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梅毒范文
時間:2023-03-26 08:07: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妊娠合并梅毒,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妊娠;梅毒;發病機制;診治;預防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yphilis During Pregnancy.Mihray TILIWALD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orth Branch of Peaopl’s Hospital of Xinjiang Oui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China, 830054)[Abstract] Syphilis is a highly contagious commo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 and blood transmission. In the period of pregnancy, it can be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placenta to the fetus, and will caused, in the case of failure to take active measures, serious pregnancy consigance. The author describes, on the basis of own clinical experiences and literature reports, the pathogenesi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isk factor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syphilis during pregnancy, for providing some
benefici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yphilis during pregnancy.[Kewords]
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梅毒螺旋體,TP)引起的一種全身性傳染病,而發生在妊娠期的梅毒就稱為妊娠梅毒。梅毒感染可侵犯皮膚、黏膜以及許多組織器官,并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對母嬰造成極大的危害。妊娠合并梅毒可導致流產、死胎、死產、早產、胎兒畸形、先天梅毒兒、產后出血[1]。由于妊娠梅毒大多數表現為潛伏梅毒,并且非性病科醫生往往缺乏全面的性病知識,臨床易出現誤診漏治。近年來,我國妊娠合并梅毒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各醫院收治的該病病例數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和有關文獻資料,就妊娠合并梅毒的有關特征及臨床診治進展作一綜述。
1 妊娠合并梅毒的發病機制
梅毒螺旋體(TP)通過兩個途徑影響胎兒,一是經過臍靜脈血進入胎兒體內;二是感染胎盤,導致胎盤功能嚴重障礙[1]。妊娠合并梅毒感染的不良結局為梅毒血清學檢查陰性者的12 倍[2]。梅毒螺旋體的致病性在于其表面的黏多糖和黏多糖酶,能夠與富含黏多糖基質的組織(如皮膚、主動脈、眼、肝臟、胎盤、臍帶等)結合,并分解組織的黏多糖基質造成組織損傷。垂直傳播可以發生在妊娠的任何時期和梅毒感染的任何階段[3]。一般認為,在妊娠16 周之前,由于梅毒螺旋體不易穿過細胞滋養細胞層,因此胎兒一般不會被感染。妊娠16 周以后,由于絨毛膜滋養細胞逐漸萎縮,失去對螺旋體的阻礙作用,因此梅毒螺旋體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各期妊娠梅毒對胎兒的影響程度不同。孕婦患早期梅毒時胎兒感染率高,約為70~100%,患晚期梅毒時胎兒被感染的機會明顯減小,但不能因此放松對妊娠期間晚期梅毒的治療[4]。
2 流行病學特點及危險因素
2.1 流行病學特點
經濟不發達的國家梅毒患病率一般比發達國家高,比如,巴西中心醫院3047 例孕婦中梅毒檢出率為1.7%[5];俄羅斯梅毒檢出率從1978 年~1992年的小于30/10 萬到1995 年的175/10 萬[6];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埃塞俄比亞每年約有5%的孕婦因感染梅毒而流產。在北歐和美國梅毒血清學陽性的孕婦占0.02~4.50%。李佳玟等報道[7],國內2000~2003年期間妊娠合并梅毒發病率為9.3~14.8%。上海市2000 年為3.17%,海口市2001 年為6.2%,而福州市2003 年達7%[8]。
2.2 危險因素
包括:①第一次性生活年齡低于17 歲;②既往有自然流產、死胎、死產、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病史;③產檢次數少,其中只有43%的婦女有少于6 次的產前檢查;④其他因素: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低、懷孕期間有性生活、單身、第一次懷孕年齡小、既往有梅毒病史等均是娩出梅毒兒的高危因素。
3 臨床表現及診斷
3.1 臨床表現
妊娠期特殊的生理狀態導致患者處于免疫能力較低的狀態,較易患梅毒感染,而且患梅毒多無臨床癥狀,孕期合并梅毒者潛伏梅毒占絕大多數,隱性感染率在90 %以上[9,10]。
3.2 診斷
目前對梅毒螺旋體感染的診斷方法包括血清學試驗[11,12]、腦脊液檢查[13]和宮內診斷[14]等三種。其中,血清學試驗是最常用的手段。該方法分兩類:①非螺旋體試驗:主要為VDRL 和RPR 試驗。梅毒感染后4~8 周,上述試驗可呈陽性反應,對一期、潛伏期、晚期梅毒的敏感性達60~90%;對二期梅毒的敏感性近100%;其中RPR 試驗更適合于早期診斷梅毒。②螺旋體試驗:特異性的螺旋體抗體試驗為TP 的抗原成分發生特異性反應,用TP-ELISA 方法檢測螺旋體IgG 和IgM 的抗體敏感性高,對一期梅毒的診斷靈敏度為93.8%,對非梅毒血清的診斷特異性為100 %。TP-ELISA 方法被公認為梅毒血清學診斷實驗的首選方法。
妊娠梅毒診斷的確診需要把病史、體格檢查、B 超和血清學檢驗結合起來判斷,血清學重復試驗有時相當重要。妊娠合并梅毒的診斷標準:①RPR 和TPPA 兩項均為陽性之孕婦,以往沒有明確的梅毒診斷及治療史;②孕婦本人或配偶有婚外性行為,本人有流產、早產、死產、死胎史或分娩梅毒兒;③具有各期梅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4 治療和預防
青霉素是治療梅毒的首選藥物,也是妊娠梅毒的惟一有效治療用藥。青霉素能更好地通過血腦屏障和胎盤進入腦脊液和胎兒血循環,維持有效藥物濃度,達到殺梅毒螺旋體的作用。臨床研究已證實大劑量水劑青霉素治療妊娠梅毒取得了滿意的療效[11]。對于青霉素過敏者,可換用紅霉素,但療效不如青霉素[12]。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2006 年公布的梅毒治療指南指出,青霉素是妊娠梅毒感染的首選藥物,感染梅毒的孕婦若處于早期梅毒或早期潛伏梅毒可給予芐星青霉素240 萬U 肌肉注射,每周1 次,連續使用1~2 周;對晚期梅毒或晚期潛伏梅毒給予芐星青霉素240 萬U 肌肉注射,每周1 次,連用3 周[15]。
中國2000 年衛生部頒布治療制定的統一方案是,早期妊娠梅毒給予普魯卡因青霉素G80 萬U/d肌注,連續10 天為1 療程。對青霉素過敏者,只選用紅霉素治療,每次500mg,每日4 次;早期梅毒療程為15 天,二期復發梅毒及晚期梅毒療程為30 天。紅霉素的有效性不及青霉素。妊娠梅毒的治療規則是要足量治療,特別是加強對妊娠早期或中期梅毒的治療,可減少胎傳梅毒的發生和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死胎死產率,得到有效診治的妊娠梅毒,能很好控制流產、早產、死胎及死產及梅毒兒的發生,可以不終止妊娠。此外,對于妊娠梅毒的患者,要加強對其及家屬的健康教育,不能歧視病人,要鼓勵其樹立信心,減輕對梅毒的恐懼感, 保持良好的情緒、營養與適當的鍛煉,遵照醫囑, 規范治療,定期復查,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妊娠梅毒對母體及新生兒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李麗,劉敏,王芳. 妊娠合并梅毒121 例臨床分析[J]. 中國婦幼健,2009,24(29):4087-4089.
[2] Mavrov GI,Gounenko TV.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syphilis in pregnant women: the course and outcome of pregnancy[J]. Gynecol Obstet Invest,2001,52(2):114 – 118.
[3] 梁平,李彬,鄒江峰,等.阿奇霉素治療妊娠梅毒預防先天性梅毒的臨床觀察[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7,21(1) :38 – 40.
[4] 蘭建平,歐陽曉勇.妊娠梅毒對胎兒的影響及防治措施[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07, 15: 101-102.
[5] Rodrigues CS,Guimaraes MD. Syphilis positivity in puerperal
women:still a challenge in Brazil[J].Rev Panam Salud Publica,2004,16 (3):168-175.
[6] Genc M Ledger. Syphilis in pregnancy[J].Sex Transm Infect,2000,76(2):73–79.
[7] 李佳玟,李天成,王俐,等.妊娠合并梅毒85 例臨床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6,20(4):226-228.
[8]董悅.對圍產期TORCH 感染篩查的重新評價[J]. 中華婦產科雜志,2004,39(11):725.
[9] Berman SM. Maternal syphilis: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4,82(6):433-438.
[10] Labbe AC,Mendonca AP,Alves AC, et al.The impact of syphilis,HIV-1 and HIV-2on pregnancy outcome in Bissau,Guinea-Bissau[J].Sex transm Dis,2002,29 (3):157–167.
[11] 張肖民,張榮娜,等.妊娠合并梅毒192 例臨床分析[J]. 中華婦產科雜志,2004,39(10):682-686.
[12]劉冬先,徐昌敏,嚴小楓,等.妊娠梅毒58 例流行特征及預后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 (8):926-929.
[13] Lukehart SA,Hook EW,Baker-Zander SA,et al. Invis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treponema pallidum:Implieation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n Intern Med,1988,109:855.
篇2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由專人負責查閱153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產前檢查、住院病史及其新生兒病歷資料。并將孕婦所在地、職業狀況、RPR滴度、產前治療情況、妊娠結局、新生兒診斷結果等信息登記在冊。
1.2 分組:將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患者作為病例組,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流產、早產、死胎、死產、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胎兒畸形、新生兒死亡、新生兒先天梅毒。未出現以上不良妊娠結局的患者作為對照組。
1.3 梅毒篩查及確診方法:孕婦初次產前檢查時常規行快速血漿反應素環狀卡片實驗(RPR),陽性者進一步做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實驗(TPPA)確診。兩者均陽性孕婦確診為妊娠合并梅毒。
1.4 先天梅毒的診斷【2】:①新生兒臍血RPR及TPPA雙項陽性且RPR滴度較母血增高4倍以上;②從病變部位、胎盤或臍帶找到梅毒螺旋體或體液抗梅毒螺旋體IgM抗體(十);③或伴有先天梅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等。
1.5 梅毒治療方法:一經確診妊娠合并梅毒即進行治療,常規使用普魯卡因青霉素:80萬U,肌內注射,1次/d,10~14 d。如青霉素過敏者頭孢曲松500mg,肌內注射,1次/d,共10 d。或紅霉素500mg,4次/d,口服,連續14d。妊娠末3個月再治療一個療程。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
2 結果
2.5 不同血清RPR滴度與與妊娠結局比較: 見表4。RPR滴度
討論
妊娠合并梅毒孕婦能通過胎盤將梅毒螺旋體傳播給胎兒,引起晚期流產、早產、死產、死胎,甚至引起畸形或分娩先天梅毒兒。梅毒嚴重影響孕產婦及其下一代的健康和生活質量。近幾年,梅毒報告例數逐年升高,可能和上海市婦幼保健所自2002年實施預防和控制梅毒母嬰傳播項目,加大梅毒篩查力度有關。我院為浦東新區妊娠合并梅毒孕婦定點分娩醫院,故妊娠合并梅毒發生率7.79‰,高于文獻報道2‰~5‰【3】。
妊娠梅毒孕婦因為免疫抑制,多數處于無臨床癥狀的潛伏期,患者不會主動就醫,大多數在孕早期產前檢查常規梅毒篩查發現。本組資料顯示,妊娠合并梅毒發生不良妊娠結局主要發生在無固定職業,未正規產前檢查以及外來流動人口。這部分患者生活不穩定,流動性大,缺乏保健意識,孕期未行產檢,常在發生流產、死胎、早產及足月腹痛待產住院后行常規梅毒血清學篩查才得以確診。其中,產前未進行治療患者仍有55例,說明我市郊區三級保健網絡有待進一步完善,必須廣泛動員街道居委會干部、計生干部、社區醫務人員和有關的圍產保健工作人員深入社區,加強對流動孕產婦、文化程度低孕產婦的保健知識宣傳,提高早孕建卡率,開展孕前篩查診治,降低圍產兒不良結局及先天梅毒的發生率。本資料中有4例在早孕期梅毒篩查實驗陰性,分娩期復查梅毒篩查實驗陽性,延誤了治療時機,造成不良結局,提示對高危孕婦在妊娠晚期應再次篩查。
一般認為在妊娠16周前,由于胎盤滋養細胞具有屏障和隔離作用,梅毒螺旋體不易通過胎盤,胎兒受感染較少。孕16周后細胞滋養層減少并逐漸萎縮,梅毒螺旋體能順利通過胎盤進入體內,導致宮內感染【4】。本研究結果顯示:
本研究中,驅梅治療前孕母血清RPR滴度
英國、法國、瑞士等國家長期對所有的孕婦進行梅毒篩查,確認者進行正規治療,控制早期感染的梅毒,以減少先天性梅毒的發生【5】。隨著上海預防和控制梅毒母嬰傳播項目的全面展開,三級保健網絡的健全完善,妊娠合并梅毒早診斷、早治療也會逐漸普及,圍產兒預后也會得到進一步改善。
參考文獻:
1. Zammarchi L, Borchi B, Chiappini E,et al. Syphilis in pregnancy in Tuscany, description of a case series from a global health perspective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12 Dec; 25(12): 2601-2605.
2. ,溫曉紅,謝超. 新生兒先天梅毒臨床特點和早期診治對其預后的影響.安徽醫學,2009,30(12):1458-1459.
3. Hong FC, Liu JB, Feng TJ, et a1. Congenital syphilis: a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a prevention program in China. Sex Transm Dis, 2010, 37(1): 26-31.
篇3
關鍵詞:妊娠;梅毒;護理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9例病例來源于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經確診為梅毒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婦。入院前已確診為梅毒患者5例,入院后經臨床檢驗科確診梅毒患者4例;其中一期梅毒4例,二期梅毒5例;年齡19~32歲,平均24歲,初產婦7例,經產婦2例;所采取的分娩方式有陰道分娩6例,剖宮產3例。
1.2診斷標準和方法
1.2.1妊娠合并梅毒診斷標準①梅毒血清學檢查陽性;②孕婦本人或配偶有婚外性行為及梅毒感染史,本人有流產、早產、死產、死胎史或分娩梅毒兒;③具有各期梅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1]。
1.2.2實驗室診斷方法診斷采用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及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TPPA)檢查,兩項均為陽性者確診為妊娠合并梅毒[3]。
1.3妊娠梅毒治療孕婦終止妊娠前的治療措施基本同非妊娠梅毒患者。治療原則為及時、及早和規范足量治療[3]。首選芐星青霉素,具體方案如下: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病期在一年內的潛伏梅毒采用芐星青霉素240萬單位肌肉注射,每周1次連續3周;青霉素過敏者,口服紅霉素片500mg,每天4次連續15d。
2護理措施
2.1建立良好的醫患溝通,加強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自卑情緒梅毒患者多數缺乏對疾病的基本認識,當患者被確診為梅毒且得知梅毒對下一代的危害,同時在強烈的自責自卑情緒的趨勢下,情緒會突然變得極為憂郁壓抑或躁動不安,甚至有輕生的念頭。作為直接與患者接觸的醫護人員,應當與患者進行良好的心靈溝通,耐心聽取患者坦露內心中的擔憂、痛苦和不安。適時進行細致而有效的心理疏導,同時進行適當的疾病教育,讓患者能選擇正確的態度來對待現實的困境。同時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和解釋,尤其是夫妻之間,常常會因為一方染上性病而產生爭吵和相互不信任。我們醫護人員這時應該耐心勸說病人家屬為患者及胎兒的健康著想,放下種種猜測和怪責,讓患者家屬能主動關心和鼓勵患者,減輕孕婦的心理壓力,保證妊娠期孕婦能處于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中[5]。
2.2加強妊娠期的管理,做好有效的防護隔離措施,預防交叉感染嚴格執行及時、及早和規范足量治療原則。由于梅毒屬于性傳染性疾病,故應加強孕婦住院期間的隔離防護措施,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婦,應單獨入住隔離病房,嚴格消毒政策,保證其他孕產婦的安全。應盡可能為患者提供一次性的物品,使用后應統一打包由專門的部分進行統一焚燒。患者與身體密切接觸的物品應專人專用,由專人安排管理,如毛巾、肥皂、洗盆等,定期進行患者房間及用具的清潔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2.3加強分娩期的管理,預先做好防護措施,避免母嬰傳播對于選擇陰道分娩的患者,應避免采用對胎兒損傷大的手術方式,必要時行陰道側切,術者動作不可粗暴,避免傷害胎兒頭部及皮膚粘附,特別應注意及時保護好胎兒眼口鼻,盡量減少該些部位與孕婦產道的直接接觸。對于新生兒,應進行必要的清潔沐浴工作,安置于隔離病房進行一定時期的病情觀察,常規進行梅毒的準確檢驗檢測。
2.4加強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病情觀察及護理,保證母嬰健康安全注意觀察產婦是否存在產后感染和出血,及時檢查宮底及惡露情況,加強會陰護理,細心觀察乳汁分泌,做好乳房護理。由于梅毒病原體也可通過母乳傳播給新生兒,故對于母親血清學檢查陽性者,不可實施母乳喂養。為預防交叉感染,新生兒護理及治療應與正常新生兒分開進行。出生后的新生兒應進行梅毒的實驗檢測,仔細觀察新生兒的皮膚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匯報給主治醫生[6]。所有妊娠期梅毒分娩的新生兒常規用青霉素2.5萬單位,每日2次,連用10日。加強產婦營養,盡可能給予高蛋白質、高纖維含量、高熱量和富含礦物質的飲食。提高產婦的免疫力,避免產后感染等并發癥的出現。
參考文獻
[1]王恂,劉嬋芳,向曉光,等.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治療與圍產兒預后的關系[J].中國熱帶醫學,2007,6(7):170-171.
[2]熊海燕,譚小平,劉紅桂,等.妊娠合并梅毒42例臨床護理分析[J].河北醫學,2008,14(9):123-124.
[3]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79.
篇4
【摘要】 目的 了解妊娠引產合并梅毒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特殊性問題,為臨床護理提出針對性建議。方法 對中期妊娠合并梅毒的住院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和深入觀察,發現并合理解決臨床存在的護理問題,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各個步驟。結果 恰如其分的心理疏導和完善的護理使該類患者改善消極心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并逐漸走向康復。結論 護理人員根據自己的臨床護理經驗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方法,住院期間重視患者心理護理,并做好健康宣教,幫助患者提高有效應對負性情緒的方式,讓患者獲得滿意的護理治療,共同促進護理目標的實現,同時減少院內梅毒擴散和交叉感染。
【關鍵詞】 中期妊娠;梅毒;引產;護理
妊娠期梅毒是一個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其發生呈上升趨勢,已引起世界衛生組織的密切關注。在國內,梅毒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性傳播疾病,近年來有蔓延趨勢。我院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選擇終止妊娠比前幾年相應增加,與文獻報道相符[1],妊娠期梅毒多為無癥狀的隱性梅毒。梅毒在性傳染病中位列第二,日常生活接觸均可傳染,又容易復發,治療時間和康復時間較長。梅毒患者中期妊娠引產住院期間心理問題比較突出,住院期間她們既要面臨引產帶來的各種疼痛和不良反應,又要面對梅毒造成的心理壓力,這些情況容易導致其情緒低落,在治療上顯得消極,所以適當的心理輔導和護理照顧顯得尤為重要。2005年12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7例中期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中期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7例,年齡18~39歲,平均27.2歲;初產婦2例,經產婦5例。以梅毒快速血漿反應素(rapid plasma reagin,RPR)環狀卡片試驗篩查,并經梅毒密螺旋體血凝試驗(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確診。根據梅毒分期,Ⅰ期梅毒,表現為外陰硬下疳,Ⅱ期梅毒,表現為全身散在的暗紅色玫瑰疹;4例患者均為潛伏期梅毒,無任何明顯臨床表現,發現自己患有梅毒不到1個月。3例確認有性生活混亂史,男方性生活混亂史,各種原因資料不詳。
2 治療經過
7例患者多數在孕早期產科門診第1次產前檢查常規篩查中發現,即給予積極抗梅毒治療。6例治療方案選用普魯卡因青霉素80萬u肌內注射,每日1次,10~15天為一療程;1例用長效青霉素240萬u肌內注射,每周1次,3次為一療程。其中1例青霉素皮試陽性,使用鹽酸四環素500 mg,4次/d,口服,連服15天。第1療程結束后復查RPR,必要時再進行第2療程的治療。在住院期間者7例患者完善各項檢查后,通過利凡諾爾100 mg經腹部羊膜腔內注射引產終止妊娠,流產24 h予以常規產后刮宮。
3 護理
3.1 入院時心理評估 梅毒的發生對患者心理損害很大,是一種嚴重的應激源。患者一方面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家庭壓力,一方面對治療抱著高度的希望,處于一種復雜的心態中[2]。入院時一旦被確診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羞恥感、恐懼感、內疚感,往往沉默寡言,不愿意與人交往,情緒會變得壓抑、脆弱,在詢問病史、檢查治療不夠配合。同時和其他中期妊娠引產患者一樣,患者對于引產終止妊娠和流產后刮宮過程不是很了解,易產生焦慮、無助、依賴性強等心理問題,對術中出現的疼痛、各種不舒適感耐受性下降。
雖然適當的焦慮可以提高人的喚醒,但是過度的焦慮使人不能夠準確地考察現實和評定應激源的性質,常導致適應失敗[3]。有資料表明,長期焦慮患者,其機體內分泌系統和免疫調節功能出現紊亂[4]。因此,適當地護理干預對促進患者治療和康復是十分必要的。
3.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取得成功的關鍵[5]。經常巡視病房,多與患者進行交談,幾句溫柔簡單的問候,幾個親切關懷的動作,就能使患者有安全、親切、如親人般的感覺,使其能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護理。在給患者落實治療、護理措施時,除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外,在工作人員皮膚無破損的情況下可以與患者皮膚接觸,如擦浴、喂飯、握手等,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對他們的尊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3.3 保護患者隱私 患者在確診梅毒后擔心受到別人的歧視,產生自卑心理,希望自己的隱私能夠得到保護,針對患者的心理,醫護人員應嚴格保護患者隱私,不要把患者的病情泄露給其他病友,或患者不愿意透露的家屬[5]。
3.4 引產和刮宮護理 由于性傳播疾病的特殊性,就其引發的心理問題復雜,護士應正確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將心理疏導實施于日常護理中,使心理護理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中,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減輕患者的身心痛苦[6]。
待產期間及刮宮前患者易產生焦慮、緊張、恐懼等心理狀態,加之梅毒患者本身就存在心理障礙,表現為抑郁、焦慮、怕歧視、自責,對治療缺乏信心,使得此類患者承受的心理壓力更大。在手術操作前后,耐心地向患者講解引產和刮宮過程需要注意的情況,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等情緒,取得患者的配合。
患者進入產房后安排隔離產房,由專人觀察產程、接產,同時充當起親人的角色,陪伴在產婦身旁,給予支持安慰,流產過程中由于宮縮頻繁,體力消耗大,大多數產婦失去信心,自認為無法承受疼痛,把希望寄托于醫務人員身上,對此護士應使用鼓勵性暗示,如:“你行的,產程進展的很順利”,并不斷告知產程進展信息,指導正確屏氣,避免做無用功,使產婦獲得自信心。護士的一切操作,都應有條不紊進行著,要動作熟練,快而不亂。流產后24 h內應嚴密觀察子宮收縮、子宮底高度、子宮硬度以及陰道流血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及早處理。若發現子宮收縮乏力,及時給予按摩子宮、使用宮縮劑,避免了流產后出血的發生[7]。
3.5 完善的健康教育 主要包括梅毒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引產和刮宮術前術后宣教、出院詳細指導幾個方面。可以通過宣傳專欄、健康小冊子、醫護講解等,通過這些措施可消除患者及家屬的恐慌,使其正確面對疾病,增強治療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3.5.1 積極指導患者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評估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心理承受力,進而有針對性地健康指導。早期梅毒傳播可經各種途徑,如性接觸、接吻、哺乳,共用患者的衣物、毛巾、餐具、浴具、便器等,還可通過血液、哺乳、醫源性傳染。護士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時,要讓患者充分認識消毒隔離的重要性和暫時性,指導患者平時要注意個人的清潔衛生,自己衣服單獨清洗和消毒。盥洗工具如臉盆、水桶及食具等單獨使用。指導患者處理惡露的方法,防止間接接觸傳染。
3.5.2 堅持院外治療和隨訪 實施個體宣教,讓患者明白該病治愈率達90%,下疳期治愈率100%,以提高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向患者介紹梅毒的發病機制,以及及時、足量、規范治療的重要性,堅持正規,足量的治療,不但可以治愈,而且可避免傳染給下一代。鼓勵患者建立健康行為,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鍛煉和補充營養,少量、多餐進食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礦物質飲食有利于增強患者的免疫力。治療期間禁性生活,治愈后隨訪2~3年,直至血清試驗陰性或穩定在低滴度且無臨床癥狀和復發癥狀。定期檢查家人的梅毒試驗,發現后及早到正規的醫院治療。做好避孕措施,確保優生優育。梅毒患者治療后的隨訪觀察一般在2年的時間。如果達到臨床治愈標準或TRUST滴度下降4倍以上方可計劃再次妊娠。
3.6 建立社會支持 作為梅毒患者,對社會的理解支持尤其渴望,由于道德的因素,他們的內心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和罪惡感。因此鼓勵患者建立良好的社會網絡,通過增加與社會的接觸和聯系,促進身心健康。護士就應該鼓勵患者排除自我封閉及自責心理,勇敢地參加正式或非正式的社會活動,參加健康的興趣活動,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主動與親朋好友交流并接受親朋好友的幫助;鼓勵患者多傾訴及尋找支持幫助,傾訴是一種緩解心理壓力、轉移自己不愉快情緒、保持心理穩定的最有效的方法。
4 小結
對待梅毒患者要與對待其他疾病患者一樣,拋開道德輿論,減少歧視,增加寬容和理解,給予同情和關愛。排斥、疏遠只能使患者隱瞞自己的病情并進一步在社會中傳播。所以不應譴責患者,而應采取措施預防控制梅毒的傳播,通過教育、勸解,使他們能采取合作的態度,服從管理,遵守法規。7例患者住院期間心理方面的問題得到全面關注和解決,心理上克服了恐懼、焦慮、羞恥感和過強的依賴感,能積極面對患病這一事實,配合各項檢查和治療,在治療上積極配合,無一例有大聲哭泣、抑郁等明顯的情緒表現,通過住院期間妥善的治療和護理,所有患者均達到病情穩定,并能主動了解長期治療的具體方案。在其出院后繼續隨訪中發現,所有患者均在不同程度地繼續治療,6個月內有4例患者的RPR連續三次到四次檢測的結果都是陰性,已經治愈,2例每次檢測的RPR的滴度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說明抗梅毒治療是有效的,在繼續隨訪治療。其他1例在積極治療中。
參考文獻
1 Lynn WA,Lightnmn S.Syphilis and HIV:a dangerous combination.The Laneent Infectious Disease,2004,4(7):456-466.
2 郭秀靜,王玉瓊,胡娟.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新生兒護理.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7,7(1):50-51.
3 李晶,孔霞,張學海.乙型肝炎患者心理衛生狀況調查.濟寧醫學院學報,2006,20(4):34-35.
4 史正全.100例不同病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情緒反應調查分析.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8,5(3):122.
5 沈美云,徐旭娟,茅志娟.妊娠期梅毒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30(3):358-359.
篇5
【關鍵詞】 孕婦; 新生兒; 梅毒
18 cases of maternal serologic analysis
SONG Yuping, ZHANG Junqiang, CHAI Yinzhu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Baotou City of Inner Mongolia, Baotou 0140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Understanding the treatment of syphilis in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 Methods: Collecting 2009 in our delivery of maternal serologic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serology exception of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 to check the medical treatment cases for analysis. Results: Syphilis serology total 18 cases of abnormal pregnancy, maternal 2.8% over the same period, in which the acceptance of benzathine penicillin therapy in 10 cases, 66.6%. 16 neonates receiving TRUST checks, you should check the 88.9, 4 cases of TRUST-positive, but neither high titer had mother titer. Conclusion: Syphilis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but formal treatment rate is low. We should strengthen antenatal clinic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for syphilis. Syphilis in pregnant women should be tested by the newborn screening and be treated.
【Key words】 Pregnant women; Newborn; Syphilis
梅毒自上世紀80年代在中國重新流行后,發病率呈持續升高趨勢,已構成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胎傳梅毒的出現更加引起人們對梅毒問題的廣泛關注。孕婦感染梅毒,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也可感染胎盤導致胎盤功能重障礙,導致流產、死胎、死產、非免疫性水腫、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圍產期死亡或娩出先天梅毒胎兒,這些對孕婦本身及新生兒的健康都構成嚴重的危害。本文分析了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孕婦梅毒血清學檢查情況,以便更好了解孕婦感染梅毒情況及感染梅毒后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收集2009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產婦資料,包括一般人口統計學資料、梅毒血清學檢查結果等。非梅毒螺旋體試驗陽性或梅毒螺旋體試驗陽性的孕婦除收集血清學檢查結果外,同時收集其治療情況及新生兒梅毒血清學檢查結果等。
梅毒血清學檢查使用的非梅毒螺旋體試驗為甲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梅毒螺旋體試驗為梅毒螺旋體抗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
孕婦梅毒定義為初次進行梅毒檢測,且TP-PA為陽性的孕婦。
2 結果
2009年在我院產科分娩孕婦共640人,分娩前全部行梅毒血清學篩查,其中診斷為孕婦梅毒18例,占住院分娩人數的2.8%。
2.1梅毒血清學檢查異常孕婦情況
18例TPPA陽性的孕婦,年齡17~39歲,平均26.7歲。18名孕婦均進行了TRUST檢查,其中17例陽性,1例陰性。TRUST滴度在1∶4及以上者占孕婦梅毒的38%,其中4例TRUST滴度1∶4,滴度為1∶8、1∶6及1∶32各1例。
2.2治療情況
10例孕婦接受芐星青霉素治療,占應接受梅毒治療的66.6%。4例接受非芐星青霉素治療,其中2例羅紅霉素治療, 2例頭孢曲松鈉治療。4例未接受治療,占22.2%。
2.3新生兒情況
16例新生兒接受TRUST檢查,占應檢查數88.9%。TRUST陽性4例。其中2例新生兒TRUST滴度為1∶4,這2例新生兒母親滴度分別為1∶32和1∶64。16例接受TPPA檢查,陽性14例(87% ),陰性2例。在接受芐星霉素治療的10名孕婦中, 9例新生兒進行了TRUST檢查, 4例TRUST陽性, 6例TRUST檢查陰性,占檢查總數的66.7%。
3 討論
梅毒是由蒼白密螺旋體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損害,晚期能侵犯血管神經系統等重要臟器。梅毒孕婦還能通過胎盤將病原體傳給胎兒引起流產、早產、死胎或娩出先天性梅毒兒[1,2]。梅毒螺旋體感染胎兒后可廣泛侵犯胎兒內臟、骨骼及皮膚黏膜,故妊娠合并梅毒可引起流產、死胎、早產、先天性梅毒等[3]。目前我國取消強制性婚檢且早期梅毒的病征不易覺察,因此近10年來,年輕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不斷增加,多未獲得早期治療,通過胎傳的危險性增大[4]。妊娠合并梅毒常導致流產、死胎、畸胎、死產、早產及先天性梅毒兒出生,嚴重威脅孕婦及圍產兒健康。
2009年在我院分娩的640例孕產婦中,18例梅毒血清學檢查異常,與廣東等地相比,梅毒血清學陽性率偏高,但陽性率低于非洲國家產前門診的梅毒血清學陽性率[5]。絕大多數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無明顯臨床表現,以潛伏梅毒多見,只能靠血清學檢查發現,本資料中18例均為隱性梅毒,這可能與孕期處于暫時性免疫抑制狀態有關,也可能與目前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或接受過青霉素治療等有關,故受孕后篩查和規則治療是預防先天性梅毒的重要舉措。妊娠一旦確認,梅毒的篩查應隨即進行。在高危人群中,妊娠20~32周再次復查以免漏診。發現血清學檢查為陽性時,勸導其盡早接受規范治療,配偶也應同時給予正規、足量、徹底治療。對不明原因的死胎、死產亦應行RPR檢測。
在18例血清學陽性的孕婦中,接受規范產檢和芐星青霉素治療的只有10人,正規治療率為55.5%,處于低水平。孕婦感染梅毒如果能采用青霉素規范治療,既可治療孕婦,又可預防和減少先天梅毒的發生,對改善妊娠結局、降低先天梅毒兒發生率有重要意義。我們認為孕期進行驅梅治療具有雙重目的,一方面治療孕婦,殺滅孕婦體內梅毒螺旋體,阻止母體病變發展;另一方面預防和減少先天梅毒的發生。
在國內城市地區,孕婦產前檢查的比例較高,但城市中流動人口產前檢查的比例較低,應針對這些人群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并制定包括免費篩查在內的政策,提高孕婦梅毒篩查率,有效控制先天梅毒的發生。常用的梅毒血清學檢查是檢查病人的IgG抗體,此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因此梅毒血清學異常的孕婦,即使沒有發生胎兒宮內感染,新生兒梅毒血清學檢查也可能出現異常,但這種異常通常在出生3個月后消失。在我們檢查的16例新生兒中,TRUST陽性4例,但其滴度均未高過母親滴度,這些新生兒只能作為先天梅毒疑似病例。但考慮到先天梅毒的嚴重后果,這些新生兒都應接受梅毒治療。IgM抗體不能通過胎盤,如果檢查到新生兒IgM抗體陽性,強烈提示胎兒宮內感染梅毒的發生,有條件的醫院應該開展此項檢查,以加強對梅毒宮內感染的診斷。國內外的經驗都表明,先天梅毒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合理的梅毒篩查和對妊娠期梅毒進行規范的治療及隨訪,可以有效預防先天梅毒的出現。我國梅毒發病率近年不斷上升,在孕婦中廣泛開展梅毒篩查工作十分必要。
我們認為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婦,在產前門診必須進行高危妊娠管理,并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產科、皮膚科、兒科醫生應該共同監測追蹤隨訪母嬰。梅毒母嬰經規范的抗梅毒治療后,應該隨訪2~3年,,第1年每3個月隨訪1次,以后每半年隨訪1次,包括臨床癥狀及血清學檢測,并匯總資料以探討梅毒對母嬰健康的遠期影響。產前檢查一旦發現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婦,醫生必須將病程詳細告知孕婦,其丈夫也應該進行梅毒血清學檢查,一旦確診為梅毒,也應該同時治療,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孕婦及其丈夫應該對該疾病知情,只要能早發現及規范治療,妊娠合并梅毒是能夠治愈的,而且能夠孕育一個健康的新生命。
參考文獻
1 張尚民,張榮娜.妊娠梅毒192例臨床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4,39:682.
2 劉絲蓀,易為民.梅毒螺旋體感染與圍產兒預后[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2):347.
3 李自強,劉榮卿.色素沉著的生物學機制研究進展[J].重慶醫學,2001,30(5):257.
4 呂軍,黃彩霞,曾燕,等.妊娠合并梅毒的臨床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1,36(8):456.
篇6
【關鍵詞】孕產婦;梅毒檢測;假陽性結果;影響因素;應對方法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5-0008-02
在臨床中,梅毒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由梅毒螺旋體感染所致,主要的傳播渠道是性、母嬰、血液等[1]。患上此疾病后,機體內會出現螺旋抗體及脂類抗體,而脂類抗體針對梅毒螺旋體有間接性,因此沒有明顯的特異性,不單是梅毒患者可出現此種抗體,患有其他疾病、存在特殊生理狀況的患者也可能出現,這就對梅毒的檢測機診斷造成了一定影響[2]。為了進一步對孕產婦梅毒檢測中出現假陽性結果的原因與對策進行分析和總結,本次研究將60例在我院接受梅毒檢測的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檢測過程與結果,現將研究做如下報道:
1.對象及方法
1.1研究對象
此次評估對象是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實施梅毒檢測的孕產婦60例,35例屬初產婦,25例屬經產婦,年紀在20至35歲之間,平均(26±5.3)歲,妊娠時間在3至10個月之間,平均(6.5±3.1)個月,研究得到了產婦及其家屬的支持。
1.2方法
取產婦靜脈處血液2ml,進行離心處理后送檢,檢測所用方法為梅毒螺旋抗體檢測試劑盒乳膠法,所用儀器生產廠家為艾博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所用試劑盒為由北京萬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梅毒螺旋抗體診斷試劑盒,即采用酶聯免疫法進行檢測,酶標儀型號是深圳PT-2100,洗板機型號是深圳RT-3000。所有檢測過程均嚴格按照所用儀器及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
檢測后,對產婦年齡、妊娠情況、檢測結果、假陽性出現情況等展開詳細記錄及分析,總結出干擾因素和出現原因,并給出針對性處理方法。
2.結果
2.1假陽性結果出現情況
60例受檢者中,4例出現了假陽性結果,所占比例是6.7%(4/60),經分析,2例由血清標本處理不規范所致,所占比例是,3.3%(2/60),1例有合并婦科疾病所致,所致比例為1.7%,(1/60),1例由其他因素所致,所占比例是1.7%(2/60)。
2.2假陽性結果出現的原因
(1)血液標本的影響,對標本實施采集、處理、保存、檢測等操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操作不夠規范,導致血液標本出現溶血、離心不合理、細菌污染等現象[3]。首先,對血液標本進行處理時,如抗凝劑使用方法不當、血液保存不當現象,則會導致溶血現象出現,致使沒有被破壞的血液細胞大量存在,而血紅蛋白存在過氧化物酶的活性,在檢測中,極易出現特異性結果,從而造成假陽性結果。其次,如果不對血液標本展開徹底的離心處理,可能會對血清樣本的純度構成干擾,當樣品中有絮狀物出現時,假陽性結果極易出現。此次研究中,1例孕產婦由于血液標本處理不當導致假陽性結果出現,其具體原因是因為將標本送到檢測室進行檢測的過程中,沒有對標本實施嚴格的密封保管,標本受到了空氣中細菌的污染,受到細菌內源性過癢化酶的影響,進而干擾了檢測結果,出現假陽性結果。(2)孕產婦合并其他疾病,梅毒檢測結果很容易出現假陽性。此次研究中,1例孕產婦合并婦科疾病,對血液有一定影響,在過氧化酶的影響下,導致假陽性結果出現。(3)其他方面有關因素,如,濫用抗生素、檢測操作不合理等,若在以上因素干擾下,梅毒檢測也比較容易出現假陽性現象。
3.討論
梅毒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母嬰傳播是該疾病傳播的重點渠道,當產婦感染上梅毒后,胎兒被傳染的可能性很大,這對產婦及胎兒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均有較大威脅[3]。在對梅毒進行診斷時,臨床上通常會進行血清學檢驗,對梅毒螺旋抗體與抗類脂質抗體,其中,常用的方法為EDTA-2K抗凝血清金標法,總體來說,此種檢測方法檢測效果較為理想,但也還有假陽性的現象出現,給臨床診治帶來一定影響[4]。因此,接收到前來產檢的孕產婦后,要積極鼓勵其接受梅毒檢測,發現疑似感染梅毒的孕產婦后,更應給予高度重視,進一步進行梅毒血清檢測,盡早確診,以便于早日確定臨床干預方案[5]。當前,雖然大多數在妊娠期間都積極接受了梅毒血清學檢測,但在具體的檢測過程中,由于受到血液標本采集、合并疾病等因素干擾,梅毒檢測還存在假陽性結果,對臨床梅毒診斷準確率產生很大影響[6]。鑒于此,在對孕產婦實施梅毒檢測時,臨床上應該規范各項操作,控制好產婦病史詢問、檢查、標本采集、保存、檢測等環節的工作,以減少假陽性結果,以便為臨床干預方案的確定提供有用依據[7]。
具體而言,為進一步提高梅毒檢測準確率,操作者在檢測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注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嚴格各項操作,尤其是血液標本的采集及相關處理工作,規范進行抗凝、規范保管,并在規定時間內及時送檢。檢驗人員接收到血液標本后,需要按照規范操作及時進行檢測[8]。第二,注重檢驗結果的分析,雖然血清檢測是梅毒檢測機診斷的重要方法,但檢測結果并非百分百可信,當血清檢測結果出現疑似假陽性現象時,臨床上應該注重檢測過程與結果的分析,對于滴度在14以下的患者,應詳細詢問患者以往病史,并邀權威專家聯合會診,對所得檢測結果展開綜合性分析[9]。第三,孕產婦梅毒的檢測需考慮妊娠所導致的生物學假陽性,在參照檢測結果實施診斷時,應綜合評估患者臨床癥狀及相關病史,之后再做出確診結論[10]。第四,做好復診工作,檢測過程中,若患者沒有明顯癥狀,醫療人員叮囑其注意復診,對患者滴度變化情況進行嚴密觀察,明確掌握患者病情歸轉狀況[11]。
綜合闡述,對孕產婦實施梅毒檢測時,需嚴控各項操作的規范性,以減少假陽性結果,逐步、有效地提升梅毒檢測準確率,使患有梅毒的孕產婦早日能夠得到有效的臨床干預,進而為產婦及新生兒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提供保障[12]。
參考文獻:
[1]符青松,陳詠芳,蔣英,等.孕產婦及新生兒梅毒感染情況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1(35):5409-5411.
[2]文曉華.孕產婦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檢測與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3(4):83-83.
[3]莫祖玲.孕產婦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監測及干預對策應用的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21(14):94-94,96.
[4]吳慧珍.2013年-2014年榆次區孕產婦接受HIV梅毒和HBV檢測情況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8):2558-2559.
[5]張曉輝,郭利芳,白曉霞等.妊娠期梅毒治療對新生兒血清學檢測結果的影響[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6,34(2):93-96.
[6]賀玉梅,王雁.9831例孕產婦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情況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23):116-117.
[7]周明芳,曹彥君,莊虔瑩等.妊娠合并梅毒治療對妊娠結局及新生兒感染的影響[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5,9(6):73-76.
[8]寧云云.分析孕產婦產前檢測免疫學檢驗項目的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7):399-400.
[9]張曉紅,張倩,周學紅,等.化學發光法檢測梅毒特異性抗體在臨床篩查試驗中的應用評價[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4,(10):780-783.
[10]朱建奎.RPR、TRUST、TPPA、ELISA、TPAb五項聯合在檢測梅毒早期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5):100-100,101.
篇7
關鍵詞:婦產科;腹部手術切口;臨床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0-0359-02
作者簡介:盧杏娟,女,浙江永康人,本科,助產士。在婦產科疾病的治療工作中,開腹手術一直以來都是最主要的方式與產婦妊娠期合并梅毒感染的護理
王娟顧紅藝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江蘇泰興225400)摘要:目的:探討產婦妊娠期合并梅毒感染的護理措施。方法:對本院18例妊娠合并梅毒產婦在產前、產時、產褥期的整體護理。結果:通過對產婦綜合護理干預后,采用常規護理與個性化護理相結合,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梅毒產婦產后恢復,提升母乳哺養成功率。
關鍵詞:產婦妊娠期; 梅毒感染心理護理; 母乳哺養; 沐浴
【中圖分類號】R197.3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0-0359-01
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一種全身性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傳染。早期主要侵犯皮膚黏膜,晚期可能侵犯血管、中樞神經系統和全身各器官,通過胎盤傳給胎兒的危險性極大。妊娠期梅毒是高危妊娠,易造成流產、早產、死胎及胎傳梅毒。此類患者要兼顧妊娠和防感染兩方面,護理也有其自身特點。我科在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有18例妊娠合并梅毒的產婦住院分娩,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18例,均為晚期妊娠,年齡22~35歲。初產婦12例,經產婦6例;18例在產前檢查時發現梅毒快速血漿反應(RPR)和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實驗(TPaA)陽性而確診。
1.2治療方法與結果:告知產婦自身病情,取得了解與支持,18例患者均給予驅梅治療,經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予普魯卡因青霉素80萬u肌內注射(普魯卡因青霉素G可以通過胎盤屏障),1次/日,連續15天為1個療程1周后再復查。18例患者均以剖宮產結束妊娠.分娩出隱性胎傳梅毒兒12例,對患兒進行了及時的驅梅治療。
2加強自我防護,減少職業暴露
98.8%的護士意識到自我防護的的重要性,各類職業防護措施中,經常戴手套減少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起到重要作用。掌握患者陽性資料。護士要有意識了解患者檢驗結果,對患者有陽性檢驗報告者應采取交班時注明,或是在治療本、臨床本上標明,使每班護士在上作時都掌握情況,避免接觸或受傷。
3產婦護理
3.1產前護理
3.1.1心理護理:孕婦在產檢確診為梅毒時,主要擔心胎兒感染,會出現緊張、焦急、怨恨、委屈等情緒,怕被家人冷落,怕被其他人知道.表現極度痛苦、煩躁不安。通過與產婦的交談進行疾病知識宣教:向產婦進行疾病介紹,講解梅毒各個分期、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醫護人員應注意保護孕婦的隱私,尊重病人。
3.1.2孕期護理: 產前應密切觀察胎兒發育情況,孕36周后住院待產,加強胎心、胎動監測,防止胎死宮內。孕期禁止性生活,以免重復感染。
3.2產時護理:由于病原體可通過產道傳給新生兒,本組18例均在39周時剖宮產提早結束妊娠,以避免經產道引起的母嬰傳播。嚴格按照消毒隔離制度處理,手術均安排在隔離手術間。新生兒娩出后在臍帶5~6cm 處剪斷。迅速擦凈全身的血跡、羊水,吸凈口內的羊水,盡量保護新生兒少受母血、羊水的污染。手術者清理受污新生兒時及時更換受污手套,有條件的可將新生兒交另一位護士處理。
3.3產褥期的護理
3.3.1梅毒產婦產后安置于隔離病房單間,注意消毒隔離,并有明確的隔離標志,每日的基礎護理與會陰護理放在最后,護理人員的手采用7步洗手法。產婦使用固定便盆和體溫表,分泌物用1:500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再處理。出院時床單位用紫外線燈消毒30分鐘。
3.3.2密切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情況:梅毒產婦產后由于子宮壁病變,易發生大出血,因此護理人員嚴密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情況,監測生命體征,檢查宮底和會陰墊。
3.3.3飲食護理:梅毒產婦大量消耗能量,抵抗力下降,指導加強營養,少量多餐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礦物質、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所有的生活垃圾裝入醫療垃圾袋貼上特殊標簽后處理。
3.3.4做好皮膚護理: 勤換內衣、被褥,以純棉、寬松為宜,更換后的衣被用 1∶500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再清洗。保持會陰清潔,每日早晚兩次會陰消毒。消毒后用物按照消毒隔離原則處理。
3.3.5正確指導母乳喂養: 梅毒螺旋體主要存在于患者的體液和血液中.在母乳中并不直接分泌,而由于破裂或其他原因使母血混入母乳中引起污染。現在大多數學者Hj認為,只要經正規驅梅治療后,RPR滴度下降4倍以上或1∶2以下者,可以直接進行母乳喂養。指導產婦正確的喂養方式,使嬰兒正確含接吸吮,保護及嬰兒口腔黏膜。
4新生兒護理
新生兒出生后,認真做好體格檢查,檢查嬰兒皮膚有無斑丘疹、潰瘍、糜爛或四肢末端剝脫性皮樣改變,肝脾是否腫大.血小板下降等情況。檢查梅毒RPR血清學反應,本組有12例嬰兒RPR陽性,根據醫囑給予梅毒治療,注射部位無硬塊發生。每日觀察吃奶、大小便、體重、體溫、精神狀態和新生兒黃疸變化。
5新生兒沐浴
新生兒出生后按APgar評分情況酌情為患兒進行沐浴。為梅毒患兒沐浴、治療時,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操作時戴無菌手套:為避免交叉感染,梅毒患兒洗澡應放在最后進行.所有的衣服、包被均應先消毒再清洗。
篇8
【關鍵詞】 產前免疫檢驗項目;檢驗結果;妊娠結局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7.099
Research of significance and inspection finding by antepartum immune test item TANG Xiao-qing. Chongqing City Nan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00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inspection finding by antepartum immune test item, and to analyze its test significance. Methods A total of 600 pregnant women as observation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est measu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antepartum immune test item to tes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as made on high risk pregnancy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high risk pregnancy detection rate (12.0%) of viral hepatitis A, chronic hepatitis B, syphili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ion and Down's syndro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67%),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Antepartum immune test item; Inspection finding; Pregnancy outcome
a前檢查主要是指在孕產婦妊娠期間, 采取必要檢查手段對其妊娠情況進行觀察, 從而明確妊娠風險, 便于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防止出現病情遷延情況, 為孕產婦安全分娩提供良好保證。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 產前檢查受到臨床醫學領域及孕產婦本人的重視。但是, 很多基層醫院僅開展常規產前檢查, 在免疫檢驗項目檢查上仍存在較大局限性。本研究選取600例孕產婦, 對其產前檢查情況作出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所在醫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600例孕產婦作為主要觀察對象, 孕產婦均滿足產前檢驗相關操作標準[1]。按照數字隨機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00例。觀察組孕產婦年齡24~37歲, 平均年齡(32.24±3.87)歲;
其中, 初產婦234例, 經產婦66例, 孕周17~40周, 平均孕周(28.52±3.82)周。對照組孕產婦年齡24~38歲, 平均年齡(32.14± 3.89)歲;其中, 初產婦235例, 經產婦65例, 孕周17~42周, 平均孕周(29.07±4.31)周。所選孕產婦本人或家屬對診療情況知情同意。兩組孕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標準 本研究滿足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規范及要求。排除標準:①合并器質性病變及其全身性疾病者;②合并嚴重感染及具有明顯診療風險者;③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妊娠期合并癥者;④合并肝腎功能、心肺功能嚴重不全者;⑤合并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類疾病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本組患者接受常規產前檢查, 包括心肺功能、肝腎功能、血尿常規、染色體檢查、B超檢查、心電圖檢查等, 同時對孕產婦羊水細胞進行檢查, 測定血液甲胎蛋白等;了解孕產婦病史、生活習慣、藥物過敏史、家族遺傳史、配偶身體狀況等情況。
1. 3. 2 觀察組 本組患者在上述常規產前檢查的基礎上, 對孕產婦執行產前免疫檢驗項目, 主要包括肝炎病毒、梅毒、HIV感染、唐氏綜合征, 檢驗主要操作情況如下:要求受檢者于清晨空腹狀態下開展相關檢查項目, 采集靜脈血液標本, 保證及時送檢。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 對血清標本進行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等項目檢驗。所有檢驗項目均嚴格按照相關操作標準執行, 保證檢驗工作質量。
1. 4 觀察指標 對兩組受檢者檢驗結果進行分析及比較, 主要包括甲肝、乙肝、梅毒、HIV感染及唐氏綜合征等方面高危妊娠檢出情況, 做好詳細記錄與分析。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甲肝檢出9例, 乙肝檢出15例, 梅毒檢出3例, HIV感染檢出4例, 唐氏綜合征檢出5例, 高危妊娠檢出率為12.0%。對照組甲肝檢出2例, 乙肝檢出3例, 梅毒檢出0例, HIV感染檢出1例, 唐氏綜合征檢出2例, 高危妊娠檢出率為2.67%。觀察組高危妊娠因素檢出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9.228, P
3 討論
3. 1 產前免疫檢驗結果分析 產前檢查能夠及時掌握孕產婦身體狀況, 明確分娩風險, 從而制定完善可行的應對措施, 提高圍生期安全分娩系數[2]。產前免疫檢驗可明確孕產婦是否合并傳染性疾病, 本研究觀察組實施產前免疫檢驗, 對照組執行產前常規檢驗, 結果顯示:觀察組甲肝、乙肝、梅毒、HIV感染及唐氏綜合征等方面高危妊娠檢出率(12.0%)高于對照組(2.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2 產前免疫檢驗項目臨床意義 對孕產婦開展產前免疫檢驗, 明確相關檢驗項目檢出情況, 對孕產婦意義重大。在開展臨床實踐工作過程中發現, 很多孕產婦對常規產前檢驗比較了解, 但是對免疫檢驗及其主要檢驗項目認知程度^低, 因此常常忽視相關檢查。免疫檢查能夠了解孕產婦是否合并嚴重傳染病, 從而通過科學的醫學方式, 及時有效解除患者危險, 很大程度上提高孕產婦圍生安全性與可靠性[6]。與此同時, 通過免疫檢查后可采取必要措施進行處理, 不僅能夠保證孕產婦分娩安全。同時也能有效減少傳染性疾病對胎兒的傷害程度。例如, 通過唐篩化驗孕婦血液, 對胎兒唐氏征發生情況進行判斷。若存在較高危險性, 則進行進一步確診檢查, 如絨毛檢查、羊膜穿刺檢查等。權威文獻報道認為, 通過產前免疫檢驗, 對檢驗結果進行分析能夠及時發現高危妊娠情況, 從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合理控制, 孕產婦圍生期管理質量及分娩效率均明顯提高。本研究雖然未對兩組分娩情況進行分析, 但是所得結果可證實開展產前免疫檢驗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 妊娠期傳染性疾病均具有較高的隱匿性, 常規產前檢查方法不易發現, 可導致病情遷延, 對分娩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及時對孕產婦開展產前免疫檢驗, 可盡早發現高危妊娠風險因素, 從而根據病情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提高圍生質量。在實踐工作中, 要做好產前檢查宣導工作, 積極推動產前免疫檢驗的實施, 為孕產婦安全分娩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賀映富. 評價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對孕婦和胎兒的臨床價值. 中外醫療, 2015(33):179-180.
[2] 駱時木, 黃清流. 對進行產前檢查的孕婦實施免疫檢驗的效果研究. 當代醫藥論叢, 2015, 13(24):64.
[3] 王建紅. 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對孕婦和胎兒的臨床價值分析.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6, 22(1):114-115.
[4] 陳會敏. 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 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6):1082-1083.
[5] 尹敬娥. 分析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的臨床應用價值.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16):140.
[6] 賀靚. 基于產前診斷構建的免疫檢驗項目意義探索. 現代臨床醫學, 2015(1):40.
[7] 王博, 馬P. 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應用的臨床意義.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6):33-34.
[8] 毛大平. 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應用的臨床意義. 今日健康, 2015(4):331.
[9] 季忠庶. 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的應用意義研究及分析. 醫學信息, 2016, 29(8):214-215.
[10] 何林科. 淺談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的臨床意義. 當代醫藥論叢, 2013, 11(9):162-163.
[11] 錢俊. 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臨床意義. 中國醫刊, 2011, 46(11):8-11.
[12] 商樹坤. 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的臨床應用價值. 現代養生b, 2016(8):36.
[13] 胡華麗. 評價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臨床意義.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2):52-53.
[14] 吳淑華. 免疫檢驗項目在產前檢查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 醫學信息, 2015, 28(16):218.
[15] 孫院紅, 羅沖, 青小鶴. 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對孕婦和胎兒的臨床價值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24):4985.
[16] 陸居文, 徐艷紅, 歐陽輝妹, 等. 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的臨床應用價值.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4(5):197-198.
[17] 宋桂蘭. 試論產前檢查免疫檢驗的臨床意義. 醫藥前沿, 2015(25):375.
[18] 趙健宇. 產前檢查免疫檢驗項目的臨床應用價值. 醫學信息, 2014, 27(27):97-98.
[19] 彭靖. 談產前檢查免疫檢驗的臨床意義. 今日健康, 2014(2): 232.
篇9
【關鍵詞】梅毒;沙眼衣原體;艾滋病;臨床調查
Investigation among pregnant women infected with syphilis, chlamydia trachomatis and HIV/AIDSXIE Qiang1, YUAN Hui2.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Zaoyang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Xiangyang 441200, Hubei, China; 2.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Xiang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Xiangyang 441000, Hube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pregnant women infected with syphilis, chlamydia trachomatis and HIV,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mong pregnant women and provide reliable data for the study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Methods: 2200 pregnant women visited our hospital for maternity clinic examination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ll underwent cervical secretions trachoma chlamydia screening and blood detec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in serum and HIV antibodies.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and syphilis was 4.0% and 0.36% respectively. There was only one pregnant woman infected with HIV, an infection rate of 0.05%. According to the syphilis and HIV test, the infection rate among pregnant women under the age of 2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age groups (P
【Key words】Syphilis; Chlamydia trachomatis; HIV/AIDS; Clinical investigation
【中圖分類號】R759.1【文獻標志碼】A
孕婦由于機體內環境的變化,其免疫功能降低,對病原體的抵抗力減弱,較未懷孕時更容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正常人體感染性傳播疾病后出現相應臨床癥狀,處理不及時將影響機體正常功能、出現并發癥,甚至導致死亡[1]。妊娠期婦女無論是先受感染后懷孕還是先懷孕后被感染,有些病原體會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感染胎兒,對胎兒的正常發育造成影響,引起妊娠期間胎膜早破、流產、早產等異常妊娠情況,并可能出現胎兒宮內死亡、新生兒出生缺陷等后果,危害母兒健康[2]。因此,為了減少經母嬰傳播途徑引起人體感染性傳播疾病,并達到國家優生優育的目標,必須加大對孕婦性傳播疾病的篩查力度,以利于進一步準確地診斷和治療性傳播疾病[3]。本文匯總了我院產科門診孕期檢查中梅毒、沙眼衣原體、艾滋病的篩查結果,并以統計學方法對結果做一分析,更深入地了解三種性傳播疾病在孕婦中的感染情況,為性傳播疾病的的早期預防和制定有效措施提供可靠依據。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至2014年間來我院產科門診進行孕期檢查的全部2200例孕婦,該組孕婦無明顯遺傳病史,未合并嚴重心腦肝腎疾病,無精神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簽署了關于本次試驗的知情權同意書,年齡為18~40歲,平均年齡(28.6±5.3)歲;孕周為12~38周,平均孕周(26.5±4.3)周。孕婦自愿進行相關的檢查,并能夠配合我們的調查問卷。
1.2試劑與耗材
沙眼衣原體抗原檢測試劑盒(杭州艾博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0322),梅毒螺旋體抗體試劑(上海榮盛公司,生產批號:20150417),HIV抗體試劑(珠海麗珠公司,生產批號:20140309)[4]。
1.3方法
采集宮頸分泌物標本:孕婦小心移動于檢查床上,取截石位,醫師以棉球消毒外陰,用無菌棉球將宮頸表面的分泌物拭去,將無菌拭子插入宮頸口2~3cm,以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停留5~10s后取出;采集血清標本:從肘靜脈抽取血液4mL,經離心后取上清液[5]。
檢測方法:沙眼衣原體通過金標快速法進行檢測;梅毒螺旋體抗體通過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初步篩查,結果陽性者再行明膠凝集試驗(TPPA)以明確診斷;HIV抗體通過ELISA初步篩查,結果陽性者再通過蛋白印跡法明確診斷[6]。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18.0軟件系統分析調查得到的數據,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結果P
2結果
2.1孕婦中沙眼衣原體、梅毒、艾滋病的檢出情況
參與研究的2200位孕婦中,共有88位孕婦篩查出沙眼衣原體,感染率為4.0%;共有8位孕婦檢查出梅毒螺旋體抗體陽性,梅毒感染率為0.36%;只發現1位孕婦的HIV抗體陽性,艾滋病的感染率為0.05%。
2.2不同年齡段孕婦梅毒、沙眼衣原體、艾滋病的檢出情況
梅毒的篩查結果中,以20歲以下孕婦檢出率最高,為2.63%,20~30歲與≥30歲年齡段的檢出率分別為0.44%、0.10%,20歲以下孕婦梅毒感染率顯著高于20~30歲和≥30歲兩個年齡段的結果(χ2=6.73,P
2.3各個月份梅毒、沙眼衣原體、艾滋病在孕婦中的檢出情況
孕婦沙眼衣原體篩查結果中,以10月份孕婦沙眼衣原體檢出率最高,為6.77%,該結果與1、2、3、4、6、7、8、9、11、12月份的感染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3,P
3討論
孕婦感染沙眼衣原體后,沒有明顯的癥狀或癥狀輕微,僅憑臨床癥狀不容易診斷沙眼衣原體感染,由于不能及時發現該病患者而導致沙眼衣原體傳播[7]。孕婦感染沙眼衣原體后發生宮內感染,通過產道感染新生兒,成為新生兒感染沙眼衣原體的主要途徑,據報道,在妊娠期感染沙眼衣原體的婦女,其所生新生兒的沙眼衣原體感染率達到50%以上[8]。經產道途徑感染沙眼衣原體的嬰兒可發生新生兒肺炎、結膜炎、新生兒鼻咽部感染,影響新生兒的正常生長和發育[9]。此外,相關研究表示,孕婦因感染了沙眼衣原體而引起早產,該種情況下,新生兒可有呼吸窘迫綜合征、肝臟損傷、神經系統損傷等疾病[10]。
關于沙眼衣原體感染率,各地、各研究機構報道的結果不甚一致,有研究機構的報道顯示沙眼衣原體的感染檢出率達到35.90%,也有報道顯示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檢出率僅僅1.3%,孕婦中沙眼衣原體的檢出率為2%~37%[11,12]。我們本次研究的2200例孕婦中,檢查出沙眼衣原體陽性的人數有88人,感染率為4.0%。通過對沙眼衣原體陽性孕婦做調查,我們發現沙眼衣原體在20歲以下的孕婦中感染率最高,可能性生活過早的婦女更容易感染該病;該病在5月份與10月份的感染率分別為6.77%、5.56%,明顯高于其他月份(P
妊娠期婦女體內梅毒螺旋體能夠通過胎盤傳播給胎兒,如果孕婦不及時治療梅毒將明顯降低胎兒存活率,即使能分娩出存活的胎兒,也會對其產生嚴重后果,因此,采取有效篩查方法早期發現梅毒對于切斷傳播途徑、減少患病率有重要意義[13]。關于妊娠期婦女梅毒檢出率,各研究機構報道的結果不一致[14-16],存在地區差異。本次調查的2200位孕婦中有8位孕婦檢查出梅毒陽性,感染率為0.36%,分析各年齡段感染率,20歲以下孕婦中感染率最高,為2.63%,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P
孕婦感染艾滋病能通過血液或哺汁傳染給胎兒,據報道[17],沒有任何干預手段的孕婦艾滋病的母嬰傳播率達到30%~35%,而經過治療干預后的母嬰傳播率可減少到低于10%。據文獻報道孕婦中艾滋病感染率為0.11%,本次研究中僅有1例孕婦檢查出HIV陽性,感染率為0.05%,低于文獻報道的結果,但也不可忽視。至于孕婦中艾滋病發病率較高的年齡段和感染率較高的季節,還需要擴大樣本量加以判定。梅毒螺旋體、沙眼衣原體、HIV都是常見的性傳播疾病病原體,孕婦感染這些病原體后通過垂直傳播途徑傳播給胎兒,減少新生兒性傳播疾病感染率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強疾病篩查,力求早發現早治療,加強感染孕婦率調查并為疾病預防提供有價值資料[18]。
參考文獻
[1]Hawkes S,Matin N,Broutet N,et al.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imporve screening fot syphilis in pregnanc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Lancet Infect Dis,2011,11(9):684-685.
[2]苑小倩,周敏,何克靜.不同時機妊娠梅毒治療對患兒預后的影響研究.中國醫藥指南,2011,9(34):135-136.
[3]李智.妊娠梅毒治療時機與妊娠結局的關系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9):227-228.
[4]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感染性疾病協作組.妊娠合并梅毒的診斷和處理專家共識.中華婦產科雜志,2012,47(2):158-159.
[5]樊尚榮,李健玲(編譯). 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療指南.中國全科醫學,2011(5):461-463.
[6]崔玲.妊娠合并梅毒治療的臨床意義分析.臨床合理用藥,2013,6(5):85-86.
[7]宋賢響,田禮軍,鄒華新. 4種實驗室檢測方法對兒童梅毒的臨床診斷價值分析.中國醫藥導報,2014(5):89-92.
[8]Domingues RM, Szwarcwald CL, Souza Junior PR,et al. Prevalence of syphilis in pregnancy and prenatal syphilis testing in Brazil: Birth in Brazil study. Rev Saude Publica,2014,48(5):766-774.
[9]譚盛葵,仇小強,等.HIV高發區農民工艾滋病知識、態度和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現代預防醫學,2011,23(5):90-91.
[10]楊霞,何朝明,王曉峰,等.女性性工作者性傳播感染相關因素研究.現代預防醫學,2010,37(3):401-402.
[11]辛倩倩,黃永,胡傳鑫,等.建筑工地農民工艾滋病高危行為及安全套使用狀況.中國公共衛生,2010,29(7):490-491.
[12]謝春燕,胡琴,崔海燕,等.孕婦感染沙眼衣原體、淋病、梅毒及艾滋病的調查分析.國際檢驗學雜志,2014,35(3):1091-1092.
[13]臧道愛,張景.射陽縣2009年梅毒疫情分析及發病趨勢預測.中國性科學,2010,19(9):24-26.
[14]周動機,謝慧,張遇嫻,等.不同孕期治療對妊娠梅毒分娩的預后影響.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2013,20(2):909-910.
[15]王剛.5623例孕產婦梅毒、AIDS監測結果分析.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9):90-91.
[16]金必文,揚麗,丁金龍.151株淋病奈瑟菌的耐藥性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509-2510.
篇10
【關鍵詞】妊娠期;梅毒;新生兒;
近年來,梅毒發病率成倍增長,已在我國流行,妊娠合并梅毒的發病率亦呈上升趨勢。梅毒是一種慢性疾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性傳播。新生兒梅毒主要是通過胎盤或者胎兒出生時遇到陰道或者其分泌物。梅毒的危害力巨大,在我國有關疾病的法律中,位列前茅。一、二期梅毒較為常見。感染梅毒傳染性最強的是早期。隨著病期的延長傳染性越來越小,一般認為感染后4年以上性接觸的傳染性十分微弱。先天性梅毒又稱胎傳梅毒,是梅毒螺旋體由母體經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中所致的梅毒。妊娠期梅毒感染多無明顯的臨床癥狀,為隱性梅毒,往往延誤治療時機。孕婦梅毒病期早,對胎兒感染機會越大。生于患梅毒的母親,未經治療,無臨床表現,但梅毒血清反應陽性,年齡小于2歲者為早期先天潛伏梅毒,大于2歲者為晚期先天潛伏梅毒。梅毒孕婦可傳染胎兒,導致嬰兒的先天梅毒等,嚴重危害婦女兒童的健康。梅毒螺旋體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引發腦膜血管病變。梅毒還可損害呼吸道系統,迫害組織和器官,嚴重者可導致死亡。也可能破壞家庭的和睦與穩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來我區各醫療機構確診的108例妊娠期梅毒患者個案,其中接受治療的71人(孕早期治療48人,孕晚期治療23人)未治療的37人,在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血清學檢查,檢查結果均為攜帶梅毒。新生兒出生后進行血清學檢查,治療組有8名新生兒患病,未治療組有11名新生兒患病。患者均在醫院進行梅毒的治療與分娩。接受治療的患者均在懷孕三個月之后進入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年齡20歲―35歲,平均年齡28歲。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未接受治療組,一組為接受治療組。這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種、發病時間、癥狀及治療等方面,沒有差異,并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故結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關于梅毒的基本知識的宣講
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普及,科學評估患者生理狀況,對不同患者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及內容,督促患者改變不良行為如戒煙酒,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規律,客觀的講解梅毒疾病,使患者消除焦慮和恐懼的心理,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并且能深刻理解治療依從性的重要性。
1.2.2癥狀體征
患一、二期梅毒孕婦的傳染性最強,梅毒病原體在胎兒內臟(主要在肝、肺、脾、腎上腺等)和組織中大量繁殖,引起妊娠6周后的流產、早產、死胎、死產。未經治療的一、二期梅毒孕婦幾乎100%傳給胎兒,早期潛伏梅毒(感染不足2年,臨床無梅毒性損害表現,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孕婦感染胎兒的可能性達80%以上,且有20%早產。未治療的晚期梅毒孕婦感染胎兒的可能性約為30%,晚期潛伏梅毒(感染超過2年,臨床無梅毒性損害表現,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孕婦,雖性接觸已無傳染性,感染胎兒的可能性仍有10%。通常先天梅毒兒占死胎的30%左右。
1.2.3治療方法
未接受治療組進行正常的藥物治療和護理治療,接受治療組在未接受治療組的基礎上提前一個月進行梅毒的治療和胎兒的各項生理指標的檢查和觀察。孕婦早期梅毒包括一、二期及早期隱性梅毒。首選青霉素療法:
①普魯卡因青霉素80萬U,肌內注射,每日1次,連用10日;
②芐星青霉素240萬U,兩側臀部肌內注射,每周1次,連續3次。若青霉素過敏,應改用紅霉素0.5g,每6小時1次,連服15日。孕婦禁止用四環素類藥物。
孕婦晚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及晚期隱性梅毒。首選青霉素療法:
①普魯卡因青霉素80萬U,肌內注射,肌內注射,每日1次,連續20日;必要時間隔兩周后重復治療為一個療程;
②芐星青霉素240萬U,兩側臀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連續3次。或青霉素過敏,應改用紅霉素0.5g,每6小時一次,連服30日。
1.3觀察記錄
對患者的情況進行檢查,詢問和記錄,記錄患者的恢復情況,是否治愈以及新生兒是否患有梅毒等相關疾病。
1.4統計學方法
對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對比分析,對所記錄的數據進行表示,比較兩組數據。計量數據以率表示,并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均有一定程度的癥狀減輕和心態明顯地好轉,新生兒的患病率也下降了,但是接受治療組的效果明顯比未接受治療組好,說明及早接受治療對于治療梅毒的有很大的作用,也有利于新生兒患梅毒的預防,能夠有效減少新生兒患梅毒的概率。具體數據如表1。
表1 妊娠期梅毒患者的治愈情況和新生兒患病統計表
組別
接受治療組
未接受治療組
患者治愈
65
19
治愈率
91.5%
51.3%
新生兒患病
8
11
患病率
11.3%
29.7%
3討論
妊娠期梅毒,梅毒與妊娠可相互影響。妊娠梅毒可通過胎盤傳染胎兒,由于妊娠梅毒的胎盤血管梗阻,影響胎兒營養,易發生流產,早產或死產,雖可足月分娩,但約有64.5%胎兒已感染梅毒,發生先天梅毒,其中有15%~20%為早發性先天梅毒。無論是懷孕前感染梅毒還是懷孕中感染梅毒,都可能引起胎兒的先天性梅毒。因此,加強宣教,開展孕期梅毒檢測,早期診斷,規范治療,是降低先天性梅毒的發病率和病死率的有效途徑。梅毒的危害巨大,梅毒螺旋體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引發脊髓癆、麻痹性癡呆、視神經萎縮等。 螺旋體危害心血管系統。可導致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瘤等。積極地生活方式也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抵抗梅毒的發生,患者的梅毒感染主要是通過性傳播。因此,在性生活時,要注意自身的衛生和安全,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保護自己和他人,也是為下一代著想,在檢查出患有梅毒之后,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深層次的檢查,并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多了解有關梅毒的知識,消除自己的盲目,無知,和恐懼。結婚前一定要進行婚檢,有效的預防妊娠期梅毒,更加有效的預防新生兒梅毒。新生兒梅毒是通過母親進行傳播的,因此要關注妊娠期婦女的身體狀況,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檢查。如果檢查結果有異常,應及時接受規范的治療,降低新生兒梅毒母嬰傳播幾率,不可聽之任之,任其發展。徹底消滅成人梅毒是根本的預防措施。在產前保健工作中,對所有的孕婦須作血清學檢查,必要時可在妊娠早期及晚期進行多次檢查,發現疾病即進行徹底治療。對有二期梅毒的孕母在妊娠末1個月進行抗毒治療,可使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從90%降低至2%以下。妊娠期梅毒患者及其家屬,應對患者進行全面照顧,注意觀察有關疾病的癥狀,如有發展或者變化,應及時與醫生溝通,商量治療方案和情況,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和方法。只有引起患者和家屬的高度重視,才能有效的治療梅毒,最終治愈,并且有效預防新生兒梅毒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主編王臨虹,妊娠梅毒和先天梅毒防治技術指南,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次版
[2]郭曉凌.婦幼保健院住院患者梅毒的篩查與分析[J] 中華醫藥感染雜志,2006,16(2):169-170.郭曉凌.婦幼保健院住院患者梅毒的篩查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