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學期團課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3 19:33: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一學期團課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活動引言
我們迎來了大一第二個學期的到來,對于即將開始的新學期,我們又有什么新的計劃呢。我們又該如何去完成這些計劃。
二、活動形式
主題班會討論形式。
三、活動主題
新的學期,我們的新計劃。
四、活動目的
1.明確自己本學期的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
2.把之前在假期的散漫心理回收,繃緊自己的精神,把心思放到學習上。
五、活動時間
xx年3月1日16:00
六、活動地點
本班教室
七、活動成員
會專全體同學
八、注意事項
1、班會內容要緊扣主題,重點強調考風考紀問題。
2、會場氣氛要活躍,但保持會議的紀律。
3、盡量避免由于時間過短和問題過偏而效果不佳。
4、通過靈活方式,讓同學更進一步投入到班會內容中去, 明確自己在新的學期該有新的計劃和目的,讓所有同學都有所收獲。
九、活動前期
1.團委討論團課形式及內容。
2.收集同學們對于本學期的計劃書,進行整理。
十、活動流程策劃
1.首先放歌曲,最初的夢想。
.2.入活動主題;
3.班長發言說本學期本班的計劃。
4.班長發言完畢后,讓同學們自由討論自己的個人計劃。計劃討論10-15分鐘,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時間。
5.由代表發言,10個人。
6.聽完代表發言后,由團支書發表感言。
7.主持人發表自己的看法,并總結今天團課內容,點出主旨。
8.全班合唱,我的未來不是夢。
篇2
在社團組織中,由于參與的自由性,吸引了有共同志向和愛好的學生,打破了年級的界限,同時,學生參與社團工作又能夠鍛煉他們的技能。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0學生個人社團工作總結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20學生個人社團工作總結一隨著學期漸近尾聲,我們社團的活動也將告一段落。一個學期以來,我們隨著社團一起成長,我們以自己的熱情積極投入到社團的各項活動中來,為社團的建設盡著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這個學期社團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社團骨干成員的培養和各項活動的展開上,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內部事宜
1、培養協會的骨干成員并從中選定了下一屆領導班子
2、裁減了部分無視社團紀律的會員
3、初步完成新舊領導班子的交替工作
二、日?;顒?/p>
1、9月份,積極響應學校建立個性化社團的號召,配合學校完成科研入社團的工作;
2、1——11月份,在本校操場舉行梅苑首屆輪滑友誼賽。
3、12月總結本學期社團工作。
以上是本社團在這學期的各項主要活動。
會員們在活動前努力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在活動中各盡其職,不怨苦,不怨勞,始終把社團榮譽放在最前端,積極投入到社團活動中來,為社團活動能順利有序地展開貢獻了自己的熱情!
幾次活動開展下來,我們有收獲也有不足,有經驗也有后思。
三、經驗總結
1、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前期的準備,活動中的應變,會員的熱情和分工的明確與否;
2、活動的影響力大與否,離不開活動的質量但也缺少不了宣傳的得力與否;
3、有天時,有地利,也不能缺人和。
每次活動能順利展開與否離不開人的因素,怎樣分配好工作怎樣調動會員活動的積極性是社團建設的重中之重;
4、集思廣益,一個籬笆三個樁。
各項活動的展開應充分汲取各家思想,社團是大家的,好的決議是大家的智慧成果;
5、加強紀律意識。
一個好的團體離不開紀律的約束,社團要前進要發展離不開紀律,那是社團賴以生存的基本準則;
6、嚴把招聘關。
可以說會員的素質決定了社團以后的發展前景,在社團的會員的招聘上應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為社團挑選好的人才,使社團能健康積極向上發展!
社團的成長也是我們的成長,社團的興榮也是我們的興榮!我們在社團的建設中鍛煉和培養著自己的能力!在以后的社團建設中我們將繼續秉承著“一榮俱榮”的思想,發揚我們社團良好的作風,以傳統活動為基礎,在活動中不斷創新,不斷提高,不斷完善,創造有自我特色自我風格的新興活動,打造我們的品牌活動,打造我們的個性社團,打造我們的個性學校!
我們堅信,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社團在今后的路將越來越寬廣,我們的社團將更加完美,我們要樹立自己的品牌!
2020學生個人社團工作總結二這學期本社團開展了讀動物小說的閱讀活動,一個學期下來,我們精讀了《狼王夢》、《時代廣場的蟋蟀》、《夏洛的網》、《木偶奇遇記》四本書。每個孩子從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課外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較好地落實了“享受閱讀,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的活動目的。為了更好得將這一活動開展下去,讓孩子們更多得從課外閱讀中受益,在實踐中不斷得總結經驗,現將本學期活動做一簡單小結:
一、課內閱讀更高效:
1、每節課用4分鐘自由讀書。
2、再用1分鐘寫自己的讀后感。
3、再用1分鐘來分享讀書的PPT。
4、布置任務回家拓展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
二、課內閱讀共分享:
充分發揮了集體的力量。每個學生從家里至少拿一本自己喜聞樂見的圖書到學校來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換。
三、課內閱讀便交流:
1、生生共讀。
在課室里同讀一本書,每周有4分鐘,較為完整的時間靜靜地閱讀,做好讀書筆記。時間上的延續能促使學生不緊不慢地讀,能將知識銜接上,融會貫通。每周在結課時的讀書心得交流又能將學生的所得串聯起來,思想得到碰撞,生成系統性的知識。
2、表演課本劇、情境劇。
為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搞活動,他們自己策劃、編導故事情節,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也鍛煉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活動形式以閱讀教材為載體,寓教育性、知識性、娛樂性于一體,有一定的創新意識?;顒又黝}都能體現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如學了《狼王夢》之后,學生用自己生動形象的表演充分體現了他們對于紫嵐愛子心切卻又教子無方那種沉痛而無奈心情的體悟。
3、布置實踐性作業,鍛煉實踐能力。
創造條件引導學生接觸生活,接觸社會,在社會大環境中得到鍛煉。課堂只是一個引子,在課堂上讀書的時間畢竟是零碎而有限的。我通過向學生推薦動物小說,誘發他們對于這類書籍的興趣,進而在課下去閱讀同一個作家不同的書,以及不同作家同一題材的書。更重要的是,小動物是學生忠實的伙伴,他們熱愛動物,引導他們去現實生活中觀察動物,并練習說話寫話,這對學生來說將不再是件難事。
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會逐步學會自學,審美、想象、思維、表達等各方面能力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變“要我讀”為“我要讀”,讓孩子們切實感受到閱讀是人生中的一大樂事。
2020學生個人社團工作總結三學期即將接近尾聲,學生們最愛的周四社團課也即將結束?;仡櫭恐芩牡目鞓纷x書時光,覺得如此美好而充實?,F將本學期社團活動的開展做以下總結:
五年級閱讀社團本著快樂讀書,讀書快樂的宗旨,在社團課開始前就制定了合理有效的讀書計劃。第一周為學生搜集了許多關于讀書的格言、名人讀書的小故事,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自第二周開始,就讓學生帶《伊索寓言》前來閱讀。同時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書邊學會做批注,做讀書筆記。從書中積累大量的優美詞語和精美句子,學習作家的表達方法,以用于自己的習作中。我們還將《伊索寓言》與《中華成語故事》的精選視頻播放給孩子們看,在東西方文學的對比中,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陶冶情操,提高到道德修養。期中考試過后,安排學生閱讀古典名著《水滸傳》,品讀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魅力。在學生自讀,老師講解,共同探討的基礎上,社團還安排了《水滸傳》的視頻,將文字與影響對照閱讀,學生能夠跨越時代,更加形象深刻地感悟理解古典文學的美妙。最后兩周,學生集中撰寫讀書筆記,總結一學期來社團活動的收獲??粗麄凁堄信d趣、津津有味地品味著書中的美味佳肴,盡情翱翔在知識海洋中,體驗著知識帶給他們的樂趣,我們認為閱讀社團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當然在實施合理有效的讀書計劃中也存有許多不足之處:
一、有的學生還沒有從心底里意識到讀書的重要與快樂,在讀書時難免分心。
二、在學生讀書過程中,作為指導老師,在為學生講解讀書方法這一部分做得還不夠。
三、個別學生讀后感寫得不真切,篇幅太短。
一學期的努力,雖沒有碩果累累,可我還是要肯定地說,閱讀社團的學生在書香文海的遨游中是有收獲的。希望他們一如既往地喜愛讀書,并把讀書當成一生中的習慣和樂趣。
2020學生個人社團工作總結四時光匆匆,轉眼之間,一學期又過去了。在這一學期的工作中,社團部承辦或協辦了一系列的活動?,F將社團部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社團納新
這次納新采取學院所有協會一起納新的方式,以達到壯大聲勢的效果。這次納新為“七彩虹納新”,每個協會選擇彩虹中的一種顏色,作為自己協會的顏色,納新時穿該協會顏色的服裝。
這次納新計劃比較新穎,但是由于納新時間比較遲,有的協會所招收的新成員不是很多。所以下次要選擇好納新時間,以能爭取到更多新的會員。
二、科學院“活力社團,和諧校園”社團活動月
以此為主題,開展了各種個樣的活動:
(1)“活力社團,和諧校園”社團活動月開幕舞會
這個活動是由DIY協會、菜堂演繹吧、會三個協會承辦,由于是第一次的多個協會合作舉行活動,在活動舉辦前期由于溝通不良導致舞會沒能達到預期效果。這使得各個協會會長意識到了協會之間溝通的重要性。
(2)“筆墨傳情慶盛會”書法比賽
書法比賽既作為社團活動月的活動同時也屬于學院“第十五屆科技文化藝術節”的活動之一。此次活動是由學院書法學會承辦,社團部協辦。書法比賽參賽人數眾多,因此也評選出了許多優秀的書法及鋼筆作品。書法比賽的_結束既擴大了學院書法協會的影響,也為社團部更好的協助協會舉辦活動提供了更多的經驗借鑒。
(3)“唇槍舌戰話成才”新生辯論大賽
新生辯論賽既作為社團活動月的活動同時也屬于學院“第十五屆科技文化藝術節”的活動之一。此次活動是由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演講協會以及07教育技術承辦,社團部協辦。
①青年志愿者協會負責現場的布置;
②演講協會負責參賽選手的賽前培訓以及邀請評委;
③07教育技術負責選手的抽簽,比賽結果的公布,材料的整理等;
④社團部協助活動進行。
比賽共有6場,由于參賽選手對于比賽規則還不是很清楚,而且情緒激動,比賽現場有出現混亂的情況。下次舉辦類似活動時會記得賽前多跟選手說明相關比賽細則。比賽的第一場出現評為為偶數個,給評委公布最后結果產生一些困擾,這個失誤也在后面幾場得到解決。另外一個是關于比賽的計時問題,由初期的人工計時改為后來的電腦計時,使比賽更公正,公平。
(4)“創新成才,立志明天”創業即興演說
此次活動由商務協會承辦,目的是讓更多有共同興趣要創業的人一個交流的平臺。
(5)“活力社團,和諧校園”學院社團成果展
即也是學院“第十五屆科技文化藝術節”成果展。此次展出作品眾多,有攝影作品、剪紙作品、手抄報、書法作品、社團成果展、海報作品等,既同學了解學院近期的活動成果,也加深了對學院各個社團的了解,并且還可豐富同學們的生活。
這次活動主要是與辦公室合辦?;顒忧坝缮鐖F部對成果展所需物品列清單,由辦公室負責采買。最后與辦公室一起布置展會現場,而各個展區所要展出的作品由各個承辦單位來負責。這次展出各個部門配合的很好,使得成果展獲得_成功。
三、教職工文藝匯演
這次教職工文藝匯演,社團部主要負責演員化妝間的安排及看管。由于社團部人手不足,所以在看管劃轉間存在不足,但是我們都努力克服了,確保了演員的演出。下次會在人手方面做更好的安排,比如安排協會會員幫忙。
綜上,在這一學期,社團部的工作已頗有起色,逐漸走上正軌。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社團部的工作能得到老師、同學更多的指導與幫助,使我們能夠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有進步。
2020學生個人社團工作總結五時間過得真快,去年的這個時候我還在這個講臺上做為大學生風采就業協會新一屆會長做就職演說,今天我在這做工作總結,仿佛是昨天和今天,依然還清晰的記得這一年時間里我們在協會里做的每個活動,協會成員的每一個笑臉。在這短暫的時間里我們由稚嫩變得更成熟更懂事,在遇到緊急事情時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慌亂緊張,總之在這段時間里我們學到了許多、我們成長了;協會就是咱們在學校的一個家,在遇到困難時大家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在這一年時間里充滿了很多的歡聲笑語;協會在這一年時間里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在學校的影響力進一步加大,授人以漁助人自助的宗旨得到發揚。盡管我們還依然懷念過去,還有許多不舍,但我們在這里看到了大二理事會成員充滿了_及大一新成員的朝氣蓬勃,他們對待每個活動、每件事都非常認真負責。所以我堅信咱們風采就業協會會越來越好!
現在由我代表第四屆理事會,就第景德鎮陶瓷學院大學生風采就業協會在20__—20__年的工作做以下總結:
我們這一年的工作是在招生就業工作處、校團委的指導下,圍繞授人以魚助人自助宗旨開展的;工作內容主要分為內部建設和對外活動。
在內部建設方面我們做的主要工作有納新、社慶、內部制度完善、內部活動等。
納新是我們這屆理事會做的第一個活動,納新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協會未來的發展,面對這個任務我們提前策劃、提前準備、在大家努力下報名人數達到兩百余人并經過兩輪的面試篩選出比較優秀的新成員。
為了加強協會內部成員間的交流,在這一年我們協會的內部活動有,三寶游、籃球羽毛球比賽、部門聯誼、辯論賽等;其中在辯論賽活動中大一新成員是這個活動的主角,大家會為了辯題中的某個問題而聚在一起反復討論,在這活動中他們學到了知識也獲得了更多的友誼。對外活動主要有就業宣傳服務周及模擬招聘大賽,就業宣傳服務周為在校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信息、增強在校生的就業能力。模擬招聘大賽是我們在繼承前一屆模擬招聘大賽的基礎上創新活動形式舉辦的一個品牌活動,整個活動從初賽到決賽歷時一個多月,260人報名參賽,經過激烈的競爭,最終只有十名選手進入決賽;景德鎮電視臺對這活動進行了報道,這個活動也得到了校領導及廣大師生的認可。
篇3
關鍵詞: 輔導員工作 課程化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第24號令)指出,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實踐證明,輔導員工作的方式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因此,如何提高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實效性和科學化一直是學術界、教育行政部門、高校乃至輔導員關注的話題。
“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是近幾年來學術界關于創新發展輔導員工作方式的一種全新的探索,然而,由于提出的時間較短,目前對它的研究正處于起步階段,而從輔導員具體工作實踐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視角來觀察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研究幾乎為零。我們認為,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視角來研究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大有文章可做。
一、基本內涵界定
輔導員的工作主要是在理論課堂之外對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進行教育、管理和服務,一般統稱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主渠道”相對應,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指“以大學生日常管理和校園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由以輔導員為主體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組織實施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其內容包括“大學生日常管理與教育、社會實踐活動、黨團組織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就業指導與生涯輔導、貧困生資助等各個方面”①??梢姡o導員的工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它貫穿于學生整個大學生活的全過程,滲透到大學教育的每個環節,地位突出,作用重要。但是,正因為如此,輔導員的工作又顯得繁瑣零碎、“雜亂無章”,缺乏系統、難見成效。如何對輔導員的工作進行梳理,使其更具規律性、更加系統化,以提高工作實效性和科學化,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是有規律的,輔導員工作也不例外?!案咝]o導員工作課程化”概念的提出就是把握規律、創新方式的一大舉措。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通俗地講,即輔導員像專業課教師一樣,通過上課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對于“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概念,贛南師范學院葉蕪為老師認為,是指“把輔導員的‘勞動或活動’整體轉變成一門課程的形式,并按照課程實施的要求和規律加以建設。具體做到‘二制六定’:編制教學大綱和教材,確定教育對象、教育科目、教育目的、教育內容、課程權重和課程進度”②。葉蕪為老師對“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概念的界定可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他還認為,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是“輔導員職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③。
通過借鑒葉蕪為老師的觀點,我們認為,基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視角的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就是在新課程觀理念的導引下,根據高校德育工作的安排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把內容復雜、形式不一、頭緒繁多且變化發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成覆蓋面廣、實用性強,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復合交叉、點面結合的若干課程,并使之系統化,構建成為一套課程體系,而輔導員則按照該課程體系的要求和高校教學計劃的安排,通過上課的方式向學生實施教育、管理和服務,使輔導員工作從“課外”走向“課內”,從傳統的“第二課堂”走向“第一課堂”。
以上對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視角的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基本內涵,我們必須作如下兩點說明:第一,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視角的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所形成的并不是另外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而是與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以及未來的成長成才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第二,盡管輔導員的工作中包含了大量的管理和服務內容,但是在學校中,任何針對學生的管理和服務都是帶有教育因素的,可以說,在學校里,管理和服務都是手段,教育才是終極目的。而事實上,輔導員正是通過大量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來教育引導學生的,使他們按照社會要求鍛煉培養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樹立服務社會和人民的意識。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提高輔導員教育水平的需要。輔導員的工作首先是一種教育活動。《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第24號令)明確指出,“輔導員應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既是“導師”,教育便是首要職責,而該規定中所列舉的輔導員的要求和職責首先也是教育引導學生,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教育水平。然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涵蓋面廣,涉及多個領域,表面上看呈現出系統性不強、理論性不深的特點,再加上面對著活力十足且不斷成長的學生(包括整體和個體),輔導員在實施教育時就顯得十分“零碎”,入學時開展一些適應教育,畢業前進行一定的就業指導;放假了說一說出行安全,考試前講一講考風考紀,這種簡單的說教顯得十分隨意和“散亂”,而學生也是被動接受,其結果自然是“走馬觀花”流于形式。通過課程化,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行梳理,整合成一套課程體系,輔導員根據該課程體系的要求,按照教學大綱有計劃地實施教育,既可以避免工作中的“零敲碎打”,確保學生所受教育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又可以規范教學管理,凝聚教學力量,即使出現突況也不會干擾教學進度,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教育水平。
2.增強輔導員工作實效的需要。輔導員的工作要立足于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然而在現實中,人們對此的理解卻是:“與學生相關的工作都屬于輔導員職責范圍之內”,輔導員也因此而承擔大量的工作。每個學期,僅學生工作部門布置給輔導員的工作就達十多項,如迎接新生、獎學助學、綜合測評、文明離校等,如果再加上其他職能部門的通知、指示,輔導員的工作就“不勝枚舉”了,難怪有人總結說輔導員的工作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整天勞累,身心疲憊”④。超負荷的工作自然使輔導員喘不過氣來,時間長了,上傳下達變成了“復制粘貼”,科學管理變成了簡單應付,所謂“成效”可想而知。輔導員的確承擔了高校大量的管理和服務工作,這些工作都與學生的成長息息相關,輔導員于情于理都不能推卻,而他們正是通過這些工作來教育引導學生的,問題在于如何避免忙亂增強實效。通過課程化設計,把這些工作構建成一套課程體系,輔導員采用上課的方式開展管理和服務工作,把“完成任務”變成“課堂教學”,被動變主動,既可以傳授學生處理問題的辦法,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達到“授之以漁”的效果,又可以使輔導員從繁雜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可謂一舉兩得。
3.認定輔導員教師身份的需要。盡管《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第24號令)明確規定了輔導員“具有教師和管理人員雙重身份”,但這種“雙重身份”仍使他們有不少尷尬。一方面,管理部門認為他們是教師,因為他們是高校德育的一線工作者,承擔著一定的教學任務;專職教師又認為他們是干部,因為他們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開會”、“坐辦公室”,并且隨時都要完成各級管理部門布置的任務。另一方面,輔導員對自身及其工作缺乏認同,與專職教師尤其是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相比“低人一等”,是學校的“辦事員”、學生的“保姆”;與干部相比,又沒有相應的行政級別和職務。這是輔導員崗位成為“過渡性職業”、“跳板”,輔導員隊伍不穩定的主要原因。事實上,至今仍有高校在輔導員的身份認定上模棱兩可。我們認為,需要認定并強化輔導員的教師身份。教師是要上課的。通過課程化處理,把輔導員的工作轉化成一套課程體系,輔導員通過上課來開展工作,教學的內容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據是教材,工作安排見課表,工作時間算課時,工作待遇計課酬,用所有對專職教師的要求和管理來對待輔導員,那么,輔導員的教師身份也就順理成章了。
(二)可行性分析
1.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性是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基礎。任何課程的構建都是基于人們對該課程所反映的客觀問題和現象的規律性認識。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規律性的,輔導員要根據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和大學生身心成長的規律來開展工作。既然如此,把輔導員的工作整合成一套課程體系,然后由他們依據該課程體系的要求來實施教育則是可行的。有人會問,每個大學生的成長都有其特點,課程化后會不會忽略了學生的個性需求,達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唯物辯證法認為,共性是原則,是絕對的;個性是例外,是相對的。當今大學生盡管個性鮮明,但在成長過程,他們都會碰到同樣的問題,有著大致相同的困惑。輔導員通過上課來開展工作,是在幫助學生解決共同面臨的“成長難題”,這跟專職教師在課堂上授課以“傳道”、“授業”的道理是一樣的,學生也是能夠接受的。當然,輔導員還要因材施教,注重在上課之外以個別談心等方式為學生“解惑”。
2.工作實踐和工作經驗的積累是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保障。任何一門課程都是對實踐和經驗的總結歸納和理論提升。自輔導員制度建立以來,關于輔導員工作實踐和經驗的總結歸納就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尤其是自2004年以來,隨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重視和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發展壯大,大量的有益的工作經驗更是被積累了起來,其中已有相當一部分被提煉成為輔導員工作的理論基礎,這些都是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豐富“養料”。有人擔心,輔導員的工作理論性不強,難以形成一門課程體系。我們認為,輔導員工作的這套課程體系沒必要像專業課程一樣有著高深的理論基礎,畢竟這是一套引導學生如何科學有效地度過大學生活和進行生涯規劃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入學適應、學習指導、社會實踐、行為規范等內容,幫助他們樹立相關意識,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重在普及,貴在感悟和體驗,學生可以即學即用。
三、課程體系構建
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核心“是整合一整套規范性的課程體系”⑤。首先,應該突破“課程即學科”的傳統課程觀,按照新課程觀理念——課程是知識,課程是經驗,課程是活動——來構建輔導員工作課程體系,注重向學生傳輸知識,更注重通過該課程體系的實施讓學生感悟、體驗并能掌握日常學習和生活的技能,課程內容應更加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其次,應該根據高校教學制度的相關要求來設計輔導員工作課程體系,包括課程名稱、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方法、課程教材、課程時間和課程考核等,并將其納入高校每學期的教學計劃,促使該課程體系更加規范化。最后,還應該緊緊按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來梳理和構建輔導員工作課程體系。在這里,我們依據《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第24號令)所列舉的輔導員的工作要求與職責,同時立足高校實際和學生的需求,發揮優勢資源,靈活設計教學內容、形式和方法。
據此,可以把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體系構建如下表所列:
《入學與適應》、《學習指導》、《日常生活及其方法》這三門課程主要在新生年級開展,目的是引導新生轉換角色,適應從中學到大學在學習、生活上的變化,同時,向學生介紹在入學后、大學期間和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心理問題及調節方法。在學時安排上,第一學期可多一些,第二學期可少一些。
鑒于大四學生的主要精力都在求職就業上,因而《思想政治引導》課安排在大一至大三的3年來實施,該課程主要是向學生進行“三觀”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以及黨團基本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提高政治素養,有效識別各種社會思潮,同時輔助黨團組織吸收先進分子等。
《行為規范與管理》、《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及其創新》兩門課程主要向學生介紹高校的規章制度,引導他們規范自身日常行為;鼓勵和指導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組織、參與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高校規章制度具有相對穩定性,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也有一定規律性,因此這兩門課程在第一至第三學期開設,一旦學生能把握規律并養成一定行為習慣后,這兩門課程就可以不再開設。
《生涯規劃與素質發展》課主要是向學生傳授自我認知、職業規劃的有關知識,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的擇業創業觀念,做好就業準備。學生在第一、五、七學期關于自身未來發展討論、關注得比較多,如第一學期,學生多關注自己為什么讀大學,應該如何規劃大學生活等;第五和第七學期,因為臨近畢業,他們也較多地在思考自己未來的求職和發展方向,渴望得到有關考研和就業、創業和擇業等方面的指導,因此,可以把這門課程設在這三個學期。
國家與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學生更是一個“動態”的群體,尤其是在發生突發事件時,一套“固定”的課程體系是難以滿足教育的形勢和學生的需求的。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體系應該以“不變應萬變”,設置《“機動”課程》,留有相應的學時以完成一些臨時性的教育任務,而不是使其僵化。
四、實施對策建議
基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視角的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是在對當前輔導員工作現狀總結反思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有助于輔導員工作走向系統化、規律化、計劃化、規范化的探索,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還有如下三點建議。
(一)要有完善的教學制度
制度是推進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唯有完善的教育教學制度才能全面推進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實施。要有一本全面而且系統地反映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教材,這是實施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基礎。這本教材不需要有精深的理論,但必須符合學生身心成長的規律、高校的現實和輔導員的工作實踐,通俗易懂,注重實用,學生喜歡閱讀,而且能夠經常閱讀;要有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是實施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關鍵。高校教學管理部門要跟專業課和思政理論課一樣為輔導員的工作進行排課,算課時,進課表,計學分,輔導員要按照課時安排和課表進度授課,還要進行期末考試或考查。除此之外,還要健全諸如教學觀摩制度、聽課制度、集體備課制度等其他相關教學制度。
(二)要有靈活的教學模式
首先,輔導員工作課程化并不是說輔導員一定要在課堂上上課來開展工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形式的豐富多樣性決定了輔導員工作課程化不一定要在課堂上“坐而論道”,它可以是校園中或校外的任何一個角落,既可以在操場上,又可以在宿舍里,只要能對學生實施教育即可,既可以是校園活動或社會實踐,又可以是班會、團課,總之,不需要對課堂形式固定化。其次,在實施過程中,也不一定總是輔導員在授課。實踐證明,總是輔導員授課,學生也會“審美疲勞”。輔導員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利用自身各種社會資源,邀請專家學者、社會人士、職場達人、往屆校友等來為學生做各種主題報告、座談會、體驗訓練等,只要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輔導員的要求,符合高校德育工作和教學工作的安排即可。
(三)內容要緊緊圍繞高校德育工作的安排和學生成長的需要
在課程化中,輔導員要立足本校實際,教學內容也符合校情;要充分把握本校學生的總體特點,教學方式要符合學生的現實需求,教學形式必須靈活多樣,不可固定化或僵化,切不可把該課程體系變成另外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
注釋:
①苗麗芬主編.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②葉蕪為.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必要性與可能性探索[J].高校輔導員,2010(4):18-20.
③葉蕪為.工作“課程化”:輔導員職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3):58-60.
④彭翠峰,鐘智,馬世棟,董錦紅.高校輔導員隊伍“三化”現狀調查與思考[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6-39.
⑤肖文學,葉玉清.高校輔導員工作課程化的實現途徑[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334-336.
參考文獻:
[1]張松德.課程化:學校德育實踐活動的必然選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2):47-48.
[2]劉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課程化建設淺述——以溫州醫學院仁濟學院為例[J].文教資料,2009(5):228-229.
[3]張效英,鐘軍,葉紹燦,田合雷.高校新任輔導員專業化發展問題及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7):99-101.
[4]詹明鵬.高校輔導員工作規范化及其實現路徑[J].中國電力教育,2011(25):52-53,62.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大一傳統文化論文