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浴銷售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28 09:06: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衛浴銷售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京地稅營〔2003〕138號
各區、縣地方稅務局、各分局: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地方稅務局《轉發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消化空置商品房有關稅費政策的通知》(京財稅〔2001〕1511號)中對消化積壓空置商品房免征營業稅至2002年12月31日停止執行的政策精神,以及北京市地方稅務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北京市房地產市場營業稅優惠政策執行管理工作的通知》(京地稅營〔2002〕311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消化空置商品房有關稅費政策的通知》(財稅〔2001〕44號)文件精神,為了正確執行營業稅稅收政策,合法終止對積壓空置商品房銷售免征營業稅的審批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請各局務必于2003年3月10日以前,采用多種形式再次向所轄各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企業或單位,重申宣傳提示上述有關文件規定,確保可依法享有相關稅收優惠利益的全體納稅人,及時選擇行使或放棄相關稅收優惠依法申請的權利。
二、依法可享有上述文件規定相關稅收優惠利益的納稅人,應于2003年4月20日以前正式履行申報審批程序。對逾期未報者,不再受理。
三、對需初步審核后上報市局審批的積壓空置商品房銷售免征營業稅的申請,各局應務必于2003年5月20日前,將符合規定要求的申請書及相關資料上報市局。
四、各局應在近期內嚴格按照有關文件的規定,對已經批準的此類免稅項目進行認真的清理和復查,然后寫出工作總結并填寫《銷售積壓空置商品住房免征營業稅統計表》和《售積壓空置商業用房、寫字樓免征營業稅統計表》,于2003年6月15日前以書面形式上報市局營業稅管理處。市局營業稅管理處將在適當時間,安排必要的復核與抽查。
附件:1.銷售積壓空置商品住房免征營業稅統計表
篇2
談判的本質是權力實力之間的較量,簡單來說,比如甲有求于乙,那么乙的權力較大。有些讀者會有疑問,既然甲有求于乙,那么肯定甲心理壓力大。有什么轉換不轉換的問題嗎?為什么壓力會相互轉換呢?
其實,做過談判的人往往深有體會,事情并不是簡單的單向關系。在問題A上面,甲有求于乙,但在問題B上面,反而是乙有求于甲,所以說甲也有壓力,乙也有壓力。甲的壓力在于問題A上面,不知道乙是否會答應。乙的壓力在于問題B上面,不知道甲的態度如何。所以,幾個回合下來,都有壓力,只不過在于誰的壓力更大,或者是否有可替換方案。
比如作者以前從事渠道開拓與管理的崗位,在與國內電器賣場進行談判的時候,作者每個月都會提交工作計劃,寫到本月重點工作,比如**賣場合同簽訂。那么,這個月,我的壓力就來了。就是要把這個賣場拿下來。看起來,壓力在我這方面,因此,剛剛與賣場談判的時候,總是以為自己是有求于他們。結果就是匆忙之中,喪失理智思考,導致簽訂“不平等條約”。后來,經過一件事情,我理解到,廠家并不是弱勢群體。作者與另外一家賣場還沒有簽訂年度合同,原因在于總部大盤合同沒有出來。接下來,令我驚奇的事情出現了:賣場采購直接打電話催促我,為什么合同還沒有簽訂,領導已經督促他盡快展開銷售,說是這個月考核他的業績為100萬。估計這位老兄是采購“菜鳥”,還不知道在談判中如何保護自己。結果這個重要的信息泄露了。我這個時候才明白,原來壓力不只在自己身上,談判對手也會有相對應的壓力。由于我們在談判中,往往由于壓力出現視野狹窄,看到的是自己的弱點,而忘記了對方也是有弱點的。
我們經常能遇見的一個狀況:例如某家電連鎖店是你公司的重點客戶,近幾年他們不斷地拓展新市場,開店數居全國第一,尤其在今年,公司60%的利潤都源自于這家企業。作為重點客戶經理,需要經常同他們談判以及處理突發事件。某天上午對方的采購總監給你打了一個電話,因為庫存不足,要求馬上配送五十臺影碟機到中心庫房,否則將按照相關規定對你方罰款。你聽到這個消息時眼前漆黑一片,馬上調集五十臺影碟機是不可能的,你需要與總部、物流、財務等相關部門協商,如果一切順利也達不到對方的時間要求。雖然罰款金額不大,但終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剛剛提升不到半年,而且老板對你也十分的器重,這么一個莫名其妙的罰款會影響你職業生涯的發展。這時你已經是焦頭爛額、手足無措,實在想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此時最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事情的來龍去脈,會發現其實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復雜。依據歷史銷售數據可以得知,該連鎖店不可能一天賣出五十臺影碟機,同時可以排除團體購物的可能,因為駐店導購員并沒有向你匯報。那么對方為什么會如此急切地向你要貨呢?
他們的秘密是:安全庫存出現了問題!一定是銷售和庫存兩個部門銜接、協調出現了問題,以至于門市店面無貨可賣,甚至遭到了顧客的投訴。很明顯這是店方的問題,而不是你的責任,但他們卻把這個棘手的問題轉嫁,讓你來承擔他們的壓力,這的確很不公平,如果不能發現這個秘密,那你只能把所有的壓力都自己扛了。以對方的經驗應該決不會犯下如此幼稚的錯誤,一定是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但這不是你的問題,如果你不將這種責任關系搞清楚就會掉進對方的陷阱。當然,你可以全力以赴地幫助客戶度過難關,因為這是你的工作職責,但事前必須與對方談清楚責任的歸屬,以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煩。
另外一方面:權力是一種流體,不是一種固體。
談判權力的影響因素不僅僅包括談判的議題,實質結構,成員結構
等,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時間。時間使權力變成一種流體,看似無形無力,卻悄然改變著局勢。
小區門口開了一家大型超市,按照一般道理來說,現在是買方時代,應該是超市大張旗鼓,大力宣傳,吸引顧客前來購物消費,權力更加傾向于消費者。但我們知道超市促銷都會有時間限定。因此,壓力在悄然轉移,在促銷活動將要截止的時候,大批顧客融入超市,因為他們聽說明天促銷活動就截止了。顯而易見,壓力已經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了。難怪很多店鋪展開促銷活動都會告知“清倉出貨,只限三天”等等。
有時候壓力的轉換會有比較明顯的現象與措施出來,比如上面所舉的例子,超市促銷活動時間限制讓顧客無法在其它時間享受到價格優惠。但也有些措施是無形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比如你作為銷售經理,前去拜訪某些客戶,客戶埋怨產品難以銷售。這個時候,壓力反而轉換到你身上,這個時候,就需要辨別,這種壓力到底是否存在,是否是“莫須有”,或者只不過是客戶讓你降價的理由。因此,壓力是否能夠成功轉換,也是需要客觀事實支撐。
談判中的壓力轉換會直接影響到談判的結果,因此,誰來承擔壓力,誰承擔的壓力更大,誰承擔的壓力更久,誰又能將壓力進行轉換,需要談判方進行甄別。所以,問題的確是你的,就要勇敢地承擔,倘若不是你的,就要說清道明。
讀者朋友們在看上面的例子時可能認為這很簡單,是非曲直好像很容易分辨,并沒有多么復雜。其實不然,首先因為案例已經比較清楚的擺在眼前,做出結論還是相對容易一些,其次大家都是局外人,正所謂旁觀者清。如果你身處其中,談判經驗又不是非常老道,就會困在其中從而失去理性的思維。若想驗證壓力的真偽也并非難事,你完全可以在當場弄清楚,是不可避免的壓力還是對方只想試探一下你的反應。
舉一個銷售汽車的例子。店里有兩款型號的汽車,一款低售價低毛利,另一款高價位高利潤。大部分客戶通常會選擇低價格的那部,而這是你最不愿意看到的狀況,如何辨別他們的資金情況呢?當然不能去查他們的銀行存折,但你可以通過詢問來找到答案。他們一般會告訴你,以目前的經濟狀況只能接受這部車的價格,你可以問他:“如果有部車可以使你駕駛更安全,在與家人郊游時更加放心;它的行駛速度更快,而且起步速度更是驚人,綠燈亮時能夠把其他車遠遠地甩在身后;它外觀時尚新潮,在朋友聚會時頂有面子,還有內部裝飾,讓你有家一般的舒適感覺。當然,它要比這部貴兩萬,但我肯定它絕對物超所值,你有興趣去看看嗎?”
不要擔心他們會責備你,很少人會對你說:“你是不是搞錯了,我說得已經很清楚了,只愿意買這部車,我根本不在乎其他更好的交易,哪怕是能飛上天的汽車。”恰好相反,大多數人都會說:“我可以去看看,如果真像你說的那么好,我只能動用我的死期存折了,雖然會損失一些利息,但比起一輛稱心如意的車來還是劃算的。”看來他的問題并非想象中的不可改變。順便提一下,一個人如果計劃購買一件售價十幾萬的產品時,他的信用卡里至少還有幾萬元的富余,否則就不會發生購買行動,只要你讓他感覺值得,他是不會在乎再多出點,何樂而不為呢。
再舉出一個小例子,比如你向買主介紹產品,他們通常會說:“你的產品價格太高,我們承擔不起,因為沒有這筆預算,我實在無能為力。”可能你會壓力劇增,這單生意恐怕就此離你而去了,或許只有一個方法——降價。這是萬不得已的辦法,純屬下策,但又有什么辦法呢?
這時你要搞清楚對方真是沒有這筆預算,還是故意對你施加壓力,逼迫你降低價格。你可以問:“誰來決定這筆預算呢?”有時候對方可能會如實的回答,是某某經理負責,你可以為了交易的成功而暫時放棄面子上的顧及,要求會見這位經理,這并不是什么非分的要求,如果對方同意會面,那就說服經理同意購買;如果對方不同意你與上級領導見面,那么請小心一點,他有可能在轉嫁壓力。
看到這里希望你對于壓力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最關鍵的一句話:不要讓對方把莫須有的壓力拋給你。你要及時的辨別它的真偽,如果僅僅是在試探你,那么毫不猶豫地把壓力還給他們,這可以稱之為“物歸原主”。
(責編朱禹韜)
請您的眼睛看過來
上期回顧
物盡其用水系統重在設計
揭開劣質凈水器的面紗
警惕服務收費”陷阱”
完美衛浴裝修呈現
下期展望
以推廣和維護打造良性市場
找好平衡點讓服務帶來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