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扶貧幫扶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25 04:39: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行扶貧幫扶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社區2019年下半年扶貧工作計劃

一、xx村基本情況

我村位于xx鎮西南端,與xx區xx鎮接壤,距離政府所在地八公里,縣道1.6公里,機場高速2.5公里,共XXX個村民組,1XXX戶、5XXX人,耕地面積3248畝(田2756畝、土492畝)、森林面積4500畝,享受低保戶XXX戶XXX人,精準扶貧戶XXX戶XXX人,農村養老保險和新農合完成率達百分之九十五,在家勞動力1XXX人,外出務工1XXX人,有正式黨員XXX人,20xx年全村人均純收入8XX元,近年來,在上級政府的支持和關心下,爭取一事一議項目資金,完善了五星、華豐、明光三個村民組的硬化公路,解決了遠豐、新場、華豐、明光、聯合、云豐幾個組的人畜飲水困難問題,對云豐、明光山塘水庫進行了整治,修筑防滲渠5000余米。20xx年爭取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XXX萬元,對100余畝土地進行了平整,修筑平遠大壩防洪渠道1240余米、配套硬化公路1260米,人行便道硬化1800米,防滲渠2500米,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較大改善。

二、致貧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農戶天災、****、生病、殘疾、子女入學、智障、資金、技術、勞動力缺乏等。

三、幫扶計劃

xx村兩委駐村工作組緊緊圍繞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和六個到村到戶幫扶措施總要求,通過對貧困戶建檔立卡,為盡快解決貧困戶脫貧特制定以下幫扶措施:

1、救濟糧款向貧困戶傾斜,

2、鎮、村落實幫扶單位責任人,

3、農業技術培訓,讓貧困戶掌握1-2門農業種植技術,

4、向用人單位推薦勞動力輸出,

5、爭取貼息貸款,

6、招商引資、土地流轉、開發旅游項目、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通過以上幫扶措施,達到扶持一戶、成功一戶、帶動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四、工作要求

1、村兩委和駐村工作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做好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負責本村精確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落實,確保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不走樣。

2、要積極協調、精心安排,積極爭取部門支持,幫助種植戶協調貼息貸款和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切實解決幫扶計劃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3、村兩委和駐村工作組要緊密配合,對照幫扶計劃,積極爭取廣大群眾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實,并及時發現和反饋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糾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鎮扶貧辦報告工作實施進度,對在工作中落實不力、推進緩慢,給本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社區2019年下半年扶貧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x大和十x屆x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進區入戶、開發式扶貧的方針,突出整區推進、科技培訓和產業化扶貧三大工作重點,緊緊圍繞中央提出的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大力實施基礎扶貧、科學扶貧、社會扶貧五大工程,強化科學、資金、隊伍三大管理,切實做好定點幫扶工作,確保各項任務*完成。

二、工作重點

1、鞏固本社區原有的資源,在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始終把老齡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要從廣大老年人精神生活需要出發,組織開展各種有益活動,推動和-諧社區的建設。

2、了解掌握社區內殘疾人權益保障情況,聽取殘疾人意見,為殘疾人提供優先、優質、優惠的法律服務。

3、認真學習和掌握有關低保政策,對困難家庭實行定期走訪制度。及時掌握他們近期的家庭生活狀況,實行動態管理。

4、社區要積極為所幫扶人員創造就業機會,鼓勵他們樹立自強自立的精神,為創建和-諧社區做出貢獻。

三、具體工作措施

1、明確幫扶對象。凡持有本轄區常住非農業戶口的4XXX人員、低保人員、特困家庭和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員等對象均可獲得幫扶。必須及時了解掌握幫扶對象的動態變化情況,做到出現一個發現一個

2、進一步做好社區孤寡獨居老人關愛工作,針對各種不同需求的獨居老人提供各類相關的服務,鞏固所有老人一對一的結對關愛活動。大力宣傳安康通呼叫裝置,為有這方面需求的老人做好服務工作。認真做好老年人來訪、來信工作,熱情接待,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困難

3、落實殘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登記工作。及時了解掌握殘疾人的需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推進殘疾人就業。大力扶持殘疾人個體就業。

4、掌握本轄區內就業困難群體情況,全面了解轄區4XXX人員、雙下崗失業人員、單親下崗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個人和家庭基本情況,建立就業困難群體登記臺帳。廣泛動員下崗失業人員參加職業培訓。加強對下崗失業

篇2

年初以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本人緊緊圍繞全鎮“強鎮富民”的整體工作目標,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立足工作實際,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推動了各項分管工作的順利開展,較好地履行了自身工作職責。現將一年中本人在思想政治、工作實績等方面的情況匯報如下:

一、強化學習,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

把加強學習作為提高個人工作能力的有效形式,制定了詳盡的學習計劃,保證了學習時間、學習內容的落實。在政治理論上,認真學習了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增強了貫徹執行區委、區政府和鎮黨委、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能力,使黨的方針、政策和鎮黨委、政府的各項工作任務、目標都得到了較好的貫徹落實。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來提高了個人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時,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不斷增強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克服了一些難題,充分發揮自己的親合力,調動分管部門的積極性,認真完成組織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履行職責,扎實推進各項分管工作

(一)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水平。2005年是我鎮教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教育均衡協調發展的起始年。我鎮在重點工程項目投入較大的情況下,投入資金100萬元,完成了*小學、*小學、*等學校的校舍建設;投入資金50余萬元,加快了一中、*小學后續工程的建設步伐;投入近80萬元建成的高標準成人教育中心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又投資約2.5萬元充實了成教中心的內部配套。借全市“三新工程”的東風,鎮黨委、政府投資近12萬元為兩處中學、中心小學、*小學、*小學、*小學等添置新課桌凳2100余套,80%的學生用上新的課桌凳,走在了全區的前列。為了解決幼兒入托難的問題,又投入近60萬元,建設800余平方米的中心幼兒園,年前可投入使用。學校環境的改善,促進了教學水平明顯提高。全鎮53名學生考入八中正榜,全區錄取比率鄉鎮第一;共有300余名學生升入高中就讀,全區鄉鎮中學名列前茅;各項競賽成績優異,在全區初中素質文化檢測中,我鎮尖子生人數名列前茅。

(二)加大新型合作醫療的推廣力度,解決群眾的就醫難題。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高度重視,制定了宣傳工作計劃。在宣傳形式上,采取了發放明白紙、出動宣傳車、張貼宣傳標語、入戶等形式,大力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意義和好處,共計發放劉區長《致全區廣大農民群眾的一封公開信》和《*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問答》8000份,粉刷張貼宣傳標語200余條,在全鎮上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在宣傳對象上做到了“三個提高”。一是提高黨政成員的認識。先后召開黨委會、黨政聯席會傳達市、區領導講話精神,充分認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二是提高村干部和機關干部的認識。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提高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重要性的認識,激發工作的積極性。三是提高廣大村民的認識。通過召開村民會議、入戶動員等形式,向廣大村民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傳統合作醫療的區別,消除疑慮,提高參保的積極性,全鎮已有2.4萬人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85%,大病統籌報銷260余人次,報銷金額15萬元。“一體化”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和加強,消除了一村多室存在的弊端;嚴格規范了醫療服務行為,提高了醫療服務水平;對村級衛生室就醫環境進行全面整治,不斷提高就醫條件,真正做到為民、利民、便民。

(三)爭創省級環境優美鄉鎮,改善群眾的生活環境。投資2350余萬元對駐地*路、*路的臟、亂、差集中整治,清除衛生死角3處,清運垃圾4噸,整治廣告牌50余塊,規范道路2條*,清理亂貼亂畫100余處,清理三大堆180堆(糞堆、砂堆、柴草堆),鋪設人行道花磚3萬平方米,修排水溝12.8千米,硬化路面(鋪油)13.6萬平方米,取締占路攤點5處,安裝路燈230盞,查違法建設1處,建筑面積達200平方米。投資3萬余元對欣興路、復興路實施了美化工程,栽植大葉女貞1100株。同時,對鎮容鎮貌、村容村貌的工作加強管理,大力實施環境整治工作,改善了村容村貌,樹立了新**新形象。

(四)扶貧救困,保障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民政工作落實到位與否,決定著一方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本人本著為民多辦實事的宗旨和責任,認真細致的抓好了農村優撫優待、幫扶濟困工作。對于“三老”人員以及現役軍人專項資金和困難戶的救災救濟工作發放的及時到位,并審核上報了2005年度低保人員的家庭、個人情況40戶,上報城鎮低保戶12戶。對越參戰人員的安撫落實工作逐一的進行了解,親自到戶,按照有關的政策給予安排落實,消除了他們的不穩定因素,杜絕了越級上訪現象的發生,確保了社會穩定。對農村養老保險工作,足額完成了全鎮10萬元的保險業務。尊老敬老是中國傳統美德,我鎮駐地的敬老院是省二級達標院,由于久于失修,為了讓老人們有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爭取資金,對敬老院進行全面的維修改造,投入近20萬元對硬件設施和內部環境進行建設改造。在飲食方面,按照老人的生活習慣給予調劑,讓老人們真正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關懷。

三、統籌兼顧,努力抓好包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