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范文
時間:2023-04-09 13:46: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率為5%~12%,國外報道為7%~12%。初產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是經產婦的4~5倍。
妊娠高血壓疾病分為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壓5種類型。
子癇前期輕度 俗稱輕度妊娠高血壓,孕婦血壓輕度升高,大于140/90毫米汞柱,可以伴有輕度蛋白尿和水腫,病人無明顯不適。水腫可以是顯性,也可以是隱性。隱性水腫僅表現在體重的異常增加(即病人每周體重增加超過0.5千克)。一般分娩后12周完全好轉。
子癇前期重度 也就是俗稱的重度妊娠高血壓,是病情嚴重的階段。血壓突然升高至160/110毫米汞柱,甚至更高,尿蛋白2~4個加號,體重異常增加。病人水腫的程度可輕可重,從腳踝開始水腫并向小腿、大腦及腹部擴展。水腫部位隆起,足部和小腿出現明顯凹陷性水腫,皮膚發緊發亮,按之出現凹陷,休息后不消退。嚴重者可有腹水,病人感到頭暈、頭痛、視物模糊、右上腹痛、呼吸急促、心慌、胸悶、惡心、嘔吐。子癇前期的孕婦發生其他孕期并發癥的風險也很高,包括宮內發育受限、早產、胎盤早剝、胎死宮內等。
子癇 子癇前期重度如果沒有及時得到診治,病人可能出現抽搐,伴發昏迷、神志喪失,這就是子癇。抽搐可以反復發作,或者造成口唇舌咬傷、摔傷甚至骨折。這種情況在產前、產時、產后均可以發生。對母兒傷害甚大,重者可危及母兒生命。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的主要高危因素
遺傳因素(40%的妊高癥有家族史)、初產婦、初次檢查時體質指數BMI(體重/身高2)大于等于35 千克 /平方米、妊娠間隔時間大于等于10年、孕婦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40歲、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壓病史及家族史、慢性腎炎、抗磷脂綜合征、糖尿病、營養不良、低社會經濟狀況等;子宮張力高,如出現羊水過多、雙胎、糖尿病、巨大兒等;還有寒冷和氣溫變化、血鈣降低等,都是妊高癥易發的因素之一。
發現妊娠期
高血壓怎么辦
通常,在懷孕的3~6個月血壓有所下降,這會暫時掩蓋慢性高血壓;到孕中期結束時,血壓又會恢復到正常水平。在妊娠早期進行定期檢查,主要是測血壓、查尿蛋白和測體重。肥胖者妊高癥的發病率更高,應引起足夠重視。孕后期熱能攝入過多,每周體重增長過快,是妊高癥的危險因素,因此孕婦攝入熱能應以每周增重0.5公斤為宜。
注意休息和營養。心情要舒暢,精神要放松,爭取每天臥床10小時以上,并以側臥位為佳,以增進血液循環,改善腎臟供血條件。飲食不要過咸,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應進三高一低飲食,即高蛋白、高鈣、高鉀及低鈉飲食,每日蛋白攝入量為100克,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這些有助于預防妊高癥。因此,孕婦應多吃魚、肉、蛋、奶及新鮮蔬菜,補充鐵和鈣劑,少食過咸食物。
及時糾正異常情況。如發現貧血,要及時補充鐵質;若發現下肢浮腫,要增加臥床時間,把腳抬高休息;血壓偏高則要按時服藥。
篇2
目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不可能完全預防本病的發生。因此,在妊娠中對有高危因素的孕婦,例如高齡孕婦、體型較胖者、雙胎、羊水過多、有慢性高血壓、腎炎、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尤其是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家族史的孕婦,應開展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預測性診斷,對有陽性表現而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傾向者,給予適當的休息及對癥治療,密切追蹤隨訪。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減少子癇的發生。減少嚴重并發癥,對保障母嬰健康有積極意義。而“先兆子癇”及“子癇”圍產兒死亡率高,隨著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情加重母兒的預后變得越來越差,在臨床診斷時應根據病史、誘發因素、病情輕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類有無并發癥對母嬰的影響并相關疾病鑒別。
妊娠高血壓疾病大多數患者由于產前保健意識不強,做好母嬰保健,定期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妊娠高血壓疾病,有一定的發展過程,抓住先兆子癇這個重要環節,而做好轉化工作即可防止子癇的發生,又可保障母子的平安。
群防群治:防止先兆子癇的發生,必須醫患聯系,從重視做產前宣教工作到門診、病房絕不放過1例妊娠高血壓患者,產程時要詳細詢問病史。仔細觀察血壓、脈搏、體重及血項的變化建立產前保健卡,定期產檢,并囑其有高血壓、水腫、頭痛等情況者應及時就診對病情重者及時收入住院,列入重點交班。
加強觀察: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除藥物治療外觀察病情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環節。子癇前癥狀不太明顯易于忽略,因此要加強每位醫護工作的能力。必須經常觀察病情變化,對患者每2小時測1次血壓,聽胎心聲1次,發現情況積極采取有力措施,使孕婦轉危為安。
篇3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產婦并發癥圍產兒結局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099
資料與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住院分娩產婦2843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壓病228例,發病率8.02%。年齡18~44歲,發病孕周27~41周,平均孕周35+4。初產婦112例,經產婦116例,雙胎妊娠5例。重度子癇前期118例,輕度子癇前期41例,妊娠期高血壓37例,子癇6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16例,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10例。分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其并發癥結果及圍產兒結局情況。
方法: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其并發癥的診斷以《婦產科學》(第7版)[1]為準。對各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孕產婦并發癥、妊娠結局進行比較。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結果
各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中孕產婦并發癥包括胎盤早剝,產后出血,心功能衰竭,肝腎功能損害,HELLP綜合征。產婦無1例死亡,孕產婦嚴重并發癥包括胎盤早剝、產后出血、心功能衰竭、肝腎功能損害等,在子癇、重度子癇前期及慢性高血壓合并子癇前期組中發生率明顯增加,與其他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圍產兒結局分析,見表1。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基本病理變化為全身小血管痙攣,腦血管痙攣可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腦水腫、充血、貧血、血栓形成及出血等,嚴重威脅母嬰健康。國內報道發生率為9.4%。孕產婦死亡率在城市為18.9/10萬,全國為46.9/10萬,圍產兒總死亡率為2.68%,本組資料與國內報道一致[2]。
因妊娠期高血壓基本病理生理改變為全身小動脈痙攣,子宮-胎盤血流灌注不良,以及抽搐發作時全身組織缺氧,使胎兒胎盤血循環中的氧含量明顯下降,更易導致胎兒窘迫甚至胎死宮內。因而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可以減少子癇的發生、降低母嬰死亡率意義重大[3]。特別是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中早產、足月低體重兒、胎兒窘迫、胎死宮內、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妊娠期高血壓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患者,嚴重威脅母兒生命安全。通常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發病早,隨妊娠進展,病情逐漸加重,雖經積極治療仍得不到有效緩解,適時終止妊娠是一重要的治療措施,可有效地保證母體安全。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92.
篇4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01—2018-12焦作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央醫院的80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隨機分為2組,優質化組年齡21~38(27.89±1.79)歲;初產婦28例,經產婦12例。常規護理組年齡22~39(27.24±1.88)歲;初產婦27例,經產婦13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常規護理組給予普通護理,優質化組進行優質化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在產前實時監測和檢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的血壓狀況。入院后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介紹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和護理方法,并及時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詳細解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治療注意事項和其他知識,說明血壓控制良好的案例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預后良好的案例,并合理開展心理疏導工作,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的情緒得到有效緩解,在消除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的基礎上,充分提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對治療的信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接受護理操作。(2)定期檢查:在懷孕的早期階段,每2周檢查一次。在妊娠晚期,檢查時間為每周1次。檢查內容包括B超檢查和血壓的測量。護理人員還應教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血壓監測結果和判斷方法,一旦發現血壓水平超過標準,應及時通知醫生或負責護士,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3)飲食指導: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有效控制血壓水平,控制飲食起關鍵作用,因此,醫務人員應根據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血壓水平指導其有效控制血壓,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的比例。此外,維生素、鐵、鈣和其他元素適當攝入。(4)加強健康教育和指導。護理人員應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進行疾病知識教育,并說明積極預防感染的重要性,指導產婦在孕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5)運動指導:通過運動鍛煉可以促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體質量的減輕,有效改善脂代謝紊亂,調節血壓,從而達到降低血壓水平的目的。根據孕周情況,指導產婦進行合理運動,避免劇烈運動。(6)藥物護理。教育患者按時服用降糖藥物,不要隨意增加或減少。觀察藥物的功效和不良反應。通過觀察血壓、尿蛋白等評價藥物的功效。(7)預防并發癥。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潔,應注重陰道衛生,呼吸道感染,預防感染。遵醫囑調整飲食,定期健康檢查,并按照醫生的指示使用降壓藥。
1.3 觀察指標。比較2組滿意情況,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認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治療依從性、遵醫飲食行為和遵醫堅持運動的行為,護理前后血壓指標,不良母嬰結局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2組滿意情況比較。優質化組滿意度較常規護理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血壓指標。護理前2組血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優質化組血壓指標的改善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2組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認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治療依從性、遵醫飲食行為和遵醫堅持運動行為的比較。優質化組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認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治療依從性、遵醫飲食行為和遵醫堅持運動的行為更具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不良母嬰結局發生率。優質化組不良母嬰結局發生率2.50%(1/40),常規護理組不良母嬰結局發生率是20.00%(8/40),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篇5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并發癥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近年來影響孕產婦及圍生兒病死率的常見原因[1]。多數患者在妊娠期常伴隨有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臨床表現,若治療不及時,將進一步發展為子癇前期甚至子癇,孕產婦可能出現急性心力衰竭、肝腎功能障礙、肺水腫甚至死亡[2,3]。現將我院近3年收治的297例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產婦總人數為3154人次,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297例,發病率約為9.4%。其中妊娠期高血壓169例,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56.9%,輕度子癇前期52例,占17.5%,重度子癇前期70例,占23.6%,子癇3例,占1.0%,慢性高血壓合并子癇前期2例,占0.7%,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1例,占0.3%。孕婦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27.81± 5.16)歲,孕周28~40w。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充分監測胎兒狀況,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采取對癥治療。妊娠期高血壓應靜臥并補充營養,監測血壓,尿量及胎兒宮內狀況;子癇前期患者以上患者應立即收入院治療,給予解痙,降壓,鎮靜等治療。治療首選解痙藥物為硫酸鎂,首次負荷劑量25%硫酸鎂16ml加于10%葡萄糖液20ml中,緩慢靜脈推注,使血中鎂離子迅速增加,達到所需的治療濃度,然后以25%硫酸鎂60ml加于5%葡萄糖液500ml靜脈滴注,并視病情給予地西泮,硝苯地平降壓對癥治療。
1.3觀察指標①記錄并比較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壓孕產婦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如胎盤早剝、急性心力衰竭、產后出血等;②對圍產兒的影響:早產、胎兒窘迫、胎兒生長受限、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等。
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數據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分析。不同組間指標均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97例患者均存活,重癥子癇前期患者70例,其中胎盤早剝4例,急性心力衰竭2例,產后出血3例,早產5例,胎兒窘迫2例,胎兒生長受限1例,新生兒窒息1例,新生兒死亡1例,總計19例,占重癥子癇前期患者的27.1%。由于子癇和慢性高血壓合并子癇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患者樣本量過小,因此只在妊娠期高血壓、輕度子癇前期及重度子癇前期之間比較,重癥子癇前期對母嬰危害更大(P<0.05),見表1。
3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孕產婦妊娠期常見的疾病,多數病例在常伴隨有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等癥狀,直接危及母嬰健康,加強孕期監護,做好孕期保健,及時給予治療,能降低母嬰并發癥,改善孕產婦和圍產兒預后。
3.1發病機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因素較多,病因至今尚未闡明,但孕婦的精神因素、產婦年齡、多胎妊娠、慢性高血壓、營養不良等因素是孕產婦發病幾率大大增加。近年來的免疫學說、子宮-胎盤缺血學說、內皮細胞損傷和激活學說和遺傳因素等機理僅能部分表達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機理[4,5],因此Cisse等[6]認為該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由于多因素作用使母胎免疫平衡和免疫耐受失衡,胎盤著床能力降低,胎盤供血不足,使胎盤局部出現氧化應激,由于脂質過氧化并釋放大量自由基,同時大量炎性因子的釋放也將激活中性白細胞,直接或間接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滲透壓發生改變,最終引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全身小動脈痙攣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變[7]。由于小動脈痙攣,造成管腔狹窄,血管內阻力增大,內皮細胞通透性增加,從而使體液與蛋白質滲漏,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及水腫等癥狀。全身各臟器因供血不足,可導致腦,心,肝,腎及胎盤的損害,出現腦水腫,急性心腎功能衰竭,肺水腫等病變,對母嬰造成極大危害。
3.2治療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休息、鎮靜、解痙、降壓、利尿,密切監測母胎狀態,選擇合適的方式適時終止妊娠。針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基本病理改變,解痙是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首要方法,一般選用硫酸鎂作為首選藥物,其作用機理是基于鎂離子能抑制運動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降低中樞神經興奮性,阻斷神經和肌肉間的傳導,從而使骨骼肌松弛,控制患者抽搐;同時鎂離子可使血管內皮合成前列環素增多,血管擴張,緩解小動脈痙攣,降低血壓;降壓治療是針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體征的必要手段,維持血壓正常范圍有利于降低腦血管意外發生;對于蛋白質滲漏嚴重導致的低蛋白血癥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患者,應給予白蛋白、擴容和肝素等對癥治療。在積極治療后病情仍未得到緩解時,應及時采取恰當的方式適時終止妊娠,確保母嬰平安,在終止妊娠前可給予地塞米松促進圍產兒肺成熟。
參考文獻:
[1]王成春,徐桂玲.腹水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40 例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6,6(22):454.
[2]馬麗,葉新紅,張文靜.311例妊娠期高血壓臨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6(4):290.
[3]王娜,苑中甫.妊娠期高血壓疾病312例治療分析[J].山東醫藥,2009,49(50):75.
[4]王秀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252 例分析[J].長治醫學院學報,2006,20(4):282.
[5]周麗萍,劉寶華,劉曉英,等.150例妊娠期高血壓臨床分析[J].醫藥論壇雜志, 2005,26(5):53-55.
篇6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管參數;血液流變;預測;干預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14.2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2409(2008)05-0910-03
Reference values with hemorheology predict the hypertensive disorderco mplicating pregnancy/HUANG Lin, ZHONG Nai-hui , XIA Hong-wei, et al.∥Guangxi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Hospital,Nanning 53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better way to predict the hypertensive disorderc omplicating p regnancy and interveningly treat the high-risk pregancy. Methods:The hemorheology of the pregnant women, whose detectional results of reference va l ues waspositive were detected. Then we intervented the pregnant women, whoseresults of hem orheology was positive. Results:We detected 29 cases of the hypertensive disord e r complicating pregnancyamong 420 cases of the pregnant women, whose detection al results of reference values waspositive(6.90%) and detected 24 cases of the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among 195 cases of the pregnant wo men, whose detectional results of hemorheology waspositive(12.31%).The pregnan t women,whose results of hemorheology andreference valueswere all positive, showed that there were only 4 cases of the hypertensive disor dercomp licating pregnancy(3.17%).Conclusion: Reference values with hemorheology can imp rove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Th e pregnant women,whose results of hemorheology and reference values are allpositive, are considered as the high-riskpeople.The intervention to the m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e hypertensive disordercomplicating pregnancy. Key words: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reference v alues; hemorheology; intervention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它嚴重威脅母嬰安全,是嚴重的妊娠并發癥之 一。至今病因未明,治療效果不滿意。當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病時,已造成了腎、胎盤等由功 能性發展為器質性損害。因此,早期預測和干預治療是預防和降低妊娠高血壓疾病對母嬰損 害的重要措施。近年來已有應用血管參數或血液流變學研究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報道,本研究 聯合應用血管參數、血液流變學觀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預測價值和干預治療的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自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門診產檢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婦,年齡20 ~39歲,平均29.5歲;孕周18~37周;均排除各科的合并癥。
1.2 檢測方法
從孕18周 開始進行血管參數檢測。檢測前孕婦休息5min,30度半臥位,左側位15度。測左腕橈動脈 搏動最強處。隨機抽取檢測陽性孕婦420例,進行血液流變檢測。兩種檢測均陽性的195例孕 婦,隨機分3組:第1組:復方氨基酸鰲合鈣1200mg/d,維生素E200mg/d,維生素C片0.6g / d。第2組:用復方氨基酸鰲合鈣1200mg/d,維生素C片0.6g/d。第3組:用復方氨基酸鰲 合鈣1200mg/d。對照組:健康指導:適當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側臥位,增加營養,清淡 飲食,多吃果蔬。觀察至37周。隨機抽取103例血液流變學陽性者作為對照。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標準按《婦產科學》[1]。
1.3 檢測儀器及標準
1.3.1 血管參數 采用北京易思公司MP妊高征檢測系統,由專 人檢測,大于參考值為陽性。參考值:綜合波形系數(K)>0.4,外周阻力(TPR)>1.2,血液粘稠度>4.5,心臟指數(C I)
1.3.2 血液流變學 采用北京賽科希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SA-5 60 0自動血流變測試儀,由專人檢測。檢測全血粘度(mPa.S)、血漿粘度(mPa.S),結果有一 項大于正常值為陽性。
參考值:全血粘(1/S)>21.35,全血粘(5/S)>9.95,全血粘(30/S)>5.94,全血粘度(2 00/S)>4.65,血漿粘度>1.66。
1.4 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成組t檢驗。計數資料比 較采用χ2檢驗。采用SPSS10.0版統計軟件處理,以P
2 結果
2.1 血管參數檢測陽性孕婦共420例,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29例,發 生率為6.90% 。血液流變陽性孕婦195例,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24例,發生率為12.31%,兩者比較有 顯著性差異(P
2.2 血管參數陽性孕婦的血液流變225例陰性,195例陽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29例,3 組間的兩兩比較均有明顯差別,(P
2.3 將血管參數、血液流變檢測均陽性的孕婦進行干預治療,干預組的發病數明顯低于對 照組(P0.05),結果見表 3。
3 討論
自1988年首次報道[2]使用MP妊高征檢測系統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至今這 一技術得 到了廣泛普及。但其易受外界因素干擾,假陽性較高,對于孕婦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無 形中形成了一個致病的因素。徐望明等[3]首先報道用血液流變預測妊娠期高血壓 疾病有較 高的符合率。本研究在MP妊高征檢測系統預測陽性的基礎上,再檢測血液流變,其預測陽性 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率為12.31%。說明血液流變檢測較穩定,在血管參數陽性基礎上 檢測血液流變能進一步提高預測符合率。
正常妊娠血液由于血容量增多而呈稀釋狀態,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時,由于全身小動 脈痙攣,導致組織缺血缺氧,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漿蛋白漏出,使有效血容量下降,導致血 液粘稠,血粘度升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液流變特點:血液粘稠,粘滯性增高,紅細胞變 形能力下降,紅細胞聚集性增加,血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姜杰等[4,5]在研究妊 娠期高血 壓疾病的血液流變時發現,以全血粘度中、低切粘度明顯增高,表明紅細胞聚集性增加。而 重度子癇前期血液粘度高、低切均明顯增高,以全血粘度低切更顯著。說明 全血粘度 低切能更好地識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液流變學的病理狀態,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展到嚴 重階段,血液粘度高切也升高。本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全血粘度低、中、高切均增高明顯 ,明顯高于血液流變檢測陰性組,t檢驗有統計學意義。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與血液流 變預測陽 性組全血粘度低切比較有差異性,但其均值較接近,說明該組孕婦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的高危人群,應列入重點干預治療范圍,重點追蹤。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與血液流變預測陽 性組全血粘度中、高切均數有差別,但顯著性檢驗沒有差異,可能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樣 本較少有關,需再加大樣本繼續觀察。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是多因素的結果,全身小動脈痙攣是最基本的病理改變。鈣能夠 降低血管平滑肌對血管緊張素Ⅱ的敏感性,與降低甲狀腺旁素分泌代償性亢進和調整腎素活 性有關[6]。還有學者認為胎盤發育障礙使其處于缺血缺氧狀態,產生大量氧自由 基,其可 加重滋養細胞凋亡/死亡,釋放比正常妊娠更多的細胞碎片,導致全身炎性反應,可能是妊 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之一[7]。從而激發了嘗試采用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 素E,預 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并在數個國家開展實驗。還有研究表明,正常孕 婦90.35 %存在生理性缺鈣,而且血鈣偏低。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孕婦血鈣明顯低于正常孕婦的血鈣 [8-10]。
筆者試圖通過聯合應用鈣劑、維生素C、維生素E干預治療,以提高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干預治療的效果。本研究表明干預組的發生率是3.17%,對照組為19.41%,P0.05,說明用鈣劑1200mg/d已經能夠較好的預防妊娠期高血 壓疾病的發生。
聯合應用血管參數、血液流變檢測,能提高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準確性,對于血液 流變陽性的孕婦,應作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高危人群進行管理和干預治療,應用鈣劑 1 200mg/d,已能達到有效的干預治療目的。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7-100.
[2] 從克家,于芳清,劉桂榮,等.應用橈動脈血流圖預測妊高征[J].中華 婦產科雜志,1988,24(1):5-7.
[3] 徐望明,楊菁,田孝坤.血液流變學指標預測妊高征的研究[J].循環醫 學雜志,1997,7(3):29-30.
[4] 姜杰,徐志文,胡澤溪,等.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變性研究[J].中 國血液流變學雜志,1998,8(3):15-17.
[5] 關懷.妊高征孕婦血液流變學和臍動脈血流速度波型的變化[J].中國 現代藥物應用,2008,2(10):75.
[6] 石永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因學進展[J].國外醫 學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分冊,2006,75(4):200-202.
[7] RAIJMAKERS M T,DECHND R,POSTON L.Oxida tive stess and preeclampsia:rationale for antioxidantclinical trials[J].Hyp ertemsion,2004,44(4):374-380.
[8] 黃德方,劉黨英.妊高征患者血清鈣水平及補鈣后平均 動脈壓變化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2058-2059.
[9] 李海香,路桂玲,杜鳳娥.對妊娠期低血鈣濃度補鈣預防妊高征的臨床分 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03, 14(1):3-7.
篇7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護理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Nursing Experience
ZHANG Rui
(Liaoning Province Fushun Third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Fushun Liaoning, 11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methods of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primipara and empirical summar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80 cases of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nursing parturient after admission. Results: no maternal death, taking routine treatment measures, because of fetal distress (32 cases), placental abruption (1 cases), other factors (12 cases), cesarean section in 45 cases, the rest 35 cases of natural childbirth. Conclus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help patients 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smooth through pregnancy, perinatal periodand puerperium.
Key words:Pregnancy; Hypertension; Nursing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壓。我國發病率為9.4%,國外報道7%~12%。本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生兒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表現為妊娠期20周后出現高血壓、水腫、蛋白尿。輕者可無癥狀或輕度頭暈,血壓輕度升高,伴水腫或輕度蛋白尿;重者頭痛、眼花、惡心、嘔吐、持續性右上腹痛等,血壓升高明顯,蛋白尿增多,水腫明顯,甚至昏迷、抽搐[1]。
1 臨床資料
收集從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來院,經檢查確診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80例,年齡24~42歲,平均年齡33.7歲,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斷標準。其中妊娠期高血壓16例,輕度子癇前兆59例,重度子癇前兆5例;初產婦53例,經產婦27例。
2 臨床護理
2.1日常護理 囑患者以左側臥位為主臥床休息,保證8~10h/d的睡眠,左側臥位易改善體循環血量,改善胎盤血供,偶爾右側臥位可以替換左側臥位,但避免平臥以預防仰臥綜合征。正常飲食但應以清淡為主,攝鹽量約7g/d左右,脂肪攝入低于60g,增加蛋白質攝入,攝入應達到100g/d左右以滿足機體需要。引導患者調節情緒、穩定患者心情、緩解緊張情緒、避免情緒波動。
2.2監測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具體內容如下,自覺癥狀監測:有無頭痛、眩暈、嘔吐等癥狀;生命體征監測:入院后至產后48h內1次/4h監測血壓,患者呼吸,脈搏,心率,日計數胎動,聽胎心1次/2h以及有無腹水、水腫以及心理變化等;輔助檢測監測:記錄日液體出入量;定期送檢血、尿常規標本,監測尿蛋白量以及出凝血時間等常規生化指標;并發癥監測:有無胎盤早剝、胎兒窘迫、呼吸困難,陰道流血等等。
2.3用藥護理 硫酸鎂作為首選解痙藥,常用于子癇先兆、子癇等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中。在用藥中要嚴格控制總用量在25~30g/d。用藥前及用藥過程中必須檢測:膝腱反射存在;呼吸大于16次/min;尿量大于25ml/h或日尿量大于600ml/h;備好10ml的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一旦產生鎂中毒應在3min以上將葡萄糖酸鈣靜推。囑咐使用鎮靜劑患者絕對臥床以免產生性低血壓。嚴密監測使用降壓藥患者血壓并控制降壓藥物滴速,避免因血壓降低幅度過大引起腦出血或胎盤早剝。使用利尿劑患者要注意監測血容量避免電解質紊亂。
2.4分娩期護理 自然分娩患者,密切觀察產程進展,盡量縮短第二產程,在第三產程是注意檢查胎盤,胎膜。注意保護會陰以及陰道流血情況,預防產后出血,在整個自然分娩過程中密切監測胎心,一旦發生胎兒宮內呼吸窘迫征應盡快轉入剖宮術以結束分娩。剖宮產分娩患者,術前應加強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緊張情緒,術前及術中密切監測胎心,做好術中以及新生兒護理。
2.5產褥期護理 分娩后48h內仍是子癇可能發作的時期,因此產后盡量營造安靜的休息環境,限制家屬探望患者次數,產后48h內應每4h測量血壓一次。注意產科護理,觀察子宮收縮情況以及惡漏情況,預防產后感染。
2.6搶救護理 對于子癇發作患者應做好搶救護理,將患者安排到獨立、安靜的病房,避免聲光刺激;做好呼吸道護理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并給予氧氣,預防舌唇咬傷或舌后墜以及口腔分泌物吸入造成呼吸困難;防治患者墜床;密切注重患者生命體征,記錄24h出入量,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注意先兆流產。
3 結果
8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進行包括吸氧、鎮靜、解痙、降壓藥物等常規治療后。行剖宮產分娩45例,原因包括胎兒宮內窘迫32例,胎盤早剝1例,其他因素12例。患者自然分娩35例,其中胎頭吸引加會陰側切21例。
4 結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作為產科常見疾病,其治療目的及原則是爭取母嬰平安度過圍生期,采用合適母嬰的方式終止妊娠。因此加強妊娠期高血壓產婦的臨床觀察和護理,采取切實有效的具體措施直接影響母嬰預后 [2]。作為護士在日常護理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中應注重與其相關的護理問題:①強加日常護理預防母嬰傷害:對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當發生子癇抽搐時易造成咬舌、氣道異物吸入等二次傷害;對于胎兒因母體血壓長期維持在高壓狀態,易造成胎盤血流量改變、胎盤功能下降、發生胎盤早剝從而導致胎兒宮內呼吸窘迫甚至乏氧胎死宮內等;②遵守醫囑:強調孕婦采用以左側臥位為主進行靜臥休息,給予氧療改善血氧含量,糾正組織缺氧,及時準確使用藥物,觀察用藥的效果預防用藥副作用;③加強圍生期護理,密切觀察病情:包括及時記錄血壓、液體出入量、胎心聽診、胎動計數、及時送檢各項檢查樣品等。④完善婦產科護理知識結構,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指導家屬進行日常一般護理。⑤培養責任心,用患者及家屬能夠理解的語言介紹病情,在患者面前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利用自身行功和親切語言撫平患者焦慮緊張情緒。
總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作為妊娠期常見的特有性疾病,在護理工作中,我們要以嚴謹工作作風,全面專業的護理技術,平易近人的態度,多元化提高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護理質量,幫助產婦平穩度過妊娠期、圍生期以及產褥期[3]。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1-93.
篇8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714.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515-0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發生率我國9.4%~10.4%,常發生于妊娠22周后妊娠婦女中,嚴重者可引起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1〕。因此應當選擇最佳的治療時機、最佳的方式來終止妊娠,以及時有效地控制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病情發展。現就我院近3年來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168 例的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168例,其診斷標準參照樂杰主編的第七版《婦產科學》[2]。其中妊娠期高血壓32例,子癇前期112例(輕度118例,重度87例),子癇9例(產前15例,產后2例),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8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7例,年齡22~41歲,平均29歲,初產婦129例,經產婦40例,雙胎15例,單胎153例,發病孕周28+1~41+5周,平均34+5周。
1.2 臨床表現
典型臨床表現為妊娠20周后出現高血壓、水腫、蛋白尿。視病變程度不同,輕者可元癥狀或有輕度頭暈,血壓輕度升高,伴水腫或輕微蛋白尿;重者出現頭痛、眼花、惡心、嘔吐、持續性右上腹疼痛等,血壓明顯升高,蛋白尿增多,水腫明顯;甚至昏迷、抽搐。8例患者有抽搐后住院,2例于入院24h后發生抽搐,1例于產后48h發生抽搐,1例于產后5d出院后在家發生抽搐而再次入院。合并HELLP綜合征4例。
1.3 治療方法
輕度子癇前期可以在門診治療,注意休息,酌情增加產前檢查次數,密切注意病情變化,重度子癇前期應立即住院治療,防止子癇及并發癥的發生。治療遵循在解痙的基礎上擴容,在擴容的基礎上利尿。用藥方案:肌內注射與靜脈給藥相結合。靜脈給藥:首次用藥劑量為10%葡萄糖20ml 加25%硫酸鎂20ml,靜脈推注,時間為5~10min;繼予5%葡萄糖500ml加25%硫酸鎂60ml,靜脈滴注,滴速1~2g/h。根據血壓的情況來決定是否用肌內注射,其用法為2%利多卡因2ml加25%硫酸鎂20ml,臀肌注射,每日用量為20~25g,密切監測血清鎂離子濃度及呼吸、膝腱反射、尿量的變化,警惕鎂中毒。血壓≥160/110mmHg的患者,應給予拉貝洛爾降壓;應用速尿治療全身性水腫;輸入血漿白蛋白治療低蛋白血癥;子癇抽搐者,在應用硫酸鎂的同時,給予鎮靜藥物,有效控制抽搐;顱內壓升高者給予甘露醇等藥物。對于經過積極治療血壓仍不能控制在穩定狀態,有先兆子癇或伴有產科指征的患者,應適時終止妊娠,時間及方式視孕婦病情及產科指征而定。168例病例中剖宮產116例,占68.75%。順產53例,占31.25%。
2 結果
161例產婦痊愈出院,7例遺留高血壓疾病,給予帶藥出院,在門診規范治療,無一例孕產婦死亡,圍生兒死亡5例,其中死胎2例,死產1例,新生兒死亡2例。
3 討論
3.1 病因
到目前為止,妊高征的病因公認的是由于遺傳缺陷所導致的母體免疫失衡,引起胎盤缺血缺氧;或是免疫病理反應產生的毒性因子,損傷血管內皮,引起全身的小動脈痙攣而發病;病情發展,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大量的白蛋白遺漏,血液中的膠體滲透壓下降,血管內外液體失衡,血液濃縮,使母體的重要臟器如心、腦、肺、肝、腎等缺血缺氧,發生嚴重的功能障礙。而低蛋白血癥與死胎等,常常發生在妊娠20 周后,成為我國孕產婦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影響圍生兒死亡率的主要原因〔3〕。據有關文獻報道,5%~7%的母兒發病率及病死率是由于重度妊高征所導致〔4〕。臨床上處理主要是以對癥治療和終止妊娠為主,常常導致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臨床療效差,孕產婦和圍生兒的死亡風險增加〔5〕。
3.2 預防
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病理過程中血流的變化優先于血壓的變化,在臨床癥狀出現之前,患者的微循環已開始出現程度不同的異常改變,如能在早期發現異常,識別妊娠高血壓疾病的亞臨床階段,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及干預性治療,可有效降低發病率及病情嚴重程度,減少母嬰并發癥的發生[6]。目前我們除加強產前檢查、重點篩查外,還對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孕婦予以小劑量的藥物預防,如小劑量阿司匹林和鈣劑。有資料顯示補充鈣劑可使孕婦血壓降低,缺鈣癥狀減輕,妊娠高血壓發生率下降[7]。
3.3 治療
緩解患者緊張情緒,讓患者及其家屬對該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后有一定了解。放下思想包袱,解除顧慮,積極配合治療。處理原則是休息、鎮靜、解痙、降壓,改善微循環,保護臟器功能,有指征的擴容,必要時利尿,密切監測母胎狀態,適時終止妊娠。適時終止妊娠可以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率。合并HELLP綜合征、合并DIC者及孕周32周以下者應以剖宮產終止妊娠,而對輕、中度HELLP綜合征、宮頸條件較好,孕周達32周者可行陰道試產[8]。
總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應認真做好產前檢查,在以解痙、鎮靜、降壓等原則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治療。適時采用剖宮產等措施終止妊娠,是搶救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有效手段,對保護婦女兒童的身心健康,降低圍生期病死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81
[2] 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2―98.
[3]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81
[4] 李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預防[J].中國實用醫藥,2009,4(08):198
[5] 萬淑梅,余艷紅,黃鶯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嚴重并發癥的發生規律及其對母兒的影響[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7,3(08):510
[6] 胡萍,王斌.動態監測孕婦甲襞微循環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10):632.
篇9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等癥狀,該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導致孕產婦和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
[診斷步驟]
(一)病史采集要點
患者有一些高危因素,如年輕初產婦和高齡初產婦、營養不良、多胎、合并慢性高血壓、慢性腎炎、糖尿病、紅斑狼瘡、磷脂綜合征、水腫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史、有家族史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風險增加。
(二)體格檢查要點
1.高血壓 是指持續血壓升高,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至少相隔6小時測兩次達上述標準。
2.蛋白尿 是指24小時尿蛋白≥300mg或兩次相隔6小時隨機尿中尿蛋白定性(+)。
3.水腫突然增加或每周體重增長≥0.9婦或每月體重增長≥2.7 kg是子癇前期的先兆。
[診斷對策]
(一)診斷要點
根據病史、體格檢查,以及輔助檢查可作出診斷,注意詢問有無自覺癥狀如頭痛、視物模糊及上腹部不適。
(二)臨床分類
1.妊娠期高血壓 BP≥140/90mmHg,且妊娠期首次出現,產后12周恢復正常,尿蛋白陰性,可有上腹部不適或血小板減少,產后方可確診。
2.子癇前期 分輕度和重度。
輕度:妊娠20周后出現,BP≥140/90mmHg,尿蛋白≥300mg/24h尿或尿蛋白定性(+),可伴有上腹部不適、頭痛等。
重度:妊娠20周后出現,BP≥160/110mmHg,尿蛋白≥2g/24h尿或尿蛋白定性(++),血肌酐>106μmol/L,血小板<100×109/L,微血管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續頭痛或其他腦神經或視覺障礙,持續上腹部不適。
子癇:子癇前期孕婦出現抽搐。
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高血壓孕婦妊娠20周以前無尿蛋白,若出現尿蛋白≥300mg/24h尿;高血壓孕婦20周前突然尿蛋白增加,血壓進一步升高或血小板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BP≥140/90mmHg,孕前或孕20周前或孕20周后首次診斷高血壓并持續到產后12周后。
(三)預測方法
可在妊娠中期進行,預測陽性者孕婦易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應密切觀察隨診,方法有:
平均動脈壓(MAP):大于或等于85mmHg有發生子癇前期的傾向,大于或等于140mmHg時易發生腦血管意外,致孕婦昏迷或死亡。計算公式MAP=(收縮壓+2×舒張壓)÷3。
翻身試驗:孕婦左側臥位測血壓至穩定,翻身仰臥5分鐘再測血壓,后者較前者舒張壓≥20mmHg,提示有發生子癇前期的傾向。
血液流變學實驗:血細胞比容≥0.35,全血黏度>3.6,血漿黏度>1.6時提示有發生子癇前期的傾向。
[治療對策]
(一)治療原則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治療原則是解痙,鎮靜,適當降壓與擴容,利尿,適時終止妊娠。治療目的是對癥治療為主,防止子癇發生,預防母親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盡可能延長孕周以期達到降低圍生兒并發癥和死亡率的目的。
(二)治療方案
1.休息 保證充足的睡眠,左側臥位,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子宮胎盤的血供。
2.解痙 首選藥物仍是硫酸鎂,硫酸鎂可以控制子癇抽搐及預防抽搐,其作用機制是鎂離子抑制運動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阻斷神經肌肉接頭間的信息傳導,使骨骼肌松弛;鎂離子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前列環素,抑制內皮素合成,降低機體對血管緊張素Ⅱ的反應,從而緩解血管痙攣狀態;鎂離子使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水平下降,從而解除血管痙攣,減少血管內皮損傷;鎂離子可提高孕婦和胎兒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改善氧代謝。
用藥方法:靜脈給藥首次負荷劑量25%硫酸鎂10~20ml加于10%葡萄糖溶液20ml中緩慢靜脈推注,其后25%硫酸鎂6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0ml中靜脈滴注,速度l~2g/h,夜晚可根據血壓情況以25%硫酸鎂10~20ml加2%利多卡因2ml于臀部深部肌肉注射,24小時總量為20g左右。
用藥注意事項及毒性反應:正常孕婦血清鎂離子濃度為0.75~1mmol/L,治療有效濃度為1.7~3mmol/L,超過3 mmol/L可發生鎂中毒,因此,用藥期間要定時監測膝反射、呼吸、尿量,監測血鎂濃度,準備鈣劑解毒,產后24小時可停藥。一旦出現膝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小于16次/分,尿量少于25ml/h或少于600mI/24h等中毒反應需停用硫酸鎂,并用10%葡萄糖酸鈣10m1靜脈注射。
3.鎮靜 適當鎮靜可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達到緩解癥狀,降低血壓的作用。
地西泮(安定):具有鎮靜、抗驚厥、松弛肌肉的作用,對胎兒影響小,2.5~5mg口服,每日3次,或10mg肌肉注射或靜脈緩慢推注,抽搐過程中應用要注意呼吸抑制的副作用以免引起心跳驟停。
冬眠藥物:可抑制神經系統,有助于解痙降壓,控制子癇抽搐,同時會影響腎及子宮胎盤血供,對肝臟有損害,用于硫酸鎂治療效果不好者。此類藥對呼吸有抑制作用,故估計6小時內分娩者禁用。哌替啶100mg,氯丙嗪50mg,異丙嗪50 mg肌肉注射,一般用半量。
其他鎮靜藥:苯巴比妥、嗎啡,有抗驚厥、抗抽搐作用,可用于子癇發作時控制抽搐,此類藥對呼吸有抑制作用,故估計6小時內分娩者禁用。
4.降壓 目的是延長孕周和改變圍生期結局,理想的降壓藥應是安全、有效、便于控制調整、對母兒無明顯的毒副作用,不影響子宮胎盤的灌注。用藥指征是血壓≥160/100 mmHg或舒張壓≥105mmHg或平均動脈壓≥140mmHg,以及原發性高血壓妊娠前已用降壓藥者。常用降壓藥:
肼屈嗪:血管擴張劑,能擴張周圍小動脈,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心排血量、腎血流量及子宮胎盤血流量,心力衰竭者不宜用。用法:10~20mg,每日3次,或40mg加入500ml葡萄糖內靜脈滴注,有心力衰竭者不宜用。
拉貝洛爾:α、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不影響腎及子宮胎盤血流灌注,有促胎肺成熟作用。用法:50~1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靜脈滴注,根據血壓調整滴數,血壓穩定后改口服100mg,3次/日。
尼莫地平:鈣離子通道阻滯劑,20~60mg,每日2~3次,或20~40mg加入250ml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總量不超過360mg。
硝苯地平(心痛定):鈣離子通道阻滯劑,解除外周血管痙攣,10 mg,每日3次,每日總量不超過60mg,由于起效快,目前主張口服而不主張舌下含服。
甲基多巴:興奮血管運動中樞的α受體,抑制外周交感神經,250mg口服,每日3次。
硝酸甘油:起效快,25~50mg加入500ml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
硝普鈉:速效血管擴張劑,藥物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其代謝物氰化物對胎兒有毒,僅在分娩期應用其他降壓藥效果不好且放棄胎兒者短期應用或產后應用,妊娠期不宜使用,25 mg加入500 ml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
5.擴容 僅用于血液濃縮,嚴重低蛋白血癥。擴容指征:紅細胞壓積>35%,全血黏度>3.6,血漿黏度>1.6可適當擴容,擴容劑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白蛋白、血漿、碳酸氫鈉等,擴容禁忌有心衰、肺水腫,腦水腫或腎功能不全。
6.利尿 僅用于全身水腫、心衰、肺水腫、血容量過多者,常用速尿。
(三)終止妊娠
1.剖宮產 手術指征:凡病情嚴重,宮頸不成熟估計短期不能陰道分娩者行剖宮產。包括:重度子癇前期,子癇控制后,溶血、肝酶升高和先兆子癇相關的低血小板計數(HELLP)綜合征,子癇前期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礙。
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或腰硬麻醉較安全,需左側臥15°防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2.陰道分娩及陰道助產 宮頸條件成熟,病情較輕者可陰道分娩,宮口開全為縮短第二產程需行陰道助產。
[產后觀察及處理]
嚴密觀察血壓及其他生命體征,血壓高可繼續應用降壓藥,為防止子癇抽搐術后可應用硫酸鎂至產后24小時;記錄24小時出入量,注意產后出血情況。
[出院后隨訪]
1.出院時帶藥 出院可適當帶降壓藥。
2.定期復查 血壓、尿常規、眼底以及肝腎功能等。
參 考 文 獻
篇10
【摘要】目的:進一步認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提高護理質量,總結護理體會如下。方法:對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了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患者96 例的臨床觀察和護理。結果:通過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壓、尿量及孕婦的自覺癥狀的觀察,發生子癇時控制子癇、糾正缺氧、糾正酸中毒、控制血壓等處理,這些產婦均治愈。結論: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合理的治療方案是有效治療和搶救生命的關鍵,但科學的護理措施是達到治療目的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護理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disease's nursing experience
Wen Liping
【Abstract】Goal: Further understanding gestation period hypertension disease and the enhancement nursing quality, summarizes the nursing experience to be as follows. Method: Has altogether admitted the hypertension of pregnancy disease's patient 96 example clinical observations and nursing to my courtyard August, 2009 to July, 2010. Finally: Through to the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disease blood pressure, the amount of urine and pregnant woman's subjective symptom's observation, has when the eclampsia controls processing and so on eclampsia, correction oxygen deficit, correction acidosis, control blood pressure, these parturient women cure. Conclusion: The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disease reasonable therapeutic schedule is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the rescue life key, but the science nursing measure is serves the treatment purpose the important way.
【key word】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vigorous sickness; Nursing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205-0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指發生妊娠于20周后全身小動脈痙攣引起的以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為主要臨床表現。引起全身各重要器官,如心、腦、腎、肝等生理病理變化,可導致抽搐、昏迷、腦水腫、腦出血、心腎功能衰竭等,直接影響母嬰的生命和生存質量,是孕產婦和圍生兒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 7月共收治了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患者96 例,現將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 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 7月共收治了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患者96 例,其中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30歲,孕周22~42周,其中22~36周36例,37~42周60例,其中經產婦29例,初產婦67例占69.8%,子癇前期46例,子癇4例,其中產后子癇1例。
2 護理
2.1一般護理
2.1.1 心理護理:由于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基本病理改變是全小動脈痙攣,因此,隨妊娠月份的增加,會加重全身各臟器及胎盤的缺血、缺氧。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妊娠高血壓疾病給孕婦及家庭帶來心理上的壓力,由于對本病的恐懼、對孕婦本身及胎兒健康的憂慮、對分娩和藥物副作用的恐懼,孕婦往往對治療失去信心。因此,鼓勵孕婦和家屬講出自己的感受,耐心聽取其提出的意見,指導孕婦消除恐懼及憂慮情緒,讓孕婦和家屬得到心理上的支持,重建治療信心,解除不良心理。
2.1.2 生活護理: 將患者置于安靜、光線較暗,避免聲光刺激,溫度適宜,空氣流通的單間.并囑孕婦左側臥位,以減少右旋的子宮對腹動脈、下腔靜脈的壓迫,改善胎兒血液循環,改善胎兒宮內缺氧狀態。護理治療相對集中,動作輕柔,指導孕婦進食營養均衡、高蛋白質的清淡飲食。
2.1.3 癥狀的觀察及護理: 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監護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是觀察患者呼吸、血壓和尿量的變化。認真巡視病房,詢問患者主訴:有無頭痛、頭暈、眼花、嘔吐、心慌、胸悶等先兆子癇癥狀,如發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報告醫生,同時備好急救藥品和搶救物品。如有抽搐時,應用壓舌板放于臼齒間,以防咬傷舌唇,并加床欄以防患者墜床,專人護理并詳細記錄。如出現昏迷應禁食、平臥、頭偏一側,保證呼吸道通暢,同時留尿管,記錄24小時尿量。
2.1.4 加強胎兒監護: 嚴密觀察胎心音及胎動情況。如患者胎心音、胎動好,孕周
2.2藥物治療時的護理
2.2.1 硫酸鎂藥物的觀察:硫酸鎂是目前子癇前期和子癇的首選解痙藥物[1]。藥物用量:首次負荷量常用25%硫酸鎂20ml加入5%葡萄糖100ml,在30分鐘內滴完,護士應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若患者惡心、面部潮紅、有發熱等反應,應減慢滴速并通知醫生。繼以25%硫酸鎂60ml加入5%葡萄糖500ml滴注,滴速每小時1-2克,每天總用量15克至20克,24小時內總劑量不能超過30克。硫酸鎂應用注意事項:在每次用硫酸鎂前,要了解患者尿量每小時不少于25ml,或24小時不少于600ml;膝腱反射存在和呼吸不少于16次/分方可使用。治療過程中應備有鈣劑,一旦出現中毒反應,應立即報告醫生,停止用藥,即刻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ml。
2.2.2按醫囑予鎮靜、降壓、擴容、利尿等處理,并協助醫生做好各項輔助檢查,如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四項及眼底檢查等。
2.2.3產時護理: 臨產后要備好搶救藥品和用物,第一產程,嚴密觀察宮縮、胎心音、血壓和產程進展情況,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保持產婦安靜和充分休息;第二產程加強血壓和胎心音的監測,應避免產婦過度用力,必要時給予陰道助產縮短第二產程,當胎兒娩肩后即給生理鹽水20mL加催產素20單位靜脈推注;第三產程,按摩子宮促進子宮收縮。產后2小時在產房觀察時,應每30分鐘注意觀察宮縮、陰道流血、尿量及血壓情況,并做好記錄,嚴防產后出血。
2.2.4產后護理: 產后要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產后子癇多發生于產后24小時直至10天內[2],故產后不應放松子癇的預防,因產前應用解痙、鎮靜劑,可致宮縮乏力,因此要密切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性質,防止產后出血。同時要協助嬰兒早吸吮,以促進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養質量,并做好產后相關知識宣教及出院健康宣教。
3體會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因此有效地做好產前檢查及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十分重要。早發現、早期積極正確處理,預防病情加重,是提高疾病治療效果的重要環節,產婦住院時,應體貼關心產婦,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用藥期間的護理以及良好的環境和科學的健康教育,才能預防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會給產婦和胎兒的健康提供有利的保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