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演出范文
時間:2023-04-12 10:19: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話劇演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說到劇場演出,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話劇,而今天我們想談的小劇場既繼承了劇場演出的優勢又獨具自我特點。
首先在國內,源于西方的小劇場話劇已經從一開始的“形單影只”變成了席卷中國話劇界的一陣狂潮,尤其是1995年北京人藝小劇場建成后,小劇場話劇發展得如火如荼; 2005年“青年戲劇節”應運而生,青年戲劇蓬勃發展起來,小劇場話劇近年來也在北京、上海等文化中心城市頗受追捧,被稱為闖市場的“排頭兵”。
其次在黑龍江省內,哈爾濱本身有著獨有的文化體系及開放視角,2010年,哈爾濱話劇院嘗試開拓小劇場演出市場,經過幾年的努力,初步讓小劇場話劇在冰城有了相應的知名度,從而也打破了小劇場話劇在北京、上海以外的其他城市尚未形成氣候的局面。
結合以上現狀,我們可獨出奇兵,著眼龍江戲劇演出現狀,放眼國內及省內小劇場市場,打造一支依托高校,延伸社會的小劇場演出團隊,掀起龍江小劇場演出熱潮。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闡釋。
一、形式多樣,投資靈活
小劇場同博物館、咖啡館一樣,是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之外的社會交往空間,能夠滿足接收、表達和創造的精神需求。小劇場也成為青年戲劇工作者的搖籃。
小劇場相比于傳統劇場話劇演出有很多優勢:首先,形式活潑,在題材及受眾方面社會互動性強,其次,投資靈活,涉及題材廣泛,制作周期短、演員少、各個環節成本都低,因為排演一部傳統的大劇場話劇,成本最低也要四五十萬元,就目前話劇市場來看,成本回收很難,但若排演小劇場話劇,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成本少但見效快。第三,土壤肥沃,小劇場話劇的靈活操作,也讓更多的話劇新人找到了真正適合他們生長的土壤。我們將著力打造一個“大學生話劇導演夢工場”。
二、市場開闊,需求旺盛
與其他文學樣式不同,話劇創作最重要的一個特點除了劇場性外,觀眾也是話劇創作的重要的參與者,因此,觀眾的欣賞趣味、接受能力和評判標準,對話劇創作產生著直接的和重要的影響,對此我們通過翔實的調查問卷分析得出:
在發放的170份調查問卷中,話劇觀眾的主要對象:從年齡上說,是 20至 40歲的觀眾;從職業方面說,是大學生、研究生和公司職員,另外還有兩個潛在的群體:一個是中小學生;一個是打工者。
從調查分析得出:學生,上班族既在話劇受眾中占相當比例,同時有明晰化的要求與希望:多宣傳,少搞笑,多深刻,多給學生舞臺。以此來分析時下資源,龍江具有發展(小劇場)話劇的獨特優劣:首先,依托高校我們有著深刻的現實素材和學生受眾群體乃至政治資源,其次在社會市場運營方面我們有多媒體化的宣傳平臺、熱愛藝術的創新團隊、相對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還有得天獨厚的政策支持、活躍開放的獨創體制、雄厚的資金支持。
三、路線寬泛,商機無限
龍江話劇運營將實施兩條腿路線: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自制劇路線和“借海出船”的合作劇路線。
初期,我們將聯合國內知名品牌話劇優勢資源、引進的優秀劇目資源,籌備小劇場運營團隊和創作團隊,集話劇、音樂劇、生活劇于一身。
預熱階段:打造一檔表演類特點的廣播節目,作為小劇場話劇的依附平臺和宣傳及市場運營出口,配合話劇,打造 “話劇發燒友”俱樂部及“話劇愛好者”劇社,設立大學生戲劇演出季校園巡演,大學生戲劇周周秀、大學生戲劇節等固定品牌模式,同時可借鑒成功的企業聯盟組織的經驗,成立企業投資支持下的大學生戲劇聯盟。
實施階段:除了結合階段性的愛心主題、杜絕虛假宣傳主題、倡導食品安全主題、助力城市建設主題等創作靈活劇目演出外,嘗試市場運作一部成型的以青春、勵志、校園題材的小劇場話劇。面向市場,招商引資,為話劇開設招標會;并面向校園,在校園中進行校園劇開發調研座談會,對觀眾進行專項調研。
配合自制劇推出的同時,換位思考直接與國內主流創作團隊進行市場化接洽與合作,借已有話劇市場資源駛出高校小劇場個性演出的航船,共同打造廣播節目、欄目劇、話劇院線、系列劇目等項目。直接把先鋒潮流的劇目與哈爾濱不完全成熟的市場進行對接,培養受眾的話劇欣賞習慣和水平。
四、撬動產業,盈利在即
龍江小劇場市場運作可視為一條產業鏈,最重要的就是下游的盈利模式,我們將初步設定以下幾方面:節目廣告,跟蹤宣傳,招標冠名,巡回調研招錄,巡回演出,演員見面會,話劇聯盟會員會費,場次票價,社會人員再體驗項目,市場專題節目,其他劇場合作等等,這樣通過一條產業鏈的構建,我們既能復蘇撬動龍江小劇場演出市場,助力我省經濟項目新興路線的開拓,整合龍江藝術表演人才梯隊建設,又能鼓勵帶動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及舞臺欲望,激發社會人員校園劇的重溫及參演熱潮。
篇2
關鍵詞:外貿 流程 話劇 教學
一、引言
以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的出臺和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的實施為標志,我國高職教育開始從規模擴張階段轉入內涵發展階段。進一步強化區域性、突出實踐性、體現高教性,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我國高職教育今后發展的方向。
作為一線教師,在教學中勇于創新,不斷探索強化職業性、突出實踐性、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是豐富高職教育內涵、體現高職教學特色、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高職層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面向國際商務領域第一線,了解國際貿易形勢,熟悉國際貿易流程,具備國際貿易業務獨立操作能力和國際貿易業務分析處理能力,適應市場經濟需要、服務外貿企業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外貿業務流程教學的特點
外貿業務流程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它有如下特點:
1.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專業核心能力是外貿業務實際操作能力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職業能力主要包括職業通用能力、職業專項能力和職業拓展能力,一切職業通用能力都要為職業專項能力打基礎。職業專項能力體現專業界限。職業拓展能力是職業專項能力的延伸。三者中職業專項能力是核心,而外貿業務實際操作能力屬于職業專項能力中的核心,是核心中的核心,是重中之重。
2.外貿業務實際操作能力是連貫的、系統的、整體的,而非零碎的、分割的
外貿業務流程包括出口外貿和進口外貿兩個方向,出口外貿流程(以CIF合同和信用證支付方式為例)包括備貨、催證和改證、運輸、辦理出口許可證、報檢、報關、投保、制單結匯、核銷與退稅等業務環節,進口外貿(以CIF合同和信用證支付方式為例)包括開立信用證、修改信用證、運輸、保險、審核單據、進口報關、進口報檢、進口索賠等業務環節。外貿流程系統連貫、環環相扣,外貿業務能力的培養是整體性和系統性的。
3.外貿業務流程復雜煩瑣,不同貿易術語和支付條件的組合形成不同的貿易流程
出口外貿業務流程可能超過10個環節,復雜煩瑣。不同貿易術語和支付條件的組合又是截然不同的業務流程,采用理論教學方法來傳授,復雜程度幾乎超出了學生能接受的水平,效果較差。
4.學生對大部分的外貿知識依賴想象,而非實際感受
因為外貿情景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很遠,所以學生認為外貿知識深奧,學生對大部分外貿知識的學習依賴想象,一旦復雜程度超出學生的想象,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培養業務操作能力幾乎成了一句空話。
三、傳統教學方法不適應外貿業務流程學習
外貿業務實際操作能力是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專業核心能力,但在目前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
1.偏重于傳統方法,重理論輕實踐
傳統教學法的教學中存在著“三中心”,即以教師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弊端,同時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教師講授輕學生操作、重課堂教學輕校外實習等三輕三重的問題。體現在外貿教學中,主要是根據學科體系設計的由專業到職業的本科教材,以專業老師在專業課堂上傳授專業課本知識為主,而非按職業體系設計由職業到專業的高職教學。
2.偏重于階段學習,重單元輕連貫
傳統教學法采用階段性學習,教師一單元一單元地講解,重單元輕連貫,對陳述性知識效果好一些。外貿業務流程屬于過程性知識,而不屬于陳述性知識,需要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會更加有效。
3.偏重于保守學習,重統一輕個性
傳統教學采用大班制,教師統一發號施令,要求學生整齊劃一地完成規定動作,學生缺乏主動性和創新,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差。
四、話劇表演的特點
話劇是指按照劇本規定的臺詞、情節、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導演的藝術構思,運用自己的形體、語言、內外部動作,塑造所扮演角色的人物性格,體現劇本的內容和主題的一種表演藝術。話劇藝術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點:
1.舞臺性。話劇演出都要借助舞成,舞臺有各種樣式。
2.直觀性。話劇是以演員的姿態、動作、對話、獨白等表演,化妝、服飾等手段進行人物造型,直接作用于觀眾的視覺和聽覺。
3.綜合性。話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向觀眾直接展現社會生活情景。
4.對話性。話劇是通過大量的舞臺對話展現劇情、塑造人物和表達主題的。其中有人物獨白,有觀眾對話。
五、話劇表演教學法在外貿業務流程教學中的應用
話劇表演教學法是表演教學法的一種,是將行為藝術、情景教學、話劇編導、表演體驗融為一體的一種新型的行為導向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反復試驗,效果顯著。
外貿業務流程話劇表演要求分組進行,大約20個人一個劇組,每個劇組首先編寫一個劇本,然后將整個進出口合同履行過程表演出來。每個同學在劇中擔任一個角色,要求道具準備充分、著裝正式、語言規范、英文流暢、劇情曲折,表演生動、逼真、有趣。
話劇表演教學法在外貿流程中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學習話劇表演的知識
大部分學生第一次接觸話劇,相當興奮。但學生不是表演專業的學生,對話劇這種表演藝術相當陌生。在任務布置的早期,需要對學生進行話劇知識的培訓,具體可以通過觀看話劇視頻、讀話劇劇本等形式來了解話劇的特點。
篇3
關鍵詞:聚乙二醇;納米二氧化鈦;先催化
中圖分類號:X 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367-6358(2007)12-730-04
作者簡介:吳纓(1963-),女,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光催化氧化及污染翻處理。
隨著水資源短缺日益加劇和水污染日趨嚴重,世界范圍內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現行的污水處理方法(膜分離法、沉降法、活性污泥法、化學氧化法)在實際處理這些有機污染物時均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效果尚不理想,特別是水體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以n-型半導體材料為催化劑的光催化反應。因其能夠通過太陽光或紫外光在常溫下深度氧化有機污染物而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聚乙二醇(polyethyleneycol,簡稱PEG)是一種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有一系列由低等到中等相對分子質量的產品,應用廣泛,因此研究降低其對環境的污染具有實用價值。
本文在研究了納米銳鈦礦型Tio2降解聚乙二醇的可行性基礎上,進一步考察了不同相對分子質量聚乙二醇的氧化降解效果,并應用熱重分析(TG),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rm)等技術對光催化降解聚乙二醇過程的結構變化進行了研究,為光催化法在高聚物廢水處理中的廣泛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1 實驗部分
1.1儀器與試劑
Shimadzu C,C-9A型氣相色譜儀(日本),熱導檢測器(TCD):TOC-4100型總有機碳分析儀(日本Shimadzu公司);pHS-25型數字酸度計(上海精科雷磁公司生產);721分光光度計(上海分析儀器廠);TGA-50H型熱重分析儀(日本Shimad公司),鋁池,N2氣氛,溫度范圍:室溫-800℃;Nexus-870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美國Nieolet儀器公司),粉末樣品用KBr壓片法制樣測定;HWL型自鎮流汞燈125 w(OSRAM佛山照明有限公司),主波長365 nm。聚乙二醇(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000,4000,6000);自制Tio2(銳鈦礦型,平均粒徑14.5 Iim.使用前500℃活化2 h)。
1.2實驗方法
在125 w高壓汞燈照射和攪拌下,反應在三口燒瓶中進行,內裝一定量聚乙二醇模擬廢水和Tio2催化劑,反應溫度25-30℃,反應液初始pH在7-7.5之間。高純氧氣以90 mL/min的流量以鼓泡方式從底部通人反應液,尾氣從另一端流出,接人氣相色譜儀,可定量檢測生成的CO2量。定時從反應液中取樣,高速離心0.5 h,取上層清液,測定總有機碳和pH值。對離心后分離的反應液和催化劑,采用真空干燥法除去水分,對中間產物進行表征。
2 結果與討論
2.1 PEG相對分子質量與降解產物C02的關系
實驗條件相同,分別對相對分子質量為2000、4000、6000的3種PEG水溶液進行光催化降解研究,各反應體系經光催化氧化生成c02的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由圖1可見:銳鈦礦型Tio2 帶隙能為3.2 ev。相當于386.5 am的光所具有的能量,實驗用光源的主波長為365 nm,催化劑可以被激發,因此可以發生光催化反應。反應物在催化劑及光照并存的條件下氧化降解反應中,單位時間內產生CO2的量與PEG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大小有關.PEG-2000>PEG-4000>PEC-60000。聚合度越大的高分子越易纏繞,分子運動阻力越大,催化劑表面活性位利用率依次減小。另一方面,碳原子個數的增加,使碳氧鍵的電子云分布趨于均勻,使其極化作用降低,導致斷開這些鍵的能量變大。
由光催化作用機理可知;催化劑在光的作用下有一個被激發活化的過程,活化時間因反應體系和反應條件而異。對于該高聚物體系,為4-5 h。CO2濃度測定可較準確地反映該激活過程。催化劑經光照激發活化后。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每次取樣檢測所得o2的量幾乎不隨時間的改變而變化,表明反應速率與溶液濃度無關,為零級反應。是典型的表面接觸反應。
圖2為反應溶液pH值隨時間變化關系。結果表明,隨著反應的進行,降解產物CO2和其他中間體的生成。反應體系pH值逐漸降低,約5h后溶解在溶液中的Co2濃度趨于平衡,其變化過程與圖1相吻合。
通過測定上述三種反應體系總有機碳(TOC)值,得出溶液中的反應物的剩余率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3。結果顯示,在經過4-5h激活過程后,反應物的剩余率隨光照時間的變化在反應4-5h后呈較好的線性關系,為零級反應動力學特征,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越小。降解速率越快,降解程度也越大,這也與圖1所得到的結果一致。
2.2光催化降解PEG反應的中間產物表征
對反應物PEG-6000反應前和降解24h后中間產物繪制熱重曲線圖4。從圖4可以看出,反應前PEG的起始分解溫度為318.4℃;反應后PEG的起始分解溫度為310.9℃,起始溫度提前說有低相對分子質量PEG生成。128.0℃左右的熱降解平臺,表明在光催化反應后PEG體系中有熱穩定性較低的降解中間產物產生。
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檢測PEC-6000光催化反應前后吸附在Tio2粉末上PEG體系組成的改變,尋找睜間物種(見圖5)。
由圖5中曲線a可知:純骶02在3418 cm處有一個中等強度的寬吸收峰,是非締合的-OH伸縮振動,與游離水和。Tio2表面的吸附水的氫鍵伸縮振動有關。1624 em為-OH締合峰,是結構水的-OH彎曲振動。
圖5中曲線b、c分別為光照前及光照后吸附在TIO2粉末上PEG體系的紅外光譜。對比發現,由于催化劑表面吸附有PEG和微量水,在3448 cm附近吸收峰增寬。PEG光照前在1710.1750 cm處無特征吸收峰,而光照24 h后。可觀察到在1744cm對應有酯羰基的伸縮振動吸收峰,說明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酯類降解產物,而1107 em處為醋基中的醚氧基(C-O-C)與PEG結構中的C-O-C骨架伸縮振動重合,這與ScheirsE~3J和Hart[u]等人的研究報道基本一致。
2.3光催化降解機理討論
在有機物光催化降解機理的研究中。研究者通過氘同位素實驗和電子自旋共振(ESR)測定已證明,?OH是光催化氧化的主要氧化劑。當PEG溶于水時,其折迭型長鏈有較高的張力,對奪取氫反應有較低的活化能,所以對自由基氧化反應非常敏感。
由以上對PEG反應前后的表征結果可知,PEG在強氧化劑?OH等自由基作用下。先無規斷鏈形成中間物(低相對分子質量PEG和低相對分子質量酯類化合物),碳原子個數逐漸減少。由于實驗中檢測到COs,所以PEG最終被氧化為CO2。其降解過程可推導為:①第一階段形成初級產物(見圖6)。⑦第二階段有最終礦化產物CO2和h2o生成(見圖7)。
由于產物中沒有生成,所以從β處斷鏈的可能性極小:在實驗條件下籠壁效應的產物也很少。只有從β處斷鏈,才有酯類化合物產生。
3 結論
3:1由于銳鈦礦型Tio2的帶隙能為3.2 ev,相當于386~nnl的光所具有的能量。實驗所用的主波長為364 nm,催化劑可以被激發。因此可以發生光催化反應。
篇4
關鍵詞:戲劇游戲;讀者劇場;即席創作
在歐洲、北美等西方國家,戲劇教學根據各種教育目標已經被廣泛使用到各種科目。尤其是加拿大,戲劇已經作為一項課程去教授,并在具體情境中加入語言、情感等的表達。而最早將戲劇與外語教育聯系起來的是外語教育家Francois Gouin(1831-1896)以及Schewe &Shaw(1993)。不少外國專家的研究表明:戲劇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的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很多時候都是先復習舊課,然后教授新課,學生進行口頭練習,最后布置家庭作業。久而久之造成了“啞巴”英語的現象,學了英語而無法用英語交流,高分低能者大有人在。為了更好地實現英語課程目標,我在英語課堂中嘗試采用了戲劇化教學方式。
一、戲劇游戲活躍思維
戲劇游戲的最大優點在于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松弛學生的大腦,把學生內在的潛力和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使學生的精神振奮,進入學習最佳狀態。要想把課文講得生動有趣,應盡量把動作、語言、環境結合起來,把學生引入情景中,以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案例一】
譯林三年級下冊Unit 4 Where’s the bird?在教學方位詞“in,on,under”時,我采用了魔術結合歌曲的教學方式。
準備兩張又窄又長且顏色不同的長方形紙條,(紅白兩色)和一支圓形鉛筆。魔術過程如下:Put the red paper on the white paper. Then use the pencil to roll. Now,where is the red paper?It’s under the white paper. 鉛筆卷過后,為什么會在白紙下面?學生一定會很好奇,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魔術教學中,教師要特別強調“on、under”這兩個方位名詞。學生仔細觀察魔術過程,找出原因。鼓勵學生親手嘗試,在做的過程中用英語口頭表述。魔術這門藝術趣味性非常強,無論大人小孩,都對此樂此不疲。而且魔術的語言簡潔明了,學生容易理解,在這個游戲中先用魔術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強化了“on,under”用法。再通過一首動畫歌曲In、on、under進一步教授方位詞,師生動起來,根據動畫歌詞,邊聽,邊說,同時兩只手互相配合,做出正確的動作。這樣手、腦并用,讓學習效率最大化。
【案例二】
有一次,我走進教室,看到孩子們個個都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一問原因,原來大家剛上了一節體育課,都還在討論剛才的游戲,完全沒有上課的準備。這時我想起才在譯林5B Unit 2中學的句型“Where’s my/your/his/her ...?It’s/They’re in/on ...”我打著安靜的手勢:“Oh,I can’t find my pen. Where’s my pen?Help me please.”學生的眼球都吸引過來,回答:“Perhaps it’s in your book. Perhaps it’s in your office.”很快我就順利導入了新課,開始了課堂教學。
我們要讓學生樂學,善學。要有一雙慧眼,關注細節,多走進學生,善用游戲開展教學,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敢于在活動中秀出自己的精彩!
二、讀者劇場提升自信
讀者劇場是英文“Readers Theatre”的直譯,是一個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目的是提高他們的口語技巧,活動中學生先概括劇本問題,逐一理順內容(5W1H),可以用一個舞臺的形式去復述臺詞。
【案例三】
Is that Leo?
Yes,yes,this is Leo.
Are you free this evening?
Yes,I am.
What do you want to do?
Shall we go to the cinema?
Great!That’s a good idea.
根據給出的內容,恰當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排練,然后演出。如:可以帶入自己和身邊人的名字,替換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改變評價的方式等。
很多語言學家對讀者劇場和其他教學策略的特點進行了比較,一致認為它發揮的作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和閱讀能力,還能提供給學生一個練習對話的機會。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提高了自我意識能力和對戲劇的欣賞能力。
三、即席創作享受成功
戲劇能為學生學習與運用語言創設情境,賦予語言以生命力;它能讓學生在熟悉而安全的情景下有效預測和掌握語言;它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它能使學生暫時忘卻自身的身份去扮演其他角色,在心理上變得自信;它能讓參與者在彼此互動的關系中充分發揮想象,表達思想,在實作中學習;同時它能為教學活動,提供較具彈性、活潑的教學環境。
【案例四】
在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這一單元時,我在課結尾利用PPT呈現了一組關于季節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四季的美景,布置了一項改編本單元所學小詩并配上圖片的作業,由學生課后自己選擇一個季節完成。如:
In spring,it is warm.
I can fly kite.
I can have a picnic.
I can play with my friends.
I like spring very much.
學生喜歡富有挑戰性的作業,小詩本來就朗朗上口,本身就是語言的精華,極易脫口而出,改編小詩,既讓學生鞏固了知識,又對學生的創意思維有所幫助。學生加入自己的想法,說起來,做起來的興趣會更濃、更持久。
我們可以感受到Drama教學是一種生動趣味、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的教學方式,它對學生語言學習有較大的促進作用,Joyce Wilkinson教授指出:“Play is the child’s way of thinking,proving,relaxing,working,remembering,daring,testing,creating and absorbing.”
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歷程的基石,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恰當運用Drama教學方法,真正使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高,給孩子一個健康而快樂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衛星導航;數據優化;處理工藝;卡爾曼濾波
中圖分類號:TN9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03-0012-03
美國國防部投入并使用了全球定位系統(GPS),該系統以全天候、全球性和低成本等優勢在導航定位技術領域里,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在這個局面的影響下,各國紛紛對衛星導航系統進行了研究、論證和研發,并相繼將其投入使用。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代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現也已投入使用。目前,衛星導航系統在海事領域、航空領域和陸地上都得到了大量廣泛的應用。為了滿足這些有效的需要,實現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定位解算,就成了衛星導航系統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1 衛星導航系統的解算方法
在衛星導航系統里,一般采用卡爾曼濾波和最小的二乘估計作為偽距測量值進行絕對定位的解算方法。一般情形下,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多被估計量的先驗信息,所以前者定位精度更高、對系統狀態的估計更好。卡爾曼濾波當前在導航系統里被廣泛應用,因為它以線性最小的方差估計為估計的準則,通過線性遞推公式表達的采用,有著實時性好和存儲量小等優點。
2 衛星導航系統解算方法分析
導航定位濾波算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這些問題:
2.1 建立機動載體目標的運動模型
一般情況下,在衛星導航系統中假設卡爾曼濾波器的系統狀態方程是勻速或勻加速的直線運動方程。不過在實際的系統中,一般載體的運動狀態都是未知的,同時目標運動的環境和背景也非常復雜,所以載體還將要進行部分機動的運動。勻加速運動模型如果在機動強烈的情況下加以采用,會造成相當大的定位誤差,所以要合理假設目標機動
模型。
2.2 非線性濾波
因為非線性方程是衛星導航系統的觀測方程,因而在實際情況下,載體目標運動方程也通常為非線性。通常采用擴展的卡爾曼濾波,在衛星導航系統里對系統的方程能進行線性化的處理,不過這類方式會導致引入的線性化帶來一定誤差,并降低濾波器的有效估計性能。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采用比較好的非線性濾波技術。
2.3 計算機字長有效效應的限制
計算機的字長比較有限,誤差一般在舍入時產生。增加觀測歷元導致誤差累計到相應程度,就能讓濾波的誤差的協方差陣失去相應的正定性,并大大降低濾波的精度,進而造成發散。
2.4 對濾波器設定參數
在進行狀態估計的過程里,卡爾曼濾波需要設定狀態的初始估計值、系統噪聲方差陣、誤差的初始協方差陣和觀測噪聲方差陣。設定這些參數如果偏離系統實際統計特性比較嚴重,比較大的定位誤差也會對應產生。
3 衛星導航系統組成及技術分析
3.1 衛星導航系統組成
目前常見的衛星導航系統的接收機包括檢測接收機、基本型用戶機、高動態接收機和雙模型用戶機這幾類。這些設備終端的產生和應用背景各自不同,用于地面運控系統檢測站數據采集并未固定位置的是檢測接收機;用于中低動態用戶定位導航為主的是基本型用戶機和雙模型用戶級;而用于星載和彈載等高動態用戶導航定位和目標精確打擊為主的是高動態接收機。由此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終端設備中,相應所處的噪聲來源和應用場景都相互不同。在復雜背景里的定位精確,就無法用標準的卡爾曼濾波來進行導航系統的信息處理。
3.2 衛星導航系統技術分析
能夠在導航定位系統中采用濾波技術,都是因為物體的慣性造成的。面對所有物體運動,定位導航系統都應當遵循牛頓定律,利用了這個事實的就是定位導航濾波技術。
廣泛采用在衛星導航系統里的,是擴展的卡爾曼濾波算法在濾波算法的廣泛采用。這個通過對線性化方程的得出,采用標準卡爾曼濾波算法進行有效的濾波。在標準的卡爾曼濾波只用在線性系統的問題上,進行了很好的解決。不過也有一些缺陷,這就難以避免同時也引入了線性化誤差,且穩定性和精確度都沒有很高。
3.3 衛星導航數據優化處理在實際中的應用
對于卡爾曼濾波器處理GPS來對數據進行定位,從而提高GPS定位精度,這是一種適用并有效的技術,不需要增加額外的硬件,從而有效降低了用戶的成本。這個方式是一類自助式的定位技術,具有一定的戰略性意義。因此,在GPS定位領域,卡爾曼濾波方法應用比較廣泛,并且有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問世。卡爾曼濾波理論的提出是在20世紀60年代。它通過時域上遞推算法的采用,數據處理完全在數字計算機上進行,從而開啟了隨機估值濾波理論的新方式。
這個理論一經提出就受到廣泛關注,并且應用到了美國著名的阿波羅登月工程當中。直到目前,它仍是信號處理、控制和通信等多個領域中最為重要、最為基本的工具和計算方法之一,并廣泛應用到工業、航天、航空和社會經濟等領域。
要在導航系統里更為充分地對GPS定位功能的作用進行發揮,并把GPS的應用領域大力拓寬,就要盡量提高GPS的定位精度,差分GPS技術雖比較接近這個目標和要求,但是也需要基站的大力建設和增加成本投入等,這個非自主的定位方式還存在著相當的安全隱患,并且對于投入的增大表現出極大敏感。要配備通訊模塊,并在此基礎上利用用戶端需要基站信息的特點,從而達到和增加用戶對于成本管理的措施手段。
卡爾曼濾波器能對量測結果以及估計經過進行不斷修正,從而得到最優的估計。在簡單易行的推遞過程中,通過在實際應用中采用這個方法的方式,達到預期效果,從而得出本理論是基于GPS動態的數據處理以及導航計算中非常自然的結果。不過卡爾曼濾波算法的前提條件要求也比較苛刻,它不但要求觀測方程式線性和目標系統的狀態方程都不存在模型不匹配的現象,還對于服從方差已知的零均值高速分布在初始狀態和噪聲模型的先驗統計特性當中的要求進行了說明。沒有滿足上述條件的情況,其結果也就不是最優秀的。計算機由于字長有限等因素,能引發濾波發散并破壞卡爾曼濾波算法的計算條件,從而漸漸預測誤差方差陣越趨向和接近零,在實際中真實值和濾波結果相差越來越遠,并且導致失去了濾波作用的完全性。
因此,要把GPS動態的數據處理和導航計算用卡爾曼濾波進行研究的時候,就要牢牢結合GPS定位數據本身的特點,對卡爾曼濾波計算造成影響的各因素加以充分考慮和分析,同時采用各類相對有針對性的方法和行為,從而提高定位的精度,防止濾波發散。
4 結語
本文對衛星導航系統里,優化處理衛星導航定位信號的方法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和說明,并在實際應用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通過對濾波技術的有效介紹,指出其存在的種種不足之處,并對各自的優缺點進行了對比和有效分析。試驗后得出的數據充分說明:卡爾曼濾波法的特點是:濾波值精度比較高,并且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工作穩定等特征。這些特征的總結,對于其大量應用于衛星導航數據優化處理工藝的分析上,有著重大而深遠的
意義。
參考文獻
[1] 包海.GPS精密單點定位中對流層延遲改正模型的研究與分析[D].中南大學,2008.
[2] 范建軍.GNSS三頻精密測量定位系統的數據處理理論及方法研究[D].國防科技大學,2007.
篇6
關鍵詞:童話劇;初中英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3-0015
隨著r代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所以初中英語教學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廣泛。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正是學生打基礎的時期,這個時期的英語學習主要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更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掌握一定基礎的英語知識,具備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同時,這個時期的英語學習水平對將來的英語學習有直接的影響。而英語童話劇教學方式將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很好地與童話劇結合。它是近些年來所興起的教學方式,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從目前的英語教學中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探析,根據問題探究一些合適的教學方式,希望對初中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差
根據目前的教學情況來講,要讓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英語知識轉換成口語談資,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為如今學生的開口能力很差,對于英語學習僅僅只限于語法、聽力與寫作能力的學習,忽視了口語能力的培養。導致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教師依舊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將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整堂課下來,基本上都是教師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開口講英語的機會非常少,或者是整節課都是做練習題,進行能力測試,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更大了,這樣的教學方式帶來的弊端顯而易見,英語就成了背誦經典句型、記憶單詞所累積的課程,沒有絲毫的趣味性,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自然就提不起興趣。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學生方面,學生的英語學習缺乏一定的語言環境,沒有進行良好的聽力以及口語訓練,這樣的環境讓他們對英語口語對話感到陌生,久而久之也就更加不想開口。
2. 教學效率低下
雖然社會的發展和課程教育改革對初中英語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結合目前的實際英語教學狀況來看,單一的教學模式依然占據了課堂教學中的主要位置,導致教學效率低下且教育質量不高。理論教學的方法在初中英語教學方式中的應用,大部分都表現在課堂上通過知識點的重復和強調,來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消化和理解以及記憶,從這一教學方式來說,對應試教育來說,的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就提高學生今后在日常工作的英語應用能力來看存在很大的問題。而且單一地對知識點進行強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很難提升,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3. 主體地位存在偏差
現在的初中英語課堂有一種現象普遍存在,那就是英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機械式的學習。這種教學方式讓課堂變得沉悶,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缺乏內在動力。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讓教學現狀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阻礙,比如英語的運用能力以及情感發展,爭取價值觀的培養等。學生對于英語課文的學習,知識淺嘗輒止,并沒有真正對課文的意思進行理解,所以教師應該明白,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只能是學生,只有將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教學的第一位置,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童話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 對于童話劇本的仔細挑選
運用這種教學方式的第一步,就是對童話劇的仔細挑選,使其不僅要與教學內容進行無縫的融合,還應該對學生的英語能力與學習特征有一定的探究與鍛煉。教師選擇童話劇,一般可以用多種途徑進行選擇。第一就是書本上的課文材料,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學生對課本的熟悉度更高,再者就是課本上有故事情節的文章進行節選,改成劇本的難度比較低;再一個就是改編童話、神話以及寓言故事,對這一類題材進行改編,對英語單詞與習慣用語的表達有更多的鍛煉機會,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鍛煉;第三個就是學生通過自身的能力自己編童話劇,這一種方式的采用,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引導,因為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學生的自行創造力可以去設計表演部分,幫助學生鍛煉創造力和想象力;最后一種就是,直接選用現有的視頻資源,對其進行加工與改編,使其符合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特征,這樣的資源,學生對其更加熟悉,將其作為教學的輔助,降低表演難度。例如,當學生決定表演《丑小鴨與白天鵝》這一童話劇時,首先在這個劇本中,學生就會對swan這個單詞進行進一步的熟悉,而學生通過對于這個童話劇里的角色扮演,丑小鴨與白天鵝之間的對話也會增強英語的實用性,通過對話讓學生體會里面所蘊含的情感,感受到丑小鴨的悲傷,從而更好地演繹出這個童話劇,并逐漸加深他們對英語詞匯的準確應用與把握,熟悉各種地道的英文表達,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2. 童話劇表演的價值
對于初中生來說,對童話劇進行表演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的。但是在整個準備過程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與鍛煉,這也是其他教學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并且在對童話劇的演繹過程中,體會到運用英語進行生活對話的樂趣,從而在今后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更加端正學生的態度。在排練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想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將最好的自己給觀眾表達出來,所以熟背臺詞、反復揣摩人物角色、與對手反復演習,將效果達到最好,這種方式在對英語進行反復學習運用的同時,還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豐富自己的情感,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童話劇的內容的選擇,將童話劇的寓意也帶到(上接第15頁)討論環節中,通過童話劇所告誡的道理,學生學會深入思考,同時也學會用多種角度看待問題,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聽力和講英語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程度的鍛煉與提升,對英語知識的掌握也會變得更加深刻。
3. 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將童話劇排練過程變得順利與豐富。在劇本的改編、臺詞的編寫上,初中生的水平詞匯量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對臺詞的編制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是教師應對給予一些幫助,豐富劇本。對于臺詞的記憶工作,教師也應該對學生進行嚴密的督促,對單詞的發音、故事情節的掌握都應具備一定的熟悉程度,最好達到脫離劇本就能脫口而出的程度。其次,關于劇本角色的選擇,教師應該承擔這一工作,初中生沒有具備完整的分析能力,所以對于角色的選擇存在一定的阻礙。在選擇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劇情里的角色與現實生活中學生的性格特點的吻合度進行選擇,或者是針對學生的特點設置的一些角色。教師也可以扮演導演的角色,ρ生的臺詞記憶方式,表演專業方面給予一些幫建議。例如,當學生決定表演《皇帝的新裝》這一童話劇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建議和指導,對劇本進行特色性的設計,將本學期中一些重點的短語、單詞、句型設計在臺詞中,讓學生在對童話劇的排練過程中,加強對重點詞匯的以及與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逐漸鍛煉學生的口語對話能力,減少因為對詞匯不了解而出現的學習障礙。
三、結束語
我們首先應該清楚并承認,童話劇表演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卻有很大的實踐效果,將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推廣與運用對今后的英語教學提升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當然,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探究和探索能力,有效性地引導學生在童話劇的表演中得到更多的提升。童話劇表演高強度的操作性,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對于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朱淑娉.排排劇學英語――論小學高年級英語童話劇表演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5(12).
[2] 李俊玲.淺談表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4(4).
[3] 任 潔.小學英語故事表演教學模式初探――以PEP《小學英語》教材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13(8).
[4] 朱淑娉.論小學高年級英語童話劇表演教學[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5(8).
篇7
關鍵詞:鋼琴演奏 呼吸
所有技術要素所構成的樂句都需要一條紐帶有機的聯系起來,組成生命的樂章,那就是呼吸。卓越的歌唱大師兼教育家培特羅托西在《觀點》一書中說:“教任何樂曲時,教師都應當向學生指出哪里需要呼吸。”拉赫瑪尼諾夫曾說:“在一首和諧而完整的音樂表達里,任何一個音樂的線條都不應該被拉得太長,超過它應有的長度。因此,在彈奏每個樂句的結尾時,身體和音樂必須同時做到一個自然的反應――呼吸,……呼吸使得我們帶領聆聽者在有準備的情況下進入一個樂句,也使得音樂的緊密度被完整且堅固地保持著,在某些樂段中,一連串的樂句進行,像過門般的帶領我們走入另一個新的情緒里,這種過門的感覺,就像是通道上的一盞燈突然被打開DD如肖邦《F小調協奏曲》第二樂章第21小節里的E6大和弦,經過它的指引,音樂走向了另一個境界。”
一、鋼琴演奏中的呼吸
表演實踐的呼吸與生理系統的呼吸存在著區別。生理系統的呼吸是為了維持生物體機能所進行的必要活動。而表演實踐的呼吸,即俗稱的“范兒”,在彈撥樂、鍵盤樂中的演奏更多的體現為提手、落手。表演實踐的呼吸作用最重要的功用在于為欣賞者、表演者提供了句讀。在語言藝術中有句讀,在音樂藝術中同樣也有句讀,而這只是表現手段上有所不同。在語言藝術中我們通過標點符號來實現句讀。在傳統觀念中,權威理論認為,音樂主要是由音準、音時、音強、音色四大元素構成。筆者以為還應把呼吸加入,因為沒有句讀的文章讓人產生歧義,而沒有呼吸的音樂同樣讓人感到迷惑和不從容、不諧調。
表演實踐的呼吸與生理系統的呼吸又存在著聯系,從生理、心理的角度看這兩種呼吸,鋼琴演奏的技術性動作是一種肌肉活動,在演奏中演奏者的頭頸肩臂肘腕手指要有機地配合。一般說來抬起臂膀常和人吸氣在一起,緩慢的下鍵動作常和人呼氣在一起。當然,各種心理因素容易造成人呼吸不正常,如果呼吸不正常就會緊張,人一緊張就缺氧而造成肌肉發酸就不能正常地抬臂下鍵,如:怯臺、對意外出現的問題不知所措、對演奏曲目中某些難點有恐懼心理等都能引起生理上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而因此影響鋼琴演奏的呼吸。所以在鋼琴演奏中正確的呼吸有助于肌肉和心理的放松,是提高和發揮演奏技巧,正確貫徹演奏意圖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二、鋼琴演奏中樂句劃分與呼吸處理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音樂是人類語言的高級狀態,它同語言一樣有著句子的長短之分,有抑揚頓挫的語氣的變化,有表達一個中心思想的結構性和完整性。沒有呼吸就沒有樂句,沒有起伏就沒有了語調,也就沒有了結構。在音樂中有樂句,樂句與樂句之間也有停頓與相連的問題,這里的停頓與連接就是我們所說的“氣感”, “氣感”即音樂中的“呼吸”。其中也包括輕重強弱。
基本樂句的劃分,正確的呼吸的處理是技術領域中至關重要的基石之一,許多教材從最簡單的兒童作品開始便注意了樂句與呼吸的教授,但遺憾的是很多大學生卻忽略了這一基本要點,主要原因是長久以來均把樂句劃分這種工作劃歸到理論分析的領域,目的是為了明確和聲的走向。其實,樂句劃分的另一個重要作用便是直接導致技術上的設計,即如何安排靈巧的手指,如何使手指更方便、順暢地演奏,使手臂、手腕、身體更好的配合手指的運用。細致的樂句分析,把和聲間的傾向感化作合乎邏輯的情感再現出來,是演奏者的重要任務。研究清楚樂句的走向,掌握好樂句間的呼吸才能進一步在動作上完善。如《肖邦練習曲》op10No.9開始的第一段,共分四個樂句。單就技巧來講不難,但要真正的把激動、不安、略帶喘息的語境表現出來,就需要處理好單音奏法及樂句間的情感邏輯關系。右手開始的旋律由帶連線的跳音構成,這里肖邦很巧妙地運用了連線加跳音來表達略帶惶恐的情緒。前面四個音的斷奏由整個大臂來完成,后面緊跟的十一個音,雖是斷奏,但指法上卻用了連奏的奏法,來暗示演奏者要一氣呵成,直達樂句結尾的強音C。樂句由F音開始發展到頂點音bA至C音結束,開始的F音要充分運用整個手臂的力量,整個手臂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觸鍵要深、沉、緩,下鍵后力量要柔和,充分地半跳躍式地轉移到下一個音,如此直達樂句的頂點音降A,但一定要注意在第四個音即降B音結束時,心理上要有一個明顯的呼吸來示意樂句進一步的發展,當達到高點音降A往下滑落至強音C時,在F音與C音之間應略有一絲緩慢,這里有一絲遲疑的表情,然后迅速奏出強C音。由此可見一個完整的樂句又由三個較小的部件構成,這些較小樂句間的細膩的呼吸、心理變化是整個樂句的劑,忽視了這其中的細枝末節,樂句就變得索然無味,只有將這些精巧的部分挖掘出來,整個樂句才能光彩迷人,從而使整個作品栩栩如生。所以,鋼琴演奏中樂句劃分與呼吸處理非常重要 。
三、在鋼琴演奏中如何做好樂句劃分與呼吸處理
1、注意譜例上的演奏標記,掌握好正確的演奏法。
一般來說,音樂中的樂句由長短、高低不同的音組成。有的樂句,特別是連奏的樂句往往由連線劃分。但有的樂句不全是連奏,有斷有連,或都是跳音,這要靠自己去感覺,去劃分。在處理樂句時,要注意句頭、句尾及樂句的高點。鋼琴上的呼吸,由手腕的提起和下落來體現。另有時譜面上雖有明顯的分句標記,但因其句式及情緒的需要其并不適宜做出明顯的分句,機械地分句則會破壞音樂的完整性。如在演奏一句有幾十小節場的大起大落的旋律時,其情緒及氣勢上需要一氣呵成,就必須以緩慢而綿長的氣息為根本,同樣在需演奏情緒高漲、激昂或速度較快的一段樂曲時,其呼吸、氣感也相應的加快,到音也可呼吸得深一點。又如有的連線劃分,不一定說明樂句,連線之間也不需斷開。其可根據節奏的律動作出處理。以《威尼斯船歌》為例。先處理強弱拍關系,并在一小節分成兩組達到左右平衡。進一步的處理應以意境考慮。其伴奏音型比較平穩,可理解為水面平靜、天氣晴和;小快板的速度則表現了順水行舟的感覺;節奏型為每小節兩組,正合了雙臂蕩漿,船左右搖擺著前行的情狀。彈時要身臨其境,每三拍的第一指重音如漿插入水中,放下去,深進去;第二、三拍漿順水而過,輕輕提起,從容舒緩,毫無匆忙感,安靜而優美。
2、學會歌唱,培養樂感
氣感的把握可通過歌唱感受。為了讓學生找到樂曲的呼吸的感覺,可讓其反復唱(把樂曲中的呼吸以非常夸張的形式唱出),加深體會。再運用到實際演奏中去。
篇8
時間:春秋末期
地點:楚國
人物:晏子
楚王
幾位大臣
接待人
武士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晏子被齊王派去出使楚國。楚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想乘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晏子來到了楚國,可城門卻緊閉著。旁邊只有一個五尺老高的洞。】
接待人晏子,我們城門開不起,大王叫你從這個狗洞進去。
晏子(看了一看,摸一摸那長長的胡須)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這個洞進去。(他得意的笑一笑)你去問問你們的大王,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接待人馬上慌慌張張的跑進宮殿】
接待人 大王,晏子說這不是城門,是狗洞;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楚國是狗國。
【楚王流下了一滴滴的冷汗,想:晏子原來那么聰明】
楚王 馬上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晏子進了宮殿】
楚王(瞅了晏子一眼,冷笑一聲)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
晏子(嚴肅地說)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角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 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么打發你來呢?
【晏子心想:這回我要整整那個驕傲的楚王】
晏子 (很為難的樣子)您這個問題是在不好回答。撒個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最;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
【楚王感覺到不耐煩了】
楚王快說,實話實說,我絕對不會生氣
晏子(拱了拱手)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晏子冷笑了一聲,楚王氣得肺都快炸了,可他還是陪著他笑】
【大殿里已擺好了酒席,晏子與楚王也坐下了】
楚王(咳了幾聲)
【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
楚王(用嚴肅的聲音)那個囚犯犯的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
【楚王和大臣都大笑起來】
楚王(不懷好意的說)齊國人怎么那么沒有出息,干這種事?
大臣晏子,原來你們齊國人是這樣的啊!(一邊說一邊笑)
【晏子面不改色】
晏子 大王怎么不知道啊?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兩國的水土不同嗎?(晏子笑了笑)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的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聽了只好賠不是】
篇9
關鍵詞:高分子;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老化性能;老化機理;建筑防水施工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U76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7)04-007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4.036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是建筑防水施工的重要材料,具有拉伸強度高、斷裂延伸率大、耐高低溫性能好、耐腐蝕、耐老化、對基層伸縮或開裂變形的適應性強等特點。其老化性能對建筑工程質量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而日光輻射(光能)、溫度和水(濕度)被認為是引起材料老化的三大主要因素。
1 老化機理
老化是指在使用、儲存過程,由于受到光、熱、氧、水、微生物等外部因素作用,引起材料化學組成和結構的變化,使用性能下降的現象,如發硬、發粘、變脆、變色、強度降低等。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應用過程中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很容易使內部結構發生轉變,造成部分主鏈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使其抗熱性、抗氧化性、抗油性大打折扣,發生老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的應用效益。對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老化機理進行分析,深入把握各項老化要素已經成為新時期研究的關鍵。
2 材料要求
本文采用壽光市宏昌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氯化聚乙烯(PVC)防水材料進行試驗。該產品格為1.5mm*2.05m*20m,為0.3MPa 60min不透水,斷裂伸長率達到300(%)%,抗壓強度和抗彎強度均為優等,拉伸強度達到90N,撕裂強度為60N,符合GB 12953-2003中規定的L類防水卷材中Ⅰ型的要求。
3 老化試驗
3.1 氙燈耐候老化試驗
氙燈耐候老化是用人工的方法模擬自然環境中的光照、降雨等過程,該試驗開展時由氙燈耐候試驗箱模擬燈光、雨水等自然環境,創建針對性試驗條件,對試驗材料性能進行檢驗。上述試驗開展過程中需要對氙燈功率、輻射強度等進行全面把握,這樣才能夠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本次試驗過程中主要選擇平板式氙燈耐候試驗箱,試驗光源波長270~800nm的照射光,將試樣放置在不同的光照強度下(300W/m2、400W/m2、500W/m2、600W/m2、700W/m2),在氙燈耐候試驗機中進行老化加速試驗。試驗箱黑板溫度63℃,濕度50%,降水時間18min,干燥時間102min,2個小時一循環,試驗時間為250h,老化后試樣拉伸結果見表1與圖1:
聚合物受光的照射,是否引起分子鏈的斷裂,取決于光能與離解能的相對大小及高分子化學結構對光波的敏感性,該試驗采用的同種光波不同強度的照射。從試驗結果中可以看出,在光照度大于600W/m2后,試樣的拉伸性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由于光照導致高分子化學鍵的斷裂而引起的性能劣化,若吸收的輻射能超過了聚合分子結構的能量,集合物的分子健就會發生變化,導致降解。高分子材料的老化過程大多是光物理和光化學共同的協同作用,光,尤其是紫外光是導致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原因,這種損害包括材料的表面失光、褪色、黃變、開裂、脫皮、脆化、強度降低及分層等現象。所以在研究材料的老化過程中,根據地理位置緯度和氣候影響輻照量及季節的變化和持續日照時間選擇合適的光源輻射條件、黑暗周期以及能讓材料吸收相應的能量并激發產生能級躍遷才會使材料出現老化現象。因此,在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防老化處理過程中需要對光照進行嚴格控制,通過相關的措施降低直接光照對材料性能的影響,尤其是紫外線,從而提升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質量。
3.2 熱空氣老化試驗
熱空氣老化試驗主要通過熱空氣老化試驗箱完成。該試驗方法主要運用于非金屬材料的耐熱性試驗,操作過程中需要全面控制試驗箱的溫度、換氣量、換氣時間等。在熱空氣老化檢驗時可以依照具體的試驗狀況合理選擇自然換氣或人工換氣。自然換氣直接通過箱體中的氣孔即可實現,人工換氣處理過程中可以通過風機通風,借助調節流量計實現換氣。
本次試驗過程中熱空氣老化試驗箱選擇強行換氣,流速設置為0.5~1.5m/s,且保證試驗箱的尺寸超過試驗箱有效容積的10%。樣本放置后懸掛試樣間距控制在10mm以上,開始對溫度進行設定。本試驗將產品置于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等不同的試驗溫度下,放置168h后,進行拉伸試驗,對氯化聚乙烯(PVC)防水材料老化狀況進行分析。本次試驗結果見表2與圖2:
從研究結果中可以發現溫度會對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性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溫度發生巨大變化的過程中會加速材料的老化。文獻資料顯示:熱老化主要是由于熱氯化降解過程中高聚物分子性能發生轉變導致。溫度上升后高聚物分子會產生鏈斷裂出現自由基,形成自由鏈式反應,導致聚合物降解和交聯,性能劣化。暴露于自然環境中材料的溫度主要取決于空氣中的溫度、太陽光中紅外輻射、空氣運動、材料本身的性質包括顏色系數、溫度系數、表面光澤度、粗糙度等因素。在耐候老化研究中,溫度影響材料性能是因為溫度影響會加快材料的光化學反應和化學降解反應速度。根據阿倫尼烏斯的經驗公式模型可以簡單的推算為每升溫10℃,光化學反應的速度就會加倍,同時影響材料的二次反應速率。為此,在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溫度的控制,借助各項溫度調控裝置對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性能進行保障,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材料質量,延緩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的老化。
在對研究資料進行整理后可以發現:當溫度升高時,光的破壞作用也將隨之增大。盡管溫度不影響主要的光致反應,但卻影響次要的化學反應。因此,在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老化測試的過程中必須提供精確的溫度控制,通常還通過升溫的方法來加速老化過程。溫度的變化引起材料表面的變化,導致材料收縮和膨脹,因而加速了開裂和裂紋的形成。而水的吸附和脫附除了要吸收和釋放熱量外還會進一步加劇材料的變化,所以綜合在研究材料老化過程中除了要考慮溫度、濕度和光照各自的作用外還要考慮它們之間的協同作用,從其協同作用效果出發分析材料的老化致因。
4 結語
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是現今建筑防水中的常用材料,其使用性能關乎施工建筑質量及安全,在使用過程中需全面把握其性能指標,分析材料老化狀況。通過試驗手段對其老化過程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光照、溫度等均會對氯化聚乙烯防水材料老化加速,需要采取適當防老化措施,延緩老化的速率,對建筑施工安全及質量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試驗方法(GB 18244-200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2]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 12953-200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3] 譚曉倩,史鳴軍.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性能研究[J].山西建筑,2006,(1).
篇10
受香港中華文化城有限公司、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邀請,由中央電視臺戲曲和音樂頻道組織的2019《CCTV空中劇院》港澳行系列活動,于2019年4月6日至11日分別在香港、澳門舉辦,現據此制定本策劃方案。
一、項目背景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內地與港澳地區文化交流,劇院擬應邀分別前往香港、澳門參加2019《CCTV空中劇院》港澳行系列活動。
二、項目內容
(一)完成此項目立項審批工作。
(二)與中央電視臺、香港中華文化城、北京萬達五洲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簽訂演出錄制及場租合同。
(三)項目策劃方案獲批后,啟動道具運輸招標工作。
(四)辦理出入境手續
(五)協調組織演出人員排練演出工作,確保該劇演出高質量完成。
三、項目目標
(一)認真做好人員排練及日程協調工作,確保演出質量。
(二)確保各項程序規范,提前完成合同的審批與簽訂。
(三)高質量完成演出工作,展現劇院最高的藝術水平。
四、項目運作
(一)組織管理
李鴻圖擔任項目負責人,李健擔任領隊,王博文擔任舞臺監督,張青松擔任項目助理,梅團為項目執行部門;綜合業務部負責項目相關合同審批,協調排練日程等工作;綜合管理部負責出入境手續及道具運輸招標程序的辦理;其他各部門按職能完成工作。
(二)運作方式
劇院與中央電視臺簽署錄播節目版權許可合同,中央電視臺支付劇院2場節目錄制版權許可使用費用,共計500000元;劇院與香港中華文化城有限公司簽訂場租合同,支付對方場租費用120000元;劇院與香港中華文化城、北京萬達五洲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簽署三方協議,北京——香港——澳門——北京人員往返機票、住宿、落地交通接送由北京萬達五洲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道具運輸、場租、演職人員勞務、辦理簽證及餐費由劇院支付。
(三)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