度的影響大,明度也有影響,色相亦稍有影響。色相方面,紅、紅紫、綠依次有華美感。黃綠、黃、橙、藍、紫依次有質樸感。但飽和度高的純色就會變成華美感。
總之在建筑裝飾(室內)設計實踐和教學工作中,色彩運用應該充分考慮生理、心理、物理的三個方面因素,并且應用于設計、教學實踐中。
3建筑裝飾(室內)設計的色彩運用要遵循色彩的規律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一些發達國家對色彩的研究已達到相當程度。美國人孟塞爾、莫思、斯潘塞和德國人奧斯特瓦爾德都先后研究出標色體系,美國建筑師在設計圖紙上就用Munsell標色系統來標明室內裝修材料的顏色。
日本在工業與民用建筑方面也采用了色彩調節技術,對電影院門廳、旅館門廳、公寓的居室等十幾種建筑,近300個房間進行調查,結果得出2000多種色彩,同時發現電影院門廳色彩非常豐富,旅館門廳乍看起來色彩非常華艷,但卻并不花哨。公寓居室則根據居住者的不同興趣、愛好,呈現出非常豐富的色彩。
日本乾正雄博士經研究之后認為,建筑物的室內色彩運用有其規律:
(1)建筑物室內色彩具有時代特點,兼含兩種意義,即時間和空間。
(2)人和物是空間的“主人”,室內色彩必須是襯托人和物的背景。
(3)色彩一般是多數人共同接受的,也是除住宅外大多數人使用的空間。
(4)室內色彩一般必須是沉著、穩重的。
(5)色彩的使用要與其空間的功能相匹配。
(6)色彩的使用應從屬于設計形式和材料配置。設計首先是從布局著手,確定空間形式;其次確定適合布局與形式的材料,從而確定細部;最后確定適合上述形式與材料的色彩。即形式、材料、色彩。
由此可見,色彩運用是有規律可循的。在建筑裝飾(室內)設計過程中,各個局部色彩應服從于一個整體基調(局部服從整體)。
4尋找比較合理的色彩配比,色彩的運用要創新
在做建筑裝飾(室內)設計方案時,可以把自然界的色彩提煉出來運用在設計方案上。如鳥羽、動物的毛皮、紅花、綠葉、藍天、白云、天然色調和各種有色礦石、等均有助于啟發設計思路。
梁世英先生也曾談道:“可以在大自然中尋找比較合理的建筑裝飾(室內)設計色彩配比(如把蘋果切開后,剖面顏色便是一種比例,比較合理的色彩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