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范文

時間:2023-03-25 03:32: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垃圾分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垃圾分類

篇1

主持人廖子彤給我們看了許多關于垃圾分類的圖片,比如:藍色垃圾桶是可回收物、綠色垃圾桶是廚余垃圾、紅色垃圾桶是有害垃圾、灰色垃圾桶是其他垃圾。還給我們看了垃圾不分類,一堆堆的垃圾引來了許多蒼蠅,我們看了都覺得很惡心。

“大家看了這張圖片,都覺得很惡心對吧?”老師說。

“是的”我們大家說。

“那大家以后都知道怎樣做了嗎?”老師說。

“嗯!我們知道了!以后我們應該分類垃圾不讓我們的城市變得臟兮兮的”大家一起說。

然后,廖子彤給我們讀了垃圾分類的問題。比如:餐盒是廚余垃圾,對嗎?

紙巾是可回收物,對嗎?我們大家都把右手舉得高高的,回答問題。

篇2

這個假期里,穆睿奇和小伙伴們一道,參與到小區的“垃圾分類”行動之中,“身臨其境”地體會了勞動的辛苦和快樂,以及隨之而來的“光榮感”。

說起這次行動,算得上“事出有因”:看看我們的地球,污染日益嚴重,有著一顆“環保心”的穆睿奇,很希望能為保護地球貢獻力量。可是,植樹造林、綠化沙漠、凈化水源等大工程,似乎離一名小學生太遙遠。

假期已到,穆睿奇想起在學校學習到的垃圾分類知識——這既對保護環境有利,實施難度也并不大。他決定先從簡單處下手,在家里做起了垃圾分類的“示范教學”。兩位學員——爸爸和媽媽學得挺快:首先,不能亂丟垃圾;其次,將它們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第三,分類放置,分類處理。在睿奇的倡導下,家里準備了三個垃圾桶,貼上不同的標簽。看著垃圾們有了各自的歸宿,爸爸、媽媽不停地稱贊這個主意好!

“小家”里安排妥當后,穆睿奇又想起了“大家”——小區里實行垃圾分類已經有一年多了,每次都是王奶奶進行樓下垃圾的最后分類,把一些沒分類或是分錯類的揀出來,重新投放。現在,穆睿奇和小伙伴們主動請纓,要讓王奶奶休息一下。

看著孩子們熱切的眼神,王奶奶懷疑地問:“你們會分類嗎?”睿奇果斷地回答:“王奶奶,您可以給我們把關,看我們哪兒分的不對,您再教我們。”王奶奶又問:“你們不怕臟呀?天氣這么熱,垃圾可是又臟又臭!”幾個小伙伴異口同聲地說:“您看我們的行動吧!”王奶奶笑著點了點頭。

就這樣,垃圾分類清理大戰吹響了號角。穆睿奇發現,或許是出于節省垃圾袋的目的,一些人把廚余垃圾和衛生間的垃圾放到了一起;或是在家里把所有垃圾歸放到一個袋子里,直接扔掉。對待“非常任務”,要依靠“非常武器”!穆睿奇他們用樹枝自制了幾雙“大筷子”,把菜葉、剩飯夾出來,放到廚余垃圾桶里。可想而知,此時味道有多難聞,小伙伴們戴上口罩繼續“戰斗”。

每次看到扔垃圾的鄰居,他們都很禮貌地提醒道:“謝謝您把垃圾分類!”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不注意垃圾分類的人也改正了自己的壞習慣。

篇3

2.仍掉,成為“白色污染”回收,變成“白色資源”。

3.文明餐飲,潔凈家園。

4.未來人類的文明,將是綠色文明。

5.提高社區的品味,從垃圾分類開始。

6.隨手一分,受益一生。

7.隨手一分,美化十分。

8.適量點菜,餐后打包,倡導綠色消費。

9.世界變成大花園,垃圾分類是關鍵。

10.你需要優美的環境,我需要你的電池。

11.你今天遵守了嗎?

12.你的小習慣,我們的大變化。

13.南粵美景你我他,垃圾分類靠大家。

14.密集你我力量。

15.亂放是垃圾,分類是資源。

16.垃圾仔細分。

17.垃圾有分類,回收不浪費。

18.垃圾分類投,也能救地球。

19.垃圾分類始于心,持之以恒在于行。

20.垃圾分類人人做,做好分類為人人。

21.垃圾要分類,資源要利用

22.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

23.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創優美社區環境

24.垃圾也有它的家,垃圾分類靠大家。

25.垃圾要分類,資源要利用。

26.垃圾要分類,生活變美好。

27.垃圾扔前分一分,綠色生活一百分。

28.垃圾類分,環境滿分。

篇4

提到“垃圾分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早年來被提倡的保護環境措施之一。但看了一下大街小巷的垃圾桶,發現這項措施好像落實的并不是特別好。那么接下來就讓我來發表一下我的意見吧。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垃圾分類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閱。

垃圾分類心得體會1在我們人類居住的城市里,每個家庭每天都會產生一些生活垃圾,因此一個城市每天的垃圾數量是相當可觀的。垃圾,在我們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如果不把垃圾好好地清理,藍天白云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那么應該如何處理這些生活垃圾呢?那就是將垃圾進行分類。

垃圾分類可分為:可回收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和干垃圾。

可回收垃圾桶是藍色,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這些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

濕垃圾桶是綠色的,主要是包括剩菜剩飯和西餐糕點等食物殘余、骨頭和內臟、菜根菜葉、水果殘余,果核果皮,盆景等植物的殘枝落葉、廢棄食用油,茶葉渣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桶是紅色的,它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油漆桶,家電類,過期化妝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干垃圾桶是灰色的,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通常根據垃圾特性采取焚燒或者填埋的方式處理。受污染與無法再生的紙張,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與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廢舊衣物與其他紡織品、破舊陶瓷品、一次性餐具、貝殼、煙頭、灰土等。

其實垃圾分類并不難,只是我們的舉手之勞。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的明天,從今天起,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創優美社區環境,配合垃圾分類,一起爭做文明市民吧!

垃圾分類心得體會2在大家眼里,垃圾是又臟又臭,毫無用處的廢物,但我知道,如果把垃圾分類,再經過處理,也是可以變廢為寶的'。

比如可回收垃圾,塑料,廢紙等等之類,只要經過處理、加工,它們就可以制成各種各樣有用的東西筆筒、文件袋等等;不可回收垃圾,比如剩菜剩飯、果皮菜葉等,經過利用,就變成了有機肥料,可以用來種菜、種花,大家就能吃到健康,可口的蔬菜瓜果。

現如今,我們村上每家每戶都發了兩個大垃圾桶和兩個小垃圾桶,一個用來裝可回收垃圾,一個用來裝不可回收垃圾。從那一刻起,媽媽就規定,不能亂扔垃圾,把垃圾進行分類。所以廚房里多了一個小垃圾桶,客廳里也多了一個小垃圾桶。在我們家里,爸爸是最最“懶”的,不管三七二十一隨手一扔,只要我在家,都逃不過我的“火眼金金”,漸漸地爸爸也被我“馴服”了,哈哈哈。

有一次,我心血來潮,跑去隔壁叔叔家門口的垃圾桶瞧瞧,打開一只蓋子,哇,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各式各樣的垃圾,“五顏六色”,有瓶子、塑料袋、廢紙、菜葉、果皮等等;再打開另一只垃圾桶,里面空空如也。哎,叔叔家為了貪圖方便,沒有進行垃圾分類。我跑回家,拿了夾子,把垃圾進行了分類,做完了感覺自已好有成就感。晚上,叔叔回家了,我連忙跑過去,拉著叔叔來到垃圾桶旁,打開兩個垃圾桶讓叔叔瞧瞧,這些可都是我的功勞,叔叔露出了驚訝又羞愧的表情,我說:“叔叔,以后你也要和我一樣,進行垃圾分類哦”。叔叔不好意思地點點頭,連聲說“好好好”。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一起保護地球媽媽,讓我們的家園變得越來越美!

垃圾分類心得體會3垃圾是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東西,而它卻可以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小困擾!“垃圾圍城”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吧。是垃圾使一個城市變成了一片臭氣熏天。

每天大家都會產生垃圾,中國十幾億的人口,多少城市?每天會產生多少垃圾?一個月會產生多少垃圾?一年又會產生多少垃圾?而這些垃圾又往哪里堆呢?

都不太在意這個問題。這也是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垃圾的原因所在,有的垃圾可以進行回收,而有的垃圾卻有害。一不小心沒有分類好,不但會對環境有污染,甚至還可能傷及生命。

垃圾可以分為有害垃圾、廚房垃圾、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垃圾也是有用處的,例如可回收垃圾可以用來回收利用,減少資源浪費。而廚房垃圾則可以用堆肥箱將它變成有機肥,而垃圾回收的好處也有很多!傳統的處理方法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萬畝土地。并且蚊蠅亂飛,污水四溢,臭氣熏天,嚴重污染環境,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和消耗。減少污染環境也是很好的,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的,有毒的物質,被列為有害垃圾。而例如煙頭,污染紙張,灰土,則被列為其他垃圾。玻璃牛奶盒,金屬類,廢紙盒,織物類則被列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就是剩菜剩飯果皮。回收利用垃圾可以變廢為寶,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億個,方便面碗5到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雙,這些占生活垃圾的8%到15%。我們應該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

如果不好好處理垃圾,將將會導致,環境污染,資源破損,還有會威脅到人身健康。

垃圾分類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美好環境由你我共同創造!

垃圾分類心得體會4凌晨四點半,我不舍地離開了溫暖的被窩,媽媽開車把我送到鎮中路的環衛工作站,和同學們一起參加小記者活動——體驗環衛工人的工作。

分好組,我隨著一位環衛工奶奶來到文峰地段時,不一會兒,看著這位身著橙色工作服的環衛工人,費勁地掃去地上的塵埃,豆大的汗滴順著額角滑落。看著她飽經滄桑的臉龐,佝僂的背影,我深深地體會到環衛工人的艱辛。我不自由主地上前,問道:“奶奶,你好。請問,你一天要工作幾個小時啊?”“10多個小時吧。”她擦了把汗,黑紅的臉龐上露出淡淡的笑意。“要是街道能有少一點的垃圾的話,我們也不用這樣辛苦了。”她自顧自地說道。“如果每個人能自覺把垃圾扔入垃圾桶的話,那么你們的工作量會減少許多吧。”“嗯,現在路上有許多分類的垃圾桶,要是垃圾都能被人們自覺分類處理,城市也會更加美麗的。”

這時,外面下起了小雨,雨珠打濕了老奶奶的衣衫,落在地上綻開朵朵晶瑩的雨花。看著環衛工人微駝的身影,我陷入了深思。是啊,每個人都向往美麗的家園。可是,美麗的家園卻總是出現了許多不和諧的身影——垃圾。怎樣處理這些垃圾,讓生活更加美好呢?

保護環境,首先從垃圾分類做起。生活垃圾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果皮、剩飯、菜皮等。另一類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料、橡膠、玻璃、金屬等。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這不僅僅是環衛部門的工作,也是我們每一個市民的責任。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首先,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其次,最主要的是按照垃圾的分類,放入垃圾桶的正確指示位置,進行回收利用。最后,家庭分類處理垃圾,如果各家各戶事先把這些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環衛工人則既可回收那些有用的垃圾,變廢為寶,又能及時處理那些沒用的垃圾,防止環境污染。

金色的陽光輕輕灑落在蔚藍的星球上,芳草如茵,海闊天空。若是我們每個人都付諸行動,美好的愿望也可變成現實!

垃圾分類心得體會5“哎呀!好臭呀!”“這垃圾太多了!”“蚊子蒼蠅真討厭呀!”走過垃圾桶時,經常能聽到人們這樣抱怨,為了清理垃圾,清潔工們每天總是忙忙碌碌,非常辛苦。

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我就產生了一個夢想,我一定要發明一種環保垃圾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這種環保垃圾桶就像橡皮泥一樣,你想把它捏成什么形狀,它就是什么形狀。每天它的顏色都會不斷變化著,當旭日初升時,它會變成紅色,讓人看一眼就覺得精神抖擻,一天都會有好心情;當正午時分,陽光刺眼時,它會變成淺淺的藍色,讓人感覺神清氣爽,把所有的煩惱一掃而光;當夜幕降臨時,它又會變成金黃色,發出明亮的燈光,讓走夜路的人們不再感覺害怕。

環保垃圾桶上有三個按鈕,分別是紅色、黃色、綠色。可別小瞧這些按鈕哦,它們的用處可大著呢!

當清潔工按一下紅色按鈕,垃圾桶立即從身體里伸出一個大大的吸塵器,可以把街道上的灰塵都吸進它的肚子里,經過處理和加工,變成一個個形狀可愛的玩具,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當清潔工按一下黃色的按鈕,垃圾桶就會張開大嘴,吸進二氧化碳,吐出氧氣或一個個凈化球,這個凈化球可以發到污水里,污水就會立即變得清醇可口,可供人引用。

當清潔工按一下綠色的按鈕,垃圾桶立即會把各種果皮紙屑等垃圾,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大類。把可回收的垃圾加工變成花草,美化環境,把不可回收的垃圾變成建筑材料,這樣人們就不會再去破壞環境了。

篇5

下班回家,發現單元門口放著一袋垃圾。唉!這不是我早上出門時,扔在公寓外垃圾站里的生活垃圾嗎?怎么會放在這里!仔細一看,垃圾袋上貼著一個警告條兒,上面醒目地寫著:請認真閱讀《垃圾分類說明書》,并遵守投入時間。奇怪,今天是“扔生活垃圾”的日子呀!而且我是在8點以前扔的呀!到底哪里違規了。此時,正好鄰居家的前田夫人買菜回家,看我正對著垃圾袋發愣,忙走過來問是否需要幫助。我不好意思地問她,這袋垃圾怎么了?前田夫人提起袋子一看說:“今天是‘扔生活垃圾’的日子不錯,雖然都是可燃燒垃圾,但是你應該把剩飯菜、果皮和餐巾紙、擦手紙分裝在兩個袋子里,這樣有利于處理。”原來如此。謝過前田夫人,提著袋子開門進屋,我心里還在唏噓不已。

嚴格的家庭生活垃圾分類,

使得垃圾桶占據了廚房很大的地方

一直聽說日本的垃圾分類、管理及其無害化處理做得非常好,很早以前就解決了當前許多國家都沒能很好解決的城市垃圾問題。來到日本后,身處其中感受更深。中、小學生的社會課教材,家庭主婦的生活用書,各種媒體的定期宣講,還有商品的包裝袋上的垃圾分類提示等等,在日本只要是需要扔掉的東西,都會被規定什么時候扔、扔在什么地方、怎么扔。公共場所(包括事務所)的垃圾桶全部都是分類的,自動售賣機旁也會擺放著分類垃圾桶。公共場所的垃圾桶一般會分成可燃物、不可燃物、空瓶(罐)、紙杯等幾類。在飲食店里還會設有一次性筷子、牙簽的投放筒。另外,公共場所是不允許扔生活垃圾(飯菜、果皮等)的,許多地方都會貼有“生活垃圾請自覺帶回家”的提示。

在日本,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是比較嚴格的,總體分為可利用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危險品垃圾四大類。每一個大類中又分若干小類。在名古屋、東京等大城市,垃圾分類種類接近十種。因而,家庭主婦再小的廚房里,垃圾桶(袋)都會占據很大的一塊地方。另外,在一些比較嚴格個規范的地區,垃圾袋也是專用的,白色的袋裝“可燃垃圾”,粉色的袋裝“不可燃垃圾”,綠色的袋裝“可再利用垃圾”……,垃圾袋上面還要求把住址和姓名填寫清楚。雖然連日本人自己也覺得這樣做很麻煩,但是他們卻從不違反規定,亂扔垃圾。有一次參加幾個日本家庭聚在一起的野外燒烤活動。餐后,家庭主婦們一邊分著小山一般的垃圾,一邊商量垃圾都分別由誰帶走。原來,幾個家庭各自住在不同的地區,第二天垃圾投放的種類不同,為了不讓垃圾過分集中、腐爛變味,她們要盡量選擇在第一時間投放。在一些比較大的新建社區,還制定了“垃圾回收獎勵制度”,回收人員每月統計一次,對將垃圾分類、按時準確投放的居民戶,給予250日元至300日元的獎勵。這點兒錢實在是不值得一提,但是日本人卻很在意,因為它體現了人們的文明、禮貌和衛生習慣,更顯示了良好的教育。

日本居民區的垃圾清理也是非常有序和現代化的。垃圾站設在居民區的很多角落,方方正正地用磚砌成小池一般,上面還罩著綠色的網子,以防風雨天垃圾滿處飛,或被烏鴉等鳥類啄食。垃圾清理車每天上午10:00以前會將垃圾清理走,加上周末和節假日不允許投放,所以上班的人們很難看到清理垃圾的狀況。一日,在公寓寫《研修報告》沒去上班,中間休息時走出公寓放松放松,看見一輛清理車和兩個工作人員正在作業,于是趕緊過去看個究竟。今天是“可燃燒垃圾”投放日,只見工作人員把一個一個的垃圾袋提起來看一眼,確認是“可燃燒垃圾”后,便順手扔進清理車后部的攪拌機里。隨后,一袋袋的垃圾被壓成了碎塊,堆積在清理車的前半部。身著專業服裝的工作人員告訴好奇的我說,這樣做既能提高清理車的裝載量,又便于垃圾的進一步處理。大部分“可燃垃圾”將直接燃燒或通過“生物氣體設備”發酵,產生沼氣燃燒后轉化為熱能用于發電,而一部分固體食品殘渣則化為肥料和飼料進行再利用,所以,最初的簡單處理可以有效提高利用率。很快我們公寓前的垃圾就處理完畢了,工作人員非常認真地將垃圾站清掃干凈,并用垃圾站旁的專用水龍頭將地面沖洗干凈。如果不是被特別告之,一般人很難猜到這里是垃圾站。我在日本看到許多垃圾站就設在社區的商店邊上,也有的垃圾站旁還設有自動售賣機。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據說是可再生垃圾、不可燃垃圾和危險品垃圾回收時,使用的車輛是完全不同的。特別是可再生垃圾,因為垃圾要直接送到再生產工廠進行處理,所以回收和清理的要求更加嚴格。我在日本的商場里,看見過寫有“回收物品制成品”標識的書包、本、衣服……,但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機會親眼目睹這個“化腐朽為神奇”的精彩過程。日本是一個自然資源匱乏的國家,人們從小就接受著“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的教育。因此,在日本,垃圾分類投放,包括處理等能做到非常完美也就不足為奇了。

10年前,有個朋友告訴我,日本人經常把還能使用的東西當垃圾扔掉,因此,當時中國留學生使用的電器、家具和自行車,很多都是從大街上撿來的,根本不用花錢。當時我還覺得驚奇。后來我們的生活漸漸好起來了,也開始講究生活品質,追趕時尚了,于是,電器、家具可以當廢品賣掉,也有人嫌麻煩直接扔到垃圾站。可如今在日本,不想要的舊電器、家具、自行車等粗大垃圾,不但換不來錢,換不來新產品,反倒要花錢請專門的機構來處理。一般來講,處理舊電器、家具、自行車時,只要先到居家附近的超市交納運輸費用和垃圾處理費用,然后定好時間,就會有專門的機構來你家,將垃圾運送到生產廠家進行專業處理。如果數量比較多且雜,則需要與所在區域清掃管理機構聯絡。

多年前,日本出臺了《大型家具等廢舊物品交納處理費用的規定》,一方面是為了緩解粗大垃圾的清理壓力,另一方面也是鼓勵人們節約使用,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我曾在小區見識過一次廢舊自行車清理。最初是小區里到處貼著廢舊自行車的告示,那上面清楚地寫著時間、方法和聯絡人。人們按照《通知》的要求,到小區負責人那里辦理丟棄手續并交費,成人自行車一輛2000日元,兒童自行車一輛1000日元,然后把寫有“統一處理”標識的小牌掛好,集中擺放到小區的操場上。一周過去,不經意間操場上已經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自行車,足有上千輛。雖然都是舊車,有的破了胎,有的斷了架,但都被擦拭得很干凈,再加上擺放得很整齊,遠遠看去,不知情者還以為這里是自行車交易市場呢。據我的鄰居講,這樣的自行車垃圾清理,基本上半年一次,到時大家都會自己花錢把不用的自行車清理掉。難怪我在車棚里很少看見破爛不堪的自行車。與自行車相比,廢舊汽車的處理似乎相對便宜一些。據說,一臺4、5人座的家用汽車只需交納1萬日元到1.8萬日元,回收公司就可以幫你解決問題了。

現在日本的垃圾處理已經完全產業化、市場化了。我以為,在其漫長的產業、市場化的過程中,全民參與、創新理念的環保意識比技術的開發、資金的投入更為重要。

以下是我所居住的愛知縣名古屋市春日井南部地區《垃圾投放規則一覽表》,這個表由名古屋市政府生活環境部統一印制發放。在日本,各地區的垃圾投放規則,除有特殊原因外,一般是常年不變。

注意事項:

1、 請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垃圾分類。注意各種商品上垃圾分類的標識;

2、 請將分類完成以后的垃圾裝入透明垃圾袋;

3、 請將垃圾投放在住區附近規定的垃圾站內;

4、 請在投放日當天早晨8:00前投放。“資源回收日”如遇節假日,或有第五星期的情況,停止投放一次;

5、 處理粗大垃圾(長度在1米以上的家具、電器、自行車等)時,請和住區附近的連鎖店聯系。若有3個以上的粗大垃圾,請與第6項提供的電話聯系;

6、 不明事宜請與春日井區政府生活環境部清掃管理課聯系。

粗大垃圾(電器)收費標準(無論大小,含搬運費1000日元):

電腦:3000日元

洗衣機:3400日元

電視:3700日元

篇6

2、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這些經處理后可以采用就地處理堆肥

3、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尤其是廢電池不可直接扔到地上,對土地的傷害十分嚴重。

4、其他垃圾包括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這些可以采用衛生填埋法。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對本屆少代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我是來自巢湖市城管局的工作人員,受團市委的委托,下面我將對代表們提出的關于垃圾分類的提案進行答復。

近幾年來,垃圾分類作為城市管理的一項重點工作,一直在積極推進中,我們也做了一系列工作:包括設置分類式垃圾桶,編寫垃圾分類手冊,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等。由于受到技術、設施等方面的限制,當前巢湖城區、鄉鎮垃圾分類主要還是按照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兩分法”進行分類。目前巢湖市正在制定詳細的垃圾分類方案,后續會慢慢推進“四分法”(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垃圾分類是一項持續周期長、涉及社會方方面面、落實難度大的工作,需要理念、制度、設施、技術等全方位的支持,更需要全社會的配合和全民動員參與。提案中,各位代表們也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在此我想給同學們補充幾點建議:

1、加強校園宣傳,通過主題班會、校園櫥窗宣傳、板報展示、知識競賽等形式在校園內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2、在各班級設立分類垃圾筐,校園內設置分類垃圾桶,嚴格按照分類要求投放垃圾。

3、學校少先大隊可成立“紅領巾志愿站”,定期開展可回收垃圾義賣活動,義賣得來的錢可用于做公益活動和獎勵垃圾分類做得好的班級和同學。

4、開展“垃圾分類我先行”實踐活動,利用周末時間走出校門,深入社區、街道,通過多種形式向群眾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篇8

垃圾分類減量倡議書親愛的居民朋友們:大家好!

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化進程加快,生活垃圾量不斷暴增,垃圾處理問題迫在眉睫!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大量的垃圾將嚴重污染我們的生活環境,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影響我們的子孫后代!

要妥善解決垃圾成災所帶來的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就必須從垃圾的源頭分類收集做起,從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那么,作為垃圾分類行動主要參與者的廣大村民朋友們應該如何做呢?結合上級要求和我鎮實際,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樹立垃圾分類的正確思想。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日常生活垃圾中有70%以上可以進入回收再利用。而開展垃圾分類是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必要前提,是減少資源消耗、保護自然生態的有益舉措。因此,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勢在必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二是掌握垃圾分類的正確方法。

我們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分類處理:

1、煤灰、建筑垃圾不得入桶,可以填路。

2、剩菜剩飯、樹枝樹葉、菜葉、果皮、動物骨架內臟等嚴禁入桶,可用于喂家禽或倒入堆漚池堆漚培肥。

3、塑料、紙類、易拉罐、酒瓶等放入可回收垃圾桶。

4、廢電池、燈管(燈泡)、農藥瓶、醫療針管等有毒有害物質請裝好袋,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統一交保潔員回收。力爭做到“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出村”,搞好垃圾分類工作。

三是投身垃圾分類的正確行動。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垃圾分類人人參與,垃圾分類人人受益!希望廣大村民朋友們積極行動起來,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主動掌握分類知識,持之以恒地對家庭垃圾進行有效分類和準確投放。

親愛的村民朋友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踐行垃圾分類,以嶄新的面貌和良好的衛生習慣,愛護我們的生活家園,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為建設“生態柏加、智慧花鄉”貢獻我們的力量!

垃圾分類減量倡議書目前,我市正在開展“三城聯創”活動,為營造段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我們倡議:廣大社區居民朋友們要迅速行動起來,積極發揚主人翁意識,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參與到垃圾減量分類處理的行動中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做起,從機關、家庭、社區做起,共同打造低碳生活。

一、重復利用、變廢為寶

1、在家中將生活垃圾分為有害拉圾、可回收物、餐廚垃圾、其他拉扱四類,并分別放置。

2、有害垃圾投放到小區集中收集點進行統一收集。

3、把廢棄物中有回收價值的紙類、望料類、玻璃類、金屬類、織物類以及電器類分離出來單獨存放,可回收物直接變賣給廢品回收企業或放入小區設置的可回收物垃圾桶。

4、在家中廚房放置餐廚垃圾桶,將家庭產生的餐廚垃圾裝袋打包,然后將其放入小區設置的指定垃圾桶。

5、除以上之外家庭產生的垃圾應歸為其他垃圾,并采用單獨的垃極桶存放,然后將其放入小區設置的不可回收拉圾桶。

二、垃圾減量,減少污染

1、在工作中:紙張雙面書寫、雙面打印;盡量運用互聯網、局域網進行電子無紙化辦公;盡量使用可再生辦公用品,少使用一次性紙杯。

2、在外就餐:要適量點,合理搭配:剩菜要打包帶走,減少浪費;使用可重復使用的餐具,盡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品和紙巾等;食用自助餐時要按需自取,避免食物浪費。

3、外出旅行:自帶可重復使用的杯子、洗漱用品;旅行過程中應將各類垃圾分類收集和投放,不要隨手丟棄。

4、把不用的衣服等物品進行變賣、捐贈等,延長其使用壽命。

5、盡量使用可重復使用的耐用品(如充電式電池等),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篇9

到了樓下,我們首先把垃圾桶打開,哇!好多垃圾呀!接著,爸爸為我們講述了垃圾的三種不同的分類:“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還有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就是指廢紙、塑料、鐵和木頭制材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而這些”爸爸用手指了指地上的果皮“廚房垃圾,像魚骨呀,剩飯呀等等垃圾,都是不可回收垃圾。電池燈泡等垃圾就是有毒有害垃圾了。”爸爸說完了,我們便手忙腳亂的干了起來。

“哎呀,這個發錯了!”

“哥哥,這個該放哪兒?”

“應該是可回收的吧,唉,不對,是有毒有害的。”

“那個瓶子要先踩扁了才能放進去。”

“你踩到我的腳呀!”

……

篇10

提到“垃圾分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早年來被提倡的保護環境措施之一。但看了一下大街小巷的垃圾桶,發現這項措施好像落實的并不是特別好。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垃圾分類心得感悟600字范文,供大家學習。

垃圾分類心得感悟600字范文1在我們人類居住的城市里,每個家庭每天都會產生一些生活垃圾,因此一個城市每天的垃圾數量是相當可觀的。垃圾,在我們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如果不把垃圾好好地清理,藍天白云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那么應該如何處理這些生活垃圾呢?那就是將垃圾進行分類。

垃圾分類可分為:可回收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和干垃圾。

可回收垃圾桶是藍色,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這些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

濕垃圾桶是綠色的,主要是包括剩菜剩飯和西餐糕點等食物殘余、骨頭和內臟、菜根菜葉、水果殘余,果核果皮,盆景等植物的殘枝落葉、廢棄食用油,茶葉渣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桶是紅色的,它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油漆桶,家電類,過期化妝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干垃圾桶是灰色的,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通常根據垃圾特性采取焚燒或者填埋的方式處理。受污染與無法再生的紙張,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與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廢舊衣物與其他紡織品、破舊陶瓷品、一次性餐具、貝殼、煙頭、灰土等。

其實垃圾分類并不難,只是我們的舉手之勞。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的明天,從今天起,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創優美社區環境,配合垃圾分類,一起爭做文明市民吧!

垃圾分類心得感悟600字范文2在大家眼里,垃圾是又臟又臭,毫無用處的廢物,但我知道,如果把垃圾分類,再經過處理,也是可以變廢為寶的'。

比如可回收垃圾,塑料,廢紙等等之類,只要經過處理、加工,它們就可以制成各種各樣有用的東西筆筒、文件袋等等;不可回收垃圾,比如剩菜剩飯、果皮菜葉等,經過利用,就變成了有機肥料,可以用來種菜、種花,大家就能吃到健康,可口的蔬菜瓜果。

現如今,我們村上每家每戶都發了兩個大垃圾桶和兩個小垃圾桶,一個用來裝可回收垃圾,一個用來裝不可回收垃圾。從那一刻起,媽媽就規定,不能亂扔垃圾,把垃圾進行分類。所以廚房里多了一個小垃圾桶,客廳里也多了一個小垃圾桶。在我們家里,爸爸是最最“懶”的,不管三七二十一隨手一扔,只要我在家,都逃不過我的“火眼金金”,漸漸地爸爸也被我“馴服”了,哈哈哈。

有一次,我心血來潮,跑去隔壁叔叔家門口的垃圾桶瞧瞧,打開一只蓋子,哇,真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各式各樣的垃圾,“五顏六色”,有瓶子、塑料袋、廢紙、菜葉、果皮等等;再打開另一只垃圾桶,里面空空如也。哎,叔叔家為了貪圖方便,沒有進行垃圾分類。我跑回家,拿了夾子,把垃圾進行了分類,做完了感覺自已好有成就感。晚上,叔叔回家了,我連忙跑過去,拉著叔叔來到垃圾桶旁,打開兩個垃圾桶讓叔叔瞧瞧,這些可都是我的功勞,叔叔露出了驚訝又羞愧的表情,我說:“叔叔,以后你也要和我一樣,進行垃圾分類哦”。叔叔不好意思地點點頭,連聲說“好好好”。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一起保護地球媽媽,讓我們的家園變得越來越美!

垃圾分類心得感悟600字范文3垃圾是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東西,而它卻可以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小困擾!“垃圾圍城”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吧。是垃圾使一個城市變成了一片臭氣熏天。

每天大家都會產生垃圾,中國十幾億的人口,多少城市?每天會產生多少垃圾?一個月會產生多少垃圾?一年又會產生多少垃圾?而這些垃圾又往哪里堆呢?

都不太在意這個問題。這也是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垃圾的原因所在,有的垃圾可以進行回收,而有的垃圾卻有害。一不小心沒有分類好,不但會對環境有污染,甚至還可能傷及生命。

垃圾可以分為有害垃圾、廚房垃圾、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垃圾也是有用處的,例如可回收垃圾可以用來回收利用,減少資源浪費。而廚房垃圾則可以用堆肥箱將它變成有機肥,而垃圾回收的好處也有很多!傳統的處理方法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萬畝土地。并且蚊蠅亂飛,污水四溢,臭氣熏天,嚴重污染環境,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和消耗。減少污染環境也是很好的,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的,有毒的物質,被列為有害垃圾。而例如煙頭,污染紙張,灰土,則被列為其他垃圾。玻璃牛奶盒,金屬類,廢紙盒,織物類則被列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就是剩菜剩飯果皮。回收利用垃圾可以變廢為寶,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億個,方便面碗5到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雙,這些占生活垃圾的8%到15%。我們應該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

如果不好好處理垃圾,將將會導致,環境污染,資源破損,還有會威脅到人身健康。

垃圾分類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美好環境由你我共同創造!

垃圾分類心得感悟600字范文4凌晨四點半,我不舍地離開了溫暖的被窩,媽媽開車把我送到鎮中路的環衛工作站,和同學們一起參加小記者活動——體驗環衛工人的工作。

分好組,我隨著一位環衛工奶奶來到文峰地段時,不一會兒,看著這位身著橙色工作服的環衛工人,費勁地掃去地上的塵埃,豆大的汗滴順著額角滑落。看著她飽經滄桑的臉龐,佝僂的背影,我深深地體會到環衛工人的艱辛。我不自由主地上前,問道:“奶奶,你好。請問,你一天要工作幾個小時啊?”“10多個小時吧。”她擦了把汗,黑紅的臉龐上露出淡淡的笑意。“要是街道能有少一點的垃圾的話,我們也不用這樣辛苦了。”她自顧自地說道。“如果每個人能自覺把垃圾扔入垃圾桶的話,那么你們的工作量會減少許多吧。”“嗯,現在路上有許多分類的垃圾桶,要是垃圾都能被人們自覺分類處理,城市也會更加美麗的。”

這時,外面下起了小雨,雨珠打濕了老奶奶的衣衫,落在地上綻開朵朵晶瑩的雨花。看著環衛工人微駝的身影,我陷入了深思。是啊,每個人都向往美麗的家園。可是,美麗的家園卻總是出現了許多不和諧的身影——垃圾。怎樣處理這些垃圾,讓生活更加美好呢?

保護環境,首先從垃圾分類做起。生活垃圾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果皮、剩飯、菜皮等。另一類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料、橡膠、玻璃、金屬等。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這不僅僅是環衛部門的工作,也是我們每一個市民的責任。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首先,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其次,最主要的是按照垃圾的分類,放入垃圾桶的正確指示位置,進行回收利用。最后,家庭分類處理垃圾,如果各家各戶事先把這些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環衛工人則既可回收那些有用的垃圾,變廢為寶,又能及時處理那些沒用的垃圾,防止環境污染。

金色的陽光輕輕灑落在蔚藍的星球上,芳草如茵,海闊天空。若是我們每個人都付諸行動,美好的愿望也可變成現實!

垃圾分類心得感悟600字范文5“哎呀!好臭呀!”“這垃圾太多了!”“蚊子蒼蠅真討厭呀!”走過垃圾桶時,經常能聽到人們這樣抱怨,為了清理垃圾,清潔工們每天總是忙忙碌碌,非常辛苦。

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我就產生了一個夢想,我一定要發明一種環保垃圾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這種環保垃圾桶就像橡皮泥一樣,你想把它捏成什么形狀,它就是什么形狀。每天它的顏色都會不斷變化著,當旭日初升時,它會變成紅色,讓人看一眼就覺得精神抖擻,一天都會有好心情;當正午時分,陽光刺眼時,它會變成淺淺的藍色,讓人感覺神清氣爽,把所有的煩惱一掃而光;當夜幕降臨時,它又會變成金黃色,發出明亮的燈光,讓走夜路的人們不再感覺害怕。

環保垃圾桶上有三個按鈕,分別是紅色、黃色、綠色。可別小瞧這些按鈕哦,它們的用處可大著呢!

當清潔工按一下紅色按鈕,垃圾桶立即從身體里伸出一個大大的吸塵器,可以把街道上的灰塵都吸進它的肚子里,經過處理和加工,變成一個個形狀可愛的玩具,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當清潔工按一下黃色的按鈕,垃圾桶就會張開大嘴,吸進二氧化碳,吐出氧氣或一個個凈化球,這個凈化球可以發到污水里,污水就會立即變得清醇可口,可供人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