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義齒范文
時間:2023-04-06 11:00: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種植義齒,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進行義齒種植口腔修復患者6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患者,實驗組30名患者中,男性患者21名,女性患者9名,年齡24~64歲,平均年齡(42.3±1.3)歲。對照組30名患者中,男性17名,女性13名,年齡25~66歲,平均年齡為(43.1±1.5)歲,患者失牙時間為4個月~7年,兩組患者的年齡、種植方面、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在進行手術之前,不僅要為患者進行詳細的口腔檢查,拍攝X射線牙片等,了解患者的具體病情,還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如果患者對手術有驚恐心理,需要醫生為患者詳細講述手術知識,安慰患者,疏導患者的心理。讓患者放松心情,消除恐懼心理。這樣有助于提高手術的成功概率,要正確選擇義齒種植的類型,準確把握種植位置,保證手術可以順利進行。
1.2.2醫護人員術前做好相關準備,做好器械的消毒工作,然后按照衛生部門制定的操作流程,熟練的使用,嚴格規范的操作,使用CDIC-II型牙種植機和CDIC系列配套種植工具進行種植義齒手術。手術后大約1周,患者進行拆線,后期按時復查,如果有異常情況發生,則需要患者進行進一步檢查,遇到問題盡早解決,幫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復。
1.3種植治愈的判斷標準
患者痊愈的標準如下,患者牙齒缺損疼痛等癥狀消失,口腔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牙齒各項指標達到正常,口腔生理環境有較大程度的改善。其他情況則視為修復失敗。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18.0對實驗得出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患者出院后的1~3年內不間斷的對患者進行回訪,得出如下的治療情況在實驗組患者中,一共30名患者,治愈28例,而對照組30名患者中,治愈患者23名,實驗組患者有一名患者并發牙齦炎,一名患者義齒脫落,對照組患者有一名患者義齒脫落,兩名患者慢性疼痛。數據統計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χ2=3.654,P<0.05)。
3討論
篇2
1資料和方法
選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在我院完成種植牙手術并且已經完成骨整合后,進行上部單顆牙冠修復的患者共計40例,40顆種植體。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27~60歲,平均42.3歲。種植修復冠材料為貴金屬烤瓷冠10顆,全瓷冠30顆。
2護理配合方法
2.1術前準備
(1)心理護理:術前護士輔助醫生向患者介紹種植修復方案,告知患者術中維持穩定的重要性和術中持續吸唾的必要性,使其充分了解在其口腔內所進行的各項操作。告知每次就診時間、次數、牙冠修復材料和安裝方法、戴冠后的使用與維護方法等,使患者熟悉整個診療過程,消除相應的恐懼心理。
(2)其他準備:護士要詳細了解并記錄患者一般健康狀況、有無傳染疾病以及藥物過敏史、簽訂知情同意書。配合醫生檢查患者口腔衛生維護狀況、輔助工具、結扎、綁線,防止口內操作時誤吸。依靠輔助影像學、Ostell共振頻率分析儀和必要的臨床檢查,明確待修復的種植體已經完成可靠的骨整合。術前囑患者用復方氯已定含漱1min;調節好椅位和光源,確認修復部位。
(3)器械和材料準備:種植冠修復患者一般需要就診2~3次:①首診:備好口腔器械盤、一次性口杯、酒精棉球紗布、鹽水/雙氧水沖洗器、相應的種植系統工具套裝、低速直手機、金剛砂磨頭、3M聚醚硅膠、托盤、轉移桿、替代體、比色板、鏡子等。②第1次復診:口腔器械盤、一次性口杯、酒精棉球紗布、鹽水沖洗器、相應的種植系統工具套裝、低速直機頭、金剛砂磨頭、咬合紙、紅蠟片或硅膠咬合記錄、酒精燈等。③第2次復診:口腔器械盤、一次性口杯、酒精棉球紗布、相應的種植系統工具套裝、光固化燈、低速直機頭、金剛砂磨頭、咬合紙、玻璃離子水門汀(GC)、充填樹脂、牙膠棒、酒精燈、鏡子等。
2.2術中護理
(1)首診:護士準備種植系統工具盒,根據醫生和患者的不斷調整光源,避免光源直射患者眼睛。同時注意牽張患者口腔軟硬組織,進而保證醫生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具有足夠的照明視線。傳遞給醫生相應的修復基臺松解螺絲刀,待暴露植體肩臺后,醫生進行術區沖洗時,護士要及時吸干患者口內的液體,盡可能避免二次污染術區。根據植體的型號,傳遞給醫生相應的閉口轉移桿,中央螺絲和棘輪扳手。醫生安置轉移桿后,需要再次復查照X光片,確定轉移桿是否準確就位。選擇合適的托盤,采用聚醚印模材料(3MESPE)制取工作印模。取模前根據術區位置,將患者調至最佳,并告知可能的不適感覺,說明正確的呼吸方式,避免出現惡心、嘔吐等現象,影響取模質量。取出硬固的印模后,護士要準確觀察轉移桿頭部在印模內未發生脫位和移動,若發生移位,要準確穩固的復位。用冷水沖去印模表面唾液后,進行消毒處理并送技工室灌制工作模型。準備比色板、鏡子醫護患三方共同協商比色,比色時最好選在陽光充足且避免直射的自然光下進行。對于特殊染色牙齒,應用數碼相機拍照,為技師提供染色參照。告知術后注意事項,安排復診時間。
(2)第1次復診:護士準備種植系統工具盒,調節椅位光源,醫生去除愈合基臺,鹽水沖洗術區,護士準備酒精棉球消毒種植基臺和基底冠后醫生試戴。根據患者的咬合狀態,決定是否需要制取咬合記錄。去除種植基臺,再次戴愈合基臺,確定愈合基臺準確就位。告知術后注意事項,安排復診時間。
(3)第2次復診:護士準備種植系統工具盒,調節好椅位光源,進行修復體清洗和消毒。醫生去除愈合基臺,安裝永久基臺,試戴修復體,微調咬合和鄰接關系。試戴合適后護士遞給患者鏡子看冠的顏色是否匹配,患者滿意后準備玻璃離子水門汀進行永久粘接。本次復診治療要點:徹底清潔消毒種植體和修復體,預防袖口感染發生。修復基臺按照廠商說明旋緊扭力后準備粘接。護士準備少許干棉球、牙膠棒傳遞醫生充填基臺螺絲孔區,熟練調拌粘接劑,均勻涂抹薄層粘接劑在牙冠內表面的冠方1/2處,確定就位后固定待粘接劑完全固化。咬頜面螺絲開孔處用光固化樹脂充填固化。術后囑患者定期復查,向患者告知修復治療后注意事項,避免咀嚼硬物,詳細的向患者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牙線使用等。平均觀察期14個月,共修復40顆種植體。所有種植冠修復體無一例發生骨吸收、松動或脫落以及崩瓷,冠修復體邊緣密合,咬合無異常不適,種植體周圍牙齦穩定,口腔衛生狀況佳。患者術前、中和后無緊張情緒和身體不適,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
3小結
篇3
[關鍵詞] 種植義齒; 認知度; 縱向調查
[中圖分類號] R 783 [文獻標志碼] A [doi] 10.7518/hxkq.2014.04.016
種植義齒是一項修復缺失牙的先進醫療技術,在中國已有30多年的發展史,隨著種植技術水平和種植材料的不斷發展和改進,它為越來越多的缺牙患者提供了更廣闊的修復空間。但由于它價格昂貴,存在一定的風險,在中國的普及程度還遠遠落后于國外。另外,由于種植義齒在中國起步晚,大眾對于種植義齒的了解程度還遠遠不夠,在種植義齒發展過程中大量學者做了關于種植義齒認知度的調查,但相關的縱向調查還相對較少,為此筆者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展了一項縱向調查,了解在2005年和2013年成都市市民對于種植義齒的認識和接受程度的基本情況及其變化,分析并討論造成這些變化以及影響種植義齒普及的主要原因,探討提高種植義齒普及率的有效舉措。
1 材料和方法
1.1 設計方案
1.1.1 問卷的設計 根據所要了解的項目和目的設計問卷,其中主要包括:能夠客觀反映人群對牙種植治療認識程度的10道閉合式的選擇題;人群基本情況調查的5道閉合式選擇題以及1道開放式題目(年齡);3道閉合式選擇題,用以分別了解人群對于牙種植治療可接受的費用問題、醫療機構的選擇問題以及對治療最關心的問題。
1.1.2 抽樣方法 本研究采取非概率抽樣中的偶遇抽樣法。
1.1.3 樣本含量 本問卷共涉及19個問題,根據樣本含量要為問題個數10~25倍的原則,在這個基礎上擴大樣本量增加調查的可信度,擬定調查900份問卷(有效問卷)。
1.2 確定研究對象的標準
調查對象為成都市內不同地點的多個社區居民(成年人),涉及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的人群。納入標準:非特殊人群中能夠自主完成問卷填寫的成年人。排除標準:特殊人群;口腔醫務人員以及曾經從事過此職業的人群;未成年人(年齡小于18歲的人群)。
1.3 觀察指標
人群基本情況的調查,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月收入等,設計為5道閉合式選擇題以及1道開放式題目(年齡)。統計學分析時需要討論這些因素對認知度的影響是否有統計學意義。能夠客觀反映人群對牙種植治療認識程度的10道閉合式的選擇題,也是在最后進行統計學分析時需要量化的部分,涉及內容為種植義齒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最后3道閉合式選擇題不進行量化的統計學分析,用以分別了解人群對種植義齒費用的接受程度,對醫療機構選擇時的關注內容,以及對種植義齒本身最關心的問題。
1.4 統計方法
首先進行問卷的篩選與統計(即有效問卷的統計):調查對象的年齡小于18歲、問卷未答全、單選題出現兩個以上選項,以及第3個選擇題(您是否接受過種植義齒治療?)選擇“是”的問卷即為無效問卷,不納入最后的統計學分析。對有效問卷進行整理、編號、數據錄入。對其中已量化的題目進行求和,即每份問卷對應一個分值。分別對年齡、文化程度、收入情況的4個組段所對應的樣本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計算P值,檢驗水準為α=0.05,推斷這3個因素對于人群對種植義齒認知度的影響有無統計學意義,若有統計學意義,應進一步行q檢驗,進行4個樣本均數間的兩兩比較。
2 結果
2.1 問卷收回情況
2005年發出問卷1 000份,收回問卷980份,其中有效問卷908份;2013年發出問卷1 000份,收回問卷964份,其中有效問卷905份。
2.2 問卷基本構成及統計結果
2.2.1 認知程度與文化程度 不同文化程度的得分情況見表1。對結果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2005年和2013年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即可認為不同文化程度得分不同或不全相同。進一步通過SNK法進行兩兩比較,得出結論:2005年數據中除尚不能認為大學專科及本科組與碩博組間的得分有差異外,其余各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即得分以大學專科及本科組與碩博組最高,高中及中專組次之,初中及初中以下組最低。2013年數據中初中及初中以下組與大學專科及本科組和碩博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高中及中專組與大學專科及本科組和碩博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余組間尚不能認為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文化程度構成中,2013年碩博組人數過少,可能影響對結果的統計分析。
2.2.2 認知程度與收入情況 不同收入水平的得分情況見表2。對結果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2005年及2013年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即可認為不同收入的得分不同或不全相同。進一步通過SNK法進行兩兩比較,得出結論:2005年數據尚不能認為不同收入情況組間的得分有差異。2013年除收入在每月4 000元以上的兩組間無顯著差異外,其他組兩兩比較,組間均有顯著差異,即收入越高,得分越高。
2.2.3 認知程度與年齡 對兩次調查結果進行年齡與得分情況的相關性分析,2005年數據(r=-0.275,P=0.005)、2013年數據(r=-0.093,P=0.005),可以認為兩次調查對象的年齡與得分之間呈負相關,即年齡越高,得分越低。
2.2.4 種植義齒的認識途徑 對種植義齒的認識途徑構成中,2013年電視、網絡、雜志、報紙以及親戚朋友介紹等途徑所占比重較2005年有顯著提高,而衛生宣教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表3)。
2.3 關于種植義齒最關注的問題
2005年調查對象對種植義齒最關注的問題依次是:成功率(38.8%)、異物對身體的危害(23.2%)、費用(22.8%)、使用期限(8.0%)、治療時間(7.2%)。2013年調查對象對于種植義齒最關注的問題依次是:成功率(33.9%)、費用(22.8%)、異物對身體的危害(22.1%)、使用期限(14.0%)、治療時間(7.2%)。
2.4 關于醫療機構的選擇問題
2005年調查對象選擇種植義齒治療的醫療機構時,最關注的問題依次是:醫療技術(83.6%)、費用(9.6%)、服務態度(5.3%)、宣傳力度(1.5%)。2013年調查對象選擇種植義齒治療的醫療機構時,最關注的問題依次是:醫療技術(84.4%)、費用(8.4%)、服務態度(4.4%)、宣傳力度(2.8%)。
2.5 關于種植義齒能夠接受的價格
2005年調查對象對于進口種植系統能接受的價格情況為每顆1 000~3 000元(70.9%),3 000~5 000元(12.3%),5 000~8 000元(4.6%),8 000~10 000元(1.3%),無所謂(10.9%)。2013年調查對象對于進口種植系統能接受的價格為每顆1 000~3 000元(65.4%),3 000~5 000元(17.0%),5 000~8 000元(4.1%),8 000~10 000元(1.9%),無所謂(11.6)。
3 討論
3.1 文化程度與種植義齒認知度的關系
兩次的調查結果均顯示,大學專科及本科組及碩博兩組的人群對種植義齒的認知度最高,且與較低學歷兩組間的認知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大學專科及本科組與碩博兩組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文化程度較高的人群一方面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另一方面接觸新鮮事物的途徑較多。種植義齒屬于較為先進的口腔修復技術,本科以上學歷的人群對它的理解會更加客觀真實。隨著中國大學教育的不斷普及,國民整體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種植義齒的宣教工作會更加順暢。本次調查中,2013年碩博組人數過少,不符合大眾文化程度提高的這一客觀趨勢,可能影響統計分析結果的最終真實性。
3.2 收入情況與種植義齒認知度的關系
2005年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收入組間人群對種植義齒的認知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013年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收入組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收入越高對種植義齒的認知度越高。種植義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種昂貴的商品,隨著收入的增加,價格對于人們認可的東西的影響力在降低[1]。
3.3 年齡與種植義齒認知度的關系
對兩次調查結果進行年齡與得分情況的相關性分析,認為年齡與得分之間呈負相關,即年齡越高,得分越低。年輕人工作生活中接受新鮮事物的機會和途徑更多,對于新鮮事物的洞察力更強,隨著種植義齒在網絡、電視、報刊雜志以及廣告方面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人群可以認識和了解它。21世紀是網絡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它為種植義齒的宣傳和普及將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
3.4 種植義齒的認識途徑
通過兩次調查發現,電視、網絡、報紙雜志等媒體廣告在種植義齒的宣傳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衛生宣傳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親戚、朋友的介紹這一途徑所占比重明顯增加,沒有聽說過種植義齒的人數明顯減少。這些結果充分反映了信息時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和特征[2-4]。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種植義齒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患者將會成為種植義齒最好的廣告,如何做到讓每一位患者滿意應該是臨床醫生始終努力的目標。
3.5 種植義齒的接受度
兩次調查結果均顯示人群對于種植義齒最關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成功率、異物對身體的危害以及費用3個方面,在選擇種植義齒醫療機構時,最關心的問題是醫療技術,而人群對種植義齒能夠接受的價格偏低。
種植義齒的成功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醫療技術和條件是最為重要的。不能否認一些單位和個人在利益的驅使下不顧醫療效果,不尊重科學規律,甚至不顧醫德,在沒有經過系統學習和培訓的前提下“亂種”、“胡種”的情況是存在的。為此,中華口腔醫學會從2012年開始,著力打造“中國口腔種植年”,通過舉辦各種與口腔種植相關的學術活動,為廣大口腔醫務工作者提供交流與學習的機會,搭建口腔專業人員與相關企業合作進步的橋梁,以促進中國口腔種植技術的發展。
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市場上正在銷售和即將銷售的國外種植系統有35種,國內種植系統有5種。這些主流的種植系統都來自于發達國家,包括瑞士、德國、瑞典、美國和韓國等,這與他們這些國家的產品設計水平、加工精度、連接方式等有關。在這方面,國內企業仍然比較弱,所占市場份額極小。口腔種植修復相當大的一部分費用都來源于材料費,國產化程度不高也是種植修復費用很難大眾化的一個原因[5]。同時,為了提高種植義齒更好的修復效果,種植體的研發將是長期要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和趨勢,這也是從根本上降低種植義齒成本的措施。
種植義齒以它特殊的優勢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接受。有研究[6]表明,人群中大約10%的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種植義齒治療,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口腔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種植義齒的需求量是突飛猛進的,相信成都市種植義齒的發展和普及將會在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起到引領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孔存英. 人工種植牙患者臨床心理行為分析及對策[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09, 2(10):628-629.
[2] 謝培豪, 黃云飛, 周磊. 應用深入訪談法對阻礙人工種植牙修復原因的調查[J]. 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 2003, 8(4):
181-183.
[3] Tepper G, Haas R, Mailath G, et al. Representative marketing-oriented study on implants in the Austrian population. Ⅱ. Implant acceptance, patient-perceived cos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J]. 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03, 14(5):634-642.
[4] Berge TI. Public awareness,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eva-luation of oral implant treatment in Norway[J]. 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00, 11(5):401-408.
[5] 陳俊良, 何蕓. 重慶市民對種植義齒認知情況調查[J]. 現代醫藥衛生, 2011, 27(14): 2098-2099.
篇4
[關鍵詞]固定義齒修復;天然牙;種植體
[中圖分類號]R78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721(2016)06(b)-0110-03
Clinical effect of implants and natural teeth supportably fixed partial denture
HU Qiu-b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umanitarian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528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mplant supportably fixed partial denture with natural teeth.Methods 20 dental patients with tooth los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used planting and natural teeth to joint support and fix partial denture.The patients were taken with a period follow-up for 6 months-2 years,the clinical discomfort complaints,the bone loss of implant and the natural tooth,probing depth were observed.Result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20 patients had no symptoms,their implants using function was good,The appearance was beautiful,all had not appeared gingival congestion,implants and natural teeth loosening,X-ray projection;the average amount of bone loss about the implant adjacent surface near neutral point was (1.05±0.27) mm,the average amount of bone loss about adjacent surface far neutral point was (0.98±0.28) mm,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Probing depth of natural tooth was (2.35±0.91) mm,probing depth of the implant was (2.43±0.87) mm,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Using natural teeth and implant supportably fixed partial denture to repair the tooth loss,has a significantly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The fixed denture;Natural tooth;Implant
牙齒缺失是常見的牙科疾病,在臨床上多采取義齒修復技術對這類牙科疾病進行治療,但常規可摘除局部義齒修復治療后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預后較差,因此,臨床上還應對牙齒缺失進行積極的研究,尋求一種更加有效的義齒修復治療方法[1]。天然牙和種植體共同支持式固定義齒修復是一項新型的義齒修復技術,近年來被逐漸應用于牙齒缺失的治療中,但由于種植體和天然牙之間的生理結構不同,在臨床上關于這種義齒修復技術的療效尚存在爭議[2]。天然牙與種植體共同支持式的義齒固定修復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電腦隨機抽取法選取我院口腔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例牙齒缺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牙槽骨吸收多,上頜竇底部偏低,下牙槽神經管位置偏高,竇嵴距和管嵴距均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種植體與天然牙共同支持式進行固定義齒修復,選用德國Friadent公司生產的Xive種植系統螺旋狀根型種植體,種植機為美國Osseo Set 100型種植機,修復材料選擇賀利烤瓷熔附金屬全冠。術前對患者進行口腔X線拍片檢查,并保存好患者的根尖X線片;天然牙選取原則為缺失牙鄰近的天然牙,對口腔進行局部麻醉和消毒,在牙齒缺隙區的骨量充足部位將種植體植入,根據牙槽嵴的骨質決定是否進行翻瓣手術,健康的天然牙無需進行處理,如天然牙存在齲損,應對其進行根管充填,在前牙區植入種植體后,采用塑料冠橋進行臨時修復;術后3個月再進行永久性冠橋修復,修復冠橋材料為鈷鉻合金烤瓷材料,采用黏接方式進行固定;修復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咬合。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2年的隨訪,對患者的臨床不適主訴以及種植體和天然牙的骨丟失情況、探診深度進行觀察。
骨丟失量:采用X線根尖拍片對鄰面共40個位點(每枚種植體共2個位點)進行復查,計算鄰面遠中位點(20個位點)和鄰面近中位點(20個位點)的骨丟失量,骨丟失量=治療前骨高度-治療后骨高度[3]。
探診深度:采用20 g壓力的牙周探針對天然牙和種植體進行探診,探診深度指袋底至齦緣的距離[4]。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隨訪期間的臨床不適主訴
隨訪期間,20例患者均未出現不適癥狀,其種植體使用功能較好,咀嚼功能正常,外形美觀,均未出現牙齦充血、X線投射情況,種植體和自然牙上部結構均未出現松動或折斷情況。
2.2種植體周圍的骨丟失量對比
種植體的骨丟失量為0.71~1.32 mm,平均骨丟失量(1.03±0.25)mm,其中20個鄰面近中位點的平均骨丟失量為(1.05±0.27)mm,20個鄰面遠中位點的平均骨丟失量為(0.98±0.28)mm,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805,P=0.426);40個鄰面位點中,有34個位點的骨丟失量不足1.2 mm,所占比例為85%。
2.3天然牙和種植體的探診深度對比
天然牙的探診深度為(2.35±0.91)mm,種植體的探診深度為(2.43±0.87)mm,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84,P=0.778)。
3討論
牙齒缺失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科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牙齒因各種原因而出現缺失,導致患者的咀嚼功能受到影響,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5-6],因此,醫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修復治療,以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目前,臨床上治療牙齒缺失多采用義齒修復技術進行治療,傳統的義齒修復技術主要是根據牙齒缺失情況進行局部義齒修補,這種可摘義齒修復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但其預后效果并不理想,口腔舒適感欠佳,患者往往對修復效果不滿意[7-8]。
近年來,逐漸應用固定義齒修復技術對牙齒缺失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具有不可摘的特點,主要是通過對缺失的牙齒進行種植體植入。該方法由于種植體的體積較小,植入后適應性良好,口腔舒適感較高,在臨床上廣受歡迎[9-11]。隨著口腔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種植體與天然牙共同支持式固定義齒修復技術逐漸被應用于臨床,這種義齒修復技術屬于固定義齒修復,主要是在傳統的種植體固定義齒修復基礎上進行改良,采用天然牙與種植體聯合支持的方式進行修復[12]。天然牙的牙周膜本體感受器對外力具有敏銳的感應能力,相對于單一的種植體固定義齒修復而言,這種共同支持式固定義齒修復充分利用了天然牙對牙周的保護作用,避免因咬合過度而導致的種植體斷裂,同時天然牙還能有效分擔種植體的基牙負載,減輕種植體受到的應力[13-15]。
天然牙與種植體由于生理結構不同,屬于骨性結合,其生理運動度、生物力學性均存在差異,導致臨床上關于天然牙與種植體共同支持式固定義齒修復技術的應用效果一直存有爭議[16]。本研究結果顯示,種植義齒修復的牙齒缺失患者均未出現不適癥狀,其種植體使用功能較好,外形美觀,均未出現牙齦充血、種植體和自然牙松動、X線投射情況,說明種植體與天然牙共同支持式固定義齒修復技術治療牙齒缺失具有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且適應性良好;種植體鄰面近中位點的平均骨丟失量與鄰面遠中位點的平均骨丟失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種植體與天然牙共同支持式固定義齒修復技術治療牙齒缺失后,不會對種植體周圍的天然牙骨量造成嚴重影響,種植體遠端或近端的骨丟失量不受種植體的影響;天然牙的探診深度與種植體的探診深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種植體與天然牙共同支持式固定義齒修復技術治療牙齒缺失后,植入的種植體與相鄰的天然牙適應良好。
綜上所述,采用天然牙與種植體共同支持式固定義齒修復方法對牙齒缺失進行的修復,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林智勇,郭呂華,何穎朝,等.種植體和天然牙共同支持式固定義齒修復磨牙缺失21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4(2):110-111.
[2]林藝娜,于長英,孟波,等.天然牙-種植體聯合支持套筒冠固定橋的臨床研究[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4,19(4):177-179.
[3]唐天弘,宋萌.天然牙與種植體聯合固定修復的研究進展[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5,25(3):230-233.
[4]謝煜庭,喬志平.種植體與天然牙聯合固定修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3,18(1):46-47.
[5]Wang C,Li Q,McClean C,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ntal bone remodeling induced by implant-supported fixed partial denture with or without cantilever extension[J].Int J Numer Method Biomed Eng,2013,29(10):1134-1147.
[6]朱昌政,陳偉建,夏海斌,等.天然牙與種植體聯合支持式固定義齒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4(12):762-765.
[7]楊煦,王國云,徐天舒,等.自然牙與種植聯合修復體基牙的骨吸收臨床觀察[J].北京口腔醫學,2015,23(4):213-215.
[8]索來,萬乾炳.口腔修復治療中天然牙與種植體聯合支持式固定橋的應用與前景展望[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0):4157-4159.
[9]曾志平.種植體與天然牙聯合固定修復的遠期療效評價[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2,17(2):77-79.
[10]Yoon TH,Madden JC,Chang WG,et al.A technique to restore worn denture teeth on a partial removable dental prosthesis by using ceramic onlays with CAD/CAM technology[J].J Prosthet Dent,2013,110(4):331-332.
[11]李振,聶文忠,黃遠亮,等.不同直徑種植體與天然牙聯合支持固定橋的應力分析[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2, 22(2):105-109.
[12]封偉,薛敏,耿進友,等.種植體天然牙聯合支持固定橋修復短期臨床評價[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4,30(12): 731-732.
[13]孫健,張富強.應用種植體聯合天然牙支持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多數牙缺失[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2,5(2): 83-85.
[14]Baek YW,Lim YJ,Lee JH,et al.Restoration of a partially edentulous patient with an implant-supported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a case report[J].Quintessence Int,2014,45(4):307-312.
[15] Wismeijer D,Tawse-Smith A,Payne AG,et al.Multicentre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implant-assisted mandibular bilateral distal extensio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patient satisfaction[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13,24(1):20-27.
篇5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工種植牙是當今口腔醫學界最具突破性的一項臨床治療技術,它將成為可以代替傳統鑲牙方法的主流,人工種植牙既不必磨自己的真牙,又可以穩固植立于缺牙區上,可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口腔重建模式,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1世紀,將有50%的缺牙患者享受這種植牙的福祉。
那么,是不是所有牙齒缺失的患者都可以選擇種植呢?
原則上講,無論什么原因引起的缺牙都可以采用種植牙修復,但是,為了保證種植牙的長期成功,嚴格控制種植牙的適應證是必要的。全身狀況不佳,不能耐受手術的人是不能進行牙根種植的,如嚴重牙周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病、骨代謝異常、骨質疏松、惡性腫瘤等等,不能種植牙。缺牙時間較長,缺牙間隙變小,上下頜間距離較短的缺牙患者不宜種植牙。除了這些,醫生還要通過拍片來了解牙槽骨的高度和寬度,如果牙槽骨過低,下頜骨的神經管及上頜骨的上頜竇距牙槽骨頂部的距離變短,限制了人工種植體植入頜骨內的深度,當牙槽骨過窄時,種植的牙根不能完全埋于骨組織內,會影響牙根與周圍組織之間的愈合,從而會影響人工種植體的牢固程度。種植牙已經發展成為一項成熟、可靠、成功率高的新技術,在西方發達國家種植牙已被視為牙齒缺失的首選修復方法。目前國際公認的種植牙臨床統計資料:人工種植牙五年成功率達85%,10年成功率在80%以上,種植牙的失敗率低于人類自身牙齒的失牙率,資料記載,有30年以上還在完好地使用種植牙的病例。
1.什么是人工種植牙
人工種植牙也稱種植義齒,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口腔修復體,許多人誤認為種植牙是跟種莊稼一樣,種上種子可以長出牙齒,實際上現代科學還沒有那么先進的技術。我們做的人工種植牙是將人工生物材料制成的牙根形狀的仿生牙種植體,通過手術將其植入到頜骨內(牙床里),當種植體與頜骨完全融合后,將種植體的上部結構(基臺樁)通過螺絲與頜骨內種植體聯接在一起,然后就可以在其上鑲一個牙冠或牙橋,制作完成的假牙稱作為“種植義齒”。
種植義齒無基托、無卡環,像真牙一樣穩固扎實植立于缺牙區,患者感覺舒適美觀,咀嚼效率能恢復到接近真牙的程度。因此,種植義齒的成功給缺牙患者帶來了福音,被譽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
2.種植牙手術很復雜嗎
種植牙手術不大,痛苦很小,也很安全,很多患者都感受過拔牙時醫生又錘又撬的痛苦。其實,從某種角度看,種植牙手術比拔牙更為簡單。一個需要拔除的牙可能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牙根形態,難拔的牙有時需要花費幾個小時才能拔出。而種植牙手術是在事先設計好的基礎上,按照技術規范和程序進行的,一位熟練的種植外科醫生平均種植一顆牙的時間在15~20分鐘。有一位接受種植牙的患者復診時感慨地說:“種一顆牙比拔一顆牙還簡單,痛苦還小,拔牙時還痛了三天,種牙沒感到痛”。
篇6
關鍵詞:骨內牙種植體;修復; 牙列缺損;
牙列缺損的修復方法有多種,種植義齒是一種新的修復牙齒缺失的手段,具有不需磨削臨近自然牙即能取得固位、固定可靠、咀嚼效率高和舒適美觀等優點,受到患者的普遍歡迎。我科自2005 年開始將骨內牙種植體用于臨床修復缺牙,現將2005 - 2011 年的應用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5 年10 月- 2010 年12 月在武鳴縣人民醫院口腔科就診的牙種植患者87 例,其中男48 例,女39 例,平均年齡43 (17~70) 歲。共植入安多健種植體(Anthogyr ,法國)骨內牙種植體127 個。術后完成骨整合的種植體124個,骨整合失敗3 個。完成修復的種植體122 個,未完成修復的5 個,種植體植入后隨訪時間最長者6年,最短6個月。
1.2 治療方法
1.2.1 病例選擇和術前準備 嚴格按照種植適應證和禁忌證選擇病例[1] ,術前拍攝口腔全景X線片、取研究模型評估頜骨骨質、骨量,要求骨質達到Lekholm 等[1]的有關頜骨質量分類中Ⅰ- Ⅲ類骨的條件。骨量在三維方向上的要求為:垂直骨高度應大于種植體長度2mm;頰舌向骨厚度應大于種植體直徑2mm;近遠中向骨寬度要保證種植體與天然牙間距大于1.5mm,兩個種植體間距至少應達2mm。
1.2.2 種植手術 采用法國種植機、An2thogyr 1/ 64 減速手機。采用埋藏型種植手術方案。局部骨量不足者,采用輔助骨增量技術后再行同期或延期種植手術。
1.2.3 種植修復 植入后,經6 個月骨愈合期,開始進行種植修復。修復方式分為單冠、聯冠、固定橋和覆蓋義齒等幾種。
1.2.4 種植維護及隨訪 種植義齒修復完成后,告知患者使用注意事項,教會患者使用牙線、牙縫刷等維護工具。完成修復后的第1、6、12 個月各復診檢查1 次,以后每年復診1 次。
1.3 效果評價
種植成功標準 按照1986 年瑞典Albrektsson等[2]提出的評估標準判定種植是否成功: ①臨床檢查單個種植體無動度; ②放射學檢查種植體周圍無透射影區; ③種植體功能負荷1 年后,垂直方向骨吸收應小于0.2mm/ 年; ④種植后無疼痛、感染、感覺異常等持續性或不可逆性癥狀及體征。
2 結
果
種植成功率 按上述種植成功評價標準進行隨訪,修復后1 年成功124例、失敗3例, 3年以上者成功122例、失敗5 例。
3 討
論
種植義齒是一種新的修復牙齒缺失的手段,具有不需磨削臨近自然牙即能取得固位、固定可靠、咀嚼效率高和舒適美觀等優點,受到患者的普遍歡迎,因而近幾年種植義齒在各地發展迅猛。嚴格掌握好種植的適應征是手術成功關鍵;16歲前患者不宜種植,嚴重的糖尿病、出血傾向患者也需慎重,骨質過于疏松和骨量過少使種植體穩定性差,口腔衛生差和有牙周病患者應慎重[3]。種植義齒最初多應用于骨吸收嚴重的無牙頜和后牙區游離端缺牙等傳統義齒修復困難的病例,隨著植骨材料及方法改進,前牙種植比例逐漸增大,美學要求更高,種植義齒設計時不僅要考慮牙冠的形態和美觀,還要義齒周圍的美學效果,在植骨時要注意牙齦組織的保存,牙槽骨的吸收必然伴有軟組織的緊張與缺損,骨移植后,軟組織的不足會影響植骨效果,通過牙齦修整,牙齦誘導及牙齦再造等軟組織的修復來解決,如牽張成骨在增加骨量的同時能增加軟組織量,此外采用額外的軟組織增量手術如:從硬腭處獲取游離組織瓣,不僅可較好地封閉術區,還可獲得與周圍牙齦一致的外觀;采用移植齦后支架引導牙齦擴增及前庭成形術等來解決下頜術區軟組織不足的問題,也有良好預后[4]。牙槽骨的生理性吸收、改建迅速,在臨床上常表現為刃狀牙槽脊,上頜骨骨質較疏松,尤其明顯,牙槽脊頂向腭側移位,有時可見唇側骨質缺陷,而鄰牙的牙根豐滿度較突出,即使勉強植入直徑較小的種植體也可能因覆蓋骨質或牙齦較薄,種植體或基臺的顏色會突出而影響美觀,骨擠壓、骨劈開術、上置法植骨聯合,均能提高前牙種植適應征。此外,即刻種植、延期種植,能有效避免牙槽骨的吸收,由于經濟條件限制無法進行刻種植、延期種植的也可先在牙槽窩內植入人工骨或修復膜,在保持牙槽豐滿的同時,修復膜具有良好的創面封閉作用,能增加軟組織量,修復學效果好。
本組病例中出現的并發癥及處理方法:
1、骨量不足。骨量不足容易出現唇側壁或上頜竇穿孔,臨床上有57.63%的病例需植骨,有學者主張不用翻瓣進行種植體植入,可減輕軟組織損傷,但筆者認為,不翻瓣的種植方法無法看清牙槽骨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種植體的牢固。
2、種植體的松動。
除了牙槽骨量不足,操作中機械熱灼傷是種植體松動原因之一,由于摩擦力與轉速因素使局部溫度升高,過高溫使骨蛋白變性,而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專家建議術中應用持續性水冷卻噴灑,2:1時間慢鉆孔與停止交替進行,溫度控制在47度以下;種植窩直徑小于種植體0.1MM,種植窩直徑應長于2mm種植窩應長于種植體2mm[5]。功錐時忌反復提拉,以免窩洞變寬。其次,修復體牙冠設計及合理的咬合。后牙區牙冠要有緩沖部,垂直牙冠不利于牙齦附著,牙尖過陡,頰舌徑大,種植體所承受壓力會更大。
4、基臺松動。固位釘在旋入種植體時有軟組織嵌入,影響基臺不就位,在受到側向力時易松動。此外,臨床上為節約成本,而使用可鑄基臺,因鑄造工藝問題,基臺的銜接面欠密合,基臺易松動扭轉,建議使用成品基臺。
5、牙槽萎縮。早接觸或咬合力過大可造成,另外,修復體邊緣粘結劑殘留同樣會刺激牙周組織導致牙槽吸收。
6、上頜竇黏膜穿破。在黏膜與骨面間放置修復膜修補;內提升時,因上頜竇黏膜薄,在剝離時有破潰的可能,口腔修復膜主要成分為膠原蛋白,其表面平滑,具有疏松的孔徑,有利于細胞的爬行和生長,為宿主生長和快速血管化提供良好的支架,有利于細胞的生長、增殖和分化,可以起到促進創腔外軟組織愈,在黏膜與骨面間放置修復膜修補,還可阻擋來自周圍軟組織的成纖維細胞,讓骨創面成骨細胞有足夠的時間增殖爬行替代,促進種植體周圍骨組織重建。
總之,應用骨內種植體修復方法修復不同部位的牙列缺失,能達到穩定、舒適、美觀、咀嚼功能恢復良好,是臨床上修復各種類型缺牙的理想手段。
參考文獻
[1] 周磊 口腔種植學臨床實踐[M]. 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西安公
司, 2003 7210.
[2] 宿玉成 現代口腔種植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1123.
[3]賈保軍,呂新海,黃征難,等.種植牙修復牙列缺損30例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7):997-999.
篇7
【摘要】 目的 評價Replace Implant System(Replace 種植系統)的臨床效果。方法 用Replace 種植系統進行延期或即刻種植,采用埋入式二次手術方式及非埋置式一次手術,對56例患者植入112枚種植體,金屬烤瓷冠修復,臨床隨訪觀察3年。結果 種植體成功率100%,種植體周圍齒槽骨水平吸收<0.2 mm/年,烤瓷冠崩瓷4顆,種植體周圍齦炎11顆。結論 Replace種植系統適用于常見的牙列缺損的延期和即刻種植,臨床效果較好。
【關鍵詞】 種植;修復;Replace 種植系統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replace implant system.Methods Replace implant system was used to delayed or immediate implant.One hundred and twelve replace implants were placed into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of 56 patients used nonsubmerged and submerged surgery ,implant restoration was completed with Porcelainusedto metal crown (golden Alloy).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3 years.Results Success rate of implant was 100 %.The horizontal resorption of implant periph alveolous bone<0.2 mm/year.Four porcelain fused metal crowns collapsed.Eleven implants had implant periph gingival inflammation.Conclusion Replace implant system is suitable for delayed and immediate implantation of frequent default of dentition.The clinical effects of Replace implant system are practical and reliable.
【Key words】 implant,prosthesis,replace implant system
種植義齒作為一種新型、有效的牙列缺損或缺失的修復手段,越來越受到患者喜愛,是目前最近似自然牙的一種修復缺牙的方法。現將從2004年開始采集應用Replace implant system種植系統的病例,將臨床觀察結果作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自2004年3月—2007年3月,共對56例患者行種植體植入術,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齡23~51歲,平均37歲。植入種植體112枚,其中10例14枚為拔牙后即刻種植,上頜前牙30枚,上頜雙尖牙12枚,上頜磨牙8枚,下頜前牙4枚,下頜雙尖牙16枚,下頜磨牙28枚。選擇病人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咬牙合關系基本正常,缺牙區有足夠間隙(>7 mm),齒槽骨有足夠高度(>6 mm)及寬度(>5.25 mm),質地良好,無進行性牙周疾患,無手術禁忌證。行種植義齒修復的患者應了解種植義齒修復基本原理,知道種植義齒修復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或意外。
1.2 材料 美國STERIOSS公司6200型種植機,20∶1和100∶1手機;Replace配套種植手術器械和修復器械;種植體Replace Select Tapered內三角連接,TiUnite涂層;愈合基臺:直徑3.5 mm;4.3 mm,高度3 mm、5 mm、7 mm。永久基臺:美觀基臺、角度基臺、簡易基臺、瓷基臺;轉移桿、替代體、修復基樁等。貴金屬烤瓷冠:鈦合金、金合金烤瓷冠。粘固劑:HyBond Carbo cement,日本松風。
1.3 方法
1.3.1 術前準備:常規拍攝全口曲面斷層片、根尖片,準確計算準備受植區牙槽骨的高度,了解受植區骨質情況。術前取模,灌制石膏模型。在模型上設計排牙,并把預先設計的種植體大小、植入部位及方向記錄下來,在適當的位置打孔,以備手術時參考;若條件允許還可做CT掃描及三維重建更加直觀地了解術區情況。種植術前3~7 d常規潔牙,復方氯己定液漱口。
1.3.2 手術方法:局麻下施術,沿牙槽嵴頂切開,翻開黏骨膜瓣在適當位置用與種植體相匹配的鉆頭逐級備孔,攻絲,植入種植體,并直接接愈合基臺。對于拔牙后即刻種植的患者,先采用微創拔牙術拔除患牙,清理牙槽窩內炎性肉芽組織及殘余牙周膜,植體直徑應接近或大于齒槽窩,長度應長于齒槽窩(2~3 mm),以保證種植體的初期穩定性。植骨:對于即刻種植時植體與齒槽窩間的不能關閉的間隙(>1 mm),采用上頜竇提升術的患者,以及部分延期種植時因骨量不足使植體外露的情況,采用植骨術,用Biooss人工骨加BioGuide膜覆蓋或Biooss人工骨與自體骨混合加BioGuide膜覆蓋的方式。術后常規消炎、保潔10 d拆線。
對于埋植式種植義齒的患者術后上頜5~6個月,下頜3~4個月施行二期手術,暴露種植體,取下愈合帽,安裝愈合基臺。
1.3.3 復查及內容:修復后1周、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30個月、36個月復查,檢查:①修復體外形、顏色、接觸點咬合等;②種植體周圍有無軟垢、結石,牙齦情況,有無牙周袋;③攝X線片觀察種植體周圍骨質吸收情況。
1.3.4 種植牙成功標準:參照SmithZar標準[1]:①單個獨立的種植體無臨床動度;②種植體周圍無透射區;平均每年骨水平吸收<0.2 mm;③無疼痛或感覺神經異常。
1.3.5 種植體牙周牙齦狀況:優:牙齦健康,無探診出血;良:齦色輕微紅腫,探診易出血;中:牙齦紅腫、肥大,探診易出血;差:牙齦紅腫、肥大,潰瘍,有自發性出血[2]。
2 結果
2.1 種植體累計成功率 56例112枚種植體中,修復體臨床觀察最長36個月,最短3個月。按種植牙成功標準,種植體成功率100%。
2.2 種植體周圍牙齦健康及骨組織吸收情況 修復后3年種植體周圍骨組織垂直吸收小于0.2 mm/年,種植體牙周牙齦狀況優者占90%,良占10%。所有種植體周圍牙齦未見不可愈合的炎癥及過度角化現象。
3 討論
Replace種植體其骨內部分為根端內聚的圓錐形或圓柱形,接近于自然牙根,表面有螺紋,與攻絲后的受植床結合緊密,初期穩定性好。Replace體系目前市場上供應的種植體有三種:Replace Select Straight 、Replace Select Tapered和1piece Implant。圓錐型種植體主要是Replace Select Tapered ,直徑有4種:分別為3.5、4.3、5.0、6.0 mm,每種有3 個長度,分別是10、13、16 mm。因此,選擇該系統對常規種植牙及修復是適宜的。
對根形種植體的選擇,較為一致的觀點是,如果施行常規植入術,種植體直徑愈大,長度愈長,與骨結合界面愈大,則種植體的支持與固位功能愈好[3,4]。
本研究絕大多數采用二次手術方式,一次性永久修復。4例因手術時發現牙槽骨高度計算有誤,高度不足,臨時降低植入深度而將種植體部分暴露于口腔內,人為形成非埋植式種植。修復體為金屬烤瓷冠或貴金屬烤瓷冠,均為單個冠修復,是因為該種植系統基樁與植體采用外六邊形連接,可防旋轉,兩者的固位螺絲采用35牛頓扳手擰固,不會松脫,因此不需用連冠來防止旋轉。有學者臨床觀察發現天然牙與種植體形成的混合支持式固定橋是可行的,認為種植牙周的骨組織實際上也存在有一定的彈性,并不會因為天然牙受力后下沉導致種植牙周組織損傷,臨床觀察也證實其成功率并不受影響。修復體頸部密合,固位好,顏色協調;咀嚼功能令患者滿意。
對于一次性手術即非埋植式種植方式由于基臺外露導致愈合期美學效果不佳、唇頰舌的運動導致愈合基臺松動及封閉不佳導致的種植體周圍炎,很多臨床醫生不予采納;有學者認為,種植體過早負荷會使種植體產生微動,導致種植體骨界面形成纖維組織而非骨組織[5] 。然而,有學者研究證實[6],在骨愈合期,如果種植體的微動不超過100 μm,骨性結合界面仍可形成。也就是說,是種植體微動的程度而不是過早負荷影響骨性結合界面的形成[7]。許多臨床和實驗研究也證明,種植體植入后即刻修復與原始的延期修復相比具有同樣的成功率或更高[8]。在本研究中,種植體植入時,采用35~45 N·cm的扭矩鎖緊,使種植體獲得了足夠的穩定性。從而有效地控制了種植體的微動,結果種植體形成了良好的骨性結合。所以,我們認為只要注意改良技術,積累經驗,開放式愈合手術還是可靠的。
因此,選擇一個為眾多專家認可的種植系統,嚴格篩選病例,全面檢查,周密設計,規范種植程序,精確制作修復體,認真做好口腔衛生維護,是口腔種植義齒成功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馬軒祥.口腔修復學[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211212.
[2] 劉文斌,肖萬嶺,張毅穎,等.Replace 種植義齒修復的臨床觀察[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4,5(3):173.
[3] Hahn J,Babbush CA.Immediate implant placement after extraction.In Babbush CA(ed):Dental implant[M].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2001:305316.
[4] 劉憲,張國志,黃盛興,等.三種根型牙種植體臨床應用的療效觀察[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3,8(3):1181.
[5] Jaffin KA,Kuman A,Benmer CL.Immediate loading of implants in partially and fully edentulous jaws:a series of 27 case reports[J].J Periodontol,2000,71:833838.
[6] 王航. 即刻種植修復種植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J].陜西醫學雜志,2008,37(6):726727.
篇8
關鍵詞:老年人口腔修復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9-0205-02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衛生宣教工作的開展,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有很大的提高,口腔疾病常常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大疾病。多數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損或缺失,為了維持適當的咀嚼、消化、語言等功能及良好的心理狀態,口腔修復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造成老年人口腔健康問題的因素
1.1生理因素:老年人各組織器官隨著年齡增長發生較為明顯的退行性變化。
1.1.1隨著年齡增長,牙釉質的釉板組織會出現裂痕,同時其裂痕間隙內的水分喪失,最終會導致牙齒的裂開。與此同時,牙釉質的顏色會改變,且滲透性降低。
1.1.2牙本質的變化。牙本質在老年時期容易變成硬化牙本質,且牙體脆性系數變大。同時,隨著牙體的髓腔空間變小,會造成拔牙的難度增大,使根管治療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1.1.3牙周組織的變化。老年人牙周組織的細胞活性降低,會出現牙周組織的萎縮的現象。同時,牙周膜腔變窄,血管的形態出現異常。有些甚至出現牙的頸部及根部的分叉,造成壓根暴露在外面,使牙體出現松動。
1.1.4顳下頜關節的改變。顳下頜關節盤及髁狀突關節區的各種纖維在老年時會出現分布紊亂的現象,如成纖維細胞變少而膠原纖維明顯增多。導致皮質骨的吸收增大,從而改變關節的正常面的結構。
1.1.5口腔粘膜的變化。代謝功能的衰退容易導致老年人口腔粘膜組織的變化。如:黏膜細胞萎縮。而黏膜組織脫水會降低組織張力和彈性,引起黏膜組織逐漸變薄及缺乏水分。同時,血管分布的降低,會導致損傷的組織修復時間長,從而引起其他的口腔相關疾病的發生。
1.2行為習慣因素。
1.2.1齲病多好發于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平時口腔衛生及護理較差及機體營養不良等的人群,而齲病中發生率最高要數根面齲和頸部齲。
1.2.2牙周病大多是由老年人的平時口腔衛生觀念較差、飲食時食物嵌塞、及傷及牙周組織的創傷等因素引起。
1.2.3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習慣進食較燙的食物等,會導致老年人的口腔黏膜出現白斑。當然,牙頜組織的改變及口腔修復物本身的不良作用等也可導致白斑的發生。
2老年人口腔修復治療臨床分析
2.1老年人口腔修復的類型和特點。
2.1.1固定修復:活動修復是以前較常用的修復類型。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如今口腔修復多以固定修復為主。固定修復能有效利用殘根殘冠,增強口腔的咀嚼功能。
2.1.2活動義齒:固定義齒能用于一部人老年人,當牙齒缺失量較多時,活動性修復是主要修復方法。在進行活動性修復設計時,應從修復對老年人所帶來的靈活性和穩定性考慮。在設計活動義齒時要保持連續性的思維模式,即為方便以后的義齒修復維護,應在設計時多設計便于以后使用的備用卡環。
2.1.3種植義齒:種植義齒被譽為人類的第三付牙齒,近年來,由于各種牙齒材料及修復技術的不斷更新,使種植義齒得以廣泛運用于口腔、頜面部及耳鼻喉等的器官問題的修復治療。以前種植義齒在老年人的口腔修復中一直受到限制,但是近年來,種植義齒的口腔修復方法越來越得到人們的接受,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從修復的目的進行分類,口腔修復又可以分為美學修復、功能性修復和治療性修復。其中,功能修復的內容為牙體、牙列方面的修復以及缺損頜面部的修復;而治療性修復冊則對牙周病和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矯正治療。
2.2老年人口腔修復特點。作為醫務人員,在對老年人進行口腔治療時,應針對老年人不同的口腔特點,采用適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適應水平的修復方案,使該方案遵循生理學和生物學的原則。并做好對老年人口腔修復前及修復后的的相關健康教育,使其重視口腔衛生,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
2.3老年人口腔修復治療方法。
2.3.1治療模式:為老年人制訂治療計劃時,在治療中修復體的設計制作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特點,由口腔修復科的醫師在綜合考慮患者的口腔疾病、全身系統病史、患者及家屬的承受能力及配合程度后制作切實可行的、能為醫患雙方都接受的方案,各分科嚴格按照計劃進行拔補治后再轉口腔修復醫師進行牙體及牙列的重建,以恢復適當的咬合功能。實施修復的方案既要考慮到老年人的口腔狀況,又要考慮到義齒在老年患者口腔中使用的效果如何。
2.3.2口腔修復方法的選擇:塑料可摘局部義齒通常戴用時間較短,因為其機械性能較差,戴用不舒適,不利于口腔衛生。但因其相對便宜、易于修改,在其他牙齒隨后亦需拔除修復時,可較容易地修改加牙。作為老年患者的暫時義齒,有利于患者適應將來的全口義齒。與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相比,固定義齒體積小、無異物感、舒適、不妨礙發音,患者不需要取戴,咀嚼舒適。老年患者選擇修復方法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全身情況、口腔衛生、余留牙狀況等多種因素。
2.4修復過程。由于老年人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某個特殊階段,其渴望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人文的關懷。醫生及護士應讓其充分知情同意,并能夠在和諧的氣氛中順利接受治療。許多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和愉悅的心情是可是治療很多種疾病的,因此,讓接受口腔修復治療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對醫生信任,對醫療環境滿意,對醫療技術滿意就顯得尤為重要。
總之,老年人無論在生理、病理、心理狀態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要使老年人牙列缺損或缺失獲得良好的修復效果,口腔科醫師不僅必須具備良好的系統知識與專業技能,而且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問題的關鍵。在整個修復過程中應注意做到全身與局部的相互兼顧、治療與護理的相互配合及治病與防病的相互結合,不斷改變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療條件,總結臨床經驗,為發展老年口腔醫學事業不斷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篇9
1 顳下頜關節(TMJ) 方面的研究
從有限元分析方法被列入口腔修復領域以來, 國外學者在尸體上建立了TMJ 的三維有限元模型, 并進行相應的應力分析, TMJ 三維影像重建技術應用于臨床。國內學者利用TMJ螺旋CT、三維影像重建技術與三維有限元分析相結合方法, 率先在活體基礎上建立了正常及病損的TMJ 的三維有限元模型,從而開展了下頜關節在各種情況下的生物力學行為分析和研究。
在髁突不同類型骨折后骨密度及力學性能變化、咀嚼肌酶組織化學特征變化的研究方面, 姚軍等得出以下結論: ①兩種髁突骨折(橫、縱折) 中, 縱折引起髁突骨密度及生物力學性能下降明顯; ②兩種骨折類型對咀嚼肌酶組織化學變化無明顯變化。此類研究對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TMJDS) 的病因及診斷有重要價值。
馮海蘭等對下頜側方運動軌跡的研究提出新的理論, 認為以往采用的切點運動軌跡, 尚不足以反映下頜整體側移情況, 不能完全作為評價髁突運動狀態的方法。葉少波等的K52R 型下頜運動軌跡儀的聯機和軟件開發, 其功能和數據處理能力達國際先進水平, 具有較強的可維護性。
2 固定修復
目前, 國內口腔修復領域里固定修復比例在迅速增加, 能集中反映目前學術水平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2.1 樁-核-冠系列修復殘根、殘冠是近年來采用的一種修復手段。通過對樁、核的長短、形狀、直徑的變化對應力分布的影響, 以及樁核冠系列修復后牙體組織抗折力的研究等, 對保存牙齒, 提高修復質量提供了依據。
2.2 對全冠邊緣位置(止于齦上、平齊齦緣、止于齦下) 集中提出如下觀點: ①Gardner 認為, 選擇全冠邊緣位置時應考慮四個因素, 即牙周狀況、美觀、固位及邊緣應放在健康的牙體組織上。②邊緣的密合性比邊緣位置對牙齦健康的影響更大。③前牙冠的邊緣止于齦下是許可的。④后牙冠邊緣只要達到一定的質量要求, 邊緣的位置在任何部位均可。以上四種觀點各有優缺點, 其中以平齊齦緣為最好。因為平齊齦緣時, 既美觀, 固位力也好, 對牙周組織損傷很少。
2.3 在金屬烤瓷修復方面, 除對修復效果與質量的重視外, 更加注重修復美。如改良頸緣設計, 用測色儀進行科學比色、配色; 牙冠、牙列形狀的三維重建為修復體的CAD/CAM 提供了數學模型。另外, 通過對帶模整體鑄造固定橋與脫模鑄造的精度比較顯示, 帶模鑄造術的精度優于脫模鑄造術, 可免去焊接工序, 提高工作效率。
3 可摘局部義齒修復
在固定-活動聯合修復體研究方面, 張富強等對遠中牙合支托、近中牙合支托、套筒冠義齒三種設計對比作了分析, 指出了遠中牙合支托對基牙支持組織的健康不利,長期使用可致基牙牙周組織創傷, 基托下支持組織萎縮, 義齒翹動, 以致缺牙區鄰近天然牙再喪生; 近中牙合支托, 可減少游離端基托翹動, 保持基牙支持組織健康, 但仍不能充分分散牙合力。套筒冠義齒就位后與基牙密合, 形成整體, 可防翹, 且有利于缺牙區軟硬組織健康。
通過可摘局部義齒對口腔微生態的影響和細菌學分析發現, 戴義齒1周后, 卡環固位臂側的基牙菌斑中粘性放線菌、變形鏈球菌比例明顯升高。提示配戴可摘局部義齒者, 除注意口腔衛生外, 還應采取其它菌斑控制措施。但目前尚無控制基牙菌班的新型義齒清潔劑。
隱形義齒是目前在全國相繼開展的一項新技術。由新型彈性材料, 壓力灌注法一次成型的、薄而透明、無金屬卡環的彈性義齒, 舒適美觀, 尤其適用于前牙缺失。另外, 鑄鈦技術及鈦支架制作工藝, 在可摘局部義齒修復中具有巨大開發潛力和應用前景。
4 全口義齒修復
具有美學效果的全口義齒修復已成為目前口腔修復界的研究熱點。計算機輔助全口義齒設計, 應用電腦模擬系統(CA SSO S) 探討全口義齒修復中的側貌重建, 以及與垂直距離相關的顏面標志的計算機圖像分析系統的建立和應用, 有助于制作具有美學效果的全口義齒。
無牙頜齒槽嵴低平總義齒修復有三點值得關注:①應用中立區概念指導總義齒修復、長舌翼下頜總義齒、磁性固位覆蓋下頜總義齒等都能改善固位; ②通過使用硅橡膠印模熱凝重襯和Fittydent 義齒穩固劑增強固位; ③通過打破常規排牙法, 照顧下頜的功能尖與齒槽嵴的關系, 改善下頜總義齒固位。
光固化基托快速修復全口義齒具有操作簡便、省時、省力、符合口腔生理解剖要求、誤差少等優點, 但此方法適應癥范圍較少, 必須是正常頜關系, 頜弓長度、高度、寬度均正常, 齒槽嵴豐滿等。
另外, 對全口義齒修復后緣封閉區適合性, 覃峰、趙云風等提出其適合性明顯受腭高度的影響。制備后堤區可提高基托適合性, 后堤區刮除的深度與牙槽嵴高度有關, 牙槽嵴高者, 因其在腭中份適合性差, 可多刮除一些。
篇10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matur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implant restoration,the edentulous patients not only pursue functional recovery,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esthetic reconstruction,especially for the edentulous patients with the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defect.However,the amount and quality of bone in the aesthetic area seriously affect the implant′s success in implanting the alveolar bone and its long-term function,aesthetic effect and so on.In this paper,1 cases of maxillary alveolar bone defect and traumatic tooth loss (14-22) were treated with bone graft and delayed implant denture.
[Key words]Aesthetic area;Bone graft;Implant
種植牙因具有不傷害鄰牙、咀嚼效率高等優點,日益被愈來愈多的缺牙患者選擇作為修復缺失牙齒的首選方法。然而,對于因外傷、牙周病變、骨組織疾病等原因導致擬植牙區牙槽骨缺失、骨量不足的患者而言,局部的骨質骨量可嚴重影響種植術的開展,且嚴重影響著種植體的長期成功率以及美學效果[1-4],因此,臨床中擬種植區骨量的增加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針對植牙區骨量不足的外科手術方法主要有骨擠壓術、骨劈開術、Onlay植骨,引導骨組織再生術等[5-7]。本文就1例上頜牙槽骨缺損、創傷性牙齒脫落(14~22區缺失)的病例,行螺釘支撐下植骨術、延期種植義齒修復,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患者男性,43歲,因重物砸傷致上頜前牙區牙槽骨骨折術后、創傷性牙齒?落(14~22缺失)于2015年3月23日來我院就診,要求行種植義齒修復。檢查:14~22缺失,牙槽嵴垂直向及水平向凹陷明顯;鄰牙及對合牙未見異常;中性頜。X線檢查:14~22區牙槽嵴垂直向高度可,11~14區牙槽嵴寬度
1.2材料
種植材料及器械:韓國Dentium種植體及種植器械,日本NSK種植機,超聲骨刀;同種骨植入材料(山西奧瑞生物有限公司),海奧口腔修復膜(煙臺正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小鈦釘。
1.3方法
1.3.1術口的選擇 局部麻醉下,于缺牙區牙槽嵴頂偏腭側處水平切開黏骨膜,切口向兩端延伸達鄰牙牙頸部,并于唇側垂直于水平切口兩端切口,形成“梯形”切口,完整剝離黏骨膜瓣,充分暴露上頜前牙區牙槽嵴,可見牙槽骨垂直高度尚可,11~14區牙槽骨水平寬度
1.3.2螺釘支撐下植骨及引導骨再生 于21~22區超聲骨刀輔助下劈開牙槽嵴頂,植入2枚Dentium種植體(3.6 mm×12.0 mm)。于11~14區從垂直向、水平向分別先用手動鉆攻絲,后旋入共4枚小鈦釘;同時在4枚鈦釘所支撐形成的空間內植入同種骨植入材料,在支架的引導下對骨粉塑形后予其表面覆蓋膠原膜,松解唇側黏骨膜瓣,嚴密縫合(圖3)。
1.3.3延期種植及修復 2015年9月30日,骨增量術后6個月,X線片顯示成骨效果佳(圖4)。局部麻醉下于11~14缺牙區牙槽嵴頂偏腭側處水平切開翻瓣,見鈦釘原暴露螺紋已被牙槽骨完全覆蓋,未見鈦釘螺紋暴露,提示成骨效果佳,遂取出4枚支撐鈦釘,根據預先設計的種植方案植入2枚Dentium種植體(3.6 mm×12.0 mm、3.6 mm×14.0 mm),嚴密縫合,術后常規口服抗生素7 d。種植體植入后3個月行二期手術,安裝成型螺絲。10 d后行開窗式取模,后種植固定義齒修復。定期隨訪,了解種植區牙槽骨及種植體情況(圖5)。
2結果
隨訪至今近2年,患者口內種植體無松動,修復體穩固,植體周健康無盲袋,牙齦未見紅腫等異常,X線片種植體周無可辨識的骨密度降低及投射間隙,提示種植體周圍骨組織無明顯吸收,骨結合良好。
3討論
隨著種植修復技術日益成熟和廣泛應用,缺牙患者不僅要求功能上的恢復,而且愈加注重美觀上的重建,尤其是上頜前牙區,因此,種植義齒美學效果上的要求變得尤為重要[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