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漢語拼音范文
時間:2023-04-11 04:11: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漢語拼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小學語文 漢語拼音教學 整合我還記得自己上小學時,學的第一課,寫的第一回作業就是:b、p、m、f;d、t、n、l。我以為這是這個世界上最好最美的文字音符。它的重要性開啟了每個人生新紀元,識字要從學漢語拼音開始。在每個人的記憶的寶瓶里裝滿了滿滿的拼音符號,他們就像一個萬花筒,一搖就拼出了優美文字的讀音,讓我們蕓蕓眾生在書海里起航,編織起一個個人生的夢想的交響樂。再回過頭來看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漢語拼音部分編排了情景圖、短語、句子和兒歌,要求認識70個常用字。這樣的安排,可以看出教材采用了多種方式體現出語文學科的綜合性、整體性。我們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將學拼音、看圖識字、看圖說話、閱讀短語和兒歌等多個知識點互相滲透,分層次有機整合,想方設法來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可以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一、搞好小學生漢語拼音教學,要關注聲母發音和課文插圖的整合
再看第一冊小學語文教材,漢語拼音部分有幾十幅富有啟發性的插圖,或示意字母發音、或表明字母形體,還有一些是為提高拼讀能力而安排的。因此,我們在漢語拼音教育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直觀形象幫助學生學習抽象的拼音字母。聲母的本音雖然都是“標準的音”,但因為聽不清,學生學習還是很不方便。這本教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給這些聲母配上了不同的韻母,使聲母也能發出響亮的音。這種呼讀音,雖然能發出響亮的音,方便學生的學習,但還是難以啟動學生自學、自悟、自會。教材又配上了能夠表聲母音的插圖,幫助學生練習發音。還有幾個聲母如:d、t、n、l的插圖不是取音,而是取形,我們可以采用其它方法直接練習聲母的讀音。
二、要搞好小學生漢語拼音教學,要關注拼讀音節和生活經驗的整合
一個小孩子入學前雖然會說很多話了,但是從拼音角度來講,他們盡管已經會發很多音節的音了,可是他們并不知道和理解為什么要分解音節。比如說,看見一朵花,他們認識是花(hua),卻不會將花(hua)分出聲母h,韻母ua,更不會有意識地將聲母和韻母連成音節進行陰平拼讀。所以說,字音(音節)的拼讀就成立剛上學的小學生拼音的學習難點。我們可以根據教材增加了不少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音節的編排特點,來調用小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直接切入音節,拼讀難點。對于小學生剛開始學習了拼音方法,還要經過大量反復練習,才能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盡力做到讓學生看到音節就能準確、熟練地讀出來。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拼音部分出現的209個音節。為了增加小學生拼讀興趣和效果,可以從學生使用的學習文具入手;從學生最熟悉的話語入手;從學生最喜歡做的事情入手;每天可以練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這樣為學生創設一個喜聞樂見的拼音音節情境,使學生愛學愿意學,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拼音能力。
三、要搞好小學生漢語拼音教學,要關注認識漢字和觀察情景圖的整合
教材拼音部分的內容在聲母、韻母、音節、識字、兒歌、看圖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了巧妙的組合,進一步體現了“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同時也突出了各知識點的科學性。尤其是和學習內容緊密聯系的情景圖,給廣大師生帶來了更大的創造性學習的空間。因此,我們教師的在課堂教學中,應站在學生認知水平的角度上,來認真審視每一幅情境圖,要想辦法來激活它們對學生的吸引力。能很好地讓學生借助情景,利用漢字拼音讀準字音,并且會認漢字。
首先,我們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看懂圖意,自行練習拼讀。教材中有的情景圖內容比較簡單,物體的名稱和音節對應出現,這樣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看圖,練習音節,認識漢字。對于有的情景圖比較復雜,學生一時看了圖,不能讀出音節的讀音,我們教師可以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帶領學生來仔細觀察,啟發心智,講清圖意后,引出讀音和漢字。
其次,我們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抓住情景圖特征,來讓學生記住字形。有的情景圖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點,可是圖上的物體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畫面的某一處。我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時,應該讓學生先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來觀察畫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進而啟發學生飛動的想象思維。
再次,我們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充分利用情景圖來加深學生的記憶。我們知道,對于剛學會拼音字母的學生來講,品讀音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我們在教學生看圖讀音節識字的時候,先引導學生看圖。看懂圖意就很容易拼出音節了。這里提醒我們教師,學生在認讀時,遇到認不出說不出來的漢字,可以憑借描述圖意來幫助學生復現畫面內容,喚起表象,使學生憶起該字的讀音和字形。把看圖、拼音、識字整合在一起,這樣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這是提高識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總而言之,我們要搞好小學生漢語拼音教學,就要讓學生從一年級開始,每識一個字就應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大致了解字義,壘好學生知識金字塔的底座。這是我們能做到的,也一定能夠做到的。
參考文獻:
篇2
“一呼”,即:直呼音節教學。學生能否直呼,直接影響到識字、學句和閱讀課文的質量。要使學生學會直呼音節,著重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要教學好字母。字母教學是學好拼音的第一道門檻,剛入學的兒童拼音能力差,問題往往就出在字母上。字母教學中又以聲母教學為難點。聲母教學最關鍵的是要幫助學生認清形,發好音。如“b”和曠,兩個都屬雙唇清輔音,發音方法和發音部位基本相同,惟一的區別就是“b”不送氣,而“p”則需要送氣。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區別字形,又要提醒學生觀察老師的口形,甚至還要借助字母口訣幫助學生鞏固。二是要鋪設好臺階。一年級兒童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這既給拼音教學帶來了難度,同時也有其有利的因素。教學中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教材本身直觀形象的優勢;另一方面可采取“先拼讀,再直呼”的方法,為學生鋪設一個臺階,以幫助學生克服直呼的困難。其教學過程可以按“拼讀法+暗拼法+支架法+直呼”這樣的順序來進行。
“三說”,即:一說音節的組成;二說音節的意義;三是用詞語說話。
說音節的組成,意在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一年級兒童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學習時往往會因注意力分散而影響學習效果。在學習一個新的音節時,我一般要先讓學生說一說這個音節由哪幾個字母組成,并且要求學生講清這個音節中聲母是什么,韻母是什么,有介母的音節還要求說出介母。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拼音的質量,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習慣,更重要的還在于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
篇3
1、學會a、o、e3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知道單韻母有4個聲調,認識聲調符號,能直接讀出帶調的a、o、e的音。
3、認識四線格,學會在四線格里書寫a、o、e。
二、教學重點
1、能正確書寫3個單韻母。
2、能直接讀出帶調韻母的音。
三、教學難點
能直接讀出帶調韻母的音。
四、教學準備:課件、拼音卡片。
五、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從今天起,我們就開始學習漢語拼音了。在拼音王國里你們將認識許許多多的拼音朋友。你們高興嗎?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漢語拼音的用處可大了,它可以幫助我們識字、學習普通話,讀注音讀物,是我們學習的好助手。你們想不想學好它呀?要想學好漢語拼音,你們上課就要積極動腦筋,專心聽講才行呢!請你們跟我讀讀這首兒歌:漢語拼音用處大,學習生字需要它,幫助學好普通話,我們決心學好它。
2、教師:這節課我們先認識3個朋友“a o e” 。
3、教師在黑板上板書“a o e”,并用清晰、紅洪亮的聲音讀出字母的音。
二、 看圖激趣
1、出示情境圖指導學生觀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時間,什么地方,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教學情境歌:公雞oo啼,小鵝ee叫,清晨上學去,問聲阿姨早。
3、這幅優美的山村圖中藏了a o e 三個字母,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讓學生初步感知a o e 的音和形。)
4、揭示課題。
三、學習單韻母aɑ
1、 出示表音表形圖阿姨“a”:圖上畫的這位是誰?小朋友怎么稱呼她?
2、 老師范讀“a”的音,看看老師發a的音時嘴巴怎樣?聲音怎樣?(嘴巴張大,嘴巴不動,聲音響、長)學生照樣子練習發音,體會發音要領。
3、引導學生看看圖和“ a”,說說發現了什么。借助小女孩的頭部形狀記憶a的形。編順口溜: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記憶a的音和形。
4、小結學法:這順口溜的前半句是教我們認識字母的形;后半句是教我們記住音。
5、學生反復練習a的發音。
四、學習單韻母o(方法同上)
五、學習單韻母e(方法同上)
(一)、編順口溜:公雞高聲叫,嘴巴圓圓ooo;一只小白鵝,嘴巴扁小eee。xkb1.com
(二)教師檢查學生發音情況。
六、指導書寫。
1、認識四線格。
2、教師示范,講清a、o、e的筆畫筆順及占格位置。
3、指導學生在書上描紅。
4、學生練習書寫字母。
七、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1、“我會讀”,看板書練讀。
2、猜一猜。學生在同桌的手心或后背寫,讓同學感受后再猜。
八、歸納總結,拓展學習
1、看書,認識一下本節課所講的內容在哪一頁,字母的規范寫法在什么地方。
篇4
關鍵詞:雙語;漢語拼音;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322-01
小學漢語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要:“學會漢語拼音,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認識漢字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漢語拼音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作為剛入學的小學生,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如何進行小學漢語拼音的教學,下面是筆者的淺見。
一、結合圖片,教學字母
小學漢語拼音教材,為了幫助學生正確讀寫聲母、韻母,配有設計精巧的圖畫。插圖巧妙地將字母的音、形結合起來,幫助學生讀準音、記住形。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課本中每課都繪制了色彩鮮艷,活潑生動,別致新穎的插圖,圖文并茂,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課文中的插圖有的表音,有的表形,有的既表音又表形。例如單韻母“a”的教學:教師首先出示出示a的圖片:(1)問:圖上畫的是誰?她們在干什么?你們讓醫生看過嗓子嗎?會發出什么聲音?(2)講:你們看醫生在給小女孩看嗓子,小女孩同樣也發出“啊”的聲音。這個“啊”就是字母“a”的讀音。發音時把嘴張大,舌頭不動,舌面中間微微隆起,唇不動。自己試試?
二、結合日常生活,進行聲調練習
聯系生活實際練習說話,讓拼音與生活密切地聯系起來,這樣不僅能引起兒童的注意和學習興趣,更關鍵的是在強化語調練習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語言,并使其得以提高聲調教學是漢語拼音教學的難點,學生開始總是讀不準,分不清,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我在講課過程中,首先借助圖畫來學習α的四聲:“汽車平走ā、ā、ā,汽車上坡á、á、á,汽車上坡又下坡ǎ、ǎ、ǎ,汽車下坡à、à、à。”然后聯系日常生活,采用說一句話的形式,借助漢語拼音的讀音,讓學生讀準四聲。
三、運用故事引入
利用故事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i、wu、yu”。有一天,i、u、ü三個孩子要到公園去玩,可是他們三個年紀太小,又不認識路,怎么辦呢?他們就請大y大w帶路。大y帶著小i;一塊兒走了,就成了音節yi(領讀)。大w帶著小u一塊兒去了,就成了音節wu(領讀),小ü沒人帶,他急哭了,兩滴眼淚直往外流。怎么辦呢?大y聽到哭聲轉過身來,見小ü哭得很傷心,就來到他身邊,摸摸他的頭說:“好吧,我再帶一個。可是你得把眼淚擦干凈,記住不許有眼淚。”小ü高興地把淚水擦得干干凈凈(老師隨手擦去ü上兩點),就跟大y去了,成了音節yu(領讀)。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故事中掌握了這三個整體認讀音節,還能使學生對ü跟大y后面去掉兩點引起注意。
四、運用游戲鞏固拼音學習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對活動濃厚的興趣,能支配一個人將其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活動本身。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引發出來,將大大有益于教學。針對一年級學生自身愛玩,注意力不集中這一特點,我在教學時設計了大量游戲,讓學生邊玩邊學,既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興趣,又在玩中掌握了知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bá,引導學生說出是小男孩拔蘿卜的“拔”。bǎ是姐姐在練習打靶的“靶”。bà是爸爸在笑的“爸”。此外,還加上一些淺顯易懂、生動活潑、讀起來瑯瑯上口的兒歌、古詩、故事讓學生借助拼音讀。教學時可利用示范讀,教讀,模仿讀,對學生進行初步語言訓練,加強漢語拼音學習的實踐性,方能提高課堂效率,保證質量。又如:為了讓學生區分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我設計了“幫拼音娃娃回家”的游戲。先在黑板上畫上一座美麗的城堡,上面寫著“拼音王國”,在城堡里貼上打亂順序的字母卡片,并對學生說:“一天,拼音王國里的字母和音節娃娃迷路了,回不了家了,它們非常著急,你們愿意幫它們回家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愿意!”我把學生分成三組,分別代表聲母家族,韻母家族,整體認讀音節家族。每組各選一名代表作為家長,領回自己迷路的孩子,看看哪個家族速度最快。隨著一聲令下,比賽開始了,同學們都為自己家族的家長加油,在緊張熱烈的競爭氣氛中,學生鞏固了知識,提高了學習效率。
五、彩色書寫教學
低年級的兒童主要是通過形象進行記憶的,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生動直觀的圖畫和鮮明的色彩,強烈的視覺刺激除了能夠引起視神經中樞的興奮外,還能在他們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用彩色筆給聲母涂紅色,給韻母涂藍色,給整體認讀音節涂黃色。這樣使抽象的拼音符號變成一個個美麗的彩色的記號。讓學生在填色過程中不僅受到美的熏陶,還記住這些抽象符號在形狀上的區別,使學生印象極為深刻,比老師直接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要強得多。學習字母時,為了表示字母的書寫方法,有幾筆組成,就用幾種顏色或由幾個字母組成就用幾種顏色,如寫“b”時,“|”用紅色,“”用黃色,寫“αi”時,“α”用紅色,“i”用綠色。教音節時,為表示音節的組成幾拼音就用幾種顏色。如“zhú”板書時,“zh”用深綠色,“ú”用淺綠色,書寫“huā”時,“h”用綠色,“u”用紅色,“ā”用黃色,“zhú”“huā”的音讀“竹”、“花”顏色也像竹、花。整體認讀音節是獨立的整體,每個只能用同一種顏色書寫。
參考文獻:
[1] 李國琴.突破漢語拼音教學難點的有效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04)66.
篇5
【關鍵詞】新形勢;漢語拼音;聲母;韻母;形象直觀
漢語拼音是學習語言的基礎,也是學習語言的重要工具。它是低年級教學的首要任務。但漢語拼音教學的內容對剛入學的小學生而言失去了原本的新鮮感,孩子們對拼音往往感到興趣貧乏,學習困難,這是為什么?究其原因,離不開以下三方面的影響。
1、一些家庭及幼兒園早早地對孩子進行學前教育使孩子們在入學前就已經接觸甚至完成了漢語拼音的學習,這給一年級拼音教學帶來很大困難:上課時孩子們認為會了,就不再感興趣,也就不專心聽講了,還有他們記住的錯誤讀音及寫法,因先入為主,已經牢牢印在腦海里難以糾正。
2、教師教學方法陳舊、死板、為教拼音而教拼音。把拼音教學與語言學習割裂開來,將拼音教學孤立于生活場景之外,沒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沒能給孩子提供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3、剛入校的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好勝、好奇、注意力不夠集中、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他們學習動機受興趣支配,注意力不穩定,無意注意占優勢。他們多采用形象思維,形象思維越顯著,抽象思維就越顯弱,所以學習起抽象拼音符號來就感到枯燥無味,對拼音字母記憶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
《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賦予了漢語拼音教學全新的理念。漢語拼音與識字、寫字,與閱讀,與口語交際各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課標指導下的漢語拼音教學不再是傳統的孤立地、單純地學拼音,而是“以人為本”多元化的整體教學。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是推動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動力。可以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一旦人們對某種事物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在老師的驅使下向著既定目標不斷努力。因此,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兒歌、游戲、活動等教學方式,時刻保持拼音教學的新鮮感,縮小銜接的跨度,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
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學說普通話的重要工具。學好拼音是小學生踏入語文課堂最為關鍵的第一步,孩子們對它的喜愛與否直接影響著他們今后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想讓孩子輕松愉快地學拼音,就必須讓拼音教學充滿活力、透出新意。那么,怎樣才能使漢語拼音教學更有新鮮感呢?
1、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要以《新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為指導,集“學拼音、讀音節、識漢字、念兒歌”為一體,徹底擺脫過去傳統的拼音教學“單純地、孤立地”學拼音的束縛,確立漢語拼音學習與語言學習相結合,與其他學科相結合,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方式學習拼音,學習語文體味樂趣。
2、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
漢語拼音教學必須遵循《新課程標準》關于語文學習規律,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要想把學生引入豐富多彩的知識世界,光靠生硬的“講解、灌輸手段”那他們非但坐不住,聽不進,而且即使聽懂了,也記不住。相反,那些生動、形象、有趣的東西,他們不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就能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反思過去的漢語拼音教學,站在教師的統一要求下被動的背一致的內容,單調的抄寫相同的音節。在反復的讀背抄默過程中,自然是興趣漸漸喪失,效果大大降低。因而,新形式下的拼音教學,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可運用“編兒歌、口訣、順口溜、引入故事、穿插游戲、圖片、實物操作、開展表演、利用多媒體”等富有變化、新奇有趣的教學方法,把拼音學習融入孩子們喜愛的游戲活動當中。例如我們在教g這個聲母時,從圖導入:從遠處飛來了什么?學生看了書上的插圖,可能回答:“白鴿”“三只鴿子”教師繼續引導:誰能編一句兒歌記住“g”,學生回答,“鴿子 鴿子g g g”“三只鴿子g g g”。接著讓學生發出正確的讀音:如“鴿(g e)”然后告訴學生把g e讀得輕些、端些。也可以用兒歌形式,幫助學生記住拼音。并且幫助發音準確。或用繞口令。如: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認真學習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等。讓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區分二音和四音字的意識就會逐漸增,這樣就會漸漸的從根本上糾正學生不良的發音習慣。
3、創建鮮活的學習環境。
篇6
關鍵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興趣
漢語拼音是認讀漢字和學習普通話的工具。進行漢語拼音教學,使學生掌握漢語拼音,對于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漢語拼音學起來比較枯燥,羅馬字母對中國孩子來說也顯得陌生,不易掌握。加上學生講粵語方言居多,學起普通話來更加難。怎樣進行漢語拼音教學,怎樣從剛入學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教材的實際出發,去引導、幫助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拼音學習
1.結合游戲開展愉快教學。
游戲具有娛樂性,可以消除兒童的緊張感受,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游戲具有競爭性,能引起兒童的高度注意,做游戲正合兒童活潑好動、好奇要強的天性。因此,用游戲法教漢語拼音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學生入學還保留不少幼兒園階段的特征,要充分利用他們對游戲的興趣,有目的、有計劃采用游戲形式,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動力,鞏固新學知識。如采用“采蘑菇、摘桃子、降落傘、踩地雷、找朋友、小郵遞員傳信、開火車”等一系列的游戲,讓他們寓學于樂。
2.編寫兒歌記發音。
兒歌的特點是工整押韻,瑯瑯上口,淺顯易懂,很適合兒童的語言特點。在拼音教學中,編寫一首首兒歌,學生邊讀兒歌邊拍手邊識記,學起來生動活潑。
兒歌的編寫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的創作欲望很高,學生的作品生動活潑、富有新意。在創編兒歌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同時得到了發展,并且初步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好語文的信心。
二、倡導自主、合作學習,為學生奠定綜合學習的基礎
1.與教材深交,激發自主學習的意識。
漢語拼音是掌握識字的一把金鑰匙,但它是一套抽象的符號,在冗長的拼讀中,兒童學起來枯燥乏味。人教版實驗教材中的漢語拼音部分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綜合性、科學性、啟發性等特點。教材中安排了意境優美的情境圖,把學習內容進行了有效的整合。因此,與其一遍遍地要學生讀、拼、寫,不如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讓他們主動地發現,創造性地學習,體驗成功的快樂。
(1)聯系圖畫想象。教材中的情境圖多以字母的形狀呈現,學生通過“找一找、想一想”,加深了對字母的印象。如,在教學“gkh”時,學生就說“g”就像和平鴿嘴里銜著的那個橄欖枝;“k”就像兩只小蝌蚪在吃水草;“h”就像小朋友喝水時坐的椅子。而且還有學生自編了兒歌來記憶字形:“一只鴿子ggg,兩只蝌蚪kkk,長長椅子hhh。”
(2)從生活中搜索。在教學拼音部件的字形時,除了讓學生聯系課文中的情境圖找出與拼音部件相似之處外,我還讓孩子們找一找自己家里、在幼兒園、在街上等實際生活中與拼音字母形似的事物,孩子有的說:“m”像麥當勞的標記;“l”像老師的粉筆;“k”像柯達彩色膠卷的標記……
2.構筑舞臺,讓學生“互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關鍵還在于打破傳統的“獨立作戰”,變單一的個體型為互動的合作型,在合作中探究學習。那么,如何在一年級學生中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培養自主探究能力,我認為找準合作點是關鍵,細化合作的要求是重點。
(1)組內互助,共同提高。在每個合作小組中,可以安排一優二中一差的學生,旨在通過小組成員的互相幫助,實施“小老師”制,全面地提高拼音教學效率。如學生容易弄懂aieiui怎么書寫,難的是讀音。教師就以“ai”為例,讓學生看口型,掌握要領,自己琢磨發音。再請已經學會的小朋友做小老師,在小組內教一教其他的同學,這樣實現了小組成員的共同提高。
(2)開展競賽,體驗成功。兒童好勝心、進取心特別強烈,在拼音教學中,適當引入地競爭機制,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從競賽中體驗成功,維持自主學習的動力。如aieiui一課中,學生已初步掌握發音的基礎上,小組內開展“玩轉盤/拼讀音節”的競賽活動,一人讀,大家評,比一比誰拼得對、誰讀得準、誰進步最大,使每個學生都有自主體驗和自我表現的機會。
三、聯姻課外,為學生提供學拼音的機會
1.整合其他學科。
漢語拼音與美術課的結合。繪畫和語言一樣,都是兒童表達思想的工具。美術和語文教學要盡量的配合。例如在“隨意畫”教學中,可盡量用漢語拼音做課題,來引導學生隨意地制作課題要求的自由畫,一方面小學生可以接受漢語拼音的音、形的啟發,另一方面也能起到鞏固漢語拼音的教學效果。
2.結合學生生活。
篇7
一、創設語境,把拼音教學生活化
漢語拼音教學特別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從熟悉的語言環境中提煉出對拼音符號的認知,把抽象單一的拼音符號形象化和具體化,讓拼音教學生活化。可采用帶調音節組詞或者說一兩句簡單的話,賦予音節以意義。如:yī―衣服、醫生、一年級;yí―阿姨、一個;yǐ―椅子、已經、以后;yì―容易、意見,也可以練習給音節帶調說話,如教學“ai”時讓學生先帶調組詞再說話,“ài―喜愛―我喜愛畫畫”。“我喜愛踢足球”等等。當音節僅僅作為符號時,學生記起來是非常困難的,一旦把音節放在具體語境中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不僅能引起兒童的注意和學習興趣,又能夠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
二、編記兒歌,把拼音教學形象化
在拼音教學中,結合音律識記漢語拼音,可以調動學生的音樂感官,使學生掌握得更快,更牢固。比如,在拼音教學中,無論是新授還是復習,都可以運用兒歌方式教學,低段孩子也非常喜歡。如:傘柄朝下t t t ,9字加彎g g g,張大嘴巴a a a,公雞叫鳴o o o,一個門洞n n n,右上半圓p p p,這樣既形象具體,簡單易懂,又節拍感強,適合說唱,記得牢固。
三、運用色彩,把拼音教學深刻化
低段兒童的記憶主要是通過看進行記憶。所以他們都喜歡生動直觀的圖畫和鮮明的色彩。強烈的視覺效應除了使他們“眼前一亮”外,還能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堅持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創設更多的視覺效應也是不錯的方法。比如,在教學時讓學生給聲母、整體認讀音節、前鼻韻母、后鼻韻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使抽象的拼音符號變成美麗的彩色記號,學生在填色過程中不僅訓練了動手和觀察能力,也受到美的熏陶,同時記住了這些抽象符號在形狀上的細微區別。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時也可用不同顏色的筆來書寫,如藍色代表聲母,紅色代表韻母,白色代表整體認讀音節。這種方法比“滿堂灌”要深刻有效得多。
四、課堂游戲,把拼音教學高效化
游戲對于學生早期教育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對于低段學生來說,如果不能讓學生在教學中“動”起來,那么哪怕老師講得天花亂墜,課堂仍是一潭死水,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無積極性,就更別談教學效果了。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唱唱,跳跳,聽聽,玩玩中領略學習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讓課堂“聽取蛙聲一片”,真正熱鬧起來,活躍起來。例如摘果子游戲:教師將音節寫在果子的后面,掛在大樹上。學生上前摘下一個果子,然后把果子后面的音節大聲的讀出來,如果讀得對,其他同學就跟著他把音節讀兩遍;并把這個果子送給他,作為獎勵;反之則大聲的說:“請重來”;再如看誰跑得快:教師預先將卡片發給同學,然后大聲的讀出一個音節,持相應卡片的同學迅速跑上講臺領讀;這些活動使學生的腦、眼、口、手、腳都“動”了起來,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在游戲活動中學生始終保持著一種激情,有著強烈的新鮮感和積極性,使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學習變得輕松而愉快。還可以利用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自編游戲,創設情景,既可以活躍氣氛,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
篇8
關鍵詞 小學漢語 拼音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漢語課程標準要求“學會漢語拼音,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以筆者多年漢語教學經驗,蒙語授課小學漢語必須重視拼音教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注重創設倩境
(1)利用表演活動,在活動中掌握所學內容。 學習聲母j、q、x與拼時I采用制做頭飾、教惰、組豬演等形式叫瑁骸、q、x好朋友,一塊出去玩,路上碰見小欣衩玻嚴旅弊游噬謾薄?
(2)編說童話故事,寓教學內容于故事情節中。 聲調教學中,應主要講清聲調符號的形狀和四聲的讀法。可將“四聲” 的學習內容編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來學習。例如:森林里只有小熊開了家商店,東西非常好賣,這不,小熊今天又該去城里進貨了。開車行駛在平坦的大道上,想著商店紅火的生意,小熊高興地唱起了歌:“ ”。不一會,前方出現了一個斜坡,為了爬上這道坡,小熊加大了油門,汽車在坡上吃力地行駛著,小熊嘴里哼的歌也變成了“”。好不容易爬完了這道斜坡M頭一看[前的路又讓小熊吃了一競路面凹凸不平S坑洼洼Γ質且歡文炎叩穆罰⌒⌒蓯搶止鄣模苧矍暗穆凡緩米擼瞪舷碌唪ぷ徘敖勻幻揮型淺瑁還聳鋇母枰馴涑閃恕啊 薄W咄炅蘇舛文炎叩穆泛螅胺接殖魷至艘淮蠖蝸螄碌男逼攏駒諂露ィ涯蕓醇搶锪恕P⌒芨咝說貌壞昧耍笊兇擰啵搶玻 逼搗煽斕叵鋁似攏⌒芪擲锏男《錈怯紙撕芏嗷蹺鎩?同學們在聽上述故事的同時也學會了“a”的四個聲調的讀法及四種聲調符號。
2采取生活教學
聯系生活實際練習說話,讓拼音與生活密切地聯系起來,這樣不僅能引起兒童的注意和學習興趣,更關鍵的是在強化語調練習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語言,并使其得以提高聲調教學是漢語拼音教學的難點,學生開始總是讀不準,分不清,為了突破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借助圖畫來學習 的四聲:“汽車平走 、 、 ,汽車上坡5上坡又下坡 。迪縷唷唷唷!比緩罅等粘I睿捎盟狄瘓浠暗男問劍柚河鍥匆艫畝烈簦醚磷妓納U庵址椒艿鞫嘉欣諮镅緣姆⒄埂=萄е醒追追⒀裕骸啊。⒁蹋蟻不棟⒁獺!薄啵。∧闥凳裁矗俊薄啊。。空饈竊趺椿厥攏俊薄啵。野業募蟻紓 閉庋喚鲅傲松鰨餐卣沽慫塹乃嘉涂諭繁澩錟芰ΑW魑湍曇逗河锝淌Γ頤嵌賈榔匆艚萄切昂河锏幕。渚嚀宓慕萄Х椒ㄒ燦Ω菅男睦硤氐慵笆導是榭隼瓷杓啤O嘈胖灰頤竊誚萄導猩樸謐暄校俠碓擻檬實鋇姆絞劍鴕歡蓯寡崴捎淇臁⑿巳ぐ蝗壞匱Ш悶匆簦悶匆艚萄С晌暗睦衷啊N墻窈蟮母釗胙按螄錄崾檔幕 ?
3強調表象化教學
由于低年級學生具有自制能力差,思維形象具體化,無意注意又占據優勢的特點。只有注重教學內容的具體性和直觀性,才能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
(1)情境圖示法。實驗教材拼音部分充分體現了這一特色,畫面出現了優美的鄉村河畔晨景圖,我們要選擇接近生活、寓于情趣的插圖,利用插圖表音、表形的特點,啟發學生掌握字母。比如:女孩唱歌a a a ,公雞啼叫 o o o,鵝在水中倒影 e e e。
(2)實物演示法。用直觀的辦法來幫助學生準確發音,記住字形。教學聲母f和t時,教師拿一把拐杖做教具進行直觀演示。拐杖朝下“tt”, 拐杖朝上“f f”。然后在問答中揭示f和t的讀音及寫法,再通過實物演示來檢驗發音的方法是否正確。在區分b和p,d和t,g k和h發音是否送氣,教師拿一張薄紙放在嘴邊,有意識地發出不同的音,讓學生直觀地觀察送氣的情況。
4創造生活情境,激發學習欲望
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才能因勢利導,最優化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比如可以在學生的作業本上用拼音寫學生的名字,讓學生輪流當小組長發本子,以提高學生學好拼音爭當小組長的積極性;也可以讓學生在家中的家具、電器上貼上拼音標簽,也可讓學生用肢體擺成各種字母,互猜互學;還可以在黑板上每天用拼音寫上當天的課程表,然后鼓勵學生自己獨立地拼讀出來。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拼音的讀音,教師再適時地進行表揚,此時學生們會有一種成就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自然會對拼音產生興趣,不會再有畏懼感了。
教室外、大自然是學生們最感新奇的地方。當學完聲母、韻母后,老師發給每個學生幾張描寫室外景物的拼音卡片,對學生說:“同學們,教室外有許多值得你們拼讀的詞語,愿意找找嗎?”“愿意!”頓時,學生舉著卡片走出教室,驚喜地指著、看著校園里的各種景物、花壇中的各種花草,接著由低聲拼讀到大聲地拼讀,這時學生們體會到拼音就在身邊,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才是對學生最有效的教育。
篇9
關鍵詞:漢語拼音;教學;學生;策略
漢語拼音是小學漢語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新課改要求我們不能繼續用傳統的老舊辦法進行漢語拼音教學。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尚不成熟有著潛力無限的想象力,他們喜歡動來動去,對于新鮮事相當好奇,注意力、意志力和興趣息息相關。另外,在當前應試教育的高壓下,小學生的負擔和壓力是比較大的。雖然我國基本考試制度我們無力短期內改變,但是小學漢語拼音方面的突破其實可以采用很多辦法和策略技巧,如下:
一、打造一個處處充滿拼音的、隨處能學習拼音的平臺策略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大部分是在教室度過的,若能把教室這個開放的空間打造成一個充滿拼音的世界,讓孩子們動手把桌椅、墻壁、書本、門窗等都貼上拼音標簽,把聲母和韻母等融入其中,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出來。那么學生就能在日常生活中開始接觸漢語拼音。
二、提供多種能有效幫助學生學漢語拼音的方法,教導學生如何學的策略
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新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的課時安排是比較有限的。這就使得我們在教學中需要省時度勢地刪減和重組一些教學內容,適量增加漢語拼音教學的課時,用更多的時間安排和使用教學方法。而這些方法主要有:首先,利用好教材是關鍵。教材作為整個漢語拼音的承載體,它的編排是有合理性的,我們應挖掘這些合理的地方。比如,新疆教育出版社在聲母g,k,h的教學編排中羅列了幾幅圖,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本上觀察鴿子圖片,進而把聲母g板書到黑板上。再引導學生觀察另外一幅小蝌蚪在水草附近玩耍的圖片,進而介紹k這個聲母并板書到黑板上。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找到第一印象,再聽老師的簡短分析和教讀,這樣就比單純地寫出g、k進行死硬教學要好很多。其次,根據記憶規律我們可以編制一些有獨創特色的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拼音的聲、形記憶。比如j、q、x連帶ü,眼淚沒了還念ü。再如:“b b b傳呼機,手斧砍柴p p p,小汽車喇叭d d d,小小氣球q q q,魚鉤加橫t t t,和平使者g g g,蝌蚪蝌蚪k k k,椅子彎彎h h h”;“傘勾向上是念f,傘勾向下是念t,小門開一是為n,若開兩扇是為m”。除此順口溜式的拼音識記學習的方法,我們教師還應該想其他的更好的辦法幫助學生。比如,要求學生跟隨教師一起用手指比劃c狀,引導學生比一比誰做得最像,學生會爭相比對,進而引導他們用手或身體做出更多字母的形狀,打開學生的創造智慧門。
三、用游戲引導學生愛玩的天性,使其在拼音學習的課堂中發揮活力的策略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尚不成熟,有著潛力無限的想象力,他們喜歡玩耍,對于新鮮事相當好奇,注意力、意志力和興趣息息相關。根據這種階段性天性,我結合其他教育同行的經驗設計了游戲活動,比如大轉盤、動力銜接、快樂送遞等。為了讓學生的活力得以發揮,我在進行“i、ei、ui”教學時就直接利用動力銜接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漢語拼音的閱讀中,一邊掌握學生的基礎情況,及時根據讀音上的錯位進行強調和糾正,確保學生都讀準確,會自己識別和閱讀。然后要求學生扮演快遞員,分別找出一堆卡片中的“i、ei、ui”,并且送到某個學生的手上,然后一起讀出卡片上的拼音。接著,進行寫作練習,讀寫完美地結合起來,在課后總結復習的過程中就開展大轉盤的游戲。每當學生進行到一定階段注意力和興趣開始消減時,筆者就開始另一個游戲環節,使得他們能快速融入新的游戲中,注意力順利轉移。學生在種種游戲中保持精神力,努力地完成游戲,變得極為好學,并且制造了很多的歡樂,用快樂學習逐步掌握拼音學習的讀寫技巧,并能在游戲中熟練地讀準“i、ei、ui”的讀音。
四、正確利用情景對漢語拼音學習有影響的策略
教師應從語言上引導學生觀看插圖、演示教具等活動,用這些手段創設漢語拼音學習的情景,用語言、表情、動作等把學生帶入情景之中。例如,筆者在教學中遇到學生不能正確拼讀“zhi chi shi ri”,糾正很多次也沒有什么效果。筆者冷靜地思考發現自己的策略選擇是有問題的:只是簡單教讀,讓學生嘗試跟隨閱讀難免造成單調枯燥的氣氛,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厭倦和疲憊。于是趕緊嘗試了用故事創造環境的方法,以吸引小學生喜歡聽新鮮故事的興趣,筆者告訴學生:其實關于“zhi chi shi ri”,有一個故事,ch是i的寶寶。有一天ch帶著i去街上玩,i調皮地跑到花花世界和媽媽走散了,它找不到路和媽媽。這時筆者提問學生i寶寶該怎么辦?學生有回答找警察等答案。筆者繼續講:i寶寶和同學們一樣聰明,應該找警察叔叔幫忙。于是在警察叔叔的帶領下回到ch媽媽的懷抱。i寶寶緊緊依偎著ch媽媽,再也不想分開了。講完故事后,指導學生觀察分析了“chi”的特點,學生就自行遷移掌握了“shi ri zi ci si”的讀音了。
總之,漢語拼音的學習需要用科學的方法策略,同時需要注意兼顧學生的認知特色,用新意細節的復習和練習策略,以教師為主導,靈活采用大合唱的形式進行讀音復習,用手指比劃字母形狀作為考核方式等的方法,才能對漢語拼音的學習起到促進的作用,才能讓學生減輕負擔。
篇10
一、激趣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認為“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的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激趣就是把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融進新鮮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之中,調動學生的情感,引發學生的愉悅,使知識的傳授有生氣,在可感知的情景氛圍中被學生樂意接受,從愉快走向成功。如我教聲母“j”時,首先在黑板上畫一只可愛的小雞,提問:這是一只什么呀?長得什么樣?根據學生回答,訓練學生說完整的句子(小雞的嘴尖尖的,小雞的身體毛絨絨的,小雞的腦袋圓圓的,小雞的爪子尖尖的)。然后再設疑:小雞怎么叫?學一學。小雞的爸爸是誰呀?(教師再畫一只大公雞)大公雞漂亮嗎?(學兒歌:公雞公雞真美麗,大紅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黃腳,要比漂亮我第一。)引導學生說出大公雞的羽毛顏色漂亮。接著引導學生說出小雞媽媽(大母雞)的本事,并把三只雞的叫聲讓學生學一學,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課本以外的知識。最后讓學生動手做一做,將教師提前制作好的圖片(雞的不同姿態、綠草地)貼在黑板上,根據貼好的圖意讓學生說一句完整的話。這種看一看,說一說,學一學,做一做的教學方法,比單調乏味地反復解釋其意思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得新知。
二、授法
授法就是要講究教師的教法和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美國著名教育家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教學質量的要求是如何向學生提供線索或指導。”為了追求課堂教學效率,我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如在教聲母“q”時,我便讓學生根據學習“j”的方法學習“q”.我問:這個字母像什么?學生的思維很是活躍,略一沉思后便紛紛舉手,有的說像一只大氣球,有的說像一面紅旗,有的用手指頭做“q”的動作……課堂氣氛激活了學生的大腦,促使他們動腦筋想辦法。就認知方面來說,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也為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奠定了基礎。
三、引思
引思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重點及難點,想方設法引發學生多思、深思、會思,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之中,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思維習慣,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課堂教學中,我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精心設疑,促使每個學生發揮最大的學習效能。“b—p”“f—t”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學生在作業中常常顛倒。為了讓學生區別,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課堂上讓學生將事先準備的四張卡片分別寫有“b”、“p”、“f”、“t”放在課桌上,然后請一位學生拿著其中一張卡片(如“b”)下座位去找同伴,邊走邊說:我是b,圓圓的肚子向右挺,我的同伴在哪里?全班其他學生可隨意舉起一張卡片讓這位同學辨認。最后將全班學生中持卡片“b”的同學請到講臺前,舉著卡片一齊說:我們是b,圓圓的肚子向右挺,我們是b,坐在一起聽廣播,b、b、b.據此法可再對比學習其他三個聲母。學生在游戲中掌握了知識的難點,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教學活潑、生動,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深思。
四、導練
導練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正確引導學生練習。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思維為核心、方法為中心、能力為重點”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取得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1.優化整體練習,即著眼于集體練習。我采取的形式是自由“大合唱”,通過全班的自由練習讀拼音,學生可贏得一個適應的機會,特別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這種“大合唱”中積極進行準備,養成大聲朗讀,大聲回答問題的良好習慣。
2.優化練習方式,即練習形式要活、多、新。在自由“大合唱”練習后,接著進行學生的“小合唱”(八人)、“男女二重唱”(全班男女各半)練習。為“獨唱”練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3.優化練習反饋。“大合唱”、“小合唱”、“二重唱”可以振奮學生的精神,活躍課堂氣氛,卻不能反饋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不便于發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最后讓每個學生進行“獨唱”,即個別練習(開火車讀拼音)。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調控,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予以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