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體直播系統范文

時間:2023-04-04 09:37: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流媒體直播系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流媒體直播系統

篇1

關鍵詞:流媒體;課堂直播;信號源

前言:隨著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日趨完善,大部分學校、教育機構已經具備了較快速的網絡帶寬,也建設了一定數量的多媒體教室,與此同時,近年來高校不斷擴招的大環境下,很多學校創辦新校區 ,但新校區一般距離本部校區距離較遠,教學資源相對貧乏,一些課程有數百甚至更多的學生希望同時進行聽課,矛盾的事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如愿。如何充分利用學校的現有教育設施,擴大教育規模,讓更多學生獲得學習的機會,成為眾多高校的迫切需求,建設基于校園網的課堂直播系統是解決新校區教學資源不足的有效途徑。課堂直播系統是隨著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出現得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即以Web超文本/超媒體技術為基礎通過流媒體技術,將視頻音頻動畫文字材料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進行聽課,很好的解決了學校資源不足的矛盾現象。

一 流媒體技術簡介

流媒體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失傳輸技術的連續時基媒體。流媒體的“流”指的是媒體數據的網絡傳輸方式和播放方式。當用戶在調用瀏覽服務器上的文件時,服務其不是以傳統的方式將整個文件發送到用戶端后才開始播放,而是把一個文件分成多個較小的部分,當第一組數據到達客戶端時流媒體播放起就開始播放媒體文件。在播放的同時后續數據源源不斷地流向用戶,直到傳送結束。基于這個特性流媒體具有許多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功能。而為了實現這些功能在流媒體播放過程中交互作用顯得格外重要,服務其要知道客戶端播放處于哪一個時間點的文件,從而進行播放的控制;而客戶端播放軟件也要向服務器發出請求,將用戶的請求發送到服務器端。

二 課堂直播系統實現

1.系統原理。課堂直播系統是以園區網為傳播途徑,能將教學現場音頻信號、視頻信號、教師機屏幕信號、鼠標運動軌跡和計算機音頻信號等多路信號進行采集、編碼和廣播,并利用直播服務器以三分屏的模式傳送給用戶,采用的是Microsoft Windows Media技術實現對視頻、音頻的實時壓縮編碼流媒體組播傳輸協議,利用Windows Socker技術采用TCP/IP協議實現在線問答功能和試驗管理功能,由于資金有限,所有的編碼、廣播、存儲、管理、消息分發和轉發都由服務器完成,作為客戶端的電腦只負責解碼。

三 課堂直播系統的組成

1.課堂直播系統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

課堂直播軟件、錄制端軟件、教師端軟件、其他工具

課堂直播系統拓撲圖

2.課堂直播系統拓撲圖說明:

每個教室部署兩臺計算機:一臺計算機(教師機)教師用來授課,運行教師端程序,負責捕獲屏幕內容;在另外一臺計算機(錄制機)運行錄制端軟件,負責實時采集攝像機的視頻以及老師講課音頻信號。直播服務器上運行課堂直播軟件,直播服務器從錄制機取得視頻及音頻信息,從教師機取得屏幕信息,并發送給用戶,實現直播功能。

3.課堂直播系統具備以下功能特點:

(1)自動化程度高。

服務器端自動化程度高,完成初始化后,無須其他操作,自動啟動直播。客戶端自動化,無須任何操作,通過服務器端直接控制客戶端收看直播。

(2)捕獲視頻與聲音。

課堂直播系統實時采集授課教師的現場授課板書視頻與聲音,并進行音品、視頻壓縮處理后存盤,直播客戶端觀看直播課件音頻視頻和屏幕內容保持同步,生成的課件占用磁盤空間較小,一小時的課件(包括視頻和音頻)僅僅需要幾十兆的磁盤空間。

(3)動態屏幕直播。

能夠將計算機屏幕內容,包括講稿、Flas、鼠標運動軌跡、電子白板等內容流暢的直播到客戶端。

(4)直播圖像與語音。

實時直播教師的圖像與聲音,并保持與屏幕的同步性,直播的視頻可以自適應帶寬,適用于多種網絡環境下的直播,即使在極小的網絡環境下也能夠收看直播。

(5)同時多機直播。

一臺直播服務器可以同時直播多個課堂教學情景,可以與學校現有的Web Server或學習管理系統進行無縫連接。

四 安裝課堂直播程序

1.環境要求。

Windows 2000/XP/2003/Vista/2008/7

Window Media Player 9.0或更高

Window Media Encoder 9.0

DirectX 9.0C以上

Intel Core 2 6320 2.2G以上

1G RAM

聲卡

LAN 10/100M

硬盤100GB以上

麥克風、音頻視頻捕獲設備

五 總結與反思

在系統投入使用一年多后,基本能滿足教學和工作的需要,體現了支持多信號源輸入、單流錄制、播放器通用、兼容性好的設計思想,在經費投入、場地選擇、拍攝效率、攜帶方便、視頻直播質量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是,在試用的過程中,出現的很多問題也值得深思和需要在以后的發展中加以解決。如:(1)對攝像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工作量上,攝像師不僅在拍攝之前需要連接各種視音頻信號,拍攝過程中,攝像師的視頻切換水平和職業素養直接關乎直播視頻的質量。(2)更加依賴穩定的園區網網絡環境,為了滿足易攜帶和一人直播的要求,系統更多的以園區網為載體實現信號的采集。如教師屏幕信號、攝像機信號,都是通過網絡傳輸給視頻直播工作站的,若缺乏穩定的園區網,系統的優勢無法得到體現。

參考文獻

[1] 陽永清,黃立新.基于校園網的便攜式視頻直播系統的實現.現代教育技術.2011,12(4):100-103

篇2

關鍵詞: 流媒體; 網絡教學系統; 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0)06-0124-02

一、引言

如何有效的利用已搭建好的網絡平臺,充分的利用校園網絡資源,成了教育專家和學者廣泛探討的話題之一。借助于現有的網絡平臺,以先進的流媒體技術,將課堂上的老師講解、示范、實驗以及課件資料同步傳遞到校園網絡的各個角落,甚至通過廣域網傳遞到其它校園,真正的實現資源共享。

二、流媒體技術

流媒體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式傳輸技術的連續時基媒體,而流媒體技術是把連續的影像和聲音經過壓縮處理后放到網絡流媒體服務器中,使瀏覽影視資料的用戶邊下載邊收看的一種即時播放技術,而不必等到音、視頻文件完全下載完后才能播放。

三、系統設計

(一)“系統”的主要功能

1. 收集、制作、存儲、管理和傳輸各類媒體素材和多媒體教材。

“系統”能夠根據教學的需要,收集和制作(聲象采集、圖形制作、編輯合成、光盤刻錄等)不同類型的媒體素材和多媒體教材,然后存入多媒體教學信息庫中的磁盤陣列或光盤鏡象服務器中,這些信息可以隨時提供給“系統”的多個終端。

2. 為教師備課和優化教學設計創造良好的環境。

教師在教學準備過程中,通過“系統”中的任一多媒體終端機,在網上搜集有關文、圖、聲、像資料,進行備課和制作多媒體教材。利用該“系統”信息傳輸的雙向性,教師制作的多媒體教材可以隨時存入多媒體教學信息庫,以供教學使用。

3. 為開展多媒體課堂教學提供條件。

設置在教室里的多媒體終端機和顯示設備,為開展多媒體課堂教學提供了條件,教師可以通過“系統”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教材來配合講解。

4. 支持網上授課活動。

可利用園區網進行網上實時授課,通過廣播服務器實時將教學講座、專題報告、研討會、校園新聞、有線電視教學節目等進行網上直播,利用網絡計算機終端實時收看。

5. 為學生自學和小組教學提供方便。

學生利用交互式的多媒體教學終端機,可以進行查詢、補課、自學、復習,通過網絡調用網絡試題庫中的試題進行自測和自我評估。

6. 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該“系統”可以為各學科教師、研究人員的科研工作提供國內外相關的多媒體資料、學術前沿動態信息,供教師和科研人員參考選用。

7. 為教學評估和教學管理提供支持。通過網絡調用教員的電子教案,對其教學設計和教學進程進行評估和考核。通過組織學員進行網上考試,分析教學中的優長得失。

(二)系統結構(見下圖)

四、系統實現

(一)流媒體網絡制作工作站

用于創建、捕獲和編輯多媒體數據,形成流媒體格式的文件,這可以由帶視頻采集卡的計算機和運行其上的制作軟件共同完成。

進行直播時,在主播教室安裝攝像機、麥克風和視頻工作站,由流媒體網絡制作工作站將視頻采集設備采集到的音、視頻進行編碼、壓縮生成實時流數據傳送到直播服務器進行網上直播,通過對主播教室的教學實況的廣播實現多個教室的同步多媒體教學,同時制作并存儲為流媒體節目(.wmv或.asf格式),并且上傳到流媒體資料庫中,通過媒體服務器進行,以供學生課后進行點播。也可將衛星接收天線或有線電視的節目信號線接入到主播教室,在視頻工作站中安裝電視信號輸入功能的視頻采集卡,使用Windows Media Encoder對采集到電視節目編碼成流媒體形式的數據,通過流媒體服務器在校園網絡中直播,并且把編碼完成后的流媒體資料即時保存成流媒體文件(.wmv或.asf),通過流媒體服務器,進行視頻點播。除此之外,可以把現有的各種視頻資料(DVD、VCD、教學錄像帶)使用Windows Media Encoder編碼生成.asf或.wmv格式的流媒體文件,然后將這些流媒體文件保存到流媒體資料庫中,通過點播直播服務器進行,供校園網中的用戶點播。

(二)網絡直播點播服務器

網絡直播點播服務器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它接收流媒體網絡制作工作站傳輸過來的現場直播流,統一管理在網絡上廣播;將流媒體網絡制作工作站推遞過來的實時音、視頻流通過網絡接口發送給相應的客戶,響應客戶的交互請求,保證視頻流的連續輸出。網絡直播點播服務器還接收直播工作站上傳的課件,并集中存儲統一管理;它可以接受用戶點播請求,查找到客戶所需的課件節目,以流的方式傳輸給最終用戶。

(三)教學節目資料庫

由網絡直播點播服務器所帶的具備RAID功能的大容量磁盤組和NAS(網絡輔加存儲)服務器構成,用于存儲制作生成的流媒體課件資料。由于NAS設備既可以方便地與現有網絡互聯,又能通過網絡進行存儲管理,還具有輕松擴容等優點,完全可以滿足多媒體網絡教學對存儲服務的需求。

(四)系統管理服務器

系統管理服務器為終端提供用戶登錄并根據用戶級別提供各類信息,如節目欄目,課件節目名稱、節目介紹,該服務器在認定用戶權限后,響應用戶要求,并調度直播點播服務器向用戶發送所需的教學直播或課件點播。系統具有直播頻道管理、節目管理、用戶管理、服務查詢、系統監控、論壇及信息等功能。

WEB服務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 5 .0

數據庫管理系統: MS-SQL Serve2000

(五)客戶端

校園網中任何一臺連網的PC,要求配置為賽揚500以上、內存128M以上。操作系統為windows98/windowsMe/windows2000/windowsXP,在客戶端只需安裝IE瀏覽器和Media Player7.1以上。

五、結語

在寬帶校園網絡基礎上建設網絡流媒體應用平臺,面向廣大師生提供以流媒體為主的視頻點播和視頻直播服務,提供的應用包括網絡影院、網上電視臺、網上直播室等,還可以擴展到網絡遠程視頻教育、網絡視頻監控等綜合型的應用平臺。

參考文獻:

[1] 伽瑪等著,李英軍等譯.設計模式--可復用面向對象軟件的基礎[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 敏捷軟件開發――原則、模式與實踐 (美)Robert C?Martin 鄧輝譯,孟巖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3] (美)布魯克斯著,汪穎譯.人月神話[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 王珊,薩師煊.數據庫系統概論(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美)普里斯(Price,J.)著,馮銳,淵霞譯.Oracle Database 10g SQL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6] 齊俊杰,胡潔,麻信洛.流媒體技術入門與提高[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

篇3

流媒體加速服務是源大量的流媒體內容(視頻、語音和數據,等等)通過傳輸連結到流式存儲設備,和通過協作CDN網絡本身的性能,同步分發給專門的流媒體遍布CDN網絡訪問服務器,這些服務器都位于省級和市級主要運營商的網絡節點。CDN網絡、智能網絡分布技術將是最終用戶請求的網站指出,應對效果最好的流媒體服務節點通過流媒體服務節點為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隨需應變的流媒體服務。

流媒體點播加速服務的工作方式如下:許多流媒體網站為了促進雙方同意的服務和管理服務,所有服務器都集中在數據中心集中管理。在線視頻點播將增加服務器上的負載,也將會消耗大量的帶寬資源,雖然有很高的要求,對整個網絡傳輸連結,在現有的網絡環境,但快速增長的訪問將給流媒體服務器和帶寬的網站是承受了極大的壓力ICP互聯網用戶全國提供視頻點播服務實際上是相當困難的。使用流媒體點播加速度、資源站流媒體內容分發到一個專門的流媒體在訪問服務器,大大減少了負載的原始在線點播將服務器,節省帶寬資源,并有效地繞過了各種各樣的網絡擁塞的節點,將用戶流媒體點播的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服務。

流媒體直播加速度,流媒體直播加速服務,源電臺廣播網絡為用戶提供實時采集的視頻流通過良好的CDN釋放中心網絡,中心網絡在直流分層分布的分布流為每路通過完整的鏈接到流媒體服務器集群在網絡的邊緣,讓終端用戶提供一個可靠的廣播服務,流媒體服務器集群。流媒體直播加速度原理如下:直播是一種新的通信方式,盡快使他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網絡應用程序。直播的優點是可以帶來大量用戶訪問,在眼球就是財富的今天無疑會帶來可觀的收入。然而,在大的機遇的同時,廣播性質的決定,將會有很多集中的訪問,所以廣播有很高的需求對網絡和服務器,和現有的網絡結構的跨局限于它的快速發展特點。家訪幾乎是零,這引起了新的問題,為操作人員的投入成本。因此,使用流媒體直播直播服務全國向最終用戶提供一個穩定的加速度將幫助CDN網絡節點進行優化配置的最終用戶的站點請求定向到最好的反應從用戶最近流媒體服務節點,所以,不論用戶來自哪里,可以通過最優性能的流媒體服務器集群來獲得高質量的流媒體內容,但也不必擔心大量的用戶來訪問帶寬壓力。和費用依實際交通、內容、運營商不再擔心成本壓力所帶來的在和運營成本,而不必投資建設高水準的系統和網絡環境,根據成本壓力所帶來的流量的指控并不需要擔心在其他層次分布,質量保證傳輸流媒體直播,盡量減少傳輸連結到活效應影響廣泛的CDN流媒體集群分布,充分體現了可伸縮性優勢,助力內容直播的空間范圍擴展性比較強。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關鍵詞:視頻會議直播系統,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N941.2文獻標識碼: A

目前的視頻會議系統,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會議所用,而是在遠程調度、工作協調、遠距離溝通等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視頻會議系統主要分為兩個模塊,分別是直播系統和視頻點播兩個平臺,在這兩個主要的平臺之下,有劃分出許多小的模塊,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直播系統方面又有直播、直播轉發、錄制自動的功能,視頻點播系統方面有資源點播、資源編目、遠程上傳等等子系統。

一、系統規劃

1. 系統建設原則

(1)可靠性和可用性

本系統在設計的過程中采用了較為先進的系統體系結構,所采用的應用平臺也都是規范的,具有容錯功能,另外整個系統還具有前面的監控措施,以完備的安全手段,保證系統數據的完成型,以便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以成熟技術為基礎

系統構以成熟的WEB 技術為基礎,并在在經過并發壓力測試之后,能夠滿足設計方案中所提出的所有的要求,適用于視頻直播和點播系統。

(3)先進性

保證整個系統的設計方案具有可靠性和成熟的技術,系統主要采用了先進的系統體系結構、系統架構方式、先進的應用軟件以及先進的技術,確保本系統是建立在較高的起點之上,為視頻直播和點播的實現提供最佳的技術平臺。

(4)實用性和易用性

系統的整體設計都是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靈活的創新,保證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并且整個系統操作方式簡單,容易上手,維護也不是很復雜,具有實用性和易用性。

(5)可擴展性

目前,互聯網上的應用模式在不斷的創新,作為一個較為開放的會議直播系統,應該要具備能夠與這些新應用進行融合的接口。另外,系統本身也具有能夠提供良好的擴展性能,用系統的用戶量增加的時候,可以對業務進行擴展,通過簡單的硬件設備的添加,或者是增加分布節點來擴展系統。

二、視頻會議直播系統所應用的技術

1 視頻直播系統

(1)基于Web 的編解碼技術

視頻會議直播系統所采用的是基于Web 的編解碼技術,這主要是利用MPEG-4 圖像編解碼技術以及實時數據流傳輸網絡協議進行數據的傳輸。利用此技術能夠在任何以IP 協議為基礎的網絡中進行穩定的應用,并且該技術還支持將采集大的信號轉變成MPEG-4 格式的文件進行直播。

(2)實時傳輸技術

實時傳輸技術能夠讓系統用戶在請求一些流媒體服務的時候,不需要等待,系統也不要進行緩存,點擊就能夠播放,用戶基本上不會感到延遲,并且聲音以及視頻在播放的時候都是流暢連續的,不會發生用戶最討厭碰見的停頓、不連貫等等現象。進行終端點播的時候,速度較快,并且音頻、視頻等等播放的質量也都比價高。

2 視頻點播系統

(1)格式分析技術

在視頻點播系統中使用了功能強大的格式分析技術,這樣系統就能夠播放任何格式的多媒體文件,包括有MPEG1、MPEG2、MPEG4、AVI、ASF、WMV、RM、MP3、FLV、MP4 等等常見的多媒體格式,另外對于exe、ppt、doc、txt 等等一些文件格式也都支持播放,能夠做到真正的兼容。

(2)流媒體傳送技術

系統服務器的核心主要是采用了“完成端口”I/O 模型以及線程池技術,另外還結合了網絡的帶寬來使用流媒體傳送技術,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所能夠應用的一些網絡資源,提升系統性能,以便能夠支持更多的終端用戶的需求。

(3)智能續傳技術

系統采用流媒體傳輸技術是為了能夠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下仍然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在此基礎上,系統還采用了職能續傳技術,提高網絡傳輸的速度。即使網絡由于某種原因導致中斷,還是可以通過智能續傳技術,在系統用戶終端自動在規定時間之內進行重新連接,這項操作都是隱藏在系統內部,用戶不會感覺到網絡連接中斷,可目前大多數的廠商所進行的流媒體技術的應用還沒有能夠實現續傳,所以,網絡發生故障之后,流傳輸也就中斷了。

三、視頻會議直播系統的具體應用

1 現場錄制和直播:利用視頻直播系統就能夠在會議現場、課堂教學或者是在進行大型的活動的時候,都可以通過遠程直播服務器,將現場的所拍攝的視頻和音頻傳出道主要的流媒體服務器,然后再通過主流媒體將信號廣播至系統,以便能夠在所有系統終端上都能夠進行覆蓋。每一個終端客戶只需要登陸視頻直播系統,就收到之前所覆蓋的信號之后就能夠對這些媒體資源進行瀏覽。直播系統在對媒體資源進行直播的同時,還能夠自動保存到本地,以便日后能夠進行點播。

2 資源的統一管理和:本系統是將所有的資源都放置在資源服務器中,然后通過服務器端的管理軟件進行統一的數據資源管理,另外還可以直接利用直播系統的管理權力中所具有的權限下分的功能,將欄目管理權力分配到一個或者是多個管理員的手中,讓他們來進行資源的管理,若某一個用戶還擁有上傳資源的權利,那就可以將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上傳至服務器,進行資源的。

3 資源點播和直播:利用視頻直播系統能夠進行資源的點播和直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資源,還可以對這些資源進行評論,更可以與其他的用戶一起進行在線的交流互動,加深對于資源的理解。

4 資源共享:視頻直播系統能夠利用網絡,將不同區域之內的標準化的資源進行共享和交換。系統管理人員能夠對系統內的資源進行實時更新管理,將這些可以共享的資源與其他同行之間進行分享,不僅能夠減少重復資源的錄入,還能夠方便用戶對于資源的查詢檢索。

四、結語

視頻會議將是未來幾年內多媒體通信領域中比較熱門的技術之一,視頻會議系統也將在不同領域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流媒體技術由于其自身的可訪問性、可擴展性和對帶寬的有效利用性,也將是視頻會議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未來,視頻會議直播系統將會成為遠距離溝通、工作調度、遠程監控、網絡視頻的主要技術,將會滿足人們對視頻質量和清晰度的日益增長的需求。由此可見,視頻會議直播系統在未來必將迎來重要應用。

參考文獻:

[1]蔡安妮,等多媒體通信技術基礎 [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2.

[2]歐建平,等網絡占多媒體通信技術 [M]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2.

[3]董小國,王紅巖, 韓少亭 基于 H 323協議的視頻會議的軟件實現 [J] 1現代計算機 (下半月 ), 2003 , ( 5).

篇5

關鍵詞:移動流媒體;音/視頻技術;傳輸協議

中圖分類號:TN919.8

1 流媒體/移動流媒體技術概述

流媒體(Streaming Media)又稱流式媒體,是指可以利用網絡作為媒介進行數據傳輸、可以在本地實現對數據解碼、并可以實現對媒體進行實現播放的數據流,流媒體文件包括音頻、視頻、動畫或者其他形式的多媒體。利用流媒體技術可以實現用戶對所喜歡的節目邊觀看、收聽邊下載的目的,用戶在整個過程中完全不需要將整個壓縮文件下載完畢,這樣為用戶節省大量的時間、空間。

移動流媒體技術是指將流媒體技術應用到移動網絡和終端上,移動流媒體技術是隨著網絡音頻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根據流媒體源的不同分為視頻業務和音頻業務。基于無線網絡技術,流媒體業務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2 移動流媒體系統構成

移動流媒體業務系統主要有移動流媒體門戶網站、移動終端、傳送網、后臺流媒體業務系統四部分組成,其功能如下:

(1)移動流媒體門戶網站:首先可以實現用戶認證;其次可以幫用戶發現個性化的內容,并提供搜索功能。(2)移動終端:可以發現內容,并在該部分通過流媒體播放器播放內容。(3)傳送網:主要是完成流媒體服務控制命令信息和數據內容信息的傳輸。傳送網部分一般包括空中接口、無線接入網、IP分組核心網、Internet等。(4)后臺流媒體業務系統:具有高性能的傳輸能力,包括流媒體內容創建子系統、流媒體播放子系統(包括流媒體服務器)和后臺管理子系統等,主要進行流媒體內容的編解碼,連接管理,創建和生成,媒體流的傳輸,用戶管理、計費、業務綜合管理等功能。

3 關鍵技術分析

無線網絡環境下的流媒體傳輸系統中,影響流媒體播放質量的關鍵技術主要有:流媒體的網絡傳輸協議、數據的編碼/壓縮的技術等。

3.1 流媒體的網絡傳輸技術

(1)實時傳輸協議RTP、RTCP。RTP數據傳輸協議可以傳輸音視頻、模擬數據等實時數據,提供端對端網絡傳輸功能,側重于實時傳輸數據,廣泛應用于組播和點播德傳輸形式。RTP通常與RTCP 一起工作,RTP只包含RTP數據,不能為按順序傳送數據包提供會話源管理、流量控制及擁塞控制,能夠提供這些服務的則是RTCP。RTCP包中含有已發送的數據包的丟包統計和網絡擁塞等信息,它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服務。(2)實時流協議RTSP。RTSP協議時一種文本協議,適合c/s模式,可以在客戶端和服務器端進行實時流會話,它使用TCP和RTP完成數據傳輸。RTSP可以對流媒體提供諸如播放、暫停、快進等操作,它在進行多媒體數據傳輸時,客戶機和服務器可同時發出請求。該協議應用較多,可以通過媒體服務器實現媒體檢索、受邀進入會議、添加媒體到講座中等功能。(3)網絡上的資源預定協議RSVP。該協議的會話指有明確目的地址及傳輸層協議的數據流。RSVP的資源預留申請是由接受者提出的,并且是單向的。RSVP是在流所經路徑上進行資源預留,從而保障該流的QoS的要求。音/視頻數據流在進行網絡傳輸時,要求一定的帶寬,這樣才能輸出高質量的音/視頻信息,而RSVP預留一部分網絡資源(即帶寬)就可以實現此要求。(4)MMS協議。該協議是用來訪問并且流式接收Windows Media服務器中.asf文件的一種協議,MMS協議用于訪問Windows Media點上的單播內容。MMS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多媒體功能,它以WAP無線應用協議為載體傳送視頻短片、圖片、聲音和文字,除了在手機間傳送外,還可在電腦與手機之間傳送。

3.2 流媒體的傳輸方式

流式傳輸技術主要指以流的方式在網絡中傳送音頻、視頻和多媒體文件的技術總稱。當前,流式媒體的傳輸方式有兩種:實時流式傳輸和順序流式傳輸。

(1)實時流式傳輸。實時流式傳輸必須匹配媒體信號帶寬能夠,使媒體可被實時觀看到。實時流傳輸總是實時傳送,不僅支持隨機訪問,而且也特別適合現場事件。用戶可以通過快進或者后退操作來觀看前面或者后面的內容,但是該傳輸受網絡影響較大。實時流式傳輸既需要特定服務器,也需要特殊網絡傳輸協議。(2)順序流式傳輸。順序流式傳輸是按照順序進行下載。用戶在給定時刻,只可觀看已經下載的部分,而不能跳到還未下載的前頭部分。順序流式傳輸比較適合高質量的短片段,不適合有隨機訪問要求的視頻,是一種點播技術。因為其不需要其他特殊協議,依靠標準的HTTP服務器便可發送這種形式的文件,因此經常被稱作HTTP流式傳輸。

3.3 數據的編碼/壓縮的技術

(1)視頻編碼。3GPP UMTS視頻媒體編解碼技術規范是ITU-T H.263,它支持MPEG-4解碼器。H.264是一種壓縮動態圖像數據的“編解碼器”程序,它具有存儲容量小、較高的視頻質量、容易進行網絡傳輸等優點。H.264設計簡潔,更容易在視頻電視、視頻會議中實現。(2)音頻編碼。移動流媒體業務設計必須滿足系統編碼的基本要求,音頻編碼應支持3G2、MP4、3GP、RM和WMV格式的點播、直播、下載。音頻媒體編解碼方面包含4種:EnhancedaacPlus,ExtendedAMR-WB,MPEG-4AACLowComplexity(AAC-LC),MPEG4AACLongTermPrediction(AAC-LTP)。

3.4 移動流媒體業務

移動流媒體業務根據內容的播放形式可分為流媒體點播、流媒體直播、下載播放三種業務類型。

(1)流媒體點播。流媒體點播也稱交互式視頻點播,就是利用各種技術把事先錄制好內容的描述信息及鏈接放置在流媒體的門戶網站上。它讓用戶由過去被動的收看節目轉為了主動,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門戶網站上按需收看和任意播放。點播的內容主要包含影視圖像、靜態圖像以及聲音文字等。(2)流媒體直播。流媒體直播是將實時信號壓縮成相應的數字信號,經流媒體編碼服務器發送到每一個請求的客戶端。流媒體直播利用的是點對多點的傳播功能,只需將信號發送一次,其它用戶對信號的所求則可通過復制獲取,不需要為每個用戶單獨發送。

4 移動流媒體技術的應用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及3G技術的逐步成熟,移動流媒體業務開創了通信與互聯網、視頻融合的新紀元,它越來越多的被廣大用戶所認可并使用,移動流媒體技術主要應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3G手機。用戶可以利用3G手機通過小額支付下載,試聽運營商聯合唱片公司每星期Pop Music片段。利用3G手機通廣播形式,用戶還可以收看各種電視節目,如卡通、精彩片段、節目預告、搞笑短片等,在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同時,也節省了開支。(2)廣電直播。隨著3G技術的推進和三網融合的實現,移動流媒體技術也被應用到廣電行業中。據了解,江蘇省和浙江衛視在2010年就實現了3G技術在電視新聞直播的應用。(3)企業宣傳。移動流媒體技術也大量的應用于企業宣傳視頻中,如商業廣告、企業形象宣傳、公司及旅游景點介紹等。教育部門也利用流媒體技術進行遠程教育、學術交流、優質資源共享等業務,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素質及自身發展。

5 總結

隨著網絡技術及無線通信協議快的速發展,音頻、視頻和數據的無線傳輸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亮點。移動運營商可以為用戶隨時、隨地地發送寬帶數據和接受應用業務,因此移動流媒體業務必將成為最吸引用戶的業務之一。移動流媒體作為一種新的移動數據增值業務,不僅為運營商提高了營業收入,而且也為內容提供商和SP的營業提高了收入。

參考文獻:

[1]李軍,馮開江.流媒體服務-廣電網絡業務的新熱點[J].有線電視技術,2004,15.

[2]趙曉焱,謝自梅.流媒體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O12,3.

篇6

關鍵詞:廣東電視網;視頻轉發;直播互動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4-0275-02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微博的誕生和迅速發展,掀起了互聯網上的信息傳播的又一次革命。微博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效率高等優點。廣東電視網的直播系統和微博服務是相互獨立的,如果把微博應用到直播系統中,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就可以擴大節目的傳播力度。基于此背景,提出了嵌入播放時刻的視頻轉發分享機制,實現了邊看直播邊互動,并且可以轉發精彩的視頻到微博,讓更多的用戶參與互動。

一、電視網視頻分享平臺現狀

目前的網絡電視有廣東電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等網站,以及pps, pplive等基于p2p軟件的直播和點播,還有youtube, youku, tudou等視頻分享網站的點播。廣東電視網以新浪微博為基礎,通過與新浪微博帳號對接提供微博服務,從而擴大電視臺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度。微博用戶群體主要是由電視臺工作人員、主持人、記者和普通用戶組成,可以在此交互平臺上進行查看微博、發表微博、評論。但是廣東電視網的直播、點播系統和微博是自各獨立的單元,無法在觀看直播的時候,通過微博對節目視頻進行評論、轉發等互動。怎樣實現廣東電視網的直播系統和新浪微博服務兩者的結合,讓用戶在觀看直播的時候進行評論、轉發所觀看的視頻節目,從而讓更多的用戶參與直播互動,以此來擴大節目的傳播力度,這成為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利用微博可互動,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優點對電視臺節目進行快速、高效傳播,并且滿足了普通用戶評論、轉發分享自己喜愛的視頻節目的愿望,因此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國內外對視頻轉發的研究還比較少,不過國外著名視頻網站YouTube和一些國內的視頻網站如土豆、56網、優酷網、酷6網等都提供了視頻轉發到QQ空間、微博、人人網等社交網站的功能,這些網站是將視頻鏈接地址轉發到相應的社交網站,但是都不能基于用戶選擇的播放時刻進行轉發。PPLive、PPStreaming、中國網絡電視臺和廣東電視網等一些電視直播平臺都沒有提供交互功能,不能對視頻進行轉發。因此對直播平臺增加交互功能具有很廣的研究價值。

視頻網站的交互方式有評論、上傳、收藏、下載、分享到QQ空間、微博、人人網等一些社交網站,增加視頻的傳播力度,但是這些網站的視頻都不能自主選擇精彩的播放時刻,一般只是簡單的分享視頻鏈接。廣東電視網的直播平臺更沒有這些交互性,只提供直播功能,因此傳播方式具有局限性,增加廣東電視網直播平臺的交互性已成為必然趨勢。

二、視頻轉發流程及設計方法

對于用戶而言,可以邊觀看直播,邊與其他用戶進行互動,可以轉發喜愛的視頻,滿足了用戶的愿望,增添了觀看直播的樂趣。對于媒體而言,新增了一種傳播方式,利用微博的傳播速度快、傳播效率高、傳播范圍廣等優點,擴大了節目的傳播力度。因此視頻轉發機制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視頻轉發流程

廣東電視網視頻分享平臺以基于P2P網絡的FLV流媒體技術為基礎,依托新浪微博開放平臺,建立微直播平臺網站,讓用戶可以用新浪微博賬號登錄,觀看微直播節目,讓用戶可以邊觀看直播邊互動,可評論,可轉發視頻。廣東電視網視頻直播平臺采用基于P2P網絡的FLV流媒體技術,微博服務采用新浪微博開放平臺進行開發。

根據視頻轉發的實現步驟,因此需要分別對FLV視頻格式所選擇的播放時刻進行提取、所選播放時刻的視頻進行截圖、自動形成嵌入播放時刻的視頻鏈接,并利用微博API形成一條帶評論、截圖和嵌入播放時刻的視頻鏈接地址的微博、對微博中的視頻鏈接進行設計。

(二)視頻轉發機制設計

根據視頻轉發實現四個步驟進行分析,需要設計播放時刻的提取算法、播放時刻的截圖提取算法、自動嵌入播放時刻的視頻鏈接算法、嵌入播放時刻的視頻鏈接解析算法。

(三)播放時刻的提取算法設計

播放時刻是視頻播放進度的度量,播放時刻的提取算法的主要功能是提取視頻的播放時刻,為嵌入到視頻鏈接實現視頻轉發作鋪墊。當用戶點擊播放進度條的某個位置時,可獲得視頻播放到的幀數,然后再將幀數轉換成時間。因此算法的設計可分用戶點擊定位,讀取所在的幀數,幀數轉換成時間。

(四)播放時刻的提取算法實現

用戶點擊播放進度條某個位置時,可獲取視頻當前位置的幀數,然后需要將幀數轉換成時間,因此播放時刻的提取算法的實現步驟可分為用戶點擊定位,讀取所在的幀數,幀數轉換成時間。

三、視頻分享平臺總體設計與實現

篇7

關鍵詞:網絡教學;流媒體技術;課件制作

1 引言

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流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的網絡技術,不僅滿足了人們娛樂的需要,在學校的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已給傳統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的互動性、實時性、實用性、自主性、共享性等優勢正在被教學實踐所接受,它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能對教學起著很好的推動作用。

2 流媒體技術

2.1 流媒體概念

流媒體 (Streaming Media)是一種新興的網絡傳輸技術,在互聯網上實時順序地傳輸和播放視/音頻等多媒體內容的連續時基數據流,流媒體技術包括流媒體數據采集、視/音頻編解碼、存儲、傳輸、播放等領域。

2.2 流媒體技術

以前人們在網絡上觀看電影或收聽音樂時,必須先將整個影音文件下載并存儲在本地計算機上,然后才可以觀看。與傳統的播放方式不同,流媒體技術是一種基于時間的連續實時傳輸技術,使用專門的協議在線播放,用戶端對數據流采用邊接收、邊播放、邊丟棄的方式。流媒體數據流具有三個特點:連續性(Continuous) 、實時性(Real - time) 、時序性,即其數據流具有嚴格的前后時序關系。因此,通過流方式進行多媒體數據流的傳輸,即使在網絡非常擁擠或很差的撥號連接的條件下,也能提供清晰、不中斷的影音信號給觀眾,實現了網上動畫、影音等多媒體的實時播放。

流式傳輸的實現需要合適的傳輸協議。TCP需要較多的開銷,故不太適合傳輸實時數據。在流式傳輸的實現方案中,一般采用HTTP/TCP來傳輸控制信息,而用RTP/UDP來傳輸實時多媒體數據。

2.3 流式傳輸方法

流式傳輸的定義很廣泛,現在主要指通過網絡傳送媒體(如視頻、音頻等)的技術總稱。其特定含義為通過Internet將影視節目傳送到PC機。實現流式傳輸有兩種方法:順序流式傳輸(Progressive streaming)和實時流式傳輸(Real time streaming)。

3 流媒體技術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

在網絡上利用流式媒體技術能較好地實現實時授課,學習者可以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在任何一臺能接到網絡的多媒體計算機上接受課堂教育,構成一種”面對面”的教學環境,這種授課方式使教師的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可用各種信息媒體如語言、文字以及作為輔助的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完整地展現給學習者,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由于其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者的深層次思維,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教師也能即時發現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凋整課堂教學。

3.1網絡媒體素材庫的建設

隨著流媒體應用的深入及教學需要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現有的以服務于特定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模式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措施就是建設多媒體素材庫。對于于教學中的課件單元、教案、習題、電教片、會議資料、教學錄像或電臺已播放的教育類節目等,我們都可以將這些資源和節目編碼后轉換成流式文件,然后按照用途進行歸類存儲為素材庫。素材庫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則把各類素材組織起來,并集中存儲.管理和維護,以利于素材的有效利用。當教師或學生需要時,再從素材庫中調用使用,資源得到了共享。

3.2 網絡直播系統

網絡視頻直播對于高職院校的在線教學講座、會議實況、思想教育都具有很高的價值。網上直播要求系統具備高傳播率、數據同步、數據流的分流、高穩定性等特性。實現網絡的視音頻傳輸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采用實時流媒體技術。在網絡教學中可采用流媒體技術將將教師上課實景制作成流式音/視頻文件后放到流媒體服務器,然后通過網絡傳送到各終端進行直播,學生通過網絡視頻進行學習,可使分散在不同地點的學生能在同一時間聽老師的課,實現了大范圍教學,較好地解決了教學硬件的不足,達到資源共享,提高教學效益。

3.3 網絡點播系統

視頻點播(Video On Demand)技術改變了長期以來廣播式的單向視頻傳播方式,滿足了人們對視頻播放進行實時控制的愿望。對于非實時流媒體信息,可以由用戶點播的流媒體課件,教學課件可通過各種課件設計編輯軟件進行編輯制作,然后再上傳到服務器,再由用戶點播,可以靈活控制播放的時間,使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相對靈活,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教學效果。通過點播學習,學生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可以反復學習掌握不好的內容,對于優秀學生,可以有選擇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不必限于課堂上老師所講內容,真正做到了隨時隨地的自主學習。

4 流媒體課件制作

流媒體課件的制作可通過Windows Media系統實現。Windows Media系統由三部分構成:媒體服務器(Windows Media Server)、客戶端媒體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媒體文件制作工具Windows Media Tools,Media Tools是整個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幫助用戶生成ASF(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格式的多媒體流,主要包括媒體編碼器一Windos Media Encoder、ASF文件制作工具一一Media author和ASF文件編輯工具——Media ASF Indexer)。

為了實現交互教學,用攝像機將教師授課過程拍攝下來,通過采集卡完成音/視頻的采集,并完成模擬視頻信號的數字化。Windows Media編碼器將數字化的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進行實時壓縮編碼,再將它與上課所用的PPT或WORD文件講義,編輯生成實時的ASF數據流文件,合成表現力豐富的流媒體課件,并上傳到Windows Media Server服務器,實現網上廣播,遠程的學生啟動Windows Media Player在網上實時收看。如在點播系統中的課件,學生在課后還可以通過瀏覽器訪問流媒體服務器來繼續觀看上課視頻進行學習。學生可以向多媒體網絡教學服務器請求指定課件的播放,也能自行選擇學習內容,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并且可以控制開始、暫停、前進和后退等播放過程。運用流媒體的視頻點播系統可使學習者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心隨所愿地定制學習,擺脫了時間、空間和學習內容的約束,學習效果明顯。

5 結語

隨著Internet的發展 ,流媒體技術已逐漸成為Internet中視音頻傳輸的核心技術。基于流媒體技術的網絡教學能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隨時隨地授課和學習,而且其較強的交互性和真實性大大促進了人類的有效學習,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人力、物力資源,實現了優秀教育資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學效益。因此,流媒體技術將會在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將是學校教育手段的重要補充。

參考文獻:

[1] 牛慶麗.多媒體與流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對比與探討[J].大眾科技. 2008(11)

[2] 成紅.基于流媒體技術構建網絡視音頻教育資源[J].教育傳播與技術.2009(2)

篇8

論文摘要:文章主要描述流式技術及主要的流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流式技術在高校網絡教學的主要解決方案。隨著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教學手段要求實現多媒體化、網絡化成為當務之急,這就對教育技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流媒體(StreamingMedia)技術的出現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基于流媒體本身的技術特征:就是將影音文件經過壓縮處理后,放在網絡服務器上,進行分段的傳輸,客戶端計算機不用將整個的影音文件下載到本地便可以即時播放。由此種特征,流媒體就可以完全實現網絡教學的模式:遠程教學網絡直播和網絡視頻點播。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教學手段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當面授教方法,而是實現教學的網絡化。而多媒體教學的影音文件在本地計算機上播放大多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將這些格式的文件放到網絡上供其他人瀏覽,瀏覽者必須下載到本地計算機才可以收看和收聽,在當前網絡環境下,這種傳輸方式是非常不現實的。

一、流媒體的傳輸協議

熟悉網絡的人們都知道,數據在網絡上傳輸需要一些協議作為支持。RTP(實時傳輸協議)是Internet上針對多媒體數據流的一種傳輸協議,RTP在傳輸工作中提供時間標志、序列號以及其他能夠保證在實時數據傳輸時處理時間的方法,其目的是提供時間信息和實現流同步,RTP依靠RVSP保證服務質量標準。RTCP(實時傳輸控制協議)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服務。RTSP(實時流協議)定義了一對多應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過IP網絡傳送多媒體數據。RTSP在體系結構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數據傳輸。RSVP(資源預留協議)是Internet上的資源預留協議,其為流媒體傳輸提供服務質量標準,但是它不負責數據傳輸。

二、流媒體網絡結構模型的選擇

根據目前P2P流媒體的實際系統,它們在覆蓋網絡的組織結構上可以被大體分成兩類,即基于樹(Tree-based)的覆蓋網絡結構和數據驅動隨機化的覆蓋網絡結構。第一,基于樹的覆蓋網絡結構:節點被組織成某種傳輸數據的拓撲拓撲結構上的節點有明確定義關系。當節點收到數據包,它就把該數據包的拷貝轉發到它的每一個節點。基于樹的方法是最自然的方法,不需要復雜的視頻編碼算法。第二,數據驅動隨機化的覆蓋網絡結構:數據驅動的覆蓋網絡與基于樹結構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組建和維護一個傳輸數據的明顯拓撲結構,它用數據的可用性去引導數據流,而并不是在高度動態的P2P環境下不斷地修復拓撲結構。此拓撲結構的數據分發方法是用Gossip協議,在典型的Gossip協議中,節點給一組隨機選擇的節點發送最近生成的消息;這些節點在下一次做同樣動作,其他節點也做同樣動作,直到該消息傳送到所有節點。

三、P2P流媒體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

第一,課程在線視頻點播:由于流媒體技術的出現,使視頻點播從局域網內跨越到互聯網,流媒體在網絡傳輸中的優勢很適合高校網絡教學視頻點播的環境。第二,課程視頻直播:使用流媒體技術,我們可以實現教師授課的實時直播,如果再結合網上討論,便可以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此外,用流媒體技術實現視頻點播、視頻會議等功能也可以很好地利用到遠程教育中。第三,作業的上傳與下載:網絡教學最主要的好處就是互動性強,時間性比較隨意,教師布置的作業,特別是計算機、機械制圖方面的老師如果需要查看學生的實際操作效果,可以通過P2P的傳輸方式,完美地實現作業的上傳與下載。

四、流媒體網絡教學系統的整體規劃

硬件設備需求:視頻采集工具攝像機、錄放像機、視頻采集卡等,能夠進行多媒體信息處理的多媒體計算機。需要對多媒體數據進行存儲和管理,對存儲媒體數據向Web服務器提供一個鏈接和定位的媒體數據服務器,以及提供媒體內容采集、緩存、調度和傳輸播放等服務的流媒體服務器。軟件系統:

Windows2000Server、SQL2008、WindowsMediaServices等。在網絡課程中,流媒體將為學生提供完全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又能為協作化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逐步成為網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應用到網絡課程的各個教學環節,一般的設計步驟如下:一是整體設計,包括教學設計和軟件設計;二是實現網絡課程的軟件系統;三是網絡課程的準備過程;四是利用現有軟件和資源構建網絡課程;五是啟用用以交互的平臺。

五、流媒體網絡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系統各功能模塊設計:一是用戶權限設計:本系統將根據管理員、教師、學生和游客權限進入不同網絡頁面,從而實現在系統中進行不同操作;二是課件信息管理設計:本系統采用按院系的方式分類,同時各個院系內部又根據院系中不同學科進行二次分類;三是課件查詢設計:可以通過按院系查詢、按教師查詢、按關鍵字查詢三種查詢方式,這樣可以快速、準確查找所需課件;四是前端顯示頁面功能設計說明:前端顯示頁面包括欄目列表顯示、教師列表顯示、會員注冊登錄模塊;五是后臺管理模塊:管理員進入后臺管理系統后,可以對整個會員信息的管理,其中包括會員管理模塊、教師管理模塊、課件信息管理模塊、欄目管理模塊和師生互動模塊。第二,系統結構設計:本系統主要由服務器、網絡傳輸和客戶端構成,系統構架相對應為:服務器模塊、網絡傳輸模塊和客戶端模塊。服務器端由流媒體服務器,Web服務器和媒體數據庫組成。網絡傳輸端是建立在校園網/Internet基礎上的。客戶端采用Web瀏覽器的應用程序,通過點播提出請求,接收來自流媒體服務器的視頻、音頻流媒體。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泰州日報社 媒體融合 網絡視聽互動平臺

泰州日報社“網絡視聽互動平臺”的基礎是泰州日報社的網絡創新品牌欄目――《網絡對話》。《網絡對話》創始于2007年,當年7月22日進行了首次圖文直播,至今已舉辦了100多期。由于欄目話題選擇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參與單位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多次親自參與對話,欄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從2008年10月起,泰州日報社積極籌劃將欄目的載體進一步提升,由圖文直播逐漸向視頻直播邁進,2009年1月“網絡視聽互動平臺”項目建設在報社實施。

1 《網絡視聽互動平臺》的視頻資源通過互聯網傳播

網絡帶寬由一根電信百兆光纖提供,經過一臺天融信防火墻接入企業網,網絡拓撲結構如圖1。

2 網絡拓撲結構

系統制作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訪問量分析服務器、視頻壓縮工作站、WWW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博客論壇服務器均放置在內網,內網通過電信100M獨享光纖與互聯網連接;制作服務器制作好的頁面和視頻壓縮工作站信號通過局域網傳輸給WWW服務器和流媒體服務器;系統的制作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訪問量分析服務器可以互相備份;流媒體服務器和WWW服務器可以互相備份;這樣基本上消除了系統關鍵部位的單一故障點。

網絡視聽互動平臺視頻系統硬件拓撲結構如圖2所示。

3 平臺及需要開發的系統

項目要建立的三個平臺:內容資訊平臺、流媒體平臺、一站式互動交流平臺。需要的系統:內容管理系統、流媒體系統、論壇、博客系統、視頻播客系統、投票評比系統、留言板系統、嘉賓訪談系統、流量統計系統等。

泰州日報社“網絡視聽互動平臺”的主要目的是采用網絡視頻技術手段,達成現場交互的互動節目形式,并由單一的話題式訪談向全能資訊型互動轉化,從而為泰州的廣大網絡受眾提供全媒體感受的新聞信息資訊、互動社區等節目,推動泰州報業向全媒體時代的傳播形態邁進。建成后,將更好地融合紙媒、網絡、視頻等媒體形式,為泰州的網絡受眾提供全媒體感受的本地信息,豐富大眾網絡生活;更好地發揮作用;更好地向受眾提供積極向上的網絡內容;凈化網絡環境、傳遞主流聲音、引導正確的網絡文化消費觀。

篇10

關鍵詞:流媒體;網絡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1)08-1907-01

隨著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已經成為信息時代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它能將形象直觀的音頻、視頻和動畫等學習資源通過網絡提供給學生,使教學內容更為生動活潑。但由于網絡帶寬的限制,傳輸音、視頻信息需要較長的時間,網絡教學的發展迫切要求能夠解決在低帶寬環境下實時傳送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文件的技術。在這種背景下,一種新穎的網絡多媒體技術――流媒體技術應運而生。

1 流媒體技術概述

流媒體(Streaming Media)是指在網絡中使用流式傳輸技術的連續時基媒體,如音頻、視頻和其他多媒體文件。流媒體技術是當前十分流行的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從Internet上獲取音頻和視頻等連續媒體數據的新技術。該技術支持多媒體數據流的實時下載和回放。通俗地講,就是將音、視頻文件經過壓縮處理后,放在網絡服務器上進行分段的傳輸,客戶端計算機不用將整個的音視頻文件下載到本地,便可以即時收聽和收看。即服務器向客戶端發送穩定的和連續的多媒體數據流,客戶端則一邊接收數據一邊以穩定的流播放數據。

2 流媒體實現的關鍵技術

流媒體實現的關鍵技術是流式傳輸。流式傳輸時,聲音、影像或動畫等媒體由音視頻服務器向用戶計算機連續、實時傳送,用戶不必等到整個文件全部下載完畢,而只需經過幾秒或數十秒的啟動延時即可進行觀看。當聲音等媒體在客戶機上播放時,文件的剩余部分將在后臺從服務器上繼續下載,這不僅大大縮短了延時,而且不需要太大的緩存容量,彌補了用戶播放端占用存儲資源的缺點。

實現流式傳輸有兩種方法:實時流式傳輸(Real time streaming)和順序流式傳輸(Progressive streaming)。

1)實時流式傳輸

實時流式傳輸指保證媒體信號帶寬與網絡連接相匹配,使媒體可被實時觀看到。實時流與HTTP流式傳輸不同,它需要專用的流媒體服務器與傳輸協議。實時流式傳輸總是實時傳送,特別適合現場事件,也支持隨機訪問,用戶可快進或后退以觀看前面或后面的內容。理論上,實時流一經播放就不可以中止,但實際上,可能發生周期性的暫停。

2)順序流式傳輸

順序流式傳輸是順序下載,在下載文件的同時用戶可觀看在線媒體,在給定時刻,用戶只能觀看已下載的那部分,而不能跳到還未下載的前頭部分,順序流式傳輸不像實時流式傳輸在傳輸期間根據用戶連接的速度做調整。順序流式傳輸不適合長片段和有隨機訪問要求的視頻,如:講座、演說與演示。它也不支持現場廣播,嚴格說來,它是一種點播技術。

3 流媒體傳輸原理

在流式傳輸中,當客戶端通過URL選擇某一流媒體服務后,客戶端的Web瀏覽器和Web服務器之間使用HTTP/TCP交換控制信息,把需要傳輸的實時媒體數據從原始信息中檢索出來,Web瀏覽器啟動流媒體播放器,使用HTTP從Web服務器檢索相關參數對播放器程序初始化;然后流媒體播放器與流媒體服務器之間運行RTSP/TCP協議交換傳輸所需的控制信息,具有播放、快進、快倒、暫停等功能;流媒體服務器使用RTP/UDP協議將音/視頻數據傳輸給流媒體播放器,當流媒體數據抵達客戶端后即可播放。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

4 流媒體系統的組成

一般流媒體系統主要可以分四部分:媒體服務器、媒體播放器、媒體編碼器和媒體文件存儲器,四部分相互協作構成流媒體服務系統。

1)媒體服務器(Windows Media Server):用來向觀眾發送流媒體文件的軟件;

2)媒體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用來從 Windows Media Server接收ASF流并解壓在本地播放;

3)媒體編碼器(Windows Media Encoder):將原始的媒體文件或攝像頭采集進來的實時媒體數據制作成ASF文件或ASF數據流;然后將流文件存儲在媒體文件存儲器中,或直接送到流媒體服務器;

4)媒體文件存儲器(Windows Media Memory):存儲流格式的媒體文件,一般采用SCSI硬盤或磁盤陣列;

5 流媒體技術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

流媒體技術在網絡教學的應用主要體現為點播式流媒體教學和直播式流媒體教學兩種主要方式。

1)點播式流媒體教學。流媒體教學資源中心先將教師教學過程進行錄像,然后將 錄像以及與教學相關的動畫等資料預先進行編碼壓縮,處理成流媒體文件,存儲在點播服務器中,學習者登錄遠程學習系統后,可以自行選擇學習內容,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并且可以控制開始、暫停 、前進和后退等播放過程。

2)直播式流媒體教學。直播式流媒體教學也叫同步教學,授課一般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室里安裝視頻采集卡、聲卡、攝像頭、麥克風等相關設施。上課時,教師啟動相關設施,攝像機拍攝的教師授課過程實時的傳輸到流媒體編碼機,經過采集卡的采集、編碼后實時地上傳到流媒體服務器,由流媒體服務器實時到學生終端計算機,學生就可以在同一個時間、不同的地點利用相應的流媒體播放軟件進行接收信息。同時在學生所在的多媒體教室,攝像機拍攝學生提問的影像,再經編碼計算機上傳到流媒體服務器,通過網絡傳到授課教師的終端計算機上 ,從而實現了教師和學生異地的實時交流 。

流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教學同時、同地、同進度的課堂教學方式,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 Internet技術和校園寬帶網絡的快速發展,流媒體技術必將在教學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胡冬萍.基于流媒體技術的現代遠程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9(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