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學習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31 03:55: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氣學習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迎新
一學年的結束預示著另一學年將要開始,一屆老生的離開預示著一屆新生的到來。今年秋,我院又將迎來新一屆的成員,我們將制定詳細而周到的迎新計劃,做到從新生踏進恩施這片土地開始到住進宿舍直至對恩施職院熟悉,作為恩施職院的一名,便能受到我院同學的全程服務和幫助。
二、納新
等10屆新生來到我校注冊并接受軍訓后,我系學生會將舉行納新活動,為我系學生會補充新鮮血液。我們將制定一套詳細而完善的納新方案,為我系學生會招納德才兼備、有培養前途的人才鍛煉其才能,為我系貢獻力量。
三、各部門工作計劃
(一)秘書部
1、學生會各成員通訊錄的重新制作。由于部分人員的聯系方式有所改變,因此有必要制作一份新的通訊錄;
2 、制定學生會章程和新的值班表;
3 、制作聘書,應聘XX級新學生會成員;
4 、確定各部門例會時間;
5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與道德修養,使我們成為一個具有戰斗力的整體。
(二)紀檢部
1、不斷加強對學生會干部的紀檢監察與檢查工作,保證一切工作的正常進行;
2、在迎新工作中,與學生會、團總支的各個部門合作,認真搞好XX級新生的迎新工作,并借此機會提升學生會與團總支的團結,更好的進行團學建設,并圓滿完成系部布置的迎新工作;
3、關于各類活動的成員監督工作;
4、配合系部搞好學生的管理工作。
(三)保衛部
1、繼續實行例會制和安全及財產清報制進,對發生的安全事故及隱患都必須進行調查和記載;
2、加強與女工部的合作開展安全知識宣傳將安全只是工作貫穿整個學期;
3、我系學生會保衛部與我系學生科商議,,一同針對我系學生晚就寢、晚歸等現象進行檢查。上報方案、制作專門的登記表格,對晚歸的學生姓名、班級、晚歸時間及時進行登記;
4、對于班級寢室被盜現象及打架斗毆時間進行調查,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管理;
5、配合學生會迎新工作,負責新生進校的安全只是宣傳及整個迎新過程中的安全工作。
(四)勞動部
1、保留上學期工作安排,每周對普寢早查,每周二對教室及學生宿舍進行衛生大檢查;
2、配合學院領導共同將“星級寢室”的評選活動落實到底,相應的還有“示范床鋪”的評選;
3、讓新生盡快適應我系的日常管理。衛生方面從寢室到教室、從每天的早查到晚查,我們都不會落下,也一定會讓新生盡快適應。
(五)學習部
1、學習部成員如質如量的完成每周至少兩次課堂出勤檢查和晚自習相出勤檢查的工作任務,注意部門團隊精神建設,充分調動部門成員工作積極性和提高辦事能力;
2、定期召開學習委員例會,從各班學習委員那里獲得各班學習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幫助大家端正學習態度,樹立信心,營造機電系良好的學習氛圍,及時把校、系的各項活動通知和傳達到同學們那里;
3、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讓同學們更好的融入到大學生活中去,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學習部將在本學期在大一新生中舉行一次演講比賽;
4、針對我系情況,采取英語補習措施。
(六)體育部
1、為增加新生之間的交流,給他們不斷熟悉、不斷了解的平臺,10月中旬我系將面向全院舉辦迎新籃球賽;
2、為我院秋季運動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3、活動之余,協助其他部門工作就是我們的工作,更要當做我們的本職工作對待。
(七)公寓管理部
1、配合學院的安保工作,清除學院公寓的安全隱患,維護公寓的正常秩序,防止各種隱患發生。為全院學生創造一個良好安全的公寓環境。
2、由學工處組織每月對各樓層詳細檢查一次,并做記錄,學期結束作評比的重要依據。
3、本學期將對全體生活老師的技能和工作程序、服務質量、消防安全為內容的培訓。
4、建立生活老師日工作臺帳,一月一匯總;建立與工作業績掛鉤的考核機制,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評比。
(八)女工部
1、不定期對我系女生晚查寢,保證我系女生安全,規范管理我系女生日常生活及學習;
2、聯合學生會其他部門做好10屆新生的迎新工作,包括值班等工作。
以上就是我系學生會XX年秋季學期的工作計劃,當然,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如果有機會,我們將以豐富我系學生課余生活、提高我系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舉行一系列活動,屆時將邀請全院學生踴躍參加。我們也會一如既往的配合院學生會的工作。
新的開始新的希望,我們相信,在院領導的帶領下、在系學生科及院學生會的指導下,我系學生會將與我系同學們把我系建設的更加強大輝煌。
篇2
第五周 優秀宿舍長評選展開
第十四周或第十五周 系自送老晚會
時間待定 廣播操比賽
暑假 各年級學年終違紀通批統計工作
下學期始 完成本學期系級標兵宿舍評選
二、各部門本學期工作計劃(包含各部改進措施):
辦公室:
月評表:時間為每月最后一星期的周末。(以衛生早操部出本月最后一周成績的時間為準)執行方案為由四名大二同學和四名大一同學,在周末完成月評表的制作,統一發到副部郵箱。然后由指定同學打印蓋章(通知4份,成績5份)。再將其中一份成績交給張輝老師后,于各宿舍樓下張貼公示。
優秀宿舍長評選:第五周之后,由副部將評選方案交給張輝老師。經過老師審批通過后,在各宿舍樓下張貼優秀宿舍長評選通知。公示兩周,并由副部向各班班長發送通知,鼓勵大家積極申請。然后在辦公室值班期間,值班人員收取申報材料,并交由紀檢部按照標準進行打分匯總。最終結果于十八周交給張輝老師審查蓋章后,在各宿舍樓下公示,并于下學期宿舍文明表彰大會時進行頒獎。
短信通知通知時間:
① 在自律會舉行的各項活動前及有重要結果時都對班長進行通知。
② 節假日前以及工作發生變更的時候對班長進行通知。(取消每周發一次通知制度)
大例會:由大一同學分別負責點名、匯報、記錄、會議記錄的工作,并著情況進行人員調換。
辦公室物品清單:開學后清點辦公室的物品,并向張輝老師匯報。
通表及財務匯報 :學期末,將本學期的財務匯總情況同發票一起交給張輝老師。通表按照上學期的樣式制作并交給主任,蓋章后及時張貼公示。
各部門配合:配合宣傳部做好微信公共平臺,并將各部門反饋的工作情況及時記錄匯總。送老晚會上,協調好各部門的工作,并及時為各部門報銷財務。
各年級學年終違紀通批統計工作:每周備份資料,于暑假完成,以備評優使用。
衛生早操部:
衛生:每周每天需檢查部分宿舍衛生,保證一周之內電力系宿舍均被查到一次。具體檢查時間安排根據個人的課表情況靈活變動。每天查完衛生后向老師匯報檢查情況。每三周出一次衛生情況的通報表揚或批評。若檢查方法有所改動再重新分配。
早操:等待本學期學生處及校自具體通知后再具體分工培訓。
系級標兵宿舍:上學期系級標兵宿舍已上交給張輝老師,等校自星級宿舍的結果出來,就可完成公示等工作,預計前三周可以完成。平時做好衛生成績的記錄與收藏,方便本學期評選時減輕工作負擔。本學期系級標兵宿舍第五周開始宣傳收表,11-17周抽查普查,到下學期結合星級宿舍公布結果。
紀檢部:
自習娛樂抽查:每周不定期抽查自習娛樂,時間周一至周四、周日不定夜不歸宿檢查:每兩周抽查一次以及節假日放收假檢查。
違章電器檢查:伴隨前兩項工作同步進行。
檢查結果:第二天交給老師及時跟進處理結果的公布。
協助優秀宿舍長評選工作。
宣傳部:
微信公共平臺:錄入日常衛生成績,經黨委審批的文件,宣傳每個部職能。
篇3
一、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薄弱點
1.采取不科學的教學手段
高中化學旨在對知識予以講授,而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段能夠保證學生掌握必備技能。如今很多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目標不夠明確,缺少針對性教學目的,對所授課程不能夠做到掌握有度,致使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當前化學教師在結合多媒體傳授知識過程中,略顯死板機械,雖說對相關技術能夠做到靈活應用,講解知識看似行云流水,但學生從中獲益卻并不多。該教學模式更側重于表面功夫,易流于形式;除此之外,部分教師展開教學時不能有效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技術,使用教學設施顯得陳舊老化,不利于教學改善,同時也難以達到新教改的要求。
2.教師對偶然事件應對能力不足
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偶然事件指的是同教學規劃缺少關聯,使原課堂秩序被打破,讓人感到猝不及防的一類事件。一般情況下偶然事件會伴隨不定性、突發性與創新性等特征。新課標指導下化學教學應將學生視作主體,所以,我們不可能有效規避所有偶然事件。為此,要求教師應該積極靈活,對任何偶發事件都能做到沉著應對、臨危不亂,最終在學生參與下將事情妥善處理。要知道,偶然事件處理結果,同一位教師職業素質及其專業能力是存在很大關系的。
3.填鴨式教學現象嚴重
拿人教版教材為例,這些化學教材都是集化學界眾多學者智慧結晶的,是幾經編撰和修整的,在國際上都是占據領先地位的,但又由于傳統思想左右,人們更加重視應試教育,而高中化學也開始轉向單一目標。在課堂上教師更側重機械教學,卻沒有給學生留下獨立思索空間,導致化學課顯得陳舊死板,反復機械,學生很容易失去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對策
1.對傳統教學思想與方式予以改變
傳統高中化學教學,教師作為教學主體,負責知識與技能傳遞,或者強行給學生灌輸。伴隨新時期的到來,這種陳舊死板的教學模式應當盡早改變,傳統教學理念轉變也已勢在必行。而新課標高中化學教學實施,是必須要建立在教師觀念轉變基礎上的,因而化學教師應積極提升自身道德素養和知識技能,不要再機械式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應引領學生去探求化學知識奧秘,從實驗中獲得真知,最終學生通過自身努力習得知識。教師應調動學生主體性,以最大限度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另外,應該靈活結合先進科學技術,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手段。學生更樂于動手實踐,所以,教師就要盡可能簡化課件內容,盡量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參與其中的機會,讓學生樂于學習,以達到事半功倍、大幅提升學習質量的效果。
2.對偶發事件應科學合理處理
篇4
關鍵詞:石墨烯;新課程標準;化學教學;教學創新
幾乎人人都使用過鉛筆,大家知道鉛筆的筆芯大都是由石墨做成的。你是否知道,當你用鉛筆在紙上盡情揮灑留下字跡的同時,一種被譽為硅“終結者”的新型超級納米材料――石墨烯因此而產生。
一、走近石墨烯
石墨烯是一種從石墨中剝離出來的單層碳原子二維新材料,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薄、最輕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它薄得讓你無法想象(厚度只有0.335 nm),僅為頭發厚度的20萬分之一,重量幾乎為零,硬度卻超過鉆石。它擁有最大的表面重量比,1 g 石墨烯的面積足以覆蓋幾個足球場。諾貝爾授獎委員會表示,一塊1m2的石墨烯吊床可以支撐4 kg的貓,該吊床的重量僅為0.77 mg,不足貓腮須的重量,肉眼根本看不到。
石墨烯是被譽為硅“終結者”的新型超級材料,它還具有很多特性:其導電性可以與銅媲美;導熱性可能比已知的任何材料都要出色得多。物理學家聲稱石墨烯很可能最終取代硅成為計算機芯片的基礎材料;此外,石墨烯還可以作為污染監測的敏感材料,用于完善平板電視、制作電子產品柔性透明觸摸屏等。
二、石墨烯的發現
石墨烯,這位“草根達人”被發現的過程充滿傳奇色彩。早在1947年,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石墨烯這種純粹的二維材料是不可能在自然界中獲得的。直到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蓋姆教授(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通過一種極其簡單的方法首次獲得了石墨烯。他們從石墨中剝離出石墨薄片,利用普通的透明塑料膠帶對石墨片進行反復的粘貼與撕開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漸減小,最終通過顯微鏡在大量的薄片中尋找到了只有一層碳原子厚度的石墨烯。這一發現轟動了科學界,不僅因為他們打破了二維晶體無法真實存在的理論預言,更重要的是,石墨烯這一極薄的納米材料帶來了許多超乎想象的新特性,使它成為新型材料領域的一個重大的發現。這兩位科學家在短短的6年間,因“突破性地”用撕裂的方法成功獲得超薄材料石墨烯而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三、石墨烯的發現對新課標化學教學的幾點啟示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強調“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石墨烯的發現并獲得諾貝爾獎這一事實告訴我們,真正的發明創造并非墨守成規、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科學家有打破常規、不斷創新的精神。本文從石墨烯的這一簡單的發現過程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和體會。
1.教師應多給自己“充電”,培養學生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化學教學的深層價值在于引領學生形成從化學的視角認識物質世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教師應培養學生堅持不懈、自主探究、獨立思考、追求創新的能力。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實施者,可以多了解一些科學前沿的信息,并將這些科學成果、發現過程中鮮為人知的歷程作為創新教學的案例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性地與教材內容進行整合,設計一系列具有較強實踐性與開放性的問題,創造機會讓學生廣開思路,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問題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2.以化學實驗為主線,將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過程中
化學最大的魅力在于能用實驗事實說理,化學實驗變幻莫測、多種多樣的實驗現象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好奇心,創造性地將教材實驗加以改進,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形成創新思維。一些教師對教材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南京外國語學校許亮亮老師采用不同溶劑構建異相、多層、不同顏色的化學彩虹,大大加深了學生對相似相溶原理的理解;同時,結合學生的奇思妙想,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成功構建了同相、多層、不同顏色的化學彩虹,并對2種彩虹的優缺點進行了比較分析,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重慶巴蜀中學鄭軍老師通過探究噴泉的形成動力,對噴泉實驗進行了創新性的改進,設計了如下七色噴泉組合示例:
這一創新設計讓學生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提高了實驗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3.教師應聚焦科學熱點,拓展教學視野
化學是一門科學,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挖掘社會科學熱點,開發課程資源為課堂教學服務。它的挖掘利用,既能增添課程教學的生動性和新穎性,拓展學生的科學視野,還能在學業考試中發揮積極的實用價值。從近年全國各地高考試題來看,以最新科技成果為背景的試題在高考化學試卷中頻頻出現,體現了中學化學與最新科技的聯系。如2009年安徽高考試題以石墨烯為背景考查了碳及其晶體結構的知識。試題如下: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結構示意圖如下),可由石墨剝離而成,具有極好的應用前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墨烯與石墨互為同位素
B.0.12g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個碳原子
C.石墨烯是一種有機物
D.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間以共價鍵結合
此外,近幾年在高中化學試卷中出現的以納米材料為背景的試題,考查了有關化學氧化還原、晶體結構、膠體等相關知識。如高考題:美國《科學》雜志評出了2001年十大科技成就,名列榜首的是納米電子學,其中美國IBM公司的科學家制造了第一批碳納米晶體管,發明了利用電子波性傳遞信息的“導線”,已知納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徑在l~100 nm的材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納米碳管是一種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納米碳管的化學性質穩定
C.納米碳管導電屬于化學變化
D.納米碳管的結構和性質與金剛石相同
石墨烯的發現是一個很簡單的過程,但是,這一過程同時也告訴我們,真正的科技成功需要有原創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這種創新精神的培養,長此以往,在新課程標準理念這一指揮棒的指導下,我國的基礎教育才會做得越來越有特色。
篇5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電氣控制技術;教學資源
1引言
隨著當今社會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與創新,信息技術與人們的生活越發緊密,尤其是對當今人們的學習形式更是起到了創新性突破發展,并影響著當今社會教學模式的創新。根據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為了提高電氣控制技術教學質量,各類信息化相關大型比賽層出不窮,并在學校宣傳下將信息化教學重要性在學生群里中不斷普及。由此可見,當今職業教育中最為值得關注的核心問題就是利用豐富信息化技術手段去實踐、豐富教學手段,從而達到完成教學目標目的。在當今職業教學課堂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已較為廣泛,有利于學生培養使用能力、提高學習效率以及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并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學模式互動的生動性,從而保證學生可以提高學習能力、理解知識的能力并開闊學習眼界,并提升學生之間教學合作意識。現代職業教育過程中存在著一種誤區,即以計算機多媒體課件代替信息化教育。如:教師將學生可以親自完成的教學內容演變成為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形式主動展示給學生,課堂教學活動被多媒體形式所完全填滿;教師將利用多媒體的學習機會相對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造成學生利用多媒體的空間縮小等等。所謂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人類利用工能信息技術等基本原理以及方式方法改變生活的指導技術形式。通常情況下,信息技術是由現代通信聯通電子計算機為常用手段,從而實現對信息的加工、整理、獲取、利用以及傳遞等技術工程的總和。由此可見,信息技術不僅僅是教學中一個多媒體課件,其使用的方法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將信息化教學方法進行精而適度地組合,將傳統課堂教學手段和信息化有效地進行結合來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
2《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特點與現狀
當前我院校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以及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主要核心課程是《電氣控制技術》,并對學校內學生知識結構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了滿足學校對人才的培養目的,學校教學形式從傳統教學方法向教學一體化方向實現了有效轉型。理論與實際一體化的項目化教學是符合學生發展需求,并趨于完整的教學項目形式,利用教學活動以及教學任務為指導,從而設立教學首要任務應為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然而,傳統教學模式與教育、理論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從根本上是一致的,就是經過教學手段而達到教學目標。本校《電氣控制技術》這個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主要特點是實踐性強,內容抽象,傳統的教學手段課堂節奏慢,教學容量小,信息處理能力差;生產實習受到場地、經費和時間限制;即便學生到了企業現場,由于現場環境及安全要求等限制,學生實踐操作是絕對不允許的,教學效果通常差強人意。例如,學生在進行電氣安裝調試線路、低壓電器結構等專業知識的學習時,若單純使用一張固定性的圖片來完成相關知識點的講解,不能很好地反映動態工作過程,學生不容易理解;用實物演示安裝調試過程又往往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浪費材料而不能更好地進行實施。
3采用信息化技術的可行性和優勢
我院《電氣控制技術》開設的學期為高職二年級,擁有了最為基礎的學習主體主動性、信息資料處理能力以及結構性較強的自動知識學習能力,因此在我院實踐信息化教學模式是可行的。采用信息化教學的優勢體現在:(1)內容形象直觀,克服傳統抽象教學,學生利用感性認知系統去了解理性知識體系的規律性;(2)利用圖片、文字、聲音在多重感官共同作用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3)利用動態教學模擬教學內容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充分掌握學習重點以及難點;(4)在教師進行教學時應及時吸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反饋,從而在師生友好互動基礎上營造和諧學習氛圍;(5)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虛擬表現實物以及還原實物本原,從而打破學生固定思維以及認識世界的視覺局限;(6)利用重復知識點形式加強學生的記憶,從而避免遺忘現象;(7)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實現學生學習效率普遍提高的目的;(8)教學資源豐富,并占用較小的學習時間與空間,可以高效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教師為學生提供仿真軟件、輔助課件以及動漫視頻等教學信息資源,教師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通過合作、引導以及高效對話形式促使學生在教師營造的環境中實現自主學習目的,從而使學生在實踐中主動掌握學習經驗、構建知識框架、掌握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既做到了知識形式形象、生動,摒除了學生對抽象知識形式的畏懼之感,又有效提高了學生創新精神、信息素養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教師教學效率以及養成終身學習習慣。
4信息化技術在電氣控制教學中的目標
4.1自主性的學習過程
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而自主學習形式就可以激發出學生對學習的專注度、學習興趣與學習責任感,并將學習興趣始終貫徹學生學習生涯始終。學生學習前期,教師應通過合理整理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之后,教師應通過實踐、應用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實用性。要選擇符合學生思維水平和思維習慣的信息展示和教學資源。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灌輸給學生知識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點產生學習興趣與學習責任感,進而達到學生重視學習的目的,并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重點結合豐富多樣的考核方法,如實際動手操作、撰寫學習報告等,形式靈活的考評方式,易于學生接受。作業可采用網上提交電子作業的形式,促使學生在節約課堂時間的同時輕松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
4.2知識傳授要高效
教師應做到更好的將課程知識解釋并傳授給學生,達到有效落實傳授知識重點目的。信息呈現和知識表達的有效性離不開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在引入知識時,深度應適中。數字化信息的發展使學生進入了大數據時代,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輕松得到更多樣性的知識和信息,他們的思維很前衛,也很實際。他們喜歡“快餐”的節奏,注重知識的功能和應用。在有效表達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所表達知識的質量和對知識分析的深度,特別是知識的應用和未來的發展。
4.3延續性在知識體系中的應用
學生高效完成掌握知識點的關鍵是應用延續性在實施體系的作用。利用知識延續性既表現在學生本身學習知識上,又表現在學習者在課外活動中知識點延續性的掌握上。因此,知識點不應局限在課堂的學習與應用中,應打破局限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更加高效的延展性應用,達到更好學習知識目的,發揮知識的重要作用,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學生應學會在教師引導與課堂知識教導下,發揮主觀學習能力并運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繼續延續對知識的深入探索與應用,促使學生對知識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實踐過程中融會貫通。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知識的不斷應用以及同其他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就是實踐知識應用延續性的具體表現。這種源于知識主體的延續性,也可以視為學生深層學習的延續。第一,教師應為學生提供高效、豐富的學習資源,尤其是提供專業技術與企業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機會,促使學生可以依據生產依據實際的實踐項目為出發點,并依據教師在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點對實踐行為進行指導;第二,為學生營建一個公平、公正、和諧、友好的學習平臺,在這個學習交流平臺上,除了教師與學生針對專業知識的交流與學習外,還應融入企業中優秀的技術人員來豐富平臺交流內容,促使學生在企業專業人員指導下將知識深化理解且高效應用。
5信息化技術在電氣控制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及開發
5.1依托校園已有網絡環境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平臺是以現有的校園網為基礎的,它不僅具有豐富的網絡資源,而且具有校園信息管理、資源共享和信息安全的優勢。教師設計資源包到校園網上,資源包包括教學計劃、課程大綱、教學要求、重難點、教學資源、網上題庫、在線考試等,還可以隨時隨地與學習者進行交流、討論,使學生們的學習變得方便易行。在校園網上構建的信息化教學平臺上,教學內容被制成網頁,學生可以隨時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可以與其他學習者進行交流、討論,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來復習和預習、做作業、問問題。教師通過網絡連接,讓學生通過互聯網學習更多的相關信息和知識,使得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課堂教學得以延伸。
5.2教學信息資源的設計
信息資源根據教學需要可以是自制、網上搜集、購買等多種渠道。《電氣控制技術》教學內容不應只是書本的平面,而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網絡教學軟件,補充教材。采用多媒體教學具有的信息量大、信息傳達速度快、傳輸質量高、圖文并茂、聲形相應、生動逼真等特點,使教學更加生動直觀,學生能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彩色實物圖片可與教材的原理圖相結合,達到相輔相成。將枯燥難懂的原理圖開發和制作成FLASH動畫,使很多原來的教學難點化難為易,由抽象到直觀。如電器元件的工作原理、電氣控制線路的工作過程、主電路的工作過程、機床動作過程等。我院在《電氣控制技術》課程實施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開發建設微課: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將原來整體的教學內容“碎片化”,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2)教學團隊制作豐富多彩多媒體課件:將抽象、平面的教學內容以更直觀立體的形式展現給學生;(3)與企業合作開發仿真軟件:通過人機交互的虛擬實操過程,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傳統實物操作過程的耗費時間和材料浪費;(4)建立手機微信公眾號:隨時將新的知識點、問題、作業等內容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打通課后師生之間的聯系;(5)搜集整理相關視頻教學資源:通過視頻教學資料將教學情境立體化,引導學生加深理解完成教學任務;另外,引導學生自己通過網絡自主獲取信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養成多渠道獲取信息資源的習慣。
5.3信息化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實踐證明,信息化技術在《電氣控制技術》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優勢,但在使用過程中還應遵循以下原則:(1)輔的原則信息化技術只能起輔助教學的作用,不能替代教師教學的作用。我們不應過分夸大信息化技術的作用,更不能取代教師應有的創造性工作。不論教學過程中采用哪種信息化手段,都不能替代課堂教學中教師親自對課程內容的點撥、引導、方法指導、分析講解等。如果課堂教學中過分依賴信息技術,就會使教學過程缺少最真實的交流和溝通,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相互啟迪、相互感染的真實情感。(2)適宜性原則信息化技術在《電氣控制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找到立足點和突破口。信息技術的過度應用,使課堂教學顯得生動活潑,卻忽視了師生之間的真正聯系。如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給學生更直觀形象的感官刺激,幫助學生理解和提高興趣,但它卻不利于學生的形象思維;仿真軟件可以解決在時間和材料上的浪費,卻不能更直觀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視頻資源可以讓學生感受更形象直觀的工作過程,但過多使用反而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產生困倦感。只有當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空間、時間、生活經驗等的限制,不能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解決問題時,我們才能采用不同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彌補,即因需而用。(3)適度性原則運用信息化技術解決的是與學生接受程度相適宜的問題,切記做到適可而止,即運用信息技術的頻率與教育時間相吻合。(4)實效性原則信息技術的應用重點在于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上的發展。利用信息技術創造適合學生實踐能力的、可調控的、問題設置適宜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5)互容性原則通過教學內容的模塊化設計,將傳統教學內容進行組合,通過信息化技術與教學內容的合理搭配,隨時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修改或增刪,做到信息化技術手段與教學內容的互容,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享,體現信息技術的優勢,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避免重復無用的勞動。(6)效益性原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教學,目的就是在單位時間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設計制作過程中,教師不應只考慮細節的精美,過度精美的細節,不僅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還要浪費大量制作者的時間。應充分重視學生的需求和課堂教學的容量,使信息化技術手段變得簡單實用,這樣既減少教師的勞動,又能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6結束語
信息化技術是現代職業院校教師必須掌握的職業技能,但信息化資源不是教學的全部,合理地將教學資源與課堂教學設計進行融合,才能實現信息化資源的最佳使用效果。教師不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應把重點放在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開發教學資源上。設計教學方案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素養,培養學生使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興趣,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實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智庫.百科[DB/OL].
[2]李紅梅,吳山,常東勝,等.采用電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0,14(2):105-106
篇6
關鍵詞:自身特點選項學習提高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2-0104-01
1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新課改的出現更是使得體育教學在學校教學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很久以來,學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教材都是部門指定教材,缺乏因地制宜的特點,缺乏對教材使用學校的科學調研及分析,這也就造成了學校體育教師缺乏主動性,只是按著教育部門的安排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老師的積極性和創新的主動性。也就造成了學生們學習興趣不高,主動性不足,造成了學校體育氣氛的下降,有悖于新課改的初衷。
2實驗過程
2.1研究對象。
將我校2010級的一班和二班的學生為實驗組,合計學生98人。同時以三班和四班的學生為對照組共計98人。同時對于實驗組和對照組中的男女比例和人數都相同,而且教學設備器材及教師都相同,測試周期為兩學期。
2.2測試工具:兩組做采取的測試指標和要求均為同一指標,且測試環境相同。
2.3實驗組和對照組采取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實驗組改用選項學習方法,而對照組仍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2.3.1周期劃分:將每學期平均分成兩個周期,根據大綱要求并結合本校實際,第一個周期內容設置如下:
田徑:短跑:50米、100米(必選)中跑:800米、1000米(必選)跳遠、立定跳遠(必選)、原地投擲壘球(必選)。體操:魚躍前滾翻(男)(必選)、遠撐前滾翻(女)(必選)、雙杠(必選)。球類:籃球(必選)、羽毛球、排球、乒乓球、足球。其他:跳繩、踢毽子、游戲。
第二個周期內容如下:
田徑:接力跑:4100米、4200米(必選)。中跑:800米、1500米。跳高、立定跳遠(必選)、投擲實心球(必選)。體操:魚躍前滾翻(男)(必選)、遠撐前滾翻(女)(必選)、雙杠(必選)。
球類:籃球、羽毛球、排球(必選)、乒乓球、足球。其他:踢毽子、跳繩、游戲少年拳(必選)。第三、四、五、六、七、八周期類似于第一、二周期,內容可以變動。
2.3.2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及特長,在一個周期內任意選三項內容,但必選內容必須在兩學年內全部選擇學習。班內學生分成多個活動小組,每個小組由小組長帶領本小組按所選內容進行課上練習。
2.3.3每一個周期結束后,再重新設置內容(可重復),學生重新選擇(可重復)進行練習。
2.3.4教師起幫助、指導、督促的作用。在教學中,根據學生選擇的內容、身體素質的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師對各學習小組進行必要的巡回指導,督促學生完成課的任務。
2.3.5及時評價課上練習情況,培養學生鍛煉的自覺性。
教學中,通過及時準確地課上情況小結,總結評價各小組學生的練習表現,設立拼搏獎、進步獎、十佳體育明星獎等。通過對所練習項目的測試和技術評定等形式及時地反饋學生練習的結果,逐步形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3實驗結果
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記錄實驗數據,本實驗已進行了兩年,實驗期間為保證無關變量的有效控制,各班情況(包括任課教師)均無變化。通過實驗達到了如下結果。
3.1實驗班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有了很大提高。
運用計算機統計分析發現:實施選項學習,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和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能夠選擇適合于自己的項目進行練習。在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并能由對該項目的興趣轉移到其它項目中去。
3.2學生身體素質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比分析,實驗班學生的機能指標和各項素質比對照班提高幅度大。
4討論
4.1通過多媒體教學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借助多媒體教學器材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增進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讓學生可以持久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更好地將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以更加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能更好地記憶,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4.2利用現代化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利用現代技術糾正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技術的錯誤動作,提高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術過程中的效率。由于體育運動本身都含有競賽的特點,教師適當采用競賽的方式進行教學。如籃球、乒乓球的教學比賽,跳繩、踢踺子比賽,立定跳遠比賽等等。因此,選項學習教師要充分利用活動的內容、性質和恰當的教學手法引導學生,以激起學生去做更大的努力,培養學生的某些意志品質。
4.3通過網絡搜集先進訓練方法,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教學中,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身體素質去選擇內容。通過練習,在動作的質和量上會有較大的提高和增加,教師再加以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學生會認為我能行,堅信只要努力就有進步,只要付出就有收獲。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也為以后學習高難內容奠定自信的基石。
5結論
隨著信息技術的現代化的發展,一味依靠傳統的教學觀念難以很快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還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優勢多去挖掘教材的一些內容,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堅持“把課堂還給學生”,使體育課真正變成學生的“快樂體育園”。
(淄博市周村區南郊中學,山東淄博255302)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實踐教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高校教學體系;構建
對于電氣工程應用型人才而言,應當懂得操作技能,保持與時俱進,具備不斷學習先進技術的意識和能力。在此過程中,應當構建理論教學+專業實踐+基礎實踐+工程設計的實踐教學體系。
1、實踐教學問題分析
1.1缺乏硬件設施
調查發現,部分高校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過程中,所用的設備、工具比較陳舊,實驗設備也比較固定,而且多為認知性或者驗證性設備。在該種情況下,學生缺乏學習積極主動性,實踐教學難見成效。隨著高校擴招以及招生規模的擴大,學校實習基地建設面臨種種困難。
1.2實踐教學流于形式
實踐教學尤其是集中實踐教學過程中,包括課程設計、綜合實驗以及畢業實
習等內容。然而,對于高校而言,因經費、時間等因素影響而導致學生實習流于
形式,甚至只是到公司、工廠參觀而已。高校學生普遍缺乏實踐鍛煉,學生設計課程時高度模仿,甚至摘抄網上論文、找。
1.3面臨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以某高校為例,據統計數據現實,近三年來該校電氣專業的學生就業率分別是2013年100%,2014年94.12%,2015年87.13%,三年的平均就業率只有93.75%。從數字上來看,雖然平均就業率也可以接受,但從年度變化來看,越往后就業率越低。究其原因,除受到社會經濟下行產生的影響外,學生個人的問題也是主要的影響因素,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的適應和應變能力明顯不夠。
2、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策略
2.1加強高校實驗室建設
第一,建立實驗平臺。高校應當持續投資,建立綜合性、層次性實驗平臺,即電力系統實驗室。從系統整合來看,該平臺對供電技術、電力系統分析以及繼電保護原理和自動裝置等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環節進行優化整合,不僅可以有效滿足專業課程基礎實驗以及綜合實驗要求,而且還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課程設計。
第二,利用現代仿真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黃頁實踐教學過程中,采用仿真手段,使仿真實驗與課程結合在一起。專業課講授過程中,應當優選ANSYS、MATLAB等軟件和應用組態軟件,通過實例進行仿真講解,從而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有效運用專業課。同時,要求學生對實驗內容進行預先仿真實驗,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全面掌握課程內容。
第三,建立互動平臺。在現有的實踐教學條件下,應當廣泛收集實驗資源,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網絡實驗室。比如,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一課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網站上適當增加實驗內容,建立互動平臺、彌補教時之不足。通過建立互動平臺,教學效率得以提升,同時也為學生更好的學習和實踐(實驗),創造了有效的教學互動條件。
2.2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高校為學生創造更好實踐條件,將工程實踐有效地融入到工程技術教育各層面的有效途徑。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不僅要保證教學基地建設的合理性,而且還要提高實踐育人水平,強化實踐教學基地功能的創新性。
第一,校內實踐基地建設。高校自建的設施和儀器設備,應當考慮其安全性和經濟投資,集中基礎類實踐教學。學校應當建立和完善電工電子、電氣控制以及電機與拖動、PLC、單片機以及CAD和檢測與傳感等實驗室,滿足學科課程教學基礎要求。高校實踐基地是教、科、研互動的平臺,在實踐教學基地上共同驗證教學,理解和把握理論教學主脈,及時發現和處理理論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實踐教學基地構建,積極開展科研項目,彌補理論教學不足之處,從而促進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增強教學的前沿性、針對性和實用性,通過教研相長,培養和提高人才素質。
第二,校外實踐基地建設。高校應當與合作企業保持長期的、友好的合作關系,這些企業也是相關專業的校外實踐基地。高校學生積極參與企業生產實踐,深入到崗位進行實踐鍛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技能。在此過程中,還要學習企業科學、嚴謹的作風和態度,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同時,還要根據專業特點,不斷擴大合作范圍,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多元化的實訓企業群體,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創造校外平臺。比如,學生在校期間,分階段深入企業進行實踐學習和鍛煉。在此過程中,我們應當根據科研教學實際情況和客觀需要,緊緊圍繞學科特點和教學目標,優化整合教學資源,規劃建設集科學、先進以及一流和前瞻性的實踐教學基地;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建立結構合理、適應教學以及門類齊全的實踐教學基地。利用當前高校資源,通過項目實施,與教學基地良性互動。優化整合教學資源,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
第三,實踐教學基地的人才培養目標。實踐教學基地是培養學生的主要場所,高校應當以電氣工程實踐基地作為基本載體,學生為主、老師主導,培養應用型人才。加強實踐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下圖所示。
(圖1:實踐教學體系人才培養模式)
學生在實踐基地實習時,主要的內容有專業認知、專業課程設計、專業綜合設計以及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實習等,上述實踐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穿插,這對學生素養、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加強實踐教材建設
通過對其他高校的了解,關于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以及實驗等方面的教材并不多,尤其是近年來實踐教材編寫比較少。基于此,我們應當立足實際,高度重視實踐教材建設,以有效發揮實踐教材在高校實踐教學以及綜合實驗過程中的作用。在教學計劃以及大綱制定基礎上,我們應當結合學校特點以及實踐教學要求,積極編寫實踐教材,比如電工實驗指導書、電子實驗指導書、電機與電力拖動實驗指導書以及電工電子實訓指導書和電機實訓指導書等,這些都是基礎性的實踐教材,同時也是實踐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針對實踐教學平臺和教學內容,組織骨干老師編寫專用實踐教材,比如PLC 實驗指導書、機器人實驗指導書以及電力電子技術實驗指導書和運動控制實驗指導書等工程人才培養專用教材。同時,還要根據不斷完善、改進和創新的實驗設備以及實習場所,組織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編寫實驗大綱以及實踐教學指導書和設計大綱等,以確保其能夠順利通過高校的嚴格審核。比如,針對高校電力系統實驗室建設現狀和發展情況,組織老師編寫專門的、嚴謹的綜合實驗指導材料。從應用效果來看,這些實驗教材,不僅可以有效滿足綜合實驗和實踐教學要求,而且還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實訓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設計能力。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標準是培養他們的學習意識、創新和實踐能力,實踐教學是培養人才的有效途徑。對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而言,應當以教育和管理科學為基礎,嚴格遵循教育科學和成才規律,健全和完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深化內容和外延,培養綜合型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孔漢;江豪.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實踐教學探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11).
[2]趙巧娥;蘇小林.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0(11).
篇8
關鍵詞:機電 工學班 頂崗實習課程化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3)009-188-02
1 引入
頂崗實習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關鍵教學環節,是推進職業教育技能化、職業化、素質化的真實實踐體驗。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江蘇省教育廳有關頂崗實習、人才培養等文件的精神,江海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在原有頂崗實習教學管理機制的基礎上,探索了基于校、行、企三方聯動的系部抓總,專業教師、企業兼職教師、輔導教師深度協作的教學管理小組,對頂崗實習的工學班進行了崗位工作課程化教學的有益探索及嘗試。對正在頂崗實習工學班的課程化教學進行了有益探索及嘗試。
2 頂崗實習課程化開發
2.1 國內頂崗實習課程現狀
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階段,課程體系中關鍵的課程,頂崗實習占高職教學時間的 1/3 到 1/2,卻很少能找到正式出版的與頂崗實習相關的教輔教材。教材是課程內容的具體體現,是教學實施的主要依據。教材的缺位使頂崗實習教學缺少了一個主要的依據,導致教學指導上普遍存在片面性和隨意性,嚴重影響了頂崗實習的教學效果。
多數高職院校囿于自身財力、人力及物力的限制,加之國內企業用工的價值取向,高職院校學術本位以及放不下身段的情形下,使得頂崗實習尚停留在找崗位難、找的崗位與專業相符更難的現狀,由于高職院校對頂崗實習宣傳不到位,學生對頂崗實習存有誤解和抵觸,使得企業人事管理部門限于了對頂崗實習學生“迎來送往”上,企業聚焦于學生工作安全無事故上,根本不敢把技術含量高、質量要求嚴的崗位給學生,學生在企業也無法在技能上有所收獲。
2.2 機電一體化專業頂崗實習課程設置
機電專業工學班施行工學交替的辦學模式,進行學期式頂崗實習,參考企業常態化的工作過程,我們細分出技能操作和生產管理兩條課程設置線。以技能實踐及應用為經線設置專業課程,以職業素養及能力為緯線設置文化課程,經緯交織下專業與文化結合,其匯交點就是工作,工作的過程就是專業與文化下的個人實踐,這樣可以做到課程與工作一致性的最大化,實現課程教學與過程工作的相互促進。
針對2012級機電專業工學班所從事的崗位工作,系機電專業頂崗實習教學管理小組依托企業產品開發了《產品裝配工藝》和《產品基礎概論》一主一輔兩門專業課程。主課程《產品裝配工藝》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掌握工作中應該注意的要點,尤其是在安全生產和合理操作方面。通過頂崗實習,逐步掌握有關制造、裝配、工藝方面的知識。輔課程《產品基礎概論》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的熟悉企業的產品,了解產品的組成及相關行業的知識。通過頂崗實習,逐步掌握有關電器行業的標準、規范。主課程側重工作的流程及工作中涉及的技能及其應用實踐,輔課程主要解答與產品有關的具體問題,主課程為學生解決工作面上的問題,輔課程為學生解決工作點上的問題,主課程強調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技能性,輔課程強調工作的合理性和技巧性。
為盡快使工學班學生了解企業、熟悉崗位、融入管理,系機電專業頂崗實習教學管理小組依托企業集團的管理模式,開發了《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一主一輔兩門文化課程。讓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了解有關企業的基本知識,熟悉企業的管理模式,為學生盡早進入員工的角色做好鋪墊,為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3 頂崗實習課程化教學的實施
頂崗實習課程化教學應盡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充分利用院校教師和企業導師的教學能力,根據學生職業行動過程中的學習需要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實行因需而教、因需而學,依據學生的職業行動導向進行教學。
經過多方調研,參考學生實際要求,結合企業在生產、管理上的特點,考慮到企業生產緊、任務重,根本無法空出成塊時間供教學之用,考慮到安全工作,教學也不能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為此,系機電專業頂崗實習教學管理小組構建了“三面一點”的多維頂崗實習課程化教學。所謂三面是指書本、實操和網絡三個層面,所謂一點是指進行知識技能講授指導的特定地點。
書本層面的教學,編定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校企合作教材,教材采用一周、一知識、一技能、一小節的模式。為便于企業攜帶,教材頁數控制在50頁左右。為便于平時記錄,頁面格式采用兩欄式,較寬一欄填充文本,較窄的一欄為空白。我們要求學生每天必須對理論、實操方面不懂的、不會的問題予以記錄,每周專業教師和兼職教師對所有學生的疑問以講座的形式予以集中解答,講座后學生進行一周小結。教師根據學生的小結進行信息反饋。其中學生的記錄及小結均寫在教材空白欄,教師直接在教材上給予一周評定。這樣,教材就成了一個有效的知識和技能交流傳遞的媒介。
實操層面的教學,關鍵是學生崗位工作過程下的技能培養。企業從自身角度出發,并不太愿意培養短期工作學生的技能水平,更不希望生產、技術資源外流。為此,學校、企業及學生三方應進行協商,簽訂協議,企業才能邁出培養的一步,否則只能是基礎的培養。這個層面的教學由企業兼職教師主導,學校教師輔助進行。每周不定時的對崗位工作的學生進行核查,對學生的工作過程進行考察,對學生的行為規范進行指導,對于實操層面出現的極個別問題進行單獨輔導,對于實操層面出現的群體性問題,在特定的教學指導點進行集中培訓。并每周給出相應的評定,頂崗實習結束時給予總評。
網絡層面的教學,由于尚處于初創階段,主要集中在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的交流方面。此外,駐企業的輔導教師也可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的到崗及就寢情況進行核定。
4 頂崗實習課程化的考核評價
目前大多高職院校對學生頂崗實習成績的評定,還停留在終結性考核階段,缺乏全過程的管理和實時監控,隨意性很大。使頂崗實習教學質量和實效大打折扣。
為更好地強化企業對頂崗實習學生學習與工作的管控,企業應當與學校協商,建立校企聯動的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機制。從學校專業教師評價、學校指導教師評價、企業兼職教師評價、企業評價四個方面進行。從教學的“三面一點”來看,學校專業教師主抓書本及網絡兩個層面的教學,為了保證知識和技能在紙面上有效傳遞和網絡教學的有效實施,設定學校專業教師評價占總評的30%;學校指導教師負責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及規范,設定學校指導教師評價占總評的20%;企業兼職教師主抓實操層面的教學,負責學生崗位工作下相關技能的培訓,十分重要,設定企業兼職教師評價占總評的40%;企業評價是指企業對學生的工作評價,側重學生對企業所作出的貢獻,這是體現學生職業能力及素養的方面,設定企業評價占總評的10%。
5 結語
為了切實實現企業與學校在頂崗實習上的雙贏,頂崗實習的課程化教學實施迫在眉睫。本文從企業的角度,對頂崗實習課程化教學的開發、實施、評價等多方面進行了全面研討及周密的論證,擬定了詳細的方案和具體的措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頂崗實習課程化教學的安排井然有序,學生“做中學”和“學中做”的熱情十分高漲。對于學生頂崗實習的表現,企業表示非常贊賞,希望工學班畢業后學生能夠留企工作,并愿意把學生頂崗實習的時間計入員工工齡,也愿意學校等多的學生到企業頂崗,這為校企的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呂建表.頂崗實習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科教導刊,2011,11(上):120.
篇9
關鍵詞:石墨烯; 金納米棒; 過氧化氫; 生物傳感器
1引言
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作為氧化劑、還原劑和催化劑在工業、環境、制藥、食品分析和臨床診斷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醫學上用雙氧水(3%左右或更低,wV)作消毒劑;在食品行業中,雙氧水作為生產加工助劑,應用于飲料、乳品、啤酒等生產過程中,但雙氧水的過量使用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1]。因此,構建簡單、靈敏的H2O2檢測方法,對H2O2含量的精確測量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檢測低含量雙氧水的主要方法有化學發光法[2]、熒光法[3]、分光光度法[4]及電化學分析法[5]等。電化學方法由于操作簡單、靈敏度較高、快速而廣泛受到重視。已有許多文獻報道辣根過氧化物酶(HRP)修飾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對H2O2的檢測[6,7]。另外也有報道一些蛋白質如過氧化物大豆酶、血色素、肌球素[8]用于H2O2的測定,而關于無酶的H2O2傳感器的報道甚少。
石墨烯是單層碳原子緊密堆積形成的二維蜂窩狀晶格結構的晶體,石墨晶體薄膜的厚度只有0.335 nm,其獨特的二維結構使其具有優異的電學、力學、熱學及化學性質[9],因其優異的電子轉移性能和大的比表面積而用于電化學生物傳感器[10]。但石墨烯片層間存在痧共軛和較大的范德華力,容易堆積和聚集,這給石墨烯的研究和應用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對其進行有效的功能化修飾尤其重要。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一種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膠體保護作用、成膜性、粘結性、吸濕性、增溶或凝聚作用,但其最具特色的是其優異的溶解性能及生理相容性。據文獻報道PVP保護的石墨烯納米片膠體溶液在水、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展現了高的溶解性和穩定性[11]。
納米金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優異的光學性能,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同時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有效提高電子傳輸速率[12]。金納米棒是納米金的一種形式,其具有比球形金納米粒子更好的性能。球形金納米粒子在520 nm處產生強烈的吸收帶,而金納米棒則出現兩個吸收帶:橫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520 nm)和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600 nm,從可見光區到近紅外光區),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對周圍介電性質的改變反應更加靈敏,并且靈敏度隨縱橫比的增大而增加[13]。目前,已經報道了多種金納米粒子修飾的石墨烯傳感器[14,15],但基于金納米棒修飾的石墨烯傳感器尚未見報道。本研究利用靜電引力自組裝,將帶正電荷的金納米棒(AuNRs)吸附負載在帶負電荷的PVP保護的石墨烯(PVPGNs)表面上,形成PVPGNsAuNRs復合物。基于PVPGNsAuNRs復合物,發展了一種新型的無酶型電化學傳感器用于H2O2的檢測。此傳感器制備簡單,對H2O2的電催化還原性能好,檢出限低,靈敏度高,抗干擾性好。2實驗部分
2.1儀器與試劑
3結果與討論
3.1PVPGNsAuNRs納米復合材料的表征
將所制得的PVPGNs和金納米棒(AuNRs)的形貌分別用透射電鏡(TEM)表征,如圖1所示。所得PVPGNs片層薄且比表面積較大,其極薄的尺寸引起形變,導致了其如皺褶一樣的形貌。所合成的金納米棒形狀和尺寸都比較均勻,長徑比為3.5。CTAB保護的金納米棒在水中分散性好而且非常穩定,未發生團聚現象,金納米棒任意地分布在銅網上。
[TS(][HT5”SS]圖1金納米棒和PVPGNs的TEM圖
Fig.1TEM images of goldnanorods (AuNRs) (a) and poly graphene (PVPGNs)(b)[HT5][TS)]
由于石墨烯和金納米棒在紫外可見光區都有特征吸收峰,因此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可用于監控該復合物的合成情況。將所得到的PVPGNs, AuNRs和PVPGNsAuNRs分別用紫外分光光度計表征,如圖2所示。石墨烯在260 nm左右有吸收峰(如圖2a所示),表明肼還原后石墨烯的電子共軛結構的恢復。金納米棒在紫外可見光譜有兩個吸收帶:橫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和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隨著縱橫比的增大,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會加強,且吸收波長也會發生紅移。如圖2b所示,合成的金納米棒在510和700 nm處有等離子體共振吸收峰,分別是金納米棒的橫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和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根據文獻[12]報道的方法,計算得到該金納米棒的長徑比是3.5。如圖2c所示,PVPGNsAuNRs復合物在270,520和700 nm處有紫外可見吸收峰,分別對應的是GNs,AuNRs的橫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和縱向表面等離子共振吸收峰,這表明帶負電荷的PVP保護的石墨烯與帶正電荷的金納米棒能夠通過靜電作用結合。
如圖4所示,比較了AuNRsGCE、PVPGNsGCE和PVPGNsAuNRsGCE不同電極對H2O2的電催化性能。在未添加H2O2的條件下,3種修飾電極在N2飽和的中性磷酸鹽緩沖液中均沒有電催化性能;當電解質中加入相同濃度H2O2后,AuNRsGCE、PVPGNsGCE和PVPGNsAuNRsGCE均對H2O2表現出明顯的電催化還原,但PVPGNsAuNRs電極比AuNRs電極和PVPGNs電極均展現了更大的催化電流,從而證實了PVPGNsAuNRs對H2O2的催化還原效應是石墨烯和金納米棒的協同作用所引起的,表明PVPGNsAuNRs納米復合材料對H2O2有更好的電催化活性。負電荷的PVPGNs納米片,使得帶正電的CTAB保護的金納米棒通過靜電作用吸附負載在PVPGNs納米片。PVPGNs大的比表面積和高的電子傳遞效率,可以為H2O2在電極表面的還原提供電子傳遞的能力。由于電子導體金納米粒子均勻分散在傳感膜中,以及石墨烯與金棒的緊密接觸而形成了三維電子導電網絡,從而加速了膜中的電荷傳遞,使得H2O2在電極表面的還原得到增強。同時這些被吸附的金納米棒能夠進一步有效提供電子傳遞路徑,并在電極與分析物之間加速電子傳遞時起到納米微電極的作用,從而使得PVPGNsAuNRs修飾的電極上時,對H2O2的電催化還原能力比石墨烯和納米金棒本身顯著增大。
3.4干擾實驗和標準加入的回收率
為了證明PVPGNsAuNRs納米復合材料修飾的電極的選擇性,測試了干擾物尿酸(UA)和抗壞血酸(AA)對H2O2的干擾情況。圖6為PVPGNsAuNRsGCE在N2飽和的PBS(pH 7.0)中,對H2O2、UA和AA的電流響應曲線。在施加電位為_Symbolm@@_0.40 V時,該電極對H2O2有明顯的響應電流,加入UA和AA后,沒有顯示額外的信號或干擾電流,表明干擾物對H2O2的測定沒有影響,說明此傳感器具有較好的選擇性和抗干擾能力。
采用標準加入法對4份H2O2的實際樣品進行了加標回收測定,結果見表1。此傳感器對4份H2O2實際樣品的加標回收率在95.0%~111.3%之間,比鈀納米粒子碳納米管傳感器[25]測定H2O2實際樣品的加標回收率高。此傳感器與傳統的高錳酸鉀滴定法相比,檢測H2O2的結果基本一致,表明傳感器可用于實際樣品的分析。
3.5傳感器的重現性和穩定性
考察了此PVPGNsAuNRs修飾電極的重現性,相同條件下制備的6 支電極對20 mmolL H2O2進行檢測,電化學信號的相對標準偏差為4.1%。還考察了該多層膜修飾電極的長期穩定性。將修飾電極貯存于4 ℃冰箱內,每天取出進行測量,結果表明, 在2 個月后,電化學信號降低5.2%。
篇10
【關鍵詞】癲癇;白細胞介素-2;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
Alterations of Serum IL-2,IL-6 and TNF Alpha Levels in Epilepsy
ZHANG Shi-sen.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Ningjin County,Ningjin Province.Shandong 253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neuroimmunomodulator effect of varied interleukin(IL)-2,interleukin(IL)-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levels in epilepsy. Methods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LISA was used to measure serum IL-2,IL-6 and TNF-α1evels in 45 cases with epilepsy,and the data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40 healthy with regard to age and sex as contro1. Results Levels of all three cytokin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pileptic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Epilepsy; IL-2;IL-6; TNF-α
癲癇是神經科常見病、多發病,其確切發病機制不明,神經免疫調節網絡失衡是其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諸多細胞因子參與了癲癇的發病過程。為進一步探討細胞因子在癲癇發生、發展中的變化,本研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了45例癲癇患者血清中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含量水平,旨在探討癲癇患者的免疫作用機制。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癲癇組: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期間神經內科首發初診的原發性癲癇患者45例(除外癲癇持續狀態),男25例,女20例,年齡3~35歲,平均(25.6±10.2)歲;病程均在1個月之內,未經任何治療者。發作類型按照國際抗癲癇聯盟的標準分為:全身性發作10例,復雜部分性發作20例,單純部分性發作9例,部分性發作繼發全身性發作6例;所有病例均根據病史、臨床特征、腦電圖、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對照組:為體檢健康職工及兒科保健兒童共40例,年齡、性別差異無顯著性。臨床排除:神經精神疾病患者;年齡及生活地與癲癇組相差較大者;與癲癇組有血緣關系者;影響免疫功能的其他疾病。
1.2 標本采集 癲癇組患者于抽搐發作后1 h~6 d內抽取非抗凝靜脈血2 ml。對照組于清晨空腹抽取非抗凝靜脈血2 ml。于室溫(20℃~25℃)置60 min,2 000 r/min,離心15 min,留取血清0.5 ml,-20℃冰凍備測。全部受檢者采血前均無使用干擾素、丙種球蛋白、血漿或全血史。
1.3 測定方法 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血清中IL-2、IL-6和TNF-α水平。檢測試劑盒由由北京華英生物技術研究所提供。測定儀器為美國Hyperion MR Ⅲ型酶標儀。操作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具體方法:在已被抗體包被的反應板上加入標準品、樣本,在37℃孵箱中孵育120 min,洗板6次;每孔加酶標抗體工作液100 μl,后再孵育60 min,洗板6次;每孔加底物100 μl避光,后再孵育10 min;每孔加終止液50 μl,在波長450 nm 處測吸光度D(λ)值;根據標準品D(λ)值繪制標準曲線,在標準曲線上查出待測樣本的含量,結果以ng/L 表示。
1.4 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應用SAS統計軟件包,采用t檢驗進行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直線相關回歸進行兩變量間相關分析。
2 結果
2.1 癲癇組與對照組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 癲癇組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
2.2 變量間相關分析 將45例癲癇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進行變量間相關分析,結果發現癲癇患者血清IL-2、IL-6與TNF-α水平水平之間呈顯著正相關(r分別為0.49和0.56,P>0.01)。
3 討論
目前癲癇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免疫機制可能參與癲癇的發病過程。1969年Walker首先提出癲癇發病的免疫假說。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為神經免疫調節網絡失衡參與了癲癇的發病過程,而細胞因子是神經-免疫-內分泌網絡信息交流的關鍵載體。一方面,中樞神經系統各類組織細胞產生多種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作為免疫神經介質直接影響腦細胞功能,并參與神經系統的發育、分泌和修復過程。另一方面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可通過不同機制影響各類細胞因子的表達。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已發現多種細胞因子受體如IL-2受體等,這些受體在中樞神經系統分布有一定區域特異性,以海馬含量最高。外周細胞因子能夠透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當細胞因子和其受體結合后,可影響腦內多方面功能活動如調節神經細胞合成和釋放神經遞質等,最終結果是影響神經細胞間電傳遞過程,增強或者減弱突觸后電位活動,改變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參與癲癇發病過程[1]。
IL-2是在抗原或絲裂原刺激、IL-1誘導下由Th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其在機體免疫應答、免疫調節和抗腫瘤免疫中起著重要作用,并作為興奮神經的調節性物質參與中樞神經系統部分生理或病理過程。腦內的多種細胞如巨噬細胞和小膠質細胞可合成IL-2,IL-2通過與靶細胞膜上的IL-2受體結合發揮生物學活性,不僅參與機體的免疫應答反應,還可作為神經調質樣物質參與中樞神經系統內生理或病理過程,其通過升高神經元細胞內游離鈣離子濃度,增加N-甲基-D-天門冬氨酸I型亞單位(NMDAR1)mRNA量的表達,促進NM-DAR1合成。從而發揮興奮性神經調質樣作用,有誘導驚厥發生的作用。研究顯示,腦室內大量注射重組IL-2可產生高波幅棘波、尖波或棘-尖復合波,而應用IL-2單克隆抗體或納絡酮可阻斷此作用。
IL-6是多個氨基酸組成的多功能糖蛋白,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T細胞及纖維母細胞合成,參與多種生物學效應,其可直接或間接影響神經元的分化、發育與功能。IL-6可促進小鼠中樞神經系統中B細胞分化成可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漿細胞,參與腦組織的免疫性炎癥。IL-6基因過量表達可促進小鼠中樞神經系統海馬和小腦部位星形膠質細胞明顯增生,引起海馬區腦電圖癲癇樣改變,參與癲癇的發生。此外。IL-6還可促進星形膠質細胞產生神經生長因子,后者可影響神經元的興奮性而與癲癇發作有關[2]。研究表明癲癇發作早期,KA致癇鼠腦內IL-6 mRNA表達增加,癲癇患者腦脊液及血漿IL-6水平升高。而且,全面強直一陣攣發作的患者IL-6水平較部分性發作的患者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3] 。
TNF-α主要由活化的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一種細胞因子,可協調干擾素-γ(INF-γ)誘導星形膠質細胞增強人類白細胞Ⅱ類抗原(HLA-1I)表達,并增強其抗原提呈功能,增強抗原抗體反應,產生免疫性腦損害,目前許多證據提示TNF-α可能是一種內源性致癇物,癲癇發作早期,實驗動物和高熱驚厥、West綜合征患者均有TNF-α表達增加[4]。
相關分析發現,癲癇患兒血清IL-2、IL-6與TNF-α水平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IL-2、IL-6可誘導殺傷性T細胞產生TNF-α,TNF-α也有促進IL-2、IL-6分泌的作用,表明細胞因子間有著復雜的相互調節作用,癲癇患兒的細胞因子產生、釋放異常不僅與T細胞、單核一巨噬細胞大量激活有關,而且與細胞因子間的相互調節異常相關聯。提示IL-2、IL-6與TNF-α是相互輔助的細胞因子,在癲癇發病過程中可能有協同作用。
本組資料中癲癇患者血清IL-2、IL-6與TNF-α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表明體內免疫細胞處于活化狀態,相關細胞因子IL-2、IL-6與TNF-α等參與了患者體內異常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應答過程。相關分析發現,其血清水平變化之間為正相關關系,提示細胞因子間有著復雜的相互調節作用。
參考文獻
[1] Lehtimaki KA,Keramen T,Palmio J,et al.Increased plasma levels of cytokines after seizures in localization-related epilepsy.Acta Neurol Scand,2007,116(4):226-230.
[2] Fukuda M,Morimoto M,Suzuki Y,et al.Interleukin-6 attenuates hyperthermia-induced seizures in developing rats.Brain Dev,2007,29(10):6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