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器件范文

時間:2023-03-22 21:42: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功率器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功率器件

篇1

全新OptiMOS 3系列可提供出優良的通態電阻,OptiMOS 3 40V系列采用SuperSO 8封裝具備最低1.8mΩ的通態電阻,OptiMOS 3 60V采用SuperSO 8封裝具備最低2.8mΩ的通態電阻,OptiMOS 3 80V采用SuperSO 8封裝具備最低4.7mΩ的通態電阻,與最接近的競爭性產品相比,通態電阻降幅高達50%,為業界樹立了新標桿。

OptiMOS 3 40V、60V和80V產品適用于需要高效率和功率密度的功率轉換和管理應用,包括眾多產品的SMPS(開關模式電源)、DC/DC轉換器和直流電機驅動器等。這些產品包括計算機、家用電器、小型電動車、工業自動化系統、電信設備和電動工具、電動剪草機和風扇等消費類電子設備。

去年年底,英飛凌獲得了IR公司的DirectFET封裝技術授權,但是由于目前主要是IR提供封裝,所以采用DirectFET封裝(英飛凌稱為CanPAK封裝)的OptiMOS3器件還不多,隨著英飛凌馬來西亞新封裝廠的落成,未來采用CanPAK封裝的器件會大量面市,他透露目前也有其他廠商獲得了IR公司的DirectFET封裝授權,所以未來采用DirectFET。封裝將會增多,將擺脫以前僅有一家公司供貨的局面,因此,該類封裝應用將走熱。

Vishay于深圳推廣新產品和新技術

5月27日,Vishay公司在深圳舉行亞太區媒體交流會。會上,Vishay市場傳訊部門全球網絡市場總監Craig Hunter介紹了公司發展狀況。Vishay亞太區鉭電容器/MLCC部亞太區市場高級總監SongHee Lau,電阻/電感部門亞太市場高級總監Victor Goh,分別對Vishay鉭電容器系列及其Tantamout器件在“消除無線調制解調器設計中的PCMCIA功率限制”上的應用,和MELF電阻器及超薄功率電感器進行了全面闡述。

篇2

烹飪用IGBT成熱點

提高能效是電子器件的頭號推動因素,從天然氣烹飪轉向感應加熱(例如電磁爐)可以節能50%(表1),而且感應加熱產品還具有安全和容易清洗的特點。因此,為電磁爐開發IGBT成為展示的熱點。

Fairchild的Field Stop TrenchIGBT

Fairchild(飛兆)半導體公司在會上推出了1200V Field Stop(場截止)Trench IGBT系列器件FGA20N120FTD和FGA15N120FTD。這些IGBT采用該公司專利的Field Stop結構和抗雪崩的Trench gate(溝道柵)技術,可在傳導損耗和開關損耗之間提供良好權衡。Fairchild企業市場總監Claudia Innes說:“與傳統的NPTTrench IGBT器件相比,FGA20N120FTD可減小25%的導通損耗、8%的開關損耗,并大幅降低系統工作溫度。”由于損耗降低,因此冷卻要求降低,系統的可靠性得以增強,系統總成本減少。這些新IGBT還內置了專為零電壓開關(ZVS)技術而優化的快速恢復二極管(FRD),進一步提高了可靠性。

兩款新產品是Fairchild設在韓國的HV(高電壓)電源系統組為中國市場(220V電壓)開發的,SangminChung經理表示,Field Stop工藝是Fairchild的獨有技術,其關鍵是加了一個Field插接層,因此可以把損耗降低。隨著研發的進一步深入,今后有望Fairchild所有IGBT可以用到Field Stop技術。

Infineon:單管IGBT方案

Infineon的方案包括兩個方種:軟開關應用的第三代逆向導通IGBT(RC3)和單端諧振的控制。

軟開關用的第三代逆向導通IGBT所有的烹飪電器都是軟開關拓撲結構。烹飪電器主要分為三大類:電磁爐、電飯煲和微波爐(如表2)。英飛凌家電及工業功率器件市場高級經理馬國偉介紹說,采用Infineon的第三代逆向導通IGBT有四個優勢:1,具有較低的飽和壓降,從而節省散熱器和風扇成本;2,軟而且快的開關特性降低了EMI,可簡化濾波器;3,安全、堅固的設計伴隨著更大的熱設計裕量。4,使諧振方案實現低成本,具有更低的導通損耗、特制的二極管及精確的溫度控制。

單端諧振的控制與保護隨著電磁爐的功率越來越高,IGBT在電磁爐中的峰值浪涌問題日益突出。Infineon為中國市場推出的“IGBT+單片機”組合方案,實現電磁爐的數字控制。利用其IHW25N120R2 IGBT及8位單片機XC886/XC866實現,方法是通過單片機對輸出功率作每周期的數字控制,對VCE及VAC作動態監測,進行準確及時的控制。

功率器件秀

三菱電機

三菱電機帶來了第四代DIP-IPM(雙列直插型智能功率模塊)、第五代智能功率模塊L1系列IPM以及多種系列的第五代IGBT模塊。

2004年以來,三菱電機的DIP-IPM模塊開發致力于小型化、低熱阻化以及完全無鉛化,并已開發出第四代DIP-IPM產品。如今,為提高DIP-IPM的性價比,三菱電機還增加了搭載RC-IGBT硅片的額定電流為3A的DIP-IPM,從而使第四代DIP-IPM系列產品更加豐富,為白色家電等變頻基板的小型化做出貢獻。

三菱電機還展示了新推出第五代L1系列IPM,其將硅片溫度傳感器設置在IGBT硅片正中央處,實現了更加精確迅速的硅片溫度檢測。該系列IPM采用全柵型專利的CSTBT(載流子存儲式溝槽型雙極晶體管)硅片技術,具有比L系列IPM更低的損耗,以及優化的VCE與Eoff折衷曲線。此外,L1系列IPM還首次開發了25A/1200V和50A/600V的小封裝產品以滿足客戶節約成本的需求。

Infineon

除了電磁爐用IGBT外,Infineon還展示了IGBT驅動芯片一采用專利技術EiceDRIVER的1ED020112-F,它是一款單路門極驅動IC,具有1200V隔離電壓,使用無核變壓器(CLT)技術,可驅動達100A的IGBT/MOSFET。

剛剛開始量產的智能功率模塊CiPoS系列打造了IPM新封裝概念,這是由于功率器件使用DCB(陶瓷基覆銅板),控制電路采用PCB(印制電路板),便于實現定制功能。內部具有可靠的電氣隔離,散熱效果良好。對DCB作注模封裝,提高了可靠性。可以為將來集成單片機做準備,同時可以集成更多器件做定制模塊。內置PCB,令引腳位置及功能定義靈活。

大功率應用的混合電動車功率模塊HybirdPACK與工業應用功率模塊PrimePACK為了提高堅固度、降低脫離效應,都使用了優化的銅基板及氧化氯陶瓷,并采用芯片定位方法。其中,適合大功率工業變頻器、大功率UPS、可再生能源的PrimePACK2與PrimePACK3優化了芯片布局,比上一代模塊降低熱阻30%;并且大幅降低內部寄生電感,比上一代模塊降低60%。

篇3

功率半導體器件應用非常廣泛,是各種電子系統及儀器的基礎,通常包括功率二極管、三極管、MOS場效應管、結型場效應管、可控硅等。目前,功率半導體器件應用單位涉及航天、航空、高等院校、電子研究所等諸多部門。其制造工藝及其設計水平較原來普通器件在功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功率器件直流參數是器件性能驗收必測參數,以功率半導體二極管為例,直流參數主要包括:擊穿電壓VR、反向直流電流IR、正向直流電壓VF、工作電壓VZ等。

功率半導體器件測試系統是用于測試半導體器件直流參數的系統。測試過程中,半導體器件的附加溫升導致測試數據漂移和不穩定,因此在美軍標、國軍標、國標等標準中提出了“脈沖測試”法。美軍標MIL-STD-750E半導體器件試驗方法4.3.2.1、國軍標GJB128A-1997半導體分立器件試驗方法3.3.2.1中,300μs脈沖寬度的測試條件推薦選取。

功率半導體器件直流參數測量,需要高壓電壓源、脈沖大電流源、可測試大電流的恒壓源、小電流源、小電壓源、數字電壓表等多個模塊配合才能實現。其中,其技術要求為:上升下降時間快(優于20μs)、脈沖寬度滿足標準要求(優選300μs)、脈沖電流幅度(高達1000A)。

總體設計方案

本文所研制功率半導體器件直流參數測試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主要分為電源模塊、脈沖大電流矩陣開關模塊、高壓電壓源、脈沖大電流源、可測試大電流的恒壓源、小電流源、小電壓源、數字電壓表等模塊組成。測試系統組成框圖如圖1所示。

電源模塊分別給其他各模塊提供工作電源。測試系統通過計算機使用測量軟件進行功率半導體器件參數測量控制。通過VC++6.0開發環境開發功率半導體器件直流參數測量軟件,可快速、準確、全面的對二極管、雙極晶體管、場效應晶體管和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進行直流參數測試。

1各部分技術指標及主要功能

1)系統背板

主要實現高壓電壓源、大電流源、可測試大電流的恒壓源、小電流源、小電壓源、數字電壓表各模塊與計算機通過專用接口之間的通信。

2)系統專用接口

實現計算機與系統背板之間通信。

3)計算機

為功率半導體器件直流參數測量軟件的運行平臺。

4)高壓電壓源

提供擊穿電壓等高電壓電信號的供給,電壓范圍:30~3000V,最大允許誤差:±2%。

5)大電流源

提供測量所需偏置脈沖電流,脈沖電流范圍:10~500A(脈沖寬度:50A以下為100μs~10ms,50~500A為300μs),最大允許誤差:±2%,開路電壓:4V。

6)可測試大電流的恒壓源

通過該恒壓源,實現脈沖電流的測量,電壓范圍:-30~+30V,最大允許誤差:±1%。

7)小電流源

提供較小的直流電流驅動能力,電流范圍:10mA~10A。

8)小電壓源

提供較小的直流電壓驅動能力,電壓范圍:-30~+30V,最大允許誤差:±1%,開路電壓:20V。

9)數字電壓表

提供直流電壓的測量,測量范圍:1~3000V,最大允許誤差:±1%。

10)矩陣開關

通過矩陣開關實現各模塊資源的調配,為直流參數測量準備好條件。

11)測試端子

實現與被測功率半導體器件的連接。

2直流參數測量原理

以絕緣柵雙極晶體管正向跨導gm參數測量原理為例進行介紹,其余參數測量原理參照國軍標GJB128A-1997半導體分立器件試驗方法。

可測試大電流的恒壓源(恒壓測流源一)施加規定電壓,調整小電壓源(恒壓測流源二)電壓值使所測試出的電流為規定值Id1,記錄此時的電壓V1,改變V1的電壓為V2,記錄此時可測試大電流的恒壓源(恒壓測流源一)測試出的電流為規定值Id2,正向跨導通過式1可計算

脈沖大電流源主要技術指標為電流范圍:10~500A(脈沖寬度:50A以下為100μs~10ms,50~500A為300μs),最大允許誤差:±2%,開路電壓:4V。

脈沖大電流源主要實現脈沖大電流產生,自重脈沖電流幅度為50~500A部分,脈沖寬度采用相關標準規定的300μs。該模塊的研制是本項目的關鍵技術之一,主要采用電容充放電技術,即通過精心挑選的變壓器對電容器矩陣進行充電,充電達到一定值后,通過軟件控制負載通斷時間,實現脈沖大電流的產生。中間涉及多項難點,包括:1)脈沖電流幅度精度的保證,通過大功率精密電阻保證所提供脈沖電流幅度的準確度;2)降低電容充放電矩陣容抗的影響,本項目通過采用低值電容進行并聯的技術,既達到了需要的電容值,又降低了大電容必然產生高阻抗特性。

所設計脈沖大電流源模塊如圖3所示。

4技術指標的保證

保證技術指標是整個硬件設計的基本要求。這里以小電壓源、小電流源部分為例進行說明。兩部分技術指標為電壓范圍:-30~30V(零點除外);最大允許誤差:±1%;電流范圍:10mA~10A;最大允許誤差:±1%,開路電壓:20V。為了提高精度采取以下措施:

1)數模轉換芯片選擇完整的雙通道、12位、電壓輸出數模轉換器。一個通道為電路提供驅動電壓和驅動電流,另一個通道提供鉗位電壓和鉗位電流。12位的DAC的精度是±0.024%;

3)防止地塌陷影響精度,對加流測壓反饋回路中的地進行噪聲處理;

4)電壓分擋模式切換使用串聯連接方法組成不同的阻值,如果使用并聯方式,繼電器切換瞬間會構成反饋環路斷開,主運放開環輸出電壓接近電源軌道,影響精度;

5)如果輸出端與負載直接相連,在測試元件等效電阻小時,會由于線損而產生測試誤差,故在實際設計中,輸出端與負載的相連可采用開爾文電橋接法,負載兩端采用四線連接;

6)為了防止地、電源的干擾,把FORCE包裹起來,形成等電位,保證精度;

7)SENCE端采用電壓跟隨器,進行隔離,保證精度;

8)在電路板布線的過程中,避免直角走線,減少噪聲輻射和耦合。同時電源和地線盡量粗,減小耦合噪聲。

5測量軟件開發

功率半導體器件直流參數測量軟件編制是基于PCI總線的控制軟件,該軟件采用VisualC++6.0作為開發平臺。功率半導體器件直流參數測量軟件,主要流程分為啟動程序,選擇器件類型,調入器件參數或者根據器件手冊編制器件參數文件,進行電路保護判斷,防止損壞系統,調整參數直到滿足系統相關資源為止;啟動測試,以圖形或者文字形式進行測試結果顯示。詳細流程如圖4所示。

6器件掃描新特性的開發

本測量軟件在完成二極管、雙極型晶體管、場效應晶體管、IGBT模塊相關參數點測試的同時,通過對測量軟件的功能進行升級,在點測試基礎上,實現對器件特性曲線測量技術。實現了二極管、雙極型晶體管、場效應晶體管、IGBT模塊直流參數器件4種特性曲線的描繪功能,對話框如圖5所示。

以功率半導體器件BSM111AR為例,特性曲線掃描結果如圖6所示。

篇4

關鍵詞:高功率光纖激光器 關鍵技術

在光纖激光器的所有研究領域中,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最熱門的以及最具有應用前景的領域。目前,以包層抽運為核心技術的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已經走向實用化、產業化。光纖激光器以其高功率、高效率、寬波段、結構緊湊、運轉可靠、性價比高、全固化等優點,在光通訊、光傳感、激光醫療、工業加工、航空航天、科學材料、光譜學以及軍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種光纖技術、及是高功率光纖激光器賴以生存的關鍵技術。

1、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關鍵技術

1.1特種光纖技術

隨著輸出功率的不斷提高,全光纖高光纖激光器需要使用雙包層有源光纖、雙包層光敏光纖、能量傳輸光纖等多種特種光纖,對特種光纖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特種光纖的發展將在光纖激光器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光子晶體光纖為代表的新一代特種光纖會在光纖激光器的發展中逐步得到應用。特種光纖的發展,將使有源光纖的增益更高、承受的功率密度更大、對抽運光的吸收更有效;將使光柵的制作更容易、光柵的穩定性更好、使光柵在光纖激光器中的用途更廣泛;將使能量傳 輸光纖能夠傳輸更高的功率,能夠將高功率激光傳送更遠的距離,能夠傳輸的波長范圍不斷拓展;將使抽運耦合更加容易實現,能承受的抽運功率更高,損耗更小等等。

1.2包層抽運耦合技術

全光纖高光纖激光器的包層抽運耦合技術對決定光纖激光器性能和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用于大功率全光纖激光器的光纖抽運耦合器件和光纖功率合成器件,均在很高的功率條件下使用,其耦合效率必須很高,損耗必須很小,承受的功率必須很大,并且,輸入光的路數還需要盡可能的多。在如此眾多的極限條件要求下,制作優質的抽運耦合器件和功率合成器件具有很高的難度,不過,實現的方式方法也多種多樣,這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技術。從大功率全光纖激光器的發展趨勢來看,還要求抽運耦合器件在將抽運光耦合到內包層的同時,盡量不影響和損害雙包層光纖的纖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不影響信號激光的產生和傳輸的情況下實現級聯抽運,實現超大功率的輸出。因此,發展對纖芯影響最小的抽運耦合技術是抽運耦合器件的發展方向。對于光纖功率合成器件,所追求的目標就是不斷提高合成的光功率。

1.3光纖光柵技術

光纖光柵在全光纖激光器中,目前的作用是反射纖芯中的信號激光器形成諧振腔,不過,隨著光纖激光器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光纖光柵在光纖激光器中會有新的用途,從而對光纖光柵的制作技術提出新的挑戰,其中值得關注的方向之一,是在大芯徑多模光纖上制作高質量的光纖光柵。

1.4半導體抽運激光器技術

半導體抽運激光器是光纖激光器的關鍵器件,對光纖激光器的可靠性、壽命和制作成本等影響至關重要,發展單條寬發光區長壽命半導體抽運激光器已經成為光纖激光器用半導體抽運激光器的一種趨勢,不斷提高單個激光器的輸出功率、不斷降低成本和進一步提高可靠性是重點。

1.4.1單發射LD的光纖的耦合

一種是將列陣激光器的每個發射單元分別與單芯光纖耦合,其輸出端為一束光纖的緊密排列面(通常為六邊形結構),再把光纖束中的光耦合到一根光纖中,如Lumics公司宣布推出LU0940C1000高功率泵浦二極管激光器系統,輸出功率為 1kW。該系統內部采用了多個單發射器激光二極管模塊例如光纖束或者泵浦合束器。

1.4.2激光列陣的耦合

大功率二極管的光束質量很差,在兩個方向上的發散性差異很大,對于一個幾十瓦的條形bar,一組典型的參數為:bar由19個單管半導體激光器組成,每個單管的長度為150微米,相鄰單管之間的距離為500微米。激光在快軸方向上的發散角為40°,慢軸方向上的發散角為6°。光束質量很差,不僅無法直接應用,而且無法用簡單的透鏡耦合法直接耦合到一根小于2.4mm、NA=0.22的光纖中。

要想將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光耦合進光纖中,必須經過光束整形,列陣激光器的單芯光纖耦合輸出涉及較為復雜的輸出光束變換,其目的是將激光器的輸出光束質量的嚴重不對稱性經過適當的光學變換系統予以有效的對稱化,以滿足單芯圓形光纖的耦合。其耦合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1.5光纖激光器整機技術

全光纖激光器的整機設計和制作所涉及的知識、 內容、技術、工藝和經驗較多,是全光纖激光器設計和制作最核心、最關鍵的技術,尤其在新型大功率全光纖激光器的發展歷史還相當短暫的今天,還有大量開創性的工作需要進行。進行全光纖激光器的整機設計和制作,不但需要面向應用進行合理設計,而且肩負著整機結構和方案的改進創新重任、肩負著各重要部件和關鍵技術的改進和創新重任。目前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光纖激光器整機設計和制作的廠家均在創新上有大量的投入。

2、展望

高功率、高質量激光武器一直是軍事領域研究的重點,高功率光纖激光器以其高亮度、照射面積小、體積小等優點越來越受到重視,并有取代目前看好的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趨勢。作為武器,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輸出能量高度集中,光功率密度可達到MW/cm2,足以摧毀任何堅固的目標。目前,美國、日本等國的科學家都在致力于千瓦級激光武器的研制工作。可以預見,隨著相關技術的完善,光纖激光器將向更廣闊的領域發展,并有可能成為替代固體激光器和半導體激光器的新一代光源,形成一個新興的產業。

篇5

多次取得特殊的功績。屢建:多次取得。奇功:特殊的功勞。

例句如:

1、岳飛又在軍隊中大展宏圖,屢建奇功,表現出了自己舉世無雙的才華。

2、盡管他恪盡職守、屢建奇功,但戈達爾伊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名執法者。

篇6

曝氣生物濾池工藝原理

曝氣生物濾池(BAF-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s)也叫淹沒式曝氣生物濾池(SBAF-Submerge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s),是在普通生物濾池、高負荷生物濾池、生物濾塔、生物接觸氧化法等生物膜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被稱為第三代生物濾池(The Third Generation Filter)。國外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行研究,于八十年代末基本成型后不斷改進,并開發出多種形式。 在開發過程中,充分借鑒了污水處理接觸氧化法和給水快濾池的設計思路,即需曝氣、高過濾速度、截留懸浮物、需定期反沖洗等特點。其工藝原理為,在濾池中裝填一定量粒徑較小的粒狀濾料,濾料表面生長著高活性的生物膜,濾池內部曝氣。污水流經時,利用濾料的高比表面積帶來的高濃度生物膜的氧化降解能力對污水進行快速凈化,此為生物氧化降解過程;同時,污水流經時,濾料呈壓實狀態,利用濾料粒徑較小的特點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懸浮物,且保證脫落的生物膜不會隨水漂出,此為截留作用;運行一定時間后,因水頭損失的增加,需對濾池進行反沖洗,以釋放截留的懸浮物以及更新生物膜,此為反沖洗過程。

BAF 工藝類型和操作方式有多種,各具特點,但其工藝原理基本一致。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污水的原理是反應器內填料表面所附生物膜中微生物氧化分解作用,填料及生物膜的吸附阻留作用和沿水流方向形成的食物鏈分級捕食作用以及生物膜內部微環境和厭氧段的反硝化作用。

曝氣生物濾池借鑒了生物接觸氧化反應器和深床過濾器的設計原理,省卻了二次沉淀設備。BAF 反應器為周期運行,從開始過濾到反沖洗完畢為一個完整的周期。預處理的污水從濾池底部或頂部進入,并在底部進行曝氣。污水流經填料層時,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細菌附著在填料表面上,微生物便在填料表面大量繁殖,形成一層充滿微生物的粘膜稱為生物膜。隨著過濾的進行,由于填料表面新產生的生物量越來越多,截留的 SS 不斷增加,在開始階段水頭損失增加緩慢,當固體物質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會在濾層形成堵塞,并且阻止氣泡的釋放,將會導致水頭損失很快達到極限,此時應立即進行反沖洗再生,以去除濾床內過量的生物膜及 SS,恢復處理能力。反沖洗采用氣水聯合反沖,在氣水對填料的流體沖刷和填料間的相互摩擦下,老化的生物膜和被截留的 SS 與填料分離,沖洗下來的生物膜及 SS 在漂洗中被沖出濾池,反沖洗污泥回流至預處理部分。

曝氣生物濾池中生物膜的培養與形成是該反應器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生物膜形成的關鍵是微生物在載體表面的固定。微生物向載體表面的輸送有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兩種方式,主動運輸起著主導的作用。微生物轉移到載體表面后,首先形成的是可逆附著,可逆附著實際上是一個附著與脫析的雙向動態過程;不可逆附著是微生物在可逆附著過程中分泌的粘性代謝產物將載體表面牢牢地粘封住,使得附著過程成為不可逆,不可逆附著是微生物膜群落的基礎。污水中的有機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NH3-N 被氧化成 NO3-N。在反應器內部存在著不同的好氧、缺氧區域,可同步實現硝化和反硝化,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達到脫氮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曝氣生物濾池具有以下特征:

(1)用粒狀填料作為生物載體,如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等。 (2)區別于一般生物濾池及生物濾塔,在去除BOD、氨氮時需進行曝氣。 (3)高水力負荷、高容積負荷及高的生物膜活性。 (4)具有生物氧化降解和截留SS的雙重功能,生物處理單元之后不需再設二次沉淀池。 (5)需定期進行反沖洗,清洗濾池中截留的SS以及更新生物膜。

曝氣生物濾池結構構造

濾池池體

濾池池體的主要作用是容納處理水、圍擋填料、承托填料和曝氣裝置的重量。曝氣生物濾池的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和矩形三種,工程中常見的結構形式有鋼制設備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等。

承托層

承托層主要是為了支撐填料,防止填料流失和堵塞濾頭,同時還可以保持反沖洗穩定進行。承托層常用的材質為卵石或赤鐵礦。為保證承托層的穩定,并對配水的均勻性起充分作用,要求所用的材質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形狀應盡量接近圓形,工程中一般選用鵝卵石作為承托層。

布水系統

布水系統主要包括濾池下部的配水室和濾板上的配水濾頭。對于上向流濾池,配水室的主要作用是使某一短時段內進入濾池的污水能在配水室內混和均勻,并通過配水濾頭均勻流過填料層。該布水系統除作為濾池正常運行時布水用之外,也作為定期對濾池進行反沖洗時布水用。

布氣系統

曝氣生物濾池內的布氣系統包括正常運行時曝氣所需的曝氣系統和進行氣水聯合反沖洗時的供氣系統兩部分。保持曝氣生物濾池中足夠的溶解氧是維持曝氣生物濾池內生物高活性、對有機物和氨氮高去除率的必備條件,因此選擇合適的充氧方式對曝氣生物濾池的穩定運行十分重要。曝氣生物濾池一般采用鼓風曝氣形式,最簡單的曝氣裝置可采用穿孔管。現在國內外曝氣生物濾池常用生物濾池專用曝氣器作為濾池的空氣擴散裝置。

反沖洗系統

一般采用氣水聯合反沖洗。曝氣生物濾池的反沖洗是通過測定運行時間、填料層阻力損失、水質參數等指標來完成的,實際工程中可以由在線檢測儀表將檢測數據反饋給 PLC(可編程序控制器),并由 PLC 系統來自動控制和操作。

沖洗系統

曝氣生物濾池的出水系統有采用周邊出水,也有采用單側堰出水。在大、中型污水處理工程中,為了工藝布置方便,采用單側堰出水較多。除以上幾個部分以外,對于城鎮污水處理廠,由于污水處理規模較大,一般有若干組濾池模塊拼裝而成,而且在運行中還要根據需要進行若干組濾池之間的切換,為提高濾池的處理能力和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所以必須有 PLC 控制系統來自動完成對濾池的運行控制,需要設置必需的自控系統。自控系統曝氣生物濾池既要完成對有機污染物的降解功能,也要完成對污水中各種顆粒、膠體污染物以及老化脫落的微生物膜的截留功能,同時還要完成實現濾池的反沖洗,這兩種方式交替運行。

曝氣生物濾池工藝類型

生物碳(BIOCARBONE)

污水從上部流入,下向流流出濾池,填料完全淹沒在污水中。在靠近濾池底部設曝氣管(一般距底部20~40cm)進行曝氣,附著生物膜在填料上生長,生物降解主要發生在填料的上部,下部起截留懸浮物及脫落的生物膜的作用。在運行過程中,因截留了大量SS和生物膜的生長,水頭損失逐漸增大,達到設計值后,需進行反沖洗,反沖洗用水為處理后出水,反沖洗廢水流入初沉池。一般采用氣水聯合反沖,底部設反沖洗氣、水裝置。BIOCARBONE屬早期曝氣生物濾池,其缺點是負荷不夠高,且大量被截留的SS集中在濾池的上端幾十厘米處,濾池的納污率不高,容易堵塞,下部不能充分利用,運行周期短。

生物過濾氧化反應器(BIOFOR)

在濾池底部為氣水混合室,混合室上部是長柄濾頭、曝氣管、墊層、濾料。所用的濾料密度大于水,自然堆積淹沒在水中。運行時一般為上向流。污水從底部進入氣水混合室,經長柄濾頭配水后,通過 墊層進入濾料,在此進行BOD5、 CODCr、氨氮、SS的凈化。反沖時氣、水同時進入氣水混合室,經長柄濾頭配水、配氣后進入濾料,反沖洗出水流入沉淀池,與原水混合沉淀。因運行為氣水同向流且是壓力流,故截留在底部的SS在水流和氣泡的上升過程中帶入濾池的中上部,濾池的納污率增大,減少了反沖洗頻率。

輕質濾料生物濾池(BIOSTYR)

篇7

關鍵詞:施工企業 綠色施工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lear green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thus enhancing people’s awareness of green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mpanies green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08建設部已經下發《綠色施工導則》,要求在工程建設中推廣綠色施工技術。導則中明確,綠色施工總體框架由施工管理、環境保護、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六個方面組成。

至今年已經推廣實施四年有余,建筑施工企業是綠色施工的第一責任單位,項目經理為綠色施工第一責任人,負責綠色施工的組織實施及目標實現,并指定綠色施工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綠色施工應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動態管理,加強對施工策劃、施工準備、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的管理和監督。

1、綠色施工原則

(1) 清潔生產的產生與發展

1)建筑施工生產活動引發的環境問題

隨著建筑施工生產活動的發展,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災難已悄無聲息地降臨人間。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酸雨、資源短缺等全球性問題,無一不是起因于人類貪婪的、瘋狂的、無節制的向自然界索取的工業活動。

2)解決建筑施工生產污染方法的演進

人們解決污染的方法是隨著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的日益惡化和人們對工業污染原因及本質問題認識的加深而不斷地向前發展的。為此我們也按歷史發展軌跡和其發展特點,把人們解決工業污染的方法的演進劃分為三個階段:“先污染,后治理”階段,“末端治理”階段,“污染預防,全程控制”階段 。

3)末端治理與清潔生產的比較

清潔施工是一種新的、持續的,創造性的思維,它是指對產品和生產過程持續運用整體預防的環境保護戰略。末端治理是等問題出現了以后再去處理,而清潔生產是控制好整個生產過程。由于清潔施工能夠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真正統一。

(2)綠色施工的基本要素

1)綠色施工的定義

綠色施工是指既滿足施工正常進行的需要,又可合理地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并保護環境的實用施工方法,它謀求將生產排放的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以求減少環境負荷。

2)綠色施工的主要內容

綠色施工的內容,可歸納為“三清一控制”,即綠色的原料與能源、綠色的生產過程、綠色的產品以及貫穿于綠色生產的全過程控制。 貫穿于清潔生產中的全過程控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生產原料或物料轉化的全過程控制和生產組織的全過程控制。應該指出,綠色施工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概念,所謂綠色施工的工藝和產品是和現有的工藝相比較而言的。推行綠色施工,本身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需要適時地提出更新的目標,不斷采取新的方法和手段,爭取達到更高的水平。

(3) 綠色施工與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理論概述

在20世紀,飛速發展的工業經濟給人類帶來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但也帶來了諸多的環境問題,人類生存環境開始陷入危機:生態環境惡化,廉價資源趨于耗竭,全球性環境問題危機人類生存安全。目前,可持續發展觀念已滲透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諸領域。它要求人們要珍惜自然環境和資源,在滿足當代人的需要的同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可持續發展已逐漸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發展模式,并成為人類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和共同追求的目標。

可持續發展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資源的永續利用;二是環境容量的承載能力。這兩個基本要求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它們支撐著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和人類社會的經濟增長。

2)綠色施工是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綠色施工不僅要實現生產過程的無污染或少污染,而且生產出來的產品在使用和最終報廢處理過程中,也不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損害。清潔生產在生產全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以最小量的資源和能源消耗,使污染的產生降低到最低程度。清潔生產低能耗、高產出,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相統一的生產方式。

2、綠色施工技術

建筑施工技術是指建筑物形成的方法,就是把施工圖紙變成實務的過程所采用的技術,而綠色施工技術則是指在上述傳統的各種施工技術中如何貫徹“清潔生產”和“減物質化”等綠色理念,使之體現在傳統的施工技術、工藝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中。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如要從分部工程的施工技術方面來探討怎樣做到綠色,如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的選擇比較,既滿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綠色施工原則。利用合適的方法來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總之在施工的過程中盡量考慮節約資源、能源,并使我們的環境盡量少的受到侵害,在遵循清潔生產原則和減物質化生產的原則的基礎上選擇最合適的施工技術,也就是綠色評價程度最高的施工方案。

3、綠色施工成效

2003年中國申報奧運時提出“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后,建筑領域的綠色概念開始逐漸形成。2004年,原建設部和科技部開始組織實施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綠色建筑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符合綠色建筑標準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成套設備。通過系統的技術集成和工程示范,形成我國綠色建筑核心技術的研究開發基地和自主創新體系。

5、結束語

毋庸置疑,施工企業在綠色施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客觀上的不一致性,增加了推進綠色施工的困難。施工企業越來越認同綠色施工的理念。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已經成為建筑業企業和工程項目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已經形成了廣泛的主流意識。施工企業應積極推進綠色施工,切實在施工中做到“四節一環保”,在建筑行業實踐“低碳經濟”發展思想,這是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整個建筑業走可持續發展的必走之路。

參考文獻:

[1] 杜運興,《土木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2月1日)

篇8

關鍵詞:電解鋁 多功能機組 電氣故障 對策

中圖分類號:TG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3)005-062-02

鋁電解多功能機組作為重要的電解設備,其實際運行效率直接的關系到電解能否正常的運行。常見的機組故障不僅影響了工業生產的連續開展,同時也影響了生產效益及安全。為此進行電解鋁多功能機組常見電氣故障的論述以及對策的研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1 電解鋁產業概述

1.1 電解鋁產業特點

電解鋁主要是采用冰晶石為主的氟氯鹽作為溶劑,氧化鋁作為溶劑所構成的的多相電解質體系。電解鋁工業對于環境具有重大的影響,一直以來都屬于高能耗、高污染行業。電解鋁工業產生的主要廢氣是二氧化碳,此外還有以氟化氫為主的氣—固氟化物等。其中二氧化碳作為一種溫室氣體會導致全球變暖,而氟化物中的CF4以及C2F6不僅會導致更為嚴重的溫室效應,同時也會導致臭氧層的破壞。氟化氫作為一種毒性氣體也會通過接觸或者呼吸道進入人體,當超過1.5g便會導致死亡。

1.2 電解鋁工業現狀

中國自從70年代末引進160KA中間下料預焙槽技術后就逐漸拉開現代電解技術發展序幕,并且在材料、工藝、配套技術以及過程控制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在90年代末,我國在大型鋁電解槽開發以及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成功的研發了320KA以上的特大型電解槽技術,從而在技術上逐漸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是由于對于大型鋁電解槽在生產領域的深層次應用不足,導致十幾運行指標與國際水平差距較大。同時電解槽難以達到設計壽命,破損率較高。其原因在于我國尚缺乏對鋁電解槽破損機理及規律的掌握。就中國電解鋁整體生產狀態而言,對于能源利用率要低于國際先進水平大約15%。

2 遙控操作系統

我公司是由沈冶生產的多功能機組,采用了先進的HBC FST770無線遙控系統。這一系統采用了數碼處理技術以及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為此具有更高的可靠性、靈活性以及安全性。用于遙控操作系統的發射器系統一般由操作人員隨身攜帶,通過無線信號完成指令的發送。遙控發射系統有一個狀態面板表示其工作狀態:當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時,面板上的的指示燈為綠色并且保持閃爍;當指示燈為紅色并且發出報警音時表示電壓不足,要及時的更換電池;當指示燈熄滅時表示電源未開啟,為此應該及時檢查急停開關或者鑰匙;如果使用中發現系統的綠色指示燈為綠色并且快速閃動表明二級保護在起作用,此時要檢查二級保護電路。

遙控器接收系統主要負責接收發射系統的信號,處理信號,并向天車系統發送指令,從而實現對于天車工做的控制。遙控器接收系統的工作狀態主要通過上面的四個不同的狀態指示燈進行識別:ON、RF、Si1、Si2。通過閱讀接收系統的工作狀態就可以獲得整個系統的工作狀態:當指示燈ON亮時表示接收系統電壓處于正常狀態;當指示燈RF為紅色時表示發射系統關閉;當指示燈RF紅色并且處于閃爍狀態時標明發射系統已經關閉,并受到同頻信號的干擾。如果指示燈Si1亮,此時標明系統接收到了正常的發射信號,并同時釋放Si1安全保護線路,此時所有的按鍵以及轉換開關均可正常工作;當指示燈Si1不亮時標明相應的發射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如果發現指示燈Si2亮時表示系統Si2安全保護電路獲得釋放,此時所有的遙感可以正常工作。

3 電氣控制系統

本單位天車采外部采用H型安全滑型觸線三線四線制進行供電,并且通過依爾通變頻器對電機進行調速控制。制動過程采用變頻器自帶的制動單元以及制動電阻聯合實現。電氣控制系統采用了AB公司的可編程控制器,從而實現了整套設備的連鎖控制。

3.1 供電常見故障

電解鋁多功能機組的電氣控制系統在運行中會出現滑線滑刀脫落的現象。根據實際的調研發現,其原因是鋁制的滑觸線在受到溫度影響后會發生熱脹冷縮,在此影響下會導致部分滑線拱起及接頭的拖拉,從而在滑線運行到這一部位時引發脫落,最終導致天車供電異常。針對以上故障現象,要定期對滑刀滑塊以及滑線進行檢查,并且在故障高發段增加天車滑線溫度補償器數量。

3.2 變頻器常見故障

變頻器過壓故障。這一故障現象主要集中在直流母線的直流電壓上,當變頻器處于正常運行狀態下時,如果按照380V的線電壓計算,可以得到平均直流電壓大約為513V。而一旦變頻器發生過壓,此時直流母線上的儲能電容就會出現充電現象,如果過壓電壓達到760V,就會引發變頻器的過壓保護動作。一般變頻器均可以在一定的過壓電壓環境下正常工作,但是當電壓超過一定數值就會導致變頻器的損壞,例如常見的發電類過壓以及輸入交流電源過壓。

變頻器過流故障。實際中常見的變頻器過流故障可以分為恒速、減速以及加速過電流。導致以上過流故障的原因可能是負荷分配不均、負載發生突變或者是加減速時間過短、輸出短路等。鑒于以上分析可以通過合理設置負荷分配、外加能耗制動原件、減少負荷突變、延長加速時間以及檢查線路等予以控制。檢查中如果發現斷開負載變頻器后以上存在過流故障,此時就說明變頻器的逆變電路已經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及時的對變頻器進行更換。

變頻器過載故障。變頻器的過載故障包括電機器過載以及變頻過載。導致過載故障的原因包括直流制動梁過大、負載過重、加速時間過短、電網電壓過低等原因。同樣,針對以上原因可以通過檢查電網電壓、延長制動時間及加速時間等減少及消除過載故障。如果運行中機械不好或者是所使用的電機及變頻器功率過小也會引發無法帶動該負載,針對此問題要通過機械檢修以及更換大功率的電機及變頻器來消除故障。

3.3 PLC常見故障

PLC一般故障可以借助于CPU上相應的指示燈進行判定:當BATT等為紅色時表示電池電力不足,需要及時的更換新電池;當RUN為綠色時便是程序正處于運行狀態,此時如果FLT顯示為紅色就表示PLC相應的硬件部分存在故障。當FORCE顯示為橙色閃爍時表示所設定的強制沒有啟動,而常亮則表示已經啟動。此外DH+綠色表示DH+通訊接口已經成功聯網,而慢閃則表示沒有連接。

3.4 線路元器件故障

常見的線路元器件工作又接觸不良、線路短路兩種。在進行線路原件故障排除中要遵循先易后難、先主觀后客觀、先明顯后隱蔽等原則,從而保證更快、更準確的判定故障原因及部位。

運行中發現線圈的溫度過高或者發出較大噪音。導致溫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磁導體表面污染、線圈過載、動觸頭彈簧壓力過大等。此外短路環斷裂、線圈上外加電壓過低以及固定磁鐵的螺釘松動會導致噪音變大。

觸頭過熱、灼燒或者焊住問題。導致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動觸頭彈簧力或者行程過小、表面不平整、觸頭污染以及接觸不緊密而產生微小電弧所致。

4 機組日常維護

對于機組要經常檢查各原件是否完好,對于發現的隱患要及時的修復;接線端子要定期的由專人繼續擰緊固與除塵,尤其是小車上的接線端子更是容易發生松動;定期的對限位檢查及調整,防止因震動而發生故障;定期的對PLC供電電源監視及測試,保證接地絕緣電阻小于4 。

5 結束語

在對天車故障進行排查的過程中要適中遵循先易后難、先主觀后客觀以及先明顯后隱蔽的原則,通過這一思路來更快、更準確的定位故障。由于單位使用的天車均為遙控操作,為此一旦出現故障要首先對遙控器進行檢查,首先排除由于鑰匙開關、按鈕、選位開關、手柄等因素,并保證操作步驟無誤;在此基礎上對PLC程序的連鎖條件及保護進行檢查,確輸入條件相關的空氣開關、急停開關、帶有保護限位的門、選位開關、限位以及行程開關、熱過載繼電器、防撞系統、傳感器以及絕緣監測系統等選擇了正確位置,確定PLC輸出信號可以準確的傳遞到相關的執行元件。最后要對相關執行元件以及線路繼續擰檢查,確認原件及線路是否正常工作。

參考文獻:

篇9

企業的效益最終得靠企業組織的崗位角色來創造。而崗位角色管理的核心卻是企業員工績效考核。不只企業的選人、用人和核發工資、獎金要由它提供基本的依據,企業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崗位角色管理。而且它自身還具有為努力工作、積極貢獻的員工帶來自我價值滿足,激勵員工的作用。但要使企業員工績效考核起到這一作用,其前提卻是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規范,能保證使每一個員工的努力和貢獻都能得到公正、公平、客觀、準確、全面”評價。

所謂企業員工績效考核體系建設,也就是實現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的規范化,即根據企業的實際,在恰當地解決考核目的、考核內容、考核主體、考核頻率、考核方法等五個方面的問題的基礎上,擬訂保障達成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的“十字”標準的操作辦法,并健全、完善能保障其全面貫徹落實的管理制度。

二、項目實施可解決的問題

1、對于員工的工作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績效考核,員工的努力和貢獻的難有客觀公正評價,功過不明,干好干壞一個樣,員工工作熱情和主動性低;

2、員工績效考核沒有事先的量化評價標準,對員工的績效考核變成了上司主管依自己的主觀偏好打壓或拉籠下屬的最佳機會,員工對績效考核不僅不支持而且反感;

3、員工績效考核要素設置過于抽象籠統,僅僅依靠上司主管的個人印象打分,不能真正反映員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和貢獻的大小;

4、員工績效考核的重點不明確,為了量化而量化,把一些與企業發展關系不直接的個人問題列入作考核要素,考核內容與企業發展目標脫節,把對企業發展有作用的人考跑了;

5、員工績效考核導向錯位,重態度,輕貢獻,吹牛拍馬,只作表面文章的人得高分,踏實工作,努力貢獻的人相反受冷落;

6、不同職類、不同單位部門的員工績效考核,相互之間沒有關聯,成績沒有橫向可比性;

7、員工績效考核對員工的意志行為選擇起不到導向作用,其考核只能起到為員工工資獎金的發放提供一個不太能服人的依據;

8、不顧企業行業特點,照搬其它企業的績效考核方法,不能體現自己企業的各類員工工作努力的實際;

9、員工績效考核是作過場走形式,按比例分配單位和部門的優秀和不合格名額,內部人員輪流當認;

10、員工績效考核量化考核要素設定不合理,誘導員工產生短期行為,使員工只顧目前職責履行的過關,不求工作質量和效果的穩定提升,制約了企業的穩定發展。

三、項目工作內容

1、討論確定企業員工績效考核體系的框架,總體上解答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的五個常規問題;

2、根據企業的實際,分職類選擇確定能實現“公正、公平、客觀、準確、全面”十字標準的企業員工績效考核方法;

3、分別對不同的崗位進行分析,確定其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的要求和量化評價標準;

4、制作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的工具;

5、擬訂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制度。

四、項目有形成果:

1、企業員工績效考核體系建設方案說明文件</P>

2、分職類選擇確定的績效考核方法說明文件;</P>

3、各個崗位角色的績效考核標準說明文件;</P>

4、對應于不同方法的績效考核工具;</P>

5、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制度。

五、項目實施程序

1、調查研究,確定企業員工績效考核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并進行交流溝通;

2、擬訂企業員工績效考核體系分析文件;

3、調研、分析、確定企業員工各個職類的工作性質和職責特征;

4、討論、確定各個職類的崗位績效考核方法;

5、擬訂各個職類崗位績效考核方法的說明文件;

6、制定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的工具(表格);

7、指導各個崗位員工自我梳理績效考核要素和量化評價標準;

8、討論確定各個崗位績效考核要素和量化評價標準;

9、擬訂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制度草案;

10、討論確定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制度。

六、項目實施辦法

1、由委托方(以下簡稱甲方)和乙方雙方共同組成項目組,甲方董事長或總經理擔任項目組長,人力資源部部長或相關職能部門主管擔任常務副組長,乙方選派專家擔任副組長;

2、甲方須配備n位工作人員,承擔一些工作,其條件是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企業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能承擔一般文案的草擬和審訂工作;

3、項目組在項目組長和副組長共同領導下開展工作,需要甲方相關部門和人員支持配合的工作,甲方必須緊密配合,并按項目進程要求按時按質完成;

4、乙方專家和輔助人員到甲方駐地開展工作,交通費、食宿費由甲方承擔,食宿標準為三星級賓館標準;

5、為了降低甲方項目投入成本,凡是不需要在甲方工作地完成的工作,一律要求乙方專家帶回乙方駐地完成。

七、項目咨詢費用

1、咨詢費用收取標準。

咨詢服務收費行內通行的作法是,按投入的專家工作時數或工作日數計算。其標準為1500元(人民幣)/專家工作小時,或12000元(人民幣)/專家/工作日。亦可協商打包確定。

篇10

Abstract: Code of valuation with bill quant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GB50500-2008) has been carried out since 12 1st, 2008. The code defines some items in bidding including bidding controlled-price. So the bidding matters will be controlled successfully in some sense. And then, the key matters of bidding are how to solve cutting-off of bidding price. Construction company will lie in falling situation so long as any construction company do not know how to define quantified index about cutting-off in bidding price. In order to support some company to solve this kind of problem, the author will talk about overhead costs.

關鍵詞: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公司管理費;現場管理費

Key words: code of valuation with bill quant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GB50500-2008);home office overhead costs;job overhead costs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2-0095-02

0引言

管理費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承包商為組織和管理施工生產及維持企業正常運營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在2008版清單計價條件下,投標人根據招標人提供的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時,讓利已經成為游戲規則。在很大程度上,讓利者一般會在間接費上做文章,首當其沖會考慮在管理費上讓利。如果投標人對自己施工過的項目的管理費用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在施工竟標中將處于劣勢。本文站在投標人立場,討論施工企業管理費率的合理確定問題。

1管理費的概念

管理費分為公司管理費和現場管理費。公司管理費即總部管理費,是施工企業用來維持公司營業和總部為全部合同提供服務發生的費用。現場管理費是施工現場項目經理部組織和管理施工所支出的費用。

清單計價條件下實行的是企業自主報價、市場形成價格的報價原則,同樣管理費也應符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而不是簡單的套用定額費率或隨意估計。在我國,工程報價時不區分公司管理費和現場管理費,而是作為一項管理費計算。但由于這兩項費用的性質和估算方法不一樣,因此,在工程估價時應分別估算,然后在合并為管理費。清單計價中的管理費是以費率的形式按工程直接費攤入分部分項工程和措施項目費用中的,是綜合單價的組成部分。

管理費的內容很多,企業應根據自己的習慣、財務制度等要求及費用的性質,對本公司的管理費進行全面、系統的劃分,確定公司和現場管理費的項目組成。

一般地,企業管理費和現場管理費各項費用分別占企業管理費總額和現場管理費總額的大致比例可參考表1和表2。

2公司(企業)管理費的確定

影響公司管理費的主要因素有:預期營業額、市場條件、利率變化、辦公設施要求、人員數量與職工工資等。公司管理費可參照公司當年的企業管理費預算確定;也可參照公司財務記錄,根據近年來公司管理費的支出情況,運用某些預測工具,對本年度管理費支出做出預測,必要時還應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公司管理費預測的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回歸預測法(圖解預測),一類是經驗估計法。本文討論回歸預測法。

2.1 回歸預測法

2.1.1 建立回歸模型將某建筑企業某項目經理近年來的產值與上繳公司管理費的數據圖示化,構建其成本估算關系(CER方程),見圖1。

從構建的圖表關系看,該項目經理近年來的產值與公司管理費之間基本為線性關系。

本案例采用一元線性回歸預測法預測該承包人2006年度的公司管理費。設該承包人的管理費為y,產值為x,則回歸方程為:

y=ax+b

2.1.2 參數計算(表3)

==48.5

==1643.75

求回歸系數:

b===0.031125

a=-b=48.5-0.031125×1643.75=-2.662

2.1.3 相關檢驗(表4)

R==0.995

已知n-2=6,取α=0.05,查得相關系數臨界值R0.05=0.707,R>R0.05

故在α=0.05的顯著性檢驗水平上,檢驗通過,說明該承包人產值與公司管理費線性關系合理。同理,還可通過t檢驗和F檢驗來檢驗其可信性,且每種檢驗效力等同。

2.1.4 管理費預測根據回歸方程預測2006年在預計產值為2000萬元時,該承包人公司管理費為:

y=-2.662+0.031125×2000=59.588(萬元)

區間預測:

S0=•

=0.4301×1.0612=0.4564

在α=0.05的顯著性檢驗水平上,2006年該承包人公司管理費的置信區間為59.588±t(0.025,6)S0=59.588±1.1168,即置信區間為(58.47,60.70)。

2.1.5 公司管理費率的確定

公司管理費率=該工程公司管理費/該工程工程直接費×100%

=預測2006年公司管理費/2006年該承包人工程直接費

估計值×100%=595880/(13306162.23+3873457.71)×100%

=3.47%

3現場管理費的確定

現場管理費的確定方法基本同公司管理費,具體說有以下幾種:

根據近幾年同類工程現場管理費統計值來預測:

現場管理費率=×100%

根據工程施工規劃直接來估算

現場管理費率=×100%

第二種方法計算結果較為準確,應盡量采用。只是計算工作量較大,計算時謹防漏項。

3.1 估算現場管理費開支(表5)對于任何一個項目經理來說,自己管理的項目現場的花消應是了如指掌的。以下是該項目經理對某類施工項目(城區內)現場開支的總結,如表5。

3.2 現場管理費費率的確定

現場管理費費率=現場管理費合計值/工程直接費總和×100%

=399541/(13306162.23+3873457.71)×100%

=2.33%

4管理費費率的確定

管理費費率=公司管理費率+現場管理費率

=3.47%+2.33%=5.8%

5小結

綜上所述,施工企業管理費的合理確定不僅需要相應數學模型的正確選擇,而且與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技術裝備現狀、工程實踐經驗以及企業文化息息相關。因此,企業在投標報價時的讓利決策是個系統活動,在這個系統活動中應根據實際工程需要及公司的戰略定位,適時調整讓利目標,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